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生命的起源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谈谈生命的起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292-01
生命起源是一个亘古未解之谜?生命从哪里来?最早的生命形式是什么?这个问题相信从人类诞生以后就有人不断的问过自己。那么生命到底是怎样发生和发展的呢?这是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教学的第一个章节中所提到的问题;这也是八年级学生非常感兴趣,也很有疑惑的一个初始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为八下的生物教学开一个好头,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生物毕业会考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做为一名普通的生物老师,我也对这一个课题感到十分的感兴趣,也很好奇生命是怎么样发生和发展的?通过为教材和教参的研读,以及查阅相关的资料,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这个课题,我有了自己小小的观点和总结。
首先,根据时间的先后对前人们关于生命起源的各个观点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和总结。
一、神创论:
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了东、西方关于生命起源的两个代表观点。
中国人信奉“开天劈地”,古书上说“气化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目、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狱,血液为江河,静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朱玉,汗流为雨泽,声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蠡。”再配以简单的解说,给学生营造一个遥远而古老的意境。
西方人信奉《圣经》:《旧约全书---创世纪》中提到上帝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上帝创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和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上帝称空气为天,是第二日。上帝使水聚于一处,露出旱地,旱地上长草、水果、菜蔬为第三日。上帝创造了两个发光体,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创造了众星为第四日。上帝创造了天上的飞鸟和海里的鱼为第五日。上帝创造了各类活物----牲畜、昆虫、野兽以及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为第六日。到第七日,上帝造物的工作以及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作,安息了。
通过讲解这两个关于起源的传说,总结其中的特点都是认为生命来源于超越自然的神灵,这是生命起源的最早观点。
二、自然发生论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了“自然发生论”。这种理论认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简单解释是认为生命随时自发地发生,可以在短期内完成。代表观点有:“腐肉生蛆”“腐草化萤”;埃及人认为尼罗河的青蛙和鳝鱼是阳光照射淤泥的结果;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认为植物是由彗星的尾巴形成的。听到这些观点,学生自然就认为这些理论是非常荒谬而不可信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新的科学家不断的站出来这种观点,于是诞生了第三种理论----生生论。
三、生生论
提到第三种理论,不得不说到两为非常杰出的科学家雷迪和巴斯德。先简单描述或者重现雷迪的“腐肉生蛆”实验。
材料:苍蝇数只、纱布若干、鲜肉两块、瓶子两个
提出问题:腐肉是否能生蛆
作出假设:腐肉不能生蛆
制定实验方案:1、将一块鲜肉放入瓶内,并盖上纱布,标记为A;
2、另一块鲜肉放入瓶内,瓶口敞开,标记为B
3、放出苍蝇
结论:蛆是由苍蝇的卵孵化形成的
这个实验的结论就了“腐肉生蛆”的这种观点。但是后人认为微生物可以自然产生,于是巴斯德又做了一个更有名的“鹅颈烧瓶”实验。将通过高温灭菌的肉汤放入进过处理的“鹅颈烧瓶”里储存了四年,肉汤依然新鲜如初。而瓶口敞开的肉汤很快就腐败变质了。因而提出了“生生论”---生命只能来源于生物,但是他们并没有回答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最早的生命又从哪里来呢?人们又在继续寻找答案。
后来,在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在其导师尤利的指导下设计了一个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证明了在类似于原始地球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过质疑,比如米勒实验提供持续的电能,原始地球的条件可能达不到;还有人推测形成的有机小分子氨基酸很可能是宇宙流星和彗星在撞击地球的时候带出的,因为当时这种现象十分普通,科学证实氨基酸可以在宇宙的恶劣环境中存在。之所以要把这些问题抛出来,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任何结论或者科学结果的诞生都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和质疑的过程。后来在地质学、太空学、古生物学等提供的证据影响下,科学家们推测生命起源共经历三个过程:第一个是从无机物到有机小分子,从氢气、氨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到氨基酸、嘌呤、嘧啶等;第二个是从有机小分子到有机大分子形式,就是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到有机大分子像蛋白质、多糖、核酸;第三个生物的大分子演化到原始单细胞的生命形成一个原始的单细胞,能进行新陈代谢的交换这个过程大约经历了4亿年。(参考文献3)
总之,跟着历史的脚步,老师和同学一起经历了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不同理论,从最早的“神创论”到现在更让人信服的“化学进化论”,这也从侧面向学生灌输了一种学说或一个理论的诞生,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需要无数人花费无数时间,耗费无数精力才能完成,这就是自然的魅力,科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三国・吴国・徐整著《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
篇2
关键词:校企合作;载体;模式;生态;特色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强调,校企合作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我们应当下大工夫、也是必须下大工夫去探索和解决的难点。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以教育生态学视角,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创设有效载体,改善合作生态,学院区域特征更加浓郁,行业特性更加鲜明,促进了学院跨越式发展。
一、多种模式,多元共生,增强专业建设活力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认识到坚持工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学院在校企合作形式多样、多元共生、多赢互惠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摸索出一条适合学院发展的校企合作新路子。
(一)共建共享式合作
就是在企业的有力支持下,针对校企共同需求,共同建设学生实践教学和职工培训为一体的实训基地。我院坚持依靠铁路企业的帮助,铁路企业也真诚支持,无偿调拨大量设施设备,提供最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建成了与运输生产一线装备配套的综合实训演练鉴定基地,铁路企业则利用学院的实训设施,把车务、电务、工务、机务职工培训基地、安全教育中心建在学院,校企双方共建共享、同步发展。
(二)引入式合作
就是以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为基础,直接引入经营型实体,以学生生产实习或顶岗实习方式参与教育教学,推动教学项目化改造,导入工作过程,实施课程改革,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我院艺术设计类专业直接引入柳州江山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旅游管理专业引入柳航国际旅行社合作成立营业公司,通信类专业引入通信运营企业到校设立电话模块局,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现场担任相关课程教学指导,模块局设备发生故障,也让学生参与到故障排除工作中。
(三)融入式合作
就是以课程建设和考核评价方法改革为手段,以实训设备技术改造为平台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我院计算机通信等专业与思科(中国)合作成立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引进企业人才标准,将企业定制课程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构建了与通信职业(工种)新标准相衔接的“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坚持选择与专业公司紧密合作,让教师全过程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参与设备的选型、研制、安装、调试等,共同编制实训项目指导书,力图使所建实训基地贴近企业生产实际。通信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师发挥技术优势,与南宁铁路局电务部门、柳州联通等企业进行科研合作,成果应用于企业终端设备改装、改造和更新,提高故障处理效率;移动通信专业教师还组织学生成立工程施工队,承担企业网络设备安装调试、网络检测与光缆熔接工程,受到社会关注。
(四)委托式合作
委托式合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将课程中实训项目委托给相关企业承担,学生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中进行实验实训;另一种是将学院实训基地委托给企业管理、经营,基地既承担学生的实训,又兼有社会服务职能,降低实训基地运行成本压力。我院成立具备二级汽车维修资质的绿岛汽车快修美容中心,由广西耐力工贸公司承担汽车后市场经营服务和实训教学,企业不但提供了先进的设施设备,还提供了国际最新标准的汽车美容课程。铁道机车车辆专业一些课程的实训项目就放在南宁机务段现场教学,建筑工程类专业材料试验则完全交给柳州铁路工程试验中心进行,尽管教学成本有所加大,但教学效果比在校内进行要好很多。
(五)订单式合作
就是以培养定制式高技能人才为纽带的全方位合作。学院按照订单,根据岗位群和技术岗位的要求,与企业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聘专业师资,有的则直接采用企业的培训课程、培训教材,专业实践课直接由企业选派师资,学生直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针对企业特点,渗透企业文化教育,量身打造高技能人才。近5年来,学院共有5000余名学生由企业选聘到订单班、半订单班学习培养。
(六)互动式合作
就是由校企双方按照各自的优势,合作举办一个专业(班),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参与招生宣传,在新生中组建定向班,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派出企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课程教学和特色课程开发,参与面向企业的特色教材的编写,并向该专业实训基地投入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和顶岗实习的机会,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对学生学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我院与深圳迅方通信有限公司合作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与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与南宁铁路局多元投资集团合作举办装卸机械班就是如此。
(七)创业式合作
就是由企业投资举办一个可经营的实训场所,完全交由学生自主实践,企业通过设立场所拓展经营市场,学生通过实训掌握经营本领。我院通信技术、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等专业与柳州移动公司合作举办手机营销、维修经营部,店员、会计、店长完全由学生担任,学院、企业不干预经营活动,只委派指导教师辅导。
二、改善生态,建立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多赢共惠
从我院校企合作实践可以看出,只要是校企双方有共同需求就有合作存在的基础,但合作载体形成之后如何稳定运行、发挥作用,能否形成长效运行机制,这是一个存在的现实问题。我院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积极推动,有效管理”的运行机制,确立了多赢共惠的校企合作指导思想。
篇3
读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后,更加了解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仅仅是说大自然,我们人类的生活亦是如此,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阐释了生物的进化原理,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一些关于物种起源读后感,请您阅读。
物种起源读后感1我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知道他是英国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
《物种起源》是它的代表作,它在《物种起源》中所体现的认真精神同样值得钦佩。他的那种不敷衍,充分体现了达尔文对科学认真、严谨的态度。这本书概括地总结了他对自然界观察所得的基本事实、思想、结论和推论。达尔文进化的动力则是:自然规律、食物得失、繁衍的能力、新种持续产生、不适者淘汰。而最大的原因是食物来源和繁衍能力。
达尔文自己把《物种起源》称为“一部长篇争辩”,它论证了两个问题:第一,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当时绝大部分读了《物种起源》的生物学家都很快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因此进化论从此取代了神创论,并且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基石。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的主导思想,即"自然选择"。它有一切伟大的自然科学真理所具有的特征,变模糊为清晰,化复杂为简单,并且在旧有的知识上添加了很多新的东西。
达尔文是一切世纪的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虽然达尔文在完成《物种起源》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并没有影响他要完成该书的决心。我想正是因为这些困难,才使得达尔文在《物种起源》该书中运用了大量资料。并最终证明了形形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且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
《物种起源》是世界生物进化很有价值的作品之一,,是一部深切关注生物土地家园的,以灵魂回应灵魂之书《物种起源》具有很多的重大意义:这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标志着19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巨著,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译作,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其中也不乏一些伟人对它的高度评价。马克思就认为《物种起源》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李卜克内西则认为它是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而英国植物学家华生则认为达尔文是本世纪的、甚至是一切世纪的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我想也许华生的评价有点极端,因为在未来的世界谁也无法预知,但这已经充分说明了达尔文对人类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当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不仅仅是生物进化论值得我们学习,其中还有更多的观点,如自然选择学说,遗传变异,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这都非常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总之,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对我是受益匪浅,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
物种起源读后感2我们在探讨信仰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有关对进化论的争论,有些人把之当作不争的事实,而有些人则认为其一文不值,有时双方各执己见,争论得不可开交。但是,大多数参与这一争论的双方都没有读过进化论的经典著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我在尝试着读这一本书,那些有意无意的争论我能从这里明白许多!
首先:什么是生命的起源?这是这本书最为基础的一个问题。
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该书中描写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但不幸的是,有许多的人有意或者无意地把它当作生命起源的权威,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
达尔文相信所有的物种都是由简单的生命单位演变而来,但最初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呢?一个不常被人提及的事实是达尔文认为它们是被创造的。在这本书里,我发现这样一个结论,大概意思就是,他在经过类比以后得出结论,所有在地球上的有机生物都是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原始生命,而这个原始生命则是"被吹了一口气"而来的。这与圣经里创世记里讲到人是因上帝吹了一口气而得到生命的写法有点相似。
基于这一结论,我们可以知道,达尔文所倡导的是所谓的"创造进化论",这也是为部分所接受的理论。其实,达尔文所观察到生物物种的出现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基于这一结论,我们可以知道,达尔文所倡导的是所谓的"创造进化论",这也是为部分所接受的理论。其实,达尔文所观察到生物物种的出现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相信上帝是违背科学和理性吗?
达尔文得出了上帝是生命起源的结论,这是发自内心的信仰,还是一个不得已的结论,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常听说诸如"相信上帝是不科学的"或"科学已经否定了上帝"之类的话,但这些话本身不一定就是科学的,至少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商酌的。正如达尔文一样,我们会思索、探讨最初的起源的问题,但如果不承认有上帝的话,将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难题,人们往往会不得不以很不科学的方法来解决。
在解释生命起源的时候,所有的理论都是要靠信心来接受的,也既是说,都是信仰。要接受不相信上帝的信仰,应该是需要更大的信心,需要克服更大的障碍,因为这些信仰里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未知因素。这也许是为什么许多现代科学的奠基人,诸如牛顿、伽利略、法拉第、爱因斯坦、及达尔文等等,都相信上帝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不相信上帝的自由,但要用科学和理性来作为这些事的依据这里有似乎有些牵强吧。
物种起源读后感3一个月来,我对《物种起源》进行了持续的阅读和研究,体验到了一种智力上的享受。达尔文理论的核心乃是“自然选择”,这是一个虽不复杂,但易被误解的概念。赖特在《道德的动物》中对这个概念的概括很是到位,这里借鉴一下,“自然选择”就是:如果在一个物种中个体之间存在遗传性状的变异,且某些性状比另一些更有利于生存和繁殖,那么,前者就会在群体中(明显地)扩散开来,结果(显然是)物种中遗传性状的总体表现发生了变化。达尔文就是利用这一模型,对生物世界的各种现象展开了解释。自然选择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这一点只有亲自看一看此书才能理解。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这里仅谈谈我印象较深的几点吧。
一、博物学。这个学科有什么特点,看看达尔文的著述就很明白了。对海量资料地把握,是我最为惊叹的。博物学者的确很“博”,种植、养殖、观察、考察,从家鸽的毛色到白垩纪地质层的特点,无一不知。在对大量感性资料的占有基础上,博物学者们进一步整理、归纳,提出了诸多理论。许多现代科学如地质学、生物学等都产生自博物学。虽然现代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传统博物学似乎已“日薄西山”。但是,博物学或者说一种跨学科研究的思想方法,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影响依然很大。
二、大自然的“想象力”。书中对某些动植物有趣习性的描述让我不禁感叹自然选择的神奇力量。大自然造就了如此“计划周密”的行为,简直超越我们的想象。如第六章关于盔兰属植物“大水桶”的作用,真令人拍案叫绝。
三、达尔文谨审慎的学风。达尔文有理由为自己建立了这一解释力强劲的理论而骄傲。但是,从书中我们看到达尔文并不自负,他对自己理论的局限性有清醒的认识并对所有质疑者者表示了可敬的尊重。如第九章“首次杂交不育性与杂种不育性的渊源与原因”这一节中,达尔文写道,“经过再三考虑,我确定这个结果大概不是经由自然选择而来的”。达尔文的谨慎还表现在他对人类认识局限性的承认。他在第七章中对为什么与长颈鹿亲缘很近的动物没有长出长脖子时,写道,“正如对为什么人类过去有的事情没有在这一国发生而在那一国发生这种问题,期望得到确切的回答一样是不合理的。”
本书的阅读使我理清了许多之前模糊的问题,如进化是否有方向,复杂性与适应性等等。但是,在我理解了很多的同时,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物种起源读后感4高中那时学生物的时候就听说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那时候一直备战高考,没有机会去了解这本书。所幸这个月去图书馆借了一本《物种起源》,看了这本书,不仅对之前生物课本的相关知识点印象有所加深,而且对物种起源过程感到神奇,更多的,是对其中的哲理的感悟!
《物种起源》自1859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以来,受到众多市民的热烈欢迎,被争相购买。这本书的第一版1250册在出版之日就全部售罄。它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震惊世界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发表传播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已为学术界、思想界公认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人霍尔丹和美籍苏联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在达尔文思想的影响下,创立了“现代进化论”。可以说,这本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是最伟大、最辉煌的划时代的里程碑,对人类历史有着极大的影响。
达尔文在每个人都信仰神的时代敢于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看法,与权贵斗争,即使被权贵刁难,他仍相信自己的结论的正确性,并且四处宣传自己的结论,唤醒封建迷信的人,这种为学术奉献的精神,很值得现今社会的我们学习。与达尔文相反的是医学家富兰克林,本来她发现了某一项研究,但由于当时社会主流思想并不接受她的研究,所以久而久之连她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的研究的正确性,最终遗憾地放弃了这个结论,然而,两年后,两个年轻的医学家看到富兰克林的研究结果认为很有道理,两人开展了对这个结论的深入研究,最终发表所得结论一举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富兰克林辛辛苦苦研究了十几年最终就是没有坚持自己的看法最终将原本属于自己的荣誉拱手让人。所以,现今社会中的我们,现有的知识太多,这无形中给我们添加了许多条条框框,许多人有新的看法和研究但是不敢确认其正确性,使得很多研究无法更新,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应该扛起社会的责任,为科学社会的进步而努力。
这本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理论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生命的进化过程就是这个原理,不是环境适应生命,而是生命适应环境。能够适应环境的就能够生存下来,不能适应的就只能被淘汰,这就是一个自然选择过程,最终有能适应环境的优秀基因的物种就能够一直保留下来并遗传给下去。现如今我们这个社会也是如此,许多人在抱怨社会不公中沉沦,最终被社会淘汰出局,然而真正有毅力的人却能够适应环境大潮流,顺应时代的发展,最终在生存斗争中胜出。
所以《物种起源》这本书的许多理论是能够应用到社会中的,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指引了我们该如何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成功地生存下来,很有现实意义,我强烈推荐大家看这本书。
物种起源读后感5随著科学与哲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世界及人的主体性,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题:
例如生命的起源究竟是什么?。人及世界上各物种在进化中是否具有自主性和选择性?如果有,它同客观决定的力量之间又是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谁也解释不清楚
但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我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达尔文相信所有的物种都是由简单的生命单位演变而来,但最初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呢?一个不常被人提及的事实是达尔文认为它们是被创造的。在阅读当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结论,大概意思就是,他在经过类比以后得出结论,所有在地球上的有机生物都是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原始生命,而这个原始生命则是"被吹了一口气"而来的。这与圣经里创世记里讲到人是因上帝吹了一口气而得到生命的写法有点相似。达尔文主义的理论是逻辑推理。也就是说自然的选择与进化只是通过推理的论据来表达,是一种逻辑上的顺延。事实上,生物改变并不一定是按这种推理进行的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论是科学的假设。达尔文证明自己理论的证据是缺乏说服力的,只能解释一些不寻常的现象
他却由这些特例推广到普遍进化,因而只能是特殊基础上的假设。的确,达尔文的理论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如果生物真是由一个物种向另一种物种进化而来,那么必定存在物种间的过渡类型。可是为什么我们所发现的化石中却几乎找不到这样的证据?如果生物的进化真的是长时间的逐渐变化,那么从单细胞又如何产生出复杂多样的动物门类呢?从同一个祖先那里又如何进化出多种不同基因组合的物种呢?为什么大约6亿年前的寒武纪,几乎所有动物的“门”同时在地层中出现呢?
篇4
山是持久的,强大的,它的基石扎根在大地深处,随着人的远离,它始终赫然立于地平线上,继而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模糊。消失的是枯草、树、一座座房屋、道路、水泥场,剩下的只是轻淡的线,宛若空中膨胀的云,胀满了空间。它还在那儿,继续在那儿,每天,每个早晨,都在同一个地方。它举起它那巨石嶙峋的大块向着天空,就这样,不费一点儿力气。
注视就是光,有生命的光,跳跃着奔向白色的山岩,热力深入岩石,令其微微地颤动。在不动的山的坡上,小树和松柏是灼热的,让空气中充满它们的气味,而寒冷的风从它们周围滑过。每天它们都在那儿,用它们的根抓住风化的泥土。云在谷底积聚,然后很快随风而降,然后散开,化水为雨,灌木林和大树的叶子分开了,人们听见山里发出一阵阵古怪的喘息声。
光不断地从虚空的深处向山移动。重要的不是声音,不是汽车在城市的小路上奔驰,不是古老的无花果树枝条上一群群的蚜虫。重要的是人面对孤独的大山时,他所看见的,他所等待的。
遥远的美,人不能触摸,如夜空中的星辰,天上云层的堡垒的轨迹,或晨曦。然而它就该是这样,不可触及,比人看见的空间还要大,于是注视和它一样,不再是脚、翼和轮子所能及的了:那边,直到那边,它到达路的尽头,越过了有限世界的门槛,进入不可逾越的区域。
它是多么地稳定啊!在它周围,一切都踉踉跄跄,举步迟疑、消融、变化。人的腿是软的,胳膊没了力气,颈项弯曲如橡胶。然而它,它是石头做成,巨大、沉重,屹立在大陆的基石上,在宽阔的背上驮着大气层。
有时,它是无情的,粗暴的,它那尖利的棱角,伤人的绝壁,陡峭的悬崖有鸟儿碰死。太阳在它上面闪光,遍及它的全身,照亮斑斑白垩、石膏、胶结物的悬崖。这时,它是那样的大,占满了整个空间,低处的土地朦朦胧胧,蓝黑色的天空,缓缓地围着它旋转,仿佛大海围着岛屿一样画出了许多同心的圆。
它是那样的大,不可能有空虚、恐惧和死亡。一切都冲向它,像铁屑受到磁石的吸引。沿着路一样笔直的目光,人向着它,而它,是直立的巨大,是物质的巨大。
在一座孤独的山中,有很大的力量。有许多的时间,许多的空间,许多的实在的规律。在它的石头中,有许多的思想。在它的坡上,灌木和松柏就像白色灰尘中的许多黑色的符号。它们像是汗毛,头发,眼眉。几只鸟叫着,在悬崖上空慢慢地盘旋。
有时山也是遥远的,灰蒙蒙的,被水包围着,人们只能看见它的柔和曲线,只能看见它的斜落进谷底的长发的波状线条。当晚霞中一切都消失的时候,或者当城市和道路像人被困在房子里一样被烟气笼罩的时候,山也远去了。它在沉寂中睡着。女性的巨人,白色的女神,它突然厌倦了,闭上眼睛,不愿再让人看它。美是聋的、哑的,孤独地躲进它的蚊帐。谁敢靠近它?他将迷路,因为那已不再是坚硬的石头、牙齿状的绝壁、直立的悬崖了。那已不再是骄傲的生命的努力、德行、美的力量了。那是一种很单薄、很柔弱的命运,仿佛幻影,在沉睡的大地之上的半空中飘荡,也许是一句话,一段音乐,人们可以用脸上的皮肤感知,而你则瑟瑟地抖起来。这时,没有人能发现它。
篇5
关键词:生物学 辩证唯物主义 思想教育
96年5月颁发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提出了高中生物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第二点有关思想教育指出“要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强化生物学的教育功能,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思想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求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树立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学习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使学生增强辨识各种迷信和伪科学的能力。我就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在讲述原生质的化学成分元素时,组成生命的化学元素都是自然界里能找到的。人和动植物都不能脱离自然环境来生存。人生了病还要用“药补”、“食补”。生命与非生命之间除了运动形式不同外,没有一个超界限存在。动植物遗体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变为二氧化碳、无机盐、有机物进入大气和土壤中,又为植物叶的光合作用及根的吸收作用所利用,发生生命的“再造”,重新组成植物体的一部分,又通过动物的摄食作用形成动物的一部分,通过系列食物链进入人体。各种元素在整个地球上的非生命界与生命界之间反复循环利用,绝对没有神秘的生命活力――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称之曰的“隐得来希”支配着生命。
二、矛盾的概念
矛盾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根本的法则。什么是矛盾?很明显,遗传与变异、同化与异化、光合与呼吸、显性与隐性等等都表现出对立统一的关系。拿遗传与变异来说,遗传意味保守,使生物体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代谢类型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地传递。变异则相反,如果只有遗传的一面,生物就没有变化,生物就不能适应各种环境,也就不会有许许多多的物种,形形的生物,即生物界的多样性。如果只有变异的一面(细胞内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物种不能稳定,生物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就失去基础。遗传和变异对立统一的斗争,推动生物界的进化发展。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也是“互利互惠”,相辅相成。同源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而父方又来自父方(或母方),母方又来自母方(或父方),溯源无穷,追踪无境,归根结底,是一对矛盾。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及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显性与隐性)都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
三、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
学生们不理解染色体与常染色体、性染色体的普遍性与特征的关系,在解遗传题时动辄就要写出XY,然后把题中所给的黑白基因硬牵到这两个性染色体上,闹出笑话。甚至书本上的白化病(常染色体遗传)基因也这样处理。而当真正遇到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与性染色体上的伴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的自由组合时又束手无策,不得要领。事实上,任何杂交遗传都是两性结合,用不着都把XY写出来。主要是没有把含有性别基因的性染色体这个特殊性放在一般常染色体这个共性角度关系中去,因而不了解性染色体其上面的基因与常染色体其上面的基因,是自由组织的关系,XY的遗传行为同样遵守自由组合规律和分离规律。色盲与性别相关现象恰恰是色盲与性别连锁遗传的不平衡结果。
若掌握了共性与个性这个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处理问题总是就得心应手,少出差错,也会体验到学会解决一个总是的甘甜。
四、物极必反
顶端优势现象是疏菜、果树、棉花、杨树、雪松以及向日葵、麻类、玉米、高粱等植物生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生理现象。这是由于生长素作用在由浓度低到高的转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抑低促”现象引起的,即生长素在低浓度下促时植物生长,高浓度下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使植物停止生长杀死植物。人们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将生长素类似物2,4―D作为农业生产上单子叶作物大田除草剂的。这就是哲学上“度”的概念。超过了关节点,事物的度就被破坏,事物发生质变。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度。
五、联系的观点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生态平衡乃是各种生物之间及其与自然界之间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联系。当生态系统的一食物链营养级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被破坏消灭时,则引起链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使表面看来两个毫无关系的生物表现出相关现象。猫为肉食动物,不吃草,在猫与红花三叶草之间存在猫多草旺的现象则是通过了猫一田鼠一熊蜂一红花三叶草一条食物链的影响引起作用的结果。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给一种看不见的线联系在一起,组成复杂的网一生命之网。
六、相对静止的哲学概念
生态平衡是自然界处于相对不显著变化阶段也就是哲学上所谓的相对静止状态、量变阶段。细胞分裂间期表面上没有变化,内部进行着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体现着质量互变规律和质量度哲学范畴。
七、唯心论的破产
女娲补天、上帝造人是唯心主义者关于生命起源的谬论。历史记载剑桥大学副校长莱特佛博士宣称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上午九点上帝创造了第一个人。化学起源论证明了生命起源从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高分子核酸蛋白质分子体系原始生命的量变质化学进化过程。米勒的火花放电实验、奥巴林的团聚体实验、福克斯的微球体实验都取得了成功,令人信服使唯心主义神创论彻底破产。
八、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生物体的每一性状由细胞核内核酸中的一个或几个基因决定,而不是由蛋白质活动着的生命体现者决定。伞藻嫁接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植物、无荚膜与有荚膜两种肺炎双球菌的转化都证明了核酸遗传的物质基础。魏斯曼连续将老鼠的小尾巴切掉却一律毫无例外地生出了有尾巴的小老鼠,足以证明种质学说的正确,获得性不能够遗传。学者们后来还发现“获得性遗传的程度决定于变异部分的物质参加到形成生殖质细胞的整个过程的程度”。凡此生物实验,都有力地说明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基础,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九、反对形而上学
关于物种起源,法国动物学家居维叶认为地球上的生物并不是由量变到质变地发展演变的结果,而是曾经有过多次“大激变”,每次大激变毁灭了所有生物,激变结束后地球上又重新出现了新的生物类型。即所谓“灾变论”。关于马的进化,直生论认为,原始马有五趾,以后朝着确定好的只有中趾发达的方向发展,他们虽不否认物种的可变性,但却认为进化的目的即在于要达到一个预定的目标,即在于产生人类,以后就不再发展了。“灾变论”、“直生论”都反映了形而上学的机械论、唯心论。另外,关于细胞的分化,微尔和把机体说成是细胞的机械总和,是活细胞的集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无论骨、血、软骨、肌肉、纤维质等等的机械组合或是各种元素的化学组合都不能造成一个动物体”。
总之,整个生物学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思想方法,也充满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教师认真剖析,就会使生物充满幽默和风趣,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物学知识,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思想方法,正确认识生物界,促进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孙卫国. 生物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点滴谈. 德清三中 . 2004 5.
篇6
一、基础性
作为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结合最新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帮助学生明确课堂上需要掌握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拓展知识,迁移知识,举一反三。
二、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该科感兴趣,才能自觉去学习,才能学好,在教学中,老师应将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比如,将学生容易出错的一些问题(概念)设计成“历史诊断”让学生进行诊断,设计“历史擂台”教学方式,以打擂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擂主和攻擂方在课堂上由学生自主产生。“成语搜集”比赛等。适当有序的竞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探究性
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历史上许多有趣的现象,历史学家们争论的问题,一些未解之谜,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也能加强学生动脑,动手的实践性。比如:让学生解释课本中没有注释的甲骨文,鼓励他们去辨认,彼此之间讨论、争论,上网查找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辩析能力。
四、角色式
利用学过的相关历史知识以短剧表演等情景创设手法,引导学生“移情”“神入”于历史环境之中。如我在上公开课《追溯生命的起源》这一课时,让学生下来查找了主教与赫胥尼的辩论的一些经典对话,并在课堂上表演,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意空间及表演才能。
五、运用性
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现代社会,学习历史要做到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感觉历史不是离我们很远。例如在学习了“百家争鸣”,学生熟悉和理解各家观点后,让学生结合几家思想讨论自己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看法。4个学生的发言:甲说为人处世要学习儒家,爱人如已,推崇和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乙说做事办事要学习法家,要有制度;丙说看到现在社会竞争给人的压力,应该清心寡欲,顺其自然,才能快乐、长寿;丁说墨家倡导节俭应大力提倡,现在铺张浪费的现象太严重。
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决社会问题,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我国为什么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请联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说明为什么我国汉唐时代繁荣富强,而近代却落后挨打?通过这些题目,探讨出问题本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历史教师独特教学设计,推陈出新的教学模式,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将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篇7
1 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围绕相关知识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由于生物教科书本身直接蕴含着丰富的安全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利用这些可供凭借的资源进行安全教育的实施。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1加强生命安全意识的培养
生命教育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唯一和独特,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从而敬畏生命。一线生物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丰富生命教育的知识,结合教学内容,将生命安全教育渗透整个生物课堂教学。
(1)生命是唯一的。生物教材介绍了生命的起源、诞生、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现象,从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方面探讨了生命活动的本质,使学生了解生命孕育过程的艰难及生命的不可逆,使学生明白生命产生过程中只要出现一点问题,生命个体都不可能孕育成功,体会生命的唯一和神圣,从而教育学生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生命是独特的。在介绍到有关蛋白质、DNA、生殖细胞的形成、受精作用的过程、遗传病等有关知识时,让学生了解任何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明白生命的独特和个体差异。在讲21三体综合征时,笔者给学生放了响誉世界的“天才”音乐指挥家舟舟指挥时的视频,学生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和舟舟忘我的指挥中,感受着生命的独特之美。
(3)学会积极有效保护生命。在介绍发育、生长、死亡等大自然正常生存规律时,让学生了解死亡,正确认识死亡,学会正确的面对死亡。明白在人的一生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偶然或突发现象,导致生命的消失,生命是脆弱的,人类要更积极地看待生命,努力保护好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在讲述艾滋病内容时,结合教材关于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笔者向学生讲述HIV侵染的过程、发病机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等,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我国艾滋病工作的严峻性,艾滋病正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和我们每一个家庭。让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如:①在与异往中要自尊、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他人负责;②学会拒绝的技能,避免婚前、不洁;③需要输血时,避免输入未经检验的血液及血液制品。并呼吁学生加入到红丝带行动中,去关注我们身边的弱者,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了解歧视对艾滋病病人心灵造成的影响,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同时也要注意在对艾滋病患者提供帮助时,要进行对自我的保护。
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结合课程相关知识适时适度地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为了进一步巩固教育效果,教师可利用一堂课的时间,采用全程体验式角色扮演的方式,全班学生人人参与积极表演。将人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分为胎儿形成、出生、发育、成熟、衰老、死亡等六个阶段,每阶段剧情分三个版本:生命沿着正常过程顺利成长、遇到问题经过努力争取积极改善得以继续成长、遇到问题不积极争取或者即使努力争取也无法好转终致生命消亡。剧本中的事件内容、言语对话、行为表现都由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根据他们自身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自编自创,自由表现发挥,将生命是唯一的、生命是独特的、要积极有效保护生命三方面展示得淋漓尽致,用当下此情此景的力量,让学生深刻地感受生命的珍贵以及自己对自身生命应付的责任。演出后教师再有针对性安排学生交流分享各种角色的感悟,更深层次、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所作所为中维护生命安全的积极之处和不足方面,进一步提升珍惜生命安全的意识,在学生中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
如:扮演经过千辛万苦战胜其他成功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那个学生眼中含泪的说:“即使长得很一般,身无所长,但我的生命来之不易,我是多么值得骄傲,我要加倍珍惜。”受精卵开始进行分裂,进行胚胎发育,经历了近280d的努力,发育成熟的胎儿,扮演胎儿的学生和扮演经过母亲艰难分娩来到人问的婴儿的学生两人在演出结束后相拥而泣,互道感激的那个情景至今令我深印脑海,感动不已。那个嚷嚷着深受更年期妈妈迫害之苦的男孩当即给妈妈打了电话:“妈妈对不起,我让你受苦了,谢谢你给了我健康的生命,妈妈我爱你!”全班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扮演生命一路顺利成长的学生感慨的说:“生命能相对比较顺利的成长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我们的生命生命既属于我们自己,更属于家庭和社会,特别是辛勤养育我们的父母和培育我们的老师,我们没有理由轻视甚至随意舍弃,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真正负起全部的责任。”扮演中年经过几度挣扎却没能挽回生命的学生哽咽着说:“生命中太多因素支持着或者侵害着我们的生命,只要我们本着对自身生命负责的态度积极付出,遇到生命危机努力争取,当死亡来临时可以少些遗憾去面对:我曾为我的生命全力以赴。”
1.2加强环境安全意识的培养
任何一种生物都不能离开环境而独立生存,要时刻与环境发生关系。生物的生存会影响到环境,同样的环境也会影响生物的生存。现在国家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更好的保护环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也成为人们维护自身健康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1)爱护环境从你我做起。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环境安全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爱护环境、敬畏自然的良好心态,学会适应环境并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崇尚低碳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在介绍生物多样性、生物和环境、人和生物圈、人口发展与生态平衡、环境污染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分专题引导学生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考察,了解良好的生物环境对人类生存的积极影响以及恶劣的生物环境对人类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促使学生感受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形成热爱自然,爱护自然其他生物生命的美好情感和强烈责任感。
(2)适应环境从现在做起。
生物的适应性在生物教材中占据了较重要的位置,强调了两个适应: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的相适应。前者强调生物个体内环境和谐稳定,后者侧重生物个体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相处,这两方面的相互适应才有了千姿百态的生命和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为此,在生物教学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使他们学习、了解生物适应性的特点,应用所学知识去关注生命的和谐、关注自然界的和谐与健康;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对生物的适应性学习和了解,结合现实情况思考自身及其与环境的适应情况。为什么有的学生适应能力很强,而有的学生则很难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缺乏、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矛盾,乃至出现心理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调整自身内环境和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在适宜的情境中做好当下的事情,为
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重视生物技术对环境安全的影响从研发、应用、生产环节做起。
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介绍在生物教材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知识的兴趣,扩大了视野,增强了展望技术未来的信心。通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农作物、畜禽品种和水产品的遗传基因进行修饰,可使其品种改良、产量增加、品质提高、抗性增强,比如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的棉花洁白且纤维长,大米晶莹产量高,番茄红艳个儿大,杨树速生丰产等。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抓紧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进展,如转基因牛羊、转基因鱼虾、转基因粮食、转基因蔬菜和转基因水果等都相继培育成功并已部分投入食品市场,合理适当地利用这些高新技术,已经并将继续给中国人民带来更多实惠和机遇。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现代生物技术也可能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尤其是当人类不能确保正确合理操作和运用这项技术时,这种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现代生物技术使基因在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进行人为的相互转移,而目前人类对这种基因调整后的结果尚无十足的把握。要回答“到底有没有危险”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也不是一两年内可以解决的。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基因工程改造过的生物及产品基本都是安全的。在历史上有很多事例说明,有些副作用是人们难以在当时发现察觉的。但至少人们在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研发、应用、生产个环节中要重视由此对环境安全带来的影响因素的考虑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尽量将危害降低到最地限度。
1.3加强知识安全意识的培养
利用生物教材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培养时,要切实依据知识内容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展开教育,讲清利弊,引导学生思考,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拉硬套,甚至有意夸大危害,危言耸听,使学生一知半解,甚至造成曲解、误解,因而过度关注自身安全,引发不良后果。
如在讲授病毒相关知识时,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讲究卫生、维护身体安全时,要讲明某些病毒如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的感染途径,适度的自身防护措施;防止导致学生过度恐慌。曾有过这样的案例:因教师对乙肝病毒致病的过度宣教,导致某些学生故意恶意排斥、歧视班里患乙肝的同学。因教师对细菌致病的过度宣教,导致某些学生诱发强迫洗手、洗衣症状。如在讲解生物技术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实惠也可能带来潜在危害时,也不忘说明其可控性及人类对其安全性控制的重视,避免学生以噎废食,经常怀疑自己食用的是转基因制品,只要身体稍感不适,就怀疑是转基因食品带来的毒性。这就提醒教师要适度把握好某些知识中安全危害性的讲解,注意学生良好的知识安全意识的培养,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知识中安全的利弊两反面,取其益避其害,使知识更好的为我所用。
2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流程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生物教师本着对自己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从思想上拉紧安全这根弦,积极主动做实、做好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安全工作。笔者认为要侧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2.1认真检查实验室器材设施的安全性能
实验课程需要借助使用实验器具、试剂等设施物品进行,这些设施物品安全性能首当其冲成为实验课安全目标实现的基础。教师要对这些硬件设施进行维护,每次上课前对相关实验器材设施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调整,消除安全隐患。
2.2认真讲解实验步骤中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强调预防要求,并制定突发安全事件的处理预案
教师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前的讲解环节,对实验操作步骤中的技术讲解要清楚明确、简洁概括,明确告知操作步骤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对要领进行反复强调,提问检查,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针对可能发生的伤害事故,提出预防的措施和要求,不可走过场。对突发事件按照预案及时处理,尽量将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2.3重视实验课程结束时的安全小结
篇8
【关键词】:化学教学;非智力因素;意志兴趣
学习的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包括智力、知识和能力属于心理结构系统。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情感、兴趣、意志、信心等,属于心理动力系统。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习成效,不仅需要学生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运作。人的智力因素是有限的,如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在小时候有智力并不高,但经过后天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动机的培养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因而在化学教学中要经常穿插一些中国化学史和当代的化学成就,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激情,让他们感觉到学习不是为我,而是为民族和国家而学。例如讲石油时介绍我国石油资源丰富,但在解放前帝国主义顷销"洋油",说中国是"贫油国",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先后开发和建设了大庆、华北、中原等石油基地,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而且每年还出口大量的石油。在讲到蛋白质时,可介绍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从而为生命的起源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教学中通过这些实例的讲述,可激起学生求知欲的高涨,从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态度。
二、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开发人智力的源泉。没有情感的发展思维就不会发展;没有持久的热情思维就不能深化;没有成功感和失败感往往不能推动学生的智力发展。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呢?首先用大量化学科学观念和知识水平。备课时精心准备教案;讲课时注意表达的艺术性;实验时注意语言科学性与形象性相结合。其次要正确对待"好、中、差"三类学生。对"好"的要严,"中"的要引,"差"的要补。特别是对待差生不但要热情关怀还要循循善诱,具体帮助。这样才能使学习集体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感情平衡,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愉快。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素质差,以前没有做过实验,但经我们分门别类耐心指导,他们的成绩及实验技能进步很快。
三、兴趣的培养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智力发展的催化剂。因而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具、实验板书、板画模型、比喻等来描述。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在实验上下功夫,提高实验的艺术性,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励学生热爱化学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可贯穿讲一些化学家的故事和化学常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苯"的结构时,介绍凯库勒通过梦的启示发现苯的环状结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讲究授课的艺术。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和生动有趣的语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听课感到是一种艺术享受。化学上常有一些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若采用照本宣科的方法,学生很难理解,如"电子云".在教学中也可让所教知识与现行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如讲物质的稳定性,某村组农民不懂化学知识,见到NH4NO3结块,不好施肥,就用铁锤去砸,结果引起爆炸。讲到铝盐明矾举炸油条的例子,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意志的培养
坚强的意志对学生会产生惊人的效果。因而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知识勇于追求,善于探索的精神。对那些"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同学要给予鼓励,决不能扼杀他们的探索欲。教学中可讲有关科学家为完成一个实验或一个课题,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有的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付出血的代价。如讲甘油可制烈性炸药——硝化甘油,诺贝尔为研究它,进行了几百次试验,几次炸飞了实验室,他就是冒着生命的危险,解决了硝化甘油的储运和引爆问题。在讲镭元素时,居里夫人为寻求这种元素购进几吨铀矿渣,终日用一根大铁棒在一口沸腾的大锅中搅拌,经过四年艰辛提炼,终于获得1克纯铀。为促进原子科学的发展作出具大的贡献。通过这些例子培养学生为科学和真理献身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意志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对胆小的学生,可以鼓励他大胆做实验,不要怕失败;对好冒失的学生要培养他的耐心细致的品质,可以教导他"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激发和培养他的坚韧精神,遇到化学难题不轻易告诉他如何解答,可让他冥思苦想,然后才加以提示。
五、注意的培养
篇9
一
“何以可能”的背后都有一个“是否可能”的问题。在自然科学领域,进步、创新、原创自不成问题,故很少有人关注及此。一旦涉及人文领域,马上就出现正相背反的观念:“有原创,否则何谈学术”以及“没原创,一切都是旧有的”。这正好应了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太阳底下无新事”以及“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出现如此截然背反的根源就在研究对象的本性即人文现象的历史性上。因此,对人文学科有无原创的问题,直接牵及论者对历史的看法。认为有原创者,背后是进步史观;认为没有原创者,持守着循环史观。两种历史观下都出现过不朽的著述,各有理据和市场。当两种截然有异的观念争执不下时,真理就在中间:历史既不完全是进步的,也不完全是螺旋的,而是进步中有反复,回环中有发展。因此,那些大谈“原创”的论者们只好事先反思一下自己对历史的看法,然后才能明白大家是在何种意义上大谈“人文原创”的。
众所周知,17、18世纪的西欧,奉行的是进步史观。那个时代相信,真理乃是惟一和谐的知识系统,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发现客观的答案而得到解决,一切不合理都将为文明的进步所“清洗”,“都能与终极的真正的哲学和谐一致。这种终极的真正的哲学能为所有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解决所有理论的和实践的问题。这种崇高的信念激发了坚信理性的莱辛和坚信科学的杜尔哥,也激发了信仰上帝的莫泽斯·门德尔松和不信仰上帝的孔多塞。”但是,这也许是人类历史上认为无限知识这一目标终能唾手可得的最后一个世纪了。2虽然如今很少再有人死守这种彻底的进步史观,但植根于它的诸多观念和范式依然潜行于中国当下的学术界。这是当今知识界大谈“创新”“原创”之类观念的思维根源。
对人文现象的历史回环性,历来都有伟大的思想家予以强调。“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在他最著名的《谈谈方法》中说过:“我在学生时期就已经知道,我们能够想像得出来的任何一种意见,不管多么离奇古怪,多么难以置信,全都有某个哲学家说过。”3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说:“人类理智多少世纪以来已经用各种方式思考过了数不尽的东西,而任何一种新东西都几乎没有不和旧的东西相似的。”4被誉为“现代形而上学祭酒”的怀特海(A. N. Whitehead, 1861~1947)也说过一句让此前作古的哲学家都泉下难安的话:“对构成欧洲哲学传统最可靠的一般描述就是,它是对柏拉图学说的一系列脚注。”5这些话都重复了一个在《圣经·旧约·传道书》中就已明确的观念:“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然而,如果把这些理论家的话首先加之于他们自己的工作——正如荷马所说“你说的话随后就会返回你自身”——我们将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些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愧对“原创”或“创造”所能具有的最高级意义的。人文领域的伟大思想家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原创的,而他们卓杰的思想成就却又分明昭示着思想的原创和新创。该如何破解这个死结呢?
二
在上述的引证中,我故意留下另一个伟大的人物——歌德,他更说过一句让我们这些人文学者听了绝望的话:“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幸好他紧接着又说:“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我以为,这后一句中的“重新思考”四字,正可破解上述的“死结”。
接着怀特海,我可以大胆地说一句:柏拉图之后的大思想家,所能有的伟大的成就无非是“重新思考”了柏拉图而已。所谓“重新思考”,不外如下三途:新的材料、新的方法和新的观念。“藏经洞”的发现让我们比前人对历史有了更贯通的理解、甲骨文的出土使得我们比许慎更能理清汉字的起源和本义,这当然是一种创新。之“截断众流”以“平等的眼光”成就《中国哲学史》、王国维借叔尼悲观哲学解“红楼”之深蕴,皆开一代风气,已成研究的“范式”,这当然是创新,甚至是前所未有的原创:具有典范性的创新就是原创,前者是事实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至于方法上的创新,更是比比皆是:统计学、接受美学之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等等。理论领域如此,创作领域中的原创之路亦不外如此:新材料(包括新题材和新媒介)的运用、新技法的发现和新观念的自觉。然而,创新、原创之功,戛戛乎其难哉!新材料的发现“可遇不可求”,新方法和新观念,必得有人先已创造。因此,上述所谈,只是原创的一种类型,即“应用上的原创”,它得奠基于另一种类型即“理论上的原创”。
美国著名文论家厄尔·迈纳(孟尔康)在《比较诗学》中,提出了一个极富启发性且带原创性的诗学命题即“原创诗学与基础文类”,为我们理解何为“理论上的原创”提供了难得的范例。迈纳的基本观点是,特定文化环境中的诗学体系之建立(这正是一种理论原创工作),必植根于该文化“最崇高的文类”之中;当一个或几个颇有洞察力的批评家据此来定义文学的本质和地位时,一种原创诗学就发展起来了。西方诗学理论体系是亚里士多德根据戏剧、尤其希腊悲剧、特别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定义文学而建立的。如果他当时以荷马史诗或希腊抒情诗为基础文类,则《诗学》连同整个西方的文论体系可能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6同样,中国的诗学体系也诚然是建立在以《诗》《骚》为原型的“诗”这一倍受中国文化青睐的基础文类上。
迈纳的这一理论创见所富含的广阔学术前景此处暂不予论列,我们关注的是原创理论的产生机制。“原”既有“首次”之义,又含“来源”之义,作为一种价值理念,还有“典范”之义。看来,原创理论均根源于具体文本,因此必然首先是个别的,也就是说,理论所应具的“普遍性”并非始有的。那么这种“来源于个别的普遍性”之根据何在呢?据笔者初步考察,除了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可普遍化”的特性外,更根本的则是人类心意机能中的某种本性,席勒称其为“理性冲动”,我们可更通俗地叫它“泛化冲动”。原创理论的生成机制正根源于这种泛化冲动:“在经验上自行证明其合理的那些思想的发展是通过一个复杂过程实现的,首先要从特殊论题进行概括,然后通过想象将普遍性的概括加以体系化,最后把这个想象性的体系与它应当适用的直接经验重新进行比较。”怀特海把理论创生过程得以进行的最重要的中介环节和核心步骤称为“富于想象力的合理化”,即“在融贯和逻辑的要求支配下自由想象的作用”,也即这里所谓的泛化冲动。5
人类这种“泛化冲动”是一种思想本能,从现实生活到学术研究,均有其踪迹。从生成角度看,它催生了众多理论;从研究看,它可以让我们从发生学角度弄清理论的生成机制,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更正当地应用理论。就中国古代诗学来说,《诗品》的“基础文类”是“古诗十九首”,《典论·论文》的“基础文类”是“建安文学”,《文心雕龙》的“基础文类”是“诗骚”,《沧浪诗话》的“基础文类”是“李杜诗歌”,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基础文类”是“唐宋词”……如此等等。这常常使得理论家不得不以偏概全,有压制“不方便的事实”的天性。所以,理论都不免是一张“普洛克路斯忒斯(Procrustes)的床”。自然科学领域也是如此,比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正如文德尔班所说:“在达尔文的启发之后物种选择学说在许多方面运用到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历史学,而且被许多热忱的拥护者推崇为唯一的科学方法。几乎无人懂得,自然因而被置于历史范畴之下,也无人懂得这一历史范畴经这一运用便遭受到一次本质的改变。因为自然科学的进化论,包括自然选择论在内,尽管能解释变化,但不能解释进步,不能提出理论基础来解释发展的结果是‘更高一级的即更有价值的形式’。”7
理论的泛化倾向,不光理论本身有此诉求,更重要的是拥有理论或为理论所化之人有此“泛化冲动”。这是理论所无法避免的,更是理论家的宿命。这是一个值得单独研究的课题,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理论的特殊性与一般性、普遍性与个别性以及理论产生和深化、延展和革新的辩证法。原创艺术亦有此泛化诉求,一种艺术原创,若没有一定程度的模仿泛开,也断难成为一种艺术典范,而原创性正是典范的基本特征。
三
最后,更值得思考的一个深层问题是,柏拉图以降的哲学家为何只能做柏拉图的注脚?笛卡尔、康德、歌德、怀特海,为何会有如上言论?历史与现在处于何样的关系中?这些也必得有个交待,以使倡言原创者明白,人文原创之举步维艰的根由何在。
历史学家一谈到人类历史,动辄就是几百万年,人类的文明几千年,唯恐少说了就对不起自己的祖先和自己的职业。其实,一切人文思考,都立根于“人”的基本生命事实。在有关人类生命的所有事实中,最最基本、最最确定的,无非就是“人必然要死”。时代虽在前进,但人人都得从头开始。正如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所言:“人只能活一次,我们无法验证决定的对错,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一次决定。上天不会赋予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生命以供比较不同的决定。”8可以把人类生命的这一基本事实称为“生命的一次性”,而“生命的一次性和由此必然的生命的重复性,使人与人之间具有经历的相似性和心灵的相通性”。8宇宙间最根本的大法,不是牛顿力学,不是相对论,也不是大爆炸,而是“节奏性”。五千年的文明史不过百年人生史的放大,人生百年所能遇到的基本问题,将会一再地被后人遇到。中西方哲人于“哲学突破”的轴心期已然对人类的基本问题,做过各具特色的思考,最终塑成不同的文化类型;对最初体验的最初思考,无论就问题本身还是就思考者而言,都如此地惊心动魄,以至后来者再也不可能有这种体会了,这正是人类轴心期的思想如此重要、后来者不断返回到它们的原因所在。这也是人类文化之所以能够相通、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相应、历史与现实之所以能够相合,同时也是笛卡尔、歌德等人那样言说的根源所在。
然则,“原创”本是人文工作的最基本诉求,是其价值、理想、安立之所系。至于事实上我们竟能有多少真正原创的工作可做——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理论建构,都不应与前者相混,不能用事实之不可能来否证对价值和理想的追求。本文之意图即在提请倡言原创者既要有理论上的自知之明,又要明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原创以及原创何以可能。
参考文献
1 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2 伯林.启蒙的时代.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3 笛卡尔.谈谈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 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5 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 厄尔·迈纳.比较诗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7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篇10
尽管大爆炸理论、宇宙膨胀学说取
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但仍有学
者认为宇宙根本没有起源和结束,创世
的想法纯属荒谬。
其实早在2300年前,中国伟大的
诗人屈原在他的有名诗篇《天问》中就
曾经提出过“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惟
兹何功,孰初作之”的深邃设问。中国道
家典籍《庄子·杂篇·庚桑楚》中对宇宙
下了一个定义,这同时也是对宇宙基本
属性的界定:“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
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其意思是说,
宇宙是真实的,但自身并没有确定的方
向和位置,也没有开始和终结。中国先
哲以直觉提出的这个论断,可以用更为
严密的方式加以论证。
论证方法来自物理学对时空相对
性的确定。牛顿是持有绝对时空观的,
他认为绝对的时间与万物无关地自在
流逝着。同样,他也认为宇宙有一个中
心,无限宇宙的空间是平直的,假如你
沿着一个方向一直向前走,那么你将永
远不会回到出发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打破了这一观念,任何物体的位置都依
赖于观察系统而不同,并且在不同地方
同时发生的两件事在另一参照系中就
不是同时的。相对论认为整个宇宙空间
不是四面八方都笔直和无限的,宇宙空
间是弯曲的,它没有边,但是它的体积
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必须合为一个四
维时空才有意义。
相对论启示我们,一般来说,对于
空间适合的属性,对于时间也适用。而
当我们关注宇宙的空间方面时,首先会
遇到一个令人震惊的问题:“宇宙本身
位于何处?”
这个问题具有将人连根拔起的威
力,它使人认识到,作为人,我们同时面
对着存在与虚无,或者说,我们是处于
一个以“无”的方式存在的存在中。因
为,大到地球、银河系,小到眼前的一件
用品,要说出它们的位置,对于我们而
言是相当容易的,诸物体的相对位置构
成了一个易辨别也易知觉的空间系列,
由此才可绘制出地图和星位图。可是与
此相反,宇宙本身却不是万物之一,因
为宇宙没有质心,更因为万物处于宇宙
中,而宇宙却不在什么东西的里面或外
面。换言之,宇宙没有方向也没有位置,
既无绝对位置也无相对位置,宇宙不在
宇宙的什么地方存在着,然而它确实存
在着,以“无”的方式存在着。
这一点,康德的二律背反已经隐晦
地提示过,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也
做了深入的论证。他认为,应该区别“存
在之物”与“存在本身”,宇宙是存在本
身,而非存在之物。哲学家罗素也曾经
表明,宇宙不能看成万物的总和,否则,
宇宙这个最大集合也难免沦为万物之
一,这是悖理的。
宇宙在其空间定位上的不可能,同
样也适用于时间,即在时间序列中,宇
宙也无法定位于一个时间点,虽然宇宙
中的物体都有相对确定的历史坐标。这
种对时间分析的适用性尤其表现为对
宇宙起源说的诘难:如果真如大爆炸学
说所述那样,宇宙最初凝聚为一个点,
那么,这个点在何处呢?这个点的存在
不是表明了宇宙中心或质心的存在吗?
如果真是这样,宇宙起源于什么地方
呢?关于时间开端的问题将我们引到了
空间上的定位疑难,任何宇宙创生的说
法都难以自圆其说,当代科学困境就是
一个证明。
下面谈谈笔者对宇宙的认识:
首先要明确宇宙的定义。“往古来
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而根据
《辞海》解释,所谓宇为空间的总称,所
谓宙为时间的总称。也就是说宇宙是指
空间与时间,并没有指存在于空间和时
间中的其他物质。空间和时间都是看不
见摸不着嗅不出的虚无东西,但它们确
确实实存在着。宇宙有多大?年龄有多
大?这些问题都是因地球人类长期生活
在一个局限的空间和时间下形成的一
种意识。如果我们想一想世界上有谁能
说出一个最大的数或最小的数,我们就
能从这个“故步自封”的思想中获得解
放。作为虚存在的宇宙,就像世界上没
有一个最大的数一样,它的空间是无限
大,年龄也是无限大。因此,宇宙也就不
存在什么宇宙之外,宇宙也没有过去和
未来,宇宙也根本不存在起源和结束:
虚存在的宇宙是永恒的,包括过去、现
在和未来。
那么又该怎样理解和评估大爆炸
理论呢?大爆炸理论之所以被科学家广
泛接受,是因为它有三个直接天文观测
证据:第一,星系确实在远离我们,而离
我们越远的星系,运动速度越快,这就
为大爆炸理论者捕捉到宇宙在膨胀这
样的结论;第二,整个宇宙都弥漫着微
波背景辐射;第三,化学元素的相对丰
富似乎是大爆炸后粒子核合成的产物。
大爆炸学说虽然有三个天文观测的强
转贴于
硬证据,但还是有许多可质疑的地方。
根据传统的大爆炸理论,物质应该
严格遵循辐射状态的轨道从中心的奇
点向四周扩散。但历代天文学家在巨大
的天文望远镜中观察到的现象却常常
并非如此,他们发现有许多星系或星群
都有自己的自由行动。例如银河系和仙
女座星系所属的20余个星系构成的本 星系群以600千米/秒的速度一起向长
蛇座奔去;然后这个星系群又和长蛇
座一半人马超星系团及室女、英仙、孔
雀一印第安超星系团共同以700千米/
秒的速度,一起向南十字天区方向的一
个目前甚至连科学家也搞不清楚的极
其巨大的物质积聚团飞去!这些运动中
还掺杂着大量的侧行和横移,如何能符
合大爆炸理论奇点至膨胀极限的简单
辐射呢?另外,大量天文观测发现,有些
星系并未远离我们而去,而是静止不
动;有些星系则向我们奔来,即所谓的
蓝移现象,这更使大爆炸理论处于尴尬
境地。
暂且不去评估这三个证据是否无
懈可击,笔者认为即便真的由奇点开始
发生大爆炸,宇宙也不是因此而形成
的。奇点可以是宇宙中物质与能量的高
度浓缩和集中,但不可能把空间浓缩和
集中为一点,把时间浓缩和集中到停
止。因此,如果真有奇点,如果真有大爆
炸,那么它们只能在永远存在的、虚无
而实在的宇宙中发生。因此,严格说,不
是大爆炸产生了宇宙,而是宇宙中发生
了形成星系的大爆炸。
令笔者喜出望外的是,不久前,以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斯坦哈特教授为
首的一批天文学家,推出了“宇宙无始
无终”的新理论。他们认为,宇宙既没有
诞生之日,也没有终结之时,而是在一
次又一次的大爆炸中进行运动,循环往
复,以至无穷。普林斯顿大学天文学家
的观点可谓与笔者的观点不谋而合。
其实,在数年前,就有两位俄罗斯
科学家提出了“电磁宇宙”理论,其中就
包含这方面的总结。2006年7月26日,
俄罗斯《独立报》这样报道:
当今全球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宇
宙是大爆炸的产物。然而,俄罗斯动力
工程研究所所长、技术科学博士维塔
利‘瓦西里耶维奇·布舒耶夫教授和莫
斯科动力工程研究所所长、技术科学博
士、苏联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伊戈
尔‘彼得罗维奇·科普洛夫教授则认为,
宇宙从未发生过大爆炸。根据大爆炸理
论,星系连同其他所有的恒星和行星都
产生于一个所谓有的奇异点。这个奇异
点中积聚了宇宙中所有最原始的物质。
然而,大爆炸理论还存在一个巨大的缺
陷,那就是它无法回答大爆炸之前这一
奇异点来源于何方。有人甚至认为,大
爆炸理论的发展将把人们对宇宙诞生
和灭亡的认识引向神创说。教皇约安,
帕维尔二世曾在其书信中称当代的宇
宙论与《圣经》中的论述不谋而合。
两位俄罗斯科学家称,电磁宇宙的
设想可以回答诸多宇宙诞生的疑问。电
磁宇宙理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三个方
面:第一,宇宙将永远存在;第二,宇宙
中的所有物质在各种频率范围内都发
生能量交换;第三,宇宙间的一切活动
都是循环发生的,并遵循着守恒定律。
电磁宇宙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宇
宙是一个超环面系统,其中的众多星系
都由宇宙磁场连接在一起,螺旋形的超
环面宇宙磁场控制着所有的星系流。各
个星系群由黑洞带隔开,而黑洞带就是
转贴于
孕育和产生星系之处。根据电磁宇宙理
论,黑洞造就了两种星系类型,一种是
由负电子和质子构成的物质世界,另一
种则是由正电子和反质子构成的所谓
反物质世界。正是这两个世界之间存在
的巨大物质和电荷差异形成了给予宇
宙生命与发展的能量。
星系就是在宇宙磁场存在的条件
下诞生的,恒星系统和星系物质的运动
则形成了宇宙的强大电流。正如地球大
气中雷雨天的放电现象,黑洞中也有放
电现象,并且这些持续数十亿年的放电
现象成就了众多星系的诞生和死亡。
电磁宇宙理论认为,宇宙中的大爆
炸其实就是星系的诞生过程。由于宇宙
间存在着无数的星系,所以宇宙间的大
爆炸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也就是说,宇
宙间星系的诞生和灭亡每秒都在发生。
两位俄罗斯科学家认为,电磁宇宙
理论的问世将使大爆炸理论随着时间
的推移而被人们淡忘。因为物质和能量
永远处于相互转换中,时间只不过是记
录从一个事件到另一个事件的工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