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高校频发伤人伤己的恶性事件。由于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感情压力的影响,很多学生选择了自杀来结束生命;有的则因为与他人关系的不和谐,对他人生命造成了伤害,如复旦大学的投毒杀人案。种种案例表明,当前高校学生的生命意识薄弱,生命观念不强。部分学生对生活感到茫然、对未来很模糊,甚至有自杀的想法。很多学生虽然有珍惜自我生命的意识,但是对身边的其他生命却很冷淡,如虐猫虐狗这类行为也时有发生。

由此看来,高校学生对生命漠视的这一现状较为严重,对他们的生命教育不容忽视。很多高校并没有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几乎没有开展过生命教育,即使是在校园惨剧发生后,也多为封锁消息或只是简单的通报,并没有系统的对学生展开生命教育。高校生活是人生中较为关键的一个阶段,但在实际的生活中,高校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人文教育往往不足,这样就使学生很难在生命中构建自我的价值观,很多人都处在一种迷茫的阶段。高校学生很需要这种生命教育来引导和帮助自己,生命教育可以指导学生热爱生命、关怀自己与他人。这种教育有助于学生构建健全的人格,正确的处理自己的情绪、态度,培养社会责任感,能经得起考验,真正在社会上立足。有些高校虽然开展了生命教育,但是却陷入了一个误区,把生命教育当作是学科教育,通过课堂的讲述展开教学,但是价值观的建立通过普通的教学是无法完成的。

生命系统理论的研究不足,缺乏实践,没有相应的体系都暴露了高校在生命教育中的不足。当前的形势下,由于应试教育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师生均面临着教学、考核压力,我国高校尚且不具备单独开设生命教育理论实践课的条件,生命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生命教育的实践几乎没有机会在高校校园内展开。这种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够独立在社会上立足,对生命的尊重也不够。要想这一状况得到改善,就务必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生命教育,这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二、高校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生命教育需确立以生命为核心的理念,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任何不尊重生命,违背生命理念的观点都应予以剔除和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生命教育也当作一门学科知识进行传授,观念陈旧,不够深入。生命教育应该做到专门化,普通课堂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起到教育作用的,不能忽略其作用。更要在知识的传递中引入技能的传递,教会他们如何生存,给予他们生存技能与生命保护技能。生命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上的时间,课下学校也应该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关注,让生命教育成为一种日常,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成为一种习惯,真正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生命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的教育,学校也应该与家长及时沟通,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高校学生大部分离家在外,如果学校能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对于学生的成长、身心的健康都是有多裨益的。高校生命教育还应该与社会相结合,与社会上的一些团体组织相沟通,展开合作,例如参观一些相关的博物馆等,多方合作,共同推进高校生命教育的展开。

(二)开展教育体验通过组织体验式的活动,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生命的不易,引发他们对生命、对生活的思考。例如,让他们闭上眼睛,体会盲人生活的艰辛;组织他们观看类似《千手观音》这样励志的电视作品。只有亲身的体会,才能让他们切实地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在开展教育体验的过程中,参与者的多重感官会被调动起来,活动中会凸显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反映出他们最真实的一面。通过一种不设防的状态,体验生活,感悟行为,在反思中完成对生命的教育感悟,并通过交流探讨身边的真实案例,体会生命的教育。各种抗震救灾的视频、各种高校的案例,都应该被利用起来,学生在对生命的尊重与漠视的两种态度对比中,提炼出自己的感悟与理解,生命的教育本质上是在鼓励学生珍视、尊重生命,领悟生命的价值,依靠单纯的课堂知识输出是很难完成的,而体验式的教育却能带给他们更直观、更切实的感受。

篇2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物资管理;企业发展;重要意义

1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涵义

全生命周期成本法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来的,最开始应用于军事行业,主要用途是计算军工产品的成本。之后,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全生命周期成本法被赋予了多种内容,其应用范围大大增加。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在生产活动管理过程中,对企业的生产活动、产品采购与生产以及其他管理活动起着非常重要和良好的作用,便于企业顺利开展有效的管理活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成本消耗,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益。比如在企业中,全生命周期的作用可以理解为企业生产的设备或者产品从开始投入市场直至产品被淘汰的整个过程的成本的计算,简单来说就是对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关注。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对全生命周期有不同的认识,生产者对全生命周期的关注主要包括开发设计、投入生产以及停产,消费者角度的产品和设备全生命周期指的是产品购买、使用与报废的整个阶段。通过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关注,有利于促进企业不断改进现有的管理模式,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出发,解决企业物资管理问题,促进企业发展。

2计算物资生命周期成本的方法

根据调查显示,物资生命周期成本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两方面的成本,计算物资生命周期成本必须将上述二者成本计算清楚,缺一不可。一旦缺少一个细节成本,那么所计算出来的物质生命周期成本就不具备准确性和真实性。具体来讲,物资生命周期成本可以分为产品设备开发、设计、生产、市场推广成本以及后期产品设备使用、处置以及售后维护成本,科学合理的物资生命周期成本计算方法需要将上述几个环节的成本核算清楚,在此基础上将所得出的数据相加求和,即为准确的物资生命周期成本。

3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的应用意义

3.1推动企业物资管理

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有效应用,可以推动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完善,促进物资采购计划与预算的形成。通过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有效应用,能够打破空间的限制,尽可能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的利用效率,在实现企业采购成本与公司发展的双向发展过程中促进企业的发展。

3.2降低企业发展成本

降低采购成本是促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持续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是企业经营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在进行物资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做好预算及采购计划工作能够保证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有效地控制企业成本,使得企业的物资采购配置更加合理,并且通过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企业内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的有效控制,减少采购浪费量,降低采购成本,促进企业提高企业收益。另一方面,在进行采购成本的控制过程中,查看企业的成本组成部分,物资采购成本占的份额不容小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获得最大的利润,就需要不断关注生产成本。但是现有的市场中,随着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性,使得物资的价格逐渐透明,单纯地想通过价格的差异性来进行物资的采购管理,已经不能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在管理过程中,要想企业长期发展,获得有利的市场地位,必须通过科技不断改进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制定采纳合理、可行的一系列物资采购策略,从而使企业能够减少花在采购周期方面的时间,降低人力和物力的成本,促进企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3.3有利于加强与供应商的关系

在现有的环境下,物资采购模式不甚理想和不完善,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采购成本、运营成本,并且企业针对这些采购的物资管理没有形成正确、明确的认识。通过强化生命周期理论的采购观念,严格把控采购的成本和质量的控制,能够有效地处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提高物资采购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3.4有利于建立科学的采购机制

对于传统的采购来说,大多数的采购者在采购时,关注的重点在于采购的价格,缺乏科学的采购理念的指导。比如对于采购A、B两种产品来说,二者具有同样的功效,前期的采购价格A低于B,但是后期的成本B要远远高于A。面临此种情况,传统的物资采购往往偏好于A产品,而忽视后期维护、保养所需要花费的费用,不够全面,甚至后期会造成企业的损失,影响产品的生产周期和质量。而通过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融入全周期生命理论,可以在兼顾利益的同时,促使采购者关注质量等多种因素,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篇3

[关键词]教育德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应当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理解生命,丰富心灵,坚定信念。在新的形势下政治课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作为教育者,我们也应努力追求一种充满生命体验、感悟生命意义的教学新境界。

一、生命教育:现代教育不可遗漏的一环

生命教育就是指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的生活空间,然而现实教育却不知不觉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遮蔽了塑造人心灵的真谛:对纯粹知识的追求、对实用技术的向往。其结果是使本来应当促进学生生命完善和人性丰富的教育,变成了压抑学生个性、禁锢学生精神世界的机械训练。教育界在近几年提出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全新的教育理念,针对中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现象,在学校中开展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命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急需拓宽。生命教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而应该成为全民教育、全社会教育。

请关注几则案例:

《华西都市报》11月12日报道:今年刚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大学生王豪,4个月找不到工作,觉得对不起父母,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于11月6日在四川老家自杀身亡。

“敬爱的父母:您们好!我十分感谢12年来对我的养育,可是学习压力太大了,我只有一死,因为作业太多。”一名年仅12岁的女学生恬恬在留下这样一份遗书后,自缢身亡。

什么让孩子不想活?有专家分析,造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中小学生自杀事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负担重、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及感情问题。

从这些中小学生自杀事件折射出一个问题——独生子女教育真令人担忧。问题发生在孩子身上,根子却在家庭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是家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太高,制订的目标不切实际。如果孩子在学习上,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就轻则喝斥,重则打骂,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第二,家长过度娇惯孩子。这是造成孩子任性、自私、依赖性的主要根源。家庭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情感脆弱,承受能力差,这种孩子特别容易两极分化,或过度以自我为中心,或过度自卑。在生活中遇到一点现实打击,就会以自杀、自残、报复等过激行为进行自我否定。

第三,家长与孩子缺乏交流。一些家长总是居高临下,孩子有心里话从不敢向家长诉说,家长也无从知晓孩子心里想什么,需求什么;

第四,家长对孩子缺乏赏识。看见的只是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话语常带讥讽,使孩子丧失自信心;

第五,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产品,孩子既不敢怒又不敢言,个性压抑心理产生畸变。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以身作则,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重视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导;一定要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耐心地倾听孩子诉说,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试着化解内心的压力。父母要培养孩子树立自强的意识。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学会赏识孩子,使他们拥有自信,明确自己的责任。

二、学校教育是孩子教育重要的实施者,也应引起反思

一是学校、教师应转变育人观念,因材施教。并建立合理的评价方法。要正确看待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能把分数看得过重,我们培养孩子的不仅仅是成才,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适应社会、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二是要加快学校心理教师的培养。目前许多学校大都无心理教师,有些学校虽然设有心理咨询室,也只是迫于形势,装点一下门面。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低龄化问题严重。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命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所以学校不但要配备心理教师,还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系统。构建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的结合。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非专门渠道就是在各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三是加强对学生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由于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正确认识,造成一些学生对生命漠视;所以在中小学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应首先致力于人与自己的教育: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找到真我,而且要帮助他们发展潜能,实现自我。

四是加强责任心的教育。生命来之不易且只有一次,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让孩子们懂得生命不只属于自己,更属于家庭、社会。培养学生不仅要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成为教育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成长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有责任感的人。

五是加强挫折教育。教育给了学生认识自己生命的知识、能力,教育营造了尊重生命的氛围,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明确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会经历许多困难和失败。不能一遇到困难和失败就悲观失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自尊和自信,教育孩子要“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以自然地心态应对竞争,参与生活。

六是要进行人与自然环境的教育。让学生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及大自然的规律,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以宏观的视野去认识人类存在的意义,关心人类面临的危机,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篇4

关键词:体育基础教育;生命教育;策略

我国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从2000年全国中小学的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14400人,到2003年15100余名中小学生死于安全事故,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治安事故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50多人,触目惊心的数字敲响了生命、安全教育警钟。“珍惜生命”这个严肃而现实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

一、生命教育的概念

有关生命教育概念的理解,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削川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对自由生命和幸福生活的追求。青少年生命观、价值观还不稳定,在这个时候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命观。蔡巍然认为,生命教育是对青少年生命知识传授的过程,同时也是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的过程,这对培养青少年人格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体育基础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的策略

1.生命化地组织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育是针对人的、针对生命的,因而,其教学内容也应从完善、提升人为根本,借以某些异化的目的而设定相应的体育教学内容只会迷失学生生命发展的方向。我们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生命的角度来组织和选择相应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价值主体由原有的功利性目的向学生自身进行转化,彻底贯彻“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体验快乐的体育学习是成就生命化体育教学内容的前提,因而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其次,要让体育教学内容与生命教育紧密联系。

2.生命化地选择体育教学方法

方法是调节和引导教学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合理运用,直接关联着体育教学的成功与否。体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取决于体育教学目的的,考虑当前体育教学是面对天真无邪的青少年,是具有生命活力的青少年,是年轻的生命。所以,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以生命为核心,基于生命,发展生命,促进生命。

当前,面向生命的教育是教育的本质理论,源自于教育的根源,体育教师有必要对生命教育理念进行充分的学习和研究,积极有效地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从而达成对学生生命的完整教育,积极培养其独特个性,放飞其应有的自由。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把握文章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21世纪更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信息化的浪潮便以不可抵御之势席卷全世界。在信息化的社会,信息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谁能把握信息,谁就能拥有成功。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世界各国都十分注重培养少年儿童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第十条总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见,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已经十分注重对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开篇就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见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驾驭信息、利用信息就显得尤其重要。

说明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文体,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方面。此类课文的教学价值恰好为课标理念的达成提供了最好的素材。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把说明类的教材文本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内容,乐于探究,品味语言,习得方法。

说明文,相对于其他文体的课文来说,没有其他文体的曲折情节――吸引人,没有其他文体中的鲜活形象――影响人,也没有其他文体的浓郁情感――感染人。因此,许多老师认为此类文本内容简单,写法平实,学生一读就懂,教学过程中难以出现其他课文教学时生成的精彩,公开课少人问津,家常课也不被重视。有些老师索性让学生读读课文,了解了解内容,顶多再延伸一下――读读课外补充资料就结束教学了。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一方面歪解了编者的意图,弱化了学生对说明文的深入认知和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误导了学生对此类课文的关注程度,使得本该成为学生学习方法习得、学习习惯养成、科学知识熏染的过程被浅化了,影响了说明文教学的效果。因此,教会学生如何根据所学内容搜集处理信息,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较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说明文,使学习变得主动、有效、深入。

一、搜集处理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在说明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下册的《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篇说明文的主题: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我让学生课外搜集了许多关于我国各地各民族的民居资料。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报,上网搜集信息,汇集整理信息资料,再分组交流信息。通过搜集和整理信息,学生们更深刻体会到: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其中,课文里重点介绍的被称赞为“中国古建筑奇葩”的闽西土楼。近五六年来,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慕名前往闽西永定县,参观考察被称赞为“中国古建筑奇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汉斯・安德烈先生参观了土楼后赞美道:“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永定土楼,特别是圆形住宅(土楼),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扬名于世。仅以永定县苦竹乡井头村的深远楼为例,楼里三圈,直径80米,周长250米。外圈四层,房子260间;中圈二层,房子60间;里圈一层,房子8间。共有房子328间,里头住毒害80户500人。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偌大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钢筋,一包水泥,一块砖石,全以一担担黄土堆积而成,自明清迄今,始终完好如新。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课文中还介绍了独具特色的傣家竹楼。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常年居住在“竹”楼里,幢幢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地理特征的傣家竹楼,飘浮在袅袅炊烟和潺潺流水的画卷里,掩映在茂林修竹和香蕉柚子织成的绿色帷幕中。斑斓多姿的傣族寨子,随着天地间的长风流水,与自然和为一体。通过搜集处理信息,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这篇说明文的主题: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二、搜集处理信息,形式多样的信息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篇6

1.需树立正确的学前艺术教育理念

在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具体实践活动中,儿童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各个学科就成为儿童学习的主要内容,艺术教育也是其中之一,但是那些涉及到儿童情感与精神等的艺术学科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日益下降,特别是艺术思维模式日益不受重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对其以后的健康发展也较为不利,所以,在生命语境下,学前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理念,科学合理的运用生命教育理念开展学前技术教育,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效率和价值。

2.生命语境下充分利用其哲学根基

生命教育的基础是深厚的哲学根基,根据人的生命特征,从儿童的生命出发,采用恰当的系统性教育,激发其生命意识,拓展精神世界,挖掘生命的潜能,提高生命质量,关注儿童生命的整体性,健全人格,不仅关注自身的生命,还尊重他人的生命,提高生命的价值。在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以追求生命为本体,尊重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为前提,以人的整体性与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探索生命的存在。以哲学的角度来看,对生命的意义已经死亡进行解读,对生命存在的合理性确立依据,对教育过程中忽视生命的误区进行纠正,从而构建生命教育的理念。

3.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多层次意义

生命教育是对生命多层次认识的教育,包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提升生命的价值等。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真爱生命,更加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主动的创造生命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局限于儿童关注自身的命运,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热爱和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的重点在于关注人的生命,以及人的生命的价值所在,要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活和尊重生命等,包括珍惜人类共同的生活环境。在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活动中,生命是教育的追求与价值,应该对其多层次方面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价值。

4.重视德育教育范围中的生命教育

目前,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生命教育的研究属于德育研究范围,德育的研究而往往以生命为主题,所以在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中,需要重视德育范围中的生命教育。在学前艺术教育过程中,各级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从而提升生命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中心,强调人的重要性,特别是人的生命的重要性,从而充分体现生命教育的意义。

二、总结

篇7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贯彻生命教育的现状及重要性

1.初中生物教学中贯彻生命教育的现状。虽然我国已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推进生命教育良久,但其实施所取得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对学生的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性作用,从根本上讲是我国生命教育的缺失。在现实生活中竟然会有新闻报道,部分正直青春期的学生会存在一定的暴虐倾向,主要表现为对生命的漠视。不仅校园大家斗殴现象不断,甚至还动物管制刀具等威胁他人安全的器具,这是生命教育缺失的体现。此外,还有一些学生自残和虐待动物。当前我国初中生物教学中,受教学环境和课程时间安排等方面限制较为严重,教师往往赶课程进度,无暇顾及生命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融入,导致我国生命教育越来越少。2.初中生物教学中贯彻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重点关注的教育之一,其不仅为了让学生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和自己,更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孕育和发展,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贯彻和落实,笔者对其重要性进行了总结,具体如下。第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命观。良好的价值观和生命观能够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正视声明的真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能够让学生提高对生命认识的基础上,明确生命的产生和消亡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生命的正确理解和重视。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第二,帮助学生正视生命。在初中生物学中贯彻生命教育重要是通过身边的植物和人为基本素材,在这个教育过程中生物课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生命教学中,学生能够明确生命的价值所在,进而尊重生命和正视生命。

二、优化初中生物教学中贯彻生命教育的有效路径

1.丰富教材内容,实践生物课堂。若想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首先要从生物教材本身挖掘与生命教育相关联的知识点,唯有将生命教育的知识点与教材内容相对接才能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贯穿于生物课堂,重点在于发现。我们知道,生命中充满了各种美,从细胞到个体,从个体到类群,再从类群扩到整个生物圈都发现了不同的美。为此,若要让生命教育在生物课中得到更优化的体现,就丰富教材的内容,对课本进行深度的挖掘,进而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生命教育。例如,当初中生物课堂讲到“种子的萌芽”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感悟到生命的孕育过程以及生命本身的美。教师便需要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对种子萌芽的过程进行还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多媒体教师上课,以PPT的形式将种子的萌芽过程以视频形式进行播放,通过荧幕进行播放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现生命孕育的过程,学生在直观的视频中能够切身感受到生命的奇妙。此外,在讲解“生物链”的课堂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对生命教育缠身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野外拍摄,通过生物实践课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没、感悟美个表达美,进而产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2.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及方法。苏教版的生物教材脉络较为清晰,其教材中所体现的内容很丰富。非常适合在生物教学的中融入生命教育,让学生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得到良好培养。为此,教师需要对生物教材进行细化整理,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生命教育的观念充分融入到课堂教育中去。在讲解“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时,其主要涉及的知识点为植物的形状和生长习性等。教师要巧妙的结合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延伸,将生物知识与其它知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创新教学方式。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完善生物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准备一些关于植物的诗词与文学作品。例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将文学作品渗透到生物课堂中去,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生物的习性同时,更让他们从文学作品中强化对生命价值的分析。进而更提高学生对生命含义的深刻理解,促进学生生命观的强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教育阶段融入生命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生物教育的目标便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了解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并通过自然与生物课程相融合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真正价值,这使得生命教育在生物课堂中得到良好的渗透。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结合生活现象理解生命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生命教育,最终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正确价值观。

作者:傅栋 单位:新沂市第五中学

篇8

高校的理论课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宣传的主要途径,为当代大学生传播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高校的教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高校理论课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高校理论课教学中,只有对生命教育进行有机渗透,才能构建生命化的理论教育教学体系。

关键词:

;生命教育;重要性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应从尊重生命开始。轰动全国的复旦投毒案,主犯林森浩2015年12月11日,这个同学眼中的学霸,父母的骄傲。学术知识过人,人生必修课却惨遭挂科,最后甚至对他人的生命于不顾,触犯了法律,这样的悲剧之所以会发生在高校中较优秀的学子中,是值得我们每一位高校理论教师反思的,这是生命教育缺失的表现。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其生命的尊重,对世界观的教育,高校的理论课在这其中要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理论课中为什么要融入生命教育

1.高校理论课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大高校校园内部,不断有自杀、暴力、残害动物、投毒等等案件出现,而且最近几年出现频率渐多,从马加爵到药家鑫,再到复旦投毒案的林森浩,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生命教育在高校的重要性,成为高校理论课中不可忽略的环节,提醒我们要加强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我们应把学生视为积极的、主动的生命载体,让他们学习知识、认识自己、了解社会的进化成长过程中,实实在在地、真真切切地感受健康,感悟生命,不能讳疾忌医,应居安惧危,让他们感受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社会和真实的生命。

2.大学阶段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关键时期

步入大学的殿堂,年满十八周岁,都是成年人了,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基本保持平衡。在认知方面,绝大部分大学生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和他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并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好的规划,但也会有部分学生思想偏激,出现一些不良心理倾向,比如:自我意识过强,抗挫折力差,自控力弱,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存在攀比和叛逆等心理,导致高校种种漠视和践踏生命的行为屡屡发生。从大学生身心发展来看,他们已经具备了进行生命教育的物质条件,更有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为了这些未来的栋梁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撑起我们伟大的中国梦,须将生命教育融入到高校理论课的教学中。

3.高校的理论课是进行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学科教育

要实现人的生命的总体生成,需要借助各门学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这其中,高校的理论课是基础性的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高校的理论课分为思想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把德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悟、体验生命的意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健康的生命情感,提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形成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高校理论课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首先,提高高校理论课教师自身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是项长期、连续的过程。高校的理论课教师要融汇生命教育于本学科教学之中,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生命意识:自爱才能传递爱,只有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有真正的热爱,才能将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通过讲授等形式传递给学生。捕捉生命教育的契合点,充分利用好马克思理论每一次课的课堂教学和实践课教学,将生命教育的观念融贯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在高校理论课教学中挖掘生命教育的内容。高校的理论课本身并没有那门科目或单独的章节是讲生命的,也没有专门讨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部分。但是,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教材的许多内容都是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理论工作者应努力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作为教师要结合高校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理论课教学内容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感受生命意义,探索生命的真谛,使我们高校的理论课教学透射出生命的气息,尊重生命。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教学环节中侧重知识,忽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锤炼。高校理论课的每本教材中都有关于生命教育的素材,抓住教材中蕴涵的生命教育资源并结合时事热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大学生审视生命的意义。比如,在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一章中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知识时,我给学生讲了十年前的马加爵因5角钱和同学发生口角而杀害同寝室友的案例,及两年前轰动全国的复旦投毒案,让学生在被案例吸引的同时,明白一个道理,珍惜同学情,合理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及个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自我身心的发展,遇事不要冲动,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尊重他人的生命,能够安然活着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我们要学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及遇到的每一个人。生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轻视和践踏别人的生存权,让学生学会经营生命,通过思政课的教育让当代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深刻涵义,懂得尊重生命。

参考文献:

篇9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

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教师思想认识到位了,才能在意识到生命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实施多方面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生命教育,从而提高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大多数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生命教育可有可无,甚至有的教师认为,生命是学生自己的,何需教育。有的教师虽然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却缺乏耐心,更没有作长远规划,从而影响生命教育的效果。

导致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教育评价体系的缺失以及实际操作的难为性则是其主要原因。一方面,虽然现在学校评价教师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但大多数学校只是侧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特别是升学率来评价教师,因而大部分教师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是最可爱的”,这句话淋漓尽致地道出了这一现实。另一方面,与考试成绩相比,生命教育的效果如何,则相对难以测评,而且容易变化。由于教师评价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经济收入等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弃难就易,关心考试成绩不关心生命教育。

(二)教师教学方法简单化

生命教育的针对性较强,在我们思想政治课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系统工作中,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方面。初中政治课程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相对少,资料较为缺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方式,着力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但是,有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只是简单地对学生灌输生命教育的一点点理论,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说生命的重要性,但对生命为什么重要,如何珍惜生命等实质性问题,却只字不提,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生命教育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导致教师教学方法简单化的主要原因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他们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大脑当作储存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学生自然对生命的重要性体会不深,难以达到心灵深处的震撼,学生或昏昏欲睡,老师您讲您的,我做我的,甚至产生心理逆抗,生命教育的效果不可避免地受到大大的影响。

(三)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

地方课程资源是指国家内部的各地方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组织等方面的独特资源。[2]从广义上说,老师、学生、家长、学校、家庭、社区、我们身边的事、学生身边的事都是地方课程资源,都是重要教育课程资源。初中政治课程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相对少,资料较为缺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尤其是地方课程资源,着力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但是大多数教师却对地方课程资源置之不理,弃之不用,从而影响生命教育的效果。

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是教师对地方课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够认识到在生命教育中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不仅能够激活学生思维,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也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丰富与亲切,增强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更有助于提高生命教育效果。二是运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展生命教育的方法与能力的欠缺。虽然有些教师注意地方课程资源对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这一认识是肤浅的,停留在表面上的,而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引领与指导,没有深入探索并有效应用科学的方法,难以把地方课程资源和生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生命教育的效果微之又微。

(四)教学内容单一,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

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而科学的教学理念之一。然而,新课程改革已过了十几年,仍有相当部分教师停留在旧的教材观,无法拓展教材,老是照本宣科,在生命教育方面更是缩手缩脚,轻描淡写,没有把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与学生思想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没有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生命教育,大大影响了生命教育的效果。

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一是大部分教师对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缺乏深入了解。由于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受时间、条件、能力和经验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对社会生活较少关注,对学生思想实际也没有作深入的调查研究。二是有的教师受旧的教材观的束缚,未能把生命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实现有机地结合,三是部分教师收集、整合与利用课外教育教学资源能力的欠缺。

二、加强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对策

对策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职责和使命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要“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3]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培养学生“热爱生命”[5];“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6],“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7]。这就科学地揭示了生命教育的历史地位、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指明了生命教育的方法、途径。广大初中政治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精神,深刻认识到生命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本质要求和重要课题,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从事初中政治教学的教师来说,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是政治教学的内在要求,题中之义,是政治教师必须肩负的历史重任。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和使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为本,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着力加强学生生命教育。

对策二,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方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8]为此,初中政治教师必须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深入发掘课程资源,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生命教育。

有道是,“教学无定法”。加强学生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无疑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必须大胆探索,灵活运用。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笔者比较欣赏启发式教学法,因为这种方法在加强对学生生命教育方面比较有效。

总之,启发式教学法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对策三,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应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9]“思想品德课程的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于每时每刻”。[10]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以思想品德课程的眼光去挖掘典型事件和案例,如何以思想品德课程的视角去赋予它们课程资源的意义。作为课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课程资源,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相对较少,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利用感恩教育、生活教育、挫折教育、关爱教育等地方课程资源,运用到加强学生生命教育中,着力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

笔者所在的的潮汕地区,历史上一直受人多地少这一社会衣站问题的困扰,大部分人因生活所迫,走投无路,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冒着葬身大海或抛尸异域的风险远渡重洋。海外潮人忍受离乡背井的悲哀和异地环境所造成的种种压力,辛勤劳动,求生存,谋发展。当他们稍有一点收入,立即想到的是家乡的父母妻儿。他们节衣缩食,把省下的一点收入,寄回家乡,以尽自己的孝心和责任,同时免去家乡亲人对自己的担心和牵挂。这种由海外潮人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就是潮汕侨批。[11]每一封侨批的背后都有一个既悲怆又辛劳的生动故事。鉴此,教师可以把侨批作为一种重要的地方课程资源,运用到加强学生生命教育中。

对策四,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是加强学生生命教育的主渠道,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第二课堂教学的作用,我们更需要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对于理论性相对较强、课本知识相对枯燥的思想政治课来说,教师更必须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避免说教式。

对策五,运用反面教材

加强生命教育必须坚持正面教育,但同时也需要利用反面教材进行教育。教师在生命教育中适当地运用反面教材,以丰富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深化认识,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甚至受到震撼,从而实现生命教育的目的。

感悟到生命的可贵,从而更好地珍爱自己的生命。运用反面教材进行生命教育,教师一定要掌握语言分寸,把握好情感投入的尺度,一定要避免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总之,生命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最主要的本质使命。是政治教学的内在要求,是政治教师必须肩负的历史重任。初中政治教师必须着力探索新方法,积极创新途径,努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汪基德.新课程对生命价值的关注[J].课程•教材•教法,2004,(5):P78.

[2]周琼华.选题:开发利用《汕头的变迁》课程资源的首要步骤[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6).

[3][4][5][6][7][8][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P4.P4.P4.P7.P7.P16.P21.

篇10

关键词:情感教育;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所以,将情感教育融入思想品德课堂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因此,本文就从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三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一、生命教育

生命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但频频出现的中小学生因各种原因自杀的事件,让我们教师反思,我们的学生根本不能正确的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使得生命教育成为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严峻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视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不断强调生命的价值却不能真正让其融入学生生活当中。是我们的教育出现问题了吗?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反思,反思我们思想品德课存在的价值。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价值,进而,使学生们都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如,学习《生命的乐章》时,我改变了以往简单的知识传授,勾画重点,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生命的美好,珍爱自己的生命。首先,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汶川地震中广大官兵争分夺秒的抢救生命;同时,也展示了一些学生自杀的图片。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感受生命的脆弱。其次,我还设计了《珍爱生命》的主题讨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我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做个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人。

二、亲情教育

我曾看到一少女当街辱骂亲生母亲,并狂扇母亲的耳光,少女骂得极其难听,其母亲被女儿扇了好几个耳光,并大放厥词:她丢了我的脸,就该打。一旁的保安看不过去将该女子摁倒在地。据了解,该事件因女子向母亲索要钱财不成便大打出手。虽然这样的事件在社会上并不鲜见,但是,当你亲眼看到的时候,只要有良心的人都会问,亲情在哪里?还有在我们农村,不孝敬老人的现象非常严重,父母把一生都给了孩子,而孩子的回报就是打或骂?请问我们的教育哪里去了?是呀,学生在应对考试的同时,为什么不能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呢?所以,为了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亲情的存在,学会感恩父母,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就要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分析对与错,明辨是与非。

例如,在学习《走进父母的心灵》时,由于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与父母产生的矛盾问题为中心的,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分析了有关案例(详细内容略);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父母做过哪些事情最让你感动?让学生在讲述的过程中,感受父母的爱,感受亲情的伟大;让学生真正地体会亲情的无价。

三、友情教育

友谊,朋友之间的感情。友情是朋友之间不能缺少的那种无法说出口的东西。但是,对于没有经历过事情的学生来说,他们根本不懂得友情是什么?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朋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尤其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不知道什么友情,总认为可以一起“混”的兄弟就是友情,就是可以交心的朋友,然而,是这样吗?有多少学生因为误交了朋友而做错事情。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友情,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所以,在教授《善于与人交往》时,我用一首《朋友》导入新课,之后,又引导学生分析了一些有关与人交往的案例,使学生在思考中反思自己平时的行为。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明白礼貌交往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打开朋友的心门,让学生结识更多的朋友,获得真挚的友情,进而,使学生在交往中健康成长。

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价值,让学生在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找到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最终,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凤华.情感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