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外阅读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02 16:5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课外阅读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增加课外阅读的内部动力
激发兴趣,克服惰性,培养勤奋执著的求学精神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了兴趣,就会愿意主动去了解它、研究它。经过长期培养,学生就会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1.语言激励
语言激励就是在课外阅读课上,用鼓励、表扬的形式激发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逐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喜欢上课外阅读。
在一次阅读课上,我让学生自由地谈谈对自己所读的课外书的感受时,一个学生说,他看了《水浒传》中写武松的内容后,认为武松很勇敢,我们也应该学习武松的勇敢机智,面对困难不畏惧、不退缩的精神。我听后不是直接让他坐下,而是对他进行了表扬,夸他是一个看书很仔细认真、肯思考的学生,而且能将看到的内容和体验推广到生活实际中来,其他学生也给了他掌声。这种鼓励、表扬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渐渐愿意去读,并且在读中学会思考。从以后的几次课外阅读课上,我发现这个学生每次发言都很积极,还能积极向其他同学推荐一些好的有意义的课外读物。
2.活动激励
比如举行一些阅读比赛、读书报告会、故事会等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表现欲,使阅读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中去,让他们觉得阅读就是享受,还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这些都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关键。
目前,不少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经常组织和开展这些活动。学生通过阅读比赛相互竞争,相互比较,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增强了探索更多知识的欲望。通过读书报告会、交流会,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的乐趣,从阅读中感受快乐,展示自己的个性。
二、传授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了兴趣后,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果呢?这不仅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还需要教师教给他们一些正确的课外阅读的方法。
1.学会选择课外读物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指导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优秀的课外作品。选择课外读物时,学生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特点的书籍来阅读。内容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太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多大价值,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内容太深,也会让学生觉得晦涩深奥,从而失去对阅读的热情。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过渡阶段,认知还没达到一定的程度,可以推荐一些童话、寓言、科普读物给他们看。其次,要学会从众多书籍中挑选出好书来阅读。主要程序是浏览、比较、筛选。一开始可对一些书作大概的浏览,把中意的书籍挑选出来,再对这些书籍进行相互比较,最后从中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读物。
2.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学生读书时一边读一边思考,在文章中作标记,才会对文章有所感悟。具体有以下几项实用的方法:(1)在文中作标记。目前,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课本中已经明确地提出读书时作标记的要求,并标明了作标记的方法。如在重要的词或句子下加点,在不懂的地方打“?”,在意义深刻的句子下画横线,等等。学生可以利用作标记的方法来控制自己对阅读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为丰富知识,打下坚实的文化积淀有重要的作用。(2)批注。批注也是更好地深入理解课文的一种方法。学生看到精彩的片段而有所感悟后,可以随即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意见、感受,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把读书心得注在书上,可就字、词、句、段、篇作批注,也可将读这本书的心得写在书末。
三、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保证课外阅读的效果和质量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学习了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为课外阅读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但还不够,还需要积极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
1.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
为了避免一些小学不重视课外阅读的现象,我们应从时间上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教师可以通过开设自由阅读课,少布置家庭作业等途径来调整。少布置家庭作业也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当然这还需要家长的监督和通过必要的阅读任务来调控。
2.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外阅读材料
篇2
摘 要:在现代社会,要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常运转,离不开阅读活动;要使后人学习前人所创造出来的经验,也离不开阅读活动。作为大学生他们处于摄取知识的最佳时间:一、他们自身有一定的水平;二、又处在一个大的学习环境中。况且阅读又是了解外面世界、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满足个性需求的最重要的一个手段。本文调查发现藏族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课外阅读活动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339名藏族大学生课外阅读问题进行调查与探索。笔者实际发放问卷339份,收回338份,其中有效问卷335份。根据调查结果找出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一些策略,为藏族大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高校藏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一、理论概念
(一)阅读的定义
目前国内并无统一定论,本文采取《当代语文教育学》(2005)①为阅读所下的最新最全面的定义:阅读既是一种个体的社会性的活动,也是个体的心理活动过程。其本质应该包括两方面:
1、阅读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
首先,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认知活动。阅读的过程就是阅读的主体把外部语言信息转化为内部语言信息的过程。其次,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在阅读主体力求掌握阅读客体的过程中,必然导致主体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2、阅读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首先,阅读过程是阅读主体对客体的构建与创造。阅读主体在对客体的动态把握与构建的同时,还会以自己富于个性、时代性、创造性的理解,赋予客体全新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其意义与价值得到不断的开拓与重建。其次,就阅读主体与作者而言,阅读过程也是阅读主体以阅读客体为媒介,与潜存于客体之内的作者进行着一种心灵的交往与对话。再次,从阅读主体与人生社会活动的角度而言,阅读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消费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实现了作者的精神文化生产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阅读主体自身和社会意义的成长。最后,阅读也是阅读主体在生成与建构客体意义的同时,在客体之中重新发现自我,建构自我的过程。
(二)课外阅读的定义
学生自由选择或经教师指定,在课外阅读的各种书籍、报刊(不包括教科书)。有益的课外阅读能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扩展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正当的兴趣和爱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课外阅读现状
(一)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态度与所用阅读时间
根据数据看,在所有被试学生中,有87.98%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很有帮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总体上藏族大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知是很清楚的。这与笔者的预期不谋而合。
其次是认为“课外阅读不是很有帮助”学生所占比例,比例明显减少。持这一观点的仅有11.58%学生,最后是表示“课外阅读没有帮助”这一观点。在所有的被试学生中,仅有2.43%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没有帮助”。但从学生每周平均课外阅读的时间来看,情况如下所示:被试学生中平均每周进行五小时以下课外阅读的所占比例高达78.17%,而每周进行大于10小时课外阅读的所占比例仅有4.57%。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藏族大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知态度是非常端正的,绝大多数被试学生都认为课外阅读很重要、很喜欢。但他们在实际阅读上所花的时间长度来看大多数学生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都达不到一个小时,所以被试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处于“高热情,低行动”。
(二)阅读语种
根据被试学生阅读时所选择的语种情况来看,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汉语―53.32%。其次是34.17%的藏语阅读者。随后是所占比例为7.55%的英语阅读者。最后是其他语种,所占比例为4.88%。藏族大学生的母语虽是藏语,但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时更青睐于汉语。
(三)课外阅读目的
从述数据可以看到,课外阅读的目的中认同最高的是对阅读的感兴趣,所占比例为25.77%,这就说明作为大学生,他们对课外阅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居于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发展个人的特长和找与学校课程有关的资料,所占比例总和达到45.40%。这个结果说明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一定的功利性。有18.49%的学生表示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是消遣休息,放松身心。而表示进行课外阅读没有目的,随便看看和表示其他原因的仅占10%左右。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阅读时间短及建议
大多数藏族大学生认为课外阅读非常重要,但他们在实际阅读上所花的时间长度来看大多数学生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都达不到一个小时,藏族大学生对课外阅读处于“高热情,低行动”。所以,藏族大学生应将对课外阅读的热情和兴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让自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自己的学习生活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母语阅读少及建议
阅读语种方面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汉语,也有少部分学生选择了英语和其他语种,这就说明随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生们在课外阅读语种方面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开放化,这是一个值得的骄傲的情况,但是藏族学生在阅读母语书籍方面的情况,不得不让人担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发扬好、继承好具有我们民族特点的一些文化,包括语言。
(三)阅读功利性强及建议
大部分藏族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很有功利性。由此可见已经进入小小社会的藏族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定位和伴随着担忧。所以大部分同学的课外阅读离不开与课程有关的资料,离不开与个人发展有关的领域。笔者认为,这不能说是不好,也不能说是好的。因为大家都知道阅读本身的目的不是考试、也不是就业。阅读使人丰富、使人机智、使人豁达。阅读可以伴随我们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杜笑眯.谈英语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J].教学月刊:中学上旬版,2008(5).
[2] 段自力.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策略调查与后摄自主课外阅读[J].外语界,2006(3)
[3] 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2005)
篇3
一、重视评价课外阅读过程的原则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评价建议”中强调:“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甄别、选拔、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正确的评价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况,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发展需求。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可见,对学生的评价来说,过程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评价都是必要的,但是要更重视形成性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旨在激发和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质,强化和改进学生的学习过程。终结性评价的目的在于对学生某个阶段完成的任务情况作出总结性的评价。过去,我们对教学的评价,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这实际上是一种十分功利主义的做法。从课外阅读的过程来看,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其成效。因此,我们的评价更要注重课外阅读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收集能够反映学生阅读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淡化对课外阅读结果的评价。
二、强调对课外阅读进行激励性评价的原则
课程标准关于评价的建议之一是改变过分强调评价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因此,课外评价绝对不能用一种固定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也不能局限于冷漠地、严肃地评价,而要发挥其激励功能。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及时对每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表现作出恰当的赏识性评价,赞赏每一位学生对课外阅读作出的独特评价。我们要用热情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要用赞赏激发学生更大的潜能。因而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评价中,我们应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求全责备,多一点热情赞赏。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实践证明,当一个人的努力获得他人的肯定时,他会产生更大的动力。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很强,更渴望获得外界的积极评价。
三、课外阅读评价应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原则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评价建议”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因此,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这种解读如果与传统的见解不同或者学生的关注点不同的话,我们应对学生的创造性见解予以鼓励。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当然,部分学生由于阅读能力较弱,对文本解读较浅,教师也不应批评甚至无意中嘲笑、讥讽学生。教师应该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对文本空白品得具体化,也丰富了作品的意蕴。在这种创新阅读中,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果,获得了身心的愉悦。而教师的开放民主的评价态度,为学生的人格发展提供了广泛的阅读空间。作出个性的解读,而不要囿于成见缩头畏脑,不敢表达自己见解。
例如在阅读《简·爱》时,也有一些女同学对简·爱的选择不以为然,认为简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应该说女生这种见解更多是受了当今奢华世风的影响,是不够正确和全面的。但是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见解强加批评的话,会使他们失去对课外阅读的信心。教师只能因势利导,分析女生误读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她们的价值观,从而帮助她们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婚姻观。
四、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篇4
【关键字】小学生 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
国家教育部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145万字,要使学生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因此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也是开展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调查对象及方法。为了解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习惯,本人自编调查问卷共10项,采用封闭形式,对红谷滩新区实验学校三、四、五、六年级的83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34份,回收调查问卷811份,其中有效问卷772份,有效回收率为92.6%。
2.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动机。
1)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通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小学生喜欢和比较喜欢课外阅读,不喜欢课外阅读三、四年级所占比例为7.2%,五、六年级所占比例为0.6%。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有课外阅读的兴趣。
2)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动机。通过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小学生选择童话寓言类故事书和作文等辅导书籍进行课外阅读,阅读的动机集中于“学到知识、增长能力”上。由此可见,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明确,阅读动机积极。(如表1)
表1 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及动机情况表
(2)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调查表明,课余时间小学生用于看电视或者玩耍的时间明显多于看课外书的时间,而且,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为30分钟左右,每天花2小时以上时间看课外书的比率很小。(如表2)
表2 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统计表
3.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通过调查发现,96%的小学生希望或者非常希望阅读课外书时有人指导,有主动学习的欲望,而且大部分小学生有做笔记或经常做笔记的习惯,但是三、四年级有11.5%的学生,五、六年级有10.6%的学生从不做笔记,这22.1%的同学值得我们重视。(如表3)
表3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情况表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认知与行动反差明显。虽然学生对课外书的喜爱程度较高,但是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其主要原因有:课外阅读氛围不浓。一天24个小时当中,小学生只有7个小时是在学校度过的,其余的17个小时都在家里度过。处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回家后没有同伴的影响和交流,父母又忙于家务,没有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读书,自然没有读书的氛围,导致小学生不愿意进行课外阅读。
2.内容的选择急功近利。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生都选择作文类等利于提高考试分数的教辅书籍进行课外阅读,而对于那些具备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能够真正滋养心灵的经典名著却很少问津。究其原因,大部分家长关注的是小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而无暇关注或很少关注课外阅读。除此之外,我国目前考试机制、评价机制也会影响到小学生课外读物的选择。
三、改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建议
篇5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 课外阅读环境
一、前言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指的是农村地区为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供的外在条件,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提供的条件。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对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拓宽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课外阅读环境建设根本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因此,本文选取了一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又具有代表性的舒兰市某农村小学,结合当地实际,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性的对策和建议。
二、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现状及成因分析
1、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现状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现状,此次调查随机抽取舒兰市某农村小学20名教师和50名五六年级组的学生,共发调查问卷50份,并对该校的部分老师和小学生进行访谈,做详细记录,调查结果如下:
(1)舒兰市某农村无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该农村小学只有中心校有一个图书室,基本不对外开放。农村里没有专门的书店,村上和学校里都未曾组织过与阅读相关的文化活动,文化氛围比较单薄。
(2)农村小学教师思想落后,课堂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经统计调查,舒兰市某农村小学中,60%的教师不支持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30%的教师支持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是需要家长配合,才会有好的效果。
(3)家长们自己没有阅读的习惯和买书的意识,家中基本没有藏书,家长对子女的课外阅读支持与指导也不足。
2、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成因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完全有经济条件进行课外阅读,但是为什么小学生课外知识还是如此贫乏?我们将从社会、学校及家庭的角度对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1)农村整体文化氛围淡薄,没有足够的书籍用于阅读。
近些年,农村建设飞速发展,但是公共文化设施几乎没有什么改观,农村没有图书馆甚至连像样的书店都没有,最近国家大力推广的“农家书屋”工程在舒兰市农村还没有启动。文化氛围本不浓厚的农村,人们阅读意识就更加淡薄。
(2)农村小学教育观念落后,学校和教师对课外阅读环境营造不足。
学校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农村教师仍秉承应试教育,将课外阅读和知识传授对立起来,忽视课外阅读对学科学习的促进作用。教师本身没有良好阅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只依赖教学参考书,不备课直接授课现象司空见惯。学校内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过于匮乏,老师和学生没有充足的书籍来源。
(3)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孩子学习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
家庭是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和阅读能力发展的起点,农村绝大多数家长受教育程度低,他们认为读书就是学习课本和教辅材料,接触太多的课外读物没有什么益处,有时还会影响学习成绩。文化程度制约了大部分农村小学生家长的阅读能力,根据对样本50名小学生的走访调查,发现90%的小学生家长只受过初中及以下教育,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学生特别是低端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改善课外阅读环境现状的对策
面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的现状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发现农村阅读环境的营造并不容易,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相互协调,共同努力,结合舒兰市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现状,在此提出几点改善建议:
1、学校和教师要转变观念,做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考试方式更侧重于学生能力的考察,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学校应认真贯彻素质教育,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应多购买一些适合教师和学生的课外读物,发挥图书室的作用,定期开展一些与阅读有关的文化活动。
2、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小学生年龄小,需要教师引导养成良好课外阅读习惯。教师要将课外阅读和知识传授结合起来,帮助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并进行一些读书方法的指导,坚决杜绝教师不备课直接授课的现象出现。
3、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营造家庭阅读环境。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不能忽视孩子的课外阅读,也不能将孩子教育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要多给孩子买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同时在空闲时间也要多读书,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4、转变社会阅读观念,完善图书设施,大力扶持文教事业。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农村要积极开展国家大力推广的“农家书屋”工程,在经济比较好的农村建设图书馆,扶持农村图书行业发展,开展一些与阅读相关的文化活动。
四、结语:良好课外阅读环境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推动了语文教学的发展和小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还会带动整个农村的文化建设。只要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为小学生营造理想的阅读环境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崔素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问题研究――以山东省东明县农村为例[D]. 重庆:西南大学,2010
[2]陈志其,杨三然.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调查研究――以某区农村为例[J]. 基础教育,2012,8
[3]陈虎.浅谈如何开展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魅力中国, 2010,06期
篇6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读书日。安徽自古就是个散发着浓郁书香的地域。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读书场所。针对安徽部分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我们选择了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等大学,采取了随机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现根据回收问卷的统计情况作具体分析。
2 数据分析
2.1进行课外阅读了吗
四个选项选“每天”占7.81%,选“经常”占40.10%,选“偶尔”占48.96%,选“从不”占3.12%,甚至“偶尔”比“经常”还多占近10个百分点,表明安徽省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愿意课外阅读的学生不到被调查人数的一半,能坚持每天课外阅读的学生更是少得可怜,在随机采访中很多学生表示,高中时拼命地想抓住每一分钟去学习,到了大学就放松下来,主观意识的懈怠使得课外阅读被更多其它的休闲式课外活动方式所替代。
2.2课外阅读文献类型
安徽省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途径首选“图书”,占55.21%,选 “期刊”占18.23%,选“报纸”的8.33%,选“视听资料”的占5.21%,选“网络资源”占13.02%。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便利。以前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渠道是图书,现在期刊、报纸、视听资料、网络资源也成为大学生课外阅读部分的载体,尤其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资源、电子书阅读器、MP4等电子产品由于其便捷、信息量大成为大学生的新宠,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但数据显示:图书仍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最爱。
2.3课外阅读的作品题材类别
选“文学类”占65.10%,选“科幻类”占6.77%,选“新闻类”占14.06%,选“综艺类”占11.98%,选“教辅类”占2.08%。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阅读种类比较广泛,其中“文学”类最受大学生欢迎,对“新闻”、“ 综艺”类的选择显示大学生与中学生相比其阅读取向的变化。
2.4课外阅读文献来源于
选“学校阅览室”占34.37%,选“图书馆”占44.79%,选“网络”占12.5%,选“购买”占8.33%,选“订阅”占0%。由此可见学校图书馆与阅览室成为安徽省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阵地,两者所占比例将近百分之八十。这与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及安徽经济欠发达的地域特征有极大的关联性。除图书馆外,“网络”阅读成为大学生的最爱,这也让我们应该警惕当代少部分痞子作家、网络所形成的哗众取宠的泡沫文字,不但让学生读而无益,反而迷惑了大学生的正确的选择目光,使其成为迷惘一族。
2.5课外阅读的目的
安徽省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选“阅读教学参考,查找文献资料”占31.25%,选“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占43.75%,选益智休闲,提高修养”占15.10%。选“了解历史社会和国情”的占3.12%,选“娱乐消遣”占6.77%。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加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大学生的压力和紧迫感加重,他们亟需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故而“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很正常地成为大学生首选,它与“查找文献资料”构成选项中的四分之三的比例。除此外,提高修养、娱乐休闲也成为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之一,但比例较小。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的种类不断增多,功能增强,但其拓展知识的功能仍被喜欢课外阅读的大学生放到了第一位,娱乐休闲等居次。
2.6最喜欢的阅读内容
选“文学”占67.71%,选“历史地理”占10%,选“经济管理”占5.73%,选“艺术”占10%,选“科技”占1.56%,选“语言”占1.04%,选“医药卫生”占1.04%,选“政治法律”、“环境科学”、“外交”、“哲学”、“农林科技”各占0.52%。
由此可见“文学”由于其生动蕴藉、审美冶情仍是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旋律。
2.7课外的专业阅读
选“要进行大量课外专业阅读”占39.06%,选“看情况读一些专业书” 占52.08%。选“没必要看课外书看课外专业书”占2.6%,选“其它”占6.25%。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仍赞成课外需进行专业阅读,这与第五题的大学生阅读目的的取向是一致的。
2.8认为课外阅读需要老师的介绍或指点
对此选题认为“很需要”的 占13.54%,“需要”占51.56%,“不需要”占19.27%,认为“无所谓”的占15.62%。大多数大学生希望在课外阅读上得到老师的指点与引导。
2.9对于学校或老师在课外阅读上的帮助满意度
选“很满意”的占26.56%,“满意”占37.5%,“不满意”占14.58%,“无所谓”占21.35%。我们注意到有近四成消极观点,这意味高校有部分教师在此项工作上的不作为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显现安徽省高校教师在此项工作上的任重道远。
2.10学校为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最需要做的方面
选“开设文学鉴赏课”占41.14%,“专题讲座”占23.96%,“组织读书报告会”10.41%,“其它建议”占24.48%。数据显示,只要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是基于全力提高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实效,任何一种指导形式都会受到大学生欢迎的。
3 思考与建议
3.1加强图书馆与阅览室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强化其引导与服务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职能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读者服务是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高校图书馆文献收藏的质量与数量对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图书馆管理理念与水平也直接影响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程度与实效。学校要提高图书馆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力度,为学生的专业储备、文学素养、审美趣味培育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
3.2充分发挥高校老师的正确引导作用
大学生在高中课外阅读时或多或少都会得到老师的意识的引导,他们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在图书选择上心智尚不成熟。而大学有较强的自主性学习特点,再加上转型社会对高校的冲击,让很多大学生缺少生活目标,他们对自己的课外阅读选择已然混乱,探究其阅读趣味、阅读视野更是混沌茫然,他们渴盼得到教师及时恰当的地引导,而且大部分大学生对“学校或老师在课外阅读上的帮助”也是认可的。高校教师及图书馆管理人员都应将推荐优秀图书、引导学生科学课外阅读作为一项重要职责通过开设文学鉴赏课、举办专题讲座、组织读书报告会等更多深受大学生欢迎的形式引导大学生的高效的课外阅读。培养科学阅读的大学生就是创造了国家强大的未来,这应成为每一位高校工作者神圣的使命。
篇7
关键词:中职学生;课外阅读;调查;分析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种传统的、重要的学习方式,读书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开阔眼界。然而,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中职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如何呢?为此,笔者对本校的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收回问卷共1400份。
一、中职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1.课外阅读时间
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比较宽松,但他们实际上用来课外阅读的时间却很少,根据一项调查表明,每天能用2小时阅读课外书的学生不到10%,能够阅读一个小时的学生也不超过20%,能够阅读半小时的学生也没超过30%。
2.课外阅读内容
对一年级的1400名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各类小说占55%,休闲娱乐报刊占25%,本专业相关的书籍占12%,其他占8%。
3.课外阅读的障碍
中职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是如此得少,那课外阅读的障碍是什么呢?学习任务繁重占16%,没什么书可读占55%,不知道看什么书占19%,不想读书占10%。
4.课余时间的使用
调查显示,课余时间用来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的占35%,上网占50%,阅读占10%,其他占5%。
二、中职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1.课外阅读量少
接受调查的1400名中职学生中,读过中外名著的不足三分之一。学生课外阅读的作品都是中国古典名著,如《三国演义》《红楼梦》之类,外国名篇、近当代作品少有人问津。职中学生课外阅读量少得如此惊人,课外阅读面窄得令人诧异,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无书可读。他们少有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一些学生家庭经济拮据,虽爱买书,但囊中羞涩。
(2)老师不提倡,家长不支持。初中要抓升学率,老师严禁学生“不务正业”,反对学生多看“闲书”;而家长呢,一心只想学生读好课本,考好分数。
(3)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的浓厚的兴趣。如果真的课外阅读兴趣浓厚,为何不能省下零花钱去买几部名著,更不用说是借书了。缺乏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当今职中学生阅读量少面窄的重要原因。
2.课外阅读分享少
阅读能够带来个人的思想净化,知识拓展和兴趣提升,与共同阅读者一起分享心得,能够进一步深化。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在读完一本书后向同学推荐的只有25%,偶尔向同学推荐的占16%,38%的学生则认为阅读是个人的事,并从未向其他人推荐过。
3.课外阅读能力低
调查材料表明,学生喜欢的、课外阅读的多是通俗小说,多是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长篇小说。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不是欣赏,而是消遣,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他们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时间就随意阅读,甚至有的学生只挑感兴趣的内容阅读。
三、改善中职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建议
1.创建“宜读”环境
学校应创建整洁安静,适宜读书的环境。绿荫中的雕塑、林荫下的桌椅、墙壁上的名言警句等都是激发学生阅读的源泉。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学生会带着良好的心情去阅读。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阅读。
2.指导选择课外读物
当代中职生精力充沛,感情丰富,兴趣广泛,他们的阅读容易受感情的支配,喜欢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这实在无可厚非,然而这恰恰是引发兴趣的基点。教师不能批评,甚至挖苦,而应该正确地引导、鼓励,肯定他们读书的积极性,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分清主次关系,明确了读书的目的,这样他们才能读好书,好读书。
3.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1)举办专题文学讲座,提高学生阅读品位
专题文学讲座一般由语文教师担任主讲,也可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主讲。专题讲座的内容,可以分析、评价某部具有影响的作品或某种较为流行的文学现象,可以结合语文课本里的某些篇目进一步拓宽,也可以按文学史的发展过程选择重点内容进行赏析讲解。
(2)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徐特立有一条读书的宝贵经验:“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对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尤为重要。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中要求学生做一些读书笔记,如摘抄名言警句、精彩片断;编写内容提要;就书的内容、价值做一些分析,写书评或读后感;在阅读了一定量的书后,及时进行回顾归类,这都是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
(3)开展阅读交流活动
中职学生的业余时间比较空闲,因此,学校可以举办与阅读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读书讲座、知识竞赛、经典诵读等主题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举办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研讨会活动,使学生能够认真阅读并积极思考。通过各种阅读交流活动,将学生吸引到阅读活动中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享受阅读。
4.加强图书馆资源建设
调查发现,学校图书资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书籍种类少、书籍陈旧、检索不方便、开放时间短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加强图书馆资源建设,掌握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各种文献的出版发行动态,缩短图书采购和上架的周期,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检索手段,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周到的服务,才会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参考文献:
[1]李清.职业学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分析.职校通讯,2000(1).
[2]车亚风.浅析职业中专学校学生语文课外阅读.青春岁月,2012(10).
篇8
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课外读物良莠混杂,学生的阅读未必“开卷有益”;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阅读;功利化阅读之风盛行,快餐式阅读之风见长: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是作为教学任务来完成,随意性较大;缺乏相应的督促和激励,使学生容易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等等。要想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实效,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像对待课堂教学一样,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介入学生课外阅读的各个环节,用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选书
新课标中推荐了一些经典篇目,还给教师留下了推荐的空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经验,进一步有计划地开列出符合课程标准“建议”的富有特色的篇目清单。选书的前提是要求有较大的选择面,除了名著等经典书目,教师还要在平时关注出版动态,要留意报刊杂志,关注当前的热点图书但又不被媒体左右,关注获奖作品又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实际,找到真正优秀的并能与学生兴趣点结合的作品。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最好让学生参与选书,师生一起来商定课外阅读的书目,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证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指导阅读
课外阅读不能书单一开就万事大吉,不少课外阅读由于缺少了教师的指导而变成了学生的“自由阅读”,因而阅读质量不高。要提高阅读成效,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扫除阅读障碍。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不易读懂。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等,赏析精彩章节。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激发阅读兴趣。除了让学生参与选书,一开始就调动起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外,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
树立起榜样,让学生认识到读书对于成才的重要性;介绍身边一些学业有成的人的读书事迹,用活生生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文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扩展开去,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资料。不仅扩大了阅读面,且能引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要求学生去阅读《红楼梦》;教学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可以介绍学生去阅读托尔斯泰《复活》等。还可以借优秀影视剧对学生产生的强烈震撼与感染,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名著或类似的名家名篇。其实,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在师生交流中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进行方法指导。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在课外自己阅读,如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及慢读与速读等方法;教学生学会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方法;指导学生去写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明确目标任务。将阅读量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甚至是每一周,让学生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对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讲,阅读活动主要表现为兴趣化的阅读,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可能阅读的积极性很高,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却不愿顾及。实际上,仅靠兴趣来维持的阅读是不长久的,而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推荐的读物,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学生不下一番苦功夫也是难以完成的。立足于学生实际,把目标任务分解、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自制性,完成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跃迁,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
做好时间分配。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主要时间在课余、假期,但把所有的阅读任务都放到课外去并不合适(课外阅读并非单指课余阅读,还有课本外阅读的含义)。自习课上学生进行默读,早读时用10-15分钟时间朗读,这都是应该得到允许的。下面要提到的阅读活动,也适宜在课内进行。总而言之,在完成教材任务的前提下,在课内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是无可非议的。
三、组织活动
篇9
关键词: 课外阅读 激发兴趣 传授方法
近年来,课外书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认识。国家教育部门有关机构对教材体系做了改革,中小学教材除翻新版本外,还编排发行了数量适中、质量较高的与教材配套的课外读物。它们大多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强,不少学生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课外阅读已成为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丰富知识体系、了解身外世界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乖孩子。
2.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都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
3.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即是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句好句、几个好词。
二、课外阅读的教育意义
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满足学生渴望广泛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心理需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应当成为孩子掌握知识的极为巧妙的工具,同时又是丰富精神生活的源泉。”课外阅读对孩子来说,不仅能认识世界,有助于培养扎实的技能和技巧,而且是培养感情和道德的学校。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新课标第一次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并提出了阅读速度的要求[1]。这是对语文教育改革的一次突破,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创造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喜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想读书,才会主动读书。
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良好的读书环境能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2]。首先,在墙壁上悬挂一些名人读书成长的挂图、诗词、名言等,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孩子孕育在浓浓的书香中。其次,老师发动学生向班级捐献图书,定期向学校图书馆借阅一定量的图书,利用节日建议家长带孩子买书,建议家长买书给孩子当生日礼物……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让学生尽情翱翔在书的海洋。
2.激发博览群书的兴趣。学生的个性不同、年龄不同,也就各有偏好,低年级学生都特爱看童话故事,而猜谜、科技、名人传奇、歇后语、寓言等之类的书却极少问津。鲁迅说过:读书正如蜜蜂采蜜,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尽所能激起学生阅读多种书籍的兴趣。
四、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地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一)做好读物推荐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弱,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在读物推荐时,我们可以从以下途径向学生推荐书籍: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3]。如上完《丑小鸭》,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完古诗后,可以向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等。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跨度较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年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鼓励学生读小学生版的四大名著,读儿童报刊及科普读物,帮助学生选择一些课外儿童诗、古诗、优秀作文等。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3]。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教授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拔苗助长。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4]。
(三)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摘抄好词好句,又可以在书上做眉批、画线打重点号,还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读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更是大语文课堂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师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翱翔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小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4(6).
篇10
【关键词】课外阅读 生物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74-01
南京各区使用的初中生物学教材是编委联系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相关生物课程标准进行编制的,编写过程中向各层次教育工作者广泛征询了意见和建议。该教材的编制意在让学生通过努力掌握必要的生物学知识,强调发展学生相关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教材具有教学理念新、编排顺序新、教材选择内容新、实践性强、倡导探究性学习等特点。
每一节教学内容都由目标系统、图文系统、评价系统、活动系统和拓展系统五大系统组成。课外阅读被安排在拓展系统部分,要求供有兴趣的学生课后阅读,意在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经统计,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课外阅读共79篇,涉及的内容有巴斯德、达雷克.班廷等科学家的小故事,蛔虫、鸽子、水杉等有趣的生物小知识,肾透析、输血等医疗常识,更有海洋生物技术、克隆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知识,涉及面广,贴近教学内容,与课堂同步,也比较易理解。
课外阅读不能片面地理解为生物学科的知识拓展,它也可以作为新知识和新内容来配合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和吸收。帮助学生增长见识,有助于他们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本着课堂课外相结合的宗旨,联系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引导学生学习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本人运用到了以下方法:
一、指导阅读,注重实效性。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时,本人将课外阅读《两栖类动物的生殖趣闻》做为课堂导入的部分,要求学生先快速浏览,然后给定预先设计的问题,再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细细阅读,并用笔将相关答案做好标记,因为问题简单,学生也乐意表达。由此引入新课,不仅顺利导入新课教学,协调好了课内、课外知识,而且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促读活动,提高积极性。讲故事、朗读比赛、课外阅读知识问答、比一比谁知道的秘密多等活动,让学生施展才能,也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读课外阅读,搜集课外资料的热情。
三、针对学情,注重差异性。八下《源远流长的生物技术》这一节的课外阅读介绍了生物反应器,这部分内容是初高中的衔接内容,这部分知识对少数学生来说颇有难度,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采用适当讲解、精读、粗读等不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获。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情,注意差异教学很重要。
四、以点带面,加强关联性。光是初二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光污染》则很好地将物体反光系数与视力问题加以联系;《根的价值》利用一个数学的计算式很好地表现出根瘤菌对根的重要性;《鸽是如何记路的》则解释了仿生学中鸟类利用磁场导航的本领对导航系统研制的指导意义。
五、课后资料,学生甄选装订。常规教学之外,我还从科技动态、生物前沿信息、江苏网校、各地教育网站、报纸杂志等地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通过剪贴、打印、复印等方式集中发放到学生的手中供他们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把他们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文章标上星号,之后由学生帮助统计,将最受欢迎的文章信息反馈给我,将这些文章整理编订,作为校本教材配合日常教学工作。
六、亲近自然,放开怀抱。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因为学习忽视了身边的花草鸟虫,不忽略了日升月落,从生活中积累一些常识。在假日里都出去走走,接触大自然,增加一些旅行的经验,这些都可以为生物教学的开展提供很好的资源。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学的怎么样,更要思考学生应该学习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识营养。学生的思想应该是灿若星空的,应该是五颜六色的,在教科书的世界外,他们应该拥有自己的知识后花园,而这座后花园是他们自愿搭建的,自主装扮的,给点时间,给点帮助,他们才会更加的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