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问题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分析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联系问题,并进一步研究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探讨应对策略旨在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
广州;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
1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联系问题
首先,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在与其他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竞争互补的关系,但需要明确的是,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阻力仍然存在。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以地方利益为出发点的行政壁垒对于珠江三角洲空间经济的联系和运行有着一定影响,从而导致了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发展的渐近化和趋同化[1]。因此珠江三角洲应当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机制,实现广州与珠江三角洲腹地区域之间的错位经济发展。其次,应当积极重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内部分异趋势。广州与佛山以及肇庆等城市之间的经济互补相对理想,但广州与深圳、东莞、江门等城市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这不利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因此,要想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应当制定合理的步骤和进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例如可以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分解,建立“广佛肇”、“珠中江”、“深莞惠”的经济圈,以此来带动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后,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其与腹地区域之间的交通通达性还有待提升,例如广州与中山的相对距离要大于空间距离更加远的深圳。因此应当积极加强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网络建设,从而加强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区域其他城市的联系。
2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珠江三角洲在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要想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二次发展,应当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采取有效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
2.1发展问题分析
2.1.1内部问题突出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各个城市的定位重叠问题较为严重,这就导致了其内部重复建设较多、产业结构同构问题严重、经济合作深入不足等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内部的城市彼此之间的整合不足,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地位虽然凸显,但广州也仅仅局限于点的发展,并没有形成拓展和辐射作用,从而限制了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延伸,降低了中心功能,城市认同感和凝聚力缩小。此外广州的经济贡献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区域中心城市来说,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2.1.2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传统的低水平、劳动密集型的外源型经济是当前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其虽在珠江三角洲第一轮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来看,资源环境的约束力增大,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严重,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滞后于当今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环境和状态[2]。此外,珠江三角洲以“成本指向性”外资结构为主,其十分依赖于廉价的土地、环境成本以及劳动力,但经过多面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土地资源已经频临匮乏,区域建设用地十分紧张,同时其长期以来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这就制约了当前区域内稳定、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此外,环境因素也是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雾霾、酸雨等污染状况普遍,与自然的不和谐不利于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
2.1.3东岸与西岸经济发展不平衡以珠江口为分界,可以将珠江三角洲地区分为东西两岸,东岸有广州、深圳、惠州、东莞四个城市,西岸有珠海、佛山、江门、肇庆以及中山等五个城市。就目前来看,东西两岸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西岸的竞争力要明显弱于东岸,从而形成了东强西弱的局面。但当前东岸城市的土地资源已经十分匮乏,传统的依靠土地和劳动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发展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将成为珠江三角洲“二次创业”崭新阶段的重要趋势。
2.2应对策略探讨
2.2.1加强城市间的合作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强调现代城市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传统的“单打独斗”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应当加强珠江三角洲内部城市之间的互补、联系、合作、整合,杜绝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关系,通过板块式的经济形势将珠江三角洲做大、做强,实现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共赢和发展。具体来说,珠江三角洲内部应当积极打造“双核多心”的城镇中心体系,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珠江三角洲内部资源的整合。对于广州市来说,广州要定位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龙头城市、中心城市,不断加快自身的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强化自身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上的中心地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将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珠江三角洲现代化中心都市。
2.2.2改革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珠江三角洲发展趋势,珠江三角洲区域应当以技术———产业创新为中心,积极进行自主创新,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当坚持创新,坚持消化创新与集成创新齐头并进的方式,充分利用开放优势,吸引先进技术、消化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终实现技术出口,以此来培育本地企业成长,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3]。
2.2.3东西岸共同发展首先,要积极兴建运输网络,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强调西岸城市的重要地位;其次,政府要合理整合优化东西两岸的资源,提升西岸边资源集聚的能力;最后,以广东为首的东岸城市要积极加强与西岸城市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优势互补,以此来促进东西两岸的共发展。
3结语
本文简要分析了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地位,以及内部的经济联系问题,并针对广州市提出了具体建议。之后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整体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策略,旨在为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协调、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雨欣.珠江三角洲地区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实证分析与思考[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2]李翠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8):66-70;139.
篇2
【关键词】民营经济;行政障碍;发展保障
当前,民营经济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尺度,民营经济也已进入到深入发展阶段,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民营经济面临着诸多行政障碍问题,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将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行政障碍问题
(一)政府管理职能不完善,有关政府部门缺乏协调和配合,管理混乱、失调、低效,政府对企业的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从目前的现状看:政府各职能部门大多忙于事务性工作,对民营企业的日常业务指导工作不足,在资金融通、解决场地、水电路提供、市场开发、人员培训、信息服务、税费征收等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条件方面缺乏支持,在企业经营项目选择、产业方向发展、消费分配、依法经营等方面缺乏引导,在规范经营行为等方面缺乏事前监督,事后处罚也大多严于国有企业,部门制约、部门限制现象严重,政府所应具有的宏观调控功能即规划、领导、组织、引导、协调、督促、规范、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由于重视程度的差异,存在一定的政策缺陷,政策环境不公平的
各地区长期存在“重公轻私”、“重大轻小”现象,由于重视程度的差异,占多数的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着不公平的政策环境,这其中既有存在于不同所有制之间,也有存在于同一所有制内部由于性质或规模大小不同所带来的不公平政策环境。其中,较为突出的政策缺陷有:税费政策上针对性差、随意性强、标准高;贷款(金融)政策上始终游离于融资计划之外,获取成本也要高于国有企业;用地用房政策上尚未将其列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实行合理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产业指导、技术指导政策上存在明显欠缺,政策的导向与调整作用不甚明显;在法律保护政策上也较为缺乏,与现实也有一定程度的脱节。
3.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针对性差,不适应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民营经济方面也制定了一些法律,这些立法为民营企业的广泛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但是民营企业立法远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现行诸多法规大多法律效力较低且不系统,各种经济成分企业法律地位和权利上的规定不平衡,有些法律、法规现实操作性差,不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麻烦,缺少相应的法律保护;此外,地方性法律、法规也较匮乏。
二、民营经济发展中所存行政障碍问题的成因剖析
(一)行政软件上的原因(行政观念、行政道德、行政心理等行政因素)
1.对民营经济发展认识不一,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认识滞后,导致行动迟缓。目前,仍有一部分行政部门、行政人员用过去的一些旧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来看待民营经济,成为束缚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各级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已有所感知,但思想解放还不到位,认识还不够深刻,还缺乏从战略高度对于发展民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这种长期的错误思想影响,使不少部门和人员对民营经济有偏见,这也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发展意识,更缺乏相应的公平待遇意识。
2.政府部门利益驱动导致其行为普遍商业化,即重收费、轻管理、轻服务。由于政府机构、职能改革迟滞,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必然转变为一种垄断性的利益资源,各类行政主管机关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导致行政行为市场化、商业化,某些行政机关为了获取利益,故意封锁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并制造信息传输失真,使决策实施变形。例如:一些部门或地区统计上弄虚作假,会计中的两账并存,情况汇报中的扩张或化小,建议中某些追求私利的导向,使行政运行过程发生或明或暗的紊乱;还有的部门对法律法规、中央政策(例如禁止乱收费、乱摊派等),不仅不做积极的宣传,贯彻执行,反而拦截封锁,拖延抵制,为自己违法乱纪提供方便。
3.现行政府机构冗员,行政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现阶段行政所需要的精神追求和行政知识,难以掌握行政规律及抵挡利益的诱惑。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人员过多、素质较低现象仍较突出,加之现实中又存在社会强烈的功利氛围的冲击,催生了一些行政人员较强的利益追求及非正当谋利的欲望,行政人员的精神追求失去合理的依托,就易于将自己同化于社会功利个体,为以权谋利提供了动力。因此,这些缺乏规范行政所需要的精神追求和行政知识的行政人员难以掌握行政规律及抵挡利益的诱惑,为谋求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而任意妄为,使办事结果与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相悖。
(二)行政硬件上的原因(体制性因素)
1.政府行政职能转变没有完全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显落后于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政府机构改革严重滞后。应该承认,政治体制改革较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性是行政行为障碍现象放任和蔓延的深层原因,现阶段我国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立,政府在双轨运行状态中行使应由市场主体拥有的权力,由于改革措施的不到位,致使管理界限不清晰,市场机制不完备,法制建设不完善,为行政行为障碍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加上民营经济在某些方面还需要政府服务的支持,更为诱发行政行为障碍提供了体制上的便利条件和繁衍土壤。
2.行政权利结构不合理,各个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没有理顺,政出多门、各自为政、职责交叉现象仍严重影响着行政效率的提高。据调查显示:政府职能部门存在办事环节繁多,相互推脱,办事效率较低等突出问题。从这些反映可以看出,现阶段行政权力结构还不尽合理,政府内部各个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没有理顺,政出多门、各自为政、职责交叉、多头负责的现象仍严重影响着行政效率的提高;由于沟通不良、协调不够,有些应由政府管理的社会领域,却无人管理,出现“管理真空地带”,有些社会领域各行业管理部门争着管,出现多头管理,重点管理,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互相扯皮,互相拆台。
3.政府行为规范不健全,行政责任机制不完善、不配套,加之监督不力,极大地削弱了对不规范政府行为的制约力。政府缺陷的诸多表现显然都同行政人员的非规范运作相关,由于受行政职能不确定、立法机制不完善、执法主体不明等因素的制约,完整的行政人员行为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行政行为规范很不健全。而且,由于社会转型时期行政活动的复杂性、行政职能的不确定性及行政改革的不深入和不配套,使行政责任机制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行政责任机制很不完善,同时,现阶段对政府的监督,无论是内部监督还是外部监督,都存在监督不力的状况,极大地削弱了对不规范政府行为及相关行政人员的制约力。
三、消除行政障碍、为民营经济提供发展保障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认识,从战略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要彻底摆脱旧观念的束缚,摒弃掉旧的思维定式和办事方式,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和专门的行业管理之中,要做到同其它企业一样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把发展民营经济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认真推行目标管理。一是建立目标责任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人,责任到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数量、规模、产值等指标作具体量化,形成层层有任务、人人有压力、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的发展局面,二是定期考核,严格目标督查管理,并把结果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主要内容,奖优罚劣,加压驱动,鞭策促进,整体推进。
(二)加强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完善政府职能,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其发展的政府环境
首先,要逐步完善相关机构建设,进一步协调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政策、法律、管理问题,进一步强化政府指导、服务和协调等工作,统筹安排本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工作。其次,要合理配置决策、执行、监督机构的人员及相应的责、权、利,坚决克服人浮于事及人员力量不足的两极化现象,同时应进一步修订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行为程序,并加强监督力度,有力促进秉公执政,保证执政的公正有效性。第三,应尽快修改原有限制甚至歧视其发展的不合理政策,一些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要及时消除,尽快做到平等对待及落实到位,加大政策的促动作用。第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把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体现到具体行动上来。
(三)健全法制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健全的法制环境是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完善并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法律规范和保障。为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地区应加快立法步伐,研究、制订、完善一些地方性的配套法规,把民营经济的发展纳入法制轨道。其次,要健全行政立法机制,加强行政立法,规范行政行为,使政府行为与民营经济发展相互适应和彼此配套,政府行政立法要避免空洞无力,要尽可能的明确、具体,并要有相应的制裁强制措施,相应监督主体也要制订法规明确行为,确保给予有效的监督制约。再次,要尽快制定强有力的统一的收费政策,坚决制止“四乱”,对屡禁不止的“四乱”行为,严肃查处。同时,企业也要敢于举报,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张玉仁.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前景[J].当代经济论坛,2007,(1).
[2]李连进,王强.政府行为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N].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李守身,黄永强.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及扶持建议[J].体制改革,2006,(8).
篇3
(1)事企不分,企业负担沉重。虽然该局推行内部企业化,但事业和企业职能依然并存,许多属地化管理以来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家投入的事业费自治区政府已确定2004年底为基数再不增加,而离岗内退职工的增资部分越来越大,每年局里要从企业收益中至少要拿出2000多万元来弥补其空缺。离退休人员管理费用也逐年增大。以“企业养事业”负担极其沉重,改革发展收益的绝大部分被用来解决上述问题。由此直接制约着地勘经济的健康发展。
(2)以企代事,人才短缺。由于推行企业化管理,自治区编委也核定其事业指数。人员流动按企业机制运行。每年很难吸纳到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其他省市地勘单位依然是事业编制,唯独内蒙古是企业化管理,在人才流动方面,没有吸引人才的优势。再加上前十多年地勘行业低迷不进人的空档,技术人员短缺现象十分严重,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地质勘查工作。
(3)资金匮乏,后劲不足。虽然近几年有色局地勘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把主要部分用于弥补事业费不足方面,没有形成多余的自有资金。地质勘查投入主要依赖于合作企业。目前受全国经济下行影响,社会资金投资地质项目大幅减少,已开展合作的项目,有的拖欠勘查费,有的停止投资甚至要求退出合作,自由矿权的重点项目大部分投资受到阻力,有许多地质勘查项目搁浅。由此为以“打工做劳务”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地勘局来论,地勘经济发展受到了明显制约和影响。使得生产经营活动和找矿成果转换战略的实施遇到了地勘单位改革以来未曾遇到的严重困难。
(4)地勘单位产业化、实业化还未形成。地勘产业就决定其企业化会很艰难。作为一个企业,必须要有经营,要有产品,要实现产、供、销,实现资本的运转周期。而地质勘查属于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的产业。如果实现不了勘查、开发、冶炼一体化,就很难作为企业在市场运作。如果实现不了经济实体、实业化,就很难实现循环经济。目前有色局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风险勘查项目进展缓慢。具有开发开采的矿山还没有形成。政府支持的冶炼项目刚刚启动,还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和相当长的建设期,投资回报依然是在企盼之中,而目前困难的局面看不到缓解迹象。地勘单位产业化、实业化没有形成,企业化就难以实现。
二、发展地勘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内蒙古有色地勘局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地矿局、煤田局共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尽快着力研究解决地勘单位存在的现实问题已势在必行,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确立地勘单位事业地位随着全国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分类定性工作还在继续(有些省市已基本完成)。据了解,全国除外,地勘单位依然是按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笔者建议有关部门要好好研究,应尽快确定地勘单位的事业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地勘职工没有后顾之忧,才能确保这支队伍健康成长,同时也能解决人才流失问题,从而也增强了地勘单位的凝聚力。对加快地质勘查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
2.加快推进地勘单位内部企业化进程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地勘单位企业化管理,是一种必然选择。而目前地勘单位只能模拟企业运行,即在管理上、机制上、经济运行上按照企业机制构建和运行,加强企业管理,减少成本支出,增强单位经济实力。在加快地勘工作进程中,不断增强实力,培育地质市场,培育经济实体。在拥有大量的矿权和矿产资源的基础上选择开发开采项目,逐步实现探、采、选、冶、加等一条龙的产业化。企业化才能由量变达到质变,才能培育出真正的地勘企业,达到“四自”(自我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标准。
3.健全和完善地勘基金地勘工作,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的特性。一般没有实力的企业很难从事矿业投资。即使已有了对地质勘查风险投入的合作企业,遇到当今这样全球性经济下行,也不得不停止投入。笔者建议政府建立地质勘查基金。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一个地区地质勘查工作不受影响,正常进行的地质勘查项目才不会因资金不到位而受到制约。目前的政府地质项目的管理基本上就属于这样的勘查基金,但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同时,还应建立地质勘查风险基金借贷机制,使一些地勘单位的自有项目有机会申请风险勘查基金的贷款,应允许企业、个人等多种渠道融资、筹措资金用于地质勘查。从而可以确保地质勘查项目不因为资金欠缺而停止,地勘经济才能得到又好又快发展,以利于加快地质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利用,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篇4
一、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创业意识不强。受以往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双重影响,一些民营企业主思想观念保守,小农经济思想严重,冒险精神不够,创业动力不足,小富即安,不求进取。
(二)发展环境不优,支持力度不够。一是落实政策难度大;二是政策稳定性不够;三是政策及制度的透明度不够;四是政策与市外其他地区比较没有特色,导致某些政策执行起来变形或走样;五是某些政策客观上对当地民营企业的发展考虑较少,甚至还存在某种歧视,没有给予与本地民营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造成“外地来的是爷、本地的是孙子”的状况。本地民营企业希望在税收等优惠政策方面与外地投资商在本市所办的民营企业有一样的平等待遇,创造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
(三)起点较低,人员素质不高。民营企业鉴于自身特点,大多数具有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起步水平较低,原始积累不足,低水平重复投资较为普遍;二是投资盲目性较大、追求目标短期化;三是发展缺乏长期战略和长远眼光,企业往往呈现快速膨胀和快速衰退的现象;四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储备上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存在“三缺”,即“缺管理人才、缺技术人才、缺营销人才”。
(四)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严重。民营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优质企业偏少。对于管理不规范、风险不确定、经营状况一般的民营企业,金融部门无法从容放贷,由此形成了企业“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境地。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信息披露、统计、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尽管自身盈利水平可能较高,但是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企业统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时效性无法保证,给银行贷款带来了难度和潜在风险。
(五)科技含量不高,特色产品偏少。民营经济选择的多为技术门槛和管理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除少数企业外,多选择技术要求不高且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样,一方面,本地民营经济的技术水平总体上低于发达地区经济水平,另一方面,企业缺乏长期固定的具有高新技术能力的人才,导致民营经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少、大路货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资源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粗放型产品多。民营企业同行业之间为抢夺市场,往往展开恶性竞争,导致特色产业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品牌不响。
(六)管理方式落后,做大做强困难。私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以业主个人产权为基础的家庭、家族式管理是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其产权制度具有明显的家族化倾向。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种模式在创业初期也许是可行的,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已走出原始创业阶段,这种家族式的管理已显得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落后的管理方式,必然阻碍民营企业的发展。
(七)企业设立不规范,发展后劲不足。一是国有企业改制不彻底,产权不清,出资不到位,造成“先天不足”,致使民营企业发展不起来。二是虚假注册,虚假出资,造成股东之间分红不均,矛盾重重。如原赤峰市基建物资总公司,由七个自然人出资530万元购买全部净资产后,设立了赤峰市盛成物资有限公司,而公司在注册时,却注册了80万元、4个股东。因此,股东之间发生股权纠纷,案件诉至内蒙高院,在诉讼期间,一股东被凶手连刺五刀,至今没有破案。目前,原效益非常好的这一民营企业举步为艰,很难继续经营下去。
(八)民营企业信用缺失,阻碍发展。一方面,有的民营企业有约不履、拖欠贷款、逃废债务、偷漏税收;有的民营企业造假仿冒、产品质量低下;有的民营企业只顾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造成重大事故;有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违法违规,严重影响了其他民营企业信用形象。另一面,一些地方信用环境差,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民营企业信用监管,对诚实守信经营的民营企业保护不力,助长了部分民营企业的失信行为,造成了部分民营企业不依法经营的侥幸心理,不仅损害了地方投资环境,而且也影响了整个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建议
(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绝不是简单的量的扩张,应该把产品上档次作为不懈的追求目标。要在重视创新和质量、重视服务和信誉的市场观念引导下,力推名牌,力创精品。自始至终注重培育特色产品、形成特色产业、构筑特色群体。一是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转换为支柱的特色民营企业,要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和引进新的民营骨干企业。二是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特色民营企业。赤峰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资金及交通方面的制约,许多旅游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开发和利用。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大胆的步伐,大量吸引民间资金,以各种方式投入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来。三是利用本市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矿产开发和深加工等民营企业。
(二)要对民营企业主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科技教育”,使广大民营企业家诚实守信、明理懂法、经营有方、致富有道。要帮助民营企业提高科技水平和员工素质,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联合,一方面加大对员工的业务素质培训,另一方面大力促进技术引进,加强联合攻关,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产品的技术含量,走“科技兴企”之路。
(三)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全面实施企业分类监管,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行重点巡查和监管,尤其是对虚报注册资本、制假售假、有约不履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坚持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处、有处必果,从根本上提高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坚决把一些影响民营企业声誉的“害群之马”清除出民营企业队伍。
(四)畅通融资渠道,多方面弥补民营企业资金不足问题。一是通过银行贷款、企业相互拆借、吸收民间资本等多种方式,补足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促其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二是将企业融资与信用建设结合起来,对信用好的企业,主动为其提供资金,扶持其发展状大;对信用差的企业,加以限制,促其诚实守信,规范发展。
篇5
内容摘要: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世界城市是高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环境下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世界城市的主要特点是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力,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必由之路。目前北京已经初步具备了打造“低碳城市”的经济基础,但仍需要政府、企业与居民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世界城市 低碳经济 北京市
关于北京市的城市定位,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议题。20世纪80年代,确定北京城市性质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建设国际城市的战略目标,1993年将北京定位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城市”;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2021年至2025年左右进入世界城市行列;2010年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市长郭金龙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建设世界城市”被定为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展低碳经济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必由之路
(一)“世界城市”发展的要求是建设“低碳城市”
“世界城市”是全球化的趋势下所产生的新的城市形式,它是集聚跨国公司总部、商业服务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信息传播中心等,兼具各种功能,并且是控制全球经济的重要空间节点。世界城市是高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环境下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竞争的日益加剧,建设世界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的必然的战略选择。20世纪后半叶,西方发达国家涌现了一大批这类城市,如纽约、伦教、东京等。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未来形态,其实质是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使能源低碳发展,建立健康有效的能源低碳经济体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加速向低碳化深入发展,美国、欧盟和日本推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都将低碳领域作为投资的重点,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发达国家凭借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加紧制定和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构筑世界新一轮产业和技术竞争新格局。
世界城市的主要特点是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力,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沈金箴,2007)。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因此,成为世界城市或保持世界城市的领先地位,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世界城市必然要发展成为低碳城市。当前主要世界城市,如东京、纽约等,都在大规模投入低碳领域,加快低碳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复苏,培育新增长点以向低碳城市转型。
(二)发展低碳经济以缩小北京与当前主要世界城市的差距
“低碳经济”由英国率先提出,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实质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建立新的能源结构,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为核心,以市场机制、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为先导,以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标志,以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和谐为目标的新型发展模式,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以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为标志,北京市的发展已进入新阶段:2009年北京GDP近12000亿元人民币,人均GDP首破1万美元大关;北京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居全球第三,仅次于东京和巴黎;北京拥有法人金融机构600多家,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720亿元人民币,对北京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6.7%;首都机场成为世界第四、亚洲第一大机场;北京第三产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为75%,吸引就业人数占全市就业人数的75%以上,可见时代的发展要求将首都北京建设成国际一流水平的世界城市。
近年来,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北京已经成为全球城市体系中的主要成员,Beaver-stock等的研究显示,北京已经是第三层级的世界城市(苏雪串,2007)。北京的高新技术、文化等优势日益显著,总部经济也初显端倪。但与高层级的世界城市相比,北京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北京高碳经济和外贸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向低碳城市转型势在必行。服务化是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趋势,生产业具有高附加值、低污染的特征,且发展生产业有助于增强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因此,提升产业层次,特别是发展生产业是北京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未来的发展中北京主要应实施发展低碳经济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力图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增长中获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以进入世界城市体系的高端。
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一)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需求分析
北京要素禀赋约束呼唤低碳经济发展。中国的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中国拥有居世界第l位的水能资源,第3位的煤炭探明储备,第11位的石油探明储备。已探明的常规商品能源总量为1550亿吨标准煤,占世界总量的10.7%。但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探明量只有135吨标准煤,相当于世界人均的51%。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碳排放强度方面特别不利(张坤民,2010)。北京资源禀赋有限,传统化石能源储量少,可再生能源利用少,碳汇资源正在努力提升。北京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均高于高端世界城市的平均水平。因此,北京需要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北京当前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中国目前的工业化基础水平及能效较低处于工业化初期。中国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而北京已经处于后工业化阶段,需要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将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引擎。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它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内容,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大进步。例如,日本低碳经济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正是来自日本公害问题促进日本掀起的继重化学工业后的第二次经济增长浪潮,目前,日本仍在低碳领域的各方面不懈努力。
由于存在锁定效应,因此北京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所谓锁定效应,即现在的决策将会影响到今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锁定效应明显。因为基础设施、机器设备等一旦投入成为沉没成本,其使用年限均在15-20年以上,其间一般不会采用新技术更新。例如现在投巨资新建的燃煤电厂将被这些投资“锁定”,未来十几年内只能继续沿用传统技术,二氧化碳排放较大。北京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超前运筹,避免锁定束缚,克服路径依赖。
(二)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供给分析
北京正处在国民生产总值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跨越的新阶段,已经具备了打造“低碳城市”的经济基础。
北京在低碳农业与碳汇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森林、耕地、草地和湿地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中均有重要的作用。北京山水资源丰富,近年为迎接奥运新增造林面积大,低碳农业取得成效。2009年北京森林覆盖率达到36.7%,林木绿化率达到52.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4%,人均绿地面积达到49.5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5平方米。北京在2010年1月正式成立了碳汇办公室,由林业局、园林局等机构共同组成。同时启动了八达岭长城等几个“碳汇林”建设项目。
北京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改变了高投入、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气候变化、能源安全、扩大就业和提升经济竞争力要求走低碳发展道路。建设低碳城市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北京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成果显著。已经初步形成低碳城市建设的推进机制,建成了一批低碳经济试点园区和项目,工业园区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目前北京人力资源丰富、低碳经济的资本投入多,低碳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北京可以利用先进的低碳技术,实现跨越式的低碳发展。
北京低碳型交通已经形成规模。北京建设轨道和公交,发展高效清洁的交通工具。北京在全国率先推出公交优先战略,并实施私家车轮号出行策略。北京实现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免费单车等交通“零距离换乘”;已经在全市实现垃圾清洁直运等一系列举措。
北京低碳型建筑也在逐步推行。北京全面提高建筑能效,开创低碳建筑和运行模式。2008北京奥运的“绿色奥运”已经在全国起示范作用。例如,奥运村统一安装上了太阳能集热板,奥运村采用这种先进的太阳能集热板生产热水,每平方米年节省1527度电能,按每度电0.5元计算,可节约电费763元。整套设备年节约电费高达4578000元,按设计使用20年计算,这套太阳能系统就能节约电能18324万度电,节省电费9156万元。国奥村的微能耗幼儿园,设计蓄冰池450立方米,经计算蓄冷负荷贡献率超过22.7%,整个空调季约可节省能源16000千瓦小时。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一)政府引导,自上而下地推动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需要自上而下地推动,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投入。节能开始的时候是低成本或零成本的,但节能的空间也很有限。随着持续的节能减排,边际成本必然日趋提高。所谓“边际成本”,即额外l单位产出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对于碳减排来说,客观存在着边际成本随减排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因此对于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企业和经济消费者而言,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额外的成本增加。公益型就很难做到收益性。所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补贴或碳税等形式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例如,日本光伏企业之前享受政府补贴,光伏产量占全球市场超过70%,后来取消政府补贴。德国、中国企业由于技术及成本优势,乘势而上,抢占全球市场。政府要发挥在构建以低碳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引导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协调作用。例如,北京市很多小区出于美观等考虑,不允许安装太阳能采暖。这就需要政府出面协调相关部门利益与考核机制。
(二)积极宣传,自下而上地推行低碳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不是要求居民降低生活质量,而是反对奢侈浪费,提倡绿色消费的低碳生活。这样,既发展生活所需要的服务,又尽量减少投入能源。低碳经济有三个层面:一是基于经济生产方式层面。主要包括基于低碳形态的生产、消费以及相关市场交换的政策与制度安排等。二是基于社会发展形态层面,主要是低碳发展理念在社会、政治、文化以及生态领域的延伸。三是基于人类发展文明层面,主要包括人类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以及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等(陶良虎,2010)。低碳经济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也是与我们每个人紧密相关的事情。推行低碳消费方式需要政府引领、企业主导、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广泛参与。以市民为对象,进行教育。普及新技术时间很长,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转换为每个公民(企业公民和自然人公民)自觉自愿的行为,变为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责任,大家都参与。工业节能发展空间已经很小,家庭生活大有可为,例如家庭冬季采暖占总排放的1/3-1/2。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每个人出谋划策,参与其中。要一点一滴积累,要全社会行动,积少成多,使低碳消费方式成为新时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的“风向标”。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随手关灯,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米等等都是低碳经济的具体行动。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三)企业主导,切实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但企业是低碳经济的践行主体。坚持节能优先,产于实现节约、高效、大幅度降低能源强度,从而降低碳强度。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和经营。应对气候变化所推动的低碳技术和产业的新兴与发展,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未来的企业竞争必定是基于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政府应通过低碳产业规划、财政税收的扶持、金融融资的支持,引导企业进入低碳产业、发展低碳产品。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力争在清洁和高效能源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在国际碳减排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定期企业环境报告书披露温室气体的产生情况及削减措施等信息,以敦促企业减少碳排放。
(四)逐步推进,由试点低碳城市到低碳城市
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高起点规划建设低碳产业园区,开发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产品和技术,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编制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低碳城市。有效的国际合作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加大低碳经济的宣传,官民合作,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低碳城市形象。低碳城市建设要求建立一套科学、先进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北京东城区已经规划建设低碳城区。东城区有能源总部经济的基础,可以大力发展集合低碳的智库、金融、投资、研发和贸易的统计平台,建设北京低碳产业中心。
参考文献:
1.金元浦.走向世界城市―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篇6
关键词:公路经济发展 拓宽融资渠道 增加经营形式
我国公路系统的经济发展是需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策略方向的。然而,当前的公路经济发展还存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建设思维意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对公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旨在使公路系统经济建设的一线工作人员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提高上来。此外,还对现阶段公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使公路经济发展的更好发挥其应有作用。
一、公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公路经济是指与公路建设、运营以及管理过程中涉及的经济内容,换句话说就是公路运行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发展公路经济能够拉动所在地区的经济内需,如在某地区建设公路工程时,就需要大量的施工建设材料、施工建设人员以及相应的运输条件等。这就为当地创造了一定发展机会,与此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当公路工程建设完成后,就会为沿线带来大量的信息流、物流以及客流等交易机会。除此之外,还会促进公路沿线地区的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向前发展,从而实现乡镇现代化。在为公路建设沿线带来一系列商机的同时,还增加了乡镇对外开放的程度,这种情况对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二、公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随着我国公路网络的日益完善,其所发挥的经济效益在呈几何式的增长。然而,伴随着公路的车流量、运输量的快速增长,公路的损坏情度日益增加,使得对其进行养护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大。尤其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超速超载问题,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路原本的使用寿命。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公路经济的发展与公路的养护维修没有达成一定的平衡。长此以往,公路系统的建设就会陷入经济发展的越好道路损毁越快的恶性循环。
2.公路系统的经济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公路系统的经济管理体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仍然采用半下放式的经济管理模式来发展经济。其具体运行过程为由省厅拨款这一主要资金来源渠道为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提供资金。与此同时,公路系统的行业发展管理也是由省厅来负责,而地方政府仅负责人事行政等细节内容的管理。这种半下放式的经济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公路系统行业发展的范围。但是,由于省厅对于公路系统沿线的实际情况的了解不够透彻,这就使得省厅制定出的管理制度不符合当地的实际运营情况。当地的建设就很难将公路系统的经济管理制度落于实际。
3.公路系统建设资金不足。
公路系统的经济建设项目是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的,对于公路工程的建设与养护也是一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水平的发展不断加快,原材料、人工等方面都在逐年上涨。这就意味着在公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所需的施工材料和劳动力的应用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伴随着建设成本不断的增加,资金的投入也需要越来越大。然而,由于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较为单一,这就为公路系统建设资金的筹集工作带来了困难。这种资金困境使得每年的财政拨款都难以满足公路系统的建设需求,迫于无奈只能采用负债的形式来进行建设。
三、解决公路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1.规范车辆行车安全。
要想获得公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真正益处,必须针对公路的实际情况对过往的车辆进行严格把控。只有这样才能在车流量、运输日益增大的情况下,保证公路使用的耐久性。具体措施有:在相关路段设置限速标识并安装摄像头,对超速的车辆进行处罚。通过小惩大诫的方式使车辆的驾驶人员将行车规范重视起来。此外,还要组织交通管理部门对车辆超载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这些都是增加公路使用寿命重要的方式方法,也是确保公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与此同时,超载检查、限速处罚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驾驶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要想发展公路经济,规范车辆行车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
2.完善经济体制,提高建设效率。
想要提高公路经济发展效率,必须将其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完善。首先,应在公路系统内部建立经济管理部门,并在建立之初明确其主要职能。这样就可以使其所行使的权利与应负的责任是透明公开的。其次,在这一机构中应制定出与实际建设条件相符的经济管理运行的流程和规章制度。这样就可以对公路系统中的各项经济项目环节的运营情况进行控制,使其所发挥出的经济效益更能服务于人民群众。此外,还要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义务,划分管辖范围。这样一来,出现问题就可以实现责任到人的解决路线。在快速提高公路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其稳定性,从而实现公路经济市场化运营。
3.拓宽融资渠道,增加经营形式。
随着公路工程的主框架和公路网络的不断扩大,这就使得其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而公路系统的建设资金的投入金额也在不断增大。在这样的建设与资金需求的双重压力下,仅依靠省厅或者是其他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公路系统的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公路系统的建设者要采用拓宽融资渠道的建设策略来获取建设资金。具体渠道可为:招商引资、银行贷款以及申请资金补助等,这些渠道都可以为公路系统的经济建设提供有效助力。对于公路系统的建设,在“开源”的同时还要进行一定的“节流”措施。这里的“节流”是指增加公路系统经济发展的经营方式。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公路系统的经济发展经营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一过程中,公路系统应积极调整内部的经济结构,将经营的形式站在市场的角度上来进行发展。
4.加强公路系统人员服务意识,提高公路经济发展效益。
公路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其系统人员的服务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公路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换句话说也就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根源问题。加强公路系统人员的服务意识,能够直观的体现出公路经济发展力度。具体方式为在公路系统内部组织专业知识培训,并在培训的过程中挑选出表现突出的员工提升工作环境。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公路系统内部的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上来后,就会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这样一来,公路经济的发展就会在服务意识逐渐增加的状态下进行,经济效益、管理水平也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公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文章就这几点问题分析出了与之对于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公路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其具体的措施有规范车辆行车安全、完善经济体制提高建设效率、拓宽融资渠道增加经营形式以及加强公路系统人员服务意识,提高公路经济发展效益。
参考文献:
[1]鞠婧.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及经济管理的具体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111.
[2]生红丽.论公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剖析与解决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117.
[3]李常勇.论公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剖析与解决措施[J].商,2013,24:52.
[4]柳春萍.公路经济效益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8:114.
[5]李霞.理性看待社会转型期的收费公路问题——对路桥收费问题引发争议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0:38-40.
篇7
一、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
1、地方经济结构不合理,好项目少。
2、信用环境差,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高。
3、担保抵押难,影响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金融服务弱化问题
1、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作用减弱。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主要集中投放于大城市、大企业、重点项目,并且具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和严密的放贷手续。同时,有些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在县域经济实施了分支机构的市场退出,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网点大幅减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此外,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实行了比较集中的管理模式,对基层很少或根本不予授权授信,保留下来的机构网点所吸纳的资金大部分或全部上存,实际上已成为上级行的一线“储蓄所”。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严重失衡,导致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乏力,是县域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的金融内部体制原因。
2、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弱化。为了配合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实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农业发展银行只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而亟需政策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金融扶持。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扶持县域经济中并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
3、邮政储蓄从县域抽走大量资金。众所周知,邮政储蓄存款是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吸纳的存款只能转存人行,由人总行统一调配。由于邮政储蓄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并将吸收的储蓄存款以较高的利率转存人民银行,无风险的高息收入给邮政机构带来了较大的利益,因此,长期以来邮政储蓄发展非常迅速,金额不断增加。据统计资料显示,邮政储蓄在存款市场的份额2002年底已达8.48%,成为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第五大吸储大户。以某县为例,2003年末,该县邮政储蓄转存款余额6,830万元,占该县金融机构同期存款份额10.17%,仅此一项,就使近7000万元资金不能用于当地经济发展。尽管人总行去年已下达文件,对新增邮政储蓄转存款实行降息政策,并允许邮政资金与农信社协商后转存农信社用于支农,但往往由于邮储部门提出的利率价格等条件过高而无法实现邮政资金反哺农村,因此,目前邮政储蓄仍然是县域资金外流的一个重要渠道。
4.农村信用社融资能力差,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与“三农”有着天然的联系,近几年随着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发放农户小额支农贷款等活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实施利率改革(试点)、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专项票据资金支持等办法以后,使得信用社在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地位凸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资金短缺,包袱沉重,肩负的职责与自身的能力不相匹配。致使农信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力不从心。原因:一是现有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不够,制约了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的发挥。农村信用社承担了支持高风险、低收益的县域经济发展的繁重任务。但在政策安排上,没有享受到等同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待遇,最明显的是不良资产的剥离或核销。二是历史遗留问题严重。计划经济时期的“扶贫贷款”、“稳定贷款”的发放,基金会巨额不良贷款的接收,使农村信用社在为社会稳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巨额的不良贷款和大面积的亏损,严重削弱了农村信用的社支农实力。
5.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现象严重。县域企业普遍存在信用观念淡薄,还贷意识差的现象,部分企业借改制之机,大量逃废、悬空银行债务,而且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中小企业设立、兼并、重组过程中打球,钻政策空子,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后管理难,债权无保证,出现风险即使通过法律手段收贷,也是胜诉容易执行难,贷款收不回,还得增加诉讼费用,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和贷款投放信心,出现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局面。
6.企业资信状况差,抵押担保难,达不到银行贷款条件。为防范信贷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普遍实行了抵押担保制度,而对信贷人员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事实上县域中小企业往往内部管理水平低,长期经营亏损,资产负债率高,信用等级差,个别企业还出现不良记录,多数或全部资产早已被债权银行办理了抵押,可用于抵押融资的资产所剩无几或根本不存在,寥寥几户好企业又不肯为其担保,信贷部门心存余悸,致使贷款难以放出。
7.县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不充分。目前县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十分有限,“窗口指导”因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矛盾而难以发挥作用,再贴现因县级票据市场不发达而寥寥无几,唯一可以运用且十分有效的再贷款因受限额控制而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层央行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方略
1.重新构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系。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上级行要适当下放给分支机构一定的贷款权限,摒弃“贷款零风险”的不实际想法,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县支行要善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培养和支持符合借款条件的客户,对于中小企业这一庞大的客户群,要分类指导,改善服务质量,加大贷款营销力度。首先,要树立长远发展的观点,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合理的资金需求;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约束机制与创造优质信贷资产激励机制相统一的信贷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新增贷款与经济增长点的有效结合。其次,要加大商业银行的支农力度。建议各商业银行从农村网点吸纳的资金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即从县域农村筹来的资金,要大部分或全部投回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以保证县域资金良性循环。
2.强化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建设的扶持功能,拉长政策金融服务的链条,在继续做好对粮棉油购、销、存所需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加大粮棉油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品种改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县域经济长期繁荣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
3、对县域经济资金外流现象进行综合治理。首先,要适当控制邮政储蓄增长的速度,建议对邮政储蓄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从机构到资金规模,进行必要的控制,降低其与其他金融机构争抢存款资源的能力,力求把县域资金留在县域里流通。其次,银监会要严格控制邮政储蓄网点在县域的准入政策,原则上不再审批增设新的网点,并有计划地对某些业务不规范的邮政储蓄网点予以撤并。第三,针对邮政储蓄是人民银行资金来源的实际,可适度向县域经济批配同等规模的支农再贷款,以缓解县域经济资金供求紧张的矛盾。
4.增强农村信用社综合实力,逐步发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主渠道作用。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改进金融服务,尤其是要强化存款组织和信贷营销工作,加快业务创新步伐,以更好地发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作用。另一方面,建议国家尽快把资金支持、保值贴息、减税让利、核销“双呆”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逐步消化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使其轻装上阵,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地方政府部门要主动为信用社排忧解难,为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化解信贷风险提供便利,对信用社的筹资工作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其壮大资金实力,为信用社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从而进一步调动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5.大力改善县域信用环境,推进县域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改善县域融资状况所必须的基础环节,而且需要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发挥优势,通力合作,配套联动。一是加强宣传,强化社会信用意识。实施信用工程,把信用作为第一前提,警示和规范政府、银行、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在县域努力营造诚信观念和信用文化。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结合创建金融安全区,广泛开展创建信用企业、信用乡镇活动,加大对守信企业、村镇和个人的信贷倾斜,以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三是实施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企业逃废债行为,规范企业改制和破产程序,地方政府既要支持企业改制,又要督促企业落实银行债权,从而营造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
6.提高县域经济运行质量,强化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县域经济融资难的关键问题是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是解决融资难的根本所在。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以自身实力赢得国有商业银行的青睐;企业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一些切实可行、操作性较强的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发展的综合素质,以取得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政府部门要加强与银行信贷部门的沟通,主动为企业和银行牵线搭桥,在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基础上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为地方经济全面健康发展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社会信用环境。
四.基层央行在促进县域发展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1、人民银行要切实加强窗口指导,实施政策引导策略。深入开展好稳健货币政策的宣传工作,要通过调研、走访、座谈等方式增进银企沟通和相互理解,促进银企项目对接和资金融通。主动寻求贯彻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点,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
2、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现有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调控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有的甚至存在很大悬殊,这就需要国家在金融扶持方面实行区别对待,适当赋予央行分支机构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方面较大的自和灵活性,如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央行一定限额的向辖内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的审批权限,要求其根据商业银行资金头寸变化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灵活掌握发放与收回,以进一步增强国家货币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要大力发展县级票据市场,为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有效运用创造条件。
3、深入调查研究。基层人行有效的调查研究可以反映地方经济运行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总行制定科学的货币政策提供现实依据,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当好参谋。因此,基层央行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深入研究当地经济特点,探寻和把握经济运行规律,尤其要全面调查货币信贷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研究如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运用货币政策手段提供金融支持的问题,从而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有效实施货币政策。
篇8
1.劳务经济概述
劳务经济通常是指农村住户家庭成员为本户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提供劳动和服务而获取报酬收入的经济活动。中国农村劳务经济大体上有四种形式:一是由劳务开发公司直接组织的;二是通过劳务市场获得信息,持当地乡、村证明外出的;三是靠亲友、老乡联系外出的;四是纯粹自发转移的。从总体上看,有组织外出打工的比重还不大,具有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特征的比重就更小。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看,劳动力流动的市场化、产业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2.劳务经济的作用及意义
(1)劳务经济的发展可增加农民的收入。农业毕竟是一个有限产业,想要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有必要对农民的收入提高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从国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看来,我们要想提高农民的收入问题,也需要使农民向非农行业进行转移。中国的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因此要提高我国农民收入,更要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行业上。
(2)劳务经济的发展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需要。要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加快我国各地的城镇化进程,各地的产业提高需要大量的工人,而这些工人数量在本地远远得不到满足,因此工人只能由农民转移出来后进入城市。这种城市需求工人,农民工得到报酬,成为了一种“双赢”的方式。
(3)劳务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我国的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产量的提高,农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将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农村的劳动力富余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如果大量劳动力无事可做,将会出现很多的社会问题,可能会发展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目前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但会提高农民的收入,而且将会给我国社会带来稳定。
(4)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外出劳务人数增多的直接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和利益驱动所致,但从社会经济的大环境来观察,农村劳动力的外出、流动、转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必然现象。内陆省份的农业就业比例明显偏高,这使得内陆省份农业结构调整问题更为严峻。最为迫切的是要素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如何关键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之一。农民外出劳务又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如大量的农民外出劳务,有利于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解决土地规模经营和更低撂荒问题,使得一部分土地能集中到种养能手手中,为集约经营、规模经营、增强农业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5)外出劳务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据调查发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较高的年份,GDP增长较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较低,甚至还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流的年份,GDP增长速度较慢。据有关部门测算,改革开放以来,约有15-20%的经济增长是劳动力部门转移的贡献,农村劳动力转移功不可没。另外劳务经济可以改善了流入地劳动力紧缺的局面,对城市化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6)外出劳务、流动转移有利于农民自身观念的更新。一是有利于促使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由于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更受城市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外出就业机会更多,外出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这些劳动力离开农村,增强了当地人送子女读书和年轻人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二是外出劳动力受到输入地的技术及经营管理的培训,其技术素质、商品经济意识得到很大提高,使输出地不花钱而达到借地育才目的。三是有利于农民传统观念的更新,农民进入城市后,受到城市文明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传统观念发生变化。据调查,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较多的乡村,早婚、早育、多生、多育现象明显减少。
二、制约劳务经济发展的因素
由于各种原因使我国的劳务输出存在许多障碍,影响了劳务经济的顺利发展。
1.思想不够开放
在农村目前还存在有严重的性别歧视,农村老一辈人认为女孩子出门务工不安全,阻止女孩出门务工。近几年,由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而导致的农村离婚数量也在逐年上升。据调查,夫妻双方如果一方在外务工,而另一方留守家中要照顾老人、孩子,由此负担过重等不和谐因素造成离婚;或者是夫妻双方都在外务工,但不在一个城市,而由此产生的感情不和等因素离婚率在农村的离婚案件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这种外出务工而导致的离婚数量的上升,也成为农村老人阻止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的原因之一。
2.劳动力素质低下
农民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有限,其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偏低,由此限制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很多技术性的工作农民工不能做。对于文化水平偏低的农民,外出主要从事的职业以粗工、体力工和低收入工为主,这些职业不但使农民的收入偏低,也使得农民的就业更加的不稳定。由于农民工个人知识、技能比较低,他们没有文化,甚至不懂技术,因此只能简单的出卖体力。
3.权益得不到保障
首先,与城市的正式工人相比,农民工的工资待遇较低。“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普遍存在,用人单位也有拖欠、克扣、拒付工资现象屡屡发生,由于用人单位往往拖欠工人工资,许多农民工一年忙到头,连工资都拿不到。其次,农民工劳动条件差,职业病频发。农民工外出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多数都是从事比较重、比较险的工作,而有些用人单位并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特别是小型企业中,由于企业规模小,资金投入少,工作环境恶劣,许多农民工染上了较为严重的职业病。再者,农民也需要看病、养老,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工伤保险金这些农民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劳动者的最基本权益是从劳动合同中体现。没有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的部分缺失,使得外出务工的劳动者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这些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给和谐社会也带来了隐患。
4.身份转换困难
部分农民工常年在城市务工,在很多行业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农民工想要转化为当地的市民或者工人却是非常困难的。这些困难导致了很多的后续问题,比如说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由于农民工外出务工,子女在家没有亲属,教育得不到管理,如果将其子女带到务工城市受教,又由于农民工身份的问题受到限制,其子女不能正常入学,由此可能会带来价格不菲的借读费、赞助费等问题,给农民工带了沉重的压力。
三、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对策探讨
劳务输出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直接、有效的途径。
1.用宣传教育手段消除思想上的误区
当地政府可利用媒体、广播、宣传栏、发放资料等手段来进行宣传,宣传的重点主要是:第一,普及《劳动法》观念。从最根本的劳动法入手,要让劳动者了解自己外出务工时哪些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要如何从最根本上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这可以降低务工人员的劳动纠纷。第二,改变观念。加强对就业新观念的教育,克服农民的就业观念,改变女孩不出门观念。
2.建立服务机构,明确工作任务
劳务输出工作是一个民心工程,政府应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进行培育。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应专门抽调人员,组建机构,这样可以协调解决由于劳务输出时所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最好是建立一个“就业中介服务”,这个中介服务,可以和技能培训机构联手,在农民中开展“订单”培养模式,即企业需要哪方面人才,我们就对农民培训哪方面的技术,这样不但使农民受到培训,而且使农民所学到的技能得到就业的保证。由此调动农民主动接受培训的积极性。
3.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政府要提高教育水平,首先应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坚决落实义务教育,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落实,使农民的基础文化程度得到保障。其次,政府可以和职业院校联手,在农村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由于职业院校的加入,不但可以使农民的教育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农民的专业教育得到多样化,而由于政府的辅助,农民的培训费用也大大降低。
4.创立劳务输出品牌
河南省的劳务输出量很大,他们目前已经有了“唐河保安”、“南召秀女”、“邓州护工”、“镇平玉雕”、“社旗渔工”、“内乡建筑”、“方城焊工”等品牌,他们提出了品牌带动劳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把农民工自己创造的品牌用到农民工身上,这些品牌给农民工外出就业创造了条件,重塑农民工的良好形象,对扩大农民工在外省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各个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地域文化和特点将劳务输出打造品牌,从而产生品牌效益。
5.创建环境,完善政策
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我国区域经济按地理位置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展落后的经济区域。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看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已进人工业化的起飞阶段,走在全国前列。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在WTO规则下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国民经济以年均10%--11%的速度增长,超过全国平均2个以上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5%以上,人均GDP达1700美元。这一地区形成3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今年以来,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速赛跑,比翼齐飞,成为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占全国经济的权重愈来愈大。
2、从西部大开发取得的进展看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4年里,国债投资及其带动的投资达7000亿元人民币,五大标志性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东部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资加快了西进步伐。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出现可喜发展的势头。各省市区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县乡道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推进很快。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3、从东北经济发展新机遇看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给解决东北问题带来了一次新机遇。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与西部开发不同,采取直接面对一个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核心内容是用高新技術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市场化的先进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式,所需资金采取多渠道筹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
4、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地向东部地区流动,但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并没有实现,尽管国家在前几年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地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发展仍较缓慢。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东部地区已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充分,产业结构升级迅速,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西部经济增长主要靠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国有资本仍占主要地位,外资、民间资本不足,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快,投资效益不高。因此,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以西部的GDP增长速度为1相比较,1998年东西部比为1.43:1,2002年扩大为1.57:1。人均GDP,2002年西部约600美元,东部则为1700美元,东部约为西部的3倍。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目标进退维谷。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差异。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
2、中部经济有“凹陷”之忧。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出路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会加大,“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
3、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带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4、地方割据现象仍比较严重。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如区域间为争夺紧俏资源而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互相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本地区的利益。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5、不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不足。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落后,缺乏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6、“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最优选择,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讲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2、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整合的思路应是改革和优化政府。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从全能走向有限,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行政区经济”的弊端。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路子。
3、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都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尽快崛起,成长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动力。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等通道网络建设,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4、理顺资源价格体系。现在我国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商品交换的主要阻力有两个:一是自然资源产品相对低价、工业制成品相对高价的不等价交换,二是地区分割和地区封锁。因此,协调区域市场需要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其中最为关键是理顺资源价格体系,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程度。
篇10
〔关键词〕 山西,经济转型,临空经济
〔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5-0072-03
临空经济,又称“空港经济”,是与经济发展阶段、技术进步、交通运输方式变革、产业结构演进历史相联系、依托于机场要素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与城市发展交叉融合的新型区域经济形态。临空经济是一个具有区域性、产业性和经济性的综合体,一方面孵化培育各相关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反哺推动航空业进步,是民航业和地方经济互利共赢的纽带。据牛津经济机构估算,机场每年每服务100万旅客可提供约1000个直接工作岗位,支持约2950个全国性职位、2000个区域性职位、1425个子区域职位。国际机场协会资料显示,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机场周边区域的就业岗位增长速度是所在地其他区域的2-5倍;法兰克福航空城贡献当地近10%的GDP及12%左右的就业岗位;美国芝加哥机场每年为周边地区提供38.9万个就业机会,带来130.5亿美元的经济收入。《2009-2010中国民用机场发展报告》也显示,在我国,机场所在地区GDP增长率往往高于城市GDP增长率7个百分点左右。因此,深入研究临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要建设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业大省,建立环渤海和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打造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承接的平台等重大发展战略。临空经济作为一种展示城市形象与城市建设的新型经济形态、一种具有现代服务性特征与新经济时代特征的新型产业,在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支撑。但是从总体上看,山西的临空经济发展还处于雏形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首先,机场建设缓慢,航空运输发展明显滞后。山西民航机场2003年属地化管理后,迈出了市场化运作的第一步。由于其市场化发展时间短、机场行业存在极端特殊性等原因,无论从整体战略发展的高度,还是从临空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都属于传统的单一机场发展模式,没有向多功能、多层次、综合开发模式转变。机场建设缓慢制约临空经济发展。临空经济发展主要靠的是运输流量优势,因此,必须依托机场航线的开拓和航班的增多,才能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枢纽和集散地。但目前山西机场发展相对缓慢,航线覆盖范围小,航班密度低。定期航线仅59条,周航班1260多架次,联通国内大中城市46个,地区或国际航线仅开通至香港、澳门、台湾、首尔、泰国、日本等亚洲等地,基地航空公司只有东航和海航。航空货运主要依赖客机带货,机场没有稳定的货运航班,尚未开通至欧美等主要航空货源地的货运航班,国际货运面临困境,直接影响了航空货代企业入驻集聚的积极性,机场先导作用尚未形成。截至2011年底,太原保障运输起降5.94万架次,旅客吞吐量58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9万吨,在全国140个大中型机场中吞吐量排名25位左右。但环渤海地区机场密集,市场重叠,尤其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东和内蒙古等机场,政府支持力度较大,发展势头较好,且都引进了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吸引了较多全球航空企业巨头进行投资,对太原产生了较大的屏蔽和挤压作用,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其次,临空经济的指向性不强,产业关联性较弱。尽管机场周边各种类型的企业数量已颇具规模,但是临空经济指向性不强。从山西的情况来看,2011年铁路、公路、民航的货物运输量分别达到72693.7万吨、65201.3万吨、4.5万吨,但是企业在采购与销售过程中使用航空运输的比例仅为0.8%,远远低于使用铁路运输52%的比例,航空便利性和指向性均处于劣势,发展明显滞后。此外,太原临空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协作水平较低,尚未形成合理的产业群落和产业链,临空产业集聚效尚未显现。例如,近年来,围绕汽车产业,太原机场、运城机场周围都集中引进了一些汽车销售企业,基本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业发展格局,但汽车产业主要集中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如整车销售、售后服务、汽车展示等,高端部分如产品设计、研发等都处于缺失状态,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承接高端产业转移的能力都比较弱。
再次,现代服务业整体规模小,功能不完善。山西临空经济区内的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缓慢,集中体现在服务业总体规模不大、功能不够完善、增值服务能力不强、关联带动效应发挥不够、辐射集聚能级不高,缺乏良好的商务环境等方面,特别是金融、信息、保险、会计、咨询、法律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中介机构和高端服务业相对缺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各类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高效利用以及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这已经成为制约山西临空经济发展的“短板”。
最后,缺乏推动临空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支持。临空经济具有高端性和外向型的特点,符合未来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但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层面都尚未推出专门的有关临空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支持。山西省也未就临空经济产业布局有一个明确规划。没有规划和政策,就无法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和临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有效对接,就无法更好地解决机场周边现有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就无法使得临空产业与机场依托的城市形成实质上的联系,就无法达到各方利益主体的协调,最终也就无法实现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由此可见,要发展临空经济,必须坚持规划和政策先行原则。
加快发展临空经济,并作为我省未来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和举措,将有利于全面推动我省经济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传统产业一支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加快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宏伟目标的实现。为此,山西临空经济发展应着重采取以下主要举措:
首先,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临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机场,机场的大小以及机场的辐射范围决定了临空经济的影响范围,机场的客货运量直接影响临空经济的总量和增长速度,机场的发展规划、定位与临空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无论是已建成的太原、大同、运城、长治机场的搬迁和改扩建,还是正在建设的吕梁、五台山等机场,其发展要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以壮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配套和统一开发。在空间规划上,要参考国际经验,将机场周围6-20公里范围或机场交通走廊沿线15分钟为半径的范围定位为临空经济区。例如,根据太原市的城市发展规划,长风商务区、武宿综合保税区、汾东商务区以及晋源生态区等功能区都将处于临空经济区的覆盖范围。山西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不但可以凸显周边地区的区位优势,极大地刺激覆盖区域的经济活力,而且可以促进临空经济区产业构成和功能分区进一步趋向合理,形成各功能区区域组团、产业分工、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良好发展格局。其次,要综合考虑航空业务量、城市化程度、土地资源供给、限制性政策等主要因素,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支持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加强交通、能源、市政、信息等基础配套建设,不断增强区域的产业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构建以机场为核心的连接城乡、方便快捷的铁路、公路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强化与城市腹地的密切往来,增强临空经济区的城市功能,重塑城市的空间结构,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和环境压力,加快机场周边和交通沿线乡镇的城市化进程,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再次,从扶持机场发展、繁荣山西经济这一战略层面去谋划,以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长远眼光,出台相关财政税收政策、产业导向政策和人才导入政策,加大对临空经济的扶持力度,对符合产业导向的临空产业落户空港经济圈给予政策优惠。积极吸引大型物流企业总部迁入空港地区。对于开设国际航线的航空公司或在临空经济区设立基地的航空公司、金融服务企业等,给予一定的奖励或税收减免。
其次,促进临空经济多产业并进和集群化发展。一是延伸航空类运输产业链条,打造航空产业基地。通过大力引进航空公司以及与航空业发展关联性较强的企业,打造和延伸航空运输产业链条,力争早日把山西建成为航空类产业基地。例如,延续太原公务机业务快速发展的势头,实施错位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国外公务机公司在临空经济区建立产业基地,逐步完成对公务航空领域产业链的整合,使太原加快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的公务航空服务中心。二是以商务会展、航空物流、金融保险、技术服务为重点,以服务主导产业发展、强化经济辐射功能为目的,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要素汇流基地和国际商务交往中心。加强空港物流园区建设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建设,有效地促进与铁路、公路的联动,全力打造服务优良、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竞争有力的航空物流集群。利用与台湾直接通航的优势,以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审批为契机,逐步建立中西部大型的水果集散地。发展航空食品加工和供应中心,依靠土地等有利资源,发展都市农业。再次,要抢抓重大项目的引进和落地,加强高端制造业配套能力的提升。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等装备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加强产业链上配套产业的引进,强化配套能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最后,加大机场周边空间资源的整合力度,不断优化机场与区域和产业的联动发展,促进圈层和板块有机结合。
再次,强化要素配置。要强化土地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土地储备机制,对加快空港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土地要优先进行收储;强化资金保障,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实行灵活多样的信贷融资政策,支持空港经济发展,积极利用外资和民资,优化其投资结构,引导其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强化人才保障,积极培养和引进适应临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和紧缺型急需人才,可以在高校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临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最后,完善各方利益主体的协调机制。要搭建企业与机场以及商检、海关等各政府部门高层联络平台,建立企业、机场及政府各部门的协调保障长效机制,促进临空经济发展中各方主体的及时互动与协调。要搭建信息网络平台,定期为企业公布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市场供求信息,提供宏观形势分析和决策咨询,帮助企业增强应对国际国内市场变化的能力。要探索地方政府和机场集团共同开发模式和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地方政府土地资源和机场客货流资源的互补,通过临空经济集聚与辐射功能的不断壮大实现机场集团与地方政府的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谭淑霞,等.国内外临空经济研究综述〔J〕.科学管理研究,2012,(8).
〔2〕孙淑美,黄达海.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J〕.科学和产业,2010,(1).
〔3〕练振中,马 剑.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空港经济的对策与建议〔EB/OL〕.中国城市经济网,2012-05-16.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