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命的由来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生命的由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命教育;生活态度;积极向上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60(2016)03-0288-01
1生命教育的内涵分析
生命教育的内容是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内涵和价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让生命充满色彩,提高生命质量;二是,用欣赏的眼光欣赏其他生命,能够与他人友善相处,喜欢动物,关爱自然;三是,引导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保持乐观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父母和教师在对当代初中生报以更大期待的同时,也给予了更大的压力。许多初中生在面对这些压力和困扰时,心理逐渐发生扭曲,产生一些新的问题,甚至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因此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必要的。
2初中生物教学中关注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体,生物课本身就是一本生物教科书,为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包括生命的起源、个体的诞生、人体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生理发展、衰老和死亡等,这些素材生动形象、贴近生活。
2.1利用生物的生长周期,帮助学生认知“生死”
一个生物的生长周期包括孕期、出生、成长、死亡四个方面,在生物课的教学过程中这四个方面均有所涉及。例如,在《生物圈中的人》的单元学习中,包括人的由来、人的起源和发展、人的生殖、青春期、衰老和死亡等内容,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更替和循环历程;在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如“人的由来”中,学生通过了解一个受精卵、形成胎盘、胎盘的生长过程以及胎儿成长的图示,引导学生感受生命形成的不易和母亲在孕育生命过程中的付出和艰难,使学生更加热爱和珍惜生命,更加孝敬父母;在“衰老和死亡”的教学中,教师以引导学生认识人生就是以出生为起点、以死亡为终点的生命周期,人生是短暂的,只有不断扩宽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价值。作为初中生,实现生命的价值,一方面是要珍惜生命,爱惜自己;另一方面是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积极参与、敢于质疑;课后灵活巩固,扩展学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要以乐观积极地态度去克服,认识到每一次挫折就是一次成长。
2.2改变生物实验方式,教育学生关爱生命
并不是所有的生物知识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具体形象的案例和现象给予感性经验的支持,而生物实验借助学生的操作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观察,不断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生物实验中,存在最多的是关于生物生理解剖的实验。在传统的生物实验中,基本上采用的是活体实验的方式,学生亲自动手或者亲眼看见动物被残忍的解剖的血淋淋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使得一些学生对动物的生命产生冷漠的态度,可以任意宰杀,任意伤害,从而不关注生命,不热爱生命。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动画的效果更佳的逼真,如果用电脑模拟实验代替活体实验,一方面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同时通过模拟实验更加真切的感受动物的疼痛,认识到实验是动物也是一种伤害,但是为了人类的进步,我们不得不选择一些小动物的生命进行实验,这就更需要我们在实验中和生活中更加爱护这些生命,这些为人类进步付出的生命。
2.3借助部分生物的顽强生命力,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生
生物教学中涉及到多种多样的生物,这些生物中不乏一些生命顽强的,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下,不断克服困难,获得成长和发展。例如,在《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搜寻本地一些特有的顽强生长的生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物的生长要克服哪些困难,然后通过图片进行展示,如在石缝中艰难成长的小草,在人类捕杀和食肉动物的环境下,野兔子这样的环境中仍然运用自己的智慧不断克服困难,寻找食物,进行生长。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近期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一个学困生表示自己在上课过程中听不懂教师讲的知识,自己做题不会,有时候花很长时间解答的试题,结果还是错误的,该学生认为自己可能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材料,在学习中呈现懒散的状态。学生在交流中,鼓励该名学生要坚持,坚持在下课把教师讲解的知识弄清楚,向同伴请教,每天弄清楚五道相关试题。
3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课包含着丰富的生命素材,在教学中需要利用生物的生长周期,帮助学生认知“生死”;改变生物实验方式,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借助部分生物的顽强生命力,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生,适时适度地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使他们能够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梁维鸿.初中生物课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2011(06):60-61.
[2]曹海华.初中生物课中开展生命教育特点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210+226.
篇2
首先,以生命为主题进行写作,让学生关注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如何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呢?借力教材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苏轼的《石钟山记》是一个很好的范本,作者通过追溯石钟山之名的来龙去脉,经过探究得出以下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即便在历史上有人甚至认为苏轼的石钟山之名由来一说也缺乏依据,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其认识事物时持“目见耳闻”的态度中体悟到一丝理性,这种躬行践履的求索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教材中诉情明理的文章俯拾即是,如,《陈情表》中有关李密对他艰难境遇的“陈情”,《项脊轩志》中归有光深情追忆他的祖母、母亲和妻子,让人对亲情的至深至善心存美好,当然,还有《西厢记》中对爱情的细腻描写、《旧日的时光》里对友谊之情地久天长的刻画,无不让人潸然泪下,这些对真实情感的吐露,皆流淌着作者生命的体温,是作者生命的一种言说和释放。正如叶圣陶所说:“写作其实就是说真心话,为了自己生命成长的需要,将内心的真善美形诸笔端。”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因为饱含着情感,所以需要借力文字,让它一点一点地流诸笔端,澄澈而温情!当然,说真心话,诉真情感,也是人成长的内需,更是高中学生综合素养开出来的一支美丽奇葩。
其次,以生命为主题的写作,可以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为生命写作、歌唱,就是给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创造一个我手写我心的平台,并将个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融入自己的思想中,从而充实自己的心灵,丰盈自己的灵魂,并让自己的情感在生命的勃发中愈发丰满。写作的过程就是个人思想、个性特征、个体思维得到释放和表达的过程,只有学生充分体验世界、丰富心灵、思考人生,才有独特的真知灼见,才能彰显出生命的独特性,相反,如果让学生照着条条框框写,人云亦云,很难触及到学生内心精神世界,文章也因缺少个性而干涩无比。
其实,训练写作和为生命写作并不矛盾,写作训练最主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只有以思维为主线,以思维为牵引,让生命在思维训练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写作才能成为温暖生命的贴心小棉袄。教师要在写作指导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如在上必修五庄子的《逍遥游》以及王羲之的名作《兰亭集序》时,笔者让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出这两篇文章讲述人是如何思考生存的。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两文的相同点是在写作手法上都是通过对比来彰显人的渺小以及生命的短暂,不同之处也明显,前者是将人置于永恒的背景下来考量,而人也只能通过超越、挣脱才能抵达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而后者是基于宴游之乐来引发出“生死”之思,其“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描写隐含了“抓住当下,珍惜今天”的人生观。通过对比,学生的思维到得到锻炼,生命得到了丰富。
再次,基于生命为主题的写作,就要让学生彰显个性,根据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来自由自在地写,要尽量做到有感而发、随情迸发、由爱生发,从而创造性写出自己的“创意”之作。心有多大,写作的舞台就有多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学生的写作有明确规定:课外练笔应不少于2万字。这种练笔才是直抵心灵的创作,是写作能力得以提升的基石,是生命价值得以彰显的港弯,经常让学生随心、随情、随性练笔,用写作给思维练“自由操”,定能让写作插上腾飞的双翼。课程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其中关注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已成为课改的时代使命,只有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让学生形成批判性、审辩性思维,使学生在生活中成为有主见、有思想、有个性、有棱角的大写的我的存在,既是课程改革的使命,也是人才培养的必然,更是学生铸就学科核心素养的垫脚石。
为生命而写,以生命为主题,让学生的生命在写作中找到安放之地,这既是自我成长的精神保育,也是提升自我修养的阳关道。生命融入写作,生命得以在文字中拔节脱变;写作融进生命,写作也有了生命的精气神。
参考文献:
篇3
晚风,在瑟瑟的凉风中吹唱,像一个小姑娘在活泼欢快的歌唱寂寞,月亮也听到了风的叹息,羞羞答答的从黑幕中慢吞吞的溜出来。
放飞的风筝会一直伴随着风,因为风筝永远都离不开风。就像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了校园。
寂寞,在凄惨的呼唤,寂寞,是一群人的孤单。
寂寞,即一颗被冷落普通的人间温暖而不可得所致。
正当晚风微凉,我在雨中仰望苍弯,脚踏路途不见尽头。往往在这时我不懂得行路,唯有在茫茫然中回忆曾经的路途,经历多少回就这样停留,徘徊,忧伤不前。
我常在人海如潮的城市里,什么都看不见,只有拥挤和纷乱,在月光下,没有我的世界。我的世界,惟一的只有寂寞。
寂寞在歌唱,你是硪生命的由来,寂寞在歌唱,花儿也在微笑,人生的一个岔口,一个转折,或者从此形同陌路,各分东西。长随朝夕轮回,离别凡尘,从今寂寞在歌唱。
岁月的痕迹,在我们额头消逝,轻轻的,没有声音,零碎的记忆,悄悄的落下。
每个人心里都有另一面我们看不到的忧伤,痛苦的伤口感到了疼痛,一直逃避,徘徊在回忆与现实的边缘,让心里的忧伤无法面对过去,也不敢接受现实,一个人的眼神,能看到此时的状态。
灵魂快接近地狱的人,需要赶快飞翔。寂寞像潮水一将淹没,打湿了水的翅膀,没有力气再飞翔。
我想让人们知道我的存在,想让别人看到我,我害怕被遗忘。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线,有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边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长空无星,黑夜无风,鸟儿在梦里歌唱,蝉声因高温而沸腾。寂寞在歌唱,寂寞是一杯茶,清甜可口。但有时也是一个死穴。
地球在旋转,星星在跳舞,寂寞溜到哪里去了?
带着一份安宁,怀着一份感伤,满眼的落魄。寂寞在歌唱。我……寂寞的就像音乐的梦境,从来都不真实。
寂寞在歌唱,天使堕落人间,但无人知道她的存在,她幻化作一个人影,真诚的守护着人间。
寂寞在歌唱,离别的时候有一种痛别人永远无法体会,有些人同心而离居,忧伤而终老。人生的无奈本来就太多,我学会了承受。回味着过去,时间早已从指尖滑过,可是岁月却已在心间刻上了深深的烙印。
寂寞在歌唱,夜是冷清的,连同天上的星星,也是孤寂的。一盏灯,一杯咖啡,慢慢品尝着苦涩。
寂寞在歌唱,寂寞这东西就像星星一样,黑暗是遮不住它们的,总会有空隙可寻。我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在过错和误解中,寂寞不正在出来么?
篇4
关键词:林语堂;京华烟云;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Z0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185-03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关于此书,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关系的探讨、人物形象尤其是姚家父女形象的剖析、与《红楼梦》等家族小说的比较、中英文文本的比较研究等方面,也有从叙事学、传播学、女权主义、解构主义等角度进行解析的,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推动了林语堂研究的深入。《京华烟云》最打动我的是林语堂对于生命的独特感悟,这里,且就这部小说的生命意识谈谈我的理解。
一、生命的瞬息与永恒
林语堂对生命既短暂又永恒的特性有着很深的体悟,每一个人都是生命的过客,一头联系着过往,一头联系着未来,在短暂的时空中存在,又通过各种方式超越这种限定而达到某种意义上的永恒。正如《京华烟云》结尾处所说:“时光像一条永远流动不息的江河,雄壮伟大,而万古不变。他们觉得自己的故事就像在永不改变的古老的北京的一个刹那,是时光的手指自己写下来的故事”[1]924。他对书名的选定就包含着这一含义,《京华烟云》英文版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林语堂将之译为《瞬息京华》,显示出强烈的时空意识,用永恒的、不老的空间与时间来对照人一生的短暂,短暂到这些看似漫长的故事都只不过是“瞬息”(moment)而已。
他在书中塑造了一位聪慧美丽而又青春早逝的少女红玉来集中体现他对生命短暂性的理解。由于体弱多病,兼之性情早慧,红玉很小就对生命有着极度的敏感,比如有一次看焰火,在看到焰火烧完时她伤心欲绝:“不要烧掉!干什么要烧?我要永远看哪”[1]384-385。这就是人生的悖论,焰火如果不点燃,怎么会出现那么美丽的人物、楼阁,而烧就必定要有烧完的时候。人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来到世上,就不会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美丽;有了人生的幸福和美丽,也注定这一切终归会烟消云散,回归寂寞。书中不止一个青春的生命在印证着这个残酷的真理:一个不知名的女孩失足落水身亡、红玉投湖而死、平亚体弱多病而亡、银屏因为亲生儿子被姚母夺走而自杀、体仁骑马时受伤而死……
林语堂并没有在追问生命的道路上停留于此止步不前,而是进一步探索,于是看到生命的另一面,瞬息和永恒是两位一体的。《京华烟云》中一再出现的“无字碑”、“甲骨”等意象正包含着瞬息与永恒的辩证。木兰在面对玉器古玩时,“她似乎觉得刹那和永恒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这些无生命的东西就代表不朽的生命。”[1]709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姚思安对生命有着很简单的看法:“由于你,你妹妹,阿非,和你们所生的孩子,我就等于不朽。我在你们身上等于重新生活,就犹如你在阿通阿眉身上之重新得到生命是一样。根本没有死亡。人不能战胜自然。生命会延续不止的。”[1]829-830承认人生的短暂,因而珍惜每一刹那的时光;相信不朽,相信生命在后代身上得以延续,也就是所谓“生生不息”,因而生死都能坦然面对。这部小说从整体看就是这样一个生命的轮回,姚思安、曾文璞等老一代一个个离开人世、姚木兰、莫愁、孔立夫等中间一代经历了从年幼到成熟到逐渐衰老的过程、阿■、阿眉、阿通、肖夫等新一代已经逐渐长大,木兰在逃难途中收留的婴儿则刚刚开始生命的旅程。就像一棵大树,老的枝丫逐渐枯萎,新芽却也悄然生长。这是一种很朴素的生命观,也是永远能赋予人“希望”的生命观。
二、生命的荒诞与庄严
林语堂对常人所说的“人生如戏”有着独特的理解,不但看到人生如戏般的荒诞,又在每个人的认真扮演中体悟到生命的庄严。正如姚思安口诵的俞曲园的《别家》中的两句:“傀儡戏终了,拆台收拾去”[1]359。
“闲人观伶伶观人”是红玉在对答姚思安的“曲水抱山山抱水”时想出的下联,“意思是看戏的人本身也在演戏,而正被水对面的伶观看”[1]473。这句话是理解这本书生命内涵的一个关键点,承载着作者对生命的深刻认知。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既是看者,又是被看者,“闲人”与“伶”实际上合一的。在“伶”与“闲人”之外,红玉以她的一双慧眼看出所有人都在台上,每个人都一丝不苟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演出一幕幕悲喜剧,却不知仅仅是一场戏而已。在这部书中,还有两个人的位置与红玉相仿,那就是制作焰火的老人和天台山庙中的老方丈。这两个人从情节流动上看可有可无,但正是因为他们游离于整个故事之外,才可以站在上帝的位置,隔岸观火,淡然地俯视芸芸众生。在红玉和阿非等人在看焰火时,制作焰火的老人也在看,而且“很喜欢自己制作的焰火,看得也和那些小孩子一样高兴”[1]385。不同的是,红玉会深陷其中,老人却是知道整个制作流程的,所以他只是很平静地看这一切。小说结尾处,木兰等人下山时,老方丈看着他们离去:“在庙门前,老方丈仍然伫立观看木兰、荪亚,他们的女儿,与他们同行的孩子们,所有他们的影子,他看了一段时间。他们渐渐就和别人的影子混溶在一处,消失在尘土飞扬下走向灵山的人群里——走向中国伟大的内地的人群里。”[1]945。这三个人物是作者安插在文本中的一双眼睛,正是有了这双眼睛的注视,才充分显示出生命的复杂性,既虚妄又真实,既荒诞又庄严。
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那么认真、执著地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姚思安为了寻找自我不惜抛家别舍,四处漫游。曾文璞为了维护封建传统道德,对儿媳们大加约束。银屏为了自己的幸福不惜以死相殉,曼娘为了短暂的爱情情愿大半生伴青灯古佛度日,红玉为了成全情人阿非的婚姻幸福而自杀身亡,这些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似乎都那么小心谨慎,生怕扮演得不好,庄严中又无不透露出荒诞。
书中对葬礼与婚礼的描述更是集荒诞与庄严与一体,在曼娘父亲的葬礼上,盛大的仪式、有着“幽灵般的美”的曼娘和还未迎娶就甘心以女婿身份守孝的平亚共同构成葬礼应有的庄严气氛。但同时,曼娘与平亚由此得以近距离接触,初次品尝到恋爱的喜悦。此外,还发生了李姨太“鬼魂附体”与和尚企图对曼娘不轨的两出闹剧。这些插曲打破葬礼凝重哀伤的氛围,使之成为荒诞与庄严共存的混合体。曼娘的婚礼则又很像葬礼,形式上的极尽铺张奢华与热闹喜庆都掩盖不住藏在下面的浓重的悲伤,平亚病得连拜堂都无法进行,婚礼成为一个人的婚礼,曼娘明知结果却心甘情愿又为这场婚礼平添了特别的庄严肃穆。林语堂认为:“葬礼有如婚礼,只应喧哗铺张,没有理由认为非严肃不可。肃穆的成分在浮夸的衣袍里已有蕴含,其余皆为形式——闹剧。我至今分辨不出葬礼与婚礼仪仗之不同,直到我看到一口棺材或一顶花轿”[2]。
三、生命的虚幻与真实
林语堂对“人生如梦”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他看到人生融合了梦幻与真实两端,是“真”与“幻”的结合体。他在书中设置的“屏风”意象暗示着他对人生如梦的理解:“屏风上镶嵌着宋朝的宫殿图,阁楼飞脊,耸入云汉,山峦远列,秋雁横空……这一个屏风就仿佛人间世上的繁华梦。”[1]154“屏风”意象,有遮蔽之意,用繁华的表象遮蔽着背后的苍白和悲哀,同时却又离本真最近,俗人只看到其繁华,而独具慧眼的人则看到其遮蔽的另一面。姚家、曾家两个大家族的豪华气派在他人眼里是一场繁华梦,曼娘、木兰进入曾家也像走向一场繁华梦,结果都是一场空。
林语堂一方面看到人生就像一场“繁华梦”,一方面又认为人在梦中看到的却可能更接近人生的本真状态。《京华烟云》中有好几处写梦,且这些梦与情节的发展密切相关。
姚太太梦见木兰和姚思安在河对岸,而她却怎么也过不去。预示着木兰与姚思安二人达到了共同的人生境界,姚太太则是与他们不同的两种人。曼娘的梦则很像《红楼梦》中宝玉游太虚幻境的梦,梦见她只有跨过棺材才能走过去,有个黑衣女郎始终陪伴着她,梦见她前生曾是一个仙女,因和园丁相恋而触犯天规,被贬下凡,那个园丁就是尘世上的平亚,有一天他们都会重新回到仙界。这个梦预示着她丈夫早逝,她必将孤独一生,也暗示着木兰是她值得终生信赖的朋友。体现了林语堂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即人生有时像梦一样虚幻,而梦有时却比现实的人生还来得真实。
四、生命的悲与喜
林语堂对生命的悲剧本质有着透彻的洞察力,但并不因此否认生命中很多刹那间的喜悦,他用文学永恒的主题——爱情来体现生命中悲与喜的交融。
小说中,林语堂没有安排一桩两情相悦的婚姻:体仁与银屏先后惨死,曼娘与平亚相爱却只能真正相守十来天,木兰无法与她爱的立夫结合,却要与不能完全懂得她的价值的荪亚相伴一生,红玉与阿非两情相悦,却落得红玉为了成全阿非的幸福投水自杀,等等。特别是曼娘和木兰的故事,曼娘定情于父亲的葬礼上,而婚礼却像葬礼一般,悲喜混融,难以分辨;木兰在婚前酒宴上与立夫互相举杯敬酒,“幸福与忧愁,快乐与痛苦竟如此之相似,那天晚上,谁也不敢说木兰是快乐,还是伤心”[1]283。木兰与立夫在泰山上杉木林中单独对话也是如此,木兰因而“恨这段如此美好的时光竟会如此之短暂,不过虽然嫌其过短,倒觉得美好达于极点”[1]。瞬息的喜悦与永恒的痛苦如果注定要结伴而来,有谁能拒绝这短暂的幸福?林语堂并不因为痛苦而轻看了刹那间的喜悦,恰恰相反,他有时甚至认为为了这短暂的幸福,哪怕有再多的痛苦在后面等着也是值得的。
五、生命的秩序与诗意
林语堂受中国古代宇宙论的影响颇深,最突出的就是对生命的美的体悟。《易传》曰:“与四时合其序”,《论语》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林语堂显然认同这种天人合一、皆按自然的秩序运行不息的观点,他认为生命像交响乐,有着类似春夏秋冬的循环,每一乐章、每个季节都有其特有的美,要懂得在顺应中去享受。
小说中的木兰就是听得懂生命韵律的聪明人,用行动去演绎生命应有的美丽,使她的生活充满诗意:“她似乎是有意对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反应。在冬季则平静沉稳,春来则慵倦无力,夏天则轻松悠闲,秋来则舒爽轻快。甚至连她头发的式样也随之改变,因为她喜爱改变头发的梳法。在冬天下雪的早晨,她穿鲜蓝的衣裳,花瓶里插红石竹樱桃状的小果实,或一枝野桃,或一枝腊梅。在春天,尤其是仲春,杨柳初展鹅黄小叶,或暮春时节,法源寺丁香盛开之时,她要睡到日上三竿,头发松垂,有时身着睡衣,穿拖鞋,立在院中,整理牡丹花畦……有一次,她和荪亚到西山别墅去,在西山姚家的别墅,荪亚生平第一次看见木兰的脸上流下了眼泪。那时节,她往远处看,只见一片丹红的柿树林,在近处,只见农夫的一群雪白的鸭子在水上游荡”[1]524。这就是为什么林语堂将木兰说成是“道家的女儿”的缘故了,她能感受到大道运行的规律,并随之而适应改变,与之浑然一体。
六、生命的意义——自我的寻求与失落
林语堂对生命意义的解释也很有意思,他一方面强调“自我”的重要性,很欣赏姚思安与木兰对“自我”的苦苦寻求;一方面又能超越这层境界,进入到无私无我的更高的境界。尤其是木兰,在寻找——得到——失去的过程中,“自我”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在这种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她逐渐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与意义所在。
林语堂安排木兰通过三件大事感悟“自我”,一是在中秋节酒宴上与自己深爱的立夫对饮,二是与自己深爱的孔立夫一起游泰山,三是木兰的女儿阿满之死。中秋夜酒宴上,木兰借酒任性而为:“生平第一次体味到她是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生活,而确实是有完全属于她自己的那么一个世界。”[1]419-420这是她对“自我”的第一次发现。木兰在泰山之巅悟到自我,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无字的石碑”面前,她感受到刹那与永恒的不期而遇,石头因“无情”而永存,相对应的是人因有情而消逝。二是观日落与日出的体验,日落让她体悟大道运行的和谐与威严:“大自然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宇宙间的和平秩序,但是这和平秩序中却含有深沉的恐怖,令人凛然畏惧”[1]287。大自然于默默中蕴藏的巨大力量使木兰感悟生命与时间、与自然的关系:“过去,现在,将来,融汇而为一体的完整的幻相,既有我,又无我。这个幻相,无语言文字可以表明。滔滔雄辩的哲学家对此一刹那的意义,会觉得茫然,也会觉得穷于言词,无以名之,姑名之曰经验。”[1]568。日出给她强烈的震撼,让她进一步理解人性深处善念的由来,这是木兰生命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她的精神境界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接下来,她的女儿阿满的死让她第一次真切体验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她醒来索要“甲骨”,与她在泰山顶山观看“无字的石碑”一样,是对“瞬息”与“永恒”关系的进一步深刻领悟,泰山之游让她开始领悟“自我”,阿满之死是她确立“自我”的标志,她的精神境界因而又提升了一个层次。日本中,木兰的精神境界在帮助他人和参与抗战的行动中达到了最高层面:“木兰觉得一个突然的解脱,深深有内,非语言可以表达。她以前也曾有这种解脱的经验,那是三十年前的中秋夜,她发现自己和立夫相恋的时候儿。在那次解脱时,她发现了自我,而在这一次的解脱,她却丧失了自我。因为由于这次的新的解脱,在这次的逃难的路途中,她开始做出好多事情来。”[1]568-569“木兰所见的外在的光景改变了,她的内心也改变了。她失去了空间和方向,甚至失去了自己的个体感,觉得自己是伟大的一般老百姓中的一分子了……她知道这广大逃难的人潮越往内地走,中国抗战的精神越坚强。因为真正的中国老百姓是扎根在中国的土壤里,在他们深爱的中国土壤里。她也迈步加入了群众,站在群众里她的地位上”[1]936。在这里显示出姚家父女的不同之处,姚思安的开悟是自我解脱,即使到最后虽然有关注到他人的一面,但始终未付诸行动;木兰却将无私的爱付诸实践,用行动来诠释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
林语堂认为《京华烟云》“只是叙述当代中国男女如何成长,如何过活,如何爱,如何恨,如何争吵,如何宽恕,如何受难,如何享乐,如何养成某些生活习惯,如何形成某些思维方式,尤其是,在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而已。”[3]。读不懂他暗藏其中的独特的生命意识,就读不懂这部小说。他对生命中许多看似矛盾的对子诸如短暂与永恒、荒诞与庄严、虚幻与真实、悲与喜等有着通透的认识,从而进一步领略到生命的诗意,并在寻求与超越“自我”中领悟生命的意义。这是《京华烟云》这部小说真正的价值在所在。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京华烟云[M].张振玉,译.上海:上海书店,1989.
篇5
有人言:生命是一树花开,或悲、或喜,或喧闹、或寂寥。日子,在退去所有的浮华之后,沉淀出的是厚重,不温不火,不急不燥。而随流年的沙漏逐渐消弭,镌刻于心坎上的印痕,或深、或浅,或明、或暗。
曾记得这样一句话,世间有太多的遗憾,美好的事,总经不起日月的消磨,仿佛每一段相遇,都是为了别离。因而你会明白,有些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就如同那些约好同行的人,陪你走过雨季,走过年华,走过懵懂,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
生命,是一场虚妄。我们在如烟似海的凡尘里丢失了自己,在真实的笑里哭着,在真实的哭里笑着。而如今,岁月留给我们的,只是一场烟雨,半帘幽梦,如是而已。
渐渐懂得,人生,总会有些许的痛苦,些许的无奈,雨后会有天晴,就如同人生会有快乐和希望一般。苦过了,才知道甜蜜,痛过了,才懂得坚强,而介于快乐和痛苦之间,让人唏嘘的空白,是牵挂,是留念,又或是不舍。
凡尘喧嚣,几多寂寥。因此,我们都需要寻觅一处地方,来安放自己的灵魂,或许是一处老宅,又或许是一本无字的经书。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独自修行,山一程,水一程,每一次的停留,都是为了寻找一处心灵的驿站。只为下一程,不再迷惘。
于岁月之巅,寻一处宁静的居所,看秋风观冬凉,赏春花润夏雨。山何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因为爱,所以放下,因为懂得,所以成全。深深的参悟,这千丈的红尘之中,有些人,有些事,是你看过便遗忘的风景。而那些无法诠释的感觉,那些在心底生根发芽的人或事,都是没有由来的缘分。缘深缘浅,自有分晓。
在生命的途程中艰难相遇,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事,看着看着就淡了,聚散无由,我们都无从把握。人生,原本就是风尘中的沧海桑田,只是看你如何信步闲庭,云淡风轻。
于时光静好的季节,品一杯沉淀岁月烟尘的香茗,温婉如初。云帆过处,自是别有洞天。生活的阡陌中,任谁,也无法改变纵横交错的曾经。回望,渐行渐远。那些沉重而无法安放的过往,终究都会随时光的流逝,风干成了风景,那些念念不忘,那些刻骨铭心,也都会随时光湮没在轮回的古道。
篇6
一、让学生体会生命的艰辛
生命教育离不开生物学的知识。初中生物第一课“认识生物”,就让学生在开始接触生物学科时了解生命的特征。纵观整个初中生物教材,很多知识与内容都和生命密切相关,详细地告诉学生生命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如“生物圈中的人”(七年级下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八年级下册)等,笔者在教学中利用这些知识点,引导学生去体会生命从开始孕育到最终诞生的艰难过程,让他们学会珍爱生命。
例如,在讲授“人的生殖”这一内容时,笔者制作了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和卵子结合及婴儿出生时的画面,使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每一个生命都来之不易,每一个母亲都非常伟大,认识到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所以对每一个来之不易的生命我们都应该用心呵护。又如,在讲授“人的由来”这一章节时,笔者告诉学生在怀孕期40周的280多天内,胎儿发育需要的一切营养都来自于母体,胎儿的排泄物也要通过母体排出体外,母亲的各种器官由于胎儿的存在加重了生理负担,最后分娩时母亲还要承受剧烈的疼痛。由此教育学生要认识到母亲孕育生命的艰辛,父母把孩子养大更不容易,我们每个人都要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师可把以上相关教学内容的重点定位在让学生体会生命诞生的艰辛,抓住时机教育学生珍惜生命、感恩父母,这不仅是对自己个人负责,也是对父母养育劳动的负责。
二、让学生认识生命的珍贵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通过实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珍贵。
例如,在教学“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这一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每一个鱼鳍的特殊作用,这时也许会有学生说“把不同的鱼鳍剪掉看看鱼有什么不同的变化不就行了”,这里笔者及时地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笔者和学生一起探讨剪掉鱼鳍的方法:“把鱼鳍剪掉的确可以完成实验得到结果,但被剪掉鳍的鱼肯定会死亡,这种以伤害动物生命来完成实验的方法是不值得倡导的。我们能否重新设计一种不伤害它们生命的实验方法?”这样就可以因势利导地告诉学生生命的珍贵,爱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惜其他的生命。又如,在教学“动物行为”这一章节时,学生看到野牛在遭到虎、豹等凶猛动物攻击时,身强力壮的公牛会围成一圈,主动保护老弱病残的野牛。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人类呢?笔者借此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的珍贵,要呵护生命。此外,在讲授“生命进化”这一章节时,也可以抓住机会让学生明白各类生物在生存的过程中是要经过激烈的竞争的,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注定会被淘汰。
三、让学生领悟生命的尊严
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要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领悟生命的尊严。初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资源可以用来达成这个目的。
如笔者在讲授“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以及“遗传变异”等内容时,经常以此教育学生尊重生命。例如,可以让学生观看“人与地球”等视频资料,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深深触动他们。从原始生命起源那一刻到现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演变过程。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物种,这些生物在地球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是生物世界中平等的一员,它们的生命同样也是值得我们用心尊重的,我们不能随意地去扼杀任何一个生物,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尊重别的生命。
篇7
一方不大不小的书桌上摆满了书,一缕阳光在窗边斜织进来,在书本上微微跃动着,我已疲惫这忙碌无果的生活,便出去走走,散散心……
看着路边的行道树,心中产生了敬意,在这喧嚣污浊的环境下还依然笔直竖立着,不可不谓是高尚啊!我慢慢的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山底下,也许是天意,我便走了上去。
在这静谧的山里,除了春风吹来的沙沙声,还配了些悦耳的鸟叫声,也许是初春,山还是灰蒙蒙的一片,虽然不是开花佳节,但也有些坚强的生物在无声的地下生长,远边有一些绿点在颤动着,显然春天的气息已悄悄扩散了,为何这里没有那景象呢?真可谓“草色遥看近却无”啊。我满怀好奇来到了山腰,这里依旧那样,突然一个生命闯入了我的心里----那支悬挂着峭壁上的花。
我停下了脚步,为这只花感到了疑惑和佩服,它在不该生长的时间里还生长在不该出现的地方,这一切一切都充满了疑问,我很想爬上去摘它下来,可是我做不到,又不知道它的由来。突然一阵风吹来,我已不顾心中的寒冷,因为我的心在为那个花而担忧,担忧它经不起考验而被摧折,结果却不如我想,它依旧竖立着,丝毫不动,我感觉到那小小的身体里包含了巨大的能量,热血在茎里流淌。
它已我的心中埋下了种子,慢慢的汲取我身上的每一滴血液,我将要成为像它一样的植物。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荆刺,往往让人痛不欲生,但在面对它时需要作出抉择,面对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连那株花都能乐观坚强的活着,而我却在抱怨生活!烦厌生活!这怎么行,我再也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顺着原来的路回去,继续完成未完成的事情。
篇8
关键词 了凡四训 命运 命运观 命由我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命运”一词的产生年代久矣,据考古资料显示,文字发明之前的仰韶文明中,就出现了占卜行为,用来帮助把握个人和群体未知的前途。文字出现之后,从早期的甲骨文到清代以来的文献,对命运的记载更是不计其数。但是,到底何为命运呢?《辞海》对“命运”一词的解释是“旧指吉凶祸福,寿夭贵贱等命运,即人对之以为无可奈何的某种必然性”。将经历遭遇与无可奈何联系起来,使命运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这些遭遇应既包括过去已经发生的,也包括那些尚未发生的,贯穿始终。
从词源上分析,“命运”一词最初并不是合起来使用的,而是分为“命”和“运”。现代意义上的命运含义是从“命”体现出来的。但是,“命”的最初含义与“令”有关,即命令,后来才逐渐有了性命、生命的含义。《论语》记载:“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由于命运与生命、性命紧密相关,可以说为命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有了命运的含义,不过,一开始大多与国家、群体相关。《尚书》记载;“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这里的“命”已经接近现代意义上的命运含义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国运观念衰落,老百姓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这时便将目光由国家转向了个人,开始关注起个人前途未来,个人命运观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命定论观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主体性逐渐体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定论观点。《了凡四训》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部著作,袁了凡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后来在云谷禅师的指点下通晓了命数的由来,知道人们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改造自己的命运。在他的下半生中,验证了人们完全可以自我“立命”,自求多福的准确性。实现了从宿命论到人定论的转变。
《了凡四训》是明代学者袁了凡写给子孙的诫子家训,是他七十岁时回顾一生的总结。全书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谓之为四训。人生的命运、气数是由前生造因而定,但是命运的好坏,是可以通过今生的善念、善行、或者恶念、恶行而改变的,“立命之学”中袁了凡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述了“命由我作,福由己求”的观点,勉励世人奋发向上,不要自暴自弃。“改过之法”是要求在行善积德之前先端正自己的信念,检讨反省自己的过错,面对过错,勇于改正。“积善之方”对何为真善、至善作了说明,告知子孙在改错之后,更要懂得行善的道理和方法,即不为名利,默默恒久地行善,行善的同时必须除恶。“谦德之效”中袁先生再三叮嘱 “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告诫子孙谦虚谨慎,虚己待人。这四部分独立成章,而又义理一以贯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改命之法。
首先,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袁了凡的一生就是一个命运转变的过程,孔氏老者为他卜算的一生命运:“县考童声,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下转第163页)(上接第110页)惜无子。”此后的二十多年人生完全印证了孔老先生的推算,并深信进退有命,澹然无求。直到一天到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禅师见他连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便问缘由,袁解释说一生命运已被孔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已无可妄想。而大师告诉了他“命由我做,福由己求”的道理,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正是云谷禅师的开导,袁了凡有所体悟,许下善事三千,处处积善行德。到礼部考科举时,孔先生卜算的命运开始不灵验了,科举考试得了第一。后来,袁了凡不但有了儿子,还在六十九岁时写下了“立命之学”。
其次,在命运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自己。了凡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在命运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所谓的上天或是神灵,而是人自己。改变命运需要从自身做起,并且给出了改命之法:(1)改过。改过是修清净心的第一步,是积善的先决条件。改过首先要具备羞耻心,这是改造命运的开端和关键,也是改造命运的动力。了凡先生的优点在于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丝毫不隐瞒。其次,要发畏惧心,只有内心有所畏,言行举止才会三思而后行,从而符合正当。再次是发勇心。要求人们必须奋发振作,当机立断。除此“三心”外,改过还必须从“事理心”三路进行。“事”就是从事情本身加以纠正,“理”是从情理上加以纠正,“心”是从心灵上改正。(2)积善。了凡先生在“积善之方”中列举了十个例子,以证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要求世人对于所行善事详细剖析,全面看待。(3)谦德。古人言“满招损,谦受益”,骄傲自满的人不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久而久之,就会自我封闭起来。好比盛满水的容器,只有倒出一部分来,才有空间注入新鲜的东西,求学求德亦是如此。
《了凡四训》中命运观所体现的积极意义:作为一本对子孙后世的告诫书,《了凡四训》可谓是字字肺腑、句句良药,处处体现着一位老人的良苦用心。纵使今日,仍然适用,为后人正确认识命运、改造命运提供指导。
篇9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学院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专属青春的畅想》。
当我在东风路上闲逛,却看到小学生边走路边聚精会神的阅读《哈佛家训》,当我在博物馆走马观花,却看到小孩子认真的记录这些承载中华灿烂文明的历史文物,当我在暑假里肆意虚度,却看到酷暑难耐的辅导班中学生们一个个奋笔疾书,我有若干的惭愧和感慨。同为祖国未来的桃李芬芳,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支撑家国的刚强力量,而我们,在这样专属的青春年纪里,又该用什么样的笔触去填写自己的人生空白,用什么样的绽放去璀璨自己的芳华绝代?
20岁的时候,我们已然不是稚嫩的孩童,等待着父母的谆谆教诲,等待着老师的循循善诱,等待着他们将咀嚼好的知识和经验拿到面前。可是困难来临时,我们仍然那么习惯性的推诿和逃避,用不知道,没学过的借口和理由来安慰自己和劝退别人。20岁的时候,我们又可以要求谁来负责我们自己的梦想和仰望。播种不同的选择,收获不同的人生,只有选择了今日的焚膏继晷,磨穿铁砚,才能收获明日的理想家园,天上人间。
大学的时候,学会学习不再是局限于课本上的白纸黑字,更是课本外的浩瀚天空。学习是一种能力,我们需要的不是长者恩赐的一篓鱼,而是一根可以永远钓鱼的竿,我们眼光所及的,不是大学校园里坐井观天的四年,更是辽阔长远的漫漫人生。如果每一次的挫折和经历都能让我们有所学习和成长,那便不是枉费的精力和感情,而是上天的馈赠。失败只能拓宽生命的厚度和深度,让人生更有内涵和分量。青春张扬,有什么承受不起的疼痛过往,即使昨夜潦倒落魄,今天仍是意气风发壮志豪情。
阳光找不到的地方总有阴影,有人的地方总有竞争,成功早已不是单纯的成功,更要兼具天时地利人和。所以,真正成功的人总比成功更成功。如果我们把握不了人情,如果我们执着于心中的天平,那就让我们在单纯里更成功。不要总定格于上天的不公,不要总沉浸于社会的不平,只有心里有阳光,视线所及的才会有明亮的天空。
当以美国为首的国家频频对我国的贸易采取封锁措施,大幅度征收税款时,当“抵制日货”的游行示威活动轰轰烈烈时,当熊熊爱国心,灼灼赤子情在胸膛里如火如荼时,我们该如何释放我们的满腔热忱?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属于我们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唯有借更多的知识能力来武装和强化自己最是切实和中肯。今日的枕戈待旦只是为了明日的喷薄和绽放,用更理智的方式抒发我们的拳拳情深。
篇10
对海,真是由来已久的喜欢。喜欢它宁静时的柔情,喜欢它澎湃时的激情。无论什么,有一种升华与顿悟流连于心间。海,似一个尤物,令我爱之极;海,若一本禅书,让我悟之极。面对潮起潮落,在心间,咀嚼海之韵,品味情之魂。
我的脑海中存在着这样的字眼:海纳百川、纵横四海、海立云垂、海曼河清;我的记忆里跳动着这样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我的耳边回响着这样的语言:“海水咸,似眼泪”、还有“豪门深似海”……无论什么,海,就像一个迷宫,怎么走都走不出去;海 ,就像一幅多彩的画卷,怎么看都看不够!丰富,迷幻,浪漫,多情……
从读过著名作家鲁彦的文章《听潮》开始,我就对海情有独钟了。像对待自己爱的人,无论“潮起潮落”,都执着到永远。“观海则意溢于海”,海,风情万种,观海者,以立体多角度的层面来赏读这位心醉的“爱人”,情,自然多样的感受。
海平静时,是蓝色的。微微的波纹,舒缓的流淌,静美中散发着迷人的醉。美丽又带有些许的忧伤,像一位温柔的女子,轻轻的皱眉、轻轻的款步而来。轻轻地舞一下衣袖,激起的浪花激荡你的心弦,让你心生怜爱,都会惹你的心底产生涟漪。你有种冲动,要揽住海的细腰,要伏在她的耳边,唱一首动听的情歌,闻一闻她秀发的香气,为她写一首动人的情诗……此时此刻,世界似乎是静谧的,你可以听见海这位女子的心跳。你也可以将你的心跳与之合二为一,于是一首无可媲美的小提琴曲悠扬的响在天宇下……没有任何别的声音了,自然的天籁是你一个人的感悟,你的周遭万物化为一种静谧的包围,你在舒展、舒展,身体在无限的扩大、扩大……于是海天相接,你,是这空灵世界的主宰。
当你忧伤时看见蓝色的海,你的情融入了海之韵。柔情的海,每一滴海水都是你眼里的泪。海水在情动,如你一样在诉说着伤悲,讲述着愁苦。每一滴海水应着你的心律,波涛缓缓抚摩着岩石,如最真的朋友,在劝解着你,安抚着你受伤的灵魂……
海平静时,是个乐园。有人在海边垂钓,徜徉,和海风海水闲聊。在此,寂寞得到释放,心中的风波在海水面前柔化了很多,心在这一刻,宁静释然了。
海是温柔的情人,性情中温婉而又清越。她回眸一笑,嫣然成为美丽又懂你的心海。
噢,蓝色的海,美丽又忧伤的情怀……
海激荡时,是灰色的。她奔腾而下,敞开情怀,纵声高歌,就像决绝的勇士;大江东去浪淘尽,浊浪排空,海如同壮士一样,拔剑深啸,“风萧萧兮易水寒”……海的浩淼与磅礴会激起你体内的波涛,让你震惊,让你钦佩,让你忘怀所有的不快,你会有一种与之共舞、与之疯狂的意愿。甚至,你愿肆虐的咆哮你心中的一切。此时的海,就像你的影子,你将内心的错综复杂完全的给予它的身上。你希望它翻滚、咆哮、声势震天;你希望它疯狂后卸下周身的疲惫。而后,若一种沉淀,胸怀也变得开阔与升腾。你的心如同潮涨的威势,奔向天际,一无阻挡。你有一种参破天机的顿悟,心在这一刻,激动与升腾。
当你心情激动时看见灰色的海,你的情融入海之韵。这时你来到海边,可高歌远大志向,可抒发压抑的胸怀、怀才不遇的烦恼、愤世嫉俗的恨,还有世态炎凉的叹……都可在巨浪滔天中大声的发出,淹没在浪花的声潮中……
海咆哮时,是个发泄地。人们来到这里,将所有心事一吐为快。于是,烦恼,压抑,怏怏不乐,都随着朵朵浪花飘向时间的逆流。一个将灵魂彻底发泄的人,会继续抬起头,轻装上阵,沿着时间的脉络,前行。
海是知性的情人,性情中豁达而又睿智。 她理智地一笑,宛然成为大气又激越你的心海。
噢,灰色的海,超然又振奋的情怀……
海,一部无字的大书;海,一首绝美的旋律;海,一幅多彩的画卷;海,一种别样的情怀……
浪花朵朵,是海笑的声音;浪花朵朵,是海哭的声音。融入海的怀抱,世间一切的快乐烦忧、一切的宠辱得失都化作浪花朵朵,随海风飘远。唯剩下你的心,在海水的洗濯下,发生着质的飞跃。
人生,就是在哭笑中不断地前进、不断的收获、不断地成熟与坚强。经历了再回首,发现生活中的“礁石”与“巨浪”不过是一朵浪花的哭泣!擦擦泪,浪花还要微笑的前进。
生命,似这潮起潮落。情怀,支配着生命的脚步渐行渐远。忧伤也好,豪情也罢,在这生命的潮起潮落中,没有固守的安然;蓝色也好,灰色也罢,在这生命的色调变换中,没有平淡的永恒。
读懂海的人,读懂了自己的一生;看穿海的人,看穿了生命的颜色;感悟海的人,感悟了情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