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05 16:0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

篇1

关键词:住宅小区;绿化规划设计;生态环境设计;景观设计

1 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设计

现代住宅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基础必须是城市生态系统,即通过获取城市生态效益,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和提高现代城市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基于此,现代园林规划设计领域就把基于生态学原理的住宅小区绿化规划设计作为该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从如下两个方面就住宅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生态环境设计展开讨论。

1.1 住宅小区绿化规划的绿视率和绿地率

就现代住宅小区而言,建筑物、道路、硬质广场等不透水部分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反之绿地面积占据的比例极少,由此可见住宅小区绿化规划设计应配置好山石、植物、道路间、建筑物与水体间等诸多要素的比例关系,同时突出植物造景,以此提高住宅小区的绿视率和绿地率。此外,住宅小区绿化规划设计应认识到嵌草石板铺路优于纯石板铺路;攀缓植物景墙的生态效益优于单纯漏空景墙;花架的绿视率优于亭榭。

1.2 住宅小区绿化规划的叶面面积系数

所谓叶面面积系数,它是叶面面积总数与单位绿地面积的比值。研究证实,园林绿地领域的能源率数量与物流数量对园林绿地生态效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园林绿地的绿化水平完全可以通过改善植被空间分布状况来提高。此外,基于生态园林原理的多层次人工植物结构要求把地被植物和灌木加栽到乔木丛内,由此形成人工植物群落,进而增加住宅小区绿化规划的叶面积总和。

2 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

结合生态园林原理可知,现代住宅小区绿化规划设计应该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方面,即住宅小区的景观效果和住宅小区的绿地使用功能。

2.1 意境创新

现代住宅小区绿化规划的意境创新通常把植被作为主要素材,同时通过植物、山水/石、道路、建筑小品等素材体现出来。无可否认,基于园林植物的意境更具生态效果和优越性,究其原因为园林植物的姿态更优美、色彩更绚烂、芳香更宜人、名称更具意境,同时园林植物皆为富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基于此,生态园林设计人员应该充分利用园林植被的独特个性,以便使园林植被优越性得到最大化发挥,进而为现代住宅小区营造一个更具意境和生命力的生态园林。

2.2 植物配置

2.2.1 空间处理。住宅小区的绿地面积主要分布在中心绿地和建筑物的四周,其中建筑物四周绿地的布局多以行列式分布,而狭长空间更能体现出此类分布形式。基于此,生态园林设计人员完全可以运用植物不同的组合形式来打破传统住宅小区绿化规划的僵化空间,进而营造出一个和谐且极富生命力的空间(见图1)。

2.2.2 线条处理。现代住宅小区绿地的线条多为平行直线,那么住宅小区植物配置完全可以充分运用林冠线的起伏变化和植物林缘线的曲折变化,以此实现平行线与曲线的完美结合,如结合花灌木枝密、矮小、叶茂等特点密栽迎春、金钟花等花灌木,由此构成曲线条。林冠线起伏变化的常用手段为利用龙柏、水杉等尖塔形植物的起伏变化曲线来进行植物配置。

2.2.3 季相变化。住宅小区的植物配置理应具有一定的季相变化,且能做到与居住者生活规律同步,由此体现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独特景象。基于此,较能体现季相变化的植物配置如下:春季为樱花(主)+玉兰(次);夏季为夏日红(主)+棣棠(次);秋季为石榴(主)+两株红枫或柿子树(次);冬季为腊梅、云杉(主)+红端木(次)。总体而言,住宅小区属四季园,其季相变化设计方案可以为:大叶黄杨与云杉互衬(主)+富有季节性的花卉树木(次)。研究证实,该景观设计方案非常符合现代城市居住小区对人居环境的要求。

3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住宅小区绿化规划的绿视率、绿地率、叶面面积系数3个方面讨论了生态环境设计问题;从意境创新、植物配置两个方面讨论了景观设计问题。总体而言,住宅小气绿化规划设计的生态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直接关乎到现代居民的人居环境的质量,则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建筑规划;景观设计;整合;

1概述

居住区环境作为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的活动空间, 人们对它的要求不仅仅限于基本功能要求的满足, 而对其在视觉、心理感受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生活和审美的需求, 营造更高品质生活的居住区环境, 采取与之相宜的设计方法势在必行。以往的居住区设计流程是规划专业对小区做好总平面功能布局, 建筑专业进行户型设计, 景观设计只是对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补充与完善手段。这种填空式的绿化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居住区环境的品质,近年来人们对于景观的理解有了很大改变: 认识到居住区景观设计并非只是在空地上配置花草树木, 而是一个集总体布局、空间层次、建筑形态、功能实现为一体的综合概念。越来越多的居住区运用三者整合的设计方法, 把三个专业整合为原则作为整个设计项目的出发点, 于是众多环境优美的居住区应运而生。整合设计已成为居住区设计的趋势。

2规划建筑景观整合设计

2.1 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同步性。

传统的居住区设计程序是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 景观只是在建筑当中填补缝隙, 设计难以一气呵成, 自然无法与建筑融合。而在整合设计当中, 景观与规划同步进行, 景观设计作为规划设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始自终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全过程, 对规划设计起着主导作用。

2.2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融合性。

居住区的外部空间属于人们的居住空间, 把景观作为人们居住空间一部分来设计, 让人们在户外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 从而吸引更多的居民走向室外场地, 促进居民更好的交流。仅仅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是不能引发人们的逗留心理, 只有把景观赋予实际的建筑功能时, 其空间才有意义, 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场所”。从这个角度来看, 景观也必须是建筑功能的延伸。

要实现整合设计, 必须从规划与建筑两个方面入手, 把景观设计真正融入到规划与建筑中去。

“众望・光耀城”以‘Living with Nature’“栖居自然”为景观主题,与景观主题相适应的建筑主题是“典雅、精致、厚重的庄园风格”。

小区倡导的“庄园风格”包括英伦庄园风格和美式庄园风格,与山水景观相宜,也复合小区高档物业的定位,也暗合了国人对住宅“安生立命,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本案采用英伦皇室TUDOR风格,承袭皇家血统贵胄气质。外立面应用昂贵的红色生态墙砖,并搭配优质石材,在细节上营造出沉稳、典雅、华贵与和谐的感觉;英式坡顶屋,更加添私人公馆般的雍容华贵。见图1。

3居住区规划与景观的整合设计方法

规划与景观的整合设计是指在小区规划初始阶段就融入景观的构思, 从宏观角度把握规划, 不是对小区的环境来做设计,而是把该小区放在整个城市的尺度上, 使小区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要做到两者的整合,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巧于因借法

“ 巧于因借, 精在合宜”, 是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对我国园林设计手法最精辟的论断。在小区规划与景观整合设计中, 同样也可以借鉴应用。

“ 因”是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小区规划要依山就势、依坡就势、依水就势, 使小区与环境景色协调, 互相依托。“借”是借景取胜, 把小区外部美景借入到小区内, 丰富空间构图, 增加景观内容。

例如巧借远处起伏的山峦, 溪流, 城市标志物等, 把整个小区置于构图精美、自然和谐的山水画中。小区建筑的组合布局也是重景观, 利用建筑的巧妙组合, 将小区内高层、多层、低层不同产品类型的建筑组合摆放, 错落有致, 塑造出丰富的景观。广东惠阳光耀城用地是典型的岭南风貌,原生态的湖、茂密的荔枝林和起伏的红土坡,加上周边的客家文化,构成了地块的整体地域要素。

图2 光耀城鸟瞰图

3.2 虚实相间法

小区空间按实体虚空概念和视线遮挡感受来划分, 可分为实、虚、柔三种空间。实空间为全遮挡的空间, 内容包括建筑、构筑物、实墙等;虚空间为无实物遮挡的可入性空间, 包括道路、广场、草坪等;柔空间指视觉半遮半挡的空间, 虽为实物但可入, 如植物、亭廊、水景等。因此, 小区的整合设计,就是将三者要素空间通过恰当布置, 将三者彼此相互融合。建筑为实, 置于地块中,围合庭院为虚, 虚中点景有实;建筑中空,又可容纳百家, 虚中有实, 虚实相间。三种性质的空间交织融合, 围合穿插。

3.3 步移景异法

路由景生, 应把小区的交通路线作为园林的游览路线来设计。小区内人的活动路线正如一根主线, 把不同的建筑空间和景观空间串连起来, 道路不是用来划分小区空间的, 而是联系和穿插不同空间。过去小区规划多为笔直的道路, 分区域的建筑布置, 整个小区布局呆板单调。现在小区道路多蜿蜒曲折, 时收时放, 时宽时窄, 形成一系列连续的道路空间, 有效地组织小区内的景观。道路曲、折、直的转换与建筑、广场相依相靠, 道路的线性与建筑的布置排列, 互相沟通交流, 使景观的空间序列有开有合, 有收有放。

4 小区建筑与景观的整合设计方法

只有景观与每一栋建筑都有机融合,细微末节处也能见景, 设计细致深入, 环境才能丰富生动。建筑与景观整合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4.1 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

这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景观提出要求和景观环境对建筑进行适应的过程。例如, 从居住建筑户型布置的角度, 对不同户型对景观环境提出的不同要求进行研究。

光耀城湖边双拼Townhouse设计中心要素为视线和空间。建筑与周边环境高度融合,前、中、后三个庭院,花园廊厅、景观阳台、湖景露台,都是建筑空间与环境对话的媒介。最为核心的构思是:餐厅、会客厅及部分卧室空间围绕一个私家露天泳池布置,露天泳池直面湖面,所谓建筑外有水、建筑内有水。(图3)

湖边双拼Townhouse的各层建筑空间都经过了多次的推敲:一层层高4.7米,使客厅、客厅外大阳台和餐厅的层高都较高;二层层高3.6米,三层层高3.6米加上剖屋顶的空间借用,使主卧空间相当高敞;地下层层高4.5米,利用地形高差,临湖面向花园打开,使地下室空间品质感大增。

4.2 景观设计中对建筑的考虑

仅仅从建筑到景观的过程还远远不够,整合设计还需要完成从景观到建筑的过程。一方面, 从景观总体布局的角度, 会对建筑设计提出要求。另外, 景观总体的布局, 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设计。

例如, 在规划的中心花园附近, 建筑的景观品质在小区中是最高的, 这里的建筑,就必须结合小区景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要把最好的户型安排在这花园周围, 力争获得更多景观好的住宅的户数。在景观优秀的前提下, 住宅的朝向选择可适当减低要求,用良好的景观弥补朝向上的不足。

某小区的建筑, 原来是采用行列式和周边式布局的南北向建筑群, 但是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 考虑到中心花园做成圆形有助于形成具有视觉中心作用的中心景观, 且圆形景观对周边的辐射作用较好。因此, 景观设计师提出将中心花园做成圆形, 并要求建筑师更好地处理建筑与中心花园的关系。于是,建筑师对原有规划进行调整, 将环绕中心花园的建筑, 由完全南北向条形布置, 调整为圆形向心布置, 从而使中心花园周围的住宅与花园更好地结合, 使周围的住户都能朝向花园的中心。一些住宅, 虽然套型的朝向不再是正南北向, 但却获得了良好的景观面。而中心花园和周围建筑形态的变化又打破了常规的行列式住宅布局所产生出的单调的条形宅间园林空间, 形成了面积较大, 相对集中的宅间绿地,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5结语

随着时间的变迁, 科学的进步以及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 设计方法也会不断变化。更多优秀设计思路的提出, 终究需要设计师紧跟当今整合设计潮流, 结合人们现实居住理念, 恰到好处地把握每个设计阶段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西蒙兹J.景观设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2] 卢济威.论城市设计整合机制.建筑学报.2004(1) .

[3] 陈鹭.城市居住区园林环境研究.北京,中国园林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泾河现状;景观规划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any, puts forward some principle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problems, proposed the landscape architect's task is not only the design and create new landscape, is the landscape protection and save at the same time.

Keywords: Many current situationLandscape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泾河,渭河第一大支流。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泾源县境,流经平凉、彬县,于陕西高陵县南入渭河,全长455公里,流域面积4.5421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凉―泾川间右岸滩地平坦,为泾河最大的川区。山间河流穿行于峡谷中,坡陡流急,水力较丰。张家山以下,两岸为黄土阶地,属关中盆地。泾河水系呈树枝状,右岸来自六盘山、干山的河、黑河等支流含沙量较小;左岸来自黄土丘陵和黄土高原区的洪河、蒲河、马莲河等支流含沙量大。20世纪50年代初期设立西峰水土保持试验站,在南小河沟进行流域综合治理,为流域水土保持起着典范作用。

1 现状分析

1.1泾河水文特点:

泾河以清澈著称,奔流千里与混浊的渭河相汇,仍能见到它清澈的一半,"泾渭分明"、"泾清渭浊"的成语由此而生。

泾河干流洪水主要是由于暴雨而形成,泾河流域暴雨发生最早在4月,最迟到10月。因此泾河干流洪水最早出现在4月份,峰量较小,10月受连阴雨影响,亦有洪水发生,但量级较大的洪水一般均出现在7-9月上旬。洪水历时一般3-9天,主峰历时2-3天。在9月中、下旬,由于受淋雨影响,其洪水历时也有超过9天以上的,但洪峰较小,大洪水一般均在9天以内。

1.2生态现状分析

泾河流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80%以上的土地面临着水土流失,年平均土壤流失量为5845t/km²,其中洪河流域等一些中北部流域的土壤流失量达到10000 t/ km²以上,河流最大含沙量高达1570kg/m³。长期而频繁的水土流失,使土地退化、土壤沙化、生态恶化,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几十年来的水土保持工作使水土流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1.3 植被退化

几十年来,泾河流域自然植被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当前森林覆盖率仅为6.5%,有些地区仅为3%,草地覆盖率为25%~65%。20 世纪90 年代流域森林覆盖率平均为9.5%左右。流域北部气候干旱,土壤贫瘠,造林立地条件差,加上造林技术和管理方法落后,致使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很低,多年保存率一般在30%左右。植被因水热条件差异而呈地带性分布,在营造人工植被时,往往不能依据植被地带性分布模式,而盲目造林,树种选择不当,苗木质量低,配置结构简单,由此而导致树木生长不良。毁林毁草、开荒、陡坡耕种、超载放牧、修路、开矿、建厂等各种人类活动直接侵毁着林、灌、草植被。

2 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2.1 自然性原则

自然性是指河流景观要体现河流的自然状态,保护河流的自然要素,自然性是水系景观功能的重要特征。河流地貌适应河流水文水力过程,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水力方式的交互作用形成了丰富的河流地貌:曲流、深潭、浅滩、河漫滩、沼泽、阶地、三角洲等,这些地貌特征对于保持自然河流的良性生态过程贡献巨大。

2.2连续性原则

河流系统常被描述成三维的系统,包括纵向、垂向、横向三个方向尺度。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存在着源头、中游和下游的纵向联系,也存在着干支流和洪泛区与通江湖泊的横向联系。消除边坡和渠底的不透水化,不但适于水生和湿生植物以及微生物生存,也为鱼类产卵提供了场所,同时又是联结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通道,这是维持河流垂向连续性的关键。

2.3 多样性原则

在宏观尺度上,河流的栖息地包括河道、河岸植被、洪泛区等。如果河流的横断面形式单一,其间水流流动形态、生物栖息空间、生物量、岸坡环境和景观功效也将单调化。因此,河流景观设计不应动辄以几何规则的、均一化的堤线及岸线来扰动河流的自然过程、损害河流的自然生境。应尽量保持和营造河道多样化的结构形态,包括岸线的不规则变化,过流断面的宽窄不一,下垫面的冲淤和起伏,周边植被物种及土地条件等。以河湖形态的多样性保证河流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3 生态规划设计要点及对策

(1)建立生态驳岸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直立式混凝土护岸的做法已被各国普遍否定,而建设生态河堤已成为国际大趋势。现在正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将水泥河堤改为生态河堤。国内外很多工程技术人员也提出多种不同结构形式的生态型护岸技术,通过固土护岸、增大土壤的渗透系数,重建和恢复水陆生态系统。可以应用生物材料(植物)法,混合材料(植物与木材或石材混用)法、坚固材料(木材、石材、混凝土)法等建设生态驳岸。

(2)建立河岸植被缓冲带

河岸植被缓冲带是位于水生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是线状的邻近河流的植被带。植被缓冲带为水体与陆地交错区域的生态系统形成一个过渡缓冲,可以保护水质,控制水土流失,有效过滤、吸收泥沙及化学污染,调节水温,保证水生生物生存,稳定岸坡等。科学地设计缓冲带是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基础,在设计中要考虑选址、植被的宽度和长度、植被的组成和密度等。

(3)建立湿地公园

依照自然山势、水势、地势的地理现状,建设湿地公园使之与整个城市区域的自然生态风貌和人文景观相协调,根据其城市的资源和环境状况,突出其城市的资源和环境特色。在其规划建设的目的、理念、目标、方法、措施上突出城市自身的资源和环境优势。规划建设的目的应体现既有利更好地执行国家关于湿地公园规划的保护政策,又不能狭隘地把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片面地理解为种植湿地植物,营造"自然"湿地景观;规划建设的理念应体现如何通过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给市民和游人提供一个新的生机盎然、多样性的游憩空间;规划建设的目标应体现,

(4)河道景观美化

现在,水系已被作为排污通道、垃圾场而被污染、被遗弃。所以掀起了一场水系治理和美化的,比如一味追求形式美,或局限于工程要求,自然植被完全被“园林观赏植物”替代,表现在植物配置上,绿化层次极其单调:大面积人工草坪覆盖河堤、高大的行道树沿河排列,不但增加了绿化养护用水量,而且使原本丰富多样的生境反被破坏殆尽。大量的广场和硬地铺装、人工的雕塑和喷泉等彻底改变了河流生态绿廊,所以不能一味的强硬的规划设计。

篇4

(1)小区应尽量采取封闭式围合,以保证居民的居住安全性。围合的小区还可以避免小区内提供的绿化及园林环境、休憩及各种游乐设施及公共会所等被外来住户占用或破坏,提高小区居民的归属感。(2)规划设计要具有超前性,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含量,结合地方气候与习俗特点,制定持续开发的原则,考虑近期开发和远期发展相结合,从整个区域的控规综合考虑,包括路网、市政设施等,结合各组团的中心绿地,采用自由式布局相结合的建筑布局,以利于滚动开发,分期建设。

2单体户型设计

2.1根据总平的景观布点,确定各栋单体的平面布置设计套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它所处的位置以及周边的环境。要优先让客厅及卧室这些主要活动空间能最大限度的享受小区的景观面。2.2根据朝向确定套内主要空间的布局卧室要满足日照要求,并组织户内良好的通风,对提高居室空气品质,防暑降温有极大的意义。2.3全明设计明厨明位明电梯厅明前室,户内避免暗房间。卧室均开敞明亮,光线充足。一些位于山墙边的主卧卫生间同时引入西窗,西晒的阳光保证卫生间内干燥,防止细菌的滋生。每个房间的面宽与进深控制合理的比例,窗地面积比均在1/7以上,室内采光标准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2.4合理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清晰、明确,做到室内洁污、动静分离;平面布置紧凑,相关房间聚集,使用方便;交通路线便捷,户内活动不穿行他室,没有交叉;适宜的空间尺度,灵活的功能空间。

3景观绿化设计

3.1确定设计范围及内容(1)地块范围内所有建筑室外用地、架空绿地、屋顶花园,及地块相邻的市政用地的衔接处;与单体建筑相邻处以入户门为界线。(2)地块红线范围内的所有绿化、铺装、小品、照明、户外物品摆设等的设计。(3)项目标示系统、果皮箱、树名牌等的选型设计。3.2设计前提根据项目定位确认景观设计风格,分析建筑条件图及规划图,并提出意见;初步分析软、硬、水景面积比例关系及成本投入比例,再进行概念设计。

4确定景观规划要求

篇5

【关键词】河涌景观规划;人文;水系;绿化;生态

佛山市政府针对当前佛山市水系环境存在的问题,大力开展河涌整治,并采取了大量的工程措施,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工作空间,美化城市,提升城市品位。为配合河涌亮化工程,努力打造河涌两岸的景观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探索的主题。

0.项目概况

同济东路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市市中心,是禅城区东西向的一条城市次干道,东起文华北路,西接南海大道,道路的北侧沿路有一条10米宽的规划河涌和10米宽景观绿化带需同期实施。该河涌作为禅城区景观涌建设的一个试点,将以较高的标准打造一条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绿色长廊。

1.场地分析

1.1周边环境性质复杂,且人口较稠密,对场地功能的需求较强

现有河涌两岸环境较为复杂。河涌北侧镇安处现有一系列旧式的童服加工厂房、村居、民宅,同时也有大型的楼盘穿插其中,除了场地本身的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外,场地四周用地性质复杂、空间形态多样、人口稠密。

1.2河涌水质遭到污染破坏,要求恢复净化水质

由于河涌两岸厂房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涌,河涌水质遭到污染破坏,河底积累了大量淤泥,水面颜色发黑发臭,严重影响两岸景观质量。需对河涌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实行雨污分流,清楚河底淤泥和垃圾,将同济东路河涌与南海大道河涌连通,使水流循环,注入活水,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设计原则与目标

2.1设计原则

2.1.1滨水空间的安全性和重点处理原则

突出城市中心区滨水特色,同时保证水边安全性,创造不同景观特色空间,以人性化尺度和城市尺度体现空间美感。

2.1.2岭南文化特色与滨水空间的和谐统一

将岭南建筑文化特色贯穿整个滨水空间,使整个设计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

2.1.3景观与防洪、截污要求的统一

同济东路河涌为城市内河涌,在洪水期起到防洪泄洪等功能,既要保证河岸线达到防洪的高度,又要满足人们的亲水性要求。同时还需为河涌做截污,保证河涌的水质能够清澈,符合景观要求。

2.2设计目标

结合现状条件的特点,确定同济东路景观设计符合佛山市城市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体现岭南文化特色,营造郁郁葱葱,水清鱼跃,鸟语花香的环境氛围,使其成为佛山市一个具有特色文化底蕴的生态绿色长廊,给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设计构思

3.1主题立意

同济东路贯穿文华路、朝安路和岭南大道,西涌沿同济东路顺流而下。因而同济东路的景观设计应当尊重场地的人文文化,并应以此为特色,建设有场地特征的高标准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体系。

设计主题为“水墨西涌”。

以水墨画的笔墨浓淡、行云流水,为同济东路西涌重新润笔,打造一副水墨画式的岭南水乡特色景观。

3.2整体设计构想

经过对项目的深入研究及其自然形成的道路骨架,其绿化景观空间体系定为:

“一线两区三节点”

3.2.1一线:一线由三脉融通,主要有

①文脉:文脉贯穿全程,以建筑小品和文化广场形式展示西涌边的文化、岭南风格的建筑、人文景观、生态湿地、童服的辉煌历史。

②水脉:利用水体,打造各类亲水空间,如亲水广场、戏水池、花田湿地、生态仙岛等,依据周边人文特色,轻重有致、流畅自然,描绘一幅丰富的各类水景,乡野怡然的画卷。

③绿脉:以植物为主的滨河驳岸,形成丰富的自然景观形态。植物设计采用自然群落式配置,选用乡土树种。林木疏密有致、进退有度,嘉木横斜,绿草如茵。树木布置借地形起伏形成一条绿廊,中低层次的灌木丛增加了景深。天际线的跌宕变化构成了旋律优美的序列空间。人走过,浓荫披衫,爽然舒适。

3.2.2两区

①休闲娱乐区:从文化路到朝安路段:以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

②生态休闲区:从朝安路到南海大道段:主要展现自然生态的田园景观,花田、仙岛、童趣、垂钓等一系列岭南水乡自然风光。

3.3三节点

①同济东路与文化路的渠化交叉节点:富有岭南特色的景墙伫立着,高低错落的乔、灌木浓密相宜。疏影横斜间,绿意盈盈。通透的开花乔木艳丽媚人,配合漂亮别致的下木,茂盛雅致、赏心悦目。

②同济东路与朝安路的渠化交叉节点:端角位的铺砖广场上青木处处,煦暖的阳光在疏影横斜间,轻洒了一地的斑驳。

③同济东路与南海大道的渠化交叉节点:以开花乔木为主,与南海大道的“缤纷大道”相结合。端角位自然堆坡,绿丘上挺拔葱翠的乔木丛绿荫婆娑,剪影扶翠。

4.细部设计

4.1设计元素

为强调场地特征,把“西涌”二字,及“荷塘月色”的图形作为构图元素,使之贯通全段。

4.2空间划分

主要通过绿化、小品、色彩进行划分。通过园建小品及构图元素等进行呼应,使整体空间协调统一,且丰富多彩,避免空间零乱。

4.3色彩分析

色彩是形觉感受的主要刺激源。在色彩上,结合设计主题,以传统的青灰色为主调,结合岭南特色的土黄、深红和湖蓝贯穿全篇,使视觉上统一和谐。

4.4驳岸处理

4.4.1垂直驳岸

主要是在靠近道路人行道处以挡土墙垂直驳岸为主,维持传统的水空间格局,起到防洪功能,保证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

4.4.2生态驳岸

位于休闲娱乐区,以亲水为主,结合绿化斜坡做生态驳岸,打造自然生态的环境景观,提高水景的自然性和完整性,完善水的生态游憩功能。

4.4.3垂直驳岸+生态驳岸

两级驳岸相结合,即丰富水边空间景观层次,又弱化垂直挡墙带给人的生硬感。

4.5景观小品

园建景观小品以现代岭南风格为主,取决于传统的岭南建筑元素,如青灰砖、花窗、耳屋等,融入现代造型元素,做出具有新式岭南风格;材质选用青灰砖、陶瓷(仿石雕)、钢;色彩以传统青灰色、土黄(深红、湖蓝)为主调。整体统一而和谐。

5.绿化设计

水岸景观绿化。

水岸景观绿化以展示水生植物群落结构设计为目标。设计时用水生植物层片组成不同系列,来展示水生植物的群落结构。

沿河岸适当种植水生植物,柔化河岸景观,塑造生态型滨水空间。近外水面到岸地为萍蓬草层片―花叶美人蕉层片―水葱层片,形成了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生态系列。有挺水植物梭鱼草、再力花、美人蕉,有浮水植物茶菱、睡莲等,还有沉水植物及水缘植物等等。不仅有效改善了河道的水质,而且美化了河漕周边环境,营造了自然怡人的水乡韵味。

篇6

关键词:美学原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审美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52-02

1 引言

园林景观若要实现真正的美学突破,首先应该与美学进行有机的结合。美学原理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园林的设计既可以体现视觉上的美感,也可以体现听觉上的享受。所以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来说,是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个感官,只有真正将其与美学原理进行结合,才能够更好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新突破。

2 美学原理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

在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当中,美学原理的融入逐渐占据了较大的比例。首先美学原理中提到了许多在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中需要运用到的知识。如如何进行规划可以使得园林看起来更加的整齐,如何通过植物的搭配衬托出园林想要营造的整体效果以及如何通过园林的打造,实现整体意境的美感等,都是需要通过美学原理的融入来展现的。所以美学原理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将美学原理更好的融入其中才能体现出园林景观规划的高水准。

3 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美学原理

3.1 对比衬托手段的运用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最先体现出的美学原理就是对比和衬托。在园林景观当中提到的对比和衬托不仅仅体现在植物安排的颜色上,还可以体现在外观和形态的对比,通过这种既统一又有所差别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园林主要想突出的特点,主次关系可以更为一目了然。

3.2 组合美的呈现

组合美即是要求在一个园林景观当中,需要多种植物共同组成一幅具有美感的画面。如果只是单一的植物会显得单薄,若是有太多的植物也会显得繁杂而纷乱。所以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通过多种植物进行排列,以一种相对规则的状态呈现出一种组合的效果,这就是组合美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体现。

3.3 意境美的体现

意境美是园林景观规划中追求的最高境界,体现在整体环境和氛围的打造。园林景观在设计完成之后,是供人进行欣赏的,所以需要相对的美感让人感觉到园林的意境美。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利用景物营造美感,利用氛围来烘托美感,需要园林设计充分的利用自身的真情实感,实现对景物以及园林的全身心情感投入,这样才能在设计的园林景观中,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4 美学原理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4.1 对比衬托原理的运用

在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当中,对比衬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美学手段。通过对比和衬托,可以有效实现对园林景观当中景物配置的疏密程度、景物的色彩对比安排、园林空间当中整体的弯曲与笔直乃至景物的大小和明暗对比,通过这样的比较看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点和次要点,体现出主次关系。主要是体现景物背景和主体的关系,这样更容易激发人们对审美的一种情感。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对于景物、路面以及相关设计都是具有明确数据要求的:广场最小坡度为0.3%,最大坡度平原地区为1%,丘陵和山区为3%。道路纵坡应控制在0.3%~6%之间,每隔50~80 m设收水口,实际上,园林景观局部区域内密度要更多些。按照这些严格的要求来进行对比设计,往往更能够符合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视线中的景观疏密程度最为合适,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4.2 组合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组合美在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中的运用,主要就体现在通过多种植物,进行有机的排列,组成的一幅自然生态图。如园林景观设计中经常会用到框景、借景等手段来实现美感的体现,用这样的方法来对园林本身进行分割,营造出步移景异的效果。另外园林景观当中应实现借景,还可以借山水之景,将这些景观都借用到园林当中。甚至连一些声音都可以进行借用,如拙政园中,在进行园林景观打造的时候就巧妙地借用了清风和明月,为园林景观自身的情感体现就增添了一丝意蕴。

4.3 意境美在园林规划中的运用

在园林意境美的体现中,主要是通过对园林中整体美感的把握,实现了对园林整体环境的烘托。意境美的主要承担对象就是欣赏者,所以需要依据一些具体的原则,进行一些意境景观的打造。比如在一些座椅的建设上都是具有明确数据规定的:座凳高度一般38~40 cm,座面宽40~45 cm,单人座椅长60 cm,双人长120 cm。所以意境美的体现,首先也应该以欣赏者欣赏场所的打造做为基础。其次意境美的打造不能够只是局限于某一景物之上,要明确意境美不同于景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是需要欣赏者用心来感受的。

如图1就是一处园林景观设计图,在图中对于基础景观的营造基本都可以体现出来,包括静态的道路植物和动态的水等等,同时在构图和设计上也能够不拘泥于传统的笔直构图方式,选择了半圆的规划,符合了人们对于美的要求。另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供儿童玩耍的滑梯,也有供成人休息的座椅,所以该景观可以说满足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大多数要求,也能够让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一种美和享受,意境美的营造就相对成功。

园林设计者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以观赏者的角度来进行思维的创造。对于这种无形的、无限的而可以让观赏者尽情想象的内容,做为园林的设计者,都是要充分考虑到的。所以意境美的营造,首先就要考虑大众对于美的理解,只有迎合大众口味的景观设计,才能够体现出意境美在其中的展现。

5 结语

美学原理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结合,已经成为未来景观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规律。美学原理的融入可以为园林景观设计提出更多可行性的建议,同时更加符合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与享受,符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提升的审美水准。所以利用美学原理做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理论,可以推进我国园林设计行业的不断进步,为我国打造出更多的园林景观做出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孟宇轩.园林环境中光景观的应用与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肖笃宁,李晓文.试论景观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J].生态学杂志,1998(3):47~53.

[3]任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审美需要与美学追求[J].中国集体经济,2013(6):94~95.

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中国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21-0114-02

引言

中国古代园林是世界建筑史上辉煌的一笔,中国号称世界园林之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园林在经历了多重曲折。为了保存中国园林的完整型,中国园林元素不至于流失,在城市规划中融合特色园林的景观设计很有必要。

1 城市规划融合园林景观的目的

在省级要求的园林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滨河绿化风光带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园广场的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道路绿化水平,进一步落实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进一步开展单位庭院绿化和小区绿化活动,使各项绿化指标全面达标。同时,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注重景观保护,开展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市政设施,做到绿化、亮化、美化,把城市建设成绿树繁荫,灯光璀璨,蓝天碧水,整洁有序的生态宜居山水园林城市。

2 可用于城市规划中的特色园林景观

2.1 厅堂

厅堂是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欣赏小型表演的建筑,它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它不仅要求较大的空间,以便容纳众多的宾客,还要求门窗装饰考究,建筑总体造型典雅、端庄,厅前广植花木,叠石为山。一般的厅都是前后开窗设门,但也有四面开门窗的四面厅。厅堂是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也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

2.2 楼阁

楼阁是园林中二类建筑,属较高层的建筑。阁要求四周开窗,每层设围廊,以眺望景观。

2.3 书房馆斋

馆可供宴客之用,体量有大有小,与厅堂稍有区别。书房馆斋供读书用,要求环境隐蔽清幽,尽可能避开园中主要游览路线。

2.4 榭

榭建于水边或花畔,借以成景。平常为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设窗扇,水榭则要三面临水。

2.5 舫

园林建筑中舫的概念,主要是参考画舫而得出的。舫不能移,只供人游赏、饮宴及观景、点景。舫与船的构造相似,分头、中、尾三部分。舫是仿照舟船造型的建筑,常建于水际或池中。

2.6 路与廊

是一种“虚”的建筑形式,由两排列柱顶着一个不太厚实的屋顶,其作用是把园内各单体建筑连在一起。廊一边通透,利用列柱、横楣构成一个取景框架,形成一个过渡的空间,造型别致曲折、高低错落。廊的类型可分为双面空间、单面空间、复廊和双层廊等等,从平面来看,又可分为直廊、曲廊和回廊。路和廊不仅有交通的功能,更重要是有观赏的作用,是中国园林中最富可塑性与灵活性的建筑。

2.7 亭

亭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憩观景,要求体积小巧,造型别致,可建于园林的任何地方,其主要用途是供人休息、避雨。

2.8 塔

塔是重要的佛教建筑。在园林中往往是构图中心和借景对象。

2.9 桥

一般采用拱桥、平桥、廊桥、曲桥等,不但有增添景色的作用,而且用以隔景,在视觉上产生扩大空间的作用。

2.10 墙

城市规划的建筑群如果采用院落式布局,园墙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 城市规划中融入园林景观的举措

3.1 着力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加大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化建设,推进单位和居住区绿化工作,创新节约型绿化建设,努力营造全民绿化氛围。城市绿地是指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不同性质和形式的绿地构成绿地系统,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导城市开放空间中各类绿地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城市规划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环境质量、道路交通、生活方式、景观设计、防震减灾等许多方面。

它具有保护自然生态、改善人居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提供休憩和临时避灾等多方面的功能。

3.2 完善市政设施建设

在对推进贵州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与管网建设方面上,应当增强城区在污水处理方面的能力。加速推进环卫设施建设与垃圾处理工程,力争将贵州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至100%。在加快城市基础路网建设上,应当确保贵州市在“十二五”期间能够将新增高速公路历程达到3000km以上。并且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方面,应当进一步扩大经适房与廉租房建设比例,尽可能的将住房保障率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均达到100%。

3.3 规范生态环境管理。

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和沿线村庄创卫擂台赛,提升市容市貌整体水平。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实行公园广场制度化管理。加强城市历史风貌、文物古迹、人文景观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加强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4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的申报条件:

城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目标及规划,并实施3年以上。

己对照《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进行等级评价并达到Ⅱ级以上(含Ⅱ级)。

己开展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活动的,获省级园林城市称号2年以上。

近3年内未发生破坏园林绿化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市政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的重大恶性事件。

城市园林绿化等级评价达到I级,且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命名不少于3年的城市可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以《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为基础,该标准起草时间两年多,在全国六十多个城市调查。类六十四项考核指标,其核心概括起来有以下两个个方面:

(1)转变城市园林绿化观念,从原来单纯把绿化作为城市绿化为主体转变成低碳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绿色出行、绿色建筑、循环经济、建筑节能等全方位的发展和提升;

(2)从追求外在的形象整洁美观等,转向城市生态功能提升、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的保护、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等。

5 中国现代园林名作

5.1 陶然亭

位于北京市南二环陶然桥西北侧。全园总面积59hm2,其中水面17hm2。1952年建园。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首都北京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园林。其地为燕京名胜,素有“都门胜地”之誉,年代久远,史迹斑驳。名闻遐迩的陶然亭、慈悲庵就座落在这里。秀丽的园林风光,丰富的文化内涵,光辉的革命史迹,使她成为旅游观光胜地。

5.2 亚龙湾蝴蝶谷

亚龙湾蝴蝶谷在亚龙湾大小龙湾湖的后部,是中国第一个大型网式蝴蝶园。总占地面积1.5hm2是集科普、观赏、购物为一体的现代园林旅游景点。拥有300m2的大型蝴蝶标本展示厅,占地1500m2的大型不锈钢网式蝴蝶园,尤其是占200m2蝴蝶繁殖网内匆匆的生物现象,令游人酣畅淋漓地拍手叫绝。

5.3 上海大观园

上海大观园是一个大型仿古建筑群和现代园林。位于淀山湖的东岸,分东、西两大景区。东部以上海民族文化村、梅花园、桂花园为主要景观。西部则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笔意,运用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手法建成的大型的仿古建筑群体。东部景区面积9hm2,古典建筑近8000m2,有大观楼、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等20多个建筑群。

6 结语

建设园林城市是时展的要求,是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追求生活质量的要求,更是为了满足建设和谐社会,合理利用资源,缓解能源紧缺的要求。在城市规划中融合园林的景观设计,将更有利于城市文化内涵和精神宗旨的表达和发扬。

参考文献

[1]王胜永,史册,论城市生态公园的特点及建设[J],科技信息,2010(06)

[2]尹菲,杜丽娟,休闲视野下的城市公园变迁――以成都市公园发展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篇8

此次获奖的规划设计方案是天津海河办通过国际招标,由美国易道公司为主设计的,该方案在充分尊重保留天津历史和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其创作的景观规划设计――慈海桥至北安桥左右岸4km长的景观效果,得到了各方人士的高度评价。

在方案中,设计人员充分尊重并认真考虑了天津市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大城市,无论是当地富有特色的民俗风貌,还是若干年来与国外通商交往而形成的特殊文化氛围,并将其加以提炼,使其精髓能够在新的规划设计中加以反映和体现;同时结合现代化城市设计的思路,以形成一个能够适应天津未来发展的远景规划。

易道公司做的第一期工程设计,主要是从三岔河口到北安桥之间。4km长范围内从水岸到河岸边道路的红线。这个设计离不开原来的城市风格和文化背景,因为过去天津最好的文化历史街区都在这一个范围内。在这4km范围中,设计了多个重要的开敞性城市空间及城市广场,其中的文化广场在解放桥附近,设计了城市主题雕塑,同时以桥为背景,更加强调了环境的整体风格。海河上的桥这时已经不是单单的一座桥,而成了公园的一部分,成为城市大环境中的一部分,使桥同时融入了城市之中。

方案设计中,每一个开放空间都强调了与附近现有建筑之间的关系,如文化广场与附近的古文化街相融在一起,有着更浓烈的文化氛围,但在设计中是用新的手法表现出来,从而实现用景观设计将城市的历史文化继续发扬。创新。

方案设计中强调了人与水的亲近,一年中有320天的时间,人是可以走近水旁边的,设计中加强了人与水。人与河、人与城市的亲情关系。对设计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城市设计的作用可以对人的生活有好的帮助,水滨建筑的尺度应适宜人与环境。与自然的亲近,这是非常重要的。

海河是天津城市的中心,与天津的城市发展紧密相连,而发展是整体的。全面的,不是单一的。城市交通很重要,有许多城市水系设计,将交通要道挨着水,从而也就将人与水给隔开了。新的设计中,对此提出了很好的方案和设想。城市地铁是今后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功能,设计中,人们从地铁站出站后最多走700m就可以到海河边,从而拉近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也更加体现出亲情。和平路是天津有名的商业街,其繁荣程度如同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设计中强调了和平路与海河的关系,人们在商业街购物完后,能够到海河边上来走一走,看一看,同时也是加强了商业与旅游的沟通。这也就是在设计中,分别从土地功能和街景的功能出发,为城市发展打好基础,由此带动城市经济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

消费可以有静有动,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海河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发展打好基础。如果做不好,就要影响城市的整体发展和未来。现在加强海河的开发建设。特别是景观环境的建设,就是要保证将这个架构的基础做好。景观如同水、电,是城市的基础,非常重要,可以说城市发展不能缺少景观建设,没有景观就不可能将城市建设好。建筑与景观应一同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从宏观上进行统一协调,同时也强调了整体的关系。海河规划设计不是单个的景观设计,而是一个整体,包括环境、绿化。景观、交通。应是各个方面互动的关系将天津的优势连在一起才能做成功。这里强调的规划设计应是整体,而不是某一个局部。

方案设计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材料施工,以及手法和工艺,从而在现代化建设中能够更好地体现传统的历史风貌,使传统在现代化建设中得以发展和创新。

篇9

年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30%;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外贸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0%;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3.8%;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8%;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控制在省下达的考核指标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8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推动科技创新,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集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努力打造国家级畜牧业产业化示范中心、珠三角健康食品基地和珠三角生活品质提升基地。二是加快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推进“五四三”工程建设,即打造石材、不锈钢制品、水泥、硫化工、电力五个超百亿的产业集群,培育基于“三网融合”的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电池新材料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机械、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三个优势传统产业集群。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业,培育服务业新业态,不断拓展服务业新领域。提升商贸服务业水平,建设现代服务业营运中心;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推进“三网融合”建设,积极打造“三网融合”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新港、都骑和温氏物流园区建设,发展运输、仓储、货物装卸、中转、配送、加工、等物流业务;壮大发展特色旅游业,提升资源开发和市场竞争力,打造禅宗六祖文化、南江文化、石艺文化、温泉文化等旅游品牌,推进特色旅游业发展。四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依靠科技进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吸引高新技术产业落户园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大力推进“双转移”工作。认真落实“双转移”的有关政策,以园区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双转移”工作取得新成效。推进四大园区组团发展,重点培育佛山()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专业机械制造、金属材料加工与制作、新型材料等为主导,循环经济工业园以港口物流、硫化工、石材、水泥为主导,佛山顺德(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业园以电子通信、轻工机械为主导,罗定双东环保工业园以电子、五金、化工、化学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大规模组织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城乡劳动力就近、就地或转移就业。

(三)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今年全市安排重点项目(工程)100项,计划总投资797.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9.88亿元。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工作责任制,加强项目建设督查,拓宽项目建设融资渠道,鼓励社会投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任务。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工作,加快风电项目建设,推进华润西江发电厂、汕湛高速、肇云轻轨等项目的立项建设,做好核电站、粤泷电厂二期、电厂D厂、郁南抽水蓄能发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

(四)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按照资源环境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明确功能定位,明晰产业布局。云城区重点发展石材、电力、机械制造、现代服务业;罗定市重点发展水泥、纺织服装、电子、新能源产业;新兴县重点发展不锈钢制品、生物制药、食品加工产业;郁南县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池、电力、农林产品深加工产业;云安县重点发展硫化工、水泥、石材、港口物流四大产业,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提高区域发展竞争力。二是推进生态宜居城乡建设。以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为载体,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快“三旧”改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推进“一江三组团”,加快云城云安同城化建设,完善和增强城市功能,做大城市规模;积极推进以市城区为重点的城市绿道和以金道、禅道、文道、同道、福道为重点的城郊绿道建设,构建与珠三角相连的绿道慢行系统。三是加快城镇化步伐。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镇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推进村镇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一体化,深化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心城镇和小城镇集聚,提高城镇化水平。

(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建设幸福为根本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一是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以“三大文化”特色文化品牌为依托,加快六祖禅宗文化产业博览园、石艺文化创意产业园、南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推进以“三网融合”为基础的文化信息服务业、文化生态旅游业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发挥文化品牌的辐射效应,提升文化软实力。二是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重点改革工作,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三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终身教育,努力提高高中阶段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教育园区建设,建好市中专新校区、市技工学校农民培训和技工教育实训基地、云安凤凰高级中学、市实验学校等项目。四是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实施促进就业的有关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快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住房保障体系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加强双拥、物价、统计、国防动员、规划编制、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人口计生、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业建设,努力构建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特色;园林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现代的城市规划不是单纯的指绿化面积的大范围增多,而是从整体布局上整体考虑,既要有美化环境的作用,也要给广大市民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城市规划在技术上需要长久支持,并且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停变化,人民群众对于城市规划的需求也不一样。在城市规划之中,融合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就很好地从需求变换的角度考虑,满足了社会环境下的个性化需求,并加快了城市建设的脚步,并解决了生态环境问题。

一、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的现状分析

结合美与环境同在的特色园林景观,对区域的整体布局要求非常高。结合了建筑设计与规划,使之与自然环境共存,整体和谐营造出一种美的氛围,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愉悦感。

但是现如今,我国在大规模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脚步,带来的环境影响也越来越恶劣。随之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看重生活环境的质量。推进城市规划,不仅要从提升自我经济,更要注重长久发展,追求自然和谐,要注重人与环境共同发展相结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现有状况分析,很多城市在规划过程中,并未大范围实施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但是,随着环境变化的速度之快,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城市规划中融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已经刻不容缓。虽然近些年来,在城市规划进程中,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必要性,并着手从加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角度来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并根据各种环境上的差异、地方上的特色等,争取打造出完美而有特色的城市。

二、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打造有特色园林景观的城市,是为了迎合现代大众对生活品质及其美的追求。城市规划不仅仅只是该城市人民的自我享受,更是代表这个城市,给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人民的一种光荣形象。因此,城市规划中越是带有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就越能给整个城市增光添彩,越能是城市风景如诗如画,环境更加舒适健康。,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也就由此体现:

(一)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

物质文化需求是建立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生活不可能一成不变,城市也不可能只有一种风貌。因此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在变,城市规划也就必须跟随着一起改变。园林景观设计是一种社会形态,它反应的是人民物质条件改善下的生活环境变化,既能满足人民对生活的追求,也能满足人民因为娱乐需求带来的乐趣无穷无尽。与此同时,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也是一种艺术层面上的高度升华,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日常的生活出行若是缺少美,就及其单调乏味。城市规划中融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就像是给城市生活注入一条新鲜的血脉,使原本生活更有青春的张力,更能给人民带来不可忽视的愉悦感受。

(二)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环境保护虽是被讨论非常多的一个话题,但是它确实有被讨论的必要。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离不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的生命安全都岌岌可危,因此,与生态环境直接挂钩的城市规划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个城市的规划,必须是在生态保持平衡的前提条件下。现代城市建设的楼宇林立,很多时候都破坏了原有的绿色环境,因此,现有的特色园林设计中结合绿色生态,打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形态。城市规划并不是单纯的为城市经济体制做贡献,只有真正改善现有的环境问题,给大众带来切身感受,真正享受美好环境带来的乐趣,让整个城市都融入到城市规划带来的人身体验之中,用心与自然交流,共同生存。

(三)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规划中融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形象的覆盖面非常广,简单来说,城市形象就是整个城市给人的一种深刻印象。例如北京、上海等地,都是国际大都市的代表,不管是从经济繁荣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整个城市的现有规划,给人的印象都及其深刻,这就是城市形象带来巨大影响。现在,很多城市的建设目标都是朝着体现城市形象而去。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城市的特色都会随之有些小差别,如老北京的胡同与现代北京这座国际大都市,都是慢慢改变的。城市规划很好的融合特色园林景观,在提升城市形象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万万不可缺少。

三、城市规划如何融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

虽说城市规划中融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非常有必要,但是,如何高效的将特色园林景观设计融入城市规划又是一个重要问题。例如,适当的结合生态环境,确保安全有效;政府出台长久的城市规划政策,建立久远的规划理念;加强城市地标建设,使之有效的结合城市形象等等,都是非常有效融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途径。

(一)结合生态环境

重视生态环境文明共同建设、坚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大多数城市规划的目标之一,并坚持优先考虑生态安全,合理的分配园林景观布局安排,将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各种效益结合在一起,得到均衡发展。在城市规划的长远发展中,设计者将生态环境的建设融入城市规划是必然趋势。与自然相结合就是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直是大家追求的一种理想环境,生态环境很重要,但是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也很重要,城市规划不能抛弃任何一方单独发展,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并尊重当地的民族特征及其文化元素,追求整体平衡。

(二)长久的城市规划理念

城市规划不可能只是短时间的建设,从整个选址与布局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这必然是一段长远过程。因此,城市规划融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必定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城市规划对个性化与精细程度的要求非常高,并且城市规划与园林设计是综合性的项目,在整个城市的构架中,面临着许多不可小觑的困难与阻碍,这些阻碍在某些方面需要得到政府及其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模拟城市建设,对未来的城市建设建立一个长远的发展展望,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三)建立城市地标

特色城市的建筑主要是结合了相应城市的地理条件及其人文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考虑,依附一种人性化的原则来代表整个城市的文化,并营造一种良好的居住氛围。城市特色就是建立在城市规划之中,一般是依靠现代技术的先进性来充分保留原有的艺术果实,但是又能在原有基础上建立具有现代特色意义的标志性建筑。城市形象的建设很大程度上都是将人文关怀与未来的憧憬相结合,而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苏州园林等地,都极具当地特色,非常能代表那种江南山青水秀的亮丽风景,城市地标也由此建立。

四、结语

居民环境的改善必须依赖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目前也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环境与自然,物质与美的追求都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证之一。城市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为了尽快改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丰富人民的日常生活,陶冶情操。特色园林景观的设计有机融合使得居民生活优越感提升,进而也加重了人民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因此,只有在城市规划中高效的融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才能满足人民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整个城市的格调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苏俏云. 以“人”为本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论中国城市园林绿地建设[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4) .

[2]邓华,杜威. 关于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 民营科技, 20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