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10-05 15:5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向

篇1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科学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园林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只有采用科学方法对园林工程的施工项目进行管理,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促进园林工程的向前发展,并且促进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因此,在对园林工程进行施工项目进行管理时,采取科学的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一.施工项目成本的科学管理方法

在对园林工程进行施工项目的科学管理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工程造价进行相应的控制,也就是对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所谓的成本控制,一般是指项目成本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就是工程在生产经营时,要消耗一定的物资、能力、费用等各方面的资源,在这些资源消耗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监督、调节、指导及限制,使施工的费用、成本得到相应的降低,进一步控制成本的支出。

1.使施工项目的成本得到有效降低的策略

园林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施工成本进行相应控制,因此,工程在施工时,要尽量

节约成本的支出,严格控制项目施工的成本。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落实。

1.1对图纸进行严格会审

园林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做的就是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过,由于设计图纸是根据工程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情况以及甲方的要求进行相关设计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不可避免地会融入自身的主观思想,很多时候不能站在施工单位的立场进行设计,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对图纸进行认真会审,做到既能满足甲方的要求,又能保证工程的质量的前提条件下,根据自身的需要提出修改意见,并且征求业主和设计单位的同意的情况下,对设计图纸进行相应的更改,使设计图纸更加完善。

1.2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

这里所说的施工方案,包含有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确定好施工方法;然后,要对施工所采用的机械设备进行选择;第三,要安排好施工顺序;第四,做好流水施工组织。园林工程在进行施工时,所准备的施工方案不同,施工工期也就不同,同时,所采取的机械设备不同,工程所产生的费用也会出现差异,因此,对施工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将对施工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

1.3加快施工进度,控制材料的成本

园林工程施工时,很多项目的成本费用是按照时间来计算的,例如办公费用,工人的工资、水电费、设施费、租赁费、施工机械费等等,因此,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使施工工期进行缩短,就会使项目的成本得到有效降低。除此之外,还要控制材料成本的支出。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时,材料成本占到总成本的70%以上,而且,材料成本有很大的节约潜力,园林工程在施工时,如果在机械费或者人工费上出现的亏损,通常情况下都要依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进行弥补,因此,降低项目成本的重点在于对材料成本进行控制,在对材料进行采购时,要做到货比三家,通过市场价格的对比,选择价廉物优的材料进行采购,把材料的成本控制到最低。

1.4制定技术组织措施,控制工程的返工率

园林工程在进行施工时,可以采取先进的技术进行施工,使工程项目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工程在施工之前,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技术组织措施,把成本降低的计划列入其中。同时,还要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减少工程的返工率,对工程的质量成本进行相应的控制。除了要降低工程的返工、停工的损失之外,还要健全材料验收的相关制度,控制对劣质材料的采购,减少材料成本的支出。同时,施工人员还要严格掌握定额标准,既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可靠,又要使材料和人工的消耗不要超过定额水平。

1.5加强机械的使用率

在制定工程机械设备租赁计划时,可以对市场进行调查,租赁社会闲置的一些机械设备,使机械的台班价格得到有效降低;园林工程在施工时,要减少施工过程中所需要消耗的机械台班的用量,科学安排合理的施工组织,使工程的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得到提高;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要定期进行保修、维修,降低大修费用的支出,要按照相关的规范操作机械设备,避免不正当的使用机械设备所造成的损失。

2.进行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的控制

2.1建立、健全相关的成本控制制度

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成本控制制度,进一步稳定项目的管理制度,在工程项目进行时采取经理竞争上岗、项目负责的制度,并使这些制度严格进行并贯彻落实,避免不科学、不健全的成本控制制度,使工程的决策出现错误、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造成成本支出所增加的成本支出的现象的发生。

2.2改变传统的管理体制

园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以往都是采用体制成本制度来进行施工,由于体制成本存在管理体制落后,不适应市场管理体制的发展要求,不符合项目的管理制度,不符合施工过程中所要遵循的法则等方面的缺点,并且在施工时层次过多,队伍过于庞大,而且机构容易重叠,在施工时人员过于臃肿,造成了项目成本费用的增加,因此,有必要改变以往的施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劳务、人才、材料、设备等方面的项目建设,促进园林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

2.3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

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将会产生素质成本,而素质成本是指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素质水平较低,造成了决策上的失误,使施工管理失去控制,施工效率低下,从而增加了施工的项目成本。为了避免素质成本无形之中的增加,首先,项目管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具备领导和管理的素质水平和业务水平,并且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强大的市场竞争面前能够进一步提高竞争意识,带领好施工人员的队伍。而要做到这点,施工企业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他们具有强硬的技术措施,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对工程能够进行科学的施工管理。除此之外,要定期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减少由于自身素质不过关所造成的损失,把工程的施工项目成本的支出降到最低。

二.园林工程质量与效果的把控

一般来说,园林工程施工项目都是由几个分部工程组成的,而各个分部工程又是由一道道工序进行完成的,因此,要使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就要严格控制好每道工序的施工。当完成一道工序时,要先进行检查,当检查合格之后,再接着进行下一道工序,如果上道工序不符合要求,下道工序就不能进行。因此,在对园林工程进行施工时,场地整理要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对于种植穴的大小,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并按照行业的规范对苗木进行种植。对于较为隐蔽的工程,例如亭子、园路、花架、廊等,要把好验收关,有存在质量隐患的,要以书面的形式进行通知,并要求其进行整改。同时,还要考虑到外形效果,例如拐角的弧度要求要自然平整,园路的曲线要优美等,当园路做好之后,要采用小捶轻轻地敲打基层和面层的粘结度,保证路面的牢固,不会出现空鼓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要求各级质量自检人员要进行定岗、定点的质量检查、管理工作,把对园林工程的质量管理落实到整个施工过程中,并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尽量消除质量隐患,保证工程能够一次合格。特别对于苗木的栽培以及养护,更要严格把好质量关,避免出现苗木死亡的现象,使工程的施工成本得到降低。除此之外,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竣工之后,要加强对其进行养护管理,如果后期的养护不到位,浇水不够及时,会造成树木的成活率低下;并且要进行及时的除草,保证树木的支架要牢靠,对树木进行及时打药、治虫等,避免由于病虫害导致质量问题的发生,从而保证园林工程的质量。

三.结束语:

根据以上所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园林项目的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作为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对园林的施工项目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使园林工程施工能够科学进行,进一步减少项目成本的支出,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使施工企业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苏杰科.分析园林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08,(6).

篇2

    一、研究视角的选择

    目前,诸多的研究者结合学科特点,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模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主要研究角度如下:

    (一)国际比较视角进行国际比较是我们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常用方法之一,加之现代公共管理学科教育本身就起源于西方,学者们在探索国内公共管理学科教育发展模式与方向的时候,必然要把目光投向国外。只不过,在公共管理实践教学方面,国外大学从一开始就很好地贯彻了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学位设立、课程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与市场需要或社会需求结合十分紧密。国内学者在进行比较研究的时候,一般也是围绕这些内容展开的。如王乐夫等人以英国、美国、加拿大三国51所院校为代表,专门比较了中西方高校在公共行政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差异,概括了西方高校这一专业课程设置的类型与特点,指出我国高校的不足所在,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杨列勋从整个学院的角度,重点描述了肯尼迪政府学院(KSG)丰富的课程设置与多样的学位类型,认为KSG课程设置的面宽量多、最大限度的交流与合作、强调特色和院校特点、以政策应用为研究导向和出发点[1]这四个方面给我们以较大启示。张钢对英国公共管理教育的特殊发展历程,特别是实践推动下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学科范式转变的过程进行了专门介绍。姚光亚和张少栋分别从硕士和本科两个层次比较了中美公共管理教育的不同所在,说明了美国高校公共管理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特点。田蕴祥以职业型硕士为切入点,从学院归属、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和教学特色[2]等方面探讨了法国大学公共管理教育的情况,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二)一级学科层次的探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各二级学科,都对应于具体的社会管理领域,虽然职能分工不同,但在内在规律上有着共通之处,因此,在整体上探讨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模式也是可行的途径之一。如卢增智在强调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指出在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中应该树立五种理念:全球化理念、市场化理念、实证化理念、学生本位化理念和创新化理念,可以从认知实践、实验模拟、案例教学、实习实践和教师队伍等[3]五个方面加以创新,以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章兴鸣等围绕“实践的课程范式”,强调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中课程教学与实践情境的关联,提出实践教学的五个实施途径:“课堂———社会实践”一体化、拓宽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室、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4]许吉从人才培养结果的角度,指出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五个途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

    (三)二级学科层次的探讨从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教育的开展情况看,能把所有二级学科(专业)设置完整的不多见,大多是根据自己学校原有的基础开展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比较多见的情况是,多数进行公共管理学科教育的学校都设置了行政管理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因此不少学者在探讨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模式时是以其中一个专业为切入点进行的。如陈振明等人以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为基础,从实证的角度说明了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杨述厚等着重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习模式、考核模式[6]四方面说明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方向。彭忠益等从人才供求角度入手,说明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应该重视社会实际需求,从而建立符合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此外,周湘莲、崔长勇、马杰等人则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四)结合院校特色的探讨从国内外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来看,重要的一点是突出特色,这一点一般是结合学校性质加以探索的,有学者从这一视角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如张力专门结合财经类院校的特点,从当前财经类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三方面入手,谈了自己的看法。卢海燕从所在学校(华北电力大学)的特点出发表述了对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二、现有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之处

    根据对现在研究文献的大致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国内学者在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方面取得了众多的成果,但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国际比较中的适用性研究不够国外的公共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问题在于:国外的成功经验我们如何借鉴?公共管理教育的成功开展离不开独特的文化氛围,再加上现代公共管理教育发端于国外,我们在引入之后,究竟如何使之与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国外高校中成功的经验在国内应用时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应该怎么克服?这些都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才能让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模式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实践教学开展的实证研究不足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虽然可以感受到诸多同行都在为如何开展及强化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而进行努力的探索,但多重于理论或抽象的表述,到底在实践中如何操作?遇到了什么困难?则研究较少,或者仅仅是停留于非正式的交流,很少形成系统的理论思考。

    (三)实践教学开展中的障碍研究较少公共管理学科与社会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有着显而易见的紧密联系,开展实践教学也是学科本身的内在需求,但由于我国独特的国情,在广泛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障碍,但在实践中遇到的障碍是什么?哪些可以克服,哪些难以克服?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障碍的出现?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比较少见。

    (四)特殊性研究不足如前所述,成功的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必然会体现出鲜明的特色,那么我国各高校在该学科实践教学中的特色如何体现?特别是如何与我国丰富多样的地区特点相结合?笔者认为这是我们探索的重点方向之一。

    三、完善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模式的完善,并不只是从如何丰富和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入手,它是理论教学、实践应用、专业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尝试与探索:

    (一)强化理论基础实践教学模式的完善并不排斥理论教学。从根本上讲,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实践教学也不能很好地开展。因此,我们并不能在看重实践教学的同时忽略了理论基础的加强。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理论教学水平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要通过理论课程的合理设置,达到既强化理论学习,又不过度挤占其他课程的效果。

    (二)加强社会合作,拓展实践教学领域实践教学环节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入社会实际,了解社会现实,以便应用所学理论把握现实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终提出解决之道。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走出校门,与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部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例如建立实习基地、顶岗见习等。

    (三)加强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与公共部门的合作实践,首先需要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工作技能,如办公软件与设备的熟练操作、会议安排、文书写作、秘书实务、公关策划等,否则,会给合作单位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困扰,从而影响合作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篇3

一、专业开设情况

(一)专业设置在21世纪头十年进入理性期

公共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大陆后,我国教育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从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前半期,掀起了一阵开设公共关系学课程和面向社会举办公共关系培训班的热潮,有几所高校还设置了公共关系学专科专业或本科方向。但由于学理准备不足,公关虚热转入公关低潮的局面随之在90年代后半期出现。这过程中,只有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极少数高校的公共关系学专业坚持了下来。

具有公共关系学专业教育标杆意义的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教育,努力走着专业化、规范化道路。按照信息传播、关系协调、形象管理的职能目标,构建涉及管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的基础课程体系;地处公共关系一线城市的高校,尤其重视与业界合作,锻造学生对公共关系项目开发与执行的实务能力。

(二)建立了本、硕、博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对公共关系人才的需求,1994年国家教委批准中山大学试办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2001年,中国传媒大学和东华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以“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目录外专业”身份获批招生,专业代码为110305W隶属于公共管理类。因为公共关系学目前还不是研究生学科专业,按照规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可以自主设置硕士专业,目前设置公共关系硕士专业的高校有4所,最早招生时间是2004年,纵观中国内地公共关系学专业教育发展历程,20世纪80、90年代属于普及知识与试办专业阶段,21世纪头十年进入专业教育理性发展阶段。2001年公共关系学本科目录外专业确立,2004年公共关系专业硕士点开始招生,2006年公共关系博士方向开始招生。我国高校公共关系学专业教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上海成为公共关系学专业教育重镇

上海市是我国设置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最多的城市,先后有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5所高校设置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占全国16所高校的32%.设置公共关系硕士专业的有1所高校(复旦大学)占全国4所高校的25%,并且在全国最早招生。设置公共关系博士方向的有2所高校(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占全国5所高校的40%、占全国6个公共关系博士方向的33%,并率先在全国招生。

上海的公共关系师资力量雄厚。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是1986年成立的中国内地第一个省级公共关系协会;2005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合作,建立了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200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与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和信诺传播顾问集团联合,成立了公共关系研究院。这些机构集中了一批杰出的公共关系学者、专家和业界精英,他们既是上海公共关系界的领军人物,也是我国公共关系界的中坚力量。

二、效果和问题

(一)效果

1.为各类组织培养了时代所需的公共关系专业人才。首先是为公共关系公司和工商企业培养了公共关系专业人才。公共关系公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公共关系人才有着直接的需求。本世纪初世界知名的公共关系公司都已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其规范化运作和高薪引领与刺激着本土公共关系公司的发展,从而开拓了一个公共关系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

2.给社会注入与强化了沟通、公开、合作、共赢及形象观念。沟通、公开、共赢、合作、形象是公共关系固有的基本观念,并具有普世性。随着政府公共关系的开展,这些观念已经成为推进中国社会进步的主流意识和重要思维。2001年北京成功申奥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2年上海成功申博,即为公共关系沟通的范例;2003年起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2008年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汶川大地震传播管理的经验事实,则提供了信息公开的样本;2005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明确指出合作、共赢是“我们的理念”;2011年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片《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播放,标志着国家形象意识的彰显。

(二)问题

1.专业总量偏少,布点不够合理。我国内地有31个省(市、区)2009年获准设置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有16所,每个省平均1所不到,全国总量偏少。从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即便如此,东部沿海的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福建6个省(市)还是空缺;而三大公共关系一线城市之一的北京市只有一所高校开设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

2.学科归属多元。公共关系的学科地位已经得到确认,但是并未得到统一。其学科归属目前有3个官方文件:第1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公共关系学被列为二级学科,代码为84054归属于社会学类(代码840)第2个是《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其中“公共关系学研究”作为研究方向被提及,归属在二级学科传播学(代码050302)之下的应用传播学研究领域;第3个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目录外专业名单》,公共关系学专业代码为110305W,归属于公共管理类(代码1103)这样,公共关系学的学科归属就有了3个说法。从作用上看,第1个文件对科研项目申报与管理有意义;第2个文件对研究生专业教育有意义;第3个文件对本科生专业教育有意义。第1个文件与公共关系专业教育的关系不大,困扰主要出现在第2个文件与第3个文件的学科门类二元上:第2个文件的学科属于文学门类第3个文件的学科属于管理学门类,也就是说,按照现有学科专业目录,公共关系学本科生授予的是管理学学位,研究生授予的是文学学位。

三、政策建议

(一)定为国家控制专业,合理布点

公共关系学作为传播学和管理学交叉融合诞生的一个新兴学科专业,它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对新型人才的需要,也符合教育部鼓励设置跨学科新兴本科专业的指导思想。此外,从就业率看,公共关系学专业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和能力训练与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素质的要求能够形成很好的对接效果,所以即使不是对口就业也能够较快实现就业,这应该成为确定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保留其独立地位的客观依据。

(二)学科归属统一于公共管理可授管理学、文学学位

统一公共关系学学科归属,对规范与促进公共关系学专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上述核心学术期刊空缺、师资力量分散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关于公共关系学学科归属的讨论,学界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就不间断地进行并汇集成了三种主要观点:主张公共关系学科独立,以居延安教授为代表;主张归属于管理学,以徐美恒教授为代表;主张归属于传播学,以廖为建教授为代表。公共关系学归属于公共管理,会成为一个二级学科;公共关系学归属于传播学,会成为一个研究方向。有鉴于此,笔者主张公共关系学研究生学科宜同本科专业统一于公共管理。

篇4

关键字;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区别与互动;

【中图分类号】D035

公共行政在十九世纪末成为了一个单独的学科领域;而公共管理则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兴起。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二者有着一定的区别,又有着本质的关联。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分析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与互动。

一、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第一,内涵区分。公共管理的主要核心是政府管理,有着多元化主体的基本特征,是以公民社会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公共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这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新的学位教育方式。公共管理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把公共行政作为基础,将管理学、经济学一级政治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整合,主要涉及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等公共事务。而公共行政则是把刚性规范以及固化原则作为基本的支撑,主要依托于政府主体开展相关的政治统治工作,是国家行政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开展相关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笔者认为,公共行政主要把政府、法律法规等授权组织机构作为主体,把国家、社会以及自身的相关事务作为客体,根据法律法规展开相关决策、组织等活动的科学体系,有着工具性以及依附性的内在本质。

第二,主客体区分。首先,主体区分。主体就是行为的实施者,可以是单一亦可是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多呈现多元化,主要以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主。根据自身的业务范围,对责权范围内的事项进行统筹协调,享有法律范围内的权限自由。公共行政的主体主要为政府以及其他法律授权的相关组织,主要依靠政府代表的相关机构。大多数主要把政府作为单一的主体。其次,客体区分。客体对象主要就是指主体行为的主要内容。公共管理主要重视社会性,对公共服务、公众的参与性以及政府的行政事务的公开化等责任与义务的履行,主要彰显了客体的社会性。公共行政较重视其公共性,对公共权力与利益的执行与维护较为重视,主要有着工具性。权威性以及规范性的基本特征。公共管理的客体有着多样化的特征,在不断的变化与拓展中有着具象化的形式。公共行政有着动态性的特点,主要针对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为方向,通过其他学科知识的引入,主要包含着公共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领域。公共行政的客体有固有的管理程序,把民生利益为主要导向,维护公共利益是公共行政的主要表现。

第三,内在区分。首先,管理目标区分。公共行政对机构、过程以及程序的管理较为重视,属于内部取向;而公共管理则对项目、结果以及绩效的管理较为重视,属于外部取向。其次,管理体制以及运作模式的区分。公共行政对具体的计划、组织以及指导等基本技能的运用较为重视,主要强的是政策的科学化;而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管理的市场化模式。

二、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互动关系

公共行政在历史的舞台上一直是政府公共部门管理的重要理论。在其发展历史中,经历了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与新公共行政学说的形式改革。作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际流行的行政改革主流的新公共管理,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带来一定的_击,这种全面的公共部门管理方法取代了公共行政模式成为了新的管理理念。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在发展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公共管理模式与公共行政的主体都是社会公众事务进行治理,二者的管理初衷是一致的。公共管理主要是通过多元化主体采取合作管理模式开展社会治理,把公共行政中的精华与社会管理进行了细化处理,把行政管理与社会管理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第二,公共行政是一种政府管理模式,公共管理模式的核心主体则为政府作为主,其他非政府组织作为复制管理。公共管理的主体基本上都是以组织的形式表现的。而公共庞合作系统中的组织要通过核心的、关键性的管理部门达到提高组织整体一致性的根本目的,其组织行政有着公共性的特征。公共管理模式中的组织对其行政管理有着共同管理的权利,其行政价值有着中立性的特征,把公共行政在表现形式上转变为实质的将行政管理模式,根据公共管理组织的相关服务内容、社会治理的实际需求等因素构建行政模式,将公共服务与合作治理有效的融合起来。在公共管理中的相关管理工作是社会治理的实际的、共同需求体现,可以通过合作管理模式的表现出来;公共管理行政有着科学化、技术化理论思想,注重与合作活动的开展,彰显着合作之间的信息沟通,通过社会道德体制,优化、完善公共管理活动的开展。

第三,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有着规范性的本质特征。在开展具体的活动过程中,二者都严格的执行着相关的规章制度,有着一定的规范性特征。把管理机构作为基本的、主要的活动机构;

第四,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主要目标有着一致性的特征。在社会治理的实际过程中,二者都是将公共利益作为基本的工作目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贯彻执行着公平性、公正性以及透明的性的政策宗旨。

第五,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工作在形式上都属于服务行政范畴之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都是一种社会管理的行政手段,二者有着本质的联系,都属于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范畴。

结束语: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二者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历史与时代的二者的影响与作用下,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有着相互对立的层次也有着内在的无法割舍的必然联系,二者之间的区别与互动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会社会治理与改革带来极其重要的影响与启示。

参考文献:

[1]朱晓红,都英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内涵的比较与争论 [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8.79.

[2]陈庆云,曾军荣,郑益奋.关于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几点思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1):456.457.

篇5

公安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及其维护,涉及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秩序及其危害因素,以及公安警务工作的历史与现状,公安队伍建设及发展等。[1]明确界定了公安学的研究对象为“秩序和安全”,故应当以此准确界定治安学二级学科研究对象,以此阐明治安学与同属公安学一级学科的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与区别。那么,治安领域特殊矛盾性的分析确立也就成为研究的核心所在。笔者曾在比较分析众多“治安”概念的基础上理清了治安、治安秩序、治安问题、治安管理等治安基本概念:[2]治安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状况,是反映社会安定和公共安全的一种社会状态;治安秩序是一定时期社会管理者(统治阶级)以及社会大众所普遍规定(追求)的一种稳定有序的社会状态;治安问题是一定时期人们对治安秩序的期望目标和治安现实之间的差距的显现;治安管理是对现存“治安”状态的管理和控制。显而易见,治安基本概念的明确要求治安学学科研究着眼点不能简单冠以“安全和秩序”的名头,应当以此为“基”,作出清晰的界定,据此划分与治安现象研究紧密相关的学科群。学科外延的划分是学科能否存在和能否保持学科独立性的必然,治安学学科的划分和研究必然要准确区分与治安现象研究紧密相关的学科群,使其在纷繁复杂与混沌中清晰。故治安学学科研究的“秩序和安全”的范围应当主要界定为“社会公共安全”,而秩序的确立和维护亦是为了实现“安全”,有秩序才能确保安全,秩序是安全的实现形式,无秩序乃至混乱则将引发安全危机。反之,只有在安全状态下才能确保有秩序,无安全则谈不上有秩序,安全的状态才是有秩序的状态,安全与秩序互为依托,互相映衬。治安学研究的“社会公共安全”实则是“社会治安安全”,即由公安机关控制、管理、保障和维护的同社会公众人身和财产直接相关的社会安全因素和安全状态。其涉及关系体为治安力量、治安对象、治安相关对象等;而涉及关系表现则为政治关系、行政关系、法律关系、管理关系、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等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影响,故对其涉及具体关系表现的认识也要从管理学的视角、政治学的视角、法律的视角、社会学的视角等多方位去认识和应用。我们知道,和谐稳定、平安有序社会的实现需要社会的安全整治,但社会安全整治是个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治安只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治安作为社会安全表现状态,其影响因素遍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内外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法制、道德等诸多方面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现实社会治安状态并带来治安管理理念、治安管理方式方法的变革。而且,区域和影响力的差异、思想认识的偏差等不可避免制约着具体治安管理行为的实施,影响到治安管理行为追求的结果和治安价值的实现。故以二级学科界定的有限性而论,治安学研究对象的确定切忌简单地将“治安”二字所能包含的对象和问题统统纳入治安学的研究对象范畴。治安的外延分布无疑是极其广泛的,但治安的内涵无疑也是确定的,其决定了治安学研究和借鉴的宽泛性。但比较治安学与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如涉外警务、交通管理、禁毒学等学科(他们在治安学二级学科地位确定前均纳入治安学范围,或以一定形式存在于治安学下)前后发展的现实变化,学科发展的独立性和空间性也要求治安学做出相应变革,在此情况下,治安学二级学科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小治安(如将治安划分为大治安和小治安等)或狭义治安(如将治安划分为广义治安和狭义治安等)。

二、治安学的学科定位

学科建设必须以清晰的学科定位为基础,其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从当前治安学学科建设的现状来看,学科研究底蕴不足是不争的事实,有待学科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解决。但学科定位的模糊性和发散性,学科研究范畴的无限性和学科内涵外延界定的不准确性,不可避免淡化甚至弱化治安学学科建设者、研究者和治安实务管理者的治安学科意识,无意识即难以形成发展思维,学科槽更难以建立。在治安学乃至公安学学科地位确立之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包含“治安学专业”在内的14个本科专业作为“公安学类0305”列入“法学03”学科门类,授予法学学位;而公安学领域的研究生培养的相关专业及研究方向则被列入法学、教育学、军事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分属于法学、社会学、心理学、军队指挥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一级学科,散见于十余个二级学科,治安学相关的研究方向治安管理和安全管理则被归入行政管理学二级学科,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的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学科门类的不清晰亦充分表明治安学学科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上报的《公安学一级学科调整建议书》认为,公安学是研究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的公安警务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的新兴学科。公安学一级学科的任务则界定为:科学研究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的警务活动及其规律。公安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涉及人文学科等方面的内容,是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军事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需要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所构成的知识平台支撑。从学科的基本分类来看,公安学属于应用学科,有突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侧重研究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社会治安和查处犯罪的对策、方法与手段。[3]而治安学作为公安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其涵盖范围超越了所有同级并列二级学科,学科属性的多元化决定了学科研究的基本要求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知识功能等都应当吸纳相关学科知识为其所用,故治安学学科应当界定为交叉学科或互设学科,横跨法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但以研究社会公共安全的维护和保障为己任。“学科从来不是在真空中发展的,它是科学及社会内外部多重因素冲突、碰撞和博弈的产物。……学科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社会机制、经济结构,科技水平决定了学科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社会需求成为学科发展不竭的外部动力源泉”。[4]至于如何为治安学学科下定义,迪尔凯姆的观点可供借鉴:“只取这样一种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它的外形已经明确,具有一种团体现象的特征,并且能够将一切相同现象的性质都包括在它的定义里”。[5]在目前学科现实确定和公安实践部门业务划分日趋细化的大背景下,治安学学科应定位于由公安机关引导的,以安全需求满足为目标,以社会公共安全维护和保障为基础,以社会法治治理、秩序控制和危机处置为基本工作取向,以法学、社会学、犯罪学、管理学、政治学等诸多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所构成的知识平台为支撑,同时借鉴运用部分相关物理学和化学知识,并与诸学科互相关联、借鉴和影响的社会交叉应用性学科,具有极强的社会现实应用性。鉴于治安学与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的渊源关系,在形成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治安学从这些学科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无疑应继续借鉴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以促进自身发展

三、治安学学科框架体系的构建

篇6

[关键词]微博;传播;传统文化;端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5-0181-02

1 微博传播传统文化的基本文本形式

1.1 词条式

词条式是微博传播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文本形式,是指以文字为载体,辅以视频、图片和网址等超文本(hypertext),传播文化知识的文本形式。

词条式具有编辑简便、可读性高和拓展性强等优点。者既可以纯文字形式表达传统文化知识,也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超文本形式,强化传播表现力,促使受众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以公益团为例,词条式微博占到微博总数的92.18%。

公益团专题栏目“端砚普知”即完全采用词条式传播端砚文化。通过140字内的文字介绍,辅以插图,可使受众感性认知相关知识,亦便于其转发和收藏。

1.2 活动式

活动已逐渐成为微博互动的新兴途径,其具有交互性强、易于整合信息和扩大影响力等优势,但亦存在难以策划和传播效果无法预见等缺陷。因此,当前仍较少以活动传播传统文化。

以公益团的“寻找地方砚”活动为例,尽管已得到国家博物馆等知名微博的宣传,但参与人数的峰值也仅为30余人。活动中,非发起者原创微博仅占总数的15.25%,对比湖南省博物馆的“印象湘博”活动,非发起者微博占微博总数达98.29%。由此可见,活动式文本传播传统文化更适宜具有较好粉丝基础和影响力的微博,对于起步期微博,仍存在较大操作难度。

1.3 调查式

调查式是指发动网友针对某一话题进行投票、话题讨论等行为的形式。调查式文本参与成本低、互动性强,因而在微博中得以广泛应用,网友亦热衷于参与其中。如公益团曾开展“端砚为何价高?”、“您练过书法吗?”等投票,不仅能使发起者洞悉网友对相关问题的认知情况,亦可引导受众对传统文化展开更多的思辨。

调查式文本与词条式和活动式文本具有良好的结合性。发起者以活动式文本为主题,结合调查式和词条式文本优势,从多角度吸引网友了解相关传统文化,以内聚效应提升活动的整体效果。

2 微博传播传统文化的弊端

2.1 知识欠缺系统性

传统文化相对流行文化而言,具有显著的深邃性和内涵性,微博作为传播的新型平台,尚无法充分满足上述特征。

以公益团与国家博物馆主办的“砚台宣传”活动为例,尽管活动影响力较好,但亦有网友反映由于背景知识破碎而无法理解部分知识。此情况反映出微博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限于传统文化的复杂性和微博固有的局限性,易引致传统文化在传播中出现断裂和破碎――微博只能局部而节选地传播相对独立的知识或文化符号,无法实质性传播传统文化,甚至引致部分网友认为微博传播的传统文化是不科学的。

2.2 微博传播传统文化存在单线传播模式

尽管许多学者均认可微博中转发和@文本等功能的效用,但笔者在实践中注意到大部分知识词条处于单线传播模式。单线传播是指相关微博在传播中,以转发和评论等途径仅能有限地传播给小部分受众,无法实现裂变传播。这与一般概念中微博的传播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这种模式引致知识无法最大化传播,亦导致绝大部分微博仅能在小社群中单线传递。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传统文化类微博,以故宫微博为例,依托27万粉丝,理论上应实现非常好的传播效果,但实际上大部分微博转发量均少于300次,比照以传播大众文化为主的新周刊微博,一般转发量均可达到2000次以上,两者差距相当悬殊。其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带有边缘文化或精英文化色彩,因而其所能吸引的受众相对有限,由此引致类似微博和感兴趣的网友偏少的客观现实,亦引发了单线传播模式。

2.3 微博不易表现传统文化的抽象性

传统文化一般具有抽象性和不易解读性,由此引发了微博表现能力与传统文化间“不易表达―不宜解读”的弊端,此结构几乎贯穿所有类似微博,如果无法妥善解决此弊端,极可能对微博传播传统文化造成阻力,甚至引起受众反感和不解,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排斥等负面情绪。

以普及砚台构造为例,笔者初次运用了纯文字,但效果甚微,随后的图解形式却非常成功,转发量已超过300次。因此,由于微博传播传统文化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进一步研究如何形象地表达传统文化。

3 微博传播传统文化的建议

3.1 重视传播效果评估

由于微博传播传统文化需要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而当前利用微博传播传统文化者多为博物馆和文化爱好者,因而对传播效果往往缺乏专业细致的评估。

根据公益团实证结果,结合类似微博的传播情形,笔者提出微博传播效果评估概念模型(Ye)。

3.2 注重传统文化的系统传播

由于微博自身特性,其无法像书籍和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系统地向受众传播传统文化。但微博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依据系列式、专题式,或一定逻辑顺序实现系统传播。基于上述要求,利用微博传播传统文化须借助专业书籍等资料,并整理和编纂为符合微博文体的词条,再行传播,由此可确保较好的系统性和规律性,以适应受众的阅读习惯。

如在介绍文房用品时,公益团以系列式地推出笔架、墨床和笔洗等文房用品,在介绍各件用品时,以当代参照物引入,从历史、材质形制、用法和精品等层面深入浅出地讲解分析,网友对此予以了高度评价。

3.3 灵活利用超文本形式

超文本是微博扩大信息量的重要基础,有鉴于传统文化的抽象性和深奥性,在微博传播过程中,仅依靠纯文字文本是难以实现预期效果的,必须依赖视频、网址和图片等多种超文本,甚至开发API平台应用程序,使受众更容易感知和理解传统文化知识。

以端砚石品花纹为例,借助插图、视频甚至交互式小程序,不仅能强化微博表现力,更能吸引受众的关注和转发。

篇7

经过4月学生会激烈的竞选工作的顺利完成,我院成立了新一届学生会。其中学术部的成员有:分管副主席——李宗伯部长——王灵珊副部长——张若芸、杨阳、齐潘。为了更高效地完成本部门的基本任务,更有力地支持学生会的全局工作,更全面地为同学们服务,做好老师与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工作,我们共同为2005-2006届的工作制定了如下计划:

一、2005年5月,承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魅力文化节”系列活动。

具体实施方案:邀请本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系著名老师李晶于5月19日晚19:00在教五-413教室举办一场名为“有礼更精彩”的社交礼仪讲座。此次讲座除了会有主讲人精彩的讲授外,还将设置师生互动环节,请主讲人对参与同学在不同场合中的礼仪方式加以点评,并将颁发纪念品,以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活跃现场的气氛。

二、针对本院04级公共管理类的同学们召开一次对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三个专业的就业前景等问题进行具体介绍的交流会。

举办目的:04级公共管理类首次依大类招生,大一的同学对其中三个专业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入,举办此次专业具体介绍的交流会对同学们大三时选择专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具体实施方案:邀请本院对公共管理类三个专业的研究方向、就业前景等问题有较深入了解的老师在院办201教室与公共管理类三个班的同学们进行交流。

三、于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寒、暑假时间除外)每月中下旬举办一次“风云”

系列时事讲座。

具体实施方案:向广大同学征集意见,选择同学们感兴趣的时事话题,邀请院内外的著名老师,在教五多功能报告厅或教五、教四其它大教室召开讲座。

四、组织填写教师教学质量反馈表。

五、构建我院学习信息反馈员体系,参加《明镜》刊物反馈会。

根据《武汉大学大学生信息员实施细则》,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营造优良风气,

提高教学质量,我院学术部配合校教务部,建立我院的学生信息反馈员体系。学院信息员及时将现实中的问题反馈到教务部,学术部应做好本院体系的保障工作。

六、于期末考试之际宣传考风考纪、明确奖惩制度。

七、组织学院同学参加武大学习竞赛等各类知识比赛,并负责管理和服务。

八、组织学院代表队参加武汉大学英语月比赛。

九、于2005年10月中下旬举办一次与优秀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会。

具体实施方案:邀请我院在不同方面很优秀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或有某项艺术特长或在学生工作方面做得很好)在教五多功能报告厅举办一次访谈会。

访谈会的环节大体上包括:1.邀请到的优秀学生的自我介绍及特长现场表演;

2.在访谈会前对这些优秀学生的家长用电话的形式进行采访,在访谈会上播放电话录音;

3.请这些优秀同学进行经验介绍;

4.观众对这些优秀同学进行现场提问。

举办目的:经过与大多数的同学交流,他们很期待能够与我院很优秀的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在自己的学习、生活方面获得一些经验。而且这种大型活动能够丰富大家业余生活,提高大家参与积极性,提高学院知名度。

十、于十二月中旬在教五多功能报告厅召开一次本院同学的知识竞赛。该知识竞赛的涉猎面以综合性知识为主,也包括一些我院的专业知识。

该知识竞赛的环节主要有:1.必答题(范围是综合性知识);

2.英语平台(每两个同学为一组,其中一个同学用英语描述给定的英语单词,但不能说出该单词也不能用肢体语言,另一个同学猜,在限定时间内猜出单词多的组获胜。)

3.抢答题(范围是我院的专业知识)

4.风险题(范围是综合性知识)

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行政管理学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一经问世,就成功地引起了学界的广泛重视。作为一门专业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行政管理学要想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传授与现实行政实践分析的有机结合,就必须要在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

一般而言,行政管理教学中對案例分析法运用有案例研究和案例分析两种基本模式。案例研究即简单案例,由芝加哥大学首先开发使用;案例分析即复杂案例,由哈佛大学首先开发使用。无论是案例分析还是案例研究,都可以满足行政管理专业与行政实践活动接轨的愿望。在行政管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学生和老师双方都是受益者。对学生而言,案例教学可以增加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者;对老师而言,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行政管理学课程是对实践性、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案例教学法刚好给教师提供了积累素材,提升教学能力的机会。

鉴于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本人从事行政管理教学的实践经验,本文主要分析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对策及建议。

二、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学中的应用原则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把学生和老师纳入到交流与合作的教学体系中,案例教学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行政学案例选取的针对性。首先,行政学案例选取的针对性意味着教师必须从本节课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出发来选取案例。绝对不可脱离中心议题。其次,针对性要求案例的选取及分析过程必须兼顾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术水平。学生是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倘若学生不能充分地理解案例,无疑此次案例教学失效了。最后,有针对性的案例大都具备典型性,普通的行政学案例既不能激起学生讨论研究的兴趣,也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上。因此,在选取行政案例时,教师要利用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学术嗅觉,通过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方式选出最适合本节课的专业理论知识的部分。

2.行政学案例选取的时代性。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更要关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教师选取案例时要密切关注时代的发展,关注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公共政策问题,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深入的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

3.行政学案例问题的预设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课教师必须在上课前就将案例问题设置好并将问题的中心和答案控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计划之中。预设性是行政学案例教学必然要求,即便案例再恰切,若缺少预设的问题、引导及点评,都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并且,行政学案例的预设性还要求将所涉及的问题集中起来,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目的进行问题设置从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点。

4.案例分析过程的互动性。行政学案例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学生和老师双向互动的过程,失去了哪一方,案例教学都失去了其根本意义。学生要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并积极发言,教师要注重案例教学后的反思和总结,及时总结经验,必要时可记录成案以便于接下来行政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发展。

三、行政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课程中实施的时间较短,在现实教学中,还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1.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足。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降低,配合度低。一方面,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思维模式使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讨论。在学生看来,教学仅仅是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此外,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便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上课效率急速下降。另一方面,当前高校的考核与考试制度并未把案例教学纳入评分机制,大多数案例教学只是一种形式,并未引起学生和老师的重视。

2.教师技能与经验的缺乏。由于我国高校案例教学的滞后性,导致很多从事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缺少讲授案例技能的专业培训,并且“重理论、轻应用”的传统思维给教师进行案例教学设置了思想障碍。从课前的案例选取、课堂上的讨论分析再到课后的反思与总结,需要教师对课堂要有很强的把控性。由于很多高校老师不具备丰富的案例教学经验,导致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或“过度混乱”的两个极端场面。

3.案例库的建设与更新滞后。大部分高校老师依然沿用20世纪80、90年代编写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案例,而这些案例已不能顺应当今社会的变化以及行政管理学科自身的进步发展,本土案例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存在着不足。如此种种原因,造成了大量贴近现实、适应社会发展、实用价值强的本土案例的严重缺乏。

四、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应对策略

1.巩固学生主体地位。高校老师有必要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第一,教师应积极构建轻松自由的学习交流氛围,消除学生面对案例教学时的消极心态。第二,教师应积极开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自由交流的有效渠道。第三,教师应积极给学生创造发言机会,鼓励学生并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最后,教师应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依托,积极转变授课方式,倡导合作交流型学习方式,培育学习主体意识。

2.正确选取有效案例。“案例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教学的成败。”因此,高校老师在选取案例时必须要依照针对性、时代性、预设性、互动性的原则,重视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流程设计。既要有负责人来全程负责案例的选取和设计,又要求成员参与评审。评审的成员可以是学生代表也可以是其他任课教师。

3.恰当进行教师角色定位。在行政学案例教学中,老师主要承担组织和协调的角色。教师必须转变自身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例如:在案例讨论前的准备阶段,教师要选好案例并预设有效的问题;在案例的分析讨论阶段,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后的总结阶段,教师要做好评议,最好形成案例报告。

4.提高教师案例教学技能。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教师在做好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要通过参加一些培训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其次,教师还需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教师必须要掌控好课堂案例讨论的走向,使分析讨论有序的进行下去。

5.教师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科中的运用,要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核心。行政管理学科很强的时政性也要求教师自身行政实践的素质。因此,教师在假期或业余时间创造条件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管理活动,对提高案例教学有效性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美)小劳伦斯·E·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6.36.6. 

[2]赵宏斌,周伟.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74. 

[3]李庆钧.崔金云.公共管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 [ J ].扬州大学学报。2002:2. 

[4]余成跃.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探索,2011(3). 

篇9

(一) 教育政策伦理研究背景

教育政策分析是伴随政策科学和政策分析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政策科学和政策分析是在20世纪中期以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决裂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在公共政策科学和政策分析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研究重心的转移。在初阶段,停留于政策制定或规划的研究而忽视政策执行的研究,从70年代起重心就转向了对执行过程的研究。公共管理正是在“执行研究热潮”中,作为解决方法而出现的。[1]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民主、公正的教育管理价值理念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2]管理伦理学和公共管理伦理学,正越来越成为管理学科和公共管理学科中的核心课程和主流研究领域。相比于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教育管理无疑是更加需要伦理精神关照的一个特殊领域。[3]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政策伦理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二) 关于教育政策伦理的内涵

对教育政策伦理的研究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伦理的政策化,即研究某种伦理规范如何通过政府,以政策的形式加以制定和推广。如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框架来加强教育管理伦理的建设,通过法制权对教育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在舆论、良心等约束手段之外,另外开辟政策约束的通道,使道德成为公共生活中的普遍行为方式。二是教育政策的伦理化,即对教育政策进行伦理评价,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每一个教育政策进行审视。[3]教育政策伦理是指国家公共权力部门为实现特定教育目标,在调节与分配有限教育利益与资源的过程中所遵循的伦理价值原则。教育政策伦理的研究对象,就是政府教育部门在特定时期分配与调节教育利益与资源时,应该遵守的伦理价值规范与准则,即解决教育政策的“应当性”问题。[4]要正确理解教育政策伦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政策伦理是指“教育政策中的伦理”,强调的是教育政策的道德性,是人们对教育政策的伦理价值判断和道德追问,教育自身的合理性是教育政策伦理主要的实现方式。对于教育政策而言,其不仅要在整体宏观层面上接受公众的伦理价值评判,符合公共伦理精神;同时,在具体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应体现出最基本的“人本”伦理精神。

第二,教育政策伦理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政策活动过程之中的伦理规范与道德原则的系统总和。教育政策活动既涉及教育政策制定程序、立法等制度方面的安排,也涉及政策问题的择定、方案的规划、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具体的政策活动。教育政策伦理即是贯穿于其中的一系列伦理精神与道德规则的系统总和。

第三,教育政策伦理既包括一般伦理理论在教育政策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即运用抽象的伦理原理解决现实教育政策制定或执行过程中的道德难题与困境,也包括对教育政策系统这一特殊政治活动所进行的伦理学论证与考察。[4]

(三) 关于教育政策伦理的结构及内容

在现有的资料中,只在刘世清的《论教育政策伦理的内涵、结构与意义》中明确提到教育政策伦理的结构及内容,他从宏观、微观以及中观三个角度,提出了教育政策伦理的结构与内容。

从宏观层面讲,教育政策伦理主要针对政府部门代表的公共利益与政策指向的目标群体总利益之间的抽象关系,论证与建构公共利益公平与公正分配有限教育资源的伦理基础,也就是所谓的对教育政策的“正义”或“善”的伦理追问。从这点来看,教育政策伦理是对政策活动的普遍伦理规范和道德诉求。在这一层面上,教育政策伦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制定教育政策,解决教育问题的伦理依据是什么;制定公共教育政策背后的制度安排是否符合伦理要求;对制定的教育政策进行伦理论证,提供道德合法性的辩护;等等。

从微观层面上,教育政策伦理要解决的是政策主体(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与执行者)的个人利益问题,试图对政策主体的德性或职业道德问题作出回答。从这个层面来讲,教育政策伦理体现的是对政策主题的德行要求。这里的研究内容是教育政策伦理必须对政策主体在教育政策活动中正当与不正当的行为规范、职业伦理精神与信念、政策主体的权责、政策主体之间(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同事之间)、政策主体与组织之间的道德关系与要求等相关问题作出回答。

从中观层次上讲,“合乎德性”的政策主体在政策活动中应用与实践普遍的伦理规范,即政策主题应该通过具体的政策活动将普遍的伦理理论与具体的个体德行结合起来。在这一层面上,教育政策伦理主要研究:教育政策主体如何依据特定的伦理原理,通过公众赋予的公共权力,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合乎伦理或“正义”的制度安排;教育政策如何定位合理的伦理目标,选择正当的政策手段;对弱势群体采取何种措施进行伦理安排与制度补偿;等等。

(四) 教育政策伦理评价的标准

教育政策伦理的评价标准只有两点,一是公平原则,公平乃公正和平等,是教育政策伦理的首要标准。[5]从教育的本质和承担的社会责任来看,公平应是教育、教育政策的基本属性之一。[6]罗尔斯提出了机会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是制度伦理的原则之一,主要调节社会和经济利益的不平等问题。第一个原则优先于第二个原则,而第二个原则中的机会公正平等原则又优先于差别原则。[1]二是效率原则,效率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谈到教育政策效率,人们更多的是关注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投入和产出率,即效率的物质基础。教育政策满足效率原则要求,应从物质效率和道德效率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物质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投入和产出率;另一方面是道德效率,道德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政策主体的个体道德。[5]

(五) 关于教育政策伦理研究的意义

教育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是否合乎道德及价值规范关乎全国人民的利益,因此,教育政策伦理研究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教育政策伦理研究的意义可以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伦理学可以分为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从理论伦理学角度来说,教育政策伦理研究试图为教育政策提供伦理原则与道德规范的理论支撑,为教育政策理念、目标、原则等提供内在的道德“合法性”的证明,并对教育政策活动进行伦理价值以及道德规范进行论证,有利于拓宽学科基础,促进教育政策科学的学科发展;从应用伦理学角度来说,教育政策伦理研究是以解决教育政策活动中的伦理困境与道德难题为目的的,有利于深化与创新研究视角,把握教育的重大问题,有利于为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提供新的标准与参考。[4]

(六) 关于教育政策伦理现状

史翠苹从教育政策伦理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的缺失两个方面说明教育政策伦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并从教育政策自身因素(如政策的观念、体制、机制问题)、外部因素(如制度、经济、文化因素等)两方面分析我国教育政策伦理缺失的原因。[7]

此外,在教育政策伦理研究中还涉及教育政策研究伦理道德规范体系,教育政策伦理研究作为一种职业或是社会活动,研究者本身也需要有一套明确的伦理道德规范,要遵守客观性、对顾客负责、公众利益优先以及权利优于善的原则。[8]还有对具体的教育政策伦理缺失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如江应中的《教育资助政策的伦理困境与价值实现》。[9]

二、 研究视角

(一) 教育管理伦理视角

其实,在研究教育管理伦理的相关文献中直述教育政策伦理的很少,只是把教育政策伦理作为教育管理伦理的一个内容去分析。教育管理伦理研究主要把握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伦理关系,探讨教育管理理念、政策、制度与行为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的可能和路径,对教育管理活动中的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探寻教育管理活动道德实现的现实保障。[3]由于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如今更强调管理者的责任、以人为本、注重人性以及自律等伦理要求,在管理中强调道德性和管理者的伦理意识。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求管理者在实践中体现公正性。[10]

(二) 公共政策视角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是对现实的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进行调整。分析者在对政策目标的妥当性进行论证时,应当对政策的受益群体、非受益群体、负受益群体作出明晰而准确的区分,并进而对受益群体的幅度与分布、非收益群体的可能反应和负受益群体的受损程度等作出客观而翔实的说明,尤其是在对政策目标实现途径的合理性进行论证时,应当把公共部门对负受益群体的社会补偿明确计入政策的成本。[11]很多学者是从政策的环境、内容以及制定与执行主体等方面来探讨公共政策的价值和伦理关系。高红《公共政策规范伦理分析框架的构建》,通过考察3种公共政策理论框架对伦理研究的缺失,指出了伦理学思想渗透到政策研究的过程中的方法。文章主要探索的是寻找学科之间的结合点。杨军指出,现代社会的公共政策的价值判断应该以功利主义为准则,同时指出政策过程的价值失范表现,进而得出避免价值失范的途径是事前的评估与事后的问责。[12]

(三) 制度伦理视角

张烨认为,制度伦理是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价值诉求的契合点,他从教育政策价值特征的三个向度即价值选择、合法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制度时常扭曲制度伦理的一些表现来论证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都关联着制度伦理。因此,他认为从制度伦理的视角将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联系起来,考察两者的动态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对教育政策的分析才有可能更加科学,而制度伦理的核心就是公正。他认为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框架。[1]而教育制度伦理公正就是通过对教育制度伦理的价值论证,为教育制度伦理确立一种可能的实践伦理基础和普遍性的伦理规范基础。[13]王本陆也说过教育公正是教育制度伦理的核心原则。[14]弱势群体问题的日益严重,违背了社会公正原则。公正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理念和基本的行为准则。[15]

三、 教育政策伦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国内教育政策伦理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在许多方面需要改进。

在研究方法上,描述过多而哲学反思不够。从搜集的资料来看,大部分学者都采用理论的研究方法,而很少有实证研究方法,更缺少比较研究法。其实,在国外教育政策的伦理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很少有学者将国内的研究与国外的研究进行比较,这是较为遗憾的一点。

在研究内容上,比较分散而不成体系,有一些重要方面还没有涉及。这些不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理论研究薄弱,这极大地影响了教育政策伦理体系的建构。在检索到的文章当中,篇名含有“教育政策伦理”字样的只有6篇,这说明把教育政策伦理当做一个明确主题的研究还非常少。

笔者认为,导致教育政策伦理的理论研究薄弱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育政策伦理研究的复杂性。一方面,教育政策是教育管理伦理学的一个分支,而目前教育管理伦理学研究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很少,在缺少其母体的理论研究支持下,要进行教育政策伦理的理论研究是很困难的。另一方面,它又从属于公共政策伦理学的范畴,而这也是刚刚兴起的一门学科,理论研究也不充分。其次,教育政策伦理涉及了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对理论研究者的要求就非常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理论角度来分析教育政策问题。

四、 教育政策伦理研究的未来走向

教育政策伦理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有很多问题亟待人们去研究,笔者以为,其未来走向或者说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几点:

(一) 加强基本理论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没有正确丰富的理论指引,实践也不能很好地发展。教育政策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更需要正确的理论进行指导,这样才能有助于教育政策制定者更全面、周到地考虑政策的内容是否合乎全国人民的真正利益。

目前的教育政策伦理研究内容过于狭窄,主要集中在对其概念、内容及意义等基本层面的研究,同时还有围绕教育政策的公平、正义、保障个体的自由和价值、教育机会均等等方面的研究,但是没有深入,研究范围过于狭窄。方法过于单一,主要就是理论研究,且还是最初步的理论研究。因此,笔者以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更广泛的教育政策伦理研究。

(二) 加强国外教育政策伦理研究相关成果的进展介绍

教育政策伦理研究在中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的,而国外的研究早于我们十几年,但是我国对这方面的介绍却很少见。因此,国内学者应多关注国外的研究动态以及研究成果,分析比较,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为我所用,使我们的研究可以跟随时代潮流,尽快发展、完善。

(三) 加强学科的关联性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政策伦理是政策伦理和教育管理伦理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教育政策伦理均属于它们两个的研究内容,因此应该加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或者说可以综合研究,这样才能更全面地看待教育政策伦理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烨. 教育政策分析的制度伦理视角[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01).

[2] 郅庭瑾. 教育管理制度伦理问题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2).

[3] 郅庭瑾.教育管理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9).

[4] 刘世清. 论教育政策伦理的内涵、结构与意义[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05).

[5] 石火学. 和谐社会建设中教育政策伦理的选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1).

[6] 刘晓. 构建以公平为目标的教育政策[J]. 教育与职业,2005(13).

[7] 史翠苹. 我国教育政策伦理现状及其成因[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

[8] 陈能浩,李晓东. 教育政策研究伦理道德规范体系探讨[J]. 当代教育论坛,2004(01).

[9] 江应中. 教育资助政策的伦理困境与价值实现[J]. 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10] 张丹丹. 教育管理的伦理向度探析[J]. 教育导刊,2006(11).

[11] 朱光明. 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伦理问题[J]. 理论学刊,2004(06).

[12] 杨军. 论公共政策的“价值失范”[J]. 甘肃社会科学,2005(04).

[13] 刘歆立. 公共政策道德性及其意义初探[J]. 重庆社会科学,2005(07).

篇10

关键词:维果茨基 最近发展区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40

维果茨基(1896~1934)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创建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推动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发展,为现代心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为心理学研究留下了珍贵宝藏。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在其俄文专著《认知心理学》中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从事认知过程研究的每一位心理学家都应该承认维果茨基的著作对自己的巨大影响。”[1]维果茨基思想的核心概念“最近发展区”理论即来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完美交集。

1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内涵

“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简称ZPD)理论,是维果茨基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关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重要概念,“最近发展区”又译为“潜在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3]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与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今天儿童靠成人帮助完成的事情,明天他便能独立完成。这样,最近发展区将帮助我们确定儿童的明天,确定他发展的动态……儿童智力发展的状态至少可以借助他的两个发展水平――现实发展水平与最近发展区来加以确定”。[4]“最近发展区”的实质是现有的与潜在的认知机能之间的智力空间,“它说明学习者已达到的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的关系,即学习者心理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之间的关系。”[5]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存在“最佳期限”并由最近发展区决定,无论是超出最近发展区水平的教学还是降低最近发展区水平的教学,都是缺乏实效和兴趣的,只有适合儿童“教学最佳期”的教学才能对学生施加最佳影响。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和“强化”业已形成的原有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和“培养”潜在发展的心理机能。[4]即“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才能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促进个体技能训练获得最佳效果。

20世纪60年代,“最近发展区”理论得到西方学界尤其是美国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刻认同,并随之引发研究热潮。美国学者斯坦福(Steffe)在其专著中指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维果茨基对皮亚杰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它在构建主义中被加以重构……最近发展区表示着一个关联的但有着差异的意义――它超越了‘准备就绪’的观点”。[2]由此可见,“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推动和发展现代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 “最近发展区”理论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所倡导的教学观恰与教学本质暗合,对现代化发展式教学观的确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6],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积极吸取其科学和合理成分,不断创新和丰富实际教学创造了条件。“最近发展区”理论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以下内涵:

2.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建构主义思想

维果茨基认为:“复杂的认知结构是一个深深扎根于个体间相互联系和社会历史之中发展过程的产物”,[7]最近发展区在学习者的社会化过程和个体建构过程中实现。教育不仅仅是将知识传授与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努力改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实现学生思维观念、认知能力的自主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8]由此可见,学生的认知发展以社会资源为中介,以心理加工为手段,融合新旧知识经验,进而实现知识内化和行为示范,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社会建构主义思想,与“最近发展区”理论相契合。

2.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倾向动态集合理念

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基于对智力测量静态化,忽视智力发展动态特征的反对。“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其实质是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是螺旋式动态向上向前的发展过程,并在三个维度集合体现动态特征:一是教育资源的构成成分和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处于动态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时刻丰富和扩展,教学影响因素不断变化和改变。二是教育对象的发展水平和思想境界处于动态发展过程,学生从课程理论学习到思想内化,再到行为表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三是教学评价应该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之上实行“动态过程”评价,以便及时促进学生思想升华、行为规范以及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最近发展区形成。

2.3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立足多元发展环境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学生的发展水平来源于教与学之间的社会化层级重构,讲求教学建立在学习者的社会化过程和个体建构过程之上,认为学生发展水平的提高、知识领域的延伸和思维维度的拓展与其所处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的无形塑造密切相关。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环境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从宏观上讲,经济全球化带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全球化,扩大和延伸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环境领域和纵深,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微观上讲,学校环境的相对封闭性与社会环境日新月异使二者缺乏相互适应性,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明显日渐乏力。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立足多元发展环境时刻保持先进性和鲜活性的本质特征。

2.4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建立方向预设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思想观念的灌输为目标,教学理念被课程标准所限定,教学内容被教材所束缚,教学活动思路狭窄,教学陷入“死胡同”,学生产生学习困惑和教师增加教学难度。缺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制约了学生智力的个性化发展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教育理念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并致使学生无法从容获得切身体验。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建立在学生发展区基础维度之上,旨在主导预设教育方向和倡导自主构建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之下充分发展个性、开发潜能、体现综合素养提供方向和过程保障。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立足多元动态发展环境,处于学生发展进步的中间环节,着眼于学生与社会的相互适应和共同发展,并且有着自身独特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我们不断探索教育发展规律,创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Steffe L P. The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experiment :illustrations and implications [J].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02,(7):177-194.

[3]Vygotsky L S. Thought and Language [M]. Cambridge MA:MIT Press, 1978.

[4]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白学军.智力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6]王文静.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0,20(17):17-19.

[7]龚浩然.试论Л・С・维果茨基关于意识心理学思想[J].全球教育展望,1991,(5):1-8.

[8]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郭云龙(1985-),男,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