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的动因范文
时间:2023-10-02 16:5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竞技体育的动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辽宁省 体育运动员 成就动机 归因
1前言
所谓成就动机,是指驱动一个人在社会活动的特定领域力求获得成功或取得成就的内部力量。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他对这三种需求,特别是成就需求做了深入的研究。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而这些特点也恰恰与我省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精神特点不谋而合。运动员可以为了国家的利益勇于拼搏、不怕牺牲,忍受生理和精神上的磨砺,甚至是为了集体的荣誉将自身的利益放在一旁。从个人成就动机来说,运动员的付出也是为了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自我、实现人生目标和价值的需要。因此,成就动机是职业运动员的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作为竞技运动的参与者,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的主导动机是成就动机。而归因则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断的过程,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归因是决定成就动机高低的关键因素。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正确的成就动机是塑造运动员体育精神的关键
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有意识、有目的,而且是有动机的。人的需要表现为一定的目的,体现为一定的动机。恩格斯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了就是说人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要通过人的头脑,转变为人的动机,才能真正成为人的行动的现实动力。动机推动行为,动机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动因。因此,要重视动机的作用,努力使运动员形成正确的成就动机。正确的动机始终贯穿在运动员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一种稳定的观念意识支配他们的行动,并对他们的精神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起着一定作用。正确的动机行动的主要推动力。很多优秀的运动员正是因为有了较高的成就动机,不断鼓励自己去克服一切困难,从而取得了成功。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个士兵”,那么在竞技体育的赛场上同样,不想当冠军的运动员一定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成就动机是助就成功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动力。马克思在谈到职业选择时曾经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身的完美……人只有为同时代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词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作为职业运动员要想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有所成就,就要把建立成就动机作为成才和成就事业的开端和基础。通过立志形成内在的精神动力,内在的精神动力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增强自身行动的方向性、目的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2.2运动员成就动机与归因之间的关系
成就动机和归因二者相互影响。一方面归因影响成就动机。个体对先前活动结果原因的知觉对他们随后的行为的预期产生影响,而后进一步影响到他们从事此活动的动机;归因还通过影响人们的情绪情感而作用于人们的成就动机。在竞技体育中对比赛成败的归因,能引起运动员期望和情感方面的心理变化,影响运动员比赛的动机,进而影响其就的行为。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模式告诉我们:行为的内外控制点和稳定性均影响人的成就动机和行为,其中稳定性的作用尤其重要。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失败被归因于不稳定的、内部的、不可控的原因将会弱化进一步活动的动机;而失败被归因于不稳定的、外部的、可控制的原因,则不会弱化甚至还会强化进一步活动的动机。成功被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可控制的原因,将进一步强化成就动机;相反,若成功被归因于不稳定的、外部的、不可控的原因,则无助于强化,甚至还会弱化进一步活动的动机。另一方面成就动机也影响归因。对于成就动机影响成就归因,运动心理学家达成了一致的共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这一观点即:高成就动机的运动员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而低成就动机的运动员则把成功归因于运气,而把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所以成就动机应根据不同文化、运动队和不同个体而确定,不应绝对主观一般化。
而成就动机水平高的运动员比成就动机低的运动员更倾向于内部归因,这说明个体的成就动机将影响其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成就动机高的运动员对自己的才能、信心、自身条件常常满怀信心,往往通过直接迎接任务的挑战以保持其自尊心。而强化了的成就动机又总是使他们作出良性归因,这样就形成了成就行为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叶平,许小冬.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在中国的标准化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
篇2
关键词:潍坊市;高职教育;区域经济;问题;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尽管目前潍坊市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拥有的高职院校数量居山东省第二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有了一定的适应性,但其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深入发现问题,课题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课题组以“潍坊市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为题编制了调查问卷,以全市10所高职院校的教师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8份,问卷回收率为98%,有效率为100%。
二、调查数据分析
1.政府因素
基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关于“政府对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增加是否明显”问题的调查中,52%的教师选择“不明显”,认为增加明显的仅占所调查人数的20.4%。关于“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来源”问题,62.2%的被调查者选择“学生学费”,也就是说,当前潍坊市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还是通过收取学生学费获取,政府的教育拨款仅占到19.4%。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当前的发展只能依靠自己尽量多地争取生源,以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由于潍坊市“蓝黄”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区域间主导产业的不同决定了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因此,在被调查的教师中有62.24%的人认为政府应该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及时调整高职院校布局结构,也就是说,政府在高职教育发展中能否发挥主导作用备受关注。
2.高职院校自身因素
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对“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方面欠缺因素”的调查中,37.8%的教师认为“办学方向不明确”是主要因素,另外“与市场接轨不够”和“培养目标偏离”也占较高比重,分别为32.6%和29.6%。关于“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因素”,教育经费的缺乏、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监管不够、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高等因素都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原因”的数据分析显示,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监管不够(39.8%)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24.5%)是主要原因,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也必然会影响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推动。
3.企业因素
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办学的程度一般(占40.8%),仅有11.2%和16.3%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程度非常好或很好,由此可见,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办学的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有41.8%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对高职院校输送的人才满意度一般,但有31.7%和17.3%的教师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由此可见,在工作能力方面高职教师对自己院校培养的学生还是有信心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对潍坊市高职院校的实地调查和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发现,潍坊市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
1.政府主导作用欠缺
高职教育具有为社会和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为此政府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从目前状况来看,政府对潍坊高职教育的发展给予了一定支持,但整体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政府在潍坊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尚未起到主导作用。
第一,高职教育法制体系尚未健全。各级政府在促进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有效对接方面并未出台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法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具体的调控机制不够完备,这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与潍坊区域经济的深入有效对接,也不利于潍坊市高职教育的发展。
第二,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不足严重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发展程度。对潍坊市而言,由于政府在高职教育资金投入方面责任不明确,很多高职院校发展缓慢。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经费的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潍坊市部分高职院校只能采取扩大招生规模的方式来增加教育经费,导致生源质量下降,不利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同时,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较为落后,教学设备相对简单,专业发展所需的实习实训资源短缺,极大阻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由于教育经费不足,潍坊市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培训,逐渐与行业和社会脱节,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提高,从而影响了整个潍坊高职教育的发展。
第三,政府对高职院校监管不够。目前,潍坊市有10所高职院校,其中,7所设在潍坊市区,2所在青州市,1所在诸城市。高职院校在潍坊的分布不均衡、布局不合理,不利于潍坊市整体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的监管力度不够,并未切实尽到对高职院校发展给予充分评价和监督的义务,如对办学模式监管不够、对教育经费支出监管不力等。
2.高职院校自身发展问题重重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弥补了高等教育模式单一的局面。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潍坊市高职教育发展问题重重,不利于健康良性发展。具体问题如下。
首先,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不明确。很多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盲目求全,数量虽多但质量不高,缺乏特色专业。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与本科专业区分度很小,几乎为本科课程的压缩版,严重的定位偏差使部分高职院校失去了应有的办学特色。有些学校在实习实训中做了很多努力,但由于办学定位不准确,即专业设置不符合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以及与产业行业联系不紧密等,导致所培养的学生仍然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其次,部分高院校专业设置脱离区域经济发展现实需求。目前潍坊市高职院校所设专业门类较为齐全,部分高职院校结合产业结构特点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逐渐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的职教专业,但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尽管专业设置较为齐全,但各专业招生比例严重失调。据调查,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如财经类、制造类、生物医药类招生过剩,语言类、轻纺食品类、旅游类、计算机类等招生远不尽如人意。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滞后,导致专业设置不能根据经济发展及时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专业设置重复,缺乏专业特色。部分高职院校片面追求热门专业,吸引学生报考,而忽略自身发展优势,盲目增设热门专业,盲目满足学生的报考需求而不进行宏观调控,导致热门专业过热,冷门专业过冷,师资配置严重失调,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再次,师资队伍建设滞后。虽然潍坊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无论是教师人数还是学历层次都有显著提高,但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不合理的方面,主要体现在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兼职教师数量不足。由于历史原因,潍坊市很多高职院校是通过中专院校升格或者合并发展起来的,本身师资队伍就比较薄弱,加之近些年大量引进直接从高校毕业的年轻教师,真正“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与此同时,兼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补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能够满足高职教育对专业技术的需求。但一方面,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受到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的限制,影响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兼职教师除了专业技术要过硬,还应具有教学经验和课堂组织教学能力,这导致高职院校很难聘到足够数量的符合要求的兼职教师。
最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落后。潍坊市多数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然而,相对于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而言仍存在差距。一是实训基地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融合度不高,与真实企业文化、工作流程以及生产环境等存在差距,所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不强;二是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投入不足。高标准的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但现实情况是很多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没有专门的实习实训基地,或者几个专业共用一个实习实践场地,实训设备的更新换代根本无从谈起;三是部分专业教师和社会接触较少,无法指导学生真正地进行专业实践。大多数情况下,实践教学就是老师带着学生到某个公司或工厂进行参观,学生根本得不到动手操作的训练,实践教学效果更无从谈起。在这些情况下,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也无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3.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积极性不高
目前,不少潍坊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仍处于较为浅显的层面,合作内容仅限于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企业专家参与学校专业设置与规划、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员工培训、企业指导学生实习等形式。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机制不够健全,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不深入。有些企业仅将学生视为免费劳工来使用,无法锻炼实际操作,技能水平也得不到切实提高,校企合作达不到预期效果。由于周期较长,企业无法在短期内享受到学校为其提供的技术创新,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降低。同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受市场影响,具有很大灵活性,而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却相对固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时,学生却未能完成理论学习;而学生完成理论学习需要进行实践时,企业却没有足够的生产订单任务,这也影响着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雷久相.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6).
[2]王一群.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探索[J].施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篇3
你厅《关于职工因私出境定居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问题的请示》(粤劳关〔1997〕70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
一、对于获批准出境定居的职工,享受的一次性离职费不属于《劳动法》及其配套规章规定的经济补偿金。在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以后,职工获批准出境定居而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侨属、侨眷获批准出境定居的,其一次性离职费的支付,仍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归侨、侨眷职工获批准出境定居退休、退职费发放问题的解答意见》(〔78〕侨内字第512号)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归侨、侨眷职工因私事出境的假期、工资等问题的规定》(〔83〕侨政会字第007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篇4
【关键词】中美竞技体育体制;形成背景;比较
1中美政治经济特点对竞技体育的影响的比较
中国在1949年建国以后一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体制是一种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就是以世界大赛的冠军(特别是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统一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来夺取比赛成绩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这一时期的竞技体育,几乎代替了整个体育的内容,为赶超型发展阶段。举国体制和计划经济的相似性,是经济体制影响竞技体育的体现。1978年后我过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竞技体育也逐渐向市场经济的方向改变。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是典型的分权制国家,三权分立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则。在竞技体育上,美国奥委会、美国单项体育联合会、美国大学生联合会三个组织构成,三个组织各有一定的权力,相互之间又互相制约,这和美国的政治结构颇为相似。三权分立的管理体制在竞技体育事业中体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2中美文化特点对竞技体育的影响的比较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属于多元文化,形成了提倡竞争,注重个人奋斗,勤奋务实和平等的精神,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文化个性不断得到完善和强化,美国的价值核心是个人主义、价值追求是个人利益,审美观是外形的健与美。中国起源于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农耕社会,价值核心是集体主义,价值追求讲究“中庸”,道义。审美观是内在美。
3中美两国竞技体育发展动因
美国竞技体育来源于群众体育,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本身对于体育的诉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产生,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市场化的不断完善,竞技体育表演服务成为了一种商品,职业竞技体育开始出现。职业竞技体育和学校竞技体育是美国竞技体育的两大组成部分。美国的文化传统促使了群众关注竞争,关注体育,国家和社会组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体育需要,体育的发展动力是自下而上的,是和西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相适应的。
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动因来源于政治的需要,带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建国之初,我国的政治体制刚刚建设,国际地位地下,急需改变中国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竞技体育由于其量化的速度、理想的角逐和国际性比赛的世界平台,使竞技体育成为我国展现民族精神的窗口。而这一时期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发展已经相对成熟西方竞技体育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我国的竞技体育要想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实现赶超型发展。社会历史和政治色彩的影响,导致了中国竞技体育“为国争光”的基本性质和走向。
4中美竞技体育体制形成背景的比较
美国的竞技体育发展起源于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之中,美国政府几乎不直接给竞技体育拨款,竞技体育也没有专门的政府机构管理,这种情况下,美国竞技体育依然世界领先,这和美国竞技体育的高度职业化、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运作是分不开的,美国体育产业是美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美国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市场运作和其他社会经济活动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关系。可以说,美国的资本主义和大工业生产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的竞技体育产生有着浓厚的政治因素,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国竞技体育肩负了更加浓厚的政治色彩,竞技体育的发展是在西方竞技体育强大的冲击下发生变迁的,其动力是来自于民族的自强意识。
显而易见,美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进程是由于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而引起的,它更具有自然发展状态下的和谐性,它的每一个历史的发展都是前一阶段社会文化系统中已经具备的潜能的进一步发挥,即使它的偶然性变化也包含着某些必然性的因素,因而我们认为它是一种顺向性的发展过程[2]。而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进程,其原因并不仅仅在其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即使这种内部的矛盾运动,而是由于西方文化和竞技体育的撞击而大大强化的。它更依赖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西方竞技体育在中国土地上的传播、渗透所提供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篇5
武术专业开题报告
课题的目的意义:
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在传统武术基础上,借鉴西方竞技体育发展的模式,建立了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两大体系。然而,这两大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却遭遇了各自的困难。竞技武术套路的体操和舞蹈化愈演愈烈,使人难觅武术的技击本质;缺乏传统武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散打也难以普及。
在这种形势下,传统武术重新受到了重视。《武林大会》、《武林风》等节目相继播出,随后成立的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也迈出了职业化的第一步。
以上几项赛事的选手格斗技术简单直接,却远没有表现出武术传说中的高超境界。这些比赛虽然还原了武术的技击本质,但也是对群众心目中武术形象的破坏。
这些年来所举办的各种武术赛事,实际上走的都是两条路,即是“打”与“不打”。我们按照西方人“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将武术分为技击和表演两部分,但是属于传统文化的中国武术确是讲究“天人合一”。
中国武术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技击术,它与国外技击运动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丰富多彩的武术套路和风格各异的拳法流派,以及武术在老百姓心目中的“神秘性”。上海体院的邱丕相老师说过,套路是表现攻防技击的艺术体育;武术套路,既不脱离技击本质的“真”,又不执着于击打运动之“实”。 郭玉成老师也明确指出,“神秘”是文化传播的动因之一,揭开神秘面纱其实难以吸引人们的注意。
因此,对于武术赛事来说,套路表演缺少了武术的技击性,擂台实战也无法体现武术的本质特色,对于其“神秘性”也是一种破坏。
如何将实战和表演这两条路合二为一?本人在观看研究了各种技击格斗类比赛之后,认为借鉴美国的WWE赛事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W W E (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世界摔跤娱乐) 是一种表演性质很强的比赛,配有专门的编剧及播报员,跌宕起伏的剧情比电视剧还要精彩。WWE的选手都经过极其专业的训练,拥有过人的体魄,为了使比赛激烈、精彩,选手们共同排练出各种精彩的打斗动作,比赛时再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可以说WWE是一种将体育与娱乐有机结合起来的赛事。
中国武术非常适合这种模式,优美的技击动作可以编排出精彩纷呈的打斗过程,我们的武侠文化也可以提供大量跌宕起伏的剧情。武术借鉴WWE发展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表现其丰富多彩的武术套路和风格各异的拳法流派,这种亦真亦假的比赛也可以充分保留武术在老百姓心目中的神秘性,做到“既不脱离技击本质的真,又不执着于击打运动之实”。
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在借鉴WWE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于中国武术的全新的比赛模式。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
本文对历年来研究武术传播、武术文化、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发展以及武术职业化等方面的相关文章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并对其进行综述。
1、武术传播的研究分析
本文属于武术传播研究,所参考的书籍主要是上海体院郭玉成老师的《武术传播引论》和《中国武术传播论》这两本书。
郭玉成老师在其著作《武术传播引论》中对传播学的发展现状及当前的武术传播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1
在《中国武术传播论》第四章“武术竞技传播论述”中对解放后我国竞技武术的传播进行了研究分析。在第五章“武术商业传播述评”中对“散打王”、“武林风”赛事及武术节活动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商业武术决不能追求泛娱乐化”的观点。2
2、关于武术套路文化的研究
邱丕相《对武术套路商业化发展的探讨研究》3———套路运动美学思辨:套路是表现攻防技击的艺术体育。
邱丕相《武术套路美学初探》4:武术套路,既不脱离技击本质的“真”,又不执着于击打运动之“实”。
王岗《中国武术: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5:中国武术不是纯体育,不是纯运动,也不是纯杀人术。中国武术是建立在技击的表象上,通过体现技击的内涵,追求超越外在的理想化的技击艺术。
邱丕相,闰民,戴国斌《中国武术套路的文化解析》6:因此,套路用动作来描写格斗意象不满足于形似,而要表现出格斗的动态、气势和意境,并将格斗意象的动作“符号化”。所以,套路的演练是格斗形象的表演,而不是真打实斗,是对真打实斗的一种超越。
郭玉成《“武林大会”的文化思辨》7: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武术(功夫)与中国文化一样重视“意境”与“完美”。武术套路技术中的许多动作只是“意想”的技击,具有“技击涵义”,但并非真实的实用技击。真打实战的格斗技术在“擂台”上可能会寥寥可数。著名武术家蔡龙云先生认为,若武术套路与散打都会,是“兼项”,并非“能打会练”或“打练结合”。
戴国斌《乌托邦:武术技击的理想》8: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一旦将套路所描绘的技击理想或想象投射到竞技场、技击的真实场景,其情节的预设、艺术的加工处理等,顿时被随意、杂乱、实用的现实所代替;其攻防兼顾之编排、“劲”之完整、应之而扑的效果,也难以避免“荡然无存”的结局。
邱丕相,王 震《人类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未来武术》9:中国武术,作为源于战争搏杀残酷嗜血的搏斗技术,在中国大地上演绎为一种充满哲理、伦理、艺术等光辉的套路运动形式。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个民族都有其本地化的搏斗技术,中国武术无论是在运动形式上还是在价值追求上都有别于他们“致伤致残”的血性和“你死我活”的残忍。
3、竞技武术发展现状的研究
戴国斌《武术现代化的异化研究》10:武术套路异化为体操、舞蹈、戏剧的“奴婢”。 武术散打异化为拳击摔跤等其他搏击范式的“竞技场”。 竞技武术异化为金牌的“牺牲”。
邱丕相,马文国《关于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11:长期以来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成为言称博大精深的武术的两大主导品牌,而使得许多优秀的传统武术流派却“养在深闺无人识”,游离于武术发展的边缘地带。竞技武术套路愈演愈烈的体操和舞蹈化倾向让广大青少年无从探寻中国武术的格斗技击内涵;而缺乏中国文化处理和重构的散打运动虽然在业界开展得如火如荼,却很难在广大民众中普及,显然在简单的格斗技术之外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和支撑,无法和跆拳道、剑道等项目相比。
武术需要登上奥运舞台,但不是它的最高目标。武术进奥运,不能失去自我,迎合简单化、竞技化的要求,让武术负载的民族文化内涵越来越少。中国武术应以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文化特色走向世界,展示的是“原装货”,而不是“四不象”。
4、传统武术擂台实战的研究分析
马剑,邱丕相《广义语境下武术概念的解读及定义》12:就现实武术呈现给世人的面貌看,武术人感到困惑和迷茫。
郭玉成《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13:“神秘”是文化传播的动因之一,揭开神秘面纱其实难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埃及金字塔等文化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神秘性”。传统武术“高深武艺”传播也具有神秘性。其“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高超武艺,吸引了众多求武者“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不懈追求。传统武术“明劲、暗劲、化劲”的功夫递进,也成为武界人士的习武目标。“口传”武术,不断塑造神秘。“飞檐走壁”“、点穴术”、“内功”等功夫更是让人们对武术顶礼膜拜。
郭玉成《“武林大会”的文化思辨》14:其次,何谓“真实武林”?武术文化传播一定要真实吗?武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是独有的、神秘的。“神秘”是文化传播的动因之一。著名导演李安曾说过,文化要有差异性才有吸引力。中国武术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求武者纷至沓来。可见,“还原真实武林”的可行性与价值性需要论据。
然而,“武林大会”所推出的梅花拳等拳派的打斗比赛,使武术的神秘文化特征渐行渐远。所谓“还原真实武林”其实是对武术“神秘”文化的破坏,对武术文化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有报道显示,“武林大会”收视率稳定或直线攀升,但现实的“收视率”与武术的未来发展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5、关于武术职业化的研究
郝素红,樊海云《武术职业化初探》15:武术职业化是相对于“业余武术”而言的,是指武术练习者由业余向职业发展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习武者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和体育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条件下,自觉认识并利用其价值,满足人们精神享受的需要,并且从中获取高额收入,把武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职业化使武术走向市场,运用市场杠杆调节武术职业化发展,在行业统一管理下,按市场规律操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武建伟,李义杰,王志英《传统武术职业化的思考》16:借鉴其它项目和领域关于职业化的概念,结合传统武术的特点,笔者认为传统武术职业化应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1、非业余的、受过正规训练并以传统武术为职业的专业人才。2、受市场的调节,通过市场机制体现从事传统武术运动员的价值。综合起来说,传统武术职业化就是从事传统武术的练习者或运动员由业余向职业发展,并以传统武术本质为内涵,通过市场机制充分体现运动员价值的过程,其本质也是劳务和商品化。
如果我们能够将传统武术职业化,给传统武术一个展示的舞台,体现练习传统武术的价值,给传统武术练习者建立一个价值补偿机制,无疑将会刺激、提高传统武术练习者的动机。作为职业传统武术练习者,他们将不得不提高自身水平,以期获得更好的效益,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样就会促进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当然。如何创建适合展示传统武术特色的职业化建制,适宜的比赛形式至关重要。
程云旺《对我国武术散打职业化改革的思考》17: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性、商业性、文化性和企业化经营是职业散打本质的特征。职业性、文化性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商业性和企业化经营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充分条件。据此,我们可以对职业散打的概念做如下概括;职业散打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与武术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条件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利用高水平竞技散打比赛的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参与社会商业活动及社会文化活动,并通过散打市场,使运动员获得高额经济收入,使经营实体(俱乐部)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竞技散打运动体制。职业散打实质,是散打竞技能力潜在的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在实行商业服务和武术文化服务的过程所产生的价值交换和价值转移,所谓“散打运动职业化”,就是竞技散打运动由其他体制向职业散打体制逐步过渡、转化,并最终得以完全实现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郭玉成.武术传播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6
2. 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
3.邱丕相.对武术套路商业化发展的探讨研究———套路运动美学思辨[J].体育学刊,2001.3.
4. 邱丕相.武术套路美学初探[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2.4.
5. 王岗,吴松.中国武术: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J].体育文化导刊.2007.2
6. 邱丕相,闰民,戴国斌. 中国武术套路的文化解析[J]. 体育科学,2007.12
7. 郭玉成. “武林大会”的文化思辨[J]. 搏击·武术科学,2008.4
篇6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0―0075―01
新体育课程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运动技能教学,目前体育教师中出现了认识不统一的现象,诸如“是否淡化运动技能的观点”、“排斥运动技能教学的做法”、“忽视技能教学的现象”等。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统一认识,应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并要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
首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从水平一到水平六关于球类、体操、田径、水上或冰雪类运动、民族民间体育类运动、新兴类运动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框架,这些运动项目多数是竞技运动项目。新体育课程反对的是体育课程的竞技化而不是竞技运动本身,竞技运动项目仍然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形式,竞赛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搬竞技体育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将体育课上成训练课,把普通学生当成运动员对待。
其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激发运动兴趣与学好运动技能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和练习,也才能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动机是驱使人们从事某种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因。学生学习体育技能,要克服身体肌肉酸疼、发热流汗、反复机械练习的单调感。因此,如何使学生产生并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并解决的问题。动机是由人的需要产生的,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种,而体育锻炼既是人的生物需要,也是人的社会需要。因此,在体育技能学习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激发学生相应的动机。可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和激励方法或多种多样灵活的教法来维持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教师的激励与学生的自我激励相结合、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相结合。此外,体育教师也要将动机问题设计到体育教学目标之中,使体育教学更加有效、有趣。
据研究,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第一要素就是运动技能的提高。运动技能的提高也是学生体验体育运动、挑战自我、展示自我、交流结友的前提和条件。没有运动技能的教学和提高,体育课只能是浮浅、乏味的游戏,只能是趣味体育活动。从终身体育的角度考虑,如果现在的体育课不实实在在地教一些运动技能,学生又如何能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从哪里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呢?
三、强化体育教师的作用
1.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急需解决如何完成运动技能目标的问题,还要恰当合理地安排各年级的教材内容和数量,保证每个年级都有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体育教师要合理地安排单元的教学时数,建立单元课时的模式。各单元要相互匹配,共同完成体育教学的各种技能目标;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和体育教学时间的安排,在不同年级根据教材的学时多少合理搭配,梳理教材层次,如可有“精讲教材”、“泛讲教材”、“介绍性教材”、“锻炼性教材”、“自学教材”等。
篇7
关键词: 后奥运效应 北京高校体育环境 影响
奥运会是全球性的体育盛会,举办奥运会对提高主办国的教育、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是一次对全民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良好契机。奥运会的举办给北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北京高校在赛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奥运会的举办也给校园体育环境带来了影响和促进。
1.校园体育环境的内涵
环境通常是指周围的情况和条件。体育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体育运动发展的一切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总体[1]。校园体育环境是影响校园内群体参与、关注体育的一种导向性条件,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体育环境形成的动因主要是学校体育开展的状况,学校体育发展的硬件建设、体育竞赛水平、参与竞赛的人数,参加者的积极程度,等等[2]。另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还受校外的大环境影响,比如社会舆论、社会氛围等。校园体育环境的形成是校园内群体对体育价值的取向、体育价值的认同,以及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大学生的参与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迈向知识经济的今天,大学已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体,是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对于奥林匹克运动表现出很高的热情[3]。在世界多数国家中大学生是发展高水平竞技教育,参与奥林匹克教育的主体。奥运会主办城市的许多比赛都设在大学校园里,这为大学生参与奥运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2001年北京举办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组成了一支40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他们以辛勤的劳动和忘我的参与热情推进了中外体育和文化的交流,受到了来自169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记者官员们的好评[4]。在历届奥运会的志愿者中学生的人数都是占有较大比例的,以1992―1998年期间举办的三届冬奥会为例(见表1)。
上述资料说明大学生在参与和服务奥运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如原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所讲:“奥林匹克运动是由富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组成的,没有他们,要组织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是不可能的。”[5]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分别有60422人和34548人参与了志愿者服务活动。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47000名志愿者出色的工作是世界为之赞叹。可以说,出色的志愿者服务是每一届奥运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除了参与奥运会赛事的组织和服务外,更重要的是,志愿者还是参与体育青年人的教育者,以及是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思想的传播者[1]。
截至2008年5月25日,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志愿者申请人数已突破50万人,北京地区报名人数突破30万人,其中包括20万余名高校师生,占北京报名总人数的60%以上。可见在北京奥运会中大学生志愿者仍然是志愿者服务的主力军,这也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还处于发展阶段,大学生作为奥运会志愿者的主力军,在参与服务的同时,奥林匹克的精神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意义是深远的。
3.奥运会举办后对北京高校体育环境的影响
3.1奥运会举办后对相关高校体育设施建设有较大的补充和促进作用
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场馆共计36个,31个在北京,这其中建在高校的奥运场馆有6所。其中有4座场馆是新建场馆,分别是北京大学体育馆(乒乓球场馆)、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羽毛球场馆)、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摔跤场馆)和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柔道、跆拳道场馆);2座场馆是改扩建场馆,分别是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排球第二场馆)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举重场馆)。高校中的奥运场馆占了北京奥运会场馆总数的17%。这些场馆的规模、设计与科技水平都是北京高校前所未有的,如:建成后的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面积达到22262平方米,可容纳7500个坐席。场馆形状像一个扁平的羽毛球,象征奥运五环的5道环形钢索围绕着一个玻璃圆顶,代表中国56个民族的56道钢索,一头牵着五环,一头伸向四周。另外,这个体育馆还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记录――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预应力张悬穹顶,体育馆穹顶最大跨度达到98米。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在奥运会时承担的是柔道和跆拳道的比赛。这是一座建筑面积24662平方米,拥有8000个坐席的场馆。场馆的采光系统采用了新型的光导管技术。这种新颖的技术不仅可以将户外的阳光引入室内,保证白天场馆内10小时的照明,而且不产生任何能耗。而引入场馆内的自然光还可以去除室内的霉气,保护场内人员的健康。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建筑面积23950平方米,可容纳8000个坐席。建筑场馆的所有建筑材料都具有绿色认证标志;由于采用地热井及自然采光设计,整个场馆的用电量可比普通场馆节约30%;落在场馆屋顶的雨水还被收集利用,用来冲洗卫生间和绿化灌溉[6]。
这些集科技、人文、绿色为一体的场馆建成,使北京高校的奥运比赛场馆在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多年以来,许多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严重不足,更谈不上高标准,奥运比赛场馆的建设将改变这种状况,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现代化进程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使高校体育教学所开设的运动项目大幅度地增加,让更多的学生选修到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将改变体育教学受制于天气的现状,有效地保证室内运动项目教学课的开设和学生体育锻炼的延续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体育素质教育的开展[7]。
3.2奥运会举办将促进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强化体教结合的学生运动员培养模式
奥运会举办后举办国的竞技体育实力排名都有所提升,代表最高水平的奥运争夺金牌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特别是竞技实力起点较低的国家增长幅度最大[8]。奥运会的举办对举办国的竞技体育水平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扩建和兴建运动场馆、场地承办国际比赛,快速提高和保持本国的运动水平。国际赛事的不断增加,有利于人才的交流,形成世界范围的体育人才大流动。通过“筑巢引凤”吸引国外高水平教练和运动员入籍。这种人才的引进和交流往往在提高自身运动水平的同时也抑制了对手的实力。高水平赛事的举办和参与有利于挖掘运动员的竞技潜力,增加比赛经验,继而提高运动成绩。
因此,2008年奥运会举办后,我国竞技体育实力和水平得到了全面检阅,使运动成绩进一步提升,竞赛组织和管理水平也进一步提高,比赛、训练场馆等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对外交流机会增多,加快我国竞技体育全面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国家总体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也将带动高校竞技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领域也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运动员培养模式。如:在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中国代表团首次由国家教育部牵头组团参赛。清华大学学生胡凯夺得男子百米冠军,这也是中国在大运会赛场上获得的首枚百米金牌。同年10月,在江苏举行的十运会上,清华大学培养出的22名大学生运动员,分别代表山西、四川、湖北等省市参加了田径、射击和跳水三个项目的比赛,共斩获4块金牌和5块银牌。这种成绩的取得是高校实行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结果。所谓体教结合,即指教育系统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和竞技、学习俱佳的大学生运动员。而在成功的清华大学身后,其他一批大专院校也同样作着体教结合的尝试和探索。在都灵冬奥会上,沈阳体育学院为我们贡献了本科在读奥运冠军――韩晓鹏,而在出现韩晓鹏之前,沈阳体院也已在体教结合这条路上走了二十年。综上所述,奥运会的举办势必会促进北京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2008年奥运会举办后,高校探索多元化的运动员培养方式能获得有利的契机。
4.结语
本文以奥运会和校园体育环境为视角,就2008年奥运会举办后对北京高校体育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①北京高校的积极参与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保障;②奥运会举办后相关高校的体育设施有着较大促进;③奥运会的举办将促进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强化体教结合的学生运动员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全.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国民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1-20.
[2]王爱华.论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1103-1105.
[3]刘成,司虎克.我国竞技体育与高校竞技体育互动发展之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40-41.
[4]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0-30.
[5]J A Samarach.Message from the President ofIOC,M. Moragas ed.Volunteers,Global Society and the Olympic Movement,IOC,1999.9.
[6]29届奥运会官方网站.奥运场馆走进北京各高校保护古物重新规划校园[EB].省略/
[7]韩新君.张川.高校奥运场馆体育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5.
篇8
Abstract: Using many research methods of sociology and from the angle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zed cultivation angle, the paper analyzed modern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reform.
关键词:社会性;体育教学改革;高等院校
Key words: socialized; sports teaching reform; colleges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214-01
1 体育教学有利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
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在发展学生社会性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体育的本质特征,体育活动是一项重视体验的行为方式,在不同的体验活动或练习中学生可以感受更多的成功与失败、协作与对抗、友好与敌视,更容易体验到自己的极限,在这些游戏体验中不断提高自己心理与行为的调适能力;第二,体育活动是学生间接触与交流重要的媒介,体育活动的参与主体一般处于相对开放与封闭中,这些参与者在活动中能经历更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体育教学是规范了的体育活动,教学中有教化,中心环节还是体育活动行为,所以体育教学对于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十分有效。但是也存在项目上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要精心选择活动项目和做好课程设计,根据体育项目特征,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良好培养大学生社会性的目标。
2 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体育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个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体育教学策略就是指有利于其社会适应和健康心理形成的教学策略,在体育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渗透策略、问题解决策略、主题建构策略等。渗透策略是指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课堂外的氛围构建和课堂内的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策略;问题解决策略是指以干预并纠正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社会性发展异常行为为目标,优选教学内容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体育教学,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学策略;主题建构策略是指创设与现实相似的情境,以处理学生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主题)为目标,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体育教学。[3]
3 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体育教学改革
由于体育项目多样、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不确定以及学生喜好不同,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发展学生的社会性能力,就必须按照学生和体育教学的特点安排体育活动内容、方式、时间等。通过实践总结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可以实施以下措施。
3.1 树立科学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也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大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必须树立科学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学校科学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必须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体育教学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坚持“健康第一”的体育理念;第三,通过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使学生明确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2 选择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 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按照组织形式的异同主要可以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形式。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主要穿插与各类实践教学活动中;高校体育实践教学的内容表现出多样性、目的性以及适应性等主要特性,目前大多数高校体育实践教育内容还是以竞技体育活动内容为主。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传统体育项目、休闲娱乐体育项目也走进高校体育课堂之中,这一变化极大地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和上课的活动内容。目前,传统武术、舞龙、舞狮、腰鼓、龙舟、空竹等极具民族传统特色的项目,拓展、户外运动、定向越野等新兴体育项目在很多高校已经广泛开展,成为体育授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实践教学的观察与总结,发现类似于篮球、足球这些以团队形式在同场对抗的项目以及集体健身操、户外运动需要相互协作的项目更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人际间交往的能力,耐力项目训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坚韧和吃苦耐劳的能力。
目前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因此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和能被广泛接受体育项目。无论是各类游戏活动、健身娱乐活动,还是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影响的竞技运动项目,都可以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关键是怎样运用的问题。
3.3 优化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性环节,合理的、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反之则亦然。为了在体育教学中更好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体育教师必须有目的的优化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调节课堂练习的气氛,突出过程评价、淡化结果评价。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这使得学生在训练中积极性不高,主观参与的意愿并不是十分强烈,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还要不断优化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4 结束语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环节。学校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在促进学生人际交往、情感培养、加强交流合作、适应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体育教学来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是必要的、可行的,但需要对体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以达到和实现有效发展学生社会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2]吴键.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基本概念的界定与核心目标[J].体育教学,2006,1.
篇9
电子竞技的比赛繁多,分类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以往按照比赛的项目设置将电子竞技的比赛分为综合性比赛、单项性比赛和混合模式比赛。而在这期专题中,我们的分类依据是电子竞技的比赛的商业盈利模式。而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就有这期专题中所提到的电视联赛。
什么是电视联赛?
电视联赛不难理解,形象的我们可以看看韩国的OSL和MSL,他们是韩国两大数字电视台OGN和MBC举办的比赛,一年分数个赛季,每一个赛季比赛都会通过电视台进行转播。所以对于电视联赛的诠释我们可以将这四个字分开:电视和联赛。
电视是指电视联赛的传播途径,比赛的内容通过电视这一承载物呈现给目标客户。联赛是指比赛的赛制,其特点是时间长,比赛的整体过程覆盖全年。可以说,电视联赛天生就是为了转播,或者说其本质就是将比赛这一产品长期稳定的卖给那些客户,即观众。
当然,在中国,我们的电视联赛并不是以传统意义上的电视为介质,而是借助于网络电视。其实是电视也好,是网络电视也罢,他们都只是在特殊国情下的特殊产物,其不能改变电视联赛的本质,所以我们就统称为电视联赛。
电视联赛出现的原因
电视联赛并不是在电子竞技产生之初就有,相反,它是电子竞技比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中国,电视联赛的出现应当以PLU的星际联赛为标志,而真正具有电视联赛的雏形,是2007年同时出现了PGL和G联赛。为什么说他们具有雏形,是因为他们有了稳定的赛制、赛事周期和转播平台。
中国的电视联赛发展有个客观原因,我们或者说是条件也许更合适,那就是P2P技术的成熟,因为这个技术使网络直播有了可能。当然,这是在“电视尚未解禁”的前提下讨论这个条件。但这个技术上的条件并不是电视联赛出现的动因,因为他不能解释为什么电子竞技就需要网络直播。
而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电子竞技是体育项目,它需要遵循体育,尤其是商业体育的一般规律。我们知道,商业体育从本质上说是眼球经济,他通过和媒体的结合让体育比赛成为一种商品,而这个商品又通过和厂商的结合产生了更多的附加值,即厂商通过体育比赛向观众营销他们的产品,而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则是让厂商、赛事和观众产生联系的中介。
这样的一般规律也同样适用于电子竞技。电子竞技想要发展,就必须以比赛为中心,把观众和厂商联系起来,而这种联系同样需要媒体。正如其他体育项目一样,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都无法最终承担起这个责任,只有电视媒体才能做到,因为电视媒体传播的比赛才是真正的经过包装的体育商品,PGL的CEO王漫江先生对本刊记者说:“电子竞技赛事的一大特点就是需要媒体和转播”。对于中国的电子竞技,在电视禁播的前提下,网络电视显然是最佳的选择。而以网络电视为依托,就出现了那些举办比赛并将他包装成商品的企业(PGL、GarnsTV、PLU等等),而这个商品,就是电视联赛。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电视联赛的出现,其本质是电子竞技作为体育,作为眼球经济的必然产物。一方面,电视联赛的主办者通过固定的投资来举办稳定的、长期的联赛,并通过电视的传播来吸引相应的观众群体,另一方面,他们有以这些特定的观众群体为资本来吸引那些愿意为这些观众投钱并企图获得收益的厂商来赞助他们。并最终在投资和获取赞助之间形成合理的收益差,而这个差就是他们从中获取的利润,也是举办电视联赛的最终目的。
2007年,在中国同时出现了两大电视联赛,它们是PGL和G联赛。前者是由华竞互动投资举办的以电视转播为核心的电子竞技联赛,全称职业选手联赛(PGL,ProGamerLeague)。而后者是由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SiTV)主办,由旗下的一个全国性的专业游戏频道GamesTV和PLU玩家工会联合承办的电子竞技联赛,它“借鉴韩国电子竞技成功的先例,将策划激烈的赛事和运用丰富的电视拍摄手法吸引观众,以创造明星为核心。”
显然,两者在2007年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正如前文所说,它们是中国电子竞技人把握电子竞技本质和借鉴韩国经验的必然产物。而它们的同时出现、各方面又那么相似,在地理位置上一南一北,这让人不由自主想将两者进行一个比较。而比较是希望从中发现两大联赛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并找寻出那些对电子竞技未来发展有益的内容。
赛事的基本构架和理念
说到赛事的基本构架,两大电视联赛走了不同的路。
PGL是专业化分工,即将联赛的运营和转播分属独立的法人机构,一是华竞互动,即一般意义上的PGL,二是盛世纵横,即gamebank。PGL的CEO王漫江先生告诉本刊记者,“这样的分工一是为了专业性,二是为两个公司以后的业务拓展打下基础。比如GameBank现在会转播一些除PGL之外的赛事。”这个架构反映了PGL的理念――专业化,PGL从一开始就要打造专业的体育赛事,他们也直言自己的目标是电子竞技界的CCTV5。
与PGL的横空出世相比,G联赛正如前文所说,是一个由上海文广主办的比赛,而他的另一特点就是承办方为GamesTV和PLU这两个上海当地,当然也在全国范围内都比较有名的游戏娱乐媒体。而这样的赛事基本架构也决定了G联赛的理念――娱乐化,电视的娱乐化和游戏的娱乐化在G联赛的组织架构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联赛制度
赛制,是电子竞技赛事的核心要素之一,这一特性在电视联赛中也一样。PGL和G联赛的电视联赛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首先,他们都有赛季的概念,这是电视联赛转播需要覆盖全年的必然产物。其次,他们都把比赛分为线上赛和线下赛两个部分。线上赛用于选拔和排名,线下赛用于聚集人气和保证最精彩的比赛。最后,他们都有很多项目的比赛,并分阶段进行。但这些相似的背后却有着细节的不同。
首先,两大联赛线上赛的功能是不要一样的。PGL的线上赛是为了线下赛而进行的选拔赛,比赛真正的重点是最后的线下决赛。例如星际比赛的线上赛,PGL与国内最专业的民间星际联赛――中国星际站队联赛合作共同从众多 的星际玩家中进行选拔。而G联赛的线上赛是一个排名赛。他们的参赛选手是以邀请的形式组成参赛阵容,比赛的重点实际上是线上的部分,线下的比赛(play off)实际上是对线上比赛的最后总结,是一场秀而已。
其次,虽然两个联赛都有赛季的概念,但赛季的内容有所不同。PGL的赛季只有一个单一的比赛项目,比如星际争霸第一赛季,魔兽争霸第一赛季。而G联赛的一个赛季是多个比赛项目的赛季。他的一个赛季包括星际、魔兽和反恐精英等等比赛项目。
最后,PGL的联赛目标是打造一个国际化比赛,在他的线下比赛部分,除了中国的选手之外,还有来自欧洲和韩国的选手。而G联赛的赛制显然是更依赖于本土资源,其选手也都是本国高手。显然,他们是为了利用现有的明星来保证比赛的质量。
其实两者之所以在赛事铷度上有这些看似不大的差别,就是由两个赛事的理念决定的。PGL追求的专业化的体育赛事,他们除了依靠明星之外,还要对体育赛事的基本结构负起一个赛事应有的责任,比如选拔赛。如果每一个赛事都只是依靠那些已有明星去给观众带来娱乐化的体验,那未来的体育明星有从何而来?显然PGL的专业化让他们在这一点上做的相对较好,他们既通过邀请的方式保证了明星的号召力,又通过选拔的方式保证了体育赛事的基本功能。而G联赛则以娱乐化为出发点,聚集了那些已经成名的选手,为观众带来一场秀,一场能让人在工作学习之余放松身心的“游戏比赛”。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每周一和每周四看看G联赛,听那几个解说吹吹牛,是我工作之余的一大享受”。而这个功能显然是PGL缺乏的,他总是让观众那么“累”。
媒体宣传
为什么会对两个联赛的媒体宣传作一个比较?因为它是传统体育赛事和商业体育赛事本质区别所在。有人说,媒体是电子竞技想要发展的核心。虽然这一观点有些过于强调媒体的重要性,但他也说明了媒体在电子竞技赛事中的地位。
客观的说,PGL的媒体宣传是相当优秀的,这也是它为什么能在去年降生后短短一年内拥有了品牌价值的主要原因之一。赛事新闻,他们总能第一时间投放,而其他媒体对PGL的评论性文章,他们也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到目前为止,与PGL合作的媒体一共有20多家,其中包括新浪、大众软件等重量级媒体和IT世界等相关行业的媒体。当问及为什么PGL会在媒体宣传上下如此大的功夫时,PGL的媒介经理游央告诉本刊记者,“作为一个赛事,需要把自己最大化的传播出去,所以我们选择了最重要和最广泛两个原则作为媒体的合作的指导方针,当然,赛事是否优秀才是与媒体合作的前提,因为你得赛事必需为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带来点击率。”
与之相对应的,G联赛的媒体宣传就相应薄弱了一些,合作媒体无论数量和质量都不能和PGL相比之外,他们的比赛信息是很难在一些传统电竞网站获取的,相关赛事的信息还是主要集中在承办方的网站上。
之所以两个联赛在媒体宣传上有如此大的差别,笔者认为其原因是组织架构带来的角色转换上的困难。正如前面所提到的,PGL的媒体宣传实际上是由华竞互动有限责任公司独立进行的,这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之一。而对于G联赛,无论是GamesTV还是PLU,其本身就是媒体,而且他们的工作重心主要还是放在比赛转播上,对于媒体宣传的重要性,既没有很好的认识,也实难有过多的精力来完成这项工作,他们只能更多的依赖已有的宣传手段。正如G联赛的负责人陈剑书先生告诉我们:“G联赛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在上海,地铁,巴士上都有我们的节目。但G联赛在宣传工作上当然还是有很多不足,这和我们的人手也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前段时间的经验积累,我们下赛季会在宣传上做得更好。”
盈利能力
其实如何去评价盈利能力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它包括很多的要素,甚至电子竞技赛事现在还很难盈利。但这又是一个电子竞技比赛必须去面对的问题,只有盈利才能发展,如果电子竞技赛事不能真正地作为商业赛事存在而盈利,那就好像早期的奥运会,他只是政治的工具,但如果政治也不需要,那它必然有消失的一天。
在这里我们就简单给出两个标准,一是联赛的赞助,二是产品即联赛的质量。因为前者是电子竞技赛事目前盈利的主要来源,后者是电子竞技赛事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必然指标。
对于赞助来讲,显然PGL的商务能力要强的多,去年甚至有马自达这样的汽车厂商参与进来。而今年,在星际第一赛季时基本上是Kappa和技嘉的天下,而到了第二赛季,又有了优派、intel甚至怡宝这样的饮料厂商。可以说寻求商务合作已经是PGL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而他们也很清楚地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我们反观G联赛,似乎只有半路杀出来的Intel。可能G联赛背靠上海文广这颗大树让他们失去了寻求伙伴的动力,也或者这个主要由年青人和放下键盘的选手组成的团队还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总之,G联赛下一步要做的,不仅仅时办好的比赛,还要寻求更多的资金。
说到最终的产品,也就是两大联赛的质量问题,可能就各有千秋,他们会吸引各自的,稳定的观众群体,这也是两大联赛最大的资本。PGL给人的感觉更像电子竞技爱好者的盛宴,他满足你的欲望,但却有些远离观众。G联赛给人感觉像给电子竞技爱好者的甜点,虽然手笔不大,但却能让人切身参与其中。
电视转播
电视联赛其实具有两部分的内容,就是电视联赛这四个字中的两个词,电视和联赛。联赛是上面所说的比赛的各个环节,而电视则是指对比赛的转播各个环节,以及对电视观众收视习惯和规律的把握。应当承认的是,在这方面PGL于G联赛有着较大的差距。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一个民间调查小组在其对PGL比赛的调查问卷中,有将近60%的人对PGL比赛之间间隔太长有所抱怨。而且我们也可发现,在PGL比赛的间隔之间,除了无休止的广告和空旷场地的镜头外,我们似乎很难看到其它的景象。
而我们反观G联赛,它们拥有一个详细的电视转播流程表,包括比赛的开始时间,之间机器的调试时间(G联赛有选手的专用机,每次比赛之间只需换机器,这样的做法类似于韩国),以及比赛如果出现突发事件如何解决,甚至细化到比赛之间摄像机应该指向那个位置等等。而且为了转播,他们还有选手专门的化妆师,为选手进行必要地包装。这些在PGL的转播过程中是没有的。
在G联赛和PGL都做过解说的郁小刚(XD=love,大师)告诉本刊记者:“在PGL解说时,对面有一个有绿光圈的摄像机,而其灯光也是在前方直接照射到我,给我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也是我在PGL上很少说话的原因。而在G联赛时,面前只有一个摄像机,灯光是从头顶照射下来,还有一些幕布对灯光做了柔化,让你除了比赛之外感受不到任何周围环境对你的影响。”
之所以双方有这么大的区别,其实不难理解。G联赛的主办方和承办方都是专业的数字电视台出身,他们对电视转播的理解和把握肯定胜于PGL。
后记
电子竞技赛事应该是专业化还是娱乐化的争执容易把人们引向一个误区,那就是我们要对而这做非此即彼的选择。对于体育来讲,这两种特征是相互统一的:现在的商业体育其实就是给人一种娱乐化的体验,它创造明星,它娱乐大众,但这些所改变得仅仅是赛场外的任何物,体育本身的结构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它需要公平和专业。
所以对于两大联赛来讲,PGL的专业化是把电子竞技当作体育赛事来做的必然体现,但他们应该为其中注入娱乐的元素,比如让赛制变得更人性化和具有戏剧性,而不是用它来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平。尤其是在电视转播的环节,他虽然与赛事本身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商业体育要求赛事要更照顾观众,更符合观众的收视习惯,说白了就是娱乐大众,比如乒乓球小球改大球。如果在这面没有把握,有再精彩的比赛、众多的明星也会慢慢流失一些观众。而G联赛,则更应该考虑如何让比赛变得更专业,比如采取选拔赛,譬如赛制更加稳定,比如在转播比赛时尝试着更严肃一点等等。
篇10
(东北石油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黑龙江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队伍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系统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缺乏选材基础,平均训练年限短,训练时间少,由于缺乏系统训练,导致运动技术水平低,竞技能力差,运动成绩不理想.从而提出培养基础扎实的人才网络,为运动选材创造有利条件;处理好运动员文化学习与训练的关系保证训练时间,确保系统训练的贯彻实施,加强运动员培养体系与竞赛体制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 :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98-03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黑龙江省20所普通高校(非体育、艺术专业学校)中的健美操运动队运动员13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知网输入“运动队训练”、“高校健美操”
关键词 获得2003-2013相关文献资料共46篇.
1.2.2 专家访谈法
对我省部分高校体育研究方面的专家及高校健美操骨干教师进行了访谈咨询,了解目前黑龙江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1.2.3 问卷调查法
在问卷设计中,请有关专家进行了效度的信度检验,问卷具有有效性.本次调查在2012年11月初至12月中旬进行了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运动员问卷130分,回收125份,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92%.
1.2.4 数量统计法
问卷获得数据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作为分析与论述的主要依据.
1.2.5 逻辑分析法
利用归纳演绎的对比的方法,综合所得数据和相关理论,对实际调查结果进行逻辑分析,引出结论与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员训练年限与运动等级情况
黑龙江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的生源有:健美操特长生,有体操基础的特长生,有舞蹈基础的普通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好爱好健美操的普通学生.全省只有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少数几所健美操传统特色学校招有健美操特长生,但人员较少.其他学校校健美操队多由普通学生组成.(见表1)健美操队教练员普遍仅反映黑龙江省健美操队的生源严重匮乏.其主要原因是:健美操在中学的普及率太低,由于比赛少,领导不重视,中学体育教师又缺乏健美操教学能力,抑制了健美操在中学的普及.
运动训练是为了全面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争取比赛胜利而专门组织的一种准备性的体育教育过程.因此,长期系统的科学训练是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有效途径.一个运动员训练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了其专项技术水平的高低.表2反映了我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的训练年限:55.8%的运动员训练不足1年,40%的运动员训练2-3年.23.3%的运动员训练了3年.只有3.3%的运动员训练年限在3年以上.
分析结果显示:我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的训练年限和运动等级偏低,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健美操在中学的普及率低,虽然健美操已列入黑龙江省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但课时较少.第二,中学体育教师中普遍缺乏健美操教学能力,使得许多学校无法开展健美操教学.第三,由于比赛少,领导不重视,黑龙江省多数中学不组队训练和参加比赛.第四,各中学场地设施简陋,无法满足健美操教学的需要.第五,黑龙江省的通级测试,只在体育学院执行,中学生和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的机会很少.针对目前这种状况,为了我省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应该提高健美操运动在中学的普及.加强对中学体育教师健美操教学能力的培训,扩大通级赛的范围,在比赛中设置不同年龄的组别.使高校生、中学生、小学生都能参与到比赛中来,为爱好健美操运动的学生大开方便之门.这样不但有利于健美操后备力量的培养和选拔.还能够促进健美操运动整体水平的稳定提高.
2.2 运动员训练次数与时间
从表3表4可知:运动员每周训练次数在3次的占多数是总数的38.3%,有12.5%的运动员每周练习4次.在3次以下的占45%;每次训练课在2小时的占69.2%,在1小时以内的占26.7%,由于目前高校学生学习压力大,各种选修课科目繁多,因此,训练时间和次数无法固定,只能基本保证每周训练3次的要求.
2.3 运动员参赛动机
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训练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主观动因.良好的动机可以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级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控能力,促使他们以最大的动力高效率地完成训练任务.所以了解我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训练比赛动机,对针对学生实施目标训练提高运动成绩有着重要要意义.
表5反映了我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从事运动训练的动机情况:因个人爱好参加运动队的人数占87.5%排第一位;想通过训练和比锻炼身体挑战自我的人数占80.8%排第二位;想为学校争光70.8%排第三位.也有少部分学生是为了加学分提高综合测评成绩,入党,提干,为以后找工作做准备.这表明我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训练参动机正确.因此,教练员在训练中要把握动机激励原则,加强对运动员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满足运动员的合理需要,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的兴趣,充分发挥运动员在训练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教练员自身的榜样作用,通过有效的训练提高运动成绩来争取运动员的信任并建立权威,以此促进健美操训练在高校中的顺利开展,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
2.4 运动员身体素质情况
经过对黑龙江省近两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的现场观摩和教练员裁判员的访谈表明;黑龙江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水平不高,导致比赛时因动作完成的质量低扣分.由于竞技健美操要求运动员在音乐伴下完成连续复杂高强度的成套动作,而且成套动作要求必须显示身体双侧的力量和柔韧性并且不能出现重复动作.因此运动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很好地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保证技术动作的质量,取得优异的成绩.身体素质的好与坏决定了运动技能的提高和发展.
调查显示见表6:我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对各项身体素质影响健美操技术水平的重要性排序为:首位是力量,其次是柔性和协调,这说明我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对健美操运动项目的特点非常明确,能够正确认识各项素质的重要性.分析结果显示,由于身体素质不够理想以及缺乏长年全面系统的训练导致我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缓慢.
因此,就目前我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状况,教练员在训练中要通过全面身体训练来改善身体能力最薄弱的环节.尤其对我省这种初级训练阶段的运动员来说,全面的身体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才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竞技水平的所需的专项素质,在众多的练习方法中精心选择符合训练目的,能保证基础训练和快速提高运动成绩的方法,从而取得最佳训练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我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训练年限和运动等级偏低.
3.1.2 由于学习压力大,我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员不能确保系统训练.
3.1.3 我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生源匮乏,组队起点低,至使训练难度加大.
3.2 建议
3.2.1 建设基础扎实的人才网络,设立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中学和小学.为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的选材创造有利条件.
3.2.2 省内有关部门应将“通级赛”引入普通高校,这样可以提高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的“通级率”,从而促进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为健美操在高校内蓬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2.3 建立高效益的运动员选材管理机制,来保证高校健美操运动队科学选材的顺利实施.
3.2.4 省内各高校之间应举办多种形式的比赛.设立“年度赛”“邀请赛”、“选拔赛”等健美操比赛,采取以赛促练的办法,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3.2.5 参加社会公益性表演,向社会积极宣传健美操活动提高全民对健美操运动的认识.确保健美操运动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艳红.对湖南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现状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1).
〔2〕周建社,徐颂峰,等.我国竞技健美操一线人才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
〔3〕李惠娟.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队人才现状调查[J].德州学院学报,2007(2).
〔4〕李萍.我国健美操明星市场培育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5〕周建社,徐颂峰.2003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少年组运动员的现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6〕彭建敏.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及其训练内容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