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生命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4: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生命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屈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楚国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主张“明法审令、举贤授能、富国强民”的改革政策。可是关于他的出生年月,秦汉以前的史学家很少论及。后人基本上根据他的自传性的长诗《离骚》的叙述进行推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学术界认为第二句话反映了屈原生日,但因涉及古代天文学、历法上的复杂问题,从东汉至今学术界的解释存在分歧,分歧集中在“摄提”的解释上。汉代王逸认为摄提指的是太岁在寅,认为屈原出生于“太岁在寅年的正月庚寅日”。而南宋理学家朱熹却提出异议,认为“摄提,星名,随斗柄以指十二辰也”。“摄提贞于孟陬”是指斗柄正指寅位这一月份,并非是太岁在寅位的年份。现代学人也对此进行过研究,多倾向于王逸的解释。
春秋以前,中国用的是“王位纪年”,即用周天子的在位年数纪年。但到春秋,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都用自己的纪年,造成了纪年上的混乱,交往很不方便。经过长期观察,测得木星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是12年,所以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把木星运行的轨道分为12份,岁星每走完一部分就是一年,用这种纪年方法就是岁星纪年法。它的12个名称是:星纪、玄枵、陬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分别对应子丑寅卯等十二辰。
由于岁星在恒星背景中的运行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它和实际观察的星象运行方向恰好相反;又由于岁星在星空背景上的运行并不是均匀的,更何况岁星的视运动有时会逆行,即自东向西,为了方便起见,古人就另外假设了一个理想的岁星,这个理想的岁星也是12年运行一周,与十二辰相结合,其运行方向与真实岁星相反,自东向西匀速运动,这个假设的理想岁星叫太岁、岁阴或太阴。以太岁每年所在的轨道部分来称呼年的方法,叫太岁纪年法。当时的历法规定十二个岁名与太岁居辰有固定关系,“太阴在寅,岁名日摄提格,其雄为岁星,舍斗、牵牛”,即木星在星纪次。
那么太岁在寅指的是哪一年呢?郭沫若先生根据《吕氏春秋》推定太岁在寅指的是公元前341年。然而,他查询日本学者新城新藏的《战国朔闰表》,在公元前341年一月找不到庚寅日,故此将屈原的生日往后移了一年,即公元前340年。新城新藏所排历表基于战国普遍施行的“夏正”历法。陈久金先生指出当时楚国施行的并非夏历,而是周历,并利用现代天文学方法证明公元前341年木星恰好在星纪次,故此断定屈原的生日是公元前341年。潘啸龙先生对比“夏正”和“周正”历法指出,周正历法的这年一月也没有庚寅日。他所考证的屈原生日是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可见,关于屈原的生日,学术界的说法不一,但大体可断定是在公元前341年至公元前340年之间。
耶稣的生日也由于资料匮乏而存有争议。世人一般以12月25日为耶稣基督圣诞,基督教信众固然以此日为耶诞,非基督教徒亦在此日庆祝“圣诞”、寄贺卡、送贺礼、开舞会、火鸡大餐、公司放假,十分热闹。其实,耶稣基督的生日并不是12月25日。
在公元4世纪以前,并无庆祝耶稣生日的说法,新约亦未载他的生辰,各门徒的笔记对比亦无提及,《使徒行传》、《罗马书》、《哥林多前后两书》等等也从未提到庆祝圣诞,直至4世纪才由罗马教廷宣布12月25日为耶稣生日,予以庆祝。12月25日原是罗马人传统上的狂欢节日,属于外道,改信了耶稣后的罗马人仍于此日庆祝节日,教廷只好顺应民情,宣布此日为耶稣生日,巧妙地将热闹的节日转变为耶教节日。而罗马人之所以选择12月25日为狂欢节,是由于很久之前,人们就已经知道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位置最靠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而冬至以后,太阳直射位置开始北移,北半球的白昼逐日延长,阳光开始给大地送来与日俱增的温暖,据此北半球的古罗马帝国将12月25日确定为太阳神诞辰。公元313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官方认可的宗教。此后,罗马教会才将这一天定为耶稣诞辰纪念日。公元354年,在罗马帝国西部的拉丁教会年历中,第一次写明12月25日为耶稣诞辰。至于开始将这一天写为“圣诞节”,那已经是公元5世纪以后的事了。
关于耶稣的生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纪年的开始——纪元,即历史起算年代。当前多数国家(包括我国)所使用的纪元为公历纪元(简称公元),即基督纪元,它以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元年,通常用拉丁文Anno Domini(主的生年)的缩写A.D.表示,意思是自耶稣降生之年算起。公元前用B.C.表示,它是Before Christ的缩写,即基督以前。
关于耶稣的生年,《圣经,新约》中的有关记述并不一致。公元6世纪,叙利亚的基督教修士狄奥尼西,埃克西古,应教皇圣约翰一世的要求,于525年编定532年~626年教会年历。他根据当时使用的历法,按每隔532年同一月份的日期及“月相”(月的圆缺)相吻合的说法,选择了传说中耶稣遇难后复活的日子(即基督教的复活节3月25日)恰好是星期日的那一年,他认为这一年就是耶稣受难、复活的年份。然后,他认为《圣经,新约》中暗示耶稣活了30岁,从受难、复活那一年上溯30年,即罗马建城754年,这一年即是耶稣的诞生年份。公元7世纪以后,英国史学家、神学家比德提出以耶稣的生年,即上述的年份作为纪年,从而出现了“基督纪元”。自15世纪中叶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采用了这种纪元。到了16世纪,人们发现狄奥尼西推算的耶稣生年并不确切。如按《新约·路加福音》的说法推算,应为公元6年;而按《新约·马太福音》的说法推算,则为公元前4年或更早。
牛顿是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在天文学、物理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关于牛顿的生日,由于采用历法的不同,也存有异议。在《大英百科全书》中,牛顿的生日不是按现在通用的格里高利历给出的,而是按当时英国施行的儒略历给出的——1642年12月25日。按照今天全球普遍采用的格里高利历,牛顿出生于1643年1月4日。
我们现行的公历称为格里高利历,它是1582年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并首先在天主教国家实施的。按照格里高利历,平年每年有365天,闰年是366天;不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平年,能够被4整除的为闰年(但其中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不闰,能够被400整除的要闰。这样,1900年不是闰年,但2000年是闰年)。考虑2000年的时间跨度,按照“4年整除”有500个闰年,去掉20个“100整除”不闰,再加上5个“400整除”闰,结果是485个闰年。于是,按照格里高利历,在一个2000年的时间跨度上,逝去的天数是730485天。这就是说,格里高利历的回归年长度(从夏至日影最短的时刻到下一个日影最短的时刻)被人为地规定为730485/2000=365.2425天。现代天文观测给出的回归年实际长度是365.2422天(严格说是365.2422个平均太阳日)。在1000年期间,回归年长度的实际值与格里高利历设定值之间的累计误差只有0.3天。这表明,格里高利历的规定是相当合理的。现行的历法中没有考虑对上述误差的补正。或许在将来(公元3300年以后),可以通过国际协商,删去一个闰日,予以补救。
在格里高利历实施之前,欧洲普遍实施的是儒略历,它是公元前46年由儒略·凯撒颁布的历法。这一历法规定: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4年有一个闰年。这样一来,每100年必定有25个闰年。结果,按照儒略历,回归年长度的设定值是365.25天。这个值相对于实际值的偏离,要比格里高利历大得多。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儒略历所产生的误差增加很快。如果共同约定了一个时间原点(例如,公元元年1月1日0时0分),在若干年之后,问起:我们度过了多少天?大家不会有分歧。因为这个天数严格等于日出(日落)的次数,它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如果问:某一天是几月几日?则会产生矛盾。因为这涉及到历法,即纪年的标尺单位。格里高利历的年长度单位小于儒略历,结果用格里高利历读出的日期就将大于儒略历的日期。
1582年之所以要对儒略历进行改革,是因为按照儒略历记录的日期已经与季节不同步了。例如,原来6月22日是夏至;可到了1582年,夏至(太阳影子最短的时刻)却出现在儒略历的6月12日。按照儒略历,回归年长度是365.25天,按照格里高利历则是365.2425天,经过了1582年,二者之间的累计误差已接近12天。只是由于某些细节上的原因,新历(格里高利历)规定:将日期从儒略历的“读出值”向后推10天。
篇2
成长的伤造成了生命的痛感,有痛感的生命只要顽强、坚韧、有热度,就有机缘超越伤口带带的苦难,得到升华。就算深陷痛苦、寂寞、孤独,也阻隔不了生命的向往和憧憬。在向往和憧憬的远方,有寂静坦荡的原野,有光影变幻的辽阔。一颗跳动的鲜活的心,就算是伤痕累累,也有吞云纳月的气势。
卡耐基说:“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锁住一颗有向往的心灵。”一颗有向往的心,就算是光色尽失,也会选择振作,从艰难中站立起来。一如又聋又哑又瞎的海伦・凯勒,以全部的生命力量,处处奔走,播洒爱的光芒,建立起一家家慈善机构,让爱的温暖照在每一位残疾人身上,带给他们无限的希望。
人生的许多感悟,都是从认清这个世界的伤痛开始的。因为病痛,我们学会了体恤;因为经受挫败,我们学会了谦卑;因为生命的缺憾,我们学会了扶持;因为失去得太多,我们才知道拥有的可贵;因为看到了生活的苦难,我们才有了悲悯之心。
一个人,遭受挫折、失败,拥有难了的遗憾,失去了什么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意无意让这些伤口无限扩大,并因此一蹶不振。生命^程中,每个人都会碰出伤口,没有哪一道伤口可以完全复原,但面对伤口,我们可以打上一个完美的补丁,让伤口开出花来,并藉此让它愈合到最理想的程度。
是的,苦难不是人生的挫折,而是人生的存折。生命伤口一旦依靠顽强的意志愈合,就会变得美好、难忘,顽强的生命力总是苦难磨砺出来的。人生总有光明和阴影交错,对于一颗强大的心,所有的一切,都不能打断生活的去路。一如乌云覆盖的天空里,常常有阳光竭力冲破遮盖的场景。一颗勇敢乐观的心,就是一道冲破残酷现实的生命之光。
篇3
关键词:人生理想;人生价值;教育叙事研究;事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3-0017-02
一、引言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长期以来困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之一。从理论上来说,理想信念具有实践性、超越性、时代性、多元层次性等特征;从实践上来说,理想信念是包含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在内的综合活动。这表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时代性的话题,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论”和“方法论”。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修养》)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固然,导致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失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与教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教学方式的把握也有非常重要的关系。笔者认为,要想在理想信念的课程教学方面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探究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研究方式。本文拟以《修养》课中理想信念与人生价值的内容为出发点,对《修养》课程教学中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做一必要的探究,从而为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以求教于各位教育同仁。
二、人生价值的完整理解
人生价值与人生理想是《修养》课中两个密切相关的核心范畴。就目前高校《修养》课程的内容设置来看,人生价值和理想信念各分两章(第一章和第三章)来讲述。在对人的价值观的诸多理论中,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是迄今为止最为合理、也最为全面的。因此,对人的价值的准确把握,就成为我们确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的理论前提,同时也是探究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论依据。关于对人生价值观的特征,我们可以做如下三个方面的理解。
首先,认为,人的价值是其生存价值、享受价值和创造价值的统一。人首先要存在,然后才有人的活动。所以“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1]这就是人的内在价值,它是人的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人的价值观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再次,人的价值观坚持劳动贡献与主体素质统一的价值标准。人的社会价值既然是人满足社会需要的属性,那么人就必须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人类和社会做出贡献以确证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主体素质包含诸多因素:知识文化教养、劳动生产技能、思维创造能力、政治觉悟、理想情操、道德品质、审美能力、个性等等。”[2]主体素质是在为社会劳动贡献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反过来又可以促使人们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的价值本质在于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把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同造福于人类的贡献相统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内在本质表明人应该自我价值肯定,但是这种肯定应该是自觉的而不是盲目的,只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存在物,把人生看作是一个价值过程,从而自觉地发挥和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力,通过自己的拼搏奋斗去追求人生的最高价值,才是自觉的自我肯定。“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4]人的外在价值则说明一个人只有以他的贡献为人类谋利益,才是有价值的人,而且人的价值总是同这种贡献成正比例的。
“人们追求崇高的生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的过程,也就是为了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升华,而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作出实际努力的过程。”[5]所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还必须要有在道德境界上的攀登和升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关系做一大体界定:人生价值是指主体人的主观目的、需要和才能在与客体相互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性和积极意义。“人生理想是一种尚未实现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实现了的人生理想。人生理想是人们选择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动机,人生价值是把这种动机付诸于现实的结果。”[6]前文已经提及,本文拟从课程论和教学论的视角对《修养》课教学中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做一必要的提炼与总结,因此关注的焦点不在于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之间具体的逻辑关系(此问题将另文讨论)。
三、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的哲学宗旨是“转识成智”,即从知识之学到智慧之学,具体说来就是“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我这里所指的理论是指哲学理论。指智慧,就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某种见解,某种真理性的认识,它和人的自由发展是密切相关的。”[7]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功能就在为学生提供关于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等方面的一些重要理念,通过在学习、生活中对这些理念的自觉践行,从而达到塑造人、完善人的目标。
(一)通过直观教学法,透视生命的价值,这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起点。 “人类精神的任何活动领域,都是在现实中吸取理想,再把理想转化为现实。”[7]生命的意义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升华,生命教育的最高层次也就是生命的升华教育,即理想信念教育。 “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具有公民素质的人,就是要在我们的教育中培养自由、自尊、尊严、个性和有创造性的生命个体。”[8]
树立关爱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的理念,是激发学生的对生命、生活的热情,培养其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在《思修》人生价值观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生命教育的相关理念渗透在其中。从内容上来说,首先要让学生树立关爱生命的理念。关爱生命一方面要领悟生命的宝贵性。生命的宝贵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生命是短暂的;其二,生命是不可重复的;其三,生命是脆弱的;其四,生命是不可替代的。关爱生命的另一方面就是敬畏生命。其次要树立欣赏生命的理念。生命的不同阶段,有着各种不同的美,不仅要求我们善待生命、珍惜生命和呵护生命,而且要求我们完善生命、展示生命和激扬生命。再次要树立尊重生命的理念。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重复性和唯一性,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区别于其他生命个体的天赋、兴趣和爱好。
(二)运用教育叙事研究,使学生正确理解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诸多关系。从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内容来说,需要正确处理诸如理想与现实、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理想与奋斗的关系等。人生的理想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合题。正确协调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的关系,是《修养》课中理想信念教育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只有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才能科学回答人生价值的问题。 “人生理想正在于通过创造性活动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实现自我价值。这是从群己关系、自我与社会关系上讲。”[7]个人理想,就是个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包括道德需求方面的向往和追求。共同理想是一定社会的人们共同的向往和追求,它影响和制约着个人理想,为个人理想的形成和实现提供了条件。个人理想应当与其相处时代的共同理想相一致,把实现个人理想与实现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为了使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更具有理论的说服力,我们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的课程教学方式。叙事包含着个体层面、社会层面的基本结构性经验,是个体乃至人类的一种知识组织方式和基本的思想模式。通过描述个体生活以及对个体生活故事进行解构和重构,叙事研究获得了对个体行为与经验的解释性理解,发现了隐匿于个体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从外延来看,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研究对叙事研究方法的一种整体性借用,那些运用叙事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研究都可以称之为教育叙事研究;从内涵来看,教育叙事研究的本质属性在于它聚焦于个体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某一现象,分析现象之中个体的一系列教育生活故事所包含的基本结构性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经验建构进行解释性理解。因此,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描述个体教育生活,搜集和讲述个体教育故事,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个体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9]相对于传统的研究范式而言,教育叙事研究更强调与人们教育经验的联系,即以教师自身的真实教育生活为基础,并通过故事叙述来描述教师在真实情境下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以及总体教育生活。“在教育叙事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描述研究参与者的个体生活,搜集和叙说作为个人的研究参与者的生活故事,撰写基于研究参与者个人生活经历的叙事故事。作为一种独特的质的研究形式,教育叙事研究的一个本质特点是:关注个人,通过搜集故事来建构田野文本数据,报告个人生活经历,并探讨这些经历之于此一特定个人的意义。”[10]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形态有历史故事(历史文献研究、历史人物研究、历史事件研究)、民间故事和自传故事等。[11]
(三)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案例教学和事例研究教学,凝炼《思修》课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关怀精神等综合素质,这些都是理想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前文已提及,主体素质包含知识文化教养、劳动生产技能、思维创造能力、政治觉悟、理想情操、道德品质、审美能力、个性等诸多因素,这些素质都是人的生命展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修养》课程的一条主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培养、提升学生的三方面的素质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大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思维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我们也不妨说,“形式无内容则空,内容无形式则盲。”在此,我们以《思修》课中绪论部分和第二章中的相关内容为依托,阐述案例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素质,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修养》课中第二章是关于爱国主义的内容。《修养》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的“四观教育”即“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任务。爱国主义是一种理性义务(道德要求)、政治责任(政治原则)和法律义务(法律规范),爱国主义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这些是从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即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来说的。因此,我们可以说,爱国主义是“四观教育”教育的升华,当然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关于这方面的案例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俯拾即是,当然我们需要选择能充分说明问题的例子。比如在在对爱国主义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时,我们会给同学播放《东京审判》中梅汝博士为争取自己席位的视频片段。“如论个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们代表各自国家,我认为法庭座次应该按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才最合理。首先,今日系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害最烈,且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 他义正言辞地维护了当时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以上只是从《修养》课程中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内容的角度,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做了一些思考。笔者始终认为,《修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基本就是一个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只是各部分内容对学生素质关注的焦点不同而已。况且,《修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事例研究也是《修养》课程理想的教学模式。事例研究模式不同于课堂教学中的举例,教师的举例是为了说明问题或证明某种观点,是教师在讲授模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而事例研究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是与讲授模式相对立的,事例研究模式强调“事例中心,参与中学”。[12]事例研究模式是以事例为载体,以学生参与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
事例研究模式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成功运用。每学期开学,教师会要求学生成立一个6到8人组成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要民主推荐一名组长,而这个学习小组就是事例研究模式开展的主体。教师一般在每学期前两周会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讲解示范。之后,教师让学生准备下次课堂上讨论的社会热点问题,要求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做主题发言,再请其他同学讨论,最后教师做适当点评。我将这一事例教学命名为“每周道德与法律发现及其评论”。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很受学生欢迎,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范式,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以“每周道德与法律发现及其评论”为载体的事例研究模式的开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具体的事例研究中,同学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思考。事实上,这就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和“转识成智”的过程,也是主体素质不断丰富的过程,亦是学生理想人格生成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理想和人格的关系来说,人格是理想的承担者,理想是人格的主观体现。人的认识、意愿、感情、想象等因素综合地体现在理想之中。在把理想化为现实的过程中,人格也得到了培养。” [8]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 肖群忠.“人的价值”的含义与特征[J].西北师大学报,1988(4).
[3]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 夏国乘,易宪容.论人的价值和人生理想[J].社会科学,1986(11).
[6] 万俊人.论人生理想与人生价值[J].哲学动态,1988(4).
[7] 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 李朝东.现代教育观念的知识学反思[J].教育研究,2004(2).
[9] 傅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J].教育研究.2008(5).
[10] 张希希.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J].教育研究,2006(2).
篇4
关键词:生涯咨询;叙事生涯咨询;案例分析
1 叙事生涯咨询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1.1叙事生涯咨询
叙事,即叙说故事,通过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对话,使“问题故事”转化为“较期待故事”的过程(肖凌,李焰,2010)。叙事生涯咨询(narrative career counseling)是生涯咨询领域的一个流派,以叙事作为主要的方式,从而帮助个体解决生涯相关的问题。侯悍超等人(2014)将叙事生涯咨询具体定义为将个体的生涯隐喻为一个故事,咨询的过程即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书写故事,并对这个故事进行解释、改写和续写的过程,让来访者为自己的生涯赋予意义,并建构未来的幸福生活。
1.2叙事生涯咨询的理论基础
1.2.1现实所持的态度
社会建构论认为,现实是由社会建构出来的,即在我们的社会里,信仰、法律、社会习俗、等所交织成的心理现实,是长时间的社会互动形成的。此外,现实是由语言构成的,语言的变动性为我们改变来访者的问题故事提供了发展新语言的机会。
1.2.2叙事与个人生命故事的关系
个人在叙述故事时,会有偏好性地选择某些故事作为生命故事的题材,并对这些故事进行时间和空间的组织,以此来形成个人生命的意义。
1.2.3问题产生及咨询目标
人之所以会产生困扰是受主流故事的压迫,而忽略掉故事中的其它题材的可选择性和多样性。叙事生涯咨询目标即为重新述说个人的生命故事,发现边缘性的故事,从中发掘自己的潜能,形成新的主线故事。
2 案例分析
2.1案例描述
2.1.1主诉
现在马上就要上高三了,但自己一直纠结是走艺术类高考还是和同学一样参加普通高考。自己成绩一般,高中课程也相对偏难,理科还好,文科就不想背,也没有什么学习动力。好像自己从小到大只有在美术上取得过好的成绩,虽然没怎么参加培训班,但是有参加过比赛,拿过奖。
父母对我参加艺术类高考非常反对,认为家里从来都没有走绘画这条路的人。其实也能理解爸妈的心情,自己也知道真的走艺术这条路,也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但是参加普通高考又感觉相比其他同学,没有任何优势。现在感觉很焦虑,也没有学习动力,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1.2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应
咨询师观察:来访者穿着朴素,思维连贯,逻辑清晰,语言流畅,且自知力完整。语速略快,有一些紧张,在叙述时情绪略显沮丧。
母亲反映:有艺考的想法大概在一个月前,和我们说的时候,我们坚决反对,为此和她爸爸有过一次较为激烈的冲突。现在她自己也处于矛盾状态,因此没有任何学习动机,上课老师反映经常走神,回家写作业效率较低。
2.2评估与诊断
2.2.1心理状态的评估
精神状态:略显紧张焦虑,在叙述时会有沮丧的情绪。但自制力完整,思维清晰,无幻觉、妄想。
生理功能:疲劳,入睡困难。
心理功能:情绪略显低落,焦虑,但逻辑思维清晰,语言表达明确,感知力正常。
社会功能:学习主动性下降,与父母存在冲突。
2.2.2诊断与诊断依据
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2.2.2.1 根据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该求助者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 一,自制力完整,且有现实检验力;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因 此不属于精神病。
2.2.2.2引发求助者内心冲突的刺激为现实刺激。
2.2.2.3由报考方向引起的焦虑、沮丧等情绪并不是十分强烈,持续时间不超过 三个月,且不良情绪没有得到泛化。
2.2.2.4社会功能只是轻微程度受损,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人际交往等。
2.3病因分析
生理因素:无明显生理因素
社会因素:负性生活事件;生活环境的变化(转学、搬家等)。
心理因素:不合理认知,认为自己从小到大只有在艺术方面才会取得成绩;追求别人的关注;自卑心理。
2.4咨询目标
2.4.1与来访者共同梳理其生命故事,让其发现被忽略的边缘性故事,发现自己积极正向的力量,提高其自我认同感。
2.4.2帮助求助者重新分析艺考和普通高考的利弊,让其理性看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2.5咨询方法
2.5.1通过访谈,让来访者叙述出每个阶段对她影响较大的故事,并共同归纳出每个故事的生命主题,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形成来访者的初期生命故事线。
共整理6个生命故事,并梳理每个生命故事的主题,形成来访者初期的生命故事线(见图1)。综合来看,这些故事共同的主题是“只有在绘画方面取得过成就感,在其他方面都做不好,也不被他人认可”。
<D:\123456\速读・下旬201511\速读排版11下打包10.11\Image\QQ截图20151009195633.png>
图1 来访者初期生命故事线
2.5.2帮助来访者发现被忽视的边缘性故事,即在其他方面(除绘画以外)的正向事件,并且重新梳理自己的生命故事(见图2)。
<D:\123456\速读・下旬201511\速读排版11下打包10.11\Image\QQ截图20151009195759.png>
图2 来访者重新梳理的生命故事线
2.5.3让来访者重新评价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和被忽视的潜能。
2.5.4客观评估艺考和普通高考对于自身的利弊。
2.5.5鼓励来访者和父母理性表达自己的想法,缓解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篇5
[关键词]《返老还童》;本杰明;爱;生命
大卫・芬奇导演的《返老还童》,故事貌似荒诞,讲的是男主角本杰明出生时是一个老头,随着时间无情流逝,他经历着时代和个人的变故,也愈发年轻,最后变成婴儿离世。
影片的叙事手法并不新奇,以弥留之际的女主角听女儿阅读日记开始回忆的方式,缓缓拉开故事帷幕。而且为了增强观众的信赖和投入心理,影片间或中断遥远的人事,返回到观者和说者生活的当下,现代的医疗环境、飓风……自然而熟悉,让人无法调动怀疑的念头,并且愿意去相信这个让我们感动的故事。
这感动持续到影片最后一秒。将一个人一生所经历的成长、变故、衰老甚至辞世都以一种别样且细腻温婉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无论是正处在年华老去的老者,还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心中都能产生某种思考。
这感动和思考,不仅限关于爱情,还关于大爱,关于生命。
一、爱情:相逢、相爱、相守、流年
相爱的人总会相逢.老态龙钟的童年本杰明和天真烂漫的6岁黛西相遇,外在的相貌差异,在成年人眼中不可思议,可孩子清明澄澈的心灵相互吸引,爱的种子悄然埋下。
本杰明到17岁(外貌则是五十多)开始闯荡世界,告别时,爱情已在少年人的心底悄悄萌芽。当二十几岁的时候再相逢,他是40多岁的外貌,她则是花蕾一样美妙,种种机缘还在牵扯他们相爱的脚步。
电影里有大量的画外音,其实就是本杰明对命运的思考。“有些时候我们就活在即将发生冲撞的轨道上,浑然不知,无论它是意外发生的还是蓄谋已久的,我们都对此无能为力。”数个偶然造成了黛西的车祸,其实也是对命运无常、充满偶然性的实证。但正是这些偶然,让一直交错行进的生命终于有了交会的一刻.冥冥中也是对相爱之人的成全,亦或偶然中的必然。
车祸后,黛西因伤病告别舞台,年少轻狂的喧嚣静止,埋藏在内心的爱终于有机会热烈喷发,还有了女儿。可是本杰明却不得不思考,他不能像其他父亲那样陪伴女儿长大,有一天他会成为哥哥、弟弟……不能给妻儿正常的家、长久的爱。为了更长远的幸福,本杰明为母女俩准备他所有的经济储备后,开始浪迹天涯。掩门出发那一刻,屋里是孤单的母亲和幼小的孩子。有些人无法理解他的离开,认为也许他可以留下,其实本杰明是背负着无奈的痛苦和难舍离去的。
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已经蒙上了岁月的尘埃,貌似少年的老年本杰明已经接近痴呆不认识黛西了。黛西或许一直在等待这一天,眼睛里看不到失望,因为那是他们的约定。而总有一些记忆无法抹去,儿童面貌的本杰明爬上屋顶、手指远方,还记得妈妈的墓地,不是想不起黛西,只因为她在他的记忆最深处。
黛西天天守护在本杰明身边,陪同他慢慢忘记从前,忘记说话.忘记走路,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记录被倒着播放。最后的日子,就像是故事的开始,一老一少,只是老了的是她,年幼的是他。在生命的一首一尾,没有了爱情的热烈,更像是两代人的相处。她苍老的身影,手牵幼小的他.走在铺满落叶的小径,偶尔她弯腰,给小小的他一个慈爱的吻。
永别的时刻还是来临,黛西坐在椅子上,抱着婴儿的本杰明,“他似乎知道我是谁”。镜头特写了婴儿本杰明深深凝望黛西的眼神。最终天使般纯洁的他躺在她深情的目光和温暖的怀抱里,最后看了她一眼,缓缓闭上了眼睛。此时.命运完成了一个轮回。最初垂垂老者的他和年幼的她。最终祖母般的慈爱和孩子般全身心的依恋,无论外在的年龄有多大的差距,爱,始终在两颗心最深处。即使身体已经离去.心会永远留在爱人这里。
在生活中,老年人对过往记忆的遗忘和身体上的衰老,符合自然规律;对一般人而言,即使难过但似乎可以接受;可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强烈的画面反差,使观众变得无限伤感、难以平静。影片用怀旧色和彩色不断交替,节奏缓慢,暗示时光无情、无息地流逝,加剧了这种感伤。但难得的是,影片并没有为追求悲剧气氛刻意安排本杰明孤独死去的情节。而是给了这样一个忧伤但温‘暖的结局。似乎在劝解人们,好好活着、珍惜相爱的人。在时光的流年里,到最后你会发现,没有永恒的财富、权势。没有常驻的青春,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最重要也最可珍惜。
二、大爱:温暖、爱、希望、鼓励
电影的主线围绕本杰明和黛西二人的爱情展开。其中又穿插着几个人一生的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不同人曲折的生命轨道。外表粗俗的船长有着发自内心的艺术家梦想:阔别数十年的情人游过英吉利海峡,执著实现当年梦想;善良的母亲博爱的情怀。还有寓意深远的道具,比如钟表匠制作的倒转钟,大概在渲染故事的荒诞性和人们挽留时光的现实性.还有数次出现的蜂鸟,这种奇特的小鸟以自身的奇迹见证了生命和爱的奇迹……
本杰明能有一个完整的人生,离不开他生命中这些重要的人,是他们的养了他、丰富了他、鼓励了他。随着时光流逝.这些人又用离去成熟了他面对生活的心。影片之所以打动人心,也离不开这些不会说话的道具,它们出现在影片短暂的细节处,深化了影片的寓意和感人力量。
黑人母亲奎尼是母性的代表。正因为她博大温柔的母爱,才使本杰明有了健康的心性,才会有后来的故事。还有静穆的养老院里那些各有所长的老人。年少的本杰明虽不能动,但他却用孩子的好奇心打量着周围,聆听老房子的呼吸。好奇伴他度过了孤单又宁静的童年。生活在他身边的每个老人都是一部传奇剧,这些阅尽沧桑的慈祥老者传授给本杰明丰富的人生体验。有老人教他弹琴:演奏钢琴不是为了演奏得多好,而是能否可以演奏出内心的世界。于是本杰明在年幼和苍老时都弹着简单的旋律,弹出了内心的孤独与困惑。
与本杰明有过短暂美好爱情的会长夫人,她不仅给予本杰明一段美丽的回忆.数十年后风韵不再的老妇还实现了当年的梦想。“艺术家”船长,教会他像一个男子汉那样面对风浪、面对生活。还有那个遗弃他、内心又深爱他的父亲。
在本杰明的一生中。爱他的人相继出现,来自人性伟大和善良的一面――亲情、爱情、友情,给他的生命带来光明与温暖,但是他们又相继离去,生死别离,锻炼出一个愈加成熟淡定的本杰明。
当永失我爱的悲伤来袭,人们常会沉浸于追忆而无法自拔。钟表师就因丧子之痛制造倒行的时钟。幻想时光倒流,可是倒转时钟终究被取代,变成了现代的电子钟,丢弃在仓库的角落里。最后被飓风带来的大水冲走。或许这是电影所传达的主旨之一――时光无法阻挡。人类战胜不了时光,惟一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人生里,从容迎接每一刻的来临,简单地活着,充满爱和希望地活着。
本杰明曾写给女儿这样一段话――“一件事情,无论 是太早,或者对于我们来说太晚,都不会阻拦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这个过程没有时间的期限,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始。要改变或者保留原状都无所谓,做事本不应有所束缚,我们可以办好这些事,却也可以把它办砸,但我希望最终你能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我希望你有时可以驻足这个令你感到惊叹的世界,体会你从未有过的感觉,我希望你能见过其他与你不同的人们,我希望你能有一个值得自豪的一生!如果这和你想象的生活不一样,我希望你能有勇气……重新启程。”
以文字的方式教育、鼓励女儿,自由而勇敢地探求世界的奇异和生活的精彩。其实,这未必不是对自己的鼓励,对银幕前每个人的鼓励。同时这些哲理蕴意的台词,也加强了影片的人文色彩。
故事最后,风雨大作的病房窗外,伴随着黛西的离世,一只蜂鸟也扇动着翅膀有力地飞向远方。传奇落幕,但是对爱和生命的执著,仍将在世间延续。那个小小的身影,在银幕内外的一片悲伤中,带来一些类似于希望和纪念的遐想。
三、生命:偶然、缺憾、奇迹、告别
生命本偶然,也并不都完美。偶然的生命――本杰明,出生就是不正常的、甚至可以说是怪异的孩子.年轻的父亲因为丧妻的悲痛和对奇异初生儿的恐惧抛弃了他。
偶然也幸运的是,收养本杰明的奎尼夫人.是一位近乎伟大的黑人女性。她丝毫不嫌弃看起来像个怪物的弃婴.充满怜爱的目光中散发出女性的温柔。她说:“这个孩子本身就是个奇迹。”她将每个生命都看做是上帝的儿女,生命生而平等。自本杰明站起来的那一刻她就认为本的生命就是个奇迹.并鼓励这奇迹变成现实。
生命的开始和结束,超越了人类的掌控。“谁也不知道接下去会发生什么。”假如有一段正常的健康路程,应该好好感谢生活的厚爱。假如。被命运忽略,以一种带有缺憾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不独指本杰明这样的形式,也指残疾、疾病等等一切的不圆满,那么,就勇敢接受这份特别的命运。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奇迹,值得深爱,值得珍惜。谁也不知道,谁最终所见的风景是最美的。崎岖艰难的道路上,或者就是绝美的独特风景。
“有些人就在河边长大,有些人被闪电击中过,有些人对音乐有着非凡的天赋,有些人是艺术家,有些人游泳,有些人懂得纽扣,有些人知道莎士比亚,而有些人是母亲,有些人……能够跳舞。”每个生命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但每个存在都可以是奇迹。用心去生活,用爱去爱身边的人,只要有梦想。就像本杰明曾经的情人,68岁游泳穿越海峡的会长夫人所说的:“没有什么不可能!”正是有了诸多奇迹,世界才多彩,生命也才愈加丰富。
再曲折的人生也有尽头,再绚烂的故事也有结局,再传奇的角色也要面对衰老和死亡。所以黛西会因看见游泳池里青春逼人的女孩而流泪感伤,特别是面对冰冷的死亡,少有人会认真想过,或者回避讨论这样的终极话题。船长临终的告白,冷峻而清醒,告慰了无数徘徊的心灵,“你可以像疯狗那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你的命运。但是等最后一刻到来之时,你只能轻轻放手”没人能够例外。本杰明在为父亲送别时,也是用这句话让临终的灵魂平静地离去。无论有多少牵挂和难舍,无论对命运有多少爱恨,大限来临时,只能轻轻告别。影片结束时,那个如天使般甜美可爱的婴儿本杰明,在白发苍苍的爱人怀抱里静静闭上了眼睛。那一刻,相信有太多观众流下了眼泪。
四、结语
篇6
朋友就是那一杯香甜的热牛奶,冲淡你心中的苦痛与酸涩。朋友就是那一粒冰凉的薄荷糖,让你心静神怡,清爽愉悦。同样的,朋友也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把心里的故事说给我们,把心中的悄悄话讲给我们,把人生的真谛,生命的启示亮给我们,让我们一生受用不尽。
烦躁时,朋友是一本意味深长的散文集,真切动听的言语,打动你的心扉,吹熄你心头的缭乱之火。
宁静时,朋友是一本古老的诗话集,为你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诗的国度遨游,在油彩的天堂起舞飞扬,让你捕捉生活的灵感,采撷生命里的幸福和快乐。
悲伤时,朋友是一本兴味盎然的漫画集,逗你开心,逗你展颜。每一笔描摹都在告诉你,亲爱的朋友啊,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幸福。
骄傲时,朋友是一本故事集,为你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告诉你人生的路还长,应虚心面对每一天;优秀的人很多,要谦虚谨慎,学会做一个更完美的人。
失意时,朋友是一本精彩的小说,为你讲述一段曲折艰辛的人生,一个悲惨伤怀的故事,鼓励你,勇敢地抬起头,面对人生,面对困苦和艰辛!
篇7
人的一生是一场旅行,亦是一场修行。我们会走到很多地方,遇见不一样的人,邂逅生命的点点滴滴,最后沉淀而成或许是类似《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文字,也许只是短促而低沉的一声叹息。
在安静的午后,泡上一杯清茶,翻开这本书,感受着一个个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总有那样几个故事冷不丁就打动了我,乱我心神。书里的故事有温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寞的,有疯狂的,甚至无趣,甚至胡言乱语。有些人失去事业,有些人失去爱情,有些人失去生命,可最后的结局却是意外的相似——放下,朝前走。我想,张嘉佳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坐一会,喝一杯,看看风景,带着祝福,向前走。总会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时,请以幸福的名义接受。然后,以幸福的名义去祝福。愿生命中每个亲爱的人,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惟愿人同此心。
书中有一些我很喜欢的句子,比如“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诚然,这只是故事,它只活在作者的笔下,读者的心里,一如书名——路过。
犹记得郑愁予的《错误》一诗,“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曾打动了多少年轻的心!一个美丽的错误,只因我是路人。终其一生,我们将遇见的美景何其多,甚至可以人为地抉择,然而终究只是路过。
生命中总有一些人出现,而后消失不见。也许他带走了我一部分记忆,也许带走的是我一部分感情。这让我不解,让我困惑。这样的心态也许将陪伴我走一段长长的路。可是,朋友,不要害怕。这是一位行者,他像侠客一样,在你的世界里留下了英雄的梦,却忘记叫醒你。
佛家说“人生是一场修行”,无关风月,无关财富,悲喜交集,爱恨交缠。这一场修行,是一条漫长的路。找不到朋友时我们孤独,找到朋友时互相不理解,失去朋友时我们伤感——这是修行。年少时血气方刚,向往自由的蓝天,年至不惑,开始害怕失去他们时光阴飞逝,失去了,怅然若失——这也是修行。
生活,修行,且修且行。行,不是为了修,而修,是为了行得更远,行得更美满,行得更梦幻。
人生短暂,“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王羲之《兰亭集序》)。风景不可阅尽,每个人都期望“好景常在,好花常开”。对人生的倔强执著,对死的厌恶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我们痛恨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哪怕只是回头看看走过的足迹。一路上,留下多少伤心的泪水,痛苦的;留下多少喜悦的欢笑,激动的欢呼……但我们知道,它始终无法回头。
篇8
人生有太多的遇见,擦肩而过是一种遇见,刻骨铭心是一种遇见。有很多时候,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无论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还是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对于心灵,都是一次历练。
中年之后,渐渐懂得:
爱是一个过程,只有爱过、伤过、痛过,才会成为一种经历,我们也才更懂得珍惜。所谓的天真,总是历练不够;所谓的成熟,只不过是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也还会面带微笑。爱的时候,让他自由;不爱的时候,让爱自由。
中年之后,渐渐懂得:
这世界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符合想象,有些时候,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也有些时候,星不是夜的故事,情不是爱的故事,许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许多事看着看着就淡了,许多梦做着做着就断了,许多泪流着流着就干了。人生,原本就是风尘中的沧海桑田,只是,回眸处,世态炎凉演绎成了苦辣酸甜。
中年之后,渐渐懂得:
婚姻是用来经营的;生活,是用来成长的;智慧,是用来飞翔的;眼泪,是用来坚强的;流年,是用来回忆的;幸福,是用来珍藏的。沧桑,或许会催老了容颜,但经历,永远是人生一笔无价的财富。
中年之后,渐渐懂得:
这世界上,有一种心情叫承重,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用加法的方式去爱人,用减法的方式去怨恨,用乘法的方式去感恩。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失,而是拥有一颗善待自己的平常心。
中年之后,渐渐懂得:
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注定是被人等的。一件事,再美好,你做不到,也要放弃;一个人,再留恋,不属于你,也要离开。每个人的生命都免不了缺憾,最真的幸福,莫过于一杯水、一块面包、一张床,还有一双无论风雨都和你十指相扣的手。
中年之后,渐渐懂得:
生命,是一场孤独的跋涉,一个人走,一个人跑,一个人流浪;一个人哭,一个人笑,一个人坚强。一场磨难,是一场洗礼;一场伤痛,是一场觉醒。走过,累过,哭过,才会成长;痛苦过,悲伤过,寂寞过,才会飞翔。
篇9
那么,也只有她,能融合出人生的全部吧……那就是在雄鹰的目光之中,在水流旁,在绿荫偶尔的遮映下的小草吧……
就是那些天天都可以见到的小生命,那些白天在日光下一边享受一边工作的艺术家,那些夜晚在小树底下低声细语的恋人,难道他们就是伟大人生的演义者么?
是的,也许他们从春天的萌发,到深秋的枯竭,没有那个人会刻意欣赏他们,但他们的故事的确很美好,和你的人生同样美好……
小草就是这样,在你不知晓的时候,演义这与你同样的故事……
虽然生命的过程注定的他不能有经历寒冷与大雪的机会,但是对于这样一个脆弱的生命来说,一滴小小的雨滴足以可以折断他的叶片,而那倾盆的大雨,就会带给他一种生命的煎熬。
而你在这时又怎么样呢?虽然大雨很难能摧毁我们,但是人生的大风与大雨足以让一个人承受与小草同样的生命的煎熬,与他在同样的挣扎与喘息。
但是,小草又与人们有明显的不同,在大风大雨之后,不会有一棵小草会在大风大雨之中失去生命,二会越发显得茁壮与翠绿,在大风大雨之中享受过痛苦的甘甜,充分的雨水,造就了不仅是丰满的叶片和发达的根系,而且还有的是在下次风雨来临之前的勇敢与乐观。
而人类,因为有着比一般生物更具有的智慧,所以没有了小草在风雨来临之前的那一股闯劲,而变得退缩,而这样,就显得人类的生命变得那么脆弱,变得不堪一击,从而在风雨的潮流中被大水冲走。
其实,只要在风雨中能承受的住,人也好,小草也好,都能在风雨中变得坚强起来,变得勇敢去面对下一次的风雨,而大部分的人都倒在第一次风雨中,很少有人能度过第二次风雨,与小草一同享受甘甜所带来的快乐……
篇10
[关键词]陈凯歌电影;生命存在;生命体验;现象学还原
多年来,陈凯歌的电影具有把艺术理性、哲理思辨和思想革新进行整合的倾向。一般来讲,第五代影人比较注重对作品的形而上思考,他们已不再是用电影画面讲故事、说道理,而是通过镜头展示人的生存层面,从生命存在、生命的体验、存在艰难与困惑等角度去思索人生、关注存在,把人这个曾一度被遮蔽的主题再次加以敞亮。从陈凯歌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开山之作《黄土地》、《孩子王》,还是口碑和票房都不错的《霸王别姬》、《和你在一起》,包括没有公映的《风月》和曲高和寡的《边走边唱》,直到现在的《无极》,都充满了对生命哲学的深度思考。这体现了陈凯歌一贯的艺术目标――在史诗格局中注入文化反思,达到超理性、抽象性和哲理意味的融合与统一。但是这些哲思理想高度饱和、常规故事高度稀释的影片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而言相当复杂沉闷。
在陈凯歌眼里,影像不是用来叙事的,影像直接传达着导演的思想观念。电影是人运用机器创造的影象幻觉,摄影机只能记录下人要它去记录的影像,影片是一个文化符号系统,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符号系统。电影在其诞生之初出现了以卢米埃尔为代表的主张纪实的逼真性和以梅里爱为代表的主张虚构的假定性这两大学派,综合二者之所长则是:既注重写实,又注重写意,使画面影像由表像层面进入到表意层面,由再现外部物质世界深入到内在精神世界;由冷静、客观的纪录到主观情绪的强烈表现;电影所表现的风格需要演员去表演、去夸张、去造型、去变形……一切都是鲜明的,强烈的、非现实主义,非生活常态的。在中国电影史上,这方面的代表作应数陈凯歌及其系列影片。但正是这种由外而内,主观强烈的表现方式,正好印证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的哲学理论。
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核心“是使自然态度的理解从属于现象学还原,并同时借助世界的先验构成性来阐述还原法。”一般认为,胡塞尔的还原包括三步:第一,现象的还原。通过还原,一切已知之物就变成感官中的现象,这现象存在于意识之中并通过意识被直觉认识到。这种强调直觉、想象、回忆的还原,倒转了人们的视野方向,从面向客体到面向主体,意识。
第二,本质的还原。本质是观念的、先验的,但又是直接地呈现在意识中的,或在现象中的。本质是现象中稳定的、一般的、变中不变的东西。本质的还原就是通过反省自己的主观意识从而获得事物本质的方法。
第三,先验的还原。本质还原之后,最后留下的部分即现象学剩余――纯粹意识,包括自我、我思和我思对象三个方面。
电影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对于一百多年的中国电影来说,一代代电影人的努力与付出构筑了精彩纷呈的光影百年,陈凯歌功不可没。他给中国电影带来形式上的突破,电影语言方面添加的新鲜元素,丰富的形式远胜于其表面的现实意义,这都彰显了一种从现象到本质直观的特性。电影所呈现的时间消失了,空间改变了,一切皆需要用观众的电影想象去还原。
一、由表象层面进入表意层面,现象的还原
法国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率认为电影的语言主要是符号:“它由一个个人们看电影时本能地加以译解的复杂符号网络所构成。”陈凯歌早期的创作,像《黄土地》、《大阅兵》和《孩子王》,在这些部作品中,黄土地,阅兵式,山顶上简陋的小学校,成了一种符号。通过这些符号,明显地体现一种结合文化反思、叩问历史的理性主义精神;同时,崇尚造型、影像表意、在广阔的西北高原和黄河背景上展开诗化的电影叙事,构成了以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革新电影语言的标志。理性精神和电影诗情的综合,是陈凯歌的特点,是他个人经历和学术造诣的鲜明印记。这种以客体为意义表达中心,把电影语言及叙事结构作为客观对象,既是他个人电影风格的展示,也被视为第五代电影探索的一条轨迹。更体现了由表象层面进入表意层面,从面向客体到面向主体,意识的探索精神。
在《黄土地》(1984年)中,给观众印象较深的是那些山梁,那些被摄影师顶到画面上端的地平线,那地平线上的八路军的小小身影,那个憨憨的小身体与大群求雨农民反向跑动的慢动作镜头。通过画面表象,让观众意识到:“黄土地”这个符号,不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个文化上的理念。“黄土地”象征着那种沉积在民族文化深处的保守性格和无法挣脱天命的悲剧感。但影片的价值并没有停留在这一明显体现着现性精神的结论上,而是更深层地表达出对“黄土地”的复杂感情。在电影中,通过两个大场面的对比表达出来:即安塞腰鼓和农民祈雨。在前一个场面中,使用了全片中少有的晃动镜头,满山遍野之中,上百名青年农民在兴高采烈地打起了腰鼓,尽情释放着欢乐情绪和使不完的力气,好像一切都在瞬间变得生机盎然;后一个场面则非常压抑,无数瘦弱的老农向画面尽头缓缓奔去,传达出一种茫然无措的感觉。这两个场面都象征着力量,但前一个意味着生命本身积极进取的力量,后者则表现着不知所终的盲目的力量。
《大阅兵》(1986年),陈凯歌在电影语言方面有了新的探索:他不单纯把电影作为再现生活的手段,而是作为揭述和评价生活的工具,重视画面多型,敢于大胆地注入自己的感受,影片重视对画面上人物运动的处理,他的影片受到影视界好评。但他刻意追求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脱离了中国观众的传统文化心理和长期以来的欣赏习惯,因而也与观众拉开了距离。在谈到拍摄《大阅兵》时,陈凯歌表示“虽然阅兵本身没有什么值得介绍的,但它正是由个体组成了群体的方队,方队就是显示了群体的力量,表达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影片正是从个体切入,描述一群出身和个性不同的士兵和指挥官,为了天安门阅兵而在郊外接受严格的操练,过程中各人有不同的反应和省悟。方正是表层的形式,正是这种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精神。
《孩子王》(1987),开始那几分钟的长镜头:远远的小山顶上的一座简陋的小学校,从早到晚,整个场景几乎没有变化,只有细心的观众才能发现色调的变化――由灿烂转到灰暗。这不正是我们那几年的现实写照吗?几十年来,政治的天翻地覆、风云激荡都没有能影响这个荒僻的小山村,山依旧、水依旧、人依旧,特别是那首古老的没头没尾的歌谣“从前有座山,……”导演的喻意已非常明确,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正像这老和尚和小和尚讲故事一样,一遍一遍地重复着而毫无新意。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精英人物之一,陈凯歌由《黄土地》的恢宏、《大阅兵》的崇高,到《孩子王》票房的挫败,陈凯歌经历了一段几近绝望的挣扎与突围,其哲理追求:在中国的社会使命与西方的文化诉求中呈现,在历史的真实与年代的谎言中呈现,在寓言式的历史景观与情节、人物命运的呈现之间,让观众感受到了一次次心灵的净化,一次次灵魂的撞击。
二、从生命存在、生命体验的角度去思考人生,本质的还原
电影对观众存在一种内在的影响,这种内在的影响的意思是:“观众通过故事的来龙去脉,知道影片中一件东西比他看上去重要得多”。每部电影作品均包蕴一定的文化阐释价值,而且是多方面的。电影由人创造,并因人而存在,其中心必然是人的生命形式和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人才是美的,只有充满生命的人才是美的。电影艺术只有与人的生活、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能叩响出生命的感觉,探寻到生活的意义。
透视生命,首先要展现人的生存方式的思考。高明的电影叙事和观赏正在于滤去浮动的烟尘,聆听生命真实轻微的音色。对每个具体的生命过程而言,浅的是人生的表象,深的是人的情感世界;对于电影来说,体验生命、思索生命、展示生命生存的方式,是电影艺术魅力的源泉。《霸王别姬》(1993年),以宏大的叙事方式,反映从抗战之前到结束中国最独特的一段历史,讲述了一群演员和那个时代下中国人遭遇的命运变迁,三个人物的命运浮沉又同中国的国粹――京剧联系在一起。程蝶衣从小依赖师兄段小楼,随后演变为一种爱情,但是段小楼对待他的感情却显得暧昧和模糊。段小楼和菊仙的异性恋,也是菊仙更为明显。同性恋和异性恋的矛盾,人物的命运与历史背景的交融,构成了残酷的现实,所有的痛苦和快乐必然都有一个归宿。当霸王、虞姬、都身心俱毁时才知道这原来就是一出戏。在《霸王别姬》中,人物真正成为影片的主角而非符号,生与死,爱与恨的感情冲突贯穿始终,戏剧性的加强使影片变得动人起伏。人物的悲欢离合,京剧的艺术魅力,京剧艺人的悲惨生活,既有着对人性的思考和人生存状态的表述;同时,通过几十年的时事风云,又道出了人生经历犹如“戏梦人生”的感叹。
透视生命,把生命的体验更多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情感是电影创造的核心,影片对生命感觉的捕捉,经常表现为对情感的凝聚与剖析。电影叙事以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方式为主,将心比心,以情动情,是沟通创作者和观众心灵的最有效的途径。《和你在一起》(2002年),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讲述了一个现代都市情感戏:一个从小镇到北京学艺的小男孩刘小春与父亲刘成、江老师、于教授和一个美丽女郎莉莉之间发生的故事。刘成望子成龙,小春被莉莉的美丽和善良吸引,江老师恃才傲物,平平常常的小人物和你一起体验平淡而美好的生活。心酸的故事,经典感人情节连接着观众的心,让观众一次又一次地掉下了眼泪。民族乐器的纯熟演奏与江南小桥流水的画面、市井小巷的画面糅合在一切,构筑了一幕幕精致的画面,通过光线色彩,蒙太奇、演员的台词等,将生活细密地浓缩成了一部精品。影片温婉、人性及美妙幽默俱在,但在温情中始终保持着对现代中国社会含蓄而尖锐的社会判断。
《风月》(1994年),陈凯歌把象征、寓言放到一个历史传统的旧式家庭故事中,里面充满了爱情、挫折和阴谋,是他“戏梦人生”的再现。《边走边唱》(1989年),一老一少走在山间,为了那个自己也不愿捅破的谜底而顽强破译的瞎子,这是我们人类自己生存的写照, 更是一曲回荡在远山间的苍凉酷烈的生命悲歌,让人身心颤栗。
从生命存在、人性异化的角度去思考人生:让观众通过银幕眺望人生万象,在短时间内直接感悟生存哲学的魅力;让观众通过反省自己的主观意识从而获得事物本质,以还原的方法来考察事物的本质,将影象的主体还给观众,让观众自身经验来思考人及生活世界,去认识世界的本质。这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陈凯歌的电影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独特魅力。
三、主观情绪的强烈表现,先验的还原
先验的还原,就是从现实中排除事实性,返回到作为一切意义的基础和意识,最后留下纯粹意识的部分。到了21世纪,陈凯歌十分注重以他的主观意识来表现现实,将题材加以变形是此种表达方式的最佳电影叙事方式。“影片强调内在实质超越客观外表。在影片中,存在着高度的修饰和对现实的重新塑造,摄影机成了评论主题的手段。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变了形的’想象,才使影片在艺术上引人注意。”就像《无极》描述的那个雪国,导演构建了一个虚空世界,造出一桌又一桌神话般的盛宴,虚幻缥缈,如鬼狼的台词“真正的速度是看不见的,就像风起云涌、日升月落……”。
在《无极》中,陈凯歌解码――意识先行。这是一个爱情的故事,一个女人倾城和三个男人光明、昆仑、无欢间的爱恨。故事从一个女孩对爱与生存的选择开始,到她对自己的选择去选择结束。杀戮与爱情,为了承诺和选择,仁慈与谎言同样,一个不经意的伤害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在视觉特效方面,陈凯歌强调写意概念。《无极》的结构、人物设定,构图,表象是非常中正,有理有据,但那雪国实际是一个梦幻的世界。它不像戏剧结构那样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而是根据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变化,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穿插起来安排结构,使影片的结构形式纵横交错,意境深远,也为各种技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无极》中,撇开故事、表演和台词不谈,几个人物的名字就耐人寻味:光明、昆仑、满神、倾城、无欢。这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一种“高、大、全”的意味,一个“理想国”开始建构了。
在画面图像方面,陈凯歌强烈的主观意识。在《无极》中,红色、黄色、黑色、白色,将人物的性格、心理、情感与环境气氛、影片风格融为一体,给人的印象深刻。从造型、色彩及构图等基本元素来看,画面图像强烈的主观意识,超常的色彩与构图处理,各种非现实主义的变形手法和独特构图的影像符号的运用,大块的写实与大块的写意的结合,极大拓展了影像镜语的震撼力。
在电影主题的运动方面,陈凯歌关心的是人及人生存的这个世界。人们对于电影的运动往往只是从总的主题方面去看,往往只一般地记得发生了什么事,其实运动的象征手法也可以用来表现其他的思想感情。《无极》有很让人感动的地方,尽管它隐晦而又复杂,但其实就是表达最普遍的人性――自由。影片中出现的两件羽衣,一件白色的羽衣,是无欢给倾城穿的,把她关在鸟笼里,作自己的,而倾城被昆仑救出时,恰恰是用这件羽衣飞上了天。黑色的羽衣,是用来束缚鬼狼的,而最终却也成为了自由的工具,一个非常精彩而意味深长的设定。魔幻王城里到处都是鸟的标识,而他们没有一个人拥有自由。奴隶们看到曾经的奴隶昆仑穿着鲜花盔甲,昆仑说:“当光明把一块肉放在我面前时,我站了起来。但你们今天站起来,不是为了肉,而是为了你们的渴望。”而“渴望”偏偏又是放弃了自由的鬼狼教给他的。导演想要说的是,获得“自由”的前提,首先是对自由的“渴望”――自由不是人家施舍的,而是你渴望自由。
故事还是陈凯歌的,虽然这是一个奇幻世界,但爱仍是身边的爱。不要试图一遍看懂《无极》中的隐喻,事实上陈凯歌藏在背后的还有很多很多。他的电影不让观众轻易逃脱,总是让观众想到很多:借助于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而理解他的影片,让关于意识对象的信念问题悬而不决,从而把一切客观的、主观的东西都还原为现象――走向本身,对人及人生存的这个世界的思考。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