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思维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治思维的核心

篇1

关键词:合并 母公司 兼并重组 合并报表编制

并报表是反映母公司及其能够控制的全部子公司所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表。与个别报表相比,合并报表有如下特点:(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松动,传统单一会计主体变为多个会计主体,合并报表反映集团公司整体(包括母公司及其全部子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2)编制者是母公司;(3)合并报表编制方法区别于传统会计证―账―表的编制方法,仅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4)合并报表需要编制抵销分录。

一、合并报表编制的常用会计处理方法

编制合并报表常用的方法为工作底稿法。首先,编制合并工作底稿,将母公司及其所有子公司的个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项目的数据全部记入合并工作底稿。其次,根据当期母公司与子公司及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编制抵销分录。最后,计算出合并金额并填列合并报表。合并报表编制的常用会计处理方法中最关键的就是调整抵销分录的编制,下面以此进行分析。

(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以存货为例)。

例: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A、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2013年A公司向B公司销售甲产品100件,每件价款为7万元,成本为5万元,至2013年末已对外销售甲产品80件。

借:营业收入

(内部销售企业的不含税收入) 7 000 000

贷:营业成本

(内部购进企业对外销售的成本)7 000 000

借:营业成本 400 000

贷:存货 400 0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存货贷方-存货借方)×25%]100 000

贷:所得税费用100 000

2014年A公司向B公司销售甲产品30件,每件价款为7万元,成本为5万元;至2014年末已对外销售甲产品10件。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抵销上年)400 000

贷:营业成本 (抵销上年)400 000

借:营业收入

(内部销售企业的不含税收入)2 100 000

贷:营业成本

(内部购进企业对外销售的成本)2 100 000

借:营业成本 800 000

贷:存货 800 0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抵销上年)100 00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抵销上年)100 0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存货贷方-存货借方)×25%-去年确认金额]100 000

贷:所得税费用100 000

上述抵销业务处理的理论分析:母子公司个别报表反映的项目金额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抵销内部购销业务金额,上述顺流交易中,母公司卖产品确认收入,收到现金,子公司买存货确认存货的入账价值,支付现金,从整个集团公司看,母子公司之间的交易属于集团内部物资调拨活动,所以应予抵销。在连续编制第二年的合并报表时,因为编报还是依据个别报表,所以首先要将上期对本期的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抵销,和利润有关项目均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然后再抵销本期的内部购销业务金额。

(二)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如果存在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则需将子公司个别报表调整为与母公司一致;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除应考虑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而调整子公司个别报表外,还应编制调整分录,根据购买日该子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对子公司的个别报表进行调整。首先,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借记“存货”、“固定资产”(评估增值)项目,贷记“资本公积”、“应收账款”(评估减值)项目;期末调整,借记“营业成本”(存货已对外销售)、“应收账款”(按减值后金额收回)、“管理费用”项目,贷记“存货”、“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

(三)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所规定的权益法调整:首先,按照子公司调整后净利润中母公司应享有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项目,贷记“投资收益”项目,亏损份额做相反分录;其次,按子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投资收益”项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项目;最后,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借记“长期股权投资”项目,贷记“资本公积”项目。

(四)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母公司个别报表反映为其他资产(包括货币资产和非货币类资产)减少,长期股权投资增加,子公司个别报表反映为其他资产(包括货币资产和非货币类资产)增加,实收资本增加。从整个集团公司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属于集团内部资本拨付活动,所以应予抵销。借记“股本”(子公司期末数)、“资本公积”(子公司年初数+评估增值+本期发生额)、“盈余公积”(子公司期末数)、“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年初数+调整后的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分配股利)、商誉(权益法的投资金额大于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项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后的母公司金额)、“少数股东权益”项目。

(五)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销。借记“投资收益”(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少数股东损益”(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贷记“提取盈余公积”、“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未分配利润――年末”项目。

(六)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借记“应付账款”(含税金额)项目,贷记“应收账款”项目;借记“应付票据”(含税金额)项目,贷记“应收票据”项目;借记“预收账款”项目,贷记“预付账款”项目;借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项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借记“所得税费用”(内部计提坏账准备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借记“应付债券”(期末摊余成本)项目,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期末摊余成本)项目;借记“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项目,贷记“财务费用”项目;借记“应付利息”(面值×票面利率)项目,贷记“应收利息”项目。

(七)内部现金流量的抵销。借方登记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贷方登记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借方登记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贷方登记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借方登记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贷方登记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工作底稿法编制合并报表的关键在于调整抵销分录的编制,以上七个方面是会计准则所规定的关于调整抵销分录的一般会计处理。

二、合并报表编制方法的创新思维分析

首先,常用的工作底稿法编制的合并报表优势在于反映了集团公司整体财务信息,强化集团利益;避免集团公司内部转移定价粉饰报表。劣势在于工作底稿篇幅过长,编制及分析均难以操作;合并报表缺乏原始凭证的支撑;合并报表实际意义不大,并非企业纳税和分配股利的依据,合并报表中资产也不能作为偿债的依据;合并范围确定需要依据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职业判断;投资者难以依据合并报表来做投资决策。

其次,合并报表编制的思维方法简便,但实际操作脱离了会计基础理论。不仅松动了会计主体的基本假设,也违背了“证―账―表”的会计思维。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合并报表除了空间范围外,与个别财务报表的报表项目、会计要素等基本理论依据其实没有什么不同。

再次,资本市场不断成熟增加了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的难度。股权分置改革,资本市场上永恒的主题――兼并与重组愈演愈烈,公司治理结构越来越复杂,股权交易的形式多样,母―子―孙公司持股比例不断变化,也增加了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的难度。

最后,合并报表编制方法的创新思维分析的结论:实务界需要理清母―子―孙公司的真实业务关系,按照《公司法》的要求逐渐理顺投资行为与机构设置,投资者需要原始凭证验证集团公司合并报表的真实性,会计的实质勾稽关系不能丢弃,公司的法人独立地位不容否认,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基于以上分析,建议放弃编制调整抵销分录,采取直接编制会计分录,用明细科目来说明是编制合并报表的,并且登记入账,重新编制合并报表,让股东看到更详细、更直接的会计信息。

三、结束语

四张基本财务报表加上四张合并报表是会计的核心资源,综合反映了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不做没有凭据的账,会计反映的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数据,不应该成为资本市场的傀儡与摆设。所以,合并报表同样也应该让投资者自己来做分析,投资者代表自己的利益识破财务谜局。S

参考文献:

马贤明,郑朝辉.会计谜局[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5.

篇2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加强水利青年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归纳了当前水利青年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水利事业单位青年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关键词 :水利 青年干部职工 思想政治 载体 典型

一、新时期加强水利青年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1.对不断深化水利改革的心态不稳定。近年来不少水利单位不断地推进体制改革,组织结构和岗位有大幅度调整,加上引入绩效管理机制,让青年干部职工情绪波动,特别是对关系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比较敏感,从一定程度上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

2.创新水利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水利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积极引导青年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适应新形势,调动和集结青年干部职工开发智慧和力量等方面发挥了服务保障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应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改进中创新,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

3.对青年干部职工素质能力提升要求不适应。随着网络办公的普遍性、工作量的增多、业务质量要求的提高,青年干部职工必将面临新知识的不断学习、个人素质能力不断的提高等方面的要求,这些给许多青年干部职工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队伍中出现了个别消极现象,有些青年干部职工疲于应对、抱怨情绪增加,不利于创建和谐工作氛围,制约和影响了团队力量的整体发挥。

二、当前水利青年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重教育,轻夯实”。我们长期采取的简单的层层下达的教育方式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自身的局限性也在不断发展的形势前越来越突出。事实上,大量信息的获取使青年干部职工对信息的选择性和对现实的期望实现值逐渐增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为青年的政治热情逐渐下降,价值判断标准多元化,从而使青年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背景更加复杂。

2.“重说教,轻关怀”。传统的教育方法简单、教育形式单一,习惯沿用读文件、开会批评等传统方法,灌输式的空洞说教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枯燥乏味流于形式,无法满足青年干部职工日趋复杂的心理精神需求。

3.“重形式,轻应用”。水利单位青年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被动应付的情况,脱离实际,成为“走过场”,没有研究青年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切实为职工做具体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有效的工作平台和落脚点,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好效果。

三、加强和改进水利青年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1.强化教育功能,突出引导性。首先,要创新载体,坚持教育内容形式的多样化。一方面,充分利用单位内部简报、宣传栏、网站、等宣传工具,还可采取参观访问、专题讲座、事迹报告、图片展览、演讲联谊等形式;另一方面,要将大家关心的问题交给大家,做到问题大家摆,是非大家辨,答案大家找,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平等讨论,在思想交锋中明辨是非、提高觉悟。其次,要发挥好典型的引导作用。要精心培养青年共同认可的先进典型集体、模范人物,靠先进事迹激励职工,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例对青年干部职工进行自我教育,增强青年干部职工对身边典型的认同感和亲切感,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

2.增进情感沟通,突出情理性。做好水利青年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事先要与干部职工广泛接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通过各种途径拉近与青年干部职工的距离,切准他们的思想脉搏,得到感情上的积累和准备。思想政治工作者作为教育引导者,要坦诚相见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引导对象,要以情换情、以爱换爱,最终达到情意交融的境界。

篇3

一、对学生的评价要科学

新课改中提到:“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取消只有一个标准,纂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这句话提醒我们,作为教师,要力争做到对学生评价的合理有效。而这就要从根本生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同样的,也只有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才能更好的对学生加以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进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合理有序的开展。我们教师自身作为评价机制的具体实施者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践者,要摒弃与时展不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观念。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只有在自由的氛围中才会开花结果。

二、引进竞争机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被人们所熟知后,与这个理论紧密相关的一个词――竞争一越来越被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和认同,尤其是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下我们要开发出更有利于人们便捷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产品,就需要有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我们这个社会服务并创造价值,然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所以要求教师自身必须也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要敢于探索,大胆地追求创新,所以我们将竞争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竞争意识是一种进取性和显示性的个性心理的表现,竞争就是争取超过别人而获得成功”。这种意识的存在和发挥作用可以调动人的内在积极因素,让孩子向成功的方向努力。在美术课上,我们可以将那些有创新思维、的学生作品,拿到前面展示给其他学生观看,并做出口头或者物质的奖励,有时候我们还可以激励他们“还有哪位同学的作品更好呢?更有想象力呢?老师还会请你到前面介绍自己作品,咱们来个比赛,看看哪位同学最具有丰富的想象,表现更有新意”。经常用这种办法可以激励其他学生也积极思考,激活创新思维意识。

三、在欣赏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时的会遇到有些学生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对此,我们不但要给予表扬,并且要发现他们的作品中有许多值得让其他同学学习观摩的部分,于是我们要提倡让学生相互的观摩,这样可以激发起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创造的潜能。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的我们必须注意到我们所教对象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目的地引导小学生进行相互间的学习变得十分重要。例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及时地发现并介绍个别学生有创意的表现并引导其他学生学习。再例如等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并展示出来,让学生相互观摩、欣赏,让他们自己找出同学作品中的优点。同样的,欣赏和观摩大师的作品对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鉴赏水平也是很有作用的,我们可以经常性的把张大干、徐悲鸿、凡高、毕加索等这些大师的经典作品展示出来让他们观摩,让学生的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发展。经过长期的欣赏训练,学生在作画时自己就会设身处地去体会作者作画时的心情,并且他们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乃至想象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只有让学生自己在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美,才能更加有效的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激发想象,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并进而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篇4

记得群号是:462720555

          扫描二维码进群

        扫描二维码进群

群主个人的QQ号是:1370946190 微信号是:15234400545

想在北京找教育工作,发愁不知道从何入手的,可以加她为好友,多交流,多学习!

-------一个普通师范毕业生如何在北京找到月薪过万的工作的-----

篇5

关键词: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基层社会治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和重点都在基层,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直接关乎社会稳定大局,意义十分重大。

一、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应有之义

现代社会治理的核心就是法治。法治一方面通过调节其特有的结构调节社会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治理的合法性加以解决。另一方面法治通过国家强制性保障社会治理活动的法律权威性;最后法治通过确定边界和底线使社会治理活动有可预期性。法治中国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就是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社会矛盾和冲突多发于基层,集中体现于基层治理中,伴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加速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已成为现实问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于现代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言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提高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程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社会治理资源的整体优化。换一个角度来讲,基层治理法治化是体现和反映国家治理能力的“风向标”。

就我国当前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实际情况来看,基层治理法治化所起的作用是关键性和基础性的,同过去以“管控思维”为主体的社会治理方式相较而言,法治化治理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并在最大范围内聚集民意。法治化治理方式通过制度建构方式,运用法律手段,可以最大限度杜绝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的“不作为”、“乱作为”,真正实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等目标。

二、社会治理的法律属性包含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从理论而言,社会治理是一项公共职能,为了实现这一公共职能,社会治理的主体可以采用行政命令,行政计划、行政处罚等一系列管理手段。因此,“社会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讲本质上就是公权力的行使,是行政行为的实施。在现代法治国家,只要是权力的实施行使,就必须受到法治约束,只要是权力的意思表示就必须符合法治精神。社会治理采取的行政行为本质就是法律行为,这是社会治理的法律属性。这一点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治理中必然包含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普遍运用。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现社会治理主体的法治化。就社会治理的国家公权力而言,管理职能之间的空缺、重叠和冲突都需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机制和法治方式协调、沟通和解决;就社会治理的社会公权力而言,公共职能与国家职能的界限、分工、冲突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明确、指导和协调。二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确保社会治理行为的法治化。社会治理行为作为一种行政行为,体现了行政行为一般性原理,体现着自由裁量权的运用。而且现实中,在社会治理中,这种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会直接面对尖锐的利益冲突、强烈的价值碰撞和巨大的社会诉求,其运用得当与否将最直接影响国家形象及公民的法治信仰。三是运用法治思维确保社会治理责任的法治化。有权力就有责任,责任是权力的本质属性,而且这种责任应当且必须是一种法律责任。法治思维与权力思维的差异之处就在于是否承认权力的最高性。法治思维认为法律的权威高于权力,公权力的行使者必定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制度障碍

虽然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有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条例。但从现实情况看,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面临着严重制度障碍:其一,现在制度已经相对落后。我国原有相关法规是适应传统社会管理模式而形成的,社会管控思维严重,与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要求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相去甚远,出发点和制度建构的主要做法完全不同,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其二,立法相对滞后。进入新时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以后,实施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由“行政色彩”向“法治主导”转变以来,许多地方在实践中已经做了许多有益尝试,且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意识的成果,但是相应的立法工作却显得滞后,特别基层自治组织、基层治理机制合法性问题,涉及老百姓利益保障问题的许多方面仍未纳入法治保障轨道。其三,法规效力层级不足。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从国家立法层面来看,有关基层社会治理的法规较少且缺乏可操作性。许多地方通过地方政府立法对现实矛盾加以调节,但是这些地方性法规效力不高,甚至因为没有先例可循,在一定程度上违反相关上位法规的问题。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不复存在,何以谈其效果和作用?

(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不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不足,一方面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法律知识储备不够、依法治理的传统和氛围缺失,另一方面是在客观上大量存在许多领导干部不愿意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而是采取行政手段的“短、平、快”,更有甚者提出法治方式让其“畏首畏尾”,在一些场合发表进一步加强社会管控的传统思维。

(三)行政手段的路径依赖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社会结构和利益需求呈现多元趋势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下,行政手段难以“一招定天下”,需要多种手段协调,其中法律手段应该成为主导,如前所述,行政手段应在法律框架设立的范围内发挥效用。过去中国,在人-单位-国家这样的架构下,通过上行下达执行行政命令实现社会治理确实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面对社会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分层的现实情况,过分依赖行政效率只会导致基层社会治理陷入僵局,而且极易导致权力寻租,导致腐败。这样的路径依赖极易发生打着“发展压倒一切”等片面观点的旗号,时不时发生突破法律边界的行为,甚至侵犯公民权利,认为改善了群众生活,尽管违法但是可以被理解。如此种种,突破法律边界和底线,不惜一切代价和手段处理矛盾纠纷,最后结果往往是进一步激化矛盾,是短视行为,于长远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的思考

(一)最关键的是领导干部要具有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通过自觉学习,增强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通过法治思维进行思考,将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理念内化于心;通过比较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与人治思维、人治方式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优劣,使领导干部充分认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必要性,改变过去那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人治”思维模式,以法治眼光看待一切,明确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决不允许任何领导干部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始终牢记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通过干部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领导干部的法治精神、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使领导干部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重视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两方面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充分运用正面典型的引导作用,使领导干部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习惯。同时对反面典型的警示、警戒作用不能忽视,应在组织、人事管理等重点领域坚持给人治亮“红灯”,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所有领导干部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三)要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上强调法治指标

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的:“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因此要将法治指标纳入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之中,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各级组织部门要把是否具有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治能力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提拔重用那些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领导干部,通过激励机制,促使更多领导干部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四)要积极营造法治环境

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稳定有序的法治文化氛围,使领导干部习惯法治思维,习惯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使其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习惯,形成优秀的法治思维品格,养成良好的法治能力,形成推进依法治国的良好法治氛围。

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根据法律思考,把法律当成思考、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法治思维在现阶段主要指限制、约束权力任意行使的思维。法治思维改变了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中存在的重权力轻权利、重治民轻治官、重管理轻服务等思维误区;法治方式指领导干部遵循法治原则和法治精神依法治理,通过制定、执行法律,运用法律方法治国理政的行为方式。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核心是用权利制约权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强化对权力行使的约束和规范,约束公权力、保障私权利。

总之,我们需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坚持法治导向,提升法治能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

参考文献:

篇6

(一)依法治行,是农业银行贯彻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

党的十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稳定、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社会责任,其面向“三农”的独特市场定位,决定了在实施商业化运作、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同时,还要在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创新“三农”服务模式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作为党领导下的中管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务必要贯彻国有资本的意志,自觉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要求,推行依法治行,在业务发展中坚持依法经营、合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将“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市场定位落到实处。

(二)依法治行,是农业银行顺应市场变化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近期国家有关部委先后出台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存款保险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在市场规则、公民财产权利、产权保护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展现了党和国家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约束和规范公权力、维护私权利、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和改革方向。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公民的维权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日益高涨。在市场放开、主体平等、竞争加剧、利益多元、诉求强烈的复杂环境下,农行必须夯实依法合规的基础,尊重规则,尊重权利,以法治思维方式协调处理与政府、监管者、竞争者、客户、股东、员工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加强“三农”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现代化金融机具布放,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建设,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平衡利益诉求,化解供需矛盾。

(三)依法治行,是农业银行培育现代企业文化的充分保障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如果不能够让公众感受到在这里有严格的法纪约束,即使有美观优雅的服务环境、即使有令人瞩目的经营业绩,也终将为公众所轻视。要办好商业银行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理念作指导。2009年《农行文化宣言》将“诚信立业、稳健行远”作为农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诚信是对法律原则的遵守,稳健则来自于对依法合规的践行。全行员工只有真正将依法合规经营理念入脑入心、变成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导向,正确处理好发展方向、速度、规模、质量和结构的关系,才能夯实企业发展之基,铺科学发展之路,打造农行常青伟业,才能保障建设一流现代商业银行的愿景最终实现。(四)依法治行,是农业银行落实监管要求的必然选择《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银行业监督管理的目标是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此后,银监会先后出台《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等多部文件,其核心就是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促进银行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农业银行必须牢固树立“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的风险理念、“合规创造价值”的管理理念,加强风险分析和预警机制,建立健全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强化风险的全员全过程管理,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保持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

二、将法治思维方式贯穿农业银行全部经营管理活动始终

党的十以来,就法治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指出,“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运用法治思维,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法治思维,就是以法治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标准的思维。农业银行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在什么轨道上推进改革,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正确推进改革、准确推进改革、有序推进改革、协调推进改革。用法治思维方式推进农行改革,就是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要严格限定在法律法规、内部制度和金融监管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通过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运作来实现各项经营管理目标;要让法治贯穿农业银行全部经营管理活动始终,嵌入业务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让法治思维方式融入决策、融入管理、融入操作;要将法治思维外化为法治行为,在实践中学会按照法律的理念、精神和原则进行逻辑思考、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

(一)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四个意识”

一是规则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农业银行是以总行为一级法人的矩阵型公司组织架构,必须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规则必须为”,必须坚持“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二是程序意识。百密而无一疏。法治思维强调对制度运行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通过确立公正科学的法治程序,提升制度运行的规范化水平,消除制度运行中的缺陷和漏洞,避免给制度的执行者提供自由裁量空间和腐败的机会。三是权责一致意识。权为民所用。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清楚手中的一切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要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于担当。四是诚信意识。人无信不立。要重建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底线,在制度设计、人际交往和与客户的交往行为中诚实履行服务承诺、严格核算经营成果、真实披露经营信息,诚以待人、坦诚做事、信守诺言、忠于职责。

(二)健全依法决策“五大机制”

一是公众参与,确保决策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领导干部要心怀百姓,充分倾听群众的心声,采取征询基层意见或设立基层意见联系点制度,保障群众参与权、知情权、话语权,确保决策的可操作性。二是专家论证,确保决策科学。通过各部门、各专业专家的集体智慧,确保决策的全面性、准确性。三是风险评估,确保决策效果。通过风险识别、计量和监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风险,确保决策的持续性。四是合法性审查,确保决策质量。通过专职法律顾问的法律审查,揭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法律在决策程序中的积极作用。五是集体讨论决定,确保决策公开。凡属“三重一大”即: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运作,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确保决策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三、依法治行需要切实加强领导

推进“依法治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顶层设计、从上级抓起、从领导抓起。

(一)以身作则,以上率先

领导班子是单位的核心和中枢神经,具有指导、先导、示范的作用,是全行员工的表率。要推进依法治行,首先要从强化领导班子法治思维入手。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带头学法用法,率先转变观念,运用法治思维方式开展业务经营和管理。要强化领导干部法治建设的主体责任,将法治建设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绩效考评体系,与个人政绩、薪酬挂钩。

(二)普法宣传,入脑入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要完善普法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培养对法律的信仰,形成尊重法律、拥护法律的良好氛围,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要以普法为抓手,运用各种媒介,对全行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普法宣传和培训,促使其知道法律规定、理解法律条款、明白法律风险、知晓法律后果,并通过持证上岗、知识竞赛、尽职检查等手段,对普法宣传、法治教育进行检验,确保普法成效。

(三)建章立制,有法可依

依法治行的最终落脚点是形成制度成果,使法治思维得以固化、外化、长效化、常态化。领导干部要运用法治思维率先发起并推动全行制度体系建设,厘清制度层级逻辑关系,梳理各条线、各业务制度的脉络,为全行员工建立一个易懂、易会、易执行、易检索的良好制度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制度完善,责任落实,岗位制约,有效控制”的内部防控体系,严格管理,精细操作,把统一的行为规范真正落实到每一名员工身上,体现在每一笔业务的操作过程,贯彻于每一项经营决策之中。

(四)监督约束,有法必依

法律制度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制度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于约束和监督。各级行领导干部和员工,要主动接受监督与制约,在权力面前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觉而坚定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内部制度和金融监管要求。要牢固树立法律和制度面前没有特权、法律和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克服重制定、轻执行的不良现象,克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习惯,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的倾向,增强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从源头上杜绝各种违规现象的发生。只有强化监督和约束,把法律和制度转化为广大干部员工的行为准则、价值导向和自觉行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依法治行的水平。

(五)落实问责,违法必究

要以底线思维、雷霆手段、高压态势有效落实问责制度,加大违规违纪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加大干部员工违规成本,对组织管理不力行为、不尽责履职行为、知情不报行为、违规违纪行为等,加大查处力度,做到有责必问、有责必究、问责必严。要完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插手干预人事任免、示意或授权违规经营的责任倒查机制,让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触高压线、不越雷区、不打球,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预防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六)行务公开,阳光透明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是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实现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各级行领导干部要有“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百姓情怀,站在尊重人权、以人为本的战略高度,倡导办事公开透明、信任和谐融洽的良好氛围,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公开权力清单、职能职责、权限流程、办结期限、监督方式等内容,推进决策公开、经营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职代会、行务公开、集体讨论、征询意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重要决策先调研论证制度等形式,倾听员工心声,使员工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七)专业队伍,资源倾斜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一般项目)《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载体整合的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014SYB04)。

党的十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与“法”相关的核心词汇有五个即“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法治社会、依法治国的战略已在中华大地有条不紊地实施。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培养人才,实现人才兴国的重要途径。其中,民族高校的高等教育立足于培养国家和民族地区急需的高素质民族人才,他们肩负着民族兴旺国家和谐统一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系民族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而切实贯彻中央重要精神的具有高效性、创新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法治教育与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在中华民族重要的转型期和发展期提出的具有承上启下及全局引领作用的社会价值导向和政策指引。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我们不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是我们不难发现,现今日益开放的大学校园中,各种思想观点相互冲击和碰撞,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观念上遇到的困惑、受到的冲击可能更多,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更容易受到误导,有时甚至会诱发一些有悖校园与社会和谐或者法律的行为。因此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充分注意其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甚至不同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问题,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载体,主动学习法律、心理等专业知识,努力创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不断增强针对性,才能使各族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以全局观念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促进民族院校的整体团结、稳定、和谐和发展。

民族院校承担着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服务的任务,更承担着为国家战略服务的职责,由于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民族院校的很多学生法律意识比较淡漠,并且自律性不高,因此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成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开展的重要方面,其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法治的发展[赵立彬主编:《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9页。]。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民主法治教育,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对大学生的行为观、道德观、学习观、职业观等产生着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培养大学生的务实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二、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树立权责对等意识

多年来,中国的法治进程在国家层面上不断的有所突破。比如立法和执法的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科学。但是,法治的优越性并没有完全深入社会的每个层面。笔者是法学专业出身,现又站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笔者在学生身上发现了一个普遍的问题---权利意识很强,责任意识淡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时代空前的强盛,大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的能力很强,渠道也很多样。伴随着法治精神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意识到权利的价值,而民族高校的大学生不外如是。

通过现实的情况,不难看出现在学生的本质在于权利和责任意识的不对等。严格意义上,这样是违背了法治精神的,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既然学生,喜欢用法律来解决问题,我们就从法律入手解决此类问题。笔者建议,在学校的《形势与政策》课上,应该加大法治的教育和宣传,这不仅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顺应目前学生的切身需求。作为新时期民族高校的大学生,懂法守法是硬性条件,也是将来能成为国家需要的民族人才的必要条件。何为懂法守法?笔者认为,树立法治精神中最基本的权责对等意识,才是关键!依法治国除了是制度要求,也是精神需求。法律制度不管如何健全,执法系统不论多么科学,如果没有一定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维做基础,一切都是纸上谈兵。作为未来民族和谐统一,振兴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民族高校大学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维。因此,深入开展法治教育,进一步明确权与责的关系,从法治精神中领悟和谐相处之道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这样,不但能够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依法治国为纲,依“法”治校为目,纲目并举加强规则意识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崇尚自由、权利至上的思潮侵袭了不少年轻人,尤其是有思想,有个性的新时代大学生。不少学生开始质疑中国高等教育的权威性,对校园的管理和制度的建设颇有微词,渐渐地学生们开始懈怠自我约束,视校纪校规为摆设,甚至认为中国的大学就是混日子。笔者身在的民族高校也有不少类似的情况,加之民族地区出来的大学生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法治意识更为淡薄,对规则的概念很模糊。

为进一步推进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笔者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以下构想:首先基于民族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扩充《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基础、民族法、民族习惯法等涉及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法律知识融汇贯穿于该课程中,创新并针对性的向民族高校大学生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第二,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高校特色的法律活动,比如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宣传活动、12.4普法宣传活动等具有法律特色的专业普法活动,通过亲身参与,增强普法效果,加强法治荣誉感。第三,组织学生开展假期法律类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主动了解少数民族地方的宗教、风俗习惯、习惯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从实践中体验理论知识的价值,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结合。最后,举办各种以法治建设与其本专业相结合的学术探讨论坛,增强理论高度,并进而推广应用。

四、结论

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高校学生工作的生命线,是为国家不断输送高素质民族人才的重要政治保障。依法治国为框架下的今天,有法治意识并具备一定的法治素养,已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必备要素之一。因此,将法治教育有机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针对目前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法治缺陷开展深入全面的系统改造,不失为思政工作的创新,也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赵立彬著,《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篇8

【关键词】高校法治文化建设 高校法治教育 改革方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64-02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项目内容的构建应该在满足高校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强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需求,将高校稳定发展作为基础,从而实现和谐、稳定校园环境的构建。同时在教育体系优化创新的同时,也应该对高校法治文化的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彰显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法治精神,从而为其价值能力的提升提供稳定支持[1]。

同时,通过高校法治文化教育体系的优化创新,可以实现高校自身运行状态与实际需求的充分结合,并在分析高校法治文化的基础上,保证文化教育体系核心价值。在我国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活动构建的过程中,高校应该制定系统化的法律制度管理规章制度。

二、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法治教育工作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

通过对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体系构建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高校法治环境下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都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及高校发展的基本需求,主要是由于相关制度的建立缺乏创新性的模式,导致师资队伍的建设机制有待加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管模式缺乏创新性的理念。同时,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工作构建的过程中,其基本的教育模式仍然采用原有的社会结构,导致一些管理制度的设计缺乏针对性。而且,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代社会中独生子女占据较大部分,而且,贫困学生的比例也相对增加,很多学生在高校环境中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会形成不良风气,更为严重的还会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因此,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体系构建的环境下,应该构建创新性的运行模式,并通过对学生实际需求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规范性的法律内容,从而实现动态化教育体系的创新及优化,并在真正意义上为教育体系的优化提供依据。

(二)教学方法单一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对于现阶段的高校法律教育基础而言,在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中,其教学模式只是局限于灌输思维的环境中,虽然在很多院校法治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但是,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教学效果相对较差,而且,学生在学习中,只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教师也是在该种环境下,照本宣科,从而为法治教育环境的构建造成了制约。同时,在很多高校教育体系优化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大班式的教学体系,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相对较少,从而为教育体系的优化及教学目的的提升造成了严重制约[2]。

(三)教育考评价值的单一性

通过对高校法治教育考核基数的分析可以发现,高校评估体系的体系往往会采用简单的笔试模式,虽然这种评价标准的效果较为重要,但是,在法治教育环境下,如果只是采用笔试的评估方法,教育工作者会过分的强调应试教育的功能性,从而严重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形式,使学生失去主动思考的意识,并在最终程度上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造成制约。因此,在现阶段教育体系优化及发展的环境下,应该通过考评方式的综合性分析,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从而为高校评估方式的确立及优化设计提供稳定支持[3]。

三、高校法治教育改革方式的优化设计

(一)构建创新性高校法治教育运行的创新机制

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运行机制构建的环境下,教育体系的优化应该遵守系统性、科学性及实效性的操作原则。其中的系统性原则主要是在高校法治运行中,应该将系统性作为基础,充分考虑到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以及自我及环境的综合性分析,全面强调高校运行环境中,法治原则构建的目的及阶段性原则,从而为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发展提供稳定支持。实效性主要是指法治运行机制的可操作性,并在实践项目可行性确立的同时,构建可靠性、系统性的创新结果。对于高校法治教育运行工作的实效性而言,其实质工作体系的构建应该充分保证项目设计的功能性及吻合性,提高依法治校内容设计的核心性。因此,在高校运行及时构建的过程中,其基本框架的设计可以如图一所示。

图一 高校法治教育机制运行模式框架设计

通过对高校组织运行教师教育环节而言,其项目内容的设计包含了科学化的运行前提,其项目管理内容的设计包含了领导管理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以及项目协调机制,同时,在组织机制优化及工作明确的基础上,也应该进行任务分解组成部分的分析,明确各个部门的法律关系,从而为高校法治环境的营造提供稳定依据。与此同时,在领导管理体系运行模式构建的基础上,也应该制定科学化的法治教育目标,通过方法及途径的优化分析,进行科学化教育体系的创新,实现资金保障及资源的稳定运用。

(二)构建丰富性的课堂教学机制

对于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内容而言,其项目课程的设计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作为基础,将课堂教学作为法治教学中重点,从而为课堂学习方式的设计及学生法律知识的培养提供良好依据,因此可以发现,在现阶段教学环境发展的程中,课堂教学的效果对提高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所以,在教育优化及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构建“诊所式”的教育方式,对于“法律诊所教育”而言,又被称之为临床法学教育,是美国借鉴医学院临床实践的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方式的演绎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也就是所谓的现场模拟案件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整个环境中得到亲身的体验,并通过角色的扮演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的同时掌握很多专业性的法律知识。同时,在这种教学环境下,也可以逐渐改变传统教育内容的限制,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主动交流,改变传统灌输性的思维模式,从而为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稳定支持。第二,构建媒体教学方式。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高校法治教育环境构建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网络中的热点进行法律事件的分析,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进行视频、图像以及声音的运用,从而呈现出动态化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法律知识学习兴趣。

(三)构建完善性的教育评价考核机制

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方式,并在整个考核环境下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采用笔试、口试以及论文等多种方式融合的考试方式,将笔试作为基础,对学生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进行分析,将口试考试作为对学生知识掌握状况的分析,并通过论文设计的方式的确立,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的能力,通过这种综合性考评方式的确立及分析,可以构建系统性的评估策略,从而为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创新发展提供稳定支持。第二,考核题目设计的灵活性。在法治教育体系优化的过程中,相关考评题目的设计应该充分展现其灵活性的特点,并在丰富题目的基础上,使考评方式呈现出灵活化的发展状态。同时,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对法律知识进行系统性的理解,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减少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出现。第三,在考核计分中,应该包括笔试、口试以及模拟法庭等,有效减少笔试占有的比例,全面提升法治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创新性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在高校法治教育体系优化及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高校领导者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系统性的法治教育体系,将高校的文化建设作为基础,实现法治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由于法治教学是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基础,同时也是院校法治文化设计的重点内容,因此,院校管理者应该掌握法治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结合当代教育的实际状况,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稳定性,从而依法治校提供稳定支持,同时也全面促进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法治思维;平安铜仁;分析研究

平安,民之所需,国之所系。2013新年伊始,在关于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重要指示中明确要求,“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2013年5月31日,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在江苏召开,对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由此可知建设平安中国是新时期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篇章。而法治是创造平安、实现平安、维护和发展平安的根本手段。同样“平安铜仁”的建设也需要法治作为保障,需要人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建设,现从法治思维角度对“平安铜仁”建设作以下分析。

一、现状剖析:“平安铜仁”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经济发展落后是铜仁市运用法治思维建设“平安铜仁”的物质障碍。铜仁位于贵州省东北,地处武陵山脉中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经济发展总体落后,人们过着较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对法律需求不高,对法律调节社会生活的要求不高。低收入促使人们对纠纷的解决途径往往普遍选择调解或和解的方式,对诉讼望而却步,同时“人情案”、“金钱案”、“创收案”的出现,严重损害司法机关的形象,影响人们对法律权威的敬畏。为了打好物质基础,必须发展经济,铜仁市政府应该以引导、国家帮扶的方式,通过开发旅游业、发展畜牧业、使群众提高生活水平,同时政府还可减少行政干预和行政审批,推动公民对法治的期望和需求,彰显宪法精神。人民生活富裕了,才会相信国家法治,从而去遵守法律、运用法律。

(二)人们的法律意识薄弱、法律知识缺乏影响“平安铜仁”的建设。这集中表现在人们对权力的崇拜、权利义务的模糊、主体意识的淡漠和法律知识的缺乏等。当其自身权利被侵害时,要么浑然不知,以“法盲”形态展现于社会;要么屈从于权威,忍气吞声;要么置法律规定而不顾,“以暴制暴”。人们法律知识的缺乏不仅影响其法律意识的增强,而且严重影响其行为。他们很少知道自己的权利,很少有人借助法律制度维护自己权利,实现自己利益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将“书本的死法”变成“现实中的活法”,要在现实中很好地运用法律。一个人法律法律意识淡薄导致的漠视法律,法律知识缺乏导致的无视法律,法律实践的缺乏导致害怕法律,所有这一切使我们用法律思维建设“平安铜仁”加大了难度。

(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犯法、权大于法等腐败现象的存在,影响人们法律信仰的树立,阻碍“平安铜仁”的建设。有的人明知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却因为是自己的亲朋好友、老关系,就不立案、不侦查,暗里私了。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该判刑的不判刑,该重判的轻判。或明知其违法违纪,却姑息迁就,包庇纵容,不举报,不追究,不处理。行政执法人员、公安、审判和检察机关的干警在执行和司法过程中,为了谋取私利,不依法律的规定,徇私枉法,受贿枉法,践踏法律。由于这些违法腐败现象的出现,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产生,让我们“平安铜仁”建设遇到了麻烦,所以必须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平安铜仁”的建设。

二、路径选择:“平安铜仁”建设的解决方略

法治思维,就是以法为价值之要,以法为行为之规,以法为治理之本的思想模式。法治思维是法治建设的系统工程和历史性任务。在平安中国的建设过程中更应以法律思维去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坚持把群众路线与法治思维结合,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了加快建设“平安铜仁”,我们必须用足、用好法治思维这一思想利器,以法治的精神和法治的力量为“平安铜仁”建设注力引航。

(一)加快经济发展,扫除运用法治思维建设“平安铜仁”的物质障碍。打造“平安铜仁”必须坚持有利于法治思维养成的经济取向,因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会有市场经济所提倡的平等、公平、效率和公序良俗等精神成为人民群众养成法治思维的养分。中国的经济就不会有飞速的发展,也不能保障和发展民生,更不会让人们共享平安建设的成果。要切实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努力消除城乡差别,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会带动社会民主、精神文明等共同发展和进步,才会促进社会平等。只有通过发展经济,努力织就一张覆盖全市人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这样才能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平安铜仁”建设也才可能得以实现。

(二)加强法制宣传和普及教育,培育全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法制宣传和普及教育是提升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在建设“平安铜仁”的过程中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法制教育要坚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实现各类法律知识“全方位”普及,把宪法作为领导干部、公务员培训的必修课程,通过专家授课、座谈讨论等方式增强其宪法意识。同时抓住社会热点焦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活动,增强公民的基本法律素养,广泛开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常用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再次动员法律专业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法制宣传,让法律知识走进校园、走入乡镇、进到农村,去帮助人们解读法律咨询和法律困惑,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从而强化公众的法治精神、法治信念和法治信仰,使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注入法治模式、导入法治框架。最后完善网络法制教育宣传,可以依托媒体,通过电台、电子屏、报刊、网络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法律知识、讲解本土案件,将普法教育引入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轨道,从而达到传递法治“正能量”和普法“好声音”的作用。普法工作任重道远,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不断深入持久的推动普法教育的开展。这样,人们的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律素养提高了,他们就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懂得了法律才不会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情,这就为我们建设“平安铜仁”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培育法律信仰,使人们树立权利意识。要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就要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公正的法治应有利于公民法律信仰的形成。而法律信仰的形成,就个体而言,其本质就是将法律内化为人的本能的需求。公民权利意识的强弱是法律信仰能否生成的关键性因素。从主体层面看,对法律的信仰,以人们的权利意识的觉醒为逻辑起点,以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为外在表现,以积极服从法律为最终目标。切实改变群众“不信法、信上不信下”和“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偏执观念和错误做法。所以,要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必须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首先,要唤醒公民的权利意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权利意识也不例外。权利是法律的核心要素之一,没有对权力的要求,也就无从产生对法的渴望与追求,对自身权利的维护也就无从谈起,更不会产生自觉守法来保障别人权利的意识。当然,权利意识不会自觉觉醒,要唤醒公民的权利意识,就必须对其进行法治教育,使他们对自己的法定权利全面知悉并充分理解。只有如此,公民才能依法维护和保障自己的权利,进而增强权利意识和守法意识(维护别人法律权利的意识),形成对法的信仰。其次,进行大规模的普法教育,破除“畏讼”和“讼累”观念。消除清官情结,树立法律的权威。只有减少执法违法、司法腐败现象的发生,才会增强法律的公信力;只有司法公正、执法必严,才能让公民积极守法的观念逐步形成;只有当法律真正代表了正义和公平,所有邪恶均受到法律的应有惩罚时,积极守法才成为可能。也只有这样,公民对法律的信仰才会成为可能。法律信仰是无形的,却是在真正地发挥作用的深层次问题,法律不仅是一种制度、一种秩序和一种统治工具,而且更重要的是法律本身隐藏着一种公正的价值,代表了一种理想信念和文化力量。只有人们从内心敬重法律、信仰法律时,法律才会真正发挥作用。通过培育法律信仰,真正敬畏法律、信服法律,才会通过法律思维和法律方式去做事情、想问题,这样我们运用法治思维建设“平安铜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平安建设的能力和水平集中体现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问题。我们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谋划、推进“平安铜仁”建设各项工作,努力把“平安铜仁”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让人们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运用法治思维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对平安建设的重要指示和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把握规律,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建设更好的“平安铜仁”,托举起平安铜仁的时代梦想。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辩论教学法;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40-02

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较之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有了大幅度删减。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设置的辅课程与时俱进,栏目设置新颖,直面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若想把课上好,使学生乐学,教师就必须吃透教材、研究教材,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辩论教学法”等,均是道德与法治课常用的教学方法。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辩论教学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一、透析辩论教学法

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辩论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核心辩题,自主选择观点,形成正反两方,运用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并力求驳倒对方论点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

辩论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辩题进行辩驳,各抒己见、相互学习。辩论式教学强调不同观点的碰撞、对话和融合,教师把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萌发疑问,让学生经过思考后确定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寻找相关资料依据,也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辩论。它的重点不在于输赢,而在于辩驳对方、肯定己方观点的过程。通过辩论,观点越辩越明确,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教学目的和任务在辩论中得以实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升华。

二、辩论教学法在“敬畏生命”一课中的实践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始终贯穿对生命教育的关切。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在教材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它的单元立意是普及生命意识,表达对生命价值的关怀与呵护,叩问生命的意义。“敬畏生命”在“生命的思考”这一单元中,属于第八课“探问生命”的第二框。它在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吗”基于“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同时生命又是有接续的”的主题,继续培养学生生命至上、敬畏生命的观念。

为了突破该教学重点,笔者尝试把教材中第94页,关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失联后,各国花费巨大的人、财、物等资源联合搜救的材料作为背景,设计了一场“马航失联话救援”的辩论会。

首先,选取了2段马航失联后各国联合搜救的视频,视频播放后,学生议论纷纷,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抛出辩题“为救援生命不惜一切代价值不值”,把学生的观点归纳于正反两方。正方观点为:生命至上,为挽救生命不惜一切代价,是珍爱生命的表现,是应该的;反方观点为:救人希望很渺茫,付出那么高代价,是对活着的人的财产不珍惜,不应该。同时,订立辩论规则:①小组讨论,提出观点。②全班学生按照自己的观点,举手示意其为正方或反正。③正反方各请3位学生在班上阐述观点,最后为自由辩论时间。

辩论一开始,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发言。正方学生1说:“钱可以再挣,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不顾一切救人。”学生2说:“我们要换位思考,如果你是等待被救的人,或者你的亲人在飞机上,你希望别人放弃救援吗?”反方学生1马上反驳道:“在世界上还有很多饥饿、贫穷的人需要支援,应该把这些资源放在更有需要的地方。”反方学生2补充:“失踪这么久生还机会非常渺茫了,不该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反方学生3认为:“失踪3天的人就可以当他死亡了,所以没必要花费那么大力气救人。”正当反方占优势时,正方的一位学生义正辞严地说:“支持反方的同学都是没有同情心的,你们想过那些等待救援的人的心情吗?”此时,全班热烈的辩论氛围感染了每一个人。最终学生通过辩论,明辨了是非,修正了观点,树立了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观点,有了敬畏生命的人道主x情怀。

三、辩论教学法的实践效果

以“为救援生命不惜一切代价值不值”为辩题的辩论环节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中均有开展。通过课堂实践与课后反思,辩论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有突出效果。

1. 辩论教学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尽管每个班级学情有所不同,但是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参与课堂,愿意接受辩论教学。辩题提出后,学生都能积极思考,通过小组讨论表明观点,并在班级辩论中想方设法抓住对方观点加以反驳。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辩论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辩论过程是学生唇枪舌剑、明辨是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调动大脑,组织语言,寻找对方存在的种种破绽和漏洞,从而提出问题,展开辩驳。通过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理性质疑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辩论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为基础的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公民素养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公民素养有4种关键能力,即思辨力、调适力、信念力和行动力。思想品德学科强调的思辨力,是指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运用知识储备进行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后得出新结论的一种能力。辩论教学适应了新课程改革对公民素养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辨力”的培养。在辩论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发现观点冲突,找到对方漏洞驳倒对方。辩论教学让学生在比较质疑和甄别选择中做出更合理的价值判断。

4. 辩论教学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要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开展辩论式教学,教师必须在辩题的选择上、课堂教学组织和课后总结等环节做好充分准备。在备课时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准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辩论过程中关注课堂生成,及时纠正和澄清学生认识上的问题。比如,在“敬畏生命”教学中,有的学生提到“失踪3天的人就可以当他死亡了”,教师应该及时指出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

四、辩论教学法对教学的挑战

1. 时间难以把控

在课堂中运用辩论教学法,往往容易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学生在积极争辩时,教师难以把控时间,教学结束前经常出现总结仓促、讨论不深入的问题。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学进度,还可能难以完成整堂课的教学任务。

2. 辩论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辩论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也要灵活应对课堂中的突况,当辩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还需及时纠正。这就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