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诠释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5: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的诠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命的诠释

篇1

伟大的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向任何灾难低过头,而今天,却为自己的同胞低下了高贵的头。此时此刻,中华民族失去了笑容,举国同悼,天地含悲,草木失色,山河呜咽……

每天望着电视画面上不断攀升的伤亡数字和灾区疮痍满目的残垣断壁,有多少人流下了痛心的眼泪。牵挂着一个个被埋在废墟底下的兄弟姐妹,我们恨不得拦住时间的脚步,好让它慢些,再慢些……痛失亲人,情何以堪,妻离子散,家不成家,从此多少人的心口埋下了永远的伤痛?望着那些泪流满面的同胞们,听着那些滴血的呼唤,再铁石心肠的人,也难免会落下伤心的泪水.

5月19日,国旗低垂,汽车呜咽,中国用最庄严的仪式,为远行的同胞送行。14时18分凄婉的警报声.汽笛声.喇叭声准时在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鸣响,声震长空。从北国草原,到南国边陲,从一座座城市,到一个个乡村,从一个个车间,到震区的废墟……面对越走越远的生命,谁都没有办法挽回,这一刻,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

面对同胞的离开,我们拼命地告诉自己不要哭.不要哭,可泪水还是夺眶而出.。那只伤痕累累却依然握紧一支笔的小手,那位张开双手俯身护住4个学生的老师,那个临终前给怀里的婴儿留下“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手机短信的母亲……这一幕幕发生在灾区的情景,不仅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价值。

篇2

关键词: 力量; 执着; 生命

《阿甘正传》是一部喜剧,讲述的是一个智商只有75,他在50-80 年代中间经历了美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他用自己的诚实和努力在这样动荡的社会中生存了下来。他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个傻子,是弱智,我们所排斥的对象。但是随着他一步一步的坚持下来,能够取得成功,其实我们才是最“傻”的人,我们往往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我们就会活的特别累,让我们把这样无聊浪费在自己有限的时间上,这是我们国人的思维方式。阿甘的简单、真实、诚恳、执着来吸引着我们,也是让我们有一颗孩童的心来看待自己的生活。若我们能够回转像小孩子一样,那我们现有的生活及对世界的看法也将会是不一样的。

一、苦难中的接纳

阿甘出生在阿拉巴马,他的母亲是经营房租的,因为阿甘有严重的脊柱侧弯,只好给他穿上护腿,但是从来就没有批评过他的想法。当别人骂他愚蠢的时候,她妈妈就会对他说:“做了蠢事才是愚蠢。“这其实就是传达给了我们一种人生的观点。她的妈妈是如此的爱他,包括他的缺点。本身阿甘的智商就很低,脑子有问题,跟正常是不一样,别人都会欺负他。不仅他在肉体上受到欺负,还在精神上受到同龄人的欺负,这样的人生始终会让我们在绝望中徘徊,她的母亲能够来接纳这样的孩子,真的是为她很感恩,相信上帝也能够纪念她的付出。

二、对生命的执着、坚定

阿甘做不来有难度的事情,他只能够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于是在别人的欺负之中,他唯一的好友珍妮告诉他要”跑“。他就一直往前跑,没有任何的杂念,只是单纯的跑,这种信念在他的心中一直萌芽,当然他自己是不知道 的。当他挣脱了”铁腿“,他跑起来就像风一样,这就是阿甘得到橄榄体育奖学金进到大学的原因。在别人眼中一直看来就是很搞笑的一件事情,但就是这样的笑话,在他的一生中带来了好的运气。就是藉着信,其实在他命运的背后是有神在掌管着,当上帝为他关闭一扇门的时候,就会为他打开另一扇窗。通过母亲的教育方式,我们是能够感受到的。所以,我就想到了《圣经》中马太福音7:7-8节“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阿甘是遇见耶稣了,因为他所受的苦,耶稣是知道的,他所走过的路,并不是他自己一个人在走,耶稣基督一直都在陪着他,走在生命的道路上。因阿甘自己不能做高难度的事情,他自己内心是如此的单纯,对于一件事情是如此的专注,正是没有什么目的性的去做事情,他才能更加的享受在其中,潜意识中是没有任何的杂念在其中,也注定阿甘日后成为全美橄榄球明星、越战英雄、乒乓球冠军,之后成为虾船船长,他还买了苹果电脑公司的股票,虽然他只知道那是一家果品公司。他自己又横穿了美国,自己还去理解着关于爱的一切,但是从小长到大的珍妮却告诉他说:“你不知道什么是爱。”他一直呵护着珍妮,用自己的方式来保护珍妮。实在是让人感动,珍妮觉得自己是配不上阿甘的,自己独自离开阿甘,其实阿甘明白这一切,他一直都在尊重珍妮,在和珍妮结婚之前的这几年,换做是我们常人,我们该生活的是多么的孤独,内心是充满恨,但是阿甘并没有以这样的态度生活下去。

三、上帝的眷顾

在阿甘和丹恩中尉捕虾之前,阿甘每周日都会去教堂做礼拜,丹恩中尉有时也会开玩笑地让阿甘靠祈祷来找到虾。在船上的一个晚上,海水在飓风中飞溅到甲板上,其实这是台风,所到之处,损坏非常严重。跟其他沿岸城镇一样,德贝特里湾的捕虾业几乎全部被摧毁,只有一艘虾船幸免于此。因为这样原因靠人来讲是没有办法解释的,只能用”命运“这样的字眼来解释。但是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阿甘是神拣选的人,他的出行都会有神来看顾和保护。在这样的暴风雨中,我想到了《圣经》中路加福音第5章,西T彼得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鱼,耶稣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他们下了网,就圈住许多鱼,这些鱼装满了两只船,甚至船就要沉下去,就是神迹。是神的作为,有的时候人的命运真的是很奇怪,阿甘就是在这样的笑话中逐渐地成长,一步一步的成功,他自己一点都没有炫耀是自己的功劳,还是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去做每一件事情。也许每个人都想成为阿甘那样的人,可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可复制,若我们藉着信,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至少不会活的那么自怜。

四、结语

命运是这部电影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是飘来飘去,无法自主,但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又是那么的不同。阿甘也是代表了这一个国家的缩影,他的热诚、执着、努力、勇敢,这是他的生命本质,他总是努力的去创造每一个奇迹,他曾经说过:“每一天都会有奇迹”,他努力的相信着生命的美好,他以一种美国人简单和坚定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认真的做每一件事。阿甘和珍妮在影片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其背后也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他们对待人生、对待命运是完全不同的态度。不禁让我们自己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我们到底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生活呢?怎样将我们的人生过的更加的有意义和价值?这也是我们长久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学会“真”,真诚的对待自己的生命,坦然的面对自己,我相信我们的人生一定是不一样的,也会绚丽多彩的。

参考文献:

篇3

那是在1978年,毛江森领导的研究组用半年时间深入到浙江杭州、宁波、绍兴一带农村进行流行病调查,发现水乡地区黄胆肝炎发病率极高。有一次,他到西湖区袁浦镇一个自然村调查,看到一家5口全部得了黄胆肝炎躺在床上。调查发现这个自然村有41%的村民患了甲肝,此情此景,使毛江森极为震惊,促使他下决心研究甲肝病毒、研发疫苗。另一个使毛江森震惊的是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32万人集中发病,一时人心惶惶,整个城市处于半瘫痪状态。为了降服甲肝病毒这个恶魔,让人民群众不受其害,毛江森研究组下决心研究甲肝病毒和疫苗。

要进行病毒研究,必须先收集病人的粪便和血清,因为甲肝病毒就藏在病人的大便里。有好长一段时间,毛江森科研组到杭州郊区农民家里和一些医院,去收集肝炎患者的粪便和血清标本。当时没有专用车,收集到的标本在用塑料袋装好后,只能乘公共汽车送回实验室,偶而臭味难免外溢,也会引起乘客不满,不得以而为之,天天如此,干了近三个月,共收集了501份宝贵的样本,供分离病毒和研究组发病机理之用。他们用这些标本用先进的放射免疫和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分离出了我国第一株甲肝病毒,稿清楚整个发病和免疫时序。论文在国际著名的杂志发表。

经过几年的奋力研究,毛江森带领科研人员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在分离出甲肝病毒(HAV)后,又发现红面猴和恒河猴对甲肝病毒有感染与免疫反应,从而建立动物模型,并证明甲肝有隐性感染。随后,又在研究中发现甲肝病毒在组织培养细胞内有增殖现象,并测定了病毒的基因序列。这些成果为培养甲肝减毒活疫苗毒种(H2减毒株),研制安全有效的甲肝减毒活疫苗奠定了基础。1991年,毛江森和他的助手们研制成功了世界上唯一的甲肝减毒活疫苗。临床使用表明,这种疫苗安全有效,只需打一针就能产生类似自然感染样的终身免疫效果, 1992年,卫生部批准批量生产甲肝疫苗并在全国推广使用。该成果在1993年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科技发明成果选集》,同时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2005年,印度政府批准使用我国研制的甲肝疫苗,近年来,还有近10个国家批准使用该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和使用,使甲肝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解除了甲肝病毒对人类生命的威胁,凶狠无比的甲肝病毒终于被降服了。

毛江森研究甲肝病毒和活疫苗前后花了12年时间,其中,在培育毒种、研究工艺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无数困难,但那个5口之家身受病痛折磨的情景和上海甲肝大流行严重教训,给了他克服困难的巨大勇气和精神动力。古语说“医本仁术”,毛江森以他数十年的从医经历和医学研究实践诠释了这个医学真谛。正如他所言:“我是一个出生于小山村的农家孩子,经历并不平坦,吃了不少苦头。但是,一生都想为百姓减轻一点病痛,并将永志不改。”

毛江森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一个毛姓聚居的小山村,父母务农,幼年时体弱多病,曾多次濒临夭折。得麻疹,一病就是40天。读高小时,他因为体弱,体育不及格,按校规应当留级,好在校长看他学习成绩优秀,准许他继续读书。1951年,他在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读书,本想以同等学历报考数理专业,父母亲的一封来信,使他改变了志愿。信中说,“你从小体弱多病,将你带大实属不易,你还是学医吧。”他想到,家人深受病痛之苦,弟弟夭折,姐姐多病,农村的孩子从没有见过穿白大褂的医生,也没有吃过一片西药。农村无医无药,生存很不容易。于是他便报考了国立上海医学院。毛江森在上海医学院读了6年医学,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学医走的是一条奉献之路。上医倡导的公医制精神给了他极深的影响。上医有一批精神高尚、学术一流的名教授、名医生,他们治学的严谨求实、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爱,一直激励着他在从医和科研的道路上发扬上医的社会主义公医理念,无私地贡献出自己的心血和精力。

篇4

经历了2012年的重大变革之后,业内普遍认为,2013年将是核电产业除旧迎新、厚积薄发的一年。核电建设已经重启,在严峻的能源供需形势下,核电的重要性并不会下降,不过安全问题将更加重要。这些,让新能源产业2013年的前景令人期待。

2012年的核电重启 千呼万唤始出来

2011年3月,受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影响,我国宣布暂停核电项目审批。2011年年末,在经过9个多月完成对全国41台运行和在建核电机组、3台待建核电机组以及所有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的综合安全检查之后,业内便开始对核电重启有所预期,因为无论国内国外,都明白发展核电是必然选择。

从2011年10月开始,不时有核电将要重启的消息见诸报端,然而事实上都是“有风无雨”。

2012年10月,国务院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与《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这意味着停摆了近20个月的中国核电项目终于全面重启。业内人士认为,两个规划的出台为未来5-10年中国核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中国将稳妥恢复核电正常建设,并首次明确内陆地区不安排核电项目。据报道,重启之后我国首个获准开建的核电项目——山东石岛湾核电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近日开工。

篇5

第二:无锡惠山寺石泉水。

第三:蕲州即湖北浠水兰溪石下水。

第四:峡州即湖北宜昌扇子山下的虾蟆口水。

第五:苏州虎丘寺石泉水

第六: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

第七:扬子江南零水即江苏镇江一带。

第八:洪州即江西南昌西山西东瀑布水。

第九:唐州即河南泌阳柏岩县淮水源。

篇6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事关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企业发展稳定的大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依靠科学、依靠群众”的方针。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三不伤害”的原则,确保职工以饱满的热情,努力的工作态度,在各自不同的岗位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与辉煌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广大职工群众在生产经营和技改建设活动中牢牢绷紧安全弦,当产量、质量、工程进度和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冲突时,优先考虑抓好安全工作,别无选择,安全第一。事事处处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充分发动职工群众与各种各样的不安全行为、现象作斗争,坚决做到一切从安全出发,千方百计杜绝、遏制、消除各种不安全现象;坚持安全生产常抓不懈,让安全生产,我要安全的警钟长鸣。

安全这根弦无论如何不能放松,无情的事实给我们上了一堂堂生动的课。椐全国大钢安全协作会的《全国大钢安全协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月报表》统计,7月份上报的33家大型钢铁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112件,伤亡112人;其中,死亡9人,重伤3人,轻伤100人。一件件安全事故,给本来欢乐、祥和的时光增添了沉重悲哀的气氛,给当事人的家庭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究其事故的原因,都是因为头脑中放松了安全这根弦,认为平时的小小疏忽,不会造成人命关天的后果,所以工作中出现违规操作。只要我们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稍微谨慎一点,这类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每一个家庭都可以共享天伦之乐。

安全不是生产指标,欠产了可以追回来,可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任何单位只要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不仅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给我们的精神造成严重伤害,安全工作出了人身事故,想弥补的机会都有没有了,人人都为之惋惜。违规操作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因违规操作而造成终生残疾事例有目共睹。除了给自己带来终身的伤痛,更需要妻子甚至孩子的照顾,经济情况也因伤痛支出而每况预下,成为因难补助人员。本来幸福快乐的家庭因你的一次工作失误,却一辈子生活在伤痛带来阴影里。因违规操作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却给活着的人留下了无尽的哀伤,父母失去了年轻的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让白发苍苍的父母在本该安度晚年的幸福生活中如何去承受老年丧子的悲痛,年轻的妻子失去了心爱的丈夫,成为她一生中难以抚平的伤痛,年幼嗷嗷待哺的孩子将终身无法享受到父亲那博大精深的爱。给欢乐祥和的家庭带来了无可弥补的沉重打击。

生命不仅属于你自己。生命属于你的妻儿、你的父母和所有关心你爱护你的同事朋友们。珍爱生命,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就是给企业、家庭创造的最大财富。

历数以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故,无一不与粗心,疏忽有关,工作中的细心和精心,工作时一丝不苟地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遵守一切规章制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产工作中的每件小事做起,杜绝违章作业,是生产工作得以正常进行,减少和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前提。每道工序、每个岗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而岗位与岗位、人与人之间存在关相互关心,相互照应的关系。当同事需要帮忙时,当一个同事违规操作时,当有人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时,我们就当时时提醒他“安全责任生产这根弦不能松”。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血的教训吧!同事们的这种关心、规劝多了、提醒多了,违规及不安全的举动也就少了。

安全工作关系到我们每一个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快乐,同时也告诫我们每一个职工群众“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与各种各样的不安全行为、现象作斗争,我们的生命才有保证,家庭才有欢乐。

篇7

教师教育权学生名誉权学生发展权教育仲裁制度一、学生名誉权与教师教育权冲突产生的原因

名誉权是学生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教师在行使对学生的评价权和批评教育权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侵害到学生的名誉权,严重者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有学生甚至学生家长以名誉权受到侵害为由,拒绝教师的批评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讲尊重学生人格权、教师就不知道怎么管理学生,一强调教师有批评教育权、侵害学生人格权的问题就抬头的“钟摆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进一步审视学生名誉权与教师教育权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利于冲突的协调与解决。

1.教师对学生名誉权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关于名誉的含义有众多的表述,我们赞同日本刑法学界通行的观点:“名誉应有三层含义:一是内部的名誉,即客观存在的人的内部价值或真实价值;二是外部的名誉(即社会的名誉),是指社会对人的价值判断(名声);三是主观的名誉(名誉感情),是指本人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感情。”[1]名誉权,对自然人而言是指公民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它是人格权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与一般主体相比较,由于学生处于人格形成和发展阶段,学生的名誉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学生名誉权的主要部分是名誉感。第二,学生的名誉权直接影响到健全人格的形成,凸显发展权的特征。第三,学生名誉权受到侵害主要发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名誉权与教师教育权交互作用并处于相对被动状态。第四,侵害学生名誉权的危害结果具有多元性和潜伏性,因而危害程度更为严重和难以估量。上述特点决定必须对学生的名誉权给予特殊的法律保护。

2.教师保护学生名誉权的意识淡薄

教师在行使教育权时,要注重对学生名誉权的保护,特别是要注重保护学生的名誉感。保护学生的名誉感有两个方面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学生具有名誉获得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受教育者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和常识,教师对学生的冷漠就是对学生的伤害。教师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激励性的评价。但是,目前在我们的学校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是得不到这样的评价的,由此造成一些学生缺少名誉感。二是保护学生的名誉权的重点应是保护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良好意识与感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感情即自我接纳感。特别是成就感与良好的团队协作感。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提出,自我接纳是健全人格的主要条件。很多研究表明,自我接纳水平与抑郁、焦虑、低自尊、低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教学实践中保护学生良好的自我接纳感首先要保护学生的成就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参与学校学习及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奥尔波特提出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具有自我感的扩展的特征。成熟的人积极介入和投身于超越自我的兴趣或活动中去,他们完完全全并且生气勃勃地沉浸于生活之中,而不是远离生活和逃离生活的消极旁观者。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所表现的是真实的自我,他们认为幸福并不在于全都满足,而在于积极参与和持续的奋斗。保护学生良好的自我接纳感也要保护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感。罗杰斯认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乐意给他人以无条件的关怀,能与其他人高度协调。

3.现行法律对学生名誉权的保护不完善

在我国,现有关于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对保护公民名誉权作出了一般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认定与救济也都非常明确。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严格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可见,侮辱、诽谤是侵害公民名誉权的主要方式。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要求赔偿损失是法定的侵权责任。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都进一步完善了对公民名誉权的民事法律保护。在刑法中,对以侮辱、诽谤方式侵犯他人名誉权,情节严重,并符合刑法关于侮辱罪、诽谤罪的规定时,根据刑法第246条的规定承担刑事责任,即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在我国现有的教育法中也注意到了在学校教育中,要保护学生名誉权的重要性,但是,相应的救济机制缺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29条第2款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8条第4款规定: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学生名誉权受到侵害主要是在学校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发生的,因此,法律对教师尊重和保护学生名誉权作出了特别规定。但是,由于救济措施的缺失,对教师的约束机制不够完善,所以在学校学生名誉权与教师教育权的冲突时有发生。

二、学生名誉权与教师教育权冲突具有特殊性

由于学生名誉权的特殊性,学生名誉权与教师教育权发生冲突,与一般的名誉侵权不同,通常不适用民事和刑事法律。

1.侵害学生名誉权的客体主要是名誉感

在学生名誉权与教师教育权的冲突中,侵害的主要是学生的名誉感。教师在行使教育权的过程中对学生名誉权的侵害方式主要是“心罚”,“心罚”重于体罚。但是,对这一问题是否适用名誉权的法律,我们必须探讨关于名誉权的法律是否保护名誉感的问题。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此为学界主导认识。现代法学严格区分名誉和名誉感,法律只承认名誉为名誉权的客体,不认名誉感为名誉权的客体,概因名誉感是极其脆弱的,很容易被他人的侮辱所伤害,对其完全予以法律保护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而名誉是客观的评价,人人均享有,其损害有客观的评价标准,法律能予以公平公正的保护[2]。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坚持认为名誉权保护的是人的名誉和名誉感。加害人实施侮辱行为时,即使没有第三人在场,即没有损害到受害人的名誉,但其名誉感却受到损害[3]。我国著名法学家史尚宽先生就明确提出侮辱为名誉感之侵害[4]。上述学者的观点说明,名誉权的客体包括名誉和名誉感,因此侵害名誉感的行为也属于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作为一个完整的名誉权,不应仅仅包含名誉,还应当包括名誉感”[5]。

很多学者认为法律并不保护名誉感,我们认为这样的学说无法解释关于名誉损害的精神抚慰问题,精神损害正是基于名誉感而产生的。名誉感是基于名誉的自然人个体的主观感受,名誉受到损害的结果是社会交往受到或可能受到阻碍以及精神上的损害。精神损害赔偿表明现行法律保护名誉及基于名誉而产生的名誉感。当然只看到名誉和名誉感的统一也有失偏颇。名誉感基于名誉而产生,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实践中存在着并不侵害名誉即社会评价降低的问题,但主体主观精神反映却很强烈,精神损害程度很大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学生名誉权与教师教育权的冲突中大量存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健全人格的形成损害极大。因此,对学生名誉权的法律保护尤其要注重保护学生的名誉感。而我国现有的民事和刑事法律不保护独立存在的名誉感。

2.侵害学生名誉权会危及到学生的发展权

在学生名誉权与教师教育权的冲突中,直接影响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学生的发展权。对学生名誉权的损害,往往会侵害到学生的自我接纳感,进而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表现为抑郁、焦虑、低自尊、低生活满意度,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权。学生的发展权是重要的法益。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都提出了儿童(十八岁以下)的发展权。《儿童权利宣言》中指出:“儿童应受到特别保护,并应通过法律和其它方法而获得各种机会与便利,使其能在健康而正常的状态和自由与尊严的条件下,得到身体、心智、道德、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儿童权利公约》第6条规定:“所有儿童都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两者完整兼具),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发展权――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儿童有权接受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以及儿童有权享有促进其身体、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条件。”第16条第1款规定:“儿童的隐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其荣誉和名誉不受非法攻击。”第28条第2款规定:“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确保学校执行纪律的方式符合儿童的人格尊严及本公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上述国际宣言、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规定表明:学生的发展权是重要的法益。但是,这一法益目前学术界和立法实践中都还没有明确的论述。我们认为,学生的发展权是一项复合性法益。包括学生的身体、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获得健康而正常的状态和自由与尊严的条件的权利。

学生的发展权在教育法律关系的权利体系中具有最高阶位。学生的人格权要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前提下行使,教育活动本身就包含着对人格的塑造,学生的人格权的意识是在教师的教育活动中逐步成熟起来的,因而不能简单地理解学生的人格权就高于教师的教育权。学生的发展权则体现了教育的宗旨,学生的发展权是法律赋予教师教育权的依据,任何教育活动都不得危及学生的发展权。奥地利心理学家、社会教育家阿德勒在《理解人性》中指出:“只有当学校与健康的精神发展的必要性保持和谐,我们才说这是一个好学校。只有这样的学校才能被认做是社会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学校。”因此,在保护学生的名誉权中引入学生的发展权的概念,有利于更科学地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同时体现责任相当原则。在目前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侵害公民名誉权适用的是精神损害赔偿。由于教师的专业性,以及侵害学生名誉权的损害结果的严重性,我们必须对教师侵害学生的名誉权实行更为严厉的惩罚和更高标准的补偿,而我国现有的民事和刑事法律不能满足这一需要。

3.对侵害学生名誉权的主体缺少约束机制

在学生名誉权与教师教育权的冲突中,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状态,因此,要加强对教师教育权的约束机制。基于对权利冲突问题的思考,我们认为在交互作用的权利体系中,需要确立各项权利的最低限度标准。同时,需要在程序上规制主动性权力以保护被动型权利。而我国现行法律对于教师保护学生人格权只有一般的义务性规定,缺少在教育法框架下及学校有关机构监督下的制约机制,这对于增强教师保护学生名誉权的法律意识和切实保障学生名誉权都极为不利,而我国现有的民事和刑事法律在这方面更是缺失。

三、完善针对学生名誉权与教师教育权冲突的法律救济机制

1.我国保护学生名誉权的现有法律的缺陷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侵害名誉权行为的构成要件适用一般侵权责任要件。(1)有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该侵害行为必须是指向特定的人,并且该侵害行为需受害人以外的人知悉。如果,加害人实施的侮辱等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没有第三人在场时,加害人并不构成侵害受害人的名誉权,损害的只是其名誉感。一般认为,侵害名誉感的行为不构成侵害名誉权,而教师对学生名誉权的侵害主要是名誉感。(2)造成了损害后果。一般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包括对受害人社会评价的降低、受害人的精神损害及间接带来的财产损失等。对学生名誉权的侵害主要是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这就已经足以危及到学生的发展权。而还要以对受害人社会评价的降低,及间接带来的财产损失等为必要条件,对学生来讲付出的代价过高。(3)加害人有过错。侵害名誉权的行为适用过错侵权责任原则,即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是构成侵害名誉权的重要条件,该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4)侵害行为和损害后果间存在因果关系[6]。这种因果关系的存在,按照一般的举证原则,应当由受害人举证证明。对于学生而言,这么复杂的问题由他来进行举证,尤其是要对侵害名誉权行为与受害人精神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举证,难度过高。对于学生名誉权的侵害,应该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现有的有关名誉权的法律保护,对于切实保护学生名誉权陷入三重困境:困境一,以社会评价和财产损失作为保护重点明显不符合中小学生的实际。困境二,以精神损害程度作为必要要件对中小学生而言成本太高。困境三,无法解决学生的名誉获得权的问题。按照现代侵权责任法的理念,权利人的首要利益不是填补因权利侵害受到的损害,而是尽量避免对其权利领域侵害的发生,中小学生的名誉权尤为需要预防性保护。

学界目前关于名誉、名誉权及名誉的法律保护问题的争论,只看到名誉与名誉感的统一而没有看到他们的对立。或者看到他们的对立,但探讨名誉的特征时又没有将两者加以区分,造成了对名誉权的模糊性认识。名誉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社会评价,对于名誉损害可以有社会的客观标准,对于名誉感的损害,主体的主观特征明显,除非外显为精神障碍的严重损害是没有办法确立认定标准的,因而法律保护的难度特别大。名誉可以通过法律救济得以恢复,而因名誉感损害而造成的精神损害只能得以抚慰,是否能得到恢复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教师对学生“心罚”的情况多数不能适用民法、刑法对于名誉权的救济。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侵害已经具备了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那么按照目前我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处罚来处理也严重地低于其造成的危害结果。

2.完善我国保护学生名誉权的法律救济机制

在我国,对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亟待完善。由于学生名誉权与教师教育权冲突的特殊性,对于学生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不能完全适用现行的民事和刑事法律关于名誉权的救济机制。应该建立教育法律框架下的、专门的教育仲裁救济机制。教育仲裁机构应在县级以上教育部门设立,教育仲裁庭由学生家长代表、教师代表、教育专家组成。由这样一个专门机构来解决学生名誉权与教师教育权冲突问题,不仅能够更专业地解决校园内的师生冲突,而且由于家长、教师和教育专家的参与,能够更好地抚慰学生,恢复学生的名誉权、名誉感,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从长远上保护学生的发展权。

――――――――

参考文献

[1] 张明楷.刑法学(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 杨立新.《人身权法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3] 杨孜.民法上的公民名誉权问题.政治与法律,1987(4).

[4] 史尚宽.债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篇8

生命是我们的一切,如里没有生命,那我们的效益就没有了,更严重的还可能危及旅客和我们自己的财产。

话说安全,我不想一一列举一连串枯燥无味的数字,不想声泪俱下地讲述一个个血淋淋的安全事故,不想声嘶力竭地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因为,那会使人感到安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安全是什么?我们说安全是生命。“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人们热爱生命,因为她能让人领略到幸福和温情。我们常说安全,是因为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鲜活。如果国家没有了安全,那么人民的生命便没有了保障;如果社会没有了安全,那么公民的生命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我们铁路没有了安全,那么我们的旅客和职工的生命就会处在危险当中。其实大家随手翻翻报纸就会发现,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人因为忽视安全而丧失了性命。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一个个因血淋淋的安全事故致使摧毁一个个不再完整的家的时候,你是否会感到酸涩在眼,刺痛在心?面对那些惨痛的教训,我们怎么能说安全不是生命呢?

安全是什么?我们说安全是效益。这是几乎一个毋庸置疑的定律。安全就是效益。效益就是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盈利,效益就是职工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如果一个企业安全事故连续不断,那么就必然会影响工人队伍的稳定和正常的生产率,同时也会影响企业信誉及企业形象等等。就拿我们铁路来说吧,一念之差,违章作业,酿就事故,后果就可能不堪设想,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影响更会是难以估量。失去了安全,就会面临着危险;丢掉了安全,就可能孕育着灾难。那些本是职工辛辛苦苦,拼命工作换来的血汗钱,就会这样被安全事故所无情地吞噬了。你们说,如果没有了安全,还能有什么效益可言呢?

安全是什么?我们说安全是责任。我们可能都听说过,日本人在进入旅馆时,首先不是看菜谱,而是看它的安全通道是否通畅,这就是日本人的安全责任意识。预防安全事故,我们就是要有日本人这种安全责任意识,严格地遵守和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既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他人负责。记得《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铁路有着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但是安全不仅仅制度,它更需要我们每一个铁路人强化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安全才有保障。如此说来,安全它不是责任又是什么呢?

安全是什么?我们说安全是荣誉。也许有的朋友会疑问:“安全怎么会是荣誉呢?”是的,对我们铁路行业来说,安全就是一种荣誉!在经济和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旅客们选择自己的出行方式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安全,铁路企业就是抓住了安全,才赢得了市场、取得了效益,这是我们铁路行业共有的荣誉。铁路靠安全和正点得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铁路人以无私的奉献让铁路的安全和正点得以保障,让安全天数得一天天地延续,这成绩的取得对大家来说难道不是一种荣誉吗?

朋友们,当我们每天漫步于小道中,当我们每天坐在穿梭于马路中,请想一想最重要的---安全!因为生命是珍贵的,效益是必须的,责任与荣誉是比肩并重的,安全的意义广阔而深远。今天我们在这里说安全,要的不是一时的觉醒,而是盼望我们从中得到某些启示,树立一种终身受用的安全意识。

篇9

朋友是茶,是人生中最值得品味的,在茶中放牛奶,就像朋友之间加上了功名利禄,友谊变了质。自私者在友谊面前不肯付出,迟迟体味不到友谊的意义;慵懒者在友谊面前退退缩缩,尝不到友谊的味道;无私者在友谊面前无私奉献,他的一生都是甜的。友谊是纯洁的,朋友之间更应以诚相待。有人把友情淡化的原因归于沟通少,我认为这样的人不懂珍惜,真正的朋友,不沟通也有感情。朋友是人生的调味精,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人的一生不可缺少友谊呀!虽然有时朋友之间会有一些小矛盾,但是不能改变两人了友情。

那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太阳已经升高了,也更加温暖了,它的万道金光愉快地亲吻着我的脸颊。我高高兴兴的来到成功画室学习水粉画。好朋友王一婷坐在我的前面,画了一会儿,我忽然想上厕所,匆匆忙忙的把画笔一扔就走了,回来的时候,我看见王一婷那洁白如雪的衣服上粘上了一滴粉色的颜料。我看看自己的画笔,又看看她的衣服心想:一定是我走的太匆忙了搞上去的,我担心她会让我赔,便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很自然的坐下了,继续画起画来。坐在我身旁的另一位画友看到了王一婷衣服上粘有颜料,就告诉了她,她看着自己的衣服脏了,十分生气,对我大声地吼:“你把颜料滴到我衣服上了。”我见她生气的样子,也来了气:“我又不是故意的。”说完便不搭理她了。

我的心始终平静不下来,一直地“砰砰”直跳,一点心思画画都没有,总感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仔细想想还是我的错,便想去向她道歉,可是“对不起”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口。放学了,我还是鼓足了勇气向她说:“对不起。”可王一婷说:“我们是好朋友吗!没关系,”这时,我的心情特别喜悦,我们俩手牵着手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你是天上的云,我就是吹动你的风,我们彼此依赖,互相信任,互相关心,让我们保持这种朋友之间的友谊,直到永远!就像小河里的水源源不断的流着!永远永远……都不会干涸。

六年级:月歌楚盈

篇10

王景富从警23年来,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六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十七次受到长春市公安局嘉奖,五次荣获省市级荣誉称号。2005年8月10日,公安部长签发命令,授予王景富同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2005年4月26日,位于长春市朝阳区白菊路派出所辖区圣豪宾馆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以用炸弹炸掉圣豪宾馆餐厅相威胁,敲诈宾馆人民币20万元的严重暴力敲诈案件。圣豪食府立即向长春市公安局白菊路派出所报案。市局刑警支队和朝阳分局30多名侦察员立即赶到白菊路派出所,成立了联合专案组,部署抓捕嫌疑人和排爆工作。时任派出所所长的王景富接到专案信息。歹徒电话说,他将定时炸弹放在了圣豪洗浴中心416包房的天棚里,爆炸时间是21时。王景富一看手表,时间已是20时37分,距爆炸时间还有23分钟。信息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王景富一口气从食府跑到洗浴中心,当他到达416客房门口时,只剩19分钟,时间迫在眉睫。当时416房间内有客人,房门反锁。他没有犹豫,使出浑身力气用肩膀将门撞开,立即展开搜寻,发现目标了。当时定时炸弹计时器显示时间是20时53分,距爆炸时间仅仅还有7分钟。关键时刻他没有犹豫,从天棚里毅然捧出炸弹,放到服务员拿来的纸盒箱内,高喊一声“在前面给我开道”,便捧起装有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沿消防通道奋力向楼下冲去。当他冲出宾馆大门的时候,完全不知道留给自己还有多少时间,炸弹什么时候会爆炸。他把装有炸弹的纸箱放在宾馆门前的花池子里,转身想离开时,发现马路上车辆和行人川流不息,他再一次捧起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奋不顾身的冲过西安大路,冲进正拆迁的工地。就在他放好炸弹刚刚转身撤离时,身后“轰”的一声巨响,炸弹爆炸了。短短的7分钟,他与死神擦肩而过。面对生死考验,他没有退却,毅然前行,用生命诠释了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用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做出了坚定无悔的选择。

冒死排爆,不是偶然的。王景富从当警察时起就立誓为公安事业奉献终身。他从警23年,在一线执法21年。做民警是一位有口皆碑、人人称赞的好民警,当教导员、所长是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的好干部。对罪犯深恶痛绝,对群众关爱有加,为保一方平安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