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宣传推广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的宣传推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的宣传推广

篇1

关键词:刍议环境下;新形势背景;博物馆;宣传推广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从某种角度来说,博物馆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整体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其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对于我国文化的传播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均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新形势背景下博物馆宣传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我国博物馆的整体发展,国家政府也愈发重视博物馆的发展和建设工作,因此在这一新的发展形势之下,我们必须要加强博物馆的宣传推广工作,而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博物馆宣传推广工作的重要性:第一,在新的形势背景之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已经进入了经济市场的新世代,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人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发展,我国是所有的行业都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不断朝着国际化发展,从而也就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发展。第二,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来说,博物馆的宣传推广具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对于我国人民的整体文化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博物馆不仅是国家政府需要重点保护的文化产物,而且还是整个社会对历史文化的重要取证点。博物馆通过对其中的文化遗产进行相应的宣传推广工作,有助于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第三,博物馆通过有效的宣传和推广,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博物馆中的文物,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可以丰富他们的历史文化知识,人们通过在博物馆中参观和游览,可以感受到整个人类历史文化的魅力,从而在知识的逐渐积累中不断提升自我。第四,在新的形势背景下,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逐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娱乐设施和文明设备不断出现,这些东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吸引了大多数人们的注意力,这样就导致了人们没有精力去了解博物馆,并且在社会的各方面因素影响下,许多人往往没有参观博物馆的兴趣,从而极大的阻碍了博物馆的宣传推广工作的进行。第五,许多人认为博物馆是古板的、并无变化的,认为其常年会保持不变,毫无新意,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其中陈列的物品也不会有增加或减少,这样就导致了许多人去过一次之后便再也不会去第二次了,这也是博物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博物馆来说,加强其宣传推广工作时极其重要的,这样才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二、提升博物馆宣传推广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加强对内的推广工作

对内推广主要是指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通过对博物馆中的人们提供良好的服务以及对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而让人们感到满意,这样就可以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往来参观。良好的服务可以让游客玩的开心,让他们来了一次还想来第二次,但是要想实现优质的服务并不容易,必须在各方面的服务上让游客满意,并且实现一定程度的效果,从而才能收买观众的心。要想让观众满意,需要做到以下两几点:第一,对博物馆中的文物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考察和研究,不得对文物的历史进行随意的捏造;第二,提高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水平。博物馆内的讲解员的讲解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必须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足够的耐心、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职业修养,并且还需要对历史文化知识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担任博物馆的讲解员,从而促进博物馆的宣传推广工作,所以必须要重视该职位人员的招聘和培训。第三,不能够错误的认为博物馆的宣传推广工作只是在博物馆外,在博物馆内的宣传和推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了博物馆内的宣传推广工作才能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博物馆内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在新的形势背景之下,博物馆必然会逐渐走向社会、走向群众,所以应该要保证博物馆宣传和推广工作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第四,博物馆内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上想实现的,具有着非常强的社会影响,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博物馆中的文物分别是不同历史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具有非常强的历史性和针对性,通过博物馆内的宣传可以将这些文物的历史文化影响和差异传递到社会中,从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进行。

(二)博物馆外的宣传推广工作

在以前博物馆内的宣传推广工作主要是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进行传播,而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的宣传方式随之出现,极大的促进了博物馆的宣传推广工作。因此,博物馆在进行对外宣传和推广的时候,可以通过采用一些如电台、电视、广告、杂志、互联网以及报纸等现代化的宣传手段进行宣传推广工作,通过采取这些现代化的宣传推广手段,可以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博物馆的重要性。现今已经有许多的博物馆开始采用主动上门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通过主动到一些政府单位、学校以及社区等地进行宣传和推广工作,能够有效吸引群众的注意力,让人们对博物馆文物产生兴趣。同时,由于博物馆属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故也可以采用免费开放的方法,这样也可以有效促进博物馆的宣传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

[1]孙丽娟.新时期的博物馆创新发展[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04):331-331,321

[2]赵博.谈新形势下的博物馆展览工作[J].魅力中国,2013(01):44

[3]李文静.新时期博物馆的创新发展[J].卷宗,2014(04):52-52

篇2

一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动态管理机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激发非遗传承活力,奋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加强XX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二是推动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文化、图书、博物三馆及XX大剧院建设,打造文化艺术创作生产主阵地,实施舞台艺术、美术、书画等文化艺术精品工程,设立舞台艺术扶持资金,加大创作和扶持力度,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坚持以演出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激发基层文艺工作者的生机活力,让基层文艺工作者走进生活、融入产业、服务当代、服务大众。

三是提升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品质。优化县级重大文化设施布局,规划建设文化设施。优化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发展,着力构建完善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篇3

摘要:文章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是否符合读者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是图书馆服务能否取得成功的标志之一,而图书馆的宣传推广工作可成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沟通的重要链接。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2-0086-03

收稿日期:2014-11-17

作者简介:辛秀琴(1985-),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助理馆员。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趋于成熟,作为中坚力量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也迎来最美的春天。为增强读者服务的辐射力,提升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公共图书馆业界普遍运用营销、包装等方式推广服务项目、服务理念,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笔者认为现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到今天,已不能仅将“家喻户晓”作为宣传工作的唯一标准。图书馆宣传推广工作更需要与读者的文化要求、精神需求挂钩。图书馆服务工作是否深入人心,读者有发言权,而宣传推广工作恰恰可以成为联通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1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宣传与推广的宗旨性

作为广东省文化强省三大文化标志性建筑之一,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更是广东总书库、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东省分中心、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广东省分中心所在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宣传与推广工作深受上级部门的有效指导与支持。如2013年11月,广东省文化厅专门就“公共文化服务”“历史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文化艺术普及提升”“发展文化产业”“对外文化交流”等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领域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展开一系列深入合作,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全面合作跃上一个新台阶,对文化共建共享做出有益的探索。“让读者知道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是什么,有什么,读者可在此获取什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从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性质和任务、发展动态、服务内容和宗旨、馆藏资源情况、具体的服务手段、服务功能、服务效果及图书馆的各项社会活动等方面出发,向社会各界宣导的是图书馆的文化、弘扬的是图书馆的理念与宗旨、推介的是图书馆的各项读者服务。以2013年为例,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共接待进馆读者12,888,072人次(含各流动图书馆),比2012年新增1,661,276人次,平均每天服务读者约35,310人次,联合参考咨询网读者1,197,595人次。

2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宣传与推广的有效性

2.1强调专人、专款

读者服务的每个细节是否能成为新闻素材,宣传效果是否收到效益,有多种因素共同起了作用。笔者认为其中有两个关键的因素。

2.1.1具有推广、策划等能力的工作人员将首先确保整个宣传活动的有效推进。“身临其境的图书馆员往往有更敏锐的观察与判断”,让工作在最前线的馆员直接参与媒体的报道是有效宣传的途径之一。而馆员是否有灵敏的新闻触角,是否有应对媒体询问的能力,是否可撰写出反映读者活动主旨的通讯稿,显得尤为重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虽未设立专门的宣传策划部门,但在业务办公室内设有两名专人负责全馆宣传事务,全馆各部门也设有专门联络员负责各部门的信息上报工作,做到上传下达的信息传送纽带畅通无阻,防止了消息的滞后或是被忽略。此外,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也专门组建有一支通讯员队伍,目的在于熟练掌握馆藏资源、服务项目、信息咨询等,力求成为宣传读者服务的引航员,而非宣传的“二传手”,这一支队伍正在逐步成熟。

2.1.2充裕的经费和丰富的资源则保证了宣传工作的有序进行。当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每年的免费开放专项经费约有100万元,宣传推广工作产生的费用包括媒体宣传费、制作海报、宣传册、内刊或广告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崇尚节俭,除了专项经费的保障外,也通过与资源商的合作获取赞助费用等形式取得更为丰富的宣传资源。所需宣传费用都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得严格核实,避免不必要的开支,以助力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

2.2把握宣传卖点

文化推广,并不是一种只为“售”的宣传,也不是只为“卖”的噱头。在全面、系统宣传图书馆的同时,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锁定宣传亮点,重点、稳步推进。

2.2.1对大众读者的基础服务。图书馆地处广州市老城区,也是老广传统文化扎根的中心,读者热衷于传承当地传统文明。抓住这一特殊的地理优势,在展览、讲座的选材上,尤为注意体现广东地方特色的文化展示。如2013年展出由老画报、实物组成的《旧粤风俗――清末民初画报展》,取材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出版的《旧报新闻清末民初画报中的广东》一书。该书图文并茂,反映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广东社会生活和民众心态的真实写照,其中展出的“开灯”“生菜会”“食鱼生”等一系列日渐离人们远去的广府民俗,更是为当地以及对老广文化充满兴趣的读者提供了重新认识当年粤人生活的情景。画报展出仅仅三天便吸引了8,708人次的读者观展,引得各家报社、电视台的争相报道,如《新快报》2013年2月28日刊载的《看清末“微博体”识粤地民俗文化》,《广州日报》2013年3月4日刊载的《广州清末民初已“禁食猫犬”》,《南方日报》2013年2月28日刊载的《中山图书馆画报展 重现旧粤民风》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还陆续推出《岭南民俗摄影作品展》《粤港澳历史建筑摄影大赛展览》《粤港文化在美国:波士顿华人生活百年历史图片展》等展览,分别吸引读者14,830人次、9,200人次、7,104人次等,除此之外的《西洋记者眼中的中国之广州篇》《商海藏珍――广东近代商贸文物文献展》等一系列画展,也深得读者好评。为了方便读者足不出户乐享图书馆服务,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自建了岭南文化系列资源库,揽括粤东、粤西、粤北等地的特色文化,生动形象地向读者展示完整的粤土文化和风土人情。读者可通过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APP等设备移动下载相关链接,随时随地细品广东的风俗韵味。此外,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现有的文化品牌中的“粤海听涛”“中山讲堂”等读者活动也运用了此种亲近读者的技巧开展活动推广,宣传效果明显可见。不仅迎合读者探究自己生活区域的历史心理需求,满足老广读者对探究当地文化的渴望,符合当地读者的文化需求,也加强了对广府文化的传承和研究。

辛秀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宣传工作现状与改进策略辛秀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宣传工作现状与改进策略2.2.2对弱势群体的读者服务。以2011年开始设立的广东省捐赠换书中心为阵地,目的在于倡议并动员市民踊跃捐书,“捐出一本书,成就一个梦”,帮助山区贫困孩子,共同实现“同在蓝天下,共享读书乐”的美好愿望。该中心建立三年以来,与《南方都市报》、广东电视台紧密合作,共同推出募集图书的公益活动数场,举办多次“思享汇”、厚朴学堂等大型公益讲座,并在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的黄金时段得以宣传,取得了良好的口碑。此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联手媒体上山下乡,携带通过募集所得的图书前往贫困山区,捐赠小学“爱心阅览室”,更是掀起一场深入的系列报道。通过随机对1,000名入馆读者的问卷调查显示,95%的读者认为自己由此真正地参与了公益。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不遗余力地推广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开展为特殊儿童无障碍阅读服务,定期举办盲人诗歌朗诵会等,将图书馆服务延伸至社区、农村、中小学最基层的角落。以实实在在解决读者困难为出发点,促使图书馆服务理念更为具体,并深入人心,这也从侧面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服务进行了宣传推广。

2.2.3对有特殊信息需求的单位和读者提供特殊服务。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于1991年就创办了专为全省各级领导和决策机关提供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决策内参》,此后又先后推出《文化内参》《警界参考》《港澳文化内参》及自建“海外中文专题数据库”。内参旨在利用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对馆藏的海外中文报刊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与开发,为高端读者提供专门性的信息服务。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等相关部门开展图书馆资源使用率的调研发现,他们对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及电子资源存在极大需求,为此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这些部门提供了专项电子阅览证,此举获得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这已成为一个展示图书馆与读者和谐发展的文化创意品牌,为其工作提供了极为准确、有效的信息源,也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2.2.4对馆员工作的认可宣传。馆员是图书馆的一批特殊读者,代表着特殊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重视对馆员工作的评定,更注重为馆员营造一个尊重与被尊重的工作环境。自2011年4月起,为表彰和奖励为读者服务的优秀工作者,图书馆开始在一线服务部门开展“微笑馆员”评选活动。2012年12月正值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百年馆庆,馆办收集全馆500多位馆员的笑脸照,制作成一副名为“1921―2012”的笑脸墙,引得众多读者驻足观赏、讨论。读者意见簿上写满读者对馆员工作的感谢或寄语。2013年在广东图书馆学会创办50周年之际推出了全省公开选评“最美图书馆员”的活动,树立了公共图书馆文明服务的范例。以上活动拉近了馆员与读者的距离,有利于图书馆服务更贴近读者的心理期望和需求。

2.3确定宣传方案

2.3.1宣传推广的首要环节――活动预告。在每项读者活动推出之前,图书馆通过官方微博、公告栏、门户网站、移动短信平台等途径发送活动预告,吸引读者在网上关注、跟帖评论,为成功举办活动预热。经过多方调研,“活动预告”的需求量较大。自此,2013年4月起,图书馆正式推出每月一期的《读者活动推介》,介绍当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读者活动详情,每月印制4,000份,从装订、封面、格式等方面都精心设计,及时向读者推送活动信息,便于读者安排时间参与,深受读者欢迎,加大了图书馆各类活动的宣传力度。此外,还印制了一些说明和手册,如《电子数据库使用说明》《读者手册》《读者馆外免费使用外文电子资源登陆指南》等,分别放置于馆内显眼位置供读者免费取阅。

2.3.2无孔不入地为图书馆服务“卖广告”。 图书馆将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服务项目、服务理念、馆徽、logo、二维码设计等内容通过网站、宣传手册、借书卡、书库和阅览室的挂牌、阅览桌边、书架和周转架的边框上、检索电脑的台面上等途径展示,并提供温馨小贴士。此外,作为百年老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别具一格的报告厅、展厅、贵宾室、会议室、读者活动室等无不彰显图书馆文化。

2.3.3各类媒介专题式服务宣传。①网媒报道。以广东省文化厅公众服务网、广东文化网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官网为主要渠道,对外相关讯息。②选择微信、微博等客户端,进行活动现场直播。③选择报纸、电视、电台等多种方式做活动的总结报道。通过采访读者、收集读者意见征询表的方式获取的读者意见,不仅可以了解读者的想法,也可以吸引更多人走进图书馆。④将相关读者活动联结,或关联社会当前热点,选择一两家平面媒体做深入报道。

2.3.4多方沟通,确切把握落脚点。一方面,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宣传团队沟通、协商,保证内部准确把握活动的主旨;大型活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跟进有关事项,及时通报。另一方面,与媒体设置交流平台,向媒体提供翔实的活动材料,做好必要的说明、解释工作,达到真正理解活动的性质;在活动现场及时解答媒体的疑问,帮助媒体了解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发展动向和相关政策,促使媒体更好地理解活动的意义,从而了解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专题文化品牌的设置理念,进而获取新闻点。

3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惠民便民,体现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及便利性。因此,公共图书馆的宣传推广,是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内容的推销,是促使公众充分享受到文化惠民、文化便民的有效手段。宣传报道的目标在于使读者从报道中获取营养,并燃起共同参与的愿望。

参考文献:

[1]李超平.图书馆推广:观念与操作――兼论读者活动[J].图书馆建设,2008(10):58.

[2]齐庆源.多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宣传服务工作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92.

篇4

在培训班上,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大威重点讲授了“数字图书馆新媒体服务”。他从新媒体服务的概念及特点、新媒体时代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国内外图书馆新媒体服务进展、国家数字图书馆新媒体服务和以推广工程为契机,增强全国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等方面对“数字图书馆新媒体服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与代表进行了交流和互动,解答了代表们提出的问题。

国家图书馆信息网络部总工程师王乐春就“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软硬件平台建设做了介绍。他从统一用户管理系统、与服务系统、唯一标识符系统和文津搜索系统等方面对工程软硬件平台建设和技术做了讲解,并介绍了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总体架构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成果。

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姜爱蓉主讲了“数字图书馆新技术进展及趋势”。她从新技术环境与新一代读者、大规模数字化与图书馆、大数据与云计算、移动图书馆、信息可视化和语义网等方面对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助理、系统部主任张智雄就“近10年国外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发展”和“建设支撑学科化服务与战略决策服务的数字知识环境——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做了介绍。他提出了数字化和数字资源研究与建设、门户研究与建设、集成和互操作研究与建设、下一代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建设、数字仓储研究与建设、数字保存研究与建设、本体和语义网研究与建设、Web2.0和开放存取与开源等9大思潮是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除培训安排外,还举办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体验区,这也是本次系列活动的一大特色。通过把培训班、体验区以及调查问卷等宣传推广内容有机的结合,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代表和读者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及服务的理解,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数字图书馆服务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另一方面巩固了这次培训所取得的成果。

篇5

关键:宣传推广

在当今这个宣传先行的时代,一个栏目在推出前后都需要大量的宣传推广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栏目的宣传推广活动应该当作品牌推广来对待,制定相关的策略,由专人负责,拥有实施的计划和必备的资源。

开播前为了获得观众的期待,新栏目的宣传应该有步骤、有策略地进行:在开播前半年左右,栏目就应该在宣传上有一些小动作,例如,通过一些媒体进行放风,在网站和报纸上预报等。在开播前3个月左右,栏目就应该在本频道和相关媒体播出宣传片。在开播前1个月左右,栏目的宣传攻势逐步加大力度,在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全方位展开。

开播后在国内节目量倍增、栏目严重同质化的今天,宣传推广不失为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捷径之一。电视栏目除了可以利用本节目、本频道进行自我宣传之外,还可以主动出击,广泛地与其他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进行良性互动,从而实现自身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不过,目前国内多数电视栏目还固守着节目“策划-制作-播出”的单一生产模式,所关注的只是节目收视率,没有意识到节目宣传推广的重要性。一个侧面就是,对栏目网站的忽视。在中央电视台,各个栏目虽然都有网页,但是大多疏于维护,或者说不便于维护,导致访问量不多,错失了一个大好资源。

节目宣传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在活动上做文章。有学者提出,电视栏目要“由策划而运作”、 “由参与而互动”。节目活动化,活动节目化,以活动成就品牌,已经成为现代传媒出奇制胜、吸引受众眼球的法宝之一。比较常见的有三种活动:策划而成的主题活动,策划而成的公益活动,突发的公益活动。2006年4月,《华人世界》以数期节目持续关注南非肾病患儿小纬纬的病情发展及协助救治的情况,创下了年度收视率的最高。下图是《华人世界》2006年的收视率走势图。

在上图可以明显地看到,CCTV4《华人世界》的最高收视率都在有关小纬纬的节目播出期间。而事后,通过百度或者Google的搜索引擎,可以发现无数媒体转载了《华人世界》提供的报道,由此可见,活动对于栏目收视本身以及宣传推广的巨大作用。

途径:品牌建设和延伸

品牌是一个营销学概念,品牌对于电视栏目而言意义非凡。所谓三流公司卖产品,二流公司卖服务,一流公司卖品牌。因此,栏目不仅仅是制作和播出一期或者几期节目,而应从创办之初就以品牌的概念加以经营。

品牌建设栏目要注重品牌创造和管理,其中就包括打造知名版块,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创办栏目品牌活动等。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为了提升《华人世界》的影响力和发展空间,2006年6月就依托该栏目主办了首届全球华语电视媒体协作会,包括新传媒、美国中文电视、新西兰中华电视网等在内的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22家华语电视媒体出席。活动的举行大大提升了《华人世界》的影响力,对于品牌建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品牌维护品牌的维护对于栏目的发展十分重要,制度允许的话,栏目有必要设置一个相当于品牌经理的职位,专门从事品牌推广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对于栏目而言,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策划特别节目、与媒体联动、与观众互动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品牌推广。

品牌延伸一个栏目每一期节目理想的工作流程应该是:“调研-策划-制作-播出-品牌推广-后续开发(品牌延伸)”。从“调研”到“播出”是体内循环,“品牌推广”与“后续开发”是体外循环。目前内地大多数电视栏目注意较多的是节目制作和播出,而忽视品牌推广和延伸,这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制度使然。每一个栏目的每一期节目都是全体工作人员智慧的结晶,如果仅仅在屏幕上一闪而过,实在可惜。电视栏目应该通过与其他栏目或者网站、报纸、杂志等联动,对于节目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既达到品牌推广的目的,又可以收获品牌延伸带来的利益。

根本:资源发掘、拓展与维护

对于一个新创电视栏目,资源的发掘、拓展和维护是至关重要的。在栏目创建前,资源就应该已经准备妥当。

节目资源电视栏目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有充分的节目资源。无论是自采还是改编,节目来源渠道的建立至关重要。《华人世界》在节目开播前几个月,就通过各种渠道与全球上百家华文媒体达成了节目供应协议。如果在栏目开播前没有准备或者无法预见充分的节目资源,则栏目不宜上马。资源不足是导致《环球360》湮灭的原因之一。

关系资源对于中国的传媒而言,关系资源是众多资源中最具有现实价值的。因此,通过聘请顾问等形式与政府、学术单位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建立稳固的关系是栏目生存发展不可或缺一个方面。关系资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高端的关系资源,另一种是智囊型的关系资源。礼节性、仪式性的场合适宜于前者,后者则可以在日常的节目策划、评审等方面发挥作用。

人力资源新创电视栏目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作班底的实力和活力。如果节目内容缺少新意、创意和张力,则难以对观众形成吸引力,而人力资源就是关键。因此,新创栏目在人的选择上一定要定位明确、量才而用并给予充分的创作空间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人力资源建设中,素质高的记者编辑固不可少,策划型人才和公关推广型人才也不可或缺。一个新创栏目如果从一开始就拥有比较齐备的人才结构,在后来的发展中就比较顺利。人力资源结构单一以及管理不善是导致《环球360》收视低靡的另一个原因。

篇6

1. “易班”的结构组成

“易班”,简称e-class,中文名为“上海大学生在线”,是由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依托市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公益性网络文化建设项目,“易班”采用全市、学校两级架构。与其他商业网络社区相比,例如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等,“易班”有鲜明的大学特色,有通讯录、日程表、资料库、话题等新颖的网络应用,同时也提供了师生接触的平台、学科发展走势的平台、就业信息沟通平台,这些都是学生急需而商业网站所无法提供的资源。从这些方面来看,“易班”是上海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益尝试,其设计思路和建设方法合理,将教育功效融入应用服务中,满足了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易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创新管理形式,拓展交流空间。“易班”平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呈现开放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易班”改变了单一的管理模式,创新了管理的新形式,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以及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易班”平台的存在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在“易班”平台上直接向辅导员、任课老师和高年级学生询问相关学校生活,概况,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答,同时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同学之间也可以就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如班级活动安排、实习、就业、校园热点问题、生活条件和设施改善等在“易班”网络上讨论,增进班级同学间团结和合作,形成资源共享。

(2)打造平等的网络环境,提高管理的主动性。在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政工作者更多的利用的是教育行政部门推行的行政法规或要求,但在网络环境下,所有网民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这时候互联网环境就会出现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现象,“易班”网络平台在上海各高校的推广使用,就使得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改变工作方法,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不断创新形式,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途径,针对学生喜闻乐见的热点和关注集中点,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引导。

二、“易班”网络平台运行时存在的问题

“易班”平台系统自在上海高校中推广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基于各方面原因,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易班”平台的推广目前主要依靠高校行政力量来进行,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善意灌水”、“疯狂刷帖”甚至“网络发泄”也成为易班推广过程中影响自身健康发展的新问题。同时,虽然说“易班”这种高校自建网站提供了社会网络所不具备的特有资源,如学生与专业教师接触的平台、学科发展走势的信息平台、就业信息沟通平台……这些都是学生急需而社会网站无法提供的。但是,与开心网,人人网,新浪微博等其他青年社交网站相比,易班的实用人数还是稍逊一筹,它的知名度也比不上这些社会网站。易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取得更大的成效,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促进“易班”平台有效发挥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立足易班现有建设基础,围绕易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挥积极作用的总体目标,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工作:

1.组建培养队伍

人才队伍是易班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逐步实现专业化团队建设,为易班在学生群体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提供支撑力量。

(1)建设易班辅导员之家。积极鼓励辅导员全部加入“易班”,并组建网上“辅导员之家”,辅导员们逐步实现生活管理和立体网络化教育即与“易班”相结合,管理所带班级的“易班”建设与推广,是我校“易班”建设教师队伍的中流砥柱。

(2)培育学生骨干队伍。稳定培养易班学生工作站团队,组织学生开展站务管理、需求调研、宣传推广、活动策划等,培育一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大学生易班建设骨干队伍。

2.加大宣传推广

(1)鼓励使用易班社区。紧紧围绕易班建设理念,利用校园媒体宣传手段开展易班工作启动周年庆典及文化月等活动,鼓励广大学生积极使用“易班”社区,及时掌握校院各类新闻、班级事务、各类活动、讲座的信息;实现与老师零距离交流,参加网络会议,发起或参与投票,及时接收相关通知与信息,查看辅导员日程安排,评论辅导员博客,提出各种问题;建立好友网络,扩大交际范围,发起线下活动。

(2)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社会热点、教育重要节点等,在易班上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扩大易班在师生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3.做好保障措施

(1)形成激励机制。建立我校易班建设评价体系,对易班的用户覆盖面、班级活跃度、宣传推广效果、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作为对二级学院考核内容的重要评价指标。制定教师应用易班的研修培训、评奖评优、课题研究等激励机制,鼓励通过易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规划逐步建设易班发展示范中心,充分发挥易班建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确保一定的宣传推广、开发培训等易班建设专项项目。

篇7

关键词:分馆工作 宣传推广 读者服务 读者活动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5-0088-04

The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Branch Libraries' Service

Zheng Hong (Suzhou library, Suzhou, Jiangsu, 215002 )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Branch of Suzhou Library, which Library Society of China regarded as the Suzhou-Mode, is approaching mature gradually. The paper takes the example of 12 community libraries on centralization of management, advertising, and innovation of service to illustrate the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branch libraries' service. Those community libraries were co-managed by Jin Chang branch library and general library.

Key words:branch library work advertising reader service reader activity

CLC number: G25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5-0088-04

2007年11月,苏州市金阊区图书馆新馆在金阊区市民活动中心六楼重建开馆,苏州图书馆接受金阊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将金阊区图书馆纳入了总分馆体系,使金阊区图书馆成为政府购买行为中苏州图书馆的首个区级分馆,苏州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由此突破了原来总分馆建设中区级图书馆游离于总分馆体系之外的瓶颈,苏州总分馆建设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金阊分馆位于苏州城西,在当时是苏州图书馆分馆中面积较大的一个分馆。随着苏州公共图书馆事业和城市社区的发展,苏州图书馆陆续在金阊分馆的周围设立了12个分馆,作为区级分馆,金阊分馆自然而然地就承担起协助管理这12个分馆的责任,对这12个分馆实行服务上的统一规范管理及读者活动的统一策划与推广。三年多来,在合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以金阊分馆为中心的12个社区分馆得以良好地运行与发展,满足了辖区内居民的阅读需求,保障了市民的图书馆权利。仅以2010年为例(当时区内包括金阊分馆共有11个分馆),共接待读者121.5万人次,借出图书29.6万册次,开展各类活动94次,参与活动的市民6955人次。金阊片区服务的常住人口共计86.3万,2010年人均到馆达到1.39次,远远高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标准(东部)》(文社文发〔2010〕49号)人均到馆0.5次的指标。

1 提高分馆效益重在宣传推广

2009年,从馆龄只有2年的区级分馆变身为协助管理多家社区分馆的管理者,金阊分馆在接手片区内各分馆工作初期,对如何在广大社区居民中作好分馆的宣传工作缺乏足够的经验,只是简单地认为分馆建设只要硬件设施准备齐全后与所在社区商量个日子正式对外开放就算大功告成了,对开馆后会有多少读者入馆阅读、读者有怎样的阅读需求、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读书活动等缺少系统的认识与规划。在经历了一些社区分馆开馆初期读者量稀少的尴尬后,馆员们认真总结经验,通过走访与调研,逐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区实际的建馆方法,即在分馆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向总馆提出新建分馆的硬件设施配套、图书配送建议、协助总馆开展新进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外,还积极开展包括针对分馆所在区域居民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区域经济发展等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适合各类潜在读者群的分馆建设和宣传推广方案,从而避免了分馆隆重开馆但门前少有读者问津的尴尬局面。在分馆的宣传推广中我们也有意识地向社区居民传达一个“分馆区域网”的概念,让居民在了解身边分馆的同时对全市图书馆网络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即苏州图书馆的总馆及各分馆是一个整体,正在有序地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覆盖与辐射。

1.1 分馆前期筹备中的宣传与策划

思路理清了,工作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接下来再建新馆,我们便会在社区居民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准备好相应的宣传资料,在新馆试运行期间及开馆初期进行集中宣传。

以金阊区白洋湾分馆和高新区何山分馆开馆当月运行数据为例。苏图白洋湾分馆位于苏州金阊区白洋湾街道办事处一楼,苏图何山分馆则位于高新区滨河路何山花园内何山社区服务中心一楼,周边环境均为居民小区。两个分馆分别于2009年9月20日、2009年11月9日对外开放,白洋湾分馆开馆前疏于宣传推广工作,除开馆当天(周日)到馆人次在百人以上,平时到馆读者人数较少(见表1)。发现这一问题后,除了对白洋湾分馆采取开馆后的集中宣传推广外,针对两个月后即将开馆的何山分馆,金阊分馆在做好读者群分析工作的同时与何山社区的领导沟通,达成了宣传先行的共识,我们在何山社区服务中心的开放式大厅内放置了近百份宣传资料,让进出社区的居民都能了解即将出现在他们身边的图书馆。我们还走进附近的校园向师生们进行宣传。由于准备充分,宣传到位,何山分馆开馆后人气旺盛,每天的到馆读者人

数都在百位以上(见表2)。从表1与表2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分馆因宣传准备工作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开馆效益。

1.2 树立宣传理念,运用多种形式促宣传

分馆的人气离不开宣传与推广,然而宣传推广工作如果单靠个别馆员的努力,效果是不会理想的,必须调动起全馆馆员的力量。金阊分馆在参与各社区分馆管理的同时,一方面在每一位工作人员心中牢固地树立起了重视宣传推广的理念。另一方面与社区分馆一起根据具体的情况策划相应的宣传推广方案。如苏图东浜分馆是一所开馆较早的分馆,地处枫桥街道东浜新苑64幢内社区服务中心一楼 ,东浜新苑是枫桥街道的一处动迁小区,绝大部分居民原先都是农民,他们虽然享受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带来的环境,但是文化落后的观念却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改善。在这样的动迁社区,麻将的“哗哗声”高于朗朗的读书声。如何转变这些居民的观念,让他们弃牌读书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在沟通中工作人员发现,农民们吃透了没文化的苦,虽然他们觉得自己的现状不太容易改变,但他们却决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孙也这样!于是东浜分馆的宣传重点放到周边的三所幼儿园:马浜幼儿园、康佳幼儿园和枫桥中心幼儿园,同时将发放纸质宣传资料的形式改变为通过校园的“家校通”平台来宣传自己的分馆。“家校通”是通过手机短信和互联网实现学校与家长之间信息互动的一个公共平台。东浜分馆将分馆的简介、馆藏信息、开展的读者活动等信息通过“家校通”平台发到每位家长手机上,让家长们了解到自己身边原来有这样一个图书馆。现在每逢周末,很多收到过“家校通”信息的家长都会带着孩子来到东浜分馆阅读,而且他们会把自己在东浜分馆的所见所闻向街坊四邻介绍,这无疑又为我们的分馆做了有力的宣传。

再以通安分馆为例,2010年3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的通安分馆位于高新区通安镇华通花园一区服务中心二楼,距离总馆(苏州图书馆)26.8公里,每周一工作人员回总馆都需要乘坐将近1个小时的公交,在这相对漫长的路途中,工作人员想到不如趁此机会宣传宣传我们的分馆。于是2010年3起,通安分馆的工作人员坚持每半月作一次公交宣传。至年底,共计在公交车上宣传22次,发放宣传资料1153份。通过馆员的辛苦付出与努力,该分馆的各项数据从开馆以来稳步攀升(见表3)。流动的公交,流动的站台,流动的乘客,传递了通安分馆工作人员立志让乡镇居民和城市社区居民一样,能就近、方便、无障碍地获取图书馆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享受到与总馆一样服务的决心。

2 质的服务是提高分馆效益的保证

2.1 细致服务的馆内体现

说到服务,图书馆员首先想到的便是“以人为本”, 实现“礼貌”服务,让读者满意而归,从而达到培养读者利用图书馆习惯的目标。我们认为这个目标必须落实在我们具体的工作中,这些服务应该是存在于细微之处,散落在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将认真细致的态度贯穿于服务之中,面带微笑,充满朝气,让优质的服务成为提高分馆效益的法宝。

在金阊分馆及片区内的12个社区分馆的服务台上常年有“读者贴士”供读者随用随取。它的正面上方印有借书时间以及最长借阅期限的提醒,下方则是借阅规则、出行须知等生活小常识……,反面印有金阊及所辖12个分馆的具体地址与电话号码。这看似不起眼的长方形小纸条,在读者的反馈中好评不断,它的发放不仅提高了辖区内各分馆的社会影响力,也让读者们感受到了“人性化”服务在一线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在这张简单的小纸条中,读者的需求得到重视与关注,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还书提示,生活中的几句温馨的生活小窍门,但都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这点是让读者感动并满意的。

2.2 细致服务的馆外延伸

社区分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一部分,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还承担着对读者开展普及图书分类、书籍检索、培养阅读技巧和提倡系统阅读等方面的阅读辅导工作。在金阊片区内的12个社区分馆大多数位于居民小区内,而且离分馆不远都有学校。想要让所有学生都真正走进分馆展开课外阅读,喜欢上课外阅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工作人员长期不懈的坚持与努力。

结合工作中的经验,在阅读辅导的服务中社区分馆工作人员走进各所学校普及图书分类知识。在校园内,工作人员利用PPT向孩子们简单介绍图书分类及检索知识,结合校园内的沙龙课,将进入图书馆阅读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教给他们。在校外的各个社区分馆中,开展主题为“图书馆之旅”的活动让孩子们走进图书馆,在分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更直观地了解沙龙课上我们所介绍的有关图书馆的知识点。鼓励在校的孩子们走进图书馆,利用他们学到的、掌握了的知识积极参与到“雏鹰管理员”的管理工作中,在社会实践中学会使用图书馆,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从而引导更多的小朋友了解图书馆公益、开放的服务模式,让他们从小掌握利用图书馆的知识,从而正确使用图书馆、合理利用图书馆。

2.3 细致服务的网络延伸

网络的存在让知识与信息的传播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置身于这个时代,如何利用网络为读者提供更细致的服务呢?为了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更好地满足金阊、新区读者的图书预约服务,金阊分馆于2010年5月18日启用了群号为“110682119”的金阊、新区片分馆读者群。在这个读者群上,通过工作人员与读者的交流沟通,不仅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到分馆的馆藏资源,也让身处不同分馆的读者享受到了馆际互借和通借通还的便利,实现了分馆馆藏之间的资源共享。在这个交流平台上,工作人员还会及时各分馆即将开展的读者活动,帮助读者解决诸如图书查询、续借、预约等问题,并在咨询中详细介绍苏图网站()中“我的图书馆”的登陆及使用方法,让读者在家就能享受方便快捷地查询服务,即时了解苏州图书馆总馆及各分馆的相关信息。经过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金阊、新区读者QQ读者群(110682119)共计回答各类咨询344条,为群内读者预约借书调书411册,占全区调书总数的四分之一(7~12月全区为读者调书1610册)。

3 社区分馆读者活动的策划与开展

社区分馆读者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利分馆的文献资源。而社区分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对读者的阅读引导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为了进一步完善读者的阅读质量,金阊分馆带领12个分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丰富读者阅读引导工作的开展。

3.1 读者活动策划“形散而神不散”

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必须以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及丰富的文献资源为前提,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活动的形式多样,“神不散”则是指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获取知识的过程不能散。如金阊分馆在2010年为迎接国庆60周年策划的“巧手制书签 我为祖国献祝福”活动,在活动推广阶段,工作人员制作PPT,走进校园给孩子们介绍书签的种类与用途,让孩子们了解书签的作用和制作过程。在活动进行时,工作人员与读者们一起查阅文献资源,通过阅读各分馆精心准备的相关书籍,帮助读者丰富了选材并确立了作品的主题。看似简单的一个活动在形式上包含了“进课堂”、“主题阅读”、“书签制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内容,在阅读的主题上则是紧密围绕国庆献礼来进行的。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读者的阅读水平,带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的能力。

3.2 活动开展体现“普遍均等”,与弱势群体的交流互动也精彩纷呈

分馆作为一个传播文化信息的公共服务场所,为百姓提供普遍、均等的服务是我们的服务宗旨。而“普遍均等”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一般的社会群体,也应包括一切弱势群体。基于此,金阊分馆与金阊区残疾人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关爱弱势群体的互动活动。如将“苏州大讲坛”的讲座带到他们身边,在带给他们关爱的同时还带去了一份专业的心理健康指导;又如手把手教他们制作剪报,在带给他们乐趣的同时教会了他们有选择性的阅读。通过活动的开展,馆员们与弱势群体用心交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走出身体带给他们的心理阴影。

3.3 让主题阅读成为多彩的活动的“点睛之笔”

如果说分馆开馆之初开展的读书活动是为了有效地宣传分馆,加深社区居民对分馆的了解,提升分馆的社会认知度的话,那么开馆后开展的各类读书活动无疑是为了培养读者的自主阅读能力与利用图书馆的习惯了。金阊分馆在各分馆读者到馆率呈稳定趋势时,策划开展的活动均是围绕一定的阅读主题而展开:侧重阅读,把阅读当作活动的点睛之笔。如近期开展的“快乐六一 民俗伴你同行”活动,结合了“六一儿童节”与“端午节”两大节日元素,阅读环节中,馆员精心准备了围绕主题元素的书籍,引导小朋友开展自主阅读,通过阅读将小朋友们带入了精彩的民俗世界。在活动环节,小朋友们通过之前的阅读已经完全了解了节日的来历、习俗与意义,此时馆员引导他们进入活动时,你会发现活动过程无不渗透了他们想法与感受。相信经过这样的长期引导,小读者们会逐渐养成利用图书馆的好习惯。

4 分馆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

4.1 独立设置分馆管理部门,全面统筹地安排各项工作

随着苏州公共图书馆事业和城市社区的发展,分馆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目前,苏州图书馆对社区分馆的管理实行的是扁平化、划片协助式的管理,也就是区馆对社区分馆的日常工作协助总馆进行管理与协调并带动所在区域的社区分馆策划开展各项读者活动,而各区馆又隶属于总馆采编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分馆本身的发展。采编部肩负图书的采购与编目,虽然相对独立地划分出了分馆管理人员,但是人员少,摊子大(目前只有一名采编副主任及其助手)。面对越来越多的分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不可避免地就会在很多细节上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由于各分馆所在区域不同,工作侧重也有所不同,再加上各分馆馆长在专业素养、职业理念、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分馆管理的参差不齐;同时各片区之间也缺乏整体做战的观念,如在某一个区域内开展的比较成功的读者活动,因为存在竞争而在其它区域内得不到响应和推广,这不仅在资源上造成一定的浪费,同时还欠缺了一种“分馆是整体,需要全覆盖”的理念。如果能够独立设置一个分馆管理部,根据各区分馆馆长工作特长重新进行岗位设置、全面统一地设计规范的分馆服务标准、全面统一地策划具有分馆特色的品牌读者活动、全面统一地制作分馆的宣传推广方案,等等,相信这些措施不但能够加快分馆建设的步伐,对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项重大工程也是大有益处的。总而言之,科学的设置分馆管理部门,全面统筹地安排分馆的各项工作,不但为各分馆,也无形中为总分馆建设提供了一种人力资源的节约。

4.2 建立健全鼓励机制,让分馆中坚力量发挥作用

篇8

关键词:成都市;高校;健身气功;公共体育课;发展

健身气功是一种根据自身的形体活动、呼吸吐纳与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健身气功还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三调”为主的修身养心术调顺人体系统功能状态,改善身体健康状况,达到个人身心的高度和谐[2]。2003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将健身气功设立为我国正式开展的第97个体育运动项目,正式推出了四套健身气功新功法[3]。新功法的推出是健身气功发展所迈出的一大步,为了更好的促进健身气功的发展,我们要在国家政策与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努力发挥好高校的文化传承和传播载体作用,充分认识到高校不仅是知识积累更是知识升华的地方,也是未来社会力量的发源地。通过借助高校这个特殊的平台,在高校师生的互相学习和交流中促进健身气功的推广以及相应储备人才的培养,并通过高校科研团队的习练和创新科研方法来不断探索健身气功在人体科学方面的奥秘[4]。我们要想让每一个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在心底深处播下祖国传统健身气功文化的种子,传承和分享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就有必要对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发展进行调查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健身气功在高校的传播发展,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还能为健身气功事业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最终将中国的传统养身文化持续发扬光大,并且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5]。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成都市高校中已开设了健身气功课程的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以及成都体育学院等五所高校进行调查。以160名在校学生和15名在校教师为研究样本。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研究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搜集查阅了多种论文、期刊、专著等文献资料。从多种途径了解以及掌握健身气功项目在高校的开展现状、推广方式以及发展前景等问题,为文章的撰写寻求思路以及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1.2.2问卷调查法 在对本次问卷的问题设计中采取的是封闭型回答与开放型回答相结合的方式,在调查过程上采取的是现场填写并收回的方法。本次共发放学生问卷160份,回收157份,有效问卷148份,回收率为98%,有效率为94%;教师问卷发放15份,回收14份,有效问卷14份,回收率为93%,有效率为100%。

1.2.3 访谈法 在本论文的调查研究过程中走访了部分健身气功方面的专家以及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任课教师,对健身气功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咨询和深入地讨论,从中获得关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为本论文的深入研究分析提供依据。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说贸龅慕峁进行整理,运用EXCEL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进一步生成图表、表格,为论文提供数据支撑。

2.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2003年的“全国试行推广健身气功工作会议”之后,新编的四套健身功法得到了广泛推广。随着健身气功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为了使健身气功项目更加丰富多彩,国家于2009年底又编创了5 套新功法。新功法的创编不仅丰富了健身气功的内容,为健身气功注入了新生力量,同时也为广大习练爱好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6]。但在本文中所指的健身气功是2003年最先推广的那四套功法,其原因在于这四套健身气功功法推广发展的时间较长,在高校里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更具可行性。

2.1高校健身气功课程开设情况

在四套健身气功功法中,易筋经、五禽戏和八段锦在高校中最受欢迎。其中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和成都大学均开设了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三门课程,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体育学院这两所高校的健身气功课程设置较全面,开设了四套功法教学课程。另外,在开课形式方面,四川师范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是以必修课形式教学,其他三所高校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最后,四川师范大学和成都大学这两所高校没有统一的健身气功教材及教学大纲,也没有理论课时,说明对于健身气功课程的建设还不够全面;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体育学院均有教材及大纲,亦开设了理论课,说明其健身气功课程发展得较为完善;成都理工大学有教材与大纲,但无理论课时的设置,说明还应该加强该课程的组织管理建设。总体来说,在所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五所高校中课程的开设情况较好,但是各高校还需加强重视,不断完善该课程的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发展,以满足高校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2.2高校健身气功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众所周知,教师肩上承载着“教育”的重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先导。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现在成都市高校担任健身气功课程教学的教师有72%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21%的教师是体育教育专业;7%的教师是其他专业。并且在高校参与健身气功教学的教师中有64%的教师参加过健身气功的培训;36%的教师经常参加培训;而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教师为0%。另外有64%的教师对健身气功有过研究、发表过文章;7%的教师经常研究健身气功课题,发表过3篇以上的文章;有29%的教师没有参与过健身气功课题的研究。整体上来说,成都市高校健身气功教学的师资力量拥有较大潜力,但现阶段的队伍建设情况还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

2.3学生学习健身气功的主要情况

通过在各高校中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发现:57%的学生参加过公共体育课健身气功课程学习;43%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公共体育课健身气功课程学习。原因包括健身气功课程是新增项目学生对此不熟悉,再有就是缺乏宣传推广,对健身气功知识普及不够以致学生不愿意学习该项目。并且高校学生学习健身气功的年限普遍较短,这是由公共体育课的课时所决定的,同时也包括该项目推广力度不够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兴趣等原因。但是,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公共体育课是学生接触了解健身气功的主要途径,所占比例达到67%,其他途径还包括学生社团组织以及网络媒体的宣传推广,所占比例均不高。学生学习健身气功的目的也呈现多样化发展,但另笔者感到担忧的一点是仍有29%的学生只是为了拿到课程学分,与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健身气功项目本身无任何关系。令人欣慰的是,在所调查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在习练健身气功之后感觉良好,可见健身气功之功效毋庸置疑。

2.4影响健身气功在成都市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发展的基本因素分析

首先,学生认知程度不高,有73%的学生仅听说过健身气功;还有27%的学生根本没听过也不知道健身气功。足见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宣传推广道路还任重道远。另外在对于健身气功课程是否有必要开设的调查中发现,有72%的教师和2%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该课程;21%的教师和5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该课程;0%的教师和37%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7%的教师和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该课程。数据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很支持健身气功在公共体育课中开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部分师生对健身气功项目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领略到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其次影响健身气功在成都市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发展的因素还包括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缺乏先进教学理念、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低等。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健身气功在成都市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公体课中健身气功项目的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教材大纲。2)健身气功任课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次数不多、研究成果较少。3)学校公体课的课程安排单一,以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4)健身气功项目在高校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够大。5)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高,难以进行大力推广。

3.2建议

3.2.1领导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对健身气功加以重视,以提高师生的积极性 首先学校高层行政主管部门要进行宏观管理,其次是学校管理公共体育课的主任老师要进行重视,力求从上至下达到对健身气功项目的重视,提高师生们参与健身气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公体课健身气功的发展。

3.2.2学校应注重培养健身气功教学骨干,提高教师的专业科研水平 在高校推广健身气功,目前迫切需要加强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培养有教学资质和经验的健身气功专业教师[7]。另外,健身气功任课教师应该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同时多从事健身气功项目的科学研究,增强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为高校健身气功的发展提供更多科学理论依据。

3.2.3教务部门应完善健身气功的教学体系,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 学校教务处应编排统一的教材、大纲,确定好实践课的课时并增加理论课学时,以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健身气功的作用和原理。另外,任课教师们要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安排合理的运动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2.4把健身气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组织的宣传作用 各高校与当地体育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健身气功对大学生的健身价值,把健身气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加大对健身气功科学性、有效性的宣传力度,加强组织管理并积极开展高校间健身气功的交流比赛,成立健身气功俱乐部、社团组织以及协会等学生组织[8]。以在高校师生之间举办健身气功知识讲座、举行健身气功项目展示活动、组织在课余时间习练健身气功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推广,达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以及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3.2.5组建健身气功专业训练队,使项目开展走向专业化 通过访谈了解到在本次调查的五所高校中都有代表队参加健身气功比赛的经历,很多同学看到过健身气功专业队的训练因而知道了健身气功,所以健身气功专业队对于高校健身气功的推广宣传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来,高校健身气功专业队的管理还不够“专业化”,有部分高校甚至是临近比赛才组织学生进行突击训练,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校健身气功的专业化水平而且不利于促进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发展。因此学校要加强健身气功专业训练队管理,使项目开展走向专业化道路从而促进健身气功项目在高校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 吴坤.弘扬中华气功增强民众健康[J].武林长风.2004, 9.

[3] 戴薇.浅谈健身气功基本要领[J].教育教学论坛,2011(6):250.

[4] 郭炳德.民族传统体育走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报,2004, 17(7):65-66.

[5] 姚琼,左家伟,牛爱.体育院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现状调思岸圆哐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6):124.

[6] 徐娟.四川省高校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

篇9

到昆明市健身气功管理办公室工作后,赵宜钢将其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应用于研究和习练健身气功功法上。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多次参加了全国健身气功培训班学习,2006年获得首批国家级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她特别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认真听取授课老师讲解功法理论,细心领会各个功法的动作要领,回来后进行总结、整理听课笔记,并参阅大量历史文化典籍和中医古代经典著作,研究气功历史发展渊源和宣传推广健身气功的现实意义。赵宜钢认为中医学和健身气功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文化智慧的结晶,中医整体观和健身气功天人合一的理论一脉相承,可以运用中医脏腑经络学说、阴阳学说与健身气功理论有机结合来指导教学。在健身气功理论讲授过程中,她把中医养生理论、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有机地结合到健身气功的健身理念中,引导群众科学地习练健身气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归纳健身气功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节点,她每天坚持习练一至两套健身气功功法,经过多年的习练,熟练掌握了国家推广的多套健身气功功法。并在2010年第4期《健身气功》杂志上刊登了“浅析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健身特点”等文章。

赵宜钢为宣传推广健身气功可谓不计得失、尽心竭力。她常说:“推广健身气功是一项利人利己造福人类的事业,我要竭尽全力做好这项工作。”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05年4月她参与组织举办了昆明市首期健身气功辅导员暨管理人员培训班,并担任教学老师,为14个县(市)区培训了第一批健身气功辅导员和管理干部。她先后到昆明市官渡区、东川区、安宁县、晋宁县等区县开展教学,倡议建立起昆明市首批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她牺牲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奔波于各地基层站点进行辅导。在领导的安排下,昆明市先后举办了5期健身气功辅导员和裁判员培训班,她既是组织者、又是理论课授课者和功法教学老师。她的讲解通俗易懂,深受站点群众欢迎。在功法教学时她不只是简单地教技术要领,而是从实际效果出发,引导大家规范动作,用心领悟每招每式对调理身心的具体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学员的身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在教学中她一丝不苟,耐心细致地对待学员提问,有时一个动作反复示范、讲解,直到学员满意。几年来通过培训后的学员在站点认真开展教学,成为了推广健身气功的骨干力量,在这些骨干的带动下,全市已建立健身气功活动站点60多个,练功群众近万人,有力地推动了昆明市健身气功活动站点的发展,为健身气功的推广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记得云南省第二届“体育彩票”杯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举行时,正赶上她的母亲不幸病逝,作为比赛大会裁判长的赵宜钢,没有因为母亲的后事而耽误一场比赛,她压抑着无比的悲痛,圆满完成了整个交流比赛大会的执裁工作。

同时,赵宜钢积极参加健身气功交流比赛活动。2007年以来,她多次担任云南省参加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代表队的教练。在“蒙牛杯”第四届全国健身气功(普及功法)交流比赛中,云南代表队集体和个人均获得二等奖的成绩。在云南省健身气功交流比赛中,她负责组队训练的昆明代表队连续两届都取得集体项目一等奖、两项个人项目单项第一名、三项第二名和两项第三名的好成绩。她认为每一次参加比赛都会有不同的收获,都是一次提高。通过组织参加各种比赛大大充实加强和锻炼了骨干队伍,激发了群众的练功热情。除参加比赛活动外,她连续4年负责参与组织昆明市千人参加的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展示活动,每次活动都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表彰。

篇10

2008年,我国先后发生了冰冻雪灾和汶川地震等突发事件。同时,国际上更有百年一遇的全球化金融危机。这些都已经迅速、直接地冲击到了国内旅游。

而对于近几年正在构建“文化旅游新形象”的陕西来说,目前的状况又是怎样?面对金融危机,如何提升这一新形象以实施国家扩大内需政策?陕西旅游局局长董宪民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我们一直在努力加速文化旅游新形象的步伐。”

让“文化旅游”传遍天下

对于陕西旅游,2008年,可以说是近年来入境旅游形势最复杂、任务最艰巨的一年,董宪民感慨地向记者介绍。

尽管如此,2008年,陕西旅游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支持下,以强化市场促销、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以文化旅游品牌为依托,坚持部门联动、政企联合、创新促销等方式,在国内外组织了一系列大型宣传促销活动。

在国外市场上,先后组织了:澳洲悉尼大巡游,德国柏林展,日本、韩国旅游大型促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主要市场的促销,香港旅游展示,以及参加了韩国首尔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等,这些活动对拓展和巩固主要客源国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国内市场上,围绕“奥运北京,畅游陕西”主题,也开展了一系列促销招徕活动。比如:联合西北五省区旅游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举办了规模宏大的2008中国西北旅游网上博览会和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景俊海副省长的亲自带领下,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河南、新疆、山西、厦门等地举办了旅游推介会;组织参加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海峡两岸旅游座谈会、陕甘川旅游协作会等,这些活动无疑对进一步开拓市场、增加客源发挥了良好作用。

汶川地震发生后,陕西旅游局及时调整方案,制定和启动了一系列有助于恢复重建的方案和措施,为市场恢复重建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适时向我国驻外旅游办事机构和与陕西旅行社合作的境外旅行商发函,邀请来陕实地考察,借此说明主要旅游景区均未受地震影响、来陕旅游十分安全,以招徕更多游客来陕观光游览。

为此,省旅游局特别注重宣传作用。2008年7月15日,召开了全省旅游业发展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会上,中央驻陕各新闻媒体和省内媒体积极表态,愿意发挥窗口平台作用,通过开辟专栏、专版和专题频道等形式对陕西省旅游业市场恢复进行了重点报道。

从8月1日起,省政府还投入巨资,将“陕西旅游”广告多频道投播到中央电视台和香港凤凰卫视,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目的就是让“陕西文化旅游新形象”传遍全世界。

省内多彩的旅游招徕活动

据了解,陕西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陕南旅游业的突破发展。2008年以来,袁纯清省长、景俊海副省长多次深入陕南的长青-华阳、南宫山、金丝峡旅游等景区,召开一系列会议,指导规划和建设工作,并安排了专项资金。

为此,省旅游局制定出《陕南旅游业突破发展的意见》和陕南三市旅游业发展的13条措施,还召开了该主题工作座谈会,为陕南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据董宪民局长介绍,在2008年,全省各市区县党委、政府都把发展旅游业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因而各市区旅游业都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比如,西安、宝鸡、汉中、铜川等市通过举办“人文奥运,旅游西安”、“法门寺国际文化旅游节、太白山旅游登山节”、“陕南民歌节”、“武侯墓清明旅游节”、“采摘节”、“玉华宫冰雪节”等活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招徕工作,吸引了更多的境内外游客。

同时,陕西省现有国际旅行社51家、国内社498家,也结合自己的客源情况,在境内外举办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促销活动,为陕西旅游业新形象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扩大内需”在行动

金融危机爆发后,陕西旅游如何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幻莫测?董宪民说,陕西将根据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更要加速以塑造“陕西文化旅游新形象”为主旨,以丰富的人文资源为依托,将文化与旅游和自然风光相融合,展示陕西旅游新风貌,打造陕西旅游新品牌,以促进内需的拉动、消费市场的扩大。

为此,省旅游局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推广促销方案,针对市场特点,必须提前作好宣传规划,才能应对明年以及未来的经济形势。目前,已经开展的旅游推广活动主要有:

首先是积极开展境外客源市场宣传促销活动,提高陕西旅游的知名度。2008年11月17日,在景俊海副省长的带领下,借助在美国亚特兰大举办的秦兵马俑展之机,利用“文物搭台,旅游唱戏”,组织市区旅游局和旅游企业赴美国亚特兰大、洛杉矶及墨西哥,开展宣传推广促销活动。会上,还同凤凰卫视一起,举行了52集的《中国印象》大型旅游宣传片开播仪式,同墨西哥曼萨尼约州旅游局签署了两地旅游合作协议,并以“陕西旅游推介会”的形式,对陕西旅游新产品、新线路进行了宣传,以促进陕西入境旅游市场的快速恢复。

11月20日,借助省政府在泰国举办的“中国陕西省-泰国经贸文化合作周”活动平台,旅游局和旅游企业赴泰国曼谷开展宣传推广促销活动。通过举办陕西旅游全景图片展、陕西旅游推介会、中国陕西文化旅游活动日,充分展示陕西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泰国游客来陕旅游。

并且,在这之前的10月下旬,省旅游局组织市区旅游局和旅游企业赴香港开展宣传推广促销活动,通过举办陕西旅游推介会、陕港旅游业界座谈会,加强与香港旅游界的交流合作,积极拓展香港及东南亚市场。

与此同时,还随国家旅游局参加了英国伦敦国际旅游展、澳大利亚、新西兰巡回展、第三届海峡两岸台北旅游展,以提升陕西文化旅游的国际知名度。

其次,是搞好省内外主要旅游促销活动,扩大陕西旅游影响力。11月中旬,组织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会上,陕西旅游同西北五省区统一搭台、统一布展,争取更多市场份额,利用中美洲旅游局长对话会在上海举办之际,开展旅游交流,扩大陕西旅游的影响力。

在国内的活动主要有:10月底和11月下旬,组织市区旅游局和旅游企业赴南京、广州开展宣传促销活动,通过形象展示和业务洽谈,招徕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旅游者来陕观光;10月底,同省商务厅、文化厅、文物局联合举办了陕西省首届旅游商品博览会;11月上旬,借助第15届杨凌农高会的平台,举办了陕西乡村旅游博览会。

另外,就是加强区域旅游的联合。推动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发展的趋势,也是应对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在省外,陕西要同周边省份及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建立密切的旅游合作关系,形成资源共享、产品同用、联手促销、客源互送的良好格局。在省内,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中率先发展、陕南突破发展、陕北跨越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建立以西安为中心,向周边城市群辐射的区域联盟,更要在产品和线路方面,进行丰富和延长,在产业要素上找亮点、找载体、找卖点,让更多的游客在省内流动。

因而,10月31日至11月3日,陕西省举办了首次全国性大型旅游商品博览会。展会共推出旅游招商项目55个,项目总投资187.6亿元。大会以东西南北线路为布局,推出了古都西安游、青铜之乡宝鸡游、汉唐帝王咸阳游、黄河华山渭南游、耀瓷滑雪铜川游、始祖圣地延安游、大漠风光榆林游、水韵江南汉中游、绿色生态安康游、绿色花园商洛游、农业科技杨凌游等11条精品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