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品牌策划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5: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文化品牌策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品牌作为一个商业领域的常见术语在营销、管理、广告等专业出现频率极高,美国营销专家PhilipKotler给品牌的名词定义为名字、称谓、符号或以上的集合,指具有相当独特性与排他性的代表性标志,用以区别群体中的个体。广告学家LarryLight甚至以“营销就是品牌之争”来说明品牌培育的重要性,“比拥有工厂重要的是占有市场,而要占有市场就需要具有足够优势地位的品牌”。
1校园文化品牌培育对民办高职院校的重要性
1.1对外形象展示与生存空间争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早在教育部于2004年联手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就已有了充分说明。正如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离不开优势品牌一样,高等职业教育同样需要依靠足够响亮的品牌扩大自身的辨识度,而这惟有通过文化育人的途径来实现,也就是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在全社会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客观现实中,不断有各种专业化职业教育机构出现以争夺越来越有限的行业空间。而在这种日益残酷的竞争中,最具优势的竞争力莫过于一个响当当的教育文化品牌。借由高识别度的校园文化品牌,民办高职院校才更有机会和条件在众多同类或相似的教育同行中脱颖而出,让包括学生、家庭、业界内外直至全社会在内的各环节都认识和关注到群体殊的个体。校园文化品牌在帮助院校实现更为卓越的形象展示的同时,也是在吸引更多资金、资源、技术等汇集自身内外。这无疑显著提升了院校的市场竞争力、夯实了教育和管理基础,也帮助院校在越来越狭小的生存空间中争夺宝贵的占有率。1.2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企业来说,优势品牌往往不止于实现创业后的极速发展,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个长时期的守业和兴旺。同样的道理,新时期中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院校的数量持续增长,市场接近饱和、生源争夺残酷早已成为常态。相较于公办高校,民办高职院校并不具有显著优势。创业难,守业更难。不利环境下只有凭借具有优势的品牌打响知名度,成为同行中的标竿,才能在强手环伺的现实压力中崭露头角,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1.3育人属性和社会责任的需要。虽同样归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然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的核心任务较普通高校更多了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操作能力的部分。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依托特定行业企业的背景更决定了其兼顾理论知识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双重育人目标,故这类院校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往往更多侧重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性、独特性甚至专属性。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培育校园文化品牌能够强化自身相对独特的育人属性,并使校园内外、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这一以就业为重点导向的职业教育组成。同时,校园文化品牌培育过程中对职业教育的侧重还会进一步凸显院校为全社会培养合格职业人的重要职能与责任,尤其是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更高层面的提炼与升华更可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促成文化认同的强大助力。
2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取得的成绩
2.1在思想关注度和手段丰富性等方面不断提升。相较于过去只重专业教学而忽略校园文化建设,如今的民办高职院校中绝大多数都已经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品牌培育。这既是院校自身经营过程中体验和领悟出的结果,也是与院校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企业在大力建设企业文化进程中的影响所致。民办高职院校往往离不开特定行业企业的投入与支撑,其中不少院校正是通过与企业联手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开拓着教书育人的新局面。当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培育日渐成为潮流趋势时,相关院校不可能无动于衷。更何况企业文化品牌培育在市场上引领风潮、决胜千里之际,院校必然有所触动甚至感同身受,随之而来的既有参考、模仿,更有学习和借鉴。因此,新时期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品牌培育在思想关注度和手段丰富性各方面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2突出素质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双重性。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教学相长、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越来越多的民办高职院校在办校之初就已制定了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并重的战略规划和工作原则,这不仅成为院校生存发展的核心指南,也是开展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主要背景。不仅如此,高等职业院校要区别于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不能完全抄袭对方的方式方法,而是要提炼自身的文化特色元素,再结合职业教育性质有所开创。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无法提高自己院校文化品牌的识别度,更有被迅速湮灭和忽略的风险。因此,当下众多民办高职院校在培育校园文化品牌过程中都会突出素质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双重性。尤其是学生在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方面优势和成就更成为不少院校培育校园文化品牌时最为重视的环节。
3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中的问题
3.1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对国内多数民办高职院校来说,创立时间晚、发展历程短是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而文化建设与品牌培育是一项非经足够时间积淀而难成体系的长期工程,这便成为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培育校园文化品牌的主要短板。由于时间累积不足,文化品牌培育容易出现缺乏厚重感、浮于表面甚至流于形式的问题。同时,有限的生存时间也容易导致民办高职院校在办学经验、规章制度、教育体系各方面出现不尽完备、不够成熟的问题。而不少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往往不及普通高校,学生文化底子薄、学习习惯差、院校教育成效低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此外,这些院校的师资力量也较普通高校更加参差不齐,且教师流动性相对更大。以上各类问题不仅常常导致教学品质与效率难如人意,也是校园文化品牌培育中不容忽略的负面因素[1]。3.2文化自觉有所欠缺。很长时间以来,用人单位的客观要求、市场竞争的现实压力都迫使众多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将最多资源、最大精力投向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育。这虽可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效性更为显著。但也使不少学生甚至教师逐渐形成了功利化的教学思想,对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等重视不足。这极易造成学生专业技巧底子厚、文化素养基础薄的问题。同时,越来越多元化的思想、意识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渗透持续深入,年轻学子的价值观非主流现象严重。一些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低,可学生学习动力弱、精神状态差,甚至在道德、信仰层面显现危机[2]。以上种种文化自觉层面的缺失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进程与力度,是格外需要引起重视的因素之一。
4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策略
4.1在顶层设计上坚持个性化道路。在文化建设与品牌培育方面的工作属于相对“形而上”的部分,这就需要在具体措施实施前做好战略规划,有一张相对系统、完整的蓝图设置会更好实现文化品牌培育的落实。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培育校园文化品牌需要首先在顶层设计上坚持个性化道路,也就是规划一条具有相当专业性、独特性的战略发展轨迹。比如若是经济类高职院校,就可以在校园文化品牌培育中突出职业教育和经济全球化的融合。例如可以在校徽Logo设计上选择深浅不一的蓝色组合,深蓝如同海洋,有全球化的寓意;浅蓝则如同天空般深远、辽阔。且蓝色代表理性、冷静、客观,正是经济、金融专业人士应当具有的良好素养。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借鉴和参考其他同类或公办院校校园文化品牌的设计思路与形式,但切忌模仿甚至抄袭。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打造出与众不同的文化品牌,也惟有最个性、特殊的专业或职业教育文化特色元素才有支撑校园文化品牌生存发展的力量[3]。4.2在形式上完善、丰富、创新。品牌作为文化内在的外显标志符号需要形成一定的规模、体系。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在形式上完善、丰富、创新是重要的支撑平台,包括校徽、校歌、校训等在内的外在形式是构建文化品牌内核的骨架,必须给予重视并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事实上,一些普通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形式上有所忽略。曾有一项针对国内近三百所大学校训的调查显示,其中有近两百所高校的校训一律采用“八字、四词”的口号式设计,甚至出现若干所高校校训内容并无二致的现象。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必须对校园文化品牌形式给予高度关注。需知对文化这一培育对象而言,外在形式本就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惟有基础牢靠才有可能实现高层建筑的构建。民办高职院校既可以从哈佛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中汲取灵感,也可以从“至善至美,自立自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歌)中总结经验。但至关重要的一点则是独创性,是与他校截然不同的个性和创造。4.3突出职业教育的专业化背景。找到本院校区别于其他同行最显著的职业教育特点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建设校园文化并培育文化品牌是提高品牌辨识度最有效的策略。对民办高职院校来说,职业教育、专业化背景不仅是教学和管理的着眼点,也是培育校园文化品牌的立足点。比如对一个有军事专业元素背景的民办高职院校来说,其校园文化品牌培育就可基于“军魂育人”一点。一方面校园文化品牌可以强调对国家六类支柱产业、十大新兴产业的策应能力,以及军民两用更好为地方经济服务等特色。另一方面则可以突出半军事化或准军事化的教育环境与形式。比如在校园内专设军训社团或教官队,在课堂教学之外,教育、管理、训练学生更多的军事知识、军事技能。又如这些社团或团队不仅能够承担本校所有军训任务,还能帮助周边院校乃至省外更多院校完成军训工作等。此外,校园内外的升旗仪式、军事礼仪表演、军事技能演练等活动也是校园文化极为夺目的亮点,可以作为品牌培育的一大助力。4.4完善的体制机制建设。文化品牌培育不是一个临时的短期工作任务,而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不懈,且有关部门、机构等齐抓共管方可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民办高职院校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务必要建立起完善的体制机制,才能自上而下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在行动上规范操作。比如建立院校领导负责制与党委监督管理制。院校各级领导均需承担相应的校园文化品牌培育责任,且院校党政双方共同监管,参与部门则应包括学生处、宣传部、工会、团委各层面。每个部门应当视情况签定有针对性的任务协议,实行专人负责、各司其职。且应当根据院校教学、管理等实际需要结合校园文化品牌培育实行管理人绩效挂钩机制,根据校园文化品牌培育任务完成情况在薪酬待遇绩效层面体现出来[4]。其次,建立活动基金或激励资源机制。即划拨专项基金或资金用于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相关的各项任务、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意产品设计。设置有差异的奖励或激励等级,对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做出突出贡献者进行奖励、对积极分子进行激励等。
5结语
校园文化是中国高等教育几十年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基于文化战略高度而被业界内外日益重视和关注的文化核心之一。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以企业投入和文化构建为支撑的校园文化品牌培育也正在成为民办职业院校在新时期拓展生存空间、扩大影响力的不二举措。然民办高职院校因自身建设发展既有的短板,即文化自觉尚有不足而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也就导致校园文化品牌培育与客观现实需求间存在较大差距。民办高职院校做好校园文化品牌培育工作除了在意识、思想上持续给予关注和重视外,还需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和内容不断落实各种具体手段。特别重要的是找到一条极具个性的品牌培育途径以明显区别于同类或其他高校。这既是实现校园文化品牌培育优质而高效的途径,更是民办高职院校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通过校园文化品牌培育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孙桂林.文化自信: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选择[J].大学(研究版),2016(6):90-96.
[2]胡显章.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自觉[J].清华大学学报,2007(3):140-144.
[3]魏嘉.浅析上海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培育与建设路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4):85-86.
篇2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创新;内涵深化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载体,探讨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形式创新是新时期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特征
新时期,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活动更加注重追求活动形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借鉴、融入社会流行元素和时尚文化,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拓展和设计一些新颖的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其中。
1.从注重传统到追求时尚
当前,大学“象牙塔”的形象已然模糊,大众化教育时代已经到来。多样、多变的社会与大学校园无阻隔相融,大学生群体呈现出独立、多元、复杂的思想状况,外部世界花样繁多、瞬时变幻的时尚文化和娱乐信息给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带来了诸多的影响。随着社会时尚文化、快餐文化的流行及对校园的渗透,各种媒体特别是网络、影视媒体对娱乐文化的热捧,使得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时尚元素日渐增多,形式花样翻新,令人目不暇接。活动的目的倾向于休闲和娱乐,于是各种“秀”便大行其道,校园时装秀、超级模仿秀、动漫人物秀,甚至虚拟爱人、模拟相亲等层出不穷。当然,这种形式需要进一步引导。
2.从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物质技术环境,成为校园文化活动从现实世界向虚拟空间拓展的有效载体。传统的校园文化利用网络能提高校园文化的传播速度,实现校园文化向虚拟空间的延伸。校园文化活动借助网络这一新的平台,对活动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创新[1]。如利用网络开展社会调查、举办网页设计大赛、开展网上纪念、为毕业生网上送行、网上支部活动、网上招聘会等,特别是近年来开展活动流行使用的“微博墙”,为活动现场拓展无限的空间,提供更广泛的参与面。
3.从院系单元到“交叉集成”
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组织一般有院系层面和学校层面两种方式,院系层面的校园文化活动具有经常性和小型化的特点,主要结合本院系学生情况及专业、学科特色来开展,要求或吸引本院系学生参与。而新阶段,许多高校本着突出院系特色与学校校园文化协调发展的原则,强调校园文化活动的“共建、共融、共享”思路,集成各院系之间的资源、力量和优势,将院系层面的活动转变为学校层面的活动,于是,由院系承办面向全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当前一种重要的活动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既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又能构筑特色鲜明的院系文化,并促进不同学科专业的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文化交融。
二、内涵缺乏是新时期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不足
因为形式的无限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可在这看似繁荣和热闹的背后,却在一定程度上隐含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倾向。一味地追求形式出新,却忽视了内涵的进一步深化,致使内涵缺乏已成为新时期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不足。
1.影响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与品位
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品位,主要是由校园文化活动本身的内容来决定的。高等学校拥有掌握不同学科知识的群体和良好的信息传播手段,以及追求新思潮新趋势、充满活力的青春力量,文化需求表达直接,文化信息传播迅速,文化热点形成便捷,凡此种种均有利于策划组织出既有思想性和教育性,又有艺术性和娱乐性的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或主办方,应尽可能去创设一个有利于广大学生思想和心灵成长的高品位文化环境。而如果广泛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只有形式上的求新求变,只有外在的华美包装,只讲究排场和热闹,没有内涵的丰厚充实,那就难说是有层次和品位的。
2.弱化文化育人的功能与作用
大学生置身于一个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对其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及今后人生未来之路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实践证明,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理想的形成、人格的完善、才能的增长、身心的愉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当中出现了重视学习实用技能、重视尽快融入社会的风气。对学习的过于片面的功利性认识,本已使得部分大学生开始忽视校园文化活动中,蕴含的精神追求等内容,对校园文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关注度相应下降[2]。如若主办方或组织者不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文化思想内涵,片面追求新颖的形式,校园文化活动的现实教育意义便会大打折扣。
三、坚持形式创新与内涵深化的统一
要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品位,最大化地发挥其育人功能,不但不能淡化或忽视校园文化活动本应蕴含的“教化营养”,而且还要对其内容不断地进行创新、深化,要将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相结合,使之不断与时俱进,充满活力,充满感染力。
1.既要“吸引眼球”,又要“温暖心灵”
当前,不少高校开展一般性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在组织者的多方“邀请”和“催促”下,甚至采取参加多少次活动可转换多少实践学分的激励措施,观众、听众依然寥寥。于是,组织者或主办方便绞尽脑汁地对活动形式进行创新和包装,来吸引大家的眼球。利用声、光、电、虚拟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活动中开展网络互动、设立大型微博墙、利用光影技术装扮舞台、与机器人同台演出、与历史人物模拟对话等,吸引大家参与其中。虽然形式创新是增强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手段,但形式和内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互为支撑,相得益彰,不能有所偏颇或丢弃。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应在增加“技术含量”的同时,提升其“内涵分量”;在追求形式的完美、场面的宏大、现场的热闹的同时,不忽略或淡化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宗旨和目的。注重立足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操,增进对人的本质的正确认识和对人生价值的科学思考,才能让广大参与者获得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温暖。
2.强化“品牌创建”意识
坚持形式创新与内涵深化的统一,可有效体现在“品牌”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上。创建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也是校园文化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做法,逐渐达成了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的共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突破了以往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逐渐朝着有利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凝聚师生、改善学风、提升素质、促进就业的方向迈进。”[3]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各有关部门要注重活动的品位和意义,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重视和建设有显示度、有众多“粉丝”、有社会影响力、受到大家热捧的“精品”或“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创建,一是要有明确的主题。评价一个活动是否具有明确的教育主题,主要看其是否旗帜鲜明地唱响主旋律。因此,品牌创建要能充分体现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落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作为思想主题,宣传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二是要进行策划和凝练。一方面,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审美追求、年龄心理等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出广大学生所喜爱的品牌活动;另一方面,积极梳理、发掘、提炼现有的校园文化活动。要站在全校的角度把分散在各个层面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规划整合,集成创新,打磨出特色鲜明、品格高雅、形式新颖的活动精品。院系交叉集成联合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弥补了单一由学校层面来进行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创建”的不足,便于集成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来实现“品牌创建”的目标。三是要进行维护评估。“品牌”需要不断地建设和维护,并进行合理的评估。要建立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评估机制,品牌活动实施推广一段时间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适当加以延展和扩充,“根据评估结果和学生实际需要,不断纳入新的工作理念和机制,调整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同时设立品牌活动发展的各期目标,保障活动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4],使其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精神,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萍,戴雁琴.论新形式下校园文化载体的拓展[J].当代教育论坛,2008(1):38.
[2]吕晨飞.浅析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若干难点和重点[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12):28-29.
[3]宁静.浅谈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J].传承,2009(9):86.
篇3
关键词:高校广播台 品牌活动
高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青年学生作为“亚文化圈”的中心,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对象和主要参与者。作为由大学生组成的基层媒体平台,高校广播是校园文化最为活跃的机构之一,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不少高校广播都有举办校园文化活动的经验,可是由于缺乏系统性和远景规划,缺少必要的组织、制度和物质保障,没有统一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缺失校园文化品牌的理念。因此,名目繁多的校园活动中,能够形成较大范围、较长期影响、成为“品牌”的活动却乏善可陈。许多校园广播从业人员已经认识到了创设品牌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打造品牌活动,建立“长效工程”已成为了他们着力研究的课题。
一、高校广播创办品牌活动的必要性
在当代的媒体经营界有“四轮驱动”说,也就是指编辑、广告、发行、活动已成为了媒体运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在内的媒体,已经在借助大型活动打造媒体品牌并提升媒体社会影响力上达成了普遍共识。广播要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立足,必须走出媒体自身的局限,走出播音间,与受众面对面。这种形式不仅丰富了传播的手段和内容,强化了传播的力量,还拉近了广播和受众的距离。同理,对于想扩大影响力的高校广播来说,“开门办广播”无疑也是其品牌战略中关键的一环。
传统的校园广播采取的是单向的传播模式:通过扩音器,作为一种伴随式媒体在学生上下学期间播出。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独白式播出”、“强制式接收”。在这种单一固定的传播方式下,从节目形式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到节目播出的编排,受众(青年学生)除了通过电话、留言等极为有限的渠道点歌、提建议之外,几乎完全由传播者(广播台成员)决定。在与其他媒体和网络终端争夺注意力的竞争中,校园广播“独白”式传播模式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形式和内容创新乏力,脱离受众需求,受众资源日益流失。
这样的现实在客观上也要求高校广播紧跟广播业界的革新步伐,树立起“品牌”意识,借鉴“外场活动”的模式,以活动为载体,实施“走出去”战略,办“看得见的广播”,用活动形成影响来构建品牌。让主播直观地出现在受众面前,不仅有助于挽回部分流失的注意力资源,也能让许多对校园广播尚未形成关注习惯的青年学生认知、认可进而锁定高校广播。
二、高校广播创办品牌活动的意义
运作活动,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对以声音为载体的广播来说,意义尤为重要。举办彰显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广播宣传形象的有效手段。同时,近距离的互动能让“看得见的广播”更好地融入到青年学生中。
从品牌建设的外在表现来说,高校广播创办品牌活动对增强自身的影响力、美誉度和吸引力至关重要。优质的品牌活动对营造浓厚而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不可或缺,有助于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此外,通过举办品牌活动,可以向企业和媒体推介一批优秀的成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从品牌建设的内在表现而言,创办品牌活动不仅为高校广播设立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而且有利于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培养一支干练、高效的成熟团队。同时还能为高校广播的发展争取到更多的校内外资源,以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使高校广播在无形中成为学生自主创造校园文化的一片沃土,进行课外实践的一个良好平台,锻炼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融入社会的一块重要跳板。反过来,这也保障了高校广播能吸引到更多的优质的新生力量,为品牌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三、“广播主持人挑战大赛”对高校广播打造品牌活动的启示
打造切合自身特点的品牌活动,置换自身的角色,由为他人提供平台转为为自己搭建舞台,对许多现代企业和专业媒体而言是一条屡试不爽的制胜之道。这一理念和方法在高校广播的品牌活动建设中也同样适用。
自2005年至今,长江大学广播台“广播主持人挑战大赛”举办了四届,成功地打造成了学校的一大品牌活动。“广播主持人挑战大赛”集比赛、晚会、锻炼平台、联系纽带“四位一体”,是一个多维的平台和空间。长江大学广播台通过打造品牌活动拓展了广播的优势,显示了声音的独特魅力。不仅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喜爱和支持,还树立了校园传媒的品牌和名主播形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这一过程中,长江大学广播台的许多创新尝试和积累的经验,对其他高校广播突破传统“独白”式传播模式,打造品牌,建立“长效工程”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1. 明确自身定位,为品牌活动建立一套完整的应用识别系统
“广播主持人挑战大赛”在设计上充分凸显了声音特质,由内而外打造了一套完整的品牌识别系统。具体体现在其内容规划、活动标志和视觉包装上。
首先,“广播主持人挑战大赛”的选手均是从校内筛选的,他们代表的就是该校广播台的形象,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品牌活动最重要的识别元素。一定程度上,选手的质量决定了活动的质量。因此,其选手都是优中选优,经过了多层筛选确定的。
其次,从其内容设计来看,从环节设置到选手才艺的展示,无不是围绕着声音做文章:开场秀、走进直播间、情景主持与选手才艺表演穿插、趣味辩论赛。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每届都会对环节进行改进,但是其经典环节“走进直播间”却一直保留。这一环节的妙处在于,它将主播的日常工作室搬到台前,充分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此外,除了展现主播的声音魅力外,将品牌栏目串联起来现场演绎,也相当于给广播台做了一部宣传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高校广播抓住既有受众,吸纳潜在受众关注其日常节目,还可以延长活动的效力,提高活动的效益。
再次,从活动的外在包装上看,活动策划团队设计了“为长大创造精彩,为梦想构筑舞台”的大赛口号。此外,该团队尤其注重利用专属符号来强化其品牌意识:专门为活动设计了专属的形象标志——“金话筒”。落实到活动具体的细节设计上,从LOGO设计到宣传口号,从道具配备到舞台布置,再到选手和后勤服务人员、大众评审的装束,其形似喇叭的台标和“精彩发声每一天”的台号等团队识别元素被充分运用,反复作用于受众感官,强化了其品牌印象。
要打造品牌活动就要设计一套完整的应用识别系统。在品牌活动建设过程中,高校广播要依据自己的团队理念,量身打造具有团队特性的品牌活动。这就要求在活动策划时,要围绕团队特性进行开发设计,追求合理定位,办出层次。广播的特色和特长是声音,能否凸显声音元素的魅力决定了广播活动能否成功并成为品牌。
2. 品牌活动的话题和立意应与主要目标受众、目标市场相契合,并根据其特点量身打造
高校广播作为校园媒体,受众主体是青年学生。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青年学生有着高度的敏感性、鲜明的自主性和强烈的参与愿望。所以,高校广播在创办品牌活动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他们乐于展现自己、反对随波逐流、赞赏独立品味文化产品的特点和需要,并以此为依据,在活动前期设计和宣传阶段乃至活动中,选择适当的主题,设置议程,营造热点,制造悬念,并提供讨论和共享平台,增强其积极性和参与度。高校广播的品牌活动必须为他们营造尽情舒展的空间。在这个基础上,其所传播的内容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所接受。
在确定活动主题时,“广播主持人挑战大赛”以本校师生为活动策划的核心,注重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其活动的名称就足以印证这一立意。通过解构“广播主持人挑战大赛”,可以归纳出这样几个关键字:广播、主持人挑战、大赛。即活动主体是“广播”,活动的核心元素是声音,活动的重点是“主持人挑战”或者称为“挑战主持人”。我们都知道,主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而主持人则活跃在台前,“挑战主持人”就是揭开主播的神秘面纱,走向台前,全面展现风采。“大赛”则表明了活动的性质是竞技。有“挑战”、有“比赛”、有悬念、有看点,这类竞技活动是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这足以体现活动策划团队周全地照顾了青年学生的需求,这种健康向上的主题立意也为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做出了显著贡献,符合高校广播传播校园精英文化的角色定位。
3. 品牌活动要淡化商业色彩,彰显文化品位,迎合受众期待,符合媒体形象
高校广播不但在学校内部信息传播、文化建设、氛围营造、历史传承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还担当着对外宣传的重任。高校广播担纲校园精英文化传播者的重要角色,所以在创办品牌活动时也应该符合自己的形象和定位,坚持相当水准的文化品位。这一原则在四届“广播主持人挑战大赛”中得到了严格贯彻和传承。
4. 品牌活动要有创新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以差异化取胜
高校广播在实施品牌战略时要注重对活动的合理定位,按照特色与内涵结合、个性化与可操作性结合的办法,发挥个性,开创品牌,建设既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又能代表高校大学生层次,反映大学生特点,激发大学生智慧,体现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品牌活动。同时,要创新活动模式,推动活动的品牌发展。
“广播主持人挑战大赛”每一届比赛都会涌现新亮点。从这四届活动的比较中可以发现,环节的设置与组合衔接、选手的个性化包装均在不断改善,其呈现形式也在不断翻新。例如,在2011年举行的第四届“广播主持人挑战大赛”中,设计了新环节“情景主持”,通过不同的场景,向观众们展示播音员主持人全面的主持才能。本次大赛还以“趣味辩论”取代了第三届的“魅力访谈”,设计了“刘备和曹操谁更适合做广播台台长”的辩题。选手们唇枪舌剑的辩论,既风趣幽默,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收到了良好的口碑和效果。值得肯定的是,第四届大赛成功整合了其他校园媒体进行网络直播,开辟了新浪微博平台,加强了与场内外观众的实时互动。
5. 品牌活动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规模,形成影响
从高校广播走出的优秀个人、媒体工作者、文化名人、业界精英等都是高校广播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而他们一般也非常乐意参与校园活动。高校广播在创办品牌活动时,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需要邀请媒体的专业记者、播音员、专家学者对活动给予指导,甚至莅临现场观礼,作为专家评审,这能在很大程度上为活动造势,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打造品牌活动大有裨益。
在“广播主持人挑战大赛”前,长江大学广播台在北京、天津、黑龙江、新疆、上海、湖南的校友会相继发来了祝福,活动现场滚动播放了由全国各地校友们制作的音视频,为活动营造了温馨的氛围。有的校园广播台老成员甚至从外地赶到大赛现场,集体朗诵了特地为校园广播台而作的诗歌。
该活动还试图搭建一座让高校广播电台成员走上社会的桥梁。每届大赛都会邀请荆州广播电台等单位的专业媒体人士、从长江大学广播台走出的媒体人担任现场评委。在大赛最后,特别设计了现场聘任环节,由专业媒体人为有潜质的选手颁发“特聘客座主持”聘书。大赛举办8年以来,高校广播在校园及社会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同时,为有志于从事媒体行业的成员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和机会。
6. 品牌活动要与宣传报道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高校广播要充分利用自身和可借助的校内外资源,加强活动的对外宣传力度,促进活动和组织的形象传播。高校广播可以与其他校媒、社团进行资源整合,例如,设置宣传板,在报刊和网络开设专页,宣传报道活动最新进展和选手最新动态,利用广为学生接受的社交网络平台开展宣传动员活动,在微博、论坛发起讨论投票,进行前期宣传,造大声势等。在比赛进行时还可以借用网络平台实现现场直播,赛后开设专版纪念网页总结活动,发表选手比赛心得。
长江大学广播台在举办“广播主持人挑战大赛”时采用了全方位立体的宣传攻势。“大赛”的前期宣传手段多样、组合出击,最大程度地告知广大师生活动的最新动态:平面媒体宣传包括板报通告、横幅和利用学校报纸刊登相关信息;视听媒体宣传包括由广播台自主制作的音频宣传片,每天在校园广播中循环播放,由长江大学电视台制作的大赛宣传片,可在长江大学广播台、电视台和长大在线的网页点播;新媒体宣传包括制作以“青春飞扬,我最闪亮”为主题介绍参赛主播的网页,在“百舸争流BBS站——长江大学官方论坛”开设讨论区,申请开通了长江大学广播台新浪官方微博并制作微博宣传片,鼓励同学们为选手投票。大赛结束后,长江大学校报开出整整一个版面,《校友通讯》《长大青年》杂志开辟专栏,广播台、电视台分别制作主题节目,校广播台网页、长大在线开设专版纪念网页对此次大赛作全面的报道和盘点。不可否认的是,让人感兴趣的本来是“广播主持人挑战大赛”活动本身,但受众也因这些宣传报道而了解了活动和主办者的大概情况,从而建立或加深了对该活动和该台的认知。
在日益激烈的注意力资源争夺战中,高校广播要想保住“领地”,就必须打破以往“独白”式的单向传播模式。除了在节目内容和形态上注重“双向沟通”,创立和维持一批品牌节目,借助于网络平台弥补先天缺陷之外,还应合理借鉴现代企业“品牌战略”营销模式,吸收媒体业界“活动驱动”的模式,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内外整合以寻求突破。在完善常规活动的基础上,高校广播不妨尝试创造、创新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将这些活动持续下来,树立起活动的品牌效应,通过这些活动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增强自身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那日斯 杨秀萍 《借助大型活动 打造媒体品牌》,载《中国广播》,2011年第9期。
2.曹勇 朱平凡 龚毅 《探寻广播媒介活动策划运作的路径》,载《中国广播》,2010第10期。
3.张向飞 张步师 秦磊 《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品牌建设中的运用》,载《企业导报》,2010年第9期。
4.李茜 《校园媒体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角色与功能》,载《新闻传播》,2009年第8期。
篇4
校园影像引爆青春狂潮
2012年6月7日,杭州电子科技体育馆,现场3600名学生的鼓掌与喝彩山呼海啸一般袭来。灯光闪烁的舞台上,苏妙玲、苏醒倾情放歌,竞选微电影演员的学生纵情表演,观众借助现场微博直播大屏疯狂吐槽,爱奇艺举办的“校园影像季”活动在这里点燃了青春的狂潮。杭州,这是“校园影像季”活动的最后一站,此前,同样的热烈情形在广州、北京、成都、武汉等城市高校相继上演。
以影像为媒介,以活动做落地,“校园影像季”掀起校园影像文化的宏大潮流。根据校园人群的喜好特点,爱奇艺邀请了深受学生欢迎的众多人气明星纷纷来到现场,陈翔、李霄云、刘心、许飞、王野、王栎鑫、王艺洁、苏妙玲和苏醒等众多新生代偶像秀翻全场,更有伊利巧乐兹代言人罗志祥和Angelababy点燃激情。
这一主题活动受到全国各地大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欢迎,成为今年高校中声势浩大的热门主题学生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新浪微博中关于“校园影像季”的讨论达到近30万条,更有多条盘踞高校BBS热门话题榜,媒体对此报道数量多达数百篇。
据爱奇艺销售策划总监邓亮介绍,15-25岁的年轻消费群体是创造、体验和传播校园文化的主力。伴随视频的普及化发展,校园影像活力洋溢,大有星火燎原之势。这是“校园影像季”得以波澜壮阔深入高校的深层原因。
影像文化激发品牌灵感
爱奇艺“校园影像季”活动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的方式,也为钟情于此的品牌们打开了灵感之门。4月9日,伊利巧乐兹宣布与爱奇艺进行独家战略合作,作为该活动的独家冠名商,共同启动“喜欢你没道理?校园影像季”大型整合营销活动。
伊利巧乐兹的相关负责人向本刊介绍,今年,伊利巧乐兹将品牌主张由“体验惊喜的感觉”调整为更具性格特征的“喜欢你,没道理”,更好地诠释了90后群体的个性态度,体现他们大胆率真、重视内心感受、崇尚自我的特点,更加符合目标人群心理和行为。
娱乐营销是巧乐兹惯常采用的方式,自2007年起,巧乐兹品牌就开启了娱乐营销的品牌发展路线,与网络平台和电视节目联手打造互动活动,今年则是首次选择与视频媒体进行活动营销的合作,被业内视为巧乐兹对娱乐营销的升级。
“视频媒体不仅可以将现有视频内容进行最大化的传播,同时可以吸引目标人群参与视频内容的创作,并制造热点话题。”基于这种观察和思考,巧乐兹在进行了媒体自身影响力、媒体优势、受众匹配度、推广资源优势、预估推广效果等几个纬度综合评估选择后,从众多视频网站中选定了爱奇艺作为合作伙伴。
“喜欢你没道理 校园影像季”大型活动作为切入点备受瞩目。邓亮透露,正是依托于爱奇艺“校园影像季”高校大型活动平台,以定制微电影为中心,结合一系列爱奇艺站内推广、公关媒体传播、SNS传播等形式的娱乐整合营销方案,点燃了双方的灵感,最终水到渠成,结为“独家战略合作”。
种下微电影的种子
与市面上动辄上马的微电影项目不同,伊利巧乐兹与爱奇艺在打造好微电影的营销环境和条件后,才种下了这粒微电影的种子。邓亮说,微电影的运用不应被割裂对待,找准它在整个营销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更重要。与伊利巧乐兹合作的这个案例在资源整合运用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我们以微电影为结合点,贯穿“校园影像季”的主线,实现线上和线下所有资源的联动和整合。正因如此,这粒名为《脆皮情书》的微电影种子,最终迎来了夏花灿烂的动人时刻。
这是一个动人的校园爱情故事。一场校园里的匿名告白,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连接到一起。爱情可以盲目,却不能匿名。当新生代人气偶像陆翊和陈翔联手演绎的两位主人公终于告白,观众不禁莞尔,世界上最莫名其妙的两个字就是喜欢啊。紧扣校园影像文化轨迹,这部巧妙融汇伊利巧乐兹品牌理念的主题定制微电影《脆皮情书》,触动着一颗颗年轻的心。
围绕这粒微电影种子,依托于“校园影像季”的大型校园活动平台,伊利巧乐兹与爱奇艺详细规划了项目的每个阶段,与微电影产生紧密的相关性,确保最后的微电影更具传播优势。
线上,伊利巧乐兹在爱奇艺网站推出“喜欢你没道理 校园影像季”主题页面。并以此为根据地,进行校园“人气明星”作品征集及海选活动;线下,进入北京、广州、成都、武汉、杭州五大城市的大学校园,邀请众多知名导演、艺人担当评委举办演唱会形式的复赛、决赛,通过精彩纷呈的PK,选出最终的获胜选手,并邀请他们与明星一起参演《脆皮情书》的主题微电影。资源整合更是贯穿全程,通过站内硬广、多层次的线上互动活动、广泛的媒体报道和SNS口碑传播为微电影领衔的“校园影像季”活动聚集人气。
针对活跃的校园目标人群,伊利巧乐兹借助爱奇艺的媒体资源,组织了一系列更具互动性的活动。例如,在百度贴吧中的爱奇艺吧、爱奇艺官方微博、站内的“奇谈”社区等,开展抢票活动。由于演唱会有很多明星参加,而这些明星的粉丝主要聚集在微博和百度贴吧里,所以互动效果非常好。比如在成都站的校园活动现场,10位观看演唱会的同学中,就有4人来自于爱奇艺官方微博、百度贴吧开展的赠票活动,往往是某个人首先“发现”该活动,分享在微博、空间上,然后引来同寝室的同学、同专业的恋人“跟风”参与。落地在爱奇艺“奇谈”平台的则是一个“俏皮情话”征选活动,“奇谈”平台类似于豆瓣,讨论性和互动性较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超过7万人留言参与互动。
此外,“校园影像季”也是爱奇艺第二季品牌季“青春绽放季”中的环节。“青春绽放季”的品牌专区中,加入了伊利巧乐兹与爱奇艺合作的“校园影像季”入口。通过打通与爱奇艺品牌季推广资源的衔接,伊利巧乐兹品牌实现对年轻目标受众更广泛的覆盖。
截止6月底的一个月时间内,《脆皮情书》播放量已超过3000万。目前,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快速增长,印证着校园影像文化的蓬勃的传播力。
让精神力量深入人心
影像是文化的引子,文化是影像的延伸。“校园影像季”的实质是对个性、青春、时尚、活力的校园文化的映射,让品牌的特性搭载精神的翅膀,迸发出深入人心的力量。如论是线上的微电影《脆皮情书》,还是线下的“校园影像季”高校活动,其内涵都与伊利巧乐兹“喜欢你没道理”的定位紧紧呼应,与其背后对校园文化和受众的群体特点息息相关,体现出强烈的互动色彩。
据邓亮介绍,微电影的不少演员来自于“喜欢你没道理 校园影像季”原创校园微电影演员决选。在活动现场,各路选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B-Box、舞曲、爵士混搭R&B的演唱、朗诵、经典电影桥段现场秀等精彩连连,甚至有选手玩借位亲吻、秀成都方言、当野蛮女友,通过诸多创意激发现场观众的热情。
现场明星高度配合,也让活动的互动性大增。如成都场活动中,微博大屏跳出一条微博,“马上就要上台啦!成都理工大学的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正是来自当场明星“宅男女神”Angelababy,此举瞬间让气氛爆棚,迅速被转发4000多此,引来评论近3000条。主持人顺势请上了Angelababy,她不仅与演员同台演出,还邀请粉丝上台互动游戏,与粉丝一起拍照。兴致勃勃的罗志祥则把自己在活动现场的照片发到微博上,被转发超过8000多次,引来评论8000多条。
篇5
和这所学校一样,为创建品牌、打造特色,时下许多学校也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倾注着力量。这所学校的实践提醒每一所学校――师生才是校园的主人,校园文化能否实至名归,直接取决于师生们的“主角演绎状态”“主角体验程度”“主角快乐指数”……必须还原校园文化中师生的“主角地位”,而不应将其视为仅仅是一群可有可无、爱观赏不观赏的“看客”。
校园文化不可跳过师生去“隔空打牛”,师生才是创建的主角,在具体实践中必须培育师生的“参与指数”。一是必须尊重师生在已经生成校园文化中的各种付出。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扎实办学足迹的一种积淀,更是其长期育人实践的一种传承。因此,文化生成需要时间的积累,更需要珍视已经生成的各种文化。在具体实践中必须引导师生们学会审视和珍视过去、分析和判断当前,学会理性地扬弃已有文化,而不是不顾及师生们原有文化的实际情感。二是必须丰富师生正在生成校园文化中的各种实践。策划和创意必须立足于实际校情,取材于师生成长实际,切不可用个人喜好代替师生们的愿景;内容和形式必须尊重师生的意见建议,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阐述个人观点、经历辩论过程、清楚方案形成;布置和展示必须贴近校园生活,应是师生活动的缩影、师生共同的荣耀和关注、校园特有魅力的展示……让每一名师生拥有“我是校园主人”体验的同时,也让优秀传统继续展现校园活力,让落后元素尽快释放革新空间。
校园文化不可躲过师生去“自说自话”,师生才是品评的主角,在具体环节里必须提高师生的“鉴赏指数”。校园文化的教育职能不能仅仅满足于让一些管理者、参观者“自说自话”,却让师生们对其半知半解,甚至熟视无睹。一是必须在品评环节里培育师生的“主角意识”。注重专题班队会、主题宣讲活动、师生品评作品展等各种“品评舞台”的搭建,让师生们在活动中自主认识、理解、领略校园文化的内涵和风采,自觉把“静态引领”转变成“动态规范”。二是必须在交流环节里培育师生的“自主意识”。在师生参与各种交流活动的过程中应有序进行引导,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各种文化设计的温度和情感,让他们自觉用自己的言行与之呼应,能够自主汲取其中知识养分,自主规范和发展自己。
校园文化不可绕过师生去“独自绽放”,师生才是体验的主角,在具体过程里必须提升师生的“感染指数”。脱离师生的成长,校园文化的教育价值就无从谈起,只会陷入“孤芳自赏”的尴尬境地。一是校园文化必须感染每一位师生,会让教师自觉运用其中的字牌、图片、雕像等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主题教育;会让学生自觉感受其中各种资源本身所赋予的教育意义,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二是校园文化必须激励每一位师生,融入每一种实践活动,引导每一名师生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呈现出自省、自律、健康、向上的状态,真正实现“无言的教育”。
篇6
创建卓越的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学院的品牌知名度。
二、目的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学生有丰富多彩、绚丽灿烂、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新生快速融入学院之中,开始自己多彩的大学生活。
三、实施内容
1、文化活动
包含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文化讲座(礼仪、励志、艺术欣赏等)、书画摄影展、2009年开学典礼文艺晚会、社团活动等,《准空姐的私密生活》演员校园海选活动。
2、体育比赛
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等比赛。
3、社会公益活动
积极参加新老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4、校园媒介
利用《西航院时报》、《西航院广播站》、《西航电视台》等校园媒介,长期推动校园文化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四、实施方法和步骤
第一阶段(新生军训期间8月8日——8月27日)
1、宣传学院的已有社团,组织有兴趣的新生加入相关社团,创建新的社团,组织有兴趣的新生参加。在学院原有的校园社团基础上,拟组建的社团有:①、国标舞社团;②、西航话剧团;③、摄影社团。
2、组织新生在军训期间举办歌咏比赛。
3、协调有关部门拟在军训期间给新生放1—2场电影。
4、组织新生在军训期间开展各种体育比赛(包含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成立新生足球队、篮球队,开学后与老生进行四场(篮球、足球各两场)友谊赛。
5、举办文化讲座(主题拟定为心随梦想,一起飞翔系列讲座之大学——我梦想起飞的地方)。从心理、生活、学习上辅导新生,让他们快速适应大学生活。
6、举办新生军训生活征文比赛(主题拟定为“结缘西航,放飞梦想”之军训生活征文)。征文可通过校园媒介播出、刊发。
7、与相关部门协调,组织新生进行一次社会公益活动,既是对(资/料来.源,于:gzu521学;习/网]gzu521.com新生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也为日后学院的宣传积累了素材。
8、举办感恩专题讲座,弘扬感恩文化,倡导新生在军训期间,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感恩信,以此彰显我院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和教育模式。家长收到信后定会有所感动,家长会对学院有更新更高层次的认识,这样更有助于新生的稳定工作。
9、校园广播站每天给新生免费送上祝福歌曲(开学后收费)。
第二阶段(开学阶段8月28日——9月28日)
举办第一届西航院“校园文化月”,活动包含:
1、开学典礼文艺晚会(院长在晚会上宣布“校园文化月”开幕)。
2、新老生体育赛事(篮球、足球等)。
3、演讲比赛(主题拟定为“我的大学”)。
4、开展系列文化讲座(礼仪、励志、艺术欣赏),此项活动可延续至寒假。
5、举办全院学生、教职工合唱歌咏比赛。
6、举办“西航院第一届书画摄影展”。
7、学院各学生社团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院领导深入社团,给予各社团一定的经费支持,掀起社团文化活动的。
8、启动《准空姐的私密生活》电视剧拍摄的前期工作,在校园内海选演员。
9、组织新老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10、校园媒介全力跟进,为校园文化活动宣传、造势。
五、实施部门与参与人员
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协调学院各个部门,全力配合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活动。院学生处、团委、院办和宣传处牵头,组织实施。
六、相关问题说明
1、校园文化建设与活动需要经费的支持方能实现。
2、校园文化建设与活动需要全院每一位教职工的配合与支持方能实现。
3、部分校园文化建设与活动可延续至寒假前,社团活动为长期开展。
篇7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营造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开发学生多方面潜能,为校园活动增添生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一劳动个人策划方案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五一劳动个人策划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以“提高能力,全面发展”为要求,充分发挥折纸社团的独特优势,以民族纸文化为底蕴、校园文化为主体、纸艺文化为特色,充分发挥纸艺文化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少年儿童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进一步促进社团文化素质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工作思路:
按照“四项原则、三个重点、两项工程、一个目标”开展工作。四项原则即回归本原,凸显民族文化;抓住根本,注重纸艺普及。三个重点即调查研究、团队建设、纸艺展演。两项工程即打造文化品牌,搭建宣传阵地。一个目标即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三、重点工作:
1、做好折纸社团成员的学习和培养工作,发挥特长,人尽其用,提高团员纸艺的技能水平,提升团员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
2、加强艺术特长生的培训与管理,提高特长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折纸技能,提升特长生的带动力,全面提高折纸社团艺术表现水平。突出质量,注重效果,加强对外宣传。定期举行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普及纸艺教育。
四、重点活动
1、号召每个学生,特别是折纸社团的团员们,要利用课余和假期,与小伙伴、家长、亲友一起,动手制作一盏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灯笼(以纸为材料,以折、扎、画、贴、剪为艺术表现形式),表达“点亮文明之火,促进和谐发展”的愿望。
2、结合养成教育,每个学生准备一件喜欢的手工,在新学期里,传播爱心,争做校园文明礼仪小使者。
3、结合学校节庆教育活动,在劳动节人人折送祝福鹤、在儿童节人人折送祝福花、在母亲节、父亲节人人折送感恩贺卡……充分发挥纸艺教育切实有效而又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传统文化元素自然浸润学生心田,引导学生感恩思源、立德树人,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五一劳动个人策划方案二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
2.通过让幼儿制作装饰衣服等活动,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合作意识,体验与家长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报纸、彩色纸、剪刀、彩笔。
2.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时装表演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衣服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这些衣服漂亮吗?哪里漂亮?
2.幼儿自由讲述
二、出示图画纸
1.师:那老师这里有一件没有漂亮图案的衣服,老师请你们当设计师,把它设计得漂漂亮亮的好吗?
2.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想怎么装饰衣服。
三、引导家长与幼儿一同用彩色纸来制作和装饰服装。
1.请家长裁剪,幼儿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制作,注意色彩。
3.制作完后,请家长帮助幼儿穿上自制服装进行表演。展示幼儿的作品,给她们以成功的体验。
五一劳动个人策划方案三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营造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开发学生多方面潜能,为校园活动增添生气。培养同学们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为热爱艺术的学生提供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20__年6月5日周一下午第一~第三节课(一、二年级)
20__年6月12日周一下午第一~第三节课(三、四、五年级)
南二楼美术室
三、参赛对象:一~五年级学生
四、比赛内容
(1)“拼拼贴贴”彩色木棒画现场制作比赛
比赛主题:充分发挥少年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鼓励艺术创新,展望美好生活。
参赛对象:一、二年级学生(每班选出2名学生)
比赛要求:1.教师引入彩色小木棒的利用,通过欣赏大量图片,请学生自己尝试拼贴一幅有主题的作品。
2.运用彩色木棒或火柴棒进行拼贴创作。
3.白胶、剪刀、卡纸由教师提供。
比赛时间:6月5日周一下午第一~第三节课
比赛地点:南二楼美术室
评价标准:构图的完整性、画面创意性、表现技法
①构图的完整性(5分):构图饱满、主体突出。
②画面创意性(3分):能添加自己的想象,运用点线面来设计形象。
③表现技法(2分):注意点和线的疏密对比。
(2)“我来变变变”纸盘创意手工比赛
比赛主题:利用身边常见的一次性纸盘,运用绘画、剪贴等方式,合理利用材料,发挥想象对纸盘创意设计。
参赛对象:三、四、五年级(每班选出2名学生)
比赛要求:1.记号笔、彩色笔、固体胶或双面胶学生自带。
2.一次性纸盘、白胶、剪刀由教师提供。
比赛时间:xx日周一下午第一~第三节课
比赛地点:南二楼美术室
评价标准:造型夸张有趣、材料的适当选择、部件粘贴牢固
①造型夸张有趣(5分):造型夸张大胆、外形有趣。
②材料的适当选择(3分):根据纸盘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零部件设计。
③部件粘贴牢固(2分):各部件粘贴牢固。
篇8
关键词:品牌文化 高校 共青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215-02
在校园生活日益丰富、多元的今天,今高校校园中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其活动的吸引力、教育性、参与度和影响力却参差不齐。一方面学校鼓励社团组织开发新项目,组织新活动,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示和提升自我的平台,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在热闹的表象背后却也隐藏着大量主题不明、质量低下,组织者疲于应付、学生参与兴趣不大的活动,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大力建设优秀、先进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则是校园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实现形式。如何打造有特色、有底蕴和有积累的优秀校园文化品牌,不仅是广大师生的共同期待,更是高校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实现文化育人功能的内在需要。
1 品牌文化建设的内涵
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分开来。换句话说,品牌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的识别,从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并最终形成品牌忠诚度。
在现实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品牌围绕在我们周围,伴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和选择能力的提升,各大品牌的争夺战也愈演愈烈。如今,当我们在提到“苹果”时,联想到的不仅仅是其logo或产品,更是对于其创新、执着和关爱理念的认知和认可。因此,品牌在经常长时间的积累后,它将超越其定义中的名称、符号本身,拥有更丰富的内涵,包括品牌形象、品牌识别、品牌个性、品牌资产等,而这些内涵将逐渐构成品牌文化,成为品牌的核心价值。
对于高校而言,由于“高校”这个特定的空间纬度和受众群体,这种特殊的空间和对象限制,让校园文化本身就带有鲜明的特点,也造就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形态,因此高校的品牌文化应该是活动本身形成的品牌及其所内化的大学精神。一个好的校园品牌文化应该能够体现大学精神的引领、文化品位的格调、学生发展的需求,这不仅体现一个高校文化格调和形象的载体,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抓手。同样的,能否打造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和品牌文化,对于共青团的工作而言,也是凝聚青年学生,增强高校青年对共青团的认同,打造共青团品牌吸引力和忠诚度的重要课题。
2 高校共青团品牌文化建设的需求和特点
品牌文化是消费者对品牌形成的精神认同,其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而且还要满足情感需求4,其文化内涵可以引发消费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使产品形象深入人心。品牌文化还可以通过传达文学艺术、道德修养、科技含量、文化价值观等,启发联想,引导愿景,帮助消费者建立成熟的心智模式,培养其审美品位。
高校共青团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共青团组织带领着广大的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理想,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文化素养,锤炼品格、发展能力、提高品位,保障切实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水平。共青团的品牌活动不仅能活跃团的工作,增强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团组织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它也是一面旗帜,引领广大青年凝聚到团组织周围,开创工作生活的新局面。
正是基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也决定高校共青团的品牌具有特殊的文化形态,因此,要打造一个好的共青团品牌文化,必须要注重其所内含的品牌文化特质。
2.1 体现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沉淀、整合和提炼出来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特质,反映一所学校的育人理念、价值取向和进步方向。大学精神面向历史性,又指向未来,是高校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因此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应该以大学精神为指导,具体体现和融入大学精神,通过品牌建设,创新活动载体和活动内容,进一步传播、深化和丰富大学精神的内涵,使之融入到每名青年学生的血液和灵魂,成为大学发展和品牌文化建设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2.2 融入团的使命
高校共青团肩负着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使命,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共青团工作的最终目标。因此,共青团的品牌文化需要突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主旋律,以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文明素质教育为主题,强化“诚信、爱心、感恩、奉献”品质。因此,共青团的品牌文化建设要从团的使命开始思考,充实活动内容,服务学生成长,使之成为凝聚学生、号召学生、带领学生的强有力阵地。
2.3 具有时代特质
时代的变迁会给生活带来天翻覆地的变化,会带来科技的创新、思想的变革,自然而然的人们的文化诉求也会随之变化,因此时代的发展对校园文化品牌的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校园活动的品牌文化建设要紧跟时代的脉搏和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切实跟上学生的新需求、新想法和新潮流,不断丰富和扩充品牌的内涵,以满足同学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4 贴近学生需求
需求决定市场,一个人的消费行为最终来源于他的需求导向。同样的,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组织者提供的是“活动”这个产品,而只有从广大青年的需求出发,才能获得受众群体长时间的支持。现在很多校园活动的参与者不多、兴趣不高,往往就是没有潜心研究同学们的需求,而造成“为了活动而办活动”的盲目。因此,校园品牌文化的建设要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文化需求,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真正吸引同学们的关注,建立起对品牌的忠诚度。
2.5 服务学生成长
大学的根本就是育人,因此,对于高校共青团来说,高校文化品牌的建设要服务于学生成长,尤其要强调与育人功能的结合。高校共青团要充分调用和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与学科建设、发展相结合,依托各自学科的专业优势特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校内和校外有机结合,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活动,以更好的服务学生成长,提升学生素养,从而实现大学的育人功能和人才培养目标。
2.6 坚持传承发展
品牌文化是一个长期经营和沉淀的结果,因此,一个好的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传承过程。同时,在品牌文化形成后,也不能墨守成规,不顺应时代的发展,不顾学生的需求变化。因此校园品牌文化既要坚持自己良好的传统和优势,又要紧跟新知识、新形式,不断的进行内容创新、载体创新和宣传创新,通过对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永葆品牌的生命力。
3 高校共青团活动品牌建设的路径
打造高校共青团文体活动品牌,其实质就是在丰富多元的校园活动中,提取、总结、凝练高校共青团活动的特色,经过重新的打造和经营,并加以包装、宣传和推广,从而形成贴近需求、寄教于乐、广受欢迎,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文化品牌。一个品牌最持久的含义就是它的价值、文化和个性,正是它们确定了品牌的基础。因此,在打造高校共青团活动品牌的过程中,我们要从高校共青团品牌文化的特点出发,紧紧抓住品牌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才能逐渐形成品牌文化,保持品牌的持续影响力。
3.1 以价值为目标,凸显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品牌的核心在于品牌的价值,而品牌的价值最基本的就是体现在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上,因此,一个好的活动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好的主题和内容,让绝大多数人对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对于高校品牌文化而言,提升品牌价值就是要求品牌建设与育人功能相结合,与青年学生的发展成才结合,与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相结合。对与高校文体活动而言,这就要求我们的文体品牌活动与我们所倡导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相结合,塑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活动氛围和主旨,让学生在实际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从而建立起对品牌的情感认同。
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和鉴赏能力,是高校共青团活动的重要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尝试和案例。以浙江大学为例,近年来,高雅艺术进校园、黑白剧社、文琴艺术团、梵音剧社、竺可桢学院音乐剧等一系列文体活动,都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捧,而逐渐的这些品牌也形成了各自的品牌文化,并且都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因此,在高校共青团活动打造中,首先必须要明确的就是活动主题和内容是否真正体现学生对活动的文化和情感诉求,这将决定这个品牌的价值和文化内涵,从而持续的影响品牌的吸引力。
3.2 以需求为导向,提升受众的品牌归属感
在活动品牌的创建过程中,要对受众进行精确的定位,并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改变“命令式”的活动任务布置,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生的特长、知识、能力和意志在活动参与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尽可能的让每位同学都有展示自己才华、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从而获得同学们的精神认同,提升同学们的品牌归属感和品牌忠诚度。
因此在活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一要充分调研同学们的需求,吸纳同学们的意见,了解同学们的真实想法;二要明确品牌价值,清晰品牌定位,并对品牌文化内涵和目标展开论证,对品牌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进行规划和调整;三要以学生为主,通过活动组织、活动参与、活动评议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扩大参与主体范围,从而让更多的人建立起对品牌的归属感。
3.3 以创新为纽带,打造文化品牌的新载体
品牌文化的活力来自于源源不断的创新,这其中包括内容创新、形式创新、阵地创新等,高校共青团要紧密关注学生的最新发展动态,时刻把握时展的脉搏和趋势,及时运用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思维,创造出良好的文化品牌活动。一个好的品牌文化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使品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不断保持品牌文化的先进性。
高校共青团的活动,要充分梳理出活动的发展历程和有效载体,不断创新和打造良好的载体和平台,要充分整合现有的资源,对融时代性、丰富性、广泛性、教育性为一体的校园文体活动进行有效整合、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校园活动进行创新,并使之系列化、项目化。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策划、自主组织、自主参与,为学生充分搭建展示自我才能、实现自我成长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营造有活力、有创新、有文化的校园活动品牌。
3.4 以个性为抓手,建立品牌形象识别系统
品牌之所以差异化的存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品牌文化所内涵的个性和风格。有个性的品牌才是有生命力的品牌,才能让品牌脱颖而出,获得消费者的追捧和青睐。现在的校园活动中,表面上趋同化的活动看似热闹,但实质上并无法吸引青年学生的关注,更无法满足其内在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在选择打造品牌项目时,需要调研和把握青年学生的兴趣点,充分考虑不同年级、不断专业、不同背景学生的需求,凸显个性的品牌想象、品牌理念和品牌文化,从而才能在众多校园活动中脱颖而出,并建立起广发青年学生对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与此同时,一个好的品牌活动还应该在有一定的品牌基础后,逐渐建立起自己品牌的识别系统,通过品牌符号设计、品牌理念宣传、品牌文化展示,不断强化品牌的感官形象设计,形成品牌的风格。高校共青团的活动还要重视品牌的宣传和包装,这是一个活动最初传递给学生的印象和概念,因此要积极开发和运用新技术、新创意和新潮流,开创品牌宣传的新阵地,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喜爱和参与。在品牌宣传和推广过程中,也要充分运用品牌的符号和标记,树立品牌的形象,从而能使品牌的识别性和延续性更强。
3.5 以文化为传承,扩大品牌内涵和影响力
正如我们提到的文化品牌的特点,品牌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长时间品牌经营和沉淀的结果。因此在我们打造高校共青团文体活动品牌文化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融入学校的文化和共青团的文化,突出青年学生对美的创造和表现的需要,不断扩充品牌内涵,增强品牌影响力。
高校共青团的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共青团吸引、凝聚、团结青年的重要抓手,因此文体活动在品牌创立过程中,也要传承学校和共青团的先进文化,并在品牌实践过程中,充分贯彻和融入这些优秀文化。对于共青团的活动来说,尤其是要强调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注重品牌的美育功能的发挥与张扬,使品牌文化成为青年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他们大学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的美丽回忆,从而建立起品牌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黄蕾,黄焕山.品牌文化释疑[J].商业时代,2007(7):20-21.
[3]Bhat,S.,Reddy,S.K.Symbolic and Functional Positioning of Brands,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1998,15(1):32-43.
篇9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将CIS理论应用于学校形象建设中,进而从学校形象建设的含义和学校形象建设的构成因素,学校形象建设导入CIS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等方面对学校导入CIS进行思考。分析了学校导入CIS进行形象建设的程序和导入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并对学校形象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一、校园形象规范体系(校园CIS)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校园形象规范体系(校园CIS)是指学校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播系统,传达给学校周围关系或团体(包括学校内部与社会大众),并促使其对学校产生一致的确良认同与价值观。换而言之,也就是结合现代设计观念与学校管理理论的整体性运作,以刻画学校个性,突出人文精神,使社会大众产生深刻的认同感,从而达到提升学校声誉影响的设计。现代学校导入CIS对外是宣传达室学校办学方针及展现学校整体形象与实力,对内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体现。校园形象规范体系(校园CIS)具有管理思想和文化模式的统一性、独特性和权威性。所谓统一性,是指校园CIS的理念贯穿整个学校内、外部活动的始终,并最终成为社会对学校的综合印象,即学校的整体形象。所谓独特性,即“个性化”是指学校理念及所统制的视觉识别系统及行为识别系统与众不同,具有很大的识别性,并最终成为社会公众将该学校与其他学校区别开来的重要因素。所谓权威性,就是校园CIS对学校运作、师生活动长期起着宏观上的指导规范作用,是学校的“宪法”,即师生行为准则。 CIS最初虽是为企业设计服务的,但教育作为一种特殊产业,经营理念同样不可缺少,企业CIS理念亦有许多值得学校借鉴的内容。
校园CIS系统亦有三个组成部份: 一、 理念识别系统(MI):即学校的办学方针、指导思想等; 二、 行为识别系统(BI):即学校校纪、校训及各种规章制度等; 三、 视觉识别系统(VI):即学校的整体视觉形象。学校的“理念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通常会受到高度的重视,在全校师生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实践中逐步完善,在此不再赘述。而视觉识别系统领域,各学校虽然也做过大量工作,但大都没有整体的规划或没有系统地执行,故尚有很大的可开发空间。系统地导入VI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有利于学校良好个性化形象的树立,使学校形象具体到切实的视觉符号,从而更易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校园标识识别系统是校园VI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校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系统的视觉传达体系,是将学校办学理念、文化特制、制度规范等抽象语意转换为具体符号的概念,塑造出独特的学校形象。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观察物体时,视觉器官获得的信息约占80%。由此表明VI视觉识别系统在整个CIS识别体系中,是最先被受众所接受的要素。VI视觉识别在CIS系统中的独特传播力和感染力,使其最容易被社会大众所接受,据有主导的地位。
事实上CIS系统的各分类系统之间的划分,并无绝然分界,是相辅相成、相互贯通的。校园文化中环境艺术建设是整个校园视觉识别系统(校园VI)中最集中、最重要、最具体的组成部分。因此,对校园文化环境艺术建设的研究和执行便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
二、中职院校形象建设导入CIS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当今的时代是形象导向时代,现代学校的发展也已到了打造品牌的时代,CIS的导入正是打造学校品牌的必要条件之一。从前众多中职学校比的是专业样式是否垄断,硬件配备是否先进,但现在众多中职院校在这几方面已经拉不开距离,而更多的趋向于软实力的建立,在现今生源日渐稀少,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社会公众已经越来越看重学校的品牌力量,师资队伍的质量,学生就业的实际状况,甚至是学生毕业后的追踪帮追,这些实力的建立与传播,必须有形象独特、易于传播的品牌形象来承载,这就是建立品牌。
三、CIS进行形象建设的程序和导入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中职院校导入CIS不是一个简单的制度建立、标志设计过程,更需要的是长期不断的完善与升级。CIS的导入,是学校在形象的提升以及内在品质的革命,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纵观世界,无论是美国的IBM、麦当劳、可口可乐,还是日本的索尼、松下、丰田等名牌,无不以CIS理念为核心,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才塑造了真正的名牌形象,在全球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常立不败。学校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以及形象设计公司的非专业性操作,导致整个CIS策划、设计市场一片混乱,其实最终受害者还是学校本身。
篇10
校园广告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果以空间存在形态来划分校园广告类别的话,那么目前校园广告存在形态总的来看可分为校园平面广告、校园电波广告、校园网络广告这三大主要类别。
(一)校园平面广告
1.校园传单校园广告中同学们最经常接触的广告类型就是传单,它是校园广告中最普遍最常见的广告形式,走在大学校园里,随时都有可能接到业主派发的各类传单。2.校园海报招贴校园招贴广告是指张贴于校园公共场所的印刷品广告,也称校园海报,可分为校园商业海报和校园公益海报两大类。(1)校园商业海报在高校中常见的商业广告有企业招聘广告、产品促销广告、职业技能培训广告等。从广告经营方面来看,校园商业广告也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广告类型。在校园商业广告中,中国移动在高校校园业务的市场推广广告是最为常见的的。动感地带以“我的地盘听我的”这句极具个性、活力、时尚的品牌宣言,以及“时尚、好玩、探索”的品牌内涵,成功地进入了年轻人的消费领域,成为高校手机通讯业务的首选。(2)校园公益海报校园公益海报一般以校园公益现象为题材,如倡导戒烟、鼓励环境与资源保护、呼吁和平,重视教育等。同校园的传单相比,校园内的海报招贴作为平面广告的一种,它的广告视觉效果更加强烈,可创作发挥的也余地更大。优秀的海报招贴设计往往引人注目,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3.校园横幅走在大学校园里大家抬起头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横幅广告:“天翼杯”校园足球赛、感谢“动感地带”对校园十大歌手比赛的支持等。这些横幅广告,不仅仅提升了广告主的知名度,也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成本低廉,也颇受广告主的青睐。4.校园POP广告校园POP广告的目的是将活动策划者的意图准确无误的传递给学生,在活动现场激发学生们即时参加的冲动。由于POP广告符合现代消费的理念和消费习惯,并且成本低廉、简单快捷,具有其他促销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备受商家的青睐,在校园产品销售中,担任重要的角色。5.校园户外平面广告校园户外广告可分为非电子类和电子类两种基本形态。非电子类有道路指示牌、商店招牌、招贴等。电子类有霓虹灯、电子显示屏、LED电脑显示板、电视墙等。校园户外平面广告利于培养和维护品牌知名度并且提升产品好感度的广告。因此在设计时应该适当的考虑对周围环境的美化作用,注意广告的艺术品位和格调。好的校园户外平面广告会用一些新颖的造型、醒目的图形和色彩、巧妙的广告语来唤起受众的关注度和好感。
(二)校园电波广告
1.校园电视广告(也称影视广告)在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宿舍里面都会有一台电视机,同学们平时会有意或无意的看到电视里面各种类型的广告。在校园广告中,电视广告也是一种有效的传播媒介。2.校园广播广告校园广播广告是借助听觉形象作为诉求手段,来传达讯息的一种传播方式。校园广播也是校园文化生活的一大亮点,每天早上都会听到喇叭里传来各种讯息,包括新闻、歌曲、散文等等。
(三)校园网络广告
校园网络广告的特点是和网络媒体的传播息相关的,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校园网络广告的触角和表现形式也必然随之变化。网络广告是利用网站上的广告横幅、文本链接、多媒体的方法,在互联网刊登或广告,通过网络传递到互联网用户的一种高科技广告运作方式。高校的学生几乎人人都有电脑,接触的网络广告和网络信息不亚于其他的校园广告形式。(四)异军突起的校园手机媒体校园手机媒体是一种以手机为载体的媒体形式,校园手机媒体打破了地域、时间和计算机终端设备的限制,具有很好的便携性,可随时随地接受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类信息,实现了受众与信息的同步。校园手机媒体,拓展了沟通能力,延伸了互动的意义,手机媒体在校园广告中的前途无可限量。
二、校园广告的特点
(一)校园广告设计的封闭性
大学校园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在校大学生获得信息方式大多是通过广播或者互联网,而信息的普及也主要是依靠相互间的口头的传播。这样的环境下,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但又不失活跃的消费市场。
(二)庞大的受众群体
对商家和企业来说,高校是一个巨大的,高素质的新型消费市场。目前为止,企业在校园的竞争不是十分激烈,要比在市场上竞争容易的多,并且开发成本也相对较低。
(三)校园广告设计的集中性
校园广告的消费市场集中,商家和企业能够通过各种类型的活动进行快捷并且有效地宣传。高校的学生必将走向社会,致使校园市场具有未来的导向性,和信息传达的连续性。这就用最低的成本占领了最有潜力的未来消费市场。
(四)广告文化的独特性
高校的文化既有校园文化,又蕴含着部分的社会文化,因此具有大众性和独特性的双重特征。校园广告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也必然具有相同的属性。
三、学以致用,用以致学—对校园广告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一)加强校园广告的管理
大学校园的市场潜力越来越受到商家和企业的关注,各类广告不断出现在各大高校的校园里面。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的广告信息也随之蔓延到了校园内,严重影响了校园的文化建设,破坏了校园的良好风气。因此要加强对校园广告的管理,建立校园广告准入制度,杜绝不良广告的侵袭。⒈加强不良广告监察力度对校园不良广告要加大监察力度,严厉打击不良广告,从源头制止不良广告的入侵。 ⒉监督各类广告传播校园广告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要对各种类型的广告的传播过程进行监督,一旦发现不良广告,应及时进行制止和清除。⒊开展校园广告欣赏教育加大校园优良广告的宣传力度,让同学们明白不良广告的危害,让大家学会自觉抵制不良广告,共同建立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
(二)对校园广告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
校园广告是校园与社会间的桥梁,合理的利用校园广告,不仅仅会带给商家利益,也会丰富校园文化,活跃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建议如下:1.校园广播与广告校园广播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校园广播可以合理的利用广告,不仅仅带给商家利益,也能丰富学生的视听,活跃校园生活。2.校园活动与广告大学生的校园活动十分丰富,各种运动会、迎新晚会、征文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就可以与广告主协商,一方面解决活动经费,另一方面,也让大家在活动中收获了各类的知识,娱乐身心。3.校园平面媒体与广告常见的校园平面媒体有校报,各院系宣传栏等,这类校园平面媒体也可加以利用,与广告主一起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⒋校园设施与广告校园的很多设施都是广告的载体,比如:校园的灯箱可让商家做一些符合校园文化的广告等。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