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广告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与广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哲学观念与广告语言
曹志耘(1992:130)认为,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有自己的哲学观念。哲学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有关语言的结构和运用,当然也影响着广告语言的。例如,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最基本的哲学观念。在我国的一些广告中,天人合一观念对语言表达和接受的影响显而易见。如长虹牌电视机广告词“天上彩虹,人间长虹”,通过天上彩虹对人间“长虹”的映衬、比喻,给人一种天上人间一体,彩虹“长虹”一物的感受。通过这样的广告宣传,“长虹”彩电的美好形象栩栩如生地长驻于人们的脑际。“长虹”彩电驰名全国,颇受青睐,销售量跃居国产彩电之首,这固然与其质量息息相关,但无疑也与其广告词所创造的美好形象不无联系。
扬子电气的电视广告则由人群在大地上组合成多姿多彩的扬子电气商标图案和“扬子电气”四个大字,在此场景里,人和文字融为一体。同时,该广告仅有的两句话“扬子天地,扬子电气”将商品与天地相提并论。这样,整个广告形成了一种十分强烈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气氛,非常引人入胜。再举数例:
①与书为友,天地长久。(某丛书广告)
②皮革天地,迷人世界。(皮货商场)
③得之于莺飞草长的天时,得之于土厚天高的地利!(房地产)
以上广告词都含有天地一体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深植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的流露,都能引起我国受众特有的感受和共鸣,容易激发人们的消费欲。
强调群体、贬抑个体是哲学观念的另一重要特征。如汉语包括广告语言从大到小的表达顺序正是这一哲学观念的体现。又如我国的大多广告词十分精辟,往往以寥寥数语勾画商品或服务的特征、特点和优势,注重创造其总体形象,一般不很注重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优点的重墨细腻的描述。我国广告存在不突出个性的现象,这似乎也与中华文化中追求群体一致性,反对个体特殊性的传统思想有所联系。
与此相反,突出个体和个性是西方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广告英语从小到大的表达顺序则是这一哲学观念的具体反映。如,英语广告特别注重对产品或服务的特性、特征进行缜密入微的重墨描述,特别突出其个性与众的不同之处。广告语篇,与形象优美的插图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把商品的个性和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巧妙而自然地将商品的价值转移到商品购买者身上,着力创造美满理想的生活氛围,把受众诱入引人入胜的境界,让消费的念头油然而生。这样的广告在西方处处可见,在我国则较为罕见。这种差异同中西各自的哲学观念和物质文明程度紧密相联。
整齐、对称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形成的一个哲学观念。我们知道,许多客观事物都具有整齐对称特征。人类各门学科包括建筑、美术都反映出这一特征。语言,包括广告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当然也表现出这个特征。中文广告中应用频繁的对偶式四字句就是整齐、对称的范例。如“质量第一,信誉至上”这样的四字句构成的对偶句非常整齐对称,符合中国人的表达和欣赏习惯。此外,中文广告中的许多广告词都是文字工整、结构匀称、琅琅上口的广告金句。如:
④甜甜大白兔,宝宝心爱物!(白兔糖);
⑤追逐美丽画面,留下永恒回忆!(照像机)
英语广告篇章也讲究整齐、对称。为数不少的广告标题和广告口号都是整齐、对称的句子。试看一例:
⑥A business in millons,a profit in pennies.
众所周知,英语广告篇章中的排比句俯拾即是,其中有些音节大约相等、结构颇为工整。如:
⑦Earth is a person to be cared for Earth is a home to be managed…
另外,英语各类广告中时尔可见短语排列式语篇。英国语言学家G.N.Leech(1966:95)称之为block language(块式语言)。短语排列式广告篇章文字整齐,结构匀称,意思清楚,一目了然,给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短语排列式语篇在中文广告中也屡见不鲜,可能是受西方广告的影响吧。
整齐、对称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正确认识,它反映在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整齐、对称也是广告修辞特点之一。中文广告最讲究整齐对称,很少运用参差、错落、残缺等手法,这大概是因为我国人民对整齐、对称的偏爱吧。西方广告既采用整齐对称的结构,又好用参差、错落、残缺等艺术手法,具有多姿多彩、含蓄隽永的效果。显然,中西广告的艺术手法与各自的文化传统包括哲学观念息息相关。
二、思维模式与广告语言
思维模式与语言之间存在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思维模式自然而然对广告语言的运用和接受产生影响。广告语言必然反映和影响思维模式。
具象性是世界各民族的思维特点。人们习惯于形象思维,喜欢具体、形象、直观的语言。广告语言充满修辞格,通常非常生动形象。如:
⑧停电24小时!依旧冷若冰霜。(上海航天电冰箱广告)
⑨书为山谷,笔为径。(某彩色笔广告)
⑩把柔媚浇在身上。(香浴乳广告)
以上第⑧例含有明喻辞格,产品的特性和功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了。第⑨句包含两个暗喻,书比作山谷,笔被喻为山径,清楚易懂。从暗喻可知,笔是通向知识殿堂的小路,是摘取知识之果的必备工具。第⑩例巧妙地将产品形象化为“柔媚”,制造了极柔极媚的体验,浪漫娇妩,极富诱惑力。
英语广告措词也讲究生动形象。例如:
(11)Breakfast without orange juice is like a day without sunshine.
(12)Goldstar is the brightest star in electronics.
上面第(11)句是个典型的明喻句式,第(12)句是个典型的暗喻句式。语言生动,意境鲜明,产品功能、公司形象具体生动地呈现于读者眼前,令人怦然心动。
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特点之一。英汉广告大量使用比喻比拟等辞格来创造鲜明的意境和生动的形象,以便富有感染力地宣传商品或服务的特性,从而大大增强英汉广告功能。
人类思维模式的另一特点是模糊性。所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等正是中国人对语言文字的特殊体验。尽管广告语言首先要求简明易懂,但恰到好处的模糊性、意会性,可使广告语言富于联想,回味无穷,大大增加广告的艺术感染力。汉语广告的模糊性常常在于运用精辟的言词巧妙的表达法或恰当的修辞,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地创造商品或服务的整体形象。例如在杉杉牌西服的电视广告里,一位男士身上所穿的漂亮潇洒、楚楚动人的西服引起了众人的羡慕。一对情侣在喝饮料,小伙子羡慕地盯着这身西服,惊异地说:“杉杉牌西服!”他的女友立即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不要太潇洒!”言外之意丰富而生动,十分耐人寻味。
西方民族的思维模糊性在英语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模糊性似乎跟汉语广告一样常见。英语广告的模糊性表现在好些方面,但主要在于利用双关(pun)、含蓄比较(implied comparison)等修辞手段或使用别出心裁的表达法来描述商品或服务的具体特性、特征和优点。如:
(13)You'll go nuts for the nuts you get in Nux.It fills you up and givesyou lots of go.(Leech,1966:185)
该广告词包含双关语:go nuts( = become crazy)中的nuts与其前面的the nuts(坚果)均构成语义双关。显然,双关语表里双涉,一举两得,富于联想,灵活机动,深刻而生动地揭示广告产品的特性与功能。可见,广告语言的模糊性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生花妙笔。
语言的模糊性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系统之中。广告的模糊性不但存在于广告文字中,而且存在于广告图像中。模糊的广告语言和插图给受众提供广阔的想像余地,诱发人们的想像思维,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联想,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西方人喜欢幽默,说话风趣好笑,这种性格特点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西方人的浓浓的幽默感在英语广告中可见一斑。试举数例:
(14)MAN wanted to wash dishes,and two waitresses.
(15)ACCOMMODATION,suit two girls willing to share room or young man.
(16)ACCOMMODATION:Honeymoon suite,sleeps three.
(17)PHOTOGRAPHER setting up own business needs model,as sleeping or active partner.
(18)如果您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国外安全广告)
幽默虽然是一种令人开心颇为有效的艺术手段,但在我国广告中,幽默诙谐的语言也越来越多。请欣赏一则广告联和一则幽默电视广告。
(19)上联:白玉犹有瑕,求人十全十美哪里遇?
下联:青春岂无限,择偶千挑百拣几时休?
横联:看剩下谁?
(20)实不相瞒,天仙牌的名气是“吹”出来的。
三、文化心理与广告语言
曹志耘(1992:135)指出,“每个民族都拥有一些深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也制约着人们的语言活动。”图吉利,避不祥是各个民族共有的文化心理,但在各民族有各自的内涵和表现。中国人民看重吉祥如意、发财致富、孝敬父母,尤其看重家庭子女。反映这些文化心理的广告语言颇为常见。如:
篇2
关键词:大众传媒;广告;认知发展;自我认同;社会化;社会文化
一研究背景:
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发展,广告对于人日常生活已经呈现出辐射式的渗透。在全球化资本运作下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远超过文化的进步水平,广告作为市场营销的手段,却在社会文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人在文化习得中受到了广告的侵染,会如何折射在在价值观、行为习惯和其他方面上,我们需要结合这些具体的影响来趋利避害,这样有利于广告自身的良性发展,有利于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身处一个更为健康的环境,也有利于社会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更为紧密的交融和社会体系的稳定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广告在我国辞海中的定义“向公众广告介绍商品、报道服务内容或文娱节目等的一种宣传方式。一般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招贴、电影、幻灯、橱窗布置、商品陈列等形式进行”、“就商业广告自身而言,它既是一种经济行为,又是一种传播行为,不仅受一定的思想支配,还必然体现出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它通过商业信息的传播,直接作用于人的消费行为,又总与某种生活观念相联系。这又构成了商业广告意识形态性的重要内涵。”
(二)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广告的社会学研究在很早就出现了,《论广告传播的社会化功能》在1999年就已经发表。作者提出,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向公众传播有关价值观念、生活理念,影响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并不断地向受众传递有关新的生活方式的信息,还着重强调了广告对社会化的负面功能,容易对大众造成误导并传达一种崇洋的错误观念,
三、研究设计
虽然人的初级社会化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的,但家庭并不是封闭的单位,儿童在家庭中可接受的来自外部的信息量不容小觑,再加上儿童自身的特点,儿童在初级社会化的过程中,就像一张白纸,极其容易接纳环境中的信息并加以学习和内化,并且对信息的内容通常不会过滤和选择。而广告出于其商业目的,往往会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夸张的效果,以便于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独特的图像、声音等给观众最大限度的感官刺激,最终达到对产品的展示和宣传效果。广告的这种特质对于正处于社会化中的儿童、青少年的影响甚至会超越电视节目或互联网上其他非广告内容的影响。
可以按照产品的类别把商业广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分为两种;即面向成人的广告对儿童的影响和面向未成年人的广告对儿童的影响。原因是虽然说在特定的儿童频道会相应地播放针对儿童的广告,但这种内容的对应是没有绝对限制的,所以说以电视广告为例,儿童在观看电视节目时,浏览到哪类的广告是不可控的,两种情况是同时存在的。
(一)经济属性
少年儿童虽然不具备经济来源,但他们占据的家庭消费的比例是很高的,所以在商品市场中是相当有利可图的一类人群。比如中国现阶段处于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的状态中,家长对于独生子女的态度普遍相同,一种成分是家长存在着对孩子过分娇生惯养的心态,另一种成分则是家长极度的望子成龙的心态,再加上大部分家庭相对于家长童年时期大幅度优渥的经济条件,这就造成了家长对孩子盲目的、大量的在生活、教育等方面上的经济投入。甚至有一些家长虽然不具备足够的经济能力但为了能够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做出了超负荷的消费,这种消费打破了一个家庭的经济平衡并使其陷入某种困境。商人抓住了儿童好奇的天性和家长对下一代的期望与宠爱的心理来谋取额外的利益,造成了一个家庭不必要的经济支出。
(二)文化属性
广告中性别角色的定位会内化到人的人格中,虽然这种潜移默化的内化是对所有年龄段的人都适用的,但作用到儿童身上对其影响的程度会比较大,而对于对性别角色方面的理解比较成熟的已经社会化了的成人来说,造成的改变比较小。但反过来说,广告的任何设计、内容、形式都是根据社会和人的需要应运而生并时刻变化的。如果这种效应被直接作用到儿童、青少年身上,难免会产生一种误导和其他的负面影响。
四小结
篇3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亘古不变的话题,其中所涉及到文学文化、、艺术哲学等等。而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些因素相互渗透、不可分割,本质上就是强调和谐统一的重要性。例如:儒家文化庄严典雅、尊奉天命、崇高肃穆;道家文化则古朴天真、淡泊飘逸。总体上来讲,在艺术形式上都在追求一种内在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艺术文化,形式丰富多彩,审美恰如其分,精神浑然天成。而这些中华民族精髓的结晶,是中华文化上千年的凝炼形成的,对现代的广告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广告设计发展迅速之快,已经成为了一种明显的经济现象,商业性质极其明显。广告在其初期的传播过程中,就有很多民族性的元素渗透。现代广告设计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而作为一种文化,就必然具有相应的文化特性和审美观点。所以,广告要得到大众的认可,必须符合传统民族文化的审美观点。传统文化是创作者阐述的主观思想和精神意识,广告设计则是面向社会大众,是经济效益的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为现代广告设计提供思想源泉,而广告设计可以将传统文化具体展现。因此,随着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广告设计的不断探索研究,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就变得越来越深刻。所以,现代的广告设计是无法脱离中国的传统文化而独立存在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形势下的现代广告设计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最为重要的象征,也是这个民族发展的最为根本的因素。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中,作为展示中华民族精神和个性的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现代生活中架接一个桥梁,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使现代广告设计传达出一种唯美的时代信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至今仍然影响着当代的中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渗入到中化民族的生活意识文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力。所以说,对于现代的广告设计是无法与逃离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染。现代广告设计并不能舍弃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风情和特色。这已经是中华文化最为重要的一个民族特性。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开始,由彩陶纹样到两汉石画像,再到壁画,这些深刻古老的文化艺术作品仍然是我们今天的骄傲。所以,我们要利用传统的这些中国文化元素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广告设计。比如说,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的审美标准,讲究神气合一、天人合一。还有“顺应自然”的水文化以及生活欲望与现实道德规范的结合。这些传统的美学文化对我国现代的广告设计深远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第一,就是中国画笔墨的艺术特点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中国画笔墨讲究一个神韵。中国传统水墨画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赋予画中事物生命与灵魂。现代的广告设计逐渐有越来越多的水墨艺术特点,而且正向面向世界的方向发展。笔墨绘画艺术地广泛应用是当代中国广告设计追求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广告作品主要以中国画笔墨的艺术表现手法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其达到的艺术效果可以称之为惊人。例如,关于李宁牌运动鞋的一则广告,这则广告利用中国画笔墨中的挑笔和顿笔的形式效果,结合广告主角的中国武术动作,这种画面相互配合,表现出来的效果,自然奔放、钢劲有力、画面效果堪称完美。第二,就是现代广告设计中中国书法的应用。中国几千年的汉字文化是世界古老文字历史中唯一使用到现在的表意文字。从汉字符号本身的特点出发,就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中国书法讲究线条美,而这种美表现在其的形体姿态以及书法本身的气势力量上,再上其的情感意境,就是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中国现代的广告设计中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借鉴书法的艺术魅力。书法艺术中,灵魂的线条美是其精髓的灵魂之所在。例如2008年的奥运会的会徽------“舞动的北京”,这几个字的设计可以说是书法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中国书法的文化艺术,浸染了中国现代广告设计,对其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书法艺术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道出了现代文化气质的内涵。
篇4
【关键词】广告语言 语用意义 文化差异 等效翻译
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地增多。中国产品依靠品牌形象参与国际竞争,广告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各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习惯、观念的的差异,使得读者对广告的理解因地而异。广告活动作为一种创作活动,实质上是文化的结晶。任何民族文化均对广告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内容,因而,民族文化也必然影响和制约着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的创作只有注重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广告语言的语用意义与语用翻译
1.广告语言的语用语言等效。广告翻译的语用语言等效必须重视语言的语境,翻译时根据语境辨认原词语的暗含用意。例如:广告词:It's the taste!(味道好极了),但在很多语境中的意思是“味道太差太糟糕了”。
2.广告翻译的社交语用等效。
(1)文化共性的社会语用等效翻译。广告翻译的社会语用等效要从社会文化交际的角度考察语言的使用。翻译者要对两种不同语言的语用原则熟悉,具备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能进行沟通语用意义的差异,实现等效翻译。
(2)文化异性的社会语用等效翻译。洗发香波名为Poison。Poison的原意为毒药或毒物,体现了一种逆向思维的命名方式。研究发现,一些女性追求野性的异国风情。名为Poison的洗发香波正是为了迎合这种情况,反而受到很多国家女性的青睐。在中国,追求野性风情的女性较少,所以在中国把产品命名为“百爱神”,符合了中国的文化。
二、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的翻译
语言文化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在广告语言的跨文化研究中得到了体现。不同的文化形态对应不同的思维方式,继而影响各自的语言。
1.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使各地人们对同一广告的理解因地而异。中西国际广告的跨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中国崇尚人文主义精神,强调“内省”、“克己”。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人文精神强调道德规范,逐步使中国人形成内倾的性格。而西方人是外倾的性格,更强调大胆个性的外在形式。(2)不同的心理结构。中国国民心理结构稳固,讲求“仁”、“务实”,具有大统一观念、从众心理、小农意识、人情至上的特点。西方人的心理结构较复杂松散。(3)不同的地域与人文环境。中西文化差异较大,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家庭观念比较强;而西方国家历史比较短,是迁移形成的,家庭观念淡薄,具有较强的个人主义和冒险的探索精神。
2.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文化的差异形成对文化的理解不同,不同的语言之间会有相悖的地方。导致“语用失效”,主要表现在文化差异影响且误导广告信息的获得,造成广告信息交流障碍。(1)文化差异影响广告信息的获得。广告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在不同的文化地区语言情况不同,要保证产品能够得到准确的表达,保证传递产品的形象与信息准确无误。(2)文化差异误导广告信息的获得。广告翻译过程中,对广告信息理解不到位,则会在翻译中误导广告信息的获得。(3)文化差异造成广告信息交流障碍。中西方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不同,消费双方会存在信息交流障碍,所以广告翻译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购买者的消费心理。
三、广告翻译的跨文化语用失效
在跨文化的交流中,由于不明白对方的语义而造成了交际障碍,其中语用失误有重要的责任。
1.广告翻译的语用语言失误。广告翻译的语用语言失效主要表现为:
(1)片面的字面理解,不了解真正的语用意义。例如:千层饼译为“thousand-sheeted bread”,在语句中的 “千层饼”代指层数多,并不是有一千层,所以译成thousand-sheeted bread 会造成外国人的误解,要加入部分音译,译为“qianceng bread”。
(2)违反英语民族的语言表达习惯。在汉语中,啤酒、葡萄酒、白酒等酒类都用“酒”代替。但英文中“wine”,“ alcohol”,“liquor”和“beer”等都表示酒,并且表示不同的种类。“wine”仅指葡萄酒,“alcohol”为含酒精的饮料或液体,“liquor”指烈酒。所以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英语民族的语言表达习惯。
2.广告翻译的社交语用失误。在中英广告翻译中,常由于忽略或不知英美文化中的特定准则和意义联想造成社交语用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习俗的差异引起联想意义的差异,社会政治制度不同引起社交语用失误、误用禁忌语。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广告的语言和诉求手法要尽可能与当地顾客的文化心理相吻合。
总结:由于各地的文化差异,导致的思维模式和语言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广告翻译用语时,要更加具有针对性。进行不同的翻译用语。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风俗习惯、文化习俗等实际情况做到准确表达,实现商品的有效推广。只有达到等效翻译,尽量避免语用失效,广告才能够达到有效宣传的效果,不断地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李旭.广告金句鉴赏[M].长春:吉林科学出版社,1996.
篇5
关键词:消费时代;文化;广告设计;互动经过20世纪的蓬勃发展,广告设计艺术已成为一门融科学技术、经济、艺术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和创意产业,它正以创造性的活动不断推动社会文明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告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大众说服力的信息传达和交流的媒介形式,它已从“告之消费者”转向“说服消费者”和“影响消费者”。
1消费文化中广告设计艺术的现状分析
消费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它不仅仅与行为有关,更与价值观、道德、信仰等相关;消费社会的到来,不仅体现着社会经济活动中环节的改变,也反映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
消费文化包括三个方面:(1)物质层面――是消费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包括各种物质消费品和精神文化产品。(2)观念层面――是消费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包括消费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目标追求等。(3)制度层面――是消费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包括消费环境、行为、具体方式的规范力量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对广告的包围已经形成,广告、时装、各种时尚物品和信贷消费铺天盖地而来,消费文化已成为社会经济与价值观念变迁的动力。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一种物质财富和服务所构成的过渡消费和丰盛现状;现代商业广告及各种媒体,每天都在宣传所谓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如何住得舒适、吃得健康,如何把自己打扮得靓丽,它们不断告诉大众,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现代化的生活”。人们在把物质需要作为自己的基本需求之后,已经把商品作为自己魂牵梦萦的中心;当今,有些商人为了卖出更多的商品,获得更大的利润,采取缩短商品的使用期限,使很多产品因为不能紧跟时尚潮流而被抛弃,并不断地强行推出新产品;同时消费文化也激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购买活动成为很多人的乐趣,新奇的物品也不断吸引着大家去消费。
消费社会的出现伴随着消费文化的出现,人们消费不仅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服务,而是它的符号象征意义,可以说,商品符号意义的生产对于促进消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商品的外观设计、包装、广告设计策划等在商品生产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事实表明,商品的符号意义不仅为大众提供了精神和情感的满足,它也给消费者提供一种社会想象,使大家在符号世界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同时也掩饰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缺失,构建了这种“融洽”的社会关系。因而,在我们所生活的消费社会,并不是消费者作为主体的社会,而是各种消费符号作为主体的社会。现代人当下生存的喜怒哀乐、人生感受、欲望需求始终是消费文化关注的重点。广告设计与策划是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中介物,商品符号的意义通过广告的加工和渲染而放大,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它通过图像、声音、符号、语言等诸多元素的相互协作将商品的符号意义传递给大众,从而为刺激消费打下坚实的基础。
2广告设计艺术与消费文化互动的启示
现代社会的消费已经不再依赖于人们的“需求原则”,而是取决于人们的“欲望原则”,这也使得占有欲望将取代需求原则在现代消费观念中的地位。因此,消费的动力也随之由生产转为刺激消费者的占有欲望。毫无疑问,广告设计是功臣,现代生活中广告在传递商业信息、开拓市场、促进商品的销售以及树立广告主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平面广告、影视广告、网络广告及其他形式的广告每天都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构成大众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广告可以激化社会需求,推动消费社会的再生产,日常消费是自我生活品位的一种展示,也是我们内心生活的外化,这也就是消费文化,“消费人”作为广告的对象,本身就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广告正是利用了文化的梦想在开拓消费领域,广告不仅是大众由节俭走向奢侈的催化剂,而且还使大众的奢侈拥有了合理合法的外包装。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新媒体广告的不断涌现,广告设计与消费文化的关系必将呈现新的情景,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共生共荣的关系,他们在统一中对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即使时代沧桑巨变,这种有如孪生姊妹的血缘关系将继续保持。以广告在推行消费文化过程中的现象为例,它一方面承载和扩散一些消费文化,另一文化也要以消费文化的方式维持其生存、发扬其威力;广告作为媒体最有效的传播手段是消费文化所依赖的因素,同时也要顺着消费文化本身的发展才能生存,以至广告本身在推广消费文化的互动中也转化为消费文化。总之,消费文化是时代的产物,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将在与广告传媒设计的融合超越中发挥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媒体广告通过各种技术把浪漫、奇异、欲望、美丽、满足、科学进步和好生活“粘”到他们要推销的商品上,这些不同的文化特性和商品联系在一起时,人们的消费就变成一种文化活动。
消费文化与广告设计上的互动,给了消费者和用户以新的认识,现代广告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使消费者产生对产品或服务的欲望;同时广告也是沟通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利用广告手段打入并占领市场,以独特的广告创意和广告形式赢得消费者的直观心理印象,达到开拓潜在市场的目的,从而唤起消费者对企业的关注和信赖。因此,广告在向社会传播信息,倡导文化生活方式,引领流行时尚的同时,在城市环境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美化作用。
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我们要确立“为消费者而设计广告”的基本理念,根据特定的信息,将其主题内容通过创意策划和构想形成独具特色的图形、文字、色彩等基本的视觉语言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定的表现空间里,并找到艺术性和商业性最恰当的结合点,这样的广告通过艺术的表现使受众在接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享受到设计艺术带来的视听美感。同样使受众在理解了商业信息和创意内涵后产生自觉的消费行为,并通过受众的互动,扩大传播面,让更多人了解商品从而促进产品销售。
3广告设计艺术展望与消费文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广告设计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工业技术、计算机技术、印刷技术以及其他相应技术手段的支撑,广告设计艺术已由平面设计形态向二维、三维空间形态扩展,由静态广告形式向动态广告形式发展。
广告设计是消费文化精神的代表,时尚化的艺术语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在其中都能较充分地得以体现;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成为现代广告设计艺术生存的有效方式。我们要不断从新技术、新工具、新材料等直接的现代因素方面思考问题,还要从先进的多元设计思维,设计文化去开拓思路;新鲜刺激的创意、个性化与感性自然的表达都是我们的追求和现代艺术的鲜明特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各地的文化有可能互相融合、借鉴,这也促进广告设计艺术的文化背景多元化、缤纷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势必产生新的文化含义,将为广告设计艺术提供更广阔更丰润的土壤。
鉴于消费文化给广告设计艺术发展带来的影响,我们应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来构建科学、合理的消费文化。当代人的生活与大众传媒联系也较多,无论是个人发展或社会化进程无不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事实上,从新闻、舆论到时髦风尚、商业广告等传媒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强烈的经济动机驱动下,商品广告承载传播先进文化,构成大众认同感的消费文化意义,有时忽略了。所以,在商业广告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有的往往将技术与商品美学作为广告设计的最终目的,一味制造新奇、刺激的美学效果以抢夺消费的注意力,引发其幻想和冲动,而很少过问构成美学效果的文化符号能否表达文化元素,表达了何种文化元素。也就是说,出于诱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哪怕移植,转换西方文化一些元素,他们也会乐而为之。因此,增强广告人传播先进消费文化的自觉意识,是我们利用消费文化为主流文化服务的重要任务。
通过对消费文化意识形态运作机制以及成效的认知,我们看到消费文化与广告设计艺术不是此消彼长,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关系。构建科学的消费文化,发挥消费文化的积极因素,消除消费文化的不利影响,使其与广告设计艺术形成合力,这既是对消费文化进行引导和控制的过程,也是广告设计艺术自身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由于现代经济产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科学技术等客观条件的不断进步,广告设计艺术必将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并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得到更大的生存空间。参考文献:
[1]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篇6
1传统文化符号学概述
1.1广义符号学的含义
符号作为人们之间相关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存在已经不可或缺。自从符号被创造出来后,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目前,符号已经被列为一门学科,供专家学者研究讨论。符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广义上的符号,它指的是人类有关意义与理解的所有思索的综合提升,人们常用的符号就是指广义上的符号,它能够简化人们之间的沟通语言,让沟通交流变得轻松起来,广义的符号如果运用得当,还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一种含义上的符号就是狭义的广告学。狭义的广告学是针对某一方面产品进行宣传,这里不做具体介绍。
1.2传统文化符号的意义与传达
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累,我国的文化符号已经从最初的几种演变成了一门学科,它包含多种类型的符号。其中有文本符号、抽象符号、象征符号、指示性符号等几大类别。不同类型的符号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传达出不同的信息。逗号就代表着间断,而抽象符号,一般都代表一些特殊的含义,比如太极符号[1]。对于象征和指示性符号分别象征含义和指示信息,如象征符号篆书的“东”字则代表东方文化。
1.3与广告设计相关的符号概念
传统的文化符号有很多种类,每一种类中有很多符号组成。我国的广告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从最初简单的文字表达,到现在各种符号、文字、图案的融合,广告学已经演变成了一门复杂的学科。在进行广告设计时,往往都会用到以下几种类型的符号:最基础的文本符号、表达寓意的抽象符号、象征东西的象征符号、明确指示的指示性符号。这几种符号构成了广告设计的主体符号。
2广告设计与传统文化符号
2.1广告设计与符号学的关系
在研究广告设计中怎么运用符号之前,必须明确广告设计学与符号学的关系。自从广告学出现以来,就在逐步地和符号学进行融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有广告的地方基本上就能够发现一种甚至很多种符号。所以,广告设计与符号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符号学的合理运用就能够轻松地传达出想传达的意思。符号学则通过广告学进行宣传,在逐渐的发展进步,二者相互运用,相互发展。
2.2广告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
在广告设计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运用文字去表达。比如,想宣传一个东西很好,那么,就可以运用感叹号进行表达,如果觉得感叹号不够美观,就可以用象征性的大手指符号来表达赞美的意思。同时,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也可以运用抽象性的符号进行表达。这样做,不但能够简单轻松地传达出所要传达的信息,还能够给人以亲切感,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3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3.1文本符号的运用分析
在现代广告设计中,文本符号是直接传达信息的工具。这里的文本主要是指中国汉字符号。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是最古老的方块字体,它整体构造复杂,但不混乱,给人一种美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广告应用了不同字体的汉字来体现它的与众不同。
3.2抽象图形的运用分析
现代广告设计中的传统图形符号有其基本的形式———抽象的符号形式。抽象的纹饰符号在中国传统图形符号中极其普遍,比如各种纹路图案,他们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在不同的场合,它们会幻化为另一种特殊含义。大家比较熟知的有回纹、如意纹、方胜纹以及太极图形,等等。
3.3象征图形的运用分析
中国传统图形符号的特质是每个符号都含有自己独特的象征意义,意境深远,成为东方文化的一个表征。这些图形是受中国历史文化影响的,每一个抽象图形的背后都有一段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3.4指示性图形的运用分析
指示性图形的特点就是清晰明了,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它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它能够化繁为简,清晰明了地向人们传达要表达的意思。
4结语
篇7
【关键词】体育广告文化;源泉;差异;发展
体育广告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广告文化是指体育广告活动、体育广告作品及其中蕴涵并传播的体育文化和除体育文化外其他的社会知识、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总和。狭义的体育广告文化则是指体育广告中蕴涵和传播的体育文化及其他社会观念和意识形态。
一、中国体育文化的缘起及内涵
中国从古至今以农业为主,小农经济长期占主要地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发展,它的经济基础就是农业经济。这种体育文化富含特有的内涵,其核心思想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顺应自然的发展。
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综合了儒家文化天人合一、道家文化无为而治、佛教克己复礼的观点作为其哲学基础,以“仁”为核心,以修身保健为目的,以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礼让、宽厚、平和等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和西方体育文化相比,中国的体育文化更侧重于人体自身与自然界的和谐,带有某种经验式的模糊性质。在体育观上,中国体育文化主张“修身养性,重节制、求持中,表现为内向性、封闭性”,注重节奏、神韵、和谐和朦胧抽象的含蓄美,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扼杀了体育的竞争性特点,逐渐演化成集技击、健身、娱乐、观赏于一体的运动形式。
二、西方体育文化的缘起及内涵
西方体育文化源于古希腊奥林匹克文化、罗马体育文化、意大利文化。它是从自然科学、艺术学、美学、哲学、人文学等学科中汲取营养,在人类启蒙思想发展中形成的综合文化。
西方体育文化强调实现自我价值,崇拜大自然和个体自然形体。它注重竞技体育的技战术和训练方法的研究,追求形体、肌肉、线条美,把竞技场当做展示美的舞台,通过改进运动方式来塑造形体美并不断地超越自我。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与自然的近一步的研究,提高了对人性的认识,提出了自由、平等、健康、和平这一人类向往的发展目标。希腊人的美学观点也对西方体育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体育运动成了人们寻找健康、活力和激情的一种方式。在价值取向上,西方体育文化强调实现自我价值,战胜对手,崇拜英雄主义。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和表现形式上。中国文化具有悠久性、统一性、保守性等特征,崇尚和平、仁义和信仰。而西方文化主要来源于希腊文化、宗教伦理、哲学等,以个人本位、宗教、科学为主。
但是二者也有相同之处。中西方体育文化都有以建立一个和平社会为目的。中国民族体育文化所体现的和平思想与西方体育文化中的平等、和平的精神是一致的。
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没有一种文化是绝对封闭的,文化都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是不断趋同的。从开始,帝国主义敲开了中国大门,中国社会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西方体育文化经过不断地碰撞,激起了灿烂的火花。西方体育文化中公平公正、大众体育、重在参与等观念也逐渐被中国体育文化借鉴,奥林匹克文化更深入人心,有助于中国体育文化向国际性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为西方体育文化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伦理道德观、自然养生观、健康长寿观等也正被西方体育所认同。
在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我们要向西方学习,但同时也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原则,尤其学会扬弃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中庸思想,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批判性学习西方体育文化中的精华,以便促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的接轨,在传统的体育项目的基础上,促进体育项目朝着全方位、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四、体育广告文化未来发展方向
1.东西文化融合,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体育文化和音乐并称为世界通用语言,具有大众性、无边界等优点。随着经济趋于全球化,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也随之增多,世界文化融合成为一种趋势。中国体育广告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双向发展的过程:“一方面,中国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将极大地补充世界文化,给世界文化增添独特的东方魅力;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在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在与时俱进的改变和更新自己的内涵,并以期重现辉煌。”
2.坚持中国文化特色
卢元镇在《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中说:“中国文化具有对异质文化的吸纳和改造的能力,并具备着顽强的毅力、海纳百川的宽容和天衣无缝的技巧,西方哲学、西方伦理、西方体育在迷茫中一直追求的东西可以在中国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中找到答案。”英国的波特兰·罗素在《中国的问题》一书中说:“中国人已经发明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且已经实践了好几个世纪,如果能够被全世界采用,则它必定会造福于全世界。”
中国体育广告文化的发展要在的原则下,与西方体育文化互补,并致力于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小娟.冲突与互补——中西体育文化比较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4).
[2]谭东辉,金慧惠.建国六十周年——体育文化的变迁[J].体育世界,2009-11.
篇8
关键词:现代消费文化;体育明星;体育明星广告;产品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4-0054-04
现代消费文化的大众化、时尚化、符号化倾向使广告由“产品营销”步入了“品牌经营”及“艺术化境”[1]的新发展阶段。传媒的发展,使体育成为人类最易体验和审美感知的对象,对体育明星的认识和热爱逐渐被“生活化”,故而在现代消费文化背景下,体育明星广告越来越普遍。
1 体育明星广告与现代消费文化共生互动
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巴塞斯认为,消费具有两重性,它既满足物质的需要,又根植于社会、文化和象征的结构之中。[2] 西方前期的消费文化是以“禁欲、节俭和追求实用”为主要特征的,基于 “勤奋”、“节欲’、“忠诚”、“努力”、“庄重自制”等价值核心。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的极大丰富,人类社会的结构中心逐渐从生产转向消费,指导消费和生活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崇尚以大量消费来推动生产发展的凯恩斯主义开始盛行,使得前期主张禁欲、节俭的理性消费观念开始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以偶像消费、时尚消费、欲望消费、符号消费和炫耀性消费为特征的现代消费文化。
现代消费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大众化。原先被普通民众视为奢侈品的东西不再神秘和遥远,人们可以自由地进行消费,消费行为实现了表面上的平等。现代消费文化成为通俗的,易于流行的大众文化,大众消费文化“没有风格,只有时尚”、“没有永恒,只有自由随意”,因而非常轻松而易于模仿。二是消费欲望膨胀,消费炫耀化。在广告宣传、流行时尚和消费偶像等因素刺激下,琳琅满目的商品,温馨浪漫的购物环境,使人们的消费欲望被无限勾起,对商品在消费已不单单是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而是“抵不住的诱惑下”一种心理冲动,运用消费来实现炫耀生活富足,体现自我社会地位的目的。三是产品符号化倾向。即人们在消费商品时,使用价值只是一部分内容,更多的是消费商品的品牌或形象,商品具有了符号象征意义,文化附加值愈来愈大,这就使商品的购买与消费不再是一种纯粹的物质行为,而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正是在现代消费文化背景下,一些传统的营销模式受到了挑战,广告营销有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
由于大部分体育明星是草根阶层的成功代表,具有大众化的一面,容易为大众接受;同时体育明星又代表了一种“超现实”的精神和力量,是一个值得炫耀的偶像和符号,与现代消费文化能够呼应,因而体育明星广告成为流行的广告模式和营销方式。体育明星广告的发展,反过来又成为现代消费主义文化传播与构建的重要力量和机制。现代消费文化与体育明星广告的耦合不是偶然的,带有一种内在的必然性。(如图1)
可以说,体育明星广告植根于现代消费文化的土壤,是现代消费文化的最好注释,同时又为现代消费文化的流行起到了推动作用。对消费文化形态的实现和变迁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建构作用。
2 体育明星广告的多维视野
2.1 体育明星广告的心理学分析
心理学中有一个“光环理论”或称“晕轮效应”。当他人在某一方面优秀时,人们习惯于把他所有的品质认为好的,没有吸引力的方面,就被光环所笼罩,使得人看不清或者不承认。人们认识体育明星,首先来自体育场观看体育比赛,体育明星在赛场上向人们展示的完全是阳光、充满力量、令人信任的一面,而其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则很少有人看到。这种心理现象的存在,导致广告中喜欢用有成功而有魅力的体育明星来传达信息,给消费者造成强劲的视觉冲击力,用他们的选择来影响广大消费者,实现营销目的。如迈克尔乔丹对耐克运动鞋的宣传,李宁品牌的经营等。其次是思维定势的影响。权威和名流本身存在一种可信度,人们对其有一种隐含的认同感,这种思维定势普遍存在。广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广告的相信程度取决于消费者对信息来源及信息本身的信赖程度,前者可以说是消费者用来决定后者是否值得相信的重要依据和线索。当消费者对产品内容不熟悉时,他们往往信赖社会权威和知名人士的判断。体育明星作广告,正是利用了体育明星广为大众接受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2.2 体育明星广告的经济学分析
在一个经济社会里,包括名誉、地位、美貌等等,任何东西都可以转化成经济利益,和金钱划上等号。依照科特勒的品牌理论,品牌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人。个人品牌价值是个人商业价值的集中体现。体育明星出售的是自己的形象和社会信誉度这一特殊的“商品”,而厂家购买的是产品的品牌推广、品牌维护和品牌提升所需要的工具,他们之间有了商品交换的需要。从消费者方面看,消费者的购买过程总是伴随着选择,而选择需要成本,而且越是需要较强专业知识或需要丰富经验的产品,选择的成本就越大。因此,名人的引荐和名人的品牌效应就会有效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体育明星广告的经济效益自然显露出来。
篇9
关键词:平面广告;民族文化;设计;内涵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告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平面广告作为广告业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也正在迅速的发展。广告业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的传统文化。把我国的传统文化运用到平面广告的设计中,肯定会使平面广告的设计具有独特东方文化的魅力。
一、民族文化于广告创意的关系
广告创意与民族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广告创意总是处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并依附于某一特定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意识、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会处处打上该民族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处于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广告受众受其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广告创意也会有鲜明的判断和选择。因此,研究广告创意与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
1.广告创意与民族文化相互促进。
(1)民族文化为广告创意带来个性特色。广告不仅是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行为。 广告创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文化。文化同时也会提升广告创意的内涵,为广告产品带来文化附加值。而一个民族的文化因其独特性必然会给广告创意带来独特的个性,从而提升创意的吸引力与认可度。在群雄并起的消费时代,广告产品如何取得竞争力,关键在于其传达的文化价值,塑造的品牌形象是否具有个性,是否区别于同类且被消费者认可的特点,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因而,独具特色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增加广告创意的魅力,为广告主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民族文化使广告创意更接近消费者心理。广告创意的最终目的是促使消费者购买一定的商品。因此,它必然要以能否引发受众的认同感作为其有效与否的标志,而认同感又建立在对消费者文化背景的深刻洞察基础之上。消费者所接受的民族文化必然会影响他消费意识的形成,并作用于他的消费行为。他会带着本民族文化的经验积淀去解读广告所传达的文化价值,作出接受与否的判断。
因此,在进行广告创意时不能割断与民族文化的联系。应当将民族文化有机地融合于广告创作中,从文化心理上接近消费者,达到与消费者沟通的目的。万宝路香烟独特的美国西部牛仔形象在世界推广中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针对各个民族的广告创意都会依据该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而有所不同。可见,对民族文化的深入理解与运用,有助于广告创意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实现其诉求目的。
2.广告创意与民族文化相互制约。
(1)广告创意必须适应受众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创意只有适合相应的文化背景, 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播。广告人在进行创意的时候只有适应受众文化背景,才能够得到受众的认可, 信息的传递过程才能正常进行, 否则, 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广告创意如果跳出了民族文化这个圈子就有可能不被人们所接受,更严重的是一旦一种广告中的创意元素违背了民族文化,伤害了消费者的民族感情,就会引起消费者的群起而攻之,大大影响了广告的信息传播, 削弱广告创意的力度,甚至起到相反的广告效果。
(2)不当的广告创意对民族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广告已经开始越来重视对文化的运用,它总会在创意中添加一些价值观念、思想、情感,以达到产品价值的提升,塑造一定的品牌形象。然而,由于广告总是以追求利益为主,许多创意中会有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甚至是不健康的观念,它们严重地影响了民族文化的稳定发展。这些广告在没有深入分析产品内涵的前提下,随意改变或恶意戏弄民族文化,甚至表现封建传统文化的不健康内容,虽然使产品获得了短期利益,但却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传统文化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
篇10
1986年5月,在芝加哥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广告大会上,美国广告界的知名人士迪诺・贝蒂・范德努特认为:“当今的广告活动不仅影响世界文化,而且广告工作日益成为当代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广告活动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①的确,虽然广告活动离不开推销的本质和商业性的目的,但广告的表现形式是文化性的,它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创造一种文化。
由于广告主、广告人、广告受众是具有一定社会文化习俗的人,因此不同民族社会的哲学观念、思维模式、文化心理、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社会制度乃至等,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广告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了某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广告风格和流派,任何一个社会的广告无不带有该社会文化斧凿的痕迹。反过来考虑,广告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很多广告语都变成了流行文化,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比如“just do it”,“anything is possible”,“我的地盘,听我的”等。广告除了具有商业性外,其内涵还体现了广告及广告制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及其价值观念。
广告,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包括民族的传统文化、引领时尚的流行文化及跨文化等。任一形式的广告都隐含着广告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广告者、广告的内容、广告的受众、广告的形式与手段。这些基本构成要素无一不烙印着社会文化的时代性痕迹,无一不随历史的变迁发展而及时调整自身文化形态中的位置,更新自己、转换自己,寻找新的依托对象、显示途径和生成方式。就广告对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而言,现代广告更具有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广告是现代文化精神的特殊表现,它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存在,它所采取的方式远胜过人们对社会环境的直接适应与接触,而使人们置身于一个虚幻的艺术化了的世界中。现代广告已经和社会文化融为一体,并集各种文化因素于一身,是社会文化的生动典范和浓重缩影。
广告的文化诉求与品牌文化塑造
品牌文化的塑造内在要求广告的文化诉求。品牌文化是指文化特质在品牌中的沉淀和品牌经营活动中的一切文化现象,以及它所代表的利益认知、情感归宿、个性形象等价值观念的总和。品牌与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一方面文化支撑着品牌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品牌又可展示其代表的独特文化魅力,二者相辅相成。品牌是物质和精神、实体与符号、品质与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而文化则是品牌的生命,产品的精髓,企业形象的内核,产品品质的基础。品牌不能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不具有生命力、灵魂和气质。
品牌文化不是天生就有的,品牌文化必须根植于企业文化、社会文化,同时又必须被消费者理解和认同。判断品牌文化塑造成功的标志,主要看受众是否能对该企业的品牌文化深入理解,并进而形成对品牌文化的认同和忠诚。从营销的角度看,品牌文化塑造目标的实现完全取决于企业对目标受众进行沟通的效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广告就是企业将品牌的文化核心理念、价值观与受众进行有效沟通的过程。
此外,品牌名称的文化内涵、品牌的个性文化、品牌的文化形象、品牌的文化定位、品牌的核心价值等都需要广告来传播,品牌的文化积淀需要长期的广告来支撑,广告的文化诉求是塑造品牌文化的内在要求。
广告的文化诉求是品牌文化塑造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不同形式的广告对品牌的塑造有着不同的作用。从广告诉求的角度讲,广告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以功能属性为诉求点,着重宣传该品牌产品的特征、品质、构成、性能,让消费者对该产品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第二种是以利益为诉求点,着重宣传品牌能给消费者带来哪些利益,说明品牌产品能帮助消费者解决哪些问题;第三种是以文化情感为诉求点,强调与消费者沟通,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前两种广告方式通过传递产品特性的信息,有助于消费者了解品牌,对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非常重要;第三种广告方式则通过某一品牌和消费者的情绪体验在时间上的多次重合,给消费者带来一种精神享受和情感认同,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使消费者建立积极的品牌态度。
将文化寓于广告之中,利用文化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来宣传品牌,是塑造品牌文化的重要途径。大卫・奥格威说:“每一则广告都应该看成是对品牌形象这种复杂现象在作贡献。”②长时间里前后风格保持一致的广告,对塑造品牌文化必不可少。纵观可口可乐百年广告史,32次变换广告主题,用过近百条广告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场合,文化的立足点各不一样,有强调保健的、有强调美味的、有强调激情的、有强调欢乐的等,尽管这些立足点风格各异,令人眼花缭乱,却始终贯穿一条主线,那就是美国的自由文化和精神,并利用这一主线与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进行沟通。
品牌文化塑造的广告文化策略
利用传统文化塑造品牌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延续性,并且至今仍然具有影响作用的文化,始终一脉相承。它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但强调人文精神,推崇伦理道德,倡导礼仪规范,追求理想人格等,这些属于文化内核的传统意识,一直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人格理想和思维方式,共同构成了社会独特的文化风貌和文化传统。在广告的重要表现形式即广告语言中,传承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体现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广告用语相对容易得到认可、受到欢迎。
传统的文化是从人们自古以来在日常生活中各种风俗习惯、行为喜好等诸多方面逐渐趋于统一而慢慢形成的,因此,人们对这种文化都非常熟悉,并且很容易接受。以“福”字为例,中国人没有不爱这个字的,中国的很多事情都与“福”字有关,平安是福、健康是福、长寿是福等,好消息是福音,好居所是福地,好相貌是福相,吃到好的是口福,吃胖叫发福,连有个好老婆都称艳福。金六福品牌就是通过福文化的传播来打造其品牌文化的。“六福”,即寿比南山、富贵双全、康宁和祥、品德修合、家和事兴、儿女孝顺,且以“金”字来包装,曰“金六福”③。如此发掘演绎,把一个“福”字打理得异常丰满。“金六福”从产品名称开始就是以“福”为主要诉求点,广告口号句句不离“福”字,“金六福,中国人的福酒”,“好日子离不开它”,“金六福,奥运福”。通过“福”文化在广告中的合理运用,以“福”字为桥梁完成了和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由“喜事”到“福”到“喝酒”到喝“金六福酒”的关联,取得了成功。
诗词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企业往往通过利用人们熟悉的诗词来塑造品牌文化。“红豆”品牌蕴涵中国传统文化,“红豆”在国人心目中是一种纯洁美好的情感象征物,“红豆”英译为“Love seed”(爱的种子),提起它,就会想到唐朝诗人王维的千古绝唱:“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年轻人买红豆衣服相赠表达高尚的爱情,中年人以此表达思念之情,老年人用来寄托相思之情,海外华人把它当做对故国、故土、故乡、故人的思念。寓意深刻、文化底蕴深厚是“红豆”品牌名扬海内外的重要原因。关于酒的广告诗,当推李白的《客中作》:“美酒兰陵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④酒仙李白通过对兰陵酒的咏唱,把酒的色香味描写得生动形象。前两句写境,写出了酒的扑鼻异香、酒的琥珀美色。后两句写情,前呼后应,意境跃出。整首诗酒香情浓,出神入化,把兰陵酒芬芳醇美和主人的盛情好客渲染描绘得淋漓尽致,有极强的感染力。
利用流行文化塑造品牌文化。广告与流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广告蕴涵的文化影响着广告的传播。流行文化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社会现象,而在信息科技日益发达、媒体的运用渐趋频繁的现代社会中,流行信息的传播与普及更令人不可忽视,流行文化也通常会直接反映在广告风格上。在流行文化影响下的广告,对塑造品牌文化非常重要。广告,是一种极具现代意义的典型的传播行为,这是因为它紧随着流行文化而传播。同时,流行性文化为广告提供了存在、发展和流行的可能性,并造就社会群体消费的欲望,同时提升了品牌文化内涵。如:在彰显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的时代出现了“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广告语);当年轻人的浮躁、压抑、无归宿感和无价值重心的感受与情绪无处发泄时,又适时地出现了“我的地盘,听我的”(动感地带广告语);当追星成为一种时尚时,很多企业又通过明星代言来提升品牌文化。
流行文化对广告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广告语上。从儿童的口头禅“妈妈,我要喝娃哈哈果奶”(娃哈哈广告语),到青年人的流行语言“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清逸洗发水广告语);从张扬的“泡泡,漂漂,晾起来”(雕牌皂粉广告语)到外国的舶来品“impossible is nothing”(阿迪达斯广告语)。这些不断创新的流行广告语无形中提升了品牌的形象,塑造了品牌的个性,扩大了品牌的知名度。
利用跨文化塑造品牌文化。文化全球化的浪潮推动着中国传播习俗的变革,进而对中国广告传播活动也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广告传播中的文化融合与文化碰撞体现了全球一体化的必然趋势。伴随着可口可乐、耐克、万宝路、麦当劳等品牌的广告宣传,美国文化中那特有的对“英雄主义”的狂热崇拜精神,对“征服与超越”的那种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自信,对那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追求,对那种粗犷、奔放、自由而不失幽默的美国精神的追求等,便成为许多国家追逐的大众流行文化。这些品牌已成为美国文化的代名词,使消费者潜移默化地体验着美国文化。
很多品牌往往利用跨文化来实现品牌的传播,树立品牌文化形象,以达到消费者接受的目的。耐克公司为“国际志愿者年”做的广告宣传画,广告的正中央是一个用传统的中国书法写的繁体字“羲”,其中的提那一笔巧妙地变成了耐克产品的标志。耐克公司塑造了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土化商业形象和反商业主义的人文形象,从而赢得了中国人的认同与好感。
国际化妆品巨擘REVLON进入中国市场时,为了给其品牌塑造一个中国式的传奇化来源,将其品牌名称译成了唐代诗人李白描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杨玉环的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点睛之笔――“露华浓”。这个品牌名称“露华浓”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关联,使得中国人对这个国际品牌REVLON刮目相看,同时由于李白对杨玉环美若天仙的描绘也导致中国广大女性对REVLON的神往,拉近了与中国女性消费者的距离,最终为REVLON迅速占据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铺平了道路。
万宝路的品牌形象就是一个目光深邃、粗犷豪迈、多毛的手臂下的手指中间夹着一支冉冉冒烟香烟的美国西部牛仔,表明万宝路是具有男子汉气概的男性烟。上世纪70年代,“万宝路”开始在香港拓展市场。然而,在香港人心目中,牛仔是下层劳工,不是高雅的象征,于是,“万宝路”公司改变原来的粗犷豪迈形象,出现在香港的“万宝路”不是文身的牛仔,而是年轻、洒脱、在事业上卓有成就的农场主。推而广之,“万宝路”在日本的形象则是一个牧童在回归自然的情况下,征服自然,过着一种田园诗般的生活。
注释:
①李志刚:《广告原理与实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57页。
②大卫・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③刘艳、熊大明:《酒类广告的文化意蕴》,《文教・新闻》,2005(7)。
④乔春洋:《品牌文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