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最初的起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性; 民族; 国家; 宗教
人类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人类是群居的高级动物。由群居才组成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必然的客观存在。它的必然性,在于大自然造就了这样一群特殊的生命,大自然赋予了人类自然的固有特性,这一自然的固有特性,必然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固有特性。人类社会的任何表现,都是以人类个体特性为基础的,绝对没有超越人类本性的社会现象,这就像食盐的一切性状,都来源于氯化钠分子的固有特性。
人类的群居关系,只能表现在,也只有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血缘关系。没有血缘关系,就没有个体及旁系亲属的存在,这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性。为什么不是食?仅有食只能决定单身个体的存活,不能决定种群的存续,所以种群的存续,性重于食。二是地缘关系。没有地缘及内含的物质,人类的生命就无处存在。三是情缘关系。没有精神感情,人类就不能组成高级的社会形式,人群也就等同于蚁群、蜂群,甚至还不如猴群。
想想看,人间还有什么关系没有表现出来。这些关系的产生,无不来源于性。可以说,没有性,也许可以有生命,那么就不会构成种群社会。不管你敢不敢承认,愿不愿承认,大自然的客观存在就是这样。任何对性的美化或丑化,抑制或放纵,都是对大自然的蔑视和扭曲,那只能是对人类社会的伤害,使人类的历史经历更多的曲折。
1性与民族的起源
可以想象,先不管人类从哪里来,从他形成性分化的那一刻开始,性首先就承担起繁殖后代的任务。远古人类,生活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处在远古的生物链食物链中,要想保存,延续自己的种族,最好的方式也只有增加生育,别无良策。在远古的时候,性的盛衰,就是生存质量的盛衰。性生殖能力强的个体,就可能保留更多的后代,发展成一个群伙。性生殖能力弱的个体,就可能被灭绝淘汰,性生殖力弱的群伙,就可能被性生殖力强的群伙所吞并。这是自然选择的法则。
经过数千年的择优汰劣,生存技能逐渐提高,由小群伙的繁衍向大群伙的繁衍扩展,这种以性生殖为基础的血缘关系,逐渐蔓延扩张成再大的群伙。那时人少物多,食物不成问题,伤亡的威胁主要是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生殖能力是生存的唯一基础,应该说是母系氏族形成的根本原因。哪个母系群伙的生殖力强盛,就能人丁兴旺且强壮优秀,那个群伙生存下去可能性就大,反之就要被灾害所吞没。为了对付灾害猛兽,大家必须结伙行动,那些小的母系群伙,或者一个群伙遭灾后剩下的个体,要存在下去,必然要归合于较强盛的母系群伙。在那种灾害众多,死亡率高,寿命短的生存环境中,人类也只能这样生存。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人类没有灭绝,反而越来越聪明,发展壮大起来。这种血缘关系越来越扩大,产生了小的氏族,发展成大的部落,更广泛的婚配混血,扩展到部落联盟。为了多种利益,联盟之间又可分化重组,使血缘关系一步扩大,出现了氏族的雏形。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生存技能的提高,靠繁殖求生存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这么多人需要物质消耗,生存的重心开始转移到物质需求的基础上。男性强健的体魄、巨大的体力、强盛的精力越来越派上用场。于是母系重点开始瓦解,男系重点开始凝成,人类社会前进一大步。由于对物质需求的增加,人类为获取物质而需要更高的技能,这就迫使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生产,以满足性生殖繁衍后代的需要。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求生是人类的本能,前进是人类的本能。
那时,人类的活动范围受自然地域的局限,血缘关系在一定区域内蔓延,慢慢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大的人类群伙,被后人称之为民族。民族的最初实质是血缘领地,民族的最大特征是具有血缘的纽因和地域的特征。应该说,性是民族的起源基础,民族是长在性的枝条上的第一个萼片。
2性与国家的起源
从生命的本质来说,一个生命要维持下去,就必须要获得外界物质,必须在宇宙中占有自己的空间,没有这起码的两条,任何生命也无法存在。
人类要维护自己的生存,要满足性的连续存在,就必须获取外界的资源。因为资源是和空间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人类为了生存,就要获得自己存在的空间,这就象猴群要霸占一定的领地一样,人类也要占有一定的领地。人类不仅要跟其他的物种争夺空间,也要和同类争夺空间。同时,外界物质的存在具有客观上的不平衡性,表现为物质的缺余不均,表现为各个人群占有多少的不均,各个人群为了维护自己种群的繁衍生存,势必要获取更多的资源,这就出现了争夺。个体的殴撕,群体的械斗,种族的战争,人类社会的这些现象就自然的会表现出来。可以说,人类历史上的大小战争,没有不是为物质利益而发生的,只要不加以多余的修饰,从古至今都是这个事实。古代的争疆扩域,一战、二战瓜分天下,正在进行的美伊战争,莫不如此。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还在组成社会的人类的本身,若人类没有争夺的本性,根本不会发生战争。我们没有必要为这个客观事实涂脂抹粉,争夺发生的根源是利益的驱使,是生存与物质在起作用。
当争夺物质的群体力量相当时,就形成了一个小的稳定区域。有时为了某一利益,联合起来的较大的群体,力量相当时,就形成一个较大的稳定的区域。这一特定区域的人群,占有享用这一区域的资源,互相不得侵犯。一个区域内可以是一个部落、一个民族,也可以是多个部落、多个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占有支配利用这一区域内的资源,这应是最初的国家。国家是人类的数量和生产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形成争夺和保护的平衡,形成多个区域间的相对状态。国家是人类为生存而争夺空间所形成的产物,国家的最初实质是物质领地。
国家的形式与地域的形状,是随着各占有者的力量而变化的,或兴衰、或分合。在形成这个区域的背后,总是由民族的血缘关系为主导的。在一块土地上,这个民族兴,那个民族亡;这个群体移,那个群体定。人类用这些冰凉的本性的石块,堆砌成人类历史事实无情的长城。人类为了生存,人类在一定时期内为了生存,就自然出现了国家的形式。奇怪的是这种自然的原貌,老被人类又刷上不同的装饰色。应该说,性是国家的起源,它是长在性的枝条上的第二个萼片。
3 性与宗教的起源
人类的生命除了具有动物生命的共性,即“食色,性也”以外,还有一个特性,就是人类的精神意识。要是没有这一特征,那么,人群就如同象群、雁队。食的作用是为了满足个体的需要,性的作用是为了满足种群的需要。个体组成群体,在一定的人口数量和占有物质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了以血缘关系的种群和以地缘关系的种群。一个是血的联系,一个是物的联系。之后,随着人的智力的不断积蓄,逐渐出现了文化与文明的萌芽,人群中也就出现了第三种关系,即情缘。个体中间,脾气、性格相似者,可尽量多的在一起共处,为了共同的生存,可商量、策划某一个行动,解决某一个问题。高明有效的办法,得到多人的赞同,或效仿,或互相学习,这应该是思想、主张的初始。它必须是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类社会中出现了由物质引发的多种竞争和矛盾,人类开始遇到问题,并有意识的解决问题,学说也就出现了。
当智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对大自然有了相当的了解,对人群本身有了相当的了解,物质发到相当的程度时,各种办法,主张也就多起来。这就可能出现两种倾向,为了种群的生存,一种是听命于他人,一种是指挥他人。在这种较低水平的智力环境中,必定存在着体力智力的差异。强者和弱者经过自然淘汰,文明文化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智力上的强者,为了维护个体的系统,自会把自己的好办法向其他的成员推广传播,去演说、鼓动他人,使他人照自己的办法去做,这就形成了最初的家庭观念和家教家规。随着历史的前进,这些智力意识慢慢提高,慢慢向更大的范围渗透,可涉及到民族部落,形成族训、族规、族风、族俗。要求大家都这么做,才能有利于本群伙的生存。
当然这些最初的意识,不能正确反映自然的客观事实和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永远是修改不完的错误,正是这些繁杂的主张,经过筛选归纳成有条理的主张。为了群伙的物质利益,必须把一些主张向外推广,去寻找更多有共同想法的人,使更多的人听从自己的主张学说,这应当是初始的宗教。它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使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群接受,使很多人尊崇一种向往,形成了最初的宗教形式。
宗教的最初的实质是精神领地,是人类对精神感情的占有。这种占有表现为一定的人群数量,这种感情为某一人群所拥有,维护某一人群的利益。人类为了占有精神感情,也就在不同人群中间出现的意识形态的斗争,与争夺有形物质一样是在争夺无形物质。目的还是为了有形物质,为了人类的生存这种对精神占有的争夺,也会很激烈,甚至是毁灭性的。精神感情是物质发展到很高的程度时,才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这是人类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在这个规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性,有性才有人群,有性的发展,才有了对物质的追求;有了对物质的追求,才有了生产力的发展;有了生产力的发展,才有了国家;有了生产力的发展,才有了文化文明;有了文化智力,才有了精神、主张、宗教。应该说,性是宗教的起源,它是长在性的枝条上的第三个萼片。
篇2
关于《物种起源》读后感精选范文 我看的这本书,是讲了达尔文的一些故事和一些物种进化和万物怎么来的的事。
很久以前的时候人们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万物,直到一个天才的诞生,他就是“达尔文”!
达尔文,确定了世间的万物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在一开始,地球是上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每个微生物各变化成一个物种,还有一些是原来的一个物种变异(进化)成一个新物种,那么变异是怎样产生的呢?那得说到生物的一种神奇的功能“遗传”,达尔文说:“生物的变异并不是一生下来马上就能变成那个样子,而是通过遗传,把变异的样子一代一代地累积下来,变成最终的样子。”
你在动物园看到的各种马,可能就是一种马进化出来的,还有,最早的长颈鹿脖子并不是那么长,而是长颈鹿想吃树上的叶子给一点一点给拉长的。
看完这本书,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
关于《物种起源》读后感精选范文 在读了《物种起源》以后,给我感触最深的便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是的,无论是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其他的动物、植物世界里,都在演绎着这一“法则”。
例如:可口可乐公司与百事可乐公司这两个竞争对手在双方激烈的竞争中也正突出了这种效果。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都盯死了对方,只要对方一有新动作,另一方肯定也会有新花样。
可口可乐早在20世纪20年代便在古巴用飞机在空中喷出烟雾,画出“COCA-COLA”字样,可惜因为缺少经验而失败,百事可乐在1940年更是一下租了8架飞机,飞了14。5万公里,在东西两海岸城市,以机尾喷雾,写下百事可乐的广告,读后感《《物种起源》读后感》。
可口可乐当然要及时反击,为强化国民第一饮料的形象,可口可乐赞助了1939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并请名人啜饮,将其照片刊在杂志封面。
但相比之下,百事可乐的宣传广告方式更有创意。
他们专门设计了一套卡通片,而且还创作了一首看似极普通却风靡全美的'广告歌曲。
两大巨头在竞争中可谓不遗余力,使出浑身解数来击败对手,但结果却是二者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可见,只有不断的竞争,才会有生机和活力,才能不断地克服困难,一直向前。
我们或者它们其实都在竞争,但是在想到竞争的时候我也在想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树有长短,人分高低,水有清浊,面分丑俊。忙碌在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既离不开竞争,也离不开合作。在当今这个社会里,也许还有不少数人认为,竞争与合作是对冤家,根本无法相结合从而达到良好效果。我觉得此观点是错误的,应该说竞争与合作永远是紧密相连的一对联体兄弟,他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互动关系。竞争能使人激发动力,增强活力;而合作呢?则能使人友好相处,团结协作。马克思说过,协作能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并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还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只要既竞争有合作,我们才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实现双赢。
关于《物种起源》读后感精选范文
我们在探讨信仰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有关对进化论的争论,有些人把之当作不争的事实,而有些人则认为其一文不值,有时双方各执己见,争论得不可开交。
但是,大多数参与这一争论的双方都没有读过进化论的经典着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我在尝试着读这一本书,那些有意无意的争论我能从这里明白许多!
首先:什么是生命的起源?这是这本书最为基础的一个问题。
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该书中描写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
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
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
但不幸的是,有许多的人有意或者无意地把它当作生命起源的权威,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
达尔文相信所有的物种都是由简单的生命单位演变而来,但最初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呢?一个不常被人提及的事实是达尔文认为它们是被创造的。
在这本书里,我发现这样一个结论,大概意思就是,他在经过类比以后得出结论,所有在地球上的有机生物都是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原始生命,而这个原始生命则是"被吹了一口气"而来的。
这与圣经里创世记里讲到人是因上帝吹了一口气而得到生命的写法有点相似。
相信上帝是违背科学和理性吗?
达尔文得出了上帝是生命起源
的结论,这是发自内心的信仰,还是一个不得已的结论,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常听说诸如"相信上帝是不科学的"或"科学已经否定了上帝"之类的话,但这些话本身不一定就是科学的,至少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商酌的。
正如达尔文一样,我们会思索、探讨最初的起源的问题,但如果不承认有上帝的话,将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难题,人们往往会不得不以很不科学的方法来解决。
在解释生命起源的时候,所有的理论都是要靠信心来接受的,也既是说,都是信仰。
要接受不相信上帝的信仰,应该是需要更大的信心,需要克服更大的障碍,因为这些信仰里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未知因素。
篇3
教育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有了人,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始终与人类社会相伴随,人类起源时教育也就在其中了。我们将人类早期的社会生活视为一个有机的系统,那么要维系社会系统的持续运行,使系统保持开放,系统各个基本要素发挥正常的功能,必有其机制存在。这种机制,使系统各要素互为存在的条件,从而系统才成为有机体。教育正是如此。如果说劳动提供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婚姻关系确立了人类繁衍的方式,那么教育,正是因为教育,人类取得的一切进步才不至于中断,社会发展才有保证。教育就是这样,它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活动有着直接的紧密的联系,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集合,形成合力,从而创造人类文化,不断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教育是最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之
一
在人类社会早期,它的复杂性还在于,在十分漫长的岁月里,它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它与人类的全部活动交织包容,附着在人类活动过程之中,是一种弥散的存在。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教育不过是一个组成要素,一种维系社会运行的机制,要清晰地描述它是困难的。但,它又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因此,研究教育的起源,应首先弄清人类为何需要教育,教育有什么作用,这得置于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加以考察。
首先,教育的发生,人的本质属性的矛盾性是其内在根据。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与多数动物相比,是一种“有缺陷的生物”。人的原始特性是他的未特定化,即人的本能的匮乏。我们知道,大多数动物出生后很快就能独立生存,其生存能力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是本能的,而人之初生,赤身,孱弱无力,没有先天赋予的生存装备,因此人的生存装备需要外界赋予,具有人工性,例如抵御寒冷的衣服,对付野兽的武器等等。人出生十来个月后才能站立,然后蹒跚学步,十多年后才能成熟,并得到生存能力。然而,这种生存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由外界赋予的。正是这种人的未特定化产生了对教育的需要性。人的这种很长的成长过程就是通过学习来获得独立生存能力的过程。人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能学会掌握和运用其生存所需的人工性装备。
其次,人与动物另一个区别是其行为并非受本能的指引,而是受思想指导的。人有思想,因而其活动是能动的,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马克思在比较动物界与人类的区别时曾深刻地阐述了人类思想的性质,他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大脑的充分发育,脑容量的增大,是思想发生的自然物质基础,然而,人的思想也不是先天生成的成熟系统,而是要在后天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第三,教育是传递社会文化的工具。这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机能之一。人是具有极强社会性的生物,人不能离开社会单独生存。人类把自己的经验系统化、社会化,积淀成特定时期的文化,并代代相传,作为后代进一步发展新经验、开拓新知识领域的基础,从而使文化越来越丰富。否则,让个体单独去探索如此丰富的人类经验,是难以想象的。人类意识到了这是社会赓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因而自觉地把传递这些经验当作自己的使命。
第四,教育也是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人类取得的一切进步,都有赖教育予以保存和传承。教育是表示:当人们尝试着解决生活中无数问题的时候,从应付生存环境的偶然做法,进一步演进到起初是零散的,随后成为有条理的关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知识的授受过程。所谓有条理的知识,就是可重复运用并可传授给他人的知识。这种由零星的、个别的、不稳定的知识,变为有条理的、共有的、稳定的、靠学习获得为主的知识之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不断扩展的漫长过程,与人类最初的社会活动有着客观的、横向的、内在的联系。教育,使人明白如何为人,如何生活与生产、恪守规范与习俗、知晓责任与义务、明确地位与角色、懂得光荣与耻辱……等等,成为人类维护在社会中的互相关系、保持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机制,也是人类进化得以连续的基本保证。教育不是亘古不变的抽象物,教育本身是历史的、具体的,有其自身的时代特征。在人类初期,人类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人脑的发育以及随之而来是思维能力的逐步发展,人类社会活动的广泛进行,社会延续的客观需要──总之,教育发生的条件,主观的客观的都具备了。在人类社会早期,教育与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混同的,人是如何生活的,那么教育就是如何进行的,教育是人类生活内容的组成部分,也是生活的方式,教育寓于人类最初的社会性活动之中,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教育最原始的本意。
二
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人类社会初始阶段,教育是涵盖最广的社会现象之一,人类社会生活在各个层面、方面与其有着广泛和紧密的联系,无时无处不直接间接存在其影响和作用。
首先,教育与人类劳动有着横向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如此紧密、重要,甚至劳动本身就是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劳动与教育密不可分。但不能因此简单地结论,教育就是起源于劳动。教育所面向的是人的全部生活,从幼年到成人,在不同的生活层面,都有教育给予的影响。而劳动,毕竟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方面,主要是成人的活动。如果我们考察教育起源,仅仅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人生的一个阶段出发,其局限是显而易见的。许多学者对此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笔者强调两点:
1劳动在人类起源过程中有着十分突出的重要作用,这无庸置疑。但许多材料可以说明,人类对自身、社会和自然的认识是同步的,互为条件的,即是说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自身、对社会的认识,没有人类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孤立地认识自然是无法想象的。石器是能够保留至今的关于人类劳动最显著的遗存,通过石器我们依然能够发现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某种认识与掌握和由于劳动的出现而引起的人类社会的变化。劳动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包括人类思维、身体机能和人类的社会组织等方面,反过来说,人类其他方面的进步,也促进了劳动的发生、发展。教育于其中也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这里,所有关系都是互动的,绝非线性因果关系。没有人的思维的发展,没有人类对自身、社会和自然的认识,没有教育保存、传递人类所取得的进步,那么,即使生活中出现了某些新的因素,也只能理解为动物本能的扩展,无助于理解人类的全部进步,当然也无法理解教育的起源。因此,就方法论而言,应当摒弃线性因果决定论,将教育、劳动等置于系统之中考察,尤其是注意其互动,或能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
2人类史前史证实,古猿到人的转变,所敲打的第一块石器使之成为人类早期的生产工具,这是人类劳动发生的明证,是猿向人转变的最重要的标志,但绝非唯一标志。恩格斯认为,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而生产又分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阐明了人类自身生产方式是如何决定性地制约、支配着原始时代的社会发展过程,指出:劳动愈不发展,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这种支配关系,同劳动等方面一起构成了人类最初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内容。恩格斯强调劳动在人类起源过程中的作用,但从未轻视家庭发生的历史意义。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血缘家庭是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这是人类起源又一个重要标志。笔者认为,劳动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有明确的地位和作用,不然人与动物就难于分别。与此同理,人类教育也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有确定不移的意义,不然人的教育与动物群体中存在的某些“教育”因素也难以分别。
其次,人类早期的教育与古猿的本能的“教育”行为有着纵向的联系。这种联系是连续的,不能分割的,但是,又是可区别的,有着本质的不同。由于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人又是一种“有缺陷的生物”,这些天生的缺陷,并非是从人开始才有的,古猿也是如此。因此,古猿为使幼仔适应生存,一定程度的“教育”也是存在的。这使人们经常感到困惑,似乎可以得出结论,人类的教育源于古猿的教育,而古猿的教育又是本能所为,由此推演出“生物起源论”。如果,我们这样来看待问题,也许能获得一些有益的结论。古猿是人类的远祖,而进化为人类的仅仅是古猿的一支,这需要有这样那样的条件和机遇,才能使这一支古猿与其他古猿不同,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并非所有古猿都能进化成人类的。尽管古猿与人类有着割不断的亲缘关系,古猿的“教育”与人类的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过程上是连续的,衔接的,甚至在人猿转变关头还可能是重叠和交错的,这一切都会模糊人们的视线。然而,古猿在未进化为人类之前只是动物界的成员,人与动物毕竟有分野,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人的教育与古猿的“教育”也不是一回事。马克思认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因而动物的生产带有片面性,“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而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表现为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其能动性表现为人的生产带有普遍性或全面性,可以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成为改造自然界(包括社会)的主体,婚姻关系的变化和劳动的产生,就是人类能动活动的确证。人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造和支配自然界(包括人本身),造成了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这种能动性就是超越生物本能的人的本质力量。正是这种本质力量,才成为人类教育发生的根源,同时教育也是这种本质力量的体现及其得以保持和不断扩展的手段和途径。人之成为人,人类社会绵绵不绝,正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获得和教育的发生使然。
再次,人类的早期教育与模仿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模仿可能是早期人类教育最直接、最有效因而也是最常见的途径。就个体而言,人从生命的第一天起,就在同伴的包围之中,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模仿,以获得生存能力;就群体而言,人类祖先在最初必然要向动物学习,模仿动物完美无缺的生活技能,并互相授受,以应付恶劣的生存环境。因此,人类最初的教育起源于模仿,这似乎顺理成章。然而,这两种模仿活动,如果脱离了思想的指引,那么,就其本质而言都是本能的,是与动物一样,与“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与人类教育无涉。由于,人本身是从动物演化而来,人之初期动物性并未泯灭,在人猿转变之际,人的动物性占有一定的成分,动物所特有的本能的活动还是常见的,但,这并不妨碍从混沌中分离人的教育。人的教育与古猿的“教育”,最大的也是最后的区别是是否受意识的支配。当人类的自我意识萌发时,并将对自身、对社会、对自然界的认识,有目的地授受时,人与动物的教育了就划清了界线。尽管模仿依然可能是教育的途径与方式,但在本质上已不可同日而语了。此外,人类最初获得的进步,也并非单纯依赖模仿能够得到传承。例如,人类最初婚姻关系的变化,是人类自我觉醒、自我认识的伟大开端,是从种的蕃衍方式上将自己同动物相区别,表明了人来自动物,又高于动物,是人类社会最具本质意义的进步之一。血缘婚姻关系体现了最早的人类社会规范。这是同本能与习惯斗争中建立起来的规范,这种规范,需要群体的认同,并建立起正常遵守的机制。这种规范,所克服的是本能,无法靠“模仿”来推行,有时强制则是必要的。无论人们使用什么方式来维护规范,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劳动也是如此。当人类祖先试着敲打石头制造工具时,科学和技术也就发生了。人类开始了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过程。石器从选材、敲打、形状确定到使用方法等是一个连续的、不断重复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经验,表明人类社会对工具的制造与使用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系统的认识,并积累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元谋人遗址与同时代的西侯度、小长梁文化遗址所出土的石器主要有四种:石片、石核、尖状器、刮削器。在不同的区域,在很长时间内,石器的型式几乎没有变化,说明人类祖先已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模仿”学习可能是一个保持知识和技术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途径。因石器的制作,仅是人类劳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远非劳动的全部内容。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决非仅仅是个体意义上的,而更重要的是集体意义上的、社会意义上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具有某种系统性、某种组织性的,通过教育,确定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和作用,还有人们之间的互相关系,它同劳动一起,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劳动的其他方面,如采集活动、火的使用与保存、对自然条件的适应和利用,还有生活的其他层面,也一样发生着类似的情况。
三
笔者认为,欲研究教育起源,必先研究人类之起源,教育起源不过是人类起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欲研究人类之起源,必先研究人类本质之形成,人类本质是人与其他一切生物的分野所在,人类教育正是人类本质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人类本质的社会实践。人的本质内涵十分丰富,即使是最初的人类也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本质形成的过程,就是人类起源的过程。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人类本质内涵构成之基本要素的形成,是人类起源的标志,其核心是社会性内容。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一个有机互动、相辅相成的系统,考察任何一项基本要素,都可以得到全息的图景,这包括劳动的产生、工具的制作、婚姻关系的演进,还有同等重要的思维、语言、社会因素以及人的身体机能尤其是脑的发育,等等,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它的存在并与劳动等方面构成的互为因果的反馈循环关系,不断推动着人类进化和发展,不顾一切地强调某一方面在人类教育起源中的绝对作用,都是不真实的。
篇4
关键词:人类起源;裂谷学说;劳动创造学说;突变选择学说
以前小时候对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主要是通过祖辈或者是父辈给我们讲述,大多是一些不切实际的神话传说,对于年幼的我们对此却记忆深刻,长大后对人类的起源进行系统的学习,才发现原来人类的起源还和生物学有关系,虽然到现在我们还是不能够对此全面的了解其中全部的细节,但是我国的研究学者们还是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主要的人类进化是通过南方猿人、能人、直立人和智人这四个发展阶段谱线进行。
一、捏土造人
首先是女娲造人,在上述中说道小时候祖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都人类的起源,主要是通过泥土造人的的形式,这也是一则神话故事,在埃及的神话故事中则是说哈奴母作为鹿面神在陶器厂中创造了人类,在这之后赫脱女生将这些陶器泥人赋予了生命,因此有了生命体,是人类的最先起源。
二、裂谷学说
裂谷学说的由来主要是现代的科学家普遍认为,非洲是人类起源的唯一发源地,因为所有相关的人类物种化石都是通过非洲所发现的,这种说法我还是比较认可的,何谓裂谷学说主要是指非洲的东非大裂谷地区是我国人类发源和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我国最早的直立人的化石就是在这个地区发现的,后来的长者智人的头骨化石的又一发现更是为非洲人类的发源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撑。而作为人类起源的最开始的地方,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类起源在这区域,我也对此进行了了解,根据资料显示是由于东非大裂谷的特殊的地质运动,促就了猿人不得不离开树林,进行直立行走活动,经过不断地演化,促进人类的出现。
三、劳动创造学说
1.对于劳动创造学说得提出,主要是通过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这一知识我们咋初中的时候就对此有了简单的了解。经过生物进化论,人们也开始相信了人类是生物通过不断进化的产物,提出了现代的人类和类人猿两者之间有共同的祖先。从理论上将人类分为三个阶段,即古猿阶段、类人猿阶段和制造了利用工具的阶段。我们在初中时老师讲述在1859年的时候,英国的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中就对提出了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演化而来的,但是在这项学说中没有对人和生物之间的本质做出区分。直到再1876年的时候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才对此做出明确的划分,主要是指出了人类从动物中脱离出来的主要分界线是劳动,随着这些知识的不断深化,在大致上可以勾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索。
2.以人类进行劳动作为人类起源的线索,对于人类起源地就被认为是欧洲,其中又特别是西欧地区,对于这种说法,我了解到的是:许多的科学家认为现代的人类起源是从开始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作为前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进行人类起源时需要明确的知道人类只有一个生物物种,只有一个最开始的祖先进行讨论人类的最初起源。自从在1924年的非洲找到了第一个幼年的南猿头骨的之后的70个年间,陆续的构建了相关化石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多数的古人类学家还是认为人类的起源地在非洲的可能性比较大。
四、突变选择学说
1.对于突变选择学说是现在近几年讨论比较激烈并且争议也比较大的人类起源学说。我对此也抱有怀疑的态度。突变x择学说就是现代我们所说的外星论为代表,对于外星论这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在佛教中就有记载人是通过阿卫或罗从天上下来游玩,由于吃太胖,不能够飞回去,只能够留在地球上,现在听起来,我还是会有听神话故事的感觉。外星论在国外的影响比较大,人们想象出了很多外星人的外形、容貌等情况的刻画,对于现代国外的外星电影,这我们应该不陌生,甚至还有人称自己见过UFO,在1947年的时候还有人声称在新墨西哥地区有一架UFO发生了坠毁,美国军方还在其中发现了外星人的尸体,同时还对此进行了解剖,无论这是否是事实,可以确定的是,外星论已经在人们的心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对于外星论我们可以自行进行想象,如果我们是从外星人进化而来,那么外星人的生命又是从何处而来呢。对于人类的起源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就又回到了原地,我国对此的研究主要是立足于地球,从地球上的相关科学发展来对人类的起源来自外星进行论证,我国的雷元星先生在《人类的科学》中提到行星只是人类进行生存的一座大房子,由于行星轨道的变化就不再适合人类的居住,人就会迁移到另外的行星,那么地球最终就会走向灭亡的道路,因此外星论不能够解决人类起源的问题。对此还需要我们现展的科学技术和更多的人类科学者对此进行研究,最终将谜底揭开。
结语:
在本文对于人类起源的最新进展的研究中,通过我对儿时最初的从祖父的神话故事中对人类起源学说的最早意识,然后渐渐在长大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现代人们进行人类起源的不同定论和研究的了解和分析。对于人类发展的三种不同学说的主要类容和支撑这一理论的证据支撑点进行了解,促使我也对人类的起源发展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框架的建立。在文章中的三个方面关于人类起源的学说,我的观点还是靠近于劳动创造学说中人类的起源,除此之外,现代还涌现出了许多对于人类起源的其他学说,但是由于缺乏理论事实支撑,后来不了了之,有一定的理论支点的还是裂谷传说和劳动创造学说这两种,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对于这一知识,我们终将会对此得出一致的答案。
参考文献:
[1]王聪慧.中日开辟神话和人类起源神话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2]邓晓芒.人类起源新论:从哲学的角度看(上)[J].湖北社会科学,2015,(7):88-99.
[3]邓晓芒.人类起源新论:从哲学角度看(下)[J].湖北社会科学,2015,(8):94-105.
篇5
随着人类文明的的进化和发展,人类生存所需的必要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遵循着为“人”服务的宗旨,衣食住行也由最初的生活基本需要慢慢向文化和艺术发生转变。在衣食住行中,在常人眼中家具与服装这两个毫无关联,但有着十分微妙且难以割舍关系的概念,在历史的每个发展阶段都非常突出的风格和特点。他们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相互影响着。在服装艺术的发展中处处充斥着各种家具的艺术形式,在家具的表现上往往又能捕捉到服装的构成方式。
家具与服装密切相连的根本原因
1.相同的因素影响着两者的起源、发展、变化
纵观每个历史阶段家具与服装的发展和演变都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中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家具和服装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1)自然因素。服装和家具两者都是人类生存所需的必要条件。人类服装的起源源于抵御气候变化,服装能起到御寒、防晒、保护身体器官等作用。同样,家具则可以称为是放大了的服装,其目的是让人类的家庭生活更加方便。而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服装和家具的功能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最初的作用,它的含义逐渐趋近于一种身份、一种态度、一种文化,这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象征。。
(2)社会因素。在历史长河上,各种主流艺术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颇深的影响,而家具的风格又影响着服装。例如极简主义思想最初反映在家具上,后来逐渐应用到服装上。同样的新样式运动的高涨在服装上也表现出来了新样式艺术风格的特征。宗教也影响着家具和服装的风格和设计,南亚的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信仰佛教,多采用金黄色作为其服装色彩,而随着僧侣使用的钵演化,帽子的造型逐渐变得像一个宝塔的顶子,这些都跟宗教息息相关。
2.家具与服装在构成要素中的共通性。
无论是“大”的家具或是“小”的服装,同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他们的设计原则都是形式美和造型美。
(1)结构。家具设计和服装设计同为造型手段,其相同点在于基本的形态要素都是点、线、面、体,形式要素均为节奏与韵律、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平衡等,整体设计均需综合材料要素和色彩要素,并存在比例、分割、平衡、韵律等关系的处理。不同点在于家具设计主要探讨人体与家具的造型、功能、尺度与尺寸、色彩、材料和结构之间关系和变化规律。
(2)材料。家具与服装虽然使用材料的质地相差甚远,家具以木材、金属、塑料为主,而服装是毛、涤、棉麻等。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在家具中使用的材料经过科技处理也用于服装上,使其服装面料的外观肌理和质感类于家具所使用材料。
(3)外观形式。在外观设计中色彩往往是留给观者的第一印象,色彩赋予了家具和服装更新的生命力,他能体现出作品的整体意境,同时反映出设计者的心境与感情
家具的造型语言在服装造型构成元素和构成方式上的表现
设计者往往通过不同的载体比如家具、服装等来展示他们丰富的内心,传达其独特的精神。一个良好的家具作品,要有好看的外观造型以及合理分布的内部结构,家具的形态设计在构成上长于营造空间的虚实和意境。一个良好的服装作品,需要外部轮廓线与内部分界线、结构线的完美结合,而其富于千变万化造型的形态设计,得益于丰富面料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将服装和家具各自形态上的构成艺术优势因素相互融合,在服装结构造型构成元素和构成方式中能体现出服装与家具造型语言的关系。
1.结构造型构成元素
服装和家具的整体构造包括外轮廓和内部造型两个方面。形成服装风格的主要因素有许多,其中之一便是外部轮廓。无论是家具还是服装,在审视其细节之前我们看到都是其整体轮廓,它给人们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在设计时最基本的考虑因素是廓型。服装廓型的变化趋势是,首先保持不变或渐渐演变,然后突然剧变,其中原因同当时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有关,所以我们在不同时期的服装中也能看到当时家具的轮廓造型特征。
如果说服装的外轮廓线就像家具的总体构架,那么内部结构线就是家具中细节设计以及装饰。服装的内部结构线构成了服装整体形态,对于完成服装造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当于同家具的结构。
2.结构造型构成方式
形式美法是现代平面构成设计方法的基础,他的规律性适用于所有的构成艺术,它是家具和服装在结构造型的构成方法上的原则。其具体表现在省道,分割线;衣褶,波浪,崔荡;编拼,堆积等的运用上。
篇6
美国的科学家们近日发现了一种可以吞噬细菌的变形虫状生物体,而这种被吞噬的细菌恰好又可以利用阳光的能量分解水并产生氧气。这种细菌本是作为被掠夺者,但被吞噬后它们却反而构成了掠夺者身体的一部分,并将掠夺者改造进化成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树木、开花植物以及海藻等植物的祖先。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教授保罗・法尔科夫斯基认为,这一偶然事件改变了地球生命的进化过程。他解释说:“这种微生物的后代改变了我们的大气层组成结构,使之充满了动物以及人类生存与进化所必须的氧气。”
科学家们此前一直认为地球上肯定存在这样的生物体。通过对叶绿体的研究,现在人们终于清楚地了解了这一偶然相遇事件的全过程。叶绿体就是通过吸收阳光能量从而产生养分和氧气的。法尔科夫斯基说:“十几亿年之前的两个小细胞的一次偶然相遇竟然会对后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是令人非常难以置信的想法。”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员尼克・拉内认为,“氧气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提供能量,没有其他任何事物能够为多细胞有机体提供进化所必须的能量。地球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真正的光合作用,而最终导致植物形成的这一偶然相遇事件也只发生过一次。这是在地球生命出现之后的35亿年历史长河中仅有的两次反常事件。”
目前,地球是人类已知的唯一一颗存在智能生命的星体。如果地球上的智能生命出现的历史更加久远一些,那些人类便可以设想其他类地行星上也许还有可能存在着生命。然而,人类出现得太晚了,这不得不使我们提出这样的假设:也许我们出现在地球上完全是偶然的,根本没有任何必然性可言。有科学家表示,宇宙间其他类地行星上产生生命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就连地球上出现复杂的有机生命和智能生命的过程也完全是巧合而并不是必然。在原始生命存在和其他条件同时具备的前提下,生命每进化一步的最大成功率仅有10%,由于智能生命是宇宙间一种极为罕见的生命形式,因此在数十亿年内诞生智能生命的可能性仅为0.01%。
篇7
然而,最初的植物结构是极为简单的,种类也很贫乏,并且都生活在水域中。大约是在4亿年前,植物由海洋推向大陆,植物的登陆改变了大陆原本一片荒漠的景观,使大陆披上绿装而富有生机――春季嫩芽初绽,夏季葱茏繁茂,秋季灿烂金黄,冬季傲雪凌霜。亿万年的时光之河流淌过寂静的银杉树林,浸润过桫椤如巨伞一般的身躯,滋养了铁树花开花谢,见证了胡杨的不朽传奇。遵循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这些植物历尽沧桑,长久地存活下来,生生不息地展示着自己的苍劲和峻秀。
广袤的疆域、多样而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使我国成为全球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拥有高等植物达3万多种,超过世界总种数的10%,仅次于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3位。全国各地不断有千年古树、古树群、珍稀植物、濒危植物及各种不知名的植物被发现。
本期,我们就要带读者们一起,走近这些堪称“活化石”的植物,去追寻时光的脚步,一探其亿万年来生存繁衍的奥秘。
在内蒙古的茫茫荒漠中,生长着近百种古老残遗濒危植物,其中的四合木和半日花为古地中海孑遗物种,距今已有7000多万年的历史。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干旱地区孑遗植物的“避难所”,探索物种起源、发展、演变和古生物、古大陆变迁的“科研地”。
在广西的大桐木湾村,古树就是历史文化的见证。那里有着20多株千年银杏、80多株500年以上的银杏。古树与风格独特的古建筑、与世世代代的村民生活融合为一体,穿越历史沧桑,至今仍叶繁枝茂。
在广东韶关的一条山谷里,作者吴健梅无意中发现了伯乐树群,时值花期,满树繁花,绯红一片,如云霞般美丽,当时她只觉得惊艳感叹,却并不认识这国家Ⅰ级保护树种、“植物中的龙凤”、古老的残遗植物。“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偶然寻得伯乐树的经历,让吴健梅对这种奇特的植物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和浓厚的兴趣。
篇8
关于最新《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 我买了一本由达尔文著、舒德干等人译的《物种起源》,这是一部影响人类科学发展进程的绝世经典,我一向期望能一睹这本百年巨著的风采,最终有闲暇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一番。
全书分为以下十五章:1.家养状态下的变异、2.自然状态下的变异、3.生存斗争、4.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5.变异的法则、6.本学说只难点及其解释、7.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8.本能、9.杂种性质、10.地质记录的不完整、11.古生物的演替、12.生物的地理分布、13.生物的地理分布(续)、14.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和15.综述和结论。还在附录中记录了进化论的十大猜想。
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以丰富的研究资料,严谨的科学论述,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引人入胜的文笔,向全人类庄严宣告了物种发展的伟大理论——进化论。在此之前,人类有关物种发展的认识一向笼罩在唯心主义宗教统治的阴霾中。人们认为人类以及地球上的各种生命都是至高无上的神明所创造的,神主导一切!各个物种都是孤立的,其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在那个年代,违背教会之难,难于上青天。但乌云遮不住真理的光芒;黑暗无法阻拦人类追求真理的脚步。总有那么一批坚持真理的人,不畏教会等反对组织的压迫,坚持真理,经过几个世纪,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真理最终战胜谬误,人类最终见到了科学的曙光。达尔文就是这样一个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努力的人。
书中主要探讨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生命的起源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该书中描述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达尔文相信所有的物种都是由简单的生命单位演变而来,但最初的生命是怎样来的呢一个不常被人提及的事实是达尔文认为它们是被创造的。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所体现的认真精神十分值得钦佩。当他谈论到一些问题时,由于版面的限制,无法进行再多的论述,虽然书中提到的事例已足以证实他的观点,但他仍告诉读者,他在其他的文章中已有或将有对此问题更深入的论证。我想,对这种问题,能够不敷衍,充分体现了达尔文对科学认真、严谨的态度。
书中的很多资料值得我们去思考及争论,也有更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敬佩和学习,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我的成功取决于我复杂的心理素质。其中最重要的是:热爱科学、善于思索、勤于观察和搜集资料、具有相当的发现本事和广博的常识。”我将以这句话为目标,将结合自我的教学,更进一步地深读此书,为自我充电。
关于最新《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
达尔文所著的《物种起源》一书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在历史、生物等多门学科中都有所提及,尤其在生物学科中,还专门有一个章节来探讨生物进化理论,可见这一著作的影响之大,所以,也难怪它被公认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之一。作为一名选修生物的学生,我一直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这个暑假,我终于将其翻开,走进了达尔文先生的思想世界。
《物种起源》是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的第一部巨著,全书分为15编,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物种起源》的内容:讲述生物进化的过程与法则。这本书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自然选择”的进化论,对后人对生物进化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现代进化论”创立的基础。此外,恩格斯将达尔文的进化论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我刚开始阅读时,着实被他在绪言中提及的诸多先前的学说、理论搞晕了,曾一度想要放弃阅读,然而,当我坚持下来读到后面,我领会到达尔文思想之深入。他的思维是十分严谨的,提出他所参考的大量文献大概也是出于此,他从丰富的事实出发,通过大量观察和思考,逐步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解释;同时,他的语言文字并非如我想象的单调乏味,而是精练、生动、而又发人深省的,比如,他以一句“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解释了自己的主要观点;“看一眼缤纷的河岸吧!那里草木丛生,鸟儿鸣于丛林,昆虫飞舞其间,蠕虫在湿木中穿行,这些生物的设计是多么精巧啊!”生动的描绘了自然场景,带领读者进入了神秘的自然世界;“说到生存斗争,我们不必为之感到恐惧,死亡的来临通常是迅速的,而强壮、健康、幸运的生物不但能生存下去,而且必能繁衍下去。”这样的语气是平和的,让读者平静地、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它的观点......读罢全书后,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精彩的书!
合上书本,我不由得反思起来:首先,达尔文能在当时那个有神论盛行的年代里,能坚持不懈的完成对生物进化的研究,实属不易,我还曾在课本中看到过当时的人将达尔文画成猿猴以讽刺他的荒谬图片,可见他当时承受的压力之大,而达尔文的内心要有多强大才能抵抗这样的非议啊!我对这个伟大的生物学家心生敬佩!其次,我通过一些书籍也了解到,达尔文的学说是有缺陷的,比如:他未能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做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等,但是达尔文作为一个诚实的科学家,他实事求是,他曾经说过:“关于变异的规律,我们实在是无知的,我们所能够说明这部分或那部分发生变异的任何原因,恐怕还不及百分之一。”可见达尔文的谦逊、严谨。最后,自然选择的学说在如今的现代社会,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或许人也属于生物的范畴吧,“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现实与达尔文提出的“优胜劣汰”不谋而合,这正提醒着我们努力完善自己,在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
达尔文先生在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看到的一切生物不是特别的创造物,而是远在寒武系第一层沉积下来以前就生活着的某些生物的直系后代。”通过阅读这本书,我透过它的眼睛瞻望到过去,更瞭望到现在乃至未来。
关于最新《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
我看的这本书,是讲了达尔文的一些故事和一些物种进化和万物怎样来的的事。
很久以前的时候人们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万物,直到一个天才的诞生,他就是“达尔文”!
达尔文,确定了世间的万物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在一开始,地球是上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每个微生物各变化成一个物种,还有一些是原先的一个物种变异(进化)成一个新物种,那么变异是怎样产生的呢?那得说到生物的一种神奇的功能“遗传”,达尔文说:“生物的变异并不是一生下来立刻就能变成那个样貌,而是经过遗传,把变异的样貌一代一代地累积下来,变成最终的样貌。”
篇9
网络时代的谐音词主要有四种:普通话谐音(如“版主”和“斑竹”),方言谐音(如“我”和“偶”),外语谐音(如“碧池”和“bitch”)及数字、字符谐音(如“8”和“不”)。而虚拟的网络环境使语言的动态性达到空前的自由,出于一种设难成趣的游戏心理,网民可任意选择字词创造新的语言文本,创造出一种陌生化以及“萌化”的新奇语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原词词义的粗鄙及沉重。
【起源回溯】 与“”同源,为“”的谐音,在中国网民的发挥下成为一方苍茫、美丽却永远无法抵达的胜地。无数的史诗以此为开头:“在苍茫而美丽的戈壁上,生活着一群顽强的……”
【本刊鉴定】 “是戈壁的主要物种,所以戈壁又叫戈壁,戈壁上缺少水缺少食物,能进食的只有一种草——卧草……”以上是中国网民为戈壁深情写下的风物志,更有人写下《戈壁之歌》:“宽广的戈壁,景色多壮丽,勇敢的朝尼族人民,歌颂着你……”总之,戈壁以及系列堪称中国网络谐音文化的典范,网民们通过语音通感将一个个被屏蔽的粗鄙词汇拯救回来,萌化为圣洁、可爱、美好的史诗意象,在进行此类文本交流时,网民从谐体创造的美好意象中得到了史诗般的净化体验,又在其本体的暗示之下满足了不良情绪的发泄,是一举多赢的成功案例。
【起源回溯】 “暴走漫画”和WOW文化的兴起孕育了“你妹”这朵词汇中的奇葩。“你妹是你妹又不是你妹,你妹是你全家的女性亲属”这是早期某WOWer为此词下的定义,而泥煤、尼美则是“你妹”的谐音。
【本刊鉴定】 此词最初的使用多在一些动漫游戏的ACG网站,该词的真正来源据说是日和漫画《西游记,旅途的终点》中孙悟空的一段中文旁白“买你妹啊,这破烂玩意。”你妹、泥煤同“”一般属于“问候对方全家女性”的詈骂方式,但由于缺少动词所以并无强烈的攻击之意,只弱化成为一种情绪,以抒发心中的不满同鄙视。其好处在于,既在象征层面上使用暴力,既达成了情绪表达的目的,又避免了伤害具体目标。
【起源回溯】 首字母为“LZSB”,论坛常用回复语,即楼主傻逼。此回复表达了对楼主智商最大限度的鄙视,2008年一位网名叫“毒死狗熊”的网友在魔兽世界贴吧发帖询问“LZSB”是什么意思,另一位吧友回复四字“兰州烧饼”,从此成典故,后取代“LZSB”成为“楼主傻逼”的谐体。
【本刊鉴定】 “楼主傻逼”这一个本体就有“LZSB”及“兰州烧饼”两个谐体,其后天涯网民又通过“形似”原则发明了第三个数字谐体“9527”,根据供需关系原理,一个本体能萌化成如此多个不同谐体,必然是“傻逼”的楼主太多,连形容词都供不应求了。足以见得网民对当今各大论坛的大部分帖子质量与内容感到深深的不满,对大部分或脑残或无聊的发帖人感到深深的鄙视;或是现实生活中焦虑情绪过于严重,网友在浏览论坛时会习惯性留下此金句,仅为在调侃式的詈骂中发泄自己的焦虑与压力。
【起源回溯】 本为“你妈”、“”的谐音,为规避屏蔽而仿造的新词。但在网友的创造性发挥中,发展出以“”为首的十大神兽,其形象取自羊驼或骆马。《纽约时报》等媒体则认为这是中国大陆网民对于网络审查制度不满的宣泄。
【本刊鉴定】 问候对方的直系亲属是一种具有人类学意义的辱骂方式,西方各民族的传统语汇中也有“问候你母亲”之义的种种俚语。鲁迅1925年的《论他妈的》,第一次提出中国人的骂人方式和原因,并称“他妈的”为国骂,但这种骂法由于过于粗俗,在网络中逐渐“萌化”为之类的谐音词。
【起源回溯】 大多数人认为该词的流行起源于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的一幅表情狰狞的截图,图中他瞪圆双眼,大喊一声:“悲剧啊!”其痛心疾首的模样在各大论坛及交友工具上迅速传开,“悲剧啊”成为当下流行语,并逐渐演变为“杯具啊”。
篇10
[关键词]民间美术 传承 审美性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092-02
中国的美术发展史,从始至终就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中国的民间美术具有充满了原始气息的原始性特点,中国民间美术的这种民族性和原始性是推动中国民间美术发展的原动力。对于中国民间美术的研究和保护是一个综合性课题,中国民间美术的研究是对哲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的综合性研究,是当代中国美术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中国民间美术的原点出发,通过对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的梳理,从而探究中国民间美术的独有的特点,论述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状况,并探索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美术发展史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官方美术和民间美术。中国民间美术对于官方美术来讲,具有原发性和本源性的特点,中国民间美术是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艺术形式。中国的美术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将阶级地位与艺术地位相结合,一直将民间艺术视为低级和粗俗的东西,从不将其视为艺术,民间美术同样是被视为低级和粗俗的。但是,中国民间美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人民大众的劳动和审美观点艰难地发展和保存下来。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文化和智慧,底蕴深厚,艺术价值极高,研究中国民间美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
中国的民间美术与中国原始社会的美术同根同源。中国的民间美术和中国原始社会的美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共同的特点。至今中国的民间美术还有中国原始美术的艺术痕迹。中国的民间美术是在中国古代人民的生产劳动中和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开始从不自觉地追求美发展到自觉地对美的追求,最早是为了制造一些实用的劳动工具而产生的,追求实用是最初的原点。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发现锋利的工具和光滑的工具使用起来更为便捷。从实用性的不自觉追求逐渐演变为对美的自觉追求。古代人们开始在一些器物上添加一些简单的线条,对称的线条乃至一些简单的图案。例如,人们在早期的陶制品上为了使用方便加上了把手,为了区别用途和使用方便加入了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案。再如,人们将贝壳和兽骨打磨光洁甚至通过钻空等方式配挂在身上,用来吸引异性。这些都是最初的中国民间美术的雏形。至今在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品上还能见到早期的一些图案,人们依然对此有审美上的感受,现在我们在一些民间的剪纸和刺绣作品上还能经常见到这些简单、朴实的图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阶级,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社会分工日趋细化,从而促使民间美术也逐渐分类,民间美术在制作上也更为精细和多样。一直到现在,民间美术出现了迅速的发展状态。中国民间美术凭借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深深地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具有多样性,中国民间美术将艺术的审美性和实用性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产生了大量的艺术样式,例如编制、剪纸、年画、泥塑、皮影、刺绣等等众多的艺术样式。
二、民间美术的特点
中国民间美术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因此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过程一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紧密联系,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之中。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言传身教”是中国民间美术传承的主要方式。中国民间美术主要是通过父子师徒关系进行传承的,言传身教的传承形式是由于中国民间美术技艺的掌握者是最为普通的民间艺人。由于中国古代将这些艺术视为低级和粗俗的事物,因此这些民间艺人多数是没有受过教育的普通人,他们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承,更多的是依靠口口相传。这种口口相传、亲身示范的传承形式将技术经验传承给下一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进入了科技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审美需求日益增长。机械化的大批量无个性化的生产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家庭式的个性化的生产方式,传统的民间美术的生产方式正在逐步消失,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都在冲击着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很多优秀的传统工艺从此失传,许多传统的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品被现代所摒弃。
在这种缺乏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民间美术变成了一种西方文化的入侵,而被艺术家与文化工作者们所重新提起。如“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很多专家对已经衰落了几十年的民间美术进行重新整理和研究,这些工作对民间美术的保护和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种不分精华与糟粕的保护方式,使我们的民间艺术并不完全代表我们民间美术的真实发展状态,甚至有些艺术工作者为了西方媒体对于“神秘东方文化”的好奇心和对它文化的观赏需求而制造了一些“伪民俗”的艺术作品混淆了媒体试听,使我国的普遍民众不能产生文化的认同感,而对民间美术的发展处于漠然状态。
三、民间美术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