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序性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有序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生态文明建设及西藏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内涵
1.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西藏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一种符合现代和谐发展理念的自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以来之后的新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是基础理念是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在其基础上利用自然为人民谋福利造福人类同时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生态文明无处不在,如:生态旅游建设、生态环境与保护、污染控制、生态农业建设以及低碳生活等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并且符合整个人类社会以及自然规律的社会状态。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西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不仅对于我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还是我国的重要的安全屏障。西藏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甚至还影响到东南亚地区乃至北半球的气候变化,因此在西藏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
2.西藏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不损耗或破坏资源的情况下,既能满足当代人对于旅游资源又能在现在发展的基础上不危害后代人的发展,满足后代人对于旅游资源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我区协调好景区游客承载力、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起着核心的指导作用,是西藏地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本质上,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内涵就是在保障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相关配套设施的承载力范围内开展旅游活动,以能满足当代人对旅游资源的需求度,而且也不会影响到后代人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发展,满足后代人对旅游业的开发。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大多是在牺牲现有的旅游资源的不可持续的发展,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不仅破坏现有的环境而且会影响后代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然而,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的旅游业的发展与传统的旅游业的发展不同的是它不仅满足了现在人对旅游的需要也不会破坏后代人对于旅游业的开发。所以说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根蒂就是生态文明建设。
而西藏地区由于其自身环境已经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且受到破坏后的自我更新的周期较长,西藏地区承载能力受到较大的限制。因而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为指导,实现西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双重意义,对于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西藏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西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其可持续性有着指导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在资源方面的节约、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态文明的保护等方面追求亿的发展模式。传统的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是依靠其资源发展的,通过开发利用其现有的资源来消费资源吸引来自国内国外的游客。因此,其发展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对于环境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要实现西藏地区可持续性的生态发展必须要树立文明生态发展的理念。特别市政府当局要做好长远的规划,不仅要在当地宣传生态文明的理念更要在游客方面去加强管理,从而实现西藏地区旅游业的良性发展、长久发展。
在我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行中,对坏境的保护亦是西藏旅游业的重要责任。因为西藏旅游业直接面对的就是该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天然独特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们世世代代在这片神圣美丽土地上所创造的文化,以及承载这份美丽景观和伟大文化的环境系统。因此,保护好西藏地区的文化传统以及这片净土的美丽必须保护好其文化环境系统,这样,西藏地区的文化传承才不会中断,环境美景才能被后代人所看到。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毋庸置疑在发展西藏地区经济方面是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对于西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发展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模式以及整体的规划在其中承担着巨大的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内涵具有一致性,对西藏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是一种良性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又会发过来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只有这两者和谐互相促进,才能实现西藏地区经济长久持续的良性发展又能实现环境友好青山绿水的发展,达到西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会取得双赢的效果。
传统的西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弊端,只是追求经济上的效益导致环境被破坏、资源被浪费以及开放的盲目等情况,对西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和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缩短了西藏地区旅游周期而且对于旅游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的生态旅游就是要摒弃传统旅游的弊端在保障经济的增长的情况下也对环境的保护做到最好。西藏第六次工作座谈会也明确指出要将西藏建设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国家相关部门也制订了长远的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计划,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建设之一。这与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是不谋而和的,给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了更足的动力,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推进西藏旅游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西藏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以生态文明建设指导西藏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具体做法
在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生态旅游这种新型的旅游模式正在迅速发展。生态旅游的不仅从游客所能体验到的品质来说,比传统的旅游模式质量更高;而且生态旅游能够使西藏地区的自然条件的优美更加凸显出来。生态旅游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长远持久。所以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和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而政府的作用则是在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和促进市场更为有效的运作,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作用。通过政府建立起能够协调旅游产业的机构,来管理和规划西藏地区的旅游产业,使西藏地区生态旅游产业能够协调发展,有一个轻松的氛围。
我们也要把西藏建设世界级旅游地区作为目标,将旅游业作为促进西藏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地位,在观念上要树立“大旅游、大环境、大市场、大发展”思想。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开发、建设、保护、发展四者的关系并要求人民群众都具备较高的环保意识。所以需要加大对从事旅游业的相关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以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建造一支具有强大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同时,也要加强对游客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低碳旅游、爱护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的旅游环境。
篇2
系统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古代人类的社会实践经验,自人类有生产活动以来,就无时无刻不在同自然系统打交道;在人类知道系统科学之前,就已经在进行辨证的系统思维了;我国古代的农事、医药、天文、工程等方面的成就,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朴素系统科学思想的自发应用。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结构体系中的系统科学,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总结概括已有科学技术分支并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提出和创立的。他从三个层次概括了建立系统科学的重要意义,一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指导;二是为工程技术直接提供理论基础;三是在技术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概括为认识、揭示客观事物规律的基本理论。系统科学的学科结构包括一门基础科学,即系统学;三门技术科学,即控制论、运筹学和信息论;以及一门工程技术,即系统工程。总体而言,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十分广泛,从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到研究人类社会活动规律的社会科学,只要具有系统的特点,均可作为研究对象。
2中医理论与系统科学理论的契合点
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些部分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总体,其共性特点可以概括为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预决性。而中医学理论具有强调整体观念、遵循阴阳五行规律、重视脏腑经络联系等特点;因此,体现我国古代医疗实践经验和规律的中医学完全具备系统的特点,可以成为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就理论实质而言,两者亦十分相似。
首先,就系统的整体性而言,是指系统具有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功能,即“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构成,各部分有机配合,共同实现人的形体完整和功能正常。并且,人体还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构成一个系统,从而影响人体的健康。
其次,系统的关联性,是指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系统和其环境之间具有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且这种系统的关联性决定了系统整体性的存在。不难理解,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都不是独立的,比如脾与肝虽功能各异,但相互影响,情志不遂,肝气郁滞乘脾,形成肝郁脾虚证,就是很好的例证。人体中的气、血、津液等物质可以将各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相互联系、促进和滋生,共同决定人体的整体功能水平。
再次,系统具有动态性和有序性的特征。动态性是从时间的维度来观察系统,其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变化,不存在绝对的静态;而有序性则是系统关联性在空间上所表现出来的结构层次,以及动态性在时间上所表现出来的演化方向,使得系统具有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有序性质。总结起来,即是系统的整体和各个部分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这种运动越是有序,其组织化程度也就越高。人体的生理功能变化和病理演变过程都充分体现了这种动态性和有序性的特征。比如,中医理论中有“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人体的动态特性。而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人体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则是人体有序性的真实反映。
最后,系统的预决性表现为系统的有序性能够使其自动导向它的终极状态,这一特性在生命和生物系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生理学中的正反馈概念,就是对人体系统这一特点的真实反映。不仅如此,人体的预决性在中医学理论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比如"久病入络"的理论,就描述了人体久病必然导致病邪逐步由外向里,由浅入深,最终导致络脉损坏、脏腑衰竭的病理变化规律。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到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六、七情致病理论,以及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过程,这些都无不强调了人体的整体观和人体与环境、社会的整体观,也就是系统的观点。因此,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开展中医学的结构化和规律性研究是可能的。前面提到,医案是中医名家临床经验的结晶,是传承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理论的重要载体;因此,医案的系统研究就是应用系统科学开展中医研究的重要内容。系统科学理论的引入,使我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透过极其复杂的医案信息表达,把握中医辨证论治的总体发展变化趋势,以及医案中各要素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能够确定宏观的医案结构,并且细致地描述医案中各信息的发生规律;因此,系统科学思想为中医医案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3展望
篇3
【关键词】思维方式;中医系统论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034-01
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指出:“我们所观察的不是自然本身,而是由我们用来探索问题的方法所揭示的自然。” 这里“探索问题的方法”指的就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着医学研究的角度和视野,支配着医学研究的思路,制约着研究方向,内在性的决定着研究成果的性质和水平,对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先导作用[1]。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医学对自身思维方式的认识才逐步明确,从定性的角度来看是系统论的,从发展水平来看是朴素的,尚未达到现代系统论思维方式的水平。中医学朴素的系统论思想,是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系统特性和系统规律的认识和驾驭,其主要内容体现在它的六个基本原理(非加和原理、元整体原理、功能性原理、有机性原理、有序性原理、自主性原理)中,下面就从中医系统论的六个基本原理认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1非加和原理
该原理是从只存在于“人”的整体层次,不能分解为机体的各部分的内容或其相加和角度出发,来解释精气神、阴阳、藏象、经络、“证”等内容。
2元整体原理
该原理指出中西医学具有不同的整体观看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西医学是“合整体观”,中医学是“元整体观”,即西医认为“部分”是产生决定“整体”的原因,而中医认为“部分”是由“整体”产生和决定的;西医重视“部分”,而中医重视“整体”。 如下图所示:
整体(果)产生、决定反作用部分(因)整体(因)产生、决定反作用部分(果)
[西医学“合整体观”][中医学“元整体观”]
3功能性原理
该原理指出中医学注重功能性病变,重视阴阳失调、气机失调和正邪相争;相对而言,西医较为重视器质性病变,重视局部的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
4有机性原理
该原理又称联系性原理。该原理认为中医学是“关系中心论”,认为健康的本质是“关系”(阴平阳秘)正常,疾病的本质是“关系”(阴平阳秘)不正常。
5有序性原理
该原理指出人是典型的耗散结构,有如下特征:①人的机体的稳定是高有序度上的稳定。②人的机体的有序稳定是靠耗散物质、能量建立和维持的。③人的机体的有序稳定在热力学上是非平衡的。该原理的重点在于正确认识到“阴平阳秘”不等于“阴阳平衡”:人体阴阳的运动变化反映着生命过程中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和转化。①在热力学上,阴、阳的任何一方,其自身都不能是平衡的。“阴平”是“阴藏精”过程流的最佳,“阳秘”是“阳化气”过程流的最佳,都是远离平衡的。②阴与阳之间的关系更是不能平衡的。阴与阳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和转化,形成“互根、互用、互生、互化”的相互关系,这些都是以阴与阳之间的非平衡为前提的。另外,“阴平阳秘”作为人身的健康态,它不只是“稳定”,更重要的是“有序”,且“稳态”是其外在表现,“有序”是其内在本质。故“阴平阳秘”是阴阳统一体的“非平衡有序稳态”。“阴平阳秘”这一最佳状态的“失调”有两种基本情况:①“失稳”但不“失序”。此时阴阳运化能力仍强,有序度没有改变,故虽有偏离但“阴阳自和必自愈”,往往不药而愈。②“失序”必致“失稳”。这是“失调”的较重状态,此时阴阳的运化能力失常,机体有序度下降,进一步恶化会发展到“阴阳离绝”,这种“失调”必须通过调理和治疗才能恢复正常。
6自主性原理
该原理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阴阳自和必自愈”。“阴阳自和必自愈”首见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原文58条指出:“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可见,“阴阳自和”是机体所固有的调节阴阳的消长、平衡,以及进行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能力及过程。“阴阳自和”是“必自愈”的前提条件[2]。“自”不表示“自身”而意为“理当”、“自然”。《说文》:“和,相应也。”五声和而后悦耳,五味和而后适口,故“和”是适合,和谐,是恰到好处之意。和,是治疗的目的。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本身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修复,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自愈”趋向。从《伤寒论》中的自愈证来看,都是以“阴阳自和”为前提的[3]。“阴阳自和”论的要害不在“和”,而在“自”。它所解决的已不是什么健康态的问题,而是阴平阳秘这种有序稳态的健康态是怎样形成的问题。它的回答是,阴平阳秘这种“和”的健康态不是依靠外部力量的控制作用形成,而是由阴阳本身的内在矛盾运动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是“自和”,不是“他和”。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并非人体被动地被损伤的结果,而是自主性地反映过程。因此,中医治疗疾病的中心环节是依靠、调动、发挥机体固有的抗病祛病的机制和能力,治病的本质并非“治愈”,而是“自愈”。
人的机体是通过自我复制、自我更新、自我调节组织起来的“自组织”系统,人是靠机体固有的调节能力进行自主性调节。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中医学指出的“阴阳自和必自愈”与现代的诸多理论精巧吻合:《从现代系统理论探讨张仲景“阴阳自和”观》一文从“物理统一场论”和“现代非线性系统理论”来解释“阴阳自和”[4]。《“阴阳自和必自愈”新解》一文对“阴阳自和必自愈”的解释是“顺势疗法”,即不直接针对病因和病灶产生特异性的治疗作用,而是作为外加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作用于机体的“中介”或“气化”过程,推动机体的自组织,即顺势调节,因势利导。并指出阴阳自和在时间方向上不可逆[5]。现代系统自组织理论揭示出,一切自然系统都存在着自组织机制和过程,即在自然条件下,自己走向有序化,并建立和保持有序稳定。耗散结构理论指出“耗散导致有序”,协同学指出“协同导致有序”,超循环理论指出“超循环导致有序”,这些理论均揭示了自然系统普遍的存在着自组织机制,它像“一支看不见的手”,能把环境提供的条件有选择的进行利用,组织为系统自身,提高系统的有序度,保持特定的有序稳定状态。
经过20多年的挖掘总结研究,发现中医学系统论思维方式的基本内容,是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系统特性和系统规律的认识和驾驭,形成科研和临床诊治中的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根据已有的研究,其主要内容是:非加和观、元整体观、功能观、联系观、有序观、自主观。现代系统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在中医学里已经以朴素的形式体现出来,印证了中医学的思维是朴素的系统论思想之说。
参考文献
[1]祝士讷.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
[2]梁华龙.伤寒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24.
[3]纪立金.伤寒析变[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5.
[4]张敬文.从现代系统理论探讨张仲景“阴阳自和”观[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5):34-36.
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系统优化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体系封闭,缺乏科学思想;技术至上,忽视情感和目的;对学生关注不够,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缺乏对教学设计目的性的认识。科学思想指导教学设计,并不是照搬全抄所构建的模式,而是要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必须结合当今一些主流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去借鉴。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优化设计时应该从整体出发,增进教学活动的效率。因此,在构建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归纳出了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一些原则并提出了一些策略。
一、把握好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有序性特点
整体性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系统的优化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逐级展开教学设计,其次还要把握教学进度、教学难度和广度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适度地加以组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控制。如,在进行必修I中相关"蛋白质、糖类、核酸"等高分子化合物时,传统的教学就是逐个逐节从基本单位-聚合方式-空间结构,从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进行。学生在学习时枯燥无味,原因是教师缺乏对知识系统的优化设计。教师应该先给学生引入生物体内高分子化合物的共性,从开始强调"蛋白质、淀粉和核酸等都是由小分子聚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空间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剩余的完全可以交给学生研究讨论,逐级解决,老师只需要每节课给出相应的提纲,在学生出现困难和遗漏时能够"锦上添花"就足够了,即节省了时间又增进了学生的自主与合作。
就教学设计的有序性,如,在"基因表达和中心法则"的讲解时,完全可以设计一个基因,黑板上画出细胞核和细胞质,让学生在"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基础上自行演练基因的表达,体验基因表达的有序性,教师再从参与的细胞结构和载体等方面综合表述。让学生体验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实现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二、把握好教学优化设计的开放性和有机关联性
教学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也要考虑教学环境。生物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坚固的实体,生物教学过程中各要素都是开放的,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应是封闭的和僵化的体系,课堂教学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接受知识也是多渠道的。针对不同的课时内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各要素又是相关联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带动学生,学生之间也相互带动相互影响。教师和学生等教学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生物教学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如,针对学习目标,教学设计要监测教学过程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效果。
三、重视教学设计的目的性,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在生物学教学设计全过程中,教学设计的目的性是第一位的,它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定向、定量、定度的作用,即教学设计向哪个方向走,它怎样符合大纲的要求、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否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必须抛弃"竞争-淘汰"的观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竞争-合作"的循环机制。
四、一些具体的教学优化
1.优化语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求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鲜明的教育性、丰富的情感性、生动形象,具有节奏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加上巧问巧答,精妙的过渡语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并产生对自己语言优化的渴望和行动。
2.优化课堂内容,突显重难点。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重构教学内容,使教学重点难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容易让学生实际操作并掌握。
3.优化教学环境。科学安排时间,努力给学生创造各种宽松时效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课堂和教学资源。
4.优化教学反馈。教学中可通过课堂后的巩固练习或单元测试来达到教学反馈的目的,教师应注意选用典型的题目、紧扣重难点和考点的适量题目优化教学反馈。
五、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普及化
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生物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而班级教学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容易在教学搞一刀切,个别教学难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就必然落空。而分层教学对教师讲师因人施教,对学生讲师异步学习。师生双方努力,最终是指向每个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给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中学生物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知识和学科内知识点之间的互相联系,而且还要认真学习研究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掌握其它学科与本学科知识交叉点、关联点,运用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为生物教学服务。提高学科的综合教学能力和教师自身综合文化素质,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决“学什么”,而是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只有学会了“怎样学”,学生才能独立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总之,中学生物教师应积极掌握新型的教育理念,调整教学策略,深化教学改革,适应新课程标准。
总之,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和总结,发掘生物课程教学的潜在资源,并在实践中完善与应用,实现教学设计优化。
参考文献:
篇5
疲劳和未病都是疾病发展中一个必然层次,是疾病发展中的低级或初级阶段,他们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在此阶段进行适当的干预,阻止其发展,步入健康的方向。所以说对疲劳与未病的认识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疲劳”、“未病”在现代“中介”理论中的不谋而合
作为科学辨证法的“中介”范畴,实际是指居于或介于矛盾运动过程“中间”和“之间”的、充当矛盾双方自身转化和相互转化的桥梁、纽带和媒介[2]。自然科学中的“中性”,在科学辨证法的哲学中,便是“中介”。“未病”是人们曾经历过的体验,他们是人体健康与疾病过程中某种特定的中间环节或阶段,它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就是“中介理论”、所说的“中间阶段”和“中间环节”。疲劳在正常人的生活、工作、运动以及人类疾病中都起到了它的中介作用。也就是说,疲劳作为一种警戒信号,在人类正常生活活动、运动与休息恢复之间,以及在疾病的减轻、康复与加重、甚至死亡之间,起到了它的中介作用。作为疲劳和未病都是健康和疾病的中间过渡阶段,向何方向演变、如何使这一演变有利于人体健康,这也就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疲劳是未病、已病最抽象的简单性原则概念
简单性原则是科学和哲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3],是将复杂笼统、庞大、深奥的事物变为高度抽象,一语全括为简单化概念。目的是透过诸多现象,获取本质和规律。是把复杂纷繁的事物与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进,制作出能高度概括的概念和理论系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疲劳”确实普遍存在于是末病、前病、微病、不显病、潛病和已病之中。疲劳作为一种病证表象,客观存在于人的生命过程,做为一个高度概括符合于简单性原则的人类自身所感受到的症候,是现存各种医疗仪器,计量所规定的标准中,最敏感、最精微、最易于计算其量数的金标准。是揭示各种失去非平衡稳态过程中,人体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复杂而模糊,难以一时说清楚的精髓概念和开匙锁点。疲劳作为概述人体一种既特殊性又普遍的疾病名称,是符合简单性原则的。是符合人类科学发展史所呈现的事实的。疲劳是表象人类与大自然,社会及其自身所经历各种致人体功能衰减过程所表现出匮乏信号的警示,是历史的真实。是对人体处于疲劳疾病状态所映现的复杂性、模糊性,经过科学抽象所获得的最精髓、最简单性概念的真和美的体现,是未病、前病、微病、不显病、潜病和已病的最简单性概念的根本原因。
“疲劳”、“未病”在耗散结构理论中的不谋而合
篇6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方法论;思维模式;理性主义
一、“简单性”抑或“复杂性”——人类思维模式的变与不变
复杂性哲学和复杂性研究的提出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开辟了一条蹊径,使得我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复杂性的视角来重新认识我们所“熟知、熟悉”的人类世界。这一研究思路和方式更为适宜于被以研究人类复杂教育现象为对象的教育学所采纳。
17世纪,伴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自然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以牛顿“三大力学定律”为核心的描述自然界现象的静态物理世界观的诞生,极大地增进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种经典的科学理性主义的认识观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归纳的方法、演绎的方法、实证的方法、数理统计的方法去认识和捕捉藏匿于大量现象和事件堆砌之下的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并信奉复杂的是纷繁的现象,简单的是事物的本质,本质和规律是不变的,只要一经掌握就可以普遍指导人们对现象世界的认识。理性主义科学观的问世,使得自然科学研究在认识论上始终贯穿着一种简单性的思维模式和原则,用实证主义哲学家马赫的“思维经济性”原则来概括就是:“科学家们应该尽可能用最简单的概念和最基本假设来解释现象多样的自然世界。”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指出:“自然界是最简单的。”爱因斯坦也认为,真实的自然界是一个简单的自然界:“自然规律的简单性也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且正确的概念体系必须使这种简单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保持平衡。”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原理”更是简单性思维模式的一种体现——“如无需要,毋需增加实质”。简单性原则和方法确有其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功效,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理性所能触及到的现象的深度。但是,这种普遍性、还原性、线性和可逆性的思维模式由于其认识范围上的有限性与认识事物的相对静止性,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片面性的烙印。因为现象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影响事物发展因素的多样性,使得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常常不能把影响事物发展的初始条件因素群、过程因素群、结果因素群等化约为某一种统一的因素,概括为一个共同的本质,更不能为了确定一个主导的因素而忽视或者低估了其他因素的作用。
基于对简单性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和弊端的认识,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明确提出了“复杂性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复杂的东西不能用一个关键词(概念)来概括,不能归结为一条规律,也不能化归为一个简单的思想。莫兰认为,世界的存在既不可能是纯粹有序的,也不可能是纯粹无序的,因为在一个只有无序性的世界里任何事物都将化为乌有而不可能存在,而在一个只有有序性的世界里万物将一成不变,不会有新的东西发生。所以,世界的基本性质是有序性和无序性的交混,而这正构成了事物“复杂性”的基础。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了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都可以完全地相互转换,而采取热能形式的能量却不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这显然与经典的“能量守恒理论”有所不同,说明世界上有序的具体事物的存在最终都要归结为能量、物质分布的不均匀,意味着世界的深层潜存着自发的无序化倾向。莫兰和克劳修斯的研究结果使得过去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决定论”的理论系统和思维模式受到了挑战。在现代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发现,无论是宇宙的起源、生命的律动、社会的发展以及微观世界的奥秘机理都存在着简单性思维模式所无法企及和解决的复杂现象。彭家勒指出:“基本现象的简单性再次隐藏在可观察的总现象的复杂性下面,但是这种简单性本身只是表面的,它隐藏着极其复杂的机制。”
复杂性理论及研究方法的提出,使线性的因果认识论以及普适性、还原性的认识思路与研究视角正在经历着改变和消解。诚如普里戈金所言:“我们对自然的看法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
二、复杂性理论为教育学研究打开了一种新视域
与自然现象相比较,作为在人类演进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人文社会现象则更不是简单性思维原则与思维方式所能够认识和解决的。由于受自然科学简单性、普适性、还原性、定量化和实证化观念的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最初也是按照自然科学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建立起来的。孔德在创建社会学和实证哲学的过程中直接将实证的原则和方法引入到社会学研究之中,认为普适性、还原性和确定性是判定人文社会科学能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主要标准。近现代以来,“科学性”、“实证性”已俨然成为各门社会学科能否独立的图腾标志,这不仅表现在所有人文社会科学名称的确立都要冠以“科学”二字,而且在其研究方法以及结论的运用上也都要凸显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特征,以至于人们认为似乎只有自然科学“化”了的人文社会科学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才能有资格在“科学”之苑中取得一席之地,否则其“科学性”、“规范性”和“真伪性”必将受到质疑。然而,人以及人类社会构成和运行的复杂性,人文社会科学对象领域里的有序性和无序性,以及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与特征,都决定了这种简单性、线性的思维模式在其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和非普适性,尤其是人类社会中价值因素的融入、利益关系的交锋、情感意志的裹挟等,都为其带来了浅层现象世界和深层理念世界的复杂发展与变化。换言之,由于人文社会现象具有非线性、不可逆性、偶发性以及有序性与无序性相结合、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混沌性特征,因而对其本质和规律的揭示,就绝不可能单一地运用理性主义的“简单性”思维模式来解决。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更新再生系统,可能是人世间复杂问题之最。”事实上,在教育系统内部存在着影响目的选择、过程实施、结果实现的多因素、多样态和非线性、不可逆的基本特征,这一切都使得“复杂性”成为教育系统中的本然存在特性和基本存在样态。循此出发,对复杂的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就绝不能单一地运用简单性、单向性和线性的思维模式,而应充分借鉴和应用复杂性研究的思维模式与研究思路。
教育学学科从诞生之初就在不断地寻求着对教育世界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最归于本真的认识,以期实现对教育实践的有效指导和干预——尽管这种努力直到今天依然是前路迢迢。在教育科学刚刚脱离哲学母体开始演变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初,正是自然科学迅猛发展、方兴未艾之际。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为代表的示范性学科的发展成就,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广度与深度,并深远地影响了教育学的发展进程。教育学者们为了寻求教育学的科学立场和学术规范,为了能够争取到在科学圣坛上的“入场券”和“话语权”,也企图以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及其方法来规范和构建本学科的研究思路与理论体系,这使得科学理性主义、实证主义的思潮在教育理论研究中得到了极度的强化和膨胀。人们期望能够寻求出化繁为简、简单明了的教育本质和规律。然而,他们发现,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应用并没有能够达到所预期的对教育世界本真认识的目的,并且也未能给教育科学带来与其他学科同等的学术地位。迄今为止,教育学依然被其他学科视为没有独立的话语体系和学科“个性”,其现状正如华勒斯坦所言:“教育学是将其他的学科共冶一炉,教育学科的现实是处于学术边缘地位的一门学科。”奥康纳则认为,所谓的“当代教育理论”仅仅是一种“尊称”。
教育学是否为一门“真”学科?这种疑惑使得在20世纪末许多教育学者在论争的过程中认为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可以终结了。面对这种境遇,人们不得不反思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原因。毋庸置疑,反思首先指向了对研究方法论的拷问:我们是否受理性主义追求唯一性、因果性、确定性、简单性思维模式的影响过深,是否是理性主义简单性、线性化的思维模式和研究趋向把教育学的发展引入了误区、带进了沼泽。
经历了这种反思与批判,从复杂性视域出发来观照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构建便自然地成为了一种值得探索的新路径。依据复杂性理论,“复杂性”既存在于自然科学领域也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然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作为无机系统(物质、材料)、有机系统(生物、生命)和社会系统(社会的组织、结构、制度、文化、意识等)的混合系统更具有复杂性的机理和特质,而置于其中的教育系统更是从要素、结构、过程、功能、目的、方法等方方面面显示出了复杂性的特点。一言以蔽之,教育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尤其是教育作为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的统一性,决定了复杂性理论和复杂性研究的适用性与合理性。
三、用复杂性理论拓展教育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
把复杂性理论引入到教育学研究之中,无论是在整体的认识论上还是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都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用复杂性理论来革新教育学的研究范式
首先,从复杂性理论出发,要改变以往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中追本溯源式的本质主义的思维倾向,不要强为复杂多变的教育世界寻找一个唯一的、永恒不变的本质或答案,或发现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实践证明,那种寻找“阿基米德基点”的思维模式是一个误区,那种以概念作为体系的原点,然后由其阐发或演绎出体系化教育学的努力也是不成功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教育生活和教育世界是一个有序与无序、确定与不确定、简单与复杂相互交融的世界,是各种影响因素持续不断解体与重组、和谐与噪声反复交织的复杂过程。这具体表现为,围绕在学生周围的家庭、社会、学校等诸多因素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均产生着极为广泛、深远、多变的影响,并呈现出和谐与不和谐、一致与不一致的复杂交混。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原因可能会导致同一个结果,同一个原因也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绝不能因循非此即彼、寻求唯一因果关系、追求唯一本质的思维模式,而应以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整合的、非线性的观念来认识和研究教育现象。埃德加·莫兰说:现实世界的“一个理论不是一个目的地,它只是一个可能的出发点。一个理论不是一个解决的办法,它只是处理问题的可能性”。因此,在教育理论研究中,我们必须创设一种多元共生的空间地带,尤其是应该提倡和强化运用各种个性化的理论及描述性的观点来解释和理解纷繁多变的教育现象世界,力求通过多视角的理论表现和多样性的阐释来对人们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生活产生积极的启迪与范导作用。
其次,要重视对个案教育问题的研究。复杂性理论认为,教育活动尤其是教学过程是一种自组织过程。作为一种自组织,其间必然存在着有序性的因素,这种因素有助于建构和形成教育系统的秩序化特征,并在客观上易于使人们形成较为明确的教育意图、步骤和策略,但同时,它又往往会阻止新质教育事物的发生,并把人们的教育活动局限在一种缺乏创造性的机械运作之中。作为自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又必然存在着无序性的因素,这种因素往往又会破坏教育系统的秩序化特征,并在客观上易于混淆人们的教育视线,干扰人们从事教育行动的计划性与目的性,但同时,它又容易促使和引发新质教育事物的产生,并会为人类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罕见的机遇。从教育教学活动这种固有的特性出发,我们在研究教育现象时,一方面,要按照线性的观点来观察其中的有序性,从中寻找规律性、普遍性的东西;另一方面,要按照非线性的观点来观察其中的无序性和偶然性,从中寻找个别化的经验与体会。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尤其需要重视对具有无序性特征的教育偶发事件或个案的研究,因为这种无序性的“噪声”或偶发事件也确切地承载着教育本真的奥秘与意蕴。
再次,要把教育学研究的重点更多地转向对价值和意义的关怀上。从存在论的角度讲,此在与共在对于自身价值追求和意义赋予意识的觉醒程度以及思维的深度,决定着人类对于教育学的认识和研究能够走多远。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人存在的一种方式”,并主张从存在论的高度来追寻存在的意义,“我们的任务是把在切近的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共同存在的方式从现象上收入眼帘并从存在论上加以适当的解释”。教育学的根本任务当然也在于此。这种对人的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与关怀正构成了以人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的存在之基。从复杂性理论出发,教育学的研究亟待改变见物不见人,只问本质、规律而不问意义、价值的研究取向,而应该更加重视对人的生存论意义上的指向与关怀。
(二)用复杂性理论改造教育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从复杂性理论出发,教育学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不仅要重视实证的、实验的和准确分析的方法,还要重视“模糊分析”、“价值差异”、“个案研究”等方法的运用;不仅要善于用冰冷的理智之刀去解剖教育现象,还需要用满腔的热忱去体会和感悟教育生活。从目前的实际出发,教育学研究急需强化以下几种研究方法的应用。
1.重视质的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方法,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用这种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就是在教育活动的自然情境之下,由研究者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以及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进行主体间性的诠释和理解,并进行教育现象意义上的建构。其所实施的情景一定是在完全自然的情境之下,研究人员应主动融入和参与到被研究者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情感的交流与共鸣,最终达到视域融合、相互理解并共同进行意义的建构。这与自然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单向式的、自上而下式的、少有研究对象参与的研究方法显然是有所不同的。通过质的研究对教育现象所进行的诠释式、解释性的理解,其目的并不是要刻意寻找教育的客观规律,建立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严密理论体系,而是在于依据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去进一步地反思教育实践,加深对教育实践的认识和理解,并从中获得一种反思性知识。由于质的研究关注的是教育现象的特殊表现及对现象的深入理解,因而其研究结果一般不具备定量意义上的“可重复性”与“普适性”。
2.重视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就是实际工作者充当研究者,选择实际工作问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教育实践作出反思和改进。英国学者艾略特认为,“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善社会情景中的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对行动研究的定义是:“由社会情景的参与者为了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行动研究非常适宜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在教育行动研究中,被研究者(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学生)不再是研究的客体,而成为研究的主体,通过研究和行动的双重活动,被研究者将研究中所获得的心得和发现直接用于改造自己的社会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身改变社会现实的行为能力。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和增强被研究者的信心与力量,研究者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只是一个触媒的作用,帮助被研究者确认和定义所研究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分析、解决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供被研究者参考。
3.重视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所叙事实的细致观察来分析和掌握叙事者及其他局内人士观念和行为上的变化,从中发现经验性的东西。教育叙事研究通常以教育生活中的某个人物或事件为对象,按照一定的叙事规范和结构,进行深度的事实描述和广义的意义阐释。叙事研究恢复了教育理论研究中业已失落的对人类经验特别是教师经验的价值重视,其中凸显的并不是决定论意义上的本质和规律,而是种种个体性经验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叙事既可以使人们向生活世界回归,重塑个人教育经验的理论价值,又能够使人们在反思活动中加深对教育的意蕴和意义的理解。叙事研究构成了一种“以意义阐释为核心的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开辟了一条介于科学和人文之间的教育科学研究的新途径,使得教育学研究由探寻外部规则转向了对教育世界内在意义与价值的追寻。
注释:
[1]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748.
[2]欧阳康。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J].哲学研究, 2003,(7).
[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57.
[4]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71、271.
[5]陈一壮。论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思想”[J].中南大学学报,2004,(2).
[6]陈一壮。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方法”思想及其在教育领域内的体现[J].教育科学,2004,(4).
[7]普里戈金。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26.
[8]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82.
[9]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10]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43.
[11]唐莹。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59.
[1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135.
[1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
篇7
一、层次性
培养小学生责任感和责任意识的过程比较复杂,它需要由低到高的不断升华、不断强化。一方面,不同学生他的负责范围大小也有不同,要据此制定出适合不同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目标。品德教育中,最基础的应该是对自己要负责,高层次的就是对社会负责。各个层次的具体目标为:
1.对自己负责。所谓对自己负责,就是对自己的生命、行为和学习的负责。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讲究卫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要讲文明有礼貌,遵纪守法,知错就改。
2.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要关爱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学会承担家庭责任,做个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还要关心邻居,尊老爱幼,乐于助人;也要关心同学,有团队精神。
3.对集体负责。关心集体,积极踊跃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积极地为团队做出贡献;还要关心学校,刻苦地学习,为学校争光。
4.对社会负责。热爱家乡,为社会、为人民做好事;要有公德心,遵守社会秩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树立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另一方面:按照所分出的不同层次,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品德教育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二、有序性
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激发责任情感,首先要对它进行认知,要对责任情感有所深化就要先对责任行为进行实践,要巩固责任情感就得对责任行为进行评价和反思。第一,要有明理的认知,这包含:(1)说服教育。说服教育就是要通过摆出事实、讲授道理,从正面教育学生,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在晨会、班会、国旗下发言和课间等都可以。(2)学科渗透。如,在小学课堂上的语文、思想品德等科目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更好地明白故事中的道理,这样情感更易得到升华,又能让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提高。第二,就是行为实践,教育的目标至关重要的是达到目的,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在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至少参加3~5次的有意义的主题活动,比如,“小行动大未来”“说说我的好朋友”“人人都说我的家乡美”等活动,这可以让学生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第三,要进行评价和反思,因为小学生的行为容易出现重复这一现象,所以我们可以在每个班级之间进行竞赛,对学生的责任行为做出评价。竞赛的形式多样,比如,队伍的整齐度、早操、行为举止、出勤率、衣着的整洁、个人及班级卫生等内容。
三、结合性
1.示范与评价相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途径就是模仿,所以教师的示范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自身有较高的修养、责任感强等人格魅力才能去做学生的榜样。评价在老师给学生做榜样的时候是很重要的,在德育课程中不可或缺,可以起到质量监控的作用。在实行教育时,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得到加强。不同类型的评价内容可以是典例解析、行为判断、实地考察、观点辩论、角色扮演等,教师可以进行口头评价、展示作品进行评价、鼓励评价等。
2.认知与活动相结合。社会规范的内化,不是简单地把它移到了内部,而是慢慢形成了内部图式。要想切实有效地让儿童从内心去理解和接受自我价值取向和人格倾向,那么,儿童的对象性活动便是最好的途径之一。比如,可以举行到敬老院给老人们过生日,为他们带去快乐等实践活动,还可以举办“关爱老人”为主题的作文比赛。
篇8
关键词:主体参与型单元教学模式;创新精神;理念;原则
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理念
1.养德、开智、健体、立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养德――是创新教育的灵魂;开智――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健体――是创新教育的基础;立美――是创新教育的神韵。四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
2.以“教学三原则”为依据设计课堂结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课堂教学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生求真、崇善、立美的和谐统一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整有序特性,反映出一定的教学模式。但是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有模式而又不唯模式,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创造出有特色的创新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完整有序、和谐统一。
3.实施主体参与型单元教学,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教学理念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要求,另一方面是人们对教学工作本身内在规律不断加深认识的结果。
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还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个性。发展一般能力,,必须体现认知、情感、技能、意志目标的统一。在教学对象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状态及发展的可能性,因材施教,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应体现教与学的交融,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相互转化,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以启发和讨论式为主线,实现教学方法最优化,促进学生乐学、会学、生动活泼地学。在教学结构上,要体现集中教学、小组讨论和个体自学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体现合作学习、竞争学习和个体化学习的兼容并存。
二、“主体参与型单元教学模式”操作原则
“主体参与型单元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并参与教学全过程为特点,以单元整体为形式,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自主发展为目标的教学实践活动。
整体性原则――把学生在学校的成长发展看做是一个生命整体的成长发展,做到能力的多样统一性和身心生长的有序性统一。
探索性原则――教师要积极创设具有探索性的、开放性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有充分的思考、想像和发表意见的余地,不仅是学生能接受性学习,更加强调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活动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方式,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的主动激活状态。
篇9
[关键词]品牌 媒体 建设
效用一:利用难以模仿性,增强报纸个性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的深化,竞争已成为中国媒介生存和发展的主体环境。任何一家媒介,要想在风起云涌的市场大潮中不败。就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衡量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准则,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媒体形成核心竞争力,就是在自己的资源和能力中,寻找最符合读者需求而竞争对手又不具备或者难以模仿的部分。也就是自己最独特的优势。
品牌就具备这一优势,因为品牌是独特的。在市场表现上,新闻品牌实际上是新闻内容的载体。新闻品牌是其新闻产品竞争力的综合表现,当人们喜欢看某个记者的稿子或其专栏时,实际上是这个记者品牌的产品有竞争力,这一品牌在读者心目中最直接地代表了其作品的质量、信誉等综合特征。重视品牌战略,实际上是将核心竞争力从技术领域转移到品牌领域,提高内容的难以模仿性。
这种难以模仿性,增强了媒体的个性。个性化有助于培养读者的品牌依赖。对于报纸来说,内容的差异还不如报纸在心目中的印象重要。品牌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心目中一个可以识别的标志。在人们进行选择时发挥作用。在新闻产品质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报纸品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效用二:利用符号价值,增加文化品位
在媒体品牌战略中,名记者、名主持人、名专栏具有符号价值。符号价值是品牌中蕴含的人文内涵、文化内涵。媒体品牌战略将内容生产和审美结合起来,关注媒体和新闻内容的符号价值,让内容不仅有了物品价值,而且有了符号价值。媒体品牌战略利用品牌符号制造意义――这些专栏和记者都是名牌,这些记者都很有水平。
在21世纪。“人类既有物质的需要,又有象征的需要”。品牌战略使受众接触媒体时。既满足了获取信息的物质需求,又获得了象征的需要――我在与名人交流。新闻是媒体的生命,品牌是媒体的品位。
效用三:利用内容细分,传播和谐文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元化价值模式瓦解,社会结构处于高度分化与整合中。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急剧变迁,使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虽然中间阶层在扩大,但中国还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形成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纺锤型社会。城市和农村,城市本土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城里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年轻人和老年人,男性与女性,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有差异,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诉求和文化意识。对于媒体来说,文化多样性意味着市场细分。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不是等着被信息填满的空容器,他们也可以是主动的,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他们使用媒介,说到底只是为了满足需求而已。报纸必须重视每一细分的个性化族群的特征,提供多元化、多角度的内容,满足公众多元的文化期待。比如中央电视台栏目化运作。是对传播内容的进一步细化,适合了不同层面的需求,使受众对信息更富选择性,使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收入的受众,都能从央视上有所收获。
从传播学的说服理论看,品牌丰富多彩,有助于进行受众分割,将全体受众分成子组群,并向这些组群传递不同信息,即用不同的品牌专栏,将受众分割为同质的群体。这有助于占领更多的受众细分市场,提高满足受众需要的程度,优化传播效果。
效用四:利用偶像崇拜,增强媒介权威
大众文化盛行偶像崇拜。名记者、名编辑是一种特殊的偶像,是经过精心策划、媒介反复传播形成的。媒介的曝光率与人物的知名度成正比。很多明星都是靠媒介反复传播,才获得大众认可的。媒体把打造的名人,反复放置专栏和专版中。培养了他们的固定读者和新的崇拜者,让读者一谈到某家媒体,就想到几个品牌,比如央视的崔永元等;一谈到几个品牌,就想到某家媒体。包装名人、名产品,是利用媒介的“授予身份”功能,让原本是普通人的记者、编辑,获得了明星形象,成为记者和明星的结合物。一旦成为明星,就会有很多追随者。
改变受众对传播者的印象,能改变传播效果。不同的传播者传播相同的内容。会有不同的效果。人们往往乐于接受他们所喜爱的传播者提供的信息。在受众的心理效应中,有一种威信效应。当受众把传播者确定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时,这种认定就会转变为对信息内容的相信。“传播者愈有权威性,其传播的影响力就愈大,受众就愈信从。”出于内心对“名人”的崇拜,在许多读者眼里,这些名记者传播的信息,往往被认为是真实可信的;“名人主持”的意见,也往往会被这些追随者当作正确的意见而接受。
名记者、名编辑、名专栏越多,媒介权威就越强。媒介权威是媒介社会影响力的静态形式。表现为媒介在受众心目中形成的崇高威望和征服人心的力量。刘建明教授在《媒介批评通论》一书中指出,媒介权威“由知名度、主持者的威望、名记者群、重大报道和重要言论出现的频率以及媒体的覆盖率所构成。”权威是一种使自己的提议被别人接受的能力。名记者、名专栏。是媒介增强权威的重要资源。
效用五:利用以人为本,增强员工动力
媒体竞争终究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优秀人才比没有资金更可怕。但有了人才并不意味着有了人才品牌。“品牌为王”正是从人才角度,打造媒体品牌的竞争力。批量包装名人,强化了采编人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热情与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对媒体的忠诚度,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培养和锻炼。
品牌战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它强调进一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调尊重人、解放人、锻炼人。尊重人,就是尊重记者、编辑的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尊重他们自我实现的需求。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束缚充分发挥潜能和能力的机制,解放记者、编辑的生产力。锻炼人,品牌栏目是记者、编辑的用武之地,是培养和锻炼人才的训练场。
在社会心理学实验中。个体认为只有在他们单独操作时才会受到评价。例如,拔河等群体情境,降低了个体的评价顾忌。当人们不单独为某事负责或者并不对其努力程度进行单独评价时,所有小组成员的责任感都被分散了。个体一旦消失在人群中,个人的评价顾忌就会减小,社会懈怠就会发生。相反,一旦成为注意的焦点,人们就会自觉监控自己的行为。双品牌战略让记者、编辑对主持的栏目负责,把他们塑造成权利的主体,也塑造
成责任的主体,有助于他们增强自我意识,增强自我察觉,增强工作责任感。
效用六:利用整合资源,增强系统有序性
品牌战略实际上是一种集合能力,利用品牌集成组合媒体内部的不同能力。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如果各系统的实力在要素上相差不大,那么整合能力对系统影响很大。系统是由大量的个体相互联系形成的,个体、联系、整体是系统的三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品牌可以成为媒体竞争力的载体,包含其在新闻资源、技术、管理、营销、人力资源等媒介生产要素的综合优势,把这些要素整合起来,改变了媒体的组织结构,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在这些媒介生产要素方面。没有哪家媒体能做到样样最强,但能将它们在品牌的集合下,系统的有序性增强,形成了最大限度的合力。
这种系统有序性的增强,是在两个方面进行的。
第一,对媒体内容进一步归类。提高系统的有序性。比如,央视重要的舆论监督稿件,大多归人“焦点访谈”:而在武汉晚报,只要是帮助弱势群体的文章,都归入“扶助行动”专栏。
第二,利用专栏整合媒体内部资源,科学筛选员工,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对号入座,进人不同的专栏和专版。
把面目模糊的媒体内容,作出清晰分类,用不同的子品牌统领起来,然后这些子品牌又被媒体(如央视)这个品牌整合起来,“品牌为王”显示了分与聚的辩证法。品牌战略不仅推崇集体价值。也推崇个人价值,而且让集体从个人身上获得价值。个人价值最大化是每个人的追求目标,媒体价值最大化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
效用七:利用美誉度,增强无形资产积累
篇10
水利工程是一项民生基础工程,其作为开发控制、优化调整水资源的重要媒介,对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越来越重要。水利工程具有技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工期较长、施工环境较为复杂以及覆盖面较广等特点,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强化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保障水利事业的有序发展。
1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而言,其主要包括工程竣工验收结算和施工过程管理等内容,是监理单位、承包单位和业主3方管理为主。合同管理作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合同内容来管理施工工期、质量与成本投资,协调好各项工作,保证施工管理的动态性[1]。要想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业主需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对施工承包商加以确定,组织监理和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与图纸会审工作,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如施工进度、设备和材料分配等;对工程承包合同加以执行,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并且监理单位应结合合同内容监管施工质量及进度,对现场安全措施的齐全性加以检查,认真核实已完工环节的施工质量和工程量,做好相关技术资料的整理与收集工作。
水利工程具有较广的设计范围,其现场管理对工程的效率与质量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强化施工管理十分之必要。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方式更为完善,只有进一步加强施工管理,才能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施工安全,提高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目前,由于现代化建设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水利工程项目和规模不断增加,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求更高,只有保证现场施工管理的有序性与安全性,才能够促进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对社会经济以及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对策
2.1 建立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要想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施工质量保障体系,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加大施工现场和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同时企业可从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构建内部组织结构,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结构,并对监理工作制度加以建立和健全,落实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好质量评估报告工作,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此外,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工程项目和施工规范为依据,有效验收与检查各施工阶段的质量,保证各环节都能落实合同内容,便于后期工程的顺利实施。
2.2 强化施工合同管理与安全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合同内容和程序进行管理,遵循“以合同为核心、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有效开展合同清算与管理工作。企业在进行施工管理时,需要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合理运用合同手段,对施工程序加以规范化,明确各方的职责,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当然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时,需要对安全监督与管理体系加以建立,设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网络,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此外,企业可加大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将其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重点培训缺乏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人员,并加强安全巡视与检查的力度,树立安全科学的发展理念,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促进施工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2.3 严格管控施工现场
机械设备对施工的安全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管理现场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其施工所需的设备多为大型设备,相对较为复杂,因此需要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同时可将警告等明令标志张贴于施工现场,从而保证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促进工程的顺利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