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企业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02 16:5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搭建企业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搭建企业文化建设

篇1

关键词::企业文化;现化银行;核心理念

中图分类号:F830.3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4392(2007)01-0019-03

一、增强发展动力,加快业务有效发展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内聚人心,外树形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永续的发展动力。

(一)牢固树立发展观念

加大农业发展银行核心理念的学习宣传力度,准确把握核心理念的基本要求,以此来统一全行上下的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有效发展”的观念,营造聚精会神抓业务,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人文环境,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作用。

(二)大力开拓业务经营

紧紧抓住业务领域不断拓宽,支农功能逐步完善的大好时机,加快推进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快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千方百计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要充分利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先行先试的有利时机,积极采取措施,努力争取优惠政策,大力拓展新业务。积极营销黄金客户,及时投放商业性贷款,增加贷款总量。要拓宽吸引资金渠道,积极组织低成本资金,壮大自有资金力量,降低资金成本。要组织扩大保险等中间业务,试办国际结算业务,不断增加服务功能,拓宽经营领域,积极支持“三农”。

(三)积极防范化解风险

防范化解风险是提高效益的前提。要适应形势的变化要求,不断健全内控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努力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把防范风险贯穿到贷款营销和管理的全过程。要认真坚持贷款条件,严格贷款的调查、审查、审议和审批,注意搞好抵押担保,强化精细化管理,全力防控新增贷款风险,确保贷款的效益安全。要采取行政、法律等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努力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全面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四)努力提高经营效益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根据人力、财务状况、业务发展和资产占用实际,努力搞好各类资源的整合配置,充分发挥作用,积极促进业务发展和经营效益的提高。二是加强经济核算。按照商业化运作机制,以效益为核心,加强核算,搞好政策性和商业性业务分类管理。努力降低财务成本,大力增收节支,提高盈利水平。三是完善考核机制。不断健全以效益为核心的激励考核机制,加强对业务经营效益的考核管理。完善目标管理和岗位职责考核,个人薪酬与岗位和绩效挂钩,激励约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培育和谐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凝聚人心,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一个生机勃勃的企业内部环境必然是团结和谐的。农业发展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魂,大力培育和谐文化氛围,创造融洽的企业环境,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

(一)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重视人的价值,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开发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积极培育人。建立学习制度和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和锻炼培养,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二要合理使用人。公平公正,为员工展示才华搭建竞争平台,营造释放人才潜能、创造价值的环境。人尽其才,量才使用,各尽其所,发挥特长,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三是尊重关心人。建设以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合理需求的人本文化。做到既关心员工工作情况和政治上的进步,又关心生活和福利待遇,坚持为员工办实事,竭尽全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力求在企业内营造一种关怀、体贴、和谐、温暖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营造民主氛围

进一步树立民主意识,加强民主建设。通过切实有效的形式,组织职工群众在涉及本行重大决策、经营管理以及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上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效地推动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一是认真开好职代会。按要求落实职权,规范程序,讲求实效,不但要注重表面形式,更重要的是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让职工真正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做到有事可议,有权可使,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积极推行行务公开。认真落实行务公开制度,凡需要公开的事项都要向职工群众公开,努力疏通信息渠道,扩大知情权;努力扩展参与渠道,深化参与权;努力构建公开渠道,强化监督权。三是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围绕我行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组织员工深入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为我行改革发展献计献策,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三)保持稳定团结

只有稳定团结才能有效发展,创造效益。要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努力激发全体员工的集团精神,激发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忠诚和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集体意识。大力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公共道德和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工作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形成“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绩优”的局面。

(四)活跃文化生活

因地制宜创建文化阵地,建设图书室、健身房、台球、乒乓球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大力开展员工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员工生活,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创造和谐工作环境,使广大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为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三、塑造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银行业的营业环境、员工行为、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至关重要,决定其生存发展。农业发展银行只有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增加社会信誉度,提高企业竞争力,更好实现快速有效可持续发展。

(一)塑造优良的环境

要统一视觉形象,优化工作环境。按照总行要求,切实做好视觉形象规范工作,严格执行《VI手册》标准,统一规范使用标志行名标准组合,统一办公事务、广告宣传和礼仪荣誉等类用品的制作,维护我行视觉形象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要根据农业发展银行实际,切实加强行容行貌及营业办公环境建设,努力争取做到营业场所布局统一,环境整洁舒适,干净整齐,安全保障有力,有良好的办公环境、基本的学习活动场所和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农业发展银行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中的形象。

(二)培育优秀的员工

一是规范员工着装。要明确要求,统一规范着装,特别是窗口营业人员必须统一整齐,外勤和其他员工也都应规范着装,仪表整洁,朴实大方,树立农业发展银行员工的良好形象。二是规范文明用语。针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工作实际,制定规范的文明用语,无论是窗口营业、客户营销,还是日常接待等工作,都要使用文明用语,讲究礼貌,做到主动、热情、周到、文明礼貌待客、优质高效服务。三是规范职业行为。加强制度、行为文化和专业文化建设,把贯彻落实总、分行下发的各项制度办法作为制度文化的主要内容,认真学习执行好,建立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的约束机制。要拓展深层文化,制定员工行为规范和行为守则,严格行为方式、工作程序和劳动纪律等,使员工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与农业发展银行的实际很好结合起来,体现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范的职业行为。

篇2

各位同志: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主要是贯彻落实上级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安排部署××××××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2007年是上级公司企业文化推进年,××××××机关作为企业文化的试点单位,根据××*目前情况,编制了××*机关《企业文化试点推进实施方案》,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员工学习,并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企业文化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优劣之分,也因为企业文化优劣的不同以及对企业的作用的不同而在导致和影响企业之间发展效果的不同,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的、潜移默化的,我们需要建设的是:能奠基、推动和引导企业朝着成功的道路发展、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先进的企业文化,保持、宏扬对我们企业发展有利的企业文化、扬弃那些不适应社会进步的不良文化、抵御社会上一些对我们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有负面影响的文化。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它的背后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是文化营销,一个是文化管理,综合到一起就是:成功的企业,它背后一定有成熟和优良的企业文化,它一定是依靠有效建设企业文化来推动企业走向成功、不断成功的。而我们也是要追求卓越的,所以我们也必须建设好我们的文化。

二、认清形势,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更新观念,提高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建设企业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第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特大型企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肩负着神圣使命和重要责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支柱作用。加快企业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上级公司最近下发的《“企业文化推进年”工作安排》中提出,促进公司理念、行为准则深入到员工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探索文化管理与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新形式,初步建立企业文化管理体系。××××××作为全公司企业文化的试点单位,当前,已进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建设积极向上、凝聚人心的“××*文化”,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员工进行二次创业,需要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树立团结奋斗的共同愿景。因此,如何总结提炼概括新时期的“企业文化”,是推动××××××持续有效发展、建设和谐环境的重大问题。

第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促进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需要。今年改制工作是××××××重点工作之一,改制既是对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深刻调整,也是对现有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先进企业文化,促使员工解放思想,树立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新观念,理解改革,支持改革。经过几年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改革的任务依然繁重。深化改革,不仅需要整合优化企业资产,提升企业有形资产的质量,而且需要做好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促进优势互补,搞好企业文化的平稳对接。因此,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如何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价值观念、企业道德等方面的研究,是凝聚员工队伍,维护企业稳定的重大问题,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为××*的发展稳定创造和谐的环境。

第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落实××××××工作思路的战略举措。当前,我们的奋斗目标已经确定,立足¥¥¥××*配套,稳固民用市场,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努力奋斗,所做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关键的一条是大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具有凝聚群体力量,塑造公司形象,强化企业管理,提高员工素质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生产经营,具有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因此,在公司全面提升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时期,如何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是促进公司持续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必然选择。企业健康发展,需要先进文化的有力支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实施市场化经营。几年以来的努力,××××××的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市场竞争激烈、降本减费难度大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干部员工的思想观念还需进一步转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品牌形象亟需有新的提升。因此,统一员工思想,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的信心,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是关系公司生存和发展质量的重大问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改善环境,增强实力,树立良好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赢造内部良好的沟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根据××××××的实际情况,编制了企业文化实施方案,并确定“有效沟通”为××*机关企业文化试点工作的活动主题,强化管理者与部属的沟通,员工与管理者的沟通,提高沟通与协作的技巧,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在最近公司下发的员工行为准则中就如何沟通进行了阐述:在进行一项工作之前,无论是接受上级指示、同事间的工作交接,都应当有“确认内容”这个环节,并弄清楚哪些事情自已可以直接决定,哪些事情需要向上级请示后决定,哪些事情是汇报后由上级决定。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多保持和其他部门的沟通,避免因信息滞后造成重复工作。在每一步骤工作完成后,及时向上级汇报。尤其是有坏消息的时候,一定不要自作主张,欺瞒情况,而要尽早汇报。如果对工作的具体内容、时间安排和经费预算等重大问题有疑问,要迅速向上级提出,以免出现误差或造成损失。在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主动向他人提出请求,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尽己所能提供帮助。

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正是这种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却又常常被人们忽视。没有沟通,就没有成功的企业,最终导致大家也都不能在这里工作。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文化可以使所有员工真实地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和绩效。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管理,既可以使管理层工作更加轻松,也可以使普通员工大幅度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战略意义上重视沟通!

篇3

一、公交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公交企业文化是公交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公交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的特性,是公交企业的灵魂,它是构成公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公交公交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曾经说过,不具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是不可能战胜敌人的。这个道理对于公交企业也是一样,没有文化的公交企业,是愚蠢的公交企业,而愚蠢的公交企业是不能在竞争中获胜。

公交企业文化是公交企业未来的竞争力。要更进一步推动公交企业的发展,要真正成为一流的公交企业,这就要借助公交企业文化的强大的推动力。世界上成功的公司企业必然都会有强大、先进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企业没有卓越的价值观、企业的文化精神和企业的哲学信仰,再高明再宏伟的企业经营目标都无法实现。再看世界上一些遭受了挫折、甚至破产的著名的企业,问题大都出在企业文化构建上面。在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公交企业迫切地需要提升本企业的内部文化的凝聚力和外部产业的竞争力,以此来谋求在新形势下不断地发展壮大。为了现这一目标,公交企业必须进行系统的完善或者变革,而要变革的关键或者核心就是要充分发挥公交企业的文化力量,全面提升公交企业的竞争力,使公交企业始终立于激烈竞争的不败之地。

第二,公交企业文化可以增强公交企业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斗志。

优秀的公交企业的相关文化为本企业员工提供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有利于员工陶冶自身情操、愉悦身心等,能够营造出企业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高尚的人文环境。公交企业内各式各样文娱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丰富员工的业余精神生活,加强员工之间的友谊联系、沟通合作以及团队意识;公交企业的激励体系,分别从物质、文化和个人价值这三个方面对本企业员工进行了激励,激励着员工不断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和建功立业的信心和昂扬的斗志;各种培训、学习也使员工丰富了自身知识,增长了才干,完善了自身的素质,让他们能更好的在公交单位中实现个人的价值,为公司,为个人创造更大的财富。员工在公交企业良好的文化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在本职岗位上尽其所能,积极进取,在其位而谋其政,这样就有利于企业形成一个和谐,高尚,完整,积极的生活和工作的局面,公司一旦有这样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就能更好地适应日益变化的新知识经济形势,使公交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起来。

第三,公交企业文化对员工存在着内在的约束力。

公交企业文化就是公交企业人的文化,即属于思想范畴,属于人的价值理念,这种思想道德和价值理念属于是同一种范畴的。公交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道德一样,都是一种价值理念的内在体现,也都是一种内在得约束,即人们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的约束,因而都是对外在的约束的一种补充。经营公交企业首先要依靠公交企业的制度,但制度相比企业发展总是落后的,总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文化制度也会有失效的时候,所以一旦公交企业的文化制度失效,依靠什么来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这就要靠公交企业文化来进行约束,靠公交企业的价值观来进行约束,使员工不犯或者少犯相关的错误。公交企业文化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交企业员工的相关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从而对公交企业员工保持积极健康心态,追求强大精神世界有引导的作用。

事实上也是如此的,公交企业一旦发展壮大起来后,仅仅依靠权力和制度来管理公交企业的相关工作有时候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这就需要有一种企业制度以外的力量来帮助实施管理公交企业的相关工作,从而引导或约束员工的行为,这个力量是不能受权力的强迫的,没有威严的威慑的,没有物质的引诱的,这种力量应该能和企业员工发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和引导的,与员工的思想吻合的,使员工时时刻刻处于自我约束中而不出轨,这种力量就是公交企业中的文化感染力。

第四,公交企业文化可以提高公交企业的经济效益。

公交企业文化的属性决定了它是一项高级意义上的管理职能,它的最终的绩效应该体现在公交企业期末的经营业绩上。公交企业不断强化自身的文化建设,有利于进一步规划企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当今知识经济不断深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也在不断深入,我们必须要将强文化软实力的开发,打造属于企业自身的文化力量,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从而将自身的企业文化招牌做的更大。

经济效益的衡量不能仅仅体现在收益上,应该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以全面的角度进行衡量。我们不能仅仅考虑自身的发展现状,还应该结合历史,结合环境的变化,做一个综合的审视,这样的经济效益才是最长久的,涸泽而渔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坚持以文化建设为中心打造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链条。

二、公交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是一种文化,应该以人为载体,人是文化的生成和承载的第一要素。企业文化中的人不仅仅包括企业家、管理者,也包括了企业的所有职工。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强调对人的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企业团体的意识的形成,首先是企业的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有一致的奋斗理念,才能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整体。

第二,表里一致。

企业文化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但它也又要通过企业中职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这就容易形成表里不一致这样的现象。建设企业文化首先必须从职工思想观念开始入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哲学理念,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企业的精神和企业的形象,不要搞形式主义,要言行不一。形式主义的做法不仅不能建设企业文化,而且是对企业文化的概念的扭曲。

第三,注重个性。

个性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而又常见的特征。文化本来就是形成于本身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每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融入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而且一旦被顾客所公认,才能在企业竞争之林中独树一帜,具有优势。

第四,重视经济性。

企业本质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文化就应该是一个微观经济组织文化,应该具有经济性。所谓企业的经济性,是指企业的文化必须为企业的经济活动而服务,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经济的效益,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前面讨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所有内容中,虽然没有涉及“经济”这两个字,但建设和实施的这些内容,最终的目的都不会离开企业本身经济目标的实现和谋求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文化的建设实际是一个企业战略的问题,称文化战略。

第五,继承传统。

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没有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把直接遇到的从过去传承下来的条件下来创造。”(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的第603页)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是这样,它应该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增值的开发,否则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增值开发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相关借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本、平等、务实的思想等也都是值得增值的开发内容。中国的民本思想自古以来就相当地强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专制的行为。社会主义的企业中,劳动者才是企业的主人,所以企业文化的建设自然要以民本思想为重要的根本的思想来源,并且通过这些思想的开发和利用,使职工群众能够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地去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中华民族坚持人的平等,认为“人皆为尧舜”,这就正是过去中国的革命的思想基础。这样的思想的增值开发用于企业的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职工提供平等去竞争的机会,有利于进行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工作机制的实施。务实的精神要求人们要实事求是、低调谦和、不骄不躁、积极进取、奋发图强。这样的精神如果能够发扬光大,必将能够形成创新、刻苦、进取的企业精神。

三、公交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第一,加强服务意识,培养服务精神。

公交企业也是企业,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在企业中,顾客就是上帝,所以必须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加强服务业务的培训,光有服务意识是不够的,还要有能够去服务的素质,所以,必须加强素质的锻炼,财务定期培训和考核的方法,对员工人员素质进行检测。规范企业员工的服务工作,做到不卑不亢,更好的为顾客服务,提倡微笑服务,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公交作为与大众息息相关的工具,服务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亲和力,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更加向心力。

篇4

面对当前社会纷繁的复杂利益格局、价值观乱象、网络环境和各种生存压力与诱惑,那么如何结合公司的安排和部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创建一个优秀的团队打好基础、创造条件呢?企业文化建设为我们适应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解决面临当前困惑、企业持续发展指明了光辉道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之付出智慧与心血。

首先,要在领导班子中形成共识,身体力行践行这一理念。讲学习是首要任务,班长要组织大家学习政治理论、科学技术、社会人文、现代管理、健康心理知识等,认真钻研生产经营业务知识,组织开展讨论和分析,确立正确的价值体系,特别是要跟上当今世界最前沿科学理念等,始终保持着自己适应并更新知识结构,为我们分析当前实际情况和现场问题提供指导和建议,将历史与现在、将来有机结合,调整好自我心态与健康,始终保持昂扬的生活斗志与生活情趣,真正实现五种引领能力的培养与落实,具有先进的时代思想和分析素质是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更为我们在团队中建设优秀的文化奠定思想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生活中,无论分析解决任何问题,我们的分析判断和执行才是最为强有力的,提出的措施才是正确有效的。

其次是要建立公开透明的文化传播与建设机制,带领大家一起来群策群力推动文化建设活动。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是就是要围绕企业中心任务传播思想、引领价值、凝聚队伍、创造效益。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个班子、一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员工的共同意识和行为,集中大家智慧共同创建、维护、发展才是正确方向。如何做到方式机制适应当前形势需要和社会需要,符合世情、国情、社情、企情,促进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和谐发展,是我们起初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中,充分认识到当今世界网络快速发展、民众自主意识强烈,建立公开、公平、透明的引导、传播、交流、分享信息的机制,创新交流方式,是符合时代潮流和规律的。

篇5

摘 要 企业文化“五统一”①和“三集五大” 体系建设②,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两个一流”③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是公司自身发展的诉求,通过组织、普及、工程落地及调研,不断实践、不断推进。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实践 推进 建设

近期,公司正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依照“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企业文化专业成效评估工作的要求,开展“企业文化认知认同率”和“五统一”企业文化建设全覆盖的评估。

一、组织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成立领导小组。为确保企业文化“五统一”建设工作有效融入企业的各项工作,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公司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总经理担任副组长,公司班子成员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二级公司党政领导担任组员,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协同、二级公司积极投入、公司员工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建立工作机制。公司将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作为公司年度工作的重点,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事项;审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行为准则、管理制度等重要规定性文件;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等重要活动;组织实施企业文化落地工程、传播工程等工作。

设立日常机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工作机构设在公司党群工作部,负责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组织实施、协调落实,负责公司企业文化领导小组会议的筹备等相关工作。

二、宣传普及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推手

开展宣传动员。为认真做好“三集五大”宣贯工作,在公司召开的三届一次职代会上,邀请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领导为全体员工代表作“三集五大”工作动员;职代会后,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前往分管部门,与员工面对面进行“三集五大”工作的宣讲,使全体员工认识“三集五大”工作的重要性。

专业人员培训。为提升从事企业文化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围绕党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工作的规定,国家电网公司价值理念等相关工作标准以及业务知识等,组织公司从事企业文化工作人员参加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宣传和文化岗位人员调考工作。

实施普及教育。在公司全体员工中大力开展学习《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宣传手册》第一辑、第二辑,组织员工开展“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和“三集五大”基础知识培训,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五统一”要求,强化国家电网核心价值理念,提升企业文化“五统一”的普及率和知晓率。

组织竞赛提高。为强化国家电网核心价值理念和企业文化“五统一”入耳、入脑、入心,在公司员工中,组织开展企业文化普及测试活动。并在企业文化普及测试活动的基础上,以二级公司和职能部门为单位,举行竞赛活动,并将竞赛成绩列入二级公司和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三、“工程”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传播工程――“学习型组织”建设

活动目标。基于公司工程业务的工作性质,人员结构年龄分布不均,以及企业人才在数量上的制约性,公司坚持以“建设学习型组织、培育学习型员工”为主要方针,全面推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战略目标,推动学习型企业文化的营造。

主要任务。1.以加强自主学习为主线,大力推进员工书屋。持续开展“文化工程――品味书香”的系列读书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凝聚员工,提升企业整体素质。2.以优化人才结构为基础,人才当量适才而用。公司重视对企业内员工的学习培养,通过多种形式及内容的培训,达到人才素养和技能的同步提升,优化团队整体结构。3.以合理化建议为载体,积极打造参与性工作文化。在企业中积极鼓励员工发挥工作的积极性、沟通性及监督性,真正打造一支善于接受意见的、开放的、合作的企业团队,促使每位员工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发挥正能量,推动学习意识、互动意识企业氛围的全面提升。

实施步骤。延续“员工书屋”,奋发廉政从业。1.充分发挥读书活动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拓展读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选取优秀学习素材,以板报形式张贴,同步以看、听、讲等多渠道着手,教育广大员工特别是公司重点岗位人员,加强廉洁文化先进事迹和人物的学习,引导员工学习先进、洁身自爱、乐于奉献。2.每季添购一次新书。参考各大知名书网新书上架情况、最新时事形势及排行情况,根据公司自身书屋的图书类别体系,整理拟定新购图书目录,依照选择热门程度购置新书,丰富藏书种类与数量。3.组织员工参观一年一次的上海书展活动。借书展为引领城市阅读风尚的重要平台,积极为员工创造阅读论坛,知晓新书首发、作家签售、文化讲座、经营阅读等活动的参与机会。4.组织员工参加上海图书馆的公益讲座,通过多种知识面的讲座,从中学习感悟到更多的人生真谛,积累更多的学识修养,为员工知识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5.公司工程最精彩的画面、最亮丽的风采,都来自于施工一线。组织公司员工,捕捉工作中的精彩瞬间,并邀请专业老师,给予指导。

企业人才当量,提升培训手段。1.积极组织团队内训,以青年员工为主要培训对象,由各资深项目经理、工程师担任主讲,在内容上涵盖工程安装及技术标准、施工工艺标准等与工程密切相关的专业领域知识,来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2.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发展,根据各类人员的工作性质和素质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加强技术培训,为员工提供各类工程相关的岗位技能培训。

鼓励参与互动,加强能效监督。1.从精细化管理的范畴着手,以全新建立的内网系统PowerOn流程管控体系为助手,以第三方审价制度为标准,以规范招投标长效管理机制为依据,全方位的加强企业内部的流程管控、精细管理。2.以制度带动企业治理、以情凝聚员工团结,在企业内部打造一种参与性的工作文化,以开放、合作、鼓励的企业文化,积极提升员工的能动性。设置“员工信箱”,公开接受公司所有员工对公司及管理上的监督及合理化建议。3.在工作上严把安全和质量关,以学习提升技术、技术提升学习的互动性学习模式,争取在安全和技术上获得进一步突破,真正做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明施工、安全第一。

(二)落地工程――“安全文化”建设

活动目标。围绕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年度的工作部署,以“强化责任、夯实基础、防控风险、提升能力”为思路,以持续开展“安全年”和安全管理提升活动为主线,不断提升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不断推进安全培训和安全文化培育,确保公司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主要任务。1.不发生人身重伤及以上(含承包商企业人员)事故;2.不发生一般及以上设备事故;3.不发生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4.不发生机动车辆有责交通事故;5.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施工现场食物中毒事故;6.不发生违反治安管理和有社会严重影响的事件。

实施步骤。结合年度工作,突出季节性、阶段性,把握好节奏和重点,确保全面开展、均衡推进、持续深入。

部署阶段。制定“安全管理提升”活动工作方案和措施,全面启动活动的开展。公司所属二级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和计划,广泛动员,全员参与,形成声势。

春季阶段。结合春季安全大检查和“安全双月”活动,加大活动督导,加强作业安全管理,强化现场管控,确保现场作业安全有序。

度夏阶段。落实迎峰度夏各项措施,做好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应对高温天气和雷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考验,做好夏季高温和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各项安全工作及防台防汛工作。

秋季阶段。结合秋季安全大检查活动,进一步加大反违章的力度,强化现场的安全风险管控,加强现场安全检查频度,深化公司安全检查机制。提前落实作业现场的防寒防冻措施,做好冬季施工的安全准备工作。

度冬阶段。积极应对冬季雨雪冰冻、大雾等恶劣天气影响,有效组织突发事件和灾害天气应急处理。高度重视冬季施工现场的安全,全面防范人身、设备等事故的发生,落实冬季“五防”、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加大对施工现场、租赁(承租)房屋、办公场所、易燃易爆危险仓库等消防安全检查力度,全面排查整治电气火灾事故隐患。加大对物业管理、食品卫生、车辆等检查管理力度,确保一方平安。

总结阶段。梳理活动成效和创新成果,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交流,查找不足,把活动成效融入常态工作,健全安全工作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安全管理科学化水平。

四、调查研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向

进行问卷调查。组织开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及企业文化调研问卷活动,对公司管理干部、主管及专职围绕电力员工对“三集五大”体系及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等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科学统计,汇总员工主流认识和比较集中的情况,进行研究。

重视动态分析。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思想动态工作,围绕企业文化“五统一”的宣贯、“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针对员工思想的整体情况和主流思想、员工的热点情况,特别是突发事件、影响队伍稳定的重大情况,每月召开员工思想动态分析会议,特殊阶段每周召开会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途径,及采取的形式,并将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领导部门。

评估业绩成效。按照《“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企业文化专业成效评估手册》,认真回顾公司企业文化专业体系建设情况,并针对企业文化认知认同率和“五统一”企业文化建设全覆盖,进行专业打分,分析公司在该指标上,企业文化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以来的主要做法、变化情况及形成的原因,总结成效、凝聚亮点。

五、总结:

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建立而形成,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必须认真研究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并结合阶段性的工作重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持之以恒、长期推进,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

注释:

①企业文化“五统一”:统一价值理念、统一发展战略、统一企业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统一公司品牌。

篇6

企业文化宣传离不开平台和载体。各类形式多样的载体成为企业文化宣传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的兴起普及。也相应要求勘察设计企业传统的企业文化宣传方式发生变革。当传统与现代交织碰撞,如何统筹运营好众多宣传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因地制宜,更好地发挥宣传效力。对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宣传建设有着现实意义。面对新形势。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紧紧围绕生产管理,顺应院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积极发挥宣传工作外塑品牌、内聚人心的作用。通过打造院刊、展板、微信、微管网、管网、OA平台、LED等宣传阵地的全媒体一体化运作模式,构建了具有省院特色的“立体式”宣传格局,打开了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拓展宣传渠道,活跃传播形式,推动企业宣传中的媒介应用

新时期的企业文化宣传,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仅靠单一的传统媒体或新媒体,或者每个宣传平台“各自为政”将难以发挥宣传平台间的合力。从长远来看,构建完整的宣传网络,打造全系统的文化建设平台十分必要。近三年来。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通过综合运用报纸、展板、管网、微信、QA协同系统等媒介。积极发挥各类宣传平台和信息的作用,积极构建全媒体平台。一方面,对传统媒介加以充分利用。如院刊《建筑院讯》、官方网站等进行改版升级;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引入当下流行微信公众号、微官网等新的宣传方式。目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宣传平台共八个,包括院刊《建筑院讯》、楼道展板、展示厅、微信公众号、微官网、门户网站、OA办公系统、LED显示屏。宣传平台。对内对外,传统新锐,互为补充。

改造升级既有平台,加强内容转型

一是对院内唯一纸质刊物《建筑院讯》进行改版。2014年7月。针对该报版面小、内容单一、出刊时间不固定等问题启动改版。目前该报已由不定时出刊转变为每月一期,版面由单页扩大至4开。报纸内容从单一的新闻消息到开辟副刊。增设人物专访、专题报道、员工天地等专栏。随着报纸质量的提升,《建筑院讯》从对内发放,扩大至外送到全国省级以上勘察设计单位及相关企业。进一步提升了业内影响力,

二是更新楼道展板内容。楼道展板设置在职工日常办公场所周围。是展示企业文化的重要窗口。针对原展板内容滞后的问题,对展板内容进行实时更新。如2015年3月中旬,以“员工艺苑”为主题,在全院职工中开展内容征集活动。共收集来自16个部门的美术类、摄影类、手工类、书法类等作品共116幅。并筛选出代表作品33幅在楼道展板展出。止外,一楼大厅展板也针对性地推出“创先争优、做表率、比奉献”先进典型事迹、“两学一做”等专版。

三是对院门户网站进行改版。新设计的网站外观简洁大气,栏目设置突出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核心业务和技术实力。如品牌特色IM技术、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工程物探、案例展示(办公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酒店建筑、教育建筑等)。同时增设院刊PDF电子版,更科学合理,新的门户网站已上线运营近两年。

构建新媒体平台,加快移动终端宣传的发展

一是开通院微信公众号。2014年4月,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微信公众号(fjadi1953)正式开通上线。在每个工作日更新院最新动态。目前共有省院新闻、政策速递、媒体聚焦、员工天地等栏目。从开通至今,共完成微信更新600余期,用户关注数量逐步增加。并作为优质公众号运营者,获得原创声明功能和读者评论功能。二是制作院微官网。微官网是适应移动客户端浏览体验与交互性能要求的新一代网站。2014年11月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微管网正式上线,共设置七个板块,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契合移动终端时代的用户体验,进一步展现了良好品牌形象。

加强对不同宣传平台特性的探索,因地制宜

从媒体特性来分,企业文化宣传媒介可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目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宣传平台共八个,包括院刊《建筑院讯》、楼道展板、展示厅等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官网、门户网站、OA办公系统、LED显示屏等新媒体,大部分老牌勘察设计单位,都有一定的传统媒体建设基础。企业自办报纸、杂志等比较普遍。院刊《建筑院讯》创刊于1998年。至今已有17年,在职工中有一定影响力。应该说,在过往的企业文化宣传中,传统媒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受信息容量、时效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媒体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以报纸为例。因版面篇幅有限。只能选取最有新闻价值的、迎合大多数人阅读取向的信息。基于此,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刊在一定程度上压缩过时新闻,辅以人物专访、专题策划等时效性弱。可读性强的深度报道,弱化报刊不足,提升报纸的可读性。

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在传播上有着“信息互动双向、传播行为个性化、接收方式移动化、传播速度实时化”等特点,填补丁传统媒体在传播速度、互动上等的不足。更加丰富多样。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新媒体宣传网络,从PC终端延伸到移动终端,

“立体式、全时效”的沟通网络。使员工不论在院内办公还是出差在外,通过这些媒介,便可轻松了解院内的最新动态。2015年4月份以来,院在平台运营上,突出重点,有所侧重,针对微信公众号的高受众群,进行了内容改革。由原先的4条新闻/天。调整为1-2条/天,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另由原来的重分享转为重原创。在微信公号上呈现更多原创文章。

此外。在OA系统上专设了“在线论坛”,包含海阔天空、新闻宣传、开心一笑、学术会议、信息技术应用等不同板块。院内职工,都可以在相应的板块中通过发帖、跟帖、讨论等多种方式。就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分享交流。近三年。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积极活跃这一平台,不断分享职工摄影作品视频欣赏、新员工风采录等不同题材的内容。2016年,针对院停车场管理改革,院内职工在论坛上“建议微型车停车收费半价”,得到普遍关注,有较多的跟帖评论。这种双向传播、受众既能接受信息。又有公开发表意见的途径,便是新媒体优于传统媒体的其中一个特点。

从传播层次来看,勘察设计企业宣传载体大致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外部报社媒体等平台。二是上级单位/行业协会刊物、网站、杂志等。三是企业本级内部平台。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载体。在宣传信息的处理和报送上也各有不同。有所侧重。原则上企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上级重要领导来访调研新闻、符合政府当下积极推动的发展领域且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消息等应报送到第一、二层次的平台。而企业内部日常工作消息、常态性的新闻活动则重点在企业内部平台刊登。针对不同平台的需求,一则信息往往需要处理成多个版本,报送外部平台的稿件突出成果和影响,行文简洁。企业内部平台则采用更完整的叙事方法。对新闻中的细节有一定展开。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级主管单位,我院定期上报的参与规范编制、优秀项目获奖、大型项目中标、技术创新突破等较有分量的稿件会被到主管单位的宣传平台,同时择优逐级报送至福建省国资委、国务院国资委等上级平台,进一步提升新闻的传播度。2013年福建省建筑设计院在建工集团的投稿总分位列司属单位第6名,2014年第2名,2015年第1名,2016年第2名。此外,2016年院刊《建筑院讯》、官方网站分获中国建筑业协会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建筑行业信息传媒工作竞赛。全国建筑行业精品报纸、精品网站。这些成绩,也表明了我院对外稿件质量和报送时效的提升。

此外,与《国企管理》、《中国建设报》、《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相关媒体保持密切联系。互动频繁。多篇文章被选登上省、市媒体及国务院国资委等,传播力度大,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16年,总结企业阶段性发展成果的《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重新定位创新发展》一文被凤凰网、搜狐等多家主流媒体转载,进一步传播了我院转型发展成效。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做精品栏目,实现内容的丰富精致化

要及时做好宣传。必须对企业中的人、事、物进行深度发掘和深入采访,抓住企业发展重点,找准职工关注焦点,报道日常工作亮点。我院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十分注重挖掘单位发展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有正能量的故事。以消息通讯、人物专访、专题报道、原创散文、视频展示等方式。生动立体地层现院日常工作。近三年,院宣传资料丰富,宣传工作开展利,总稿件量约1300篇,涵盖各种作品,稿件类型上更加多样化,“省院人物”等精心打造一批栏目。突出专家优势和品牌积淀,使院宣传内容与各专业技术、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进一步凸显企业形象,

遵循新闻规律。用消息通讯及时报道院内动态

消息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报道形式。也是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目前通讯报道的主体。其特点是采写发稿迅速、及时。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在我院的消息报道中,既有如《我院通过福建省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我院开启新一轮事业改革》等企业发展中的大事。也有《福安东百广场”项目组参加图纸会审和施工现场查看》等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深度挖掘人物专访及专题报道,聚焦省院品牌发展

我院人物专访以院刊整版篇幅报道对企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在业内享有盛誉的设计师。《对生命尊严的坚守――院顾问总建筑师杨子伸的建筑人生》、《建筑是美的艺术――院顾问总建筑师陈政恩专访》等院顾问老总专访系列及

职工随笔类作品,是企业文化宣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它既是反映职工所思所想、展示其才华的集合体,也是企业要闻的有力补充。我院鼓励通讯员及职工创作散文、随笔、书法、摄影、视频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并积极创造机会,在不同平台上进行展示。院刊改版后,新增副刊。为员工原创小品提供展示阵地。在新员工入职之际,策划“新员工专版”;立足勘察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特点,策划“员工艺苑”展板。征集刊登水彩、钢笔画、书法、摄影等作品,展现建筑师、工程师们的爱好特长和人文雅趣;力推新媒体呈现方式,鼓励原创视频。在OA“在线论坛”等平台上播放职工摄影作品欣赏、建筑考察影集。

构建好“三个机制”,加强宣传工作制度化建设

制度是保障企业宣传持续有效开展的强有力推手。灵活有效的宣传平台、丰富多样的宣传内容,如果没有制度上的保障,宣传工作的跨越式发展终究只能是昙花一现。在宣传平台和内容逐步成熟的基础上,要健全完善制度,通过长期构建完善责任落实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和优化完善机制。确保企业宣传工作“有人干、有考核、有章法、有改进”。

着力构建“分级管理,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机制

2014年。我院组织编制了《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门户网站暂行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院门户网站的管理,确保内容的准确及时和网站的安全高效运行。此规定改变了以往由综合办公室统一进行信息编辑更新,工作量大、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现由相关部门按归口内容负责相应模块,从而明确了职责分工、分级管理及相互配合的要求,提高运作的有效性和及时。下一步。我院将在此基础上,加强宣传工作联动机制,制定《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分。进一步完善新闻线索报送制度、新闻报道审批制度、信息保密制度等,加强宣传工作牵头部门综合办和各部门的新闻联系,推动院新闻宣传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着力构建“标准清晰、奖惩分明”的考核激励机制,分解任务,量化管理

2014年宣传报道任务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院年度精神文明责任制考核范畴;2015年引入5%的权重,作为部门年度考核指标之一;2016年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各部门投稿指标。同时对宣传报道工作表现突出的部门及个人,通过通报表彰、年度通讯员奖励等方式,给予肯定,调动投稿积极性。除了纳入考核。在部门投稿指标的设定上,我院充分考虑部门实际,在保证宣传信息来源充分的基础上,尽量不给部门生产经营增加过重负担。2015年。我院就各部门投稿指标做了调整,摒弃原有指标“各部门每月供稿不少于2篇”“一刀切”的做法。依据各部门接触到的信息量差别,参照部门人数规模,设定不同指标。此外,从原先单一的数量考核指标。转变为按照稿件类型、刊稿等级加分等多项指标综合加分。一方面对随笔专题等需要加强的稿件类型进行一定的分值侧重,推动宣传信息的丰富化;另一方面从稿件采写的难易设置相应加分。凸显了作者的贡献和稿件价值。2016年。在原有规定的基础上。考虑到勘察设计行业整体低迷,各部门的生产经营压力大,整体下调了考核指标,适时“松绑”。新的考核指标的调整和考评计算做法成效显著。2014年仅3个部门完成指标。2015年共有21个部门完成指标,2016年27个部门完成指标;投稿作者队伍进一步扩大,除通讯员外,更多的职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宣传。合理的量化考核,进一步活跃了投稿氛围,促进宣传信息创作的良性循环。

努力构建“注重细节,持续提升”的优化完善机制

篇7

关键词:职工之家;工会组织优势;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D412.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070-01

作为工会组织如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公平和谐、温暖人心、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内涵,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宿感。是摆在企业工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多年从事工会工作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把企业建设成拴心留人的家园,从而促进企业朝着更好、更强的方向发展。

一、从建设好“职工之家”入手,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如何找准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使之与增强企业凝聚力、创造力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工会组织要考虑的新课题。近年来,各二级单位及基层单位工会纷纷致力于建设“职工之家”。笔者认为,“职工之家”并不仅仅就是供职工业余读书、看报以及进行文化、体育活动的场所,还应该是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的摇篮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首先,立足“民主建家”,拓宽民主公开渠道,营造公平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不仅要坚持实施厂务公开,区务公开,明确规定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切实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还要广开民主渠道,让职工当家理事。围绕这两条宗旨,锦采采油作业一区建立了区长接待日制度,并在办公楼大厅内设立区长信箱,为职工与领导“零距离”接触提供平台,职工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就关键岗位评聘、人事调整、奖金分配等等热点、疑点问题畅所欲言,浓厚了民主氛围,使民主和谐的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进入到每一个职工的心中。其次,立足“情感建家”,帮助职工排忧解难,营造温暖人心的企业文化氛围。现在各级工会组织都非常注重凝聚力工程,积极做好职工上访接待工作,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很好地坚持着“五到场”、“五必访”等走访制度,每逢职工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纠纷或生活出现困难,都要上门慰问、调解或帮助解决困难。最后,立足“文化建家”,坚持树立企业理念形象,营造团结进取的企业文化氛围。工会是群众性的组织,它的最大优势是与职工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这个优势,工会可以更为直接、更为有利地在职工群众中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基层企业工会,可以通过黑板报、自办网页及内部宣传刊物等形式,设立文化专栏,传递各种文化信息,宣传企业精神和管理理念。近年来,锦采采油作业一区工会组织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他们广泛发动员工挖潜、感悟、升华和提炼本单位的企业精神和管理理念,精心打造区徽、区歌等标志内容,制作团队歌曲MTV、下发刻有区歌及团队精神的小牌匾到班组。充分利用好每一处宣传企业文化的阵地,把每一名职工都看成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人,使企业文化建设在深深扎根基层的同时,具有了更强大、更旺盛的生命力。

二、从发挥好工会组织的工作优势入手,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工会组织所具备的文化角色,可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获得成功的特有优势。一是工会组织是企业民主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企业民主、企业制度以及企业目标都是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如企业的重大决策,包括制定发展规划,重大措施出台等等。根据厂务、区务公开的要求,应该经过各级职代会审议通过,而这些工作都是由工会来组织实施。因此工会具有在企业中调节制衡关系的文化身份,它在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文化载体过程中扮演了其他组织团体所不能起到的角色。二是工会组织是企业价值观体系形成和传播的重要角色。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是特别重视企业价值观念体系,这个体系居于企业文化的核心地位。企业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工会。以工会牵头开展的民主管理、劳动竞赛、技术培训、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和创新工程、及利用节假日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等活动,既是企业价值观念体系形成的重要条件,又是企业价值观和职工的价值观有效凝聚,更是培育企业文化的有效实践。三是工会组织是企业精神人格化过程的重要角色。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浓缩表达,它是对企业职工的一种激励和鼓舞。多年来,锦采采油作业一区工会组织始终坚持把企业精神的人格化体现在“评先树优”活动中,通过选树工作能力、人格魅力双优的先进和模范,把最先进的企业文化代表推上前台,把最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推上前台,把广大职工利益的维护代表推上前台,进一步推动企业朝着快速、健康的方向发展。

篇8

(1)组织优势:工会可以通过职代会对企业的重大决策进行监督,提高职工参政议政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厂务公开、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增强企业文化的有效实践;可以通过公平、公开的方式开展“创先争优”,树立先进典型,培育“比学赶帮超”的企业氛围,引导企业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2)阵地优势:工会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员工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可以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提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等活动来激发员工的劳动热情,将企业文化传播到每个角落,渗透到每个职工的心中。(3)纽带优势: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职工之家”,最贴近员工群众,最了解员工群众的喜怒哀乐,最清楚员工群众的所思所想。工会可以积极搭建职工与领导有效交流的平台,在第一时间传递职工的心声,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愉快工作。

2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党政工团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党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核心,应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安排,把握正确的方向;行政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倡导者、设计者和实施者;工会负责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和骨干队伍的培训。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是积极参与而不是“大包大揽”。首先,要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要利用宣传骨干、文艺骨干等力量,发挥他们的特长,运用简报、宣传栏等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努力的营造企业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其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一定要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来开展,要从企业的中心工作来考虑安排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3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工会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整体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并把它作为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3.1抓好民主管理,维护员工权益要把民主管理作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点。员工有没有主人翁精神,企业有没有向心力,关键看企业民主管理做得是否到位。民主管理是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形式,要通过职代会、企务公开等形式,推动企业如实、定期地向员工汇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公布企业内部收入分配情况,以及一些重大的发展事项,保障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员工的民主管理权利,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为员工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和机会,逐步形成各尽所能、各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3.2强化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要把提高员工素质作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工会要利用业余学校资源优势,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和文化培训,拓展员工的成长空间,推动企业重视员工职业生涯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员工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要通过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使企业工会文化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

3.3切实关爱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把增强企业凝聚力作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企业文化建设要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这本身就是工会工作的主要职能。在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工会有着独特的方式方法。首先,工会可以通过各种竞赛平台和文体活动,为员工创造一个既充满竞争力、又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感到既能体现自身价值,又能把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发挥至最佳状态。其次,工会可以在关爱员工活动中发挥作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3.4营造和谐氛围,创建和谐企业要把创建和谐企业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一是要在满足员工文化需求上下功夫。工会应积极争取企业行政的支持,妥善用好工会经费,不断加大对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的投入;要引导员工参加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为员工创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陶冶员工情操,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要有效畅通领导和员工的沟通渠道。工会要把员工的心声传递给企业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使领导及时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掌握员工的困难和所需,也可以利用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让员工有和领导沟通的机会,使大家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愉快地工作。

篇9

改革开放以后,公路施工企业经过长达三十多年的探索,在施工人力资源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人力资源梯队。但面对当前以及未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如果沿用老的人才培养机制,没有符合新环境的人才培养制度应运而生,无疑会极大地制约施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错失当前的发展良机。面对挑战,在新形势下改善交通工程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加强交通工程施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让文化成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推动力。

一、文化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源泉和动力

环境培养气质,从最初公路施工行业能吃苦、能战斗的军队气质,到当前提倡同路同心的奉献和服务精神,公路施工行业以其特殊性孕育了非常特殊的企业文化内涵。把握企业精神时代特征,把握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是建设一支优质高效人才队伍并持续为企业服务的关键。

1.文化为企业吸引优秀人才提供“品牌”

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流入是企业保持持续生命力的必要保障,而企业文化则犹如一张“名片”,在人才招聘中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求职人才的决定,在企业外部形象宣传中能够帮助企业赢得良好的口碑,从而为企业吸引人才提供助力。近3年,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每年仅从大中专院校招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就维持在平均200人左右的高位。此外,部队退伍军人及老职工、人才市场上流动的各类人才也有加入,这样的人才队伍建设速度和人才储备吸收的能力,企业文化的作用功不可没。特别是,虽然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在全国多个地区和多所相关院校有着良好的口碑和优质的企业用工形象,但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企业的业务范围不止和多个地方企业、央企甚至和国际同行都开始出现趋向激烈的竞争,目前比较明显的是备受关注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发挥好企业文化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更显得重要。

2.文化为企业用好各类人才提供了环境

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在企业内部营造融洽的氛围,使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而且会激励职工积极努力的工作,从而对于企业用好各类人才提供了支持。当前,企业本身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12年底,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自有职工4 000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1 981名,其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近821名。用好这一支人才队伍,必须发挥好文化的作用。

3.文化为企业培育人才提供了动力

良好的企业文化会让职工产生使命感、责任感,会激励职工不断地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提升自我,从而能够为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当前企业面临人才数量较多但高端人才不足的现实困境。2011年底,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在职职工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仅占0.86%,本科以下的占比达到35.71%;从职称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占比近13.44%,未评职称的占比接近20%。由此可见,还存在大量学历有待提升、职称有待提高的职工,如果能够很好地挖掘这些职工的潜力,则能够有效弥补人才不足的缺口。

4.文化为企业留住人才提供了保障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内部营造和谐有序、竞争适度的良好氛围,既可以避免各种恶性竞争的行为发生,又可以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因而,对于留住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从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的实践来看,近年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平均离职率为7%左右,而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怡安翰威特的调查显示,2012年全国企业员工主动离职率达18.9%,这远高于公司的离职率。较低的离职率离不开企业文化的作用,实际上,近年来公司一直倡导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在公司工作时间越长,职工的离职率也越来越低,2010―2012年的5年内,离职人员占离职人员总数比例最多,分别占41.9%、45.6%、58.7%;5―10年内离职人员占离职人员总数比例分别为41.1%、44.9%、32.6%;10年以上离职人员占离职人员总数比例为17.1%、9%、9%。

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文化困境”

人才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但对于任何企业说,只要企业发展,就会存在人才缺口,就会存在人才流动,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尤其如此。面对这种人才困境,部分企业无法合理有效利用企业文化这一工具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甚至出现“文化困境”。

1.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脱节

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脱节即表现为企业相关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不知道该如何利用企业文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具体表现在二个方面。首先,人才理念缺乏,由于施工企业业务的不确定性,人才优先储备的意识不强,这就使得相关人员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将人才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纳入其中考虑,不利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推进。其次,文化建设理念不对,企业内部相关人员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宏观性的课题,是针对企业整体运行的一种理念,不应该包含人才这种中观层面的内容,这就造成了企业文化与人才建设相脱节。

2.运用企业文化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缺乏强有力的主体

虽然党建、工会等部门都负有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人才成长方面的职责,但从实践来看,这种推动组织体系还不完善。首先,党、工、团等部门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主要起辅的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又缺乏明确的职责,企业没有从制度、人才、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这就使得其在运用企业文化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权利不够等问题。其次,企业领导参与程度还不够,在当前的管理体制下,领导者的参与是将企业文化作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如果不成立由领导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则在运用企业文化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部门之间协调难、出现困难解决难的问题。同时,项目管理团队大多实施粗放式管理,针对员工存在不足之处缺乏有效引导及培养,缺乏人文关怀,不利于项目部企业文化的推行实施。

3.企业文化缺乏促进人才建设的具体手段

企业文化具有抽象性,部分企业在实践中不知道该如何利用其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具体而言表现在二个方面。首先,在运用企业文化促进人才建设过程中缺乏具体的抓手,难以落到实处,在当前的模式下,企业文化更多的通过宣传等方式存在,在实践中缺乏具体的项目作为支撑,特别是与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的项目,如果从事企业文化工作的职工无法创新性的将两者结合,则可能会面临工作困境。其次,企业内部未形成运用企业文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如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有45.1%的职工感受到“生活单调、缺乏必要的文体活动”就是一种现实表现。

三、发挥企业文化作用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企业文化的作用已经被认可,而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则仍然值得探索,结合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的实际情况,未来可以从整合力量、搭建平台、强化保障等方面着手,利用企业文化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服务。

1.整合力量,形成利用企业文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合力

首先,要积极整合党、工、团等部门力量推动企业文化的应用。要在明确工会、党建部门、团组织权责的基础上,明确双方的分工,党建部门主要是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宣传企业文化,利用企业文化提升自我,工会与团组织则主要为会员提供服务,利用企业文化帮助职工发展,以此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其次,要积极整合项目部与集团公司行政部门的力量推动企业文化的应用,针对项目部人员数量较多且多为户外作业的基本现实,要充分发挥项目部的力量,将企业文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延伸到建设项目现场。

2.搭建平台,形成发挥企业文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搭建企业文化宣传利用平台。集团公司要以互联网为平台。积极搭建企业文化宣传网络,除正常的宣传外,还需要针对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惑等撰写专门的宣传文章,主动展开宣传,引导企业文化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其次,要搭建企业文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项目平台。集团公司要以项目的形式推动企业文化的利用,如周、月定期举行企业文化促进人才成长论坛,每季度定期举办以企业文化为主题的人才交流活动等,通过这种活动形成一种固定的平台载体,推动人才队伍建设落到实处。再次,要搭建企业文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沟通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各类人才能够根据自身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同事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为人才队伍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篇10

1.独特个性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

所谓企业个性就是企业独特的文化底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和实际内容。目前我国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大部分还停留在“走过场”的层次。有的企业提出的口号很多、制造的声势很大,但热闹一段时间后就无影无踪;有的企业一味模仿、照搬他人成果,毫无新意和个性;有的企业不与行业特点相结合,不与单位实际情况相联系,一味的闭门造车。这与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要有的放矢、以“个性”为出发点的要求相违背。电力行业不仅具有垄断性,更具有公益性和服务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关系着社会稳定。针对这一特点,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就应该突出“服务、文明、安全”等特性。当然,由于各个电力企业所处的地域、企业规模、管理方式等的不同,各企业文化间必然存在不同差异。这也就为各企业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赋予企业文化更鲜明的特色和个性提供了条件。总之,“个性”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凝聚着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和愿景。创建先进电力企业文化,理论上必须密切联系行业和企业特点,把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做到内涵上有特色理念、形式上有特色载体,创建过程有特色风格;实践中必须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先进企业成功经验,立足自身实际,凸显企业个性和行业特色。

2.规范制度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点”。

“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操作规程严密的行业,使得电力企业在生产、管理等过程中不能有半点马虎,为达到这一目的,严格的企业制度自然就成了“法宝”。正因为有这些长期形成的、严密的、规范的制度,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平台和“基点”。对企业文化来说,企业制度就是其发挥作用的基点,是进行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但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往往以标准、纪律等形式来规范行为,强调外在监督,是企业的文化“底限”;后者则强调信念和道德,强调自觉和自律等“软”精神,是企业文化的至高境界。文化需要制度支持,没有规范的企业制度,企业就不能有序运转,企业文化建设无从谈起;制度需要升级为文化,也就是让制度升级为企业全员认同的文化,让制度从外在约束变成自觉行为。总之,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相互依存。企业制度作为硬性管理手段可以覆盖到文化管理的漏洞,企业文化作为软性管理手段也可以填补制度管理的软肋。所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先完善“基点”———规范的企业制度。

3.“以人为本”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人既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也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和践行者,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核心的要素。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就应该把以人为本作为“落脚点”。企业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第一原则,因为人是组成企业的个体,是企业获得财富和成就的根源。“以人为本”就是把员工当成经营活动的主体、企业管理的根本,把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当做企业生存发展的源泉。电力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要求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人才队伍,也正因为此,电力企业切实要把“以人文本”落到实处。电力企业要落实以人为本就要打造适合自身实际的企业文化,一是要从各方面为员工提供温馨服务,满足员工多方面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营造出一种“企业大家庭”的氛围;二是要抓好员工的学习培训,为员工时时“充电”提供必要条件,提高员工素质和企业竞争力的同时,确保“安全生产”方针的实现;三是要创建科学有效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一套“赛马不相马”的选拔机制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流动体制,给员工搭建足够大的“平台”,做到“人尽其才”。电力企业长期以来的“重用轻培少开发”的人才机制严重制约企业持续发展。作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以人为本的关键就在于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亮点”。

因为有垄断的行业优势,历史上电力企业一度忽略了服务的宗旨,“电力衙门”、“电老虎”就是对这一历史最好的写照。市场经济下若继续保留这种缺少危机意识的经营管理理念,只能是托企业后腿,所以电力企业亟需改掉“官本位”思想,回归服务社会的角色,并让优质服务成为自身企业文化的一大亮点。服务性应该是电力企业的根本特征,也是占领未来的根本途径。随着电力行业市场化,消费者不再局限于用上电、用好电,而是需要好用电、电好用。这就需要电力企业转变观念,把“用户”当作“客户”,一切围绕客户需求开展优质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继续倡导“一切从客户出发,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简化办事程序,缩短报装和检修时间,提高服务效率;完善规章制度、建立科学、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使客户真正感受到“优质、规范、方便、高效”的服务。服务质量是衡量企业的重要标准,也是企业文化高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深入,未来优质服务必然成为市场竞争致胜的“利器”,成为企业文化的亮点。

5.良好形象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终点”。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是企业的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推动力和吸引力,支撑着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是电力企业的致胜法宝,也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电力企业要塑造良好的形象就要通过各种实践向公众展示企业的个性特征,增加在用户心目中的信任度,最终体现在自身塑造的企业品牌上。具体来说,电力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首先就必须塑造良好的产品形象,努力提高生产经营质量和水平,为客户提供安全、物美价廉的产品;其次要塑造良好的服务形象,努力改变“电力衙门”等不好的公众印象,改进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再次要打造良好的员工队伍形象,加强员工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最后要塑造好其他形象,比如环境形象等,烘托文化氛围。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