法律咨询教育方面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咨询教育方面,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律咨询教育方面

篇1

[关键词]法律咨询课程固定社区影响因素教学方式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25-03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作为法学专业本科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检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提高法律职业技能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学学生的实践教学越来越被重视。法律咨询课程的开设便是其中一种。

法律咨询课程在全国很多高校法学专业都有所设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实效。但同其他法学实践教学一样,法律咨询课程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操作无统一要求、无统一指引和实效不强等问题。[1]本文结合南京农业大学法学系近几年探索的以固定社区为平台进行法律咨询课程的实践教学,总结经验教训,对以固定社区为平台开展法律咨询活动的操作进行探索和思考,意图增强法律咨询课程的实效性。

一、以固定社区为平台开展法律咨询课程教学的意义

法律咨询是法律工作人员利用法律知识对前来询问求助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帮助当事人处理问题的一种法律活动。它不仅包括职业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在事务所或受聘单位对当事人提供的有偿法律解答,还包括其他法律工作者向公众提供的无偿法律咨询[2],高校开展的法律咨询活动主要指后者。

目前,各高校关于法律咨询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开展广场咨询活动。在广场咨询活动中,师生们走上街头、广场,也邀请律师、法官等法律执业人员一起开展法律咨询活动,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二是建立大学生法律咨询中心[3][4],主要为在校学生维权提供法律帮助,也接受社会人员的咨询。

南京农业大学法学系开设法律咨询课程以来,也曾尝试过以上两种教学方式。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宣传了社会主义法制,增强了公民的法治观念,使学生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眼界。但是,经实践发现以上两种方式均存在局限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就大学生法律咨询中心的设立而言,由于其设立在校园内,不能为社会人员所知悉,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大学生。而在校大学生遭遇的法律问题类型比较有限,一般仅包括了兼职纠纷、日常生活消费纠纷等,且在校大学生所遇法律纠纷数量也非常少。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很少能接触到社会上真正存在的形形的复杂法律问题,学生们参与积极性也不高。这种方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用发挥有限。

2.就广场咨询活动的开展而言,由于其活动场所往往在人流较多、人员身份复杂的广场,其服务的对象身份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有农民工、公司管理者、老年人、旅游者等。这些人咨询的法律问题类型也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涉及劳资纠纷、公司经营管理纠纷、家庭婚姻纠纷、消费纠纷、上访纠纷等。虽说这种方式能满足学生渴求接触真正法律问题的热情,但由于涉及的法律纠纷类型太广,学生在接受咨询前,很难做针对性的准备,在接受咨询时往往不敢或不能独立接待咨询,对指导教师或其他共同咨询的执业人员依赖性比较大。因此,这种方式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限。另外,广场咨询活动往往还受到场地、天气条件、布置经费等多方面的限制。

南京农业大学法学系在法律咨询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探索了以某一固定社区为平台开展法律咨询课程的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认为该种方式能克服上述两种方式带来的局限和不足,提高法律咨询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能满足学生们渴求接触真正复杂法律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以某一社区为平台开展的法律咨询活动,其服务对象是社区形形的居民,他们所咨询的法律问题类型远比在校大学生咨询的法律问题类型要广,不仅包括日常生活消费纠纷,还往往包括婚姻家庭纠纷、劳资纠纷、房屋买卖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他们所咨询的法律问题复杂程度也远远高于在校大学生咨询的法律问题。

通过对社区居民们法律问题咨询解答,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真正复杂的法律问题。这种方式能满足学生们渴求接触真正复杂法律问题的热情[5],激发学生们在活动中主动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咨询活动的积极性。

(二)能长期、持续的观察、处理某一群体的法律问题,较快熟悉某类法律问题处理的流程和技能

南京农业大学法学系法律咨询课程所占学分为1学分,在法学专业第7学期开展。如果想通过此门课程的教学开展能熟练处理各类法律咨询问题,这样的目标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以某一固定社区为平台开展法律咨询教学,学生们能根据该特定社区情况,就可能遇见的法律问题做些知识准备,能长期、持续的保持对该特定社区法律需求进行观察,不断地反馈和修正法律事务的处理,较快熟悉某类或某几类法律问题处理的流程和技能,真正提高法律咨询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二、影响以固定社区为平台开展法律咨询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因素

以固定社区为平台开展法律咨询课程教学过程是以某一固定社区为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自主的、以小组协同合作的方式解答咨询的过程。该教学活动开展能否取得实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指导作用和社区的配合程度均有一定影响。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

法律咨询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自或相互配合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锻炼学生协同工作的能力,加强对法律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学习。要实现此教学目的,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6][7],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地参与到咨询活动中。

以固定社区为平台的法律咨询课程开展,改变过去实践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帮衬”[8]的局面,由学生独立、自主的充当起解答者的角色。[9]学生在咨询活动中,需要独立的接待当事人,耐心倾听案情,认真做好记录,对每个问题的解答都需要具有独立思考或协同工作,对每个问题的解答都需要负担职业责任。只有学生独立、自主的参与到咨询活动中,才能真正锻炼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与同伴协同工作的能力,才能促进他们对当前社会现象和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养成良好的法律职业习惯,增强法律职业责任感。

(二)教师的指导作用

法律咨询课程固然重在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推进,但教师的指导作用始终不容忽视。[10]教师对咨询课程的指导不仅表现在对全体学生的综合指导,还表现在对个别学生、个案的特别指导;不仅表现在对特定社区的选取和联络,还表现在对该特定社区居民法律需求的观察引导;不仅表现在咨询礼仪和咨询技能的指导,还表现在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

(三)社区的配合程度

以固定社区为平台的法律咨询课程的开展需要占用社区办公场所,甚至需要社区安排固定人员及时反映问题、沟通解决方案等,因此与该特定社区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南京农业大学法学系在这几年的法律咨询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中,往往选取有较强依法治理意愿的、能提供长期持续开展咨询活动场所的、能安排固定人员沟通咨询工作的社区作为教学平台。实践证明,在配合程度较高的社区,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顺利,教学活动的效果也较好。

三、以固定社区为平台开展法律咨询课程的教学探索

(一)咨询项目启动的前期准备

1.联络并选定项目合作社区。在选择合作社区方面,选择法律需求意愿比较强烈、社区人员构成比较多元、能提供基本的固定咨询场所、能指派专门联络人的社区。选定后,与该社区签订协议定期到固定地点开展咨询活动。

2.与社区商定法律咨询活动计划。根据学校的学年教学计划、社区的活动安排,结合学年将经历的法律活动日,与社区商定咨询活动计划。该计划不仅包括定期咨询活动的安排,也包括不定期的法律咨询、法律宣传和法律节目会演等内容,社区与学校各指派专人保持法律事务的联络。

3.制定学生法律咨询活动实施守则,从制度上明确法律咨询活动的宗旨、接受咨询和解答的礼仪、接受咨询和解答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学生参与法律咨询活动的权利义务。

4.咨询前的培训。咨询前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对开展项目社区情况的了解、项目社区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的知识准备、咨询礼仪的了解、咨询解答步骤的了解、根据项目社区特点设计《社区法律咨询登记表》(见表1)并熟悉表格内容。

(二)咨询的接待与解答

1.根据事先商定的咨询活动计划,每周固定时间派2-3名学生前往社区接受现场咨询,现场咨询要进行记录,对前来咨询的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案情以及解答意见登记至《社区法律咨询登记表》,对不能现场给予意见的要说明原因并登记,并留下当事人的联系方式,以便事后给予及时答复。

2.固定咨询时间外的社区居民咨询由社区专门联络人记录后与学生负责人保持电话、网络联系,负责人收到咨询后,将案件分派给接受咨询的学生,受指派处理的学生应当及时回复,并做好《社区法律咨询登记表》的记录。

3.咨询解答要求法律术语运用准确,解答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完整填写《社区咨询登记表》。

4.文书或提供法律援助。根据咨询对象要求,可以代其草拟调解书、书、答辩状、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协议、房屋买卖或租赁合同或为其参与的某一法律事务提供法律援助或告知其获得援助的途径。草拟的法律文书、提供的法律援助、指明的援助途径均应记录在《社区法律咨询登记表》中或者附在《社区法律咨询登记表》后。

5.首次接待学生负责制。 为明确学生咨询解答的主体地位,咨询问题的解决由首次接待学生负责到底,该学生负责解答法律问题并指明法律依据,负责将疑难或重要案件提请集体讨论,并及时答复咨询对象,以此确保学生参与法律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6.疑难或重要案件的集体讨论制度。对咨询中遇见的疑难问题或重要案件,由接待学生向指导教师汇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集体讨论,集体讨论内容由接待学生负责记录在《社区法律咨询疑难、重要案件集体讨论记录表》(见表2)上,讨论结果由接待学生及时回复咨询对象。

(三)法律咨询课程总结、评价

开展法律咨询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责任,因此对咨询活动及时总结、客观评价非常重要。

1.每次的法律咨询工作后,认真填写《社区法律咨询登记表》,对于没能当场提供咨询意见的当事人要及时取得联系,对已提供咨询建议的当事人追踪反馈,并及时将追踪信息备注在登记表。

2.每个阶段结束后,学生就咨询中所涉法律问题、法律知识进行总结归纳,鼓励学生对咨询对象作特征化、个性化的分析总结,并总结法律咨询活动心得体会和意见建议。

3.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咨询准备、现场解答等环节表现以及咨询表格登记、咨询总结报告写作、社区工作人员反馈以及服务当事人信息反馈等情况综合、客观评定学生表现,对开展法律咨询活动的成果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刘蕾.法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卓越人才培养[J].教育评论,2013(2):99-101.

[2]蒋超,陈如,梁家平.法学教育中引进法律咨询项目的意义及其运行模式探讨[J].高教论坛,2008(4):51-54.

[3]陈新,黎庆兴.建设高校法律咨询室构建大学生维权和法治意识培养的有效平台[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6):67-70.

[4]姚畅.高职院校法律咨询室建设探微[J].高教论坛,2012(4):129-131.

[5]夏利民.法学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探究――以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的改革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14-16.

[6]耿强.创新型目标下的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实践教学[J].中国人才,2012(4):173-174.

[7]王婧,赵丽莉.创新性法学实践教学方案的重构与实施[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2):84-87.

[8]匡旭峰,汪磊,盛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法学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7):147-148.

篇2

1、人民调解工作

今年我镇的人民调解工作,在去年我镇21个村建立的村级司法综合工作站的基础上,利用村级司法接待室和周四党政领导接待日的制度,做到“有访必接、有问必答”,形成了经常化和制度化的排查预警机制。并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点时段之前对我镇的矛盾纠纷进行调查排摸,制定防范预案,保证了其间的社会稳定。

同时充分发挥镇“司法综合服务窗口”作为第一线职能窗口在稳定工作中的作用,为群众的申请调解和法律咨询提供便利,今年镇司法所直接受理法律咨询98起。充分发挥了基层人民调解,尤其是村居委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和司法所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将尽可能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始发阶段。对应当通过诉讼解决的矛盾纠纷,引导当事人依法提起上诉。对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对象积极予以法律帮助,今年办理法律援助16件。

截至11月,我镇司法所直接受理解决人民调解案件35起,制作协议书18份,协助村调解委员会处理纠纷27起,各村调解委员会处理调解各类纠纷案件195起,制作人民调解书163份。司法所与镇各职能部门、村调委会通力协作,确保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遏制去京、去沪上访和去县集访,确保*社会政治的和谐稳定。

二、安置帮教工作

今年我镇的安置帮教工作,在全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小组的工作机构的基础上,经过2009年的村委改选,我镇进一步充实了村级安置帮教小组的人员,依靠各村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帮教志愿者队伍,对刑满释放人员开展帮教工作,教育他们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此外,对于生活有困难的刑满释放人员,司法所积极为他们联络各方,为他们帮困解难。今年年内已为4名刑释解教人员协调解决了建房、申请低保或临时补助等困难。

通过将每月司法局下发的名单和与各村村委了解的情况相结合,切实掌握我镇刑满释放人员的实际数量和他们的生活状况,认真地做好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的建设。截至11月,我镇五年内刑释解教人员100人,其中2009年回归的社会的服刑人员23人。依据市司法局针对八类对象列为重点对象的要求,建立了重点帮教对象的一人一档,同派出所、村委、社工一起开展重点帮教工作。今年8月,司法所与禁毒办、社工一同前往*市第三劳教所,接回一名涉毒劳教人员,并为他做了尿检,结果为阴性。表明对象已基本摆脱了。

年内司法所联合我镇两所中学、镇政府相关部门、村委会、派出所,积极开展特殊对象未成年子女关爱行动。针对我镇两位特殊对象未成年子女的情况,依照年初所制定的实施方案计划,在年内展开了一系列的帮扶关爱活动。一名关爱对象是20*年矫正期满的缓刑对象的女儿,去年被列为关爱对象,司法所和社工站与她的父亲一直保持联系,并在每季度定期进行走访,了解她的学习、生活近况。在9月新学期开学之时,司法所的干部对她家进行的走访时,赠送了她一套学习用品,鼓励她好好学习。另一名关爱对象的父亲现在监禁于*市第三劳教所,家中没有人能承担起监护职责。2009年3月,由县安帮办、县青保办,镇司法所召集召开协调会议,镇民政办、镇青保办、东安村村委会、*中学等单位参加。会上商议决定为对象指定临时监护人,为她解决生活来源。4月12日和6月20日,镇司法所和妇联两次共同前往该对象家中进行探望,赠送她一套学习用品及200元的慰问金。9月,司法所与*市第三劳教所取得联系,咨询为该对象在劳教的父亲办理所外执行劳教的手续。10月16日,县安帮办、镇司法所与东安村委的干部一起,对该对象的父亲开展了“进大墙帮教”的活动。

三、社区矫正工作

今年我镇的社区矫正工作,在20*年社区矫正目标管理考核要求的基础上,依据市、县司法局要求,严格落实矫正措施,规范工作制度,做好社区矫正的基础性、规范性工作,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009年我镇新进入社区矫正18人,期满结束矫正9人。目前在册服刑人员27人。其中缓刑19人,假释5人,剥夺政治权利3人。镇司法所同社工一起,按照监管规定对矫正对象分别建立档案,做好个人基本情况、日常管理、思想状况等方面的台帐记录。严格依照规定程序进行开始宣告、教育学习、公益劳动等各方面的管理。除每月对每一名对象进行一次个别访谈外,至2009年11月初,共组织了6次社区服刑人员的集中教育,其中进行了两次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此外司法所积极为社区矫正人员帮困解难,2009年中,司法所为其中为1人办理了劳动手册,为其中4人申请办理低保,为2人提供临时补助。

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法律宣传工作方面,我镇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和社区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广泛开展法律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活动,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司法所同我镇各行政村和居委会合作,在各村办公处和草棚镇解放新街设立了法制宣传栏,张贴法律宣传挂图和法制宣传横幅。

2009年,司法所组织参与公务员学法活动5期,开展送法下乡活动26次,制作专题广播宣传材料44期,播放法制文艺电影1期,设置法律宣传专栏13期,组织参与法律知识讲座11期,参与镇党委组织法制宣传早市活动2期,散发各类法制宣传资料17628份。

*年12月1日至12月7日的*市第20届宪法宣传周期间,为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宣传氛围,*镇司法所开展了一系列的普法宣传、法制教育活动。

12月1日上午,*镇在草棚镇举行大型法律宣传咨询活动,十余个单位部门共同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在人流量大、周围居民多、人员相对集中的草棚镇上,宣传内容包括《婚姻法》、《收养法》、《劳动合同法》、《促进就业政策汇编》、《禁毒法》以及反等法律法规,共出动宣传人员20余人,制作标语4条,展板16块,黑板报2块,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群众咨询300余人次。在12月3日和5日,分别在*中学、海桥中学进行了“法制辅导员进校园”的讲座活动。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提高集团法治化管理水平为目标,以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为重点,大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

并重,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法律进学校“活动,在校园中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增强集团领导、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使集团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得到明显增强。真正做到集团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学生自觉守法,为全面推进全市法治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任务内容

每年的法制教育学习时间,集团管理人员和教师不少于40小时;学生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时间。

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

四、方法措施

(一)、加强集团法制教育的组织领导。由集团主要领导直接负责,宣传统战部、学工处、保卫处具体负责实施,指定专职法律辅导员为学生进行辅导讲座、法律咨询以及提供法律帮助。

(二)、采取课堂教育、辅导讲座和法律咨询相结合的方式,使集团的“法律进学校”活动落实到实处。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把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密切结合起来。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大一时期必须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堂教育学习时间。辅导讲座利用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按系组织学生在公共教室集中听讲,要求每一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听一次讲座(讲座的具体时间和内容见讲座实施)。同时,在学工处设立法律咨询室,为集团的广大师生解答有关法律方面的疑难问题及提供法律帮助。

(四)、要把法制教育纳入集团领导任期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法制学习培训教育作为教师考核评议的重要内容。

五、讲座实施

篇4

根据省厅法制宣传处的通知要求,我们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一县三区及有关单位,对我市“**”以来法律下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精心组织,着力构建法律下乡的工作机制

法律下乡工作涵盖面宽,渗透面广,工作难度大。我们从强化制度入手,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把法律下乡纳入普法依法治理日常工作任务,常抓不懈,实现法律下乡的制度化、规范化。

1、建立健全组织网络。一是市、县(区)、乡镇三级普法依法治理机构在明确一名分管领导负责法律下乡工作的同时,明确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指导联系法律下乡工作,确保了法律下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不间断,为“法律下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组建了市、县(区)普法讲师团和农村“法律服务志愿者、法制文艺宣传小分队”等普法队伍,深入乡村的机关、学校、企业等,通过举行巡回法制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三是组织司法行政机关干部职工、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深入乡村为农民群众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

2、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坚持将“法律下乡”工作纳入全市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各区、县和市直各部门、单位特别是农口部门根据自身工作实际,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下乡”活动。特别是去年以来,市司法局和市农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法律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具体要求、步骤与内容,做到定人员、定措施、定责任、定时间,确保全市“法律下乡”工作常抓不懈。

3、不断强化检查考核。市依法治市办根据每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对各区、县及市直各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考核时,将法律下乡工作纳入其中,并且坚持平时考核和年底集中考核相结合,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确保法律下乡工作的每项任务都能落到实处。

(二)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

本着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努力拓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农村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1、认真安排“三下乡”活动。“**”以来,每年根据我市“三下乡”活动的要求,分别组织县(区)司法局、局机关人员和律师、公证员到天门镇朱村村、顺安镇、东联乡等开展“法律下乡”活动。为强化“法律下乡”工作的效果,我们针对普法对象的特点,特指派专人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的法律小常识展板和“**”普法规划内容宣传展板,并印制《农民工维权知识问答》、《农民务工培训读本》等宣传资料,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平时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法律方面的难题。“**”以来,在“法律下乡”活动中,共展出展近400块,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二万余份,送法律书籍下乡一万余册。

2、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和法制讲座集中宣传法律。区(县)、乡镇每年都针对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举办农村普法骨干培训、村两委干部法律培训、村组干部法律培训和法律考试,增强农村各级干部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同时,组织各层次的普法讲师团成员,深入全市各行政村开展法制讲座,让广大村民群众接受面对面的法律教育,提高农村村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以来共举办各级和各类培训班和法制讲座200余期,受教育人数近万人。

3、利用集中宣传的时期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坚持利用5月法治宣传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综治宣传月等特定日期,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开展法制宣传。以服务农民、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切实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农村宅基地、土地承包、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劳务合同等问题,上街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发放法制宣传资料,同时张贴法制宣传条幅、制作法制宣传专栏、发放法律服务卡等形式,宣传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组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农村向农民解答相关法律问题,对符合援助条件的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开展以案释法活动,选择涉农典型案件,向农民进行法制宣传;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造势,农村法制宣传的社会影响力和渗透力不断增强。

4、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一方面对外出打工的农民在他们出村前组织他们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外出打工遇到问题时如何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学会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且为每个农民工送上“一册一单一卡”,即每人一册《进城务工人员维权手册》、宣传单《给农民朋友们的一封信》及一份《法律援助联系卡》,使农民出门务工做到心中有数,心底踏实。另一方面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利用元旦、春节、麦收时节等农民工大量返乡出城高峰期,在火车站、汽车站等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点,通过制作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法律咨询等形式开展法律知识集中宣传活动。

5、加强农村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我们通过加大乡、村农民法制学校、法制辅导站、法制宣传栏建设,重视培养村组“法律明白人”,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熟悉法律、认知法律的阵地,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县(区)和乡镇法律援助机构和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律师、公证、法律服务、人民调解队伍的作用,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及时化解民间矛盾,调处民间纠纷。

(三)普治联动,不断夯实基层建设的法治基础

1、加强法制教育。建立健全村组干部集中培训和普法骨干定期培训制度,推行农户学法、守法年度评议制度。充分利用普法讲师团、村民法制夜校、有线广播、闭路电视、黑板报等普法宣传队伍与阵地,深入开展与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促进和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完善自治制度。坚持以在基层实现“四民主、两公开”为目标,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措施,帮助农村制定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工程设施招投标、村务、财务公开、重大决策法律咨询、环境卫生、土地征用、建房审批、水电费收缴等一系列制度,使村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引导和推进各村贯彻《村民自治章程》、《村财务管理制度》、《村议事制度》等自治制度,不断夯实基层建设的法治基础。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法律下乡”活动,广泛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确保了一方平安,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基层依法治理和民主管理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大了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使普法教育走向农村,走进千家万户,使广大干部群众接受了法制教育,学到法律知识。

(二)深化了农村普法依法治理。法律下乡的开展,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为深化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奠定了基础。以前,各村均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村民议事只讲个“理”,自活动开展以来,农民对照法律读本进行修改、完善,现在村民议事先要看看是否合法。

(三)农村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通过农村普法教育,全县农村矛盾得到有效控制,纠纷明显减少,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做到了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部分乡村出现“五多五少”的可喜局面。即:群众学法用法的多了,违法犯罪的少了;遇到问题通过化解途径解决的多了,上访的少了;运用法律自觉化解矛盾纠纷的多了,矛盾激化引发刑事案件的少了;讲社会公德、邻里互助,家庭和睦的多了,无理取闹、寻衅滋事的少了;基层干部依法办事的多了,行政命令少了。初步实现了农村基层工作的五大转变。一是乡村干部摆脱了事务性工作,从琐碎事务缠身向集中精神抓经济转变;二是群众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从遇事一味蛮干向遇事先法律咨询转变;三是干群关系得到改善,从党的政策贯彻难向群众自愿执行转变;四是乡村两级干部管理制度得到落实,从以情代法、以言代法向依法办事、照章办事转变;五是社会治安秩序逐步稳定,从盗窃、打架斗殴时有发生向依法致富转变。

三、存在的问题

“法律进乡村”活动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普法工作面广量大,普法对象集中难。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税费改革后,农民忙着种自己的责任田,不愿将自己的时间耽误在学习上。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经济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大量人员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普法对象更难集中。

(二)农村经济状况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经济发展较快的乡、村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较强,对村务公开要求和依法管理本村各项事务的要求也高,本村的村务也比较公开,比较透明,群众也比较满意。相反,经济发展慢的乡、村,由于村集体收入不高,农民知道自己的家底,也就不太关心村务公开不公开,村干部也就不当一回事。

(三)普法工作者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与目前的普法实际不相适应。乡村普法工作专业队伍几乎没有,工作中只局限一般的宣传,而缺乏灵活、有效的创新能力。

(四)农村普法经费不足。普法所需要的宣传资料、教材、普法装备等严重缺乏,客观上制约普法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几点建议

(一)领导重视,真抓实管。法律下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只有领导重视,加强组织,统一部署,明确任务和要求,法律进乡村活动才会不断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篇5

六家子镇20__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20__年,我镇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镇党委政府的关怀下,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旗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总抓手,深入推进综治维稳平安创建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严格按照旗关于“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决策和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了“五五”普法的各项工作,通过全镇广大干群、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如下:

一、强化基础、制定工作措施

今年来,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对我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始终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了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首先调整了充实了领导组织,落实专人负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其次镇党委政府年初以文件形式下发了20__年普法工作要点,并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不定期进行抽查,严格考核,确保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每季度召开一次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对全镇普法依法治理进行了全面安排、总结分析、交流经验。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全镇群众共同参与的格局,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

全镇充分利用会议、简报、标语和开展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加大了对普法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有3月份的综治宣传活动、626禁毒、9月份平安建设宣传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进行法律宣传活动。在活动期间我镇出动巡回宣传车,针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知识,我们利用集市设立法律咨询台,解答法律咨询10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图册20__多份,张贴标语40多条,受教育人数达万余人次。二是利用各中小学开学之际,由法制副校长在六家子中学开展了一次法律法规进校园的法制讲座活动。包括中小学全体师生近800人受到教育。三是开展了全镇普法骨干的培训。

三、扎实开展依法治理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村民自治。各村在依法治村上,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对村务尤其是财务定期公开,严格财务监督和管理,确保了村级工作正常开展。今年我们完成了九家子、六家子、依河、达林稿、东三道洼、西三道洼、二道洼、杏树洼 等八个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

(二)镇党委、政府组织全镇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专门从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等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纠纷调解小组,对全镇民间纠纷、不稳定因素进行了排查摸底,然后分类型进行了调解和处理,把矛盾消化在村民小组,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稳定。

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全镇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增强。全镇民事纠纷明显减少,全镇群众致力于发展经济,呈现出了人心安定、社会稳定的良好法制局面。

篇6

一、为何“说”“学”“逗”“唱”。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做好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区共有青少年22万人,其中在校生18万人(中学生9.3万,小学生8.4万,职业中学6700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30余万青年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到*区的现代化建设中来,共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如何做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具有严峻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青少年具有思想活跃、观念新颖、不拘泥于形式等特点,而且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期,接受信息的能力和速度很强很快,而偏偏我们传统的法制宣传形式,如电视新闻、党报、宣传栏、法律书籍等他们几乎从不涉足,这就从客观上为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造成了相当大的障碍。所以,必须创新宣传形式、更新宣传载体、刷新宣传内容,法制知识才能够被青少年所接受。于是,“说”“学”“逗”“唱”在*区应运而生。

二、何谓“说”“学”“逗”“唱”。

“说”:“说”是四门功课中的核心内容。那么由谁说、怎么说、说什么就是做好这门功课的要素,也就是要解决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主体、形式和内容的问题。

一是由谁说,即由谁把法律知识传递给青少年。

*区整合区内法律资源,建立起一支由公检法司等法律专业人士及专家学者组成的法制校长队伍,在全区各中小学校配备了196名法制校长,为学校的法制教育提供了组织保障。*区对法制校长聘任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即每所学校配备一名法制校长,承担法制宣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协助处理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对有严重不良行为在校生进行帮教等职能工作。作为优秀法制校长代表的尚秀云,担任*法院刑二庭副庭长的同时,又是全国政协委员、“法官妈妈”、“*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形象大使”,尚法官每年到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机关团体、街道讲法制课,听课的人数以十万人计。作为政协代表,尚秀云常年为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而奔走呼吁,她的事迹还被拍摄成电影《法官妈妈》,在全国上映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二是怎么说、说什么。即采取何种形式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

传统的说教形式必然不适合于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因此必须探索和开拓新颖的教育形式,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一是依托互联网络,抢占科技制高点。*区教委在*市数字德育网上开辟了《青少年与法》栏目,开设“案例剖析”、“尚秀云谈法”、“法律问题信箱”等栏目,开展网上知识答疑、网络征文、网页制作等活动。在寒暑假开通面向全*市未成年人的《法制在线》栏目,邀请尚秀云法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与青少年在网上对话,并同时在“*教育网”、“*德育之窗”等网络平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利用网络教育优势,极大地调动了青少年学法、护法的积极性,丰富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网络专栏已经成为我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创新平台”。二是开通热线电话,解答咨询矫心理。分别在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和区检察院设立了法律咨询专线,充分利用区内广大律师的资源优势,组织律师、检察官、司法行政干警为青少年提供无偿法律咨询。以法律知识结合心理辅导,通过活泼生动、通俗易懂的沟通方式为青少年答疑解惑。近三年,两部专线解答青少年法律咨询1200余个,“法律咨询热线”成为青少年维权的“知心热线”。三是开展情景宣教,寓教于乐结硕果。青少年求新意识、模仿能力较强,*区结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始终坚持实践第一,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组织旁听庭审、参观少管所、戒毒所等,通过实景实例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区法院还将“六.一”儿童节设为“法院开放日”,先后组织青少年共计600余人次参观宪法墙、少年法庭,组织青少年亲身参与民事案件庭审演示。多项法制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了青少年对法的直观感受,一位参加模拟法庭的中学生这样说道:“当我穿上法袍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审判长的威严,现在法律的种子已在我心中生了根,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好少年,争取将来做一名真正的审判长,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近三年来,我区共举办各类青少年法制讲座600余场,接待青少年法律咨询1500余人次;开办青少年模拟法庭100余场,充分发挥了“说”这门功课的作用。

“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上的“填鸭式教学”,而是采取“以赛促学”“以培代学”等方式调动青少年学法积极性。4月至5月,*区组织全区中小学开展奥运法律知识竞赛活动,1万多中学生、2万多小学生参加初赛阶段,涉及全区大部分中小学,评选出优秀奖3000名,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区公共安全馆作为“全国青少年自护教育基地”,在近8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内,建成交通、消防、地震、安全生产等八个展区,设计了模拟驾驶、4D动感影院等100余个精彩展项,应用了鬼影技术、VR互动技术等特殊展示手段,将全国涉及公共安全的典型案例汇及其中,提高青少年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区充分发挥*公共安全馆的辐射功能,在社区和学校开展“星光未成年人安全与法制教育”,通过举办星光自护夏令营活动、开展FLASH大赛等,将青少年自护教育作为中小学团队、队组织的经常性工作,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和自护能力。*区在*寄读学校建立了全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区中学生健康成长研究中心”和“*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预防和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各种法制教育基地和中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改变了过去那种课堂式的学习方式,使青少年在新鲜的环境中和新颖的形式下接受法制教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逗”:就是注重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将“玩与学”结合起来,激发其学法兴趣。如奥运会期间,*区制作了500套“福娃说法”FLASH动漫DVD光盘,赠送给全区中小学。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情节和深入人心的福娃形象,将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识清楚明了地传达给青少年;知春路中学编制了“贵重物品不上身,独立在家不开门,结伴同行要牢记,有人尾随要呼救”的普法口诀,潜移默化发挥法制教育的引导功能;西三旗街道组织地区中小学生参加法制夏令营,让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触摸法制的脉搏;紫竹院街道组织以案说法、打手拉小手社区家园文明行、观看未成年法制教育电视系列片活动;上地街道举办法律知识猜灯谜活动等等。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逗”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仅暑假期间,*区就举办各类新颖的普法教育活动60余次,近万名中小学生在笑声中接受了法制教育。

“唱”:就是以艺术化手段普法,在青少年中传唱普法歌。20*年12月,*区在*市政府网站“首都之窗”和*区政府网站刊登为期一个月的启事,向全社会征集“五五普法歌词”和标识,通过“群众路线”把征集过程作为一个发动全民学法、用法、守法的过程。征集活动不仅得到*市民的踊跃参与,还受到其他省市群众的热情关注,共收到来自江苏、湖南、黑龙江等全国各地的56篇歌词应征稿,42篇标识应征稿。经过专业评审委员会测评,*第二公证处公证员现场公证,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王成创作的歌词《遵纪守法最光荣》被确定为*区“五五”普法歌词。*区“五五”普法歌——《遵纪守法最光荣》,经征集评选、专家谱曲制作完成,以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语言,把法律生动形象的比喻为明亮的眼、锋利的剑、智慧的光、公平的秤,突显了法律的尊严,告诉人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号召群众弘扬法制精神,共建和谐社会。*区将“五五”普法歌——《遵纪守法最光荣》制成500张光盘,1万份歌谱,发放到*区所有中小学校和部分高校,要求各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学唱普法歌,并组织各学校举办了青少年普法歌曲比赛。通过普法歌的传唱,教育广大青少年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参与“平安奥运、和谐校园”建设的积极性。“五五”普法歌唱响学校,以全民性、艺术化的手段蓬勃开展普法宣传,借助音乐、文化等元素,使法制文化变为大众文化,该形式深受领导认可和青少年欢迎,让法治的理念伴随着优美的普法歌一同走进学校,共同唱响“和谐、法治”主旋律。

三、取得效果。“说”“学”“逗”“唱”是一种形式、是一个载体、是一个桥梁,使广大青少年能够通过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接收到法制的信息和知识,也必然会取得相应的好的社会效果。通过“说”“学”“逗”“唱”,我区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效果一:青少年法律意识不断提高。根据*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绝大部分学生(98.4%)认为法律在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93%的学生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92%的学生关心并了解与自身相关的法律法规,87%的学生具备对日常生活行为的正确处理和判断能力。95%以上的学校认为学生“尊纪守法意识提高,违法犯法现象减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很有必要”,学校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篇7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新征程。在此背景下,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学法、守法、用法的,各高校也加快推进了依法治校工作的深入研究与实践。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庆市示范高职院校,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在依法治校工作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将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工作体系的搭建与实现进行研究,对其他高职院校开展依法治校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成立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搭建法治教育工作平台

(一)明确目标任务,理清工作思路

为了更加系统有序地开展法治教育工作,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成立了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在中心正式成立之前,该校通过多方调研、认真研究、组织讨论,明确了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该中心以“增强学生法律意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营造法律文化氛围,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为目标,以“适应形势、强化服务,贴近学生、扩大影响,创新机制、提高效能”为方针,搭建法律服务平台,逐步有序地对学生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和服务工作。同时,还明确了中心的四大工作任务,即: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教育,实现个性化的法律咨询服务,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援助,维护法制和谐校园。

(二)制订建设方案,成立援助机构

根据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制订了《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建设方案》,下发了《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建设的意见》,为法律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013年5月30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正式成立,基本实现了中心的实体化建设,为开展该校高职学生的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在中心成立之后的近三年时间里,基本完成了制定的工作任务,达到了相应的工作目标,受到广大学生的广泛好评。

(三)配备工作人员,打造工作队伍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法律援助中心在现有条件下尽最大努力配备了工作人员,在重庆市知名的律师事务所聘请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爱好法律援助工作、富有责任心的老师担任中心工作人员,在辅导员队伍中选择合适人员担任各二级学院法律援助专干,同时还招聘了一部分勤工助学学生担任学生助理,为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而有力、层级分明的工作队伍。该校还通过校内外培训、法律知识学习、具体案例分析、实战演练等形式,不断提高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的知识与技能。

二、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形成法治教育工作机制

(一)融入管理制度之中

将法治精神融入学生管理制度,一方面体现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一方面体现在制度的内容之中。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时,充分遵循了民主和法制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市教委的相关文件精神开展制度的草拟工作;在制度正式前,又充分听取了相关单位、一线教师、普通学生的意见,经过多番论证,几易其稿,最终才进行和使用。在该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内容之中,也随处可见法治精神,如在《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中就明确规定:“测评工作实行‘三公开、一监督’,即测评人员、测评过程、测评结果公开,并接受广大学生的监督”。

(二)融入思政课程之中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等法律相关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采取了知识传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主题演讲、模拟法庭等形式,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掌握并运用基本法律知识,做到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分析并解决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生活等领域的现实法律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养。

(三)融入评选表彰之中

在“优秀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毕业生”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中,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都树立了民主法治的观念,在评选过程中认真听取辅导员、任课教师和广大学生的意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集体研究、宁缺毋滥的原则,采取班级推荐、层层审核、全校公示的方式进行评选,评选结果的公正性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肯定。

(四)融入违纪处分之中

在违纪处分过程中,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也严格遵循了法律程序。

首先,在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前,要弄清违纪事实,明确处分依据,拟定处分意见,给予学生充分的陈述权、申辩权,形成文则规范的处分文件。

其次,按照《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学生申诉管理办法》,给予学生申诉权,学校坚持公开、公正、实事求是和有错必纠的原则处理学生的申诉,申诉处理委员会由分管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监察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法律顾问等组成,切实维护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最后,执行送达与告知制度,及时将处分决定送达学生本人,并由学生亲自签名确认处分结果,确保学生的知情权不受侵犯。

(五)融入资助工作之中

法治教育还融入了与学生经济利益息息相关的资助工作之中。在国家奖助学金、校内奖学金等资助项目的评选过程中,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完全依照评选办法,合理分配评选名额,严格执行评审程序,做到了连续多年“零失误、零投诉”,被评为“重庆市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同时,在对助学贷款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时,还组织学生学习了《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1号)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明白不按时还款的后果,养成自觉遵守国家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三、开展法制教育系列活动,找准法治教育关键节点

(一)抓住新生进校的关键节点,举办法律知识讲座

每年9月新生进校之初,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都会精心组织“法律知识进校园”系列讲座,邀请重庆市知名律师事务所律师来校,面向大一新生开展多场法治讲座。讲座结合高校校园内常见的盗窃、伤害、斗殴等典型案例,为学生讲解法律的相关规定,帮助大学生知法、守法。同时,还围绕大学生在学习、消费、兼职、出行等方面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为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政策指导与对策分析。

(二)抓住国家宪法日的关键节点,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每年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前夕,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都会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横幅展板等方式向广大师生宣传法律知识和宪法精神。在宪法日当天,该校还通过法律条款解读、法律图片展览、送法律进寝室、法律主题班会、法律常识竞赛、法律主题演讲等活动,向全校师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推进法治校园建设。

(三)抓住突发事件的关键节点,进行特殊法律援助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在学生遇到意外死亡、意外受伤、交通事故、误入传销组织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及其家庭特殊的法律援助,提供法律咨询和个性化的服务,切切实实帮助学生或其家庭解决了实际问题,起到了“雪中送碳”的作用。例如,2013年6月5日,该校财经管理学院2010级工商企业管理1班学生韩某在实习期间的下班途中,在广东省东莞市被一辆微型小面包套牌车撞伤,后因抢救无效死亡。在得知学生发生事故的第一时间,该校指派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周老师,陪同学生辅导员前往广东省东莞市,处理学生事故的后续工作,为学生家长争取应有的合法赔偿,受到了学生家长的感激与称赞。

(四)抓住毕业离校的关键节点,组织就业法律咨询

篇8

一、人民调解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所组织全乡人民调解员集中进行了2次业务培训,接受培训人员达到40余人次,通过培训,使我乡人民调解员提升了自身素质,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2020年,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市局党组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为维护乡的全面稳定,发挥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应有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多次深入各村、组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件,调处率达100%,调处成功率98%以上,履行率100%,为当事人挽回各类经济损失近10万元,未发生一起因调处不及时导致的民转刑和上访事件,确保了辖区内的社会稳定。

二、安置帮教工作和社区矫正工作

抓好安置帮教工作和社区矫正工作组织是保证,制度是规范。在组织健全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安置帮教工作和社区矫正工作管理规定并悬挂上墙。

安置帮教工作是维护地区稳定,维护社会治安,防止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给社会重新造成危害的重要日常工作。2020全乡范围内新接受刑释解矫人员3名,近5年刑释总人数6人,近3年解矫总人数8人,为对每一个帮教对象成立了帮教小组,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想尽一切办法帮他们解决这样那样的困难,经过各个帮教小组耐心细致的工作,很好的完成了帮教工作任务,为维护我乡的稳定和创建“平安乡”做出了重大贡献。

社区矫正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狠抓措施落实,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每月按要求组织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学习教育和义务劳动改造,全乡现共有社区矫正人员3名,对该3名对象监管到位,未有漏管、脱管现象。我乡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28人,已经解除社区矫正25人,现在在册3人,无一人重新犯罪。

三、司法行政工作

加强民调宣传。为切实提高司法行政干警整体形象,我所工作人员配合乡党委政府开展大走访活动,逢赶集到集市上开展民调和普法宣传活动,共下发法宣材料1000余份,通过这些活动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民调,促进广大群众知法,懂法。

四、普法和法宣工作

普法和法宣工作是司法所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协调乡政府各职能部门,做好经常性和阶段性普法和法宣工作是我们的责任。

我乡开展了“12·4”国家宪法宣传日宣传活动,“4·18”法治宣传、扫黑除恶宣传活动,2020年乡“元旦春节”送法下乡宣传活动,2020年乡农村法治教育宣传月活动,2020年乡扶贫易地搬迁安置点普法宣传活动,2020年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共6次赶集日法治宣传活动;另外参加了市局组织开展的安江片区“农村法治教育宣传月”送法下乡宣传活动,,在安监站、综治办、国土所、林业站等部门的配合下,宣传的法律有:《社区矫正法》、《土地法》、《婚姻法》、《交通法规》等法律法规。今年共举办赶集日法律咨询4次,今年在学校配合护铁办等部门集中普法1次,涉及内容宪法、计生、扫黑除恶、消防、禁毒、安全生产以及法治安全教育,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今年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次;全体干部职工学习1次;人民调解员集中学习2次;印发宣传资料共计1000多份(册),张贴法宣标语20余张、悬挂横幅3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据不完全统计,接受宣传的人数在2000人以上。

五、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援助工作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来我乡共接受来访群众法律咨询2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起,在办理和接受群众法律咨询时加强法律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六、扫黑除恶工作

1、利用各种宣传活动,扎实稳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篇9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成人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成人学校是构建“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桥梁,在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成教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实施加快富民工程,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以人为本,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各项培训的质量,积极探索农科教结合的新路子,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大力塑造我校新形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鹿泉市教育局、文明办___的农民知识竞赛比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全市第一名,我校获优秀___奖。在__月份鹿泉市成教论文评比中我校教师___名,荣获一等奖,王红、___英荣获__年度成教优秀班班主任称号,我校教师聂文杰参加成教大讲堂走遍全市13各乡镇,受到农民朋友的好评,__年__月我们学校选送的节目《神医》,参加鹿泉市农村社区文艺展演,获得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一)、加强思想教育,切实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我们全体成教工作人员,努力践行鹿泉市教育局提出的“办大教育”思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成人教育,推进鹿泉教育的全面发展,围绕本学期工作中心和教育新形势,把教育上的政策要求和学校的管理思想等,及时宣传到每一位教师的心中,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团结协作,多做实事,爱岗敬业,努力奉献。

1、认真开展“三整顿一提高”学习活动以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活动,认真全面开展推进教育全面发展大讨论、大实践活动。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确保作风整顿活动顺利开展。

(2)认真落实了“人手一份学习材料”,定期检查学习笔记,确保学习落实到实处,保证学习效果。

(3)听取意见,对照检查。我校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重点查找领导班子、干部和教职工自身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认识产生问题的原因与危害,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准问题根源和实质,明确努力方向。

(二)、加强学校硬件建设,提升教学设施配置

根据上级要求及新形势的发展,我校先后投资万余元,更新打印室设备一套,___了两个办公室安全防护设备,购置更新科技图书,___本,购置科技教学光盘、资料100盘(册),为更好的为农民培训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狠抓农民素质培训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在双带头人培训、农业技术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活动中,我们采取适当增加培训时间,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注意资源整合,抓住培训重点,落实培训职责,切实开展各种开展科技培训工作。一年来我校聘请省蔬菜专家姜静雨、___市水肥专家郝月娇、畜牧局高士民、___农业学院张占峰教授等专家,为大河镇农民进行西红柿黄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化肥的使用与鉴别讲座、猪的饲养与疾病预防、小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培训___次,发放传单___份,解决了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

(四)、认真准备,做好送教下乡开课工作。

我校挑选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积极做好教室、课桌等准备工作,聘请___市及鹿泉职教中心专家教师开展双带头人培训工作,保证每周在我校的培训工作顺利进行。为农村培养急需科技人才。本学期我校深入农村农户宣传,又招生___多名学员,为学校的长久发展打下了基础。

(五)、充分利用法律咨询室开展法律咨询活动

我校教师聂文杰自修了法律本科、具有很高的法律知识修养,我校利用教师自身具有的专业知识和便利条件在农闲时间里对农民进行法律常识培训和在科技下乡时给农民提供法律咨询,为广大农民兄弟排忧解难。并多次帮助学校解决了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司法纠纷。

一年来,聂老师帮助南故城安印祥、大河骆金华、绍营刘连喜等多名农民解决法律纠纷挽回经济损失___余万元。

(六)、利用科技信息资料搜寻室,搜集种植、养殖、林果、法律、健康等相关科技知识。

我校积极为农民提供咨询、帮助。先后印发小麦田间管理、麦田病虫害防治、玉米、大豆品种介绍、苹果树管理、家畜疾病防治、甲型H1N1型流感宣传、夏玉米播种、黄瓜、茄子等蔬菜病虫害防治山区防火、禁烧秸秆、预防煤气等各种实用技术、知识宣传单___份。

(七)、加强社区服务文化建设。

我校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协助各村组建文艺活动队,丰___村文化生活。成立了邵营、南、北故城、霍寨等多个村的文艺活动团体,有效地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__月份,南故城村的小品《神医天下沾》在鹿泉市农村社区文艺展演中,受到了热烈的掌声。积极___提高农民没文化素质,讴歌新农村、畅想新生活,展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抒发农民对祖国、党和人民的热爱。在鹿泉市教育局、文明办___的农民知识竞赛比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全市第一名,我校获优秀___奖。

(八)、创建农村成教园地,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以加快中心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广大农民对各种知识的需求为出发点,搭建成人教育工作平台。

我校充分发挥成教园地的作用,每月按时更新内容,政策信息、生活窍门、致富之路、健康指导、法律顾问、等知识深入人心,真正使成教园地成为成人教育在农村宣传传播各种知识的有效窗口,使农民真正有所收益。受到上级的肯定与表扬。

(九)、精心准备确保管理质量教育年、成教工作观摩交流现场会成功举办。

__年__月__日___市各区县教育局成教领导,成人学校校长及有关人员___余人到大河镇成人学校观摩交流。与会人员参观了我校在南故城制办的大河镇成人教育园地板报、橱窗、农民文艺活动现场及今年工作业绩展。教育局局长对我校一年来的工作业绩给了高度评价,并对以后的工作指出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倍受鼓舞,我校全体教职工决心以此为契机,借大会之东风,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面向农村,面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高效、更加实用的服务。以创新精神,办好大教育,推进___新农村建设。

回顾一年的工作有成功也有不足,今后,我们要一如既往地遵照上级领导的指示,精心安排、认真落实、加强和兄弟乡镇的联系,深入到农村中去,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科学院校与农村、专家与农民的纽带桥梁作用,把农民需要的知识及时送到农民手中,利用教育的优势,为农民的致富提供帮助,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努力做好成教工作,使我镇的成教工作继续走在我市先进行列,为鹿泉教育的全面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篇10

一、强化组织领导,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理进程

建立健全了普法、学法制度,我街道在上半年开展了街道干部学法活动,经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定。提高了依法决策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增强了搞好法治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夯实了依法治理基础。

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街普法工作落实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服务。采取街头宣传、法制讲座、标语、普法培训等灵活有效的形式,广泛开展社会治安、婚姻家庭、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土地管理、拆迁安置等与群众自身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开创了上下联动,互相呼应,丰富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新局面,进一步提高普法宣传效果。

街道各级领导干部学习了《刑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五五”普法读本剩余内容及其它法律法规知识。在八月份还组织了机关干部的普法学习考试。考试合格率达100%。街道党工委中心组开展了专题学法讲座,有效提高了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我们还征订了《物权法》读本,为下一步的学习做了准备。

广泛开展“法律进社区”等“六进”活动。为进一步推动街道居民学法活动的开展,我们在社区广泛开展了《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条例》、禁毒、反警示教育等法律宣传活动。“三八”节期间,我们组织开展了妇女维权知识讲座、法律咨询和创建社区“家庭零暴力”活动。3月7日下午,街道在太平村社区举办了创建“家庭零暴力”讲座,讲解了什么是家庭暴力、为什么会产生家庭暴力、如何在家庭暴力面前保护自己以及制裁家庭暴力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并就大家在工作中的实际需求讲解了与女性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就业、劳动保护、家庭纠纷、婚姻等相关法律知识,还现场对代表们的一些现实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进一步提高了妇女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受到了广大妇女的好评。活动现场发放宣传材料1800多份,张挂展牌20块,为300多名妇女群众提供了咨询帮助,实实在在为相对弱势的妇女群体办实事、办好事,在妇女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各社区、各单位也积极通过板报、宣传栏、座谈会、专题讲座、法律咨询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5月31日,街道司法所、关工委、妇联、计生办、团工委联合组织开展了“弘扬‘四自’精神,共创文明社区”社区行活动,我们在燕华花园社区举办了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等法律咨询宣传活动,为160多人免费提供法律咨询,配发宣传资料700多份,受教育者达1200多人,悬挂展板20多块,解答了社区群众在房屋产权纠纷、赡养、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家庭暴力、劳动工伤、妇女、青少年维权等问题,效果良好。根据区司法局部署和今年普法的要求,我们深入开展对基层普法的“六进”活动,共完成普法教育32场,辖区内18209人受教育,发放资料21712份,咨询3857人。

着力开展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活动。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力度,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教育效果。年初,街道制定了青少年法律学校活动教育计划,根据计划内容,我们主要进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反法制警示教育,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坚定理想道德信念。开展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案例分析会和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并结合暑期特点,举办家长法制教育培训班,并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我们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组织中小学生看法治教育片和军营一日游活动,举办了56期法制讲座,辖区2783人次受到了教育,学生上课覆盖率达98%。同时我们还大力加强在校学生法制教育,配备了8名法制副校长,并按照要求完成教育任务。在学校开展了青少年法制信箱工作,全年开箱94次,收到学生来信930件,解答学生提出问题892次。学生法律意识有了明显增强,辖区无青少年违法犯罪,受到了社区、学校、家长的欢迎和好评。7月21日,由市文化局、区禁毒办、区治安大队、xx派出所和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司法所共同组织在“别样年华”歌舞厅进行了主题为“珍爱生命,关爱自己,杜绝娱乐场所黄、赌、毒”的法律宣传。

二、以创建平安街道,促进社会稳定。

以加强平安创建工作建设为载体,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抓手,不断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坚持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法律保障。

(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紧紧围绕办事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作用,努力做好排查社会不安定因素和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工作,及时掌握动态,积极预防矛盾纠纷的激化,充分发挥调委会在调处矛盾、纠纷中的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素质高、能力强、威望高的人员充实到调解组织,不断提高调委会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调解质量。并通过会议组织各类培训活动,为调委会成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熟练掌握调解技巧,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工作组织网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大调解”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每月进行排查疏理,出现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全部得到妥善化解和处理。通过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努力提高人民调解员的调解技能和水平,主动、及时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对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

2007年全街道共调解各类纠纷226起,调解成功226起。调处率、调解成功率都达到100%。我街道幕府山庄社区调委会还被评为江苏省“人民优秀调解委员会”。

(二)切实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为提高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管理和控制力,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帮教方式,确保安置帮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街道2007年刑满释放人员13人,对所有刑满释放人员全部建立了个人档案,并确定了具体的帮教人实施帮教,完善刑满释放人员年度帮教考察记录。对外出打工的刑满释放人员,采用书信、电话等形式落实帮教考察。社区矫正工作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抓好这项工作,对于促进地方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7年全街道累计接收57名社区矫正对象,现已解除矫正27名,有30名在矫正,无一名重新犯罪,矫正秩序持续稳定。建立健全了监管安全责任制,确保对社区服刑人员监督到位、管理到位。拓展了公益劳动的形式和组织方式,提高了个案矫正的效果。矫正工作档案和服刑人员档案全部规范化,做到档案齐全、标准统一。全面强化了帮教组织机构建设,严格落实“一对一”帮教小组,选聘政治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帮教小组成员,切实发挥基层帮教组织的作用。紧抓社区矫正的重点环节,规范“接收”、“解矫”程序,落实矫正对象分类帮教,教育专题化和改造人性化,监管考核分级等,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确保了全年不出现重新犯罪。

(三)认真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地区稳定

突出重点,搞好服务保障。今年,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在全街范围内组织“双拆”,任务繁重,点多面广,涉及户较多。为了确保地区稳定,根据街道统一安排,由司法所牵头组织街道机关各科、室深入社区,宣传新拆迁政策,明确“双拆”范围和标准,消除群众疑虑,争取广大群众对这项工作的支持,经过思想发动、组织协调、宣传政策、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顺利完成了拆迁任务。9月份,吉祥村社区陆家洼地段及幕燕风景区拆迁,工程的进展直接影响任务的完成。街道本着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思想,专门组织了司法所、办、城建科、农副科、经济科等工作人员深入社区第一线,上门做老百姓思想工作,了解可能发生纠纷矛盾的重点人和重点户,加强对社区工作的指导,通过宣传政策做思想工作,到10月底工程基本顺利完成。

强化措施,认真做好排查凋处工作。按照上级关于加强“两会”、“两节”期间的社会稳定工作会议部署和有关文件精神,街道在全街范围内组织力量做好集中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分类调处各类纠纷,重点防范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人员中的重点人头,集中排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学区划分、农民撤队等纠纷。为了确保“四会一节”期间的社会稳定,9月份,我们在全街范围内组织进行了社会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集中排查,坚持边排查边调处,认真疏理,切实做好集中排查调处工作,认真仔细地反复查找出可能影响地区稳定的不安定因素,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努力把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矛盾控制在源头,化解在基层,为十七大的顺利召开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载止目前,街道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共调解社会矛盾纠纷19起,调处率100%,成功率100%,劝阻群体性上访15起215人次。没有因调处不当或者措施不力而引发的“民转刑”案件。

(四)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建立健全了对法律服务人员的监督、处罚机制。法律服务所全部实行统一收案、统一收费,财务手续齐全,并实行风险告知、首次接待、事中联络和事后回访制度。截止目前,法律服务所共为企事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12家,案件41件,非诉讼案件6件,解答法律咨询240人次,写作法律文书65件,参与司法行政37次,为全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服务。与此同时,加强对法律服务人员的投诉查处工作,对群众投诉法律服务人员的问题,我们制定了工作制度,并由专人接待,登记在专门的投诉登记簿上。对每一起投诉,我们认真调查取证,做好认定和处理,并及时反馈给投诉人。街道法律服务工作者规范执业,无违法违纪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

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突出问题。认真贯彻《栖霞区对困难群众实行法律援助的实施办法》,按照“应援尽援,尽援优援”的原则,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让法律援助取信于民,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开展了法律援助宣传月活动,积极宣传148法律援助知识和《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全年为部分“双失双下”困难职工家庭和“低保”线以下的残疾人家庭发放法律援助爱心卡29张,切实解决了这些弱势群体的实际问题。法律援助人员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6件,开展送法进社区12场次,使法律援助这一民心工程取得明显实效,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普法工作资金缺乏,普法宣传工作须进一步加强。

(二)、个别社区调委会业务水平急待提高,未能起到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三)、两劳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须进一步加强。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xx司法所将针对存在的问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十七大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统揽全局,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及切实搞好自身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增强工作力度,进一步发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四、2008年度工作要点

一以党的十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继续推进法治创建工作,抓好“五五”普法教育,并探索将普法教育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三、践行“三个代表”,发挥大调解中心的优势,积极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真正构筑起“第一道防线”。

四、加大安置帮教工作的力度,努力消除各种重新违法犯罪隐患。

五、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切实帮助困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