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课外阅读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02 16:5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升课外阅读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校高度重视并建立相应的督查机制
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农村初中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阅读量小、阅读面窄的现状,首先学校必须高度重视,长抓不懈,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督查制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并与课内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和不断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增强课外阅读的自觉性。
1. 从教材中的“课外阅读指导”入手,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从教材中的“课外阅读指导”入手,以此作为每学期阅读的主线,把课堂上要求学生阅读的大量内容转移到课外去阅读,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活跃课堂气氛,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2. 从课文引用的段落着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通过阅读原著,使学生理解课文节选段在原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节选段落的真实含义。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通过大量的信息,新颖的手法,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使课文内容与经典作品的思想真谛与语言内在意蕴在感悟中升华,培养学生思考的灵活性、多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 给学生推荐一些新书,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新的书刊杂志、文学作品等,作为课堂内容的拓展。
5. 从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入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收听收看新闻联播、科技博览等节目,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剪报荐评,收集各种生活事件写成随笔,观察、审视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社会环境等,把新认识、新信息、新感悟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出来,以此促进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思维等诸方面的发展。
6. 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首先,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可激活学生的心理状态,满足学生自主阅读的交际性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其次,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可以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形成“阅读情感场”,使那些本没有兴趣参与课外阅读的学生受到这个“场”的影响,产生谐振。最后,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可以渗透教师对学生所交流内容的评价。通过这种评价,不但可以肯定学生的读书收获,而且能让学生逐渐理解谁的读书收获较大、发言较好、为什么好。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训练。并与课内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水平。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所以,教师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语言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转变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还孩子以闲暇时间和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要有“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观念,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使之形成重视读书的良好风气。我们应创造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走出封闭、狭隘和沉闷的死胡同,进一步让课堂向社会和自然界开放,恢复知识生动丰富的本来面目,明确课内外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系统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重视语言积累、情感体验开设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加强阅读指导的针对性,体现层次性。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克服阅读盲目性,增强阅读效果。
篇2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培养;有效途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93-02
1.前言
人类的文明精神和优秀文化,大多积累在了优秀的作品之中,小学生们积极进行课外阅读,能对这些优秀文明进行充分了解。但是由于一些经济条件和父母个人文化素养的影响,很多农村小学生不能够有效体会到阅读的乐趣。针对农村小学生们课外阅读,需要采用积极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村小学生们在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因为经济条件和农村地区整体文化素养的影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针对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够重视。农村小学生所处的环境中大多数人的经济条件不够好,同时学生们父母的文化素养也不够高,家庭方面对于课外阅读不够重视,导致农村小学生不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来开展课外阅读。第二,学校的阅读经费较少。农村地区的学校在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给学生们提供的课外阅读经费较少,学生们真正能够阅读的图书较少。第三,农村小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较为单一。农村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多是听从教师们的推荐和介绍,从而选择一些书籍进行阅读,忽略了学生们自身得出阅读兴趣,同时学生们在自己选择课外读物的时候,多是选择一些休闲性较强的,而文学经典著作较少,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思维方式[1]。
2.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培养途径
2.1积极给农村小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农村小学生们想要有效提升自身的课外阅读能力和水平,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需要有大量的阅读材料作为支撑。很多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们不能够享受到良好的课外阅读机会,主要原因就是阅读材料较为缺乏,针对这个问题,需要积极发挥学校和家长们的共同作用。第一,在学校方面。学校需要积极扩大自身课外阅读书籍、材料的经费比重,这其中学校可以依靠政府、社会力量,不断增强学校书籍的购买量,同时社会人士还能够积极进行捐赠,这样在每个学校都建立起良好的图书室。学校自身需要对课外阅读给予充分重视,保证图书室中的图书种类丰富多样,满足农村小学生的阅读需求。第二,在家长方面。农村小学生们的家长需要重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自觉主动的培养小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兴趣。针对家长不够重视课外阅读的情况,学校可以积极有效的联系各个学生家长,通过开家长会的形式,让家长们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这样家长们能够给小学生们提供更多的费用用于购买书籍[2]。
2.2激发农村小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十分重要。通过激发和培养农村小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兴趣,能让小学生积极主动的自觉参与到课外阅读当中,从而汲取更多的知识。针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需要注意着重培养,能够采用的有效培养方式主要有:第一,积极开展一些有益有趣的课外阅读活动[3]。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好奇心较重,对于活动十分向往。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积极组织和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针对刚开始阅读的小学生,教师可以向学生读故事,让学生们复述,增强学生们的记忆力,同时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针对已经掌握了较多字词的小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选择一些较为浅显的阅读书籍,让学生独立阅读。针对已经能够独立阅读的小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组织一些阅读活动,比如说讲故事比赛,首先让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充分阅读,其次组织一个专门的活动,让小学生转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再者,小学生讲完故事之后,其他的小学生还能够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这样小学生们在讲故事活动过程中,能够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在各种阅读活动中,能够充分展现出自身的阅读成效。第二,使用激励肯定的方法。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充分的肯定,积极鼓励小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课外阅读中。教师的评价能给小学生较大的触动,对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良好作用和效果[4]。
2.3指导农村小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教师可以积极指导小学生一些良好的阅读方法,让小学生们掌握积极有效的方法参与到课外阅读中,比如说精读、略读、浏览、跳读等方法,让小学生学会判断书籍的价值,从而采用一些合适的课外阅读方法。同时教师还需要教授小学生选择书籍的方法,给学生们推荐一些真正适合学生的书籍,让学生们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和书中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产生情感共鸣的话,将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阅读兴趣[5]。
3.结束语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培养有效途径,对于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小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外阅读当中,有效增强小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具有良好的作用和效果。在培养农村小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时,通常能采用的良好方法主要有积极给农村小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让小学生拥有更多的阅读机会,同时教师还需要激发农村小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和指导农村小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肖志浪.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J].小学教学研究, 2012(2):57-58.
[2]何春华.浅谈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性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 2013(24):233-234.
[3]冯小利.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J].祖国:建设版, 2014(7):103-104.
篇3
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以及新课标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参照新课标中的评价建议,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对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在此主要介绍五种方式。
一、 多角度评价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对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目的也在于此。所以,我们也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全面考察,作出评价。
(一)评价课外阅读动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不尽相同,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可以从下列角度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为兴趣,为消遣,为考试,为提升自身素养等。
(二)评价课外阅读内容。可以从课外阅读的数量、课外阅读的广度与深度、课外读物是否有利于中学生提升等角度进行评价。
(三)评价课外阅读方法。新课标要求: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效果。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是否能依据不同书籍类型、不同阅读目的适时采取合适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是否综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等,都可作为评价的标准和角度。
(四)评价课外阅读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评价中学生的阅读过程:是否自发自觉阅读、阅读过程是否有恒心毅力、是否享受阅读过程等。
(五)评价阅读收获。教师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学生读书笔记,记录和分析考试中阅读得分情况,家、校一起观察学生因阅读而带来的改变和提升等方法,评价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学到的技能,在思想情感上受到的熏陶、综合素质的提升等阅读收获。
二、 多层次评价
新课标建议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独立的个体,学生可能在兴趣、需要、理解能力、心智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不同,所以不能以同一的标准要求来评价。在课外阅读中,我们也应该承认并尊重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采用多样的生动灵活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有横向的比较,也应有纵向的比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只要他们和自己原有的水平相比有进步,都应该得到鼓励和赞许。
三、 多主体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遵循这样的原则,可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学校评价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方法。
(一)学生自评。课外阅读的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中学生对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做个回顾总结,并在总结中反思不足之处,为下一段的课外阅读确立目标。
(二)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中学生最为关注的,教师在评价课外阅读情况时,既要考虑到学生阅读的事实,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照顾学生主观感受,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评价,以保证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稳步提升。
(三)学生互评。这个年龄的学生很在意同伴的看法,应鼓励他们的同伴参与评价。教师可协助学生确定评价的内容,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定期交流、互相评价,找出优处和仍需要改善的地方,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家长参评。随着课改的深化,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很多家长迫切希望参与孩子的成长教育。在课外阅读的评价上,教师可通过家校联系卡、校讯通等方式指导家长,请家长和学校一起评价孩子的课外阅读。
四、 发展性评价
传统的课程评价,更多的是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新的评定与此不同,它把评定看作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环节,它同样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评价不再局限于阅读当时的收获和所取得的成绩,而要看到阅读给中学生长远发展带来的影响。另外,课外阅读评价不仅要关注中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还要注意到中学生个体,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均衡且有个性地发展。
五、 实效性评价
篇4
一、创造教学条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将课外阅读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教师需要做到的第一步就是要在语文课堂之中创造一个有利的教学条件,创造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的教学氛围。教师通过提供给学生相关的推荐书籍,提供学生相关的阅读网站,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学生要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条件之中,能够主动的进行课外阅读,关注一些热门话题,在读书之中参悟一些人生哲理和生活道理,从而提升自己的课外阅读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也是有着颇多的益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第一册书第一单元“亲近文学”内容时,除了初中的课文之外,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写作能力,教师应该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从教科书后出版社推荐的其他课外读书目录之中,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书籍,来帮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在选择读书目录的时候,要求初中教师能够做到的是选择的书籍种类多样,既要有世界名著,又要有中国名著。既要有一些传统书籍,又要有一些现代的书籍。保证学生能够阅读到各个门类的书籍,保证学生有足够宽的阅读面,从这个方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语文学习能力。
二、改变阅读方式——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将课外阅读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教师除了要为学生创设出一些有利的教学条件之外,还要做到的是对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引导性的改变。在以往的学生课外阅读之中,学生阅读的内容要么是广度足够,深度不够,要么是深度足够,广度不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到的就是教师对学生阅读方式的改变。将学生以往的自由阅读方式改变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之中融入课外阅读内容,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课内阅读往往就是指学生上课时,老师要求对课文进行的阅读。而课外阅读的包含面比较广,可以是随意的书籍阅读,可以是关于本次课文讲解的文章背景,作者著作,作者人生经历等等。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在一起就是指学生在上课内阅读课之前,要能够阅读关于本次课文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和作者的代表著作,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还可以指的是在教师讲完本节内容后,对文章的主体内容进行提炼的工作可以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再次经过更深层次的阅读来总结文章的主旨内容,其课文的掌握程度得到提高,其课外的阅读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进而提升其语文学习的成绩。
三、引进写作应用——有效提升阅读能力
篇5
【关键词】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一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
(一)阅读态度
当前,大多数小学生都认识到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意义,并且也相应地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相当部分的学生会自觉自愿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但是受到课业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少数学生,或者教师及家长会认为课外阅读可能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对课外阅读活动持观望的态度。
(二)阅读兴趣
影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因素包括课外读物是否符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以及课外阅读的形式。课外读物的种类多样,通常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以作文集、卡通动漫、名著为主,一部分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主要是以自身的兴趣为基础,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大部分小学生之所以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是希望通过课外阅读补充课堂内容,增长文学知识。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是一个功利的角度和外在的动机去开展的,而不是因为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使然。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的小学生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或者父母的命令下被动地进行,这种背景下小学生课外阅读效率难以得到保障。
(三)阅读习惯
当前,虽然大部分小学会在固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但仍有很多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课外阅读的意义,不能科学地进行课外阅读规划。就阅读时间而言,每天超过一小时的人数非常少,阅读场所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在阅读方法上,大部分学生还是会从头到尾读完,而在作品信息的筛选能力上相较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一部分学生会通过翻阅工具书寻找答案,或者向家长、教师寻求帮助,但仍有许多小学生会直接跳过问题,如此一来,使问题持续积累得不到解决。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摘抄和笔记以及阅读后进行读后感写作是辅助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但有许多小学生不会或者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与家长有必要对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进行帮助与引导。
(四)阅读环境
在家庭里,父母受工作压力等因素影响,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度普遍不高。与此同时,受社会活动、时展等因素影响使得大多数家庭阅读氛围不浓。再次,学校与班级阅读交流频率不高,教师的辅导与帮助欠缺都影响到小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课外阅读的改进方法探讨
(一)帮助建立正确阅读态度
只有正确地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自觉自愿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才能在其中真正有所收获。作为小学教师,应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学生的情感、兴趣各方面进行关注与培养,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重视科学的阅读评价。例如鼓励学生在课堂阅读中寻找问题,并自主分析问题与找到问题的根本,多以鼓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同时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发掘。在人格、心理等方面对学生阅读积极性进行提升,帮助小学生养成端正的阅读态度,以及终生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结合儿童文学,提升阅读兴趣
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喜爱具有趣味性的事物,要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就需要结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指导与提供学生阅读优秀作品.让小学生在作品当中进行角色、故事、情感的体验,将课外阅读的体验当作一次充满乐趣的旅途。作为教师与家长,要协调小学生选择有价值的课外读物。相对于其它读物,儿童文学作品中对“真、善、美” 的表现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通常由一个个完整的故事组成,角色特点鲜明,包含了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还有曲折离奇的故事内容,这些情感的体验更符合小学生知识架构与审美情趣,促使小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爱上阅读。
(三)通过多种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包含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活动的时间,课外阅读活动的场所,课外阅读的方式(是否会做摘抄、在书本上划上标记),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字生词的处理措施,以及课外阅读活动感受分享等等。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动笔的习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外阅读时,通过将喜爱的语句进行标注或者抄写,在阅读间隙思考为什么这些语句会带给自己深刻的感受,或者在遇到生字、难点时通过摘录下来或者标上记号方便自己查阅资料或者向他人请教。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带着解决问题的思想看完整部作品,在阅读完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化作文字记录下来,如此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厚,写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升,这种一举两得的阅读习惯,何乐而不为?其次,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实现阅读信息的分享。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喜欢扎堆讨论,在阅读一本好书后,可以鼓励学生推荐给其他的小伙伴,并且描述作品中哪个地方吸引到自己,值得推荐给同学进行阅读的原因。如此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促进课外阅读的交流和沟通,使小学生实现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四)家校联合,创造阅读环境
影响小学生阅读的环境主要有来自学校和家庭两部分。来自家庭的因素主要是父母对小孩课外阅读的支持程度,是否参与小学生阅读活动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及家庭阅读氛围等因素。来自学校的因素主要是学校或者班级阅读交流活动的开展,学校阅读资源是否满足阅读需求,以及课外阅读中出现问题,教师是否能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家庭与学校作为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主要空间,要为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创造良好阅读氛围。作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影响者,父母也要有意识地进行阅读习惯培养,加强与学生的阅读互动,通过阅读作为情感的纽带,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同时提高课外阅读质量。学校方面要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通过进行放映活动、读书交流活动、作品研讨活动给予学生展现自我与学习他人的良好机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在感受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承受着新世纪不断变化下社会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的小学生不仅要在课内教学活动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课外也要广泛涉猎,对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潘蔚贤.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课堂指导策略初探[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3(3).
篇6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语文写作能力
引言
由于写作是一种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反应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情感或传递某种知识信息的含有创新性的创作活动,所以,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提升语文素养、语文表达能力以及创新创作思维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综合性教学应用,有效的提高了二者的教学质量,而课外阅读作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对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本文对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一、课外阅读可调动小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学生学习知识重要的“引导教师”。因此,对于自我约束能力差、精力不易集中的小学生而言,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现今小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重点。而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通过利用课外阅读的教学方法,可有效调动小学生对语文写作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B。例如,教师在小学语文三年级写作“写一幅秋天的图画”教学讲述时,教师将有关于“秋”的具有幽默性的故事、诗篇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从而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调动学生对写作的参与性。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对课外文章写作技巧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利用课外阅读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之前,应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所在。对此,教师可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而爱上课外阅读。例如,教师在依据小学生“爱模仿”生长特性的基础上,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引用故事、名言、诗句进行教学活动,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常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或词句进行情感与思维的表达,并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评价,从而在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而在课外知识运用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课外阅读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写作题材
写作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即将自己的所遇、所思、所感通过文字描写的形式进行表达。但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社会阅历有限,且多数小学生对事物没有较强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从而导致小学生写作素材匮乏,小学生的写作作品题材重复不变、内容多为文字的叠加与重复复述。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通过利用课外阅读的教学方法,有效改善了小学生社会、生活经验不足、社会意识低下、对事物缺乏感知能力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小学生的知识容量,丰富了小学生语文写作的题材。例如,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有关于时事、弘扬社会精神、自然科学的书籍或文章,从而使其对自身的生活变化、自然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有助于提升其作品的思想内涵。与此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到了更多的生字、短语、名言警句,以及对人物、事物、情节、情感的描写技巧,加以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整体的写作水平和语文写作能力。
三、提升小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
从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说过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可知道,通过阅读书籍有利于拓展人们的思维与想象力,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3]。而思维能力与想象力的提升是语文写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也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目标。而在实际阅读中,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课外阅读的意义所在,所给予学生阅读的书籍类型多为《作为写作大全》、《小学生语文知识大全》、《名言警句欣赏》等关于提升学习成绩的工具书。然而这种做法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增添了负担,也使得小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厌烦心理。对此,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应明确课外阅读不仅在于学生学习技巧的借鉴,更注重其课外阅读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创作能力的培养,在书籍选择上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在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阅读内容以及阅读范围的合理性和全面性,从而保障学生课外阅读的长期发展,使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推动自身语文素养、语文写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结论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在教育教学深化改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应充分认知到课外阅读对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有效利用课外阅读带来的影响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铭凯,范蔚.回视与审视:课程文件中的小学语文能力目标嬗变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6.02:59-66
[2]丁璇.浅析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6.23:195
[3]何琴凤.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之方法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5.10:61-62
篇7
随着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快速进步,小学英语教学的地位不断提高。阅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要丰富小学生的英语知识量,就要重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质量。目前,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并没有纳入到小学英语教学体系中去,小学生的课外英语阅读习惯还有待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习惯
英语课外阅读活动能丰富小学生课外英语知识,提高其理解能力。教学改革的推行,让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更重要。但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受到学校能力的限制,以及教师教学思想的局限,小学生并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因此,只看重视培养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习惯,才能促进英语教学改革。
一、小学英语中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现状
英语教育的普及,使小学英语教育倍受关注。虽然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也逐渐提升,但课外阅读还没有得到普及,小学生的英语阅读量十分有限。小学生没有形成课外阅读习惯的原因如下。
(一)英语课外阅读所受重视不足
在教育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并没有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很少有教师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没有教师的引导,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无法认识到课外阅读能够提高个人英语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没有给小学生安排课外阅读的任务。而乐于阅读的小学生也因为词汇量的限制,放弃了课外阅读。
(二)英语课外阅读合适资料较少
在小学阶段,英语字母认知和发音的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到了高年级,小学生会利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对话。课外阅读属于课外范畴,一些教师认为不在其管理范围内。一些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或没有图书馆,或馆内没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英语书目。而家长对英语不了解,不会选择相关书目。小学生阅读不适合的英语课外书,无法培养其英语课外阅读兴趣,还会影响其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三)英语课外阅读工作落实不足
小学英语教学是启蒙教学。在此阶段,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英语知识,对于英语的认知十分有限。要促进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必须给予全面的指导。但由于大部分英语教师不重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还是一项完全自主的活动。小学生靠其学习自主性进行课外阅读。没有正确的方法,会让课外阅读进展十分缓慢,不利于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小学英语中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对策
改变小学英语中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现状,需要教师转变个人教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
(一)重视小学生课外英语阅读活动
在小学英语教学创新改革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性。英语课外阅读能够丰富小学生课外英语知识,提高其英语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分享自己读到的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利用课外阅读,每天积累一个新的单词,完成任务的学生可获得一定奖励。在精神引导与物质奖励的引导下,使学生快乐地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并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二)提供丰富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
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十分重要,学校和教师应为学生购买或选择适当的材料,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教师应从英语课本出发,选择具有拓展性的课外阅读小短文,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理解能力。在理解已有英语语言的同时,获取课外知识。另外,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小学生喜欢童话故事,教师可以推荐《睡美人》《小王子》《白雪公主》等书目,让小学生阅读儿童版英语书。学生从中感到快乐,就会积极寻找喜爱的阅读书目,在阅读中积累材料,提升阅读能力。
(三)重视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方式。许多小学生因方法不正确而未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教师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乐于去接触新的英语语言,敢于理解和开拓。将课外阅读作为小学生英语知识的来源和英语理解能力培养的方式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要指导其先整体阅读文章,了解大概内容,再阅读未懂的细节,不能因为一处不懂而停滞不前。一些小学生不能在课外阅读内容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教师要给予示范,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不理解的词,将其视为积累的重点。
三、结语
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才能引导小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阅读是学生汲取学科知识最直接的方法,加强课外阅读学习指导,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给小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培养课外阅读习惯,是促进整体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
作者:王秀国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红沙梁乡完全小学
参考文献:
[1]王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0(10):81-82.
[2]王英.浅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105-106.
篇8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是T1、T2、T3中学的高一和高二学生。共发出500份问卷,收回500份,无效问卷40份,有效问卷460份。调查对象以年级划分,高一年级共有334人,占66.8%,高二年级共166人,占33.2%。调查结果统计如下: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动机是应付考试,并非出自主观意愿,即使阅读课外书,也是为了了解故事情节,因个人兴趣去进行课外阅读的只占5%。另外高中生阅读的课外书籍绝大多数是漫画等娱乐休闲书,或者是为辅助课堂学习而选择阅读教材参考书和作文书,有深度的文学名著并不受学生欢迎。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不高。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并不重视语文课外阅读,在课间或假日很少自觉地阅读课外书,甚至有些学生对课外阅读持有消极的排斥态度。即使有时间,也不愿意用课外阅读活动代替其他休闲活动。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短,个人拥有的语文课外读物数量少,获得语文课外读物渠道狭窄,阅读报纸杂志的频率也不高,导致阅读量不足,涉猎的知识面不够宽。其次,调查数据反映多数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只读一次,只关注书的大概内容,没有做到潜心研读,而是浮光掠影式的快速略读,难以发挥课外阅读的成效。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于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的满意度不高,教师在课外阅读中进行经常性指导的只占22.9%。其次,学校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定期开展有利于学生发展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活动,课外阅读氛围不浓厚,课外阅读活动基本上属于学生个人的行为,没有得到学校和教师应有的指导和支持。与此同时,学校、教师没有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考查,而且课外阅读考评方式单一,以考试为主。
二、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中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
(一)课外阅读的功利性强
从课外阅读的阅读动机来看,学生课外阅读功利主义色彩浓厚,绝大部分学生读课外书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且所读书籍大多是学校发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自主性低,不会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而阅读。
(二)缺乏积极的阅读态度
调查显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态度是消极的。学生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大,而且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较少,大多数不超过半个小时。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阅读所占比例很小,学生宁可把时间花在上网、看电视等活动上,也不愿阅读课外书籍。
(三)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
调查表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76%的学生偏向快速浏览的方式进行阅读,只读一次,同时也不花心思去熟悉书中内容,读过的课外书很快就忘记,对其中的内容无法正确复述。怀着随便看一下的闲适心态去读书,对书中内容犹如蜻蜓点水般稍稍涉猎而不求甚解,这样无心智投入,亦无调动情绪地读书只是一种“无效阅读”。
(四)阅读材料选择不当
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得知,超过二分之一的学生把娱乐漫画类的书籍作为课外书籍阅读的首选,只有12%的学生表示喜欢读文学名著。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们比较喜欢易懂、有趣、内容简单却无实质内涵的读物,能陶冶情操、思辨性知识性强的文学名著和科普书籍却几乎无人问津。
(五)学校、教师重视程度低,课外阅读考评方式单一
学校或者班级经常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只有15.7%,教师经常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只有22.9%,甚至有16.5%的教师从不对学生进行指导。这说明学校、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很低。教师很少在课堂上讲授课外阅读的具体方法,也很少了解学生近期的课外阅读情况。至于学校,也没有为学生制定恰当的课外阅读活动计划,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在考评方式上,学校并没有制定完善的考评机制,忽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考查和评价,而且考评多以考试为主,难以全面衡量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
三、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的弊端显著
语文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这种应试教育模式,把学校的教学成绩看得很重,凡是对成绩提升有益的都会被重视,反之则会被漠视,课外阅读难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当然也就不受待见。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没有把课外阅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认真对待,只是重视课本知识和应试技巧的传授。
(二)高中生身心特点的影响
高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这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的时期,也是身体发育趋向成熟的时期。高中生猎奇心理普遍较强,较为钟情于娱乐漫画类的休闲书,喜欢浏览画面有趣内容简单书,而不能潜心研读文学名著和自然科学类书籍。与此同时,高中生的逆反心理与盲目崇拜并存,他们对小时候形成的权威观念予以强烈否定走向另一个极端,对现存的一切,对已成定论的事实都要投以疑问的目光。另一方面他们又有盲目崇拜的心态,这也导致他们并不喜欢读文学名著类的主流文化作品,而喜欢不被学校教育推崇的休闲类书籍。
(三)阅读条件的限制
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比较紧张,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每天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各种练习、试题,剩余的可支配时间比较少,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自然就更少。现行的应试教育条件下,难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另外,一些高中的图书馆设施建设有待加强,藏书量少,图书更新慢,书籍领域狭窄,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建立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机制及考评体系
(一)设立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机构
要有效组织和指导学生定时开展课外阅读,促进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升阅读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必须成立课外阅读活动组织机构,负责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这个机构既是项目推进的组织者和设计部门,又是对阅读教学的考评机构。可从学校中选拔有能力指导学生完成课外阅读活动,有深厚的阅读功底和组织领导能力的教师组成项目小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二)完善课外阅读的管理机制,制订合理的阅读方案
课外阅读活动组织机构要在学期初制订好语文课外阅读计划,明确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安排课外阅读的各项活动,特别是要制定好课外阅读书单,为学生推荐健康有益的读物,除了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还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特色,编制有本校特色的课外阅读书单。其次,组织机构要负责检查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情况,使课外阅读指导落到实处。
(三)建设书香校园
课外阅读活动组织机构要努力推动课外阅读活动在学生群体中的发展,通过“专家指导、典型带动、竞赛拉动、评价推动”的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自愿地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来。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设施,推广课外阅读。例如在校道和宣传栏处,设书香长廊、读书橱窗;班级设图书角、好书推荐栏、新书排行榜,并经常进行更新;构建书香校园网络平台等。再次,加强宣传,引导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重视和支持课外阅读。可以通过家长会、给家长一封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争取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理解和支持。
(四)建立课外阅读考评激励机制
1.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实施学生课外阅读考核制度,考查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考核成绩计入综合素质考核成绩。
(1)高中学生课外阅读考评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过程和阅读成果。实施时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对高一、高二、高三学生每天的阅读做出量的规定。高一学生的日阅读量应为30分钟,高二学生的日阅读量为40分钟,高三学生为20分钟。阅读内容,严格按照课标的要求,完成“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阅读范畴除了课标推荐的书籍,还应包括学校指定的书籍。至于阅读过程,需从阅读参与度和阅读策略两方面考量,这方面可参考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做法,用以下四个指标衡量个人阅读参与度:喜爱阅读、阅读多样性、网上阅读活动、趣味性阅读时间。而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从学习策略的运用、学习动机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三方面进行评价。在阅读成果的测评方面,可加大课外阅读的考查力度。定期考查推荐书目的阅读情况,将推荐阅读书目列入期中、期末考试范围,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加深学生的理解。结合这四点综合评价,可以避免以考试为主的考评方式带来的弊端,更加全面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评价。
(2)考评的主体应多元,符合新课标提倡的“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既有学校、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自评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评。
(3)考评形式应多样化。除了考试,还可以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课外阅读的计划、记录、成果和反思。其次,可积极开展读书分享会、以读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活动,以竞赛的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考评。
篇9
一、把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
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培养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思考·领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2.阅读教学的评价要求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发现观点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作出初步的评价。对言之有据的独特见解,应予以鼓励。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实用文体的语言风格、格式等特征,学生只需作基本的了解。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价作品的能力。
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查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注意考查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发挥语文教师的引领作用
要想真正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取得实效性,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主要做法:
1.制定个人课外阅读规划,大力提升语文学科专业素养。
2.坚持下水阅读,在行为态度、精神毅力等方面引领学生。
3.积累丰富的课外阅读实践经验,对学生进行实用高效的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一名好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善于规划自己的专业成长道路,并始终将课外阅读作为强大的动力源泉。语文教师坚持下水阅读,不仅可以提升语文学科素养,不断丰富自我、发展自我,而且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阅读品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利于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切实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外阅读哪些内容呢?现建议如下:
1.凡是要求学生阅读的《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我们要全部规划在自己的课外阅读范围之内。
2.语文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引领作用的报刊。
3.具有一定时代气息的美文书刊。
4.教育教学理论书籍。
三、建立学生课外阅读长效机制
1.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课外阅读领导小组,并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成立读书指导小组,形成课外阅读管理网络。
2.语文教师要加强对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对“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如何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等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寻找有效途径和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3.各学校要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统筹规划,引导学生科学读书,有效提高读书质量。
4.各学校要加强学校图书馆(室)、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努力改进学生的课外阅读环境,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篇10
关键词:学生;阅读;窗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71-01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乃古今之读书名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一个人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此,课外阅读对每一位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试就目前小学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等两方面来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与体会。
一、当前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然而,纵观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
1、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学生没时间读书。目前的小学生,一天的时间被安排得“丝丝入扣”,学业任务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晚上回家有时间,但又被电视、写作业占去了大部分。哪怕是双休日,也要参加琳琅满目的兴趣班,想要抽出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确并不容易。同时,不少学校对课外阅读呈现放任自流状态,使得读书氛围不浓,活动稀少,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与交流的平台。
2、以电视为主的现代信息媒体以其传播信息的形象性、生动性、快捷性和丰富性,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获取愉乐的主要途径。其吸引力远大于书籍,这使得人们用于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看电视、玩游戏机挤掉了课外阅读。
二、提升小学课外阅读质量与效益的对策
要改变目前小学课外阅读质量低下、效果不高的现状,应采取以下对策:
1、培养阅读兴趣。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作用,驱使着学生自觉主动探求知识。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创造条件来唤起学生非读不可的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快乐地进行课外阅读。
(1)形成了流动的图书角,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学生书包有课外书,家里也应有课外书,教室里更应有课外书。作为语文教师要率先垂范,同时鼓励学生家长每期为孩子购买一册图书,积少成多,轮流阅读,也提倡学生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购买一两本小图书,还可以把家里用过的书捐赠给班级,把自己心爱的图书借给班级,每学期一换,就形成了流动图书角,也大大增加了阅读量,还使班级图书角得到了充实。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不仅潜移默化地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增长了见识,还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强了班级浓郁的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2)课内课外相结合,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就会主动找书阅读了。平时我们可结合教学,向孩子们推荐与课文有关的文章或书籍。如学了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就推荐《自然常识全知道》;学了《猴王出世》,我会向学生推荐《西游记》一书;学了《少年闰土》,就推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了《窗前的气球》、《争吵》,就推荐《爱的教育》等等。除了自己向学生推介读物,还可以发动家长、学生互相推荐好的作品,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课内,以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从这些书中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开展读书活动提升课外阅读情趣。教师可以利用好各种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上课前的五分钟时间里,我会引导学生每天轮流上台展示自己的阅读积累,或朗读好句好段,或展示好诗好词、名言警句等。学生在阅读完由老师精心挑选的课外读物后,教师利用课内时间组织和开展有关这本书的讨论。学生在讨论中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收获,可以谈阅读的内容,可以谈自己读到的好词、好句,可以谈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学生们在交流中展示自己,并倾听他人的阅读心得,并满足了学生的阅读心理,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认真阅读,期待自己的下一次的出色表现。
2、确保在家、在校课外阅读的时间充足。现在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每天语文教师要留家庭作业,再加上各科老师留的作业,学生的课外时间被作业夺去了很大部分。因此,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注重对课外阅读的引导和交流。其次是要留出课外阅读时间,建议学生在家里有二十分钟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再次,为了保障学生完整而又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开设了课外阅读辅导课,统一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保证做到定时定序。
3、指导阅读方法,实现从“我会读”到“我读懂”转变。
为了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后,在阅读教学中,我还教给他们读书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孩子们的阅读才能收到成效,实现从“我会读”到“我读懂”的转变,这才是阅读的根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语文教材,指导学生灵活选择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成效。教师在备课中,要善于归纳同类型的文章,总结它们的共同之处,帮助学生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去读懂这类文章,在大量阅读实践的锻炼下,学生会掌握该阅读的方法,并达到熟练的程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外阅读中收获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