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

时间:2023-10-02 16:5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

篇1

我国竞技体育长期以来坚持业余体校、地方队、国家队“三级培训体制”,这样的举国体制在上个世纪末以前保证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进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日趋激化,尤其是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问题和运动员高淘汰率所引发的就业压力问题。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体教结合”的理念。1987年,教育部和原国家体委联合下文,在高校中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开始实施“体教结合”战略,将竞技体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通过学校教育来弥补竞技体育体制的不足。笔者以“体教结合”的理论为基础,旨在解决我国当前竞技体育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探索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模式

2.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1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问题。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问题,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一个常见而又十分棘手的问题。它既涉及对竞技体育性质“本原”的认识,关乎竞技体育可否持续发展的大事,又与优秀运动员能否全面发展、形成全社会对竞技体育强力支持的良性循环有着直接的关系。解决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已成为21世纪我国竞技体育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2.2运动员高淘汰率及退役后所引发的就业压力问题。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科技含量还较低,运动员的低成才率、高淘汰率现象依然十分突出。相反,退役运动员由于竞技训练体制的原因导致专业口径窄,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很多退役运动员无法找到适应自己的工作机会。为了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编办等六部委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甚至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司长史康成列席2008年全国人代会时透露,今后运动员在退役后为期一年的“职业转换期”内,将能享受政府的财政补贴。但这些办法只能暂时帮助退役运动员解决生活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减轻社会负担和提升退役运动员适应本科教育普及化社会的能力。

3.国内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现状

3.1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我国有着很大的区别。美国采用民办官助,主张体育自治。体制的基本形式为中小学、大学、职业队或俱乐部。竞技体育运动以学校为中心,依靠学校的业余训练来培养后备人才,实施训练和学习的机构都是学校。学生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均由学校统一管理,学校对他们在学业上的要求与普通学生无两样。日本采用业余与职业相结合,政府予以政策指导,社会经济体育组织享有完全自的松散型、社会化的体制,形成以中小学体育运动训练队为基础,以企业俱乐部和综合性大学、体育大学为中坚,以国家集训队为最高层次的三级训练网络。日本各大学实行学分制,允许学生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一般没有减免学分或免修课程。俄罗斯是政府与社会团体共同管理的多元化体制。竞技运动后备力量的培养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儿童、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高水平运动员集中组成国家队。国外竞技体育人才运动训练是谋求幸福的个人行为,竞赛周密而广泛,后备人才培养学校化,有良好的人才循环链,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体育与教育的结合,在体教结合方面对教有着极为具体的规定,以此来纠正“只体不教”的偏差。

3.2我国竞技体育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业余体校、地方队和国家队的“三级培养管理体制”。这种举国体制办体育具

有专业化程度高、力量集中的优势,确实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与之俱来的相对封闭独立、资金来源受制约、选拔运动员路子越来越窄、训练与文化学习脱节、运动员再就业难等问题也日渐凸显。

4.我国实施“体教结合”战略的意义

“体教结合”战略为我国培养出智能水平和体育技能双优的人才探索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竞技体育体系与教育体系相结合,以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目标,既遵循训练规律,保证系统的业余训练,又遵循教育规律,保证系统的文化教育,我们应充分发挥体育和教育两个部门的优势,坚持走“体教结合”之路,把竞技体育与人才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使我国从“金牌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5.体教结合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创新模式

虽然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体教结合”的理念,同时在部分高校中进行实施,但是在应用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在“体教结合”上已经有了较为成功的尝试,但是仍然存在下列问题:(1)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认识不统一;(2)教练配置问题;(3)竞赛体系问题;(4)重训轻学问题;(5)学校功利主义问题。

我国未来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机制将是两条主线(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相互融合与合作,将现有“三级培养管理体制”与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相结合,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把全面发展作为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促进每一个运动员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婕.“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新体系构建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

[2]王朝军.等.奥运会承办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研究[J].体育学刊,2007,(4).

篇2

关键词:产业发展模式 ;城市规模;协同发展;经济绩效;空间计量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5.02

中图分类号:F121.3;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5-0006-05

Industry Development Pattern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ity Size and Urban Economic Performance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Spatial Econometric

CAO Congli

(Antai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model to analyze the synergy effects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city size on urban economic performance. Based on urban panel data from 2003 to 2013 in China, it estimates the marginal benefit of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under a constraint of urban scale, the optimal city size for a given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or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spillover range of specialization. It finds that: only when a city scale surpasses 129 million can diversification pattern enhance economic performance; as the population size increases,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experiences an inverted U structure and the marginal revenue of urban scale increases as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shift from specialization to diversific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specialization index of industry shows positive spatial spillover on the industrial efficiency of surrounding cities, and this spatial spillover performs more strongly around 100 kilometers and 400 kilometers.

Key words:industry development patterns; city siz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economic performance; spatial econometric

S着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正从增加投资转向技术创新和提高经济效率。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经济活动呈现出愈加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大约超过总人口的60%,而相应的面积不超过5%[1]。2015年中国以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达到56.1%,在城市人口不断集聚,中国面临经济减速、驱动转换的现实挑战下,城市产业发展如何选择合适的生产模式,从而更好发挥空间和地理上集聚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而带动整个经济体效率的提升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1 文献评述

对于集聚经济和城市生产率,国外学者最早倾向于从城市规模的视角来考察。许多关于“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的研究发现:随着城市规模的增长,城市生产率可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倒U型转变[2,3]。另外,早期的相关研究通常假设城市的最优规模是唯一的,忽视了城市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和内在功能等城市特征的变化对城市效率规模的动态影响。Abdel-Rahman 和 Anas,Capello等否定了单一最优规模,认为在构成城市体系的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经济效率会随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4,5] 。柯善咨研究发现从制造业向生产业转型中提高效率的门槛规模大约为43.5万人,以2008年生产业与城市制造业的结构比例1.437来测度,城市的最优人口规模是245万人[6]。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和功能等特性的变化,城市具有动态非唯一的最优规模。

随着集聚经济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从专业化和多样化经济的视角研究集聚经济和地区生产率的关系,但目前还没有共识。Henderson 发现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本地化经济集聚效应将逐渐消失[7],而Duranton则观点不同,认为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产业走向成熟,城市应从综合性城市体转变为专业化高度发达的特色城市,通过地方化生产模式以获取更大收益[8] 。这些分析表明专业化、多样化生产模式以及带来的外溢效应可能与城市规模协同发展,共同作用城市的经济绩效,如果割裂两者的协同影响单独研究可能会忽略某些重要因素。

纵观已有文献,由于缺乏一个共识的综合框架,对城市产业发展模式的综合检验相对缺乏,以往对城市规模、产业发展模式和城市经济绩效的大部分研究是独立的,在计量方法上也很少考虑基于距离的空间外部性。鉴于此,本文的创新主要在于:①在分析视角上,考虑了城市发展方式和人口规模的协同影响效应,并进一步考察城市规模的倒U型特征。②在研究方法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考虑了基于距离的经济体间的空间互动。③在证研究上,进行了城市产业发展模式、城市规模和城市经济绩效提升的综合实证检验。

2 计量模型

2.1 计量模型设定

全要素生产率(TFP)被定义为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本文用全要素生产率表示城市经济绩效。根据前文已有文献的研究,建立可供检验的计量模型,在回归模型中用一次项、二次项表示经济绩效随人口规模变动的倒U型结构;产业发展模式和城市规模具有协同发展的特性,使用产业发展模式(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规模的乘积项表示两者的协同作用;根据Anselin的研究[9],几乎所有的空间数据都存在空间相关性,因而建立模型时需要考虑空间因素和溢出效应。本文借鉴于斌斌和金刚的方法[10],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lnTFP代表城市经济绩效,RZI和RDI分别代表城市产业的专业化指数和多样化指数,N表示城市人口规模,交叉项RZI×lnN 和RDI×lnN分别表示专业化或者多样化与城市规模的交互影响,X表示其他控制变量,主要选取产业结构、政府作用和人力资本,W表示空间权重矩阵,εkt表示误差项,αk表示个体效应,γt表示时间效应。

当λ=0时,模型为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DM模型),定义为模型1和模型2;

当θ1=θ4=λ=0时,模型为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AR模型),定义为模型3和模型4;

当θ1=θ4=0时,模型为空间面板交叉模型(SAC模型),定义为模型5和模型6;

当θ1=θ4=ρ=0时,模型为空间面板误差模型(SEM模型),定义为模型7和模型8。

2.2 相关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经济绩效(lnTFP)。参照张浩然、蔡伟毅等学者的处理方法[11,12]。此外,为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本文以2003年为基年,将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本存量分别用城市所在省区生产总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进行平减处理。

(2)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专业化、多样化指数:借鉴Duranton和Puga的方法[13],城市的专业化发展模式用RZI 指数测量,多样化发展模式用RDI 指数测量。RZI计算公式为RZIk=Max(sjk/sk),RDI指数计算公式为RDIk=1/∑jsjk-sk,其中sk表示所有j 产业的就业人数和全部城市就业人数的比值,sjk表示城市k中,j 产业的就业人数和该城市总就业人数的比值本文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选择了主要的产业,包括制造业、生产业、生活业和公共服务业。在14个服务业行业中,生产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教育;消费业为: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公共业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专业化指数体现了城市的MAR外部性,多样化指数体现了城市的Jacobs外部性。事实上,RZI指数和RDI指数并不绝对相斥,某些多样化水平较高的城市,某一个行业的专业化水平也可能具有较高的水准。

城市人口规模用市辖区年末总人口来表示。由于城市非农业人口数据从2009年起停止,本文使用市辖区年末总人口来表示人口规模,使得数据统计口径一致。

交叉相乘项。专业化和城市人口规模的交叉相乘项(RZI×lnN):该交叉相乘项用以考察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专业化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多样化和城市人口规模的交叉相乘项(RDI×lnN):该项用以考察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多样化对城市经济绩效的作用。

其他控制标量。产业结构升级(third):采用第三产业相应增加值占城市年度总产值的比重反映。外商投资强度(fid):采用根据历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价换算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与当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来反映。政府作用强度(gov):选择政府财政支出占城市年度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人力资本积累(edu):采用每万人中等以上学校教师数衡量。

(3)空间权重矩阵。已有文献中使用的空间结构权重矩阵有经济距离、地理距离等,但根据国外的相关研究,在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还是基于地理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本文采用距离衰减的空间权重矩阵,定义如下:

Wkl,d=exp(-dkl),其中k,l表示不同的城市,d表示距离。

3 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3.1 数据来源说明

本文选取了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市辖区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2003~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年鉴》、地区统计信息网等。价格指数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因为没有各城市的相关指数,所以用各省的指数代替。

3.2 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与讨论

首先进行豪斯曼检验,各模型均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其次根据自然对数函数值(logl) 对四种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判断与选择,由表1可知,SDM模型是实证研究中考虑RZI和RDI效应的最优模型。接下来根据模型1和模型2进行实证分析。

(1)专业化、多样化指数对城市经济绩效的影响。在方程1中,对专业化指数求偏导数,可得,lnTFP/RZI=0.0551+0.0402W-0.0011lnN,专业化指数RZI的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在考察的样本区间,专业化发展模式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绩效的提升,但专业化和人口规模的乘积项(RZI×lnN)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专业化效应对城市经济绩效的提升作用在逐步减小。在方程2中求偏导数,得出多样化对城市经济绩效的边际效应lnTFP/RDI=-0.0073+0.0015lnN,多样化指数RDI在5%的水平显著为负(-0.0073),表明样本区间内城市的多样化发展模式抑制了城市经济绩效的提升,但多样化指数和城市人口规模的乘积项(RDI×lnN)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多样化生产模式逐渐开始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这也表明多样化生产方式正向效应的发挥有一定的门槛规模要求,进一步,可以解得城市多样化对经济绩效的门槛规模大致为129万人。2013年我国城市体系中,城市人口规模超过129万人的有99个,大部分城市低于城市多样化生产模式经济绩效发挥效应的门槛,所以对于中国大部分的中小城市来说,盲目地发展“小而全”的多样化生产模式是不太适宜的。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一些中等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此时,城市也需及时适时调整产业发展战略,从专业化经济向多样化经济转型发展,激发城市持续增长的潜力。

(2)城市规模对城市经济绩效的影响。从城市人口规模的回归系数来看,一次项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二次项的系数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城市规模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存在倒U型结构:一方面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产生集聚效益,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知识和信息的溢出,形成模效应,促进城市经济绩效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城市集聚度的不断提升,交通、房价等成本持续上升,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拥挤效应,从而降低城市的经济绩效,抑制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当收益和成本均衡时,城市规模达到最优。同时这一规模随

着城市产业发展结构模式、人力资本、外资情况,政府作用等也在动态变化。利用方程1的估计参数,可以得到lnTFP/lnN=0.0173-0.0011RZI-0.0026lnN,把2013年专业化指数的平均值2.56带入,可以得出具有平均专业化水平的城市最优规模大致为262万人。利用方程2的估计参数lnTFP/lnN=0.0167+0.0015RDI-0.0038lnN,把2013年多样化指数的平均值3.98带入,可得具有平均多样化水平的

城市最优规模为389万人,这与王小鲁等的一些研

究结果类似[14]。比较两个边际效应,可知城市规模的边际收益随专业化向多样化转变和多样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由以上研究,从2013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大多数城市人口规模还远远小于发挥专业化和多样化效应的最优规模,今后在较长一段时间,我国要进一步采取政策措施,加强引导,推动中小城市的人口集聚;而对于一些城市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如北京(1245万人)、上海(1364万人)等则要提升产业多样化的水平,与相应的城市规模相匹配,使城市在专业化向多样化的转变中实现城市经济绩效的有效提升。

(3)空间溢出效应。WlnTFP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1%的水平),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一个城市经济绩效的提升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临近城市效率的提升,而且这一技术溢出效应一旦产生会对整个经济部门的增长产生明显推动作用[15]。从RZI和RDI的空间滞后项来看,专业化的空间滞后项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多样化的空间滞后项不显著,表明专业化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这可能与研究样本区间的城市规模以及多样化水平有关,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规模还比较小,多样化对经济绩效的促进作用还没有有效发挥出来,另一方面我国的多样化水平相对不高,部分学者认为多样化水平较高时才能发挥对经济绩效的促进作用和对临近经济体的空间溢出。

为了进一步分析随地理距离增加,专业化效应对城市经济绩效的溢出效应,本文使用SDM模型,对空间权重设定100~800千米的距离阀值,分别回归得出空间溢出系数(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专业化效应的溢出效应在100千米和400千米左右较大,在600千米以后逐渐变得不显著。100千米左右较强的溢出效应说明较短的距离(比如临近城市)有助于专业劳动力和产品的提供,可以有效促进知识和技术等创新因素的溢出。400千米左右较强的溢出效应与集聚阴影效应(Agglomeration Shadows)的减弱有一定关系,根据Fujita等的研究[16],当与中心城市距离逐渐增大时,市场潜力函数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呈现“∽”型曲线。在100~400千米之间,随着与中心城市地理距离的增加,市场潜力函数逐渐上升,中心城市的集聚阴影效应逐渐减弱,经济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当距离超过600千米,随距离的增加空间溢出效应迅速衰减,并且逐渐变得不显著,难以对周边城市的经济绩效产生促进作用。

(4)其他控制变量。其他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对本地经济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表明产业结构的优化并没有显著提升地方经济绩效,反映了地方产业发展中,产业结构虚高而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较低,这种测算的失真使得产业结构对经济绩效的促进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人力资本积累对本地经济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提高教育质量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逐渐替代物质资本成为最重要的投入要素,而且人力资本特有的收益递增和外部性特征提高了其他要素的效率,进而促进了城市经济绩效提升。政府作用强度的回归系数为正,显示了在中国式的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绩效的提升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地经济绩效的影响不显著,本文认为这可能与外商投资的领域有关,如果外商投资的领域偏重于加工制造业,技术含量低,则对城市经济绩效的作用不显著。

4 结论

本文构建综合实证模型分析经济发展模式、城市规模对城市经济绩效提升的协同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专业化、多样化对经济绩效提升作用的发挥与城市规模相关,随着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对经济绩效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多样化的提升作用逐渐增加,多样化对经济效率提升的门槛规模是129万人。②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经济绩效呈现倒U型结构,而城市规模增大的边际收益随专业化向多样化转变而增加。以2013年的专业化、多样化平均水平为基准,与专业化水平相适应的最优城市规模是262万人,与多样化水平相适应的最优城市规模为389万人。③专业化具有显著的跨区域空间外部性,空间溢出效应在100千米和400千米时较大,在600千米以后逐渐变得不显著。由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设计倾斜政策,引导剩余农业人口和非农产业向规模偏小的中小地级城市集聚,使其成为我国地方性城市群的核心和城市体系的基层结构。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的规模还远远小于专业化和多样化经济发挥效应的最优城市规模,扩大中小城市规模可以提{城市的集聚经济效益,同时让更多的人分享各类保障和发展机会。(2)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应根据城市特征实施不同的产业发展战略,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之间专业化和多样化分工协作。大城市要实施“多样化”为主、“专业化”为辅的“驱动”城市路径,中小城市要实施“专业化”为主、“多样化”为辅的城市路径。我国大部分地级市的实际规模仍未达到产生多样化效应的门槛规模,在大城市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多样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小规模的地级市应结合城市要素禀赋、比较优势,集中人力资源和资本推动当地特色产业专业化发展。(3)城市间溢出效应范围为都市圈的区域规划、产业布局提供了借鉴意义。城市间的溢出范围在100千米和400千米处相对较强,对于东部地区城市群内的城市而言,产业发展应采取功能互补、差异化的发展战略,重点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对于西部地理距离较远的城市而言,应建立不同区域的市场核心,形成多核发展格局,推动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更好发挥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

参考文献:

[1]Rosenthal S S, Strange W C. Evidence on the Nature and Sources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J].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2004(4): 2119-2171.

[2]OSullivan A. Urban Economics[M]. McGraw-Hill Press, 2007.

[3]梁婧,张庆华等. 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中国城市规模是否过小?――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研究[J]. 经济学, 2015(3): 1053-1072.

[4]Abdel-Rahman H M, Anas A. Theories of Systems of Cities[J].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2004(4): 2293-2339.

[5]Capello R. Recent Theoretical Paradigms in Urban Growth[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13 (3): 316-333.

[6]柯善咨, 赵曜. 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生产率[J]. 经济研究,2014(4): 76-88.

[7]Henderson J V. The Sizes and Types of Cities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4 (4): 640-656.

[8]Duranton G, Puga D. From Sectoral to Functional Urban Specialization[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5 (2): 343-370.

[9]Anselin L. 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Models[M]. Berlin: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3.

[10]于斌斌, 金刚. 中国城市结构调整与模式选择的空间溢出效应[J]. 中国工业经济, 2014(2): 31-44.

[11]张浩然. 空间溢出视角下的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绩效[J]. 财贸经济, 2014(9): 51-61.

[12]蔡伟毅, 陈学识. 国际知识溢出与中国技术进步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10(5): 52-57.

[13]Duranton G, Puga D. Diversity and Specialization in Cities: Why, Where and When does it Matter?[J]. Urban Studies, 2000 (3): 533-555.

[14]王小鲁, 夏小林. 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9): 22-29.

篇3

关键词:社会融资规模;实体经济;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

一、引言

2011年4月14日,央行在“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中首次了社会融资规模这个指标,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它全面反映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直接融资快速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功能日益增强,银行等机构创新性地向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融资,以及民间融资、私募股权基金的日益发展,我国的社会融资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人民币新增贷款已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金融和经济的关系,而社会融资规模与主要的经济指标的相互关系则十分密切。通过研究社会融资规模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为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大量的理论和数据支撑。

二、实证分析与检验

(一)变量和数据选取

由于社会融资规模是从2011年起正式统计并按季的,人民银行在2012年9月公布了2002年以来的月度历史数据,所以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获性,本文采取的数据将样本区间设定为2002年第一季度到2014年第二季度,共50个样本。本文以第一产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TRE)来代表实体经济发展,又引入了社会融资规模(sF)这个变量来研究社会融资规模和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TRE、SF均是增量概念,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二)ADF单位根检验

由于所选数据均为时间序列数据,而时间序列数据可能是平稳的,也可能是非平稳的,为了防止伪回归,必须在时间序列的数据进行回归之前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EViews6.0中的ADF检验对以上2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由结果可知,2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所以第一产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社会融资规模这两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为了对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分析,就需要对其做协整检验。

(三)协整检验

由于两个变量均为I(1)序列,如果它们的线性组合是协整的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为了验证作为实体经济代表的TRE与社会融资规模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本文采用EG两步法检验方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分析。由协整检验结果可知,TRE、SF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社会融资规模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

(四)Granger因果检验

由协整检验结果可知,TRE、社会融资规模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如何,还需作出进一步的分析。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此进行分析。由于本文所选取的数据均为季度数据,所以在Granger因果检验中依次将滞后阶数从滞后一期设定到滞后六期,结果发现,在六次检验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这一变量是社会融资规模的Granger原因的结果出现了五次,因此可以说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这一变量是社会融资规模的Granger原因;相反,社会融资规模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这一变量的Granger原因的结果只出现了一次,即社会融资规模不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这一变量的Granger原因。综上所述,可以说明,社会融资规模随着实体经济的逐步增长而增加,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加并不能直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与我国当前社会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相符。

三、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实证结论

1、从长期趋势上来考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所代表的实体经济变量和社会融资规模之间存在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这说明社会融资规模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2、由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可知,实体经济和社会融资规模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实体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融资规模的增加,但社会融资规模的增加并不能直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这表明在本文所研究的这个时间区间内我国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并没有直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说明将社会融资规模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可能不太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发展特征。

(二)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Y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加强和完善各部门之间数据统计协调机制

2、转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

篇4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服务;双培养

 

一、创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背景

(一)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

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心核心课,其中专心核心课多是操作性、实务性较强的技能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课程实践来认识、体验与提升。但目前专心核心课的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甚至在某些院校存在着实践课程开设率低、随意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及模式的现象,尚未真正摆脱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讲授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实践教学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所需的双师型师资一般要求相对优良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报酬、良好的实践教学设备,这就成了各职业院校聘请双师型教师的阻力。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多属于“学院派”(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一线的具体工作经验,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导致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模式单一、体系不完整;教学方法欠缺、教学手段墨守陈规,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3、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没能“无缝对接”

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环境的变化使得专业的相关知识也随之改变,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也随之产生一些更新与外延,实践技能更是产生较大的变化。职业教育要求以行业执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由于专业教师多数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各门课程实践培养标准、内容及教学计划的制订没有很好地协调、递进与衔接,造成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这样,就很难将各门课程理论教学所支撑的职业技能汇总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提升高职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和就业核心力的目的。

4、没能充分建设专业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高职院校资金投入有限,校内的试验环境基本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无法实现真实操作,因此,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多数校外实践基地基本停留在参观、实习的层次上,无法真正的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去,更谈不上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合作。

(二)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突破点

工学结合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工学结合的一方高职院校的积极性较高,而工学结合的另一方,企业的积极性较低,高职院校处于“一厢情愿”的“单相思”状态。这是因为企业是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是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的。尤其是以私营为主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因此,高职院校要与企业结合,要遵循“先服务、后合作”的原则,放下架子,了解企业对人才和管理的需求,通过多方面为企业提供主动、周到、无偿的服务,让企业首先获得利益,见到成效,才有与企业合作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探索出“双服务”模式。在为企业服务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走“双培养”模式之路,实现“把需要工作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岗位综合能力的合格职业人”的培养目标,使学生“零距离”上岗,尽快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达到校企双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内容

(一)双服务模式

双服务模式的内容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指导,发挥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地方企业提供双服务。一方面为地方企业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满足地方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管理的咨询、策划、培训等多项服务,解决企业技术、管理的难题,满足企业发展对技术、管理方面的需求,使企业首先受益,密切校企关系,逐步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1、为地方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专业培养质量体系、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为地方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服务企业以及其它企业定向培养各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满足地方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管理服务,引导地方企业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在为地方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成立专家服务团,首先引导地方企业的技术、管理健康发展。其次帮助地方企业解决技术、管理方面的难题,进行咨询、策划。再次,为地方企业进行全员职业培训,提高全员素质。采取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等方式,为地方企业无偿免费服务。

(二)双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

1、高职院校专业培养

高职院校通过专业定向培养地方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专业培养课程标准、专业培养教学体系与专业培养课堂体系和专业培养质量体系。

2、学生自我培养

通过学生自我培养,使学生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与目标,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确定自我培养的目标与方法,处于明确学习状态,主动配合学院专业培养实现培养目标,成为一个合格的创新型、技能型职业人。学生自我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包括:通过自我分析,制定自我培养方案;运用闻、见、训、战立体化自我培养模式;日常的成功心理激励训练。

三、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

(一)高职院校要在工学结合中起先导作用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要在高职教育激励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发挥先导作用,放下“架子”,主动地、积极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与地方企业“联姻”,才能使专业具有地方特色、专业特色,才能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这样企业才会满意,学生才会满意,家长才会满意,社会才会满意,高职院校才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重视,高职院校发展才能有生命力。

(二)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中的先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地方企业提供双服务,通过双服务打通校企合作之道。但是,要巩固和发展校企关系、工学结合,还要坚持创新的原则,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急企业所急,排企业之难,不断创新双服务的理念,创新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才能不断提高双服务的绩效,巩固和发展校企合作。因此,高职院校要确立服务创新理念,不断提高专家服务团的能力,创新双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三)及时跟踪市场、社会、企业的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落实与修订“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提供的近年就业信息看,企业的岗位对学历要求大部分集中于大专及以下学历。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的态势。企业最需要那些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再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何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准确定位等问题,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培养质量则必须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有效服务问题。高职专业就业目标可以锁定各类地方企业。地方企业各类岗位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流程有一定规律可循,工作内容却千差万别,有极大的创新空间。高职院校在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研究探讨时,应当顺应这一职业特征,注重对学生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范贵德.工教结合先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广西大学学报,2010,(s1).

篇5

关键词:体育竞技;商业化;模式;问题;建议

随着各项体育竞技赛事的发展,各国越来越重视体育竞技事业。但是发展体育竞技事业,需要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如果单靠政府的扶持有时难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因此,体育竞技的商业化操作成为现代各国发展体育竞技事业的最常采用的手段。实行商业化操作,可以集中社会资源,更有利于推动体育竞技事业的发展。在体育竞技事业的商业化操作中,最成功的案例是美国篮球的“NBA”联赛制度。我国在体育竞技的商业化操作中,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相比,差距还是较大。探讨体育竞技的商业化操作,为中国体育竞技事业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促进我国体育竞技事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我国体育竞技事业商业化操作的现状

体育商业化就是指以竞技体育为主体的各类体育运动,采取商业化的运作方式,以获取最大利润作为推动和发展体育运动的杠杆・所谓体育商业化,应当是以体育竞技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所带来的享受、竞技性所带来的刺激为主要产品,以成熟的商业模式为主要运作手段,以平衡各方面利益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的一种体育运动的发展模式。

我国体育竞技事业已经开始改变传统的政府主导的事业型发展方式向竞技的商业化操作模式转变。在一些大型体育竞技赛事上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我国的“足球CSL联赛”借鉴欧美国家足球联赛的成功经验,取得显著成效;我国的乒乓球队就是通过乒乓球联赛很好的运用了商业化运行机制,不但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而且在比赛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回报。各种体育赛事中的电视网络等转播、体育场馆商品代言、相关体育竞技彩票的发行等,使得我国体育竞技的商业化操作正快速走向常态化发展阶段。体育代言人、体育经纪人等新的体育职业的出现,更是推动了我国体育竞技商业化发展,以我国闻名世界的网球名将“李娜”为例,之所以取得如此令国人感叹的成就,离不开体育经纪人的商业化操作。体育竞技的商业化运作已经成为体育界的共识。但是,我国在发展商业化模式的体育竞技项目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及时解决,会影响我国经济体育商业化操作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体育竞技事业商业化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管控还是较多,阻碍体育竞技商业化操作模式的发展

我国政府对某些体育竞技的管控还是较多,加之某些运动员自我经纪体育商业化意识还是较为淡薄,这就造成我国体育竞技的商业化操作模式的困境。不少体育竞技项目还是把持在国家体育局等相关政府部门手中,如游泳、跳水、举重等我国传统的竞技项目。即使有些体育竞技开始了联赛制度,但是政府对其干预还是较多。\然,体育竞技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管控,但是如果这种管控过多,就会影响体育竞技长远的发展。网球名将“李娜”的成功事例就是对现有国家体育竞技运行模式的一种挑战。

(二)商业化操作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

我国在体育竞技的商业化操作中,已经取得较大成效。但是与美国等国家成熟的体育竞技商业操作模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以中国的职业篮球联赛“CBA”和美国的职业篮球联赛“NBA”为例,不管是球队赛场、赛事宣传、观众人群、联赛管理等中国篮球“CBA”联赛与美国的“NBA”联赛相差甚远,后者已经成为体育竞技赛事商业化操作成功的典范。因此,中国在体育竞技商业化操作中还处于较低层次,需要走一段更长的道路。

(三)体育竞技商业化人才极度匮乏

中国目前经济体育商业化发展中最缺乏的是体育代言人、体育经纪人等人才。虽然随着体育竞技市场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体育经纪公司已经出现,但是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体育竞技商业化人才的匮乏展露无遗。加上某些不良分子操纵体育竞技赛事的商业化,造成我国目前体育竞技事业的商业化过程更是问题频现,如足球联赛的“假球”“黑哨”事件,成为中国球迷最痛恨的事情,已经深深影响了我国足球竞技事业的长远发展。

(四)体育竞技商业化运作中监督效能差

体育竞技商业化操作中,必不可免的会产生很多问题。政府应当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发现问题处理要及时,尤其是对某些恶意操纵体育赛事的不法分子更要严厉制裁,这样才会促进我国体育竞技事业健康长远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政府对体育竞技商业化运作中的监督十分不到位,尤其是某些地方政府处于对地方利益的维护经常出现袒护的错误行为。监督不力,造成我国体育竞技事业在商业化操作中出现了很多不该有的问题。

三、提高我国体育竞技事业商业化操作水平的建议

(一)重新定位政府在体育竞技事业中的地位

政府要制定严格的体育竞技管控制度,要尽量放权,实现经济体育商业化操作模式为主的新的管理理念。简言之,政府在体育竞技事业中的地位要重新界定,他们应当主要扮演体育竞技事业发展中的监督者,而不是直接参与者。尤其是在大型体育联赛中,政府更应该放手,实现市场化商业化操作,要切实改变以往对足球、篮球等体育赛事管理过多的现象。否则,中国足球、篮球等体育竞技项目的发展会始终在低水平徘徊。

(二)向发达国家学习,完善我国体育竞技的商业化操作模式

最快提高我国体育竞技商业化操作模式成熟的方式是向发达国家学习。西方体育竞技大国,尤其是美欧等国家成熟商业化模式可以为我们所学习借鉴。这样不但会减少我国体育竞技商业化进程的时间,还会减少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当然我们在学习西方国家成功经验上,绝不是照搬照抄,应当立足中国体育竞技发展的国情,有选择的借鉴,如学习美国职业联赛“NBA”的成功经验,要把它和中国篮球联赛的实际结合,创立出中国篮球联赛的运营模式。

(三)与体育院校联合,专门培养体育竞技商业化人才

体育商业人才匮乏的短板问题,解决的措施有两条:一是大量引进国外体育竞技的商业化人才;二是自己培养人才。前者见效快,但只是治标之策,后者见效慢,但却是长久之计。我国在培养体育竞技商业化人才的过程中,在引进相关人才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人才的培育体系。与体育院校联合,设立相关专业,依据中国体育竞技商业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这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四)加强对体育竞技商业化过程的监督力度

对体育竞技商业化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要联合制定严格的惩处制度,必要时可以申请进行专项立法,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来规范体育竞技中的不法行为。只有加强对体育竞技商业化模式的运作中监督,才会促进我国体育竞技商业化合理健康的发展。

四、结语

我国体育竞技商业化操作中,已经取得较大成效。但是由于诸多现实的原因,我国体育竞技商业化操作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我国要想加快经济体育商业化进程,必须勇于面对现实的困难,提出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体育商业化的有序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玲玲.体育商业化浅析[N].让晒攀Ψ洞笱аПǎㄕ苎社会科学版),2014(01):4.

[2]黄晓春,黄莉.资本经营与体育的发展[N].广州体育学院报,2002(01): 2.

[3]陆启迪.目前国内体育营销存在的几点误区[J].时代金融,2006(05): 21―25.

[4]曾剑斌.体育商业化的成因、影响及其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研究,1999(04) .

[5]靳卓,李春硕.中美运动员商业代言活动管理对比研究[A]. 2010(第26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暨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0.

[6]田顺风.试论市场经济下高校体育商业化经营管理的模式[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2).

[7]刘转青,李保存,刘积德.现代冲突理论视角下的休闲体育商业化[J].菏泽学院学报,2011(05).

[8]赵永军,李继伟.体育商业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12).

篇6

关键词: 体教结合 体教融合 学训矛盾 竞技体育人才

体教结合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而构建的一种特殊模式。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校体教结合工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发展了近三十年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在实际发展中还有许多矛盾与困难,如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选拔与生源培养衔接不合理、学训矛盾突出等。

近年来,体教融合作为一种新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被一些学者关注。本文通过对体教结合模式中较突出的学训矛盾的分析,结合体教融合模式的自身内涵,探讨体教融合模式下的学训关系,旨在为新时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1.学训矛盾的现状

学训结合是体教结合模式下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一项基本要求,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学训始终是一对十分棘手的矛盾。在体教结合模式下,运动员进入高校后一般都学的是其他专业,运动员主要精力还在训练上。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高校为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采用以训练为主、学习为辅的管理体系,所学专业课程无法与正常学生同时完成,最后只能采取变通的方式给予学分,结果是运动员从事十几年的运动但不是自己所学专业,很难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所学专业不系统,造成最后就业时两头都顾不上的困境,择业十分困难。

在体教结合模式下,我国高校特招的运动员由于专业不对口、基础差,缺少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因此普遍存在发展片面、学历层次低、成材率低、出路不畅等的现象,这些现象凸显了学训之间的矛盾。学训之间的矛盾是我国体教结合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症结,尽管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过研究,提出一些改进的思路或建议,但直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2.学训矛盾分析

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体教结合模式,缓解了当时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些激化的矛盾,但并没有真正改变体育教育游离于大的教育环境之外的现状。在体教结合模式中,体育和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把对运动员的培养独立于教育系统之外,并过早地脱离科学文化教育。这种体、教“倒挂”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矛盾,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体教结合模式下有大量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除了一小部分会在体育领域继续工作外,大部分都会进入社会。受专业所限,这些进入社会的人绝大部分会从事与体育无关的职业。由于在校期间的学训矛盾,这些人的训练时间远大于学习时间,其专业知识储备较其他学生要小,因此无论在找工作还是未来的发展上,都有明显的劣势。这种体教分离,高投入,低产出,高淘汰率,是以牺牲成千上万的青少年的前途、学业为代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得不到良好的文化学习机会,大量的人才在中途被淘汰,这是体教结合模式下学训矛盾的产物。

在体教结合模式下,教育与体育是两个独立的客体,其对应的学与训被人为地分为两个独立的客体。因为片面强调训的重要性,把竞技体育人才狭隘地理解为竞技体育运动员,因此学与训的目标就产生根本差异,在相互结合的过程中,还要保持各自独有的特征,从而导致学与训的矛盾,这是体教结合模式下的必然产物。

3.体教融合模式的内涵

要提升我国的竞技运动水平,就需要竞技体育人才,竞技体育要赶超世界水平,就需要高素质的教练员、裁判员、体育管理人员、体育科研人员和智力型的优秀运动员。竞技体育人才是竞技运动水平提高的核心,而人才的需求方向是多样的,竞技水平的提高涉及方方面面,他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在竞技运动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包括比赛、训练、管理、组织、宣传、保障等多方面人才的统称,而不是单一的竞技体育运动员。

我们培养了大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这些人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全国冠军、世界冠军,但多年的耳濡目染,使这些人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教练员、裁判员、组织者、管理者、经纪人和体育科研人员等。但是在体教结合模式下,却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机会向这些方面发展,这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我们现在面临的困境就是体育专业人员缺乏坚实的学科基础,有心无力,这是体育脱离教育环境、自成体系发展的弊端。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员不懂体育,碰到体育问题,有力无心。所以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必须打破体、教之间的壁垒,完善和发展全方位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让这些人在训练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学习竞技体育训练、管理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既懂体育又具备坚实的理论根基,训练时才可能游刃有余。同时也可以弥补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匮乏的局面,让这些后备人才继续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更有效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同时也会解决一部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就业问题。

重新审视体育与教育的关系,让体育回归教育系统,这才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符合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和国际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思路,也正是体教融合模式的基本内涵和出发点。

4.体教融合下的学训关系

与体教结合不同,体教融合重新审视了体育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针对体教结合提出了新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其根本思想是教育与体育的统一而不是分离。教育部门具有文化教育、人才资源、学科门类等方面的优势,体育部门具有专业教练和训练经验的优势,两者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既能推动学校体育的普及,又有利于全方位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体教融合是充分发挥体育和教育两个体系优势的科学方法,弄清体育和教育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塑造的关系,实现体育和教育的有效融合,无疑是我国全面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

体教融合模式把教育与体育重新整合在一起,认为体育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学与训不是分离的,要将两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个整体,学习是为训练服务,训练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学与训的目标是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服务的,而不单纯是为竞技体育运动员服务。体教融合模式下的新型学训关系,将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5.结语

篇7

1.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外延和内涵。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一种体育体制,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从属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为满足竞技体育发展的内在需求而确立起来的。因此,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本质是国家为发展竞技体育所采用的组织管理体制,即在特定时期和资源约束双重背景下,政府出于某种政治、经济或文化的优先需要,以国家利益的名义,运用各种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集中调配资源用于发展竞技体育的组织方式和运行体系。

2.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在特定社会时期形成,并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建国初期,中国体育深受苏联等东欧国家的影响,于1952年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将体育总会和国防体育俱乐部一同纳入管理之中。1956年开始在全国建立青少年体校,形成了竞技体育专业化的萌芽,此时“举国体制”开始孕育。

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业余体校、运动技术学校、优秀运动队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建立,运动员、教练员等级制度的完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确立,以及运动队“三不怕、五过硬”作风的形成,构建了“举国体制”的基本框架。

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随着国家一系列的倾向竞技体育的政策出台,“举国体制”走向成熟,从80年代开始发挥威力。在82年第九届亚运会上击败日本、韩国等当时亚洲竞技体育强国。

1998年,国家体委改名为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这就基本确立了当今乃至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模型,也即新举国体制。它既希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不排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并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来鼓励引导和调控社会和市场的自主和自治,并最终形成政府主导、社会自治、市场自主三者之间的协调运转和有机融合协调。

二、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历史地位

1.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历史功绩和作用。纵观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在特定时期,尤其是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举国体制”对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功不可没。首先,它使我国竞技体育在国力尚不强大的情况下,迅速确立了在亚洲和世界的领先地位。这对于一个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没有先例的。据统计。1959~1977年之间,我国运动员获世界冠军26个;1956~1977年之间,创世界记录174次。体育设施有了一定规模,人才形成了梯队。在不少项目上我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如乒乓球;第二,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提高了我国的威望;第三,我国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跻身世界竞技体育前列,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这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了现代民族精神的形成。

“举国体制”对中国竞技体育取得巨大进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保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制定与实施。

第二,有利于优化整合全国的体育资源,集中全国体育界的聪明才智,合理进行运动项目布局,保证竞技体育目标的实现。

第三,利于统一奥运战略目标,理顺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的各种关系,理顺训练与竞赛的各种关系,理顺训练体系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第四,易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全国最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参加奥运会等世界大型比赛。

第五,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条件下,可以集中优势,保证重点,取得突破。

2.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开发的市场手段对“举国体制”的原有实现手段形成了冲击,“举国体制”作为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其封闭、单一和僵化的运行手段与其外部环境间产生了严重的摩擦,甚至影响了“举国体制”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低下。“举国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之所以有效就是在于这个系统是闭合的系统,体育部门管理协调的难度不大,系统运行的效率高。但是这个优势在新的形势下其效益呈现递减的趋势。主要因为在实践中“举国体制”实质上表现为体育系统制、体育总局制、项目中心制。中央和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和体育事业部门及体育社团之间思想不统一,目标不尽相同,价值取向各异,利益矛盾突出,造成整个系统向心力、凝聚力下降,缺乏在国家这个大系统层面上整合资源的做法和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制运行的效率和效益。

第二,职能转变不到位。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体制创新目标不明确,各权利部门责权不清。以项目管理中心为例,体育行政部门对项目管理权恋恋不舍,从而使项目管理中心应有的管理权不能完全到位,出现了项目管理中心“两张面孔”、“两种行为”的现象,其实质是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行为方式的部分“复辟”,阻滞了体育社会化的进程。

第三,项目结构性矛盾突出。相对均衡的金牌项目布局是竞技体育大国实力结构的重要特征。世界竞技体育大国的金牌广泛分布于12―15个运动大项上,几乎涉及所有的项群,而我国在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相对集中在较少的运动项目上,而且优势项目潜力几乎挖尽,弱势项目越来越弱,社会关注的集体项目整体滑坡,暴露出明显的结构性矛盾。

第四,大众体育、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失调。计划经济时代形成“举国体制”主要是通过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竞技体育项目上,争取在国际赛场上多拿奖牌,提高国际地位。目前,由于受原有思想的影响,过多的强调它的政治功能,偏重于竞技体育,结果造成大众体育、学校体育资金短缺,疏于指导和管理,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社会化程度低,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由于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学校体育发展失调,竞技体育的发展失去了基石,阻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五,阻碍了体育产业化的发展。“举国体制”从一个方面来讲,是我国体育领域政府作用强大的表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举国体制的作用下,一些不可回避的产权矛盾产生。一方面,诸如姚明肖像权官司、田亮事件的出现。追其原因,是由于运动员的培养机制造成产权不明晰,在收益分配上增添政府这一分配主体,导致矛盾的产生;另一方面,一些赛事的产权也不明晰,中超联赛等国内联赛的产权所属不清,对商业化运作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遵循体育发展规律,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

1.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趋势。世界各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性质、内容与结构不尽相同,但归结起来,主要类型有三种:政府管理型或国家管理型、社会管理型、政府与社会结合管理型。三种类型的体育管理体制有各自的特点、区别和存在的缺陷。一个国家的体育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体制的反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体育实行政府与社会结合管理型的国家越来越多,即“结合型”是一种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国竞技体育运行模式一共有三种,即以社会指导和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模式、以政府行政干预为主的运行模式和以政府行政干预与社会组织干预相结合的运行模式。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分别从深层、中层和浅层三个层面共同影响竞技体育运行模式的选择。从社会的发展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竞技体育的运行模式应该是社会指导和市场调节为主的模式。

2.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建议。第一,现行的“举国体制”应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举国体制”不仅要考虑内存量的调整和优化,而且要考虑系统外增量的引入和匹配,把资源配置的范围拓展到全社会。根据发展目标,利用多种手段尤其是市场手段,坚持体育产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努力扩大竞技体育的社会基础,调动其他行业的积极性,走职业运动项目企业化和公益运动项目院校化的路子。为此,现行的“举国体制”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对系统外办体育的单位和个人要考虑给予系统内的待遇,甚至更优惠的待遇;清除壁垒,拓展资源整合的空间,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使体育真正成为全民族、全社会的公共事业;利用一切手段,鼓励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办体育,尤其是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最大限度地扩大事业规模,改善体育事业结构,举全国之力来完成国家任务。

第二,理顺各方关系,明确政府职责。政府要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的阶段和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程度,发挥主导作用,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体育系统和非体育系统的关系、体育行政部门和体育事业单位及体育社团的关系,倡导大局意识,兼顾各方利益,努力形成“统而不死,活而不乱,规范有序,各得其所”的良好局面,积极引导社会成为办体育的主体。政府的职责主要转到以下几方面:

(1)持续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

(2)体育政策的制订;

(3)体育政策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体育政策、造成体育资源低效或无效使用的社会团体及违背公平竞争、侵害他人权益的体育市场主体进行处罚。

第三,对奥运项目合理布局,确保优势,加强重点。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们取得了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金牌总数世界第二,奖牌总数世界第三的历史最好成绩。这也是“举国体制”成效的表现。但从中也看到了我们的优势项目如体操、跳水、乒乓球等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在重点工程“119”项目上取得了4枚奖牌,虽然有重大突破,但比起第一集团,仍然有较大差距。2008年奥运会我们要想取得更好成绩,除了确保优势项目外,要继续发展潜优势项目使其成为优势项目,还要进一步加强“119”工程,争取多点开花,多拿奖牌。这样,我国才能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真正地跨入第一集团。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 发展 模式 新趋势

一、信息技术成为竞技体育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一)信息化管理是体育竞赛将是未来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逐渐实现了体育管理的信息现代化,使体育管理发展由不科学的低效率的向科学的、高效率的线路发展。利用电脑的信息数据技术进行出纳、统一招生、财务取向、运动员生理指标、运动员信息等管理,可以大大改善各个工作单位的工作效率,使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从繁琐的单调工作中解放出来。体育场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高了比赛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比赛成绩处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使人们能及时查询和了解比赛成绩,掌握场上情况,并将随着高科技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体育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实现体育管理的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发展非常快速进入到体育的其他领域,全世界的大型的比赛均已经运用网络信息化来进行管理。比如赛事组织的日程的、赛事门票的价格、赛事结果信息的、 旅店酒店的预定、观光旅游周围的交通路线、比赛几天的天气情况等信息的提供都均通过信息网络为之提供。

(二)信息化在竞技体育训练为提高运动员成绩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分析运动员动作参数从而提高比赛成绩,利用技术的信息化进行更加合理高效率的进行训练。运动是一门人体科学,对人体运动的研究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大量的信息分析为基准。因此这些利用信息来提高比赛成绩将是未来体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如:1.信息技术能够精确监测运动员体能,使其更加合理训练达到训练的最高效率。还有对运动中的呼吸频率、心跳次数等生理现象进行监测,通过信息技术计算出运动训练最大强度,在进行合理校正,从而进行高效的训练。体能监控是一个慢期的研究过程,利用于信息技术可以使体能监测准确化,对运动训练的进行科学分析。2.利用信息让运动技术分析更加准确。人不能准确地分辨出体操或跳水运动员在转体时的转数和判断出某运动员的“脚落地时向前几厘米的失误动作”这个细小的差别,只有电脑信息处理系统可以做到,它可以对对运动动作分析,来分辨运动员动作的缺陷来进行改善。

二、高科技发展把体育分化成竞技体育和大众娱乐性体育

(一) 高科技对竞技体育的各个方面以及给体育发展的未来展望

新科技的推陈出新,从而使其与竞技体育紧紧联系结合起来,成为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利用与科技紧密联系的特点,大大提升了竞技比赛选手的竞技成绩。近年来,新的技术带来的成果融入到职业的比赛的设备当中去—如像菲尔普斯的鲨鱼皮材料的游泳衣、舒适耐磨减小化阻力的跑鞋, 碳纤维制造的自行车,二氧化硅纤维的高低杠、延展度和韧度良好的撑杆等一些更加优质高科技的制造体育设备材料,随着最新的科技应用到竞技体育比赛当中性,大大提高了体育比赛对于运动员的安全系数,尽最大可能的令竞技选手做出更加具有难度的姿势;还有F1方程式运动员头上戴的比赛用帽都具有缓解气垫的防护手段,大大缩小了开车时与其他赛车摩擦时的损害程度,从而降低了出现意外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基于物理学和动力学原理为提高奔跑速度而研制的七钉专业运动鞋等,另外起跑监视系统或电子起跑判罚器、按照国际田联的要求;因此科技为了提高运动员成技对竞技体育各个领域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大众娱乐性体育更加依托于科技发展成为未来发展新趋势

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把大众娱乐型体育的形式分化出来,使其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强调与大自然的接触和放松自我寻找自我,像蹦极、野外求生、真人CS、野外旅游、野外求生等为其提供了专业的服装和设备,这是从打口袋、跳皮筋、弹玻璃球等一些传统的民间娱乐性体育模式转化为更依托现代高科技娱乐性体育模式。让老百姓在享受锻炼的同时陶冶了情操,也体现了体育自身的宗旨含义。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提高,锻炼养生越来越得到现代人的关注更加注重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陈雪燕,赵莹,王希柳.科技体育和生态体育——未来体育发展新模式[J].山东体育科技,2002.2

[2]李凤华,王琰.竞技体育与信息技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4

[3]徐少锦.科技伦理学[M].山东:山东出版社,1992

篇9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可持续发展 路径选择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不是以时间序列内所达到的成绩或获得的奖牌数作为衡量其发展路径是否为可持续发展,也不是发展过程中某一个因素的简单改变就能使发展结果产生质的变化,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完善各种因素后,各种因素对于发展结果所产生的叠加效应,它是1+12的效应,是以长远的目光看待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是长期的、健康的发展模式。

1.可持续发展理论溯源

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是上个世纪70年代由欧美一些经济学家组成的“新经济学”研究会(TOES)[1]。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2]1987 年,由原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向 42 届联大“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了一份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中首次明确地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该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中的“可持续”是对“发展”的一种限制性规定,是对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效应”和“失控”的一种约束。[3]至1992年,“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巴西召开,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以正式形成。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解读

可持续发展理论所指向的是积极的一面,无论“发展”速度、“发展”程度如何,“可持续发展”在整体上都应该是不断前进的,其最终目的不是限制现行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而是更好地发展,更健康地发展,即:使人类永久生存和发展下去。但是,可持续发展的成果得以体现的基础是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发展的方法、手段、过程,其并没有改变“发展”这一终极目的。下面笔者以模型的方式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

B

A1 A2

A1:现行发展水平

A2:可持续发展后的发展水平(各种积极因素产生的叠加效应)

B:可持续发展方式(各种因素的叠加)

四种可能的变化现象:

现象1的解释:按照现行发展方式,在一定时间序列内,发展水平会成正增长趋势;而运用可持续发展方式,在一定时间序列内,发展水平将出现负增长趋势。

现象2的解释:按照现行发展方式,在一定时间序列内,发展水平会成正增长趋势;而运用可持续发展方式,在一定时间序列内,发展水平也将出现正增长趋势。

现象3的解释:按照现行发展方式,在一定时间序列内,发展水平会成负增长趋势;而运用可持续发展方式,在一定时间序列内,发展水平也将出现负增长趋势。

现象4的解释:按照现行发展方式,在一定时间序列内,发展水平会成负增长趋势;而运用可持续发展方式,在一定时间序列内,发展水平将出现正增长趋势。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理念、方法,其不能在短期内用定量的数据进行衡量,只能用定性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用时间加以证明。正如当今热点话题环保问题,在选取的有限的时间序列内,少伐树木不一定就能立刻使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等问题得到解决,但从长远角度看,这种效果终究会在未来的每一天得以体现。再如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上个世纪末期至本世纪初期,我国提出了经济发展由原来的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这种转变必将带来我国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经济发展成本的提升,但从长远看,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必将对我国生态环境、市场环境的改善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3.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的必然性

下面我们运用模型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在模型中,A1代表的是现行的发展水平,A2代表的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未来发展水平。目前,竞技体育管理模式一般分为三种,政府管理、社会管理、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而我国的举国体制是典型的政府管理模式,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下,我国的竞技体育成绩辉煌,但如果从经济制度学理论视域进行思考的话,我国目前竞技体育所投入的与产出的效率并不高,甚至是低下,在集举全国之力办竞技体育这一指导思想下,投入经济成本的提高、人力物力的浪费有目共睹,再看社会管理模式下的其他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以美国为例,历届奥运会美国的金牌数、奖牌数总是位列前茅,其金牌投入的成本非常之低,如果把“举国体制”与社会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很明显,社会管理模式对于竞技体育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当然,如果对竞技体育管理模式进行转变,在转变过程中我国的竞技体育成绩可能会在一定时期内有所下滑,但市场经济下的竞技体育社会管理模式必将对我国竞技体育长远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也正是由于我国体育管理层面不敢、也不愿担负这种管理制度改革可能产生的短期负面效益的压力而不愿对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进行改革。我们再以竞技体育优秀人才的职业生涯进行比较分析,在西方很多国家,其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非常长,以NBA的篮球运动员来说,许多美国的优秀球员在40岁的时候还在进行着世界上最激烈的篮球运动,而我国却很难见到40岁的篮球运动员在赛场厮杀;再如菲尔普斯、琼斯等优秀运动员,他们能连续参加3届甚至更多届的奥运会,并且还能获得很好的成绩,而我国的田径、游泳等许多优秀运动员却只能昙花一现,因为伤病等原因早早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究其原因,我国许多教练员对于优秀运动员培养的“拔苗助长”方式是导致运动员易受伤害的主要原因。而这种拔苗助长的训练方法很明显不是可持续性的培养方式,是一种杀鸡取卵、饮鸩止渴的培养方式。

因此,在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各个因素发展的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国竞技体育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周穗明.西方社会科学中发展观的新变化[J].国外理论动态,1994,30.

篇10

摘 要 本文首先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从统一认识,明确高校竞技体育的定位及发展目标;进一步健全、统一高校竞技体育行业管理规范;组建实体机构,开展经营性活动,提高自我造血能力;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四大方面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竞技体育管理 体制 改革

竞技体育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具有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高校竞技体育能反映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是有效提升学校影响力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发展学校体育的有效策略之一。完善、健全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建设与发展,对发展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实践调查分析统计发现,当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高校竞技体育性质定位的问题;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目标模式的问题;高校竞技体育行业管理规章制度不甚健全,不完善,操作随意性大的问题;经费来源渠道少,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的问题等。

现阶段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正处在以政府管理为主,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协助管理的“政府社会型”阶段。这种状态与1998年以前政府直接管理、完全包办相比,是一种进步,而且是前进了一大步。终归教育部是把大学生单项运动竞赛的管理职能“让渡”出来了。高校竞技体育中终于有一块由社团性质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独立组织管理的“天地”。但是,由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秘书处依然还是教育部具有正司级规格的直属机构,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非营利性的体育社会组织,因此,现阶段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仍然深深地打着政府的烙印和行政管理方式的痕迹。具体表现为:组织目标政绩化、组织机构政府选择化、法人治理结构虚拟化、管理方式行政化、职能分散与垄断化、自成体系闭合化等六个基本特征。

二、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对策分析

(一)统一认识,明确高校竞技体育的定位及发展目标

高校开展竞技体育,本身就是一项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改革、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和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高等教育和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逐步深入,对高校竞技体育定位和发展目标的理解、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这对于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和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发展趋势,又符合高等教育和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随时研究、把握高校竞技体育在新时期的深刻内涵和承担的历史责任。当前,高校竞技体育既是国家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高校开展的竞技体育是创办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既要培养能够“为校争光”的竞技体育骨干人才,同时也要进行培养能够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为国争光”的顶尖运动员。

(二)进一步健全、统一高校竞技体育行业管理规范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行业管理规范,包括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制定、颁布的组织内部、行业管理的规章制度。

所谓健全,指我们的管理法规还有许多不严密、有疏漏的地方,比如学习与学籍管理标准不统一、不严密,缺少有关监事会制度的问题等。应根据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前瞻性需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做法,予以弥补与完善。

所谓统一,指高校竞技体育的业务管理,涉及到政府教育、体育主管部门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三个方面。比如运动员注册、参赛资格问题,单靠任何一、两个部门的工作,都无法做到真正的严格、统一,只有三方联手、协调、配合,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进行统一、严格的追踪登记、注册管理,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三)组建实体机构,开展经营性活动,提高自我造血能力

开展经营性活动,是当今国际非营利组织主要经费来源之一,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也是国际非营利组织发展、壮大的趋势之一。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省级大学生体育协会应大力发展实体机构,包括事业性实体和经济性实体。积极建立服务类、咨询类、培训类的事业性实体机构;创造条件举办经济性实体,开发、生产具有大学生竞技体育特色的服装、标志物等产品。

(四)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加大对高校竞技体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竞赛水平,提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的社会公信力,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大学生”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吸引力,克服以往短视的做法,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帮助下,积极与个人、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长期资助、冠名赞助、聘请企业联合推广运作等方式,形成稳定、长期的经济支持,解决大学生竞赛与活动经费不足的困难,提高大学生竞技体育的社会化、市场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宋爽.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J].科技展望.2014(1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