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手段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5: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宏观经济手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旅游业调控中经济协作的必要性分析
经济协作是经济主体为达到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开展的各类合作。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从管理上涉及各个行政部门,从内容上涉及各个行业。因此,旅游业主管部门需要与其他部门加强协作,互相配合,才能使得宏观调控发挥最大效果,达到调控目的。
(一)旅游业的综合性和跨行业性决定了其调控与管理上的复杂性。单靠旅游业主管部门进行管理,不但远远超出了其能力和职权范围,管理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例如,旅游业主管部门对某景区进行整顿,如没有物价部门的配合,票价问题就不好处理;没有工商卫生部门的配合,景区餐饮业的管理难度就会显著增加。因此,多部门的配合才能使旅游业管理调控真正发挥作用。
(二)调控效果最大限度发挥的要求。例如,国家想要扶持某一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财政部门予以财政补贴、工商部门予以政策支持、旅游主管部门发展方针指导等等,只有这些部门的互相配合,才能实现调控效果的最大化。
(三)多部门协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虽然现代的经济管理是分工明确的管理,但是涉及交叉领域的管理时,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密切协作,才能够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强调效率的经济制度,因此协同管理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二、我国旅游业调控在协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旅游业调控的目标在于实现旅游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此,需要各部门明确职责,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但是实际中我国旅游业调控的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部分调控部门对本部门的职责不明确。例如南宁旅游质量监管所对“黑导游”的回应,称其只管理“合法经营者”,无权管“非法经营者”。职责不明会导致调控领域出现真空地带,不利于调控工作的展开和调控效果的实现。
(二)各个调控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旅游局、发改委、工商局等主要旅游业调控部门“各自为政”,仅关注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这就导致这些部门在诸如门票价格等很多事情上的相互推诿和在一些“有利可图”的利益争夺。
(三)旅游业调控相关基本法律缺失。目前我国有关旅游调控的法律规定只有《旅游法》第四章的旅游规划和促进中有一些基本规定,缺乏旅游业调控部门互相协作的规定。同时缺少像美国《国家旅游政策法》和日本《观光基本法》等有关旅游业调控的专门的基本法律,
(四)监督不力。目前我国对旅游业调控的监督存在缺位,同时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也缺乏有效的相互监督。
三、对目前问题的对策
(一)尽快出台旅游业调控的基本法,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有法可依。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旅游业调控的基本法。以日本为例,日本在1963年以东京奥运会为契机,制定了《观光基本法》,后在2007年修改后更名为《推进观光立国基本法》。该法中明文规定了国家各职能部门在实施旅游政策时应互相协调,同时还规定了国家与社会民间团体之间的协作。
(二)丰富完善专门法,明确各部门职责。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其在管理上的多部门性,对这些管理部门的规制,需要制定相关的专门法律,或由这些部门自行出台部门规章,使得这些管理部门明确职能、落实责任,避免出现调控的真空地带或者出现重复监管行为。
(三)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可以在各级政府中建立旅游业的相关议事协调机构,统一指挥、分别部署,明确分工。同时可在旅游高峰期开展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对旅游业的重大事项共同处理。
(四)加强监督力度,完善监管措施。旅游业的调控需要各调控主体的协作才能达到最优目标,由于涉及主体多,因此监管必不可少,监管力度也需要相应增加。同时应引入社会监督机制,调动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笔者期望通过对我国旅游业宏观调控中管理主体之间经济协作关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可以为我国旅游业调控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从而完善调控管理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董玉明.中国经济法学导论[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2] 蒋莎.发展旅游业:政府缺位、错位与到位[J].天中学刊,2005(03).
篇2
那末症结在哪里?我以为,虽然中国的经济改革已过26年,宏观调控的概念自1985年的“巴山轮”会议上提出至今也近20年,但是我们还未完全认清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分别,进而还未有效地区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管这两种非常不同的职能。
去年5月,当代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卢卡斯来访中国,正值政府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出台。他在北京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对此作了一句话的评论:中国出台了这么多措施,没有一项是宏观政策,全部都是微观政策。此言一针见血。
在现代经济学中,宏观经济指的是总量,如政府的总支出和总收入、货币的总供给、GDP的增长率、劳动就业率和失业率,以及影响整体市场的价格参数如利率、汇率等等。不仅仅企业属于微观范畴,而且某一行业(比如汽车、房地产)、单个市场(比如钢材、电)都属于微观范畴。这一概念上的区分直接引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职能的分野:宏观调控指的是政府有关财政、货币、汇率等调整总量的政策;而市场监管指的是政府对企业、行业或单个市场的规制。当卢卡斯听到政府旨在对原材料、房地产、银行贷款方向等的限制措施后,由此评论自然不足为奇。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的手段是不同的。市场监管,比如对银行的监管、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对电信业的监管、对土地的监管等等,涉及某个企业,某个行业,某个市场这样的微观层面,因此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这三种手段都是适用的。而宏观调控则不同。
不少人认为改善宏观调控就是少用行政手段,多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我觉得这种提法不妥。首先,宏观调控是不能用法律手段的。虽然我一直主张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但那是在微观层面。事实上,我不知道有哪个市场经济中的政府是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其次,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之分并未触及问题的本质。宏观调控政策当然是由政府的行政部门制定和执行的,在这个意义上它是行政手段。但是政府应该是对宏观经济总量做调节(价格的或是数量的),而不是对微观经济活动做干预。
目前,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对投资项目的控制。在市场经济中,单个项目投资是微观问题,是企业、银行的事。投资项目审批既不属于宏观调控,也不属于市场监管,它不是政府的事。政府的宏观调控应该管的是投资总量,手段是财政、货币政策。在计划体制中,政府直接管投资项目的审批。既然管了上项目,就也要管下项目;既然让地方政府管了上项目,就也要迫使它下项目。通过控制投资项目来实现宏观调控,造成“自我辩解”的恶性循环。如果宏观调控不再通过对投资项目审批的控制来实现,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就走向成熟了。
宏观调控中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不能“一刀切”。这话似是而非。首先,宏观调控是政府对经济总量的调节,对总量当然是“一刀切”的,无论是在数量上(财政收支、货币供给),还是在价格上(利率、汇率),都是如此。其次,市场经济的精髓就是同一商品(比如同等风险的贷款)的价格(比如利率)要一律,因为它反映的是同一稀缺资源在全社会内的机会成本。根据这一“一刀切”的价格,企业和银行自己作出不是“一刀切”的数量决定――上不上项目,贷不贷款。这是使资源达到有效配置的机制。如果由政府去决定不“一刀切”的数量,虽然立即见效,但是不可能有效率。
宏观与微观不分、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管不分来源于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下,政府对经济无所不管。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职能必须做相应转变。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与市场监管职能通常由不同的政府部门实施,前者通常是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后者则是其他部门。政府职能转变归根到底是政府治理结构改革的问题。政府治理不仅仅涉及到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也涉及到政府内部的组织结构。
篇3
“调控”仍在继续
目前正在进行的这次宏观调控已经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五次宏观调控,从去年下半年起,到现在也将近1年时间了。目前看起来,本轮宏观调控仍未结束,可能仍会持续一段时间。究竟会持续到几时,专家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只说要看调控效果和视具体情况而定。
本轮宏观调控与前四次宏观调控相比,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首先两者针对的形势不同。前四次宏观调控,针对的都是当时经济增长中已经出现的超过11%的“大起”。其次,前四次宏观调控针对的都是经济的全面过热或总量过热。第三,前四次宏观调控都要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
本轮宏观调控,即第五次宏观调控针对的不是经济增长中的大起(2003年经济增长率为9.1%),而是为了防止出现“大起”局面,从而防止由“大起”导致“大落”。本轮宏观调控是一种主动的、局部的调控,调控的重点是3大重点行业,后来扩大到9大重点行业,目的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是与前四次宏观调控完全不同的。
手段更加灵活与务实
本轮宏观调控在方式和手段上也与前四次有所不同。在方式上,本轮宏观调控采取了渐进的方式,由冷静观察、温和预警到逐步加大力度,注意准确地把握调控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对看准了的问题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在手段上,本轮宏观调控综合采用了三种手段,即市场经济手段、体制调整手段和行政管理手段。市场经济手段,如央行的准备金手段、公开市场操作等,从减少资金供应上进行调控。体制手段,如调整土地管理体制,国务院决定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土地的体制,设立银监会,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等。行政手段,如随着人民银行调整分支行的信贷管理职能,各商业银行也相应调整了信贷业务的经营管理规则,加强了信贷风险管理;国务院还通过对重大违规项目的处理,组织固定资产项目和银行信贷的大检查,加强本轮宏观调控的效果。本轮调控中,人们更多看到的是有关部门将三种调控手段组合起来运用,如市场经济手段与行政管理手段结合运用,体制规范与法规执行结合运用,政策目标引导与解剖典型项目结合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宏观调控的效率,增强了宏观调控的弹性,软化了宏观调控的刚性,使宏观经济调控形成对失衡经济结构的制度性规范,支持和保障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与前四次宏观调控不同,本轮宏观调控还表现出了“有保有压、有紧有松,有动有静”的特点。对于地区、行业、项目的经济实体,有保有压,有限制有鼓励,行业调控突出重点,受重点调控的行业,谨慎地、逐步地由最初的三个,扩大为包括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建材、石化、轻工、纺织、医药、印刷等九大行业。在政策上不是全面紧缩,而是有紧有松,有动有不动,央行的准备金政策趋紧、信贷政策规范,但外贸外汇政策宽松;土地管理政策调整,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却迄今未动,在调控的同时,努力为经济增长创造宽松环境。
结果可能有三种
从目前情况看,本轮宏观调控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旧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如何继续以稳妥措施,巩固宏观经济调控成果,使特定时期的宏观经济调控平滑转入正常时期的宏观经济调节。二是如何促进消费合理增长,缓解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压力,避免非理性的投资反弹。三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本轮针对经济局部过热的宏观调控暴露了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体制瓶颈和资源瓶颈问题,要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推进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转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认为,本轮宏观调控可能出现三种结果。
第一是实现大家所希望的软着陆。要想实现比较成功的软着陆,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时间问题,软着陆需要有一段时间,时间上可能会长一点,二是继续深化改革,要想比较好的实现软着陆,需要坚持改革。
第二是硬着陆。硬着陆的五个因素,1、增速跌落的太快;2、不良贷款上升;3、就业情况得不到改善;4、企业间债务链加重;5、企业的资金困难。从目前情况看,这五个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存在,所以出现硬着陆并非无可能。
第三是出现反弹。现有的体制造成地方各级政府大搞投资的热情,为反弹准备了体制条件。在资金方面,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财政征收任务,目前财政的收大于支大概有上千亿元;因为抽紧银根,银行上半年存贷差扩大了5万亿元,银行里有大量的钱,同时也有花钱的冲动;再有就是大量的民间资本,为反弹准备了良好的资金条件。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继续实施宏观调控方面,目前政界、学界意见几乎惊人一致。一些企业界人士希望本轮宏观调控很快就会过去,希望到时候再大干一场,这种希望可能会落空,如果有基于这种希望的投资计划,需要尽快调整。
七个问题要注意
针对当前宏观调控的形势,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王元京指出,要使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落实,真正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当前在投资领域特别要注意七个问题:
一、控制投资增长要避免一刀切。既要防止因投资膨胀引发通货膨胀,也要防止因产业链条断裂引发通货紧缩。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在钢材、水泥、电解铝等中游产业层面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要充分释放已形成的庞大的产业产能,就必须加大旅游、房地产、消费品等下游产业的发展。如果调控力度掌握不好,导致产业链断裂,会使产能无法释放,需求不足则可能导致通货紧缩。另外,还要防止因信用链条断裂引发金融风险。目前一些行业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率不高,银行信贷的支持力度较大,形成了一批高负债项目,对银行资产的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但是在处理在建项目的债务关系时,也要区别对待,掌握好调控力度,防止信用链条断裂引发新的金融风险。
二、要防止过热行业卷土重来。经过调控,目前投资总量与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下一阶段应继续贯彻已经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并根据形势的需要进行一些调整与补充,防止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卷土重来,同时适当加大对农业、水利、能源、交通、环保、教育、卫生等薄弱行业的投入,加快旅游、金融、居民服务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以迎接新的经济周期的到来。
三、要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在当前的宏观调控中,由于土地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水资源政策、环保政策尚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地价、水价、税率、利率等经济杠杆的调节功能仍不够灵敏,这使得控制投资过热等重任过多地落在了产业政策上面,有关部门不得不使用某些行政手段来刹车,难免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未来应当更多的发挥地价、水价、税率、利率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分担产业政策的调控压力,替代行政手段的调控作用,用经济办法调控投资流向,在财政上,可考虑重新启用投资方向调节税。
四、要创新产业政策调控机制。根据当前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形势的需要,宏观管理部门适时提出了新的产业政策目录,规定了限制与禁止产业(包括产品)发展的清单,并且制定了相配套的信贷政策,取得了明显的产业调控的成效。但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产业政策本身也有着一定的不完善之处,即产业政策的调节往往静态的、孤立的支持与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却无法适应这些产业周期变化与相互关联的需要,从而难以避免供求偏差的发生。所以,要创新产业政策调控机制,尽量避免一人生病,大家吃药,要制订政策,鼓励发展产业集群。
五、要严格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从制度上限制各级行政机关越权配置投资资源。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强化行政问责制。重庆市最近通过了《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这是政府部门首次在制度上直接约束政府投资行为的有益尝试,应当充分肯定与大力推广。除此以外,还应当增强各级人大对政府投资项目以及债务融资的有效监督与制约,提高社会公众对城市规划、建设的民主参与程度。
篇4
一、我国经济法与宏观调控
中国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具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其自产生确立以来,概念的界定与理论的构建始终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进程保持着密切的联动性。那么,在当前中国的总体进程中,经济法被赋予当代的与时俱进性,是指国家为了预防或克服市场自身调节缺陷造成的失灵而制定的,对具有全局性和公共性的经济关系所进行的国家干预的相关法律规范总称,也就是调整需要宏观调节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宏观调控最早由经济学家凯恩斯所提出,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宏观调控是以国家为行为主体,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宏观经济或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的,以预防和克服由市场失灵所带来的、在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等宏观方面所存在的失衡、失调、失序状况,并促使经济宏观平衡、协调、有序发展为目的的合法行为。宏观调控的目的并不是消除波动,而是努力避免大起大落,防止经济过度扩张或衰退,增强经济稳定性,即在社会本位的价值利益取向基础上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具体目标又体现为:总量均衡、结构优化、就业充分、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都是为了实现对资源的配置以达到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宏观调控更应该尊重市场规律,并以尊重市场规律作为宏观调控的原则,让市场配置资源起到决定性作用。宏观调控涉及经济的众多领域,其是个全方位的调控系统,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均衡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经济法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价值
国家对宏观经济的干预不能毫无节制、毫无根据,经济法就是对这种行为进行规制使其合法化的规范,可以说,国家运用宏观调控体系进行的宏观调控行为要符合经济法的相关规定,经济法同样要契合宏观调控的实际需要。
首先,经济法是对宏观调控适时性的精神贯彻。现代的市场经济除了传统市场经济的特点外,还具有更现代化的特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的并存;国际与国内市场的关联;经济运行与活动的法制化(即“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以萨缪尔森为首的现代主流经济学认为,传统的自由放任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是同一理论体系的相辅相成的两种手段。不断建立完善的法制经济体系,经济法律规范的一个鲜明特点即贯彻国家干预的精神,突破了传统民法所奉行的“私法自治”和“契约自由”的原则,使调整经济关系的私法开始公法化。当今的经济法正是在市场经济对宏观调控的需求下应运而生,是宏观调控、国家干预的精神贯彻。
其次,经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行为的重要准则和重要内容。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内容上可以分为调控手段和调控方式两个方面。在调控手段方面,法律也属于一种调控,经济法律在宏观调控中,同计划、经济政策的作用性质一样,应归于宏观调控方式的一种,法律调控方式中的目标和任务是国家通过制定经济运行的行为规范,制约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各种行为关系(宏观调控经济关系和市场规制经济关系),维护经济秩序,使社会经济运行中的活动行为以及相互关系都纳入与法律意志相统一的轨道,使其有法可依。法律调控的原则可以高度概括为强制性原则,并具体表现为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无论是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还是必要的行政手段,都必须符合经济法的规范,在经济发展需求的条件下按照经济法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法合规的国家干预行为。在调控方式方面,除了要针对市场经济的形式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直接调控、间接调控等外,其还要通过经济法的规制来克服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来进行适度干预。宏观调控体系中是相互联系的宏观经济政策、法律等,其中包括的法律主要是经济法,如计划法、产业法、投资法、中央银行法、预算法等等,这些都是经济法中国家宏观调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不同种类的部门经济法律制度,反映了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行为以及具体措施更具权威性、法定性、普遍性,同时又通过法律具体条文规范的形式保障了这些目标的实现,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行为的法律依据。
再者,经济法基本原则体系是宏观调控体系的灵魂。经济法是以维护和实现社会利益为基本立场,坚持“社会中心”的利益价值取向,注重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就决定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对经济的调控程度要符合整体发展。经济法适度干预原则要求国家干预的范围、方法、手段、程度适度,要求国家宏观调控的均衡,决定了国家宏观调控行为的适度性。经济法坚持的经济民主原则为经济法的创制和实施提供了法律归宿,经济民主原则体现了社会、国家、个人之间的利益均衡,能够提供国家干预的效率,确保宏观调控目标的顺利实现,是宏观调控体系实体内容方面的具体要求。经济法坚持经济公平原则,是经济法实质正义理念的价值体现和原则确认,注重竞争公平、分配公平、代际公平,这也是国家宏观调控时对社会资源的处理的具体要求和准则。
三、结语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发展至今随时代需求产生的经济规范,是伴随国家干预,宏观调控需求产生的法律法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无论是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障政府计划的实现,还是纠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其运用的手段方式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经济法的宗旨和要求,经济法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价值不单体现为是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部分,更体现在经济法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地位的不可替代性。
篇5
一、法律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可以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强有力的杠杆。国家对于经济总量、需求关系、经济结构、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极为重要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其他手段,最常用、最稳定、最具权威性的是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往往要结合法律手段一并使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国家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经济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不断加强法律建设,围绕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深化依法治理,强化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法律手段,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竞争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可以有效地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实践证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是经济生命体赖以生长发育的气候土壤。当前地区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地区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有一个好的软、硬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硬环境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伴随经济的发展、硬环境的普遍改善和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软环境日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软环境中尤其重要的就是法治环境。对于各种资本和技术进入来说,投资者看重的不仅仅是低价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更为看重的是一个地区是否具有能够保障其资本运营安全的法治环境。法治的透明化能够保障利益的预期,政府办事的依法规范,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公平公正的社会司法环境,能够有效裁决经济纷争,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三)可以为企业拓展业务和改组改制提供优质的服务。我国加入WTO以后,进一步加大了整顿治理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保护知名品牌,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正当交易,改善了市场交易环境,法律在保证企业正常业务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转制、破产、拍卖、股份制改造中,坚持依法办事,依法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财务制度、分配制度和劳动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国有企业3年改制改造任务的完成,使大多数国有企业走出了困境,走上新的发展之路。
(四)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财产安全、征地拆迁、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领域的法律诉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按法办事,希望个人财产权益得到平等合法保护,希望生活平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因此,加强法律建设,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既是顺应民意之举,也是切实改善民生之措,这有助于凝聚民心,激发群众干劲和热情,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平安,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做好法律建设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具体措施
(一)增强信息公开意识,促进依法行政。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专门成立政务务公开领导小组及网络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创新信息公开形式,通过启用政府信息公开一体化平台建设,在政府门户网站设立政务信息公开栏等,丰富政务信息公开内容,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通过对本地区重大决策、经济运行、财税等工作进行公示,有效地保证群众的知情权。
(二)法律部门必须树立大服务的思想,使法律服务直接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一是要积极主动地为各级政府担当法律顾问,积极参与政府对重大经济活动的宏观决策,为各级政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使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二是积极参与各项经济活动,积极主动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法律服务。做到建议于决策之前,服务于运行之中,全方位、多渠道为改革与发展提供法律服务。三是积极主动宣传有关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使法律法规自觉地渗透到经济活动之中,使经营者、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正当利益不受损害。
(三)法律服务融入企业经营决策,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要由过去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和深层次服务,将法律服务融入企业经营决策和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当中。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许多重大问题,如企业改制、公司化改造、资本运营、实行股份制、合作制、企业破产等,都涉及到许许多多法律法规和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如果盲目运作,必将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客观上要求必须做到有关法律法规先行,使整个经济运行活动始终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运行,做到依法管理、依法生产和依法经营。
(四)改变分散服务模式,发挥整体的规模效应。要从那种分散服务方式变为整体服务模式,形成集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等多部门为一体的法律服务团队,充分发挥其整体作战的优势。这样的法律服务可以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各领域、各阶段,因此能够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纠纷,即使出现纠纷也可在初始阶段得到及时解决,改变分散式服务容易出现提供法律服务不及时或不全面的现象,从而实现更大力度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真正做到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助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中安,加强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保驾护航,《四川社科界》,1992年6期.
[2]苏兴荣,蔡碧,梁干,抓法制建设为企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中国供销合作经济》,1996年6期.
篇6
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本届政府过去五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时,指出必须坚持搞好宏观调控,并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三个坚持,即坚持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坚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政策,注重实际效果。
由此可以看到,本届政府将坚持搞好宏观调控,放在与坚持解放思想、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行政一样的高度来看待,视为过去五年在丰富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之一,足以体现出搞好宏观调控的重要性,以及本届政府对宏观调控的重视程度。同时,就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具体经验来说,又重点突出了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宏观调控手段的多样性及宏观调控政策的综合运用,从而避免单一手段和单一政策的局限。其二,表明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不是整齐划一,而是要区别对待,同时,在政策出台的时间和力度选择上,也要有所考虑,避免出现经济“急刹车”造成的不稳定。其三,主动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从政策的实际效果出发,不断总结经验,适时调整政策。
在报告中,温总理谈到2008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时,提出了五个更加重视,其中第一个就是更加重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谈到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时,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
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主要围绕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展开,温总理的报告具体量化了这些方面的内容。在这些指标中,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创出最近5年来调控目标的新高。2008年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引起当前物价上涨的几个因素今年内还将继续存在,是今年物价调控目标创出新高的根本原因。
就宏观调控来说,温总理在报告中还进一步明确指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可见,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的“两个防止”没有改变。同时,报告还特别提到了宏观调控的灵活性与科学性问题,鉴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势必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不仅要密切跟踪和分析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更要及时灵活地采取相应对策,尤其要注意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从而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起大落。(摘自2008年3月6日中国网)
篇7
关键词: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问题;应对措施
党的十八召开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建设,完善并处理职能转型中出现的问题,以促进经济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的国情,也体现出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成熟性,仍需在诸多方面进行改善。而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是促使经济市场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力量之源,并需要在发掘中,不断推进职能转型,克服一切困难,争取最终的胜利。
一、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意义
1.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
深化体制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经济体制改革又是体制改革中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经济体制在实践中不断的改革,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无法满足市场体系的建设需求,特别是政府管理职能转变跟进不了政府机构改革。因此,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抓好宏观调控,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面向于市场主体服务,进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2.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内在需求
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下,我国经济市场化呈现大规模发展的局面,对于宏观调控改革已成为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内容。在稳步发挥好市场机制的前提下,牢牢立足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这一改革中心,从根本上强化政府的决策与执行机制,从本质上重塑市场与政府的良好关系,进而形成两者和谐的互动。
3.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求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稳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需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为中心,促使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非常凸显民意、民生等问题,切实做到经济发展为民谋福祉,社会发展促和谐的良好前景。因此,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主动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服务管理体系等,以更好的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责任。
二、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近年来,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加快,政府职能正逐步面向于宏观调控、市场秩序的监督与维护等领域。在体制转轨的环境下,我国应该充分立足国情、审视国际大背景,努力创造出适合国情、有利发展的中国特色道路。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政府微观经济管理职能,二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
1.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
国民经济的两个方面就是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是国民经济总况以及其影响因素,且两者之间有着联系,即宏观经济要以微观经济活动为基础,而宏观经济又极大地影响微观经济活动的开展。在市场经济发展至发达阶段,促使各行业各部门形成依赖关系,并在形成有机整体时,对整个经济活动的协调管理产生作用。
2.政府微观经济管理职能
微观经济是国民经济中,以个体经济为主体开展经济活动,一类是消费者,另一类就是商品和供应者。政府微观经济管理职能主要面向于农业、工业等领域的个人和企业的管理。其实,微观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政府在微观经济的管理中,应该开放搞活,促使国民经济焕发出朝气。同时,政府要基于法律法规,对经济个体的决策进行相关的约束和限制,以确保市场的有序运行,给微观经济活动创造良好环境。
三、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政府的行动指南,强调政府职能管理的科学转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政府职能转型是新时期我国发展的需求,也是深化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从实际来看,关于政府职能的政策主要体现于:(1)把强化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作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任务。深切关注影响经济全局性发展的问题,研究判断国际环境变化,秉承“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原则,制定符合国情、有利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以鲜明的战略、任务以及产业政策,促使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2)减少行政审批。精简制度,落实办事效率是职能转变的要求。切实把冗长的审批事项“瘦下去”,才能集中政府精力,大力搞好经济建设等重要工作;(3)对于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切实做到“规范化、明主化、科学化”。正确而完善的决策离不开大量的信息,以及丰富的知识,这就需要逐步建立起与我国国情相符、体现与时俱进的制度。
就目前而言,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经济管理重心发生转移。改革30余年的风雨兼程,我国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与制度。在进入发展新阶段中,我国政府经济管理重心发生了转移,做出了较大幅度思维调整。牢牢坚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府经济管理重心,是关切大局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狠抓。
其次,经济管理职能方式的转变。对于该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行政手段的转变。由以经济手段为主向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转变,表现出更加全面而有效的一面;(2)管理已有微观向宏观转变。权力的合理分配,把本属于企业而被政府行驶的权力,归还于企业,并切实强化企业的自;(3)市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由以往“排斥市场、重计划”向“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四、落实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的若干措施
1.重构法制基础,确立现代行政管理理念
(1)确立现代行政管理理念
观念的转变与秉持是现代行政管理理念确定的关键,特别是秉持“有限性”挂念,切实收缩社会领域原有的侵犯性权利。态度决定一切,政府工作人员要保持好良好的工作态度,做到行政权力的合法行使,并收缩可能发生或已发生作用的权力。政府部门设定行政权力要合法,并有着具体的要求。同时,行政权力的行使是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接受司法、社会等的监督与制约。对于民主决策,要对社会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做到管理“到位”。政府在行政管理中,应该秉承“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不断地完善制度建设。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信用,且完善的信用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但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以行政管理的信用为重点,这就需要政府做好诚信的表率工作。而对于行政决策,要强化决策的监督,同步完善决策监督机制与制度,明确好监督内容、对象、方式、程序等。
(2)重构法律基础
法律制度需要体现针对性,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在重构法律基础中,要对市场主体资格制度进行确认,并在保护财产权制度的同时,切实维护好合同自由制度。国家对市场的干预是有限度的,于是政府适度干预制度,稳步健全社会保障等制度。
(3)定位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牢牢依据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型,特别是政府经济职能的方式转变。在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中,其定位的落脚点应该是强化宏观经济的管理与调控,严格制定完善的市场规则,以及组织好生产公共产品,进而为开放型的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
2.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的途径
(1)弱化政府微观经济管理职能
其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政府权力支配社会的格局形成了作用力,改变了原有格局。所以,进一步弱化微观经济管理职能,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权力模式上,改变政府一手承办的局面,如政府统一配置、计划人财物的模式,进而促使政府的经济权力变为有限性。同时,要弱化政府对微观的经济干预职能,政府干预的合理性,是在市场局面失灵的领域。并且,要把政企分开,特别是政企责任的分开,需要明确分离企业与政府间的职能,以充分发挥各方权利。
(2)强化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
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来看,我国市场化进程处于初期阶段,是体制转型期的大国。所以,在面对市场经济的考验、融入国际经济的契机下,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帮助与扶持。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要切实落实到三个方面:①发挥好平衡协调的职能;②做好战略引导职能;③起到保护的职能作用,这样才能确保经济市场的又快又好发展。
(3)区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权限
坚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领导,地方做好积极主动的配合工作。在工作中,要以“维护中央权力、尊重地方利益”为原则,积极寻找中央与地方发展的利益平衡点,以深化中央与地方职能权限的明确,促进双方关系朝“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3.切实发挥好第三部门的协同与沟通作用
对于第三部门,其实是相对于第一部门政府组织与第二部门企业组织而言的,可以起到协调与沟通的作用。同时,第三部门是非营利的非政府组织,是现代社会体系中的重要元素。第三部门的兴起和发展,是对于经济市场政治民主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
五、结束语
我国持续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发挥,为经济市场的发展、成熟注入了力量。当前,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仍存在诸多的问题,表现出不成熟、不完善的一面。而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又是深化经济市场体制、健全市场体制的需求。所以,要落实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为经济市场又快又好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孙亚忠: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和职能转变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1(02).
[2]赵贵宁:西部大开发中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新构[J].全国商情,2007(01).
[3]康 汝:政府机构如何发挥经济管理职能[J].财经界(学术版),2010(08).
篇8
[关键词]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协调;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號]F124
宏观调控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展开社会经济控制,维持社会再生产协调状态。区域经济反映了各区域经济水平、状态、规律。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差距悬殊,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有责任、有义务协调区域发展。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政府宏观调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展开分析。
1 宏观经济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1.1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政府采取宏观经济管理主要作用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指导、促进作用,优化分配,完善生产资源,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稳定国家经济。而想要保证社会市场稳定还需通过市场自发调控与政府宏观调控,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百花齐放,增加社会就业率、推动企业发展。同时,还有助于调动政府参与主动性,对促进经济体系完善起到间接性作用,使社会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水平。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宏观调控也存在管理失效风险。宏观经济是以计划指导为目标,对今后经济发展趋势的预见,政府根据经济预测展开宏观调控,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主客观影响如:决策依据信息来源真实性、准确性,决策人员专业水平,政府反应要落后市场发展变化,成为宏观调控最大影响因素。所以,及时对政府行为科学引导保证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1.2 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区域经济协调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政府想要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工作目标,也是区域经济协调有效方法。首先,社会经济总量稳定。经济总量指的是某个阶段国家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反映,宏观经济活动指标的集中体现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宏观调控短期目标即是维持社会供给与需求稳定,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这也是区域经济协调重要途径。其次,社会经济发展。基于长远角度分析,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长期建设发展的战略性指导,及时排除经济隐患,促进国民经济进步。区域经济协调具体而言,就是城乡、城市区域的统筹协调,要求两者必须保持同步状态。
1.3 宏观调控是稳定区域经济的根本需求
首先,宏观调控的基础前提就是计划手段,要求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短期、长期计划,适应宏观经济管理计划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经济计划。以间接形式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间接管理指的是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而是以市场为媒介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发展主要变量施加影响,通过市场传导引导微观经济行为,确保达到宏观经济管理标准。区域经济属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内容,以宏观调控形式进行区域经济协调。最后,行政方案。行政方案指的是行政单位利用行政权力干预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单位以宏观经济形式综合人力、物力应对宏观经济问题,如利益问题,都要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控制。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发展问题也随之暴露,尤其是区域经济失衡问题。现如今,我国经济水平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特别是长江、珠江、京津冀,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看呈高密集状态。但是,想要通过高经济水平地区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存在一定限制,进而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影响社会总体经济进步。现阶段我国主要劳动力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改革初期得益于上海工业与江浙区域农工相辅,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的乡镇工业和家庭工业发展迅速。此后,汽车、石油化工、船舶产业迅速兴起,使长三角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3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想要通过宏观经济控制保持区域经济平衡,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第一要素是政府以宏观经济管理为方法,发挥着横幅作用。综合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优势、问题,从而创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蓝图。相对于个体控制,宏观经济控制更能够规避市场风险、进行市场控制,通过扩大投资、吸引优秀人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稳定区域经济,有助于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经济水平提高。
3.1 促进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就是扩大投资,鼓励科技创新、扶持第三产业。首先,推动区域经济朝市场化发展,开放市场、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和市场制度、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保证产品、生产资料等走进来、走出去,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同时,要求政府打破行政性贸易壁垒,发展多元化、互补性的区域市场。其次,鼓励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政府综合有利产业资源,健全指导机制与产业制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在原有产业资源下以财政刺激形式带动企业走向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最后,扶持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含各类服务和产品,有助于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应在制度政策上给予帮助,为第三产业谋求更多福利优惠政策,并进行劳动力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生产效率。
3.2 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
关于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应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其中,留下来是将区域高学历、年轻劳动力、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人留下来;引进来则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资源。具体措施:首先,加强与金融、贸易、投资战略的互动,尤其是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贸的互动。“一带一路”建设既是现代社会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也是推动留下来,引进来的双向互动。其次,为外来人才提供更多福利政策,将优秀人才放在重点开发区,有助于达到人才流动的聚集效益。再次,政府应加大子女教育、公共卫生、就业支持,尽可能缩小与高经济水平区域在卫生、教育、文化、医疗方面的距离。最后,发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3.3 国家战略与地方战略协调
首先,秉承着产业承接和吸收同步、环保、产业技术适度的原则,选择利用适合的产业和技术加以承接。其次,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与自贸试验区建设协调,创建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重塑沿海开放高地优势。“一带一路”地区与自贸试验区叠加,全面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国内大环境下实现双向投资协调发展。最后,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以政策为导向使本土产业和转移产业实现融合,避免出现转移产业同质化问题。此外,长三角区域政府推动本土产业转向中西区域,基于宏观经济调控下创建优势互补的经济开发区。
篇9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合理与有效配置通过政府制定的集中统一的计划,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了经济决策权的高度集中,因为资源的配置者是政府,全社会统一的计划只能由政府做出,而不是由千千万万个经济主体分头做出。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正是这样的,在经济管理上,政府不仅管宏观,而且管微观。在管理方式上主要不是经济手段,而是靠行政命令。实际上,把全国视同为一个大工厂,众多的企业不过是这个大工厂的车间。企业基本投人要素—人、财、物,企业的生产过程—供、产、销,以及产品的价格,都由政府决定,国有企业实行国有国营,政企职能不分。由于不承认企业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集中统一的计划,按照行政区划、行政层次,采用行政命令加以实施。结果,企业成为政府机关的附属品,丧失了活力。
通过计划配置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有效,需要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完全准确的经济信息,没有这个前提,计划决策必然不符合客观实际而失误。第二,不同经济主体,包括各级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在价值观或利益的完全一致,以保证计划决策的完全实现。这两个前提条件是不可能具备的,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经济信息舜息万变,错综复杂,靠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照行政等级流动的纵向信息体系,不可能使经济信息的传递与反馈迅速而淮确。不同经济主体在利益上是多元的,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或经济利益。因而集中统一的计划目标不可能完全实现,用集中统一的计划配置资源,也就不可能达到合理和有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通过市场供求与价格的波动,资源配置者不是政府,而是市场上一个个经济主体。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下,经济决策必然是分散的,资源配置决策由成千上万个企业和家庭个人分头做出。由于市场配置资源固有的缺陷和失灵,政府的职能在于弥补市场的缺陷和失灵,从宏观上对经济调控。由于经济主体利益的多元化,政府主要运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利益,加以实施,以实现资源合理与有效配置。因此,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与方式。
要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首先要研究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政府瞥理经济的职能在于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和不足,凡是市场调节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政府干预,凡是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正是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地方。
市场经济已实行过数百年。历史实践证明,市场配置资源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缺陷,也有失灵的时候。
第一,基于市场调节是由各个经济主体根据市场信号进行的事后调节,因此,它不能确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也不能避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波动,达到经济的均衡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伴随资源的浪费,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顶定的目标,稳定协调地增长。
第二,市场调节不能解决某些宏观经济变量的确定和控制,如国家预算的收支总量、信贷收支总量、外汇收支总量等等,而这些宏观经济变量的调控,对经济稳定增长具有决定意义。
第三,市场调节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在公平与效率的选择中,市场调节注重效率而忽视公平。收人分配的公平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第四,市场竟争有产生垄断的趋势,而垄断使价格在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上失真,从而妨碍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
第五,市场调节不能有效提供社会必需的公共产品和劳务,也不能解决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
上述种种问题均是市场配置资源所不能解决的向题,也正是需要政府加以干预和宏观调控的地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等。
统筹规划、掌握政策,就是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计划、方针政策,制定资源开发、技术进步和智力开发等方案,部署公共和基础设施、以及短缺产业的发展。
信息引导和组织协调,就是为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企业提供经济信息,引导资源配置,通过组织协调,协调地区、部门、行业与企业间的经济关系,搞好宏观经济的综合平衡,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持经济稳定协调的发展。
提供服务,就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多方面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坏境。
检查监督,就是监督检查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照章纳税、交费,保证固有资产的完整和增殖,维护企业依法行使企业经营的自,反对垄断,保护公平竞争。
转变政府的职能,不是要削弱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既有不该管而管,不该严而严,微观管得过多过死的一面,也有该管而役有管,不该宽而宽,宏观没有管好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既有应当削弱的一面,也有应当加强的一面,以实现宏观管住管好,微观放开搞活的要求。
我国经济体制处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在这种体制背景下,要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切实做到政企分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资源配置者的企业,应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企业的基本投人要素和企业的再生产过程和生产经营决策应由企业自主决定。改革以来,企业自已有所扩大,但企业还远远没有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对企业千预过多,国家法规已确定的企业权利往往为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截留。要转变政府的职能,必须切实做到政企分开,凡是国家法令规定属于企业的职权,各级政府均不应干预,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转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经营机制条例》给予企业的各项权利。
第二,加快建立和完善包括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内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只有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和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各种市场信号才有可能成为反映资源相对稀缺程度的指示器,政府才有可能通过市场,运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市场体系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完善的市场机制也远远没有形成。要改变资源的配置方式,要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就必须运用政府的力量,加快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发育,建立各种市场法规,限制垄断,保护公平竞争,使市场有序的运转。
篇10
关键词:电力投资 换档减速 短期内加息
投资跳水短期内加息已无可能
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速度回升,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周期的上升期。但去年下半年出现了某些行业投资过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过快的现象,包括各种经济手段乃至土地政策、行政处罚等行政手段在内的宏观调控措施纷纷出台,力图使经济尽快降温。从某种意义上说,“调控”是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的“主旋律”。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调控措施已经收到明显成效。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60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6%,增幅比一季度回落了14.4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22.7%,较年初几个月的增幅已是大幅下降。国家重点调控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建材等过热行业的投资增幅更是大幅跳水。
据悉,钢铁和水泥的投资上半年分别增长了54.7%和56.5%,已经远远低于去年全年的96.2%和1.3 倍的增长速度,也低于一季度增长一倍左右的水平。
金融机构信贷增幅指标也表明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已初见成效。6月末,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6.2%,增幅比上月回落1.3和2.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4.1和4.7个百分点,增长幅度均处于央行年初制定的增长17%的调控目标内。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按可比口径比去年同期少增3501亿元,其中6月份少增2396亿元。
据分析,以上几个方面是中央用于观察宏观调控成效的指标。从目前数据看,投资增速慢下来了,银行的信贷规模也收缩了。紧缩银根的目的已基本上达到,其降速甚至还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料。在这种情况下,加息已没有紧迫性。其实,早在 6月初很多媒体断言加息已成定局的时候,本报《经济周刊》就发表文章认为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入,加息的可能性正在减小。即使美联储在7月将联邦基金利率由1%的46年低点调高了0.25个百分点,中美之间的利率差仍然很大,可以认为,短期内央行加息已无可能。
既然不加息,电力建设的资金成本便不会上涨,这个持续困扰着电力行业神经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资金紧缺已经在某些地方出现,虽然利率没变化,电力企业融资的难度却是大增。
电力紧缺缓解煤电油运成关键
据悉,在本轮调控中作为风向标的最终还是上游产品价格,特别是能源、原材料价格指标。认定本轮调控是不是取得了最终成效,调控的目标是不是达到了,最终要看能源、原材料紧张的局面是否得到好转。
今年上半年,能源供应量强劲增长,全国原煤产量、发电量、原油进口量、铁路煤炭运量均有两位数的增长。但是,资源“瓶颈”约束仍很突出,能源、运输和重要原材料的供求形势依然紧张,能源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上半年,电力供需缺口继续扩大,电力设备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压力加大。拉闸限电的范围由去年同期16个省份增加到24个,三季度电力缺口预计可能超过3000万千瓦。
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主要还是目前经济增长中重化工业比重较高。虽然,高耗能行业用电增幅已经回落,但今年上半年重化工业对电力的需求持续上涨。来自中电联信息统计部的数据表明,上半年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74.2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个百分点。
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制品业的用电量分别增长了31%、26 %、19.8%,远远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速度。 转贴于
要使能源、原材料紧张的局面得到好转,固然要努力增加供给,让煤电油运等行业的重点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坚持高负荷运转。但是,不少专家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扬汤止沸,要想从根本上克服缺电,还得釜底抽薪,即调整产业结构,建立高增值、资源高效利用、低能耗、区域合理布局的新型产业结构。
据预测,下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将放在优化结构、加快体制改革和转变增长方式上。
因此,宏观调控政策对电力产生的重要影响将日益显现。粗放的用电负荷结构得到改变,高耗能工业拉动的电力消费高速增长将不复存在。
其实,此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根本着眼点,不是为了限制发展,而是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时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平稳向前发展。根据上半年的指标分析,国家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已出台的调控措施,近期内出台新的力度更大的调控政策的可能性不大。下半年,煤电油紧张状况将缓解,经济增速也会略微下降,但仍处于一个上升周期内。
世异时移电力发展要“换档减速”
电力工业的独立性不如汽车、家电这样的工业部门,电力的发展需要其他经济部门的拉动,因此,电力与宏观经济的关联性也比其他产业要强得多。面对中央调控下的宏观经济发展新趋势,电力发展也要作相应调整。
首先,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速度逐渐减缓是必然趋势,今年的用电需求增速也将是前高后低。但电力装机的增长却是与之相反的前低后高。今年1至6月份已投产装机容量1639万千瓦,下半年按计划还将投产2000多万千瓦。更远地看,目前全口径在建规模为1.3亿千瓦。大规模的电力建设,将有利于保证电力系统有足够的备用容量,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会为正在试运行中的区域电力市场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但新华社的文章也指出:国家经济将回归到理性发展的轨道,电力市场增长的势头必然放慢,需求增长回落与火电项目集中投产同步发生,投资者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