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02 16:5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素养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素养的概念

篇1

关键词:职业素养概念;培养;评价体系;展望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能力本位讨论的思潮中,高职教育逐渐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开启了学生职业素养的理论探索;到现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理论研究已经进入系统化、模式化的阶段,同时实践探索也步入了归纳总结、提升推广的阶段。为更好地掌握研究目标、思路及成效,推进学生职业素养研究,本文从职业素养的概念、培养、评价等维度去分析已有成果和发展方向。

一、是什么的问题:学生职业素养的概念

(一)学生职业素养概念来源的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由“素养”推演而来,从素养的养成方式和特性推演出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式和基本内涵,进而演化成职业素养的概念。另一种方式是从国外直接引入。一是从国外学者的相关著作中直接援用了职业素养的概念。二是在探讨“职业能力是什么”时,直接引入“关键能力”,并将其视为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实质上,关键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领域里的素质教育”。三是在核心素养定义的基础上,形成与职业素养紧密相关的概念“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基本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二)学生职业素养三种常见的分类情形

第一种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的冰山模型,刘兰明把“职业素养分成显性素养与隐性素养,显性素养主要包括资质、知识和技能;隐性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第二种是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即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陆刚兰把“职业素养分成专业素养与非专业素养,专业素养除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包括由专业引出的一系列素养;非专业素养特指除了专业之外的素养”。第三种是根据适应范围不同,蒋乃平把“职业素养分为公共职业素养、行业职业素养、岗位职业素养,公共职业素养是从事任何职业的劳动者都应该具有的素养;行业职业素养强调从事某一行业具备的共同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岗位职业素养是针对某一特定岗位的从业者的特殊要求”。

(三)是否包括职业技能是理解学生职业素养概念的最大分歧

一般认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虽然有研究者从不同方面去修正这一概念,但其内核,即职业的内在规范性和从业者的品格和能力,始终没有发生实质变化。同时有人提出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四方面内容,由于对概念理解的侧重点不同,研究者对职业素养组成部分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最为明显的分歧是职业素养是否包括职业技能。从特定岗位所需特定能力的视角解析的研究者都主张职业素养应该包括职业技能;从一般岗位所需普适性能力解析的研究者都主张职业素养不应该包括职业技能。

二、怎么做的问题: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基本条件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契机,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强化教学能力、增强把握职业发展前沿的能力等,对于培养职业素养至关重要。蒋菁认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应该强化教师基本道德素质,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遵守教师基本职业规范和狠抓基本业务素质”。高职教师应具有理论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将普通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集于一体,实现学生向职业人转变。唐冬生、罗敏杰提出实施“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职业人”培养模式需要有一支职业道德水平高、业务精通、专业技能过硬的“双师型”师资团队。

(二)重构职业教育课程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关键要素

马庆发认为,“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载体,又是培养职业素质的关键所在”,并且提出了以培养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职教课程三维立体模型”。专业课具有明显地针对性、多元性,涉及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的专业课内容,能结合各学段的特点逐步展开,实现了职业素养培养的阶段性、有序性。而思想政治教育课、公共课能够围绕职业素养的重点内容进行有目标的培养,发挥着独特作用。赵莹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律意识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使命”。因此,构建、改革职业教育课程,或者以不同领域的课程为主架构构建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是培养职业素养的关键要素。

(三)重点教学节点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切入点

教学情境设计、技能实训、顶岗实习、技能竞赛、专业考证等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环节,更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载体。有研究者着眼于重点教学环节,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王浩主张“创新实训教学方式,搭建情境式集成实训教学平台”,让职业素养培养融入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培养。有研究者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出发,探析优秀企业文化的共性及其与职业素养融通的价值目标,促进学生养成职业自然习惯,缩短学生的职业磨合期。吴伟萍提出校企合作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构建了“校企合作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平台——XQHZ平台”,从而帮助高职院校和企业培养更适合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新世纪人才。

(四)实践活动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抓手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活动等活动在职业素养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朱颖提出“要进行活动引领和校园环境的营造,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校园主题活动,在宣传氛围中点亮职业素养教育”。同时,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与职业素养培养结合起来,发挥各类资源的作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身心素质、能力素养和专业技能素养,“可以使学生从职业感知——职业认同——职业人格递进,从‘学生到职业人’转变”。

三、怎么衡量的问题: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体系

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成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内容可分为包括职业技能的指标体系和不含职业技能的指标体系。含职业技能的指标内容以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四方面为主体内容,王浩的“基于情境式集成实训的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就是以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一级指标,结合具体专业遴选、设立15个要素作为二级指标。杜新安主张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测评内容可由日常行为、课堂表现和实践训练三个维度构成,但这三个维度仍可分解为上面内容的四个方面,只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而不含职业技能的指标体系内容则以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为主体内容,适当增加其他内容。崔奎勇提出的“高职学生基本素养评价体系”中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只有普适性素养指标内容而没有职业技能。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表现为多样性、针对性。杜新安认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特征可以归纳为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重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李小娟在论述高职学生素质能力评价时,强调了“评价手段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评价结果的反馈性和导向性等内容”。在各研究者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考察要点评价和计分标准”栏中,十分注重将项目考核结果用文字进行评价和用数据进行评分,即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此外,评价构建还要具有学段性,庄军和李毅认为“由于每个学期的学习内容侧重点不同,不同学期学生基本素养教育评价要点也需要有所差别,要体现评价内容和过程的学段性”。

四、怎么突破的问题:学生职业素养研究的展望

(一)学生职业素养概念的研究方向

从现有文献来看,职业素养概念的界定较为混乱、随意性较大,其中最大分歧是职业素养是否包括职业技能。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去理解职业素养的概念,杂乱界定的背后呈现出清晰的思路。职业素养的静态理解一般强调特定的职业岗位须有特定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为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是题中之义。职业素养的动态理解一般强调培养学生适用于任何职业岗位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品格以及信息处理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等通用性能力。动态理解重点强调着眼于学生持续发展所具备的品格和能力,而不仅局限于特定的职业岗位。从动态的视角去诠释,其实质是力图将职业素养发展成为独立于职业技能之外的概念,即不包括职业技能。而且独立的概念有利于深化职业素养的内涵建设,有利于形成相对独立的培养途径和载体。因此,职业素养概念的研究方向仍将围绕独立的内涵和外延来开展。

(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融合发展

系统化是职业素养培养途径和载体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者们各自从不同的主体、学科领域及教育教学环节等方面去系统地探索培养职业素养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从学科领域方面,研究者主要从专业课领域、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公共课领域等方面去探析。职业素养培养与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融合发展是高职教育的聚焦点。首先,以专业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决定了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专业课程。通过教学课程考试改革,将职业素养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融合发展,势必成为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是培养职业素养的最为重要的课程,公民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应该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而单独在公共选修课体系开设职业素养课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职业素养培养将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公共课的融合仍是职业素养研究的主要方向。再次,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是培养职业素养的实践平台,但培养内容的层次、侧重点和聚焦点方面都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在职业素养的学期分段培养方面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与课程之间的衔接明显脱节。职业素养培养的第二课堂如何实现规范、系统、可持续的发展将成为一个重点研究方向。

(三)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的努力方向

现阶段的职业素养培养评价体系研究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虽然有研究者依据不同的理论和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在系统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是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导向作用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并且相关实践经验的研究文献也十分匮乏。基于此,职业素养培养评价可从三个方向努力:其一是职业素养培养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位置问题,即顶层设计,不单是职业素养培养自身的顶层设计问题,而是一个事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设计与规划。解决了此问题就从根本上解决职业素养培养评价体系构建的生存依据问题。其二是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处理好职业素养的范畴问题。范畴问题事关职业素养的培养要素及其权重,事关培养途径和参与评价主体。其三是职业素养技能化趋向的问题,即使用通用性技能代替职业素养,用各种证书来衡量学生职业素养的趋向。总之,随着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现在的研究成果为全面提升职业素养提供了参考路径和经验借鉴,同时职业素养培养的发展也将检验着现有成果的成熟度。当然,一些现有的关键性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要去面对、探索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键能力——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J].职业与教育,1996(1).

[2]刘兰明.基于职业基本素养的高职课程考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

[3]陆刚兰.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4]蒋乃平.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

[5]蒋菁.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成人教育,2008(1).

[6]唐冬生,罗敏杰.高职院校“职业人”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

篇2

关键词:力学课程群;考核;评价;改革

高校工科力学课程群是指以工程力学为代表,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加工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课程在内的一批联系紧密的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考核体系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衡量教学是否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与评价体系对日常教学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工科力学课程群的概念抽象、原理复杂且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背景,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其改革势在必行:

1.力学课程群有其自己的特点,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其具有相应的实践技能。因此,机械类各专业都在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希望培养出一批“知理论、懂技术”的人才;

2.工科数控技术专业已将相关企业的相关业务承接入校内,由学生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最终将业务结果交给企业使用。“引企入校”后,学生力学课程群的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力学课程群的实践教学要求有与之相配套的考核体系;

3.力学课程群的原理复杂抽象,难以理解,部分同学对此具有畏难情绪。要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须改革目前终极式的、以知识再现为主的、一刀切式的考试模式,建立新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

1.2 研究现状

工科力学课程群在我国高校各阶段的考核基本上采用传统的闭卷考核形式,其考核方式与评价体系改革在我国基本处于真空状态,很少有人涉足。因此,可供借鉴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已有的文献资料中较多地提到了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但对力学课程群的考核体系改革并未形成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改革策略与模式。

1.3 研究意义

力学课程群的考核体系改革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的有效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课程考核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改革后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3.通过课程考核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其形成专业技能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

4.改革后的考核体系能更加直观、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专业学习,促使学生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5.改革后的课程考核体系,除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外,还有意识地锻炼其毅力、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表达能力、社会活动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效果。

2 力学课程群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力学课程群的考核内容,要体现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自身的教学目标要求,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力学课程群的考核内容分为专业知识考核、职业素养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三个方面。在考核方式上除了要体现课程内容的传统卷面考核之外,还要突出考核形式的多样性,不只限于笔试,还可以采取设计、调查问卷、参与项目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作为考查和评价学生的辅助形式,以便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素质考察。

2.1 力学课程群的考核体系

2.1.1 专业知识考核

力学课程群的专业知识考核侧重于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等知识点的考核,这些知识点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内容。

专业知识考核有两个关键步骤。第一,教师在设计专业知识考核内容之前,要对整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包括本门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讲哪些内容,哪些内容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以及结合程度,后续课程有哪些,为后续课程所提供的知识点有哪些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等等,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专业知识模块。第二,根据专业知识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理解情况确定考核内容,将考核内容融入专业学习过程,保证考核内容的专业性和延续性。

力学课程群的专业知识考核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求学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量的积累,对教师所讲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等知识点的理解没有误差;其次,要求学生对力学课程群的专业知识还应有质的飞跃。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在准确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2.1.2 职业素养考核

通过调查发现,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软实力”已经成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素质。一流的工程师应具备两种基本素养: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它包含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在力学课程群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考核学生的七项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一:做事先做人。道德品性与操守是考核人才最为重要的一项。力学课程群的考核要求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道德底线。

职业素养二:心态归零。主要考核学习态度,要求学生心态平和,学一门爱一门,不断提高自己。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 职业素养 学生职业素养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45-03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职业素质

我们知道,素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素质即心理学和生理学上的素质概念,也就是“遗传素质”。《辞海》中解释,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它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狭义的素质概念。而广义的素质是指教育学意义上的概念,即一个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训练中所获得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内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由于需要“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以及教育训练中所获得”,故又称为素养。

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就是指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习惯、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它主要包括身心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专业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审美素质、学习及创新方面的素质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个人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周围环境、实验经验以及自身的其他一些基本情况(比如身体状况)等。大学教育中的“素质”,通常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故又称“职业素养”。

(二)职业素养

在汉语中,“素养”一词早已有之。《汉书・李寻传》载:“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其本义即修习涵养。职业素质就是素质在职场上的体现。

王冰田综合各方面的见解,这样给职业素养下定义:职业素养是指对职业和与职业有关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的总和;并同时包括个体的职业行为能力和职业有关的社会行为能力、自我行为能力。[1]

马蜂、胡广龙认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2]

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和合作的态度。其中,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还有人认为,职业素养包括“三大核心”和“四个方面”。[3] “三大核心”包括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职业信念”是职业素养的核心。 “四个方面”是指职业思想(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前三项属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是职业素养中最基本的部分。综上所述,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4]它在职场中具体量化表现为职商(Career Quotient,CQ)。

二、从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现状来透视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以及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独立学院作为新兴教育模式下的高等院校,肩负着做好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出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的艰巨任务。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培养目标,我们在学生素质评价方案中,建立以职业信念和兴趣为核心,以知识素质与技能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素质为关键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这有利于对学生的多种职业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更有利于大学生自身良性发展及为用人单位合理招聘人才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然而,由于独立学院存在的时间较短、办学经验不足,某些院校比较注重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发展,却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更新。受普通高等院校评价模式束缚,独立学院的评价体系远远落后于其他教育教学环节。从独立学院职业素养评价现状来分析,目前职业素养评价体系存在着与独立学院高素质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一致的地方,具体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一)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单一化

目前对大学生评价有两种趋向:一种是基于知识水平掌握程度的测评;另一种是套用企业现成的职业测评体系。

基于知识水平掌握程度的测评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大学期间各科的成绩,也附带考虑其社会工作经验、特殊才能。这种评价基于的假设基础是:知即是会,知道就能做到。这在逻辑上显然不成立,一个学生能否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绩效往往依赖于他是否愿意去做、是否具备这种转化的能力。况且,目前学校考核学生的主要手段是书面考试,这种方式能否考查出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还值得商榷。因此,改变学校测评的内容与方式,使之能适应当前用人单位的需要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

虽然套用企业中的职业测评体系,能检测学生是否符合某一企业、某一职位的要求,但不符合大学生的现实特点。因为企业中职业测评体系是为了考查目前员工能否胜任某一工作而设计的,而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很少,招聘他们主要考虑的是其发展潜质、未来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所以,用能否胜任当前某一职位的要求去评价大学生,这显然不合理。

(二)评价内容缺乏全面性和深刻性

独立学院在现行单一评价体系下,评价结果与知识拓展、择业、就业相对独立。独立学院现今在学生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其实际效果与如今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协作型”人才未能相互衔接。在学生评价过程中,创新精神、合作态度、敬业精神、社会实践及动手能力、职业兴趣等方面所占比重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能力,造成学生培养与社会职业需求实际相脱节,学生缺乏社会实践能力,无法准确权衡步入社会后的机遇和挑战。

(三)评价量化模式明显,缺乏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

目前独立学院内部实行的测评制度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测评结果往往仅仅成为评优的依据,缺乏对实施素质教育本质的理解和教育效果的评价。各学院内部出现“智育成绩”优先化倾向,侧重学生学习方面的整体水平,忽视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评价。其直接结果是导致学生专注于课程学习,忽视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出现“高分低能”、“高成绩,低就业”的现象。

(四)评价方法、手段单一化

评价方法以教师自编测验方法、客观式测验方法、终结性测验方法和学科测验方法为主,过多地强调期末文化课成绩,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问卷、访谈、范例考查、档案资料分析等多种评价方式没有得到有效应用,不能对学生的就业意向、职业意识与职业兴趣进行深入了解,也无法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五)评价导向功能出现偏失

学院过多关注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而评价的导向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对大学生生来说,他们更多的是面临就业,而社会上并存着“无业可以就”与“有业不能就”两种现象。“有业不能就”现象恰恰反映了学校评价与导向功能的偏失。

以上五个问题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教育教学改革,也影响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其关键原因是没有建立一个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就业市场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没有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素养教育。由此可见,有必要围绕大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人开展论题研究,分析独立学院的职业素养教育现状,结合行业及职位的任务描述,制定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为大学生向职业人转变做好准备。

三、构建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发展的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

独立学院一般为三本院校,与一本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稍有不同,比如学生的心理因素、学习目标、就业期望值、考研要求等。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这种情况以及职业素养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院情、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这项工作不可能脱离真实的学校情景和具体的学生群体而产生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操作模式,但它又绝不能是各个学校和学生个体为迎合理论、追赶潮流而随心所欲地制作的拼盘。真正的职业素养评价在实践工作中,在“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评价功能和最终目的上。惟有以“评价最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评价目的或功能为导向,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等理论基础的启示为依据,以职业素养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去构建一套职业素养评价体系,才有可能使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一)构建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理论框架

本课题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评价的“导向”、“发展”功能理论为指导,构建包含促进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意识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综合品质发展的评价理论,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职业兴趣、职业行为习惯的形成,促进学生基本能力(信息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发展,为构建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构建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系

本课题根据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社会上工作岗位的素养需要,以及党和国家关于培养“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从专业知识到职业能力再到素质的学生能力“多维立体”评价指标体系。从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构建独立学院职业素养评价指标。

(三)构建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方法和工具体系

本课题研究立足独立学院当前的现实,放眼我国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构建一套当前可行的、未来有效的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方法和工具。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和工具,是对学生职业素养做出正确价值判断、有效促进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根本保证。

(四)构建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组织实施体系

本课题研究本着“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进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在学生职业素养评价过程中进行教学与管理”的原则,构建简便易行、不增加师生负担的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组织实施体系。合理的评价组织实施体系,是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素养评价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合理准确地进行学生职业能力的多种分析,更有助于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学生的自身发展以及用人单位选拔高技能人才,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绵薄之力。

[ 注 释 ]

[1] 王冰田.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从校园到职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3.

[2] 马蜂.胡广龙.基本职业素养[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3.

[3] http:// / link?url=rGmXU2GjcfAMSoan

ZuuspbzD3z8J18ApBQuLHdIqb0YT3ixirLeQpvl8H_eoLx5

篇4

关键词: 视觉素养 职业学校 教学模式

一、概念的界定

“视觉素养”是一个外来概念,翻译自英文“Visual Literacy”。“Visual”作为形容词常常用来形容与“视觉”有关的事务,例如“Visual Learning”指的是视觉学习,“Visual Thinking”则指的是视觉思维等。而当它作为名词时,则可泛指各种视觉图像,且通常是采用复数形式。“Literacy”一词可以解释成特指人的主观方面的“读写算”的能力与知识素养。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关于视觉素养的定义,大家较为公认的还是国际视觉素养协会所做的界定:视觉素养指一个人通过观察并与此同时产生的其它感觉,并将观察与其它感觉经验整合起来的这样一类的视觉能力。发展这些能力对普通人的学习来说是必要的。当这些能力得到发展时,它们使具备视觉素养的人能区分和解释视觉行动、视觉物体及自然的或人造的视觉符号;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能力,我们得以与他人交流;有感情地运用这些能力,我们得以深切地理解和享受视觉交流的奥妙。我支持国际视觉素养协会对视觉素养下的定义。

视觉素养已逐步成为信息时代的大众基本素养。如今,对视觉信息的感受与处理能力在生活中是普遍需要的,视觉素养能力自然而然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情趣与生活质量。对“美”的“解蔽”,不但需要“明亮”的眼睛,而且需要“敏感”的心灵。视觉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必须关注的全民教育问题。如今艺术已走出象牙塔,视觉素养不再是艺术工作者的专利。“许多人看似缺乏艺术细胞,却并非与视觉素养无缘,同样具有视觉素养的可塑性。现代社会分工中,除了专业艺术工作者,还有相当多的职业需要具备视觉素养能力进行相关的创作,如教师、大众传媒、各类设计(城市建筑设计、服饰产品设计、包装用品设计、广告影视设计、网页设计等)”。①就职业学校学生而言,他们所具备的视觉素养能力状况也将在现在或未来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社会的文明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他们对视觉文化信息的“读、解、用”的修养与能力,需要经过长期的培训和文化熏陶才能得以提高,提高的效果取决于相关创作和应用者的视觉素养水平。

身处“读图时代”的职业学校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视觉素养,具有批判性、直观地思考媒体所呈现图像的能力。培养职业学校学生视觉素养是正规教育不可推卸的职责,学校不仅可能而且应该将视觉素养构建到课程中,通过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来发展学生的视觉素养,使学生不仅掌握文字语言,而且掌握视觉语言。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培养职业学校学生视觉素养的意义

1.它有利于促进和发展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能力

由于视觉形象能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使复杂的信息变得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视觉形象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住新的学习内容。研究表明,当学生通过看和听等多种手段来学习同一个教学内容时,学习效率可达到最优化。职业教育与生产紧密联系,学生由于长期在校学习,接触生产实际较少,往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会产生非常大的困难,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能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各种视觉材料,大大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尤其是网络和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视觉素养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通过网络及其他的大众媒介,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取所需要的视觉信息。

2.有利于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

提高学生的视觉素养能够激发并强化他们的其他基本素养技能,使学生的各种素养得到全面发展。视觉素养能够拓展学生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因为创作视觉材料的能力与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一样,都试图在读者心中创造出尽可能与原创者类似的含意,此时视觉要素就像视觉句子中的单词,学生能使用的“单词”越多,也就越能与他人交流。这必将有利于提高职业学校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水平。

3.有利于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研究表明,右脑主要负责形象、经验、直观等认识,因此创造性思维更多是右脑的产物。视觉素养有利于开发职业学校学生右脑,促进整个大脑思维,通过视觉观察与感受、视觉思维与理解、视觉沟通和传达等视觉素养训练能够帮助激活右脑细胞,促进右脑思维。这些对于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有直接帮助的。职业学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其适应社会、适应工作有很强的帮助,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4.有利于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信息素养

21世纪,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广泛的重视,已逐渐被加入到从小学至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里,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又一项重要指标。在时下的网络信息时代,能准确及时地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获得需要的信息,是职业学校学生提高能力和生存的必需本领。视觉信息铺天盖地,人们整天沉浸在视觉信息的海洋里,适应社会的人必须能够高效地获取视觉信息;能够批判性地分析与辨别所需要的视觉信息;能够运用视觉化的信息形式高效地表达与交流等。因此,应帮助学生成为熟练的视觉语言的编码与解码者,使他们具备通过计算机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并且批判性地思考和操作视觉信息,运用视觉材料进行交流。职业学校学生的视觉素养能力提高将进一步提升他们自身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高效、有效地获取有价值的消息,成功地评价信息。

三、视觉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

1.主题任务驱动模式

主题任务驱动模式主要是在单一课程的背景下实施的,是教师根据视觉素养课程培养目标,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此模式主要是在这一主题任务的驱动下进行的,因此有时似乎过于强调教学,而不太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在这种单一课程中,一般来说主要有这两种教学方式:一是教师让学生先认识一些视觉信息,然后进行分析,最后达到能够分析鉴赏与创造的能力;二是教师让学生以自己动手制作为主,然后逐步提高兴趣与识图的能力。

2.辅助指导应用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在整合课程的背景下实施的,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视觉素养的内容融入到其它课程中,有利于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连接;另一种就是把视觉素养作为一种能力与手段去解决其它学科的问题,或是帮助简化问题。例如,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富兰克林中学,三位学者在进行一项为期两年的课题研究,课题题目就是视觉素养在语言艺术课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研究结果最终表明将视觉素养整合到其他语言艺术课程中,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加拿大学者们对视觉素养的培养与其它课程进行整合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例如将流程图与时间线等引用到历史课堂上,主要是用来描述各种事件按时间顺序的排列情况,使得其结构和条理都很清晰;还有的就是将饼状图等图表引入营养与健康课程中等,同时加拿大的两位学者Begoray、Deborah L也作了相关的课题研究,课题名称是中学课程中的视觉素养。他们的研究都证明了,这种模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视觉素养的提高。

当然,这只是两种主要的教学模式,随着各种教育技术和传播媒体的发展,视觉素养教育的开展方式也将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以此两种模式结合为主、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的技术工人,他们同样也参与国家的建设与幸福生活的创造。他们所具备的视觉素养能力状况必将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社会的文明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他们对视觉信息的“读、解、用”的修养与能力,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训练和文化熏陶才能够得以提高,而提高的效果如何则取决于相关创作和应用者的视觉素养水平。然而目前还没有多少这方面的研究资料与实践经验。研究职业学校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大有可为,这正是我研究的原因所在。

总之,视觉素养是一个新的正在发展中的研究领域,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论证与研究。视觉素养的培养也还需要相应的理论基础和进一步的实践研究与总结。对于技术、网络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视觉素养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视觉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三者之间又有何关系,视觉思维与视觉素养的内在联系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是在“读图时代”,视觉素养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将为教育技术工作者们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为教育技术开辟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所以教育技术工作者不能漠然视之,而应该密切关注,应该有所作为。

注释:

①张舒予,朱静秋.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上).电化教育研究,2005.3.

参考文献:

[1]张舒予等.视觉文化概论[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5.

[2]乔伊斯・P・高尔等.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

[3]张舒予.视觉文化研究与教育技术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06.4:12.

[4]张舒予.朱静秋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5.3.

[5]郭丹.应用知识可视化工具培养职技高师学生.视觉素养硕士学位论文.

[6]周宪.文化研究的新领域――视觉文化[J].天津社会科学,2000.4:101.

篇5

关键词:旅游人才;职业化;职业素质模型

一、职业素质模型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1.素质及职业素质

素质一词来源于心理学的定义,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天生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机能特点。心理学把素质解释限于通过遗传获得的遗传素质。广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的内在品质和质量,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体验认识和实践磨炼,从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内在的、长期发生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知识、能力、心理、体格等。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质是广义上的素质。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强调职业性,是职业化的必然结果,是个体在具体的职业实践中,学习职业规范、掌握职业技能、形成职业意识及职业价值观的必然结果。

职业素质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性:表现为不同的职业对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2)稳定性: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培训,以及在长期从业实践锻炼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3)内在性:职业素质是主体对其内涵有意识地学习、训练、内化、积淀和升华的结果,它的作用的发挥是一种自觉。(4)整体性: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要求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它对从业者的职业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胜任本职工作,不仅要有好的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素质,还要有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等等。(5)发展性: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社会职业和职业岗位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不断对从业者提出新的职业素质要求。因此,从业者要不断地培养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社会。

2.职业素质模型结构

职业素质模型主要用于描述职业化员工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与通常的员工素质结构或者能力素质模型相比,它的视觉更具体、针对性更强。另外,职业素质模型描述的是与特定职业相关的通用素质,并且它与企业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职业素质模型的两个特点是职业相关性和企业文化相关性。职业素质模型主要有三个模块构成:思想素养、专业素养和行为素养。

(1)思想素养。思想素养是指职业素质模型的基础。思想素养从员工价值观念出发,描述员工与特定岗位和特定行业相关联的职业道德品质、职业动机、职业兴趣、职业态度等。思想素养与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企业价值高度一致,如诚信敬业、学习创新、认真负责、忠诚求实等。

(2)专业素养。专业素养重点描述作为职业人员顺利完成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分为通用素养和专业素养。通用素养是所有职业员工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如时间管理技能、有效沟通技能等;专业素养与具体的职位相联系,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心理学知识等。

(3)行为素养。行为素养描述的是员工在办公场所和面对顾客的时候展现出来的行为风格、精神风貌、言行举止、职业习惯等。行为素养的核心是职业习惯,塑造职业习惯,并在职业习惯指引下展现职业行为,是行为素养与通常所说的商务礼仪的本质区别。

二、旅游人才职业素质模型构建

构建一个完整的旅游人才职业素质模型,需要对旅游人才的各个职业种类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作大量的问卷抽样调查和访谈。本文作为旅游人才职业素质模型研究系列工作的开端,仅基于旅游业的产业特点,运用归纳的方法,尝试构建一个通用的旅游人才职业素质模型。

1.旅游人才的思想素养。

根据旅游业的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特征,所以在价值取向上要求旅游人才以为他人提供服务为根本,并把为他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为使命与责任,而要求他们热爱旅游业,并能够在工作中体验到由衷的快乐。

(1)客户中心意识是旅游人才首先要树立的基本职业意识,旅游人才要求能够区分“顾客”与“消费者”之不同,“消费者”以商品为导向,“顾客”以满意为导向,职业化的旅游人才能够引导并且满足顾客需求,而不是仅仅完成安排顾客旅游的任务。

(2)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职业道德是旅游业人才的根本要求。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影响性,从而要求他们严格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职业道德。例如,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中要讲究文明礼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讲解中用语要文明,不宣传封建迷信的东西,不讲低级庸俗的故事,不带领游客到“黄、赌、毒”场所等。遵守职业道德还要求他们不得擅自增加、减少旅游项目或者中止导游活动;不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不得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不得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

(3)诚信敬业是旅游人才思想素养的根本。旅游业属于综合性产业,具有服务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不确定性大、面临的诱惑大等特征,从而对其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要求高,尤其是要诚信敬业,这是完成好本职工作的根本。

2.旅游人才的专业素养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旅游从业人员除了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求对人文地理、艺术宗教、民俗文化、建筑摄影等知识有所涉猎,成为知识广博的杂家。在能力要求上重点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1)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旅游从业人员首先要讲好普通话,语音要准,语调要好,词汇要丰富,表达要准确。随着我国逐渐成为旅游大国,要求旅游业从业人员学会一门甚至几门外语。

(2)人际交往能力。旅游从业人员服务对象是游客,是具有丰富感情和各种各样心理需要的人,他们的处事态度、个性特征往往差异很大,为了做好服务工作,需要加强同他们广泛的交流、沟通,以达到相互理解,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此外,在为游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旅游从业人员还要同旅游接待单位的人员打交道,处理好同他们之间的关系。

(3)组织协调能力。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在整个旅游行程中担当着组织者和协调人的角色。每一次参观游览活动,都离不开导游人员的组织以及和饭店、景点还有旅行车司机等方面的协调。为使整个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能够紧密衔接,旅游接待计划的内容顺利得到实施,导游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3.旅游人才的行为素养

行为素养要求旅游业从业人员应该气质高雅、语言文明、平等待人、举止大方等,既要有美好的职业形象,又要有良好的职业习惯。旅游业从业人员在为顾客服务的同时,也在宣传着企业和个人,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和下次购买的决定。

三、旅游人才职业化素质模型的应用

1.旅游企业的职业化制度建设

首先,职业化素质模型的两个输入变量是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要求旅游企业职业化模型能够起到推动企业战略实施的目的,至少不能背弃企业战略;企业文化贯穿整个模型,是模型的一项最主要的内容。企业文化的直接表现形式是企业制度,所以,以旅游企业的职业化模型为依托的制度建设将是企业推动员工职业化素质提升的手段之一。

其次,员工的职业化是一个艰难的、长期的由思想到外在行为的锻造过程,思想是基础,行为是表现形式,是企业的直接要求和最终目的。在职业化内化阶段,要求企业加强与职业化模型为依托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的强制推行,结合企业文化的推动来培养员工的职业意识。

2.旅游企业的职业化培训

职业化培训是旅游人才职业化的直接手段。旅游人才的职业化素质模型在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1)课程体系的开发。旅游人才职业化培训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三个模块:思想素养课程、专业素养课程和行为素养课程。思想素养课程旨在引导员工建立旅游价值观和旅游职业道德,以及企业文化所提倡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道德。专业素养课程旨在向员工强化具体岗位员工顺利完成工作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体根据岗位的不同应该包括以下子课程:旅游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导游业务、酒店管理、客户服务等。行为素养课程包括社交礼仪、习惯塑造等课程。

(2)培训效果的评估。旅游人才职业化模型为旅游企业员工职业化培训效果评估提供了参考,评估问卷等都可以根据该模型来制定。当然,该模型最主要的贡献是提供了一个标准,通过差异化比较培训效果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萧鸣政.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温卫宁,林增学,黄国良.酒店管理人员专业人才素质观的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103-105.

[3]杨秀丽,颜萍.刍议旅游人力资本与旅游业发展[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73-74.

篇6

关键词:教学模式 一体化 工学结合

理论指导结合实践,观念先于行动。实践中的应用与理念创新是核心。“生活即教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社会即学校”是核心思想,可以大大地增加教育的方式方法、情景环境。反对传统教学方式与社会脱节、隔离。教、学、做要合一,是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是生活现象的真实写照。

现代社会,教学媒体是教育方式、方法、工具,也是教学中重要的概念,与学习资源有直接的关系,大多数的学习资源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形式展现出来。1946年,美国教育学家戴尔在“视听教育法”中第一次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奠定了视听教育理论的基础。

一、“经验之塔”结构模型分层

1.基础阶段,实做的经验

(1)目的性指向的直接经验(做)。

(2)参与设计(理解)。

(3)参与活动。

2.第二阶段,可替代的经验

(1)观摩、示范。

(2)企业见习、实习。

(3)参观。

(4)媒体、网络。

3.第三阶段,抽象经验

(1)语言符号。

(2)视觉符号。

从理论上阐述了教育媒体的作用,强调了其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依照它的抽象程度分类。

①模型塔最底层,经验是直接、具体的,属于直接应用型。模型的最上层经验最为抽象、不易理解,但便于应用。

②职业教育教学应该从具体经验着手,逐步提升到抽象理念。有效的学习方法,必须由低到高。教育的最大失败是使学生记忆许多抽象的概念,但却没有具体经验作为支撑与应用。

③但职业教育的展开不能止于直接经验的应用,必须要上升到理论阶段,发散思维并形成概念。

④模型中间部分是替代经验,能冲破时间的限制,直接弥补学生经验上的不足,且易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⑤在学校,熟练应用各种教育媒体作为教学辅助,可使得教育形式更加具体灵动。

二、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职业教育既要育才也要育人。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以工学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校内开始与社会融合,学习的内容也是工作的内容。如果不在做上下工夫,教师的教学就无成绩,学生的学习也无成绩。教学模式是正确反映教学客观规律、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的行为指导,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师、学生、教材、课堂和教学结果加以概括而形成的系统、有序、简明的结构关系说明。以笔者学院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为例。

在教学过程展开中,理论结合实践,教、学、实践互相结合,这是典型的一体化教学、工学结合模式,有如下几方面。

1.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

知识理论的学习与技能训练为一体,建立以工作流程为导向、设立工作任务引领的课程体系。理论知识适用、够用为度,按照工作过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技能操作,形成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

2.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师资队伍

建立理论与技能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能传授理论原理,又能指导技能训练。要求教师的理论知识面广泛、专业,有过硬的动手能力,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表达技能。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专业操作引导尤为重要,这也是检验教师现场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3.场地

一体化教学场地、实训室要达到教学标准要求,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实训环境为一体,教室也是实训场地的组成部分。

三、学院的一体化教学改革

以行动导向学习理论作为理论依据的教学主导模式,是以工作任务布置与展开为导向、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的一体化的“双主”教学模式。只有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技能,才能转化成为实际个人能力。因此,能力训练就是一种应用和迁移的养成过程。青岛市技师学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依据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培养为主旨。

一个核心:学生素养能力的培养、引导。

两个关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过程开展。

三个目标: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养相结合的目标完成。

四个环节:预习、任务驱动、交流评价、反馈。

四、小结

篇7

职校毕业生不仅仅需要知识技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隐性职业素养的要求。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岗位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就业后的发展和生存问题。我校搭建校企一体的合作办学平台,构建校企文化融合的“12345”多元立体培养体系,创新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和经验。

二、相关概念界定

1.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我们所探讨的是狭义上的职业素养(非技术职业素养)。笔者认为,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必须将其与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相提并论,因此中职生职业素养可以被概括为两大类:一是“心态与意识”类,即积极心态、职业忠诚、责任心、纪律意识、细节意识等;二是“职业核心能力”类,包括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创新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有效沟通能力等,共同构成了中职生必修的职业素养。

2.校企一体是指建立企业化校区,实现校企一体化;或建立企业化实训车间,实现产教一体化;或建立企业课堂,实现工学一体化等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

三、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及学生基本现状

当下对于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很多学校仅注重于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重视不足。社会或家长对于中职教育的热情,主要是对学生就业值期望比较高。中职生中存在厌学、自卑感强烈、叛逆心严重、虚荣心强、责任心不强、法纪观念淡漠等消极因素。

四、“校企一体”下职校生提升职业素养的“12345”工程体系

(一)搭建一个平台。组建校企合作联盟,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只有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才能有效地将企业文化移植于学生的头脑,在潜意识中实现个人素养的提升。学校可通过开展企业文化专项调研,创建企业文化案例库,搭建校企文化信息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建、成果共享”。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二)塑造二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当下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校企一体教学中,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学校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兼职教师)的地位和角色都要进行转换,要从“灌水者”转换为去创设、组织学习情境的“导演者”;学生从原来独立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转换为主动的、互动的“取水者”。这就要求对这二类师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三)实施三项“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改革:校企共建突出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主渠道,具有系统、全面、综合的教育特点。开设相关的“综合职业素养”必修课,如企业文化、企业规范等课程。学校可自编适合中职生实际需要的校本教材。2.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学科渗透。学科渗透是指在学科或专业教学中,以拓展延伸的方式,把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与课程之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3.改革评价模式。过去的终结性评价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改革评价的方式,应当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人才评价体系,以学校为核心,社会、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形成评价主体,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进行职业素养的过程性考核。

(四)开展四类实践活动。开展各类活动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1.由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参与社会调研,完成调查报告;2.开展一系列主题素养班会;3.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开展讨论会、演讲活动;4.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加实习。让学生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五)开通五条提升素养的渠道。

1.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这不仅能体现职校企业化特色,更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必然需要。如通过引人海尔“6S”管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

2.在校内建起“企业化车间”,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3.加强教室内、走廊内的企业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突出企业文化内容,增加企业文化、工业文化宣传图片、学习宣传栏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4.建设企业文化展厅,在厅内举行就业指导讲座、模拟招聘会,进行企业用工洽谈、招聘会等,营造情境氛围,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提升职业素养。

篇8

[中图分类号] G40-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4-0008-03

每年4月,就业问题都会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中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关注,那就是职业学院的大中专毕业生往往比一般院校的本硕毕业生更易于就业。在未能就业的原因调查中,缺乏工作经验和专业不对口分别是企业和毕业生的首选项。对毕业生而言,为什么在找工作时才发现专业不对口呢?看看他们的人生路:上小学是为了考上好初中,上初中是为了考上重点高中,上高中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上了大学才知道自己想象的职业并不是自己所学的专业,于是,换专业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风景线”。从就业难反思我们的中学教育,病根就在于中学教育只要考试成绩,不看素质发展,严重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关注。

在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开,这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契机。第一,新课程借鉴了别国的做法,增设了通用技术课程,这既是对普通中学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硬性要求,也为职业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课程平台。第二,新课程改革打破了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这为不同地区和学校开展适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第三,新课程在内容设计上,改变了传统的以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为框架,注重知识完整性的设计思路,坚持以学生生活为主线构建课程内容框架,知识的取舍以学生的生活需要为标准,这为职业素养教育创设了良好的实践条件。第四,新课程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将研究性学习等活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坚持终极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积极引导学校开展真实有效的职业素养教育,切实推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即便如此,对绝大多数普通中学教师和管理者而言,职业素养教育依然是一个新鲜概念。在很多人的眼里,职业素养教育就是职业技能教育,是职业学校的事,与普通中学无关。在新课程改革的先行地区中,也有不少人认为,职业素养教育就是通用技术课程的事,与其他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无关。更有甚者认为,通用技术课程象征性地教学生一些生活小窍门就行了。事实上,在实践中也有一些学校不配备通用技术课程的专业教师,不把开设这个课程常态化,只是在上级检查或是考核前,安排几个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客串一下而已。凡此种种,直接导致了在新课程实施中,职业素养教育依然是举步维艰。要改善这种状况,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统一认识,准确界定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和通用技术课程的课程价值,引导师生关注和参与职业素养教育。笔者认为,普通中学的职业素养教育,就是通过各种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学会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职业认同,提升职业情感,形成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习惯。在这个过程中,通用技术课程是实施职业素养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途径,我们应该加强课程间的合作,各科教师和各级管理者都应该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和管理范围内渗透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上,出于人财物的考虑,在普通中学实施职业素养教育不可能另起炉灶,另搞一套。因此,它不能游离于普通中学现有的升学预备型教育体系之外,而应该努力融于其中。具体来说,就是要借助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职业素养教育与现行中学教育体系相融合的新形式,促进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首先,立足校本课程建设,开发与整合利用各种课程人力资源,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初步形成合理的职业规划。

随着教育均衡化战略的推进,各级学校在努力缩小校际差距的同时更加关注学校的特色发展,学校的生源质量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如何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就成为每个学校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国家赋予了学校更多的课程建设自,所以,学校加强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对家长、社区和学校师生等各种人力资源的整合,建设有特色的职业素养教育校本课程。这一做法既解决了学生学校课程的学分问题,也为职业素养教育创设了良好的课程平台。

第一,坚持“三年一盘棋”和“阵地适当迁移”的原则,在高一年级开设“职业・专业・学业”直通车课程,以引导学生较早地接触职业概念,了解各种职业的状况,初步树立职业理想,形成自己的职业规划。在职业素养的构成中,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发挥着引领和统筹作用,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加明晰自己的学业发展方向,更好地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活。这一课程具体包括三个主要模块,一是“职业感悟”模块。聘请各行业的家长和社区人士为学校的名誉教师,定期邀请他们来到学校给学生作职业发展的主题报告,并与学生进行现场的对话,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生活中各个职业的基本状况和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二是“专业模拟”模块。每年新生入学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后,安排学生进行模拟的高考志愿填报。同时邀请与学校有业务关系的各类高校招生人员给学生讲解专业学习的要求和专业发展的前景。这两个模块的设置,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虚拟的职业发展环境,引导学生从高中开始就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三是“学业定位”模块。在前两个模块实施的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职业理想的定位和交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职业理想与三年的学业发展结合起来,及早定位,合理规划,以实现自己三年高中生活的有序性和目的性。在操作上,我们提倡班级集中保管学生的“学业定位宣言”,在每次新年来临的时候,发给个人重温自己的宣言,寻找差距,体味进步。

第二,开设“我的成长之路”校友论坛。每学期都邀请在各行各业中有突出成绩的历届校友回到母校,围绕自己的职业发展,为学弟学妹叙述自己的成长体验,以引导学生从高中开始就要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做好职业规划,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如,美国长岛大学终身教授萧柏春校友在作以“做适合自己特点的优秀人才”为题的报告时,就一再告诫学生在中学阶段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优势,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最终才能在职业竞争中获得优势。这样的一些讲座和沟通,为学生职业理想的选择和科学的职业规划,提供了富有震撼力和说服力的实例,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为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奋斗的热情。

其次,积极拓展活动课程资源,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升华学生的职业情感,为职业理想的实现,奠定扎实的学业基础。

职业认同和职业情感是内隐性的职业素养,它的形成和强化不能停留在纯理论和纯对话层面。如果说,立足校本课程资源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教育是以“引进来”为主的话,那么职业认同和职业情感的教育则需要大量的“走出去”,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生活中体验和感受职业魅力。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结合,通过学分评价机制,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性课程,这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契机。

第一,整体规划学生高中三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分层推进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具体而言,就是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职业参观、体验、实践中,全面了解某些职业的实际状况和职业要求,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增强职业认同和职业情感。高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入校,他们的职业概念还不清晰,在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教育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带领他们参观真实的职业场景,注重引导学生的在实地参观中体验并形成初步的职业认同和职业情感。高二年级,我们会组织为期一周的“学农”活动,让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参观并参与农村的采茶、养殖、陶艺、育苗等农业活动,学生感受很深,其中说的最多就是今天的农村与自己想象的大不一样,在农村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同时,我们组织高二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走上街头,体验一些具体的职业生活,如卖报、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等,这些活动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的真实状况。高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我们只利用假期安排两天的“学商”活动,具体就是组织学生到南京中央商场进行销售实习,同学们与商场营业员一起促销自己的成品,这个活动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是很有价值的,学生在实习后普遍感受到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在职业发展中非常重要,也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第二,借助研究性学习平台,激发学生的对职业发展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职业领域的探究。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独立于学科课程之外,又依托学科课程发展的一个崭新领域,本质上,它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此,职业素养教育可以也必须借助这个平台,拓展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探究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具体的做法是:第一步,在学生进行“学业定位”的基础上,让职业和专业方向相近或相同的学生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第二步,围绕本职业或专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的生活化的问题草拟探究主题;第三步,根据学生的探究主题,在学生自主选择和年级组统筹安排的基础上,配备研究性学习的导师;第四步,学生借助文献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自主合作,开展研究;第五步,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研究性成果,并进行年级的评比。这个活动的开展,既满足了新课程对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也很好地实现了职业素养教育与中学现行教育体系的融合,在内容上也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增强职业认同感。

最后,深入挖掘学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道德,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习惯。

由于职业素养教育不能抛开中学现有的教育体系单搞一套,所以深入挖掘学科课程内容中的职业素养教育资源,让职业素养教育在现有的中学教育体系中获得快速生长和壮大,是普通中学实施职业素养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新课程体系中,除了通用技术课程之外,其他的学科课程也都蕴含着丰富的职业素养教育资源。相对而言,在自然学科课程中,职业技能和职业习惯方面的教育资源较多,在社会科学课程中,职业道德、职业情感方面的教育资源则较为丰富。

第一,扎扎实实推进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中真正获得职业素养的提升。通用技术课程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它是普通中学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主渠道,所以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各级学校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和准确定位,把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至于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和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高度,给予制度和课时的保障,给予人财物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在课程操作上,要切实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注重学生在通用技术学习中的主体性,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合作和体验式学习,同时切实加强对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过程性评价,以评价促发展,以课程发展带动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

第二,依托自然科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技能和习惯是职业素养的显性构成,它们是一个人职业素养高低的直接表现,虽然在普通中学,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教育不是职业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充分挖掘学科课程中的职业素养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课程体系中,物理、化学等学科课程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设计了大量的旨在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实验内容,它们往往都包含着某种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习惯的养成。因此,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与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围绕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规范化的实验操作,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形成一定的职业技能。

第三,依托社会科学课程的内容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中的隐性构成,它是通过不断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发展的,而且一经形成会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当前,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成为普通中学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因为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职业素养主要不是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习惯,而是通过学习和体验,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这其中,职业道德是关键。为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科课程中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形成的内容资源,采取学生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等新型的教学方式,在知识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体验,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认知。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例,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其中与职业道德直接相关的职业素养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劳动与就业、正确的择业观、诚实守信、公平与效率、依法纳税是公民基本义务、文化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知识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等。作为教师,在处理这些知识内容的教学时,要牢固树立职业素养教育与知识教学相结合的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努力创设学生熟悉的职业生活场景,通过职业道德两难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在具有道德两难的生活场景中进行选择、分析、讨论、体验,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篇9

关键词 职业技能 导游业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Guide Service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HUANG Guoq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is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guide vocational skills concept and constitute , mainly discussed the problems exist in college "guide servic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further proposed specific measures of "business guide"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vocational skill; guide service; teaching reform

1 导游服务技能的概念及构成

1.1 导游服务技能的概念

在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写的导游业务教材中界定的导游服务技能是指,“导游人员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为游客服务的方式和能力”。①姚雪莹认为,导游服务技能是导游在已有旅游理论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导游工作服务的特点,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的导游服务方式。②综合上述作者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导游服务技能的概念主要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1)导游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是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前提。(2)导游人员自身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是服务技能提升的基础。(3)根据导游工作的不同特点,提供专项是导游业务能力增强的关键。结合导游业界实践,笔者认为,导游服务职业技能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2 导游服务技能的构成

1.2.1 带团技能

带团技能是导游职业技能的核心,是指导游在带团期间为了满足游客需要、保证旅游活动顺利完成,所熟练运用的各种带团方式、方法的能力。掌握不同团队的基本服务程序和操作技能,是带好旅游团的前提。

1.2.2 讲解技能

讲解技能是衡量一位导游职业技能的重要指标,它具体包含口头讲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态势语言能力三方面的内容。要求导游人员在为游客提供沿途风光讲解、景点导游讲解、平时应变沟通中能综合运用语言技巧,传播目的地文化和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是导游的立身之本。

1.2.3 应变技能

应变技能是导游职业技能的关键,是指在旅游途中,面对不可控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导游能够运用自身丰富经验,灵活、理智地处理后续事宜,尽量减少游客利益的损失。导游员在突发事件处理上的得体、机智与灵活,是游客满意度的评价的重要参考因素,也是维护旅行社声誉的有效途径。

1.2.4 专项技能

专项技能是指服务于各种旅游形式所需的专门能力。随着游客旅游经历的日益丰富,会议旅游、休学旅游、工业旅游、新婚蜜月旅游等形式丰富、类型多样的旅游产品对导游服务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导游人员在熟练掌握常规服务技能的同时,还要补充专项旅游服务所需的专业技能,提升旅游服务的层次。

2 高校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理论化偏重

高校导游业务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对于概念、程序、原则、方法的内容阐述多,而质量高、代表性强的经典案例和实训项目训练较少,对于行业的前沿信息、新知识和新理念的介绍缺乏,导致课程内容陈旧、滞后行业的发展,实践指导性差,因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2 实践技能训练项目单一,局限于导游讲解

导游业务实践技能训练的项目应该包括服务准备、迎接服务、入住酒店、核对游览项目、参观游览服务、送客服务等六个实训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偏重于导游讲解,将讲解服务作为导游业务教学中的重点,而忽略了导游带团是流程式操作。

2.3 “双证”师资缺乏,教学效果欠佳

实践性教学是上好导游业务课程的基础和支撑,需要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和导游证的“双证”教师充实教学队伍。而现实情况是,现在很多高校从事导游业务课程教学的老师尽管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素养,但是缺乏必要的业界实践经验的积累,在教学中只能就理论深挖知识点,照本宣科,不能通过鲜活的案例和亲身经历,情景再现式地与学生(下转第96页)(上接第92页)分享带团过程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因而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教学效果欠佳。

2.4 教学评价单一

对于实践技能性操作课程的考核,不能仅仅通过课程考试这唯一的手段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会导致学生为了获得高分而应付考试,知识不能内化为技能,转化为一种职业素养,这是在导游业务教学评价中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3 基于职业技能培养视角的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3.1 以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导游业务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导游学的相关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导游服务程序,灵活运用专业职业技能处理旅游接待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为培养专业导游奠定基础。为实现上述目标,导游业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打破常规套路,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模块化教学,将全书分为导游概述模块,导游必修技能模块和导游专项技能模块三个部分。其中导游概述部分重点讲述导游学基础知识,必修技能和专项技能模块注重实践技能的强化和训练,培养学生的上团操作、导游讲解、突发事件处理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3.2 丰富实践技能训练的项目

按照上述构想,在实践技能两个模块的教学中,每一模块在教学内容的编排形式设计为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案例导入、正文、课堂小结、案例延伸讨论、课后思考题七个项目。在了解本章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的基础上,以案例导入的方式进入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探讨的兴趣,带着问题进入正文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在课堂小结部分将新课内容和案例导入有机结合,再次强调学习的重难点。案例的延伸讨论可以结合业界经典案例,尝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思考则进一步促使学生的反思和能力提升,有利于学生导游职业技能的进一步形成。

3.3 完善教学师资结构,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弥补教师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照本宣科的弊端,强化师资建设,兼顾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均衡发展,是提高导游业务教学效果的基础。具体而言,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教学师资结构:(1)提高“双证”教师的持证比例。鼓励教师报考导游资格证,从事导游业界实践,积累带团操作经验,丰富一手教学素材。(2)聘请旅行社优秀的海外领队、星级导游到学校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直接与业界进行接触。(3)鼓励一线教师深入到旅游企业顶岗锻炼,参与经营管理,增强教师的业务实战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

3.4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技能性课程的考核应制定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针对导游业务而言,学生的考核应分为基础理论考核、实践教学考核、平时课堂提问三部分,分别按照30%、50%、2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其中实践教学考核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打破传统的试卷考核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4 结语

本文从职业技能培养的视角探讨导游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导游服务水平、导游讲解技能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为业界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本文系西南大学教改项目(2012JY036):《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视角研究的阶段成果

注释

篇10

关键词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0-0086-03

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实施,对各种类型人才培育提出了多重挑战,尤其是直接面对市场生产第一线的高职学生,其面临的就业压力和职业挑战更加突出。在就业和职业发展过程中,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尤为关键。作为综合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职业素养培养也被提到新的高度,提高高职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势在必行。这既是对高职院校提出的一项新课题和新挑战,也是对高职学生群体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不仅需要高职院校研究具体的措施和办法予以落实,更需要高职学生群体积极配合,完成自我职业素养的提升。

一、基本职业素养的内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可分成“文化理论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训练”两个阶段。“文化理论素质培养”阶段是通过人文素质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论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职业能力训练”阶段是面向市场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锻造阶段,使学生成为准职业人。这两个阶段都包含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

职业素养是指组织在个人素质方面的要求,是一种较为深层的能力素质要求,渗透在个体的日常行为中,影响着个体对事物的判断和行动的方式。可以用冰山理论对职业素养作一个说明:假如把一个人的全部才能看作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是他所拥有的资质、知识和技能,这些是显性素养,而潜在水面之下的,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可称之为隐性素养,也可称为基本职业素养。从冰山图示中可看出,隐性素养部分支撑一个人的显性素养部分,其对一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从构成上看,基本职业素养具体体现在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意志品质、进取心和求知欲、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意识等方面,这些正是高职教育所重点关注的,恰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内涵[1]。

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是指高职学生在从事某种职业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这一素养不仅包括需要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及丰富的职业情感、良好的职业习惯,还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等素养。总之,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是指高职学生从事具体职业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的综合。与这一概念相关的是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高职学生的其他素养。基本职业素养属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他素养则是和基本职业素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关系。

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包含丰富的内容,由众多子素养构成,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四个主要层次[2]。第一个层次是职业道德,包括职业义务、职业责任、职业行为的道德准则三个方面,职业道德属于基本职业素养的基础,没有职业道德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素养;第二个层次是职业意识,包括奉献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四方面内容,属于基本职业素养的前提,没有职业意识便没有职业素养的培养条件;第三个层次是职业行为习惯,包括主动进取、友好合作、服从服务、谦虚低调四个方面,属于基本职业素养的中心,没有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便没有完整成熟的职业素养;第四个层次是职业技能,是关于职业方面的技术和能力,属于基本职业素养的支撑,没有职业技能的训练便没有职业素养的最终养成。

二、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培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基本职业素养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主客观方面的条件限制和不足,导致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培育面临诸多问题,比如,社会不良风气对高职学生的干扰,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不够以及高职学生自身认识模糊,都会对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产生负面影响。

(一)社会不良思潮干扰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培育

进入新世纪,我国正式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这样的开放趋势使我国受到各种外来思想的影响。这些思潮既存在有益的方面,也有很多没有经过消化吸收、鉴别分析就传入的不良思潮,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高职学生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由于他们自我控制力和鉴别力不高,再加上网络的发达,使得不良思想得以迅速传播,一些高职学生陷入这些思潮干扰之中。

(二)高职院校忽视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培育

由于高考制度的长期实施,使得分数成为选拔人才的首要指标,初高中阶段教育普遍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同时,伴随我国教育市场化的改革,以及高职教育学制较短的问题,导致高职院校普遍关注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忽视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

(三)高职学生对基本职业素养概念的认识模糊

高职学生对于人生理想和各方面的规划都还不成熟,对于未来没有清晰的认识。大多数高职学生由于长期受学业困扰和不自信,导致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够树立坚定远大的个人理想,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院校的学习,很多学生读书都只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为以后找工作做准备。同时,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人生规划引导,导致学生对个人素质提升的要求不高,很多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世界而无法自拔。

三、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培育的对策

(一)建立学业导师制度

社会不良思潮对于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危害重大,必须予以坚决抵制。为此,需要建立立体的防控机制,建立学业导师制度,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高职学生对于不良思潮的理性认识和积极抵制。

(二)建构基本职业素养培育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要关心学生的各方面事务,包括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能力锻炼等,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培育提供平台和条件。同时,从专门课程的开设、专职教师的选配、专业机构的设置等方面建立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培养体系[3]。

(三)提高学生对基本职业素养培育的认识

职业素养培育如果没有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必须提高学生对其自身基本职业素养培育的认识和认同。一方面,通过典型引导、技能大赛等各种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意识,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中来,使其有机会提高其基本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内因是根本,需要不断提高学生对于基本职业素养的认识,使其成为学生的信念和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刘兰明.基于职业基本素养的高职课程考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56-59.

[2]刘兰明.职业基本素养教育探究——兼论职业教育“关键能力”[J].中国高教研究,2011(8):86-87.

[3]刘兰明.关注职业基本素养 打造安身立命之本[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42-43.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Basic Vocational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LING Cheng-shu, TIAN Guang-dong

(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133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