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类托管范文

时间:2023-10-02 16:5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类托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类托管

篇1

关键词:土地托管;实现形式;风险防范

项目来源:2015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土地托管模式下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市场效益研究”(项目编号:J15WB66)

中图分类号:F301.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6日

近年来,山东省供销社立足农业农村以土地托管为基础开展规模化服务,充分发挥农业各环节规模经济,实现了节本增效,一些经验做法已大面积铺开,较好解决了土地经营分散、科技含量不足、农产品深加工和附加值不高、农业整体收益低下等问题。

一、山东省土地托管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状

土地托管起源于山东,坚持农户主体地位,农民对生产决策和结果负责,供销社通过规模化托管服务实现农业经营利润。目前,山东省土地托管(不含复种)面积826万亩,占全国的97.2%,规模化服务已从小麦、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拓展到棉花、花生、土豆、瓜菜、果品等经济作物,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服务,农业综合效益得到全面提升。与农户自种相比,土地托管净收益显著增加。集约化种植和规模机械作业,统一配发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减少了劳动力和物化成本投入,提高了单产水平。截至2015年上半年,土地托管使全省农业生产成本总体降低10亿元,增加效益22亿元。从已实施项目看,托管后每亩粮食作物增产20%~30%,增效400~800元。(表1)全省已建立了450个规模适度、半径适宜的土地托管服务圈,五年内将建成1,500个,让近千万户农民受益。到时,仅供销社提供的土地托管服务覆盖面积就达近5,000万亩,土地托管总覆盖面积7,000万亩左右,占耕地总面积的70%。

二、山东省土地托管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形式对比分析

目前,土地托管模式主要有环节式、全程式和经营性托管三种。

(一)环节式托管。环节式托管即合作社着眼于从耕到收单个或多个具体环节开展服务。农户自愿选择托管项目,合作社对应提供托管服务,服务结束后农户验收作业质量,结算服务费用。该模式面向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农户,针对季节性生产作业需求开展服务,农户易接受,供销社只收取服务费,不承担经营风险。郯城县育新农机合作社6.5万亩次水稻采取环节式托管后,每亩降低成本245元,产量提高100多公斤,集中育秧与传统作业相比每亩节约成本240多元,一降一升中,农户收益得到保障。由于农民的“恋地”情节,自主经营自家土地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仍是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决定了环节式托管将长期占据土地托管的中心。

(二)全程式托管。全程式托管就是农户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将一季耕地交由合作社托管,生产决策由农户决定,耕种收等生产环节和种药肥等生产资料由合作社承担。农户收到粮食后,合作社向农户收取成本和服务费用。此模式农户仍参与土地经营,供销社不需支付土地租金,主要面向“空心村”开展服务。82.5%的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汶上县义桥镇房柳村是全程式托管的典型受益者。全村1,140亩土地集中交由供销社实行全托管服务,去掉沟渠垄背可增加15%以上有效种植面积,加之采用良种良法等先进技术,每亩产量增加20%以上,改变了土地撂荒现象。供销社以低于市场10%~15%的价格委托村委会代收服务费,其中20%留给村集体,并按化肥供应量每吨给予村委会100元服务费,每年帮助村委会增收6万元,以此为每位村民缴纳了参加新农合个人应承担费用80元,为每户投保3万元保额的家庭财产保险。由于农业生产环节、产量等难以固定细化,投入产出很难准确核算,加上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出现损失责任难以界定,全程式托管在实践中并不被看好,截至2015年6月,全省全托管面积仅137万亩。

(三)经营性托管。合作社拥有生产决策权是经营性托管与全程式托管的最大区别,农户将土地委托合作社全权管理,合作社按耕地面积向农户支付一定的粮食或现金。汶上县杨店镇陈堂村是经营性托管的成功典型。按照农民意愿,在国家直补政策仍归农户的前提下,农户以每亩1,000元保底价格将土地流转合作社,整合连片土地2,100亩,农户与土地经营权分离,合作社自主经营。合作社年实现综合效益320万元,针对当年收益扣除生产成本和费用将盈余的60%以上再次分配给托管农户,农户土地收益由“保底收益+再分配收益+种粮补贴”构成。经营性托管明确限定托管土地只能种植粮食作物而不能另做他用,经营权委托时间较短,农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协议到期后争取更大利益,市场前景广阔。

三、山东省土地托管适度规模经营风险防范

(一)存在的问题。首先,土地托管是一项庞大工程,需要大量资金和人才支持,在一些地方,土地托管往往注重资金投入忽视人才支撑。由于设立门槛较低,导致合作社稂莠不齐,重复建设严重;其次,农民需求多样化与统一经营管理存在矛盾。山东省广阔的地域和地理阻隔,造成了小农经济长期盛行,部分农户不认可托管形式,土地托管在一些地区很难连片经营,全省826万亩托管土地分散在上千家合作社家庭农场。还有,土地托管规模化经营后,面临自然、技术、市场和信贷等诸多因素考验。规模小、装备弱、技术低、抵御灾害能力不强的合作社,对托管土地生产经营承担较大风险。

(二)政府、供销社在规范经营中的作用。首先,做好统筹规划,规范土地托管行为。正规完善的土地托管合同,可将双方因责权利不清导致的纠纷减少到最低限度,对合同文本、签订手续、审查备案、信息平台建设等进行规范,引导土地托管依法、自愿、合理、有序开展,健全土地托管信息库,实现土地托管资料的实时查询和全程监督,确保托管双方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其次,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给予小额贷款、大型农机具和农资购买补贴等优惠政策,借助其资本、管理、技术和市场等优势,发掘农业功能,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再次,建立防灾机制,规避土地托管风险。引导供销社将托管土地加入农业保险,减少和弥补自然灾害给供销社和农户带来的损失,还要调动保险企业积极拓展“土地托管”保险业务,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加,为土地托管保驾护航。

四、结语

作为土地托管的主力军,山东省供销社从代耕代收,到代加工代销售,再到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实现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山东各地要在土地托管适度规模经营方面继续深入,做好规范引导和风险防范,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朱金芳,丁俊杰.土地托管:活力初显问题待解[J].农村经营管理,2013.7.12.

[2]范逸文.论规模化农业经营与农业保险的相关性[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1.1.

篇2

我社一行20余人14日实地参观了县供销社供销超市、镇农业开发项目区土地托管项目、供销社、利生集团5000亩小麦标准化种植基地、联创食品有限公司等现场。县供销社徐锋主任就近两年来该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供销系统作用、如何启动基层社向我们作了详细的说明,并围绕大田作物托管服务、日用品经营网络建设、农资经营网络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等作了介绍,最后就目前土地托管服务工作的整体运作和下步工作计划作了简单说明。

我社一行20余人15日赶赴武城县供销社,学习武城县供销社从创新经营方式,服务农业生产入手,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快速启动基层供销社的经验和做法。武城县供销社刘主任就如何发挥供销系统作用、如何启动基层社向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我们随后参观了老城供销社和甲马营供销社,了解了两个供销社为农服务的情况。

2天外出参观学习行程安排紧凑,可谓是马不停蹄,但亲眼看到人家的真实情况,亲耳听到人家的经验介绍,感觉这次外出参观学习收获不小,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利于我社下一步工作开展。

二、学到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

我社这次外出参观学习,学到了很多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县供销社和武城县供销社各有特色,归纳起来,具体如下:

(一)县供销社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

县供销社自2010年以来,不断创新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模式,加快构建新型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针对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农民种地难,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生产成本高、农业收益低等突出问题,确定了围绕粮食生产开展土地托管、创新大田作物服务的发展模式。由县供销社牵头,乡镇政府、基层社、村、企业集团共同组织实施土地托管,以合同形式把农民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交给县供销社进行托管,真正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明确土地托管内容,积极开展优质服务。依托县供销社下属的15处基层社,与农民签订“托管协议”,将农民分散的土地委托给供销社统一管理,由基层社成立专业服务队,全面组织实施土地播种、收获、管理等各类农业生产活动,并按成本向农民收取一定的劳务费用。为有效提高服务效率,县供销社投资150多万元购置了播种、浇灌、收割等农机具,并吸收拥有农业机械的农户组建农机合作社,依托基层社分别成立土地托管服务队,形成了覆盖全县,为农民实施统一耕地、喷药、施肥、灌溉和收割等生产全过程的专业服务体系。同时,县供销社积极拓展服务范围,联合农业、农机、农资公司、种子公司等部门,为农民群众提供农机购置、新型农机具推广、维修以及包括测土配方、技术指导、化肥直供在内的农化服务和种子供应及新品种推广,架起了与农民之间的桥梁。

2、完善土地托管运行模式,有效实现多方共赢。县供销社一是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由龙头企业统一供种,县社有偿代种代管代收代存代运输。二是与服装加工等企业合作,各基层社建设厂房,企业租赁厂房,招收农民工进行生产。三是基地与企业合作,实行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四是为职工、农户办理“一卡通”业务,凭卡可以在县社所属网点购买服务,享受3%-5%的价格优惠。

3、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激活供销社发展活力。县供销社以“土地托管”为主的大田作物服务模式,激发了基层社的发展潜力,促进了农资经营等各项业务的发展,并产生良好经济效益。

(二)武城县供销社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

武城县供销社从创新经营方式,服务农业生产入手,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其下属老城供销社2007年组建了农乐蔬菜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蔬菜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农资服务、技术合作培训等。合作社成立至今,功能逐步完善,已成为连接龙头企业、基地、农民的桥梁纽带,完成了县政府交给的发展辣椒生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任务。甲马营供销社根据农民需要,建瓜菜基地,使得每亩土地一年种植两茬西瓜,一茬蔬菜,亩年收入在1.6万元左右,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民收入。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大家一致认为县供销社、武城县供销社的经验和做法非常适合我社,要予以大力推广,着重做好以下二项工作:

1、以建设村级服务站为基础,积极拓展大田作物服务范围

我社及各基层社要狠抓村级服务站建设,拓展村级服务站的服务范围,提高服务功能。全县十处基层社要成立农技推广中心,承担农业技术指导,化肥、农药、种子配送。要为村级服务站配置机械设备,在销售化肥、农药、种子、提供技术指导的同时,承担农田作业服务。我社要聘请农业专家,制定玉米、棉花、小麦等大田作物用肥套餐,村级服务站做到套餐肥推广与农田作业服务相结合,切实为农民做好服务工作。

2、以惠民龙凤面粉企业为龙头,全力打造十万亩高产优质小麦基地

篇3

七月流火,河南唐河的田野葱茏而安静,沿途村庄,行人恬淡悠闲。唐河虽是农业大县,但这里的大多数农民,如今并不需要长年累月地守着土地,从事繁忙的农业劳作。这里蓬勃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为村民开辟了一条条便捷宽阔的致富路,还将唐河带入了一个和谐繁盛的新时代。

“点菜”种粮

在当下的唐河县,有一个名为“地保姆”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正迅速走红各个乡镇。该合作社之所以引人注目,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别出心裁的 “菜单”式服务。这种服务可以让农民种粮像点菜一样,根据需要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来托管土地。

地保姆农业专业合社成立于2009年6月,创始人是上屯镇丁岗村农民丁怀中和13个农机大户。“我们瞄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同时也照顾分散经营的农户,服务围绕农户需求转。”丁怀中说,“合作社提供‘菜单’,让农民‘点’其所需。这种‘点菜’式种粮,不仅促进了土地的合理流转、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加快了职业农民身份的转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上屯镇农民李金洲家里种有10亩地,往年,一到农忙他就发愁。“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如果让他们回来帮忙,来回路费加上误工费,等于种粮一季的收入。”李金洲说,“去年,我加入了地保姆农业专业合作社,把土地托管给合作社,一年算下来,每亩地多挣200多元。除此之外,我还可以腾出手来跟着建筑队盖房,一个月又能挣2000多元。”

在一份服务“菜单”上,详细列举着合作社提供的“流转式托管、全程式托管、分成式托管、灵活式托管”等土地托管经营内容。灵活的“菜单”式服务,使地保姆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如今,仅上屯镇,就有丁岗、甘河湾等10多个村、3500多农户入社,“点菜”土地面积近2万亩,每年为农户增收220多万元。特别是新实行的示范玉米种植新模式,很受农户欢迎。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合同,保证亩产玉米800~1000公斤,实现了“农户省心、省力、省钱,土地增产、增收”。

谈到未来的发展,丁怀中告诉记者:“打算用3年左右的时间,带领唐河农业走向机械化、集约化、科学化、现代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石磨面粉加工厂,拉长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地保姆’品牌。”

种地享受“一条龙”

自从3月份“土地流转办公室”成立,焦强就更加忙碌了。别小瞧这个办公室,它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收集、对接有关土地流转和耕作服务信息,以更快捷地与农户合作。

2009年,受外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运作的启发,桐河乡种粮大户焦强联合几家农户办起了祥宏农机合作社。依托机械化优势,祥宏农机合作社规模化种植搞得风生水起。“统一机械化耕作和管护、统一实行供种和配方施肥、统一实行全程服务、统一实行订单销售”等服务模式,让合作社成了群众眼中的香饽饽。

目前,祥宏农机合作社共承包经营土地2500多亩,托管承包土地5000多亩,提供农机耕作服务2万多亩,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180多人。同时,合作社带动全乡发展100亩以上种植大户18家,50亩以上种植大户30多家,全乡土地流转面积在8000亩以上。

“大规模农机作业,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特别是玉米秸秆还田作业避免了秸秆焚烧,在减少污染的同时增加了土壤肥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桐河乡乡长安克旭告诉记者,“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有效降低了作业成本,全乡测算每亩作业费平均降低2.5元,仅此一项全年节约资金100多万元。”

“成立合作社,就是为了方便和服务群众,拿玉米种植来说,我们为农民提供了‘收、扶、耕、播、种’一条龙服务,只要群众一个电话,我们立即服务到家。”焦强说,“祥宏农机合作社不仅帮助农民春种秋收、耕地、整地、播种,还把化肥、农药等农资免费送到地头,村民只要备好良种,就能完成收种整个过程。”

除此之外,祥宏农机合作社还为外出务工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砚河村村民丁中兴奋地说:“我和爱人在南方打工5年多了,我们两个人每个月能挣7000多元,过去一到麦收秋种就着急。现在,祥宏农机合作社帮了我们的大忙,家里的农活儿一个电话就解决了。有了合作社,我们打工省心多了!”

小辣椒,“红”产业

唐河县小辣椒生产合作社是唐河县最早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一,自从两年前捧回了国家商标局颁发的“泗洲香”商标,唐河县35万亩优质小辣椒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2003年8月,从部队转业回来的贾群成,在家乡源潭镇带头成立了唐河县小辣椒协会,这个协会就是现在唐河县小辣椒生产合作社的前身。

协会成立后,除了积极为会员及椒农提前、产中、产后服务,贾成群还率先引进“新一代”“子弹头”“内椒一号”等优良品种,并引导椒农改良品种,提高品质。在协会的带动下,唐河县的小辣椒种植趋于规范化,小辣椒产业也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

2004年3月,在协会的推动下,该县引资5000万元在刘岗村建起了中原辣椒城。如今,中原辣椒城成为全国十大农产品交易市场之一,年交易优质干椒4.3亿公斤,干椒远销广东、湖南等30多个省市区,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成为左右全国小辣椒市场行情的“晴雨表”。

2005年,唐河县小辣椒种植面积达30万亩,成为河南省重要的无公害小辣椒生产基地。2007年8月,小辣椒生产协会更名为小辣椒生产合作社,和农户、会员建立起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合作社成员也发展到300人,并向国家商标局申请了“泗洲香”商标。

如今,唐河县小辣椒种植面积达35万亩,10万农户从事小辣椒种植,形成了7000多人的经纪人队伍,建成了万吨规模的标准化储备冷库,深加工企业华晟辣业食品有限公司、华源辣椒食品加工厂等企业正在开工建设,小辣椒产业已成富民强县的一项“红”产业。合作社会员人均收入比全县农民人均收入高出30%左右,全镇农民来自合作社科技服务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以上。

篇4

[关键词]二元户籍制度 人才 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063-01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一直沿用按“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进行划分与管理的二元户籍管理体制,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尽管户籍改革呼声此起彼伏,时至今日依旧没有进行彻底改革。2010年国务院将户籍制度改革列入当年九大重点改革任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协调推进城乡改革。深化土地管理、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据公安部官方网站提供的信息,在2007年公安部承办的452件代表、委员建议、提案中,涉及户籍管理的97件,占总数的21.5%。对于许多代表、委员就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提出的建议、提案,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并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等13个部门进行了户籍管理工作综合调研,形成了《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送审稿),正在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2007年送审,至今没有下文,看来户籍改革依旧阻力重重,何日破冰?还需耐心等待。

一、二元户籍制度框架内的人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才服务中心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为适应人才合理流动创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是深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产物,它在人力资源配置从统包统配模式向发挥人才市场基础性作用模式的转换中逐步成长壮大的,开辟和发展了各项为人才服务的业务。实际工作中二元户籍制度框架内的人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比较突出。2012年全国新增就业126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201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699万人。根据某知名社会调查机构的跟踪调查,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企业用人规模缩减,2013届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加,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5%,低于上届同期9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硕士毕业生为29%,低于上届同期7个百分点。调查表明,高职高专“有专业相关实习”的毕业生签约率为43%、本科为47%;硕士“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签约率为35%。

二是档案管理任务加重。人事是指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经政府人事部门授权,接受单位或个人的委托,依据国家政策法规,对各类人事事务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方式。档案管理是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档案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重。

三是异地就业人员档案管理弊端过多。由于受户籍制度限制,一些在大中城市工作的大学生档案无法实现就业地托管,只好把档案移交户籍所在地托管,造成人在外地工作,社会保险在工作地缴纳,人在千里之外就业,档案在户籍所在地保管。办理相关人才服务手续找人困难,签字更困难,这种人事对异地就业人员带来的不便是显而易见的。

四是造成人事档案与社会保险费缴纳地不一致。如今人事档案一般都考虑户籍所在地,许多高校毕业生在异地就业,在异地缴纳社会保险费,由于受户籍制度制约档案只能在户籍所在地托管,这对于这部分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退休待遇造成新的不公。

二、做好二元户籍制度人才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二元制户籍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进行彻底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最近媒体报道,明年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在的问题是农业人口是否愿意市民化的问题,随着土地价格的不断飙升,如果继续延续二元制户籍制度,现在的农民究竟有几个愿意放弃属于自己承包经营的土地,去换取非农业户口呢?

篇5

炒黄金开户流程:

炒黄金开户步骤一:开户人身份定位:

现在市场上的客户类型就是为个人投资者以及机构投资者。

炒黄金开户步骤二:开户所需要的资料现在开户所需提供的基本资料: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和国内银行卡正反面的扫描件或者是照片以及手机号码。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需要提供公司印章(公司章,法人章,财务章)公司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以及法人代表身份证原件的。

炒黄金开户步骤三:客户资金托管与结算:

根据交易所的规定可以看出,客户资金由第三方托管和结算的,银行交易所指定为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以及农业银行,那么这个时候的客户就是可以按相关规定到建设银行办理资金托管与结算账号。

炒黄金开户步骤四:签署合同后需申请客户编码:

篇6

现代农业正在加速推进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加速转型,现代农业加速推进。从现实来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1980年以后出生)对土地的感情正在淡化。农民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土地规模经营趋势明显。各类农业合作社、专业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组织应运而生。

由于我国各地农业生态类型、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在现代农业的建设和运作上也显现出不同的方式。概括来讲,我国现代农业运作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模式及山地园艺型农业模式。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生产主要是以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为主要特征。目前我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生产方式集中体现在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国有农场这五个方面。

土地流转的加速,农业生产方式的骤变,对以支持和保护农业这一弱质产业为根本使命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来说,既面临发展机遇,又迎来新的挑战。如何适应这一历史变革,尽快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手段、强化服务功能,真正打造“粮棉油”生产、流通、加工全产业链的品牌银行,已成为农业发展银行当前的燃眉之急。

农发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探索

近年来,农发行河南省分行坚持“两轮”驱动发展战略,尤其结合农业大省实际,在打造“粮棉油”全产业链精品银行、支持现代农业生产环节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形成了多品种支持、全方位服务现代农业的格局。

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公司+养殖小区”的形式,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分散农民的土地进行集体流转,规模经营,或通过订单农业方式,由公司统一供种、供肥、施药和收购。农发行对龙头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或收购贷款,解决企业或合作社流转土地及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截至2012年末,河南省分行共支持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99家,其中粮棉油加工类企业277家,畜牧企业110家,其他企业12家。这些金融支持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农户的年收入水平获得巨大增长。

现代科技园示范型。河南省农发行对农业科技园区的金融支持力度明显加强。滑县新鑫田园开发有限公司在农发行3.5亿元中长期贷款支持下流转土地,按每亩土地每年给农民1100斤小麦补偿,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安置农民3000人,年产值1亿多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体公司与专业大户统一型。近几年来,河南各类专业大户成批涌现,其中流转土地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已达2000多家,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之一。如漯河市临颖县的种粮大户贺金海,自2010年至今已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10万亩,实现年收入1000多万元。农发行先后对其创办的河南省绿汇实业有限公司提供收购贷款和合同收购贷款1.2亿元,支持其开展土地流转和粮食收购。目前,该企业已辐射周边3个乡镇,1800多户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结合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农民面对市场竞争和市场风险的有效组织形式,是在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农民自愿联合起来发展规模经营的最佳选择。滑县瑞阳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以郑州瑞阳粮食有限公司为依托,牵头注册了河南省首家最大的合作社——滑县滑州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发行先后向瑞阳粮食有限公司授信2.4亿元,支持企业开展粮食收购,并通过发放合同收购贷款支持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通过对联合社的金融支持,提高了农业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进而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国有农场引导型。黄泛区农场是河南省大型国有农垦企业,也是河南最大的良种繁育、推广基地。2010年,农发行向农场种子公司贷款6000万元,支持企业流动资金需求。2012年,该农场在农发行资金支持的基础上获得巨大发展,年生产、销售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子达5500万公斤,占河南小麦种子市场份额的15%以上、全国小麦种子市场份额的3.5%以上,并被农业部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联系点。

外向型创汇企业引领型。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乳酸及系列产品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创汇型企业,年处理玉米16万吨。为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农发行先后贷款2.29亿元(其中粮油中长期贷款3900万元),对企业收购和加工环节进行支持。该公司2012年收购玉米1.47亿公斤,生产乳酸及系列产品9013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6.6亿元,利润7095万元,出口创汇3100万美元。农发行的资金参与在给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有效推动了当地玉米种植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农村土地托管型。土地托管,就是在农户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服务自选的原则下,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土地承包关系及土地用途,由托管服务组织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的全程“保姆式”服务,进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种经营方式。许昌市实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合作社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村委会进行多方合作,制定相应章程,实现土地托管,充分发挥了土地规模的效益。农发行及时向该公司提供贷款支持,促使企业完善服务功能,扩大托管规模。2012年,企业在农发行的资金支持下实现盈利460万元。

政策性金融支农仍存在诸多问题

信贷支持缺乏有效载体。除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外,目前现代农业的其他几种生产经营主体,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都存在着组织不健全、财务不规范、有效抵押物不足等问题,大都不具有承贷主体资格,客观上导致了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的脱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据笔者调查,目前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存在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流转农民土地需要提前支付大量资金,而现有的金融机构除农村信用社能提供少量农户联保贷款外,其他银行基本没有涉及。

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尚未形成合力。一是目前的涉农财政补贴涉及部门多、上下传导环节多、撒“胡椒面”现象严重。二是对种粮补贴的发放,仍是局限于原土地承包人,而土地流转后真正从事粮食生产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及合作社则无法拿到。三是对银行发放的各类涉农生产贷款,财政没有配套贴息政策,导致银行风险加大,积极性受挫。四是对银行向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发放贷款,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包括补充资本金、减免税收、优先核销呆账、不良资产剥离等,因而加剧了银行的惜贷行为。

农发行现有信贷产品不能满足需要。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产品过于单一,目前对生产环节仅有合同收购贷款一个品种,且主要针对龙头加工企业或其他实体公司发放,因此在面对土地流转过程中催生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时,会产生供给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现有经营主体长期发展投资的需要。在抵押品的选择上也没有针对农村新形势下的应收账款、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产品认证品牌等非货币化资产权证抵押进行深入研究,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在支付结算环节上,农发行至今无自己的网银、信用卡,在农村地区没有ATM机、POS机等终端设备,影响了支农功能发挥。

此外,目前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配套,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规范,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窄、险种单一且赔付困难。同时各类专业合作社的运作也不健全、不规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性金融支农的力度。

未来政策性金融支农政策建议

牢记职能定位,加大对现代农业生产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既是农业政策性银行运用“看得见的手”保护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本质要求,也是打造“粮棉油”全产业链精品银行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农发行在支持“粮棉油”收购、加工、储备等方面已经非常到位,但对于生产环节的支持还远远不够。鉴于此,加大对农业生产环节的支持力度,使全产业链几个环节之间前后呼应、各信贷品种之间互为补充,进而有效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倡导和引领作用,凸现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

加强金融创新,完善服务功能。一是在产品设计上,要探索多样化的信贷品种。针对现代农业生产主体的需要增设贷款品种,如土地流转贷款、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贷款、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按揭贷款、农业订单贷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贷款、科技农业生产推广贷款、农民科技培训贷款等品种。二是在抵押担保上,探索扩大有效抵押担保范围。借鉴宁夏吴忠市、江苏连云港市、陕西杨凌等地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的经验,积极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以及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利质押贷款;根据企业经营实际,开展存货抵押贷款、大型农业生产机具抵押贷款、门面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品种;针对财政专项补贴与农业项目配套完成情况,开展以补贴款为担保物的农业项目建设担保贷款;根据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基层政府财力有余的实际,开展农户住房抵押贷款等。三是优化办贷流程。要抓紧对现有办贷流程和信贷管理系统进行修改完善。尤其是要尽快在CM2006系统中增补新科目,增加新的管理模式,调整授权授信规定,减少办贷中间环节,加强上下级和前后台之间的衔接,进一步提高办贷效率。

进一步完善农发行外部配套机制。一是在信贷计划管理上,应比照对商业银行的做法,将农发行信贷增量的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这样既可以将目前银行业充足的流动性通过农发行投入农业,缓解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也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要求和货币政策取向。二是国家应制订出台相关信贷扶持政策。比如,财政加大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贴息和扶持力度;对农发行支农贷款减免税收;对因支农而形成的不良贷款予以兜底或优先剥离、核呆;取消对农发行的存款准备金要求,增加农发行的支农资金来源等。

理顺并归并各类财政支农资金由农发行统一拨付。目前,我国中央级直接分配、管理农业财政资金的部门达9个之多。根据国务院赋予农发行“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职能要求,建议对中央和地方各类支农资金进行整合,归并到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并由农发行结算与拨付,以增加农发行的支农主导作用,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监管。

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风险保障机制。一是消除农村融资担保法律障碍。建议尽快对《物权法》、《担保法》等进行论证修改,取消或适当放宽对农村承包经营用地、宅基地的抵押限制。同时,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健全农村土地产权登记、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权属,建立科学的土地承包性经营权抵押、流转、处置的具体操作程序。二是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功能,增强保险业务品种,有效分散或转移信贷资金的风险损失。同时,对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给予政策优惠。自2013年3月1日起,国务院新的《农业保险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条例》提出,国家支持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对符合规定的农业保险,由财政部门和地方政府给予补贴,并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尽快克服目前险种单一(仅18个险种)、赔付困难、赔付标准较低(比如,对小麦最高赔300元/亩·年,水稻、玉米最高赔400元/亩·年)、覆盖面小等问题。

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一是抓紧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重点解决好土地集中方与流出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保障土地流转关系的持续化和稳定化。二是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市场。尽快建立农村资产评估、登记、交易、抵押等配套机制,鼓励和扶持土地评估机构、抵押登记机构等与金融产业相关的中介机构的发展。三是加强土地流转市场监管。提供土地流转格式合同,引导流转双方对土地流转权利、责任契约化和书面化,确保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合理有序。四是完善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一方面要提高标准,另一方面将其增量部分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土地流转后的经营主体倾斜,以调动他们的种粮积极性。

篇7

农业高新节水灌溉技术是推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

要实用技术,它具有省工、省时、省水、节约劳动力、增产增效等诸多益处,高新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运用是农业生产的一次重大变革,势必将农业生产推进一大步。

就现阶段我区来说,在农村二轮承包土地中推广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和运用。目前,农村土地基本是“一家一户一块田”的格局,一个灌溉单位有二、三十户农户,农民拥有充分的种植自主权,种植结构难统一,特别是田间管理仍然各自为政,就很难充分发挥出高效节水的优势。

下面就加强田间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与大家商讨。

一、合作经营模式

合作经营即在一个灌溉单位内,由几十户村民成立一个管理组织模式,类似于解放初期成立的互助组或目前的股份制公司。每户农户都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但不具有对土地的经营权,土地的经营权掌握在该组织农户集体推荐或由科技管理机构指派的具有田间管理技术、做事公道、能取信于农户的人。此人对地块具有经营权,生产资料费用及田管费用由农户按照占有土地的比例进行分摊,收益也按照占有土地的比例进行分成,但土地者必须向经营者交纳一定的管理费用,以确保经营者取得效益。

此种管理模式的益处:

1、它是确保农业高效节水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能实现土地统一管理、统一种植,使高效节水技术得以全面推广,部分农民如果生产资料费用不足,也可以由经营者调整资金来顺利完成各项田管工作,达到全面丰收。

2、确保地少的人增加收入。地少的人将土地交给经营者经营,可以余出时间去打工,也可以在自己的经营组织内打工,以增加收入。

3、确保贫困家庭早日脱贫致富。由于经营者具有经营权,可以对贫困家庭相对进行帮扶,形成以大带小、以强帮弱、以面带点的局面,使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4、能培养出一批有技术、懂科学、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农民经营管理精英,他们将是从事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主力军,也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二、托管经营模式

托管经营是指将自己的土地按照高于市场承包价格承包给企业或公司,自己再受雇于企业进行生产劳动,增加自己的收入。比较成功的是山东省乐陵市黄夫镇许家庄,由山东三和希森集团董事长梁希森先生在自己的家乡进行了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将村民的耕地以每亩500元承包,在整合宅基地后,利用空余土地建了大型养牛场,把土地的主人请到工厂当工人,把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每月按时发放工资,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企业对承包的土地进行统一管理,按照需求,利用高效技术种植了粮食、饲草饲料等,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使企业得到了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

此种管理模式的益处:

1、土地可以迅速整合,使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方面快速发展,各种高科技技术可迅速广泛运用。

篇8

关键词:粮食产业链;粮食产业投资基金;产业链整合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6-0042-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6.09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粮食产业链条中存在着诸如粮食产业收益率低、粮食加工品附加值低和竞争激烈、粮食流通缺乏安全性、粮食产业投资不足等一系列问题。《2011中国粮食发展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粮食行业面临的如下主要问题:一是粮食企业历史遗留的经营性挂账和富余职工分流中产生的资金缺口问题;二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战略性重组和购销网络完善问题;三是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问题;四是粮油企业现有资产的盘活问题;五是粮食企业的改革深化主要包括资金融通和仓储设施建设等问题[1]。这些问题核心在于如何把粮食产业链中的存量资源盘活,卸下历史包袱并通过增量资金的注入来使得粮食产业重新获得活力。粮食产业投资基金就是一个有效的载体,可以通过资金流动带动粮食行业其他资源的有效流动,进行行业或企业资产优化配置,即所谓的“以资本为纽带”。

2010年之前,中国的粮食产业投资基金的数量不多、规模不大, 2010年之后至少有16家专注粮食产业投资的基金成立,基金发起人呈现从行业内投资人向行业外投资人辐射、从单纯商业资本到中央和地方财政出资参与发起等新特点。国际粮商们经营的领域广而且产业链非常长,从种子、化肥销售到仓储、物流设施的经营,产品的加工销售,再到国际粮油贸易,几乎全产业链业务无不涉及。反观我国的粮食产业投资,在过去的参股性投资案例中,点多分散,单个项目的投资金额有限、项目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鲜有全产业链投资的成功案例。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粮食产业正在由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化,为产业基金的盈利和商业可持续性提供了基础。粮食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连结具有相同投资理念、聚焦于粮食及食品行业投资力量的平台,如果合理设计、科学构建并善加利用,将在粮食产业发展中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已开始投资粮食产业基金。

二、粮食产业链及粮食产业投资基金的界定

(一)粮食产业链的界定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产业链是对产业部门间基于技术经济联系所表现出的环环相扣的关联关系的形象描述。

粮食是供食用的谷物(麦类、稻谷类和粗粮类)、豆类和薯类的统称,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粮食概念相对窄一些,包括三大类谷物(grain),包括麦类、稻谷、粗粮(又称杂粮,即经常被用作动物饲料的粮食,包括大麦、玉米、黑麦、燕麦、黑小麦、高粱)。如果按照主链和辅链的分法,粮食产业链可以认为包括一条主链,两条辅链。粮食的主链包括粮食育种、粮食种植、粮食仓储运输、粮食原粮加工及粮食销售;第一条粮食辅链主要指粮食用于饲料、进行畜牧养殖及畜牧品加工;第二条辅链主要是以粮食为原料进行食品加工,比如淀粉、葡萄糖、蛋白粉、软硬饮料等,但是以原粮或粮食加工品生产非食用的工业产品不包括在此列(见图1)。

由于粮食产业链的初端利润率低、面临的风险大,而中后端利润率高、资金流转速度快、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小,这样可能导致初端投入不足,而中后端资金扎堆,一个非常可能的结果就是加工能力过大、原粮产量不足;进而粮价及食品价格飙升,甚至带动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造成通货膨胀。因此对于希望在粮食产业链条上投资的个体而言,能够在产业链上进行合理布局,可以较好地降低风险、获得纵向一体化经营的收益,发挥协同效应,取得1+1>2的产业链整合效果。

(二)粮食产业投资基金的界定

本文所指的粮食产业投资基金是基于粮食产业整合目的而设立的,专门用于粮食产业链投资,通过向机构投资者发行权益凭证筹集资金;基金管理人负责资金运作,帮助目标企业整合资源、提高其市场份额和利润;可以选择在目标企业上市后溢价出售股权、收购兼并中转让股权或目标企业赎回股权等途径实现退出,资金继续投资于新的粮食产业投资项目。与单纯的证券投资基金有别的是,粮食产业投资基金是主要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机构。

粮食产业投资基金注重的是对粮食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提高整个粮食产业链的效率和效益,投资标的可以从上述粮食产业主链中的粮种研发推广,到粮食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中的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可以选择上述粮食产业辅链一、二中的饲料加工、畜牧养殖及加工、禽蛋鱼奶生产及加工、食品加工等进行投资;也可以围绕国家粮食发展战略和区域粮食产业特色进行粮食产业整合和资产并购重组。

(三)当前中国粮食产业投资基金的粗略统计

从公开报道和相关投资网站中,我们搜集整理了最近几年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信息,按照前面对粮食产业投资基金的范围界定,我们认为以下17支基金可以称为粮食产业基金,当然我们认定的主要理由是这些基金的投资目标主要集中于粮食产业链的主链上,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基金投资于产业链的辅链上,没有计入表1中。我们发现这17只粮食产业投资基金中,从数量上看,2009年1只,2010年2只,2011年5只,2012年达到9只,基金数量稳步增加;从募集金额上看,2009年10亿元,2010年58亿元,2011年约68亿元,2012年达到142亿元人民币,呈现募集金额快速放大的迹象;从发起人的构成看,从私人投资机构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扩展到地方财政部门、中央财政部门、金融机构、国际粮商和国内大粮食集团,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分布。

三、粮食产业投资基金成立的必要性

作为普通的市场投资主体,往往追求投资效益的最大化,资金一般投向投入产出率更高、见效快的行业和产业。但粮食产品生产周期长、经营效益相对较低、粮食作物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多等特点,使得长期以来我国粮食产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无论是获取银行贷款、上市融资还是发行企业债券等方面,粮食企业都存在一定的比较劣势。粮食产业链的中低端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高端融资需求的满足也缺乏及时性和有效性。

由于简单农业再生产的弱质性和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前国家对粮食产业链发展的支持以财政直接投入为主,仍然存在财政投入不能覆盖其资金缺口,这就要借助金融资本的作用,由政府直接投入为主转向金融资本投入为主。借助产业投资基金进行财政投资的探索,理论上会大大提高财政投资的效率,能更好地发挥财政投资的引导作用、提高财政投资的自生能力。同时,粮食产业投资基金坚持市场化的经营原则,能够将国家政策性投入转化为市场化的投融资行为,将财政资金由完全无偿使用转变为有一定投资回报约束,有利于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而且能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中央和地方财政参与建立粮食产业投资基金,体现了政府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导向性,有利于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粮食产业链。中央和地方财政推动粮食产业投资基金建立,能够对粮食产业投资的价值创造模式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充分发掘粮食产业投资价值,推动粮食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投资基金除了为目标企业带来长期资金支持外,还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现代粮食生产、加工、仓储技术,促进目标企业的快速成长,有利于革新粮食产业发展理念。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战略布局、经营管理和团队建设能力,为企业长期规范化运营提供保障。全面而长远的经营管理理念还能够有效整合粮食产业链,提升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价值,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粮食产业投资基金有利于改变我国粮食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偏小、粮食供应链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粮食产业研发投入不足的现状,推动粮食产业链经营状况的转变。通过进行粮食产业链上的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粮食企业集团。随着粮食生产集约化、机械化趋势,在粮食生产中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来越明显,加大对粮食产业化基地的投入,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可以实现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提高粮食收益的目标。产业基金不仅能通过社会融资减少政府的投资压力,而且能对产业资源进行有效的重组,通过对一个目标企业的投资和管理,达到对相关产业企业的兼并收购。

粮食产业投资基金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吸引关注粮食产业链发展的资金,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促进粮食产业的协调发展,整合粮食产业链,促进粮食产业结构升级。通过粮食产业投资基金整合粮食产业链,对龙头企业加大投入,既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系,又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经营管理体制,有利于产业联盟和产业链品牌的形成。

四、粮食产业投资基金管理运作及粮食产业链投资案例

(一)基金管理运作探索

粮食产业投资基金资产投资组合安排。粮食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组合应该以企业股权投资为主导、兼顾其他资产投资的原则进行安排,资产组合中主要包括粮食产业链上的企业股权、企业债权等资产。要注意组合资产投资回收期限安排、投资标的企业的成长阶段配置以及单个企业股权投资安排。由于产业投资的变现有一定的周期性,资产组合的预期回收期限一定要进行合理设计,把握粮食产业总体趋势和相关企业的具体运作特点。标的企业的成长阶段对投资者的资金循环具有巨大的影响,同时风险承担也呈现巨大的差别,要注意资产的合理配置。产业投资对单个企业的股权投资应该遵守不超过基金资产总值20%的法律高限规定,投资对象是企业的普通股。以能够参与所投资企业的决策为标准确定单个企业的投资规模,投资后基金公司应该至少在所投资企业中获得一个董事席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

粮食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选择。按照规定,基金托管人和基金管理人之间不得相互控股或者持股。基金托管人的选择首先要符合法律规定,首先是具备所有《投资基金法》规定的托管人条件;其次是基金托管人应该具备一定的对非上市企业股权投资基金资产的经验;最后是托管人要有一定程度的网点和网络覆盖率。因此,应该选择在产业基金托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基金管理人是基金运作的关键,基金管理人首先必须要具有资格和资金管理的经验;其次,基金管理人必须对粮食产业链有独到的理解,能够全面把握粮食产业发展的趋势,了解当前行业发展中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的商业模式,清楚行业发展的障碍、重难点和政策取向;最后要有强大的沟通能力,与政府、金融机构、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科研机构能够保持顺畅的交流通道。

粮食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应该围绕粮食产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资本的配置来带动其他资源的流动。帮助被投资企业进行内部改制重组、完善产品结构,实现上市融资。为粮食企业重点项目提供战略投资。对国内大中型粮食企业的仓储物流建设和实业加工项目进行投资,帮助被投资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品结构、拓展价值链条。扩大被投资企业经营规模,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被投资企业进入证券资本市场,有效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形成相对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二)以中粮(COFCO)为例的产业链投资案例[4]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的全产业链的战略,实际上是粮食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关联与协作,它是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整合种植与采购、贸易及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原料的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组建产业链利益共同体,形成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全产业链。

全产业链模式下,可以将小麦、玉米、油脂油料、稻米、大麦、糖、番茄、肉食等产业链有机组织起来,实现整个粮油食品链条从种植到食品营销的畅通无阻。按照市场、客户和消费者需求,组织农民引入优良品种,提升种植、养殖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化;通过合理布局的物流和加工设施,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供应链系统;形成品牌、渠道和研发体系,提供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作为高度关联一体化的产业,粮油食品行业涉及农业、加工业、制造业、流通、金融等不同领域。通过全产业链这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以参股、控股、联盟、上下游整合、合作等诸多方式,通过控制或可影响的资产,实现链条的整体可控,最终把整个行业组织起来。

农业服务和种植、养殖是产业链的起点,通过订单农业,为农民种植养殖提供从种子、信息、技术、金融服务,并与企业的物流能力、加工能力、研发创新能力、品牌渠道和销售能力连到一起来为农民创造附加值,推动农业现代化经营。可以基于全球和国内的粮食流量流向、产业集中度以及对未来产业发展的研判,向稻谷、小麦、油脂、玉米、饲料、番茄、糖、大麦、肉食、乳业、豆类和薯类等链条上进行资源配置,在中国最优质的产区和最具增长的销区进行加工布局。

五、总结

粮食产业投资基金是延伸和掌控粮食产业链的有效武器,作为一种金融投资工具,须结合粮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通过参股、控股、联盟、上下的聚合、合作等诸多方式,以资本为纽带,合理引导其他资源的配置,促进粮食产业的整合,最终把整个行业组织起来。

参考文献:

篇9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30日正式启动转融通业务试点,先行办理转融资业务。海通证券、申银万国等11家证券公司将作为首批借入人。这11家证券公司为海通证券、申银万国、华泰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光大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信证券。他们将向中国证券金融公司融入资金,为融资融券业务提供新的资金来源,满足证券投资领域的资金需求。当日,11家证券公司进行22笔转融资融入申报,期限全部为28天期,共计成交55亿元。

点评:转融通业务正式开闸,融资融券业务将受益于转常规的内生增长和转融通双重推动,逐步成为券商未来的支柱业务。未来三年融资融券业务收入近400亿元,收入贡献占比16%。

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

截至8月31日,沪深两市2012年半年报披露结束。2455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共录得净利约1.02万亿元,同比下降1.54%。这些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11.67万亿元,同比增长6.69%。1207家公司上半年业绩报喜,占比49.16%;1248家公司业绩报忧,占比50.84%。

从行业来看,银行业上半年共录得净利润5452.29亿元,占据半壁江山;能源、资本货物、食品饮料与烟草行业上半年实现净利润总额较多。

点评:将上半年年报的净利润增长率与前几年同期相比,投资者不仅能找到市场下跌的原因,还能明白为何现在的利好信心基本上对股市无效。

“华夏龙网”正式推出

8月28日,华夏银行电子银行品牌——“华夏龙网”宣告正式推出。“华夏龙网”是华夏银行集十二年电子银行发展之所成,整合旗下各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倾力打造的电子银行整体服务品牌,包括服务于公司客户的“现金新干线”和服务于个人客户的“财富新e站”两个子品牌,共包含13项产品。据了解,华夏银行凭借“电商快线”的优势功能,以及创新的“资金三方存管”业务,为各类要素市场、产权交易所、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招投标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20多个行业领域提供了专业的金融服务,截止到2012年6月,华夏银行“电商快线”已对接了上百家核心企业,为全国上万名客户提供了支付结算及资金存管服务。

点评:一个人、一家企业有多个银行账户,管理甚是不便,“华夏龙网”的跨行化资金管理很方便。

光大与银联签署移动支付合作协议

日前,中国银联与光大银行签署移动支付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产品和服务研发、市场推广、风险监控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光大银行的客户不仅将可以通过手机,享受银行卡账户管理、理财投资等手机银行服务,还可以进行公共事业缴费、信用卡还款、余额查询、在线购物等各类远程支付,以及在商场、餐馆、超市、便利店、自动售货机等场所即触即刷、快捷支付。作为移动金融的拳头产品,光大手机银行不仅覆盖中高端智能手机,并推出iPhone、iPad、Android版本,还提供各类远程支付以及营业网点、ATM、特惠商户查询等多项服务,而且首创手机号码转账功能和“理财夜市”服务。

点评:通过手机就能进入“理财夜市”抢购理财产品,光大紧跟客户需求,推出创新服务,值得赞扬。

上半年18家银行收托管费23.83亿

篇10

一、大华村基本概况:

大华村现有耕地总面积XX亩,基本农田面积XX亩,耕地改种树种果面积XX亩,耕地改鱼塘面积XX亩,耕地用作农民建房XX亩,一年生经济作物109.92亩。现有农户XX户XX个人,其中举家外出务工半年以上154户,有一人以上外出务工半年以上的347户。其中从事农业生产有1884人,外出务工经商408人,半工半农488人。

二、存在的问题:

1、弃耕面积逐年增加。主要表现在:一是冷浸田、深脚田、阴山田等耕地片块面积小、分散,交通不便,机械难以进入,再加上经济效益不高,导致耕地弃耕,改种树种果或者直接改成鱼塘;二是农村建房占用,人口增加导致原有住房不够,只能在耕地上新建房屋;三是自然灾害,每年的防汛抗旱季节,地理位置不行的耕地受到严重影响;四是家中务农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或者妇女,对于农业新技术、新方法这块接触较少。这些原因导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2、部分村民法律意识的淡薄。部分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认为土地是自己的,在自己的田土里想搭就搭,想建就建,造成违法用地。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大宣传,遏制耕地弃耕抛荒。加强耕地的利用、保护,充分发挥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耕地效益,是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将遏制耕地弃耕抛荒、提高耕地利用率,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予以抓紧抓实。各级政府,尤其是是村支两委要对本村村民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们保护耕地的意识。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我国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国情政策;

2、以村为单位,尽快组织组长牵头抓紧调查核实耕地弃耕抛荒底细,并因地制宜,科学分类,引导农户合理制定种植计划,对高标准农田、排灌条件好的田块,必须种植双季稻;对耕地基础水利设施一般、可以通过抽水灌溉或维修恢复改善的田块,种植一季稻,推进稻——油、稻——菜水旱轮作种植;对不能种植水稻的旱土旱田栽种红薯、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或蔬菜、瓜果、牧草等经济作物;

3、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责任制。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如果出现违规占用耕地的现象,追求主要领导的责任,加大各级领导对耕地保护的责任感;日常加大巡查力度,各级职能部门要加大巡查力度,对于违规圈占、破坏耕地的行为,从严从快查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所有承包耕地的农户或农业合作组织必须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做到因地制宜,宜种粮食作物则种粮食作物,宜种经济作物则种经济作物,确保耕地的充分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