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治理亮点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环境治理亮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焦点解决护理;颈椎病;抑郁情绪;睡眠质量;效果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focus to solve the nursing effect of depression and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 In this paper, the selection of 60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care, nursing group adopts focus sol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 compared two groups of bad emotional state of depression score size and sleep quality score results. Results The adverse emotional state of depression score of nursing group size, subjective sleep, sleep time, sleep time, daytime dysfunction, and size of sleep quality indicators were (33.18±2.14), (1.42±0.68), (6.08±1.07), (2.16±0.32), (1.52±0.52) and (9.78±1.07), and the control group adverse emotional state of depression score size and sleep quality score compa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Conclusion Cervical spondylopathy were treated by focus way, 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adjust the patient's anxiety, depression, bad mood, loosen body and mind, to further ensure that patients sleep quality improved obviously and improve.
Key words:Focus solve nursing; Cervical spondylosis; Depression; Sleep quality; Effect of research
i椎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情较轻的患者出现了功能受阻情况,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卧床不起的情况[1],患者的生活不能够自理,心理情绪容易变得焦虑、抑郁不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2月的60例颈椎病患者,每组各30例。男26例,女44例,年龄28~77岁,平均年龄(48.22±18.09)岁。
1.2方法 护理组采用焦点解决护理干预方式。
1.2.1描述问题[2] 在患者入院后开始,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将自己的问题清楚的说明,在谈话过程中,需要引导患者进行谈话结构调整,患者经常过分强调问题,而不愿意就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耐心和患者沟通交流,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填写量表,深入了解问题所在,将患者曾经尝试过的治疗和护理方式准确记录,也可以将患者具有哪些方面解决问题的优势准确记录,从而保证后续医护工作顺利开展。
1.2.2形成可行的目标阶段[3] 在这个时期主要是帮助患者进行思考和探索,了解患者对于健康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于未来健康状况的一个期望值大小,一些患者在曾经做过一些努力,但是疗效不显著,因此很容易产生放弃治疗和护理配合的想法,不愿意做任何事情,也不能够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开展,这对于整个医护工作实施是非常不利的,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可以适当的进行提问,假如您现在的烦恼或者是担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您的家人或者是医护人员会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4]?这样在焦点护理过程中,就形成了一个沟通技巧,患者能够看到自己的一些小的改变,小的改变逐渐累积,就形成了大的改变。
1.2.3目标实施过程 在上述目标制定后,需要就目标进行可行性实施和操作,护理人员从证明积极引导患者感受生病后对自己以及家庭的影响,能够从中看到积极影响的一面。比如一些患者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曾经做出的努力全盘否定,经常对于自己的付出忽略了,还有一部分患者在睡前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酗酒、饮食等,这就会增大对于自身胃肠道的负担,也会导致大脑皮层更加兴奋,难以入睡,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改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同时在护理干预操作时,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指导患者 ,使得患者能够自身认识到这些不良习惯对于患者的不良影响,能够调整自己的睡姿,改善睡眠质量[5]。
1.2.4反馈 在干预护理后,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肯定和鼓励,提出建设性意见,充分相信任何人面对问题都会做出一定的努力,对患者的努力给予肯定,帮助患者更好的解决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调节不良情绪状态,及时反馈,提升护理疗效。
1.2.5评估 对取得的干预疗效采用一定的评估方式进行评估判断,一旦患者在原来基础上取得了进步,需要在肯定的基础上,引导患者进入到下一个目标实施过程中,帮助患者不断解决问题,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保证更好的配合医护工作,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x±s),P
2 结果
护理组的的抑郁不良情绪状态评分大小、主观睡眠、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以及睡眠质量多项指标大小分别是(33.18±2.14)分、(1.42±0.68)分、(6.08±1.07)分、(2.16±0.32)分、(1.52±0.52)分以及(9.78±1.07)分,和对照组的抑郁不良情绪状态评分大小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中医护人员需要充分尊重个体,相信个体自身资源、潜能的临床干预方式,能够重视解决问题,充分挖掘每一个人的力量和优势,从而更好的鼓励患者配合医护工作开展,提升临床护理疗效。
参考文献:
[1]赵艳艳.焦点解决护理对颈椎病患者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2):127-129.
[2]李莉,金昌德,孙丽楠,等.焦点解决模式对颈椎病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2,27(4):70-72.
[3]李莉,金昌德,邱婷,等.焦点解决模式对改善颈椎病患者焦虑状态和社会支持水平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4):82-84.
篇2
一、过去两年以来工作进展情况
20**年以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决议》,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全力推进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工作,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减排目标超额完成,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生态建设实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两年来,市政府始终坚持将宣传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内容,全面加强了全市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中青年后备干部教育;以“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为载体,以新闻媒体宣传为主阵地,围绕污染减排、“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生态市建设和“人人守望、呵护绿色家园”环保专项行动等工作开展大力宣传,并在市各中小学全面开设环境教育课程,进一步加强了对公众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实行了“重点排污企业法定代表人向社会公开承诺制、违法排污企业公开曝光制和作出公开检讨”的“三公开”制度。对群众关心的环境质量进行公告,不断扩大公众对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引导市民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同度和满意度,使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以落实决议为牵引,深化组织推动实施。20**年,市政府以《决议》为依据,以生态市规划为基础,结合市政府五年主要工作安排,编制并下发了《慈溪市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五年规划(20**-2011年)》。两年来,市政府将实施《慈溪生态市建设规划》、《慈溪市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五年规划(20**—2011年)》和各年度的《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全面整合,通过每年层层签订《生态建设任务书》,切实将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市级各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通过把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列入了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和《效益和谐新慈溪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慈溪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任务督查督办工作制度》及各年度的《慈溪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考核意见与考核评分标准》,有效开展了对各镇(街道)和市级有关部门年度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情况的跟踪督查,并就督查情况及时通报,进一步加大了考核力度,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的稳步、有序开展,
(三)以循环经济为核心,调整产业布局结构。为从源头上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工作,20**年,市政府实施“管理工程”,不断加强产业引导,持续优化三产结构。引导工业结构逐步从低加工度、低级化转向高加工度、高级化,产品结构从低技术、低附加值为主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变,提高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和国际竞争力,资源利用从低效、污染向高效、环保转变。重视节能降耗,严把项目审批关,严格新建项目准入,制定了《慈溪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若干规定》,指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1认证,20**年新增清洁生产审核企业4家,新增ISO14001环境管理认证企业17家,走资源节约化、生产清洁化之路,提高产业的竞争力。2008年,市政府进一步深化推进污染减排工作。通过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监管减排”、“源头减排”,全面落实减排指标,2008年全市化学需氧量净削减219.89吨,比上年削减4.29%,二氧化硫净削减394吨,比上年削减5.86%,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最终数据以上级减排办核定为准)。在“结构减排”方面,慈溪杭州湾沿海49.5MW风电场建成投用,33台风力发电机并网试发电,预计可满足我市近四分之一居民的生活用电;在“工程减排”方面,实施燃煤锅炉脱硫改造工程,25家企业完成脱硫设施改造,废水中水回用率提高到80%以上;完成宁波众茂杭州湾热电有限公司、金轮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外脱硫改造。在“监管减排”方面,35家重点排污企业接入污染物在线监监控系统,其中21家实现省、宁波、慈溪三级联网。四是以严格环保准入门槛为抓手;在“源头减排”方面,加强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和环保审批前置制度,坚决否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布局不合理的项目,全年共否决重污染或选址不合理项目110件。
(四)以污染整治为突破口,遏制环境污染势头。20**年,市政府组织开展了“百日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一是全面排摸了辖区内的污染源;二是部门联合执法,集中打击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违法行为;三是各镇(街道)向社会公开工作目标、主要对策及重点任务,依靠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20个镇、街道建立了共计3763人的“人人守望、呵护绿色家园”环保志愿者队伍,并组织开展活动53次;四是加大了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镇级污水管网配套建设的力度;五是积极探索了农村环境污染整治长效机制,确保了农村环境持续有效的改善。此次行动,为掀起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打下良好的基础。2008年,组织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和无证无照专项治理工作。共检查企业3100余家次,作出行政处罚233件,罚款567万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257件,受法院委托对204家未履行环保处罚决定的单位实行强制执行,6名当事人被司法拘留,切实维护了环保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重污染行业整治实现了跨越式突破,杭州湾漂印染基地和电镀园区已建成投入运行,分散于全市各地的36家漂印染企业已进入漂印染基地,实现了集中供热和污水集中处理。13家集中整治的电镀企业已整合成5家,并全部完成搬迁,做到废水分质汇集、集中处理。宗汉、新浦铜熔炼污染整治工作已于2008年9月通过宁波市污染整治办的“摘帽”验收。开展了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启动了横河镇相士地轴承企业油污染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推广以水代油等技术开展油污染治理,基本完成全市51家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轴承企业的油污染专项整治。分批对全市小印花加工业进行有序取缔,全市共取缔小印花39家。继续加大了对废塑料行业的规范与打击力度,全市42家废塑料加工企业(户)被责令限期整改,14家污染严重的加工户被立案查处,全市五个重点镇(街道)的废塑料加工户己从3264户减少到2047户,减少了37.3%,案件由20**年的247件同比下降到152件,下降了38.5%。已编制完成《慈溪市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环境整治方案》,对废塑料行业的进一步治理作出了部署。目前,桥头镇废塑料再生利用产业基地一期工程已启动实施,完成了原废塑料交易市场的规范化整治任务。饮用水源地上游污染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启动梅湖水库上游污染综合整治,开展饮用水源上游5个村、5个单位生活污水治理,实施了12个村不同模式进行生活污水治理的试点项目。观海卫镇开展了保护区内畜禽养殖场(户)关闭、搬迁试点工作,匡堰镇、桥头镇已全面取缔上滩头片区内的餐饮业,基本完成了梅湖水库清淤工程,并启动了梅湖水库上游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市民喝上“放心水”。加强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整治,完成了5家镇级以上医疗单位的医疗废水整治工作,全市746家医疗单位均与宁波市指定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签订了定点回收合同,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全面完成污染源普查任务,通过全市1000余名污染源普查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全市17290家污染源普查任务。环境调处能力全面提升。市环保局针对环境案件连年高发的严峻态势,努力改进和加强环境工作,积极畅通渠道、规范工作行为、创新调处方法,倡导环境查处“四不准”工作标准,即不准把矛盾上交、不准袖手旁观、不准督办不力、不准查而无果,努力化解集体和越级上访,全年共受理调处群众环境1983件,调处率达100%。
(五)以水环境保护等重点项目为支撑,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从20**年开始,市政府全力实施了“碧水”、“蓝天”、“绿色”、“清静”“四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效果。继续推进市域污水治理工程。北部污水处理厂工程进入设备调试阶段,东部污水处理厂工程累计完成90%工程量,东部、北部污水处理厂工程湿地进入招标程序;东部、西部地区集污干管及主干线泵站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乡镇管网工程C6包累计完成73%工程量,C7、C8包累计完成25%工程量。大力推进引水工程。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慈溪段全线贯通并具备通水条件,拓疏面宽80米的八塘横江17.6公里,完成投资9800万元,市域内形成较为完整的南北引水通道,具备接纳外来水条件;姚江引水配套工程已基本完成并通过试运行。扎实开展骨干河网建设。东部三塘横江、潮塘横江二期等拓疏工程有序推进,新二江、周家路江疏浚工程和周家路江至长岭江贯通工程全面完成。圆满完成镇村河道整治五年规划目标。2008年完成镇级河道整治及重点村三类河道整治102条、长178公里,累计完成镇级主干和二类河道整治335条、长684公里,完成重点村河道整治村297个;累计建成生态河道86条(段)、长222公里,宁波市级水环境整治示范村5个,新增沿河绿化60余万平方米。继续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市环卫作业中心和粪便处理中心建成投用,镇级粪便沼气处理中心和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快建设,东、中部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基本完成,管线铺设工程全面完成。
同时,有效开展了新一轮城河治理。20**年,按照“治理整体化、截污彻底化、两岸景观化、沿岸生态化、项目公司化、管理制度化”的总体要求,全面实施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力保城河水质不出现富营养化。湖里头江、纤绳路江综合治理工程正有序推进,中江河道疏浚工程通过竣工验收。2008年启动实施引水环通、城区河道疏浚、城区污水管网铺设、污染源整治、河道两岸违章整治等五大工程。引水环通工程方面,抓紧开展前期调研及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下姚江引水冲释城河引水调度》课题调研,制订城河河网水系引水配置环通工程方案,编制完成《慈溪市河道水体流动规划》;城区河道疏浚工程方面,周家路江北段及华陀殿江、三灶江等河道疏浚基本完成,宗汉街道范围内的西六灶江等三条Ш类河道疏浚全面完成,白沙路街道范围内Ⅱ、Ш类河道疏浚有序推进。中心城区集污管网工程全面完成,日处理能力3万吨/日的教场山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污染源整治工程方面,全面实施小印花、横河轴承油污染、漾山路江污染源、城区“五小”行业和原经济开发区二、三产业等“六大”整治工程。河道两岸违章整治工程方面,对虞波江-六灶江、华陀殿江-三灶江河道两岸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共完成拆违109户、面积15490平方米。
(六)以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继续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出台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分与管理办法以及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加大对禁养、限养、非禁养区的管理与治理力度,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52家,完成限养区和非禁养区内15个畜禽养殖场生态化改造,新建畜牧小区5个,实施排泄物治理工程的慈龙畜业有限公司养猪场成为污染治理示范场。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工程。启动农户标准三格式化粪池和污水的规范收集改造。建成公厕粪便集中处理中心10座,在建9座,总处理能力达到415吨/日,城区粪便处理中心建成投用。深入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关闭或搬迁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取缔保护区内餐饮经营点,完成梅湖水库清淤工程,开展饮用水源上游5个村、5个单位生活污水治理,启动梅湖水库上游污染综合整治。实施12个以整村或自然村推进并以不同模式进行生活污水治理的试点项目。扎实推进联镇带村建设新农村。在沿山线、中横线成片连线推进环境整治,新增宁波市级全面小康村6个,326个庭院整治示范村完成复评工作,预计新增环境整治村35个。全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4397亩;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基地建设。20**年,新建了3个万亩以上的大型绿色产业基地和万亩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大力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启动了绿色畜牧小区建设,基本完成了列入省“811”环境污染整治的11家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粪便无害化治理任务,。
(七)以生态创建为抓手,夯实全社会创建基础。20**年,申报全国环境优美镇2个、省级生态镇2个、宁波市级生态镇3个、宁波市级生态村34个、宁波环保模范(绿色)单位44个、省级绿色社区2个。2008年,有4个镇创建申报省级生态镇,有3个镇、56个村申报创建宁波市级生态镇、村,配合上级部门对32家宁波市环保模范(绿色)创建单位和8所学校创建省级绿色学校,10个村编制了国家级生态村创建规划。慈溪国际大酒店和慈吉小学力争创建国家级绿色饭店和绿色学校,杭州湾大酒店荣获国家级绿色饭店。2009年,稳步推进了“两创工作”,有效开展了“两创”指南手册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宣传手册的编写工作,并继续开展了抓“两创”工作生态建设典型示范项目工作,对“两创”典型示范项目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广泛收集项目,现已完成初稿。
(八)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建立完善各项保障措施。一是把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实施“审批”和“评优”中的一票否决制。建立健全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环境治理保护管理网络,完善环保机构内部配置,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了执法人员素质和技能。建立在线监测系统,提高监控自动化率,21家省控企业与省监控联网,与宁波市监控联网企业已达64家。分解落实总量控制目标责任,按时完成总量控制目标。二是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建立了环保部门牵头,工商、卫生、公安、供电、司法、监察等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环境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形成强大的执法合力,切实提高了环境执法效率。三是着力延伸经济手段,全面实施“绿色信贷”机制,将企业环境信用等级作为贷款发放的重要依据,从资金链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做到企业不环保银行不放贷,充分发挥了金融杠杆对环境保护的调控作用,在实践绿色信贷中谋求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
三、主要问题及剖析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对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要求和全市人民的期望,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的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突出表现在:一是生态宣传和环境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干部较狭隘地把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等同于环境卫生和环境整治,造成在工作上缺乏高度和全局整体意识,个别职能部门、镇街道参与力度不够、主动性不强、工作不到位,造成本系统、本单位无生态建设亮点工程的支撑。二是局部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废弃矿山生态治理进展较缓、治理率低,废塑料回收加工污染、鞋业边角废料焚烧、部分河道水发黄、发黑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市域水环境质量尚未得到根本改善,杭州湾新区和慈东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不配套现象突出,生态环境治理面临发展与保护的双重压力。三是慈溪经济快速发展给污染减排带来较大压力。考虑到经济发展产生的新增污染排放量,需要削减的污染物数量较大,污染物减排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四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超标使用农药、化肥现象较为普遍,水环境质量潜在的危害较为突出。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现象普遍,公厕“二次”污染严重,建筑垃圾随处倾倒现象突出。畜禽养殖禁养区关闭和污染整治不到位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五是环保队伍力量有待加强。市镇两级环保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环境执法力量、监管力量明显不足等等,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加以解决。
四、下步计划与措施
(一)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努力营造生态建设氛围。切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视角、全方位的宣传,扎实开展生态理念教育和环境警示教育,力求生态建设宣传教育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努力提高全体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形成全市上下人人关注、支持和参与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一是继续推进“蓝天工程”。坚持从构建长效管理制度着手,加强对重点大气污染企业的整治,确保废气达标排放。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抓好重点企业的脱硫治理工作。积极推进油烟净化治理、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城市道路二次扬尘治理和废弃物焚烧整治等工作,有效防治废气、恶臭污染,确保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大于300天。二是继续推进“碧水工程”。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更换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标志牌及警示标牌,按照“一规范、二取缔、三整治”部署要求,全面取缔保护区内排污口和污染源。继续推行以总量控制为基础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水环境污染企业监管,确保废水达标排放。进一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扎实推进污水管网建设。着力推进城河治理,按计划推进曹娥江引水工程,做好引水通道大塘江入口等相关引水通道的整治工作,启动实施虞波江、漾山路江流域综合治理,有序轮疏清淤中心城区7条Ⅰ、Ⅱ河道,清淤整治15条Ш类河道,继续抓好引水环通流动和村级河道清淤疏浚及小流域治理工程,续建华胜路等10条污水管网铺设工程。三是继续推进“宁静工程”。重点对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工业噪声和交通噪声进行集中整治和控制,着力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交通干线噪声同比降低0.5分贝,为广大市民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四是继续推进“洁净工程”。加快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分类收集和密闭运输,加强建筑垃圾中转站监管和餐厨垃圾管理,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力争使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8%以上,确保危险废物零排放。五是继续推进青山绿地工程与绿色生态工程。加大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和“青山白化”治理力度,加强对生态市建设基础工程的统筹安排,力争在人均公绿、森林覆盖率、主要农(水)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等指标上有所突破,着力将一些重点项目建成生态精品亮点工程,提升区域环境质量,为2010年创建省级生态市打下良好基础。
六是扎实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城市的工作。切实抓好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做到组织、规划、目标、任务、资金、机制“六到位”。开展农村环境保护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力争在以点成线、多点成面上出成果。继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工作,完成饮用水源上游黄杨岙等8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抓好生态系列创建镇、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公厕粪便处理中心服务范围外的村庄公厕生态化改造,努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建设;环境保护
1、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1.1、让环境成为城市的亮点
像是吉林省集安市是一个美丽的旅游城市,还被称之为“东北小江南”,这里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山好水好空气好,那么政府就刻意充分的利用境内的环境资源,来积极的引入国内外知名的策划单位,来在整体之上来进行策划包装,主打以旅游主导的第三产业,在该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可以充分将现有的环境资源,让其成为具备相当优势的资源。其自身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在整体来进行相应的规划与建设,其环境成为该城市的名片,进而加大第三产业的收入。这一类的规划建设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之上来推动城市经济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促使环境和经济建设之间充分的融合,共同进步。
1.2、让环境利于社会的和谐
全世界范围之内,发展的共同目标就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之中的关键。只有充分的维持了生态之间的生态平衡,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周边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经济保环境,环境促发展,进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3、让环境促进人们的健康
现代化都市人群很长的一段时间都生活在相对嘈杂的环境之中,其不仅仅会承受来自于生活的压力,还会承担工作之中的压力,双重压力使得人们愈发的追求优良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固体废弃物、声环境、光环境、水环境以及大气环境等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之上来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问题。一个良好的生活以及工作外部环境,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都十分有利,也就是说,充分的保障了人们的真心健康,才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之中去,优良的环境也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之中,环境保护在其中的作用十分的关键,同时也是加大城市竞争力的有利元素。
2、城市发展与规划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2.1、城市大气环境污染
目前,我们国家范围内的热点话题是“PM2.5”、“雾霾”,且一直处在居高不下的位置,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因为不适宜的环境保护措施,而导致的大气污染问题,有报告明确的显示,2013年我们国家500个最大的城市之中仅仅也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空气质量标准,甚至还出现在世界单位内污染最为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都在中国。现如今,在城市大气污染之中大部分都是城市之中的建筑行业、供暖、交通运输以及工业而排出的颗粒物以及废气等等。
2.2、土壤环境污染
导致城市土壤出现污染的主要因素,就是因为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之中各个哦工业企业而出现的各类污染物以及有害物质随意排放或者是排放,其主要就是因为没有充分的将其重视起来,使得各类有害物质渗入到土壤之中,最终引发土壤污染。
2.3、水资源污染
在城市自身发展的过程之中,城市之中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因为基础设施减速管理力度不够以及之后的等因素,而使得排放无序,这部分污染源均会严重的污染到城市周边的水体。现如今,城市水体污染假使置之不理,就会使得越来越严重,在城市周边的水体污染要是比所能承受极限的时候,就会使得周边的生态环境出现污染及不同程度的损坏,进而也就严重的威胁到水环境失衡以及水资源利用率。
3、做好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3.1、进一步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
环境保护在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之中的强制性要实施的,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之始终都是城市规划之中的关键,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就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整体防治,城市环境保护基本上可以分为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的保护规划以及固体废弃物规划控制。一般在进行城市规划编制的时候,这些内容基本上都仅仅只是做到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全方位的进行相应的设计与控制工作。
3.2、城市建设中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为了可以在最大限度之上来有效的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之中出现的各类空气污染的情况,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之中,要全方位依据该城市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类型,在最大限度之上来科学、合理的规划整个城市的布局。比如:在部分容易发生空气污染的城市之中,要将建筑物密度的合理规划,还得要全方位的分析城市的地形地貌以及周边环境,来进行设计城市通风廊道,这对于治理城市之中的空气环境而言,十分的关键。
3.3、提高环境治理意识
针对城市总体规划来进行各类专业规划与建设的项目之中,那么在未来的时候就得围绕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来予以展开,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在未来城市发展规划的过程之中,城市规划的决策人员以及城市建设者都得加大自身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要加大对于环境保护知识方面的构建,针对城市的整个规划目标以及设计方案和保护环境工作,三者要统筹兼顾,共同进步与发展,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之上来达到城市规划建设以及城市环境建设两者之间的协调式发展,从根本之上来提升城市建设过程始终环境保护的范围及力度。综上所述,“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这一发展理念,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是我们国家城市发展主流方向,虽然也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城市的整个空间环境也因此而付出了相应的代价,由此可见,未来城市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做好城市环境保护的工作。
作者:阮满杰 单位:重庆都市空间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4
根据《区创建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以及区《2013年创建低碳经济示范区目标任务书》要求,结合2013年我街道重点建设、改造和环境整治计划,特制定2013年河埒街道积极做好创建区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工作意见,具体工作要求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一是节能减排目标:关闭辖区所有小型化工生产企业和燃煤工业炉窑,工业产值能耗下降8%,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17.9吨以内。二是清洁能源使用目标:企事业单位加快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社区、学校、园区、医院、公园等公共空间,运用光电互补技术和风力发电技术,新建1处太阳能或风力发电路灯、广告牌、显示屏等工程,并逐步推广扩大清洁能源应用。三是节能建筑目标:辖区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率达到50%的标准;新建12层及以下住宅(含农民拆迁安置房)和新建、改建、扩建的宾馆、酒店、商住楼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统一设计和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且50%以上的公共建筑应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新建框架结构的民用建筑(含框剪、剪力墙、筒体等)无设计及使用粘土实心砖和粘土空心砖。四是推广水资源节能技术改造。选择一家以上企业(迎宾袜业)首先开展水处理节能循环系统,促进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五是环境治理目标: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00亩。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00亩,新增城镇公共绿地2万㎡。做好可回收利用建筑垃圾的收运工作,加强已建成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小区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空气质量;六是示范建设目标:到2013年底创建一个社区(惠河社区)并建成示范社区和一家(协明印刷机械厂新厂址)达到低碳示范标准。组织开展碳排放数据库编制工作。
二、主要任务
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节能减排效率;推广清洁能源,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建设绿色建筑,加快节能技术应用;节约资源利用,推广能源循环使用;加强环境治理,打造宜居生态体系;倡导低碳生活,开展示范建设活动。
(一)提高企业节能降耗水平。坚持总量控制、单耗限额的原则,经贸办要对辖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建立企业能源管理综合信息数据库;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有效推动区域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
(二)加强节能技术改造。街道经贸办、环保办要以工业锅炉、电机节能、余热余压利用行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等为重点,扶持奖励产业节能改造、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关闭辖区小型化工生产企业;开展“三高两低”行业整治和落后用能设备淘汰工作,取缔辖区所有燃煤工业炉窑。
(三)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各社区,街道建设办、商务办要对新建12层及以下住宅(含农民拆迁安置房)和新建、改建、扩建的宾馆、酒店、商住楼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统一规划设计和统一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鼓励居住建筑和新建、改建、扩建的宾馆、酒店、商住楼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倡导开展清洁节能、低碳项目改造。
(四)加强新能源的推广利用。经贸办、建设办、社事办和各社区要强化新能源宣传,学校、医院、机关等公共建筑,以及生产厂房、研发大楼、商业楼宇、公共设施、居住楼房等建筑要加强推广利用新能源建设力度。
(五)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要严把审核、审查、监督验收关,对未取得各建设主管部门建筑节能审查同意或审查不合格的建筑项目,一律不予开工建设。建设办要加强监督,组织开展节能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对施工达不到建筑节能要求的项目,应责成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处理。建设办要对辖区内新建框架结构的民用建筑(含框剪、剪力墙、筒体等)开展专项检查和监督,禁止设计及使用粘土实心砖和粘土空心砖。要对已建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逐步进行节能改造,使建筑节能率达到50%以上。
(六)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各社区以及街道建设办、拆迁办、城管办要严格按照《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规定,规范房屋建筑和建(构)筑物拆除工程程序管理及实施过程中文明施工行为,确保做到“六不开工”,实现所有建设工地现场标准化管理。
(七)推广节水技术的创新改造。经贸办、环保办要推广节能循环用水系统,激励企业节水技术改造。今年,选择一家以上企业率先实施水处理节能循环系统。控制约束企业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促进循环用水技术的推广应用。
(八)规范垃圾分类后续管理,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城管、环保和经贸办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结构减排,加大治理力度,淘汰落后产能,从而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要加强和协调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小区的规范化管理,深入宣传、指引等工作,规范行为,节约和控制环境污染;建设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协调做好建筑垃圾收运工作,严厉打击偷倒行为;要继续加强控源截污、河道清淤工程建设,抓好水源保护和排水达标管理,巩固梁溪河水质。
(九)积极开展低碳示范社区、示范学校、示范企业建设。各社区和建设、爱卫、教育办要加强机关、学校、医院、厂区和居民小区的绿地、造林建设,积极开展低碳宣传活动,倡导使用环保型交通工具,及时更换淘汰非节能设施、设备、器具,提倡使用高效照明灯具、太阳能供水和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积极创建低碳示范社区、示范社区、示范学校、示范企业活动,组织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环保宣传、环保实践等社会公益活动;要鼓励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的低碳生活方式,激励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器具的节能技改,倡导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全力推进社会生活低碳化。
篇5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城”建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把“系统化设计、全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思路和举措运用到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全面实施生态环境优化计划,推进结构调整,深化污染减排,加强流域整治,加快生态修复,提升监控能力,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全市生态经济典范区和湖湾型城区、滨水花园城市。
二、工作目标
(一)环境质量目标:主要水环境功能区、集中式饮用水源的水质达标率达10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功能区要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0。
(二)总量减排目标:确保两个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淘汰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炉窑,用煤量比去年下降5%。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分别削减188.9吨和17.13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削减66.4吨和34.1吨。
(三)太湖治理和流域治理目标:完成《市“十二五”太湖水环境治理专项规划》、《太湖(蠡湖)新城流域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确保太湖安全度夏。
(四)污染防治目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污水处理厂污泥规范化处置率均达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均达100%。
(五)生态建设目标:林木覆盖率提高0.2个百分点,完成“两型社会”示范创建年度任务,启动1个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
三、重点工作
(一)切实强化环保倒逼机制,助推转型发展
1、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以保护生态、治太保源、防控重金属污染等为重点,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控太湖保护区范围内的项目建设,禁止“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建设,鼓励符合“两型社会”特征的项目建设。
2、加强传统产业提升。抢抓低碳经济示范区和新城建设机遇,依托清洁生产审核、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创新提升、“在搬迁中提升”,打造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制造业,全年完成企业清洁生产审核10家(其中重点企业5家)。
3、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继续深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改革,对IC设计、工业设计、软件及服务外包、网络经济、影视文化等环境友好型新兴产业,着力简化审批验收程序,降低项目报批门槛;对物联网、生物医药、航空电子等可能存在环境风险的产业,着力规范企业环境行为,切实加强科学监管。
(二)不断挖掘总量减排潜力,提升环境容量
1、强力推进工业减排。积极开展“三高两低”、“五小”等企业专项整治,重点梳排并治理一批高污染、效益低的企业;关闭列入“环境统计”的工业企业3家,完成化工企业整合整治年度任务。加快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胡埭新城工业安置区中水回用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改造(淘汰)燃煤工业炉窑5座,规模企业用煤总量不超过2010年同期水平,单位GDP能耗低于0.42吨标准煤/万元。
2、大力开展农业减排。有序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强菜篮子基地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主要经济植物、水果、粮食产地和菜篮子基地的污水灌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项目实施到位,畜禽粪便统一收集、处理和利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生态农业技术,化学氮肥、化学农药施用量分别比2007年削减23%和30%。
3、切实加强管理减排。着力抓好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控设施和中控系统建设改造工作,切实加强自动监控数据有效性审核。加强污水处理厂环境监管,确保设施运行正常、污水处理达标、污泥处置规范。
(三)扎实推进治太保源工程,确保安全度夏
1、强化水源地保护。进一步规范水源地管理,禁止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和活动;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沿湖75万㎡芦苇人工养护工程;加大水源地监控和蓝藻打捞、处置力度,确保不发生危及供水安全的环境事故。
2、加大控源截污力度。加快推进排水达标区创建、污水管网建设、污水截流,力争上半年完成排水达标区扩面任务,努力实现胡埭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太湖(蠡湖)新城配合道路建设管网27.13公里;对近期不拆迁的自然村进行污水接管或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3、推进河道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太湖(蠡湖)新城流域29条河道综合整治;清淤河道17条(13.66公里,19.3万方);对列入市重点整治计划的未达标的黑臭河道继续实施整治;完成小溪港管理区域内场地修复工作;新建马山千波桥1000吨级蓝藻堆放池、500㎡移动设备操作平台、月亮湾藻水分离站配套藻泥池等工程,新建许仙港、许仙港东、埭港、渔港喇叭口、闾江口大堤、千波桥、檀溪湾、上海纺工等8个蓝藻打捞及休息平台。
(四)全面加强污染防治工作,降低环境风险
1、深化大气污染防治。继续实施“蓝天工程”,开展清洁能源区向外拓展5公里工作,淘汰集中供热区域内的燃煤小锅炉;强化城市扬尘管理,全面落实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相关规定;禁止秸秆露天焚烧,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全区城市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330天以上。
2、控制各类声污染源。强化饮食服务等社会生活噪声控制;加强机动车辆噪声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城区机动车禁鸣规定;深化“绿色施工”创建,提倡使用工艺先进、噪声强度低的建筑施工机具,加强夜间与特殊时段噪声管理;大力推进企业噪声防治工程,推广使用低噪声的先进设备和工艺,减轻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3、强化固(危)废规范管理。加强固(危)废全过程监督管理,降低危废存贮、转运、处置等环节的环境风险,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均达100%;全面实施《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规划》,污水处理厂污泥全部安全无害化处置。
4、提高辐射管理能力。健全辐射源监管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控系统。全面开展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重点加强对社区、学校等场所的监测和控制,积极开展对电磁辐射污染监测、防治、环评等工作的研究。
5、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结合区域实际,重点开展涉重、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沿湖餐饮、重点行业等专项检查和整治,大力开展化工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整合整治,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妥善处理环境,深入开展“百日环保”宣传服务活动,保障群众健康。
(五)精心打造生态修复亮点,做优环境资源
1、实施生态修复。加快推进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建设,基本完成前期拆迁,适时进行道路建设、河道整理、地形整理等工程。有序实施环太湖生态景观林带扩建、入湖河道沿线绿化等工程。
2、加快景区建设。完成龙头渚公园、渔港公园、龙寺生态园、九龙湾乡村家园、唯琼农庄、太湖花卉园、青山公园改造建设和雪浪山公园部分林相改造建设任务;太湖湖滨公园主干道建设基本到位;环太湖高速南侧景观绿化达到既定形象进度;沙渚公园(植物园)完成拆迁安置和土地整理工作。
3、推进城镇绿化。新建小游园5个,提升小游园1个,复绿老新村8个,完成安置房小区和单位围墙外空秃地补绿13.4万㎡,新增造林绿化2000亩,其中成片造林1000亩。
4、优化人居环境。切实加强生活垃圾机械化收集后续管理,新建垃圾桶集中清洗点不少于50个,试点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全区城市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75%以上。加快“两型社会”示范工程建设,建成1个集中展示区、1个示范街道、6个示范村(社区)、4个示范学校和10个示范企业;加快生态、绿色创建活动,建成2~3个市级以上示范绿色社区、9个园林式单位(居住区)。
(六)积极落实绿色经济政策,促进资源利用
1、全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制度。进一步扩大排污权交易市场份额,按照“科学、合理、公开、透明、从紧”的原则,对所有新(改、扩)建项目科学核定排污指标,排污权出让方、需求方分别通过交易出让和购买排污权,有效激励企业减少排污,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2、继续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机制,加大重点企业参保力度,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环境责任、提高防范环境风险能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年内完成10~20家重点企业参保工作。
3、加大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力度。严格执行《长江三角洲地区企业环境行为信息评级标准》,完成180家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工作;同时,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七)注重提升监测监控能力,优化管理水平
1、加强环保执法体系建设。按照环境监察标准化管理体系2级标准,加快推进环境监察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建设,努力提高环境监察现代化、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水平。
2、加强环保监测体系建设。有序开展油烟废气污染源、危险废物在线监控试点工作;着力加强区监控中心、水质自动监测站、空气自动监测站的运行管理;依据规划做好空气、灰霾、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工作,新建噪声自动监测点位4处、空气自动监测站1个。
3、加强环保应急体系建设。认真做好太湖“湖泛”巡查和蓝藻监测预警工作,落实监测预警日报、应急快报制度,组织开展太湖安全度夏应急监测演练,提高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下的快速反应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强化资金保障。要切实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按规定要求在区财政预算中安排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专项资金,确保本级环境保护投入占GDP的比例不低于4%。同时,积极通过对上争取、企业自筹、社会集资、银行借贷等方式筹集落实资金,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篇6
良好开局
《决策》:2016年是“一江两岸”的新铜陵起航元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这一年铜陵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态势?有哪些突出的亮点?
倪玉平:2016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顺利实现“十三五”的良好开局。从数据指标来看,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0|元,增长9%,增幅居全省第6位;财政收入153.8亿元,增长5%,其中地方收入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1196亿元,增长12.5%,增幅居全省第5位。另外,节能减排实现年度控制目标,万元GDP能耗降幅居全省前列。
这一年,我们推动转型发展取得重大成效。这突出表现在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加快,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28.8%提高到30.6%,居全省第2位。铜材加工突破175万吨,超过电解铜产量43万吨,铜产业朝全链条、高价值方向延伸;新能源汽车从部件生产向整车制造、智能制造迈进;电子信息产业由元器件、印制电路板向手机等终端产品拓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5.4%,提高2.3个百分点。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市绩效连续两年考核优秀,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唯一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优秀的城市,打造循环经济升级版的做法在全国推广。
与此同时,铜陵市新的动能正在加速形成。项目投资为增添动能厚植根基。全年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570亿元,增长58.3%。民间投资累计完成886亿元,增长9%,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安博电路板、松宝、耐科、零点机器人等106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在传统动能方面,产业技术改造持续发力,全年技改投资突破400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70%,135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评估审核。在新兴产业动能方面,铜基新材料集聚基地投资增长25%,产值达686亿元;首批4家市级基地建设全面启动。此外,招商引资也有力推动了新旧动能的转换。例如我们引进了年产800万台手机生产基地、北京特高压导线及核电缆等一批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创新创业培育新动能出现可喜变化。建成众创空间17家,3家“星创天地”成为全国首批农业创新创业平台;新建一批电商产业园区,新业态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5%,快递业务量增长105.6%;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20.6%。
《决策》:一直以来,铜陵都扮演着改革先锋队的角色,过去的一年里,铜陵是如何加速推进重点改革的?
倪玉平:深化改革开放能够不断增强发展活力,2016年,我们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年度41项任务全面完成。
一方面,围绕提质增效,铜陵扎实推进供给侧改革。坚持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和配套措施,着力推进“去降补”任务落地见效。可以说,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具体来看,关停落后产能企业14家,淘汰小矿山7家,关破重组一批“僵尸企业”,成功化解PCB产业链债务风险。另外,通过一系列房地产调控举措,盘活商业地产47万平方米;减少商品住房库存42万平方米,去化周期由上年底18个月下降到13个月。在防控金融风险方面,化解企业不良资产43亿元,规上企业资产负债率降低1.33个百分点;争取置换债券化解政府债务49.7亿元,政府平台融资成本控制在6.5%以内;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下降”。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35亿元,用电大户全部实现直供电。
另一方面,我们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例如,“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政府权力清单在全省率先上线,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清单制度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五证合一”营业执照全省首发。“多规合一”联合审批系统在全省率先运行,建设项目总审批时限由257个工作日缩短到56个,这一试点经验得以在全省推广。此外,社会事业改革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阳光分班”成为中央改革办推介的典型案例;校长职级制改革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医联(共)体实现四级全覆盖,“医养结合”试点有序开展。
招牌动作
《决策》:2016年,铜陵组织实施的“生态建设提升年”、“规划引领突破年”、“精准扶贫和棚改攻坚年”活动取得哪些成效?
倪玉平:应当说,去年铜陵开展的“三个年”活动取得不少新突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铜陵市强力推进生态治理项目,围绕大气、水、土壤“治污三大战役”,共安排重点治理项目118个,总投资152.9亿元。针对大气污染治理,开展了“攻坚行动”和环保执法“零点行动”;针对水环境治理,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大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工程”。另外,绿化和森林增长持续提升,完成矿山生态治理修复项目23个。与此同时,启动循环经济“8311”升级行动,推进节能减排五类典型示范和六化项目建设,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全国领跑。
二是规划引领取得新突破。一方面完善规划体系,修编完成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枞阳县总体规划,陆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1+13”规划体系,积极推进江北港新区等重点专项规划。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多规合一”。整合24个部门6大类80余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一张图、基础数据一个库、行政审批一网清、运行管控一条龙。
三是扶贫和棚改攻坚取得新突破。铜陵市的脱贫攻坚首战告捷,1.9万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21个贫困村满足出列条件。财政与社会各方投入资金4.4亿元,22个村集体和2350户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精心实施38项民生工程,民生类财政支出128亿元,占总支出的85%,连续四年保持全省先进位次。另外,棚改攻坚强力突破。全年棚户区改造完成6608户,占计划的94.5%,实现棚改“大头落地”目标。3110户农村危房改造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决策》:“三个年”活动可以说是铜陵的招牌动作,也呈现出诸多亮点,那么在新的一年里,铜陵又谋划出怎样的新思路?
倪玉平:“三个年”活动已经成为铜陵的经典自选动作。新的一年,按照“全面发展,突出重点,典型引路,梯次推进”的思路,聚焦事关全局、关乎长远的重点问题,我们也做出新的谋划:
开展产业集聚基地推进年活动。“三重一创”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更是铜陵市打造产业升级版、推动转型跨越的关键举措。具体的目标有以下几个:要实现省级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基地完成产值800亿元、税收10亿元,在全省争先进位;要加快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4个市级集聚基地建设,力争1-2个升为省级基地;要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5个重大新兴产业工程;要加快实施超级电容、纳米复合材料等5个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年活动。应该说,特色小镇是孕育新业态、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创新创业、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在更高层次上塑造城市空间形态和内涵品质的重要探索。下一步,我们要突出产业培育,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手段,重点打造皖江创新小镇、大通文化旅游小镇、西湖文体小镇、天井小镇。鼓励各县区因地制宜,培育建设一批产业上“特而强”、机制上“新而活”的特色小镇,为转型发展增添新动能。
开展协调发展提升年活动。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要求,更是铜陵发展的现实迫切需要,是我市“十三五”发展三大战略之一。2017年,我们要围绕强基础、促均等、惠民生,统筹布局,细化安排,加大补短板力度。例如,向江北地区交通、水利、电力设施短板发力,向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短板发力,向社会保障、扶贫开发、饮水安全、乡村环境等民生短板发力,从而促进江南与江北、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加快协调发展步伐。
乘势而上
《决策》:2017年,铜陵的发展面临怎样的形势和格局?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怎样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倪玉平: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加快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孕育突破,国家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中央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政策支持力度,这些都为铜陵加速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创优争先,全力把铜陵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在数字目标方面,我们预期取得的成绩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以下;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实现22个贫困村出列、3.1万人脱贫;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
具体来说,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项目导向,结合五大发展理念,重点抓好这样几项工作:一是实施创新发展行动,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二是实施协调发展行动,构建城乡一体新格局;三是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建设生态文明新样板;四是实施开放发展行动,增强区域竞争新优势;五是实施共享发展行动,增进人民群众新福祉。
《决策》:目标已定,蓝图绘就,铜陵要实现既定的发展任务,需要选准哪些着力点?
倪玉平:推动发展,政府要找准抓手,持续用力。针对2017年的具体情况要重点突出“三个抓手”:
第一,抓项目。应该说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要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推动发展第一抓手。紧密结合刚刚提到的五项重点工作,我们要谋划建设这样一些项目:推进一批智能化、新能源、充电桩、特色镇等创新发展项目建设;推进一批路、水、电、管网等城乡协调项目建设;推进一批环保、复绿、植绿、岸线整治等生态绿色项目建设;推进一批铁路、对外通道、港口、景区等扩大开放项目建设;推进一批城市功能品质完善提升、棚改扫尾、扶贫攻坚、市区畅通、污水和垃圾处理、水体治理、美丽乡村等民生共享项目建设。
篇7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战略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保护优先、永续利用,项目带动、重点突破,城乡统筹、整体推进”原则,以良好的生态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强化生态资源保护,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程,努力把市建成生态环境优越、生态产业发达、生态文化浓厚、人民和谐幸福的生态文明展示区。
二、总体目标
全市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达到和优于国家生态市创建标准。地表水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100%城镇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8%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2012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城市气化率达90%以上。
初步建成“六大体系”即: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体系、和谐优美的生态人居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科学完备的管理决策体系和保障有力的生态支撑体系。2015年。
三、主要任务
一)展示世界一流的精品景区。加强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统一管理,遵循“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基本方针,实施环境(资源)整体保护战略,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不断强化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文物资源保护。
确保自然资源安全;开展景区文物古迹普查建档工作,1加强生态资源和文物资源保护。重点抓好景区森林防火、古树名木及珍稀动植物物种保护、松材线虫等有害生物防治以及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抢救修复濒危文物,进一步挖掘恢复文化遗迹,大力开发具有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旅游产品。
确保所有污水进入污水收集管网,2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景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建立大气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切实加强对酸雨的监测预报。综合整治餐饮油烟,确保宾馆饭店和职工食堂的油烟净化设施正常运行。景区内实行“禁鸣”严格控制交通和旅游噪声。加快固废处置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进程。对可再利用的固废进行分类回收,禁止在景区内焚烧、填埋垃圾。
根据饮用水源保护的要求,3抓好饮用水源管理。加强景区水源地保护和水库水质安全管理。划定保护范围,竖立水源地保护标牌。制定和完善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监测水源水质并备案,依法查处影响景区水环境的违法行为。
不断提高体系运行水平。加快构建以遥感技术、GPS全覆盖系统为核心的景区数字化体系,4提升管理科技水平。进一步加强景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维护。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古树名木保护等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不断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的科技水平。
近期建设重点:
加快温泉、天海和玉屏楼污水处理设施新、扩、改建工程建设,一是实施景区污水处理提升工程。提高景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和达标率。
完善垃圾分拣房、游步道两侧垃圾池等基础设施,二是实施景区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转运网络工程。实现建筑垃圾及固体生活垃圾下山,取缔核心景区内生活垃圾焚烧点。积极推广生物降解处理技术,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水平。
加强景区古树名木保护,三是实施景区资源保护提升工程。加快松材线虫病防控设施、森林防火设施、核心景区防火水网、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建设,不断提升景区资源保护和管理水平。
二)展示母亲河秀美风采。加强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
重点抓好江中心城区段、江山水画廊、月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同时,坚持开发式保护原则。着力推进流域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方面工作,保护好母亲河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水质。
提高污水纳管率。加快在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1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及收集转运系统建设,提高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
实施污水集中治理。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2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园区内排污管网、集中治污、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格执行“环评”及环保“三同时”制度,把好新建项目环保准入关。
提升生态用水调蓄功能,3加强水资源保护及水土流失治理。加快骨干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确保流域生态用水安全。积极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实施有效的河道监管,严禁非法采砂,加快河道生态恢复。加强各类水库、水塘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近期建设重点:
建设湖边水利枢纽和花山坝工程,一是加快实施三江口至花山16公里、总投资120亿的江延伸综合开发工程。建设码头,营造景观水面,实现河道通航,带动两岸综合开发;拓宽疏浚河道,兴建防洪堤岸,使防洪标准近期达到25年一遇;同步建设发电、污水处理、供水等设施。
完善中心城区和休宁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二是2009年底前。处理负荷大于70%建成歙县─徽州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并投入运行。完成黟县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建设。年底前,各区县全部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及垃圾转运系统,并投入正常运行。
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67平方公里。三是加快实施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年底。
四是加快歙县南源口至深渡镇10公里的江山水画廊开发工程建设。全力加强山水画廊沿线环境综合治理、旅游资源整合、特色景点开发。
三)展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加强森林、水资源保护。
有序开发利用的同时,坚持把保护好自然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抓好生态功能修复和提升,维护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稳定。
以实施退耕还林、重点公益林、珍稀树种栽培、速生丰产林等生态林业项目建设为抓手,1发挥林业生态主体功能。以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稳步提高森林质量,改善林种、林分结构,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2012年,各类经济林面积达140万亩,用材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达4.6立方米/亩,林业产值超过50亿元,林业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坚决阻止松材线虫病侵入我市。加快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区域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等防火工程建设,2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快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工程建设。将全市森林火灾灾害率始终控制在0.4‰以下。加强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和林地、湿地的保护管理,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3严格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合理划定城乡饮用水源地。完善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措施。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布实施”原则,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控制基本建设用地规模,4保护和利用好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开发强度。加强土地复垦,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科学制定矿产开采规划,划定矿产资源可采区和限采区、禁采区。从严审批矿产权,禁止在地质灾害重发区、易发区和环境敏感区开采矿产资源,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对已造成生态破坏和发生严重地区灾害的矿山实行限期整治。
近期建设重点:
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监测预警、检疫御灾、控灾减灾、科技支撑“四大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实施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工程。
全面巩固和提升退耕还林成果,二是进一步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加强全市540万亩重点公益林的保护、监测工作。
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60处,三是年底前。解决18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四)展示绚丽的城市魅力。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全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坚持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素质。
着力抓好城市建筑、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景观亮化等设施建设,1提高城市建设品位。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保城市整体风貌与自然山水、厚重文化和优美环境相协调、相融合,彰显精巧、雅致、徽韵、生态的城市特色。
合理规划餐饮布局,2强化城市大气环境监管。继续开展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规范建设油烟排放通道。加强城市建筑及道路运输土石抛洒管理,降低扬尘造成的大气污染。对交通沿线等环境敏感区的工业烟尘及二氧化硫排放实施专项治理,督促重点企业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机动车污染排放监管,继续开展并完善机动车尾气检测。确保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100%
禁止向河道倾倒垃圾,3加强城市水体景观保护。对流经城镇的河道及水体实施专项环境整治。取缔沿河排污口,定期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清理打捞,合理控制城市景观水体水位,严厉查处影响城市水体景观的违法行为。
组织开展噪声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活动。加大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以及生活噪声的查处整治力度,4严格城市噪声污染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施工申报、审批、公示制度。进一步巩固城市区域噪声和交通噪声达标成果,确保城市良好的声环境质量。
培育社区居民的生态文明观,5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宣传。以文明城市创建促生态文明宣传。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创建,弘扬绿色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培养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习惯,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质,使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形成生态文明、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期建设重点:
完善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巩固城市园林绿化成果。提升亮化美化水平。城市景观照明、道路照明及户外显示屏中推广应用新型高效节能照明设备。餐饮、工业等行业积极推广使用液化气,不断提高城市气化率。
整治城市脏、乱、差现象,二是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严厉查处损害城市文明形象的违法行为。
及时查处城市居民反映的烟尘和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三是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切实保障居民的环境权益。
五)展示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全面提高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坚持以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为抓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加强农村秸秆焚烧的监管,1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逐步建立农村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乡)中转、市(区)处理”四级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与运转处理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切实加强农村地区工业污染监管,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
推进养殖业废弃物利用,2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重点推广农村沼气,建立农牧循环模式,加快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利用。有效控制大型畜禽养殖场(区)环境污染。新、扩、改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
控制肥料面源污染,3切实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加快实施病虫绿色无害化防控和专业化防治工程,大力提倡使用生物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及其技术。
大力推进“千村百镇”示范工程,4加强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创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充分发挥生态示范点的典型示范作用,逐步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近期建设重点:
50个乡镇因地制宜建设完成垃圾集中处置设施及镇域范围内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一是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转和处置网络建设。年。150个行政村建立垃圾收集转运系统。
力争创建国家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0个、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村50个。二是积极开展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年。
建成3.8万口农村户用沼气设施、5个大中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30处农村养殖大户中小型沼气工程。新建、扩建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加工厂,三是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和有机肥加工基地建设。年。探索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新途径。
六)展示科学发展新态势。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完善的生态经济体系。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1加快建立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我市经济园区和主导工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及工艺,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坚持以天然气、太阳能、沼气、水电、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清洁化。积极发展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大力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信息、金融、文化、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比重,促进经济模式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方向转变。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依托区位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2大力提升优势支柱产业。加快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各区县经济园区为支撑的经济园区建设。以推进市循环经济园建设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构建集中度大、关联性强、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产业体系;引导资源、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大力发展现代旅游、特色文化、新型印刷包装、新型精细化工、绿色食品精深加工、茧丝绸服装、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
优化区域布局,3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茶叶、竹木业、油茶、蚕桑、果蔬、中药材和养殖业等特色主导产业基地和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推动特色产业规模的扩张和效益的提升。加快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改项目的实施,培育和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借鉴和引进先进的生态旅游理念和管理模式,4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推动乡村旅游为重点。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区。进一步突出乡村旅游在生态旅游中的地位,巩固和发展业已形成的环乡村旅游圈、沿江乡村旅游带、古徽州乡村旅游片三大板块和景区依托型、农事参与型、文化体验型、休闲度假型四大类型,把乡村旅游打造成市旅游经济的新亮点、新卖点和新增长点。
近期建设重点:
结合环境资源容量和经济发展需求,一是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研究制定我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配套完善园区排污管网、集中治污等环保基础设施。二是加快市循环经济园建设。
依托十大龙头企业,三是积极推进茶叶经济“双十工程”项目建设。建设十万亩高效生态茶园。
不断壮大乡村旅游规模和提升乡村旅游档次。四是积极开展以优秀旅游乡镇、旅游专业村、星级农家乐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
七)展示交通生命线的勃勃生机。加强交通干线生态屏障建设。
使其成为展示我市良好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窗口。着力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国省道等交通干线的生态保护和建设。
沿线可视范围内,1加强交通干线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已建成的交通干线以及乡村公路的绿色生态建设。实施严格的自然生态管护。严禁在25度以上坡地开垦种植,开荒毁林。建设沿线生态护坡及复绿工程,积极美化、绿化沿线两侧的荒山、丘陵及山体,沿线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
配套建设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2加强在建交通项目环境监管。对在建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建设项目严格执行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绿化工程未达标的工程,不得验收。
规范农村居民住宅建设,3规范沿线城镇及乡村建设。加强沿线城镇、村建设规划。突出地方特色,以徽派建筑为主逐步统一建筑风格,严格道路两侧的建筑规划管理和控制,建设一批具有典型示范的农民新村。落实沿线城镇及农村居民垃圾处置措施,减少沿线城镇及乡村垃圾污染,杜绝产生“白色污染带”现象。
近期建设重点:
严格执行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措施,一是加强已建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的生态恢复和治理工作。消灭沿线荒山和山体。
将交通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二是切实加强在建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的生态保护。
确保交通干线环境优美。三是加强对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工业烟尘排放和秸秆焚烧的监督管理。
八)展示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新水平。加强、等景区景点环境综合整治。
进一步规范景区景点环境管理秩序,持续开展全市各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合理开发利用。
着力抓好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1科学编制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本着突出地方特色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并将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规划。
严禁废水直接排入景区河道;禁止乱堆乱倒生活垃圾,2加快景点景区生活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进一步抓好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确保垃圾定期收集、统一运出景区,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旅游开发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3严格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环境监管。加强景区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管理。从源头防止和控制项目开发对景区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旅游景区的开发,应保持原有自然风貌,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或擅自开发旅游资源。
近期建设重点:
推进中心湖区、乌石湿地景区、黄金群岛景区、平湖三峡景区、太平史韵景区等5大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一是加强太平湖景区开发与保护。加强景区范围内森林植被资源、水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以牯牛降、齐云山等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型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重点加强古村落(街)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以、、屯溪老街等为代表的古村落(街)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实施古村落生态水系整修和水口园林恢复工程,使之形成完整的生态水系和水口园林景观。
各旅游景点景区内淘汰、禁用以原煤为燃料的锅炉、茶炉及大灶,三是年。全面使用太阳能、电能、液化气、沼气等清洁燃料。
四、保障措施
篇8
关 键 词:体育社会学;大型体育赛事;生态环境;综述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1-0057-04
Progress made in researches on issues about big sports event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YU Meng1,JING Wen2
(1.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analyzed research theses on big sports event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ublished on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between 2003 and 2013. Researches on issues about big sports event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mainly focused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big sports events and environment’s load bearing capacity as well as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roles played by big sports events in improv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zards caused by big sports events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trateg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ig sports event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tc. Research methods were limited to soci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ec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were rarely seen. Researches henceforward should apply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mergy theory in ecology etc.
Key words: sports sociology;large sports events;ecological environment;review
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其核心是把生态环境与大型赛事结合到一起,实现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的共赢。针对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是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赢为目的的,是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承赛办赛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的。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文明强调赛事承办、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既追求赛事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赛事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在环境可续发展的框架之内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可以说,对大型体育赛事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关注,是人们对传统赛事举办理念的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体育赛事举办理念的巨大进步。关注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现代体育学人理应关注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对中国知网(CNKI)2003—2013年关于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研究的150篇论文进行分析,探讨有关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1 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取向
1.1 大型体育赛事与环境承载力及其评估体系的构建
在生态社会中,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关注度较高。环境承载力,即生态系统进行的自我维持以及自我调节的基本能力,资源及环境子系统容量的供给能力,及其可维持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1-2]。纵观目前的研究,大型体育赛事在申办前、申办、举办到举办后的不同阶段中多与环境相关,它以生态环境的发展为框架,实现对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大型体育赛事给地区生态环境造成压力而使其不能够自行调节时,即超过了环境承载力,这时将会给赛事所在地造成不必要的生态危机[3]。而消除这种生态危机所要付出的代价,远超过大型体育赛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4]。在生态环境承载力之内的大型体育赛事是城市发展的助力,而超出环境承载力的大型体育赛事是城市发展的阻力。有些研究通过借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首先提出的“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演变模拟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将环境承载力分为“‘OAB型’理想发展模式、‘OFGH型’严重超载模式、‘OCDEB型’先发展后治理模式”,并针对大型体育赛事对环境承载力所造成的影响作出预警[5-6]。在环境评估方面,有研究根据我国社会服务业的一般环境污染源分类以及体育赛事特有的性质,选取了“环境改善、环境风险、城市环境治理程度、环保宣传力度、生态环境破坏、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固废环境、CO2排放总量、水资源消耗量、噪声、固废排放总量、资源消耗总量等指标作为体育赛事环境影响的衡量指标[7],对赛事举办地环境进行评估。
1.2 大型体育赛事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早在20世纪 90 年代,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奥委会特别关注的问题。国际奥委会希望通过奥运会促进举办城市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及治理工作,增强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留下“绿色遗产”。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体现在申办前、申办、举办以及举办后4个阶段。首先在申办前阶段,大型体育赛事对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申办城市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自检和集中治理的研究上,如大气中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的含量、水质、噪音分贝是否达标,上风向是否有污染的工厂等[8]。其次是在申办过程中体现出的生态理念宣传以及综合整治的研究上。大型体育赛事申办过程中,必定会宣传其相关的生态环境理念,打出相应的宣传口号或宣传标语,如北京奥运会的“绿色奥运”理念,汉城奥运会的“城市美化计划”等。在申办过程中,在向民众宣传生态环保理念的同时,通过从选址规划、科学施工、空气质量改善、交通清洁、城市水系整治、废弃物管理、清洁能源使用、城市绿化等多方面入手,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9]。再次则是举办过程中具体环保措施执行的研究上,如北京奥运会期间加强机动车管理,倡导“绿色出行”及环保宣传等手段,借大型体育赛事影响之东风,最大限度地宣传生态环保的理念,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10]。最后是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后体现在对于生态环境现状的持续保持以及环保理念更新的研究上。如关于汉城奥运会“城市美化计划”对汉江进行的综合治理的相关文献,都强调其环保措施改善了汉江的水质,最大限度地实现局部地区水循环系统的优化等。巴塞罗那奥运会改善海滨地区的海洋景观、悉尼奥运会霍姆布什湾治理工程、亚特兰大建设水上中心和屋顶太阳能系统,以及在北京奥运会后生态学知识普及等研究,都说明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8,10-13]。
1.3 大型体育赛事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环境的危害及其所带来的连锁效应都引起多方讨论。目前很多大型体育赛事的申办、举办以及大型体育场馆的兴建都需要递呈相关的环境评估报告,以保证赛事的举办、场馆的建设与环境相和谐。谈及大型体育赛事对环境的危害,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硬件设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举办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举办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上。首先是关于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兴建高耗能、高排污的体育场馆,修建众多的交通设施和废弃物堆砌场等会破坏自然植被,使区域范围内的植被覆盖率下降,在修建过程中的运输以及施工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和人文景观破坏等[14],这都是对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干预与损毁。其次是关于大型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聚集所带来的区域环境压力增大、依托自然的赛事对环境的直接影响、赛事过程中的直接污染排放以及赛事的噪声污染方面[15-16]。再次是关于大型体育赛事举办过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关于资源的过度开发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17-19]。
1.4 大型体育赛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于大型体育赛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有关于可度量的环保目标(即“-20%目标”)以及绿色调控体系构建的研究,有关于体育场馆的科学选址以及对体育旅游合理开发的研究。首先是可度量的环保目标的提出以及绿色调控体系的构建。2006年德国足球世界杯期间,由德国应用生态研究院提出具体方案的“绿色目标”得到德国政府环境部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大力支持,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绿色目标”又可称为“-20%目标”,其具体包括水资源、废弃物、能源和交通4个方面,整合了可量度的环境目标,以实现世界杯对地球气候零负荷的最终目标。在水资源方面,实现雨水利用、节水或无水洁具、渗水性地面铺装、屋顶绿化、量化评估结果;在废弃物管理方面,器具回收及重复使用、无纸办公室、量化评估结果;在能源方面,实现智能化照明管理系统、高效能的电热联产设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量化统计结果;在交通方面,鼓励使用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量化统计结果;在废弃物排放方面,实现温室气体的零排放[20-21]。在提出具体的可度量的环保指标之后,持续构建绿色调控体系。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绿色调控体系主要包括大型体育赛事的绿色规划与管理,大型体育赛事绿色供应链与绿色物流的组织,市场经营开发中“绿色”品牌的塑造,引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赛事绿色成本与效益控制[22]。其次是关于体育场馆等基础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研究,尤以科学选址为甚。科学选址一直都是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是评价一个城市形象力的基本指标,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基础。优选体育场馆位置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活力,极大程度地丰富居民生活内容,提高生活层次和品位,使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在成为大型体育赛事的物质基础的同时,成为城市软实力提高的亮点、居民休闲生活的聚集地[15]。在大型运动会场馆全方位建设中选好用好环保新材料及应用技术,是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研究热点之一[3,15]。
2 研究不足与展望
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虽然学界在理论上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了大型体育赛事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其相关研究也有不少。但是总体而言,在目前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的研究中,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的较多,在理论的分析和整合上做了很多的铺垫,如大型体育赛事对生态环境改善作用、大型体育赛事承办对生态环境危害、大型体育赛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等。虽然有关于大型体育赛事与环境承载能力以及评估体系构建的研究,但是没有形成真正的符合体育赛事发展规律的、具有体育竞赛特色的环境评价体系,其研究的方法也多局限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鲜有出现。目前根据生态承载力阈限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6]已经提出,但是可以注意到的是,其研究还是主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综合归纳等方法总结出城市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生态承载力的3种模式,其研究视角的变化预示着新的研究趋势的出现,但是由于其研究方法的局限,使其研究结论仍处在理论阐述模型假设的阶段。如果能够把生态学中的生态足迹[23-24]、能值理论[25-26]等研究方法,结合社会学的理论阐述并将其应用于大型体育赛事的研究之中,通过具体指标体系的构建、现有模型的借鉴、相关公式的整理而形成评价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可参照体系,则可使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者有理论可依据、有数据可证实、有指标可参照。以生态足迹为例,它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通过根据区域的能源和资源消费,将他们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类型的面积,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进行比较,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生态足迹模型的构建在建筑学和生态学中已经较为成熟,它作为一种计算人类的生态消费、衡量生态可持续性的测量工具,是测量可持续性的生态底线的衡量标准,是国家、地区自然资产核算的以一种廉价而快速的计算框架。如果能够将生态足迹运用于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的评价当中,则会使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的评价更为科学化、系统化。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的场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根据场馆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工程设计的方案等方面,进行生态足迹理论的计算从而判定场馆建设、运营的生态足迹评价以及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再如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创立的系统分析方法能值理论,它以能值为基准,把不同类型、不可比较的能量,用能值转换率转换成能值这一可通用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统一标准来进行比较。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有助于定量分析自然与人类、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价值和相互关系而备受瞩目,将其核心的计算方法应用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场馆布局与管理中将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何培英. 基于高等海洋教育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承载力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46-151.
[2] Kesenne S. The economic impact of sport events[G]//Miscalculations and misinterpretations in economic impact analysis. Jeanrenaud C Neuchatel Suisse,1999:29-391.
[3] 张小林,李培雄,龙佩林. “绿色奥运”理念下构建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绿色调控体系[J]. 体育学刊,2006,13(6):9-12.
[4] 任海. 奥林匹克运动与环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433-436.
[5] 杨炯. 大型体育赛事的相关经济效益问题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6,39(3):16-17.
[6] 曹秀玲,张俊伟,田以麟,等. 城市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生态承载力及其预警策略[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6):62-64.
[7] 安俊英,黄海燕. 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环境影响评估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2):31-35.
[8] 郭琴. 从社会学的视角中谈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的综合影响[J]. 体育学刊,2010,17(10):56-58.
[9] 田静,徐成立. 大型体育赛事影响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实证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3):7-13.
[10] 孟纹波.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城市环境的影响[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11] 张建国. 苏州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环境分析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10.
[12] 龙国强. 以低碳经济运行大型体育赛事[J]. 运动,2010(12):137-138.
[13] 任海.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和国家的形响[J]. 体育与科学,2006,27(1):4-6.
[14] 胡乔,陶玉流. 城市竞争力视域下大型体育赛事的效益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9,30(4):32-34.
[15] 黄凤娟,付哲敏. 大型体育赛事管理中的体育场馆选址问题的建模与分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3):29-32.
[16] 杨裴. 论大型体育赛事承办中生态环境的保护[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151-154.
[17] 程亮,祁红,付蕾. 水上赛事对风景区水域水环境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2):39-41.
[18] 唐智. 大型体育赛事影响民众在申办过程中的角色作用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2):1608-1611.
[19] 兰诚,黄增学. 大型体育赛事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环境影响的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6):39-42.
[20] 罗艳蕊,董翠香. 环境保护与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584-586.
[21] 钱锋,杨峰,唐敏. 大型体育赛事的环境可持续策略新趋势——2006年德国世界杯“绿色目标”计划[J]. 新建筑,2009(2):84-88.
[22] 姚颂平,沈佳. 欧洲发达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实践对上海的启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1-5.
[23] Wackernagel M,Ree W.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rath[M]. Gabriola Island: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6.
[24] 王书华. 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2002,17(6):776-782.
篇9
关键词: 大力推进; 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 美丽西安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001-03
前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以独立篇章系统地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阐述、强调、谋划,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揭示了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对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有着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我们党新时期执政理念的提升,它是随着生态文明理论的诞生应运而生的一个新观念。它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迫切需要,为提升发展质量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导,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时代潮流和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趋向,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回应,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提升。它的核心是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样一种目标。
当前,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导向,切实负起时代和历史的责任,把祖国、把西安建设的更加美丽、更富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充分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标志。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要遵循的基本行为准测以及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不论广义还是狭义角度,生态文明都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健康管理的消费方式以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发展道路的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统一,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发展要服从生态规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认为,只有人是主体,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的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的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以“利润最大化”为发展动力,推崇物质享受主义,最终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肆意开发。新形势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
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传统老路。虽然我们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工业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污染造成的水危机步步紧逼,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荒漠化迅速蔓延,大气污染造成的气候异常现象频频登场,近年来,秋冬季我国一些发达城市出现较为频繁的灰霾天气对大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作为引发灰霾天气的元凶,一个原来有些生僻的未有名词PM2.5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它体积很小,直径达不到头发丝的1/20,但是却事关重大,因为它影响着人体健康……尤其是在西方工业化已经给全球带来巨大环境压力的背景下,中国工业化进程对生存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加凸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迅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发展难以为继的惨痛教训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工业文明,形成的一种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整体运行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生态文明的实践将缓和目前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突出矛盾,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实现工业化与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是中国唯一的出路,是中国工业化的“救赎”之道。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证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求促进微观经济领域的绿色化,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绿色企业和绿色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要求促进宏观经济领域的绿色化,通过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逐步降低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的传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绿色经济的比重。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将更有力地促进生活和消费领域的绿色化,通过积极倡导绿色生活观念,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轨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历史性的跨越。但与此同时,我们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面临的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重大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从区域性、局部性向全国性、整体性演变,正成为制约发展的中心问题和主要障碍。
近年来发生的血铅事件、重金属污染事件、四川什邡和江苏启东都发生了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等警示我们: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方式、即牺牲环境求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能正视这一重大国情,在认识和行动上反应迟缓,那么环境问题就会演变成环境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社会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满足对食物、水和住房等基本需求之后,关于安全环境的需求必然上升。生态环境既事关基本需求,又关系安全、发展、环境等高层次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发展,但是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尤其是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以及由此导致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全社会深切地感受到资源枯竭、能源危机、水土流失、食品安全和水气声渣污染的环境恶化之痛。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质量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当前环境污染已成为公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优良的、宜居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普遍追求,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愿。
环境容量就是发展空间、资源禀赋决定发展路径。我国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的客观限制,决定了建设小康社会,如果不十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坚持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经济建设的成就就会大打折扣,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难以真正提高。我们党只有顺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期待,着力解决水、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才能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理念。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和谐稳定、民生改善的汇聚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更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深刻的生存危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二、生态文明建设在西安的实践探索
近几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坚持塑造城市特色,突现城市价值,城乡环境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坚持以人为本,大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坚持发扬民主和推进依法治市,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形成了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进一步改革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人民满意城市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五年来,最大的成就是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最大的亮点是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最显著的变化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上下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
近年来,全市上下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推进“创模六大工程”,使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得到看明显改善。
1.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速转变发展方式。近年来,西安市关闭、拆除造纸企业45家,淘汰落后产能71.85吨/年;关闭小火电机组14台,总装机容量32.3万千瓦;拆除落后水泥生产线30条,淘汰落后产能259.3万吨;淘汰落后印染产能3450万米;关闭小型轧钢企业17家,淘汰落后产能9万吨;关闭焦化产能20万吨/年;关闭128家电镀企业并引导20家企业入驻户县表面精饰工业园,实行集中监管,有利推进了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2.以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环境治理步伐。全市新建污水处理厂12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4.65吨/日,较“十五”末增长了4.5倍,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94%,较“十五”末提高51个百分点。新建污水管网737.72公里,污水管网总长度达到1054.83公里。完成了1827家餐饮企业废水整治。116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18所大学的污水处理站和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设,累计拆改城区4蒸吨以下燃煤锅炉近6000台,90%的火电发电机组建成了烟气脱硫装置,64.29%的集中供热锅炉完成了工程脱硫。
3.实施“引大济河湖”、“引岱济荆”、“引沣进城”等工程。将秦岭北履大峪水库、岱峪水库、沣河地表水引入西安城区,解决了生态用水问题。全市共造成各类水面4.5万亩,再现了“山水之城”的面貌。
4.以生态建设为推力,全面改善生态环境面貌。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绿满西安、花映古城,3年植绿大行动”。经过市、区两级共同努力,城区共栽植大规格乔木10.13万株、8公分以上乔木136万株、花灌木471.7万株、灌木22465万株,新增绿地面积1666万平方米。全市公园达到63个,街头小绿地广场334个,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144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43%,绿地率为31.9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平方米,古城逐步彰显出绿色韵味。
5.以保障世园为目标,着力改善环境质量。自2008年以来全市环境空气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连续4年稳定在300天以上。西安市城区降尘量下降26.5%,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年均值分别下降4.5%和18.2%,渭河干流综合污染指数下降60.4%。入渭主要支流水质明显好转,其中污染严重的新河、太平河和皂河化学需氧量年均浓度值分别下降了92%、78%和71%。渭河干流出境水质持续好转,化学需氧量年均浓度值下降5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连年为100%。通过持续开展噪声污染治理行动,全市交通噪声年均值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均达到了国家标准。2010年西安市荣获陕西省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6.以生态治理为突破,积极完善世园会基础设施建设。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地——西安浐灞生态区,昔日曾经污水横流、杂草丛生,是西安市有名的“垃圾场”。为有效提升区域整体环境品质和形象,浐灞生态区以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提升示范价值为目标,按照“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从治理环境入手,成为中西部率先开展国家生态区建设工作的地区之一。6年投资超过220亿元,浐灞生态区通过走生态环境效益化治理之路,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以往沙坑变成了湿地,用建筑垃圾修建起河堤,形成“大水大绿,大疏大密、大开大合”的绿地景观体系,累计形成水域湿地1.5万余亩,湿地覆盖率达13.2%,完成林地及绿地7000余亩,林地覆盖率达1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5.6平方米提高到13.63平方米,区域生态用地比例达到24.6%。新建3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中水管网200余公里,区域污水日处理能力从零提升到37.5万吨,年会用中水近1000万吨。建设项目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7.73%,天然气等情节能源使用率达到98.34%,集中供热率达到95%,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84.36%,浐灞河重现清澈,再现了灞柳含茵,芦荡惊鸿的自然盛景。
2011年7月1日,国家环境保护部授予西安浐灞生态区“国家生态区”称号,成为中西部首批国家级生态区之一,也是目前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开发区。浐灞生态区完成了从生态重灾区向生态补偿区的转变,实现了开发区从片面注重产业发展向环境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的转型,其良好的景观环境和绿色形象为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
(二)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方面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打造中国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出口加工基地,打造中国航空高技术研发中心,国际航空产品制造中心;中国最大的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中国首家商用卫星应用产业基地;打造中国最大的国际内陆港、建设黄河中上游地区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打造“都市型生态区、生态化商务城”、宜居宜创业的第三代新城;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建成生态优美、国际化特征突出、以低碳环保为生活方式的宜居新城;建设历史文化新区、现代商贸中心;建设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建设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建设西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西北机电产品基地、新型的商务贸易区和文化旅游绿区;建设商用汽车、电力电子、通讯产业园、国际软件园,先进制造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食品科技生产基地,另一方着力打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园,打造绿色农副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划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格局。同时着力打造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先后命名一批生态旅游示范景区。
(三)坚持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联动
市人大持续开展环保世纪行等环保监督活动,市政协领导定期调研生态环保建设工作、节能减排工作和创模工作;建立完善了环保、发改、监察、工商、电力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环保、纪检、公安、司法部门联合建立了环境违法违纪案件查处、环境刑事犯罪案件移送、环境违法案件强制执行等工作机制,对生态环境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四)坚持企事业单位履责、公众参与、舆论推进
全民环保行动全面启动。设立市级环境保护政府奖项,对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通过环境宣教和舆论引导,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绿色创建、绿色销售、绿色消费活动和环保志愿者行动蔚然成风。公众广泛参与开创了我市全社会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三、进一步开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西安新局面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即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党的十报告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精神。在党的十精神指引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环保生产力,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坚持不懈的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彻到西安市全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那么,如何实现美丽西安?党的十报告也给出了答案:就是着力推进我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全市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生态物质文明的关键。我们应当选择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生态环境可承载范围之内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革命。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及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那么,我们怎么实现这种转变呢?
1.制定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相协调的城市规划
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依据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明确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合理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细化环境分类管理。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和资源的不断循环使用,来带动经济的效益型增长和发展,以消除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的危害,力求达到污染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最终使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循环经济是一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他对资源的利用表达为“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其经济特征是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因此,在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或改造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和再生资源基地,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合理有效利用。
3.走低碳经济之路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虽然与循环经济的侧重点和衡量指标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具有相同的理念和价值观。低碳经济设计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它将引领我们超越建立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上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利用、高效率和能源结构洁净化、合理化,因而是我们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一剂“良药”。低碳经济是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为加快推行,需要在工艺技术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制度改革创新两个方面同时并进,力求我市在“十二五”期间有一个新起色。
4.大力倡导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社会理念的实践基础,在一个企业或一个小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到最终产品产出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能源。这与循环经济遵循的“3R”原则完全一致。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清洁生产注重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和统一。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十一五”期间推行清洁生产的实践已经证明,实施清洁生产是企业实现由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防控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手,是工业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贡献”。因此,“十二五”期间,各级环保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双超双有”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和工业污染物防治,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积极贡献。
5.加快发展生态农业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种、养、加”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现代化大农业内部的产业对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水平。
(二)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一是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推进“八水润西安”工程。滋润古城,惠泽市民。要加大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二是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快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建设。把占西安国土面积的57.9%,涉及五个景区,东西长约164公里的绿色屏障保护好、建设好,让秦岭常绿、八水长流。大力推进其它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抓好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沿渭河西安段防护林建设以及石漠化治理。建设好西安绿色生态屏障。三是构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加快实现西安城市定位,全召增强城市竞争力,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为戴体,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大力抓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实施气净工程,努力实现“天更蓝”。实施清水工程,努力实现“水更清”。实施大绿工程努力实现“地更绿”。四是构建优美整洁的农村环境。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五是构建防控结合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与安全评估技术和标准体系,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环境监控网络,分级建立环境监测应急中心,强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核与辐射污染等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三)加强宣传和引导,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一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的责任心。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立体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全市社会公众树立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二是大力推行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理性消费,引导绿色消费,自觉减少过度消费对自然环境保护产生的污染,养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建立低碳健康的消费模式。三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生态区(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
(四)改革创新、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制度的核心,是把“生态优先”的原则纳入各项制度建设中。一是加强生态文明法规体系建设。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制订和全面清理和修订法律和我市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政策。采取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激励政府、企业、民众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人人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制度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倾斜。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全面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定并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加大对生态补偿的财政投入,探索转移支付、对口支援、专项补贴、生态移民、异地开发等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逐步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和流域水环境保护领域实行生态补偿。三是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责任制。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考评,通过考核评价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部署、共同推进。
四、结论
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西安就要从战略层面,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搞好顶层设计;
2.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来进行谋划;
篇10
关键词:约束条件; 障碍;对策;同城化;沪苏嘉
Abstract:Shanghai, Suzhou, Jiaxing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HuSuJia") has a "same city" of a solid foundation, which has adjacent regions, blending economic,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complementary industries, connected life, homologous culture, therefore,cities’ synchronization has been a new trend in the integration progress in HuSuJia. But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 economy with local interests, as well as the path dependence of institutional change,administrative division is difficult to eliminate, regional common interests is difficult to coordinate, regional trading fees is difficult to minimize, the gap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difficult to narrow, which largely restricted the process of cities’ synchronization among Shanghai, Suzhou, Jiaxing.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that the constraint and bottleneck should be solved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ities’ synchronization in HuSuJia based on system innovation and policy coordination as the means from the goal of coordinating common interests and reducing transaction costs.
Key words:constraints;obstacles;countermeasures;cities’ synchronization;HuSuJia
中图分类号:C912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11-42(8)
从经济地理上看,苏州和嘉兴不仅与上海相邻相近(分别距离上海80km和90km),而且经济相依、产业互补、交通同网、市场同体、生活相通、文化同源,三市拥有深厚的 “同城”基础。尤其随着2010年10月上海轨交11号线江苏昆山花桥段延伸项目的获批,连接上海、苏州两地市内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加强,上海和苏州两地的同城化效应更为凸显。但由于行政区经济与地方利益最大化所导致的诸侯割据状态的制度、共同利益的协调、交易费用偏高的流动以及经济发展差距的阶段,沪苏嘉同城化的整合发展与利益分享仍面临“囚徒困境”。因此,如何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协调区域共同利益、降低交易费用、创新区域制度,以更有效引导沪苏嘉地区同城化城市间资源、资金、人口等要素的合理流动,是实现沪苏嘉地区同城化战略的重要途径。
1 沪苏嘉同城化的约束条件分析
目前,制约沪苏嘉同城化进程的主要约束条件,就在于行政区经济的存在与地方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致使制度主体的诸侯割据状态难以消除、区域共同利益难以协调、区域交易费用难以最小化、经济发展差距难以缩小等[1]。
1.1 诸侯割据的状态:沪苏嘉同城化的制度
由于行政壁垒的存在以及各地政府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使得同城化进程中的关键仍然表现在诸侯割据的制度壁垒上。以政府为导向的行政推动效应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我联合效应并存为特点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主要集中于行政区划分割导致的各自为政、城市间恶性竞争、产业同构、重复建设及区域污染等五大难题上[3]。到目前为止,区位最为邻近的沪苏嘉之间的同城化概念都只停留在区域交通网络带来的各种效应上,尚未像广佛、沈抚等区域一样,形成同城化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区域内经济整合与利益分享依然面临“囚徒困境”。如何化解“囚徒困境”,打破相邻区域之间的一般纳什均衡,实现三地同城化整体发展的帕累托改进,实现共同利益的合理分享,是沪苏嘉同城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制度。
1.2 共同利益的分配:沪苏嘉同城化制度的协调
截止2010年末,长三角16城市的人均GDP已达到65810元,已整体进入了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其中,上海人均GDP已达82560元,苏州和嘉兴也达到102129元和59057元,上海与苏州都迈入了GDP“万亿俱乐部”。该阶段长三角地区已基本实现了小康,在产业结构、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城市功能、技术水平、市场化建设等越来越多的领域和层面上显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区域合作与发展的迫切愿望,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区域共同利益。“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之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开始逐步发挥效应。近年来长三角如火如荼般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热潮和日益广泛深入的同城化进程,就是在区域共同利益强烈驱动下的一个必然的战略选择。由于同城化主体依附于行政区划背后的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以追求GDP与财政收入为主要目标等所导致的地方本位利益,客观上严重阻碍了区域整体利益、区域经济政策、区域产业共建、区域共同市场等的协调发展[4],使城市之间享用同城化成果的利益分配难以得到根本的协调和解决,从而阻碍了区域同城化的进程。
1.3 交易费用的偏高:沪苏嘉同城化要素的流动
诺斯认为(North,1981),决定制度变迁路径的另一种力量是显著的交易费用所确定的不完全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大量非绩效的制度陷入锁定状态而长期存在[5],从而阻碍了区域要素的自由流动。根据交易费用产生原因的不同,E·G·Furubotn和R·Richter将交易费用分为市场型、管理型和政治型三种。其中,政治型交易费用(E·G·Furubotn,R·Richter,2006)则是“集体行动提供公共品所产生的费用”,具体包括建立、维持、改变一个体制中的正式、非正式政治组织的费用和政体运行费用[6]。作为交易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型交易费用对区域经济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和特殊的意义。
考虑到现阶段我国非正式政治组织的交易费用相对于正式政治组织的费用较小,政治型交易成本的规模大体可以通过公共部门消耗或占用的社会资源的规模来体现(金玉国,2008)[7]。参照金玉国(2006)的做法,可将公共部门定义为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公共管理和社会团体”大类[8]。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将沪苏嘉公共部门所消耗或占用的社会资源规模(包括物力、人力和财力三个方面)近似地视为其宏观政治型交易费用Y(表1,2,3)①:
Y=(X1+ X2+ X3)/3
式中X1表示政府消费支出②占GDP的比重,主要反映公共部门消耗或支配的社会物力资源的程度;X2表示政府从业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主要反映公共部门占用的社会人力资源的程度;X3表示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主要反映公共部门占用的社会财力资源的程度。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 ,从总量上看,2002~2011年沪苏嘉公共部门在物力、人力、财力等方面占用社会资源的绝对数量都呈不同程度的增加,2002年,沪苏嘉的政府消费分别为553.48亿元、1326.27亿元、1187.87亿元,至2011年分别增长了4.66倍、5.36倍、2.86倍,达到2581.40亿元、7115.10亿元、3398.10亿元;与2002年相比,2011年三地的行政管理支出分别增长了6.57倍、8.43倍、6.09倍。从增长速度看,2002~2011年沪苏嘉的政府消费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8.66%、20.52%、12.39%;行政管理支出年增长率分别为23.27%、26.73%、22.22%。但横向对比三地在物力、人力、财力方面的消费,上海的增长幅度相对较低(图1-3)。
从三地公共部门占用的社会物力、人力、财力资源的相对程度看(图4-6),2002~2011年上海和苏州的政府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09%、1.67%,相反,嘉兴公共部门物力消耗程度逐年下降,年平均增长率为-4.04%。从政府从业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看,上海和嘉兴公共部门占用的人力资源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27%、-4.94%,而苏州略有增长但相对较为平缓,年平均增长率为0.63%。从三地公共部门占用社会财力的程度看,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以2006年为拐点,从2002开始的逐年平滑上升转向2007年后的下降趋势。
从总体趋势看,上海的政治型交易费用除了2007~2011年略有下降外,基本上呈递增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2.08%(图7);嘉兴除2005~2006的交易费用略有上升外,其他年份都呈递减趋势,年平均增长率-2.16%;苏州的变化幅度较大,经历了“两升两降”(2002~2004、2005~2007:上升;2004~2005、2007~2011:下降)的变化,年平均增长率为1.44%。很明显,三市的政治型交易费用在2007~2011年都有所下降,这主要源于在此期间三地携手举办世博过程中制度协作增强,同城化效应逐渐凸显。
综上所述,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看,沪苏嘉三市公共部门在物力、人力、财力占社会资源的程度都呈上升趋势,宏观政治型交易成本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运作效率,阻碍了区域要素的自由流动,影响了三地同城化的进程。
1.4 发展差距的存在:沪苏嘉同城化发展的阶段
从同城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看,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是同城化的必要元素之一[9]。随着长三角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上海、苏州、嘉兴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但经济发展却各具特色,发展的起点不同,选择的发展路径也各有差异,因此,在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离同城化经济相近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从2011年沪苏嘉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看,苏州与上海经济发展较为接近,而嘉兴与上海、苏州的差距较大。从人口与财富(图8)情况看,尽管三地的人均GDP相差不大,但GDP总量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相差甚远,尤其是嘉兴与上海、苏州的差距较大。2010年上海的GDP总量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为苏州的1.86倍和3.49倍,是嘉兴的7.46倍和9.97倍;苏州的GDP总量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则为嘉兴的4.01倍和2.86倍。从投资与出口(图9)情况分析,上海与苏州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均远远超过嘉兴。从收入与消费方面比较,三地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比较接近,但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财政总收入方面的差距仍然较大,嘉兴仅分别为上海的1/8和1/9、苏州的1/3和1/6(图10)。
2 实现沪苏嘉同城化的对策分析
2.1 协调共同利益:沪苏嘉同城化的关键所在
2.1.1 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寻求同城化收益的最大化
在行政主体多元化的客观条件下,行政区经济仍然是长三角发展的主流,二省一市分立的行政区划已成为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最大体制障碍[10]。因此,如何突破行政区经济带来的体制障碍,做大共同利益这块“蛋糕”,寻求收益的最大化毫无疑问成为同城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是提升中心的城市的核心引导地位。作为同城化的核心,中心城市需要不断提升其自身的经济势能,提高其产业集聚度、市场成熟度、经济开放度和科技创新度,使之成为同城化区域产业布局的依托、区域市场的中心、调节经济运行的枢纽和科技创新的源头,通过强大的经济辐射效应带动整个同城区域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中心城市还应通过产业优化与转移、综合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城市能级的提升,不断增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扩散、服务、示范等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形成与其“同质”的局面,携手周边城市做大做强共同利益这块“蛋糕”,寻求同城化收益的最大化。
二是加快周边城市的主动接轨与协调发展。作为同城化的周边城市,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关键在于在区域一盘棋的整体背景下找准自己的战略位置,明确与中心城市的战略关系,在主动接轨中心城市、主动接受中心城市辐射中形成与中心城市紧密关联、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的新格局。同时,通过一体化的措施和手段不断分享中心城市的各类优势市场资源和要素资源,在资源共享、规划共构、交通共建、产业共兴、市场共融、环境共保等方面积极探索深入合作的成功经验与做法,从中凝练出培育、协调、共享共同利益的新亮点、新模式和新机制,并促使其延续、扩散、扩大。
2.1.2 实现同城策略互补性,建立健全利益协调分享机制
在区域一体化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共同利益趋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共同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是淡化行政区划、弱化地方本位主义的重要举措。因而,正确处理好区域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实现策略互补性,以协调区域共同利益,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是构建同城化的产业协作机制。沪苏嘉同城化应以协调产业政策为导向,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联手编制产业规划纲要,实施差异化引导政策,在协调整合三地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分工与布局的基础上,发挥整体竞争优势,促进产业与区域的融合发展;建立区域财税、投资管理、技术创新等有利于协调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联手打造产业园区和功能区,共同研究跨区域的开发模式;探索建立同城化的创业投资管理体制机制,积极鼓励生产要素跨地域流动,鼓励个人和企业的跨区域创业与发展;构建同城化的资金融通机制,建立包括政、银、企和中介结合的四方联动机制,将产业转移与结构优化紧密结合,促进跨区域的企业交流与协作,建立包括跨区域企业合作项目产生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以及统计指标中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节能减排指标等相关内容的利益分享机制。
二是完善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机制。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是同城化共同利益的重要任务之一。沪苏嘉在都市圈的不断空间扩展过程中,地理空间早已连成一片,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应以水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联防联治为突破口,加强三地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走“环境同治”发展之路。
三是建立跨城合作的利益分享机制。同城化各博弈主体最终关注的是区域共同利益的分享问题,这也是跨区域城市联盟与合作的核心问题。因此,应在“实现共赢”的原则和前提下,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探讨财税制度改革,通过建立统筹同城化发展的财政横向均衡制度,明确合作主体利益分配关系,调节区域利益的失衡现象,以保证同城化的顺利推进、区域利益的公平分配和区域内的均衡发展等。
2.2 降低交易费用:沪苏嘉同城化的动力基础
从交易费用的视角看,同城化过程实际上是区域内产业分工深化和生产要素交易空间范围不断扩张的过程,不断增长的交易成本将会成为阻碍区域同城化的重要因素。加快沪苏嘉同城化的进程,首先应从降低交易费用出发,在区域经济的不断博弈中选择降低交易费用的路径,实现区域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因此,突破同城化成本制约、降低交易费用是实现区域同城化的动力基础与关键步骤。
2.2.1 加快同城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要素流动成本
加快沪苏嘉区域内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同城化建设,不仅是在技术层面上降低区域交易费用,更是推进同城化的“有形”重要手段。
一是加强同城化的交通环境建设。要加快沪苏嘉三地要素资源的自由畅动,应科学统筹同城化的交通发展,加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做好区域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规划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大虹桥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同城化换乘功能,以沪苏嘉三地的十二五交通规划为依据,率先构筑沪苏嘉交界区域的城际公交、城际高速、城际轨道的交通网络,推进沪苏嘉同城化交通线网的衔接和融合,重点完成宝山、嘉定、青浦——太仓、昆山、吴江;松江、金山——嘉善、平湖;吴江——嘉善、嘉兴市区、桐乡“一纵两横”的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对接,为资源与要素的流动创造无障碍的物质基础,尽快实现沪苏嘉区域内各种交通方式的半小时通勤交通圈的战略目标。在交通服务方面,应以世博会的区域安保联防为成功范例,建立健全三地对接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机制、通报机制、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和事故追逃联动机制,探索跨界交通联合执法;同时,打造沪苏嘉交通运输信息服务共享平台,扩大三地交通年票制互通范围,加快年票互认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建设;以三地交通卡的融合为契机,拓展交通卡的应用范围,逐步形成市民出行和小额消费的一卡通。
二是统筹同城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沪苏嘉基础设施同城化的另一关键是统筹三地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构建“数字沪苏嘉”信息共享平台为发展战略,深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应用与信息资源整合,统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与管理,打造“无线沪苏嘉”。
2.2.2 加强同城交易机制建设,创造良好的交易环境
有序的市场秩序及规范的交易机制、完善的法律法规、可靠的交易信用将为同城化提供一个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的交易环境。
一是构建构建规范的交易市场机制。稳定有序的市场交易活动能够形成一种基于博弈均衡或利益均衡原则的内在规则,是扩大区域市场交易的重要机制[11]。因此,构建规范的交易市场机制是构建同城化市场交易秩序的基本诉求。如建立信息披露机制、信用机制、契约机制、违约惩罚机制,规范经济主体交易行为;建立区域协调性竞争规则,约束政府行政垄断行为。
二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跨区域合作的同城化,更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跨区域法律制度安排,通过改变支付矩阵来改变契约当事人之间的博弈规则,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通过立法、执法、法律监督等协调活动逐渐消除跨区域市场交易中的利益冲突与争端,对分割市场、压价竞争等违反区域市场交易规则的行为予以法律性规制和严惩。
三是建立统一的交易信用体系。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和贸易一体化发展,经济发展已由实物经济逐步向信用经济转变,交易手段逐步由传统支付方式向现代信用交易方式转变,信用交易规模将逐年扩大。因此,应建立统一的区域交易信用体系,通过开放市场中的重复博弈来提升经济主体间的交易信任,通过重复博弈的内生规则尽可能地激发交易主体坚持诚信的交易行为,使其对交易摩擦与冲突能够形成一种内在约束,抑制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达到降低交易费用的目的。
2.3 区域制度创新:沪苏嘉同城化的重要保障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同城化的产生与发展是相邻城市的区域经济制度基于交易费用下降而引发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共同作用的变迁产物,是基于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型制度安排,需要不同区域利益主体与变迁主体通过共同推动制度创新予以实现[12]。
2.3.1 加强初级行动团体的主导作用,创新同城化发展模式
沪苏嘉同城化是三个不同行政主体的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从制度变迁的主体分析,上海、苏州、嘉兴的市政府应成为同城化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团体,在制度变迁中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制定同城化发展的政策框架、具体发展战略以及相关制度安排,有力地推动三地同城化的发展。在沪苏嘉市政府三个初级行动团体中,上海作为中心城市,应充分发挥其集聚功能与辐射效应,增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扩散、服务、示范等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形成与其“同质”的局面。
一是借鉴欧盟经验,逐步建立类似城市联盟组织的同城化发展模式。同城化作为区域一体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与新型制度安排,其区域整合层次既基于一体化背景,又高于一体化发展态势。作为一体化发展较为成熟的沪苏嘉地区,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发挥初级行动团体的领导作用,在建立同城化区域委员会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类似城市联盟组织的同城化发展模式,重点商讨同城化区域的整体规划建设和整合、协调三地综合规划,并在区域产业规划、城镇规划、公共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共享、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全面展开交流、磋商与共同发展。
二是加强初级行动团体之间的协调与联动。从初级行动主体的制度安排上看,应在推进同城区域政府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间联动性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市场原则和共同利益的政府职能转换机制和政府合作管理体系,加快同城化行动主体组织机制的完善,以解决同城化决策和执行层面的合作与协同难题为突破口,建立以城际沟通、协商谈判、协调管理、利益共同分享等功能于一体的同城化发展与治理模式。
2.3.2 发挥次级行动团体的推动作用,创新同城化机制建设
同城化的制度变迁进程不仅需要依靠初级行动团体的主导与带动,还需要广大次级行动团体的推动与协调,因为次级行动团体是制度变迁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在同城化的制度变迁中,通过次级行动团体的参与和推动,使各种为获取同城化收益所进行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免于停留在政府与政策层面,加强了市场化的管理与监督。因此,为充分发挥次级行动团体的推动作用,应从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
一是加强宏观层面的引导。沪苏嘉同城化的引导机制可以在长三角“六巨头”、“八巨头”碰头会和“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确立的十大专题的基础上增设同城化专题,重点围绕沪苏嘉的同城化建设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分析问题、障碍及症结,寻求破解之策。
二是加强在中观层面的协调。可积极借鉴广佛等地同城化的经验,建立沪苏嘉同城化市长联席会议及相关工作协调机制和城市管理跨区域联动机制,探索联合设立交界地区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协同推进基础设施共享、区域空间共管、产业园区与功能区共建等同城化建设重大项目的“绿色通道”;共同研究建立区域财税、投资管理、技术创新等有利于协调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同城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筹措机制,积极探索跨市域开发与管理新模式。
三是加强在微观层面的推动,可通过设立“沪苏嘉同城化发展基金”和开展“沪苏嘉同城化发展论坛”等平台,充分引导与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三市同城化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发展各种非政府的横向协调机构,支持组建区域性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联盟,共同探讨沪苏嘉同城化的深层次合作问题,推动沪苏嘉之间由单一的城际协作走向城市间整体运行的全方位高级城际协作,促进三市生产要素、生活要素乃至管理要素等各种城市要素配置上的全面协作。
3 结论
从同城化制度变迁的约束条件看,沪苏嘉诸侯割据的状态、共同利益的分配、交易费用偏高与发展差距的存在等方面的障碍是其同城化的主要瓶颈。根据沪苏嘉同城化已有的现实基础以及存在的主要障碍,沪苏嘉同城化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应以协调区域共同利益为着眼点,这也其同城化的关键所在。其次,应以降低区域交易费用为动力基础,为沪苏嘉同城化发展创造良好的交易环境。最后,区域制度的创新有助于更好的诊断沪苏嘉同城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解决实际问题,为推动沪苏嘉同城化的深入发展制定科学的发展政策。
注释:
① 本文主要从宏观维度,即政府的消费支出、政府从业人员、政府财政支出等三方面占社会资源的比重度量政治型交易费用。
② 政府消费支出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
③ 限于苏州与嘉兴两地数据的搜集困难,这里以江苏和浙江的相关数据代替做简单的分析。同时考虑到苏州和嘉兴在2003年进入全面接轨上海阶段,因此,年限数据从接轨前的2002开始。
参考文献:
[1] 曾群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长三角同城化研究——以沪苏嘉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 朱英明.地方政府博弈行为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制度设计研究[J].城市,2008,(1):20-25.
[3] 王云儿.地方政府博弈行为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制度设计研究[J].特区经济,2008,(10):48-49.
[4] 张灏瀚.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研究:发展现状、障碍及趋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1):304-308.
[5] North.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D].New York:Norton,1981.
[6] [美]弗鲁博顿,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姜建超,罗长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64.
[7] 金玉国.中国政治型交易费用的规模测算与成因分解——一个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8,25(12):46-52.
[8] 金玉国,崔友平.经济发展、体制转型与交易费用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6,(2):84-90.
[9] 王振,长三角地区的同城化趋势及其对上海的影响[J].科学发展,2010,(4):101-108.
[10] 徐长乐,等.联动发展:长三角的现实选择[J].浙江经济,2003,(6):24-25.
- 上一篇: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
- 下一篇:加强网络安全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