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传承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5: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的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徐志摩 爱情诗 爱与生命
徐志摩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但是一直以来,他与林徽因、张幼仪与陆小曼的爱情故事却完全将他的诗名掩盖,这些爱情诗得到了后世的极高评价。爱情诗虽然是描写爱情,但是却富于哲理。在徐志摩的思想观念下,爱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传承,下面就对徐志摩的爱情诗进行深入的解读。
一、徐志摩爱情诗中的思想与人生信念
作品是思想的有机呈现,徐志摩的爱情诗中蕴含着他的人生信念与思想观念,认为:“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种信仰包括爱、自由与美,一直以来,他都希望这三者可以得到有机的融合。在三个因素之中,“爱”是其中的核心因素,徐志摩这种信仰的形成与他的人生经历、个性与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徐志摩是家中的独子,家庭环境殷实,养成了一种任性、自我的性格,这也是他放弃家业走救国路线的主要原因。在到英国留学后,剑桥浓郁的人文景观与文化氛围给徐志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不仅受到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华兹华斯、济慈、雪莱以及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影响,还结识了著名的作家曼殊菲尔、嘉本特、威尔斯,更是与哲学家罗素成为莫逆之交。在他们的影响下,徐志摩人生观逐渐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倡导自由、个性解放。在这一阶段,他还结识了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爱上了他的女儿林徽因,由此引发的情愫也为他的创作带来了无限的灵感源泉。
二、徐志摩心路历程对于其爱情诗创作的影响
徐志摩诗歌中反响最大的就是爱情诗,在他创作的诗歌作品中,爱情诗的数量超过了半数。对于徐志摩爱情诗的界定,学术界尚未得出统一的思想,有的倡导坐虚,有的主张坐实,由于关于此的划分标准尚未统一,因此,学术界目前对于徐志摩爱情诗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一般情况下,在评价徐志摩诗歌时,往往回避他的爱情诗,实际上,要想深刻地分析徐志摩的诗歌本质,就一定要对其心路历程与爱情经历进行深刻的分析。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结发夫妻,但却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当时徐志摩崇尚救国,对文学并不感兴趣,因此在这一阶段并未创作诗歌,但是,这并不是说明他与结发妻子毫无感情,相反,虽然是父母包办,但是在多年的相濡以沫中依然产生了感情。在徐志摩初到伦敦后,就写了家信希望张幼仪可以常伴左右。在与林长民的频繁交往下,徐志摩才逐渐移情林徽因,他内心的反叛精神完全被点燃,可以看出,他与张幼仪的结合完全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在蒋百里婚变的刺激下,他开始向往自由的恋爱。为此,他放弃了博士学位,追随罗素,而罗素与妻子的分手也对徐志摩产生了深深的触动,为了追求自己的真幸福、真恋爱,他提出与张幼仪离婚,豁达善良的张幼仪很快签字同意。在离异后的3个月,他为张幼仪写下了第一首也是唯一一首诗歌――《笑解烦恼结――送幼仪》,在同年的11月8日,徐志摩在《新浙江》副刊《新朋友》上发表了自己的离婚通告,这是对传统婚姻制度的一种挑战,也是他单纯理想主义的标志性表现。
徐志摩的婚变引来了各方的斥责,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他满意欢喜地认为自己找到了生命中的灵魂伴侣,但是,始料未及的是,林徽因在不久后不辞而别,这使徐志摩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中。
在与林兜兜转转的情感之中,徐志摩结识了陆小曼,他们相知相爱,从北京移居上海,但徐志摩并未完全忘怀林徽因,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在矛盾与痛苦中,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歌上。在林徽因回国之后,徐志摩将自己的情感深深埋藏在心底,这在后期《你去》、《在病中》的描述可见一斑。
在徐志摩的心目中,陆小曼符合理想伴侣的标准,陆小曼出生世家,才情兼备,能歌善舞。徐志摩是典型的文艺青年,他浪漫任性,充满绅士风度,他们意味相投,两情相悦,很快就迸发出了爱情的火花。在《雪花的快乐》、《我有一个恋爱》等诗歌中都充分表达出自己对陆小曼的真爱。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陆小曼是有夫之妇,他们在一起难免会受到家长的反对与社会的飞短流长,他们的爱情也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虽然欢喜,但是也有着莫大的压力。在《为要寻一个明星》、《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中,徐志摩就深刻的表现出社会环境与封建礼教给自己带来的压迫感,但这反而增强了他与世俗观念斗争的勇气与信心。终于,他们冲破世俗的压力,喜结连理。在婚后,他写下了《眉轩琐语》、《望月》、《鲤跳》、《新催妆曲》等诗歌,在这些作品中,都记录着自己与陆小曼幸福的点点滴滴。可快乐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的,陆小曼的讲排场与多病,导致徐志摩入不敷出,身心疲惫。到了后来,陆小曼吸毒成瘾让徐志摩更加痛苦,他创作灵感逐渐枯竭,陷入了迷惘与彷徨中,自己费尽心力追求来的爱情却竟然是这样,此后的夫妻见面常常伴随着无尽的争吵,徐志摩逐渐沦落到了失意与落魄的境地。
三、从徐志摩爱情诗中窥探爱与生命的传承
在简短的一生中,徐志摩创作出大量的爱情诗,正是由于他自己的感情生活丰富多彩才给他的创作带来了无尽的灵感,在诗歌形式上,他追求“浓得化不开”以及“分行的书写”,这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在表达情感时,他的口语表达方式更适宜表现内心情感的变化和自由变幻的心理活动。口语表达自然、生动、贴切、灵活多变,是徐志摩爱情诗艺术美的一个重要体现。
徐志摩曾经在《艺术与人生》中提过:“我们没有艺术,正因为没有生活。”正因为徐志摩有着丰富多彩的爱情生活,才会在诗歌上取得巨大的造诣,这正是他爱与生命传承的主要表现。徐志摩很多情诗都应用散文的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爱生活,如《我等候你》,相比其他诗人规范统一的格式,徐志摩诗歌的形式更加自由。很多诗歌中都应用了“神仙似的句子”,其表现手法也主要是直抒胸臆,如“我望着户外的昏黄,如同望着将来,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徐志摩善于捕捉转瞬即逝的情思与意向,不会过分追求画面的完整性,写人注重传神,写物则可以将自己的情思寄托在物的描写上。
徐志摩常常借鉴西方现代诗的象征手法,将幻想与写实相结合,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苦闷。总之,徐志摩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他与张、林、陆的感情故事正是他诗歌的来源。
四、结语
总而言之,徐志摩爱情诗中有着优美的语言、敏锐的心灵以及细腻的情感,他的诗歌中蕴含着自己对于爱情的信念与理想的执著。在诗歌上徐志摩的成就是巨大的,在爱情上他忠于自己,努力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曾经获得了彻底的幸福,但是也伴随巨大的苦闷与绝望,他英年早逝,但是他爱情诗中蕴含的独特内涵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参考文献
[1] 高占伟,丁毅.初恋失败的咏叹调――读徐志摩《再别康
桥》[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
[2] 王俊虎.意象・音乐・诗魂――徐志摩诗歌美学意蕴探析
[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篇2
一、传统音乐研究专家主旨发言
赵宋光的《有关岭南文化的若干思考》从岭南音乐文化研究现象出发,观照岭南自然地理、文化地理,清晰地勾勒出岭南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田青的《民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当下民歌挖掘、传承、保护中的种种现象为切入点,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冯明洋的《流行文化风潮中的岭南音乐》回顾了多元一体的岭南音乐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提出在现阶段全球性流行文化风潮中的岭南音乐文化建设,需要大音乐观、大文化观、大岭南观等理念引领。周凯模的《岭南音乐研究的方法学探索与实践》提出了音乐人类学视角的岭南音乐研究方法学理论。蓝雪霏的《地缘亲缘剪不断,闽粤音乐理还乱》从闽粤地理关系到闽粤历史民俗关系,以丰富详实的田野工作资料,分析论证了闽粤传统民歌的内在关系。李幼平的《广州南越王墓的音乐考古学观察》提出了“将音乐文化遗物归置于相关遗迹中进行综合考证研究”的音乐考古学研究基本原则。罗艺峰的《“汉藏——南岛文化丛”与华南玎族乐器起源的拟测》以人类学对“汉藏——南岛文化丛”的研究成果为理论认识基点,考证了由这种乐器演奏的萨佩音乐与中国疍民疍歌的内在关系。陈雅先的《探索中前行——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岭南传统音乐舞蹈研究》阐述了以地域传统音乐舞蹈研究为切入点,树立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引领学科发展理念,并形成了学科研究特色及教育特色。
二、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主题交流
(一)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陈天国、苏妙筝的《潮州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介绍了多年潜心研究“潮州音乐”的成果,认为潮州音乐不只是地方性乐种,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仲立斌的《“延续传统”还是“开拓创新”——粤剧“申遗”后的思考》,刘泽梅的《客家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之策略研究》等,均对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遗产传承中关于“延续传统”或“开拓创新”的问题进行反思。
(二)岭南传统民间音乐田野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在探索岭南音乐田野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显示出近年来岭南传统民间音乐研究者扎实有效的田野工作方法,陈雅先的《潮州大锣鼓民间音乐活动声音景观探究——基于景观生态学视野的田野与案头》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以学科交叉的思维方式,解读潮州大锣鼓民间音乐活动,提出建立于潮汕民间民俗活动所形成的音乐声音景观是具有核心价值意义的珍贵声音景观。潘妍娜的《民俗空间中的当代潮州大锣鼓——对于潮州市意溪镇下地段和磷溪镇埔涵村“营老爷”活动的比较性考察》,李萍的《潮州民间音乐“传统”与“传承”一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2潮州民间音乐考察纪行》,黄燕的《民间客家山歌主体音乐行为的考察与分析》等田野调研报告,蕴藏了丰富的岭南民间音乐活态存在信息,不仅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资料,还提出了岭南传统音乐传承与保护的有益见解。
(三)岭南传统音乐美学研究
刘瑾的《世俗与超越——论广东音乐的休闲文化特征与价值》从休闲文化理论的视角,提出广东音乐所具有的诗性文化特质。万钟如的《论广东音乐的非民间音乐属性》研究表明,成熟期的广东音乐具有与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大众流行文化的所有特征,即它的商品性、大众传媒的依赖性、通俗性和娱乐性。巫宇军的《“客家筝”美学思想探微》通过对罗九香等老一辈“客家筝”演奏家的演奏意识分析中,得出了“客家筝”由演奏向审美意境进行理论归纳和提升,并反过来用以指导实践的客家筝派风格。郭永青的《泷州歌艺术特征略论》解析了泷州歌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文化价值。
(四)岭南传统音乐历史及其流变研究
孔义龙、曾美英的《从单件青铜乐器看岭南早期文化传播》从岭南青铜乐钟的编制和性能上对岭南地区早期乐钟展开研究,认为先秦时期岭南地区的礼乐文化至少经历了岭外传入、吸收融合与独立发展三个阶段,并初步探索了先秦时期岭南、岭北的文化异步的发展态势。李英的《外江戏在粤东的生发与演进》,刘德波的《广东传统乐舞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范晓君、李琳的《赣南传统采茶戏音乐对现代粤东采茶戏的影响——以〈乌云下的歌声〉为例》,董学民的《潮剧音乐的融合及变异——以对高腔的吸收为例》,杨艳的《东莞沙田疍民与咸水歌探究》,李维路的《沙湾广东音乐发源地的历史渊源及保护措施》,均通过对岭南传统音乐不同乐种发源的历史渊源考证、音乐特点分析,解析岭南传统音乐结构的发生变化,由此引申出岭南传统音乐融合、变异的特点。
(五)岭南传统音乐资源的课程转换研究
居文郁的《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开拓粤乐文化空间——回顾开设〈广东音乐〉选修课25周年》提出“传承”的核心和关键在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乐种传承人,并根据传承人的演奏,整理出科学、准确、简便、实用的专业演奏谱。同时,将“无形化”的活态遗产通过“有形化”的方式记录保存下来,使之成为不断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依据。邓兰的《职业院校与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刘宏伟、陈秀清的《中小学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实践研究报告》,施绍春的《潮州大锣鼓锣鼓经鼓垒教学探索》,魏石成的《广西艺术学院本土民歌传承人培养机制考察》均立足音乐课堂,以提高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为出发点,在探索课堂教学实践如何渗透传统音乐文化方面做出有益尝试。
三、岭南民间乐社工作坊
“岭南民间乐社工作坊”是吸引与会代表眼球的一个亮点。
(一)岭南传统音乐三大乐种“私伙局”展示
会议邀请了岭南传统音乐三大乐种(汉乐、潮乐、粤乐)的三个“私伙局”(民间乐社)到研讨会现场,展示“私伙局”活动。这三个乐社分别是:“羊城广东汉乐团”、“黄埔区潮乐社”、“番禺区沙湾镇翠园乐社”(粤乐)。这三个乐社成员的年龄在50至70岁之间,大多是退休人员,“羊城广东汉乐团”由广东客家人组成,演奏了《迎宾客》(中军乐)、《怀古》(弦丝乐)等传统汉乐;“黄埔区潮乐社”以潮籍潮乐爱好者组成,演奏了《柳青娘》、《寒鸦戏水》等传统经典潮乐;“翠园乐社”以广州当地人为主,演奏了《娱乐升平》、《旱天雷》、《雨打芭蕉》等经典粤乐。这些乐社每周聚会,以自娱自乐为目的演奏岭南传统音乐,每个乐社均掌握了大量的岭南传统音乐曲目。工作坊演出不仅彰显岭南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也创造了使与会代表近距离接触民间乐社的机会。
(二)硕士研究生田野工作成果“潮州大锣鼓”游行锣鼓表演
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创新。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倡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应深入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田野调查工作。由该院研究生袁静静司鼓表演了潮州大锣鼓。研究生通过向潮州民间音乐传承人采集、学习锣鼓经,产生了有社会文化价值的毕业论文选题,为岭南传统音乐的“传承创新”做出了贡献。
结 语
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学术研讨会围绕“传承创新”的思想碰撞,产生了丰硕成果,体现在:
(一)重视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历史的研究
历史是起点,其被研究和认识的意义就在于它有待于被超越和延伸,掌握和梳理前人积累下来的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历史的研究,使我们在“传承创新”时不会忘记应立足于传统,只有在立足于传统的同时开创新意,才能使岭南传统音乐得以更广泛传承。
(二)重视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现状的研究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岭南传统音乐文化,也存在着对外来文化的吸纳、消化和利用,对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现状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高等音乐教育应通过对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现状研究,守望民族精神,坚持自身的文化主导权,保持民族音乐文化自信。
(三)重视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的高校传承研究
通过本次研讨会,建立了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使师生及与会代表能够通过学术研究引领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创新,并且利用岭南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契合新的时代精神和学科要求。
(四)对岭南传统音乐文化活态存在现状采取辨析的态度
篇3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美学研究严重脱离审美实践,这种脱离使得美学研究缺乏生命力和创新力。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鲜活生动的感性体验世界。继承传统的真正秘密在于挖掘、体会、并在生命个体身上复活这种灵动鲜亮、清新刚健的生命状态,使这些内化在我们现实人格之中。就是说,这种“生命形式”的复活才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复活。
一、我们的问题:美与美学的距离
近日读到宗白华先生批评上世纪初中国学术风气的文章,文中说,中国的学者“只有在书本上寻找各家学说的相互关系,替他们沟通调和,从中抽出些普遍真理来做成一个学说的系统”。这话现在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陌生,而且还感到切中时弊。因为我们当前的美学研究实际中,充斥着这种陋习。当前的美学研究已经显示出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倾向,诸多学者、学子幽闭在一室,为生计、为职称、为学位穷经皓首,埋头苦读,在理论中寻找理论,在体系中拼凑体系。他们所从事的乃是这样的工作:先集中精力埋头于先哲经典或二手、三手的介绍性资料中,努力寻觅挖掘,然后块块切割,拼接出自己的所谓学术成果。
俞吾金先生对当下的研究风气也有一针见血的批评。他说:“中国美学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生命、激情和灵魂。”俞先生指出:我国当前的美学研究在繁华的表面之下乃是“空前的贫乏”,并且认为这贫乏有三种表现:1、“美学理论的肤浅与趋同”;2,“审美趣味的普遍下降”;3,“审美鉴赏力的普遍丧失”。笔者以为,这也应当是美学研究学者们的共同感受:我们正是在用扼杀感性的方式来研究所谓“感性学”。以美学为毕生事业的学者,却没有足够的能力进人绚丽的审美世界,没有超脱浪漫自由闲适的审美心境来体验“美”的丰富高妙,更没有物我合一宠辱皆忘玉树临风的人生审美境界。审美并不能改变某些学者自己庸碌狭隘的品性和人生,他们还有什么自信向国人宣传学术的高尚!
我们号称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恢弘壮阔的古代文明,有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但正如杜维明先生曾经指出的,我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或许已经失去了记忆。在上世纪的一百年里,中国人在不断变换各种形式的革命、颠覆和批判中度过,在这剧烈的变幻和冲突中,中华古文明能有多少珍贵的财富沉淀在现代中国人的内心和生命里?
当我们停下枯燥艰涩的阅读,合起或晦涩艰深或陈词滥调的某些美学著作,把目光转向中国传统的审美研究,我们随即就会从中见到鲜活的生命、灵动的情感和彭湃的激情,心情和目光也不免随之一亮。显而易见,中国传统的美学研究中有极其宝贵的审美品格,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复活这样的审美品格应当是我们继承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新的纬度,这也应当给今天距离美丽越来越远的美学研究一个新的启示。
二、传统美学:生命的投入与怡养
成中英先生在《论中西哲学精神》一书中曾经写道:
“世界上有两种人会走哲学的探索之道。
一种人是想追求宇宙的真实,想从知识上去掌握存在的真理;这种人探索哲学的动机是理性知性的。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源于知识惊诧’,也许就是指这种哲学的冲动。
另一种人是基于对人生和社会的感遇,亦即基于某种存在境遇而引发对哲学的兴趣。这种探索哲学的动机是实践的、生活的。《易·系辞》中所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的‘忧患’,可说是第二种探索哲学的因缘”。
成先生认为,这两种因缘的差别在哲学的源头之处,决定并且显示了中西哲学品质的不同。西方哲学关心的第一个问题是身外的宇宙,是把自己作为认识主体之后,进而确立的认识对象—世界。西方哲学的第一次发问和回答都是这个世界的本源问题。最早有记载的哲学家如泰利士、阿那可西曼德、阿那可西美尼、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包括柏拉图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并试图回答“世界的本源问题”。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的关注却在于人,在于人的生命存在和社会生活。中国哲学的探求之情乃是激发于对人生和社会的感遇。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中国哲学回答的是:人,单就成为一个人的角度,应当如何去做的问题。他写道:“由于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养成这种人格。哲学不单要知道它,而且要体验他。在这里冯友兰先生又引用金岳霖的话来突出中国哲学家的人生追求:“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他自己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连续地、一贯地保持无私无我地纯粹体验,使他能够与宇宙合一。
由此可见,整个中国哲学一方面在学理角度追求个人内心的圣洁,追求个体行为的高尚;同时更注重在自己个人身上,在生活现实当中实现这种哲学追求。在中国哲学的探求道路上,生命的全面彻底投入,是它题中应有之意。同时,中国人的内在精神中,又养成了人与自然天生的和谐。中国文人特别注重在自由山水中作生命的怡养和享受。这是众所周知的,毋庸赘述。
在这样的文化基础和逻辑道路上发展,它的当然结果就是: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场景里,文人墨客可以挥洒他们的才情,舒展他们的生命。所以,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之济世情怀的孔子也有纵情山水的审美梦想,当听说曾点的理想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时,夫子也不免“啃然叹日,吾与点也。”(《论语·先进》)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基础上,展开了中国传统文人鲜活生动、丰富多彩、热情四溢的艺术化、审美化的生存状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筋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筋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古人的浪漫情怀就寄托于山水之间,与自然在本质的合一中同欢共乐。在中国传统文化生活当中,我们也常常见到“无须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隐逸闲适;“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自在洒脱;“把酒临风,宠辱皆忘”的志士情怀;明月松间,清泉石上的优雅诗意。中国的艺术每时每刻都与生命紧紧相连。宗白华先生曾经说艺术“使我们从情感和想象里体会到客体形象里的骨、筋、肉、血,就像音乐和建筑也能通过诉之于我们的情感及身体直感的形象来启示人类生活内容和意义。
甚至,中国的美学的理论研究也表现出一种真挚与鲜活,这是众所周知的,中国古典美学没有庞杂严密的理论体系,较少精密细致的逻辑推理,但却有精妙审美体验的点滴总结和直接表述。美学之“美”也并不构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魏晋时期美学理论推崇“神与物游”“气韵生动”;唐代提倡“离形得似”“境生于象外”“以心性为本,’;在明之后则主张“发乎情性,由乎自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中国传统美学始终在感性化地倡导和追求“境外之象,言外之意,’;追求飞鸿泥爪之痕、羚羊挂角之迹;追求物我两忘之境、心斋坐忘之怀;追求“同自然之妙有”“度物象而取其真”的艺术之本源;追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笼四海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审美想象空间。中国人自觉地在这天然的美妙与绚丽中间怡养自己自由超脱的人生,注重抒发主体的情怀。总之,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它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和追求的人生美学。
三、传统的崭新继承与心灵的全面开放
刘小枫曾经指出:“作为感性生存论的审美问题实际定位于哲学家和诗人们面临现代型社会形态的困境时所思虑的种种难题。从这种意义上说,‘美学’不是一门文艺学学问(甚至不是一门哲学的分支学科),而是身临现代型社会困境的一种生存态度。哲人和诗人关注的是感性生存的可能性,审美(感性)形态涉及到人的生存意义的救护。纵观现在美学研究的实际,我们提出的疑问是:我们的研究还是不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回答?我们是否有能力作出美学角度的回答?
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当前的美学研究与传统的美学形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已经长久地远离了艺术审美之境。大家都在重复别人已经重复了的真理,都在经典著作中“顽强地”寻找,以便能从中挖出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来切割和拼凑自己的所谓学术成果。
当然,美与美学是两回事,审美愉悦和从事美学研究更是两回事,但我想,我们从没有丝毫美感的人生与事业中决不会找出关于美的真理、美的规律。
篇4
【关键词】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雾化治疗;哮喘;生命体征;临床症状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5.080
Influence of whol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on vital signs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asthma patients with nebulizer therapy WANG Hui.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Hospital, Hohhot 010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whol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on vital signs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asthma patients with nebulizer therapy. Methods A total of 68 asthma patients as study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4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received nebulizer therapy,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whole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nursing,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heart rate, respiratory rate, clinical symptoms scores in day and night (P>0.05). After nursing, the research group had better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heart rate, respiratory rate, clinical symptoms scores in day and nigh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Whol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Nebulizer therapy; Asthma; Vital signs; Clinical symptoms
哮喘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又被称为支气管哮喘[1]。近几年, 随着空气质量的逐渐变差, 哮喘疾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不同于其他呼吸道疾病, 哮喘疾病y以治愈, 且易反复发作,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安全都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雾化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哮喘疾病的治疗方法, 但是单纯的雾化治疗, 不给予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非常容易引发患者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2-6]。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 给予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也是非常的重要。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哮喘患者在接受雾化治疗时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产生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接收的哮喘患者中随机选出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哮喘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34例。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6例, 年龄20~78岁, 平均年龄(49.0±9.7)岁;研究组中男20例, 女14例, 年龄21~80岁, 平均年龄(50.5±9.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本次研究中, 所有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均为雾化治疗, 其主要治疗方法为:使用2 ml的生理盐水与0.25~1.00 mg
的硫酸沙丁醇、0.5~1.0 mg的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混合, 将混合好的药液加入雾化仪器中进行雾化, 让患者吸入直至药液全部吸净为止, 2次/d, 15 min/次。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主要护理内容为: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有关于雾化治疗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相关饮食指导等。研究组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 主要护理内容包括:①对患者行为方面的训练。在患者开始接受雾化治疗时, 头几次的雾化治疗过程, 医护人员应该在患者家属的面前操作整个治疗的过程, 并指导患者呼吸。②对患者视听方面的训练。需要结合患者哮喘发病的原因和特点, 并结合雾化吸入治疗的流程、原理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方面, 对患者制定一套视听训练计划。③对患者的氧合疗法。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哮喘的改善情况, 此外, 氧合治疗还应与患者的视听训练相结合, 每次给予患者1~2 L/min
的低流量吸入, 每次吸入的时间为30 min, 使用氧疗与雾化治疗相互交替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及临床症状变化(包括日间临床症状、夜间临床症状, 评分越低效果越好), 并^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比较 护理前, 两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日间临床症状及夜间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研究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日间临床症状及夜间临床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06%, 高于对照组的76.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哮喘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反复咳嗽、胸闷、气促、喘息等症状, 在哮喘的急性加重发作期中, 这些症状表现的要更加的明显, 严重时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 对哮喘的治疗方法做出相关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3, 7-11]。引发哮喘疾病的原因非常的多, 如遗传、反应气道炎症等[12-14]。雾化治疗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 其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但是患者单纯的接受治疗是远远不够的, 医护人员还需要给予患者相关的护理措施, 预防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感染等并发症[15, 16]。
为了证明全程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以及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生命体征、临床症状进行改善, 本文对此展开了相关研究。根据研究结果表明, 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 比常规性护理干预要更加有效, 对患者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要更加明显。全程护理干预将心理护理、行为护理、社会医学集为一体, 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 以此来保证患者的治疗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 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以此来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 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 哮喘患者在接受雾化治疗时, 给予其全程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 且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下, 哮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也有所上升, 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郑成娟. 全程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12(32):626-627.
[2] 郭晓菊, 刘寒雪, 刘海容, 等. 护理干预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医学院学报, 2009, 30(5):679-680.
[3] 王芝灵. 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模式对其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的影响. 医学信息, 2014(9):188-189.
[4] 杨秀芳, 陈桂香. 护理干预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13):7-9.
[5] 邱惠仙, 谌朝辉, 陈兰珍.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临床医学工程, 2015, 22(1):85-86.
[6] 黄叶容. 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模式对其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3(20):97-98.
[7] 黄丹, 胥崧, 邬君芳.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51):247.
[8] 马仕容.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 现代养生, 2015(12):139.
[9] 李静. 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模式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健康大视野, 2013(3):109-110.
[10] 徐慧.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5):144.
[11] 唐惠. 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影响. 今日健康, 2015(8):300.
[12] 钱朝翠, 张妍蓓.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4, 18(5):453-455.
[13] 刘春利, 李文红, 刘博. 护理干预对成人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3):14-16.
[14] 鲍兴丽.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31):235-236.
篇5
说人生苦短,那是相比于宇宙山川而言。但若以特别认真的态度来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则人生之路不仅不短暂而且是漫长的了。于是世上就有了屈原的千年一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所谓之路即是探索人生真理之路,亦是漫漫人生之路,因为对他而言,人生之路即是探索之路,也正是他对待人生的特有认真,从而成就了一个千古的屈原。然而,生命终是有限,如何在这有限之中创造无限,这是一个问题。
人生之路即是探索之路,而探索所指向的目的即是人生的意义,而人生的意义或许即为对生命的延续。从经验主义出发,试想古今中外任何一人一生之所作所为,无不是在想方设法对本身的生命进行延续,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只有生命的不断存续,生命或许才有其意义。
纵观世人对生命的延续方法,无非两种:一种是对肉身的延续,一种是对精神的延续,这是缘于人的生命分别由肉身生命与精神生命组合而成。肉身生命的延续,可分两种,一是养生,尽量的保持肉身生命的存在,二是繁衍,即在肉身生命无法存在之后可以保持血统的延续。精神生命的延续则要花样百出,人们可以将自己的精神投入到创造丰功伟绩上去,也可以将其融入到绝世天籁中去,可以表现在精美绝伦的图画中去,也可以放在体大思精的长篇巨著中去,总之,通过一系列可以长久存在与永久传递的载体去完成精神生命的延续。显而易见,肉身生命的延续总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表现出的状态即是不断地弱化直至最终消失,而真正的使生命大放光彩以至永垂不朽的应该是精神生命的传播与延续。古今中外的先贤大哲们,肉身早已不存,血统也大多无处可寻,但他们依然活在我们的头脑里,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说出他们的名字,甚至可以对他们的生平事迹如数家珍,这并不是他们依然身强力壮的站在我们面前,而是他们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活生生的面容,比如屈原。由此可见,真正能够使生命得以长生不老的方法只有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了。一个人,拥有伟大的精神,他生命的延续并不是自己强迫的结果,那一直是后人自愿的传承,人们甚至会牵强附会地编出一个故事、一个传说、一些不属于他的事迹来丰满他的生平,从而使他的生命得以更容易、更广泛的延续。
当然,利用精神对生命进行延续,每个人都在做,但是不是每个人的生命都得到了延续,这是因为利用精神对生命进行延续是要经过无穷的探索,这就要有太多的时间、太多的恒心去努力,而很多人怯惧于此,终于没能成功。凡人之所以被人忘记,因为他把大把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满足现世的享受和对肉身生命的延续,而先贤大哲却完全相反,他们则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无穷的探索上、精神生命的延续上,所以他们则被永远惦记。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满意义,我们的生命得以永久的延续,那么我们不妨在这漫漫人生路上多一些探索,使生命充满深度,少一些庸俗,以防生命的浅薄,我们可以多一些努力,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升华,在升华中重生,在重生中永存。
篇6
摘 要 为了加深对高校体育教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认识,促进文化因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与融合,本文就针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文化因子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民族文化因子、生命文化因子和审美文化因子,然后又自此基础之上,探讨了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策略,希望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文化因子 高校体育 应用策略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关键,而对于高校教育来说,文化传承与创新不但是其至关重要的本质功能,同时也是现代高校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一点对于高校体育教育而言亦是如此,高校体育教育同样要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服务。但是综观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现状却可以发现,多数高校在组织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只重视身体教育的层面,而却忽略了在身体教育之外,体育教育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类行为和特殊的文化现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忽略了高校体育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让所组织开展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成为了一种没有文化灵魂的工具性教学行为。而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利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鉴于此,为了加深对高校体育教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认识,促进文化因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与融合,本文就针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文化因子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文化因子
一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民族文化。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地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起源并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作为民族发展过程中衍生发展出来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符号亦是如此,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专属的民族文化,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映射和反映。所以,高校体育教学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也在方方面面蕴含和反映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例如:近些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太极拳、马王堆导引术等引入了高校体育教学之中,而在太极拳和马王堆导引术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中,就蕴含和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再如,内蒙古地区的部分高校中开设了摔跤和骑马等体育运动的教学,而在摔跤和骑马等运动中则反映了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格。由此可知,高校体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因子,是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生命文化。之所以说,高校体育教学中蕴含着生命文化这一文化因子是因为,首先,所有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基于人的生命活动而开展的,依托于生命文化而存在,这一点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也不例外,高校体育教学不可能脱离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命文化而存在,否则就会丧失其教育的本义,而反过来生命活动和生命文化作为影响体育教学的基础要素,其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成效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其次,高校体育教学从多个方面展示了生命文化。人的生命包括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种主要的表征形态,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但能够引导学生去认识生命、感受生命、尊重生命,向学生展示自然生命这一最原始、最简单的表征形态,促进学生自身生命的发展,同时还能够通过各种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精神追求、生命意志和社会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促进学生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发展。所以说,体育运动从本质上而言,也可以说是一种生命文化,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生命力的完满发展和生命力的可能性”,生命教育是教育中的应有之义,因此,在开展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同样应注意关注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注意生命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入,体现生命教育的价值,实现生命教育的回归。
三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文化。体育运动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例如:体态美、精神美、服饰美等等,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与此相对应的,高校体育教学也因此呈现出了多重审美文化特征,不但能够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美、体会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还能够通过对学生个体形态锻炼和精神气质的熏陶,实现审美学生的审美追求。
二、高校体育教学文化因子的应用策略
首先,要注意理清文化与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之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教育的本质功能和重要使命,而教育则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要实现高校体育教学中文化因子的有效应用,就必须要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之中,通过改革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转型与发展。其次,要重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文化性的充分挖掘与展现。教学内容不但是高校体育教学中文化的表面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承载体,只有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文化性充分的挖掘与展现出来,让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文化因子具备了更加感性的表现形式,并通过工具性的操作以外在的形式展现于学生面前,才能够更好的实现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最后,要注意文化传承手段的合理运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文化的传承既可以通过语言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肢体符号来进行传播,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应根据文化特质和教学实际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运用。
参考文献:
篇7
在谈中国哲学史的传承之前,我们先来看语言文体传承:五经——先秦诸子学——汉代经学——诗歌——战国骚——赋——古体诗——律诗——宋词——曲——小说——现代白话文从语言文体的传承发展来看,并非一成不变的保守固有内容,而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吸收新的内容,逐渐进化过来的。语言文体是文化思想的载体,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保存下来,代代相传,是了解中国哲学史的思想发展历程不可缺少的资料,如果没有理清中国哲学史的传承性,不仅没有办法把握哲学史的整体性,而且还会忽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资源。
2001年的时候,饶宗颐先生在北大发言,提到《新经学的重建》,虽然一晃又过了10年,但是这篇发言稿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前瞻性和指导作用。在其文章中便提到:“我们的哲学史,由子学时代进入经学时代,经学几乎贯彻了汉以后的整部历史。“五四”以来,把经学纳入史学,只作史料来看待,不免可惜!现在许多出土的简帛记录,把经典原形在秦汉以前的本来面目,”这段话值得我们不断细看,饶宗颐先生不仅提到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还提出了经典的历史地位。
跟西方哲学史比较,我们更能看出中国哲学史的传承性和完整性。
人类的起源,西方国家是从神话开始转向自然现象的,如西方的哲学鼻祖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认为水是本源,那克西美尼(约前610年-前 546“)认为气才是本源,恩培多克勒(前490年-前430年)则认为应该是土、气、火、水。接着由自然派过渡到抽象派,如阿纳克西曼德(约前610年-前546“无定”年)认为是无定,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2年—497年)认为是数字,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56年) 认为是原子。
西哲这种一分为二的思维模式,使哲学家们陷入了唯物和唯心两种边界的困惑,这样就很难形成一以贯之孔子之儒学的哲学思想体系。相反,中国的哲学史内容则更加注重人自身的修养,注重生命质量的提升,如孔子以“仁爱”、“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老子提倡“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柔弱胜刚强”、“外其身而身存”、“慈”、“俭”等等修心养性的道德思想,佛学“五戒十善”、“自度度他”、“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了脱生死”等等行善解脱生命的思想,这些内容代代相传,历经时代的考验而不衰,无论是战争还是天灾地难病害,中国的先辈们总用智慧寻求各种保存的方法,留下先哲的思想。
到了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转折,便是由从外界的认识回归到对自身的认识,苏格拉底认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认识外界”,因此扭转了人们向外看的眼光,而转向自身内在的认识。苏格拉底的学说接着便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继承发扬,为了证明形而上存在的可能,亚里斯多德进入一分为二的思想,自圆其说的结果并不能让人满意,引起了认识论和经验论的辩解,因此而陷入了困境。这个时期开始转向休谟(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的怀疑论,到底创造世界的上帝是否存在,有没有可能,在这里进入了怀疑的状态,为了解决存在与思维的问题,上帝存在与否的可能,康德在笛卡尔的“自我”的启发下,提出了先验自我,认为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先验自我。但是费希特(1762年5月19日-1814年1月27日)却认为康德对于物自体存在问题的论述,会导致表象和物自体的分离,这样将不可避免地导向一种怀疑主义,所以用“绝对自我”进行物自体的肯定和稳固,谢林(1775年1月27日-1854年8月20日)对费希特的这种看法进行批判,认为“绝对自我”忽视了客观的重要性,所以应该重建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于是结合主观和客观,提出“绝对统一性”;到了黑格尔时期,才最终进行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他在唯物和唯心问题上,对前人进行了总结和批判,用辩证否定的观点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黑格尔认为一切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是“绝对精神”本身。
二、具有教育意义的人智学
从中国哲学史的传承,可以了解到经学在整个历史过程的重要性,经是整个哲学史的一页,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页,贯穿古今,历久而不衰,因为“经书是我们的文化精华的宝库,是国民思维模式、知识涵蕴的基础;亦是先哲道德关怀与睿智的核心精义、不废江河的论著。”“……‘经’的重要性,由于讲的是常道,树立起真理标准,去衡量行事的正确与否,取古典的精华,用笃实的科学理解,使人的文化生活,与自然相调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取得和谐的境界。“经”的内容,不讲空头支票式的人类学,而是实际受用有长远教育意义的人智学(anthroposophy)。”
上面几段话,深刻的指出经典的价值和重要性,以及经学与哲学密不可分的关系。经的内容是修学的重要依据,是“具有长远教育意义的人智学”。经的内容,是先哲们经过长期思考和实践,经过历史的检验而保留下来的经验,记载着永恒不变的真理。这与哲学的内涵是一致的。哲学,属于外来词,指爱智慧,含有追求智慧,追求真理的含义,在历史长河中,漫长的人类史最具有对真知的追求,中国哲学也应名副其实被理解为中国人类智慧的学问,而且是具有长远教育意义的人类智慧的学问。
虽然物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但是人文的发展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对生命的认识,没有了生命,世间一切皆妄谈,只有正确认识生命,关注生命,爱护生命,珍惜生命,才能更好处理好人自身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达到天人互争挽留的境界。
三、结论
篇8
关键词:原始舞蹈 “性崇拜舞蹈” 无形的文化遗产 发展
“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这是闻一多《说舞》中对舞蹈的见解,且认为:“生命的机能是动,而舞便是节奏的动;或更准确点,是有节奏的移易地点的动……但是,只有在原始舞蹈里才看得出舞的真面,因为它是真正全体生命的总动员。”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艺术的起源》中谈到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的劳动实践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的冲动――“性”的需要。《美学概论》中提到的就人的生活而言,主要有两大基本本能和身体欲望:食欲和。而在远古时期,更体现的是种族繁衍的需要,它不仅仅是关于欲望的,更是群体生活大和谐和生命得以延续的社会使命。为了祈求上天赐予人们繁衍的力量,远古先民用舞蹈向神灵诉说祈愿,自此便有了“性崇拜舞蹈”。随着生命的不断延续,当今的“性崇拜舞蹈”已没有了如同远古时期的社会地位,其发展也很不乐观,由此,我们未来的舞蹈艺术研究便缺少了更全面和广泛的原始所依。
一、“性崇拜舞蹈”――还原生命本质的舞蹈
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强大的自然压力,生育能力的提高受到极大制约:一是由于人口稀少;二是由于人的绝大部分精力必须用来谋求食物,次数受到制约;三是由于怀孕和生育严重影响和威胁女性自身的生存,这一时期,大部分两性之间的交往行为、生育行为等都有利于提高人类的生育能力,于是,人类就自觉地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性情感――“性崇拜”。比如,位于新疆呼图壁县的天山山脉的岩画就反映了原始社会后期性崇拜的内容,在岩壁上,布满了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有男有女,或衣或裸……这些舞蹈内容明显地表现出了原始初民祈求生殖、繁衍人口的愿望,原始舞蹈与性活动有着强烈的相似性。
(一)“性崇拜舞蹈”的艺术特点
“性崇拜舞蹈”注重舞蹈本身的原本性,即并非为了表演、为了在特定的舞台上以取悦一定受众而人为地创编的舞蹈,其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内容,仪式性的含义已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性崇拜舞蹈”的服装、舞具都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并有一定的远古含义:1.动作夸张,节奏欢悦。《中国民族志》中提到在云南奕车人的重大节日聚会时含有“性崇拜动作的舞蹈”。2.舞具独特,跳法别样。“性崇拜舞蹈”具有与其内容相匹配的不同形式的舞具,舞具的使用使舞蹈弥漫着强烈的节奏感和现场感染力。3.装扮多样,形式多彩。如《民族研究文集》中谈到在广西融水等地,每年春节期间都要表演“芒蒿舞”。4.原始风貌尽显,声情激扬。在湘西有一种“摆手舞”,也有明显的原始性色彩遗留。5.天人合一,和谐相处。“性崇拜舞蹈”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紧密地贴近和顺应自然,将人们热爱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风貌融入了舞蹈艺术中。如在云南西南部红河州的“若独独舞”。
二、“性崇拜舞蹈”――再“放”艺术之花
谈到仍活跃在当今舞蹈艺术领域的“性崇拜舞蹈”,就不能不提彝族尼苏颇支系的民俗舞蹈――烟盒舞。这支舞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的第二场“土地”篇章中有所展现,描绘了一幅对生命起源的追溯、生命过程的礼赞和对生命永恒期盼的生生不息的画卷。它用田间地头的本土少数民族演员和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演出服装还原生活原型,展现了最传统的民俗舞蹈风貌。笔者分析,就烟盒舞的动作质感而论,从开头的打板节奏引入,所有动作的质感都极具弹性,慢慢发展到男女对跳,你前我后,相互追引;其次,男女舞者相互缠腰、拥抱,有一段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男女由地面相互缠绵柔合动作展示到相互亲吻,再发展到都伏躺于地面,相互顶跨,四肢动作流动于舞台之上……这些舞段的内容实质上都是描绘男女的交合过程,最终,一个婴孩在男女对舞时坠地,两人暖心满满,怀抱生命的延续,以示生生不息。这就是在用天人合一的歌舞,将人身心合一的激情展现,表达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命传承使命。作为中国舞蹈史上自己营销、包装、推广的原生态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从高原村寨走向世界,为中国的舞台艺术走向市场探索出了一个崭新的运作模式,其中“性崇拜舞蹈”就是原生态歌舞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生命的延续何来对美好生活的欢悦和向往?所以,对“性崇拜舞蹈”当展的思考至关重要且迫在眉睫。
《云南映象》是一个发展原生态舞蹈的很好范例,它通过对云南民族原生态舞蹈的加工整理与商业运作,不仅保护了云南的原生态舞蹈,也起到了一定的传承与发扬作用,这种模式是大力发展“性崇拜舞蹈”艺术工作者值得借鉴的。
“把那些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挖掘出来,抢救下来,给观众、给后人留下一个活生生的民俗文化博物馆”是杨丽萍的理想,也是《云南映象》的真正意义所在。
(一)“性崇拜舞蹈”当展的理性分析
1.“性崇拜舞蹈”发展的整体态势分析
这种古老文化艺术的“活化石”(“性崇拜舞蹈”)在当今舞蹈艺术领域中发展不太乐观。对于涉及“性”的题材,人人三缄其口,都避讳深入探讨与研究,致使现在关于原始“性崇拜舞蹈”的遗存已渐渐消亡。
但从其特色条件上分析,它是原始舞蹈的起源之一,带有浓郁的原始时期特色,在道具、跳法、形式上等都有着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这对于许多舞蹈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研究机构和个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而从其社会条件上分析,它不再是个体存在的需要,而是种族繁衍的需要。因此,生殖成为了最原初的意义,虽然它只是男女双方的私密行为,但由于它关联到生殖,自身便具有了神圣的社会意义和使命。同时,“性崇拜舞蹈”在其经济潜力上分析,它具有很强的原生态属性,所以,在原生态文化产品开发上具有很大的可挖掘价值,这可以给予原始“性崇拜舞蹈”更大的舞台,提高原始舞蹈艺术的整体质量和吸引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激活这朵艺术之花。
2.“性崇拜舞蹈”发展应具备的原则
(1)“性崇拜舞蹈”发展应该具有保护原始风格的原则
“性崇拜舞蹈”的传承离不开原生态气息的舞蹈含义。发展“性崇拜舞蹈”在与时俱进的原则坚持下,也应长期坚持保护原始风格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我国丰富的原始舞蹈艺术的内涵,才能更彰显“性崇拜舞蹈”在原始文化传承下的魅力。
(2)“性崇拜舞蹈”发展应坚持适度开发原则
“性崇拜舞蹈”是原始部落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原始人繁衍后代的文化,其经济文化价值不可估量,但作为原始舞蹈艺术,应该被适度开发,不能一味地走商品化道路,应尽可能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3)“性崇拜舞蹈”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原则
“性崇拜舞蹈”的传承过程是随着时代而发展的,传承与发展“性崇拜舞蹈”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性崇拜舞蹈”的价值。应从“保护”的出发点去学习、继承和立足创造性地发展的基本态度对待原始“性崇拜舞蹈”艺术,多尝试、多创新、多突破。
3.“性崇拜舞蹈”的发展方向和有效措施
“性崇拜舞蹈”应向顺应时代文化方向发展,其内涵和形式应随着时代而发展。首先,可在保留其原始属性之上相应做些现代创作元素的融合,不守旧,重继承和发展,使“性崇拜舞蹈”在现代舞蹈艺术中再放异彩。其次,“性崇拜舞蹈”的发展应走精英文化发展通路。它是一种原始文化的生动再现,是大自然与生命繁衍的艺术之花。应从原始元素中吸取营养,发掘其精神层面的神圣意义,提炼其艺术价值,创作当代舞蹈艺术与原始文化结合的新作品,并着重培养传承“性崇拜舞蹈”的后续生命力。同时,“性崇拜舞蹈”发展也应坚持和谐文化方向。“性崇拜舞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当前发展“性崇拜舞蹈”应宣扬舞蹈中的和谐因素,并丰富“天人合一”的思想,从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教育和保护的双重作用。所以,切实制定“性崇拜舞蹈”的发展路线尤为重要。
(二)促进“性崇拜舞蹈”发展的几点措施
1.“性崇拜舞蹈”的发展应依托政府,给艺术强有力的支持
政府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对“性崇拜舞蹈”发展能否持续是一种关键的力量。发展“性崇拜舞蹈”属于公益性事业,所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给“性崇拜舞蹈”的发展创造有利的传承环境和发展条件,并尽可能给予政策支持等。
2.“性崇拜舞蹈”的发展应着重抢救保护传承者
要保持“性崇拜舞蹈”发展的生命力,需要保护拥有这种技艺的传承者。如有些专家学者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问题,应首先着眼于对人的抢救保护,而不只是让它进入历史典籍和博物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物质的保护,作为精神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人的传承,也是活态文化的传承。”
3.“性崇拜舞蹈”的发展应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始文化作为历史发展的源头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保护,它的原始性和神秘性也强烈地吸引着众多的文化学者和社会大众,所以,顺应这一趋势,广泛动员各界人士参与其中是基本措施。
4.“性崇拜舞蹈”的发展应适度与经济接轨
产业开发公司和地方政府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扩大宣传,同时推销当地的文化产品和进行有偿服务,这既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又可让当地民众自觉地保护其原生态舞蹈,较好地解决开发和保护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
5.“性崇拜舞蹈”的发展应健全机制,完善其生存环境
(1)建立不离本土的“原始“性崇拜舞蹈”文化传承基地”。
可以组织当地民间艺人培养原始舞蹈继承人,努力抢救、发掘和保护原始舞蹈文化。比如招收一定数量的有潜质的舞蹈学者进行专业学习,在此基础上再扩大传承人的数量。
(2)建立“原始“性崇拜舞蹈”文化研究所”。
可以根据地理和地方的发展态势建立综合、全面的原始“性崇拜舞蹈”文化资料库,包含文案资料、考古研究资料和地方传统影像资料等为一体的综合资料所。同时,应结合文化研究学者和考古研究者共同参与配合,全方位地、有历史依据和考证地还原原始“性崇拜舞蹈”,做最原始的保存工作,为舞蹈艺人对原始“性崇拜舞蹈”的再创作奠定稳固、坚实的基础,有根有据地进行现代舞蹈艺术的再加工。
(3)应提供舞台进行演出宣传。
目前,原始“性崇拜舞蹈”在社会上认知度不高,让人们客观、详细地了解原始“性崇拜舞蹈”的内容和形式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选择适合的地点进行周期性的演出,尽可能多地扩展自我发展的平台,走出濒临灭绝的局面,进而转向世界再“放”原始舞蹈艺术之花。
(4)建立原始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关系。
遗存下来的原始各类舞蹈都存在着“自我薄弱”的文化,(转第100页)(接第93页)在实施保护措施的同时,各民族之间应多进行艺术文化交流,建立地方与地方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形成合力,以达到人力资源的共享、互利互补的合作保护局面。例如,可适时举办原始舞蹈艺术座谈会、考古研究交流会和经验分享系列讲座等,为原始舞蹈艺术的传承保护奠定坚实的学术与技术基础。
(5)进行校园推广,再现艺术活力
把原始“性崇拜舞蹈”放到学校中去,一方面可以扩大在社会中的认知度,另一方面能引导其去学习正确、客观的舞蹈题材文化,同时可利用学生的发散式思维给原始“性崇拜舞蹈”提出现代性的创意,加速其发展。将原始“性崇拜舞蹈”以静态、动态的形式注入课本、课堂,就是以文字和实践的方式放入学生圈中去,同时鼓励学生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对丰富多彩的“性崇拜舞蹈”展开调查,为搜集、整理、研究做些有益工作。这种形式不仅丰富了学生对原始文化的认知,也扩展了原始“性崇拜舞蹈”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6)借助媒体,扩大艺术影响力
媒体的正确宣传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原始“性崇拜舞蹈”可以通过媒体进行演出宣传,制作原始舞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艺术宣传类广告,并制作专刊等扩大社会大众对原始“性崇拜舞蹈”的了解,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让原始“性崇拜舞蹈”更直接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变成一种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可观、可想,对它的发展传承就更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了。
三、“性崇拜舞蹈”――明日待放
原始“性崇拜舞蹈”是多舞种编创的思想创意源泉,编舞者可以打破舞种限制,开发多舞种的编创方式。例如在毛古斯舞的编排上,可以打破其单一空洞的含义和表演形式,尝试现代舞风格的再创造,营造崭新的现代舞表现和发展模式。其次,“性崇拜舞蹈”有利于理性科学地补充人对文化知识的认知和了解,有利于消除神秘感和性禁锢的现象,重新以自然、纯朴的态度对待“性”,而这种态度是建立在对“性”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这种理性的认识可以有效地作用于青少年文化教育和舞蹈艺术教育的研究,同时,原始“性崇拜舞蹈”文化也充盈了当代舞蹈追本溯源的价值传承和延续,对舞蹈生命力的发展与繁衍具有重大意义和推动力。
总之,“性崇拜舞蹈”是原始文化的传承,作为传递这种文明火炬的舞者应该大力保护这种无形的文化遗产,使其得以延续。舞者为生命而歌,为生命而舞,我们期待其发展存在于时间的同时,也存在于空间之中,并同时存在于我们民族的血液里与人类历史永恒的岁月中。
参考文献:
[1]宋蜀华.民族研究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王朝闻.美学概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刘达临.中国性史图鉴[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
[6]福柯.性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三生教育;和谐校园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极为广泛而又复杂的系统,它是不同层次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又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影响的一切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的总和”。如何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过程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多维的过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主要方面,其中,家庭教育因其独有的血缘联系、先入为主等特点,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教育功能;学校教育则系统化地对人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居于主导地位;社会教育是实现人成功社会化的重要阵地,起着补充、扩展固化的作用。为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保证三者协调一致,达到优势互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三生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以“三生教育”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契合点,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风建设、师德建设、学生自主教育建设统筹协调于“三生教育”中,有针对性、有效地开展实施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强力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一、爱惜自己珍惜他人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的生命意识淡漠,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甚至对自己以及别人的生命保持一种蔑视的态度。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教会我们要用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待人生的失败挫折,要有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珍惜生命珍惜拥有。生命本来就是一个过程,一个悲喜交加的过程,它让我们尝到了酸、甜、苦、辣、咸的不同味道,有的人经受不了打击,承受不了它的负重,从而放弃了脆弱的生命。在困难和挫折中,磨砺生命的意志,展现生命的意识,展现生命的光辉。一个生命的诞生,意味着一种无限的喜悦,同时也有着一个艰苦的过程,人的生命来之不易,为那来之不易的生命,我们就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去爱惜自己的生命,更珍惜他人的生命。
二、融入集体适应环境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生存是人的本能,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侵害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会学习、会生存、会生活的新一代。生存的意义就是能让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拥有实力,去让社会选拔和考验。生活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生活观念,学会与他人合作,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树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较好地去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人不仅要活着,还要追求有质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生命是生存的前提,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会在社会、生活中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三生教育培育学生和谐的潜能发展系统,使个体能积极主动地更好地适应和面对现代社会,有效地解决个体的“安身立命、健康发展”的问题,最终是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适应社会生活。
三、轻松心理释放压力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生命教育中的博爱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博怀,淡化心理压力。生命教育所要培养学生的不仅有一种胸怀广阔还要有兼济天下的情操。竞争是伴随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竞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竞争在推动进步的同时带给人的是莫大的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的形成根源于竞争,正确认识和对待竞争,正视竞争,敢于面对竞争,提高面对竞争压力的心理承受力。三生教育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落,从而缓解心理压力。生命是起点,生存是生命的展开。生活不只是活着还需要学习。生活是一个多面体,苦辣酸甜交错其中。生活教育让学生了解生活、学会生活、奋斗生活、享受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学会从失望、沮丧中找到出路,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排解压力的方法,而不会钻进思想的死胡同。生活教育帮助学生学会生活,轻松地面对生活,做好承担生活所带来的一切的准备,包括挫折,只要不被挫折打倒就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四、文明传承文化创新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是维持人类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源泉。没有生命存在,文化就失去了创造的主体,从而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任何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没有生命,自己作为一个能动主体参与改造社会和改造自然的使命和能力也就自然消失。一个不重视和不热爱生命的人,根本谈不上承担社会责任。大学既是思想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思想文化的缔造者,担负着塑造人、培养人的重任。而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大学的文化和精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客观地担负着生命教育的重任。发挥好和谐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大学生树立并完善其自身的生命之珍、生存之道、生活之悟,乃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所肩负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焦连志,黄一玲.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0.
【2】路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作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
【3】杜玉银.“三生教育”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昆明学院学报,2009.
篇10
遍布地球的植物是生命蓬勃的象征,这其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恰恰是种子植物——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上天有好生之德”,种子植物的出现,虽然伴随着数十亿年的风霜砥砺,但体现了自然对生命的爱。而生命就以生生不息的繁衍、繁荣回报自然的厚爱——中国东北发现的1300年前的古睡莲种子、以色列一颗有着近2000年历史的原始海枣树种子,穿过千年的时光,终于发芽……由此可见,种子,就是守护生命绵延的“堡垒”!它将柔软的生的希望守护在刚强的外壳下,即使历经千年,仍不改初衷,为了生命的延续,它可以长久地耐心等待,只要遇到适宜的环境,什么都不能阻止生命的美丽与庄严呈现。
世人都爱花、赏花,将之奉为“美”的象征。如果真正走近种子,你会发现,圆(球)、椭圆、肾、纺锤、三棱、卵、扁卵、盾、螺旋等各种形状、赤橙黄绿等各种颜色共同构成一个不遑多让、美轮美奂的世界。而且,佛经云“芥子纳须弥”,是这些大大小小、不甚起眼的种子,收藏了五彩缤纷世界,是一切“美”的源头。
小小的种子,是生命的堡垒和美的源头,但种子的美不太容易被发现,要理性和富于哲学思辨的人才会发现。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庄子喜欢花,孔子谈的则是种子——即“仁”,孔子讲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仁”。我们吃的瓜子、花生,不就是瓜子仁、花生仁吗?就是种子!虽然种子的形态各异,但基本结构却是一致的——都是有担当的种皮覆被、保护着柔软的胚和胚乳。“仁”就是种子里面最柔软的部分,孔子认为那是一切生命的开始,即所谓“仁爱乃生生之本”,生命要生长、勃发、延续,就是“仁”,是“爱”,是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