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型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05 15:5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探究型课程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研究性教学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让学生总结经验,在研究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
1.确立研究性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模式,变简单的讲授和辅导教学模式为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课题研究汇报教学和课题研讨评点教学模式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基础理论的讲授适当运用对话、交流的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探寻知识;在设计课题研究中,运用问题解决模式,引导学生针对课题大胆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分组讨论和陈述交流并重;最后,教师对课题研究要及时引导、点评,得出开放性、建设性的结论。
2.加强课程间的有机联系
在设计课程中真正做到将理论知识、认识实践与设计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在课题研究中综合运用。就环境设计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整合技术与艺术、涵盖科技与人文诸多领域的综合性、交叉性专业。因此,教师要协调多方面因素,在总的课题研究之下增加分支课题并进行专项研究,可以在不同的设计课程中有重点地研究相关的分支课题。如,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引入历史主义和乡土主义的研究,作为设计史课程之外对于风格样式的深入研究,并应用于设计项目;在办公空间设计中,可以对空间行为、生态建筑、办公室文化、企业文化甚至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各具个性的设计。
3.研究设计方法论,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向学生介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大师的设计理论,对于同样的设计课题、同样的灵感来源,由于其设计方法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所得出的设计方案将会千差万别,更具个性化。研究设计方法论有助于学生完善自身的设计语言,避免设计方案的东拼西凑,保证设计作品的原创性。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方案
在专业设计课的教学中,运用理论研究成果,将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运用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方法,在基础理论的讲授中适当运用对话、交流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出一些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让学生课后思考;第二阶段,对第一阶段提出的问题以研究报告的方式在课堂上汇报、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第三阶段,提出本课程的专业设计项目,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兴趣特点和解决方案提出扩展课题研究,进行课堂展示,互相学习,提供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第四阶段,设计方案深入制作,研究并交流制作方法;第五阶段,汇报课程设计成果,教师对课题研究进行讲评、总结。在教学中,要改变观念,创设开放、宽松、互动的教学环境和气氛:学校方面,要加强图书馆、阅览室以及电子阅览室建设,增设更多具有特色的工作室,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场所、设备、技术等支持;教师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提升素质和能力,成为学者型、研究型、合作型教师;学生方面,要激发研究兴趣,转变角色,掌握设计研究能力。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色
1.转换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
变简单的讲授和辅导教学模式为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课题研究汇报教学和课题研讨评点教学模式相结合。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将讲授与对话交流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自主探寻相结合,学生陈述与教师讲评相结合。
2.变被动积累为研究性学习,掌握研究方法,解决设计问题
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变应试教育遗留下来的被动学习、死记硬背为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对设计课题进行个性化研究。
3.解决设计原创性的问题
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对设计课题进行多方位的研究,按照自己的思路获得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建构独特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语言。通过设计概念的提出、转化,形成原创性的设计作品,有效避免设计方案中的抄袭或拼凑。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设计史论教学 主体意识 创新精神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加强,艺术设计史论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艺术设计类专业不同程度都开设了一些设计史论课程。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设计史论课程却又存在着学生兴致不高、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的情况,这在高职类艺术院校表现得尤为明显。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它具有主体性、探究性、实践性、合作性、过程性等特征。把探究性学习理念引入到高职设计史论课堂,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效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设计史论课程呼唤探究性学习
笔者在几所高职学校做过一个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析显示,近七成高职设计专业学生对于设计史论课程在开拓视野、启发思维、激发灵感、积累素材、培养人文精神等方面的作用还是十分认可的,认为开设这门课程很有必要。之所以课堂上不愿听、不爱学,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现在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一节课满堂灌”的现象虽然有所改观,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幻灯片教学。声、光、色的综合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教师转的局面却没有多大改变。和设计专业技能课程强调动手操作、学习效果立竿见影相比,史论课程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相反还增添了死记硬背的负担。
在设计史论课程教学中引入探究性学习理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设计历史和设计实践中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去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实际感受和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这既是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焕发设计史论课程生机活力的需要,同时还是营造新型师生关系、提升设计史论教师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需要。
二、设计史论课程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根据设计史论课程的特点,结合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原理,笔者尝试把设计史论课程的探究性学习分为建构性探究、形成性探究、延伸性探究和应用性探究四种方式。
(一)建构性探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前具有广泛影响的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来的,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说明,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过程应该有主观经验的参与,应是通过学习主体的实践,在原有认知基础上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据此类推,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教师就不要自问自答、全包全揽式的讲授,学习的过程也要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和体验。比如学习陶瓷工艺时,如在教学环节中适当加入带学生去陶吧动手操作、带学生去博物馆实物参观、让学生对古瓷的现代仿品进行鉴别等参与体验活动,不仅可以打破课堂一潭死水、学生一知半解的局面,同时在制作、参观、鉴别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加深了理解。
(二)形成性探究
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形成性探究则以问题为出发点,从教学内容中提炼出知识的关键点,巧妙设疑,激发学生解决疑问的欲望,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再发现、再认识的过程,以问题之刃,开启探究性学习之门。比如学习青铜工艺时,比较不同时期青铜器艺术特点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回顾总结,又可以锻炼分析鉴别能力。那么教师可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指导学生从造型、纹样、工艺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去归纳、思考,并以小组讨论、分组陈述、最后教师点评的方式来完成这个任务。整个过程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回顾复习、分析比较、合作交流为主要环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探寻答案的过程,培养学生勤于钻研、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延伸性探究
高职设计史论课程虽然性质上是一门基础理论课,但高职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学过程要注意关注现实生活,与设计实践密切相连。特别是在当前资讯爆炸、利用电脑网络获取知识性信息高效便捷的时代,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将课堂向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的内容有价值、有意义。比如学习金银器章节时,若能结合学生佩戴金银首饰的实际,指导学生查资料弄清足金、千足金、18k金、24k金等概念的区别以及常见金银器的真伪鉴别、收藏保养等常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探知求索的热情。
(四)应用性探究
当前,高职教育正积极倡导“理实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作为设计专业基础的设计史论,也应该与专业结合,突出应用性,鼓励学生多动手做、动脑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知识的运用中,不断探究、创新,最终实现设计史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为学生专业水平提升服务的目的。比如在瓦当艺术章节,如果单纯介绍瓦当的历史、种类、图案、工艺等内容,学生容易觉得无趣也无用,自然兴趣不浓。倘若换个思路,以圆形瓦当为标本,引导学生分析其构图原理,再结合现代标志设计,让学生在圆形界面中就某个设计项目,设计出多套不同的设计方案,学生的眼睛、大脑、手一下全部被调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也锻炼了学生运用知识创新的能力。
三、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注意事项
(一)保持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平衡
实施探究性学习,以学生作为学习中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什么也不管。如果将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化,结果只能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变成了学生主体的放任自流。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应以落实教师的主导性为前提,设计史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探究的“趣”,把握学生探究的“度”,化解学生探究的“坎”。既要体现学生探究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要有机结合,齐头并进。
(二)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开始,没有问题的提出,探究性学习就无从谈起。当前,设计史论课堂上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问题。学生没有问题也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机、思想和方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放眼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挖掘与设计史论课程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要注意自我提升,做好充分的准备
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在教学观念上,教师需消除自己的权威意识,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进行交流;在知识结构方面,教师要认识到在探究性学习模式下,自身已有的知识已不可能像往常一样具有绝对优势,需要不断学习、扩充,以适应开展探究性学习课程的需要;在课堂驾驭能力和探究技巧方面,教师也要加强实践探索,以推进探究性学习的发展。
总之,在高职设计史论课程教学中引入探究性学习理念,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交流合作、理论联系实际的状态,实际感受和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探知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也充分证实了探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注:本文为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1—2012年度科研规划项目《有效教学视域下的高职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42)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孙志璞.关于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6,(4).
篇3
关键词:遥感专业;研究型教学;课堂教学;毕业设计
作者简介:唐涛(1980-),男,陕西西安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陆珉(1976-),男,江西南昌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073)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203-02
所谓研究型教学,就是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与阅读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1]研究型教学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又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使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克服了接受性教学的缺陷。
本科生在校学习的过程包括课堂学习、实践学习、本科毕业设计等环节。作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遥感系列课程教学和专题毕业设计在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学习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角色和相当的课时。遥感系列课程包括本科生公共选修课“军事遥感技术”、专业选修课“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专业必修课“遥感原理”等。面向我校信息专业本科生,笔者所在的遥感信息处理教学科研团队每年设计遥感信息处理专题,包含若干具有科研任务性质的子课题。指导教师既是遥感系列课程教学主体,也是本科毕业设计指导主体,有充足的时间和经验在课堂教学和毕业设计指导中开展研究型教学探索。
课堂教学和本科毕业设计作为大学生本科学习生涯中重要的两个环节,开展研究型教学不仅是有益的探索,也是不断将遥感领域最新技术成果传授给学生,扩大学生知识层面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可以将遥感领域研究趋势、研究成果、理论基础和处理方法传授给学生,奠定理论知识基础和初步的研究思维培养。毕业设计中,每一个课题作为科研任务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得到实践锻炼,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同时能够参与科研团队科研攻关的过程,互动探讨,体会研究过程的乐趣,最终培养科研兴趣,提高科研能力,推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一、课堂研究型教学探索
课堂教学在本科四年教育中承担着传授知识的重要作用,作为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系列课程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给学生传授足够的遥感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初步应用技能。为了改变以往讲述式、填鸭式的课堂灌输教学,笔者所在教学科研团队一直在不懈努力地探索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型教学作为近年来比较成功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2-4]我们在如下方面开展了研究型教学的有益实践:首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教学,[5]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其次,在课堂教学中专门设计课时,由教师提出适合学生知识层次的研究型讨论课题,再将学生按照兴趣自愿组合成若干小组,在小组内开展资料查阅,课题探讨和交流;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探讨,教师组织各小组分别就研究型课题的研究心得进行课堂交流或者书面交流,由教师对各小组的研究心得进行讲评和给分。
在上述实践中,有若干原则需要教师把握好:
1.题目难易适度
考虑到本科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不多,专门知识和理论基础有待加强,过于“精”和“深”的题目会使学生觉得难度大和无从着手,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研究型教学的开展。选择研究型教学内容时,我们考虑密切结合教材知识点,特别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结合遥感领域最新成果,选择适当难度的题目引导学生开展。另一方面,学生尚不具备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解决研究型题目的手段主要依托大学公共资源和互联网资源,查阅资料,分析现状,提出想法,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机仿真。例如介绍雷达图像军事目标判读解译时,我们引入美国的长曲棍球卫星及其拍摄的坦克目标的雷达影像,结合教材介绍的三种强散射结构,引导学生思考从雷达目标散射特性出发,探讨分析如何提高判读效率和准确性。
2.兴趣吸引
在授课过程中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将教员从事科研活动中获得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新灵感及时引入到教学中。例如,将SAR图像车辆目标自动识别、小型化复眼成像装备等科研成果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实例讲解,拉近学生与最新成果的距离,开拓学生思维,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
3.激励措施得当
研究型教学的开展,不仅要求教师开动思维,灵活牵引,也需要学生热情参与,适当发挥分数(学分)的指挥棒效应是有益的尝试。在学生本门课程最终成绩中,目前是研究型学习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以后根据研究型教学探索的阶段性成果,考虑适当提高前者的比重。
二、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研究型教学探索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研究型教学探索也有不少创新,[6-8]主要是转换本科生的主体角色,由学生转化为科研人员,毕业设计课题转换为科研小任务,使本科毕业生能够主动参与团队科研活动,互动探讨,提高科研能力。“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研究型本科毕业设计模式,已经成为共识。
1.课题设计与知识储备
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经过三年多的本科教育,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了一定的的基础。因而相对于课堂教学的研究型题目,毕业设计题目应当让学生在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创新精神、科研方法、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等方面得到比较全面的综合训练,能够具备初步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笔者所在的教学科研团队根据长期的科研工作经验和目前所从事的科研任务,每年设计一个遥感信息处理专题,每个教师设计2-4个子课题,这些题目处理该专题下的具体小的技术问题,涵盖遥感图像校正、去噪、配准、目标检测、目标识别等具体技术问题。题目及其主要工作内容下发给学生,学生可根据兴趣和自由选择题目和导师。导师提前与学生见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特点,提供课题需要的部分资料,做好启动毕业设计工作的知识储备。
2.科研交流
在本科生进入课题后,导师应将其纳入所在科研团队,参与学术讨论、程序设计、文档撰写、阶段汇报等工作,使之成为科研攻关的一员。研究过程中,本科生可就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及时和导师、其他研究人员交流解决。
3.研究生的辅助作用
高校科研的主体是教师和研究生,因而研究生在本科毕业设计中的辅助指导作用不可或缺。高年级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已经受过较长时间的科研训练,比较熟悉课题,研究思路较为清晰,研究工作有进展,具备辅助指导的条件。毕业设计题目若与研究生本身研究课题和团队攻关课题相关,则更为有利。研究生也是从本科生成长起来,对于整个毕业设计和课题研究的过程更为熟悉,可以向本科生在更多细节问题上答疑解惑。
4.过程控制
良好的本科毕业设计离不开学校和导师对过程质量的监控。笔者所在院校从命题设计、学生选题、下达任务书、撰写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撰写、毕业答辩等各流程环节进行了时间和质量上的规范。这就要求导师在毕业设计全过程密切跟踪学生的研究进度,及时交流,适时提供帮助克服困难。
三、结束语
研究型教学是系统性的工作,我们在遥感专业课程和本科毕业设计两个环节开展了研究型教学的探索。其中课堂研究型教学是引导学生接触科研活动,启发创新思维的起始,毕业设计则是研究型教学活动的重要实践环节。经过最近几年的探索,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未来将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更好地为遥感学科系列课程的建设和信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朱桂琴.研究型教学及其基本范式[J].教育探索,2003,(7).
[2]闫晓强,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
[3]张安定,衣华鹏,崔青春.《遥感原理》研究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测绘通报,2005,(12):59-61.
[4]阿拉腾图雅,乌敦.《遥感导论》课程研究型教学的设计与实现[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5]唐涛,李禹,赵凌君.“遥感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2,(Z2).
[6]薛光辉,吴淼,余镇危.研究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
篇4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冲压模具
作者简介:代洪庆(1977-),男,黑龙江大庆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讲师。(黑龙江 大庆 163319)张福刚(1976-),男,黑龙江绥棱人,烟台宏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山东 烟台 26467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00-02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其课堂教学多数由教师根据课本上的内容进行灌输式讲授。在整个教学过程,老师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以听课为主,此教学方法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学生对模具设计只是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遇到实际模具设计问题的时候,时常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换而言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灌输了课本内的有限知识,缺乏对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学科素质并没有得到提高,学生不会用正确的学科思维解决问题。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积极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授课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本文对开展研究性教学课程的培养目标、训练载体和实施过程的教学活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研究性教学方案设计
1.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冲压工艺的基本技能,具有模具设计的初步能力,能够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模具;具备冲压设备、模具材料选择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在生产中常见的产品质量和模具方面的技术问题。而更高的要求是对冷冲压成形的新工艺及新技术发展动态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创新设计能力进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根据近几年来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对各地的调查回访结果来看,用人单位的用工要求是除了毕业生要具备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以外,同时要求能独立开展工作和尽快适应本岗位要求的能力;特别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研究能力。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学生,仅仅具备设计简单的冲压模具能力,并不具备一些创新设计和科学研究的能力。由此,笔者重新把“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目标定位于:面向各类型企业和培训学校,培养爱岗敬业,具备各类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知识,既能承担在模具生产第一线从事中等复杂模具工艺和结构设计任务,又会用正确的学科思维、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人才。从社会的用人需求和笔者制订的培养目标来看,研究性教学势在必行。
2.研究性教学方法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其具体办法和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那套做法,遵循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具体到教学上,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3]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冲裁模具设计、弯曲模具设计和拉深模具设计。其中冲裁模具设计部分,模具的标准化程度高,模具设计规律性比较强,适合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且由于大多数学生刚刚接触模具,对模具工作原理和加工特点认识不深,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让其自主学习这部分内容势必会对其造成很多困难,所以笔者采用了提问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制作了丰富的多媒体课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课堂“理论”教学要着重突出普遍性、典型性,理论分析则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某个题目进行工艺分析、工艺计算和模具结构设计,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完整的、扎实的知识结构。
弯曲模具设计和拉深模具设计这两部分,由于模具结构简单,但弯曲、拉深工艺复杂,而且学生对模具工作原理和模具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笔者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通过课前布置的专题研究任务,让学生主动到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培养科学研究方法。
3.设计训练载体
训练载体的设计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主要环节,它依据教学目标,在相应的教学策略下,为传递教学内容而设计编制的教学内容的组合形式和形态。
笔者在冲裁模具设计部分,通过垫圈的级进模设计和止动件的复合设计两个设计实例,使学生掌握冲裁件的工艺分析、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的工艺计算、压力设备的选择以及冲压模具结构的设计,培养学生模具设计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对模具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在弯曲模具设计部分,弯曲模具的结构设计简单,但弯曲在成型工艺上,弯曲毛坯尺寸计算和弯曲回弹值的确定是个难点。所以笔者设计了“基于Dynaform软件的弯曲件毛坯尺寸计算方法”和“基于Dynaform软件的弯曲件回弹尺寸的确定”两个专题任务。这两个专题主要通过CAE软件对毛坯件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得到毛坯尺寸和回弹数值。在这个专题任务中,并不要求学生懂得有限元原理,只是通过软件操作,使学生了解目前先进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对新技术的认知和兴趣,同时也激励学生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拉深模具设计部分:拉深件的主要质量问题是拉裂和起皱,笔者通过“基于CAE圆筒件的质量分析与优化”这个任务,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拉深和起皱的影响因素,并对起皱的板料厚度、拉深系数、压边力、模具工作部分的尺寸等因素及解决拉深和起皱的措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研究性教学方案实施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研究性教学方案实施是对教学方案设计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其中包括教学实施过程进程表、教学组织安排、课程考核等内容。
1.教学实施过程进程表
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对课堂讲授、课外布置研究报告、项目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等内容进行统筹规划。
2.教学组织安排
在授课前,教师安排好学生分组。每个专题研究要求3~4人一小组。小组成员可以相互沟通,相互研讨,相互合作。小组的每个学生都要交一份研究报告或设计说明书。一些涉及到较深的研究领域,教师首先提出选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分析总结,最后形成报告的形式。完成研究报告或项目训练之后,让每个学生分别陈述研究报告,并提出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教师对学生研究报告的内容及陈述进行点评。
3.课程的考核
考核包括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等级。以往采用的闭卷考试,学生死记硬背考试内容,并不能真正反应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能体现学生真实能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模式,实行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推进考试制度改革。在评价方式别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这部分成绩所占的比例应加大。本课程采用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来进行考核,其中期末笔试占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中项目训练、研究报告成绩占30%,出勤、作业、课堂提问、学习主动性等占10%。
三、结束语
通过对设计09级、10级学生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在掌握基本冲压工艺设计和模具结构设计的同时,及时了解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深了理解,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用正确的学科思维解决问题,为今后参加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胤.研究者――学习者:高校研究性学习之课程与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4,(7):63-65.
篇5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另一种是通过网络课程。目前中小学应用较多的是多媒体课件方式,高等院校则两种方式都很常用(但由于近年来国家倡导精品课程建设,而精品课程都要求能上网,以便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所以这一两年高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往往更多地采用网络课程方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为了真正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来促进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达到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目的,在教学中到底应当如何来运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才能使之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
1、什么是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是指,通过辅助教师的“教”或促进学生自主地“学”来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即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或计算机辅助学习(CAL)软件。
多媒体课件可大可小,小的多媒体课件只涉及一两个知识点(一般称之为“堂件”),较大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涉及众多知识点,例如涉及一个教学单元,甚至1门课程。
2、多媒体课件有效运用要点
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管是只涉及一两个知识点的“堂件”,还是涉及众多知识点的较大型课件),要想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即想要达到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目标,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并处理好以下几个要点:
(1)要充分了解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适用场合。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一般适用于以下三个环节:创设情境、突破重点难点、促进自主学习。
①用于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作用是通过真实或近似真实的情境创设,使学生产生比较深切的感受与体验。在教学中一般有两种情况需要创设情境,一是在一节课的开头,二是在一节课的中间或结尾。这两种情况的运用对情境创设的要求不完全相同。
课程开始的情境创设,其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课的主题上来;课中或课程结束的情境创设,其作用则是用于促进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或是用于对情感类教学目标的巩固拓展与深化。
课程要想通过情境创设达到预期目标,关键是要把握两点:一是通过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型”。创设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对某个问题或某种事物的认识或了解存在缺陷,而这个问题或事物具有独特的意义或某种重要性,从而激发起学生想要去了解或学习的强烈欲望(能达到这种教学效果的情境创设,我们称之为“认知冲突型”情境创设);二是“情感体验型”情境创设。到底应采用“认知冲突型”情境创设,还是“情感体验型”情境创设,则要根据当前教学目标来决定。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播放一段视频录像、朗诵一首诗歌、放送一段乐曲、结合画面讲一个小故事,或结合数据图表介绍一个典型的案例等等 。当然,所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先决条件:必须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否则达不到创设情境的目的。
②用于突破重点难点。理、工科中的抽象概念、原理、法则,医学中的病理分析与手术过程,以及人文科学中的某些重要理论观点,往往难以仅仅通过教师的口授、板书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另外,化学实验中某些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其实际操作过程不容易讲解清楚又不便进行示范,对于这些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能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通常都能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③用于促进自主学习。有很大一类多媒体课件(如具有三维动画功能的课件、具有交互性的课件、用于实验仿真的课件、数学建模软件,以及内容丰富的文献资料或带有视音频的案例类课件),不仅可以作为辅助教具,更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认知工具(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若能进一步组织全班或小组的协作交流,将会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恰当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特性。
一般说来,理、工科的抽象概念、基本原理和工科的操作流程、操作方法用三维动画最为有效。如半导体的P-N结原理、各种化学反应的机理、移动通信中的扩频原理与过境切换过程、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与物理地址转换、建筑施工方法等等,采用三维动画演示,或是让学生利用三维动画去自主探究,都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想了解物质内部的微观结构,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医科的各种手术过程和病理分析来说,如肿瘤转移途径、白细胞如何变形等,真实的动态的视频录像,往往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人文学科的许多理论观点则有赖大量资料和案例来说明,这就需要引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图表、照片和相关的视频材料,而三维动画在这种场合通常没有太多用武之地。
对于艺术学科(如音乐、绘画)多媒体的音响与色彩无疑能发挥重要作用。
(3)多媒体课件设计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要把多媒体课件仅仅看成是供教师演示的直观教具,更要把多媒体课件看成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认知工具和协作交流工具。也就是说,不仅要把多媒体课件用作CAI,也要用作CAL;目前的状况是,广大教师习惯前一种应用模式(CAI),而不熟悉后一种应用模式(CAL)。这种状况要尽快改变。
(4)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要正确、形象、生动、丰富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涉及动画、照片、图表、声音和视频。所有这些内容都要首先满足正确性要求,即保证无科学性、政治性错误;在此前提下,还应满足形象、生动和丰富(内容不能过于单一,有关资料不能太贫乏)的要求。
二、网络课程的有效运用
1、什么是网络课程
课程是指为了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全部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教材(文字教材或电子教材)和相关的教学资源。教学安排通常包括讲课、自学、实验、辅导、答疑、作业、考试等等。网络课程则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教学内容包含教学资源,所以网络课程通常应当包括教学资源(以及学科资源网站)。只涉及教材本身的网络课程不是真正的(至少是不完整的)网络课程;但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例如分工或并行开发的需要)有时也把教学资源独立出来,甚至将它与网络课程并列,称作“网络课
程与网络资源开发”。这时应当特别注意:这种区分只是开发过程中分工的需要,而网络课程原本是应当把网络资源(以及学科资源网站)包括在内的。
在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五种基本特征中,最重要的、本质的特征是前两种,即“交互性、共享性”。其余三种皆是由前两种派生出来的。换句话说,只要是网络课程就必须具备这两种主要的特征,否则不成其为网络课程。所以如何体现二者本质的特征,在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包括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人机交互要求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测试;师生交互要求师生应有网上互动(例如网上辅导、答疑、谈心、讨论);生生交互,要求学生之间或在小组内、班级内的在线讨论和协作交流。网络课程的共享性需要有丰富的相关教学资源的支持。所以一般认为,“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强的交互性,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程”。
如何来满足上述这些要求呢?它需要依靠教学设计,依靠有效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2、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介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学科,教学设计属于方法学范畴。教学设计能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与课程开发者所坚持的教育思想以及他所采用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什么样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基础上直接相关;另外,现在讨论的是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即有信息技术环境支持的教学设计,我们当然不能忽视信息技术这个因素。所以,对于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来说,应当首先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教学设计是以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这种教育思想是否确实具有先进性;
二是教学设计建立在什么样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基础之上――这类教与学理论是否能适应网络课程的特定需求(传统的教与学理论可以满足课堂面授的需要,但不一定能适应和体现网络教育、网络课程的特性与需求;
三是要考虑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模式――主要看所用模式是否能反映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新发展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不同模式要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去实现)。上述三个问题,是在从事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之前必须充分注意并认真加以考虑的重要问题。
(1)先看第一个问题:教育思想是否具有先进性我们应当看到,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这几年间,整个国际教育界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大的转变。由于在网络环境下有丰富的资源,有很强的交互性,便于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所以,随着网络的普及,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持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甚至到90年代末一直很流行。但是经过十年左右网络教育实践的探索以后,人们发现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方面,在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由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所体现的网络教育确实具有其他媒体、其他形式的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人们也认识到,这种网络教育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比如,传统教育中的人文氛围,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更有效发挥等等就是e-Learning 所无法取代的。所以近年来国际上比较强调二者的结合,既要发挥网络环境下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也要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也就是主张把数字化学习的优势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并把这种结合称之为Blending Learning 或Blended Learning (简称B-Learning) 。从教育思想看,这就相当于由“以学生为中心”转向“主导―主体相结合”,在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突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重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国际上教育思想的这种变化应当反映到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上来。例如,目前在一些网络学院实施如下多种教育模式:
实际上这就是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在认真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体现了B-Learning 的教育思想。
还有一些网络学院在构建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时,强调要从以课程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个人门户网站为中心,以便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体现教师的个人风格,这也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类教育模式和教学平台的选择与设计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它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比较先进的,是“主导―主体相结合”而不只是“以学生为中心”;是B-Learning,而不仅是e-Learning。
(2)再看第二个问题:作为传统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教与学理论是否能适应网络课程的特定需求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直接体现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课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已有很大的变化;这种教学方式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当代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教与学方式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代教与学理论的新发展,也反映了网络教育与网络课程的新需求。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必须适应教与学方式的这种改变,以满足网络教育与网络课程的新需求,并要在网络课程内容的设置和网络教学活动的安排上充分体现出来。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是要把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之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学教并重”的新型教学设计,才能相得益彰。除此以外,要想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还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强的交互性(包括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等多重交互手段),如下图所示:
这就要求网络课程教学设计除了应当考虑诸如情境创设、启发思考、实验仿真、案例分析等与启迪诱导和主动建构的教与学方式直接相关的教学活动以外,还应更多地关注信息资源提供和增强多重交互这类教学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强的交互性是网络课程的两个最基本特征;甚至可以说,“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强的交互性,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程(至少不能算是优秀的网络课程)”。
下面我们看看如何实施 “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方法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也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两大类。“以教为主”教学设计主要面向老师的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教学目标分析。通过教学目标分析,确定与该目标相关的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②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③在上述两种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法、策略;
④在上述两种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媒体;
⑤进行施教,并在施教过程中做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问、测验、考试、察言观色等等);
⑥根据形成性评价所得到的反馈对教学内容与教
学方法、策略加以适当调整。
“以学为主”教学设计也称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的学,它主要包括下列环节:
①情境创设――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意义的情境;
②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③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其作用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便更好地达到自主建构的目标;
④协作学习策略设计――通过协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深化学生的意义建构;
⑤组织与指导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在建构意义的基础上(即对当前所学知识初步理解、掌握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现式学习或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上述两种教学设计均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前者是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难以体现新型的学习方式;后者则相反,只强调学生的学,而忽视教师的教,难以体现新型的教学方式。所以最好能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新型教学设计,才能较好地满足上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需求。这种教学设计在过程和方法上兼取“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种教学设计之所长,因而包括下列环节:
①教学目标分析。通过教学目标分析,确定与该目标相关的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②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③教与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既包括传统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也包括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等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④学习情境创设;
⑤教学媒体选择与教学资源的设计;
⑥在教学过程中做形成性评价,并根据形成性评价所得到的反馈对教学内容与策略作适当的调整。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有信息技术支持(特别是有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中,若能自觉运用“学教并重”新型教学设计理论去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并组织实施相关的教学活动,定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不论是人文学科还是数理学科皆是如此)。
篇6
关键词:问题提出;设计思路;防止误区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职业教学是架起学术性本科、中等职业教育桥梁的节点式、技能式教学的单元。在此单元里,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技能型”为基准,突出“以人为本、技能为重”的特色。通过多年会计电算化教学,发现“高职教育的技能型”需以“全过程教学设计得以辅助,才能很好地完成高职教育目标”。通过地区间多所高职院校的教学经验交流的调查,全过程式的教学设计还没有得到应用。“会计电算化”往往把教学环节设置为项目化教学,每一个项目的关联程度较低,项目或模块间没有恰当地理论解释或推导,导致学生不了解项目之间的关联,不能完整地、全面地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理论与操作。冯便玲在《论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做”模式》中提出:从教学目的上,贯穿“教学做”思想,在教材选取上体现“教学做”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把“做”作为教与学的中心,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双边教学模式。王逸运在《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中提出“实践技能+职业资格证书”教学模式及“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张渭育在《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万霞在《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探究与思考》中指出:“会计电算化”在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并给出了改革思考途径。综上所述,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但是没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模块化教学很少从教学设计的角度上去分析电算化教学。本文基于“会计电算化”全过程教学设计的理念来设计教学,其突破点是立足于“会计电算化”全过程教学设计来实现教与学。
二、全过程教学设计模型
全过程教学设计则是基于“教学系统设计观”,要求教学设计者能够统揽全局,从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出发,对环境、资源、文化、改革意识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设计出最优化的教学成果。教学设计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社会学和媒体制作等技能,有效地把教学设计工作的各方面相互配合,产生整体效应的关键性设计。全过程教学设计重点要突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教学的分层性,把应知理论与系统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打造一种全新的工作流程,既基于工作环境教学,又要把握学科的联动性。构建全过程教学设计的模型是基于迪科-凯利(Dick&Carey)的行为主义教学系统开发模式,重建以“金字塔”式的知识分层叠加模型(如图1)。打造以顶点为垂线的核心技能系统教学,底座式的平铺教学幅度;垂线即为核心技能教育,层级则为分层教学。二者相互融合,又相互支撑,相互关联,构成全过程教学设计的钢架结构。模型是一 种开放式的多边效应,是具有支撑作用的核心结构。
三、“会计电算化”全过程教学设计思路
“会计电算化”是基于会计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运筹学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本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对会计知识的专业判断分析水平、计算机应用及操作错误修正能力、会计信息化逻辑流程处理、会计报告的生成与分析能力。多种能力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会计电算化的业务处理。由历年的江苏省高职院校会计大赛的结果及大赛总结信息反馈看,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才是决胜的主要动因。如何设计出好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周文艳在《试论会计信息的地位与作用》一文中指出:“会计信息化是企业经营活动信息之源,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全部流程的有效的事前、事中经及事后的管理。”强调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全流程作用。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学习方法的改变,有效提升会计事项的判断分析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讲,好的教学设计不但能做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弥补自己短板的知识,还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学设计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是集重点技能为一体、相关知识为辅助的关联作业。譬如,“会计电算化”教学设计中,针对一项采购业务的教学设计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从采购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如图2),二是从采购单据流程进行设计,并展示其会计业务处理的一般过程,提示相应的预设性问题(如图3)。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处理采购业务,再通过会计电算化软件来描述采购过程,最后归纳到会计业务处理。发票(采购单)是设计的点睛之处,结算方法是极好的效果,账务处理则是技能的提高,票据(采购单)流转同是相关的关联作业。设计时既要考虑现实企业的经营管理,又要兼顾会计业务流程的重组,还得重视会计单据的传递过程。设计时,可通过分析企业的采购业务的时效性选择,运用会计电算化的单据(采购单)的流转,得出相应的会计处理,保证教学设计的现实性和全局性,符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好的教学设计不但应该具有复制性,还应具有扩展性。可运用类推方法启发学生推导出销售业务、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等相关业务的处理。这种教学设计既可实现知识的全过程设计,达到了“金字塔”式的知识分层叠加模型的教学效果,突出垂线为技能、分组分层教学。
四、“会计电算化”全过程教学设计误区的防范
全过程教学设计是一项以重点技能为垂线、相关知识为辅助的教学设计方法,属于行为教学设计方法的一种。由于其方法在教学设计中要与企业实际会计岗位工作相关联,需有一定的企业会计实践经验,如果简单地与教学相联系,有可能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教师在使用此方法时要防止以下误区:首先,任何一种好的教学设计均出自教学实践,防止一叶障目、闭门造车式创作。教学设计之前要深入企业调研,与第一线工作的会计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听取一线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及其相关知识的需求,以及对学生在此方面知识的要求及达到的程度。同时,还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流程进行观察,开展有效的调研,归纳与之相关的辅助知识体系。其次,分析收集的资料,梳理关联知识的排列,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杜绝知识无序叠加。一个好的课程教学设计是把教材、静态学情、动态时情和学科体系完整地整合,汲取其中的精华,设计出有利于控制学情、驾驭动态知识布局、完成学生需求目标的一种教学时序。因此,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中,要通过前期导学课程了解学生的学情,找一些学生进行知识动态的交谈,观察学生对前导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知识体系的运用效果。同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本课程的关联知识,审慎地预先设计教学过程。对设计好的教学过程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整合整个学科体系的知识规范,用概念图的形式表述出来。再者,就是把与之相关的实际操作与会计专业知识进行对比讲述,明确教学设计的目标。这样一来,既梳理了知识要点,又把握了教学设计中应该传授知识的重难点,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最后,要求教师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复合型知识,避免单一型知识体系。因为“会计电算化”课程本身要求具备计算机学科、会计学科、管理学科等综合知识。目前,我国高校经过专门化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从毕业生的数量上基本上满足了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但实情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综合知识,还是以突出会计为主体的模式培养,缺乏相应的电算化基本知识的培养,如会计电算化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的数据维护等专业性课程的讲述。另外,现在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多数是从会计学教学中转变过来的,只能对一般的财务软件进行操作,不能对财务软件所涉及的数据库进行维护,严重地制约了教师教学设计的全过程。结果,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兴趣度降低,最终造成“会计电算化”变成了计算机的操作课程,致使学生知识体系形成断崖,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复合型知识体系是当务之急。总之,“会计电算化”是高职教育中能够完全体现综合学科知识应用的一门课程。全过程教学设计是考查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也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创新能力。全过程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把握重点,攻克难点,扩展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设计中要及时纠正教学设计的偏差,不断完善,达到最优的流程重组,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郑宏伟
参考文献:
[1]冯便玲.论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做”模式[J].内蒙古教育,2016,(1):76.
[2]张渭育.在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J].经营者,2013,(13):103-105.
[3]王逸远.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8):87-89.
篇7
【关键词】成人高校教育;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教学设计;项目教学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计算机及某些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根据成人高校教育及学生的特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辅的你教我学的被动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引入项目课程教学法教学模式符合成人高校教育及学生的特点, 也在实践过程取得了明显的良好效果。
一、成人高校教育及学生的特点
成人高校教育的特点:
(1)成人高校教育教学目标具有明确导向性,就是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它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质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
(2)成人高校教学要求是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必需够用”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具备;二是专业基础知识必需够用;三是基本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必须掌握; 四是适应岗位变化的基本素质和应变能力必须培养和初步具备;五是在工作中应具有的创新精神、 开拓意识和创业能力必须强化。
(3)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教学内容必需针对学生就业所适用的岗位群,做到按需施教。学生的特点:①学习目的基本明确但不清晰、不具体,大多数以获得较强的专业和活动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主要学习目的,但也有部分学生主要的目的是能拿到毕业证;②学习兴趣不高。 对基本理论和发展能力类的课程不感兴趣,对试验实训课兴趣较高;③学习方法不当。许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仍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的主动和探索性;
二、课程整体设计
根据成人高校教育和数据库技术的特点,我们提出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项目课程教学法(即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注重实践,以学生为中心”。它很适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的教学。 因为该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特别是对于相关数据库的设计、创建和开发。课程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目标、协作、交流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1.明确课程性质和特点
社会的信息化要求每一名大学生都应该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数据库技术是数据管理的专用技术,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能够利用数据库技术与工具对数据进行基本的管理、分析、加工和利用,对于大学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化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了解数据库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掌握数据库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使学生初步掌握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开发方法, 具备利用数据库工具开发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技能,为今后主动地利用数据库管理信息、利用信息打下基础。
2.提出明确而合理的任务
在项目课程教学中,“任务”是最关键的元素。 它将决定该课程学生是主动地去学习还是被动地去接受。 一般地,设计的“任务”具有如下基本特性。
(1)综合性。应把已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新知识融合进去,使学生温故而知新,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2)实践性。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践来完成 ,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的任务出现;
(3)针对性。任务的提出甚至可以由师生共同讨论或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提出, 这样的任务可能更符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特点, 使学生根据自己内在的需求去探究和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创新性。在设计任务时 ,还需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进取的自学能力;
(5)有吸引力。提出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兴趣 ,要有吸引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取学习。
总之,提出的任务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目标任务明确。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创设的问题情景,要把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 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
3.正确分析、分解任务
注重分析任务,是任务能否正确执行的前提。任务提出后,让学生讨论、分析,并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地启发和引导。在这些问题中,有很多是以前没学过的,即隐含了新的知识,这也正是教师要求学生去解决的,而及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欲望,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项目,分成小组,分工协作,激发小团队的协调与智慧。
4.实现任务
提出项目并设计好执行的过程后,学生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去完成任务。围绕任务主动地参与,查阅资料,尝试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更要鼓励团队互相合作,共同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来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完成一个个的任务。
三、项目课程教学法的效果
项目课程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协同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1)以项目课程模式进行教学,是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新型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 它更注重学生对任务完成的积极体验和主动探究,实现了学生内在能力的提升和主体解放。 通过完成“任务”,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2)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面 ,增强了学生的思维力度 。在实施过程中,许多学生通过对小组、对个人的综合评价,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3)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是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探究。
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课程教学法, 教师变成了课程进行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与探索者。学生自己能够做出小型系统,树立了自信心。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活跃而有序的教学环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有兴趣,不枯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托福课程 网络教学环境 混合式教学模式
本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不仅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同时为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混合式教学模式(Blendinglearning)应运而生。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不仅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还利用E-Learning有效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需要,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指导托福培训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总结传统课堂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在新一轮教学实践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及理念,根据托福课程内容特点,对课程的一系列教学环节进行优化。在托福课程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成效,也为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带来了生机。
一、托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4年秋季学期,笔者作为托福课程主讲教师之一,就其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部分内容开展课堂精讲和学生实练,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首先,目前托福课程设置教学时间短,教学信息量大,而班级人数多,学生英语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师生有效互动交流受到一定的限制。
其次,课程针对学生的英语四项技能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阶段性的实践练习,而该课程学生分散在全校各个专业各个年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引导和监控学生的课外学习。
再次,课程教学内容偏难,其考试试题由100%的学术题目和任务构成,学生必须掌握实际用于学术课堂的英语技能。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及课后遇到学习困难时很难得到及时交流获得解决,其学习主动性不能很好地发挥。
最后,该课程必须开展学生全真模拟精练,要有网络环境学习平台作为支撑,否则学生无法真正获得模拟实战体验,不能有效强化教学效果。
针对课程存在的以上主要问题,2015年春季学期教学团队着手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教学。如建立课程师生交流平台“师大托福qq群”,提供TPO全方位学习体验软件,网上提交作业和反馈,适时上传学习材料和任务,进行师生在线交流等。在此教学实践基础上,笔者开展了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整合课程和信息资源,打造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交流平台,从而争取学生学习培训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托福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理念及思路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的问题,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师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把课备好、教好,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但在这种理论设计的教学系统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每个个体的认知过程是各不相同的,学习的结果不是可预知的。诊断性和反思性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特征之一(高文,1999)。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以及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教师根据了解的结果作出诊断,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教学设计,从而促进而非主导学生的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
在当前高等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托福课程在教学诸多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变革。其核心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具体表现为信息化网络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探究模式。
该课程采用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后,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精讲和学习方法指导,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TOEFL分类学术词汇、在线TPO考试系统、OG官方学习资料等教学资源整合,并且可以进行网上学习任务布置、批改和反馈,以及和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交流,将课堂教学拓展到网络时空;学生在课后也可以自主开展在线学习、提交作业、讨论协作、TPO模拟考试和在线答疑等学习活动,从而延伸TOEFL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并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学习。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进而提升教学的深度、广度和成效。
三、混合式教学具体实践
在新一轮的托福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以创建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核心,同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媒介手段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变革。具体实践如下:
(一)建立了建构性的TOEFL网络教学环境
教学团体在开课前即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师大托福qq群”,主讲教师和选课学生均加入该群;
将TOEFL培训课程不可或缺的备考工具TPO模考软件上传,让选课学生通过它熟悉考试步骤和适应考试环境,并在课后自主测试自身水准、了解考题类型;对TOEFL培训课程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并根据课程教学进展分阶段上传学习资源;通过PowerPoinT制作微课,供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师大托福qq群”实现作业提交和反馈;并在线和同学开展学习讨论或单独和老师交流,实现有效学习沟通机制;学生通过网上定期的TPO模拟测试,检测自身学习成效;课程结束时,教师将根据学生在网络提交的作业、测试记录等学习过程进行课业评价。
(二)创立了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学团队在开课前统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中对课程内容进行精讲,对考试技巧进行细化,同时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而在课后,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传与课程内容对应的学习资源、微课、作业等,并及时反馈作业、加入学生讨论、给予帮助和指导。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下,教师不仅要对学习者、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还要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与开发,并借助网络形成与学生之间的有效的沟通机制。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外部信息资源和智力支持,同时在课堂内外、师生共同参与的新生代的教学设计模式。
(三)TOEFL课程教学实践过程的实施步骤
1.开展实验性的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TOEFL混合式教学;
2.确立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3.建立支撑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
4.同时在课堂内外开展课堂教学和网络互动教学;
5.在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过程性评价,进行学生反馈和总结。
四、教学成效
本次课程教学实践开展一学期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托福主讲教师通过参与课程改革实践更好地提升了教学成就感,也促进了自身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可以让学生进行灵活自主、互动合作的学习,更好地提升了其认知效果。各专业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学习实践,具备了进入某一专业学习的必要的学术英语能力,即听、说、读、写四方面的专业英语语言能力;同时,部分打算出国深造的选课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该考试并做好准备,从而自信地应对托福考试;
以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托福混合式教学为特色的托福课程教学实践,在三个方面有所创新:
1.通过建构性的TOEFL网络教学环境,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设了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究精神。把“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在时空上都得以拓展的新型教学模式。
2.信息化网络教学环境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方位的交互形式,比传统的教学环境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学生拥有越来越便利的网络学习环境,托福课堂还要考虑整合校内外的网络资源。
3.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较好地体现了“教”与“学”教学相长的关系。在TOEFL网络教学环境下,学习系统可以帮助呈现课程教学资源,动态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信息,将课堂讨论拓展到网络空间,师生可以进行更有成效的互动交流。
五、结语
利用网络教学环境,采用在线交流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由课堂内部拓展到了课外的时空;学生学习更体现出主动性和个性化;师生之间的沟通更为真实具体,更能实现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模式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提供可借鉴和改进的方法,并且实践性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学习,教师可以更有效地解惑。由此可见,以网络环境为依托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在托福等拓展课程中可以发挥强大作用,还可以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加以应用,从而为传统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1):35-39.
[2]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4(3).
篇9
PLC与变频器技能实训企业需求教学设计可编程控制器和变频器是当前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设备,生产在第一线的技术型职工都需要具备可编程控制器和变频器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懂得如何切实地将其使用到实践中去。要想能够迅速的在毕业期间能够进入到对应的工作岗位,保证所学的知识能够切实运用进去,就有必要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入手,以企业生产需求为基础,实现现有可编程控制器和变频器课程体系的重构,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因此,积极探究基于企业需求的《PLC与变频器技能实训》教学设计,显得尤为必要。
一、基于企业需求的《PLC与变频器技能实训》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以企业需求的视角去审视《PLC与变频器技能实训》教学设计,实际上是职业教育的具体体现,其要求能够实现教育实训与企业生产需求之间的融合,保证学生学习到的技术都是可以被运用到实践生产中去的。之所以会倡导基于企业需求,去实现《PLC与变频器技能实训》教学设计,是存在多方面的原因的:其一,考量企业需求,实现现有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造,可以使得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更加贴近产业,企业和岗位需求,这对于促进实训教育质量和效益提升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其二,在实训课程教学的时候,将企业的需求纳入其中,可以更加明确职业教育的目的性,从而使得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其三,实现课程体系的企业需求改革,可以使得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技术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进而使得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实训课程中去,这对于实现学生全面素质提升来讲,是很有意义的。
二、基于企业需求的《PLC与变频器技能实训》教学设计策略
1.当前PLC与变频器技能实训教学现状
通过对于当前PLC与变频器技能实训教学情况的调查来看,其依然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讲,主要可以将其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连基本的程序指令都难以理解,更难以切实的使用到实际的编程中去,自然难以保证实训课程的教学进度,而教学教师忽视了对于学生实际情况的考量;其二,程序调试和运行操作经验不足,对应的设备缺乏,难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开展研究和实践;其三,课程体系内容针对性不强,并没有将当前企业的需求考量进去,实训设计的目标不明确,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如果上述提及到的实训教学问题长期存在,势必会给予PLC与变频器技能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2.基于企业需求的《PLC与变频器技能实训》教学设计策略
基于企业需求的《PLC与变频器技能实训》教学设计,将成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并且使得校企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对于促进实践性人才的培养来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认为我们需要积极地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项目驱动教学法
针对于当前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基本概念难以理解,从而影响到运用指令去进行编程的问题,可以积极将项目驱动教学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简单来讲,就是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若干教学内容转化为教学项目,以实际的教学案例为背景,引导学生去慢慢理解各个指令的意义,进而循序渐进的进入到实际的教学任务中去,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以抢答器控制为例,其项目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其一,定时器指令和优先程序;其二,启动和自锁程序的设计;其三,设计4人优先抢答程序;其四,数码管数字显示程序设计;其五,抢答器声音程序设计;其六,抢答器项目的综合调试和运行。
(2)仿真软件教学法
PLC与变频器技能实训的关键性步骤在于程序的反复调试和运行,如果没有长时间的调试和运行经验的话,学生对于程序的操作往往还停留在理论的状态,是难以有效找到自身程序编写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的,进而就会影响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这就使得实训教学质量大打折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对应的设备不足,难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切实地使用对应的设备去进行操作。为了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尝试以仿真软件来模拟程序,一般情况下倡导使用2.1版本的软件,其操作界面更加人性化,与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情况比较类似,处于这样的模拟环境下,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去更好地了解PLC和变频器相关的知识,并且实现了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当然,在部分仿真软件难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时候,还可以将远程监控技术使用其中,以保证实际模拟教学环境的营造。
(3)分组合作教学法
一般情况下,在学生完成相应数量实践项目之后,会开展一定时期的PLC和变频器的综合训练,主要是以物料传统分连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实现将理论向实践生产中的转化。为了能够与企业实际生产需求保持一致,一般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分配每个学生的工作任务,在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任务的划分;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学生对应的引导和启发,并且以进行通电调试的方式实现检查,要求小组的各个成员都参与进去,以培养其团队合作晋升和解决问题能力。其实在实际企业生产的过程中,也是会以分组的方式,并且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以保证实际操作能力的全面提升。由此可见,分组合作教学法的确可以在实际PLC和变频器的课程设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企业需求去实现PLC和变频器技能实训课程体系的重构,不仅仅可以改变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各种缺陷和不足,还可以使职业教育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和进步。无数的教学实践表明,以这样的课程体系去开展教学工作,并且由此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其往往更加能够适应社会生产需求,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参与到对应的工作岗位上,而这就是职业教育一直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冬,冯乔.PLC实训项目的组态开发与设计[J].信息技术, 2012,(01).
[2]李奎.基于组态软件的PLC实训系统设计研究[J].科技信息, 2012,(03).
[3]甘梓坚.PLC控制技术在一体化实训教学中的探讨[J].职业,2012,(11).
篇10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中职3DS MAX教学 教学设计
一、引言
中职教育是一种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特殊教育,更强调学生的实践性,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技能为主。在其课堂上多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具体实践课堂中多采用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为载体,以“项目驱动”为主要教学形式,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完成项目任务为主要教学活动目标。根据调查研究,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由于时间有限都流于形式,有鉴于此,一些专家和中职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试图在新型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采用信息技术重新构建中职课堂项目化教学新模式。翻转课堂为项目化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
1.翻转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和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握,这一范式还需要实践,对于同伴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远程反馈给教师,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有困难的问题,同时学生会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并找到存在感。
2.翻转课堂有利于重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学生拥有课堂话语权,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小组成员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各小组的探究动态并及时给予指导。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逐渐成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亲切伙伴,有利于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老师更了解学生。
三、翻转课堂应用于3DS MAX教学的可行性
从3DMax的课程特点看,3DMax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操作面板复杂,操作步骤不易记忆,各种命令的适用范围和关系复杂,要求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练习操作。从当前3DMax课程教学实践看,在3DSMax课程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技能训练为主、理论讲解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设计实现对软件的讲解和知识点的引导,鼓励学生多练习多操作,逐步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三维空间立体能力。而适合运用于实践性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为教学方法,为3DMax课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四、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翻转课堂越来越被广泛接收,我们吸取了许多学科翻转课堂教学经验,并结合3DSMax的教学特点,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对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但他们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推动者”,教师的设计很重要。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自此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景中的关键人。
五、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在进行客厅建模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对本主题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本单元共有四部分内容:客厅场景制作、材质设置、灯光设置和家具的合并。整体而言,这个单元带我们走进一个完整的3DSMAX建模制作。这节课是关于客体场景的制作,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通过三步走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第一步分割内容,第二步录制视频,第三步答疑解惑。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本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包括资源共享模块、交流互动模块、学习检测跟踪模块、资源推荐模块。以下分析各模块的主要功能:首先,资源共享模块;其次,交流互动功能模块;再次,学习检测跟踪模块;最后,资源推荐功能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