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实训范文

时间:2023-10-02 16:5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预算实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预算实训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教学;兴趣;能力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阐述的造价原理不仅是建筑工程预算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装饰工程预算、安装工程预算、安装工程预算、市政工程预算的理论基础。本课程所授课的对象主要是中专生(建筑工程预算专业)。每周6节课,每学期17周,每学期102课时,分两学期共204课时完成。

此专业的学生今后需要具备的能力有:建筑施工图纸的识读能力、材料的选用能力、预算软件的应用能力、工程造价确定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是一门以如何正确计算建筑工程造价为主要任务的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特点[2]:政策性强、实用性强、实践性强以及地方性强。针对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的特点,此课程在理论教学上需要加强和提高。具体如下:

一、上好“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第一次理论课[3]

中职学生学习《建筑工程预算》的兴趣主要不是预算课程本身,更多的是来自于预算课程教学活动的形式。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形式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新知。所以第一次理论课可以首先进行学情分析,关键的问题有两点:

1、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管教管学

2、如何做好工学结合,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

可以从三点进行学生的学情分析:第一,认知水平:认知水平不高,对不感兴趣的内容有抵触情绪;第二,个性特点:个性鲜明,不愿受管教,但能尊敬师长;第三,能力状况:理论知识不足,动手能力较强,但有时比较粗心。

新开课程的第一次课不能具体从某一章开始讲起,这样很容易产生盲人摸象的结果,而是应该把该课程融会贯通,从总体上加以讲解,同时在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从中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状态。

二、教学方法应讲究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所以教学方法中要注意三点:课堂教授;案例导学;零距离特训。

1、课堂生动形象讲授

在课程的教学中理论学习是相当地重要,如果不讲究实际相结合就会让理论课堂显得非常枯燥和空洞,导致学生对有些知识难以理解,不好掌握,可以把学习内容划分为相对独立单元,学习进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在学习过程中分散难点、掌握重点,如楼地面工程量计算,这部分内容在整个预算课程中虽然不复杂,但是内容比较枯燥,对于各结构层计算规则中的扣除与不扣除内容,学生容易混淆,在这部分讲授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进行案例导学

把实际工程案例带进课堂,以分部工程为模块,边讲边练,把知识变成能力,最后以课程设计的形式综合训练编制一份完整的工程预算。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要求魅族学生互相帮助计算工程量,合作完成任务,平时让学生多看图、多算量(手算),并在相关知识点中穿插工程实践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们的感性知识。

3、零距离实训

如果有条件可以利用假期或者实训期间带学生去施工现场进行零距离实训,让学生与企业进行零距离接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建筑行业前沿技术。

三、运用现代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在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中尽量克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讲到底”的传统模式的弊端,比如计算工程量过去的讲法:(讲授+习题)模式:讲计算规则―例题讲解―学生练习―老师评讲―课后作业;改进的工程量计算讲法:(讲授+实际案例+算量模型)模式:实际工程图纸讲解―讲计算规则―计量过程讲解―算量板书演示―算量软件辅助实例―学生模拟训练―老师评讲。这种改进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课改精神,利用现场教学、实物教学、电化教学等形式,始终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从中就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利用多媒体形式展示,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强,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是此课程的理论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教学质量也会相应的提高。

四、理论教学注重动态发展

在建筑工程预算理论课程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各个阶段的造价文件的学习意义以及编制这些文件的方法之外,还需要介绍分析在我国目前采用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对这些缺点如何完善,同时还应该多介绍国外的先进的做法,增加课堂信息量,使教学内容应适应将来建筑业的发展。

五、理论教学考核制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以及本课程的特点,以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考核评价:平时表现40%(考勤+提问)+知识掌握20%(作业+实训)+考试情况(半开卷)40%。

六、结语

学好本课程不难,但是讲好或上好“建筑工程预算”理论课程还是需要不断地探索,尤其是中职教育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做到“做中学”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和素质,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建筑行业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来说身上的担子还是比较重的,不过作为“建筑工程预算”理论课程的教师来说把握好以上几点,那么理论效果应该还是不错的。

参考文献:

[1]刘孔玲,傅志瑶.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教学探讨.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6月

[2]李景云.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3]孟韬 朱桂荣 马楠.浅谈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中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9月第3期

篇2

关键词:考核方法;研究;实践

一、绪论

通过查阅大量网络资料并实地调查走访:目前各大院校所开设的工程预算类课程,绝大多数还是沿用之前传统的考核方法,仍采用“一卷考核”模式,每学期末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一般2小时)完成试卷的解答,在考试内容上,基础性、记忆性的客观题目比较多,学生容易记、容易答、老师容易改卷评分的题目比较多,而涉及实际工程中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题目很少,这就造成学生学过了、考过了,但真正到了企业中却什么都不会,往往得出“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没用”的结论。随着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明确,企业在要人用人方面也有更加明确清晰的要求。企业所要的专业人才最好是无需培训就能直接上岗。大学期间,做研究与探索课程考试方式方法改革,正是与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呼应。

二、工程预算类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过程考核”代替课程结束的“一卷考核”,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始终处于课程学习的紧张状态中。老师围绕现行规范、图集与工程实际图纸(所谓“三个一”)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完成考核。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掌握知识的能力给予过程成绩,在学期末将过程成绩汇总加权即为本门课程的期末总评成绩。学习过程中,老师会针对图纸中的问题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考核方法可以采用开卷考核、实做指定内容等方式。工程预算类专业课程过程考核在确定考核内容时需要遵循以下“四个结合”原则。1.实现专业知识与实际工程图纸、图集、规范相结合工程预算类专业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知识面广,甚至是多方位专业知识(工程图纸、规范、图集、定额、当地的现行计价计费文件等)。要想学会工程预算的技能,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多方位的知识积累甚至包括工程实践经验。这些专业技能(除了工程实践经验)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训练、不断积累、不断提高。2.实现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结合工程预算类专业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能力,或计算某一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图预算,或计算某一桥梁工程的竣工结算,或计算某一园林绿化项目的索赔费用。无论想做好哪项工作,都需要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而“一卷考核”只能考核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体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不同的考核方法可以实现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结合。3.实现过程考核与最终成绩相结合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兴趣或压力。“一卷考核”放松对学生平时的考核,“1周见效”在思源学院一直普遍存在,学生在平时上课时不认真甚至不学习,而只需要在考前拼命学习1周时间,考试就可以轻松过关。而等考过了,知识如过眼云烟,很快忘光。如果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最终成绩挂钩,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压力,会有紧迫感。而且只有这样,这门课程的成绩才会是一个比较客观真实的评价。4.实现考核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相结合教学方法有:问题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现场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项目法教学、翻转课堂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模块,可以设计不同的考核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目前学院开设的预算类课程

1.理论课程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钢结构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道桥工程预算》、《市政工程预算》、《园林绿化工程预算》等。2.软件课程《造价软件应用》、《造价软件实训》、《BIM软件应用1》、《BIM软件应用2》、《BIM软件应用3》等。3.实训课程《钢结构计量与计价实训》、《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训》、《道桥工程预算实训》、《市政工程预算实训》等。

篇3

【关键词】课程 教学改革 建筑工程预算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 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00-02

一、《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此门课程的开设,对于锻炼学生独立应用工程造价的理论知识和计算规则及方法计算工程造价,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改进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第一部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在《建筑工程预算》的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够满足目前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要求,因此必须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目前的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具体有以下几种:

1. 结合工程实际教学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理论联系实际显得尤为重要。在教授该课程时,应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来讲解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具体方法如下:

①在讲授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教室内的门窗、墙体、柱,梁等结构构件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可以形象直观的看到结构构造在建筑物种所处的具置,判断构件工程量计算时应该如何取定尺寸。

②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隐蔽构件,我们还可以采用模型教学,比如基础和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基础埋设于地下,而钢筋隐蔽在混凝土中,在讲解这部分工程量计算的时候,很难靠画图或者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工程量的 计算,我们便从实训中心找到这些构件的实物模型,通过模型的展示,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构件的内部构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③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了解工程实际。多观察各种建筑工程各个分部分项的外形,构造,形象的记忆建筑物的构造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各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2.运用实际工程案例组织课堂讨论

根据所学课程的内容,以实际工程案例开展课堂教学。例如,在讲授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时,每讲解完一个知识点,我们就引入一个相应的案例进行教学,通过案例的仔细讲解,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工程量的计算,案例讲解完毕,再引入一个类似的案例,并交由学生进行自主分析、计算,在学生分析案例过程中,鼓励学生对工程案例提出问题和解决办法,取得结论后,教师再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给出正确的解答方式。在每一节内容讲授完毕以后,我们还准备一个融合本节各种知识点的综合案例,进行综合讲解,锻炼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实际能力。实践证明。让学生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展开讨论,不但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学习,而且还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独立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计算内容非常琐碎、繁杂,仅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方式授课,只能局限于对分部分项构造的抽象理解,难以使学生直观而具象的理解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计算,从而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教授工程量的计算方法时,收集、制作各种建筑构造图形和各种表格,做成课件,以图形、图像和表格等方式进行演示,使课堂教学具体化、形象化,以此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4.改革实践教学

以往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时候,我们往往只采用手算的方式,显然,随着各种预算软件的兴起,仅仅只教授学生手算的方式来编制施工图预算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脚步,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也很难适应新的工作方式。为此,要进一步加强预算软件的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先编制施工图预算课程设计文件,让学生在教室内进行手工计算的练习。手工计算完成后,再进行上机操作,使用预算软件完成施工图预算的编制,这不仅能够加强学习对预算基本知识的掌握,也可以使学生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也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效果

自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已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及格同学很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多数同学能够主动学习,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篇4

任何实训项目都看成一个工作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做哪些准备工作,收集哪些材料,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分析会涉及到的专业课程,并对各门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列出计划方案,将学生分组,组内学生分工明确,各行其是。老师的主要任务:组织、引导、监督、评价。为了让学生尽早进入职业角色,了解职业领域的要求,我们决定把学生当成工程建设中的分项工程负责人,让他体验解决工程问题的完整方式。建筑施工专业的实训项目作为一个工作任务,如果按照工程建设的思路,它不可能由一二门专业课完成,它一定会涉及到建筑专业的许多门课程,那么,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可以对各门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深化实训项目内涵,让学生按照实际建筑工程的工作思路,去完成施工技术课程上的饰面工程实训项目。下面,以装饰镶贴工程为例说明具体实施步骤。

1识读图纸,确定饰面工程位置

相关课程:建筑识图;内容:明确饰面工程的图纸尺寸和具体做法;做法:将图纸相关内容进行标记并记录;解决问题:墙饰面做法及图纸反映尺寸、地面饰面做法及图纸反映尺寸、台阶饰面做法及图纸反映尺寸;地点:教室。

2对将要进行饰面的工位进行测量

相关课程:建筑测量;内容:对墙面、地面、台阶进行数据采集情况;做法:用水平尺、靠尺、塞尺、垂球、方尺、卷尺进行测量并记录;解决问题:墙面的长宽高:墙面的平整度、垂直度、地面的长宽及平整度、台阶的长宽高及平整垂直度;地点:饰面实训工场。

3确定饰面材料

相关课程:建筑材料;内容:明确墙面砖、地砖的规格、颜色、质量、纸筋灰质量、白水泥的质量、砂的粗细;做法:按照《建筑材料》第三、五、十三章的内容对饰面材料进行检验;解决问题:墙面砖规格颜色、地砖的规格颜色、纸筋灰熟化程度、砂的颗粒级配粗细程度;地点:饰面实训工场。

4计算材料用量

相关课程:建筑工程预算;内容:墙面砖地砖规格、块数,纸筋灰的的用量、白水泥用量,中砂的用量;做法:按照《建筑工程计价》第八章的规则进行计算,并查询《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解决问题:墙地面砖计算规则、墙面砖的镶贴定额、地面砖的镶贴定额、地砖台阶面镶贴定额;地点:教室。

5确定饰面工程施工组织

相关课程:建筑施工组织;内容:对饰面工程的人员、材料、机具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确定工日数;做法:根据《建筑施工组织》第五章、建设工程劳动定额(装饰工程)LD/T73.1~4-2008进行施工组织;解决问题:饰面施工方案、饰面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资源的需用量供应计划、饰面施工平面图;地点:教室。

6实施饰面操作

相关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内容:墙面砖镶贴、地砖镶贴、台阶面砖镶贴操作;做法:根据《建筑施工技术》第六章操作工艺要求进行施工;解决问题:墙面砖的镶贴工艺、地面砖的镶贴工艺、地砖台阶面镶贴工艺;地点:实训室。

7质量评定

相关课程:建筑工程资料;内容:填写饰面工程质量评定表;做法: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验收用表》进行质量验收,并填写相关评定表;解决问题:面砖粘贴工程一般规定和主控项目、地砖面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饰面砖粘贴工程验收批质量验收记录;地点:实训室。

课程整合在建筑实训项目教学中的效果

(1)目标明确,步骤容易掌握:与实际工程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致,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步骤容易掌握。(2)实施时间短,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实训项目实施过程大概两周左右,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容易发现自己在哪个环节有优势,哪个环节要加强,而且能看出自己是知识不够,还是能力不够,他会主动从识图开始学习,一步步探索下去,画、量、取材、安排,都是他们自己做主。老师要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只要他们没有大的方向性错误,就让他们继续往下做,直到成果出来。(3)容易发挥团队优势:在整个过程中,每个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有的学生善于计算,有的善于动手操作,使整个团队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大家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业,发挥团队优势。(4)实现理实一体化:每一步的完成,都离不开理论原理的指导,根据理论的指导,一步步深入下去。由于这样的实训步骤接近工程实际,学生工作后容易上手,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前,有的学生一遇到工程预算问题就头痛,特别是一些男生,很不喜欢计算,却在操作动手项目中表现了出了男生的优势,那就用他的优势带动他的劣势吧,男生为了获得他喜欢的实操项目,必须去计算,这是工作的一部分。这样的计算不枯燥也不空洞。

课程整合对建筑实训项目教学带来的影响

1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巨大的挑战

以前,老师一直教授一门专业课程,比如,饰面工程涉及到的内容是分专业课程分别讲述,对瓷砖的介绍一定会放在《建筑材料》课程里面,对如何贴瓷砖却放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讲述,相对独立的学科是分开的,分散的,老师掌握一个专业方向就可以了。而课程整合后老师要同时熟悉几门专业课程,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会提出图纸、测量、材料、定额、工程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应对学生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老师必须开阔自己的专业视野,提高专业水平,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2刺激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建筑专业课程,深化实训项目内涵的教学模式,刺激着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各种教学方式出现。对教师而言,对任何一个行为的改变都不太习惯,更何况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第一次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问题,感到难、繁,但教师只要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和实践,就会有明显的效果出现。

3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各门专业课程,在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更关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而不是知识的记忆。比如,在镶贴工程实训项目中,学生运用到了建筑识图、建筑测量、建筑材料、工程预算、施工组织、施工技术、工程资料七门建筑专业课程,通过整合七门课的知识来完成工作任务。由于所学的内容都能实际运用到工作中,学生学得更愉快,更高效,更实在。

4引起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变

通过课程整合的实训项目教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上“,我的事情我做主”。有了这样的主人翁精神,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对于我们职校的学生而言,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就是通过理论知识的情境化,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5推动着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

(1)打破了基于学科思维的三段式课程体系,打破了学科边界,知识为工作任务的相关,有利于推进课程体系与工作体系更好的对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性质。(2)有利于推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有利于课程改革,更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使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获得动力和方向。(3)有利于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重新整合建筑专业课程后的新教材的开发。(4)有利于彻底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实训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课程整合在建筑实训项目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的确有利于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而且学会了如何应用这些知识。

结论

篇5

关键字:建筑工程预决算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建筑工程预决算》课程是整个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综合性、政策性、实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主要包括工程造价的基础知识、工程建设定额的一般概念和原理、工程定额计价以及后续的工程量清单计价等内容。旨在培养工科学生的经济理念及对工程造价的手工编制和软件编制能力,培养学生从事工程造价工作的就业能力。这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乎着学生未来的就业以及考证的能力,为此在认真研究该课程的特点后,谈谈在课程教学中强化理论基础、培养动手能力、提高软件应用能力及增强考证就业能力的”课证一体”式教改的想法。

1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核心的特点

1.1 政策性;一方面工程造价计价处于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并轨阶段,这给教材的选用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另一方面是各地域之间在经济、地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此各省市均出台了适应本地区的计价依据、取费文件等地方规定。国家的改革和地方的差异决定了该课程教材必须实时体现最新的改革内容,并且要有一定的地域侧重。

1.2 实用性;工程造价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或建造成本。各类工程,大到工厂建设、小区开发,小到家庭装修、简单维修,都离不开工程造价。工程造价实用性要求课程的教学必须突出实用 ,指导学生运用该课程的知识编制实际工程的造价文件。

1.3 实践性;工程造价是一项要求具有较强计算能力的专业技能,因此课程教学中有理论基础部分和工程量计算部分两大块内容。但要让学生熟悉工程造价的工作流程,牢固掌握工程造价计算的能力,适应工程造价的社会岗位要求,仅靠课堂讲授是远不够的,还应该在实践的安排和课程的设置上给予强化和补充,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 如何合理有效实施课程改革

鉴于《建筑工程预决算》课程的这些特点,我们从教材、案例实践以及职业资格证书谈谈该课程的教改方法,以求形成强化理论基础、培养动手能力、提高考证能力及增强就业能力的” 课证一体”式教学改革方法。

2.1 采用本校自行编制《建筑工程预算项目教程》课程教材等系列资料

工程造价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实践性,但很多教材都以理论部分为主,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拓展。因此,我们结合本校学生生源特点,根据浙江省现行定额及文件规定,自行采用了本校老师自编的《建筑工程预算项目教程》课程教材,以及建筑工程预决算自编习题集和实训手册。教材更切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案例更加丰富且形象生动,更加贴近造价工作的实际,应用后颇获学生的好评。

每章节的从基础知识的回顾开始到理论知识最后到案例实践逐步提升的环节设置。通过案例分析来阐述理论知识,把抽象的理论寓于生动具体的案例之中,通过分析并提示学生思考,所有知识的讲解与学习都结合实际工程,保证学生能听得懂、学得会,有兴趣、有能力参与进来,而且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受课本限制,由浅人深的顺序安排整个学期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会有明显的改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课堂实践采用实际工程来做为实训实例,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要求任课教师对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细化讲解,加深学生重难点的理解。

2.2 实践安排,精心选择整套实际工程完整的施工图纸,推行“整体工程实战教学法”。

教材中列举的例题都是针对当前知识点提供的。缺乏整体工程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实际的工程造价工作总是面对一个完整的工程进行的。很多刚毕业的学生虽然对于造价的各个知识点都掌握得很好,但当交给他们一个工程时,往往却不知所措,无从着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培养学生的整体工程观念,我们在本课程中采用了”整体工程实战教学法 。即在上课之初给学生下发一套我们精心选择且难度适宜的工程图纸。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推进,布置相应的关于该工程的工程造价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教师在上课时只做简单指导。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有实战的感觉,在学习中建立整体工程的概念.对工程造价工作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手工编制工程造价力。在建筑工程造价案例教学中,应主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进来、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教师应从单纯的注重“教”向突出“导”转化,即引导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以“主体”的身份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3 教学内容力求与工程造价职业资格证一体化.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工程造价资格证制度是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为了提高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而制定的。它包括造价员及五大员等证书类型,它反映了社会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在专业技能和水平方面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很多用人单位招聘工程造价人员时的一个基本要求。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深入研究”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将《建筑工程预算项目教程》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安排与之紧密结合。学生经过学习《建筑工程预算项目教程》课程及后续课程,基本可以达到浙江省工程造价员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具备了”一出校门即能上岗“的工作能力。本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一体化的做法,大大增强了我院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预决算》课程若在教材选用、课内外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课证一体化这几方面相结合将会大大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经过这一系列教改,不仅会加强学生的工程造价工作能力,也会激发学生学习工程造价的兴趣,而且还会得到了广大用人单位的认可。由此看来,《建筑工程预算项目教程》课程的教改实践比较符合我校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何辉、吴瑛.建筑工程计价新教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08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理实一体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031-02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本课程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在工程造价工作岗位及相关岗位上具有建筑工程定额预算编制能力、工程量清单计价能力、建筑工程投标报价文件的编制能力,即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操作能力强”的造价人员。

一、设计理念思路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调研结果,明确课程所对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招标标书编制、投标报价、工程预算、工程结算、造价审核等;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工程造价编制依据、原理、方法、步骤等专业知识,熟练编制施工图预算,具有身心健康、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职业素质。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工作过程,造价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构建项目课程体系,制订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考纲要求,培养职业技能,完成工作任务,选取、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依据课程教学大纲,设计并组织开发课程教学所需的各类教学资源,包括:自编教材、自制课件、工程实际案例、工程图纸、习题集、试题库、课程实训任务书及指导书、学生学习网站等,以满足课程教学需求。

企业行业经验丰富的造价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制订考核标准,并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实现教考分离,构建课堂抽查、项目考核、面试答辩、作业考核等过程评价与技能考核、综合测评等相结合的总结性评价模式,突出能力,客观、全面、动态地考核评价每一位学生,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校企合作,企业人员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根据企业需求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完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

二、教学设计内容

(一)教学模式设计

本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认识规律及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出发,教学设计体现了完整的工作过程,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根据造价员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将实际工程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根据项目总体要求,以完成实际项目工程造价工作为目标,把相关造价知识、技能融入完成项目工作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采用分部工程典型案例和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围绕完成项目工作任务展开教学,把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融汇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在学习过程中实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以项目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内容。

(二)教学内容组织

1.课程教学内容组织

以造价员岗位工作为导向,构建项目课程整体框架。以二个典型结构工程(框架结构工程、砖混结构工程)为载体,使用真实的施工图纸,进行12个单项训练,1个综合训练,完成二个项目任务。

2.项目教学内容组织

依据编制建筑工程预算书的实际工作过程,项目教学中设计了6个学习领域:计量与计价概述,土建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计量与计价,装饰装修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计量与计价,措施项目费用计算,其他项目费用、规费、税金计算,工程竣工决算。引入大量实际工程案例,实施案例教学。

3.学习领域教学组织

根据学习领域的专业能力目标和工作任务的要求,按“引导学习指导学习完成任务评价讨论”顺序来进行设计,实施教学。

(三)教学内容设计

打破传统教学大纲模式,以行动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手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设计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一体化的课程内容,具体如表1所示。

(四)考核评价革新

课程考核评价以教师、学生、企业技术人员作为评价主体,以自评、互评、师评、业评作为评价方式;以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出勤、团队合作、计算方法、计价实效、理论应用、技能技巧等作为评价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为核心,导入工程计价规范、预算定额、施工图和职业资格考试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形成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标准社会化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三、结语

本课程紧密结合专业岗位的培养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在对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理实一体课程设计、开发,也就是说,造价员实际工作怎么做、课程就怎么上,技能就怎么训练。

[ 参 考 文 献 ]

[1] 何芳.《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模块改革的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82-84.

[2] 刁静,冯桂云.高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内容设计与组织[J].科技信息,2010,(15):219.

[3] 徐广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设计[J].长春大学学报,2010,20,(2):102-105.

篇7

1任务引导,培养学生兴趣

预算课程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相对枯燥、繁琐、抽象,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引导,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注意积极调整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认知能力,本着兴趣教学的原则,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寓繁琐的运算、抽象的逻辑于轻松、自由的气氛中,使学生在愉快、亢奋的状态下接受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完善对课堂教学形式的设计,结合客观实际,设计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彼此合作,积极配合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例如:建筑地面工程量的计算,这一章节内容常常令学生倍感无聊,特别是一些计算规则中的细节性计算问题,常常会令学生不知所措,学生在学习时难免望而生畏,甚至自暴自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本着任务驱动的原则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以不同的装饰公司命名,例如:恒盛装饰、聚通装业等等,并选出一名组长作为小组公司的董事长,由组长率领全组成员共同展开预算。为了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情境:同学们,下面你们公司的领导会为你们布置一项神圣的预算任务,任务的完成情况将直接决定着你们小组企业的地位升迁与经济效益,希望你们能够把握机会-----对某某人设计的三室一厅的建筑地面所需材料数量做出科学、准确的预算。在这样紧迫、生死攸关的氛围下,任何小组成员都会立即产生强烈的集团荣誉感以及强大的责任感,小组成员之间都会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互相帮助,凝聚在一起共同朝着准确答案奋勇前进,其中教师要注意抓住关键环节进行提问,不断拓宽学生思维,让他们在任务驱动下得出地面工程数量,装饰中应该采集的材料总量,以及对应的耗费量,得出建筑整体面层、地板层等工程量的预算规律,进而达到对建筑地面工程量测算方法和规律的自然理解与掌握。在任务驱动教学下,学生不仅高效地掌握了力量知识与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得到锻炼,为日后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在这样兴趣丛生、兴致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下,学生定会改变传统的对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看法,增加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

2深入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单纯局限于课堂的理论讲解难免会让学生丧失兴趣,而且由于建筑物的形状和内部布局等千奇百怪,单纯凭借课堂的理论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一改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多地带领学生深入实际,促进所学知识的利用与转化。例如:可以事先同某一装饰装潢公司进行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为每一小组制定专门建筑的预算任务,由组长带领规定必须在特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实训中科学预算出工程量,日常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实际的工程预算问题穿插在理论教学中,让学生结合完成实际的预算任务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以练促讲,讲练结合,使知识得到灵活的运用与转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定会在任务的驱动下,在充满竞争的氛围中自觉加快学习的步伐。同时,也要注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尽量灵活地利用计算机完成预算任务,因为计算机技术通常能够带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例如:建筑CAD软件、多媒体等都能够为学生带来最清晰的图面、最形象的图面立体展示,这其中就伴随着学生操作能力与学习兴趣的培养,无疑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高效的教学质量。中职教育是直接针对于就业的职业教育,可以说在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个社会都应该重新审视这一教育形式,结合学生的特点,课程内容等采取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为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作者:陈莹

篇8

(一)由简到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最简单的计算开始,如土石方工程中挖土工程量的计算,先教学生计算不放坡土方的工程量计算的方法,然后根据相应条件考虑土方放坡系数k,进行需放坡土方工程量的计算。由简到难,学生可以很快地掌握相应的基础土石方工程量的分类计算。同时在讲解时融入计算规则及定额说明,在简单的计算讲解完后,再拿出实际工程的两套图纸对同样的问题进行同样的分析,由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复杂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及定额子目的套用。比直接讲解实际工程的有关计算,学生就要容易接受的多。

(二)进行有趣的课堂问题设计,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教学过程中进行有趣的课堂问题情境设计,设计一些能够学生比较好奇地的问题,将他们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并选择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在讲述计算建筑面积时,引入问题教师的面积为多大,家里住的房子是多大面积的,学校的教学楼的面积为多大。讲解建筑面积计算范围及计算规则,利用实际工程的图纸,计算相应的建筑面积。这样能够使得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比较感兴趣,带着问题来学习新知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三)结合现实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举例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所举的例子大多出于实际的工程。如在讲单梁连续梁、有梁板下梁、圈梁及过梁有关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时,利用教室里的梁让学生说一下可能的计算规则及计算方法。由此引出单梁连续梁、有梁板下梁的有关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定额子目的套用,这样适时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细化、优化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细化

将原来《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细分为《建筑工程计价依据》《钢筋工程量计算》《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清单计价》等课程,分别在第三、第四、第五学期循序渐进的开设。

(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

2012年修订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内容规划及要求的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我们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及及问卷调查,依据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认为课程应进行细化的同时,学时数应适当的增加。由原来的一门课90学时修改为:《建筑工程计价依据》30课时、《钢筋工程量计算》60课时、《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90课时、《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60课时、《建筑工程清单计价》30课时,共270个学时。另外学生学完课程后完成相应的集中实训,钢筋工程量计算实训1.5个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2个周,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1个周,按照这样的需要我们将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和优化,使课程的内容更深入,实用性更强。

三、改进教学方法

(一)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每门课程在上课时都会有具体的任务单,每个任务实施之前老师都会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讲解完成任务所需知识点。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份任务单,内容包括任务指导、任务、工具书、时间分配、评分标准等等。通过“任务驱动”,学生4人一组,通过团结协作、任务讨论、发挥能动作用、运用工具书、查阅任务指导几个环节完成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老师指导答疑,与学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比启发式教学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计算规则较多,不利于学生理解,而且涉及到的课程比较杂,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不知该如何下手解决。对于这种实际情况,讲解时采用对比启发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条形砖基础与砖墙工程量时,砖墙的工程量=(墙长×墙高-S洞口)×墙厚-混凝土构件所占的体积,条形砖基础的工程量=砖基础断面面积×基础长度,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利用首层砖墙中计算的墙长度作为基础长度来计算条形砖基础的工程量,从而利用前面计算数据,加快计算速度。通过对比分析,实际计算使学生很快掌握了砖墙和条形砖墙基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实际应用。

(四)直观化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如在计算柱、梁、砖墙、板、门、窗等构件的工程量时,利用上课的教室为例讲解有关计算,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方便学生观察,而且利于教师讲解,更容易把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对于一些隐蔽工程,如基础、钢筋、防水等,我们利用学校在2012年刚刚建设的1:1校内实训馆,讲到相应内容时带学生去实训馆,利用实物来进行现场教学,同时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进行多手段教学。采用现场教学和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会让学习的内容更清晰、更直观,重点突出,难点不难,增加每节课的知识容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五)案例实践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也是应用非常好的教学方法,预算课程要求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许多知识单靠记忆是不行的,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践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专业精选了实际工程的两套图纸,一套框架结构,一套剪力墙结构。上课时由简单到复杂,先做相对简单的框架结构,主要是柱、梁、板、基础、楼梯等,然后再做较难一点的剪力墙、暗柱、暗梁、坡屋面、阀板基础、基础梁等,讲解由简单到复杂递进,有利于学生的接受教学信息。采用实际图纸,拉近了学生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做到零距离就业。

(六)充分利用校内网络教学平台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38-02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部第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山东省是我国建筑业大省,建筑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济贡献大、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我校建筑类专业是服务济南地区,面向山东省龙头专业,《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建筑工程、建筑装饰等建筑类专业的重要专业核心技能课,课程教学的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但传统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实践环节偏弱。《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主要讲述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的基本理论和工程预算的编制方法,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定额的内容和应用,掌握建筑工程预算、概算及竣工决算的编制理论及方法,使学生将来具有建筑工程投资控制及编制招投标文件的能力。但现有教材缺乏系统性,每章例题内容比较单一,前后章关联度较差。但建筑物是一个整体,每个构件是相互关联的,这就出现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每章的知识都有效掌握,最后却在编制预算书环节中不知所措,学生的应用能力偏弱,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

2.学生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关于工程技术和工程经济的综合性课程,是培养学生以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等资料为基础的系列工作的能力。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方案是准确计量与计价的前提,但学生最薄弱的环节是施工知识和经验的匮乏,这就要求我们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学生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

3.学生对工程实践缺乏感性认识,识图能力较弱。建设工程教学是以具体的工程图纸为素材来进行的,学生只有读懂图纸才能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及组价。然而,目前的《建筑制图》的教学课时少,教材偏老,识图知识偏少,跟不上建筑业的发展。且缺少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的识图,而只有传统的结构图表示方法,缺少现在常用的平面表示法。另外,学生对工程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尤其面对较为复杂的完整工程,不能形成系统的工程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改变现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4.教学手段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这种教学以教室为主要场所,一堂课所讲内容非常有限,讲课效率不高。即使有多媒体的辅助,有些内容还是不能十分清楚地表达出来。如涉及施工工艺流程、结构构件内部配筋情况等。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这是很难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手段上有所改革。

5.课程考核方式的不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一线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高等应用性人才。因此,我们的专业教学不仅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来组织,而且对学习效果的考核更应该体现动手的能力。但是,目前我院仍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谁授课谁出题,一般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时间为两个课时,主要内容为课程的理论知识。最后由任课教师批卷,笔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这种考核方式既体现不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对考核方法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8]1号)《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规范(试行)》的精神,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实施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健康的体魄。实现我院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人才的目标。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1.根据具体岗位的需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首先对学生就业的职业领域和岗位进行分析,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根据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对其按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重新整合。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实际的工作流程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训练项目,融化教学内容,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理论―实践一体化建设: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进行真实的职业训练,以一项工程投标书的编制为载体,完成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4.坚持以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内容。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建筑工程定额的内容和应用,掌握建筑工程预算、概算及竣工决算的编制理论及方法,使学生将来具有建筑工程投资控制及编制招投标文件的能力。本课程改革的思路是以两套典型建筑工程投标报价中的预算书为工作任务,按照工程建造施工过程,将该任务分解为7个具体的单体工作情景和1个集中实训情景进行完成(一套供讲课,一套供练习),这样可使学生系统地认识一套图纸,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录像及实习参观增加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定额内容的理解,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应性。《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是一门政策性、系统性、专业性强的实践型课程,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时效性,为尽快适应现代建筑业的发展,实现与国际接轨,规范建设工程计价行为,对课程内容本着以符合市场、符合造价员职业岗位能力、符合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进行改革,由原来单纯的定额计价方法增加为定额计价方法、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工程造价的软件应用三部分内容。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本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编制2套典型建筑工程的预算报价文件为工作任务,按照工程建造施工的顺序,将该任务分解为八个学习情境(如下图)。

(三)考试方法的改革

1.课堂教学与课程考核相互结合,以考促教,按照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们的考核方式和方法也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要真正达到公正、全面的实际水平,不能把教学过程与效果的考核孤立开来。为此,我们的改革是一个全过程监督、控制和考核的过程。旨在通过考核进一步督促、规范、监督学生的学习。

2.课堂教学采用“教做合一”的方式,课程考核体现能力成果,强调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结合学生实践成果进行考核。

3.考试改革的实施办法。《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总成绩按照“课程考试”、“成果考核”、“平时成绩”三大部分计入,如下表所示。

篇10

关键词:实训多媒体模型能力

职业教育强调学生技能的培养,国家也明确提出实用型人才。中等职业教学更应以技能培养为中心,无论从教学目标或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包括教学方法都应注重实训课的教学,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所谓的实训就是模拟现场工作实际情景(设备、人员、环境、工作对象)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由于体积庞大,不能和其它工业产品一样可搬到课堂,而教学上要求学生要深入施工现场,又难于在课堂按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模拟实践,从实训项目的确立到完成,其直观性、真实性、操作性、学习性是重要的环节,使学生在实训教学中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得发展是实训教学的基本目标。

一、实训室的硬件环境建设。实训室的建设中,除了必要的实训项目,应重视环境的育人,培养学生的建筑企业员工意识。实训室空间划分为实训工位、教师示范讲解、讨论两个部份。车间内应张挂各种制度要求和实训项目的操作过程图解,有条件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教师采用模像直观教学模式,演示建筑现场拍摄的录像和教学课件,与学生的作业成果和操作准确性进行直观比较。同时应根据建筑施工安全要求配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用品,确保实训的安全进行,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到符合教学需要、符合学校发展需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二、实训课的教学设计。

实训课的教学设计应以学生训练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学生动手,以项目教学法展开。

1、认识建筑的基本构造。初中生的生活经验较少,不具备基本专业知识,没到过工地,刚接触建筑专业,直接灌输理论或要求学生动手是非常难的。上课之前可带学生参观学校的建筑物、实验室、实训场,或结合课程内容到工地进行见习,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中也应购建各种建筑构造、结构构件实际模型,以便学生在教学中学。参观见习应由专业教师带队并进行讲解,要求学生做好记录,对部份参观内容以图形予以表述,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查资料的能力。

2、多媒体教学。前面已谈到,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要在口头上讲述清楚是不可能的,或是依靠黑板去描绘也是非难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教师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制作的各种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现场施工环境,为专业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的实验、试验过程和现场才能看到的操作过程更好地理解,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单调模式,使学习落到实处。在建筑专业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各种图纸、详图,也可把一些施工操作过程拍摄成录像在课堂上播放,或者用动画的方式演示一些构件的破坏过程,则在课堂讲解时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多媒体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学生也能在教学中感受到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实践中应用,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

3、模型制作。建筑是创造空间的专业,其产品是三维立体的,各种构件也是三维的,且有多种层次,结构构件或材料组成往往是被隐蔽的,在实际建筑成品是不能直接观察,学生在教学中接触的教学内容多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现,这大多是二维平面形式,不容易形成立体形像,空间想象能力难于得到煅炼,模型制作恰可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可把教学中的各种构件、系统要求学生画出图纸,制成立体模型。材料可用硬纸板、铁丝、线、软木条、薄胶合板,经济且利用剪刀、美工刀、钢尺、大头针容易制作。如建筑制图中的三维空间、基本形体、组合形体可用硬纸板制作,建筑结构中桁架用软木条制作,梁、板、柱用铁丝作钢筋、纸板作为模板,甚至整个结构体系也可制作模型。施工技术、技能操作前要求学生用模型进行预演。在模型制过程中,学生通过材料预算、决算,构件合理选取、连接,充分理解建筑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经济性。

4、实践训练。模型只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论证,加深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还须在实操中进行。教师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和技能应设计成若干项目,由学生动手操作。包括以下基本过程。

A、提出实训项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工程实况设计一实训案例,例如《装饰工程》中墙面砖镶贴教学,可设计一卫生间墙面的磁砖的镶贴。提供本节教学所需的资料,包括构造做法、施工用料、施工工具、班组配备、作业条件、工艺流程、操作要求、安全规程、质量标准等,资料可采用书面、图片、影像等形式展现,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并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一般以4—6人为一组,教师同时介绍施工组织设计中本分部分项工程的编制内容、方法。

B、计划制定。学生在学习教师提供背景资料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对实训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写出施工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施工项目实际的总体图形尺寸、材料形状规格、用料计划、施工操作要点、小组成员分工要求等。如卫生间墙面的磁砖的镶贴施工计划应括根据所给的条件,确定卫生平面图和四面墙面砖具体几何形状与尺寸并画出图纸,选定磁砖规格并进行材料用量预算、施工顺序、工艺要求,小组分工。

C、讨论计划,确定各小组施工计划。首先由各小组推荐一人介绍本组施工方案,要求以图表或板书形式展现方案,便于讨论。然后其他小组对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从方案的可操作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存在的问题采用头脑风暴方法提出解决办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评点或引伸相关专业知识。

D、模型制作演示论证。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操作能力较低,直接进行实际工程训练容易损坏工具、浪费材料,故可利用硬纸板、铁丝等材料制作模型进行论证施工方案。如上述卫生间贴面砖项目要求学生根据施工图用纸板制作四个墙面,根据磁砖规格用不同颜色纸板裁出,用胶水粘上,确认所用材料与施工顺序是否正确,对施工成品有初步感性认识,完成从二维图纸到三维模型的思维训练。若模型与方案存在不一致,则进行检查模型与方案,找出问题,分别进行修改,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E、实训操作。实训是中职学生技能培养的重点环节,只有通过一定课时训练学生才能形成熟练的技能。课堂中的实训以形成技能为主要目的,不能强调工程内容的复杂性、真实性,考虑材料的可循环利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案例时,应考虑到案例的可实践性,分解成若干阶段进行教学时,对于单构件、施工工序、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可利用模型和图纸、实物讲解,然后让学生采用看、画、算、练的方式进行,看即观察身边的建筑物或深入施工现场参观,画指利用制图技术对建筑细部进行设计,使学生掌握每一个细部构造,算为对建筑工程量进行计算,掌握诸如工期、材料清单、造价、内力、结构计算,对整个建筑工程可设计一个简化的、缩小的或小比例建筑物为例进行讲解练习,如以一间房间就可模拟完成一幢建筑物从设计、工程预算、招投标、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放样、建造全过程。在砌筑工程中采用粘土砂浆代替水泥砂浆,地板砖铺贴采用砂子代替水泥膏等粘结材料,竖立面用水平面模拟。选取一面墙在地面上进行实际训练。如卫生间内墙面贴磁砖采用在地面上用石灰膏代替水泥膏进行实训。其过程包括:1)、放样弹线;2)、切磁砖;3)、上浆4)铺磁砖;5)、场地清理;6)、计算实际用料;7)、小组自检。通过各种形式的案例实践练习,使学生能深刻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增加实践操作能力。

F、评价、小结。实训成果的评价是对学生自主学习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小结可使学生认识、发现学习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训练中进行改进并不断提高水平。评价方式有各组互检、教师评定,内容包括施工方案评定、纸模型制作评定、施工质量评定、材料消耗量与用工效率评定(经济性)。依据主要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并根据验收结果填写相应的质量验收记录表。

G、报告。学生完成一个实训项目后,应写出实训报告,可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也是今后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技能。一个完整的实训报告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项目或任务要求。2)、小组成员分工。3)、施工方案或计划。4)、实施过程。5)、质量控制措施。6)、成果评定。7)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实训教学中应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为目标,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所培养的学生适应现代企业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出版社,2005年7月

2、新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建筑工程系列教材.[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