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学习知识竞赛范文

时间:2023-10-02 17:0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强国学习知识竞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强国学习知识竞赛

篇1

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化教育途径,将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及优秀思想在工科学生心中加以内化,并通过其平时的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外化,可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3.是构建工科高校中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体系的一种有益尝试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将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点。而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则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明确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重要使命。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对缺失的工科类高校中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体系,将使我们对大学建设规律、人才培养规律、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人才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当前工科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教育理念轻视传统文化教育中国高等教育长久以来,一直偏重于以市场需要、以应用型为导向,过分倾向于专业技能教育,将实用价值明显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放在教育的首位,“重理工轻人文”,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更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高等教育的文化修身实践功能已经很少实现了。而且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文理分科时已经被严重削减,进入工科类大学后被进一步削弱。很多高校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迎合社会需要,将目光仅局限在增加学生的就业率上,严重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这种情况在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各类工科院校尤为突出。2.传统文化课程及师资水平有限工科院校专业设置过窄,课程设置偏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传统文化课程开设较少,仅有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也仅限于通识教育类的公共选修课,且工科类高校文科的师资缺乏,相关教师的授课水平不高。加上学生人数众多,选修传统文化课程的机会很少,导致学生普遍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人文价值相对模糊,缺少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综合素养偏低。3.缺乏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途径虽然已经有很多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强烈呼吁加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但在当前的大学尤其是工科类大学中,还缺乏行之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大多数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仅仅流于形式,真正能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方式方法还比较匮乏。因此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工科类高校育人中的实现途径,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篇2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总结

《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按照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和实践活动四个序列,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指导思想

学校在认真解读《指导纲要》的基础上,围绕“核心素养”“德育课程一体化”这两个关键词,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学校三级课程的实施,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新六艺课程体系”,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内在德育价值,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个人修养。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重习惯、习方法、丰素养、厚人文

以“知品合一”文化为引领,以“完善和丰富国家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特色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围绕学生养成特色,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打造“新六艺”课程体系。“新六艺课堂”开设礼艺、乐艺、射艺、御艺、书艺、数艺六大系列课程。以“新六艺课堂”为依托,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在文化传承和立德树人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培养一代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气质的人才。

三、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形态

课堂是我们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依托学校特色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深入40+X的习惯养成模式探究,打造40分钟的新六艺主体课程,注重课后X延伸性学习,开设拓展性课程,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美德,化美德为快乐。

1.“新六艺主体课程”即基础性课程,主要指国家课程按照课程标准规范、高效执行落实好,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全面构建“40+x”学养课堂模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基于现代教学技术支撑下,学与教的课堂教学研究”,结合课程整合的理念,加强课程内、课程间、课程内外的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借助助学单、认知策略等,切实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积极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轻负高效课堂。

2.“X1”即知识拓展课程,主要就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拓展,旨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开设“经典吟诵”课,将国学经典、诗词吟诵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每日晨诵、课前五分钟的经典驿站等,增加诗词积累量,弘扬明德,开启智慧。数学学科开设“启智驿站”课,依据教材,以每个班级一个小版块作为驿站的形式开展,教师结合每周的“启智一刻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科学学科开设“趣味实验”课,以月课形式开展教学。体育学科低年级开设“柔韧操进课堂”,高年级开设“足球进课堂”,结合课堂开展教学,全校性普及足球运动。音乐学科开设“器乐进课堂”教学,通过器乐的学习使音乐教学丰富内容,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3.“X2”即综合特长拓展课程,主要指社团活动实施课程化管理,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高雅生活情趣。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占有比较突出的地位。我们计划把学校特色、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深入与延伸,让每个孩子得到最大的发展,打磨构建以培养学生的习惯为基础,充分挖掘孩子身上潜力的多元化x习惯养成特色校本课程群。每周三下午第一、二节课,学生自愿选择社团课程,全校走课学习。

4.“X3”即实践活动拓展课程,学校以“经典传承,放飞梦想”为主旨,为学生搭建各种传统文化体验平台,重拾文化信仰,回归智慧生活。如围绕中华传统佳节,开设习俗体验活动;将至真纯善的“德音雅乐”引进校园、融入课堂,学生每月学唱孝亲感恩歌曲,长养孝心和恭敬心,培育感恩意识;依托黄金河度假村这综合实践学习基地,倡导师生家长参加系列实践活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红色经典。

( 二)课程实施建议

1.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基于语语文学科的书艺课程——一至五年级开设书法飘香、阅读写作、经典吟诵等技艺课程,让学生寄情书画,畅游古文经典,培养学生做一个勤于书写、善于表达且富有底蕴的人。全校开设硬笔书法课;一至五年级开设阅读写作课、经典吟诵课程,通过诵读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诵读》,加大诗词背诵积累量,充分利用每日晨诵、语文经典驿站及地方课程时间,引领学生感受先贤教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展汉字听写大赛、读书故事分享、国学达人挑战赛、诗词大会等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读经典、诵经典、沐浴经典,提升人文底蕴。

基于数学学科的数艺课程——各级部依托课堂借助导学案和思维导图创建“工具撬动智慧创造”的学科内课程整合的课程建构。

开学第一课,教师和学生分别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教材的梳理,重组先关内容绘制目录树和思维导图,重组教学内容,实现学科内的整合。在学习的过程中选择其中的一两个单元,通过导学案实现单元内的知识整合。

数学教师还可以依据个人教学风格,定位自己的教学特色。结合任教学段的教学模式和多年教学工作中形成的教学风格,自己定位一个教学特色,借助课堂教学,在不断的实践验证中逐渐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数艺课堂模式。

基于体育学科的射艺课程——我校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每间周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足球运动纳入大课间,开设足球技术指导课,分层提升学生足球能力。每节体育课都有针对足球基本功的“5分钟课课练”:低年级主要是熟悉球性,学习揉球、踩球、脚背正面颠球等基本技能,四年级则学习多种部位颠球等相对复杂的技能;五年级学生学习的范围涵盖踢球技术、接球技术、运球及运球过人、射门等。以球促智,构建以足球为原点的足球文化课程体系。

基于音美学科的乐艺课程基于音美学科的乐艺课程——以音乐为元素的所有称为美的教育。

2.三级课程相融重组

课程统整绝不是信手拈来,亦非是课程的叠加,更不是为整合而整合的几次主题活动,它的核心是基于标准朝向核心素养。也就是说我们应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为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而这一具体化的过程需基于对课程标准精准的理解与分解。

基于课程整合的御艺课程:国家课程综合实践与校本课程的整合:开心农场课程是我校多年来最受师生青睐的校本课程之一,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热爱生活。

传统文化与经典诵读的整合:将地方课程中的《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诵读》整合,分年级有计划进行诵读,并将“吟诵”引入到教学中,学习中国式读书法,还原汉语言文字本来的声音;充分利用每日晨诵、语文经典驿站及地方课程时间,引领学生感受先贤教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展班级诵读检测、诗词大赛、国学达人挑战赛等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读经典、诵经典、沐浴经典,提升人文底蕴。

(三)课程评价

1.规范基础性课程的评价。

通过单元检测、音体美学科的抽查等,注重对学生基础学科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

2.完善拓展性课程的评价。

拓展性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表现性、表演性、竞赛性等评价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表现性评价,主要观察学生平时参与的态度、方法等作为评价内容给于评价。

表演性评价,通过学生特长专项表演情况进行评价。

竞赛性评价,通过组织知识竞赛方式对学生作出评价。

3.加强管理过程的评价。

美德章:在班级层面,学生通过日行一善、学习进步、热爱读书、午餐保洁、志愿服务班级、家庭习劳知感恩、特长发展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在评价卡上争取得到“美德章”。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小组成员等都参与评价,从多元智能的角度多元化评价每位学生的综合发展状况,既体现共性,又关注个性差异,在引导全面发展的同时鼓励个性发展。

篇3

关键词:高职生,诚信,问题,对策

 

一、 诚信素质与高职生成才

诚信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现代汉语词典》把“诚信”解释为:诚实守信,讲信用,守诺言,办实事。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诚信对于高职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首先,诚信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它要求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做到以诚待人,以诚行事,以诚立信,努力维系整个社会的规范有序与和谐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古籍《管子·枢言》指出,“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诚信是天下共识形成的关键,只有诚信才可能使社会形成一个统一体,进而形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诚信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稳定、和谐、富强的社会。

其次,诚信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素质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而诚信历来被认为是做人的第一要义,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所谓“人无信不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国学者李福君认为,“未来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技能,更要拥有诚信、合作精神。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应该是这样的人。”[1] 因此,高职院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积极的贡献。

再次,诚信素质是成功就业创业的必备条件。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是各种类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最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支撑,是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始终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毫无疑问,高职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创业,要想在这个世界上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把诚信作为最基础的价值观和最基本的文明素养,作为自己的道德根基、人格底蕴、立世之本。论文参考网。

二、 现阶段高职生诚信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处在一个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旧的价值体系已经被打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时代要求的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加之学校道德教育的空泛化等多方面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职生诚信缺失和行为失范。当前,高职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费诚信缺失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学生应当履行按照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的义务,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的不予注册。尽管如此,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欠费现象却比较普遍,已成为令学校感到棘手的一大难题。据河北省一所高职院校财务处的报告,该校1万多名学生中有近2000人欠缴学费,差不多每6名学生中就有1人不缴学费,甚至还有学生大学3年都没有缴学费。欠费学生中,除了少数确因家庭经济困难缴纳不起,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缺乏诚信而恶意拖欠学费。他们把从家里带来的学费挪作它用,超前享受和消费,或者买笔记本电脑,或者买数码相机,或者买名牌服装,或者用于恋爱开销,等等,对自己拖欠学费表现出不负责任、不以为然的态度。

2. 学业诚信缺失

目前,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作为教学与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高职院校仍然以学期期末考试为主。少数高职生平时上课的出勤率极低,经常以各种借口“请假”逃课,甚至无故缺课,直到期末考试前几天才“临时抱佛脚”。有调查显示,高校学生的逃课行为与考试作弊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不想认认真真地耕耘,但想轻轻松松地收获,唯一的选择便是弄虚作假,以期蒙混过关。

3. 交往诚信缺失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言必信,行必果”,否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无论是师生交往,还是同学交往,贵在坦诚相待,彼此信任与合作。一些高职生由于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诚信,自私虚伪,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不和谐,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4. 求职诚信缺失

高职生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高职生与招聘单位双方提供的信息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求职与招聘活动的成败。有的高职生不是如实地向招聘单位宣传自己和推销自己,而是通过制造虚假履历,试图获得面试和就业的机会。另外,就业协议书实质上是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经过相互协商后所达成的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有的高职生对待签约不够认真负责,签约后竟然擅自违约,给用人单位以及个人造成无谓的损失。

三、 新时期加强高职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高职院校应当把加强高职生诚信教育作为创建和谐校园、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切实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第一, 重视加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树立诚信理念。

在当代中国,已经建立和正在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的信用经济。由于市场经济崇尚多元经济、多元利益,如何在多元之中有主导,多变之中有主线,多样之中有主体,坚持和弘扬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无疑成了新时期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诚然,“任何个体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人的各种思考、判断以及选择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学习、教育和实践的过程,它必须以人类的文化知识的积淀为前提。”[2](P76)这就要求必须充分发挥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高职生,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全方位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和引导高职生牢固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道德观,坚决摒弃金钱至上、重利轻德的观念和行为。

第二, 改革创新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把诚信教育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建设之中。

据国家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56%的职校生对所开设的基础性、常识性课程总体评价不满意,100%的人认为基础课程需要改革。职业教育实质上是就业教育,旨在“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高职院校应切实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办学方针,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使职业特点更加突出,使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一方面,要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能力为核心,进行职教课程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德树人,把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所有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实现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专业课教师应在传授技能的过程中渗透更多的文化内涵,教会学生做人的方法,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文化课教师应从学生的专业要求出发,教会学生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着眼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这是因为,“教育内容即使是正确的、科学的,也都要经过主体的情感过滤,才能内化为他们的心理成分。”[3](P290)特别是在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时,“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4](P117)

第三, 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注重诚信素质的养成。论文参考网。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力的载体,是高职院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师生价值目标、思维方式、学习方式、行为范式和生活方式的结晶。”[5](P81)它深植于全校师生的内心深处,对其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大力推进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建设。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教师是一个教育基地,是一个动力源,是一所德育学校。”[6](P77)高职院校党政干部、专职辅导员以及所有专兼职教师都有育人责任,理应时时处处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论文参考网。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讲座、演讲、征文比赛、知识竞赛、书画摄影、社团活动等,立足高职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着眼实践,注重养成,把诚信观念变成高职生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三是发挥网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诚信教育要主动占领网络教育新阵地。校园网应针对高职生学习、生活、交往和就业中的具体诚信问题,有的放矢地组织有关诚信素质的学习讨论,把校园网建设成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使诚信教育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总之,高职生诚信素质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高职院校要以高职生成才为中心,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科学规划新时期加强高职生诚信教育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体制机制,形成全校上下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高职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建新:一道待解的诚信考题[N] 中国教育报,2008-2-16

[2]陈成文、阮剑兰: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5)

[3]章毛平:关于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理性思考[J] 东北大学学报,2006,(4)

[4]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钱勤元:论大学核心竞争力[J] 河海大学学报,2003,(12)

[6]田建国:高等学校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几点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2006,(8)

篇4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断层

中国分类号:G455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总书记在十中再次确立的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课题,实现文化自觉与树立文化自信已成为我国21世纪中期的前沿文化理论研究与发展主流。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当代优秀文化的集结着、实践者和创新者,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上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与期待。但是,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知之甚少和自信心不足的特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出现传承断层。到底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方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是我国高校教育急需解决的一大课题。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基石

“文化自觉”是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的,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而文化自信就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和信心。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但同时,伴随着民族兴衰、国运沉浮,我们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不时出现“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两种倾向,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对文化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现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民族瑰宝,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国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为人之道,强调“人以德为本”的贵德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感恩、孝道,强调“德以孝为本”的孝悌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为贵,和而不同”、“强不执弱,富不侮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人类文明、智慧的极致,在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熠熠生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出发点,又是文化自信的落脚点。培养文化自觉必须以文化反思为前提,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深度、广度、宽度的认识与熟知的基础之上。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是实现新世纪中国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基石。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世纪大学生人群中的断层问题

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传统文化。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社会发展进步到现阶段,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信息全球化的当代,人与人的交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碰撞逐步增强、增多。然而,随着21世纪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处于改革开放思潮中社会新技术、新思潮的前沿群体――大学生,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却是不了解、不反思及至不自信。

新世纪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的形成对中国文化建设事业来说至关重要。但是,从现实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止于至善、天人合一、宽和仁义、民族大义、忧国忧民等传统优秀思想的了解少之又少,导致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不认同、不自信。试想,对于一个对本民族的文化都不了解的群体,将何以去热爱自己的民族?

对文化内涵的模糊化、对文化思想体系的无序化,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树立。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已然让我们将来的社会精英逐渐淡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迷失在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追逐中,忽视了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之下衍生的却是对外来文化不分良莠地盲目崇拜与对自身文化的片面否定,是拜金主义、信仰危机及道德问题,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断层与核心价值观的错位。

三、新世纪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实现路径分析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之上的,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需要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只有充分地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对自己的文化坚守坚信,在多元文化下,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文明。基于此,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就必须立足于现实的社会教育条件,将传统文化入体制、进校园、进课堂,使当代大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树立文化意识,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

立足现实教育条件、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近几年我国教育体制领域大力推进的一种培养大学生人格信仰的项目。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更有利于以尚德精神、爱国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为核心的人为精神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高等院校应当立足于现实的社会教育条件,转变观念,改革课程设置,将传统文化进校园,从实践角度创建大学生文化知识思想结构,树立全新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直接体现人才培养的理念,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培养过程。从目前高校对各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基本都是从专业培养角度进行定位,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少有体现。即使有所反映,通常也会被归结为是对政治、思想层面的要求,因而在课程设计上这一培养目标通常由政治思想课程的设置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这种定位所体现的正是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忽视。在这种教育理念下,人文精神的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仅仅是作为一个口号存在了。因此,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首先要革新观念,重新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凸显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

(二)根据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将传统文化入校园、入课堂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断层,归根结底是长期以来功利性的教育模式下导致的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不自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对本民族优秀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没有基本的认知,就不可能有普遍的认同。因此,对于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应当在对培养目标进行重新设计的基础上,改革课程设置,研发并增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课程设置的方式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经典的人文科学知识,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

此外,高校还应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提倡、鼓励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主旨的校园实践活动:通过校园网络,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社区,供学生学习、讨论或开展师生对话,充分发挥校园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优势;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古典诗词朗诵会、演讲比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通过邀请国学名师讲座、学术沙龙以及书画作品展、征文比赛等活动的开展,尽可能凸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的精神,使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浸润、滋养,使他们的社会使命感增强,民族文化底蕴得到全面提升。

(三)追寻历史脉络,培养故土情怀

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历史的印记会勾起人类对往事的追忆,历史的存在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决定着人类如何以自律的精神驾驭飞速发展的高科技。历史的脉搏告诉我们,要站在故土的情怀之上以民族文化大同的心态在反思中树立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以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为路径、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新世纪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树立同样也离不开历史的轨迹。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广博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滋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浩瀚泉源。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还应当通过历史的路径,追溯并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实现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解读与最终认同。据此,高校可以通过以传统优秀文化为蓝本的历史知识竞赛、历史传统文化思想的辩论赛、放映历史文化纪录片、游览博物馆等形式进行历史文化疏导,开启校园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传统文化入体制、入校园、入课堂。

(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大学生对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的正确把握

路径关系全局,方向决定成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对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的正确把握。各个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融入国民教育建设的过程中,使得当代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意识,主动地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继承中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

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高校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要坚持不断创新,深化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方面,不断地探索创新,将大学课程的设置和市场的需要紧密的结合起来,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所需要的精英人才,使得大学生牢固树立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文化自强。

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2]温立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开展》.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3]朱萌、张立成.《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