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治理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的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文在当前相关发展背景研究下,以大冶铜绿山采矿场为例,从现状问题、保护理念、到植被恢复措施等一系列具体内容的解析中,深入介绍了古铜矿遗址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的必要性和其价值所在,并具体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植被恢复的措施,将遗址周边的采矿坑生态恢复与保护古遗址理念相结合,与当代人们生活方式和需求相结合,利用遗址遗留下的采石场、山体、矿坑、地形、道路等自然和人工环境,通过生态恢复的原则、方法和科学合理的步骤,恢复采石场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采矿坑的植被恢复与利用,确保古铜矿遗址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并取得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遗址保护;矿坑;生态保护;植被恢复;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K928.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古铜矿遗址年代久远、生产时间长、规模最大的一处古铜矿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进入国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预备清单,不只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类进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闪耀着人类科技发展的灿烂光华。但由于露天开采、工厂建设、居民生活等原因区域内大多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形成大量的土地,造成水土流失。采矿区的生产作业时产生的粉尘在风力的作用下也会飘散到周围植被表面,影响植物的生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遗址保护及利用的方法也日趋多元化和综合化,结合了生态学、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地质学等多学科发展,更多的遗址逐步改造成为美丽宜人的遗址公园。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园、美国的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等均已经成为对外开放、供人们参观、休闲、游玩的城市开放空间。我国近年来的遗址改造也有不少成功范例,如中山岐江公园、湖北黄石铁矿遗址公园等等。
然而对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我们主张以恢复生态为主,在充分认识、分析和理解基地现有特征和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环境治理技术,对古铜矿遗产进行价值评估,整合生态环境,结合周边场地条件分析,形成具有场所精神的遗址公园,为景观设计的多样化和传统继承提供多元选择。本文通过以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生态环境治理为例,介绍古铜矿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意义和价值,并具体阐述相关的保护利用方法和技术措施,希望以此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具体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1 古铜矿遗址的区位关系图
1项目背景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发现于公元1973年,面积达2平方公里,已挖掘出土的文物包括一大批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炼铜竖炉、采矿井巷和采矿工具等,距今达3300余年。经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论证认定,它是迄今为止中国最久远、规模最大、采冶水平最高、内涵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古铜矿遗址,是中国乃至世界古青铜文明的活化石。
但矿产资源的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严重污染环境,破坏植被和自然景观,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绝大多数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因采矿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或沉降、地下水污染、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由于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造成大量的废弃矿区,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并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严重制约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因此,为了能更有效地保护丰富而珍贵的古铜矿遗址,科学、合理、适度地发挥古铜矿遗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须采取措施,恢复植被,治理周边环境是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
2古矿遗址周边现状分析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地表土剥离面积大、水土流失和次生地质灾害较邻区严重,矿山废气、废水和废渣排放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破坏和污染, 其中破坏生态环境最为严重的是铜矿开采企业。
2.1山体破坏面大,影响植被生长环境
规划区现状植被破坏比较严重,区域大多数植被由于露天开采、工厂建设、居民生活等原因完全破坏。形成大量的土地,造成水土流失。采矿区的生产作业时产生的粉尘在风力的作用下也会飘散到周围植被表面,影响植物的生长。规划区内也存在少量区域的植物生长较好,其中包括北部山体陡峭部分、青山公园、铜山村南部山体以及喻家山部分区域。
2.2 工业废水排放,水质污染问题严重
规划区内的企业排放的废水对铜绿山的地表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中污染最严重是位于矿山东部的有色金属公司的洗矿池以及位于矿山北部和西部的其他企业的洗矿池。
2.3土地资源破坏,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目前,由于大多数采石场的排土场几乎没有拦沙坝、挡土墙等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也未进行复垦绿化,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洒道堵塞等生态问题,附近农田的水往采石场渗透,使农田缺水无法耕种。同时,采石场每天抽出大量的积水,也使周边农田出现塌陷现象。
2.4复垦技术难度大,生态恢复率很低
现状采空区由于开采中没有采用台阶,留下的石壁陡峭,植树种草难度也很大,立面有光滑、突兀的石板,垦绿面积和难度较大。加之复垦工程耗资大,致使大部分采石场的生态恢复率很低。
图2 铜绿山生态植被现状
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铜绿山植被恢复的目的是恢复或重建被破坏的植被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建造一个全新的植物群落,以构成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此提出一下目标:
保护与恢复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以及文物保护区周边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植被等生态环境的历史特征;
保证遗产所处环境的生态功能不被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与恢复遗产所处环境的生态景观。
4生态恢复原则
4.1整体优化原则
生态系统组成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规划应将生态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实现优化利用和协调。采取植被修复、建筑改造等措施,大力改善铜绿山矿山的植被景观状况,对矿山景观进行提升。
4.2多样性原则
生态多样性是描述生态镶嵌式结构拼块的复杂性、多样性,可以采用多度、均匀度、渐嵌度和连通度等加以描述。对铜绿山生物多样性进行整体修复,恢复植物和动物物种的多样性,从而完善生态的多样性。
4.3生态关系协调原则
实现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景观利用的人为结构与自然结构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网的协调。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实现人与自然共生。
4.4综合性原则
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生活系统的载体,景观生态规划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多种因素,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
5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5.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篇2
1.1黄河入海水沙持续减少根据实测资料统计,利津站20世纪90年代平均年水量为122.8×108m3,仅占50年代来水量的26.5%,汛期水量仅为50年代的26.6%;90年代水量小于50×108m3的有1997、2000年两年,其中1997年为历史最枯年,水量仅19.1×108m3。与水量变化情况一样,沙量也呈明显减少趋势。据统计,利津站90年代平均年沙量为3.47×108t,仅占50年代来沙量的26.4%,90年代汛期沙量仅为50年代的26.8%。自2000年以后,由于黄河小浪底水库的有效调节和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的加强,黄河断流得到遏制,但黄河来水沙量仍持续偏少。
1.2海岸带生态环境极不稳定,湿地面积萎缩严重由于黄河每年挟带大量泥沙输往河口,黄河三角洲长期处于自然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频繁变化状态。黄河自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海后,在黄河三角洲摆动改道多达50余次。清水沟流路是1976年在罗家屋子人工截流后形成的,至今已行河30余年。由于入海流路变迁的影响,黄河三角洲岸线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行河的地方岸线迅速向深海处延伸,不行河位置受海浪和潮流的作用,使岸线出现蚀退,所以,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生态环境极不稳定。通过观测计算,水沙较丰时期,河口淤积延伸迅速,每年造陆25km2左右,90年代后黄河水沙锐减,2m等深线年均蚀退速率432m,10m等深线处于冲淤平衡状态。又如刁口河流路改道清水沟后,因径流与泥沙断绝,海岸由淤进变为迅速蚀退。通过实测资料计算:1976-2000年,15km宽的海岸线平均蚀7.67km,蚀退面积115.1km2;2m等深线处蚀退5.37~7.89km,海床侵蚀下切了4.22~6.67m;10m等深线处蚀退0.82~4.3km,海床侵蚀下切了0.75~5.9m。由此可见,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严重萎缩。
1.3土壤盐碱化程度有所增高,生物资源大幅减少黄河三角洲为退海新生陆地,从内陆向近海,土壤逐渐由潮土向盐土递变。多数土地后备资源土壤呈高盐性,且地势低洼,地下水埋深浅,蒸降比为3.5∶1,土壤次生盐渍化威胁大,地下水位高而被渤海海水渗透。因此,黄河三角洲大面积的土地上难以种植根系发达的乔木,自我恢复能力很弱。造成黄河三角洲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由于近年来黄河来水流量的明显减少以及两岸导流堤的建设,影响和阻碍了中常洪水自然的漫滩淤积,隔断了陆、海生态交会,造成浅海湿地生物失去陆地食物源,陆域湿地逐渐减小,造成生物物种减少;②环境污染导致生物物种的繁殖力生命力下降,甚至死亡;③对湿地生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也造成物种减少。
1.4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质量状况不均衡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污染主要有石油污染、化肥农药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胜利油田部分油气资源区和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在地域上严重交叉,勘探开发石油势必破坏地表自然生态。保护区内有大量农田,因此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大面积的污染。黄河三角洲部分地区的地表水污染突出,重大河流中除黄河能够达到Ⅲ类水质目标要求,广利河、支脉河基本达到V类水体水质要求外,其余河流尚有差距。城市地表扬尘较多,造成PM10(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已达不到二级标准要求。个别区域环境质量较差,如大王镇、史口镇、胜坨镇等工业集中区域异味污染较重。
2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建议
2.1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保证河口生态用水保持黄河正常生命活力的基本水量要考虑3个方面的要求:①通过人工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使黄河下游主河槽泥沙达到冲淤平衡的基本水量;②满足水质功能所要求的基本水量;③满足河口地区主体生物繁殖率和生物种群新陈代谢对淡水补给要求的基本水量。目前,利津水文站流量不小于50m3/s,仅具有象征意义,因此需要通过研究确定出河口生态用水量,通过统一调度加以保证,远期可通过“南水北调”彻底解决。
2.2构建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预警系统构建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准确及时全面地把握黄河三角洲开发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提供支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涉及气象监测、潮位监测、侵蚀监测、环境监测、土地监测、土壤盐渍化监测、地下水监测以及近岸海域溢油、工业开发污染等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多个领域。在行业方面,涉及气象、海洋渔业、国土、环保、农业、水利、林业、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部门,是一个多行业协调运行的系统。在运行程序方面,由水文站、气象站、验潮站、农牧站、鸟类观测站等地面台站实时检测数据、历史记录数据以及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等,构成东营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通过信息网络,将接收到的监测数据传输到各个业务运行子系统,结合其他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库,以及分析与决策模型,由相应行业部门运行其监测预警子系统,再由东营市主管机构集成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2.3结合资源城市转型,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针对矿业开发、湿地保护、水资源利用、林业建设等不同补偿领域,确立相应补偿办法。根据胜利油田原油产量,采取原油提取费的办法提取生态补偿基金,建立矿业开发补偿机制,专项用于油区植被重建、染污土地复垦等生态环境建设。按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化原则,在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作出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生态系统对大区域影响的经济价值,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按照“受益补偿对等”原则,建立境内河流污染治理补偿机制。以林木管护规模和资源消长为基数,制定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同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明确不同生态方式的适应范围,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标准测算方法以及生态资金的筹措与监管机制,科学评估生态保护和建设投入的实际效果,为在不同范围内建立和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和制度提供依据。
篇3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145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2
1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1.1 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大气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大气总悬浮颗粒,2014年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其中空气质量达标城市16个,空气质量超标城市145个。PM10达标的城市比例为21.7%,PM2.5达标城市比例仅为11.2%。全国470个城市中,29.8%为酸雨城市,酸雨频率在17.4左右。
1.2 耕地退化加剧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我国现有耕地面积20.3亿亩(1亩=666.7平方米),人均耕地面积1.4亩,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增和农业生产失衡、水土流失、土壤污染、自然灾害等因素,耕地面积将逐渐缩小,人地矛盾加重。
1.3 森林、草原退化,荒漠化现象不容乐观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且质量不高,近年来,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呈现不断降低趋势;天然草场不同程度退化,草原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明显;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局部仍在扩张,全国4亿多人的生存受到荒漠化威胁。
2 供给侧改革
2.1 供给侧改革涵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思维,从供给和生产端着手,在协调需求变化的同时进行结构性调整,通过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产权结构,从税收等各项政策上降低企业负担,促进资源整合,降低成本,激发生产力潜能,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最终达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2 供给侧改革核心观点
第一,优化要素与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率,降低企业成本。第二,依靠科技创新和要素驱动来形成新的增长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三,简政放权,健全良性政府运作制度体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协助企业降低成本,优化供给体系。第四,健全金融体制,提高经济效益,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和制度创新,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第五,在完善人口政策的条件下,强化供给基础,提升资源承载潜力。
3 现阶段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
3.1 生态环境治理的特点
第一,生态环境治理具有外部性,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过程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外部性影响,而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治理过程中又会产生正外部性。第二,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大,自然资源环境破坏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和生态环境治理时间的滞后,导致现阶段生态环境治理的任务艰巨。第三,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政府缺位和市场失灵,良好生态环境伴随人类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3.2 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
第一,部分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只希望享受公共物品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却不愿意为其支付任何费用和代价,于是在生态环境治理的各方面往往就会产生“公地悲剧”“公水悲剧”等等。第二,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造成市场主体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市场难以解决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外部负效应问题。第三,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领域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主体,也会追求政府本身利益,消耗资源谋求经济发展,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治理效率低下。第四、现阶段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再次反弹,新的环境问题也开始显露,生态环境问题的叠加使得治理任务更加艰巨,更具挑战性,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4 供给侧改革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关系
供给侧改革重点强调改善供给体系的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协调供给侧和需求侧,提高生产力水平。生态环境治理的本质是解决发展的问题,解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就要处理好自然资源的供给与需求问题,两者是互存互通的。
4.1 供给侧改革可以助推生态环境治理
供给侧改革可以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资源配置,建构新型生态环境多元共治的治理范式,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健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供给侧改革可以助推生态环境治理。
4.2 生态环境治理是评价供给侧改革的标准
生态环境治理是供给侧改革的基础和发力点,提高生产率是供给侧改革的目的。供给侧改革可以满足人类对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关键因素和评价标准就是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5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生态环境治理路径
5.1 深入治理计划实施,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作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的主要短板,严重影响我国如期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加大生态环境治理计划的实施力度,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化生态环境治理改革,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5.2 改革环境治理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积累和叠加,必须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模式,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修复,这就需要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生态环境治理创新模式来完成。环境治理供给侧改革应全面考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问题,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以政府为主导,联合企业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要严格生态环境监管和执法,整合生态环境治理多方面需求和供给,促进生态环境治理,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5.3 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深化环境治理改革
生态环境治理改革是我国改革思路的升华,落实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生态环境治理就必须遵循五大发展理念。第一,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新兴企业,扩大有效供给,刺激多元需求;第二,健全改革的制度体系,将协调发展融入到我国五位一体和五化同步的全过程;第三,以绿色发展为宗旨,充分认识资源的有限性,推动绿色发展;第四,要以开放式发展为前提,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供给侧改革;第五,坚持共享发展,强化共享机制,使人民大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5.4 健全环境治理机制,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第一,加强生态环境治理配套体系建设,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维持市场环境公平运行;第二,引导产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向转变,实现绿色发展。第三,制定生态环境治理激励政策,调动政府、企业、公众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形成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格局。
6 结 语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生态环境治理在这关键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当前生态环境危机下,依靠供给侧改革战略措施的实施,以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提出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路径尤为重要,要从生态环境供给和需求的两侧同时发力,协调发展,促进改革成效,打好生态环境治理的攻坚战,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部.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Z].
2014.
[2]曹红辉,熊文.如何认识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内涵[J].人民论坛,2015(36).
[3]邵宇.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新金融,2015(12).
[4]刘元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径[J].国家治理,2016(13).
[5]曾国安.环保产业联盟:环境治理供给侧改革的新模式[N].光明日报,2016-05-22(006).
[6]肖建华,邓集文.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及其克服[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1).
篇4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社会治理 治理体系 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部署给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构建基于治理理论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这里所指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通常所说的“生态环境治理”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所指的是一种体制,是一个包括指导思想、组织机构、法律法规、组织人员、制度安排等要素构成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体系;后者是一种行为或过程,指生态环境的整修、修复,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同义语。
治理理论是一种公共管理理论,其涵义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由于当代的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民众需求的多样性,使得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就治理理论兴起的直接原因而言,是西方的学者看到了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既可能存在‘市场失灵’,也可能存在‘政府失灵’。”为管理好日趋复杂的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理论就被应用于社会公共事务领域,为创新体制、机制起着框架性解释和指导作用,构建起区别于传统管理模式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党等方方面面。”因此,把治理的范畴和方法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所构建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内容之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实现形式就是要构建多元主体的治理模式,强调多元主体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使民主、协作融入治理,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建设的运行机制,克服基于传统管理理念的旧的监管、建设体制的弊端,更有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2治理理论对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方法论启示
2.1培育多元主体
多元主体的治理模式是区别于基于统治和管理的传统生态文明建设体制的本质特征。培育和壮大包括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等非政府的主体,是构建基于治理理论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首先任务和前提条件,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由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的转变过程,就是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过程,既包含着制度、文化和行为方式等的综合性转变,也代表着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
2.2权力运行方式的多向性
传统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的主体一元性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方式是依靠公共权力来推行,表现出公共权力资源配置的单极化和公共权力运用的单向性特征。而治理理论强调公民和社会机构等非政府主体的参与,多主体通过参与、合作、协商谈判、反复博弈、伙伴关系等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所要实现的是一种权力上下互动的过程,其权力运行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
权力运行方式的多向性决定了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应实现以下几种转变:一是从管制到服务。适应多主体的治理格局的要求,政府必须改变过去所使用的管理手段,加强服务职能,为非政府主体的参与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从规制到协调。要实现各种非政府主体有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离不开政府的协调,所以政府的行为应实现从着重规制到着重协调的转变。三是从封闭到回应,多主体治理格局以互动性为基本特征,即权力从封闭的单向性的运行到对公众提出的政策建议做出迅速反应,呈现出互动性,从而提高公众参与的程度。
2.3丰富建设手段
与政府单一主体一家独大的传统管理体制相应的运行方式是以行政手段和法律为主,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而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使生态文明建设手段和方法呈现多样化,除了行政、法律手段外,还包括社会化手段、市场化手段和自治化手段等。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针对所要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采用单独或多种手段综合使用,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治理的效果和降低治理的成本。
2.4追求目标和评价标准由“善政”到“善治”
传统的生态环境监管的理想模式为“善政”。善政的构成要素包括严明的法度、清廉的官员、高效的行政、良好的服务。善政是建立在传统的社会统治结构之上的,是包含于传统的政治与行政的理念之中。而治理的概念已经超出了传统的统治范畴,它强调了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所追求的是“善治”。
“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在“善治”状态下,社会治理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维护和发展,经济与社会的长久利益和根本利益能得到最低成本的有效维护。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善治”,就是要使生态环境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善治”,政府必须转变观念与职能,必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非政府主体进行培育、构建多元主体的建设格局。
3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路径
3.1转换政府观念和职能,简政放权
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目标就是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及公民个人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协作的建设体制,关键是能否培育多主体,创造社会主体参与治理的条件。单一主体的建设体制式往往重视政府的管控而忽视对被管理对象合法权益的保障,必然会无限扩大权力的运行,窒息非政府主体成长的空间与参与建设的平台。因此,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建设格局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权力运行的空间,把不该管,管不好,可以让社会管理的事情交给社会去管理,创造出非政府主体参与的空间,为其的成长壮大创造条件。
3.2积极培育多元社会主体
(1)通过培育市场主体来培育多元的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市场经济是公民社会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能够为公民的独立提供有力的保障。只有当市场完善和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公共服务和公共问题的治理也才能通过市场的运作得以进行,如政府公共服务的外包、政府公共服务的购买等。
(2)培育和壮大社会组织。要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力量,倡导社会责任和培养公共人文精神,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会参与,形成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逐步迈向多主体参与,整体性协作,网络化治理的态势,实现治理结构良性和均衡,有效引导社会组织在志愿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弥补政府供给的缺位或低效,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3)引导公众参与。 转变政府观念,推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公开化,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优化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建立公众建议意见的回应制度及引导和进一步发挥民间绿色环保等组织的作用。最后是积极培育公民的自治意识,逐步祛除“凡事找政府”的惯性思维,强化自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3.3发展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与手段
要完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运行规则,提高执行力,维护行政权力的权威性,划分行政权力运行边界,为社会化、市场化等手段的使用提供空间。
要强化市场机制在自然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一是推动自然资源市场化进程,大力探索自然资源定价机制和自然资源交易市场运行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要大力推行第三方治理,畅通社会资本进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渠道,通过政策优惠、财税导向培育生态环保产业。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第三部门作用,完善社会的自治组织机构(如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使之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建立政府与社会的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水利;河道治理;生态环境;关联性;现状
近年来,甘肃省的水利河道治理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疏漏,在河道治理中存在违规治理、过度采砂等现象,给甘肃省的环境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因此,对于水利河道治理,应考虑环境因素,进行生态水利修建,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这是今后甘肃省水利河道治理应该明确的方向。但对水利河道治理与生态环境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性,却需要作进一步分析,只有分析好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才能打好生态水利的基础,促进环境保护与河道治理两不误。笔者对于甘肃省的河道治理现状、水利河道治理与生态环境间的关联性以及下一步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联作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1甘肃省河道治理的现状
近年来,甘肃省多次召开了河道治理研讨会,探讨甘肃省的河道治理问题。甘肃省70多座城市都是依靠河流而发展起来,如果河道治理不好,将会影响到这些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导致甘肃省整体发展水平严重下降。但从甘肃省近期的河道治理现状来看,很多地区对于河道采砂仍没有严格的制度要求,违规河道采砂的事件经常出现,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导致甘肃省的河道治理问题一直难以改善。
2水利河道治理与环境生态存在的关联性
2.1水利河道治理影响生态环境
水利河道治理关系着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建水利工程可以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要,但人们往往过度重视对水利的开发,而忽略了自然因素,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有些水利河道治理甚至还出现了违规治理,治理不到位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导致水资源遭到破坏,植被减少,生态环境恶化。河道砂石是维系河道河流走向的关键,维护着河堤的安全,但在河道治理中过度采砂将会导致河堤坍塌,河流走向发生变动,影响自然河流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着关键性的破坏。
2.2水利河道治理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生态的发展,倡导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而水利河道治理作为河流整治的需要,也是推行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途径,水利河道治理的好与不好,关系着生态环境的好与坏,两者之间关联性很强。对于环境复杂的地区,如果河流分支多又没有统一的流向,就会影响河道水流的走向,从而会导致河道不通,加之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污染严重,就会加剧河水污染,河流不通又污染严重,不光会影响河堤安全,又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做好水利河道治理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2017年1月份,根据人民网甘肃频道报道,甘肃省开始依法进行水利河道管理,维护甘肃省河流的生态健康。甘肃省政府开始重视对环境生态的保护,注重可持续发展,出台了《甘肃省河道管理条例》,其中不仅对河道治理中的违规治理行为进行了法律条文的处罚规定,还对于河道治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进行了改进规定。甘肃省把好水利河道治理的关卡,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对违规治理的行为进行处罚,整治好河道水流,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2.3水利河道治理是实现生态循环的需要
水利河道治理是改善生态循环的一个办法。在干旱地区,气候炎热,降水缺乏,大气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对于干旱地区的农业、工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人们为了获取生产生活用水,就会过度开采地下水,由于过度开采,将会导致地下水资源开采过多,从而影响该地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但是,如果在干旱地区修建水利,改善河道,做好蓄水的准备,将可以在降水不足的季节引水灌溉农业,同时满足人们的生活用水,减少人们对地下水的开采,在降水多的季节,水利工程可以蓄水,降雨充沛的情况下,对河道进行治理,做到水资源的合理调整,降低发生洪水的危险。但是,如果河道遭到污水破坏,将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因此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污水要做好处理,对于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河道的行为要进行处罚,及时清理河道,这样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生态循环的效果。
3如何处理水利河道治理与环境生态的关联
水利河道治理与生态环境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维护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生态效益,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针对两者之间的关联,如何进行处理,做到水利河道治理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河道治理中的不足,政府要加强政策扶持,制定严格的河道采砂制度,对于违规河道采砂行为要进行严厉处罚,做好河道治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促进河道治理工作人员严格进行河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可进行生态水利修建,利用植被保护河堤,对于污染严重的河道进行整治,加固河堤,做好防洪抗洪准备,避免洪水对河道的破坏,改善河道治理的现状,从而维护好生态环境。
4结语
篇6
水环境治理应遵循自然规律,以修复水生态系统的氧传输链为切入点,建立或恢复水生态系统,同时优化水生生物种群结构,提高食物链的物质转化能力,以强化水体的生物自净能力。因此,结合社会对物质生产的需求,根据生态平衡原理,因地制宜地应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水环境治理就必然是主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1.1生物生态修复的概念
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是利用培养、接种微生物或培育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遵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动态平衡的原则,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吸收、降解、转化及转移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该技术是对自然界自我恢复能力、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具有以下优点:(1)处理范围广、污染物去除率高、时间短、效果好;(2)生物生态水体修复的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3)属原位修复,可使污染物在原地被清除,操作简便;(4)不产生二次污染,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小。
1.2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分类
根据净化水体的主体及其作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分为微生物净化、植物净化、动物净化、生物净化等,就治理水体污染技术发展趋势而言,趋向于多种技术集成。而具体由哪几种技术集成,则要根据治理水域的污染性质、程度、气候、生态环境条件和阶段性或最终的目标而定。目前,在水环境治理实践中,经常应用的修复技术和工程措施见表1。
2适用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根据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表明,生物生态修复必须和污染源控制相结合,采取的技术线路可归纳为“高强度治污,自然生态恢复”。即先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对河湖流域的污水进行截流并统一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再利用河湖水体的自我调节机能进行生态修复。对于水体黑臭,除厌氧菌外,其它微生物无法生存,水体生态功能丧失殆尽的河道,则必须先采用生态调水、底泥生态疏浚、人工增氧、生物酶制剂和外源微生物投放等工程措施,改善水体质量,为后续生物生态净水技术的介入创造条件。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550~720mm,且时空分布不均。而当地多年平均蒸发量850~1300mm,年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加之冬季寒冷而漫长,期间生物净化作用大幅降低,河湖水体的水量、水质变幅较大;因此,在应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治理时,必须和工程措施相结合,而具体的工程措施则应根据河湖水体的水量水质、可引调水量、水系连通情况、施工难易、工程费用综合分析比较确定。
2.1城区水系
城区水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承担着城市防洪、排沥任务。城区水系污染种类众多,来源复杂,在采取截污措施控制河道点源污染前提下,还受到城市雨水管道系统形成的面源污染和大气降尘污染,一般污染程度较重,主要包括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等,污染物排入水体的速度远大于水体的自净速度;因此,在确保城市防洪和排沥安全的情况下,采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水环境治理,逐步形成生物群落多样动态稳定、可自我调节的水系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立人—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对于水体污染轻微城市河湖,在定期补水的基础上,采用生物滤坝、复合生态滤床、人工生物浮岛、水生植物栽植、水生动物投放等生物修复技术。其中,人工生态浮岛净水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该技术把水生、湿生、陆生等植物完美地组合在一个系统上,把昆虫、蝶类、鸟类、两栖动物和谐地栖息在相对隔离的生态系统内。浮岛净水技术和沉水植物的生态修复相结合,水体可望长期保持清澈与洁净。根据有关资料,浙江慈溪长河镇生物浮床植物净水技术治理该镇主要穿镇河道,两岸设置了近1000m人工浮岛和400m塑料浮床,栽培水生美人蕉、再力花、菖蒲、水蜡烛等水生植物,水质透明深度达70cm以上,与没有经过试点的河道相比,其水质透明度增加了30多cm。人工生态浮岛需要循环操作管理,结合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和陆生观赏、食用、药用等植物的改良,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对于水体变黑发臭、污染严重的城市河湖,要根据水底污染物淤积量、污染物构成等情况,采取底泥生态疏浚以削减底泥对水体的污染,或采取河道曝气增氧、生物酶制剂和外源微生物投放工程措施,加快水体中有机物降解速度,促使形成水生植物尤其是浮叶和沉水植物的生存环境条件。一旦水生植物介入,即可应用上述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水环境治理,水生态系统就可望能够修复,鱼儿游水草漂、岸绿景美的良性城市水生态景观就会重现。近年来,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处理技术发展迅猛,如SUNPOND-KOT生物处理技术、QBO人工湖泊水处理技术等,利用生物学、水生生态学原理,使人工河湖水域生态平衡,达到并保持地面水域景观水质标准,具有设备少、施工简单、工程建设费和运行养护费低等优点,对于推动城市水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2水系
受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面污染(化肥流失、禽畜养殖、渔业养殖)的影响,水系的水环境问题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水系具有水量大且变化不稳定的特点,因而水环境治理难度大,还存在循环往复的特点。结合国内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经验和发展趋势,主要采用湿地系统、人工生物浮床、生物廊道等来进行治理和修复。湿地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净化机理主要是通过沉降、过滤、化学沉淀和吸附、微生物反应和植物吸收等反应过程除去水中的污染物,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可持续的特点。天津市境内洼地众多,湿地资源丰富,拥有北大港、七里海、大黄堡洼、团泊洼等湿地,湿地面积达24.9万h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0.9%,具有水环境治理的天然优势。首先完善天津市境内的河道、湖泊、湿地水系连通体系,将河道流水引入湿地。其次,结合气候和水体环境的特点,由内到外培植栽种经过选择的耐污染、耐寒、去除力强的水生、湿生、陆生植物,同时放养水生动物,形成稳定的水环境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微生物的吸收和生物降解等方式实现对污染物的过滤、拦截、吸收、移除,降低污染物浓度,达到净化水体改善水质的目的。
结合农业生产,应用生物浮床技术和生物调控技术对水系的局部性水质进行控制。生物浮床技术按照自然规律,在以富营养化为主体的污染水域水面利用特殊材料的浮床种植粮食、蔬菜、花卉或绿色植物等各种适宜的陆生植物,清理下来的水生植物可加工成饲料、绿肥或用于沼气,形成一个产业链。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作用,削减富集水体中的氮、磷及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同时美化绿化水域景观。生物调控是用调整生物群落结构的方法控制水质,主要是投放、发展某些鱼种,抑制或消除另外一些鱼种,通过调整鱼群结构,保护和发展大型牧食性浮游动物,使水系中整个食物网适合于浮游动物或鱼类对藻类的食用和消耗,控制藻类过量生长,从而改善水系环境质量。岸边因素对于控制河流水质、维持河床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等起着非常重要的因素。根据天津市河道沿岸滩地的分布情况,结合农业区划,利用植被覆盖河道两岸滩地,构成岸边水陆交错带、植被缓冲带、农田耕作带、堤防防护林带,建立生态廊道,为生物多样性创造条件,恢复河流的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修复功能,提高河道自然净化能力。
3结语
(1)天津市地处海河流域下游,水环境治理任务艰巨而又迫切,利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水环境治理,是“遵循自然、师法自然”具体应用,具有净化效果好、成本低的特点,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完美统一的最佳途径,是水环境治理的发展方向。
(2)水环境治理必须系统规划和综合治理。河湖水系及其生态系统具有完整性,因此需要系统规划,从全局出发,兼顾干支流、上下游、滞洪洼淀、河口、沿岸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统筹考虑,同时将水环境治理与防洪、航运、城市用水、桥梁、景观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优化突出整体利益。
篇7
【关键词】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社会责任
1、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企业对社会应负的责任,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不仅对自身负责,通常还需要承担高于自身目标的社会义务。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其生存和发展不仅要靠自身拥有的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同时还依赖于消费者、社区、公共资源、自然条件等社会生态环境,既是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动者,同时又是一个依赖于社会生存的被动者。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不以追求经济利润为唯一目标,在经营经济利益的同时,主动对员工,消费者,社会,环境等承担责任,可以获得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的美誉,这将大大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相反,如果一个企业只承担创造利润,对投资者负责的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而忽略甚至抛弃了应该承担的“维护和改善生存环境,造福于社会并有利于持续发展”的长期社会责任,那么这类企业必然难以融入社会,甚至会受到社会排斥,终将被社会抛弃[1、2]。
社会责任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慈善与捐款,还与商业盈利,用人机制,企业模式以及对待周边的态度等等息息相关。这其中,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是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体现。参与社会环境保护活动,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企业持续长久发展的重要路径。
2、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进行的大规模开采,不可避免会造成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的巨大破坏。以地表污染为例,大量排土场、尾矿库的存在和使用不仅大量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水体和大气,还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导致次生地质灾害发生。如果不对这些工业废弃物排放场地环境进行及时修复,贻患将长期存在甚至蔓延,不仅不利于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还会给该地区及周边环境造成长期的危害,从而恶化企业自身的生存环境[3]。因此,对矿山进行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既是矿山自身的企业责任,也是矿山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一种利己利人的共赢选择。
然而,开展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对矿山企业而言是一项艰难的抉择,不仅工程浩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而且见效周期漫长,需要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在没有充分的外界积极推动作用和刚性约束机制条件下,单靠企业自身焕发的主动性将是十分有限也是难以持续的。
如果企业无力承担这份责任,又有谁来承担呢?这又不免回到了公共利益受到侵害该由谁来买单这个被不断重复提出的问题上。
“谁污染,谁治理”是一项国际通用的基本原则。在发达国家,法律普遍规定矿主有出资恢复生态的责任,土地复垦、生态恢复也被纳入开采工艺审核。这种明确主体责任的机制能有效制约企业主行为,因此其复垦和生态恢复率普遍超过50%,英美等国家更超过80%。然而在我国,这一通用准则却失去了其公允性。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有相关规定,如第六条: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应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规划,积极治理,或者报请主管部门批准转产、搬迁;第二十四条: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但是在现实中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3、原因分析
我国目前的矿山生态补偿体系主要由废弃矿山补偿和新建、正在开采矿山补偿两部分构成。弃矿区和老矿区的生态环境补偿由政府通过建立“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金”来实现;新建、正在开采矿山造成的生态损害由企业100%承担修复治理责任。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使然。因为我国几十年来经历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体制改革的双重变化,大量企业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改变,法律责任主体发生了迁移,但这类企业对其前身已经发生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没有依照“父债子还”原则承袭下来,加上不少企业关停并转或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导致所遗留的环境问题成为“无头案”。对于这一类历史遗留问题,除了政府和社会买单别无他法。
“低成本污染,高成本治理”是长期困扰我国环境治理的主要矛盾,也是导致许多矿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忽视环境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显著恶化且趋势不断加剧的重要原因。目前情况是,在不少地方对待危害环境的肇事者和相关机构、人员采取了过度包容的态度,象征性的处罚有如隔靴捎痒。这无疑会促使这些企业在利益驱使下无视法律法规,完全抛弃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果不能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在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社会对待污染责任的追究处罚不力、狭隘的地方保护意识作祟的诸多不利因素共同作用下,寄希望于企业自觉自愿开展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工矿废弃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已经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全国也陆续涌现出一些矿山企业先行先试,在工矿废弃地复垦和生态恢复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但由于过去欠账太多,使得我国矿山复垦和生态恢复面临长期艰巨的任务。目前我国工矿废弃地复垦和生态恢复率不足30%,要达到国土资源部的规划中的“力争到2020年使大中型矿山建设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
总体来看,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资金缺口很大。近年来不少地方借助执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的机会,陆续开始收取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明确了采矿权人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要求做到边开采、边恢复,以此制约采矿权人对采矿区环境的保护、恢复和治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了矿山生态修复的资金压力起到了一定作用。另一方面,业内涌现了许多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声音,主旨是想通过政府行政手段建立一个包含相关法律法规、税收政策、保证金征收制度在内的综合机制,用于保障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来源。
4、社会责任需要共同承担
从目前的主流社会意识倾向和政策导向来看,用于保障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应主要由造成污染的企业承担,这样做显然符合“谁污染,谁治理”的所谓公平原则。但笔者认为这种主张有失偏颇。首先,矿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矿产资源开发的目的不仅仅是矿企个体经营的需要,更重要的作用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其次,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除非停止开发,但这样又会严重影响到其他行业和社会各个层面;第三,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后,受益者就局部而言是企业自身和周边环境,从全局来看则是全社会。因此,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不仅仅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承担,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出“机制”对生态环境破坏者追责的严肃性以及受益者分担成本的公平性。
根据发达工业国家的经验,政府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面往往发挥着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依靠法律法规体系和制度建设确保资金来源;政府依据整体规划和公平原则主导资金流向;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环境破坏和对民生影响力重大的治理项目主要由政府出资;对开展治理项目的企业或个人进行资金补偿激励,尽量减轻因治理带给企业和个人的损失和负担。另外,市场化运作模式也在生态恢复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排放额度或排放许可证交易方式已被部分国家接受和采纳,通过排污企业与污染治理企业的交易行为,保障从事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服务的企业的收益和积极性[4]。
这些经验给了我们一条重要启示,那就是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件关系到全社会的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建立起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社会公众的全民参与机制,才能够实质性推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事业发展,将履行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社会责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彦龙.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和责任边界[J].学术交流,2011,02:70-75.
[2]李伟阳,肖.企业社会责任的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11,10:89-99.
篇8
我国环境治理模式可以改善之处很多,新的环境保护法已经对诸多方面进行了改良,但仍然没有跳出环境保护本身这个圈圈,所以无法真正从根本上约束一切不利于环境质量改善的社会经济活动。根据三中全会的整体要求,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环境治理模式在下述三个方面的改革将会产生巨大而且根本性的积极影响。
第一,以GDP为主导的晋升机制和环境管理体制不能确保环保部门管理的能力以及力度。相关的领导干部考核办法没有针对环境保护的具体考核细则,因此难以调整现有官员的激励体制,提高其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同时,现行环境保护体制中水平管理和垂直管理模式并存加剧了这一现象。在水平层次上,部门之间由于管辖权限和利益的博弈,造成多头管理、职责不清以及责任回避的现象,特别是在解决流域(如太湖蓝藻治理)和区域环境问题(如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阳寸更加明显。在垂直层次上,环境管理部门并非垂直设置,环境保护部对地方的管辖权相对有限,很多时候是想管管不了。例如目前的区域环境督查中心在设计之初就存在缺陷,权限不足,对地方的监督也难以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地方环境管理部门作为地方行政管理的组成部门,难以突破体制的掣肘,在出现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时,往往采取了回避、等让等做法,在经济形势不佳时,环境管理也往往被用来为经济保驾。
第二,现有的财政收支体系约束了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行动。现有的分税制给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造成了不匹配,进而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提升政绩,也为了增加地方财政资金,改善地区福利,地方政府往往在诸多方面让步于能带来税收的各种投资项目,而当这些项目同时又具有较大环境风险时,政府一贯的亲商表现将环保优先往往化为一句口号。同时,地方环保部门的经费预算受制于地方政府的财政,这一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方环保部门的弱势,影响了环保部门的管理工作。
第三,没有形成责权清晰的多主体参与的环境管理机制。环境保护不单纯是政府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普通公众。我国现阶段各方在环境保护上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了各部门相互之间职能交叉、缺位、错位现象大量存在。
这些问题大多涉及环境治理模式的变革,而且与我们的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密切相关。如果不能得到解决,中国环境保护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业就难以实现。
环境保护转型路线图
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建设宏伟蓝图的重要板块,在宏观上为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在具体的操作策略上,需要形成以治理模式改革为核心的环境保护转型路线图,涉及决策群体、方式、实施与改善等多个方面,核心内容包括:政府行为模式的改进、多元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化解不同利益群体矛盾的政策手段。
1.基于环境管理目标,规范政府行为模式。首先,政府应根据中国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确定我国环境管理的动态目标,并以此作为国家以及地方重大决策行为的约束性目标,以确保环境保护的科学依据。其次,充分尊重生态红线以及生态功能区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实现环境保护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融合,真正在根本上将环境质量作为约束性指标,而不是将环境容量作为可以牺牲的发展要素。最后,应全面改革环境管理体制。包括将现有的区域环境督查中心提升为环境保护部的派出机构并赋予全面的监管权限,将环境管理部门最大限度与地方政府利益分离(如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地方环境保护主要官员,他们将直接向上一级政府负责),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转变为监管而不是环境治理,组建流域性环境管理机构等。同时,强化和细化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考核内容,改善环保为经济让路的情况。
篇9
【关键词】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V147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概况
永安江河道全长18.35km,径流面积110.25km2,流经大理市境内6.5km,属弥苴河水系,北起下山口,自北向南贯通,经东湖区后至上关镇北马登入海。永安江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位于马甲邑、青索、马厂村民委员会辖区,排灌溉面积2200亩。河道两边与农田相连,河堤被当地的农民开荒占用,进入雨季两边的农田经常被洪水淹没,防洪能力较低,河道的污染物较多,生产生活污水乱排乱放。
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1解决河道的行洪安全
永安江大理市段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理,河堤水毁严重,局部地段河堤较低,洪水季节经常淹没两边的农田,给当地农民造成粮食减产,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永安索村至入海口段还承担着对弥苴河的分洪作用,经过治理可分流弥苴河的部分洪水,对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起着很大的作用。
2.2改善河道水质
永安江是洱海的主要入湖河道之一,占洱海多年平均径流量的5.2%。近年来由于永安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质已下降到V类,远远达不到Ⅱ类水体功能要求,给洱海带入了大量污染物质,特别是氮、磷污染,加剧了洱海富营养化进程,通过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河流水体质量,恢复永安江水体的水质功能,净化进入洱海的污染负荷。
2.3有效控制面源污染,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永安江流域是上关镇的畜禽养殖基地,奶牛养殖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流域内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会对流域及洱海带来较大的环境污染,威胁洱海水质安全。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通过控制村落污染源,对污水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净化河道水质,绿化美化河岸河堤,从而使由于流域人口增加、畜禽养殖业发展带来的污染提供有效的污染控制防线,对于促进流域养殖的健康发展,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大理市永安江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范围为从大理市与洱源县交界处开始至大丽路桥头段,治理河道总长4925m,河堤路4925m,疏浚河道4136m,拦污闸一座,生态示范段200m,截污沟5657m,种植柳树150颗,种植白杨树150颗,种植草坪450m2,种植芦苇450m2, 生态砼空心砖1000m2。
4 河道治理的生态模式
4.1 上游河段治理(桩号0+000至4+725)
4.1.1岸坡治理
永安江治理段河道按照十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设计流量为28.1 m3/s,河道底坡为1/3000,流速v=1.007m/s,为典型的淤积河道,为了体现河道的自然属性,对该河段进行河道疏浚,随弯就势,原河道超出设计宽度的不进行束窄,主要对原河堤进行修整清削,河堤迎水面坡比为1:1.5,背水面坡比为1:1,河堤高为3.1m(原河堤平均为2.6m),河底宽度为10m,洪水位为2.5m,取粗糙系数n为0.03。经过削坡治理,保持了原河堤的自然属性,体现了生态河道理念,使河段与周边环境协调,河道满足行洪过流量的要求。
4.1.2河堤治理
河堤进过多年的雨水侵蚀及人为的破坏,岸堤出现严重的高低状况,两岸堤全都需要加高填筑0.21―1.7m不等。设计河堤宽度控制在4-6m,在河堤修整填筑清削过程中,平面轴线根据实际情况作局部调整,但确保基本顺着原河床轴线进行修整清削填平。为了使河道与周边环境更加协调,在两岸河堤内侧种植了垂柳,使河道在满足防洪度汛的条件下进行河堤的修整填筑,确保原生态植被的尽快再生与恢复,做到水清、岸绿,实现河道水系生态化。
4.1.3河堤背水面坡脚截污沟治理
为了改善永安江水环境,控制水体持续恶化,减少对河道内水质的污染,在外堤脚修建了600mm×800mm的C15砼截污沟,整条截污沟贯通,起到收集治理河段区域农业灌溉产生的废水和生活废水,消减进入永安江的污染负荷作用。截污沟不仅起到截取污水作用,还是两边农田的灌排沟,更对保护河堤起到关键作用,界定了河堤的界线,制止了两岸农田对河堤的侵蚀。
4.1.4河床的底泥疏浚治理
永安江河道经过多年的运行,由于河床坡降较缓,加上局部河堤的坍塌,使的河道淤积严重,抬高了河床,流速减慢,影响了河道行洪,并使河道两岸农田的排水困难,造成农田减产。根据河道设计河底高程,该河段平均清淤深度为800mm,清淤方式,采用长臂挖机,在河堤上沿着从下游往上游疏挖,挖出的淤泥暂时堆放在河堤上,待水分基本晾干后,利用货车运至附近的苗木基地。通过底泥疏浚将河道内营养物直接从河道取出,解决了内源污染(磷污染),疏浚出的污泥进行浓缩,运至农田作为肥料。
4.1.5拦污治理
为了保持河道的整洁,降低对水体的污染,在桩号4+653至4+683处修建一座拦污闸,主拦污闸设两个闸口,闸口尺寸宽3600mm,高4000mm,栅体尺寸宽3600mm,高3600mm,栅体为Q235滑轮启闭,拦污闸右侧设旁通,旁通进口宽度5000mm,出口分设两个拦污栅,栅体尺寸宽3000mm,高3600mm。河道上游的漂浮物经过拦污闸的拦截,避免了对下游河道的污染,阻止了进入洱海的污染源,捞出的漂浮物集中堆积于在河堤上修建的堆污池内,通过垃圾清运车,拉到垃圾厂处理。
4.2示范段的治理(桩号4+725至4+925)
4.2.1左岸治理
左岸采取梯级护岸式治理。梯级分成5级,各级的宽度均为1200mm,高度为600mm。第一级阶梯的支护主要采取竖向栽杂木桩,横向干支砌仿木砼预制桩,杂木桩的直径为150mm,长度为3000mm,竖向木桩的间距为第一颗和第二颗的间距900mm,第三颗和第二颗竖向木桩的间距为450mm,依次循环栽桩。横向枕桩长度为1350mm,宽度为150mm,高度为150mm,枕桩分为两层干砌。第二级至第五级竖向栽桩直径均为150mm,长度为2000mm,竖向栽桩的间距为900mm,横向枕桩长度为1350mm,枕桩分六层干支砌,支砌结束后分层回填土。经过工程措施治理,根据河道的水位变化情况,第一、二、三级主要种植了以芦苇为主的挺水植物,种植密度为10株/m2,第四级主要种植小灌木为主,种植水柳(直径60mm)间距1000mm,第五级为河堤路内侧,主要种植乔木为主,种植杨树(直径100mm),间距1000mm。
4.2.2右岸治理
右岸采取多孔砼砖护岸式治理。单块多孔砼砖的构造为每块砖有8孔,分成两排,每排4孔,单块砖的尺寸为长380mm,宽200mm,高200mm,单孔尺寸为长70mm,宽70mm。铺设方法,先在设计河底线打入预制砼栽桩,栽桩长3000mm,宽150mm,高150mm,栽桩间距为900mm,横向铺设预制砼枕砖,枕桩长度1350mm,宽度200mm,高度200mm,砼空心砖以横向枕砖为支撑,按照1:1的坡比向河堤铺设。多孔砼纵向每20m设一条宽2cm的纵向沉降缝,堤顶结束处浇筑C15砼保护墙。多孔砼铺设好后,外运红土回填空孔,同时播撒狗牙草草种。
5 生态治理突出的特点分析
传统河道治理往往注重行洪的效果,与传统河道治理相比,生态河道具有以下特点:
5.1体现河道自然属性。河道的治理轴线基本沿原有的河轴线,随弯就弯,河道不再取用统一断面,永安江满足河道行洪最小断面为河底宽10m,边坡1:1.5,水位2.5m,在治理段中有的原河床宽度达15m,对超出河道设计断面的河段不再缩窄,以保持河道原来形态,展现河流纵向的蜿蜒性与河道断面的多样性,使得河道与周边环境相更加协调。
5.2河岸治理突出河水与岸坡的亲水功能。传统的治理对河岸进行硬质化处理,致使河水与岸坡后的土壤阻断,河道两岸的土层与河水无法进行水陆的交换,人为的破坏了河道水陆循环的规律。永安江河道治理采取对河岸削坡处理或生态化工程措施护堤,恢复了河道水体与两岸土体的水陆交换,使得河道突显自然的生机。
5.3种植挺水植物,在美化、绿化河道的同时修复河道内的水体。由于永安江河道流经村庄,加上两边均有农田,致使河道内水体污染严重,在治理中引进了净化水体的理念,因此,左岸梯级护岸式治理中,第一级、第二级种植了芦苇,第三、第四级种植了垂柳,第五级河堤种植了白杨。经过一年生长,芦苇翠绿一片,垂柳微风轻拂,白杨树直立挺拔,河道内的水生物利用芦苇的保护自由的生长,时不时的从芦苇中飞出白鹭,体现了河流与周围生物群落的和谐性,使得河道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护岸形式有利于植被对地表径流的污染拦截,梯级护岸在形式上对于初期雨水和灌溉水等污染较重的地表径流可以实现水流首先经过各个梯级,渗入到植被以下的土层中,部分通过地下渗滤的形式进入河道,从而充分发挥植被的吸收,拦截等作用,降低地表径流污染对河道的水质影响,经检测治理后TP平均值从0.12mg/L降低到0.10mg/L,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值从6.47mg/L降低到5.64mg/L,工程对水质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6 结语
永安江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引进了生态治理的理念,在圆满完成了治理任务的同时,也逐渐转变了传统的河道治理方式,体现了河道治理不仅要满足河道行洪的要求,更要回归河道的自然属性,保持了河道水陆两相和水汽两相的联系紧密性,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的异质性等,为大理市河道综合治理提供了示范。
参考文献
高胜君,马宁,张世全.辽宁省东部山区河流河道生态治理方法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0):163-164.
方燕笨.浅谈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理念[J].湖南水利水电,2013(3):60-61.
王勇.河道生态治理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3):113-114.
罗光敏.云南楚雄市青龙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简述[J].人民长江,2012(18):62-64.
篇10
关键词:铜陵 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
铜陵作为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异常严峻,如何防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并重发展,是铜陵人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这迫使我们必须站在全面发展和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探索一条符合铜陵实际的生态文明之路。
一、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培养和发展生态工业
在经济——环境系统中,产业结构决定着资源的消耗种类和水平,直接影响着环境质量;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动使得资源从利用效率低的产业向利用效率高的产业转移,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数量。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双向反馈机制见下图。
就铜陵而言,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其发展的最大瓶颈,而铜陵的产业结构(见下表)以及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又进一步加大了对能耗的需求、污染的排放。因此,当前铜陵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必须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培养和发展生态工业。
2009-2012铜陵与安徽及全国产业结构比较
(一)积极实践环保新道路
面对铜陵所处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客观现实, 积极实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保新道路,重点做到两点:一是产业结构和布局符合国家、省、市主体功能区及环境功能区定位;二是排污总量、生态扰动(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或程度)满足环境质量达标要求。简而言之,就是在发展中守住环境保护的底线,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追求经济较快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并将“环保底线”作为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的“红线”,把环保一票否决拓展到各个领域,通过“底线”上的“倒逼”,促使市、县、区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研究如何在满足“底线”要求的前提下追求经济的增长。
(二)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
结合铜陵的产业分析,我们认为,德国鲁尔老工业区改造、“新产业化”政策尤其是注重现代产业升级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鲁尔区的措施主要有:对传统技术进行革新,在煤炭、钢铁领域采用新技术,继续组织合理生产;加强科研开发,在区内老工业部门的基础上,发展新型产业,重点开发信息技术、新材料、环保等12个新产业;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创意文化及展会经济等。20多年后,鲁尔区已由第二产业占主导变为第三产业发达的地区,成功走出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之路。鉴于铜陵的三产结构,铜陵的转型发展必须把产业的转型放在第一位,加强工业内部各行业结构的调整,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整体耗能相对较低服务业,特别是一些新兴的服务业;至于第一产业,由于其能源消费总水平一般来说比较小,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对铜陵能源消费效率的提高作用不是很大,况且,铜陵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已经大幅降低到1.9%,基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对于农业的发展不能随便加以限制,因此,第一产业降低能源消费的关键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示范”优势
构筑以循环型工业为载体,农业、服务业全面参与的循环经济产业圈。一要坚决做好旧污染源的治理。坚决淘汰和关闭技术落后、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企业,重点推进冶炼、化工、建材等污染行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全面推进漆包线生产为代表的有机废气污染、二氧化硫排放量较大企业的污染治理工程,实现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二要坚决遏制新污染源的出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高科技产品开发、生产能力;依法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坚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对新的污染项目,在环评通不过的情况下,坚决堵住,园区也不容许进入;强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对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为黄色以下的继续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展创建市级环境友好企业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国家环境友好企业。三要大力开发“城市矿山”。 所谓“城市矿山”是指城市中各种可以回收利用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以及其他废弃物资。开发“城市矿山”可以大大减少因开采原生自然资源和冶炼矿石所需要的能源消耗,铜陵要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把开发“城市矿山”作为铜陵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方向培养和发展生态农业
(一)拓展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通过示范效应带动生态农业发展
在基础条件较好的专业乡镇或专业村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如城山现代农业示范区,白姜、凤丹、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特种畜禽水产等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在示范区净化产地环境,控制农药、化肥、饲料、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通过循环的方式,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新桥高科技农业示范园、梧桐树标准蔬菜园、三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4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通过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标准化生产的规模经济及品牌示范效应,以点带面,全面带动生态农业的推广。
(二)结合生态农业观光园,开发乡村旅游
铜陵的农业观光园建设要注意以下方面:产业布局要具有小、巧、精、全等特色,组织形式多样化;认清观光农业的市场定位,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使观光园产生品牌效应;配合生态农业观光园有针对性地开发特点鲜明的旅游线路、旅游项目与产品。如开发建设天门镇天目湖渔业休闲带、西联乡梦里水乡休闲带、老洲乡与胥坝乡洲岛风情观光休闲带、凤凰山景区山区休闲带、新桥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农业观光带等5大乡村旅游线路,配合农产品品尝、乡村娱乐及土特产品购物等项目,建设一批观光型、度假型、休闲型“农家乐”,争创省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乡镇”。
(三)因地制宜,创新多种生态农业经营模式
如以生态庭院或生态户为单位的低投入模式,这对农户经营为主而又积累不足的农村来说是最佳选择;围绕农业产业生态化的产业组织建设,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进行“公司+农户”等制度创新,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品种布局和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深化对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鼓励以市场为导向,土地向生产能手、经营能手集中,推广以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自负盈亏的家庭农场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等。
三、以重点领域为主发展生态服务业
《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提升皖中南中心城市地位,把铜陵打造成为皖中南现代商贸中心城市,成为皖中南物流中心、沿江物流区域中转枢纽和泛长三角物流内联腹地。” 规划明确把铜陵打造成“皖中南现代商贸中心城市”。《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草案)提出铜陵城市性质是“国际铜产业基地,长江中下游重要港口城市、皖中南中心城市,皖江地区商务贸易、休闲旅游服务中心。” 可以说,物流、商贸、旅游一直是铜陵服务业努力的方向,应该成为铜陵生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在抓住重点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搞好服务业布局。比如,老城商业中心、天井湖区域,发展定位可以是以商业、休闲、娱乐为主导;西湖滨水区,发展定位可以是商务、会展、政务、文化、科技、教育、体育为主导;横港物流园区、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园区、车站新区物流园区可利用水路、公路、铁路的综合运输条件,建设商贸服务为主导的服务业;大通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山水资源丰厚,可以借此形成以旅游服务为主导的服务业;江南文化园、国际铜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可形成铜文化艺术产品研发、评估、生产、交易与展示中心。不容忽视的是,虽然服务业所消耗能源比重不大,但也会产生许多废弃物,必须加强对服务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废弃物回收、再利用, 同时控制高耗水、高耗能的洗浴业、洗车业、洗染业等增长速度,努力形成与铜陵资源供给能力相适应的服务业生产经营体系。
参考文献:
[1]铜陵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EB/OL]铜陵市统计局网,2012-8-16.
- 上一篇:诗词问答知识竞赛
- 下一篇:河道生态环境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