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知识竞赛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数民族知识竞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民族团结进步和谐本溪市第五中学创建于1953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学校。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80名。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占14%,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总人数的18%。多年来,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促进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以及五中的民族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提高认识
1.及时成立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学科组长、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责任制,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格局。
为加强民族团结和相互了解,在学校领导班子及各处室的配备中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指数,校级干部中有一名少数民族(满族),中层以上干部中有2名朝鲜族,1名满族,1名锡伯族,切实加强了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2.校领导以身作则,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学校快速发展。校党委紧紧围绕发展稳定的大局,采取教职工大会、专题辅导、座谈交流、印发学习材料等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等方式,使全体教职工正确认识民族团结进步是国策,民族文化是祖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及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学校政教处、团委、工会、学科组等各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当作事关大局的头等大事,积极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全面落实学校思想教育工作任务
1.统一思想,德育先行,加快学校发展步伐
学校建校以来,不断发展,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汉族和少数民族各占一定的比例,大到办学理念,小到生活、工作习惯均有不同,学校又承受着家长、社会能否认可的压力。我们深知要使学校在快速、稳健中发展,办出特色来,团结是基础,稳定是关键。
2.依法治校,加大德育工作力度,创建规范、民主和谐的文明校园
几年来,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美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公共道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行为习惯教育等;坚持民族团结进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让民族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上得去”。
三、为了对各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学校将民族团结教育列入了政治课教学中
一周一课时,并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教育阶段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因地制宜组织好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形式,对承担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师组织专门培训,并把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纳入培训计划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
四、开拓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多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加强民族团结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学校各族师生互相支持,亲如一家,保持了学校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促进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协调发展。主要做法有:
1.抓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横幅、宣传标语、墙报、画报、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在校园内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使广大师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教育,营造和谐民族氛围。
2.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1)通过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宣传民族英雄事迹,教育学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兄弟为中国革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各民族人民一定要相亲相爱,携手共进。?
(2)举行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演讲赛。学校以“民族团结的楷模”“民族英雄”吴秀艳为学习典型,深入开展学习活动,举行了全校性的演讲赛。选拔出的优胜选手利用班会时间,分别到全校各个班级中进行巡回演讲,取得了较好效果。
(3)组织开展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祭扫革命烈士墓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从小就知道祖国的历史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抗击侵略的历史;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热爱家乡,奋发图强,长大以后建设和保卫家乡。
(4)举办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校以增进各族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团结友爱为目的,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竞赛题目包含了从古至今、从朝鲜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及传统文化到全国的民族团结知识。同时,为使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取得更好效果,学校政教处还挑选了几百道民族团结知识题,印发给各班学生,并通过板报、墙报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在全校师生中间形成了学习民族团结知识的良好氛围。
3.利用民族团结教育月、重大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各族师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团结。
如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庆祝活动中,学校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联谊会、板报比赛等,使广大师生寓教于乐,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各年级少数民族和汉族结对子共同策划进行,并将具体活动上报学校,学校安排领导观摩评比,选出优胜学生。
五、校园里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
几年来,学校在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他们的事迹深深的感染和鼓励着身边每一个人,各民族师生亲如一家、水融。
温玉国老师是一位满族教师,多年担任班主任,经常带领自己的班级的学生和少数民族的学生在班级内举行联谊活动,增进民族学生的感情。
音乐教师陈唱,能歌善舞经常教学生跳各种民族舞,如傣族舞蹈《彩云之南》、蒙古族舞蹈《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新疆舞蹈《我们新疆好地方》,等等,让全体师生在互相的交流、合作中实现沟通、理解、接纳、友爱,成果喜人。在舞蹈中不仅使学生们身心得到愉悦,而且也通过舞蹈的肢体动作掌握了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
多年来,第五中学像这样一些民族团结先进事迹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在这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里处处荡漾着同学情、兄弟情、师生情、民族情,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老师们的默默付出,诠释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民族团结情,也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学生。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高等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也有了进一步的增强,高职学校的学生,心理已经趋近成熟,并随着人际交往区域的不断增大,对外界社会交流和了解的机会也不断增多,少数民族学生的各种民俗约束也在他们的生活中成为一种习惯,倘若单纯的给他们灌输思想道德知识及规范,容易使他们反感,进而会感到世界的虚伪和社会的黑暗,并对学校教育产生排斥心理。民族团结教育是学生德育的永恒主题。高校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阵地,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工作。
一、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认同感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对自己民族的热爱,那么这个人将缺少热情和责任感。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理解他们的民族情感,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不能剥夺他们对本民族的热爱,让他们感受处处受到了尊重和平等相待,真切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体会到所有人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认识到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敬互爱,让他们体会到没有因为民族不同而受到了区别对待,让他们首先认同这个学校,认同这个班级,认同这些学生,不排斥同学和周围环境,然后让他们能够主动融入班集体。能够认同学校和班级,主动融入集体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积极生活的基本保障。
二、 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因为各种地理历史因素与各民族风俗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根深蒂固传统思想与现在的社会道德有着矛盾及冲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男尊女卑现象明显:多年的风俗习惯使得少数民族男同学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得懒惰。许多少数民族男学生认为值日、打扫卫生等事应该由女生负责,且在家中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饭不会做、衣服不会洗、打扫卫生不做等等。2、暴力倾向严重(多以藏族学生为例):许多少数民族学生有着严重的暴力倾向,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且喜欢打群架,甚至在藏族学生的习俗中容许佩刀,且有不少藏族学生带刀来学校上课,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3、集体观念淡薄:许多少数民族学生集体荣誉感不强,纪律观念松懈,且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自强不息的精神难以形成。
面对这些现象,教育者需要竭尽所能的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做到以诚相待,以德服人,强化道德规范教育,结合德育课教学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学生的明辨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形式,对学生开展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同时,还要用时代精神感召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如何适应形势以时代精神去感召每一个学生,是高等高等职业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 新时期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
1、道德教育应做到“以人为本”。
道德教育的“以人为本”首先就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而在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本。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生长、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形成了其特有的民族性格、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传统等。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注意民族性,即尊重他们的情感意识、风俗习惯。如藏族学生大部分来自贫穷的农牧区,他们的民族意识强烈,具有浓厚的民族感情,为藏族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他们性格粗犷、直爽、淳朴,生活中带有民族的特殊习惯等。到学校后,由于生活条件、环境的变化,使一些学生不太适应,再加上家庭生活的贫困、学习、生活压力较大,由此常常出现自不能融入集体的情况。针对这些状况,对少数民族学生一定要用理解的心态和眼光,以尊重其民族风俗习惯、情感意识的心理,理解、相信并鼓励他们,循循善诱,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的信任感,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亲和力,也容易取得实效。
2、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民族文化与科学相结合。
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结合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背景,因为文化作为社会主体精神的历史凝聚与积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心理模式及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如语言、服饰、礼仪、习俗、思维方式等,都与汉族有不小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研究这些差异,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抓住传统文化的特点,并采取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形式、活动,使它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中进行推陈出新,这样把民族文化传统和现时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激励学生、感染学生。同时,要坚持民族文化与科学意识相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应该加强科学技术的学习,夯实基础,才能担负起发展民族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的重担,以此才能逐步缩小地区间科技、经济发展的差距,摆脱落后的状态,振兴民族经济,保持社会的稳定。
篇3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 大学生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个体或族群对文化倾向性共识和认可,并因此产生的归属意识。中华文化定义为中国所有民族的文化总汇,既包括汉民族文化,同时也包括了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就是认同自己归属于中华民族,就是愿意承担起历史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核心凝聚力所在。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区,历史上也是多民族文化、宗教融汇、交流的地区,民族成分多、文化和宗教交汇,造成了这个地区文化很难达到高度的统一,因此在新疆加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和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素质的好坏对祖国的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加强新疆地区的中华文化认同,就要牢牢抓住高校这一阵地。
一、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及危机
第一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到历史、语言、习俗、宗教、生活环境等影响,片面重视本民族文化而对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缺乏了解,或了解不深入。新疆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群体之间交流范围窄,封闭性较强,加之长久以来经济欠发达,缺乏与外界联系的媒介,又由于少数民族,尤其是南疆的少数民族汉语水平不高,了解社会、认知社会的的能力不够,这些原因导致他们与社会的脱离,很难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总体而言,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不够。
第二部分地区存在,片面地把中华文化归结为汉民族文化,而对各少数民族文化缺少应有的重视,同时也造成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误解,认为中华文化就是汉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就是汉民族,这造成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缺失。
二、解决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应对措施
第一,革新教育理念,转变“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传统思想认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课程设置里,多加入相关课程,以思想政治工作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造成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而与其他学科无关的错误思想。对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应该体现在任何学科中,而不是单一体现在思想政治课中。
第二,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营造文化氛围。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补充与延伸,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以其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自由,已日益成为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可举办“文化大讲堂”等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中华文化的知识讲座,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设置书法、绘画、民间手工艺制作等实践课程,邀请民间手工艺者进行现场的演练及教授,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又可以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第三以重要传统节日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凝结着深深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体现,利用各种有意义的传统节日进行教育,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汉民族最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除了汉民族传统文化外,还有别具特色的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共同组成了一副生动活泼的民俗节日画卷。首先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契机开展各类的宣传和实践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例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民族歌舞联谊等。其次要加强民族间的了解,可以采取民族间互相学习民族文化的方式。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 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激烈的变革,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高校要走在时代的前列,改革教育理念,用先进而富有感染力的大学精神,熏陶和培养着新时代的学子们;采取灵活有效,而又深入细致的各类活动,吸引大学生,主动认识、了解、热爱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1]《文化研究导论》2004年版,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文化学概论》2003年版,陈华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3]《民俗学概论》2005年版,钟敬文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4]《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2007年版,仲富兰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基金项目:
篇4
较大,经济型精英人才较少;四是城市民族街区基础设施较差,特色尚不明显;五是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较强,对涉及本民族的荣辱、利益等方面的问题较敏感。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市民委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城市民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走在全省前列。
一、主要情况及基本做法
1、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部门支持,为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对民族工作的认识得到加强,对民族工作的关心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几任书记、市长亲自带队深入民族聚居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分管领导深入现场,帮助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如清真宰牛场的迁建、大南门民族文化街区的规划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修缮创建、清真寺消防通道等问题,市领导多次协调、亲自督办,才得以落实。每年开斋节,市几大班子领导都专程到南关清真寺,亲切慰问回族同胞,市财政拨出专款祝贺节日。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各级各部门积极为少数民族办实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已形成良好的传统,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
《实施意见》出台和市民委兼职委员工作制度建立以后,市民委注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社会各界对民族工作的关注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市财政设立了民族工作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市规划局出资编制完成大南门民族文化街区规划;市交通局帮助开通了清真寺消防通道、修建新回民公墓水泥路;市农委积极帮助民族村场开发新农村建设发展项目;市公安局及时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苗头性事件;市教育局将少数民族学生初中升高中由原先加3分改为加5分录取;市体育局配合市民委,积极开展少数民族群众体育运动。由于各部门通力协作,进一步拓展了城市民族工作的空间,为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2、注重发挥社区和基层群众组织的作用,为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城市民族工作的基础在社区、在基层。社区和基层群众组织在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化解民族矛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难以替代的作用。市民委加大指导帮扶力度,积极支持民族社居委发展民族经济,创办社会公益事业,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一是以民族团结工作为抓手,努力创建文明和谐的新社区。南水回族社区所在地大南门是我市传统的回族聚居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城市改造后,许多汉族居民相继迁入,回汉之间因生活习惯不同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街道办事处和社居委充分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努力排除一些不安定因素。专门在大南门街设立了民族一条街的标志牌,严禁在此区域内经营销售回族禁忌的生熟食品。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这项规定得到了广大经营户的充分理解和自觉遵守。社居委不断加大对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开展民族团结宣传周活动,召开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联谊会等形式,增进了相互间的理解和尊重,密切了邻里关系,增强民族间的凝聚力,营造和谐的社区生活氛围。二是以扶贫帮困为重点,真诚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南水社区内共有少数民族312户,其中生活特别困难的有30户,主要是五保户和夫妻双双下岗户。社居委逐一登记在册,将他们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优先考虑最低生活保障,定期开展慰问。社居委还积极帮他们谋求重新上岗的机会,解决再就业中遇到的困难。社居委还创立了妇女维权岗,组织社居委的工作人员、辖区内的公安干警、居住在社区内的司法界专业人士,主动上门处理侵犯少数民族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的情况。三是以发展经济、弘扬民族文化为突破口,不断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社居委积极寻求支持,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因地制宜,兴办和协办少数民族传统行业和便民商业网点数十家,网点遍布辖区内的大街小巷,既发展了少数民族经济,又方便了群众生活,还帮助一些少数民族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社居委组建了南水民族艺术团,定期开展自娱自乐的社区文化活动,丰富社区群众生活,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设立了星光老年之家,使老人们老有所乐。开展了美在家庭活动,宣传家庭伦理道德,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社区内少数民族群众和汉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民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南水回族社区先后多次受到省市表彰,被命名为全省和谐社区。
根据伊斯兰教的民族特点,市民委注重发挥伊斯兰教协会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方面的独特作用。在深入调查摸底,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指导市伊协及时换届。现任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文化水平、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真正成为政府联系广大信教群众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纽带,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4、努力维护民族团结,为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营造优良环境。一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活动。每年九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市政府分管领导发表电视讲话,进行宣传动员;几大班子分管领导亲自走上街头,宣讲民族政策;市民委精心组织,细致安排,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如举办民族政策知识竞赛,组织广场文艺演出,召开民族工作座谈会,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等。目前,市文广局、市民委正在积极创作一台以**回族历史人物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融合为主题的黄梅戏《民族英雄马大用》。通过不懈努力,党的民族政策更加深入人心,遵守民族政策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在全市上下形成了维护民族团结、关注民族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及时妥善处理民族问题突发事件。制定了《**市处理涉及民族方面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应急工作机制,为及时妥善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注重对涉及民族方面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民族部门及时介入,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积极发挥作用,确保将矛盾纠纷全部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三年来,我市先后妥善处理大大小小涉及民族方面纠纷近20起,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一方稳定。
二、存在问题
我市的城市民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清真食品的监督管理无章可循。长期以来,我市清真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只接受工商和卫生等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民族工作部门基本没有参与进来。个体清真食品工商户均未通过市、县(区)级民族工作部门认定,国营清真食品企业也没有经过市、县级民族事务部门审批。清真食品生产,尤其是个体经营,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监督管理无章可循,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着清真不真的现象,一些个体工商户乱打清真招牌的现象非常普遍,回族群众对此反映比较强烈。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难度加大。由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加上一些人员主动接受管理的意识不强,使得户籍管理等有关部门对其情况难以掌握,在管理和服务上的难度加大。外来少数民族人员来宜经商等逐年增多,其风俗习惯有时得不到当地汉族群众的尊重和理解,一些侵害少数民族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导致突发性事件增多。
3、城乡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清真食品行业仍是城市民族经济的主导产业,虽在近年有了一些发展,但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各民族村(场)基础条件差、生产形式单一、增收渠道狭窄的问题仍是制约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4、城市民族工作开展不够充分。由于城市少数民族居住比较分散,人数少,容易被忽视,加上人员职业构成复杂,各行各业都有,工作开展的难度很大。基层部门对民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民族工作的性质、内容理解片面,对民族工作存在着畏难情绪。
三、对策及建议
1、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民族政策宣传力度,尽力普及民族知识,增进汉族对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了解和尊重,增强相关部门为少数民族服务的意识。各级政府应按照《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的要求,加大对民族村(场)、民族企业的扶持力度。
2、建议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少数民族社团组织,广泛调动少数民族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热情。
3、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巩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34-02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受传统教育、宗教、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校期间出现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几率相对较大。如何将这些问题有效地解决并让学生在校期间拥有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是高校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如何积极有效的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
一 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目前新疆各大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各类教育月、教育周系列活动的形式进行普及教育。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月、教育周活动的形式多样,涉及面广,参与人数较多。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汉语言方面不能流畅的表达自身想法导致他们很少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动;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对心理健康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参与情况不理想,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抵触心理,认为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分裂症。
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以开展心理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月、教育周活动,民汉结对子、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励志歌曲学唱、心理学书籍展、心理影片欣赏、心理剧表演、心理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通过校园广播、专题杂志等形式进行宣传。
二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持续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工作的必要性
1.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同学首先是语言方面遇到问题,其次是环境、生活方面的适应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同学们不断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才可以克服。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即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由于对该阶段发展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就像刚进入大学校园,有的学生可以很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的就很难适应或不适应,很有可能面临着心理危机。若面临着心理危机的这些学生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和帮助,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就可以摆脱心理危机的困扰,踏上心理健康发展的道路。这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尤为突出,说明了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2.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工作
第一,重视少数民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各大高校少数民族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随着少数民族学生问题的出现,显得非常重要。由于受到语言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希望能与少数民族教师用本民族语言咨询,当然这可让来访学生没有语言沟通方面的障碍和压力,相对自然地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
第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教育。
(1)大力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朋辈心理辅导是指非专业工作者就当事人提供的情况和要求,与当事人一起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商讨,帮助当事人更有效地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朋辈在这里指的是“朋友”和“同辈”,在高校就是年龄相当的参谋;朋辈辅导员主要是给予当事人安慰和支持,基本不涉及深层心理问题的处理。其目标是通过有效辅导,使当事人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长,最终使当事人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发展。国内有关研究发现,多数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最先向朋友倾诉和寻找帮助,极少数人寻求专业的帮助。所以,朋辈辅导逐渐受到重视和运用,应成为高校心理辅导重要的形式之一。如通过朋辈辅导员对高校问题大学生进行个案工作,可扩大心理教育的服务对象,相对于专业咨询而言,更能为这些有需要的群体和个体提供及时有效的社会支持和心理扶植。高校朋辈辅导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员的招聘、培训、选拔、跟踪、管理、督导等环节,其中培训是关键环节。科学有效的朋辈辅导培训为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利用个体和团体箱庭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等技术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箱庭疗法和团体心理辅导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与采纳。箱庭疗法和团体心理辅导以其活泼、有趣、热烈、积极的活动形式和富于变幻的组织方式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箱庭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的兴趣非常浓厚。箱庭心理辅导在整个辅导过程中以摆设箱庭道具为主、讲解为辅的形式进行,减少了同学们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顾虑,让参与者以放松的形式接受心理辅导。相对箱庭疗法,因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载体是游戏。借助于游戏,团体辅导的主题、思想和理念得以展示,得以传递,得以巩固,而游戏又以活泼的形式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因此,在大学生中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利用该方法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兴趣培养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3)利用校园广播、校刊等多种媒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广播和校刊在校园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利用广播和书面的形式及时播报学校的新闻以及各类活动。发挥校园广播和校刊等在宣传普及教育方面的作用,吸引广大学生的关注。
(4)积极发挥学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
篇6
一、继续加大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宣传力度,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各县市、各部门法制宣传教育的议事日程和“五五”普法的内容之中,把语言文字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和双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之中,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举办专题讲座、设立报刊专栏等形式扩大宣传范围,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的语言文字法律意识,逐步形成依法管理语言文字的社会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社会用字管理,依法加强社会用字的监督检查。
目前,社会用字使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牌匾、广告、公路指示牌、地名指示牌、公示牌、名胜古迹的名称及说明中。语言文字的使用管理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特别是与工商、交通、卫生、民政等部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自治州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都应当积极配合,各负其责,努力营造全社会对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重视氛围。
在“十一五”期间,自治州将重点对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用字进行规范,使二类、三类城市重点领域的社会用字步入正规。提高编辑、记者、校对、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歌唱演员、影视字幕机操作员和牌匾、广告制作等行业人员的少数民族文字语言正字正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应用水平,逐步实行凭证上岗制度。
三、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建设适应新时期需要的语言文字工作队伍。
各县市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尽快充实业务工作人员,扭转过去那种以兼职人员来应付语言文字工作的局面。根据实际需要,举办语言文字业务培训班,提高语言文字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要加强工作交流,不定期要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交流会或业务会议,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提高语言文字工作机构指导能力。
四、加强翻译工作和翻译队伍建设,实行民汉两种文字行文。
目前各县市、各部门翻译队伍呈现调出多、调入少或补充少的现象,造成翻译队伍比较薄弱,直接影响了翻译工作的开展。根据《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规定,尽快补充因调动或提拔任用而产生的翻译空岗问题。各县市应加大对翻译人员的培训力度,举办培训翻译人员的长短期培训班,为基层输送和培养翻译人员。
目前各县市、各部门普遍存在着一种文字(汉文字)行文的情况,给少数民族群众占多数的乡(镇)和部门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为此,各县市、各部门要加强民汉两种文字的行文力度,根据各县市的语种需要使用民汉文字同时行文,召开大小会议要根据参会人员情况设置翻译,特别是政策性强、事关农牧民切身利益的事项一律要使用民汉两种语言文字。
凡在自治州行政区域内开展各种大型活动或召开重要会议,所使用的宣传标语和会标,应一律使用民汉两种文字。
五、抓好双语学习,加大双语学习的工作力度。
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新党发〔2004〕2号)精神,开展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活动,建立以学校教育为基础,以县乡基层干部为重点,以窗口服务为示范的双语学习长效机制,以保证各民族干部群众双语学习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要建立以各级党校和院校为依托的双语学习基地。对少数民族干部进行汉语强化培训,重点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汉语水平。对选派到基层工作的汉族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等进行集中培训,使其掌握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同时,结合自治州的实际情况,通过双语学习教材、录制音像制品,电视教学节目等形式,加强双语学习,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双语水平。
六、继续做好社会重点领域的统筹协调工作。
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自治州语言文字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认真地承担和履行工作职责;各县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要切实加强对本地语言文字工作的宏观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检查、督促工作。
自治州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要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总结自治州的语言文字工作,表彰在开展语言文字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各县市语言文字工作机构,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逐步建立有效运转的宏观管理机制。从而形成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各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格局,使语言文字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七、认真做好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
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必须抓好宣传动员、培训测试、建章立制、自查自纠等方面的工作。要发挥党政机关的带头作用,教育的基础作用,新闻媒体的示范作用,公共服务行业的窗口作用。各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行使管理监督职能。进一步发挥城市的中心辐射作用,以城市语言文字工作为中心,辐射基层,推动农村,带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发展,使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在全面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积极稳步地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和少数民族文学语言正字正音水平培训测试等工作。
继续对相关职业人员进行普通话培训测试和少数民族文学语言正字正音水平培训测试,对相关人员坚持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或少数民族文学语言正字正音水平等级证书上岗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对培训测试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培训测试工作沿着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健康发展。进一步抓好、维吾尔人名汉字音译转写规则的实施工作。
篇7
我县少数民族群众与汉族群众、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风俗习惯、信仰等方面的差异,构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增多,有些问题会反映到民族问题上来,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此,各级党委、政府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把民族团结稳定工作摆在首位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为全面推进我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把党的民族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和“六五”普法的重要内容,由民宗局牵头,宣传、组织、统战、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不定时对少数民族干部、分管和从事民族工作干部开展系统的民族政策理论培训、知识竞赛,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党在发展民族关系中“三个离不开”的的思想,宣传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使“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四个维护的思想深入人心。特别在每年的民族团结宣传月中,大张旗鼓的宣传民族团结,积极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讲团结、讲互助、讲发展,努力创建团结友爱的和谐社会。
在各民族中还强调:在热爱本民族的同时,更要自觉地强化热爱中华民族的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尤其在广大群众和青少年中进行民族常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构建“小手拉大手,大小有共识,你我互尊重,大家团结紧”的宣传模式,努力营造各族人民相互尊重、团结互助的浓厚氛围。既教育了汉族群众尊重少数民族;也教育了少数民族尊重汉族群众。对少数民族群众不仅要讲关怀和照顾,也要讲义务和奉献;不仅要讲平等和团结,也要讲法制和原则,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承担社会义务。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宗教问题也将长期存在。民族之间、风俗习惯之间、信教与不信教之间的差异,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各民族群众团结奋斗,为改善生活条件而共同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切实关心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教群众的,切实关心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农业、畜牧、水利、交通、教育、电力、民族等部门,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加快致富步伐,安排扶持少数民族专项发展资金,共建母亲水窖、沼气村、村村通公路、村村有电视专项举措解决了少数民族发展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大力扶持回族群众发展交通运输业,民族地区交通运输业已经成为当地的回民群众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改善山区民族小学的办学条件,充实加强师资队伍,提高少数民族子女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科技等部门积极开展科教扶贫、科技下乡、举办青年夜校等活动,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和培训。依法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在衣食住行、婚娶殡葬等方面,切实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
妥善处理民族群众间的矛盾纠纷,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保证。县民族局和乡镇党委政府定期对辖区内涉及民族的问题进行认真排查,做到心中有数。对可能发生的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搞好预测,超前做好工作,提前化解矛盾,及时消除不安定因素,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对涉及民族问题的纠纷和事件,采取“特别慎重”、“十分严谨”、“周密考虑”的态度,绝不简单地对待和处理。严格区分民族矛盾与非民族矛盾,不盲目地把不同民族公民之间发生的民事、经济纠纷和民事、经济、治安、刑事案件与民族问题混为一谈。同时,教育广大群众明事理、顾大局,以免被坏人利用,严防别有用心的人蛊惑人心,扩大事态。在处理民族间群众的纠纷和突发事件时,坚持教育疏导的原则,善于把握时机,讲求策略,注意方法,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群众,最大限度地打击和孤立极少数坏人,防止问题复杂化、事态扩大化和矛盾性质转化。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坚持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对于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论涉及哪个民族,信仰什么宗教,都依法处理。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发生影响民族关系的问题时,坚持依照法津规定和正常程序解决,绝不采取过激手段。建立民族矛盾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实行月报和零报告制度,并把这项工作纳入了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加以考核。民宗局是党和政府管理民族事务,处理民族问题的职能部门,在新形势下,担负着更加繁重的任务。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充实了民族工作机构的力量,完善工作职能,设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社会事务股。各级党委、政府也将民族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工作落实,认真学习的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上级的有关指示,认真研究民族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水平。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切实解决了少数干部对民族工作不会管、不愿管、不敢管的问题。我局成立了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民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民宗局积极牵头抓好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协调处理相关的重要事项,及时向有关方面通报民族工作情况。
从全县民族地区来看,总体上民族团结,社会比较安定,但在一些接合部地区、热点难点地区矛盾纠纷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是因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而引起的民族心理不平衡和不满情绪或乡村之间、不同民族之间因土地、林场等归属使用原因引起的冲突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因经济利益引起的矛盾和冲突等。特别在接合部地区山林纠纷仍然阻碍民族团结前进的步伐。
二是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部分群众中偏激情绪和一些错误思想占了上风,遇事便以出格的言语、过激的行为、违法的手段向党和政府发泄不满,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联的矛盾纠纷比较突出。
三是民族工作经费少仍然是遏制民族团结稳定工作向前推进的瓶颈。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专项经费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工作需要,机关正常运转都难以维持,根本谈不上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帮助。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新生文化;适应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69-03
Key words:ethnic minority;freshmen culture;adaptation problems
Abstract:The problems of the freshmen cultural adaptation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ir college life. Thus,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reasons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ethnic minority freshmen cultural adaptation in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in order to provide these freshmen with some guidance to help them integrate into the new culture better.
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分布广大,存在丰富的多元民族文化资源,再加上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学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因此在求学过程中经历本族文化和汉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对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来说,经历这种文化适应的现象是很典型的。
笔者选取了新疆医科大学2013级预科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文化适应压力和文化适应问题方面的调查,整理分析数据后,对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文化适应问题进行了梳理。
一、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文化适应问题的原因
大学新生入学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感。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既新鲜又陌生的大学生活,无疑是对每个大学新生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从高中阶段跨向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学生所经历的两种不同文化语境的转换,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有着不同的文化运作模式,自然导致了学生对大学生活的种种不适。
1.价值观问题,这也是新生文化不适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新生的思想是一个变化的系统,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不同,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对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同层面的影响。大学新生处于过渡适应阶段,思想单纯,可塑性和可变性很强,面对生活环境、师友同学、学习方式的改变,在不同程度上会出现环境、学习方式、生活、人际关系和心理的不适应。这些适应问题使他们在入学后处于苦闷、压抑、焦虑、消沉等消极的心理状态,有时会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
2.对文化、社会环境不适应的问题。首先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冲突,大多数进入大学的学生心中所设想的学校情况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对于将近一半的人来说,差距还不小。当一种异文化突然呈现在文化移入者面前,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的文化特质和不同的经济基础,形成农村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方式。城乡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生活态度、成就动机、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81%的学生觉得感到不同文化的压力和冲击感时有时无,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受过不同文化的压力,这也表明他们对不同文化的不适应比较强。其中,所调查的学生中有39%的来自农村,61%的来自城市(县)。
3.居住环境也同样会影响新生的文化适应程度。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71%的学生的居住地是本地,这说明大部分同学来自于县、乡,也可以说南疆的学生比较多。同时,与本族人住在一起,接触其他民族文化较少,如南疆的大部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度很高,而与多民族混合居住的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的适应度将高于本民族聚居区的学生。
4.对生活习惯的不适应问题。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学生喜欢对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坚持的同时,也表现出愿意与汉文化以及多民族文化的接触,借此能够扩展视野,借助于汉语这门工具,获取更多的知识,得到学习的机会。他们认为这样对将来的发展很有意义。如调查问卷中,只有1%的学生表示“没必要坚持什么传统”,而99%的学生则表示今后将会坚持本民族的生活习俗、以及使用本民族语言或文字。
通过此次调查问卷可以看出,68%的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和适应汉文化。这表明,大部分新生对汉文化的适应很快,他们对汉文化很感兴趣。
从调查情况来看,新生的生活习惯不会轻易被改变,今后仍会坚持本民族的生活习俗、以及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或文字。有些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很强,对他们来说,适应一种新文化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二、新疆医科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新生文化适应策略初探
1.从学校角度来讲。通过分析当前大学新生文化适应的困境、原因及特点,使我们更加明确了一个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正确引导和帮助新疆医科大学新生尽快理顺各种关系,尽早进入正常的大学生活轨道上来。下面就此问题提出几条有针对性的策略,以供参考。
(1)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新生树立学习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新生入校后应及时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新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尽快适应学习上的文化冲击。对大学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①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应认真组织各学科教师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将来能够从事的主要工作。让学生不仅熟悉自己的学科,还能了解交叉学科;不仅熟悉专业的就业方向,还能了解专业相关职业在国际、国内的发展前景。②向新生发放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手册,并引导其及时学习。为配合该手册的使用,就业中心应组织专场职业规划讲座,要求新生必须参加,培养新生强烈的职业规划意识。③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使之能站在较高的角度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能在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的基础上,科学树立目标,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一步步实现目标,从而培养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素养。通过尽早树立职业与学习目标,以减少适应期在学习上的无助与彷徨。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同学间的交流。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上常常陷入困境,如何提高同学间的接触机会,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成为这一时期人际交往的主旋律。首先,新生入学之初举办“迎新生”文艺晚会,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其次,开展“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演讲赛、知识竞赛或辩论寒,为大学新生创造相互了解的机会,促进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健康发展;最后,通过开展“适应与超越”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组织新生参加学生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引导新生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社团活动,扩大交流领域,从而尽快适应大学的人际交往。活动是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可使大学新生乐于接受和内化,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客体的主体化。实践证明,通过活动进行教育,不仅能够满足新生交往和尊重的需要,而且能够有效排解他们因适应不良而引起的内心矛盾和冲突,加快他们的适应进程。
2.从教师角度来讲。从事学生工作的领导和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了解情况。许多新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要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和关心他们,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要特别关心新生中的弱势群体。一是家庭有经济困难的学生,要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之安心学习,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信任、鼓励和肯定;二是有心理问题的新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并经常与其家庭保持联系,密切关注其思想和心理动态,对症下药。比如一些来自农村和边远落后地区的新生面对城市的生活容易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意识往往使新生平时自我封闭、沉默寡言、缺乏交往,导致其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甚至自我逃避。大学生作为一个青年群体,易激动、自制力较差、社会经验不丰富,往往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注意运用恰当的批评方法,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愿望,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参考文献:
[1]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吴学军,洛绒降措,孟频.高职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调查分析[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3]陈沛照.文化适应――大学新生的首要问题[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
[4]吕玉兰.来华欧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调查与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5]黄彩文,于爱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7).
篇9
然而我们的大多数活动都是在这不解风情的夜里悄然举行,又是在那不解风情的夜里偃旗息鼓。学院的活动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在各个职责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时至今日,所有活动都已宣告结束,并取得圆满成功,也可以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我们的追求一直都未曾改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活动期间,装饰人的心是炽热的,每一位院学生会成员的心都是沸腾的,岁月在激情中燃烧,力量在团结中彰显,安全保障部在杨龙飞部长的带领下,以“我能”理念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以赴地将组织下达的任务完美的完成,并显得游刃有余。
作为院学生会安全保障部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配合院其他部门出色的完成活动:“冰雪之星”模特大赛,院外联部组织的关于二学历的讲座,院学习部组织的英语演讲比赛,少数民族部组织的关于少数民族的知识竞赛,舍务部组织的寝室文化节视频大赛,女生部组织的“DIY”“我型我秀”手工制作大赛,生活部组织的教室“文化含蕴”视频评比大赛等其他活动。
十月甲流装饰肆虐,我们众志成城;
十一月活动纷沓而至,我们同心协力;
当一切的意想不到和一切的意料之中接踵而至之时,我们坦然面对,从容中找不出半点苍白,平淡中却尽显装饰魅力。因为我们知道,风雨同舟路,蓦然回首中,有你、有我、有我们。
尽管北风萧萧,严冬瑟瑟,我部人员没有因外界环境的恶劣而推卸自已的责任,只要有工作需要,我们都会冲锋在前,及时有效的完成组织给我们的任务。我们始终如一:只要留的真情在,纵然成冰又何妨。一个月的活动让我们在部门与部门的协调中考验,在综合能力锻炼中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在面临着诸多困难的同时,我们没有抱怨和牢骚,更没有后退。在我们的字典里,我们承认失败,但不允许后退。我们学会了怎样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人生、面对充满变数的未来。
我们院学生会安全保障部成立于今年十月份,是我院新成立的三个部门之一。我们工作的重心是协助学校校园保卫处负责学校安全信息队伍管理,负责学校各种集体活动的安全警卫工作,纠察学生打架等违纪行为,及时准确提供信息,防止矛盾激化,造成事端,配合学校的各种检查、安全监督工作;维护校园安宁祥和的生活秩序和学习气氛,保障学校的正常工作、学习秩序,保障学生的安全、排除各种隐患。由于年轻我们显得稚嫩,可能会在工作中表现出一些不足,但我们不会永远是稚嫩的。我们会在工作中不断的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篇10
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做好新时期的统战工作,要立足“两个围绕”:围绕加快经济发展、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做好“三民三外”:派、民营业主、民族宗教界人士和党外干部、党外知识分子、海外知名人士工作,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1、坚持发挥优势,服务中心,扩大统战部门的社会影响力。一是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牵线引资办项目。要充分发挥与上级对口部门联系紧密的优势,广泛宣传推介我县的招商引资项目。大力实施“回归工程”,适时对在经济发达的省、市、区工商联(总商会)和重点异地商会、行业商会进行全面联系,促成1—2个商会组团来__投资考察,力争引进1—2个项目或企业落户__。积极筹建并规范商会,重点走访__籍在粤、浙人士,力争引导1—2家企业回乡发展。适时组团参加“港台经贸洽谈会”活动,以会引台。二是发挥统一战线维护安定团结的优势,积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方面,要认真做好民族工作。 对全县少数民族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建好少数民族人员库。组织参与全国民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积极开展“三个一”的帮扶活动,努力向上争取项目扶贫和资金支持,丰富少数民族工作内容。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宗教工作。 举办2期宗教界人士十七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监督管理,重点抓好以小孤山为主的各宗教活动场所的建设与管理,努力打造宗教与旅游相结合的亮点平台。加大宗教执法工作力度,适时对宗教界的大型活动进行监测和关注,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切实维护好宗教界的和谐与稳定。三是发挥统一战线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参政议政、进言献策。要积极引导党外干部和党外知识分子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经济发展热点难点问题,撰写有份量、有价值的建议和提案,为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完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县工商联要促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与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制度和政府职能部门与民营企业对话活动制度,加强讨论沟通,并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拿出1—2份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同时,继续开展“民企评行风”活动,引导党外政协委员和“特约人员”参加各种座谈评议活动。
2、坚持软功硬做,虚功实做,对全县统战工作实行量化目标管理。要按照安庆市统战部长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全县统战工作量化目标,将全年重点工作进行分解细化,即全年要解决宗教工作10个具体问题、为民营企业办10件实事、联系帮扶10户少数民族户、组织民营业主参与10个新农村建设、筹集并使用好光彩事业基金10万元、联系和掌握20名党外干部和后备干部、完成统战宣传调研信息10篇、围绕服务台胞台属台资企业做好10项实事。为了促进量化目标的顺利推进,要把上述八项工作目标分解到具体单位和个人,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对重点工作任务加强督办落实,每季度通报一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年终对统战系统各单位和乡镇进行目标考核,并实行奖惩结合机制,奖励完成任务好的单位,通报批评没有完成任务的单位,促进各项统战工作再上新台阶。
3、坚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形成统一战线整体工作合力。一是搭建党外干部健康成长平台,关心重视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要对全县党外干部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库,实行滚动式管理。要坚持领导干部与党外人士交朋友制度,适时选送党外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搭建非公经济人士奉献展现平台,大力兴办光彩事业。要在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积极宣传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先进典型,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要教育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团结、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鼓励支持广大光彩会会员踊跃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修桥铺路、福星工程等社会公益事业,并选择部分光彩会会员与贫困学子开展结对帮扶。三是搭建民营企业维权平台,竭诚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创建“民营企业维权中心”,加强与县委政法委、县监察局的合作,对业主的投诉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报,有报必督,有督必果”。继续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为民营企业做好融资授信工作,协助解决融资难题。四是搭建宗教工作议事平台,及时解决宗教领域中的矛盾和问题。要搭建宗教工作议事平台,健全县、镇、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坚持全县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及时解决宗教领域中的矛盾和问题。五是搭建海外联络联谊平台,推动海峡两岸早日完全统一。要大力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政策,贯彻实施国家法,反对和遏制“__”分裂势力及其活动。要主动加强与港澳台侨及其胞属的联络交友,在清明、中秋、 春节等传统节日举办形式多样的参观会、座谈会,增进与他们的感情。要履行好涉台事务归口管理职能,热情为三胞三属搞好接待、政策咨询、赴台探亲、涉台婚姻、台胞定居等服务,切实抓好涉台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工作。
4、坚持打造亮点,创立品牌,不断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一是党外干部任实职要有新突破。要进一步拓宽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任用渠道,建立健全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任用机制,争取党外干部担任实职的范围有所扩大,特别是在政府司法部门如法院、检察院等有所突破,争取在__县有一定的影响和特色。二是商会组织建设要有新举措。要因势利导大力发展行业商会(协会)和异地商会,要与民政局联合制订《__县组建行业商会(协会)、同业公会、异域商会的意见及管理办法》,规范行业商会(协会)监督与管理,加强商会组织建设,发展壮大会员队伍。 三是自身建设要有新气象。要以“学习型、思考型、民主型、实干型、创新型”标准作为全县统战干部的努力方向,大力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在统战部门真正形成吸纳人才、爱惜人才、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同时,继续深化“树统战干部形象、建党外人士之家”活动,切实加强统战部机关自身建设,树立统战干部良好的社会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