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范畴的信用范文

时间:2023-10-02 16:55: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范畴的信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范畴的信用

篇1

内容摘要:本文从虚拟经济的视角出发,首先对虚拟经济的研究范畴进行了界定,并简单讨论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及货币对联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虚拟经济体系中经济泡沫产生的必然性,并就此提出了抑制虚拟经济泡沫的方案:虚拟资产流动性控制。

关键词:虚拟经济 经济泡沫 虚拟资产 流动性控制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一)虚拟经济的范畴界定

虚拟经济是从具有信用关系的虚拟资本衍生出来的,并随着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发展。但是时至今日,虽然相关的研究成果很多,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在虚拟经济的研究范畴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问题上,学者们并未达成一致意见。目前学者们对虚拟经济的范畴问题主要有四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认为虚拟经济与虚拟资本的运动密切相关并且是非物质生产活动。罗良清(2009)认为“虚拟经济是以虚拟资本交易为载体,利用短期市场价格波动为收益来源的经济活动,它以预期收入资本化定价为基础,脱离了实体经济具体生产过程”。礼(2009)则认为“虚拟经济是以价值和信誉信用为基础,以金融系统为循环依托的虚拟资本交易并繁衍增值的经济活动”。孙宝文(2005)提出“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这些虚拟资本不经过实体经济循环就可以取得盈利”。

第二类观点界定的虚拟经济范畴较第一类观点更加广泛,将所有非物质生产活动视作虚拟经济的范畴。例如“虚拟经济是在追求货币利润的目标下,通过单纯的‘买卖’、‘资本化’运作以及价值‘炒作’等相对脱离了‘物质生产过程’的价值增值活动”。刘骏民(2008)和叶朝晖(2003)则将虚拟经济定义为“虚拟经济是指以信用工具为载体和以投机牟利为目的的、相对实体经济而存在的、具有价值独立化运动特征的一种经济”。

第三类观点对虚拟经济的定义是从虚拟经济的功能出发,包括虚拟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和财富分配功能。徐良平(2002)认为“可以将虚拟经济看成是人们为了冲破现实经济的资源束缚,提高源配置效率,运用越来越虚拟化的交易手段将经济增长的各要素在更高层次上组织起来,以更快地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周建波(2009)认为虚拟经济是指“以无形的商品、资产及其市场共同组成了流通的新空间,以科技信息网络技术为传递方式,以股票、期货等金融创新产品为交易工具和表达方式,以预期的劳动价格、技术价格和资本价格进行定价和分配,从而以虚拟价值和价格方式刺激并带动了实体经济迅速发展,并产生了巨大财富效应的经济形态”。鲁品越(2009)认为“虚拟经济是以证券化资产的虚拟价值为内容,以大众资本为其实体经济价值来源,通过对虚拟价值的波动价差的投机,以分割实体经济价值和规避投资风险,而产生的金融流动体系”。第四类观点则将虚拟经济与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服务行业联系在一起。如宋可为(2009)认为“虚拟经济广义上则是指满足心理需求的生产(如娱乐、传媒作品等)有关的经济活动”。而林左鸣(2010)把“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的经济,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定义为广义的虚拟经济”。

无论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同在市场这个大环境中运行,同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它们的功能也与市场的功能一致,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从资源配置方式差异来区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研究范畴。事实上,学者们认同虚拟经济并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观点。例如,胡延平(2008)认为“从社会总体上说,所谓钱生钱的虚拟经济并不能生出哪怕一分钱,它其实一刻也离不开实体经济,它不过是重新分配实体经济带来的利润。以‘钱’生‘钱’,其实质是‘分配’”。尽管如此,虚拟经济却必不可少,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虚拟经济能够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由此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笔者在这里将人们的不直接与生产和消费商品或劳务相关的经济活动定义为虚拟经济的范畴,否则就是实体经济的范畴。

例如,股票和债券,其在一级市场上的交易行为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因为融资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建设或是生产及消费,而其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行为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这种经济行为的直接结果只是财富的转移或是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并不直接与生产和消费商品或劳务相关。

另一个例子是古董及为赚取差价而从事的实物产品买卖。虽然这类物品具有所谓的观赏价值或是使用价值,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买卖它们时并不以生产和消费为目的,像这样的交易活动也不与生产或消费直接相关,因此将其划为虚拟经济的范畴。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上述简单地界定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研究范畴,看起来两者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由于孕育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市场是一个有机的功能整体,因此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也是相互促进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因为市场经济行为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利润,无论是商品生产还是劳务的供给,都是以获得利润为目的,这也是市场经济中企业或个人的生存基础。但是自从虚拟经济活动产生,就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获取利润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获取利润完全与商品或是劳务的生产和消费无关。正如徐国亮(2006)所指出的“生产过程只是获取利润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只是为了获取利润而必须干的‘倒霉事’。资本本质上都有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直接获取利润。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这种狂想渐渐变成了现实”。因此,无论是虚拟经济活动还是实体经济活动,其目的相同,即获取利润。

由于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和利润杠杆来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价格和利润又具体表现为信用货币,段彦飞(2009)认为“市场经济的生产目的是获取利润,而利润是以货币来表示的,或者说只有货币才体现出利润。……货币利润成为市场经济的主导价值标准”。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虚拟经济活动获得的利润还是实体经济活动获得的利润,其代表就是信用货币,并且由于货币在虚拟经济及实体经济之间的流动,以及货币能行使价值尺度的职能,使得贷币成为联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纽带。

虚拟经济泡沫产生的原因

关于经济泡沫的定义,目前理论界存有多种说法,除了许多学者都把“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等同使用以外,有些说法极易与通货膨胀、商业循环、虚拟经济混淆。因此,对经济泡沫的内涵进行界定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里笔者借鉴相关学者的观点,将经济泡沫表述为由于局部的投机需求(虚假需求)使资产的市场价格脱离资产内在价值的部分。它实质是与经济基础条件相背离的资产价格膨胀。

(一)虚拟经济活动催生经济泡沫

首先,由于虚拟经济的产品交易并不直接与生产和消费商品或劳务相关,因此,虚拟经济范畴内的交易对象具有可多次甚至是无数次重复交易的特点,这一点,是经济泡沫催生的前提。

王爱俭(2008)指出“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实体产品将价格预期融入其中,表现出虚拟性的泛化。从两百年前的荷兰郁金香到时下炙手可热的中国君子兰,都体现出了虚拟性泛化的特征”。因此,即使是实体经济范畴内的交易产品,如果其交易背离了以生产或消费商品或劳务的目的,其活动就具有了虚拟性,就有可能催生出经济泡沫。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像郁金香及君子兰这样的产品层出不穷,不久前我国农产品市场上的绿豆、大蒜也是实体产品被虚拟化炒作的例子。同时,与现代城市化相伴而生的房地产市场也是实体产品经常被催生出“泡沫”的典型例子。

其次,在实体经济的范畴内,人们的交易行为注重交易对象的使用价值,并且这种使用价值的交换以价值为衡量尺度,最终表现为商品价格并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由于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的无差异的人类劳动,价值虽然抽象可是真实存在,因此在实体经济的商品交易活动中,商品的价格虽然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是价格却不会与价值背离太远。但是在虚拟经济的范畴内,人们的交易行为关注的是对利益的获取,只要能够获取利益,以任何价格交易产品都认为是合理的。

成思危(2008)指出“当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进行买卖后,由于其本身并没有价值,故其价格的确不是按照客观的价值规律,而是按照人们对其未来价格的主观预测,还要受到供求状况的影响,这就使其价格更加脱离了实际经济活动的绩效”。另外,在虚拟经济活动中,人们的主观心理发挥着较大作用。李俊青(2005)认为“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都是成本和心理的函数,也就是商品定价都是揉杂着成本和心理定价的成分”。最终结果是在虚拟经济领域,当人们对未来形势乐观时,人们对于相关产品的交易热情高涨,相关虚拟资产的流动性变强,相关产品的价格也上涨,由此可能催生经济泡沫。相反当人们对市场情绪悲观时,相关产品的交易量减少,相关资产的流动性变差,相关产品的价格就下跌。

另外,对于虚拟经济而言,从短时间看,其交易产品的价格有跌有涨,但是从长远看,虚拟资产的价格总体会一直保持上涨。因为当相关产品的价格跌到其合理价格之下时,其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和获利可能性变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会使该种产品的价格回复到合理水平。而当虚拟资产的价格涨到其合理价格之上时,人们并不注重这种产品实际值多少,而是关注其在未来是否还有获利的空间,只要人们认为可以获利,似乎相关产品的价格并无上限。

由此可见,泡沫经济与虚拟经济是相伴而生的,只要存在着虚拟经济范畴内的交易行为,那么经济泡沫被催生将不可避免,这也是本文将经济泡沫前缀以“虚拟”的原因。

(二)通过投机活动对利益的追逐是虚拟经济泡沫膨胀的动力

虚拟经济活动中,参与者充分利用所能获得的信息,以赢利为目的,从事相关产品的交易。也正是由于有众多的参与者,可以部分地解决个人决策信息不完全问题,有利于通过资金流向调节社会资源配置。但是由于虚拟经济的参与者并不是以资金的合理流向为目的,而是以获得利润为目的,因此人们的虚拟经济活动时常会偏离虚拟经济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轨道。

许博(2003)认为“泡沫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投资现象,是人们非理性的投资观念和投资(投机)行为的结果,这种投机行为不是单个投资主体行为,而是众多投资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李新(2007)也认为“对于虚拟经济泡沫(泡沫经济)而言,过度的经济投机活动是原动力,股票及房地产是主要载体,投机资产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是必然后果”。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积累,在传统产业经济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少,有大量的社会闲置资本亟待寻找到新的投资机会。而虚拟经济不存在生产周期问题,不存在资金周转的难题,并且往往虚拟经济领域资本收益率也较高。因此虚拟经济就成了众多社会闲置资本的最终去处,直接以获利为目的的投机行为便大量涌现,而资金的涌入,可以带来虚拟经济的繁荣,虚拟经济的繁荣则会吸引更多的投机资金进入到相应的领域,由此泡沫被催生并不断膨胀。可以说投机活动对利益的追逐是泡沫经济膨胀的动力。

抑制虚拟经济泡沫的方案:虚拟资产流动性控制

由于上述将不直接与生产及消费商品或劳务相关的经济活动划归虚拟经济的范畴,那么在这里将所有虚拟经济活动中的交易对象称为虚拟资产。

(一)虚拟资产流动性控制的必要性

资产流动性指一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也就是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也称变现力。不同的资产,由于其固有属性不同,其流动性也不同。现金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并且资产的流动性依其变现能力排序为:现金(包括现钞、支票账户)、定期存单、国债、政府机构债券、市政债券、抵押贷款证券(MBS)、资产抵押证券(ABS)、公司债券、股票、大宗商品期货合约、金融衍生品等等(张云,2009)。

有学者提出“不同的资本市场在不同的经济体系下对资产将会有不同的定价机制,这个机制由于形成时间一般比较长以及市场存在一定的对比效应(即资产在同一个市场中具有较稳定的相对价格),一旦两个原先相对独立的经济体进行资产交换,那么,类似上述这种等价格而不等价值的交换行为也就发生了”(施青春,2009)。由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属于不同的经济体系,其产品的定价机制不同,因此仅仅按照产品价格,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通常不是等价值交换,并且虚拟经济产品的价格并不以产品的价值为基础,因此,也不可能实现等价值交换。由此可以认为,制订合理的虚拟经济产品与实体经济产品的交换规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另外,由于商品经济范畴内的实体经济遵循商品价值规律,而商品经济范畴内的虚拟经济并不遵循商品价值规律,而两者以货币为媒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不等价交换所导致的经济问题就不可避免。因此实现虚拟资产流动性控制,是调和商品经济范畴内的虚拟经济不遵循商品价值规律矛盾的客观要求。

(二)虚拟资产流动性控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生产、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样的条件下,电子货币越来越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正如鞠国华(2009)所说,“在高度发达的信用时代,人们的财富都以数字形式保留在金融机构的计算机系统当中,也就是以各种计算货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因此,由于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方便与快捷,使虚拟资产的流动性控制成为可能。

1.托宾税与印花税。具体分析如下:托宾税是指对现货外汇交易课征全球统一的交易税,托宾的意思是需要“往飞速运转的国际金融市场这一车轮中掷些沙子”。托宾税的实施可以抑制投机、稳定汇率,其税收收入可以为全球性收入再分配提供资金来源。

证券交易印花税是股民从事证券(目前主要指股票)买卖时所强制缴纳的一笔费用。根据一笔股票交易成交金额计征,由证券卖方按1‰的税率征收;不对买方进行征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托宾税提高了国际游资进行跨国汇率投机的成本,而证券印花税提高了股市投机的成本。由于成本的提高,必将使得相关虚拟资产的交易量下降,因为必须存在更高的预期收益,以弥补税收的成本,交易才会发生。但是这至多只能减缓经济泡沫的膨胀而并不能阻止投机和虚拟经济泡沫的催生。

首先,类似托宾税的税种或是证券印花税的税率相对于虚拟资产的收益而言其比例很低,只要潜在的收益存在,并不能有效地阻止人们投机,如果提高税率,则不利于金融市场正常功能的发挥。

其次,虚拟资本的投资收益有着不同于实物资本的特征,其收益通常与取得收益的风险相关,而可变的托宾税和债券印花税增加了虚拟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投资的风险,而风险的提高会通过收益的提高而得到弥补,因此类拟托宾税的税种和债券印花税不过是提高了资产收益而已。而如果是固定的托宾税率和债券印花税税率,可以作为虚拟资产的“生产成本”而直接记入其市场交易价格中,这在虚拟经济泡沫膨胀时,起到了加速泡沫膨胀的作用。就笔者的了解,在目前中国的部分小镇,由于房屋产权转移时当地政府违规收取“巨额”的手续费,使得当地的地基和房产价格飞涨。因为产权转移的手续费成为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每交易一次,这样的“生产成本”都会存在,每一次交易时,上一次的“生产成本”会体现在这一次的交易中,即使房产基本价值没有变化,市场供求没有变化,不存在投机的房产买卖,房价也会上涨。

2.虚拟资产流动性控制―使用“筹码”。虚拟资产流动性控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拟资产变现的程序控制,二是虚拟资产变现的比例折算。

对虚拟资产变现的程序控制,目的在于形成一套机制,可以使监管部门主动干预相关资产的流动性,而不是等到虚拟经济泡沫破灭,投机资本潜逃成功之后,使真正的投资者被套牢并由其承担损失。金融资产变现程序控制,应该形成这样一套机制,当虚拟经济的某个领域有大量资金流入,可能催生出泡沫时,降低这些领域资产的流动性,也就是提高在相关领域进行投资的机会成本,并且资产流动性大小应该与资产泡沫的“大小”负相关。

金融资产变现比例折算,要求对价格虚高,形成了泡沫的资产实行折算变现,也就是说,在同一个领域实行等价格交换(等价值交换),而对于不同领域的产品则可以实行不等价格交换(等价值交换)。比如,当房地产市场形成泡沫时,一套市区的价格100万元的房子,可以同两套郊区价格50万的房子进行交换,而不能与价格100万的小汽车进行交换。

由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有着不同的价格形成机制,有着相对独立的运行规律,但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可以设想在两个经济范畴内使用不同但行使着相同价值尺度功能的货币,这就像是某些场所里使用的筹码。当人们进入时可以将货币换成代表相同面值的筹码,但当他们离开时,可以用相应的筹码换得相同面值的货币,如果人们只是暂时离开,则用不着兑换而可以选择继续持有筹码。但是,如果有人违反了规则,那么这些场所可以拒绝兑换筹码。

相似的,对于用于虚拟资产交易的账户使用有别于实体经济交易账户所用的货币,实体经济中的货币只有首先兑换成虚拟经济的货币时,才能进行虚拟资产的买卖;相反的,一项虚拟资产必须首先卖出换成虚拟经济的货币,然后兑换成实体经济的货币,才能购买实体资产和物品,并且可以对不同类别的虚拟资产使用不同的交易货币。这时,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就多了一道防火墙,只有相对正确与理性的经济行为才可以以货币为媒介在两个经济领域内自由通行。

3.对方案的政策评价。具体分析如下:虚拟资产流动性控制,可以调节持有虚拟资产的机会成本,因此能够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手段。当某项资产的流动性变差时,其被持有的机会成本变大,由此可以部分抵消因为高收益而造成的大量资金的投机。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泡沫,又可以避免因紧缩贷币政策对实体经济造成不良影响。资金从实体经济进入虚拟经济,表现为实体经济的货币供应量下降,在某种程度有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因此有学者将虚拟经济视作“流动性储蓄池”。但是过多的货币进入虚拟经济部门,或者说并不很多的资金进入同一个领域,这样容易催生出经济泡沫,而经济泡沫的过度膨胀则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已经形成了这样一套机制,当实体经济通胀压力过大时,允许虚拟经济吸收部分流动资金,而当虚拟经济的某一领域出现经济泡沫时,启动虚拟资产流动性控制这样的调控机制,有利于抑制泡沫膨胀。

虚拟资产流动性控制,有助于决策者引导非完全理性的利益追逐者,使其以相对更加理性的态度从事投资,同时将社会资金引导进入缺乏资金的领域。虽然决策者也不可能掌握完全信息,确切地知道在哪个领域泡沫已经形成,但是这种机制有助于约束投资者行为,使其慎重审视那些看似繁荣的投资领域。如果流动性控制是一项经济政策,那么所有投资者都应该了解:非理性的过度投机肯定会给自身造成损失。因为只要泡沫膨胀,那么无人能够全身而退,这样投资者会更加关注那些并未形成泡沫但获利潜力大的领域,而不是仅仅由于可能的高收益,将资金投向泡沫部门,这样可以抑制货币资本直接以投机获利为目的。

虚拟资产流动性控制,有利于阻遏国际投机资本,避免其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尽管目前我国的资本账户尚未开放,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整个世界都将倾向于融为一体。虚拟资产流动性控制,可以利用国际资本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同时也可以阻遏或是防范国际投机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虚拟资产流动性控制并不对虚拟经济的现有功能造成影响,只要虚拟经济各个领域和环节是正常运转的,那么市场将只能知道“虚拟资产流动性控制”的存在,而不会真正看到它的存在。唯一改变的是人们在考虑虚拟资产流动性、收益和风险这三个因素之后,还要考虑资产的现有流动性会被调控这一事实,这有利于投资者更理性投资。

讨论

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是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开始的,奠基之作是刘骏民教授1998年著的《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尽管以后也有众多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至今却并未就虚拟经济的概念达成一致意见。由于这个原因,也因为本文是从虚拟经济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经济泡沫及虚拟资产流动性控制问题,因此不得不首先花了较多篇幅来对虚拟经济及实体经济的研究范畴进行界定。至此基本的写作目的已经完成,但是由于笔者自身的学识有限,对相关问题的阐述未能做到全面、准确,提出的相关观点也未能做出充分论证。

另外本文提出的对虚拟资产流动性进行控制的方案,离实际操作还有较远的路要走,比如如何具体对各类账户实行分类管理,管理成本多大,如何准确度量经济的泡沫程度,金融资产变现的比例如何确定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讨,笔者只有留待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并且这些问题也需要更多睿智的学者参与讨论和思考。

参考文献:

1.罗良清,龚颖安.虚拟经济的本质及影响实体经济的机理[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2)

2.礼,李惠彬,徐仕政.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南方经融,2009(8)

3.孙宝文,马衍伟,朱军.双向治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治本之策[J].中国财经大学学报,2005(12)

4.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经济学[J].开放导报,2008(6)

5.叶朝晖,叶菲.关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问题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3(3)

6.徐良平,刘志友.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J].江汉论坛,2003(8)

7.周建波,聂志红.商品经济、虚拟经济与帝国主义―当代经济危机的生成结构解析[J].理论月刊,2009(6)

8.鲁品越,先金.虚拟经济本质与当代金融危机[J].江西社会科学,2009(5)

9.宋可为,赵峦.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理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10.林左鸣,林国栋.广义虚拟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J].社会科学研究,2010(6)

11.胡延平,王成进.货币流视角下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J].改革与战略,2008(4)

12.徐国亮,吴秋璨.资本形式演变与虚拟资本形成的逻辑[J].甘肃社会科学,2006(3)

13.段彦飞.货币利润与虚拟经济[J].开放导报,2009(1)

14.王爱俭.关于虚拟经济几个重要问题的再讨论[J].现代财经,2008(2)

15.成思危.虚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J].管理评论,2009(1)

16.李俊青.虚拟经济波动及其演化[J].现代财经,2005(2)

17.许博.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形成[J].商业研究,2003(19)

18.李新.泡沫经济形成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7)

19.张云.虚拟经济命题研究意义的探析[J].社会科学,2009(1)

20.施青春.股票市场中的实体虚拟与泡沫经济[J].中国国情国力,2009(7)

21.鞠国华.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几点思考―基于马克思货币信用理论的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9(5)

22.张云,刘骏民.流动性膨胀下的中国困境与解决方案―基于虚拟经济的视角[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7)

作者简介:

邹博清(1988-),男,湖北荆州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篇2

关键词:信用;货币;金融;利率;票据;证券

一、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信用和货币一样,属于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信用的最初起源是借贷关系,但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确立和发展,已经远远超过当初的范围,它成为了以借贷为主体但多种信用形式并存的、与货币交织在一起的金融。当今社会,信用关系无时无处不在。现代经济已被称为“信用经济”。由于信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并且在西方国家,可以说一个人从出生到坟墓,都离不开信用。因此,信用产生了多种信用形式,简单地说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股份信用、信托信用、保险信用、国际信用等多种形式。这些信用形式同时并存于当今社会,并相互交织在一起,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货币与信用有各自的起源,本质上不相关,而在大量的经济来往中,相互交织、渗透逐渐演变为本质相关,形成了金融。货币原本从商品中脱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它是实实在在的一种物品,本身具有价值,而现今的货币已经表现为现金(在大多数国家表现为纸币形式)和信用货币两种形式。它所代表的价值已大大超过其本身的实际价值,而现代货币创造的机制是只要银行提供贷款,就可以形成资金来源,即只要有资金运用就会有资金来源。可以说现代货币是银行信用创造出来的。现代货币是现金和存款一身两任,从流通角度说,它是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量,从信用角度说,它是银行体系的信用资金来源,第一,从形式上看,它的增加可以达到无限性,它有无限增加的可能性,现代货币的创造易如反掌。只要银行贷出资金,就可创造出货币。第二,从实质上看,它又是有客观界限的,生产流通的增长、财富的增加,只能按客观界限来增长,货币增长是真实的,超越这个资金创造,就会形成虚假性资金来源,从货币的角度来说就是过多的货币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通货膨胀。第三,如果出现了虚假性信用资金来源,它既表现为现金,也表现为存款,从二者的一般比而言,更多的是存款。我国是用现金面较宽的国家,但大部分的交易和流通还是以储蓄形式来实现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存在现金,但更多的货币反映在存款上,钞票是次要的,存款是更重要的货币。因此现代经济中,货币量越多表明银行信用资金越多。

二、信用的多种形式与多种服务方式

首先是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最古老的信用形式,其它信用形式都有源于此。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赊销赊购活动都可以从古代交易中找到,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中,就有农民在春天赊购粮食种子,将赊购数量和金额记账,到秋天在丰收时在还账的常见事例。小商贩想要进货销售某种货物但资金不足,这时批发商为了不积压货物,也会提供赊销,先将提货数量记账待零售商将货物销出后在还进货款。西方国家,也大量存在相同或相近的现象。随着商业信用的频繁使用也就相应地产生了商业票据(主要有商业票据、公司债券),它是一种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一般建立在相互熟悉的企业之中,因此,它的流通范围受到了限制。银行信用,这也是多种信用形式中的主流,随着社会化大分工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流通环节也就越来越多,资金的周转已不能与货物购销活动同步,每个人对货币的需求上也存在时间差,因此,有人开始利用资金运用时的时间差来获得利润,即将暂时不用的资金借给有项目而缺乏资金的人,并从资金运用人的手中分得一部分利润,从此社会中又分离出一个新的行业——银行,由于银行长期专门从事资金的借贷,因此,一般而言,银行手中有大量的资金且信用度高又在更大范围内(如全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分支机构,银行的信用得到空前的发展。在银行信用的作用下,也相应产生了大量的信用工具,如银行券、银行存单、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金融工具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的丰富。

国家信用,国家虽然可以通过税收进行无偿性融资,但也不排除有偿融资,有偿融资主要是以国家为信用主体来向社会发行国债向社会进行有偿性融资,它既可用来弥补财政赤字,又可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其经济调节功能。不再是发生了财政赤字,就强制性要求银行挤出资金给予弥补,保证了银行行使其金融功能的独立性,不挤占银行的正常性贷款,不会给中央银行造成不合理的货币创造,随着国家的经济调节功能越来越重要,财政的债权债务呈年年逐渐扩大趋势。

消费信用,经济的发展使得物质产品极大丰富起来,厂商为了尽快实现资金、产品、商品、资金的循环,加快资金的流通速度,都面向消费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消费信用,现如今除为购房、小汽车等贵重消费品提供按揭贷款以外,已经有很多日常消费品也开如为消费者提供贷款,由于,市场上的商品从奇缺转变为极大丰富,市场也就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因此,在市场上,商品经济也随之转变为信用经济(消费者经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就日趋复杂,单一或有限的信用形式或金融工具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信用的形式以及伴随的金融工具也就日趋丰富,就目前来说,信用的形式就还有股份信用,即在一个特定的金融市场,企业就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向公众募集资金,对资金持有者来说不需要有大额资金也可进入市场,而企业也可通过集腋成裘的方法获得企业所需的运营资本。而且股票对持有者而言流通性很强,对企业而言却比发行债券融资更具有稳定性,是一种很好的金融工具。市场的变化复杂性、快速性,使得市场的风险也成倍增大,市场的高风险性要求转移风险,因此,保险信用也就随之应运而生,既有面向企业的也有面向个人的,更有面向国家的保险信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网络经济的发展,如今世界正向地球村的方向发展,国家之间信用产生是必然的,这种国家之间的信用称之国际信用,国际信用实质上同其它信用并无本质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它的信用主体上升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带有国际政治色彩,一般情况下,虽说是信用形式,但它会无可避免的与政治、军事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

篇3

信用活动与现代经济生产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经济生产的过程中,主要的生产要素除了包括土地资源、人力与知识技能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资本。资源、人力和资本这三个方面的要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构成经济增长的源泉。只有将这三个方面的要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才有可能不断生产出新的价值和社会财富,进而实现经济增长。三者之中,资本由于扮演了“剂”和“催化剂”的角色,所以其在经济生产中的作用尤其突出,而资本的形成,天然地是和信用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现代经济早已进入信用经济时代,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是最基本的货币形式,各种经济活动均形成各种各样的货币收支,而这些货币收支最终都是银行的资产和负债,都体现了银行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的信用关系,其次,现代经济中债权债务关系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经济关系,因为经济活动中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债权债务关系,并且,经济越发展,债权债务关系就越紧密,就越成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最后,现代经济是一种具有扩张性质的经济,企业客观上也需要借助于负债去扩大生产规模、更新设备,需要借助于各种信用形式去筹措资金,改进工艺、推销产品。所以,现代社会经济中,信用已经成为一个无所不在的、最普遍的经济关系。一方面,经济生产的繁荣会刺激信用活动,使之更趋活跃;另一方面,信用活动的展开也构成了现代经济生产的主要动力源泉之一。

鉴于此,如果要研究有哪些深层次原因导致了当前的国际经济发展状况,那么国际信用资源的分配格局就是重要的分析切入点之一。而具体到国际信用资源配置格局的相关分析,可以分别从跨境融资余额的分配情况和国际货币发行两个维度来展开考察。

基于跨境融资活动的国际信用资源过度集中于发达国家,加剧了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上“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

欧美主要发达国家通过丰富多样的债务融资工具,吸收了全球范围内绝大部分的跨境金融资本,形成了对国际信用资源的垄断性支配地位。就全球范围内以债务融资为表现形式的信用资源的配置格局来看,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提供的统计数据,如图1所示,截至2009年底,发达国家国际债券待偿余额以及其吸收的国际银团贷款约占全球总量的90.7%,而占全球人口82.5%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这种口径的国际信用资源仅为全球总量的5.4%,并且即便以世界银行和区域开发性金融机构为代表的国际组织所获得的国际信用份额最终全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国际信用资源份额也不超过10%。

如果从单个国家来看,截至2009年12月底,国际债券待偿余额最多的前10个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爱尔兰、比利时和加拿大。其中美国国际债券待偿余额超过6.7万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量的24.9%。类似地,2009年获得国际银团贷款最多的前10个国家,也无一例外的全都是欧美经济发达国家。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发达国家经济基础雄厚,经济繁荣活跃,市场盈利前景稳定,盈利机会相对充足;其次,发达国家在市场体系和制度法规的建设上也比较完善和成熟;再次,发达国家充分掌握了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前提下,对国际信用资源的跨境流动和引导调配发挥了无法忽视的影响作用;最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也具有发展中国家无法企及的深度和广度,能够高效率地吸纳和消化巨量流入的国际金融资本。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信用资源不断地向发达国家的主要金融中心聚集,然后再向周围地区进一步辐射扩散,不断地刺激和推动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发达国家生产规模的扩张和经济产出的实质性增长。而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中除了少数新兴经济体因为适时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带来经济繁荣局面,进而吸引了相对较多的国际资本流入之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和制度建设落后,所以难以受到国际金融资本的青睐和眷顾。同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缺乏畅通的渠道来表达自己的声音和主张,这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吸引国际信用资源的流入。在外部信用资源流入不畅和国内资本造血功能有限的双重作用之下,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严峻的资金瓶颈问题,这严重制约了这类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近40余年来,发展中国家在整体工业化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福利水平、和人均GDP水平等几个方面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非但没有实质性的缩小迹象,反而呈现逐步拉大的趋势,以至于世界经济生态里面“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不断加剧。

以人均GDP水平为例,根据联合国贸发会提供的统计数据,2008年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平均约为3107.2美元,而同期发达国家人均GDP则达到40757.8美元,是前者的13倍多。如果历史地看,如图3所示,在从1970年至今的近40年时间里,发达国家人均GDP的水平和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绝对差距从最初的2723美元扩大到2008年的37651美元,增加了12.8倍。所以很显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呈不断放大的趋势。

篇4

近些年,大学生作为新一代消费群体,已成为各大商场的新宠,当然,商业银行也难逃媚俗。招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在全国各大城市分别推出了大学生信用卡,其他尚未开展此业务的商业银行也开始蠢蠢欲动,为在大学生市场分一杯羹积极备战。

一、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与信用卡(CreditCard)

首先,关于商业银行的概念。“商业银行”这个说法首先来源于美国,在英国这种商业银行被成为清算银行,而在日本则被称为城市银行①。商业银行是英文Commercial Bank的意译,是指依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即依法成立,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是经营货币金融业务的特殊企业②。

其次,信用卡的概念。“信用”在中国的传统文字中,如果是讲道德规范、行为规范,是一个“信”字,如果讲经济范畴,与之相当的是“借贷”是“债”,等等③。而“信用卡”亦为英文CreditCard的意译,它是指银行签发给那些资信状况良好的人,用于在指定的商家购物、消费,或在指定银行机构存取现金的特制卡片,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凭证。

二、 大学生信用卡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受过或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大学生信用卡是商业银行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发行的信用卡,具有免费异地汇款、先消费后还款、分期付款购物等金融功能,与普通信用卡大同小异,只是面对的群体不同。

三、 大学生信用卡在性质上无异于父母信用卡的附属卡

首先,大学生的生活来源是基于父母的经济支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活费,所以,当代大学生尚无经济基础可谈。特别是在中国,在父母眼中供孩子读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更可怕的是,大学生同样认为只有学习才是自己分内的事,关于经济方面的支付一律是父母去考虑的问题,他们有义务去这样做,而大学生信用卡的推出无疑是加深了这一社会诟病。

从形式上看,各大商业银行推出大学生信用卡满足法律上的基本要求。当代大学生基本为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男女,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利去处分自己的行为并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此处的“大学生”,即民事主体,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④。如此说来,大学生同其他成年社会成员无异,商业银行当然可以向成年大学生推出信用卡服务,大学生信用卡实际上就是普通意义上的信用卡。

从实质上看,大学生大多无能力偿付信用卡透支消费,根本不具备使用信用卡的经济能力。香港地区的银行较早就针对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推出了信用卡业务,据统计,香港约有30%的大学生因滥用信用卡结果欠债累累,有的甚者欠下了高达上百万港元债务,那么最后为大学生信用卡买单的是谁呢?显而易见,是他们的父母。从而可见,他们的父母才是间接持卡人,那大学生信用卡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它的实际价值等同于父母信用卡的附属卡(附属卡所有交易款项及相应利息、费用等均计入主卡帐户,由主卡持卡人承担全部还款责任但主卡持卡与附属卡持卡人对所欠款项互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⑤)。

其次,隐藏在卡片背面的银行风险。面对大学生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喜出望外的各大商业银行跟风推出大学生信用卡是否操之过急呢?从某种角度上讲,推出大学生信用卡是一个投石问路的开始,发行大学生信用卡,对于银行确实是开拓业务,同时也折射出社会已经把建立个人的信用体制数据库提上日程。但是,面对如此高危的无经济收入群体,仍需要充分地实践调研、有针对性地制定大学生信用卡管理体制,更需要提高办卡门槛、逐步放开业务,何不“让子弹飞一会儿”呢?

在香港地区,银行与银行间的竞争导致审批过于宽松,大量无收入来源的学生同时持有多张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负债。在内地,学生在申请信用卡时无需任何担保与抵押,只需向银行提供学生证、身份证的复印件后领取申请表即可。尽管内地银行对学生信用卡额度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控制,但持卡学生亦屡屡暴露出诚信危机,多家银行因高风险而停办学生信用卡,如中信银行早在2009年2月就已正式停止大学生I卡的发行。

再次,大多高校对大学生办信用卡持不提倡态度。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明文禁止学生办理信用卡,然而不禁止不等于鼓励。一些高校教师认为,信用消费必须以信用意识的建立和稳定的收入作为保证,而在校生大多并不具备这些条件。特别是已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一旦出现未按时还款等不良记录将不能继续申请贷款,并为以后的求职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风险,比如购房申请贷款,银行将着重考虑申请人的信用记录。据了解,目前即使是已申请信用卡的学生中确实有很多人不了解常识,甚至有些同学由于屡屡未能及时还款,导致逾期还款利息滚雪球式的累积。

综上,大学生信用卡在性质上不仅无异于大学生父母的信用卡的附属卡,却相比附属卡而言具有信贷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作为一个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你是想要继续成为父母的附属,若下定决心将每天高呼独立自强的口号付诸于实践,那么这张大学生信用卡,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值得拥有?各大商业银行,你可以无惧信贷危险,但是你不能无视社会责任,那么,这张大学生信用卡,你亦是否值得拥有?

注释:

①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② 曾宪义,王利明.经济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

③ 黄达.金融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

篇5

【?P键词】信用体系;信用评价;对策

【Keywords】credit system; credit evalua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90-02

1 引言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大约占到企业总数的99.7%,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的80%以上。但现实中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诸多束缚,特别是融资难问题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2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特点[1]

一是双重性。企业信用是从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同时又涉及企业伦理、企业的社会责任等社会道德范畴。

二是多维度性。企业信用是在与其交易对象的交易过程中形成的,是利益相关者基于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历史对企业在信守承诺的能力做出的一个综合评价。因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又会对企业信用有不同的评价,所以企业信用具有多维度的特点。

三是无形资产性。企业信用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具有资本的属性。企业信用是一种稀缺的无形资本。

3 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3.1 有利于促进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形成

加快推进中小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形成。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从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进程来看,越是完善的市场体系,竞争越充分,越要求市场主体在各方面讲究诚信。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离开了信用,就不会有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更不会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3.2 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

道德诚信不仅是成熟企业的标志,更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从国际惯例来看,企业要想进入国际市场,都需要先由著名的国内外著名的评估机构进行信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公告社会,这个惯例特别符合国际市场公开透明的准则。为此,企业只有具备清晰的产权制度、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并在企业内部设有完善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才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3.3 有利于政府有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完善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发展仍有较大的作用。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政府可以全面准确了解企业整体的发展状态,据此做出统筹安排,从而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4 有利于促进社会信用环境的形成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在一个信用完善的社会中,人们遵纪守法,理性地获得经济利益,整个社会就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秩序就会井然有序。相反,在信用缺失的环境中,一些人在交易中通过违背诚信而谋利,且又不受法律制裁及社会舆论的谴责,就会诱导人们仿效,这样社会风气日趋恶化。因而,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的有效途径。

4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中小企业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人才匮乏、管理不尽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使得中小企业总体呈现综合素质和综合实力不高的状况。这种现状使得中小企业不具备大企业的融资能力、偿债能力。

4.2 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过度谨慎

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总是有一定风险,这些风险体现在中小企业身上尤其鲜明。对金融系统来说,向小企业与向大企业发放同样一笔贷款,付出的劳动和繁杂程度大体相同,但与小企业发生信贷关系的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因此,大多数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要么过度谨慎,向大企业倾斜;要么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增加其融资成本[2]。

4.3 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是社会担保体系不完善。社会担保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时,大都将自身盈利放在第一位,将为中小企业服务放在第二位,为降低自身风险,提出的担保条件甚至严于银行的贷款条件,使中小企业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

二是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权威评价的中介机构。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自身难以对其信用水平作出准确评价,而中小企业融资举债恰又需要自身信用状况的权威评估,目前社会服务保障体系还不能提供这一服务。

4.4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与中小企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少之又少,在激励和约束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是空白。同时,我国目前还没做到像市场经济成熟国家那样,对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提供更多的政府补贴。

5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策略

5.1 完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自身信用水平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信用管理。

一是树立信用品牌形象意识。信用在交易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诚实守信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中小企业要从长期发展考虑,树立诚实守信的品牌形象。

二是培养企业专业管理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信用意识和管理技能。

三是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自觉增强信用意识,积极维护企业信誉。四是完善企业财务制度,规范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

5.2 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信用担保机制

一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对担保公司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资金投入来解决信用担保补偿资金的需求。同时吸纳金融机构、企业、民间及资本市场资本,增加担保公司资金来源渠道,明确担保基金扶持重点;二是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建立担保风险分摊机制。政府应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明确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承担的责任。

5.3 规范发展信用评价机构,提高信用评价整体水平

一是提高信用评价机构的素质。信用中介机构是信用评价的媒体,评价机构的资质及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信用评价的结果。要加强对信用评价从业人员品德和技能的培养。

二是发展各类信用服务业。大力开展和推进包括集信用调查、征集、担保和咨询等于一体的各类社会信用服务业。

三是建立统一的信用中介机构行业规范。制定各类社会信用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及退出制度的相关立法,以保证信用服务市场的有序及政府的监管。

5.4 加强法制建设,构建有利于企业信用评价的宏观环境

一是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信用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信用信息的取得方式、企业信息数据披露范围的界定,明确政府及相关机构对信息公开的方式和内容以及信息使用的权利与义务[3]。

篇6

一、银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对于银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外经济学很早就在著述中进行了探讨。约瑟夫•熊比特在金融理论中提出:“运营良好的银行可以通过发现最有可能成功实施创新产品和创新工艺的企业并为其提供资金而激励技术创新;银行无疑具有信用创造的能力,而正是这种信用创造的能力,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在此之后,人们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明,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发达的金融业是一个区城经济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金融产业不仅通过电子信息等先进技术产品需求与服务的扩张,带动了制造、信息、通信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了与金融相关的会计师事务咨询、信用评级、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产生了诸如保险、担保服务、金融投资顾问等新兴产业。因此,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在服务于经济的过程中又反作用于经济,金融的发展和信贷结构影响着经济发展的结构和速度。

二、更好地发挥银行业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在现代区域经济中,金融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区域经济中的金融机构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日趋明显。若将我国视作一个大的经济区域,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我国银行业共投入9.59万亿元信贷,占整个社会融资的80%,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承担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实践中怎样更好地使银行业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进一步发挥银行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调整信贷结构,支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金融的发展和信贷结构影响着经济发展的结构和速度,我国银行业应当责无旁贷地成为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角色。各银行应积极配合国家的有保有压的调整振兴政策,在信贷投放上重点支持新材料和新兴战略性行业,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减少甚至停止对重复建设,亏损严重,破坏环境等企业的信贷支持。各银行还应处理好支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更多地关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需求。尤其对发展信息、生物、医药等新技术的企业和产品,应在加强风险治理的前提下,积极调整银行资产运用的投向,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的升级。

2.因地制宜,支持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由于资源空间布局的不均衡、生产分工的地域性、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现有经济水平差异等因素,使得各区域具有市场差异、资源差异、技术差异,最终综合构成区域差异优势,由此造就不同区域的不同特色。而特色经济是区域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纽带和载体,成功的区域战略的制定必须依附于当地的特色。作为当地金融业的核心产业,银行业要能够敏锐把握当地特色经济的动向,掌握当地经济独特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从而给予有力支持。

我国银行业对区域特色经济支持的经典成功案例在浙江温州地区。温州在改革开放之初,凭借着机制和制度的市场化与内地的差异,以市场化和开放性的民营经济为特色,在全国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区域特色经济――温州模式,由此温州经济迅速崛起。温州银行业根据当地企业以民营经济为主、企业经营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银行贷款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探索出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按照信贷经营原则来选择对象,既满足了企业资金需求、提供了金融服务,又实现了业内整体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富于特色的区域商业银行发展模式,辩证地证明了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二者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北京市基于首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北京银行应势而为,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优先支持对象,为首都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专项授信达400亿元。再如山东省日照市提出“打造蓝色经济区、发展鲁南临港工业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战略部署,当地银行认真贯彻这一部署,在贷款投向上,重点向港口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临港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倾斜,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战略的实施。

3.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对一国或一个地区GDP的贡献度非常大。而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业务在发展阶段、信用处于积累时期,往往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以民营经济高度活跃的浙江省为例,据该省中小企业局调查,全省约有70%的中小企业存在着融资难,其中又以中小民营企业居多。商业银行作为间接融资的主体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西方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绝大多数银行的客户都是中小企业。

我国银监会出台关于小企业信贷业务经营管理的“六项机制”以来,各大银行纷纷都成立中小企业经营中心和经营机构,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工商银行2010年以来,积极落实不断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小企业贷款余额和客户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0年5月末,全行小企业贷款余额达3680亿元,比年初增加572亿元,同比多增380亿元,小企业贷款增长率高于全行贷款增幅9.9个百分点。全行专门服务小企业的专营机构数量达1200家,为超过4万户小企业提供了信贷支持。中国建设银行组建了120家以上小企业经营中心,推出了信贷工厂等一些服务品种,对小企业贷款余额10月底突破2580亿,同比增幅是36%。

综上所述,金融在一定的环境下对经济产生着强大的反作用力力。银行业应该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需求和特点,注重科学发展,重视金融风险防范,不断探索各项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有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杨福明:论区域经济特色与银行信贷经营――以温州银行为例[J].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信息网,2004一06―09

篇7

一、诚信的经济学含义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诚信已被人们公认为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原则之一,更多地应用于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行业内外竞争的秩序化。诚信不仅属于道德和法律的范畴,也属于经济范畴。现代意义的诚信是在中国传统信义原则的基础上并借鉴西方管理制度的一些经验形成的全新的理念,其出发点和目的是保证社会活动的顺畅进行,各方在诚信原则的协调下都能获得自己的利益,从而达到一种“双赢”或“多赢”的态势。世界经济学制度主义的创始人凡勃伦认为,诚信作为一种“人类制度”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下,它遵循投资、收益、支出、回报等经济学的规律,可以用货币曲线来描绘。“诚信”的观念原本就是在人们追求利益的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通常情况下,诚信是要付出“成本”才能得到的,有了初级的诚信后还要付出维护诚信的成本和扩大诚信的投资,才能获得回报和源源不断的收益。诚信的投资与收益关系为正比关系,投资越大收益越高。但是这种比例关系还要考虑客观条件的因素,比如社会信用环境等。

二、诚信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在这里,笔者用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理论来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

“经济人”假设包含的基本含义:第一,“效用最大化”;第二,“有限理性”;第三,“机会主义行为”。作为市场主体的个人或者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人”,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私利,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因而经济人要追求金钱或物质利益,而诚信是获得这些的手段之一。对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不妨建立在个人对成本收益比较的基础上。

如果市场主体是诚实和守信用的,就会给他带来好处,使他很容易地找到交易伙伴,低成本地进行交易,最终获取利润。此时,人是一个经济人,诚信是利益之源。另一方面,维持诚信也是有代价的。在交易中,必须要守诺,即便是自己遇到重重困难,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也必须要守信,以维持信誉。

市场主体是否坚守诚信取决于守信的机会成本与不守信的机会成本的比较。如果维护信用要付出极高的成本,诚信的动机会降低。如果不诚信会给市场主体带来巨大的损害,诚信的动机就加强。事实上,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的。都不遵守约定,则互惠的交易不能实现。其实每个人本质上都还是认同诚信的,而且诚信也能增进所有人的福利。那么为什么诚信又会缺失呢?诚信是在相互交往中实现的,问题也就出现在交易对象之间的博弈中。我们可以从这种博弈当中来分析市场交易主体的机会成本。交易实际上是一个囚犯困境式的结局:如果大家都信守承诺、诚实交易,对双方来说会形成双赢;如果一方守诺而另一方背信,背信一方就能得到比双方都守信还要高得多的收益,而守信者一定损失惨重。结果,当对方遵守承诺时,守信固然有益,而背信则更是暴利;而当对方不守约定时,守信就损失惨重,背信则可避免损失。这样一来,无论对方守信与否,背信都是最佳选择,因此双方都会选择背信。由于不守诚信,交易就无法开展,因此结果一定劣于都守信时的状况,此即囚犯困境,因此双方的机会成本都是相当大的。

在市场主体的交易中,不同情况决定了其机会成本的大小,也决定了其是否诚信。情况一,如果双方之间的交易是一次性的,结果诚信缺失的概率就非常大。不过,如果反复交往,结果会有所变化。因为一次易中不诚信的机会成本要小得多,而获利更多,而在反复的交易中,如果一方失信,则会导致对方的不信任,因此对方就会加强防范风险的措施,甚至会取消交易,机会成本就会大得多,自己获利的概率就要小得多甚至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无限连续交易博弈,每次交易的均衡都表现为双方都遵守规则、坚守诚信,因而是最优结局。情况二,和不同的人交易,每个人都只交易有限次数,但与不同人的一系列交易在时间上错开,而且其交易对象相互之间拥有共同的信息,这也等同于与同一个人连续交易,其结果是双方也会选择守信。情况三,和不同的人交易有限次数,但其交易对象也在时间上错开,但并不共享信息,或信息共享的范围是区域性的。由于信息传递的阻塞导致信息不对称,因此结果跟第一种情况是一致的,欺骗的动机会强化,而诚实的心理会减弱。

正如亚当·期密所说:“一个人如果常常和别人有生意上的来往,他就不盼望从一次交易契约来图非分的利得而宁可在各次交易中诚实守约。一个懂得自己真正利益所在的商人,宁愿牺牲一点应得的权利,而不愿启人疑窦。”

三、诚信构建的理性思考

1.建立以强制性建设为主的诚信制度

上述市场主体在交易博弈当中诚信缺失的分析是建立在没有外界约束的情况下,而外界的约束最好的方式便是制度。有效率的制度不仅会减少直接监督、法律制裁等方面的成本,而且可以通过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消除损害他人利益的不良动机。制度的设计应该在承认个人利已动机的前提下,设计一套约束规则,使经济主体在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动机驱使下,能服从制度制定者的意图。

制度的形成有诱致性方式也有强制性方式。诚信的诱致性的制度变革,内涵着市场主体在博弈中自己教育自己,制度安排所需时间相对太长,故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诚信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即政府在构造有关诚信的制度安排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强制性的推动作用。对我国构造诚信的制度安排的总体判断是强制性制度安排和诱致性制度变革的统一。但是,因为诚信的诱致性建设所需时间太长,所以,从总体上讲,应当是强制性推动为主的。

2.诚信制度的核心是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

由于市场主体的“经济人”属性,在博弈当中是出于自利的目的进行成本收益比较而决定是否守信的。而在现实当中,之所以有相当大一部分人会选择不诚信,是因为不诚信的低成本和维持诚信的高成本。我们在制度设置中就必须针对“经济人”的自利目的,加大对不诚信的打击力度,增大其不诚信的成本。只要在制度中适当设计规则,使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是可信的,并且惩罚的力度足以抵消不诚信行为带来的额外收益,人们就不会有激励去背离规则的约束。在社会上出现那么多不诚信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现阶段我国诚信制度不健全,不诚信获益,而诚信相比会“吃亏”,在巨大的利益诱惑这之下,作为“经济人”必然会选择不诚信。因此,在诚信制度建设中,核心是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让“经济人”为其不诚信付出应有的代价。

3.诚信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诚信体系的建设

我们在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时得知,不诚信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共享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就应通过诚信体系的建设构建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银行对个人信誉的记录就是一个信息共享机制,警察局对个人违法犯罪等污点的记录也是一个信息共享机制。这些机制足以保证一个人的交易信用为其他人获知,从而使得他的交易具有无限连续的性质。诚信体系在我国虽然已经受到重视并着手开始建设,但是以诱致性为主,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具有制度约束力的统一的诚信体系。这正是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既没有一个全国性的银行信用记录体系,也缺乏其他传递和共享个人信用的机制。因此,应该建立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体系,让个人的诚信记录成为共享的信息。信息的共享可以将交易或交往变成无限连续的博弈,从而增加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

总之,市场主体的“经济人”属性在交易博弈中追求功利最大化是诚信缺失的经济根源。而要扼制“经济人”的不诚信就要强制性建设有效的制度进行外在约束。在制度设计中一是要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同时要建立全国性的旨在信息共享的诚信体系。

[论文关键词]诚信缺失构建经济学

[论文摘要]当今整个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信用经济时代”,建设一个完善的诚信体系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然而与这个目标背道而驰的是现在的社会诚信度普遍偏低,这一被大家普遍认同的商业社会的基本原则却得不到普遍的遵守,诚信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呢?诚信又如何构建呢?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程国慧:《失信损失触目惊心》[N].《京华时报》,2002年3月13日

篇8

我国外汇市场信用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矛盾问题较多,加之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信用制度和信用机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对经济主体行为的有效约束机制,再加上一些复杂的经济、社会、观念等原因,造成社会各大领域信用失范现象比较普遍,外汇市场也不例外。为解决市场经济中不讲信用的问题,我国相继成立了国家技术监督局和消费者权益保障协会,出台的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刑法中更有对诈骗等犯罪课以重刑的规定,而国际贸易交往中也不乏资信调查项目,这些都对规范市场起到了很好的制约作用,但却不足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灭不讲信用的违法犯罪活动。

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着以下几大挑战:一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的过渡期即将结束,与外国企业同台竞争的局面很快就要到来;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老问题急需解决;三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必须得到控制。这些问题都同样存在于外汇市场经营管理中,且都与外汇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有关。而就解决信用问题而言,长期以来我们都没有为完善信用管理立法,没有有效的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没有建立信用管理中介服务机构,更没有开展过有关信用管理的全民教育。

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及其目标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二元主体或多元主体之间,以某种经济生活需要为目的,建立在诚实守信基础上的心理承诺与约期实践相结合的意志和能力。它形成于古代,而广泛流行于近现代商业和金融领域之中,是从属于商品和货币关系的产物,从而构成一个现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和社会生活现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进行正常商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大约用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摸索出了一整套的管理社会信用的成功经验,已建立了较完善的信用法律制度和信用管理制度。信用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维护市场秩序,还可以预防和发现违法犯罪。当前,随着我国涉外经济主体的越来越多,涉外交易日趋频繁,建立符合我国社会实际的国家外汇市场信用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推进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是保证外汇市场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整顿和规范外汇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近年来,作为外汇市场经济活动的监管部门,外汇局在监管外市场主体及执法监督的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为整个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如针对出口企业的出口核销荣誉企业制度、国际收支申报系统、企业外汇账户监测系统、外债纺计监测系统、进出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的开发运行,建立了信用信息的采集渠道,并对银行、企业等不同经济主体建立了信用档案。从目前情况看,虽然我们已经为外汇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创造了一些基础条件,但是要完成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任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要不断加强与外贸、海关、商检等部门的联合监管和信息共享,逐步扩大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并要在现有的分散管理系统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数据,构建国家外汇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在于促进和培育社会信用,形成诚信的制度规范和社会环境。国家外信用管理体系,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机制,它是把各种与信用相关的社会力量有机地组合起来,共同促进外汇市场信用的完善和发展,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从而保障外汇市场社会秩序和经济正常地运行和发展。首先,国家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应把遵守国家外汇管理法规情况纳入到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体系建设中来。

对于认真遵守国家外汇管理法规、诚实守法经营的金融机构,将在管理业务下放授权及新业务准人等方面给予优惠;对恶意违规经营的金融机构,除对其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外,还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增大惩戒力度,督促外汇指定银行自觉守法经营。其次,积极探索建立涉汇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采取分类管理的原则,分别建立企业在国际收支申报、结售汇、核销等方面的信用档案,并采用相关标准进行打分、评级。同时,将涉汇企业在夕}}[市场的信用记录与其他管理部门共享,以鼓励诚信,遏制失信行为。第三,对于政府而言,不仅要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信息资讯网络,而且要发挥信用监管的职能,推进信用体系的建设,整合各行业信用记录。政府信用应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建设外汇市场信用体系的过程中,加强外汇管理单位和执行机构自身的信用建设,带头讲诚信。

外汇市场信用体系 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我国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思路是: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法规导向、监督管理的功能,确保公平竞争有法可依,使外汇市场信用服务机构真正在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下提供信用产品和服务。政府在建立匡家信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应该是起协助建立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并监督行业规范发展的作用,而不应参与主办信用管理服务机构,否则就失去了信用管理服务的中立、公正性质。突出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支持培育外汇信用评价中介市场,推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征信机构的介作用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介市场的发育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信用体系的成熟度。外汇管理部门作为社会行为的监管者,同时也是信用体系的建设者之一,有责任通过建立健全外汇市场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违规信息披露和信用鉴证等方式,与海关、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共同支持和培育企业信用评价市场,通过银行的海外机构和行收集本地外贸客户的海外资信情况,有效促进征信行业的发展。

第二,重点支持比较优势产业,优化信贷环境。外汇信用体系建设要从各地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扩大外汇市场环境建没覆盖面,逐渐下放外汇业务经营权限,增强县级外汇管理职能,鼓励金融机构结售汇业务延伸到县镇,改变县域外汇管理所处的薄弱化状态;切实提高资源丰富地区的业务贡献度,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切入点,灵活运用外汇市场为之服务,引导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逐步走向规范经营、诚实守信的道路

第三。配合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信用管理,建立行业守法守信记录和评价制度。为促进各地区金融机构的信用管理,要逐步完善本外币一体化监管机制,建立统一的本外币资金监测系统、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及本外币账户协调监管机制。加快制定《}土会信用信息法》,以配合加入w’ro对信息公开化的要求,以法律的形式规范金融机构自觉上报公共信息、征信数据,保证金融机构信用信息的全面取得和使用。建立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制度,打造一个信用信息开放和公平享用、使用信息的环境。

第四,配合政府规范金融部门行为,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政府信用是最大的信用,整个社会信用都是基于政府信用来推动和发展的,而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尤其如此。银行应配合政府部门严格履行对社会的承诺,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而社会执法部门也要公正、廉明,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保证执法的公正、公平、公开,金融部门应恪守承诺,认真履行职责,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成为社会诚信的表率。

第五,大力推广信用管理教育,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平台。培育推广对外汇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教育是外汇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建设国家信用体系的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体系,虽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诚实守信,却可以迫使每个市场经济主体面对诚实信用的选择。银行业应深刻认识到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大力加强社会信用观念建设,在业务经营过程中从宣传教育人手,着力营造“人人重诺,行行守信”的社会氛围,为提高社会公众信用、企业信用水准奠定基础,也为融洽银企关系打下稳固的基础。

篇9

一、诚信的经济学含义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诚信已被人们公认为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原则之一,更多地应用于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行业内外竞争的秩序化。诚信不仅属于道德和法律的范畴,也属于经济范畴。现代意义的诚信是在中国传统信义原则的基础上并借鉴西方管理制度的一些经验形成的全新的理念,其出发点和目的是保证社会活动的顺畅进行,各方在诚信原则的协调下都能获得自己的利益,从而达到一种“双赢”或“多赢”的态势。世界经济学制度主义的创始人凡勃伦认为,诚信作为一种“人类制度”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下,它遵循投资、收益、支出、回报等经济学的规律,可以用货币曲线来描绘。“诚信”的观念原本就是在人们追求利益的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通常情况下,诚信是要付出“成本”才能得到的,有了初级的诚信后还要付出维护诚信的成本和扩大诚信的投资,才能获得回报和源源不断的收益。诚信的投资与收益关系为正比关系,投资越大收益越高。但是这种比例关系还要考虑客观条件的因素,比如社会信用环境等。

二、诚信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在这里,笔者用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理论来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

“经济人”假设包含的基本含义:第一,“效用最大化”;第二,“有限理性”;第三,“机会主义行为”。作为市场主体的个人或者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人”,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私利,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因而经济人要追求金钱或物质利益,而诚信是获得这些的手段之一。对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不妨建立在个人对成本收益比较的基础上。

如果市场主体是诚实和守信用的,就会给他带来好处,使他很容易地找到交易伙伴,低成本地进行交易,最终获取利润。此时,人是一个经济人,诚信是利益之源。另一方面,维持诚信也是有代价的。在交易中,必须要守诺,即便是自己遇到重重困难,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也必须要守信,以维持信誉。

市场主体是否坚守诚信取决于守信的机会成本与不守信的机会成本的比较。如果维护信用要付出极高的成本,诚信的动机会降低。如果不诚信会给市场主体带来巨大的损害,诚信的动机就加强。事实上,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的。都不遵守约定,则互惠的交易不能实现。其实每个人本质上都还是认同诚信的,而且诚信也能增进所有人的福利。那么为什么诚信又会缺失呢?诚信是在相互交往中实现的,问题也就出现在交易对象之间的博弈中。我们可以从这种博弈当中来分析市场交易主体的机会成本。交易实际上是一个囚犯困境式的结局:如果大家都信守承诺、诚实交易,对双方来说会形成双赢;如果一方守诺而另一方背信,背信一方就能得到比双方都守信还要高得多的收益,而守信者一定损失惨重。结果,当对方遵守承诺时,守信固然有益,而背信则更是暴利;而当对方不守约定时,守信就损失惨重,背信则可避免损失。这样一来,无论对方守信与否,背信都是最佳选择,因此双方都会选择背信。由于不守诚信,交易就无法开展,因此结果一定劣于都守信时的状况,此即囚犯困境,因此双方的机会成本都是相当大的。

在市场主体的交易中,不同情况决定了其机会成本的大小,也决定了其是否诚信。情况一,如果双方之间的交易是一次性的,结果诚信缺失的概率就非常大。不过,如果反复交往,结果会有所变化。因为一次易中不诚信的机会成本要小得多,而获利更多,而在反复的交易中,如果一方失信,则会导致对方的不信任,因此对方就会加强防范风险的措施,甚至会取消交易,机会成本就会大得多,自己获利的概率就要小得多甚至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无限连续交易博弈,每次交易的均衡都表现为双方都遵守规则、坚守诚信,因而是最优结局。转贴于中国论文下情况二,和不同的人交易,每个人都只交易有限次数,但与不同人的一系列交易在时间上错开,而且其交易对象相互之间拥有共同的信息,这也等同于与同一个人连续交易,其结果是双方也会选择守信。情况三,和不同的人交易有限次数,但其交易对象也在时间上错开,但并不共享信息,或信息共享的范围是区域性的。由于信息传递的阻塞导致信息不对称,因此结果跟第一种情况是一致的,欺骗的动机会强化,而诚实的心理会减弱。

正如亚当·期密所说:“一个人如果常常和别人有生意上的来往,他就不盼望从一次交易契约来图非分的利得而宁可在各次交易中诚实守约。一个懂得自己真正利益所在的商人,宁愿牺牲一点应得的权利,而不愿启人疑窦。”

三、诚信构建的理性思考

1.建立以强制性建设为主的诚信制度

上述市场主体在交易博弈当中诚信缺失的分析是建立在没有外界约束的情况下,而外界的约束最好的方式便是制度。有效率的制度不仅会减少直接监督、法律制裁等方面的成本,而且可以通过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消除损害他人利益的不良动机。制度的设计应该在承认个人利已动机的前提下,设计一套约束规则,使经济主体在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动机驱使下,能服从制度制定者的意图。

制度的形成有诱致性方式也有强制性方式。诚信的诱致性的制度变革,内涵着市场主体在博弈中自己教育自己,制度安排所需时间相对太长,故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诚信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即政府在构造有关诚信的制度安排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强制性的推动作用。对我国构造诚信的制度安排的总体判断是强制性制度安排和诱致性制度变革的统一。但是,因为诚信的诱致性建设所需时间太长,所以,从总体上讲,应当是强制性推动为主的。

2.诚信制度的核心是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

由于市场主体的“经济人”属性,在博弈当中是出于自利的目的进行成本收益比较而决定是否守信的。而在现实当中,之所以有相当大一部分人会选择不诚信,是因为不诚信的低成本和维持诚信的高成本。我们在制度设置中就必须针对“经济人”的自利目的,加大对不诚信的打击力度,增大其不诚信的成本。只要在制度中适当设计规则,使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是可信的,并且惩罚的力度足以抵消不诚信行为带来的额外收益,人们就不会有激励去背离规则的约束。在社会上出现那么多不诚信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现阶段我国诚信制度不健全,不诚信获益,而诚信相比会“吃亏”,在巨大的利益诱惑这之下,作为“经济人”必然会选择不诚信。因此,在诚信制度建设中,核心是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让“经济人”为其不诚信付出应有的代价。

3.诚信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诚信体系的建设

我们在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时得知,不诚信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共享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就应通过诚信体系的建设构建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银行对个人信誉的记录就是一个信息共享机制,警察局对个人违法犯罪等污点的记录也是一个信息共享机制。这些机制足以保证一个人的交易信用为其他人获知,从而使得他的交易具有无限连续的性质。诚信体系在我国虽然已经受到重视并着手开始建设,但是以诱致性为主,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具有制度约束力的统一的诚信体系。这正是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既没有一个全国性的银行信用记录体系,也缺乏其他传递和共享个人信用的机制。因此,应该建立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体系,让个人的诚信记录成为共享的信息。信息的共享可以将交易或交往变成无限连续的博弈,从而增加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

总之,市场主体的“经济人”属性在交易博弈中追求功利最大化是诚信缺失的经济根源。而要扼制“经济人”的不诚信就要强制性建设有效的制度进行外在约束。在制度设计中一是要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同时要建立全国性的旨在信息共享的诚信体系。

篇10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109-04

1 我国经济发展与城镇居民消费现状

理论上,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相对于投资和贸易更为稳定,应对经济增长作出更大的贡献。然而,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内消费需求却长期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根据IMF和世界银行的统计,1990年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左右,而近20年来,我国消费率最高也仅为63%。投资依旧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00年至今,增量资本产出率逐年上升,表明投资虽得到大幅增长,其效率却不断下降。重复性投资建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会因投资产出长期得不到消化吸收而形成泡沫,威胁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外,我国还面临外贸依存度过高的问题。在最近两年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部分省份出现了企业大量倒闭、失业人群庞大的局面,也因此滋生了不少社会问题。

2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宏微观分析

消费行为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消费具有个体独立性,属于微观经济范畴;另一方面,消费是重要的经济指标,其总量和结构上的变动会极大地影响一国的经济,因而也兼具社会属性,属于宏观经济范畴。据此,本文将从宏微观两个角度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进行实证分析。

个体的消费决策依赖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由消费能力引申出消费约束的概念,阶段性消费、预防性储蓄与外部经济原因等构筑了消费的规划函数。根据生命周期假说,未来收入是影响现期消费的因素,同时,也应注意消费与财产之间的关系。鉴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外部经济环境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个体消费者当下的消费决策基于较近的未来,而非整体生命周期。为了提高分析的针对性,在此仅描述两期的实际消费量,并以现金流贴现的方式对将来一期收入进行现值评估。本文所假定的消费效用函数为:

U[JB((]c1,c2[JB))]=u[JB((]c1[JB))]+[SX(]u[JB((]c2[JB))][][JB((]1+r[JB))][SX)](1)

其中,c1,c2代表现期及将来一期的实际消费量,r代表将来一期实际消费量的贴现率。

结合预防性储蓄理论,由于不确定性,消费者必然备有一定的预防性储蓄,同时,基于消费与财产之间的联系,可将我国的消费约束条件设为: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消费者相对较难准确判断某阶段所应持有的储蓄消费结构。在效用函数的假定中,仅讨论两期的消费量,因此,在约束条件函数的构建依然采用两期的收入假定,对于将来一期的收入可抽象认为是将来多期收入的现值,同时,假定预防性储蓄于将来一期开始进行,同样抽象认为是将来多期预防性储蓄的现值,并以两者之差作为将来的可支配收入而不产生结构上配比的矛盾。当然,上述假设基于诸多理想的状况,如收入与预防性储蓄的不间断等。因此,本文假定消费约束条件函数为:

其中,P代表消费者当期的财产状况,y1,y2代表现期和将来一期的实际收入,S代表未来的预防性储蓄值,r代表实际市场利率(贴现率)。

从外部经济环境来看,目前我国人均收入和财富量较低,融资渠道相对有限,消费可用资金不足,即流动性不足也对个体消费产生较大的影响。假定

上述结论支持了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假设,而预防性储蓄表明消费者对将来消费的不确定性,包括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即一旦消费者认为不确定性风险提高,就会增加预防性储蓄,以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支付风险,当期消费便相应减少。同时,流动性约束也对消费产生负面影响。综上,微观层面上,收入支出带来的不确定与流动性的约束共同导致了我国当前个人消费疲软的局面。

从消费者引申出的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能够较全面地阐释消费意愿、消费能力与消费需求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之上,为分析影响消费需求的外部因素,本文选取以下变量:

其中,消费量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均对以1990年为基期的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处理;收入指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同样对以1990年为基期的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处理;实际利率则是剔除了通货膨胀率后的利率;收入不确定性将通过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进行间接描述,这也是本文仅论述城镇居民消费问题的原因之一;支出的不确定性以城镇居民在医疗教育上的消费支出的变化来衡量。

根据上述变量、数据和模型构建方法,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宏观分析做模型的构建如下。

首先,确定变量(单个序列)单整阶数,进行ADF检验。运用Eviews5.0对1990―2008年的各变量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如下(其中,显著性水平为5%的临界值,c、t表示常数项和趋势项,l指滞后阶数):

从短期均衡模型来看,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较大,1单位的收入可拉动0.713个单位的消费。而收入本身包含存量和增量两部分。存量即城镇居民现期拥有的财富量和收入水平,增量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的收入增长情况,其对消费倾向的影响取决于城镇居民据以往收入增长情况、经济发展等因素对未来收入增幅的预期,这种预期将极大地影响现期消费,这印证了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消费理论。就实际情况而言,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增加对其消费倾向的拉动远不如中低收入水平人群来得明显。因此,在收入方面,提高收入水平、加强预期引导、优化分配结构、繁荣整体经济以及注重在不同收入层次上的政策倾斜或可成为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突破口。

反映收入不确定性的指标――城镇人口失业率变动1单位将带来0.035个单位的负效应。可见,城镇居民对于未来工作的悲观情绪将影响现期的消费量。在我国,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除受社会经济情况影响之外,更多受到一系列微观因素的支配,包括近几年企业改革带来的大批下岗失业人员;信用体系不完善、职工权利义务不明确、用人企业法律意识薄弱,拖薪、欠薪、无故辞退员工等;就业矛盾产生大量待业人员,包括大中专学生、正常性的流动人员等。这些造成城镇居民对现有工作不安和未来失业的恐惧,为防范收入不确定性而增加预防性储蓄,减少当期消费。 第三个变量是滞后一期的支付不确定性指标――城镇居民在有关服务项目的支出变化率,其每单位的增长带来0.047个单位的消费减幅。目前,这些是与城镇居民利益相关的重要支付项目,包括教育和医疗。在短期模型中保留的是滞后一期的服务项目支出,说明城镇居民在短期内判断消费支出不确定时,更多考量的是以往的情况,这不仅增加了预期引导工作的难度,也表明要降低支出的不确定性需要长期的工作来逐渐稳定预期。

最后一个误差项的含义是短期模型对于长期均衡模型的偏离将在下一期得到0.46个单位的修正。

在长期均衡模型中,变量仍为收入、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和服务项目支出的变动。与短期均衡模型一样,剔除了实际利率。在未调整的长期模型上,实际利率与消费呈现负相关,影响非常小,似乎与经济理论相悖。这与我国近年来多次对调整利率,城镇居民储蓄量依旧大幅增长的实际情况不无关系。其中,利率未实现市场化无疑是原因之一,导致资金价格无法及时反映市场供求情况,而更主要则是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带来大规模预防性储蓄。因此,繁荣消费市场仍应着手于有效地将预防性储蓄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剂。具体包括:经济环境的优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宏观调控的完善等。

3 结 论

收入、收入的不确定和支出不确定性与消费紧密相连,其中,收入依赖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而分配和再分配制度则导致了收入结构的分化和不平衡,导致不同的消费倾向,另外,收入预期也影响着城镇居民的当期消费。

短期和长期均衡模型均显示收入是影响消费最直接最强劲的因素。而收入的不确定性形成了消费的负效应。这种不确定性来自城镇居民自身、企业和社会三方面。其中,社会性问题主要是就业结构的内在矛盾,人才流动存在障碍,以及由于法律制度和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企业对职工权利的漠视和社会责任淡化,造成城镇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支付不确定性也影响着城镇居民的消费决策,而有关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和文教卫等公共支出乏力则是支出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

4 政策建议

(1)提高收入水平,调整分配结构,做好收入预期管理。提高收入水平首先是调整政策的倾斜面,逐步提高人力资本的价格;优化分配结构不仅是社会公平的目标追求,也有利于刺激消费。

收入分配应做到通过政策的制定,引导政府和企业初次的分配总量,大力支持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照市场价格参与分配,改革最低工资制度,建立企业工资增长集体协商机制,确保职工收入能够随企业发展而提高。在收入差距的调整中,积极发挥财政税收政策的作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有关的富人税种,以增强转移支付等再分配的物质基础。另外,加强垄断行业的监管,逐步引入竞争机制,使部分垄断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为社会的平均利润。

收入预期管理则可从社会效益和全方位政策扶持着力。其中,社会效益是各单位效益的综合,其提高使未来收入得以保证,预期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全方位的政策即再就业工程的建设,包括技能培训、资金扶持等方面,有利于良性收入预期的形成。

(2)优化市场环境,增强企业责任意识,缓解就业压力。要降低收入的不确定性首先要优化市场环境,包括:市场竞争机制、信用体系和法制。只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社会企业成员才能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实现优胜劣汰,才能促进社会效益的明显增长,以确保未来收入的持续、稳定。通过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将企业员工福利和工资机制与之相联系,避免拖欠薪、无故辞退等现象,保障从业人员的权益。加强法制建设从根本上规范市场交易等经济行为。企业责任意识的强化应包括:重视员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等问题,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工资增长机制,重视人才培养和技能再培训等工作,重视企业文化,通过工会或其他组织做好员工的困难补助等,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以捐赠等形式参与社会的第三次分配工作。

而缓解就业压力是降低收入的不确定性最为直接的方法。一方面,引导失业和待业人员的择业观念,另一方面,完善政府的再就业培训体系,从实质上提高失业和待业人员的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