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

篇1

一、激发阅读兴趣

(1)以兴趣为先导,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要时时处处、多层面、多角度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新教材中有关中外名著的内容是很多的,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做一些内容的拓展和情节的延伸,就会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鲁滨逊飘流记》这篇课文时,我为学生播放了展现课文内容的视频资料,学生对野人、荒岛充满了好奇,我顺势向学生推荐《鲁滨逊飘流记》这本书,学生的阅读热情被点燃了,下课后马上向学校图书室借了这本书,争着阅读。

(2)加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以记忆、背诵、摘抄、剪贴、做笔记、写心得等灵活多样的方法积累知识,如精彩片断的圈点勾画,优美词句的摘抄整理,网络信息的下载保存,心灵感受的随时记录等。在这一点上,教师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积累方法,如词语卡片的制作、归类、保存、使用;圈点勾画要用统一的自己清楚其含义的符号;读书心得体会的写法等。如果需要,还可以向学生介绍眉批、行批的读书法,要学生认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含义,“最强的记忆胜不过最淡的墨水”的道理,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各班级每月举办一次读书成果展示、交流活动,重点让学生汇报交流读了什么书,书籍内容梗概,读后感想,收获等,对表现突出者给予班级或学校“读书新秀”奖励。

(3)三至六年级第一节语文课前,开设“谈天说地三分钟”,让每位学生把通过阅读收集摘录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新人新事、国内新闻带上讲台与全班同学进行口头交流。

(4)编辑“课外阅读小报”,以小组为单位,每月编辑一期,内容为好词好句摘录、作品介绍、作者介绍、读书心得体会等。

二、广开书源,充实阅读书籍

①学校图书室按一、二年级人均一册,三、四、五、六年级人均两册,向各班级借书,每月一更换;②发动三至六年级学生每人向班级捐书一册,教师每人捐书五册;③班级之间建立换书机制;④学校为三至六年级每班添置一个可容100册图书的书柜。建立班级图书柜,班主任为图书义务管理员,确定2~3名学生为义务协助管理员。

三、创设氛围,确保阅读时间

(1)一至六年级每周确保两个30分钟的阅读时间,由学校教导处将其纳入课堂之中,确定每周星期六为“在家读书日”。

(2)一至二年级每月读一本书,三至六年级每月读两本书,对阅读书目要作出计划,班主任负责督促落实。

四、正确引导,提高阅读效果

(1)为学生选编推荐阅读书目。一是向学生推荐适合各年龄阶段学生阅读的书籍,二是中高年级结合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搜集,查找相关的资料阅读。

(2)加强指导,上好阅读辅导课:一是开设阅读辅导课,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要选择精读、略读、浏览等不同的读书方法阅读不同的内容。二是开设读书笔记辅导课,结合课内阅读,让学生明确要求、掌握写法。三是3~6年级学生建立《好词佳句摘录本》,语文教师及时指导和管理。

五、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检查和督促

(1)对学生古诗词背诵进行验收。对成语、谚语、格言、对联采用书面填空、对句、接龙等办法进行考查。

(2)各班级随机抽取部分同学进行“好书介绍”。

篇2

【关键词】整合资源;活动资源;文本资源;社会资源;阅读素养

【基金项目】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15年度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改革专项研究课题“阳光评价背景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编号:GZJY2015-1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9-0004-02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禾仓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受家庭与社区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阅读素养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为改变这种现状,从2013年开始,我校大力推行阅读行动,如今学生在阅读素养方面有了一些好的转变,2015年六年级学生参加了广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关于阅读方面的素养测试,学生的总阅读量和经典著作阅读量等均达到中等或偏上水平,而阅读兴趣、策略及动机等方面均处于市区平均水平,数字阅读动机则绝大多数学生偏向于学习方面。数据表明:我校六年级学生在阅读兴趣、阅读量、阅读策略等方面均接近或略超出市区的平均值,处于市区参与测试学校的中游水平,相比推广阅读活动以前的低下状况,已经有了可喜的进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提到,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人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而终身学习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课外阅读。阅读是智力发展的源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校地处农村,家长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来自于家庭的熏陶与指导欠缺,学生的阅读资源匮乏,来自于家庭的引领与支持均较少。我们认为: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必须承担起启蒙、引导的责任,展示阅读丰富多彩的一面,为学生创设以阅读为趣,以多阅读、会阅读为荣的良好环境,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拓宽阅读面等各方面下功夫。基于这个认识,笔者从资源整合方面入手,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的范围,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整合活动资源,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囿于自身的年龄和生理特点,难以静心阅读,对课外阅读缺乏主动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兴趣,犹如引来蜜蜂的花香,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将学生从“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的状态,努力寻求阅读机会。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入手,通过整合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心境。

1.“跳蚤市场”淘书活动激趣

每学年,我校都会举行“跳蚤市场”淘书活动。活动前,各班组织学生对自己阅读过的课外书进行梳理,把自己不再阅读的书籍带到学校,根据图书的质量、新旧程度等,确定好价格,把价格标在书的扉页上,与同学交换,或用压岁钱购买。因为此项活动是由学生来当主人,所以学生参与的兴趣很浓,参与面也很广。通过这一淘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用最少的钱买到了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读到了更多优秀的课外书。活动过后,教师组织学生静静地坐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读着自己淘到的“新”书。这样做,既让学生享受到了成功买卖的乐趣,又大大激发了他们读书的欲望。

2. 学科主题阅读比赛活动引趣

每学期,我校都会根据上级要求,开展一些主题阅读比赛活动,如读书卡、读书推介卡、读后感等比赛。借此机会,笔者会大力鼓动学生去阅读相关的书籍。例如,有一学期的阅读主题是“科学家的故事”,笔者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阅或到书店购买一些相关书籍。学生读完后,就指导他们把佳词妙句、精彩片段、读后感等做成精美读书卡片,并配上精美的插图,进行评比。通过评比,对好的课外阅读行为而取得好的效果这类典型给予积极评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成为良性刺激,学生的课外阅读又掀起了一个热潮,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 德育主题阅读活动雅趣

“习规、自理、礼貌、字美、博学、健美、爱心、诚信”等系列内容是“和雅”读书郎形象成长式德育的八项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各年级的德育主题阅读教育:一年级“交往第一课”,二年级“寻找七色花”,三年级“我与童话故事”,四年级“我和名人有个约会”,五年级“早晚读经典”,六年级“我与诸葛亮比智慧”。教师根据年级主题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书籍,如六年级围绕“我与诸葛亮比智慧”这个主题,向学生推荐了大量有关诸葛亮的书籍,让学生从阅读中挖掘诸葛亮身上的亮点,认真学习。通过德育主题阅读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也让学生对该主题内容加深了理解,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

二、整合文本资源,提升阅读深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教学的衔接。我们应该整合教材文本资源,把课内阅读引向课外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的深度,让学生吸收更丰富的课外知识,作为课内学习的补充与延伸,让学生在课内与课外的链接中,增强课外阅读的实效,养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1. 拓展课文内容

由于教材编选的局限性,一些文学作品以节选、改写等形式选入教材,这样就造成了内容不够完整,缺乏细节描写等现象,对于学生语言积累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让学生了解作品原貌,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原著。例如,六年级下册的课文《鲁滨孙漂流记》是原著的浓缩版,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原著,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让学生对浓缩版的选文与原著进行对比,体会细节描写的重要性,从中更加深刻地体会文中鲁滨孙敢于挑战自然,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放弃,积极向上的形象。

2. 妙推单元主题

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主题,每篇文章都是围绕主题安排的。教学中,围绕单元主题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可以起到深化与延伸主题的作用。例如,六年级上册“初识鲁迅”单元,围绕鲁迅选编的文章中,有些是描写鲁迅的,有些是鲁迅的作品,教学本单元时,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鲁迅的作品。如《故l》《孔乙己》《阿Q正传》等。不仅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认识,还能扩大视野、丰富语言积累,更让学生体会并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不同方法。又如,四年级上册“中外童话”单元教学中,可以推荐阅读《世界童话集》《安徒生童话集》《格林童话集》《叶圣陶童话集》等经典童话,让学生畅游在奇妙的童话世界中,感受童话的魅力,体会童话幻想、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更加喜欢阅读童话。

3. 巧借课外书屋

每一册教材都安排了两至三单元的“课外书屋”,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与阅读课外书籍搭建一座“桥梁”,学生在课内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等阅读技能,得到迁移和运用。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外书屋”,为学生推荐了许多中外科普名著,如《森林报》《昆虫记》《地球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教学中,教师可以重点做出引导,为学生介绍名著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让学生运用方法去阅读课外书。

借助以上文本资源,把阅读引向深入,突破了语文学习仅限于书本的局限,打通了课内外教学之间的隔阂,实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整合社会资源,拓宽阅读范围

阅读,无处不在。单靠教材的几十篇课文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还要靠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补充。但是,课外阅读材料往往良莠不齐,教师应该注意及时引导,在拓宽学生阅读范围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 顺应潮流展开阅读

顺应潮流是指跟随当代大多数人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兼顾自己的兴趣,顺应时代的步伐。随着当今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小学生接收网络信息也特别快,哪位儿童作家很红,哪位儿童作家出了新书,哪位儿童作家的哪本书好看,现在流行谁的书等,这些信息学生都能很快知道。潮流有好坏,教师要及时引导,让学生明辨是非,阅读有价值的书籍。如时下流行《爆笑校园》《老夫子》《阿呆》、杨红樱的书等,笔者便从中选出有益的书,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开展“马小跳”系列的专题阅读活动。看完后,还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分享会”活动,因为这些书籍都是学生喜欢看的,所以在活动中,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读书感悟,分享了读书的快乐。

2. 结合热门话题阅读

热门话题是指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公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热点问题学生经常听,经常说,已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一定的印象。如果这时教师能适时抓住机遇,推介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适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开展话题阅读,上“诚信伴我行”班会课,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诚信故事,评选出班级诚信读书郎,等等。

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一种心理活动。教师要努力整合各种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让学生在书香的浸润下进步、成长。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2]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篇3

一、寻找合适书籍,让学生有书读

寻找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是开展科学课外阅读的先决条件。要立足教材内容,通过发放调查表、征求师生意见、参考文献资料等途径确定三~六年级学生四年的阅读书目。让书目的确立富有计划性、系统性和阶梯性,解决学生无书可读和读书盲目性的问题。

1. 从课本内容中延伸——链接阅读材料

小学科学教材主要由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组成。在三~六年级每册安排四个单元,每单元分别是7至8个探究内容,容量非常有限。其中三年级上册安排的是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下册安排的是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物体的变化、磁铁。四年级上册安排的是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下册安排的是电路、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五年级上册安排的是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下册安排的是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六年级上册安排的是工具和机械、形状与结构、能量、生物的多样化;下册安排的是微小世界、我们身边的物质、宇宙、环境和我们。因此要从课本的相关内容中延伸搜集阅读材料,是对课本知识的有效补充。

2. 从学生兴趣出发——选择阅读材料

学生在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中,已大量阅读了各类课外书。好多学生都有浓郁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学生已有的阅读基础上,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采取面上调查和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平时都已看了哪些科学类的课外读物,哪些书是比较有意义的、收获大的,同时又喜欢看哪些科学类书籍。将这些信息制作成漂书卡,告知同学,告知教师。

下面是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学生喜欢的程度排序,综合学生的兴趣并结合各年级科学书本的内容,最后确定列出了三至六年级的科学课外阅读必读书和推荐书。

二、开展多种阅读,促学生爱阅读

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持阅读动力的不二法宝。

1. 个人自由读

学生各自拿到科学课外书,让他们在晨间、午后、晚上等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受干扰、自由地阅读。这是学生重要的阅读方式之一。他们会及时进行“科学课外阅读读书摘记”,摘录主要内容及读后心得并汇集成册。(见图1)在品读课外书的无限魅力中汲取了书中的营养。如一位同学在阅读《植物未解之谜》中的《独木是否成林》一文时记下的主要内容是:广东有一个著名的“鸟的天堂”,是由一棵至少300年历史的榕树构成的。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心有一棵大榕树,遮阳面积达0.2公顷左右,可容纳几百人在树下乘凉。孟加拉国的杰索尔地区有一棵大榕树,遮阳面积为2.8公顷,记载曾有一支六七千人的军队在下面休息过。她写的读后心得是: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还是有可能的啊!榕树真厉害,化不可能为可能,佩服!植物的力量也不可小看啊!

另一位同学阅读《自然未解之谜》的“地震之谜”后写的心得是:地震时,人们要冷静,不要慌。在地震常发生的地带,希望人们随时随刻都要有一颗防震之心。真心祈祷世界少一份灾难,多一份温暖。

2. 学生交流读

学生之间开展相互交流的阅读,相互探讨,剖析其中的难点,共同提高,显得更有意义。有时在课堂上,针对科学实验操作步骤、科学探究知识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开展交流阅读,相互研讨明确知识要点,透彻理解科学探究步骤等,避免因理解的误差而影响正常的研究。这种交流阅读是比较有效的阅读。在科学课外阅读交流课上,学生对自己阅读的书谈了不同的收获。

例如:学生在阅读《地理未解之谜》的“热水湖疑谜”后交流。

有的说:在南极的“白色大陆”中,范达湖有25摄氏度的温度。有两种学说是“太阳辐射说”和“地热说”,我个人认为太阳辐射说是太阳照射冰层,把湖底烘暖了,比较权威。

有的说:南极会有一个热水湖,真让人难以相信。但是之后我上网查阅美国学者威尔逊和日本学者念居铁指出南极阴天为多,地面收到的太阳辐射很少,冰也有一定的透明度,最后到了融化的程度。所以南极热水湖疑谜还有待揭开。

有的说:热水湖的能量我们要把它充分利用好,并当作资源保护好留给更聪明的后人去研究,再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

3. 师生共同读

确定一本书,教师放低姿势,与学生共同读这本书。阅读过程中与学生共探讨,共分享,一起收获。我们确定的这几本科学课外阅读的必读书和推荐书,教师们都认真地阅读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老师也是热爱阅读的,因而觉得自己阅读这本书更显得有价值。同时也迫使学生和老师同步去阅读,认真去阅读,有厚实的知识内涵可以和老师交流。同时也让教师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与生共成长。

4. 跟着研究读

我们学校是温岭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科技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科技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学生爱科技,爱探究。学校三~六年级80%以上的学生都建有家庭实验室。在家庭实验室里学生经常开展各项实验研究。学生确定了研究方向或主题后,他们在强烈的目的驱使下,跟着研究去研读书籍。

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青蟹保存在冰箱冷藏室中会很快死亡。于是开展了“青蟹死亡的秘密”的研究。为了寻找原因,通过“家庭实验室”开展实验,探究为什么大闸蟹可以在冰箱中长时间保存而青蟹却不行的原因。通过对比实验和查阅资料探究适合青蟹生活的最佳温度和湿度。研究出现反复异常时他们进行了多次的实验,跟着研究的进程反复去阅读有关书籍。最后研究得到:不同的活螃蟹的保存方法是不同的,像大闸蟹可以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而青蟹最好放在20℃透气的环境中保存,还要经常地给它泼水,保持一定的湿度。除此之外还要每隔一天给它在盐浓度在19%左右的盐水中浸5分钟左右。这样的环境青蟹会生存得更好些。

还有一位同学研究“月季花和鸡蛋壳的美丽邂逅”的课题。这需要长期的探究。她从实验一(2012年10月1日~2012年10月29日):验证放上鸡蛋壳和不用鸡蛋壳,月季花的开花差异。选择两盆生长情况基本相同的月季花,一盆月季花没有放鸡蛋壳,另一盆月季花泥土上放上鸡蛋壳,其他条件都相同,并且每隔四天都浇一次水,并详细记录实验情况。再到实验二(2012年11月5日~2012年11月27日):验证需要多少蛋清的量对月季花开花最有利。选择四盆生长情况基本相同的月季花,第一盆放入蛋壳内蛋清的量10克,第二盆放入蛋壳内蛋清的量20克,第三盆放入蛋壳内蛋清的量25克,第四盆放入蛋壳内蛋清的量30克,其他条件如浇水次数等都相同,并仔细观察详细记录。这种长期探究需要断断续续、跟踪地去阅读,直到研究成功或出成果为止。

三、展示阅读成果,使学生喜欢读

经过深入的研究及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后,我们让学生制作科学阅读小报,进行科技小发明和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评比,多形式展现学生的阅读成果,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1. 制作科学阅读小报

通过阅读小报的形式,展现了学生长期阅读的收获、感受。学生把精心剪切制作的科学小报展示出来,让每一位同学一起来分享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接受同学们的评判。让大家在交流中、分享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2. 举行科技小发明比赛

每年的十月,学校都举行内容丰富的科技节系列活动。科技节上最有创新价值的属于科技小发明比赛。学生们根据平时在课外阅读中迸发的创新火花和实际的生活经验,创造发明了自己的作品,在学校的科技节上纷纷亮相。如:“猫王高压电捕鼠器”、“红绿灯振动感应机”、“液晶数显保温瓶”、 “防倒方便保温瓶架”、“特殊电流测试仪”、“脱卸防湿雨鞋”、“折叠环保白板”等。件件作品创意新颖,又有实用价值,获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学校评比后,优秀的作品再让学生反复修改调整,推荐参加温岭市第26届科技创新大赛,把阅读所获的成果放大加以展现,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 提炼研究性学习成果

学生在家庭实验室的研究过程中,阅读并参考相关的科学读物,开展了各项中长期的研究性学习。如养殖小动物(金鱼、蚕宝宝等),研究它们的食物、生活习性等;种植凤仙花、兰花等植物,研究它们与环境(气温、土壤等)的相互作用等。在广泛的研究基础上学生将研究成果进行提炼,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等。在班级初评的基础上,选出10%的优秀作品上报学校,再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选送一等奖的优异作品参加温岭市级以上的比赛。如一位同学研究的“柿子成熟之谜”获温岭市第26届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另外两位同学的“鸡蛋壳灭蚂蚁的秘密”和“产蛋的助推器”分获温岭市第26届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用这种评比形式展示了学生阅读的成果,同时把这些优秀成果加以推广,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篇4

1.对小学六年级课文进行系统复习,使学生明确阅读写人类文章的基本要求与一般方法,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课外写人的文章,并学会将习得的阅读方法作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六年级上、下册的语文教材各一套;

2.学生人手两份课外阅读短文材料;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体会、归纳学习写人类文章的基本方法以及技巧,并学会灵活地加以运用,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梳理写人篇目

1.同学们,在小学阶段,特别是进入六年级以来,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了解了他们许多不同寻常的事。他中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平常的百姓,也有英雄伟人……请大家回顾一下,在我们六年级的课文中,都学过哪些写人的文章,又有哪些人物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快速浏览手中的六年级上、下册课本,归纳、汇报。

3.同学们可能发现了,部分写人的文章和其他类型的文章相比有一个很明显的标志,那就是题目中往往含有人的名字。但也有不少题目是以事件来概括的,写人离不开写事,人物形象需要在具体的事例中加以体现。

二、重温文本,感受人物特点

1.同学们稍加整理就找出了这么多写人的课文,那么在这些不同的人物身上,有哪些东西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难以忘怀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请用一句话或一两个词语概括以下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投影出示):

2.看来,这些人物都在同学们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三、明确目标,归纳阅读方法

1.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写人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已经总结积累了不少经验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学习这类课文时应该清楚哪些方面。

首先,我们从标题上来看,“写人”类文章围绕着“人”字,我们应该弄明白哪些情况呢?

(主人公是谁?文章写了哪几个人?他或她是怎样的人?做了什么事?……)

师小结: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一点,那就是写什么的问题。

除了这些,我们还应该弄明白哪些东西呢?

2.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同学们所关注的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学习所有写人类文章应该解决的问题。

3.根据学生的汇报,师生共同总结、补充,梳理出大致以下几项(投影出示):

(1)写了什么

主要内容;人物做了哪些事情;是怎样的人

(2)为什么要写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是怎样写的

领悟文章表达方法

(4)积累语言材料

摘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

篇5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其中又明确指出:小学阶段一至二年级学生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这一要求表明在小学低年级养成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是极其重要的。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一阶段的课外阅读要求又是极容易忽视的。

1、我所面对的是一年级新生,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我要就我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作较全面的了解,包括阅读兴趣、阅读对象、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

2、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发现我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并简单提出对策。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涉及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阅读对象、课外阅读的习惯;家长的对课外阅读的要求。

三、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法、谈话调查法。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工作之余你读书吗?

经常读 有时读 没时间 30.6% 53.4% 16% 这张表表明家长大多数有较好的阅读习惯,重视孩子家庭文化氛围的建设。也许工作繁忙之故所致,有些家庭读书不能形成习惯。

2、你每天和孩子一起读书吗?读多长时间?

调查显示,家长还是比较重视孩子的读书问题。而且大多数家长能按老师要求给孩子有选择的读书。

根据我每天布置,约占98%的家长都能做到一起读,时间30分钟。

3、您孩子喜欢阅读吗?他平时看什么类型的书?

童话故事 漫画等画报 科普类 其他 78.7% 14.8% 6%   有97%的学生喜欢阅读。从这张调查表不难看出,童话故事类和漫画类的书籍最受学生欢迎,而科学类和古诗词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得较少。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每天读书,自主性不大。

4、从上面这张调查表很容易看出,一年级学生的学前识字量程度不一,大部分孩子的识字量有限,阅读速度受到影响,独立阅读的能力欠佳。

5、阅读方法没有得到重视,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随意翻翻过就算了,更多的家长较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缺乏全面提高的素质教育观,少部分家庭中缺乏读书的氛围,未能较好地为子女提供学习的榜样。

五、几点建议

(一)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保证学生的阅读量。

(二)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尤其在小学一年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的责任重大,应想方设法,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当学生出现阅读障碍而引发厌读情绪时,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情感上感染学生,使他们对阅读发生兴趣,逐渐培养起终生受益的阅读习惯。

(三)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本着推荐、自由选择的原则让其广泛阅读。阅读书籍的来源还可以是信息量大而丰富的网络世界。

(四)给予一定的阅读指导。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应让学生树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观念,要求他们随读随记。

篇6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教语文,没那么复杂,就三件事:读书,写字,作文。这三件事做好了,语文不好也难。这三件事做不好,语文要学好也难。”

为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新课程理念,从小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基本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继启动“写字工程”之后,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决定启动“读书工程”。

建南小学启动“读书工程”,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文化积累、发展语文素养,激发师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为目标,开办“读书节”,评选“读书之星”,构建语文“大课堂”,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启动“读书工程”,要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大量阅读为主要途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附一:建南小学“读书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我读书,我阅报;我成长,我快乐”为活动主题,全面落实教研室有关“读书工程”的各项指标,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要求,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深厚的人文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二、组织领导

加强读书活动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读书工作领导小组。

张纯才任组长,师亚军任副组长,

组员由各年级入段领导和各班主任组成,即王艳清、安美玲、李雪梅、郭福宪、陈雅雪、游艳、郑玉玲、司素英和各班班主任。

班内学习小组要求由学生自由组合,力求兴趣相近,特长互补,一般每组3--6人并选出组长,取上组名。

三、实施目标

1、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丰富文化知识内容,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营造浓烈的校园文化氛围,彰显我校的教学特色。

2、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读书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促进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并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读写能力,促进学校内涵式,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

四、实施内容

1、以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为载体,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开学初详细安排好各年级组每周一诗的具体内容。并定期检测考核。

2、根据学校提供的各年级亲子共读(师生共读)指定阅读书目或选读书目,做好大阅读活动。

3、开展每周一节的好书推荐课、阅读欣赏课或读书汇报课,每周利用早读的3-5分钟背诵一首古诗。早读可以分为“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4、开展“晨诵、午读、暮省”阅读活动。“晨诵”即:结合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读的复合课程;“午读”即:阅读各年级段的指定阅读书目。每天中午利用1:50至2:20的时间安排全校学生读书;“暮省”即:亲子或师生通过共写读书笔记、日记、书信等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学生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

5、各年级段的不同阅读表达形式。一二年级主要是读写绘结合,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呈现自己的阅读收获;三四年级利用“采蜜簿”按照教研组统一的格式进行词语积累、赏析优美句子等;五六年级也采用“采蜜簿”进行撰写心得体会

6.开放学生阅览室,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有序地安排班级进入图书室借书阅读。

7、开展关于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活动。如:我读我诵--诗、词、美文朗诵,我读我讲--讲故事,我读我记--读书摘记、卡片展评,我读我画--读文配画,可以是凸显感受的单幅画,也可以是展示情节的连环画,我读我感--读后感,我读我编--编手抄报,编班级同学或自己的美文集,我读我荐--新书介绍、火暴推荐等,以增强学生读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8、举办第三届“读书节”的评比活动。每年级评选出优胜班级一个,每班评选出20名“读书之星”。

四、实施措施

1、首先解决学生书源问题,以告家长书的形式动员学生每天节约一角钱,购买各年级的指定书目和选读书目,每位学生每月至少读完一本指定书目和一本选读书目,参加学校组织的“捐一读百”的读书活动,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2、制定读书计划。班级依据学校的读书计划制定本班的读书计划,如:包括组员分工、每次活动内容、预期活动成果、成果展示方式等。班内各小组再根据班内具体安排随时制定每次读书活动计划,如:小组名、组长、研究主题、指导者、汇报形式等。

3、 明确读书内容。各班在统揽学校规定的分年级读书目录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分配每周的读书内容,做到读有所向,忙而不乱,事半功倍。

4、强化读书方法指导。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做好“采蜜簿”的使用工作。

5、细化评价,加强考核。学校将注重过程管理和督查,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对教师组织开展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督促考查,提高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建立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学生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评价,淡化课外阅读的结果评价,把是不是形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了读书方法、激发了读书热情、形成了优良品质作为评价标准。

附二:“读书工程”各项指标要求

1、“读书”按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分年级极规定阅读总量,推荐优秀阅读书目。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推荐阅读书目附后)

2、“诵读”以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为目的,深入开展古诗文素养活动,诵读、古诗、词、文。小学阶段每生背诵古诗记号不少于70篇。

3、“阅报”阅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报刊。积极提倡学生订阅儿童报刊,做到一人一报刊,每天阅读10分钟。

4、每班读书活动每学期不少于3个。

·读书交流会

·读书知识竞赛

·读书演讲(朗诵)比赛

·古诗文背诵比赛

·读书笔记(剪报、手抄报)展评

5、认真进行阅读考级

根据推荐书目,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定阅读考级级等,设立五个等级,由考评小组针对所读书目提出问题,进行口头测试和书面测试,重点测试其读书能力,通过这种考级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效果。

6、读书笔记:重感悟、重积累是语文课标的显著特点。阅读积累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三年级以上学生建立读书积累本,使学生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要求学生学会做四种类型的读书笔记500-800字,篇数不限,根据阅读内容自己掌握字数。教师每周一次时学生的积累本进行检查,达标者在其笔记的扉面盖一个五角星,根据积攒的五角星个数评价其效果。

附三:各年级组学生的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

一年级必读书目:《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

一年级选读书目:《三字经》、《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经典故事》、《365夜故事》、《中外神话故事》、《益智故事》、《中外神童故事》、《宝宝成长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百家姓》、《 睡前十分钟故事》。

二年级必读书目: 《小猪唏哩呼噜》、《小布头奇遇记》、《伊索寓言》、《经典成语故事》、西游记《拼音版》。

二年级选读书目:《骑鹅旅行记》(瑞典·拉格格夫)、《木偶奇遇记》(意大利·科洛迪)、《十万个为什么》、《笨笨猪》杨红樱著、《丁丁历险记》(小开本全22册)(比利时)埃尔热 、《中外神童故事》。

三年级必读书目:《爱的教育》 《长袜子皮皮》 《夏洛的网》《犟龟》、《木偶奇遇记》

三年级选读书目:《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绘本)或《森林大熊》(绘本)、皮皮鲁外传、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笨狼的故事》、《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国童话》黄蓓佳、《世界之谜少年科幻小说系列》杨鹏 、《小兵张嗄》系列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长腿叔叔》。

四年级必读书目:《窗边的小豆豆》、《爱的教育》、《昆虫记》、《三毛流浪记全集》、《时代广场的蟋蟀》。

四年级选读书目:《纳尼亚王国传奇》(7册)《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鲁滨逊漂流记》、《十万个为什么》、《奇妙的动物王国》、《少儿百问百答 》、《魔法师的帽子》、《雷锋的故事》、《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错别字的故事》、《歇后妙语》、《椋鸠十动物小说系列》(套)(日本)。

五年级必读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国演义》、《水浒传》、《草房子》曹文轩、《女生日记》和《男生日记》杨红樱、《女生贾梅》、《男生贾里》秦文君、《我要做好孩子》黄蓓佳。

五年级选读书目:《福尔摩斯探案集》、《上下五千年》 、《冰心散文选》、《哈里·波特》、《资治通鉴故事》、《少年维特的烦恼》、《珍妮姑娘》、《岳飞传》、《女儿的故事》梅子涵 、《少女的红发卡》程玮、《小王子》(法国)圣埃克苏佩里、《希腊神话》(德国)施瓦布、《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童年》(俄)高尔基、《海底两万里》、《中外经典科普故事》伍钚编。

篇7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数学课外阅读 阅读现状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54

农村小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的引导。阅读习惯差、阅读书目单一、阅读能力弱等都是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农村小学生数学阅读方面的危机。这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的理解力都很差,还缺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此笔者一直想做这方面的研究,自我市实施《关于推进连云港市小学阅读工程的通知》以来,笔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学生数学阅读与数学理解力提升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数学阅读?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现状怎样?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可采取哪些措施?下面笔者就这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数学阅读的内涵及重要性

阅读是一种行为、动作。准确地说,它是一个过程。阅读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它应该贯穿各个学科,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这就是数学阅读的由来。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观念来认识、理解、吸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笔者认为,数学阅读就是读者对数学材料的感知、认读,并通过手脑并用来实现对阅读材料与原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通过数学阅读教学,可充分发挥数学教材的最大作用,提高学生数学语言水平、数学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积极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以达到的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随着课改的实施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对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现状

笔者选择本校六年级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现状作了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六年级100名学生完成问卷,所以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问卷内容涉及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兴趣、阅读时间计划安排和阅读氛围环境影响、阅读途径及阅读方法、课外阅读交流效应等诸多方面。据调查发现,现在农村绝大多数小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进行数学课外阅读。调查结果很让人担忧。例如,60%的学生认为阅读是语文或英语的事情,数学学习只要能解题就可以了;学生拥有数学课外读物的仅有20%,其中包括《小学生数学报》;88%的学生认为数学阅读对提高理解力有帮助。分别有72%的学生渴求通过数学课外阅读增加知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仅5%的学生有课前预习、课后记数学日记的习惯。调查也暴露出了农村小学生数学阅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现实存在的阅读障碍。如学生拿到数学题后不是先仔细阅读题目条件,而是依葫芦画瓢地解题;自认为对解决实际问题头疼,因为难以对题目中的众多条件进行正确理解;阅读习惯差、阅读书目单一、阅读能力弱等是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解决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问题的对策

如何解决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消除阅读障碍,通过数学课外阅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国数学教育家张广厚在给母校学生做报告时特别指出:“只做题不看书,是学不好数学的。”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实施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智慧与理性的管理者、教育者。创设什么样的数学育人环境,给予什么样的数学环境影响,让我们校园处处有数学,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学生在阅读材料的选择、计划的制订及阅读方法等方面都迫切需要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和帮助。下面笔者就这些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一,开好开学第一次家长会。我们把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提前到学期初召开,笔者对影响学习的诸多方面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进行整理,在家长会上做好动员工作。笔者动员家长保障陪孩子读书的时间,让家长知道陪孩子读书陪的不是时间是责任,让家长明白孩子数学能力的提升还要靠大量的阅读和理解。

第二,充分利用学校网站、笔者的博客及六(1)班的班级博客、图书馆、图书角、红领巾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以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数学知识”作为内容,主动传播,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和听觉的“数学文化”磁场,让学生时刻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保障充足的阅读量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课外书目,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除了继续坚持每期必读小数报以外,本学期实验班六(1)班同学数学读物阅读量猛增,借阅踊跃,他们不断为集体书库提供丰富精彩的数学阅读书源。很多学生在这种氛围影响下都将家中自己喜爱的、父母通过各种途径购买到的数学读物提供出来给大家分享,如管之誉同学将自己的一套10本精美数学科普读物无偿提供给班级分享。另外,借阅登记制、好书预定制、快速漂流制、心得分享制等的尝试,让学生们从被动阅读逐步转变为主动阅读。初步估计,本学期每个学生阅读的数学读物至少在5、6本以上,多的达10本以上。这样,保障了充足阅读,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指导学生科学阅读

让数学阅读走进学生的学习过程,数学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教师应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数学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从“要我读”转变“我要读”,最后上升为“乐读”“爱读”。

1.引导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一些课外阅读书目,再根据学生反馈的喜欢文章的体裁和书的类型来进行课外阅读材料的落实,是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师生可共同制订一个详细的课外阅读计划,以期在实践中能克服阅读的盲目性和低效率。这样,学生阅读的课外材料就不是单向的强迫,而是可选择的建议,那么,课外阅读在选材上就更贴近学生,备受学生欢迎。

2.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

指导学生写好每周一次的数学日记,并让学生在本班的数学兴趣小组上进行交流、评价。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身边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以数学知识为主题的童话故事;印象最深刻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报告或小论文;作业、考试后的反思;解题的方案和过程;典型的错题记录及分析;等等。

(四)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我校六年级加大了学生数学报的阅读动员和指导,充分发挥出小数报的价值。本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了“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读报系列活动(参加小数报现场比赛、参加小小数学家小论文比赛等),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也大大鼓舞学生阅读的士气,增强了学生的上进心。

与此同时,在班级中每周抽一节课时间开展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活动。如举办读书经验交流会、知识竞赛、剪报、摘抄展览、数学日记交流会;开展阅读摘抄,进行以数学课外阅读为主题的数学手抄报展示;设立班级“数学挑战王”,每周在榜内出两三道数学趣味题,鼓励学生接受挑战、大胆揭榜等。教师对各小组的活动做出适当的要求与指导,但具体参加哪项活动由学生自己决定,自由发挥。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更让学生有了数学阅读交流的使命感,需要他们投入认真的数学课外阅读中,去做精心的读书交流准备。

开展数学课外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拓展学生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能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自学的意识和能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指引学生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中畅游,历练出不凡的数学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有不同的数学思考方式、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为此不断努力!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增奎,张晓然.阅读策略与技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 余金鸿.对小学数学阅读方法指导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数学教育,2009(10).

[3] 王鲍军.走出“课外阅读”指导的误区[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12上).

[4] 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王芳.小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1上).

篇8

韩林

摘 要: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已有成为全社会、家庭、学校较为关注的问题。学生选什么样的课外阅读,怎样在课外阅读方面下功夫直接影响学生的作文能力,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影响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等。作者就山区小学生课外阅读作了调查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山区 小学生 课外阅读 调查

在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已有成为全社会、家庭、学校较为关注的问题。学生选什么样的课外阅读,怎样在课外阅读方面下功夫直接影响学生的作文能力,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影响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等。所以作为一名山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对本山区学生做了此次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在地处秦岭腹地的灞源乡中心小学六年级两个班进行,本地区是省级贫困县蓝田县山区的乡镇,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极为缓慢。本次共发放问卷84份,其中一班41人、二班42人,收回有效卷80份。

二、调查结果

1、课外阅读书籍的来源

山区学校比城市学校的藏书少,而且获取课外阅读的途径也非常窄,山区有些学生甚至小学毕业到初中毕业未曾读过一本课外阅读。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入学六年以来,一本工具书都没有的学生在一个班中竟占38%。可想而知差距之大,令人忧心。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并不高,不能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山区家庭不能满足学生的课外阅读需求。并且山区图书馆不够健全、藏书较少,图书较为陈旧,使用率低,不能合理开放,同时加之某些经济因素不能满足,丰富课外阅读开拓视野成为一句空话。同学之间互借阅读的比例虽大,但阅读面过于单一,有些书籍与学习并没有关系。租书方面本地区也没有类似的市场。从网上获知的为零,几乎没有学生接触过网络,所以一无所知,对于探究性的问题无从下手。

2、关于课外阅读的方法

类别

项目

六(一)

六(二)

阅读后做笔记的情况

经常作

27%

22.5%

偶尔作

33%

37.5%

不作

50%

40%

读书后与他人交流写体会读后感的

经常写

15%

10%

偶尔写

37.5%

30%

从不写

47.5%

60%

课外阅读有选择的

有针对性选择

17.5%

12.5%

无针对性选择

40%

45%

随便无目的

42.5%

42.5%

上表中所反映的问题实在令人担忧,对于课外阅读有待正确的认识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同时还反映出多数学生选择的盲目性,有的学生随便拿到一本便相互传看,在我班我曾发现有些学生竟拿些星座运势类似于算命的书籍传看,由于山区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相对城市的较差些,有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较多,对学生的教育相对松懈,学校的教育必定是有限的。社会之大,这样盲目的选择,可能会导致他们幼小的心灵遭受污秽。

3、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影响情况

项目

六(一)班

六(二)

认为有正面影响

37.5%

40%

认为有负面影响

35%

35%

无所谓

27.5%

25%

可以看出:有益的课外阅读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的确,在调查时有的学生说对自己的作文,同时对自己的言行也有很大帮助并能辨别是非等。很明显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思维表现极为活跃、语言组织能力较强、有较多的创新性问题提出。作文中语句流畅、观点鲜明、可读性强,处事较为理智。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反映迟钝,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成绩平平,没能有选择性地去阅读。

三、反思

1、由于山区学生与外界交流较少,信息较为闭塞,对外界了解太少。我曾问过学生:“你们长这么大,谁到县城去过?”一个班中竟寥寥无几,而大城市更不用说。每次带学生参加县一级的竞赛很难取得好的成绩,他们对部分问题闻所未闻。我虽然只是对山区学生的课外阅读单方面做了调查,但在我国还有很多类似于这样,或不如这样的地区的学生值得我们关注和帮助,使他们与城市学生缩小差距,让基础教育的阳光普照大地。

2、小学生对童话较为感兴趣。对有些适合他们年龄的文学作品不太敢兴趣,加之缺乏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引导,认为阅读只是一种形式。处于发育期的他们好奇心较强,如果不筛选阅读内容,很可能影响学习。

四、建议

1、增强山区小学生对图书馆的认识,图书馆应加大建设力度,合理开放借阅工作。充分发挥好为教育教学服务,能使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又好又快地发展。

2、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目的性教育,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要求学生多做笔记摘录学习优秀句段,多写心得体会,从而有新的体会发现,以此提高。制定计划,教师有的放矢的去指导学生。多进行一些优秀作文展评,辩论、演讲、朗诵、主题班会等活动。

篇9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现状分析 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但是,目前广大农村学校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与这些规定相差甚远。那么,哪些因素影响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呢?对此,我对本校三到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查和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农村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85%的学生认为应该多看课外书,觉得看课外书有很大益处,并能主动地阅读课外读物,这些数据表明农村学生已具有了课外阅读的意识,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外阅读的涉及面窄,比较抠门。

部分家长一听说要买课外书,就是作文书,学习参考书,形成优秀作文等同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古今中外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二)学生课外阅读过于简单化。

学生阅读基本上是囫囵吞枣,粗略浏览一遍,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即使做了读书笔记,只是摘抄课文而已,根本没有其他实用性的东西。

(三)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足。

一些家长对于“课外阅读”这一概念不理解,认为孩子对书本上的东西都是一知半解,阅读“课外书”,纯属多此一举。除了家长不理解之外,学校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也重视不够,甚至有一部分老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少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导致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造成课堂所学无用武之地。

(四)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不能得到保证。

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营造,时间也无法保证,因为是农村孩子,在家中,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少阅读书籍,只要一有时间,三三两两地就去玩耍。家长都是农民,还要为生活奔波,较少督促子女读书,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待在家里,让他们看电视。这样,孩子的阅读时间根本无法保证,还养成了不良习惯。

二、提升农村学生阅读水平的方法

鉴于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看法:

(一)加强家校联系,营造良好氛围。

课外阅读是在课外学生靠一种自愿自觉支配的阅读方式,它脱离了老师的直接指导。所以,家长的监督至关重要。经过调查发现,我班学生中能够自觉在课外读书的几乎没有,有极个别是靠家长监督。针对这一现象,要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让家长明白,孩子毕竟小,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就要对他们作适时的欣赏和监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孩子的阅读水平才会提升。

(二)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要相联系。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时就应该考虑怎样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想开去。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所以课外阅读一定要与课内阅读紧密联系。

小学生年龄小,再加上在农村,见识短、阅历浅,鉴别能力和欣赏能力有限。所以,在扩大农村学生阅读范围的同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依照读物的教育性、益智性和趣味性原则,积极向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书籍。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教完《狼和小羊》,就可以让学生阅读《伊索寓言》;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

2.推荐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宜的书籍

小学共六年,跨度比较大。教师推荐读物时,不能一个模式,必须根据不同年段,向学生推荐不同书籍。如对低年级的学生,可向他推荐带连环画、注音的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等;三四年级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具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可向学生介绍一些世界中外名著的简缩本,优秀的古典诗词,以及一些时事新闻报道,等等。

(三)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

篇10

 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调研已经结束,掩卷沉思,有让人欣喜的地方,也有令人深思之处。为了真正发挥考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现就本次测试做如下分析。

一、调研卷分析

1.具有全面性,关注基础,注重能力的提高。本卷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以课本为主,以基础为主,以学过的内容为主,遵循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

2.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其具有工具性,卷中安排了选择正确的音节、写词、写关联词以及通过句式写话等这些内容都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同时,又安排结合生活实际的题目,如第六大题的第三小题写名句等,都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二、整体质量分析

本次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考评中,    个班共    名学生参加了测试,合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为    。

三、学生测试情况具体分析

1.字词部分

重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一、二两题主要检测学生读准拼音的能力,对字词的掌握程度,并达到规范地书写,第三题主要检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商业街道用语错别字的认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书本上直接出现的词语掌握得还是不错,但一些课外的,如“地壳”这个词语错误率较高,第三题让学生找出商业街道用语错别字,其中的“插座”、“刻不容缓”等都不会改。第五大题“五光十色”也选错了不少,由此可见,学生灵活运用能力不强。

2.句段部分

卷中的第六题主要考查学生句段掌握情况。第一小题的写关联词,学生也错了不少,不是学生不会写,而是前后两句关系没清楚。第二小题让学生仿照例句写句子,许多同学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还是不错的,正确率较高。第七题在原文中修改错误也不尽理想,特别是“即使……也……”这对关联词比较多人找不出来。从这一部分来看,看清题意,重视句子的练习,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3.阅读部分

本次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大部分。课内阅读除了“清白”表面上指什么掌握不是很好以外,其他的题目都做得不错。课外阅读中,灵活性较强,而且没有统一的答案。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说出一到两点,也能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但是思考得不够深入,比如说短文为什么要以“拯救”为题,学生只能谈到是父亲拯救女儿,而不能深入想到女儿故意摔倒也是拯救父亲。

4.习作部分

此次习作题材广泛,根据材料写篇记叙文,又要明白一个道理,懂得朋友之间怎样相处等。从学生的习作情况来看,题材涉及面也非常广,有的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有的反映了朋友之间真诚的友谊,有的懂得了诚实的重要性,有的体会到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总体来说叙事完整,结构清晰,语言流畅。但是学生的文章缺少创意,缺乏美词妙句,具有个性的文章不多。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本次语文教学质量考评所体现的命题导向,对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应该有所警示,而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则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漏洞要填补。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这个理念,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阅读中有所发现,有所发展,有所创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和考试命题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性试题、个性化试题和创新试题将会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必须紧跟教育形势的发展,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法,努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2.要注重实践,大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积极的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让他们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并不断体验,这样才能有感悟,语文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说到底,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并不是全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勇于实践,坚持实践的结果。?

3.要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积累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能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要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课外阅读,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和读书札记。同时要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开展诸如办报竞赛、辩论、讲演等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运用能力的目的。

4.要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必要的解题技巧也是素质的一个方面。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的品质。在学习训练中,可选取一些时文、美文认真研读,由师生共同设计题逐渐过渡到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设计题目。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特征从多角度设计题目,设计不同能力层级的题目。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对素养低的学生,自拟一些知识性的题,自己肯定能作答的题目;对语文素养高的同学,可鼓励其张扬个性,放飞思维,大胆创新。

5.要制定科学的写作训练策略。首先,要进一步重视规范书写习惯的培养与指导。要加强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写作不是纯技巧、纯技术的操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要注意观察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要注意对生活环境、周围事物的敏锐的感知,及时记载下有关事件和自己的感悟,以便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并使文章洋溢真情实感。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明确记叙文表达方式的基本要求。写作是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一种“创造”,所以任何格式化的训练都有悖于创新精神。小学阶段是打好写作基础的阶段,主要以记叙文为主,我们应当让学生对记叙文有清晰的认识,应当力求达到新课程中提出的写作要求。最后,要鼓励学生在作文题目拟定、立意和形式上进行创新,指导学生写真情实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