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命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生命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育理论指导:小学科学是小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是使小学生获得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与发展小学生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兴趣爱好;培养、训练、发展小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美的教育。让他们养成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的科学态度,这些教育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背景: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单元中的第一课。本课的学习是通过让学生在校园内外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讨论生物特征的活动,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生物)和无生命的(非生物)两类,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等基本特征。
学生情况分析:我校地处乡下,学生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较多,对有生命的物体有较多的感性认识,但对有生命物体的基本特征认识还比较模糊,尚未形成科学的概念。我校三年级才开设科学课,学生初涉科学探究,学习兴趣浓厚但又缺乏学习的方法。因此,探究方法的指导将贯穿本课整个教学过程。
在教材处理上,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把握好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我对教材内容做了合理化的调整和补充。另外,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给我们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此我将寻找有生命的物体的场所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同时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物"的有关资料。
在教学的准备方面,遵循便于操作和合作探究的原则,尽可能多为学生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如:播放录像、自然风景音乐光碟、投影仪展示等,让学生在创设的氛围中进行合作研究,教师的角色是学生研究时的参与者、引导者。因此应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溶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富有特色的记录――探究、研讨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拓展延伸、续写科学诗,感受生命世界的无限美丽。
本课从科学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贴近生活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在实现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科学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2)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有关的观察、调查结果。
(3)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与植物。
(2)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共同需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获得关于生物的亲身感受。
教学难点:分辨有生命物体和无生命物体的两大类。
教学准备:
事先找好适合学生活动的场地,准备一些学生调查研究用的工具,如:记录表格、笔、网兜、铁锹、昆虫盒,自然景色音乐光碟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有生命和无生命物体的图片。(播放课件)
(2)师提问:看到了什么?
(3)谈话:美丽的大自然处处都有生命的存在,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疑问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原始动力,只有引导学生发现感兴趣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2.亲身经历(到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活动前准备:
(1)学生讨论:在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注意些什么?
(2)提示、要求:(出示课件)
提示:在观察、扑捉的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不要破坏动植物的生活环境,爱惜它们的生命。
要求:①在活动过程中,要使用镊子,不可用手触摸,不可用嘴尝试。可以通过听、看、闻的方法,进行观察并记录。
②观察过的动植物要把它们安全地"送回家"。
(3)学生分组寻找、观察。
(4)教师巡视、指导、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
[设计意图] 这部分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突破重点。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发现精神。
(评价:观察和记录是进行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能力,教师通过实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学生有创意的记录,为下一部分的教学做铺垫。)
3.交流、研讨
(1)交流:刚才同学们在校园里找到了那些"有生命的物体"?
(2)出示同学用文字、图画、列表等各种形式记录的发现。
(3)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设计意图] 展示观察结果,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
(评价:倾听是一种触动,倾听伴随科学探究的始终,让学生细心地听,才能找到与自己的不同,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引发争论。学会倾听是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这一良好习惯。)
4.辨析明理、拓展深化
(1)出示一个发条玩具,让其运动起来。提问:它有生命吗?为什么?
(2)课件小游戏:"找一找,填一填"(填写序号)
有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图片:a 房子、b机器人、c花瓶、d云朵、e沙子、f水杯、g蔬菜、h鲜花、i小男孩、j乳酸菌。
[设计意图] 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解决本课难点的关键所在。并且延伸了学生对生命的兴趣,把学生对生命现象和事物的表面认识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层面,探求生命世界的奥秘。
篇2
关键词:儿童插画;想象;创意
中图分类号:J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12-0018-001
一、与所有的生命对话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说曾说:“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与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这个意义上的真理,而是感情与同情……在成人眼中,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事实与规律的世界,其中充满各种规则与秩序,而儿童眼中只有”人“。说明儿童把一切有生命的生物都看成人来对待,他们或者把动植物看成是自己的朋友,或者看成是自己的敌人,他们不不忍心看着流浪的小狗和小猫在外面受苦,他们想带着它们去找妈妈,因为他们把它们看成了与自己一样,是人。在儿童插画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用孩子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去对待我们作品中的各种角色,我们赋予它们以一切人性的特点,与它们对话,进行生命的对话,这样我们就可以创造出更为生动,更为本质的生命世界。
二、唤醒没有生命的物体
在儿童的眼中,一切没有生命的物品也是“人”,幼儿一本正经地给小布熊喂饭,把小布熊当成了同自己一样的人;下雨了,儿童会说是云在哭,或者神仙在泼水,窗户是房子的眼睛,房子也是活的。儿童可以与它们展开对话。儿童的这种拟人化的心理,是博大的关怀、同情与奇特的想像力的源泉,体现出了人性美好的一面,世界在儿童眼里是“泛灵的”、情感性的。做为儿童插画的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同儿童一样与所有的物体进行对话,给所有的物体带来生命,让儿童在他们的世界里寻找他们的快乐,幸福与真理。唤醒没有生命的物体,在这一的点上,美国的儿童插画家兰.史密斯最有说服力。他在作品《剪刀石头布》中,把纸剪成了一张哭丧着的嘴巴形状。在《臭起司小子爆笑故事大集合》等都有着把物体人性化的特点。
三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
因为还没有深入的进入到社会,也没有大人们的认知观念,所以儿童对什么事情都很感兴趣,他们总是问为什么,他们会对一只蚂蚁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想知道它的家在哪?它有没有妈妈,它现在是迷路了还是……。这种好奇心会导致他们去思考他们的问题,因为他们没有已知的知识和概念,所以他们开始了自己的奇思妙想。儿童插话师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也可以抛开自己原有的一切认识事物的观念,对事物进行重组,这种创作方法在儿童科教作品中会起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这种不合常理的思考,我们会发现另一个世界。
四、对所需求的事物的想象
在那里,幼儿不是按固定的眼光或所谓科学、客观的标准去看待事物的,不是按习惯性的常规或“理论框架”来分析事物合不合理、对与不对,而是按自身的感受与需要直言不讳地表达事物可不可爱,以及自己喜不喜欢。这与人类原始的生命意识和生命需要是一样的原理,人类发展到今天,在那只有石器取火的年代,谁会想到今天的人可以在没火的情况下都能把食物煮熟,在古代出门只能靠步行,远行只能靠马的年代,谁会想到今天的交通工具这么的发达,可上天入地。这种发展也是人类在自己的生命所需里进行的不断的生命需要的幻想,而这种幻想在未来的某一天就真的会是真实。因此,儿童插画工作者们也可以按照这种生命需求的想象力来进行创作,这种生命所需的幻想用插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会让作品更接近孩子的幻想世界,也更容易让我闷的教育从孩子的内心出发,而不是条条筐筐的说教,这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以儿童为本体的教育理论也是相符合的。
参考文献:
1陈敏编著:《儿童书籍插图》,浙江大学出版社,杭州,2006.
篇3
关键词:韩语;主动句;被动句;关系;限制
在韩语中一个主谓句,既含有施动者,又含有受动者,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或者选用主动句
式,或者选用被动句式;也可以将主动句变为被动句,或者将被动句变为主动句。在语言的实际运
用中,用主动句还是用被动句,往往要受语言环境的制约,也就是说,特定的上下文规定了用主动
句好还是用被动句好。
1 主动句与被动句的能互相转换的情况
1.1 概念
通过以上四个例子可以看出在A1, B1中作主语妈妈是背这个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作主语的白雪
是覆盖这个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在A2 ,B2.中作主语的孩子是背这个动作行为的接受者;作主语的田野
也是覆盖这个动作行为的接受者。
1.2 主动句转换成被动句
被动句是作为主动句的对立概念存在的。被动句是以主动句作为基础,对主动句的次序加以变
化而产生的,如上面例文所示。把主动变成被动句需要以下几步:
2 主动句与被动句不能转换的请况
在前面部分我们叙述了韩语主动句与被动句互相转换的情况,但是韩语的主动句与被动句并不
是一定能互相转换的关系。不能像英语那样主动句和被动句可以机械的转换,而且也有一些特定的
表达式偏好主动句,或者偏好被动句的。
2.1 不能转换为被动句的主动句
在一些他动词句中,宾语是没有生命的名词的情况某些可以有相应的被动句,但是如下面的几
个例子,变成被动句就不那么自然了。
2.2 只能用被动句而不能用主动句的情况
与前面叙述正相反有些句子是只能用被动句表达,而不能用主动句表达。或者是用主动句来表
达则是不符合常理的。没有生命的名词作为他动词句的主语的时候与主动句相比用被动句则更自然。
如下面的三个例子。
这些句子之所以用被动句表达是由韩国语被动句的独特性决定的。像感冒或者天气的好转这样
的事情很难设定是谁的意志决定的,很难找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所以只能用被动句表现。
在韩语里还有一些惯用型是只能用被动句的形式表现的。如下面这些例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韩语主动句与被动句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概念上看被动句是依附
主动句的存在,是与被动句对立存在。但是韩语的情况并不是主动句与被动句一定能够互相转换的,
韩语的被动语态存在着很大的独立性,这是与其他语言的被动语态的不同之处,在学习韩语的过程
篇4
关键词:视觉动词 SEE 语义演变
一、引言
语法化是有具体意义的语言形式转变为有语法意义和功能的语言形式的过程,或者有语法功能的语言形式获得更多的语法意义和功能的过程,表现为语音、语义和句法等层次上的系统性变化。初期的语法化研究主要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观点侧重描写语法化过程中词语的语义变化。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对语法化的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对语法化潜在机制和动因的研究。尽管之前有些学者已经对视觉动词的语法化现象进行过研究,但大多数都是针对同一语言中不同视觉动词或跨语言的对比研究,很少把英语视觉动词当成个案研究的对象。针对视觉动词语法化研究,本文选取英语中的视觉动词SEE作为个案,从认知学角度出发,探讨了语法化过程中SEE的语义演变及其动因。
二、语法化过程中语义分析模型
传统语义特征分析和认知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语义特征分析强调通过把语义进行机械化的二元划分对词语意义进行清晰精确的分析,忽视了语义本身的模糊性和丰富性,难以在分析抽象词语意义时操作。另一方面,认知分析法往往又在反对和批判二元分析法时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认知角度,词语的意义是人对现实世界认知的反映,是分类的结果。语义成分的分类是不平等的,由于现实世界中物体分类的模糊性,语义分类彼此之间的界限也是模糊的。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概念是一系列原型和边缘元素,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认知分析法强调意义的不确定性,但忽略了语言意义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由此可见,以上两种语义分析方法相互依赖和补充。本文作者试图把两种语义分析法结合在一起,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提出语义描述和分析的分析模型。在对视觉动词SEE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演变分析中,采用二元特征分析法并结合具体叙述。在二元特征体系中,语义概念被视为相互排斥的两个对立值:加号“+”表明具有某一特征,减号“-”表明不具有某一特征。本文中对视觉动词SEE的描述框架为{+行为主体,+行为结构,+行为模式,+行为对象}。行为主体和行为对象可以大体归为四类:视觉器官(眼睛),有生命个体(主要为人类),无生命个体和事件。行为结构和行为模式采用叙述法进行描述。行为结构可分为状态、活动(一种无限制的行为过程)、成就(需要一段时间完成的有限制的行为过程)、完成(瞬间完成的事件)。行为模式是指视觉动词SEE在不同语境中的凸显部分,包括方法、目的、意图和结果等。(张磊,2006)
三、视觉动词SEE的语义演变
SEE的基本含义可解释为“视觉感知”。经过长时间的语言进化,现在SEE既能描述生理活动,又能描述心理活动,甚至在个别语境中表示认知状态。目前SEE大致有以下几种含义:“视觉感知”;“拜访,相见”;“伴随,陪同”;“找到、发现”;“确保、保证”;“理解、意识”;“考虑、认为、想象”;“见证、经历”;某些语境中与其他词语一起使用,有“因为、因此”的功能和含义及语篇标记的作用。
这些含义又大致分为三个维度:物理空间,心理空间,言语行为空间。
(一)物理空间
在物理空间,人们的视觉行为可以被看做一种以视线接触为形式的被动感知过程。因此在此维度,视觉动词SEE有以下意义。
1.SEE的基本意义
视觉动词SEE 的基本含义为“用眼睛体验周围的事物;视觉感知”,侧重行为者对客观世界的被动感知,强调视觉行为的结果。语义特征为{+眼睛,+活动,+视觉接触,+有(无)生命个体或事件}。
2.SEE 表达“拜访,遇见”的意义
与基本意义不同,SEE的这种语义延伸强调了视觉行为的意图或目的,而不是被动的结果,并且主语和宾语必须是有生命个体。语义特征为{+眼睛,+活动,+视觉接触,+有生命个体}。当人们遇见或拜访某人时,通常用眼睛来得到对方的印象,因此人们在概念化这些行为时,自然把这些行为和视觉行为看做一个概念结构。这种意义的SEE可视为转喻,用行为的开始――“看见”来指代整个行为过程。
3.SEE表达“陪同、伴随”的意义
SEE的这种语义同样表达某种人类行为。语义特征为{+有生命个体,+成就,+视觉接触,+有生命个体}。语义重心转移到行为目的,用行为的部分表达整个行为过程,因此也可以看成是转喻。此时,SEE的主语和宾语都必须是有生命个体,主要是人。但表达语义的SEE总是和表达方位和地点的副词或介词短语连用。
4.SEE表达“发现,检查”的意义
此时,SEE的语义重心在表示视觉行为意图的语义成分上。语义特征为{+有生命个体,+成就,+视觉接触,+有(无)生命个体或事件}。
5.SEE表达“确定,确保”的意义
在一些语境中,视觉动词SEE可以表达“确保”的含义,能够和 “make certain” , “ensure” 互换。语义特征为{+有生命个体,+成就,+视觉接触,+事件}。语义重心从物理视觉行为转移到行为意图――有意采取行动促使某事发生。主语必须是有生命个体,主要是人,宾语通常是由 “that” 从句指示的事件。视觉是人们证明事物的最直接、最方便的方式,因此当人们有意做事情时,第一步就是得到对象的信息,而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眼睛。通过观察,人们可以很快确定某一特殊情形。
(二)心理空间
SEE在心理空间是指由视觉对象引起的被动的心理感知。在这种语义下,SEE的行为主体是有心理感知力的人,视觉行为通常是行为主体在现存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对视觉内容和对象形成的判断结果,在语言使用中,经常附加一些情感意义。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大约有80%的信息是人类通过视觉从外部环境中获得的。视觉接收的信息是人们对周围物体形成心理感知和概念体系的基础。因此,人们很方便地选择了用视觉动词SEE来描述心理状态或表达头脑中的抽象知识。
1.SEE表达“理解,明白” 的意义
在心理空间,SEE的语义之一是表达与“理解,明白”相类似的含义。语义特征为{+有生命个体,+完成,+心理运算, +有(无)生命个体或事件}。语义重心为实现动作的方式以及行为结果――通过心理认知得到物体或事件的心理图像或知识。主语必须是有生命个体,多数情况是人,但宾语既可以是有生命个体,也可以是无生命个体或事件。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SEE在这种语义下不能用于进行时态。
尽管人们如何在头脑中处理信息尚不清楚,但很明显人们可以通过物理空间的经验来解释心理空间的问题。Sweetser(1990)指出,心理空间和物理空间词汇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心理根源,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隐喻映射。因此,SEE能够表达“理解”、“知道”的含义主要是因为从物理空间到心理空间的隐喻映射,而这种映射关系是建立在视觉与知识的紧密联系以及视觉空间与心理空间共有的结构特征上的。
2.SEE表达“考虑,想象,认为”的含义
此时SEE可以与英语中的 “consider”, “imagine” ,“regard”互换时,语义特征为{+有生命个体,+完成,+心理运算,+有(无)生命个体或事件}。语义重点是以判断或评估为形式的视觉行为结果。
正如中英文共有的一句俗语“眼见为实”(Seeing is believing),视觉接收的信息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动因和基础。SEE能够在某些语境中表达这种含义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视觉结果进行主观心理运算后的语言选择。人们首先通过视觉吸收有关视觉对象的信息,然后在头脑中通过认知过程对信息加工,最后形成对外部对象的判断或评估。
3.SEE 表达“目睹,经历”的含义
当表达“经历”的含义时,SEE的语义重点在于行为的不可控制性和不可预知性。起初这一用法是指针对外部认知事件的视觉感知行为。随着语言的发展,尽管视觉感知行为仍然是整个认知过程的一部分,但侧重点已转移到“经历,目睹或参与(到事件或情况)”的语义上。语义特征为{+有生命个体或时间、地点,+活动,+心理运算,+无生命个体或事件}。例如,The 1970s saw the beginning of a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在本句中,“1970s”只是事件发生的时间,人们头脑中的心理活动被转移到无生命的个体。是人对所述事件或情况形成的心理景象,不一定是通过看见的动作,而是以现有的信息或知识为基础,通过抽象的认知过程形成的。
(三)言语行为空间
在言语行为空间,视觉动词SEE与“that”从句连用,表达事件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语义特征为{+有生命个体,+活动,+逻辑运算,+事件}。例如,Seeing that it is only two o’clock, we should be able to finish the work before we leave. 本句中“seeing that”与“because”,“since”,“as”具有相似的功能,指示不同事件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四、总结
在分析了传统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认知分析法对英语单词语义分析的优势和局限性后,本文作者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事件认知模型,结合具体叙述对视觉动词SEE的语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结合Sweetser的三维空间理论,把SEE的语义重新划分为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言语行为空间。SEE的语义演变主要是由于从物理空间到心理空间最后到言语行为空间的隐喻和转喻映射。
参考文献
[1]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17-24.
[2] 杨成虎.语法化理论与语法隐喻的差异分析[J].福建外语,2002(1):21-25.
[3] 张磊.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央民族大学,2006.
篇5
每每提到“生命”两字,总觉得沉甸甸的。尽管在常人眼中,“生命”不及生物学里描述的那样具象,是人意识中一个平常的概念,可是当你环顾周围,见到草木葱郁的繁荣景象,尽显生命的光辉,你也会禁不住一声感叹:生命是美丽的,生命是崇高的。
正因为生命的可贵,因而轻生的人是可耻的,又是可悲的。他们忘记了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忘却了一切社会责任,忘却了他们留给亲友的痛苦,忘却了曾经拥有的欢乐。一切的一切,都因生命的结束而就此终止了。几星期前,我们小区就有一位妇女因一些琐事带来的不悦而纵身一跃,命丧黄泉。别人说她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母爱和关怀。她经商赚钱买的房子还未装修,怎么可以那样轻易地放弃生命的权利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语)虽然也有无数英烈因革命而死,可是我们说他们是崇高的,因为他们换来了万人的生,那才是生命的价值,不枉此生,这样的死才可谓之“重于泰山”。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轻生的人无不为自己活着,这不正是一种耻辱吗?
几乎所有有作为的人都会说,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当你放眼宇宙,回望岁月长河,一定会感到人的生命是那样渺小,就如夜空里划过的流星,转瞬即逝,但是,既然我们被赋予了生的权利,为何不好好地把握,去创造生命的辉煌和奇迹呢?!
你是否还记得欧·亨利的《最后的一片叶子》?被病魔纠缠的女孩已经绝望了,可是经历了风吹雨打却依然挺立在枝头的常春藤叶给了她无限的希望。虽然这是老画家画上去的,可它恰恰换回了一个女孩的生命。
切莫轻易地亵渎生命,没有生命,理想是飘渺的,生活是虚无的,一切都不复存在,惟有尊重生命,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篇6
龙年的春节格外寒冷,《作文与考试》全新升级后的下旬刊《高分素材》的出版却给我们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当今教辅市场,种类繁多,鱼龙混杂,然而,真正有个性、有特色、有品质又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期刊并不多见。就拿作文素材来说,诚如副总编柏建华所说的那样:“作文素材刊物的出现,不过是在近几年。但一些‘素材超市’模式化简单脸谱,和机械记忆式实用平面路径就已经很快显露其生命力萎缩的发展危机。”对此,《作文与考试》编辑部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你们知难而上,敢于出奇创新,要“做有生命的作文素材,让作文鲜活、灵动与多彩!”于是,就有了这本《作文与考试·高分素材》的面世。
纵观这本作文素材刊中的五大板块设置,容量大、内容新、观点深,可以说,它很好地体现了“多元的视角、理性的声音、创新的思维”的编辑理念和“新、锐、快、短、精”的语言个性,可见编辑者打造“独家重磅栏目、独家特色文章、独家品牌活动”的良苦用心。本刊还有个特点,就是将文字与图画相结合,将积累、理解与运用相结合,这样,不仅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也跳出了一般作文素材刊只是资料堆积的简单化俗套。如“指点·活用”板块中的“名师讲堂”、“考点·演练”中的“模拟考场”“素材演练”,将积累与运用结合在一起,增强了编者、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长此以往,日积月累,相信读者一定是大有收益的。
言者无忌,这里也就栏目设置和内容选材方面谈一些个人的看法。“看点·注视”板块中的小栏目如“思想·思辨”、“多元·理性”和“人文·人性”等共有十二个之多,让人有点眼花缭乱,而且这些小栏目许多具有交叉关系,很难以一个明确的概念区别开来,能不能对此再精练一些。再者,“读图素材”是本刊的一大亮点,光和影汇成的图片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五彩缤纷的生活。然而,相对其他文字素材,读图素材的解读、引申和运用就相对薄弱了一些。建议对一些寓意深刻的读图素材可作适当的解读,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深刻内涵。
一本新刊的诞生,就如同一位新生婴儿的诞生,她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希望大家都来关心她、呵护她、热爱她。
诚者如斯,一本新刊的创办离不开作者的热情支持与编者的匠心独运,更离不开主编的高屋建瓴,叶老师对这本新刊的理解更加强化了我们办刊的热情。正是在无数作者的努力下,这“新生婴儿”才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关于小栏目名字的设置,我们会认真思考,做到精准定位。同时也欢迎读者朋友们提出更多更宝贵的意见,相信在“做有生命的作文素材,让作文鲜活、灵动与多彩”的指导下,这本素材刊会越办越好。
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生命教育
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应当教什么?又应当怎么教?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近年来,许多优秀生物教师先后通过不同途径对此发表了极具价值的观点和看法,但大多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来进行研究。从理论层面上看极为科学,但是否能通过实践的检验则不得而知。而近日,笔者也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由“学而知”所构建的过程体系中,“三维”目标处于体系的最顶端,即最难达成、最难评价以及最难维系;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对生命的诠释力度,并加强生命关怀教育,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进而感知生命的珍贵,最终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对此,笔者现将论证过程阐述如下。
一、强化诠释生命的意义与方法探究
从本质上说,生物本身就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在生物课堂上,几乎每节课都与生命有关,每节课都是对生命的诠释。然而,这仅说明我们已达成了诠释生命的事实,严格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满足生物教材的需要。学生虽然知道生物与生命有关,但却极度缺乏生命意识,只是将生物课程当做一门纯知识的课程来学习,难以提升学习效用,而这正是由于教师不注重诠释与渗透生命意识所导致的。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强化诠释生命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掌握生物课程的基本内涵,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哪些方法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呢?笔者认为,我们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来加强引导。
第一,在理论层面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全面灌输与渗透生命的可贵,并加强生命与生物之间的联系,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来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例如,在讲“光合作用”时,笔者随手抓住一片从窗外飘来的树叶(或课前准备),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光合作用是通过这一片小小的树叶来完成的,那么,树叶有生命吗?它是一种生物吗?为什么?上述两个问题,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既与“光合作用”有关,又与“生命”诠释有关。而对于学生来说,要正确回答这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就必须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时间,并为学生提供一些提示,如从分析生物的概念和生命的特征入手等。只有经过深入的探究,学生才能得出“树叶具有生命特征,但却不属于生物范畴”这一结论,并在探究中积累生命意识。
第二,在实践层面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外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妙,以任务驱动式教学为主导,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生命的成长和凋谢,进而加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例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植物的种子,让学生在课外种植,利用所学过的生物知识培育植物的生长。当学生看到自己亲手培育的种子发芽并渐渐长大时,他们会将植物的生命与自己融为一体,最终养成热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二、生命教育与学生探索意识的关联性探析
在学习的过程中,由学生与学习对象构成了学习的主体与客体,而知识仅是预期达成的结果。众所周知,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而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即如何学,以及怎么学。然而,假如学生没有学习动力,那么教师又应当如何引导呢?因此,在学生为获取知识而所开展的客体研究中,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求知”意识创设足够的动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坚定地对学习对象进行探索,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篇8
关键词:隐喻;词汇教学;《全新版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48-02
隐喻的概念历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传统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在Lakeoff& Johnson 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Lakeoff 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Lakeoff指出,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按照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和表达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从而形成了语言中的跨概念的认知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基本上是在概念隐喻的的基础上进行的。Lakeoff,Johnson,Turner(1980,1989)他们在调查和分析了英语中大量隐喻表达之后指出,普通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来自隐喻概念,语言的本质就是隐喻。
《全新版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是目前我国高校公共英语课主要采用的大学英语的教科书。隐喻句在教材所选用的文章中也屡见不鲜。本文根据隐喻的句法特点对《全新版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的隐喻进行分析归类,并用例子介绍其特点,并探讨了词汇隐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教材中的隐喻分类
(一)名词喻
名词喻就是由名词构成的隐喻,在句子中可以充当多种成分:主语、表语、宾语、补足语等。作者使用隐喻这一修辞手段,更形象生动的表达自己的意图。其喻体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1、充当主语
And once you start replacing real human contact with cyber-interaction,coming back out of the cave can be quite difficult.
——A Virtual Life
句中的(coning back out of the cave )形象地比喻了人离开社交网络,进入真实生活的状态。处在虚拟世界中,就好像生活在洞穴中的原始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离开虚拟世界,就像走出穴居状态一样。
2、充当表语
He seemed a comic antique.
—— Writing for Myself
古董的特征是年代久远,外观陈旧。作者把人比作古董,极其贴切。准确地描绘出这个教师思想陈腐,拘谨刻板的形象呼之欲出。
3、充当宾语
What will parents do without the electronic baby-sitter?
作者把电视机比作电子保姆。当父母离开时,孩子专心致志地看电视,不会吵闹。电视起到了保姆的作用,这种表达贴切而富有幽默感。
4、充当补足语
Women,of course,have always believed that we can’t have our cake and eat it too— the old low-dream diet.
句中的喻体(the low-dream diet)来形容女人对生活的期望,她们对生活的期望值较低,认为工作和家庭生活不可兼得。把期望比作diet非常具体形象,也易于被读者接受。Low-dream 也很准确的说明了女人对生活的梦想很少。
(二)动词喻
动词喻指在句子中的动词与逻辑上的主语或宾语构成动作上的冲突,由此而来动词在词义上形成的隐喻。由动词隐喻的语义来暗示它所依附并比喻的事物的存在。这类动词常常有以下几类:
1、能使语言鲜活生动的动词喻
Vivid memories came flooding back of a night in Belleville when all of us were seated around the supper table.
——Writing for Myself
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用came 来结束整个句子,而是用了flooding back 来表达生动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Flooding 与 memory 的搭配语意独特,记忆如潮水般来势凶猛连绵不断,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
2、名词转化来的隐喻动词
一些英语名词,被成功地转义而形成了动词喻。
She wanted a better life for her two sons and showered them with encouragement.
——Ben Carson:Man of Miracles
在句中,shower 转化为动词。她急切的想给与儿子大量的鼓励。而shower这一隐喻的运用,把抽象转化为具体,使读者体会到母亲努力给与儿子鼓励次数之多和迫切的心情。
3、“拟人”类的隐喻动词
All the good humor of the Uncle Allen’s house reawoke in my mind as I recalled the laughing arguments.
篇9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坚持走一条创新之路,以创设有生命的历史课堂。
新课标规定: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因此,我们所教授的历史,应是有生命的,是生动的,这种生动常常给人们以惊喜,也常常给人们以痛苦。如火药的发明,并不是人们有目的地研制,而是在炼丹的过程中意外的发现。在中国的古代战争中,火药虽曾被当作作战武器使用过,但更多的是被中国人用来做喜庆或驱邪的爆竹。可当火药传到欧洲,它便成了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手中锐利的武器,不仅把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阶层炸得粉碎,而且凭借其船坚炮利打开了东方大国的国门。无论是惊喜还是痛苦,都能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激发他们强烈的情感,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为了让学生学到有生命的历史,就要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
一、创设思辩性的历史课堂
“思辩”就意味着观点的交锋与碰撞,思辩性的课堂应当是一个学生的个性见解得到充分尊重与张扬的课堂,是一个学习主体互动交往,问题讨论式的“活”的探究的课堂。如我们在学习到“”这一课时,最后给学生留了一个问题“最后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经过我的适时启发,学生们逐渐形成两派,一派是胜利论,一派是失败论。我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最后选出一名代表发言,结果有的小组从“胜利果实被窃取,革命党人被剥夺了实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未改变。”这个角度论证了“失败论”。有的小组从“一定历史阶段的革命只能完成它特定的任务,起初确定的目标就是清王朝,这个目标实现了”。“不能用现代的眼光苛求当时的革命党”等多角度论证了“胜利论”。学生表现出了难以想象的论辩才华,并且勇敢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令人振奋。这样,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同时也发展了自身的思维,课堂上充满和谐、民主的气氛,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和理解历史问题的愿望。
二、营造历史课堂的生活气息,寻找与现实的结合点
历史虽然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但与现实却又一脉相承,王朝的兴亡盛衰,思潮的起伏跌宕,制度的沿革变迁,给人以历史的参照。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寻求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
其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掌握历史知识。在讲到有关清朝前期的历史时,正值播放电视剧《鹿鼎记》,该剧在中学生当中掀起了一股热潮,他们对剧中人物如数家珍。在讲课前,我以此为契机为学生设计了两个问题:(1)剧中那个年轻的皇帝叫什么?(2)你怎样评价这个皇帝?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我提醒学生注意区分艺术品与历史的不同,告诉他们要想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康熙帝,可以从历史学习中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历史知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其二,引导学生从历史之中迁移认识现实,彰显历史教学的时代感。如我们学习关于二战以后“亚洲经济的发展”问题时,涉及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四国经济腾飞的原因时,引导他们讨论:根据对亚洲四国经济发展的原因的分析,你认为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最后他们迁移出下列结论:要抓住机遇,努力吸收外资和技术投入,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要依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等等。这样,通过历史知识的迁移应用,从而使历史教育本身变得充满魅力,光彩灿烂起来。让学生感到历史是“活生生的”,感受到历史不断向他们传送来的“生命的气息”。
三、开放教学,引导学生进入新天地
篇10
《种子的萌发》这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主要是观察萌发的种子,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以及种子的各部分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种子的萌发”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过程,也是生命单元唯一的一个长期研究活动,活动中教师要给足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研究的准备,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长期观察的素养。
【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中,学生已经观察认识了生命体的特征,建立起了生命体的概念,并通过种植凤仙花、养蚕等活动,认识了动植物的一生所要经历的主要生长过程及其变化,建立起了生命周期的概念。前几节课,学生对植物的花、果实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把种子传播出去都做了研究。植物的种子结构是什么样的?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将在这节课中进行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新的生命,条件适宜的时候,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种子的各部分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进行对比实验并做记录。2、运用感官及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究种子奥秘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2、了解种子的各部分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难点:认识子叶在种子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环境:多媒体电教室。
教学媒体:课件 展示台
教学准备: 花生种子、黄豆种子、蚕豆种子,发芽14天的蚕豆种子,观察记录表,漏勺,放大镜,烧杯,玻璃片,塑料杯等。
【课前准备】
浸泡种子 分别出示三种种子 观察种子的外形: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种种子的外形、大小、颜色有什么特点,并把你们观察到的结果填在记录表里。
汇报交流;欣赏儿歌《小雨沙沙》视频:探讨:种子需要在怎样的环境下才可以萌发?小结;种子萌发时,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浸泡种子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前两天我们在这里浸泡了什么种子?
生:黄豆种子、花生种子、蚕豆种子。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种子的萌发》
(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1、观察浸泡后的种子
师:请同学们打开玻璃盖,仔细观察,看看三种种子各有什么变化?并把你们观察到的变化填在记录表中。比一比,哪一组做的最好。(学生进行观察,并做记录:汇报交流:小结)
师:我们发现浸泡后的种子都变大了,为什么会变大了呢?
生:吸收了水分
2、测量三种种子的吸水量(探讨:测量种子吸水量的方法)
师:真聪明,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们各吸了多少水呢?想一想。
(1)出示测量种子吸水量的方法①用漏勺小心地把烧杯里的种子捞起来,沥干水后,放在碗里;②观察少了多少水,就是种子的吸水量。
(2)学生动手测量
师:请各小组按照这个方法分别测量三种种子的吸水量,并把测量结果填在记录表里。
(3)汇报交流
(4)小结 师:我们知道种子的萌发都需要水,但三种种子的吸水量一样吗?(不一样)
3、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1)分发发芽14天的蚕豆。学生进行观察
(2)出示图片 师:如果把种子放在土壤里,条件适宜的时候,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那么种子为什么能够孕育新的生命呢?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想)我们先来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
(3)探讨:如何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呢。
(4)介绍探究种子的内部构造方法 ①将种皮剥开,观察它们的种皮是什么样的。②小心地将种子里的“豆瓣”分开,用放大镜观察在两片子叶的连接处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5)探究: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分组探究(指导学生有序观察)。 汇报交流。 小结
师:黄豆、花生和蚕豆的内部构造一样吗? 它们都是由什么构成的?(种皮和胚) 板书: 种皮 胚
师: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那么胚又包括什么呢?(胚根、胚芽和子叶) 板书:胚根 胚芽 子叶
推测:子叶在种子萌发时有什么作用? 请同学们再猜一猜子叶在种子萌发时有什么作用呢?
(6)小结 子叶是种子内储藏养分的组织,种子萌芽时,子叶提供养分给胚根、胚芽。
(三)总结新知,提炼升华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种子的萌发》,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四) 拓展延伸,实验验证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能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但科学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课后,请同学们把浸泡2天后的蚕豆种子放在一个铺有棉花的盘子里,保持棉花的湿润,持续观察种子的变化,并在书本第33页记录表中作好记录。查找资料:子叶除了储藏养分的作用,还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