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持续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持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持续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2

一、信息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

所谓信息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的,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信息经济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社会组织和个人相联系,以新的全球公平伙伴关系,广泛开展全球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建设一个环境优雅、资源丰富的地球村,从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信息经济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经济的生产要素构成特点决定了它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小。传统经济的生产要素构成是物质、能源、资金和劳动力,自然资源是稀缺的不可再生的生产要素,传统经济发展对其不加限制的利用必然导致一系列的生态和资源问题。而信息经济的生产要素构成是物质、能源、资金、知识和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是可再生的生产要素,其增长具有无界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突破了自然资源稀缺的瓶颈。同一内容的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可以在同一时间在不同地区由多人同时使用,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因此,信息经济生产要素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不会使资源枯竭,而且是一个学习积累和不断强化的过程。

从信息经济要素中物质、能源、资金、知识和人力资本的构成比例来看,信息产业对原料和自然资源的需求率比传统产业要低的多。例如当前的价格分析表明,一片半导体芯片产品的价格,85%以上归于芯片的专门设计和工程服务,而只有3%归于原材料和能源的贡献,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低物质化” 要求。

2.信息经济的正反馈集约型增长模式有利于节省资源投入。经济学家J·M·克拉克说:“知识是唯一不遵守收益递减规律的生产工具”。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传统经济是一种负反馈经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负反馈机制会使市场有一种自我恢复的均衡效应。但是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新经济是一种正反馈经济。这种需求与供给互为因果的正反馈机制使得新经济的发展具有自我实现的滚雪球式效应。

我国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增长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而信息经济是一种集约型经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是消耗低、质量高、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污染小的经济增长方式。

3.信息经济推动了传统工业经济的信息化和知识化。信息经济加速了传统工业经济的技术创新,为传统企业的发展指明了一条经营现代化的道路。传统的制造技术是把原材料转化为产品,是资源的消耗和凝聚;而信息经济时代的传统工业趋向于把知识转化为产品,是知识的凝聚和利用。作为可再生资源的知识在工业经济中比重的上升,必然会减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信息经济创新了管理思维,为传统经济构筑了知识经营的新模式。伴随信息经济产生的新思想、新管理方法、新融资模式深入到传统经济的每条神经,使传统经济摆脱了浪费资源、制造污染的困境。利用信息经济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不啻为传统经济发展的一次机遇。

二、信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及其条件分析

毫无疑问,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经济现状,计算机和高速运作的网络也像铁路、发电机、柴油机和州际公路一样在人类的经济发展史上深深刻下了自己的烙印,这一切都为人类带来了财富,但是它们谁也逃不过市场永无休止的周期,信息经济开始陷入了增长放慢的困境。

信息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其前提必然是实现信息经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信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信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信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信息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其质量和数量的匹配,并且降低信息产业资本运营的风险性。而信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只有人类社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为信息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条件。

首先,建立健全的资本市场有效控制信息产业的风险,是信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信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耗资巨大,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短,收回研制费用的风险非常高。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信息产业的风险。

其次,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是信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信息产业是新兴产业,需要国家提供必要的扶持政策。只有把信息产业纳入法制的轨道,才能得到健康迅速的发展。

再次,改革信息流通和管理体制也是推动信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信息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必须加以科学管理,统筹规划,提高信息的共享性、安全性和保密性。

此外,加强教育体制的改革,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也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信息化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信息经济的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专家。

篇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进行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和谐发展。通过不断总结农业种植经验,改进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当前,我国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仅依靠劳动力和资源投入的方式刺激经济的增长,在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够深入,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保护未实现有效的统一。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也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对生态农业的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1生态农业的发展特点

首先,我国的生态农业具有开放性和局限性的双重特点,为实现农业生产较好较快发展,需不断改进现有的农业生产技术,找到最符合国情的发展模式,使其满足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需求。其次,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完善的产业结构模式,生态农业的发展利用自然规律,形成科学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技术,在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同时又保护环境,实现了生态农业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具有有机性的特点,发展生态农业需各类资源技术的协调统一,保证经济系统的和谐。生态农业的发展重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共存,因此在依靠自然资源和人力技术的基础上,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避免资源浪费,保证农业产品的质量。

2生态农业在可持续发展观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正处于历史转型时期,可持续发展观对生态农业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是将保护生态环境和可再生资源作为前提,再发展农业经济。生态农业的发展也会保护当地的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终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我国的农业发展受到广泛的重视,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料属于可再生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和破坏导致污染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而农村中现有的劳动力无法解决此类问题。因此,需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环境保护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前提条件,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3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

3.1发展能源型农业经济模式

通过深入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地处理好农业生产和资源环境间的关系,避免通过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发生。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减少化工产品的使用频率,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发展生产技术,有效解决农业生产的问题。保证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发展,选择适合生态农业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降低能耗,减少对化工产品的依赖,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有效发展能源型农业经济模式。

3.2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从生态的角度出发,了解农业生产规律,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依据因地制宜的理念,调整和优化当前的农业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处理好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农业生态系统的各部门需用科学的态度发展经济活动,提高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地进行。在农村地区有效发展环保产业,并且带动其他的产业,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引导,开发出更具有生态效益的高附加值产品,走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政府出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为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3.3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为保证生态农业市场的平衡,政府需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生产绿色产品,并且指导农民将绿色农产品走出国门。开展规模化的农产品经营试点,转变农业生产结构,放宽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在此基础上,强化可持续发展观念,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生态平衡,严禁乱砍乱伐的行为。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促进我国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4结语

深刻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意识,积极探索适合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方式。通过发展能源型农业经济模式,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等措施,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前提,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建设要求。

参考文献

[1]涂洪强.可持续发展观的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思路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4(29):249.

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发展 公路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内,我国的公路经济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公路经济已经不够适应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在现代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用在很多方面。在公路经济这部分的内容里,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把公路经济做大做强,使其更适应于市场经济的要求,才能以此来深化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基于市场经济发展视角,必须进一步讨论我国的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当前基于市场经济发展视角下的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

(一)缺乏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传统汽车和基础设施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

虽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提出了很多年,在全社会已经形成了有群众、有立场的可持续发展共识。但是在公路经济这一方面,引入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时间尚短。在整个社会中都缺乏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公路交通管理者和从业者中,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正是由于这种意识的缺乏,使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其他相比较受重视的程度较低,群众基础也没有那么广泛。而一般来说,在公路运输中,通常使用的是传统汽车交通工具,而传统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造成的尾气排放很容易污染环境,这直接造成了环境的巨大压力,同时,传统汽车所使用的燃料基本是不可再生类能源,汽车运输需要燃烧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给我国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增添了一份重量。而上述的两者,都与可持续的观念相背离。此外,一些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规划上由于欠缺科学性,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容易造成较大的压力,这些基础设施的维护保养也是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公路运输人力资源水平欠缺,没有相应有效的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管理流程

长期以来,我国在公路运输的人力资源上的投资都不太高,大多数真正从事公路运输的人员学历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均有限,这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在部分公路交通的从业者眼里,与公路交通相关工作,并不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和十分扎实的专业基础。从我国公路运输管理层次上看,在管理层级上的公路运输人员综合素质,参次不齐,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也有高有低,他们对公路运输管理方面的内容,仍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性来看,当前我国公路运输人力资源水平欠缺,可能是抑制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公路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公路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管理流程。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健全的公路管理流程,那么,要想实现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性很低。只有将这部分工作做好,才能通畅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视角下,公路经济最根本的“发展”仍遭遇瓶颈

当前,我国经济是处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的,公路经济必将在这个大背景下进一步推进,进一步深化。我们谈到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要义是落在“发展”这两个字上的。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视角下看,我国的公路经济最根本的“发展”仍遭遇到瓶颈。具体来说,一方面是,公路建设的资金受到多方制约,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和渠道较为狭小,公路建设的资金仍是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问题,而公路建设的整个审批流程也是非常复杂,资金和审批成为了公路经济发展的“拦路虎”。而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我国公路建设的不均衡性上。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公路交通的建设十分顺畅,而在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地区,公路建设面临的困难非常的多,公路覆盖率已经远远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了。

(四)公路的整体管理混沌,相当部分的资源由于不协调使用造成大量浪费

在我国,公路的整体管理仍是缺乏一个中心,一个枢纽,一个系统。一般性质的公路管理是处于分散的一个状态,缺少一个强有力的调节机构和机制。正是由于这种分散管理的状态存在,使得在我国公路的整体管理部分,仍会出现投资成本、人力资源、资金使用等各方面管理不协调的情况。而这种不协调的情况,不仅造成的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更给公路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负担,不利于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公路的整体管理混沌还容易滋生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在进行公路的规划和设计之初,就容易因为信息流通不顺畅而制定缺乏科学衡量的规划,在进一步完善其管理质量体系和建立更为科学管理系统的同时,由于管理混沌的问题而使得这些工作遭遇较大的困难。总而言之,公路的整体管理混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是信息沟通不畅而引起的问题。

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宣贯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于传统汽车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

很长一段时间里,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并未受到公路运输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青睐。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宣传和强调,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已经被很多人接受了。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仍然是比较陌生的概念,因此,持续宣贯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这项工作不能放松,让这个观念不仅深植在,公路运输从业者的心里,更深植于整个社会之中。

同时,也要充分关注传统汽车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对于传统汽车来说,首先要做的是创新燃料的应用,增强可再生类燃料在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利用程度,进一步减少汽车废气的污染。而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来说,首先是在规划上强调科学性,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的生产环境的压力。而更重要的可持续是要延长这些基础设施的寿命,最为重要的是做好公路养护工作。公路养护工作归根结底就是一项预警工作,其应该渗透到公路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而非仅仅是为了应付所谓的检查,临时抱佛脚而已,相关的公路养护人员应该在工作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严格检查,并制定出相应的预警措施,同时,在开展养护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保障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和完整度,并关注路面排水系统是否完好等。

(二)致力于提升公路管理人员素质,制定和落实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管理流程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公路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公路管理之中,这对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和对公路管理认识程度的高低都影响着这些人员是否能在自身岗位发挥出最适合的作用。只有致力于提升公路管理人员的素质,将公路运输人力资源水平不断拉高,公路经济才可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中越走越远。具体来说,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公路管理人才,将高学历、高素质、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经历的人才纳入到公路管理系统中,对于已有的人员,要加强管理知识和,公路运输知识的培训,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提高整体知识水平。

而另一方面,制定和落实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管理流程是至关重要的。在公路经济发展中充分应用可持续发展观,才能达到交通运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要求在制定可持续管理标准时应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如项目数据库、可持续管理专用合同范本等,特别是可持续管理流程的制定,应对所有内容进行优化、改进,为充分掌控各项管理流程提供可靠保障,以此达到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把握好公路经济“发展”要义,减少投资浪费的同时扩大公路建设的融资渠道

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发展”二字,要把握好公路经济“发展”的要义,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实现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的工作。要实现公路经济的发展,落脚点要放在减少公路投资浪费和扩大公路建设融资渠道这两个方面。公路经济的发展首先是要好的发展,是要良性的发展,在公路建设之中,公路投资浪费始终是一个问题,与公路投资浪费紧密结合的,是公路建设审批流程上的繁杂。所以,国家应当对审批程序进行适当简化,但是也应当注意,审批程序的简化并不意味着审批部门就可以随意审批,流程虽然可以简化,但仍然不能存在漏洞,无论公路项目大还是小,都必须予以同等程度的重视,避免出现投资浪费、重复投资等情况,只有做好这几点,才能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公路运输市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要扩大公路建设的融资渠道,国家在加大公路建设投资的同时,也应该充分激发民间资本的力量,减少对民间资本和外资在公路建设部分的制约。

(四)理清公路管理流程,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公路管理体系以减少管理带来的问题

要解决公路整体管理混沌所产生的问题,首先必须要理清公路管理的流程,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公路管理体系,以减少管理带来的问题。从管理这个角度来看,公路的管理需要保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若要做好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要合理配置资源,尽可能使用环保材料。而完善公路管理体系的建立,也能使信息之间沟通顺畅起来,更便于整合和充分利用信息。在理清流程,建立完善公路管理体系之后,公路的建设才能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以科学的规划为指导,开展建设。

不完善的公路质量体系的实施会给公路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在这个方面也需要做到足量的关注。不完善的公路质量体系的实施不仅不能正确的反应公路交通的生产经营情况,还会增加公路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效率,公路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公路交通进行规划管理和设计,完善高速公路管理质量体系制度,建立科学的公路管理系统,加强管理控制观念,进行合理有效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生产经营,促进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高效反应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三、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之中,可持续发展是公路经济发展未来的出路,也是我国公路经济,更好、更快并实现良性发展所选取的一种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就意味着公路经济需要注入更强的生命力。这不仅得依靠国家的投入,更依靠着整个社会的关注。只有在国家和社会两者共同努力下,才有可能推进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慧.基于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07:107-108

[2]张爱军.试论市场经济发展下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J].企业导报,2016,14:14-15

篇4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西部;环境问题;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147-02

1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是一种立足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以及历史文化古迹等人文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这是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的正确的发展道路。

2 西部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2.1 西部地区充足的自然资源与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矛盾,导致环境问题突出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源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发展慢,形成许多贫困地区,这些贫困人口为了满足粮食需求,毁林开山,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加之当地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低成本的工业扩张和能源消费不合理,造成了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现象。一些地方部门、个人惟利是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对西部资源进行疯狂掠夺式开发,导致本已脆弱的环境更加雪上加霜。比如:无序和掠夺式开发导致大气和水污染,据我国和世界银行专家估算,仅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占GDP的7.8%。

西部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充足的自然资源是人民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是西部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而无序和掠夺式的资源开发会严重制约经济的增长。因此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要更加重视对当地资源的利用,同时也要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在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因为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就停滞经济的发展;当然更不能为了经济的短期增长,不惜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大力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最终实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结果。

2.2 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西部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这是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根本保证。可持续发展是发展西部经济须贯彻的一项重要原则。实现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把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优化资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功能,防止生态环境恶化,改善人民生活生产条件,才能确保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是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而且也关系到全国的生态环境。因而西部态环境恶化,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性的经济发展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全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就要向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保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促进西部地区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避免因自然资源衰竭、资源生产率下降、环境污染和退化给社会生活和生产造成的短期灾害和长期不利影响。因此,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而且首先保护好生态环境。

2.3 西部地区环境问题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也只有通过经济发展才能解决 在西部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的发展对西部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对生态环境的恶化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环境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经济的发展,没有经济的增长,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难以奏效。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程度也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资金总量也在逐年增长:“1981-1998年间,“六五”期间(1981-1985年)为166.23亿元,占GNP比例为0.50%;“七五”期间(1986-1990年)为476.42亿元,占GNP比例为0.69%;“八五”期间(1991-1995年)为1306.57亿元,占GNP比例为0.73%;“九五”前期为1632.50亿元,占GNP比例为0.74%,而后期污染治理投资约为4500亿元,预计占同期GNP比例的1.3%”。[1]可见,西部也只有在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中,不断重视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才能使环境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和改善与西部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矛盾的,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西部经济的发展立足于环境之上而又不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环境保护立足于社会经济条件而又不超出社会经济承受能力,这样的协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3 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3.1 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经济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护资源的质量和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是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自然资源基础前提下的经济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应保持在自然与生态的承载力范围之内。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地区,首先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每个经济决策都会影响环境,同样,环境的每个变化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所以,应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落实,注重实践,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这就要求任何经济决策都要计算真正的环境成本和利益。当利益大于成本时,就可以执行该决策;反之,当利益小于成本时,就应该取消该经济决策,也就是要环境保护为先,有时候要不怕牺牲短暂的经济增长来成全环境保护,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2 从制度入手,制定措施,防止东部的污染“西迁” 随着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东部地区要素成本上升,竞争加剧,高物耗、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市场压力会越来越大,东部地区的资源密集型产业、能耗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产业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长期比较落后,摆脱贫困的愿望也非常迫切。为了加快发展,容易饥不择食,忽略环境问题,重复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从而对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为西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留下巨大隐患。为此,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应以制度建设为先导,做好产业规划设计,采取严厉的限制措施,禁止淘汰的落后的技术设备流入西部地区,防止东部地区污染向西部地区转移。

3.3 从社会公众入手,深入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同志曾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2]据调查,大多数人对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等之间的关系及环境问题状况缺乏清醒的认识,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甚至根本不了解,认为资源、环境是无限的。因此,应广泛深入开展环境教育,把环境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从各个方面提高广大青少年和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而且,政府要积极推行绿色消费,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或者是在消费过程中要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要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还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或者在公众中开展绿色竞赛等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活动,使公众在活动中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

3.4 着力建立西部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忽视了环境资源的价值。在西部地区由于忽略了环境资源价值,导致环境资源被过度使用和浪费,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因此要给环境资源赋予价格,通过经济杠杆来调节对环境资源的开发,使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地方。治理生态环境,包括对原有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新的生态环境的建设,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因而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中如不对治理成本补偿,不解决经济利益问题,就很难调动西部地区人们治理环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西部地区环境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东部和中部的经济发展和未来。中东部地区作为西部生态建设的受益者,应对西部地区予以相应补偿,促进西部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因此,着力建立西部地区环境补偿制度,并使之规范化、法律化,能充分调动各方对西部环境保护和建设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环境的建设,为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我国西部地区是个“聚宝盆”,有着丰富的资源等待着炎黄子孙去发掘。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始终拥有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实现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的西部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马良华,李兴建.从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难点论农业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3,(07).

篇5

 

一、确立经济法持续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经济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产生至今,其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尤其在中国,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中国经济法是否独立存在,经济法调整对象、本质和概念、基本原则、结构体系等诸多经济法本体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理论上莫衷一是,客观制约了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市场进行协调的法律,其历史使命和立法宗旨是追求并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经济法主要协调社会整体利益与社会个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同时协调与社会整体利益相关的社会个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以达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社会作为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本质上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整体。社会整体利益是在整合无数千差万别的社会个体利益基础上形成的,是一定社会形式中满足社会成员有机总体生存、发展需要的客观对象。

 

社会整体利益应具历史内涵,它是动态的、能持续满足社会成员有机总体生存、发展需求的一切客观对象。人类的生存发展以社会整体利益动态、持续地实现为前提,客观上要求经济法应确定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持续发展理念下经济法视角的拓展

 

经济法的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的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运用国家之手宏观地调控市场,克服市场经济的固有局限,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持续实现。

 

单纯的经济增长会导致资源耗减、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又因人口、资本因素的制约,经济增长会达到极限,加之人类为追求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很难持续地满足人类的需求,是一种无发展的增长。人类在不断反省中认识到经济增长只能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并提出经济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衡量指标:可持续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增长,但更关注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承认自然环境的价值,以自然环境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经济法在追求和保障社会整体利益这一法的目标时,只有确立持续发展的理念,遵循自然法则,才能完成其历史使命。

 

三、经济法治建设中应凸显持续发展理念

 

从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作为独立的法部门,经济法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其基本功能在于立足于社会整体,通过国家对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体协调,使其符合客观规律,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最大程度地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

 

经济法的本质内在地决定了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律保障,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及未来经济法的根本目标。经济法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反映着经济法的规定性,该理念下经济法的价值追求表现为最大程度地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持续实现,这种价值追求已深入到经济法学研究、经济法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持续发展理念应成为经济法学和经济法的灵魂。

 

首先,经济法学研究应尊重客观规律,真实地凸显持续发展理念,而不是回避。其次,经济法的制定应直接体现持续发展理念,以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过去和将来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压力都非常大,总结我国2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和教训,经济法的制定不得不直面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在中国,当前尤为突出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要结合起来,需设置相应的法律机制,关注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支撑的基础上,国家宏观调控,除应尊重经济规律,还必须尊重生态环境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从宏观上把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制约关系,实现其相互间的平衡,保障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公平竞争秩序的维持,也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客观上要求创建有效法律机制,限制、阻断因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外部不经济性给竞争秩序带来的危害,在市场竞争中,突出公益的维护,加大对公害的治理力度。

 

持续发展理念还应落实到经济法实施的各环节。法的运行规律告诉我们,即使有了立法,有了科学、完备的经济法律规范,经济法的目标也并非能自动实现,它需要通过守法、执法和司法等方式将经济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转化为现实。社会成员对持续发展理念的接受,提升各社会成员的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其经济行为选择考虑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并能动地作用于各自遵守经济法的活动中,经济法的实现就有了强大的社会基础。

 

问题更为突出的是执法和司法,执法者和司法者本身若缺乏持续发展的经济法理念,对经济法的适用往往只注重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维护,经济法的精神实质得不到落实,由此会产生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影响社会成员对经济法的自觉遵守,影响经济法目标的最终实现。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培育、提升执法者和司法者自身持续发展的经济法理念,是经济法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单纯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传统法固有的维护社会个体利益的法律机制,在促进社会个体利益实现的同时,面对社会个体行为自利性的局限、个体差异积累所导致的贫富不均等束手无策。

 

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的经济法历史地承担起为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法律保障的使命,只有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才能达到全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持续实现,人类社会才有可能永续不断。经济法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提升,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经济社会化条件下经济法治建设的迫切需要。

篇6

关键词:经济危机;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7-0092-05

2010年4月27―28日“第十二届全国政治经济学研讨会”在江西财经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研究》、《经济学家》、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等新闻出版机构共61家单位的92位专家学者就“经济危机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讨论。

一、经济危机的成因研究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解释

西南财经大学蒋少龙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产的危机,虽然表现形式新,但其本质未变:生产过剩源于需求不足,需求不足源于消费下降,消费下降源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

东北财经大学邓春玲通过对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的解读,认为马克思强调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这是由资本主义制度基因决定的。危机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爆发,而整个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破坏和停滞只不过是其具体表现而已。

江西财经大学罗雄飞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解释世界经济危机。他认为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在一定意义上是传统的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复归,从根本上看这次经济危机是全球化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资本的逐利本性、全球化经济的无序竞争和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缺失是其深层根源。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刘晓华认为,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另外,资本主义的贫富分化也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最后,资本主义制度会加剧虚拟经济的发展,使之与实体经济相脱节。

台州大学张明龙从对竞争和无政府状态的依存条件和固有要求的分析入手,得出结论:经济危机不是竞争作用的结果,而是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结果。在两者与经济危机关系上他认为竞争加剧经济危机,而生产无政府状态引起经济危机。

(二)西方经济学的解释

与前者不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樊明认为,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主要解释早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因此这一理论对2008年经济危机成因的针对性较弱,除此之外,他还提出几点猜想:(1)经济危机直接成因在于生产与消费互为前提从而均衡脆弱;(2)经济危机成因是多因素的;(3)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商业周期理论有严重的理论缺陷及与经验脱离;(4)金融市场的波动是导致经济危机的重要成因。基于以上分析,他认为政府面对经济危机应同时采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在利用金融市场时注意防范风险。

清华大学赵准从危机后“效率市场假说”之争入手,引出对该假说及其相关模型的理论内涵、政策寓意、经验验证和预测功能,揭示了它们给宏观经济调控及金融业带来的危害。通过剖析该假说所期望的金融市场稳定过程,指出它所假设的市场稳定因素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精明的投资者”实际上正是泡沫的“助推者”而非“戳破者”,因此金融市场出现危机是难免的。

二、经济危机的影响研究

(一)经济危机与经济增长

西南财经大学丁任重等首先分析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路径的影响即先境外后境内、先沿海后内地、先外资企业后内资企业、先竞争性企业后垄断企业,指出政府应当着眼于“后危机时代”的发展,着力发展新兴产业、抑制落后产能过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面对金融危机政府应当从五个方面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即继续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二)经济危机与产业结构调整

河北经贸大学母爱英等结合京津冀现实情况和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经济的走向,分析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现状,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提出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

陕西师范大学许军等指出,中国加工贸易对外依存度高、劳动密集型产业高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低附加值产品多于高附加值产品;外部环境不利于我国加工业持续增长。受经济周期规律等因素的影响,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加工贸易完成了一波陡降陡升的反转,这一方面证明了我国加工业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产业调整形成了倒逼机制,我国加工业应该利用这次调整完成转型升级。

江西财经大学万道琴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导向型产业、周期性敏感产业以及耐用消费类产业的不良影响,以及金融危机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需要得到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优化外资利用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调整应伴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孙宇晖认为,在金融危机期间,由于我国市场化、开放度的加深,尤其对美国贸易依存度的增强,必然深受其害。面对金融危机,政府应当遵循“应对目前危机与图谋长远发展兼顾;促进内部增长与扩大外部市场并举;社会财富生产与居民消费水平同增;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双赢”的原则,实施宏观调控,以达到既将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又实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调整好内部积累与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及进出口市场结构,为经济起飞打下基础。

(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中央民族大学张春敏认为,国际金融危机是资本形态发展到国际金融资本时代,以虚拟资本为存在方式的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国际金融资本通过在货币领域和生产领域的制度设计构建了世界经济秩序的基础。金融自由化成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流动的纽带,使得全世界的经济循环流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资本为主导的循环圈,国际金融危机不过是这一体系出现问题的必然结果。

上海财经大学包亚钧从分析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进而指出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从而在理论上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进行探究。

西南财经大学朱博从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论述入手,指出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之母,虚拟经济发源于实体经济,两者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他通过进一步分析指出,金融危机根源在于虚拟经济发展超过实体经济承受限度,因此我国应当科学把握两者关系,在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促进作用的同时,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可能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危害降到最低。

(四)经济危机与金融监管

清华大学陆铭利用海曼・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解读“次贷危机”。与马克思关注消费与经济危机、凯恩斯关注投资与经济萧条不同,海曼・明斯基则基于三种融资方式的安全性角度,提出金融不稳定假说,其核心思想是: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是内生的、固有的。在典型的经济周期中,金融市场的脆弱性与投机性融资泡沫内生于金融市场自身。金融不稳定性观点非常重视资本资产所有权或者控制权的融资方式,如果投机―庞氏融资所占比重越大,经济将无法维持均衡的系统,很有可能成为畸形放大的体系。对此,我们应该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保持适度审慎,正确把握创新金融工具的特点,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防治创新金融工具被误用、滥用,重蹈覆辙。

(五)经济危机与就业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陆梦龙通过对深圳市工商登记数据的经验研究,解释投入要素组合与金融危机的就业冲击效应关系。他认为企业对投入要素组合方式的选择会通过信贷条件的变动放大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通过研究深圳市工商数据和宏观数据,从而得出结论:金融危机通过影响企业的信贷条件而引发就业冲击效应,即由于企业偏好选择高资本密集度的生产要素组合,一旦信贷条件恶化,企业正常经营将难以为继,随之会带来显著的就业冲击效应。

三、经济危机与宏观调控

河北经贸大学武建奇就我国目前为解决经济危机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提出三点反思:(1)投资的工具化:投资作为增加社会需求、调控宏观经济的工具,在规模安排上是否有限度?过去计划经济讲三大平衡,现在市场经济讲需求管理,那么在使用社会需求这一宏观调控的稀缺资源时就应当小心珍惜:在不同发展阶段(较高和较低)宏观调控对社会资源(社会需求)的利用也不同。(2)消费工具化:消费是经济目的还是经济手段?(3)GDP为什么要高增长?收入是流量,财富是存量,从长期看人民富裕在于财富(存量)多少而非收入(流量)单纯的增加,破坏旧财富,创造新财富,只求流量不求存量,为增长而增长,无益于人民福利的实际增加。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树青从七种市场经济国家面对危机作出共同的选择――政府救市入手,认为政府救市对稳定金融市场、恢复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常态现象。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政府本身作为市场的主体,直接参与到经济活动之中:政府掌握、调配资源,要求其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发挥不可或缺的统领作用,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

江苏省委党校李炳炎指出,从表面看美国消费不足是暂时的,而我国现状是消费不足,经济增长靠投资拉动,长久看来解决金融危机还是要以消费为主,宏观政策应避免南辕北辙。

浙江师范大学曹荣庆在研究了危机视角下的房市调控政策后指出,由于政府职能定位的混乱(职能越位――干预银行)切断甚至打击房地产开发商为社会做贡献的途径,所以要职能归位:以计划经济方式来实现对低收入群体住房的保障功能,其他人依靠市场体系解决之,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法定的资金转移供给体制,从而实现两者良性循环。

四、经济危机的治理思路

清华大学张珂从分析马克思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关于消费的重要性入手,指出居民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而我国内需以投资为主,消费需求低迷,经济增长缺乏持久动力,对此一方面应该缩小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应该实现合理税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优化财政支出,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首都师范大学韩学丽认为,消费需求作为社会总需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是目前摆脱金融危机困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而我国消费需求长期低迷,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强,对此,应当充分利用财政政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快税制改革步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江西财经大学康静萍从集体谈判制度角度提出治理经济危机的思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财富分配扭曲,而治理危机途径则是变革收入分配制度,她认为集体谈判制度的缺失是我国劳动者收入偏低的重要原因。由于新旧机制的交替,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从认识到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集体谈判主体资格不到位,集体谈判机制欠完善,集体谈判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所以完善我国集体谈判制度,才能更大程度地保证劳动者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得到更大的份额,使社会财富分配趋于合理,防止经济危机爆发。

五、应对危机的经验研究

江西财经大学熊俊以收入分配为切入点,分析美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危机的作用机理,认为从功能收入分配格局(利于资本)到规模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差距)这一格局变化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导致金融危机,投资银行、贷款公司、两房次贷危机反复相互作用导致危机越来越大,危机到来时消费和投资下降,在全球化背景下引发全球经济危机,所以资本主义制度和新自由主义体制下美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和恶化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也是主要原因。对中国的启示是政府应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合理干预、大力改善收入分配格局,这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浙江工商大学杨文进基于经济长波、货币供给与国际竞争的视角探析美国经济危机原因及其影响:他认为美国经济危机是其新长波运行到顶后以朱格拉周期形式表现的一次调整,为满足长波扩张对巨额货币供给的需要,美国进行了金融创新,但随着长波的演进,实体经济对新增货币的吸纳能力减弱,由此金融创新深化所创造的巨大货币供给就只能转向“次贷”和高杠杆的金融衍生产品。当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达到一定程度时,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又因为各主要国家之间经济周期出现了高度的同步性,美国经济危机最终转化为世界经济危机。

华南师范大学范方志对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恶化的原因进行了反思,认为注资会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而降息因为货币政策存在时滞而效果不佳,因此,应该让那些资不抵债、问题极其严重的银行尽快破产,同时,剥离不良资产,进行资产重组,更换管理层。

上海市委党校鞠立新通过对拉美国家近60多年经济增长过程中贫富悬殊问题的研究,得出若干启示:发展经济不能本末倒置,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更不能陶醉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成就之中;应该大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避免贫富悬殊和社会群体的严重分化;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建设;积极有序地推进城镇化,高度重视农村发展。

六、可持续发展

天津商业大学王树春等基于全球化视野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制度约束。当前国际社会主流制度约束条件造成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过分强调行为决策过程中的利己原则,而忽视利他原则,导致利他原则稀缺,使众多世界性问题因陷入囚徒困境而难以解决,只有从根本上改造主流制度约束条件,使利他行为得到普遍培养,才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程世勇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从“资本制约型”转变为“土地制约型”。土地价格的扭曲是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基础性因素。由于地价的传导效应比资本利率和工资率更强,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对土地差异化的垄断低价和垄断高价实现实体资本投资和虚拟资本投资的双重扩张。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完善土地制度及价格机制实现土地的供需均衡和合理的财富分配机制。

江西财经大学肖文海指出,随着工业化推进,资源和环境质量成为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本,打破资源环境无价的传统观念,建立反映其稀缺程度的价格制度,是循环经济长效发展的关键。他基于一般均衡理论,在资源开采、产品制造、资源回收、污染物排放等环节分析资源环境价格的实现,构建“政府调控(创设)市场,价格促进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结合我国国情,以前端减量化优先为原则,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以建立生态修复和补偿为核心,推进开采环节的环境定价;(2)以能源税制改革为核心,促进节能减排;(3)多管齐下,建立清洁生产的价格激励。

信阳师范学院蒋国平、徐永新认为,构建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农民务农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二是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构建农民务工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体制保障机制;四是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构建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政策保障机制;五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社会保障机制。

七、其他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钱津指出,经济危机源于经济学的危机:后危机时代到来,要求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在认识上从以下几方面实现创新:(1)市场价格:维护刚性原则是经济运行稳定的需要;(2)金融监管:重点在于控制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模;(3)政府干预需要理性化、全面化、规范化和常态化;(4)宏观调控必须实现虚实一体化的转折与创新。

清华大学蔡继明等认为,2009年中国的GDP虽然保持了8.7%的增长,但是由于货币流动性过剩,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通货膨胀的全面形成,国际市场上一些主要商品价格上涨也会促使国内发生通货膨胀,房地产泡沫有可能破裂,从而导致经济衰退。政府应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国内消费。为此,建议国家释放1万亿美元甚至更多的外汇储备,将之转化为国内消费资金。同时,要高度重视金融不良资产问题,有效控制新增不良资产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房地产市场去泡沫化。

江西财经大学伍世安从探讨市场经济和绿色经济关系入手,指出绿色经济能否与市场经济接轨且统一起来,取决于绿色经济的产业链与其价值链的匹配和耦合,而绿色经济价值链的形成,取决于通过广义价格形式及其机制将外部性内在化。所谓广义价格即物品产权的货币表现和交易过程所需支付的代价条件,而不是狭义的“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绿色经济背景下,通过对初始投入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和消费回收环节等四个环节的价格安排的分析,细化出十几种具体的价格形式,并提出运用“试错”方法和市场方法来形成这些价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朱巧玲通过对资本主义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产品创新理论以及产业生命循环理论的分析,探究影响和制约资本主义长期波动的原因,分析主导其发展演化的根本矛盾,从而找出资本主义长期波动的规律:周期性发挥作用的产品创新导致以蜂聚形式出现的新兴产业部门的生命循环,从而进入长波的上升期;随着这些部门生命循环由成长进入成熟,宏观经济增长就会放慢,从而进入长波的下降期。目前,国际范围内初始产品的创新往往集中于发达国家,而扩散到我国的技术大多来源于生命循环后期的部门,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不利。对此,我们应当发挥我国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改变现有的发展模式,提高基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能力,逐渐改变世界范围内基础技术的创新格局。

Economic Crisi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ang Runfeng

(Business School,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篇7

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他们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整个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核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鼓励经济增长来体现社会财富和国家实力的同时,不仅重视增长的数量,更追求提高效益、改善质量、减少废物、节约能源,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消费模式和生产模式,进行清洁的生产和文明的消费。

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一项共同的事业。这项事业的实现对我国来说显的更为重要而迫切。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劣,资源短缺状况严重,因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为强烈。我们需要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条件、思路和途径等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环境污染表现为酸雨、大气污染、水污染、沙尘暴等环境问题很突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估算,中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

二、资源短缺和浪费巨大。中国的人均资源极为短缺,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等因素的作用,我国资源浪费十分严重,突出表现在技术水平低、产业结构趋同、设备老化、生产能力过剩等。

三、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失衡。西部地区的经济对资源密集型产业过于倚重,不仅使其经济发展处于落后状态,还对当地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发展对策

一、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在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是最为突出的。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使经济的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变为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变为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科技进步、管理创新。

二、强调发展循环经济。环境和资源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制约条件。发展循环经济则是破解这些制约的好方法。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变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的流程;它的特征是高利用,低开采,低排放。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保证制度建设,还要大力发展新经济。例如,包括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的新能源开发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可持续发展中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提高国民自主创新的能力也是提升我国人力内在价值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的任务,并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这是关于我国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体的方针和要求,同时表明了中央对自主创新问题的高度重视。

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要做好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配套建设。一方面必须将就业的问题放在最重要地位。社会稳定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地发展,而就业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同时,政府还应该努力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物价的基本稳定关系到千家万户,特别是低收入者,因为他们经不起物价的上涨冲击。所以一个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另外,政府还要在教育上有一定突破性的举措。教育不仅是缩短贫富差距的有效手段,更是为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而所需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推动力。未来人才的受教育水平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经济能否真正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急需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西方发达国家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实现社会保障的真正全覆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配套条件,这样可以为广大的百姓提供底线经济安全感。政府还应该加大在失业保障和健康医疗等方面的投入。

五、提升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影响力。世界列强对中国崛起的态度以及现存世界经济的规则可以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升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达到反制约目的是我们应考虑的问题。之前的金融危机既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但是也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影响力的提高提供了机会。中国应该在构建合理且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过程中争取发挥建设性领导的作用。中国应以有效整合新兴经济体的力量与诉求为前提,理直气壮地提出并实现自己的改革主张。中国还应在充分了解西方底线的基础之上,提出他们可以接受的关于国际经济秩序的前瞻性议题,进而拿出议题的实施方案。我们要推动建立公平、公正、有序、包容的国际经济秩序,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与金融格局中的边缘化的地位,真正提升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影响力。

篇8

关键词:农村经济 存在问题 可持续发展

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农村经济必须也要不断地发展,才能够保证农村经济较城市经济而言不落下。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就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浅析,并且提几点建议。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

1.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和自上而下延伸至农村的群团组织,其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总体上发展滞后,原因是思想偏见的制约。有人认为,农民缺乏合作意识,因而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持不屑一顾或消极无为的态度;也有人担心,我国农民那么多,农民一旦组织起来可能会削弱基层政府的职能和权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而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持防范戒备心理。

2.体制惯性的挤压

我国“三农”管理体制是多头管理、部门分割,现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分别挂靠在农业等10多个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实现跨地域、跨系统、跨所有制发展。

3.法律支持的滞后

除了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目前,我国对其他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尚无法律规定,农村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影响了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4.政府干预或服务不当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绝大多数是在政府直接或间接推动下组建的,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行政力量过多介入,扭曲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一些由地方政府出面组织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实际控制权仍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有些专业协会的农民只是名义上的会员,实际上却与协会无关。许多用行政手段“捏合”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运转十分困难。

二、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过去管得太宽、统得太死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组织控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创造性。

1.实行多予农村扶持补贴政策

(1)统筹实行财政鼓励和资金支持政策。除国家和省有特殊支持政策外,省对农村财政支付补助额保持稳定不变,不因县域增收节支而减少转移支付额。建立财政鼓励机制,提高工业、商业税收返还比例。

(2)统筹对县域经济的人才支持。县域可与国内各大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经济技术协作关系,通过产学研、技工贸结合,提供技术、项目和人才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县域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开发能力。县域还可以仿效西部开发政策采取相关措施,动员和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经常到县、乡服务,帮助县域提高科技、教育、医疗和文化水平。

2.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基层政府职能

那些不属于政府的职能应逐步交给中介组织、社会团体、民间服务组织,政府应将工作重点放在政策引导、法规监督、提供服务、营造环境上,积极推动农村群团组织职能转型,使其深入农村、服务农民,同时积极发展各类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改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实行合作经济组织管理部门登记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简化登记管理程序,鼓励发展各类合作经济、合作金融、社会公益、社区服务等民间组织。推进村民自治,充分发挥它们在农村社会事务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作用。

篇9

老挝人民共和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老挝在过去近30年的农业经济探索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试图通过探析老挝农业的发展阶段、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战略措施,对老挝农业发展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利对中国有所借鉴,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经济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老挝;农业;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发展战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产部门,同时也是工业和服务业等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发展的基础保障。老挝是以农业为主导经济的国家,其农业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可借鉴范本。老挝的农业生产可以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3个农业生态区,其中北部农业生态区有7个省市、中部农业生态区有6个省市,南部农业生态区有4个省。北部地区人口较多,工业发达,但劳动力流失比较严重,农村土地耕作面积减少,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中部地区是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该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国最高。南部依靠湄公河航运优势,农业发展水平次于中部地区。不同地区农业发展面临情况不同,因此老挝政府因地制宜,制定了不同的农业区域发展战略。

1老挝农业发展的历史

老挝农业历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老挝人民共和国成立(1975—1985年),第二阶段是老挝第二次改革之后(1986年至今)。1975年,老挝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政府遵循自愿、互利及民主管理的原则,建立农业合作社,将生产资料归入国家所有,农户实行按劳分配。除此之外,老挝在万象地区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对外农业贸易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引进新型农业工具,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该项政策的出台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85年,相比老挝成立之初(1975年),烟草、棉花、甘蔗和咖啡分别增长了18.5%、30.4%、329.4%和117.9%。第一次改革由于政府在政策的实际操作中没有很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农业改革陷入了危机。1986年,老挝召开第四次党代会,会议决定废除农业合作社制度,实行家庭农业承包合作制,农业生产资料再一次被重新分配,或转卖给农户,或将经营权转移给农户。农户自主经营农业,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农业产量也有所上升。农业改革的第二阶段,政府注重吸引外资来发展本国农业和实现现代农业的市场化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农业经济以年均4%~5%的速度实现稳步增长,各项农业生产总值实现了质的提高。农林业生产总值在1990、1995、1999年分别达到3718.4亿基普(100基普约合0.08元人民币,2016)、4536.8亿基普和5562.0亿基普。国家不断加强农业投资力度,2002—2003年,国内投资达到10790亿基普,国外直接投资9570亿基普[1]。

2老挝农业发展现状

2.1老挝农业发展战略及前景

老挝政府明确了在“五五”(2001—2005年)规划以及10年(2001—2010年)和20年(2001—2020年)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农业经济的重要地位。2001年开始,政府致力于各项农村经济的发展工作,确立了重点把农村建成开发基础单元的目标。10年和20年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则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完全消除贫困的总目标。与此同时,政府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主要做法有:①参与性计划。该项计划旨在削减中央政府对农业发展项目的过度操控,实现行政权力下放,基层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科学合理的支持农业发展的措施。②实施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改变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模式,转变成为绿色生态有机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争取扩大平原和丘陵地带的农作物灌溉面积,增加该地区的农产品出口,改进农作物的耕作模式和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引进经济效益高的新品种,开展农林牧副渔业的产品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一体化服务。③出台有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管理制度,设立专门行政机构进行管理。④注重科学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开发,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⑤营造科学良好的商业发展环境,政府可以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制定出更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2]。

2.2老挝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2.1农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

老挝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且农业在其产业经济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比例。自独立以来,老挝的农业经济贡献比例占全国总产值的90%~95%。在政府实施新计划政策后的1986—2012年,老挝GDP年均增长6.4%,2012年国民收入达到94.2亿美元。但老挝的城市化水平较低,2002年城市化率还不足10%,到了2010年才上升到约33.2%。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3大产业的产值已经有了比较均衡的发展,2010年3大产业产值分别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1.06%、26.96%和41.91%。但老挝的工业仍处于不发达阶段,主要以传统的手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也不突出,主要以餐饮业和小额贸易为支撑。

2.2.2周边国家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威胁

近年来,中国、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周边国家农业的迅速发展也为老挝带来一定的威胁。与周边农业大国相比,老挝的农业资源、生产力水平、经济基础、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农业发展远远不及周边国家,尤其与中国的差距更为明显。老挝周围接壤的农业大国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相对比较强,特别是水稻、玉米、薯类、咖啡、烟叶、花生、棉花等农产品在地域市场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2.3地区安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比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具体表现在政局动荡、经济危机、恐怖活动、气候异常等不可控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的变化,老挝农业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加入国际贸易竞争中。由于与外界的贸易联系业务频繁,摩擦也不断增加,地区的安全性遭受到了挑战。老挝若要在世界贸易经济一体化中保持竞争优势,还需要努力解决好国际贸易的纷争以及维护地区的安全[3]。

3老挝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老挝农业发展主要受到了其经济的发展水平、科技人才队伍、资金投入、家庭经济结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老挝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农业发展的进程,其中国家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完善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撑,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人才资源建设和科技的投入将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农业基础设施包括了农田水利设施、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气象基础设施、农业防护林设施等,都是农业发展的关键保障,可以抵御一定的农业灾害风险。

3.1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

老挝自成立以来经历几十年的发展,老挝国民经济呈现出可喜的增长势头。仅在2003—2012年,老挝GDP总量增长了3.6倍,人均GDP也翻了两番。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更为老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由于老挝实行对外开放,国外资金不断融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此外国民收入的增加也为其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础,国民拥有更多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或者拉动农产品贸易经济。老挝的主要经济支柱是农业,农业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老挝经济要想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和投入。

3.2科技人才队伍薄弱和资金不足

老挝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不高,由于缺乏专业的生产技能培训和专业的技术人才,产品在市场发展中有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加大专业技术和人才队伍的投入。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专门农业人才的支持。另外,资本的短缺也是一个关键的要素,老挝农业基础设施短缺,可以用于农业运转的资金投入相当有限。一旦出现基金链的断裂,农业生产会遭受到巨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大国家对农业建设资金的投入,出台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和银行信贷支持,并且充分利用境外资本,吸引外来资本的投资并用于发展本国农业。

3.3家庭经济结构制约

虽然大多数老挝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维持收入,但农业收入所占比例并不高。老挝多数家庭中的人力通常是通过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来增加收入。老挝农村家庭中的青壮年多数倾向于外出打工,年老体弱的家庭成员则留守家庭,从事农业的青壮劳动力的缺失导致农村耕作土地的大量荒废,因而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需要劳动力的投入,缺失了这个生产要素,农业发展必然会受到阻碍。

3.4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缺失

老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经营规模小等弱点都有赖资金对农业的投入。由于老挝农村经济结构单一,无法吸引企业或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使得老挝的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农村经济结构和金融机构是目前影响其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必须意识到该问题的存在,并努力予以完善。

3.5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中关键的生产要素有耕种土地,水利设施、肥料和资金,这方面农业生产要素制约了农业的发展程度。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了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防护林建设等。水利设施是影响农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据有关部门统计,将近53%的老挝农村地区缺乏相关配套的水利设施,由于缺乏水利灌溉,耕作的次数必然减少,从而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公路是打开农产品市场的基础设施,如果受到交通不便的限制,一些时令新鲜水果就无法及时运到市场,农产品销售通道不畅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从而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

4老挝农业经济的发展战略

由于老挝本土北部、中部、南部受到不同的地形、环境、气候、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环境、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各自发展的农业耕作品种以及农业发展战略也有所不同。老挝因地制宜,根据北部、中部、南部各自不同的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的发展战略。

4.1北部地区农业发展战略

从全国看,老挝北部从事农业的人员相对比较多,但是其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比不上其他地区。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北部地区劳动力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农村土地耕作面积的减少,农户需要雇佣外部劳动力进行农业耕作。北部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发展极不平衡,难以实现农业的集约规模化经营。北部乡村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以至于交通、水利灌溉、用电、机械化水平不高等问题都比较突出。北部地区相对于全国而言,降水量比较少,因此适宜种植甘蔗和橡胶作物。北部背靠中国,地缘优势明显,农作物市场比较大。北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人口密集,土地分散,基础设施不足,不利于农产品的机械化和产业化发展。同时北部地区与境外市场,比如中国、缅甸、泰国、越南均有接壤,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应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政府在北部地区实施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为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加大帮扶力度和增加信贷支持,建设规模的旱季水稻生产基地、甘蔗生产基地和橡胶生产基地。

4.2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战略

中部地区是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该地区的农业现代机械化水平全国最高。中部地区农作物人均种植面积最大,大多数实行农业规模化生产。随着老挝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部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也最为完善。健全和完善的农村信用机构使得农户可以及时高效地获得相应贷款用于抵御农业风险,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其中沙湾拿吉省则是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中部地区还大规模种植木薯和发展养殖业。中部地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利用高机械化,借助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农户将产品推向多元化的市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产品交易,保持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品牌优势。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农业打开一个新的契机。现在,老挝正致力于发展网络化农业和精细农业,利用科技力量来实现劳动成果的最大经济利益化。中部地区善于利用科技,培养高端知识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加强与国外交流,借鉴相关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力。老挝中部地区农业经济战略为实现产业一体化,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对农民的科学生产技术培训,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4.3南部地区农业发展战略

南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优于北部,但又不及中部,其交通优势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得益于湄公河航运的优势,该地区可以利用航运资源发展外向型农业。南部地区农产品自给自足程度比较高,所以农产品在有剩余的情况下,农户一般倾向于将其投入市场,因此南部地区农产品市场化程度高于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南部地区大多发展订单农业、客户与农户签订农作物种植合同,主要以种植湿季水稻为主,通过不同品种的杂交,水稻产量也在逐年提高。老挝南部适宜种植咖啡,约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90%,产品远销国内外。老挝政府在南部地区发展农业经济的主要做法是利用水运资源优势,发展集约化现代农业模式,建立与国外市场贸易联系的外向型经济[5]。

5结语

老挝在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善于根据实际地区情况,分别在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战略视野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虽然老挝农业经济发展与其他农业大国相比,仍有差距,但老挝政府抓住历史发展机遇,使得本国农业正朝着稳定良好的方向前进。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因此要积极向国外先进经验学习,利用优势更好地反思与发展本国经济。

作者:江丽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明.云南-老挝农业合作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6.

[2]方芸.老挝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J].东南亚,2005(1):39-43.

[3]郑一省,王建坤.老挝经济发展及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J].亚太经济,2012(5):106-110.

篇10

关键词:宜昌林业;可持续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剧增,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的威胁。林业是宜昌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宜昌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对宜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增长,但是资源相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森林资源是我们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

1 宜昌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根据“二清”资料显示,2010年,宜昌市国土总面积为2122546公顷,林业用地面积有1563158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73.65%。森林面积有153990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4.1%,比1999年森林覆盖率为48.5%增加32.2%。总之,宜昌森林资源总量在增加,但森林质量在下降。中幼林的比重较大,而且在人工林中,树种比较单一,树木的抗逆性差,林分质量差,所以森林资源质量不高,产量低、效益低。林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森林资源,宜昌的森林资源的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影响着宜昌林业经济的发展。

2 宜昌林业经济的发展前景

林业经济就是指为了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和更新、森林保护、森林再造、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管理等一系列活动。

2.1 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宜昌处于鄂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海拔悬殊,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自然坡降比为1.4%,境内山地、丘陵、平原兼有。随着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但是生态环境恶化,木材生产国的木材产量降低,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首要任务,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的面积大小和环境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森林的面积锐减,也是造成当今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全世界的木材生产国今后将逐年降低林木产量,造成了世界上林木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供不应求。逐渐要形成木材的卖方市场,木材的价格在经过阶段性的小幅上升后,价格将要逐年大幅度的上涨。由于林业的生产周期较长,现在植树造林,到成材出售之时,必然要赶上木材价格坚挺之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必将增加对人工林的需求。总之,我国的林业经济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保护我国林业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必须调整我国林业经济相关政策,适应当今世界林业经济市场的要求。

2.2 政策支持

林业经济是宜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把林业经济的发展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比如洪涝、 干旱、冰雪灾害等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严重阻碍了宜昌的林业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仅仅满足温饱,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质量。林业发展已经开始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变化。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湖北省先后颁布了《湖北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湖北省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湖北省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管理办法》、《湖北省木材流通管理条例》等规定。规范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本的监督管理;允许林地自由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合法程序流转。坚持“谁造谁有”的原则,允许采用跨行业、跨地域、跨部门的方式造林,并且可以自由的将荒山荒地进行拍卖,承包股份制造林,林权可以依法抵押、转让、继承的方式进行流转,对个人营造的商品用材林可以优先办理采伐许可证。因此,宜昌林业政策鼓励全社会的人们参加植树造林的活动,从而切实保护广大林农和育苗专业户的合法利益不受到侵害,让从事造林绿化的单位和个人得到更多的实惠,从面达到调动更多的人们投入到造林绿化的大潮中来。由此可见,湖北省的政策是有利于林业经济的发展,给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支持。宜昌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有利政策,促进宜昌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宜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但是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1 完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开展,“依法治林”逐步成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方针,法律在林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法律是最有效的保证和监督执行机制。

3.1.1 改变林业立法思路。要让林业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改变林业立法的思路。林业相关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立法思路滞后,没有全面反映当代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不能适用当今社会的发展,没有真正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林业立法的先进经验和教训,实行“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当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及其他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应当优先考虑生态利益,总之要树林“生态优先”的立法思路。

3.1.2 加强林业执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限制采伐,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贵州省森林资源的过量消耗,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减少和逆转,严格控制林地用途和总量,加大对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违法者的犯罪成本,较少不法行为的发生。三是严格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

3.2 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对林业的资金投入,提高林业的科技水平。 依靠科技来发展林业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为依靠科技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经济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经济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建立林业经济科技创新体制。为了使宜昌林业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建立林业经济科技创新体制,具体而言,应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从而促进宜昌林业生产力的提高。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来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从而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其次,加强林业经济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是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发,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监测;二要调整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良种苗的培育水平。

3.3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要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调整和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经济产业化发展,这是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第一产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的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的建设;第二产业要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促进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的转变;第三产业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利用第二产业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策略,调整宜昌市的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的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宜昌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的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变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优化完善林业格局。按照林业的主导功能,把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科学合理有效的经营林业,提高集约经营水平,并对其实行分类经营管理,建立起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林业体制和林业格局。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制度和技术管理、组织保障体系,切实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管理,充分体现其生态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