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意义范文

时间:2023-10-02 16:5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竞技体育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竞技体育意义

篇1

关键词:竞技项目组织;竞技体育制度;运动技术

中图分类号:G8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12-0109-03

The Compon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

TANG Jianju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The competitive sports and its institution is the basic institutional form of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port techniqu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vent.The paper studies the compon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s and builds a systematic recognition to the theory of the organizations.It finds that 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s have a unique position in the competitive sports events.It uses the channel of organization to integrate the competitive sports events with the sport technique development.The sport techniques are mainly reserved by technique knowledge and benefit every member in the organization.It is the technique knowledge that enables the accu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 techniques in a specific competitive sports event,greatly reduces the uncertainty of sport techniques development in the techinque training and provides necessary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competitive sports institution;sport technique

在竞技体育活动中,竞技体育项目的训练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项目组织中。竞技项目组织是其运动技术发展和提高的基本组织形式。对竞技体育制度安排中竞技项目组织的构成和意义进行研究,目的是对竞技项目组织在理论上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提高对竞技项目组织作用的认识,为今后相应的政策制定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方面的帮助。

1有关竞技项目组织的研究

从制度安排角度讲,对竞技项目组织的存在及其发展问题进行讨论。讨论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为什么要有竞技项目组织;二是作为制度安排的具体形式的意义是什么。

在进行组织问题方面的研究时,有一种理论视角可以借鉴,即技术知识和组织学习视角,它来源于波兰尼(M.Polanyi)的个人知识论和纳尔逊(R.R.Nelson)等人的经济进化论。在技术知识和组织学习的视角下,难言知识(Tacit Knowledge)、专用知识(Specific Knowledge)以及组织学习等概念占有重要的解释地位,有关“如何干”和“如何进行改进”的启发通常体现在组织常规中[1]。我们认为,那些拥有内部研究和发展新技术能力的竞技项目组织,能够及时吸收外界的新技术,并通过比较频繁的内部技术知识学习和交流,形成整体组织的运动技术能力,进而将其转化为可以实现的运动成绩。

一般认为运动训练制度安排是依据运动竞赛制度安排来进行的,在促进运动技术向运动成绩转化的过程中,运动训练制度安排除了训练体系外(如我国的三级训练体系),主要的制度安排就是竞技项目组织。因为要在激烈对抗的竞技比赛中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从个人角度讲,单靠个人去发展自己的运动技术能力是不可能的,竞技项目组织可以把单个人力量组织整合起来,以一种组织上的技术共享、技术互补和技术交流的方式来减少个人技术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竞技项目组织和竞技项目的含义是不同的。从竞赛学角度看,竞技体育的分项和分项比赛(即竞技体育按项目进行比赛)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产物。竞技分项使竞赛活动的内容基本固定,为了试图在竞技项目的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从组织学角度看,出于使运动技术发展效益最大化,使得在竞赛项目中一个有组织的团队出现了。为了便于进行运动技术的交流与提高,保证在未来的比赛中取胜,有层次的训练体系也随即出现了。组织在这个意义上就不是一个人们任意组成的集合体,而是一个制度化集体,竞技项目组织的意义在于使运动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运动技术能力的发展获得在组织上保障和在组织上的扩展。

我国在竞技项目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它主要是基于项群理论[3]。二是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其研究的重点是对我国优势竞技项目的成因进行系统地分析,确定优势竞技项目,即在国际重大赛事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在未来的竞争中具备有利条件的运动项目。根据我国各项运动项目最好运动成绩的发展变化特征为标准,优势竞技项目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长盛不衰型、波折起伏型、后起居先型。认为我国优势竞技项目之所以能够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从一般训练学意义上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分别在博弈原理、博弈决策和博弈实施三个层面及三个层面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方面,相对于其他国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4]。三是从竞技体育项目的管理方面的研究。其主要的研究是运动队的管理[5];重大比赛运动项目的布局与对策[6,7];以及对重点运动项目设置与发展的研究[8]。

2竞技项目组织的构成

竞技项目组织指的是为谋求自身利益而采取集体行动的人员,所进行的竞技体育活动的专项群体。作为竞技项目组织,它应当具备以下特征:1)具有明确竞技目标;2)有较为固定的成员和组织边界,即有一定的进出规则约束;3)有一整套竞技活动的规则体系;4)有一定的权力或等级安排。

从制度安排理论看,竞技项目组织是一个为了在运动技术发展过程中,减少运动技术训练和竞赛方面的不确定性而设置的竞技性组织。

竞技项目是由规则规定其运动技术内容和比赛形式的竞赛项目。从运动竞赛学方面看,竞技项目指的是运动竞赛中的项目,是一种竞赛类型,运动竞赛是由单一的或综合的竞技项目构成。由于竞技项目技术内容不同和比赛的规则和方法不同,竞技项目是多样的。从组织构成方面看,竞技项目组织主要是由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管理、科研和医务等人员组成。

应当指出的是,在竞技运动活动的实践中,经常对“竞技项目”的术语赋予不明确的含义。马特维也夫认为,竞技项目从逻辑上理解为在竞技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竞赛活动的项目,其特征是拥有具体的比赛对象,允许的动作组成和竞技对抗的方式(运动技术和战术),竞赛规程、规则和取得成绩的标准[2]。为了避免在项目术语上的混乱,我国体育理论界用大项、分项和小项作出区分。在我们的研究中,根据《中国体育年鉴》和《体育事业统计年鉴》的收录和统计原则,竞技项目指的是在我国正式比赛中出现的项目,它可是大项,也可是分项,但不包括小项。

竞技项目组织在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专业(职业)训练性质的,属于训练体系的高级层次。另一种是业余训练性质的,他们属于训练体系的中级和初级层次。作为一种具体的制度形式,竞技项目组织是运动训练制度安排的具体的内容,是进行重点项目安排和运动训练体系建立的组织实体。从竞技项目组织内部功能看,它则是运动技术知识得以传习和运动技术能力得以发展的基本单位。上述两个方面的认识使我们把竞技项目当作一种特殊的组织来分析的基本根据。在竞技项目组织的基本结构中,运动员和教练员是这个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

竞技项目组织作为运动训练制度安排的具体方式,运动员和教练员是这个组织的基本构成。因此,运动员、教练员在竞技项目组织结构中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运动训练制度安排的倾向性。通过组织制度安排的变化,来促进运动技术的发展。竞技项目组织作为运动技术能够得到良好发展的基本条件,可以认为竞技项目组织的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决定着该项目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状况。

3竞技项目组织的意义

竞技项目组织是运动技术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制度单位,它使运动技术能在项目组织的范式中发展。不同的竞技项目组织为其运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

竞技项目组织存在的基本原因:一是在运动竞赛意义上,必须使运动技术水平的比较在限定的项目范围内进行,以保证对等和公平;二是在运动训练意义上,运动技术的专门化和项目化本身极大地促进了运动技术的发展。作为竞技项目组织主体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就是在这个组织中,通过运动训练的方式来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我国专业性的竞技项目组织不是自发性的组织,而是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项目组织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上,组织内部形成一个有助于运动技术发展的运动技术等级结构,这一结构成为运动技术在项目组织中能够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源泉。

对运动技术发展而言,竞技项目组织成为运动技术知识学习、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基本单位。竞技项目以不同层次技术水平的组织形式,为运动员运动技术提高和发展,提供了组织上的可能。所以,可以说运动技术的发展问题,从制度安排意义上讲,就是竞技项目组织的发展问题。从决策者的角度,竞技项目组织的存在使人们考虑如何把它变成一个有效率的组织,即通过对竞技项目组织人才的最佳组合与结构优化,以保证在运动训练中能够使运动技术水平有效持续地提高,和在运动竞赛中能够比较稳定地获得优异运动成绩。 根据竞技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在奥运会取得成绩的可能性大小,来选择和安排若干竞技项目,形成一个能够在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中更快地取得好成绩的优势竞技项目组织群。

从历史上看,运动技术发展依赖于两个彼此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运动技术发展的制度化,即是竞技项目组织而不是个人做为运动技术发展的母体;另一方面是运动技术创新活动的项目内部化,是竞技项目组织而不是独立于这个组织的科学研究机构掌握着运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资源。基于此,竞技项目组织成为了技术动作、技术方法和技术知识的生产主体。

近年来,竞技体育界在教育、科研、训练之间的技术合作有了明显增长,但合作的基本规律是:促进竞技运动技术发展的教育、科研更加项目化,它们强化了竞技项目组织在运动技术发展中作为技术动作、技术方法和技术知识的生产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竞技体育的科技人员做竞技项目的科研教练员、科研所的基础研究和竞技项目的结合,科学研究工作融入竞技项目中,这些都强化了竞技项目组织对促进运动技术发展的作用。上述情况也表明了一个事实,就是竞技项目组织不单是一个竞赛项目的种类,也不单是一种运动技术在项目中的归类。竞技项目组织是一种对运动技术创新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的制度安排。

竞技项目组织是一种制度安排。从竞技体育管理学的意义上讲,竞技项目是保证运动成绩取得的基本管理单位。在我国对运动项目进行分类的管理思想,促进了重点竞技项目在奥运会中优异运动成绩的取得。 制度分析理论和竞技体育管理学对竞技项目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它们都关注在竞技项目中运动技术发展和运动成绩的取得。竞技体育管理学是从主体的角度出发,强调决策者和管理者对竞技项目的布局与安排,来影响运动技术的发展。从制度分析看,它就是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制度分析理论是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出发,强调的是项目组织制度安排对竞技项目运动技术发展和运动成绩获得所产生的作用。

竞技项目组织是竞赛制度和训练制度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既是一个参加竞赛的组织也是一个进行训练安排的组织。参加比赛和获得运动成绩是竞技项目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所以,竞技项目组织是根据竞赛活动来调整组织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它类似于经济活动中的企业组织的生产活动要服从于市场的交易一样。竞技项目组织的意义在于减少其项目运动技术发展过程中在技术训练和运动竞赛方面的不确定性,保证着较好运动成绩的获得。

4小结

1)就运动技术发展而言,运动训练制度安排中的竞技项目组织是运动技术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单位,它们是孕育和发展运动技术的母体。竞技项目组织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通过组织的方式把竞技体育活动和运动技术发展统一在一起。

2)所有的竞技体育活动,都必须借助于竞技项目组织的形式而开展。竞技项目及组织规定了竞技体育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组织规则、训练方法等。它是运动技术提高和发展的基本组织方式。所有的运动技术,都是具有竞技项目特征的运动技术,竞技项目规定了运动技术的技术动作、技术方法的运用,并通过组织的形式把它们以技术知识的方式保存下来,并且使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获益。特定的竞技项目组织使得运动技术以及运动技术知识得以有效的积累、传递和发展。

3)竞技项目组织为减少运动技术发展过程中在技术训练和运动竞赛方面的不确定性,获得较好运动成绩,提供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大洲,等.技术知识与创新组织[J].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1.

[2] 马特维也夫.运动竞技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8.

[3]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 谢亚龙.论制胜规律及运动选材[J].福建体育科技,1990(1):7-21.

[5] 孙汉超,等.对我国运动项目系统管理的思考[J].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2):1-6.

[6] 赵鲁南,孙晋海,等.奥运竞赛项目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J].广州: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6):12-15.

篇2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竞技体育异化作为一种显著存在的社会现象倍受人们的关注,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异化引发了运动员一系列道德修养、人性缺失现象,导致了少数运动员有技术无思想、有金牌而缺乏修养的现象愈加严重,形成了身体与精神发展相悖,同时也损害了一些运动员应有的正当权益。本文通过剖析竞技体育的异化内质与运动员修养价值,提出培养运动员修养的建议,旨在为社会进一步在人格、品质和精神方面塑造合格的竞技运动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异化 修养

一、相关概念

(一)竞技体育

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在全面挖据和发挥人的潜力的基础上,多通过竞赛这一特殊形式,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目的,并伴有娱乐性、竞争性、规则性、结果不确定性等特征的文化活动。

(二)异化

简单来说,异化就是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或相同的特征,而后逐渐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的过程。哲学上讲,异化就是主体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成了反对主体的异己的力量。

(三)竞技体育的异化

竞技体育的异化指在竞技体育强化的过程中,主体凭借异己力量来达到或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和某种目的,这种需求与目的不是通过公平竞争来获得,它是一种不正当手段的、非理性的、违背常理的观念以及行为规范。

二、运动员要增强对竞技体育异化的正确认识

(一)竞技体育异化的表现

1.竞技体育和人的关系的失衡

由于竞技体育的异化,造成竞技体育出现的拜金主义、赌博、黑哨、假球、殴斗等频繁见诸报端。兴奋剂的使用更是屡见不鲜,研制的速度总是快于反兴奋剂水平的提高,导致竞技体育出现了诸多丑恶现象,使人们越来越从心底上产生对竞技体育的排斥,竞技体育与人的关系处于白热化阶段。而运动员应该要具备怎样的修养来看待这个问题呢,部分运动员为了出名、改变现状与社会地位,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致使竞技体育与人的关系发展相悖,丧失了作为一名竞技运动员应该有的道德修养,这种行为使竞技体育丢掉了原本该有的公平公正,还无形中侵害别人的利益,甚至危害别人的生命健康。

2.竞技体育开展过程中的问题

在训练方面,教练员不尊重运动员的人格,采用辱骂、威胁和暴力等手段进行训练,不顾运动员生理健康,不但没有提高他们的修养,而且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文化水平还受到轻视。在比赛方面,局外的操控导致了不公平待遇的产生,参与者的斗殴等暴力事件屡见不鲜,严重侵害运动员的利益,颠覆了运动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对运动员自身修养的无限深思。

3.竞技体育结果的异化

竞技体育的消极异化下,运动员的成绩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个谎言,公平公正的竞争只是个不切实际的口号,竞技体育所倡导的核心价值遭到普遍质疑,最后带来的结果就是竞技体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支持的程度大大降低。

(二)教育功能和运动员修养的异化

1.教育功能的异化

“奥林匹克主义认为,体育只有和教育、文化艺术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功能”。然而在“政治目的”“商品价值观”“金牌意识”的笼子笼罩下,竞技体育很重要的教育的价值变得不复存在或被淡化了,很多运动员从小就进入运动队接受训练,因此耽误了文化教育的学习。

2.运动员修养的缺失

修养是指一个人在理论、思想、知识、气质、领悟等方面经过锻炼和培养后所达到的一定水平,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体现。培养运动员的修养价值体现在运动员能够全面的调适比赛与训练带来的紧张感,在比赛中发现美,欣赏美,在枯燥训练中寻找到乐趣;体现在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情商,低情商会使运动员身心涣散、缺乏斗志,对比赛与训练产生消极心态,而高情商的运动员永远都会保持一颗永不服输、坚持不懈、勇攀高峰的心,去克服训练带来的种种困难,积极、从容地应对比赛;体现在能够提高运动员的社会地位,在万众瞩目的大赛当中运动员表现出高修养姿态,良好公众形象尽展人们眼前,这样,运动员会成为一个传播正能量、有榜样的公众人物,这对于自身的发展不可限量,社会地位的提高也就成为了板上钉钉之事。对于运动员修养的培养,不仅是运动员自我修养的提升,还是发展体育事业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国家竞技体育水平的必然要求。

现今,国内体育产业化、职业化、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旺盛,竞技体育的丰厚利益在社会发展中层出不穷,因为对于目标的过度追逐,忽视了对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导致少数运动员有技术无思想、有金牌而缺乏修养的现象愈加严重,形成了身体与精神发展相悖。例如,2007年温布利斯诺克大师赛,决赛是奥沙利文对战丁俊晖,由于奥沙利文的支持者不断辱骂丁俊晖,造成丁俊晖比赛失利,丁俊晖冷静的行为显示出了一个优秀运动员应有的修养;但1995年曼联足球队的坎通纳就没有那么冷静,他直接是脚踢对方球迷,之后的停赛让曼联队因此丢掉了冠军;2013年孙杨事件,一系列的违反队纪、队规的行为被停止一切商业活动。所以,作为一名竞技体育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修养是一件值得我们去考虑和深思的事情,对社会和运动员本身具有重要意义。

三、审视竞技体育,提高运动员自我修养

竞技体育是一种可以欣赏美的艺术,使人怦然心动,能够超越语言、国界与社会因素的重重障碍,倍受人们的喜爱。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娱乐,所以又叫快乐体育,有各种有效规则来阻止不公平,是一种艺术的创造,给人一种既激烈、精彩又和C、优美的感觉,观赏人类的极限。顾拜旦说:“体育是美丽、艺术、正义、勇敢、荣誉、乐趣、活力、进步与和平的化身。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不含带任何如政治、权力、赌博等因素,如若不然,那么体育的真正意义也被改变,赛场只是交易场”。

竞技运动员的修养主要表现在竞技赛场上,它是衡量一个运动员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国际赛场上,运动员身上所折射出的修养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这种修养的魅力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体育它本身所带给人的心灵上的震撼力。例如,在雅典奥运会体操比赛上,涅莫洛夫的展现几乎完美,但由于裁判的不公平,引发了^众的强烈不满,流露出一双双愤怒、狰狞的表情,都在为涅莫洛夫抱不平,而涅莫洛夫做出的行为竟是如此的让人深思与佩服,服从裁判,保持冷静,使赛事照常推进,他展示出的自身修养使得全场一片欢呼,获得了大家的肯定,从此,这一历史时刻深深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一)健全运动员人格

运动员的人格是其向前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格的缺失或扭曲都将影响运动员的自身发展。培养运动员目标严重失调,只强调成绩的提高,这无形中都会给运动员人格的健全带来不良后果。所以在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过程中,要反对“唯技主义”的偏向,纠正金牌至上的意识,倡导“全人培养”的观念,因为培养的对象是整个人,并不是局部。

(二)培养运动员良好品质和精神

竞技运动员的品质和精神能够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能,推动竞技体育有序、健康发展。运动员应该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掌握行为规范,增强生存空间的认知度等对于品质和精神的培养极为重要。

四、结语

在竞技体育异化下,竞技训练要向更专业化、科学化方面发展,人们已经能认识自我修养对运动员的意义所在,但重视程度不够,所以不管是教练员或其他相关人员更应该在现有体制和条件下,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培养运动员的自我修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完善他们的人格和情操。修养的缺失是竞技体育异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从自身修养出发。

参考文献:

[1] 陈淑奇,龚正伟.竞技体育异化与运动员权益保障问题之伦理审视[J].体育社会科学.2009(1):19-23.

[2] 孙柱兵,贺昭泽.浅析竞技体育的异化[J].怀化学院学报.2007(2):84-85.

[3] 孟慧英,范叶飞.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137-138.

[4] 潘丽英,姜晓玲.加强运动员道德修养略论[J].体育世界杂志社.2006(7):59-61.

[5] 林鸿油,陈新,李富荣.自身修养对中学业余篮球运动员的影响[J].新课程学习,2010(11):174-175

[6] 陆璐.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竞技体育精神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7.

篇3

关键词:体育理论;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大体育;善;真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5-0001-06

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围绕构造学科理论体系的元概念展开长期、激烈论争是极为常见之事。其实,概念之争并非“文字游戏”那么简单,概念定位上的任何一个细微差异,最后导致的必然是理论领域的巨大范式分野,因此,对有一定学术见解的学派而言,围绕学科的元理论、元概念,坚持己见,据理力争,不肯丝毫让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王学锋先生是真义体育的忠实拥护者,始终坚持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认为体育与竞技具有质的区别。近年来更是频频撰文表达对真义体育的支持、对大体育的否定。《体育界的语言和思维问题》、《走进体育语言――对体育与竞技思维混乱问题的认识》、《划界与批判――论体育概念研究中的主体性思维结构问题》、《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哲学思考》等一系列文章便是从思维差异的角度来解读真义体育的“真”,大体育的“伪”。通过这一系列文章,王先生表达了这样几个基本观点:其一,大体育与真义体育的分歧其本质是主体思维结构方面的,是由于二者在不同的价值领域中来探讨体育概念问题所造成的。真义体育讲分析、重逻辑和正的方法,主张研究体育概念应从科学认知价值领域用“可以言说”的准确语言来探讨解决体育概念问题,强调体育概念术语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而与其对峙的大体育观讲综合,重直觉和负的方法,主张探讨体育概念应从美学和伦理价值领域,用一种国人所喜爱的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语言来探讨体育概念,强调体育概念的整体性和本土化。其二,身体教育在于求“真”、竞技运动在于求“善”,二者分属于不同的价值领域,求“真”的真义体育秉持的是科学理性精神;求“善”的竞技运动依托的是个体自由精神。事实上,王先生表达的这两个学术观点是成互为因果关系的,前者提出了真义体育与大体育的思维差异;后者则是通过证明真义体育“求真不为善”、竞技运动“向善不求真”来佐证大体育与真义体育的思维本质差异。前者提出问题,后者解答问题,前后一以贯之。对于王先生求身体教育之真的精神,我们表示由衷的敬佩。通过援引哲学原理,将体育元问题深化到本体论、认识论高度,对解决当前体育理论界术语使用混乱现象将是有所裨益的。并且将真、善、科学、自由等引入到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说明中来,也是颇具理论深度与新意的。尽管对于王先生论证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的过程我们仍然存有不少疑问,但对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这一结论我们还是赞成的;至于其更进一步将真、善机械分割,将竞技运动扫出“真”的领域,提出竞技运动不具有科学认识价值,则是我们完全不能认同的。

难道身体教育只能求“真”不能向“善”?竞技运动只能向“善”不能求“真”?

1 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的证成逻辑

到底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在价值领域应该各自对应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暂且搁置,先回顾一下王先生论证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的过程。

第一,身体教育求“真”的证明。对于身体教育求“真”这一命题的证明,王先生是分3步走的:首先,基于身体教育的起源与科学理性产生同步,推导出身体教育先天就具备科学性。身体教育最早出现在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著作《爱弥儿》中。卢梭生活的时代,正是科学理性得到释放的年代。为了实现社会平等,造就一个契约社会,卢梭将爱弥儿视为虚拟的改造对象,遵循自然规律与秩序对其赢弱的身体实行身体改造,拟从消除人的自然差异人手来消除人的社会差异。对于长期游离于宗教统治的法国社会而言,人一直都是上帝的臣民,人的生老病死,上帝自有安排,同时,身体作为欲望产生的机体,对于人接近上帝起到了阻碍作用,因而,应当予以压制。压制欲望、压制身体一直构成宗教社会的主体特征之一;文艺复兴以来,人的觉醒、理性的复苏无疑对传统的宗教统治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身体、身体的欲望从上帝手中解放出来,这无疑有科学理性的一份功劳。所以,体育从一开始产生就具有科学性,它是科学理性精神的产物。其次,身体教育的对象――剥离了心灵后的物质身体是科学能够认知与改造的对象,物质身体具有客观性,因而围绕身体所展开的身体教育自然具备客观科学性。因为人的身体(剥离了心灵的身体)是物质性的东西,是经验能够感觉到的对象的现象界,是自然的一部分,身体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具有自然的必然性,是有规律、有秩序的,更为重要的是,身体的这一自然规律和秩序是人能够认识的。按照自然因果律的法则去实施健身教育,既是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教育,也将是科学的教育。最后,身体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被赋予了科学性――身体教育是科学的教育。凡教育,必然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规律运用一定的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实行教育。教育既是完善人的过程,也是追求真理的过程,还是形成科学的过程。身体教育是以exercise为主要手段来实现身体教育目的的,而exercise正是一种符合自然规律性和普遍必然性的运动,是一种科学性的运动。显然,从手段来看,身体教育也是富含科学性的。通过溯源身体教育的起源、关联身体教育与教育、解析身体教育的手段与途径,身体教育的科学属性得以证成。

第二,竞技运动向善的证明。先将竞技运动排除出“真”的领域,而后另为竞技运动寻找一个委身之所――善域。如何将竞技运动扫出“真”域?依据康德的哲学理论“自由和道德问题,只具有实践意义,不具有认识论意义”。如果,竞技运动能够与自由扯上关系,依据康德理论,不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将竞技运动扫出真域了吗?因此,欲证明竞技运动向善,首先必须证明竞技运动与自由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通过回溯竞技运动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游戏竟是竞技运动的原始形态,而正好有论者将游戏的本质界定为自由,于是,通过勾连游戏与竞技运动,继而抽取自由本质,也就能够实现对竞技运动求真的否定。另外,王先生还以能否对身体产生普遍必然性影响来评判“科学”与“自由”。能够对身体产生普遍必然性影响的身体活动即是“科学”的活动,不能产生普遍必然性影响的身体活动只能是“自由”的活动。竞技运动这种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虽然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但是它却不能对身体实质产生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影响,所以它不是“科学”,只能是“自由”。既是自由的活动,竞技运动必然不属于“真”的认识范畴,也就可以将其从“真”的领域清除出去。如何将竞技运动安放到“善”域?既然竞技运动求的不是真,而是自由,依据康德理论,自由属于道德范畴,竞技运动归位于善

的领域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2 对身体教育求真与竞技运动向善证明过程的几点质疑

应当承认,直观王先生提出的“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两个命题是具有一定的经验合理性的。身体教育必然可以求真,竞技运动也一定可以向善。然而,王先生的用意并不在于表述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而是想进一步得出身体教育求真不向善、竞技运动向善不求真的结论,以实现分离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目的。由于带有先入为主的“分裂”的意图,且秉持的是真、善机械分割不可统一的价值观,使得论证的过程及研究结果难免存在偏颇。

第一,关于价值取向问题。无论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都要求研究者采取一种中立的立场来开展研究。任何先入为主、预先怀揣观点所进行的研究,必然使得研究过程、研究结果受到研究者立场的左右,最终使得研究结果失真。事实上,在证明竞技运动不具有认识价值、只具有伦理意义的过程中,研究者是带有明显的主观偏见的,突出表现为将真、善截然的机械分割,人为的将真义体育与大体育对立。正像其所宣称的:在中国体育界,我们可以说,你不赞成真义体育观,你就赞成sport大体育观。既是一个坚定的真义体育观持有者,在论证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差异时,就必然会把研究假设当成研究结论,必然带着差异看问题,带着差异找差异,使得差异逻辑处于事实差异之前。关于大体育与真义体育的分歧,事实上是由视角不同所导致的,并非是绝对性的事实差异。如有论者所评论的:不变的体育术语与其所指向的变化的体育实践之矛盾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体育术语与体育实践的矛盾引发真义体育观与大体育观的争论。依我们看,真义体育观站在身体教育的内部仰看不同身体文化形态,强调的是身体教育与不同身体文化形态的差异;而大体育观从实践工作的角度强调各种身体文化的共性与融合,二者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相同的。如果能够取消成见、统一范式,二者是完全可以实现互补的。

第二,关于理论引用问题。研究者常常引用已有的学术观点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对于增加学术观点的说服力显然是有益的。但引用观点并非是无原则的引用,只有权威观点或者经过长期实践,获得较多人认可的观点才具有较高的引用价值。如果以尚存争议的理论观点来支撑自己的研究,其研究的科学性是会受到质疑的。这是理论引用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引用理论过程中,必须客观、完整地尊重引文的原始含义,既不能肢解含义,也不能发挥性解读。对身体教育求真的证明,本具有较多科学素材,王先生偏偏采用大陆理性主义者笛卡尔的二元论思想。用哲学来证成科学,实不可行,强而为之,也只能是画蛇添足罢了。笛卡尔作为近代哲学的奠基者,由其发展的认识论、方法论为日后的西方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思故我在”所确立的主体性原则,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然而,具有科学理性的精神并非就是科学的。笛卡尔的整个理论体系是构建在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的挺立是借助了上帝之手的,笛氏的理论作为哲学思辨的对象尚可,作为科学证明的理论则是不太恰当的。欲证明身体教育的科学性,不能依靠哲学理论,只能通过经验的实证方法。并且,笛卡尔的物质观是机械的,物体只是一个死的客体,身体作为人的物质组成部分怎么能附会成死的客体了?难道身体教育仅仅是围绕一个抽空了思想意识的“死”的躯体的教育吗?这显然也是不恰当的。另外,物质的广延是指物质实体的无限可分,并非王先生误解的范围广泛。

第三,关于方法选择问题。在体育研究中,归纳法与演绎法是较为常用的两种方法。归纳法通常会受到演绎法偏好研究者“以偏概全”的攻击。演绎法通常会受到归纳法偏好者“丐词”魔术、“同义反复”,或是“第一原理”错误的诘难。正因为归纳法与演绎法各有优劣,具体的研究中通常要综合使用二法,扬长避短,实现互补;偏取一方,难免有所遗漏。在对竞技运动伦理性的证明过程中,王先生采用的是演绎法,其技术路线为:依据康德理论,凡以自由为本质属性的问题必不是认识问题,只是伦理问题,脱胎于游戏的竞技运动具有与游戏等同的自由本质,因此,竞技运动必然也是一个求善求美的伦理问题,不具备认识价值。事实上,在论证竞技运动伦理属性的整个过程中,王先生的演绎基点、逻辑都是有问题的。首先,将问题的两面性绝对为一面,过分强调竞技运动向善的一面,否定求真的一面是有失公允的,竞技运动既求真,也向善。其次,过分迷信康德的哲学理论,认为:要真正深刻理解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哲学含义,我们就不得不从最艰涩、最深奥、最富于思辨气息的康德哲学人手,在“真”与“善”两个领域确定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各自价值。相反,那种不想在康德哲学上花费精力而打算直接掌握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哲学内涵的企图是十分幼稚的,其结果也必然是肤浅的。康德在调和唯理论与经验论上做了一些努力,但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其理论的适用范围也当有所限定的。最后,纵使如有论者所言“游戏的本质为自由”,也不能以此推断出竞技运动的本质为自由。竞技运动虽然与游戏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毕竟二者非同质体。非同质体,本质必然是相异的。显然,王先生也发现了这一问题。为解决这一矛盾,他将竞技运动对游戏本质――自由的迷失,归结为竞技运动的功利化发展的结果,是功利掩盖了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当自由不能成为竞技运动向善的理由时,王先生不得不重新选择“第一原理”。最后寻觅到了“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娱乐性、竞争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这一理论表述,在他那里,竞技运动“不确定性”被创造性解读为不能对身体实质产生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影响,进而指出,竞技运动这种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虽然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但是它却不能对身体实质产生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影响,所以它不是“科学”,只能是“自由”。依靠这种演绎逻辑,才使得竞技运动与自由挂上了勾,最后得出竞技运动向善不求真,只具有伦理价值不具有认识意义的结论。

第四,关于结论得出问题。王先生虽论证了身体教育求真,但并没有证明身体教育不向善,也就不能得出身体教育求真不向善的结论;同样,理想化的高水平的竞技运动虽是追求比赛结果的不可预定,但仅此并不能得出竞技运动不具有科学认识价值的结论;另外,认为竞技运动对身体不能产生普遍、必然影响的结论也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得出竞技运动只向善不求真的结论是没有可信度的。

3 竞技运动向善也求真,身体教育求真也向善

3.1关于真与善

论及竞技运动、身体教育向善求真之类的问题前,我们首先得明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事实上,关于什么是真与什么是善,长期以来也是争论不断、难以定论的问题。尽管有论者将真、善分列于不同的领域:一者为认识领域;一者为意志领域;并强调前者为经验界之事实,后者为先验界的范畴。但我们不难

从真――主体认识与客体相符合以及善――人们的行为与主体利益相符合的规定中看出,无论是真,还是善,均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真,极端而论,可以是纯粹不沾染人主观意识的物质世界,在海德格尔眼中,真即是存在本身,即存在的去蔽与无蔽状态一。客观存在的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这种真是如何进入人的思维结构的呢?还得依靠主观的认识结构、认识形式。只有人的经验范畴内可以把握到的客观物质世界才是真。显然,与海德格尔观点不同,康德将真归结为物和知的符合。依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不单物质,人类社会、人类历史也是有真可言的;真,在历史唯物论里,被解读为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人正是通过实践,才获得了对物质世界、人类社会历史客观真理的把握。可见,真,无非是在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自身的客观规律性、客观条件性、客观结果性等,它表征着社会和事物发展的物质生活过程。

如果说真还可以还原成纯粹的物质,剥离人的主观因素,脱离主体;善则必须与主体勾连才具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善,必然是主观的一种评价。真是合规律性,善则是合目的性。冯友兰认为:所谓善恶,即是所谓好坏。施太格缪勒也说:肯定的价值的承担者,就是善…。因此,对个人而言,所谓善,就是客体的事实属性对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对社会而言,善即是客体的事实属性对社会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对于个体、社会具有正价值的事物均可谓善。从认识论来看,经验范围内的客体世界,由于其纯粹的对象性,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认识形式,为人们所把握的,通过人类的“文本”重叠客观“世界”。其实,真也好、善也好;认知问题也好、意志问题也好;物质也好、自由也好,必然都是主体与客观的相互作用与反映,它们完全可以通过主体与客体实现统一的。

事实上,真、善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存有以下4种观点(哲学中,一般将真、善、美三者并论):一是机械分割说。持此说者认为,科学探索真,道德研究善,艺术追求美,真、善、美分别是各种专业考察的不同现象,彼此不相干。二是部分相通说。或强调真与美的统一或重视美与善的统一,但认为真、善、美之间,只能部分相通,三者难统一。三是完全混同说。持此说者认为,真即是善,善即是美,美即是真,真、善、美之间,彼此可取代,完全无差别。四是玄虚说。持此说者认为,真、善、美及其相互统一,只是空虚渺茫的意境,即主张真、善、美三者应当统一,又缺乏使这三者统一的科学论证和现实措施。对于第一种观点,认为真、善截然各异,显然是片面的。第四种观点将真、善完全混同、玄虚说,也是不恰当的。应当看到,真与善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二者在某种状态下能够实现相互转化。一事一物,既可以以真的标准认识,也可以按善的标准评价。王学锋先生正是基于第一种观点,片面地强调了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没有看到真与善的相互转化,没有看到竞技运动、身体教育既可求真也能向善。

3.2身体教育求真也向善

身体教育是求真还是向善?实际上这是一个关涉到身体教育目的与功能的问题。尽管理论界对于身体教育的目的仍有着不同见解,但可以明确的是,身体教育的目的绝非单一的,必定是有着多层向度的目标体系。周登嵩认为:对新的体育课程而言的体育教学活动,应该围绕下列目标展开:第一,增强体质,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第二,培养积极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第三,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第四,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五,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教育部2002年8月12日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确立了高等学校身体教育的5个学习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可见,身体教育并非简单的改造体质的过程,而是一个以身心一体的人为教育对象的,寓知识、技能、情感、社会适应、身体锻炼等多层目标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门类,身体教育必然具备与其他教育门类等同的特征――具有独特的知识结构与体系;同时,身体教育还具有自己个性的特征――既是知识性的学科,也是实践性的学科;既有个体的目标,也有社会的目标;既是知识学习的主体,也是知识实践的主体。当然,身体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关涉人的身体实践知识、能力的获得与运用的科学。

在身体教育的诸多目标中,有些是求真的,它们指向的是知识认知领域;有些则是向善的,指向的是人的实践能力。

身体教育的真,关涉的是身体教育是什么?显然,身体教育是通过人类长期的实践所积累起来的身体实践能力获得与运用经验的升华,是以基本概念、基本判断、基本原理为表现形式的知识体系,是有关身体活动的自然性规律与社会性规律,以及身体活动与人体健康、情感体验、技能获取、社会适应等的关系。如王道俊先生所述:体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即是使学生逐步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并在符合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可见体育的真从某个层面来说指向的就是身体教育的客观知识、客观规律。当然这些已有的有关身体教育是什么的知识体系能够通过人的认知结构,内化到人的观念系统中去。其后,身体教育的真才表现为人们运用身体教育知识所展开的身体实践。身体教育的身体实践必然是发生在一个客观的社会关系、历史场景中的社会事件,定然受到时间、空间、社会场域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因而,身体教育的真通过人的主体实践得以生动活泼地展现,这种关联时空的具体化行为定然以客观的形式记录下来,记录既可以记录于人的身体之上,还可以记录于身体之外。

如果说身体教育求真,求的是客观的身体知识,求的是知识之上的客观实践的身体痕迹;那么,身体教育的向善则是表现为求真之上,人所获得的一种摆脱有限制约的无限向度。人作为自然与社会的综合体,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由完善到超越完善是一个逐渐从个体走向群体,由自然走进社会的多向度的复杂进程。人的肉体固然是物质的,它赋予了人的自然有限性;而人的心灵则是自由的,他给予人无限的超越可能。身体教育向善,一方面表现为人在已有身体规律之上的能动选择,使客体契合主体的理性诉求,客体不断主体化(对于这一点,连王学锋先生自己都不否定,在论及什么才能作为体育的手段时,他同样是以“合目的性”为价值标杆的――只有那些合目的性(强身健体)的身体活动,才能作为体育手段);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人对于客体规约的自觉性超越,不断将生命的境界拔高,将生命的主体性特征扩充到客体难以规限的无限向度,从而使人在必然性中获得解放。因而,身体教育向善所表达的是身体教育知识、技术如

何服务于人,使人完善,不断使人由个体走向群体、由自然走向社会、由有限走向无限的超越过程。

3.3竞技运动向善也求真

尽管有人仍然坚持竞技运动与身体教育是旨趣各异的两类不同事物,我们仍然希望将二者统一到一个可以对话的空间来。依我们看,身体教育是身体对身体实践知识与能力的习得,而竞技运动则是在身体教育过程之上的一种身体性的自我实践,二者都是以身体为载体的人的存在方式的表现途径,不过一个是“体”,另一个则是“体”的“用”;身体教育使得主体的人获得了身体实践的能力,竞技运动使得人能够将身体的实践能力外显于世界。可见,身体的实践能力来自于身体教育。通过身体教育,受教育者获得了与身体实践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获得了身体实践的能力。但此时,知识与技能的意义仅体现于个体的层面,教育的身体仍然没有社会化,如何将个体融入到社会群体之中?竞技运动是一个有效的拓展途径,通过竞技运动,经过身体教育的个体的身体被置于一定的社会场域之中,在身体技能展示为纽带的链接中,群体的意义产生了,实践的客观性涌现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也获得了。需要强调的是,以竞技运动为载体的身体实践活动,并不是一个随意的自由过程,其实践的自由度受到了身体教育程度的规限,也就是说,通过身体教育所解放的身体能力越多,在竞技运动的身体实践中,身体实践的自由度就越大。身体技能的自由实践是建构于身体机能的必然性规律之上的。之所以将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做一个紧密的关联,是为了表明,身体教育并非单一的体质教育过程,它应是一种自然身体之上,蕴含了社会含义的人的育化的实践教育;而竞技运动也并非举目皆是的工具化的赚钱仪式,而是一种契合了社会需求,人的主体能动的实践表现形式。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统一于身体的实践之中。

竞技运动之向善,如有论者所指出的:“竞技体育的善反映着人们的主观意图和价值取向,以及竞技体育所产生的或应有的社会意义,它表现了竞技体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竞技体育的善就是在竞技体育客体满足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实用性、实效性、价值性的意义上,确定着竞技体育的功利尺度。竞技体育发展中,凡是符合人的功利目的的就是善,反之就是恶”。如果说身体教育使得个体获得了作为实践主体的资格,那么竞技运动则是将个体的身体社会化了。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目的性的契合、竞技运动与社会需求的契合,依靠身体教育对身体的育化,使得身体获得了竞技的知识与能力,最终能够实践于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场域之中。当然,是由于身体教育为竞技运动营造了实践的基础,才使得竞技运动能获得自我实践的能力,才能够能动地超越必然性的规约,将人的生命特征以最富激情、最富想象力的形式表现。按照善的追求水平,竞技体育的善可以分为3个层次:第一,最高层次表现在人们对竞技体育发展所赋予的理想与终极目的;第二,中间层次表现在竞技体育尽力追求、发扬自身的正向、积极功能与价值;第三,低位层次指竞技体育的正常、有序运行,不违反有关法律制度、比赛中的公平竞争等。

篇4

关键词:高校公体课;体育;艺术;融入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4-0109-04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ersonnel structure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theory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described the content of Ti into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innov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reference basis. Blending arts into the teaching course at college can add the charm of sports and propote physical education function. It could make prople stronger, pertect the mind, improve the aesthetic capacity of students.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artistic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on the full training development of qualified talent.

Key words: College Public; sports; art; into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知识经济视域下的现代教育提倡“融合式教学”,要把学科教育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如体育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等。因此,现代体育教学已超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狭义理解,而被视为追求运动美、享受健康美和愉悦身心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未来,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实施高校公共体艺融入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还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情操、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表达水平,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在提高身体心理素质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建设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1 体育与艺术的关系

1.1 从艺术的起源看两者的关系

体育与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不能划上等号。但是,艺术活动作为永恒社会现象和古老的社会活动之一的,与充满生机、活力的体育着实存在着难以割舍的密切关系。引领人们认识体育的是艺术,而艺术的起源又跟体育密不可分。古代的雕塑、绘画、文章等,记载了体育的繁荣。《艺术哲学》是法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丹纳的名著,在里面有许多关于体育的精辟言论,其中就有 “希腊的艺术来源于希腊的体育”一说。如果没有希腊的体育就没有希腊的艺术,也不可能有至今影响深远的欧洲艺术体系。现代的影视、音像等科技手段以它们不同的表现形式,或再现体育的风采,或烘托体育的氛围,或记载着体育的辉煌。如依靠摄影技术可以把体育运动中稍纵即逝的画面真实地保存下来,不少摄影师以体育为题材创作出许多艺术佳作。几乎所有的关于体育的报导都用照片来弥补文字描述之不足,而几乎所有的摄影家都愿意在凝固运动形象方面一试身手。可见,体育借助艺术来丰富和发展自己,艺术对体育的融合,能给体育运动带来更强大的吸引力,同时体育的发展也向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表现形式。

1.2 从奥林匹克运动看两者的关系

体育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原理。以体育盛典奥林匹克为例,有很多项目都能很直观地体现出艺术与体育的结合,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是众所周知的。如夏季奥运会上的体操、跳水、花样游泳、艺术体操、蹦床,以及冬季奥运会上的花样滑冰等等,甚至还有一些是直接以艺术冠名的项目,如艺术体操。在进行这一体育项目时,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能充分体现艺术体操的韵律和节奏,使艺术体操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而惊险的动作又强化了音乐艺术的表达效果,从而让人们的视觉和听觉都得到享受,并能更深层次地了解艺术。在每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体育的精神与魅力通过那些原本属于纯艺术的文学、音乐、绘画、摄影、书法等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更加具有人性品味。体育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最生动的对象,而艺术在展现体育风采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创作灵感愈加丰盛并更进一步逼近人性内涵,给自身赋予了更强的表现力和更深远的影响力。由此可见,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竞技体育的舞台,也是世界性的艺术交流大会,是现代体育和艺术交融的盛宴。“坚持高品质生活,追求完美;培养不分出身、品质高尚的人才;每四年让世界的战火停息,就好像为人们举办一次如沐春风的节日;通过奥林匹克中哲学艺术的参与,使美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这是皮埃尔•德•顾拜旦在19世纪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定义,也是体育与艺术关系的有力论证。

2 高校公共体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联系

2.1 从定义看两者的共性

在体育教育与艺术教育两者的定义上,体育教育与艺术教育有着很多的共性,它们同属于教育的两个因素,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身功能是体育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功能,是决定其它功能的基础。”[1]在高校公体课中,体育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的活动参与,在各种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开拓思想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升人格修养和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可以增强人的体质,塑造优美和谐的体魄,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这两种教育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陶冶了情操,丰富了想象力,发展了感知力,加深了理解力,增强了创造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材。体育教育与艺术教育两者的教育目标、教育媒介、教育途径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互为手段、互为目的。由于体育与艺术之间历史渊源以及当今学科的发展趋势,两者之间在教学上具有一定的共性。

2.2 从目的看两者的共性

教育的真谛与要义就在于它是获得属人的生命。[2] 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不仅要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道德情怀,而且要增强人的体质、塑造人的健康体魄。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健全人的体魄,促进身体各部分的和谐自由发展。高尔基说:“就天性来说,每一个人都是艺术家,他每到一处,总希望把美带到生活中去。”马克思说“人也是按照美德规律来塑造物体”。[3]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受教者进入审美的经验状态,使其得到情感愉悦和精神振奋的同时,帮助受教者形成自足自乐的人格和境界,使其自由活动的能力得到提高。体育活动对身体的姿势、动作、活动向整齐、均衡、和谐的方向发展的调整和矫正,符合艺术的规律。凡是符合艺术审美规律的身体感性形式,都同体育的目的相一致。高校公共体育课和公共艺术课都存在着道德教育和精神引导的目的,都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善良坚强的情感。高校公共体艺教学使学生重视体育和艺术在人的生活体验、精神情怀及寻求超越的理想旅途中的积极作用,理解物质与精神都是人性追求中的需要,其和谐的存在,共同构筑的实际是人的灵魂的栖居之地。

3 高校公共体艺教学融入的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人的价值主要以个人活化的知识,即知识的积累,整合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为标准。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一种综合性教育,意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中艺术教育已成为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作为竞技和健身运动,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除了原有的要求,越来越渴望增加其艺术性和愉悦性,因此新兴体育项目的艺术化,已构成现代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经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确认, 体育具有客观而独特的美学价值, 体育的审美性决定了体育教学的艺术性。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对于选修艺术类项目学生在学习专长之前开设一个学期的“体育艺术综合课”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但能够使高校选修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学生全面掌握身体技术,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高校体育选修课的整体教学质量,为培养新世纪全面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再者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艺术专业人才,不是针对艺术特长生的专业教育、精英教育,而是以提升审美修养、形成健全人格为目的的普及教育、平等教育。因此,高校公共体艺“融入”教育既能完成教学的任务又可进行审美教育,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的目的。在高校公体课中实施艺术教育,就如产品得到了包装,变得更吸引人。体育课因为艺术教育的融入而变得更有魅力。可以说,艺术性具有体现体育整体文化升华的功能,体育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艺术效果在其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音乐与体育的完美结合,丰富和增强了体育运动的节奏性和协调性,同时也把体育运动所表达的某种审美意识推向了一个更有意境的领域。艺术使体育运动内容更合理地让学生接受,并得到在时间、空间上的完美。另外,体育实践内容中像韵律操等就结合了大量的舞蹈、音乐成份,不单使受教育者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在身心健康方面也得到了改善和影响。体育学科的教学形式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直观性、瞬时性、体验性等特点。高校公体课教学可以使学生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速度、力量和技巧,具有匀称、健美的身体。高校公共艺术课可以提高学生对健与美的认识。因此,体育教学活动为艺术提供了十分广阔、生动的审美空间,而在进行艺术教育渗透的同时也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提倡学科技的人也要学点艺术,理由是:科学思维(左脑)主智商旨在求真,而艺术思维(右脑)主情商旨在求美,两者互补生辉相得益彰,才可望成为左右脑一齐发达、智情商共同开发的复合型现代化人才。他还曾说:“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4]同理可证,学体育的人也应该学点艺术。在知识经济视域下,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与艺术教育的结合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的自觉追求。

4 高校公体课融入艺术教育的策略

4.1 提高体育教师的艺术修养

人类最早的教育是从体育教育开始的,体育教育的身体活动特点,决定了体态语言在体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在高校公体课中融入艺术教育,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体育运动美的旋律,享受体育艺术带来的快乐,就必须加强教师自身的形象和素质,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具备较丰富的知识,尤其是审美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艺术的光芒。体育教师如果缺乏艺术修养,便看不见体育中的美,不知它的主要形式和创美规律,自然也就很难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艺术教育。课堂上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育讲解和示范艺术的水平是衡量一位体育教师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应善于是把身心美和艺术美有机地统一起来,注重教学语言与示范动作的艺术化。

4.1.1 教学语言艺术化

语言是体育教学中组织教学,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性。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只有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等应用上能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有技巧的人了。”“最好的教师是最会运用语言的人,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20倍”。[5]可见,在体育教学中有技巧地运用语言,注意语言的艺术化,语言在体育课上运用的越成功,表达能力越强,教学任务才能完成的越好,教学质量也会提高。

不管科学多发达,电教设施多么完善,语言的作用无法取代,尤其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更要求教师运用语言艺术。体育课堂如同一个大舞台,作为教师应集编、导、演、评、教于一体。教师应将教案娴熟于心,运用艺术化的言语,力求使教学优美艺术化。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高超过硬的体育技能,还要有语言的良好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自如地驾驭体育教学,传授技术动作,除了正确的优美示范必须进行精彩讲解,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活力。体育教师的语言应简洁、明快、严谨、深刻、有激励性和感染性,能使学生头脑中浮现出动作的形式、方向、速度,进而理解技术的结构、顺序、节奏,使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知道从何做起,再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逐步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掌握讲解语言艺术,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根本途径之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一些技术动作有一定难度的教材内容,采用歌、诀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情绪,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置身于和谐、欢快舒畅的学习环境中。如在教授骑撑前回环时,可把动作要领归纳为口诀“举腿前跨、直体前倒、送髋抬体、翻腕下压。”再配合教师的动作示范,就容易让学生明白口诀所指意思,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字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高品质的、永不落伍的新型体育教师。

4.1.2 教学示范艺术化

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信息的传递是由7%的语言(指单纯的言语)和38%的声音(包括语调、节奏和声响强度作用)以及55%的体态语言组成,可见,体态语言在教师传授知识信息学生接受知识信息中起到的作用很大。体育教学的示范动作是必不可少的,技术动作示范是无声的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学生带到一种独特的享受之中,它最直观地诠释了教学内容。对于许多高难的技术动作及其复杂动作的内在联系,有时是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示范则更加直观形象。因此正确动作示范能使学生形成一个初步的动作概念,但动作示范仅停留在完成动作的水平上是不够的,还应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高校公体课教学示范艺术化就是要求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应该准确无误、娴熟自如、干净利落、舒展大方,还要富有节奏感和力量感,把学生带入一个美的学习情境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的示范动作不规范或不正确,不仅无美可言,就连教学质量也无法保证。

4.2 创设具有艺术氛围的教学环境

4.2.1 对场地器械及教师形象的要求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样,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力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支撑着整个过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结果。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环境包括硬环境(场地器材布置等)和软环境(师生间的关系)。优美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临场心情舒畅,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创设具有艺术气息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氛围,使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得到体育与艺术的熏陶和滋润,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在高校公体课中创设具有艺术氛围的教学环境,体育教师应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合理设计活动场地,创造美好的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单调枯燥的学习任务。器材、设备的布置,应从审美的角度设计新颖的放置图形,达到线条清晰,井然有序,还要力求新颖、实用,使学生临场一看,就能感到新奇,引起心中喜悦,而欲从事体育活动之情,唤起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欲望和兴趣。

体育教学环境中还涉及“软环境”,即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环境,括校风、班风、课堂教学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氛围等,虽然它不是构成教学系统的组成因素,但是它对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有潜在性的影响。其中教师的仪表与风度,与课堂气氛的关系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教师的形象,在课堂是学生注意的中心,也是学生审美情趣的中心。教师的衣着、举止、神态,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更要与课堂气氛协调一致。此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体育与艺术交融的过程。如果这个“软环境”能达到健康、和谐、情感美,那高校公体课教学就是一种美的愉悦教学。

4.2.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艺术感染力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点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材料,声画同步、共时又历时的呈现方式,通过图像、图片、声音等给学生带来生动直观的印象。而体育中艺术美的形式多半是从视觉上感受的,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可预先录制好示范动作图形,再来分解、分析,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让学生更轻易地理解动作要领,从动态的声画相合中领会及欣赏到体育的艺术美。“一切教育均影响学生之各个方面”。[6]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交替刺激,能充分调动他们大脑的功能,使之处于兴奋激活状态,有效地促进了对艺术的美的想象和理解。如在进行公体课中的健美操教学时,可融入电子曲风元素,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速度感。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通过音乐能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原来较为平淡的教学活动转化为一种快乐的共同享受,不仅能启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此外还可融合声光效果、视觉影像及Live直播式的听觉感受,使学生不自觉地就跟着音乐运动起来,使枯燥乏味的上课变成仿佛是在参加一场流行派对。相信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充满活力和追求时尚的大学生来说,受欢迎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多媒体技术延展了人的视听觉,把美的信息转化为频带宽、传递速度高、信息多的视频化、音频化呈现模式,跨越了文字的障碍,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直观形象,能有效地发挥体育中艺术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地感受美和学会创造美。

5结束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体育和艺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健与美成为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对人在生理、审美、意志品质的培养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高校公体课融入艺术教学,不但可以使大学生强身壮体,还可以获得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以此领引着他们向享受生命、美化人生的境界迈进,使自己的精神找寻到诗意的栖息之地。艺术教育能使高校公体课不单只停留在体育运动的层面,其中蕴含的文化艺术,生活哲理对学生所起的陶冶情操,优化品质的作用才是教育的目的。因为,体育教育的最终教育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西宽.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9.

[2] 鲁洁.一本用生命打开的教育学.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

[3]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51.

[4] 杨桂青, 张树伟. 科学家钱学森关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构想[N]. 中国教育报, 2009年12月21日第3版.

篇5

论文摘 要:电子竞技运动是一项新兴的竞技体育项目,它与网络游戏有着很大的区别,这项运动在高校里开展有着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电子竞技运动进入高校体育课的意义的分析。提出了电子竞技进入高校体育课的途径。

电子竞技运动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软硬件设备为器械、在虚拟环境中、在统一的竞赛规则下进行的对抗性益智电子游戏运动。电子竞技运动现已被国家体育总局定为第78项体育运动。电子竞技运动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反应和协调,可以培养参与者的团队精神和毅力,这项运动特别受到大学生们喜欢,在高等学校里开展这项运动有着广泛的基础。

1 电子竞技运动的特点及分类

1.1 电子竞技运动的特点

电子竞技运动是由“电子”和“竞技”这两个基本元素组成的:这两个基本元素都为运动而服务的,“电子”是运动方式和手段,“竞技”是运动的目的。

“电子”是指这项运动是借助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以各种软硬件及由其虚拟环境来进行的一种运动,这相当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器材和场地。这是电子竞技运动有别于传统体育的根本不同。

“竞技”即对抗、比赛。电子竞技运动和传统的体育的比赛一样都是按照一定的竞赛规则,并在这样的规则保障下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比赛。选手的技术水平,是要靠严格的训练来掌握和提高。

电子竞技运动和传统的体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社会上有广泛群众性,并受到广大群众的喜欢和普遍参与。

1.2 电子竞技运动的分类

电子竞技运动目前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对抗类项目,主要有:反恐精英、星际争霸、魔兽争霸和FIFA2003等。另一类是休闲类项目,这类项目它是电子化的传统体育和民间娱乐项目,项目包括围棋、中国象棋、桥牌、麻将、台球等。

2 电子竞技运动和网络游戏的区别

从历史渊源上来讲,网络游戏与电子竞技本是同根生,电子竞技运动与网络游戏都来源于电子游戏,只是各自依靠本身的特点而走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电子竞技运动项目由于具有的“对抗性”的游戏特征,最终成为体育项目的一种。电子竞技运动和网络游戏的最大区别就是电子竞技运动是体育项目,而网络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游戏。

2.1 本质上区别

电子竞技运动这项体育运动,其器械、场地及比赛环境等等是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的。运动的方式是对抗和比赛,它有统一的规则和相同的技术手段,也有传统体育比赛中的技、战术。选手通过日常刻苦的的训练,提高自己与电子设备这些比赛器械相关设备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使用的速度、反应和配合等等综合能力和素质,通过技巧和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获取在对抗中的胜利和好成绩。

网络游戏其运行的环境和电子竞技运动差不多,有些规则也很相近,但是网络游戏是以追求感受为目的的模拟和角色扮演,玩家体会的是自己角色的成长快乐,自娱自乐。

2.2 运行环境的区别

网络游戏和和电子竞技运动的运行环境都是依靠网络来实现的,网络游戏的运行环境是完全建立在国际互联网上的,它离开了互联网,根本就无法存在。而电子竞技运动所依赖的是局域网环境,甚至可以是两台电脑的直接联接,互联网只是电子竞技运动用来训练或娱乐的一种手段而已。

3 高校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基础条件

3.1 广泛的群众基础

高校的学生年龄在18~2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青年对网络游戏都十分喜欢,可以看出,如果在高校开展电子竞技运动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个人电脑的不断普及和电子竞技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电子竞技在高校将拥有更多的爱好者和参与者。

3.2 良好的软硬件基础和充足和时间

高等院校作为教学和科研单位,有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这为学校电子竞技运动奠定了硬件基础。高校最不缺少的就是人才,能胜任电子竞技运动教学和指导的也会大有人在的,这为高校开展电子竞技运动提供了要才保障。南方学校夏季炎热,北方学校冬季寒冷,都不易开展室外活动,在这个时间段里是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最佳时间。

4 电子竞技进入高校体育课的途径

4.1 选择适合学生的电子竞技项目

选择适合大学生开展的电子竞技项目,就要根据大学生生活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充分发挥电子竞技的育人优势,要选择一些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的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来培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和毅力。例如可以选择象赛车、足球、蓝球等一些类似传统体育的项目。最好不去选择具有暴力、攻击、战斗倾向的电子竞技项目,如反恐精英、星际争霸等,此类项目很容易使大学产生好斗的想法,从而造成心理上障碍。

4.2 提高学生对电子竞技的认识

目前在部分老师和学生中还是把电子竞技运动看成是一种网络游戏,对这项运动的开展持有排斥的态度。认为电子竞技有碍学生的学习。为此就要求我们要向老师和学生们进行详细的介绍,介绍电子竞技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不仅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而且还可以锻炼和提高对现代信息社会的适应力。因此,改变对电子竞技的片面理解,消除人们对它的偏见,才能够使这项运动健康、文明有组织的开展。

4.3 建设一批专门的师资队伍

如果没有一批从事电子竞技教育的师资队伍,那么就很难开展电子竞技课程。其实在高校里拥有许多软件开发、软硬件维护和网络维护的相关工作人员和教师,这些人都有过硬的电脑软硬件基础知识,对他们进行电子竞技运动的相关培训,会很容易地胜任电子竞技课程的教学工作。

4.4 配置相应的电子竞技运动设备

电子竞技运动水平的高低除了与参与者的技术水平和心理环境有关以外,电脑硬件和比赛的环境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开展电子竞技课程,电脑设备当然不能够过于落伍,而且每一新款游戏的推出对电脑软硬件的要求都会有所不同,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配置相应的电子竞技运动设备,是高校开展电子竞技运动课程的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统一,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2]郑明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经济论坛,2004(15)

篇7

一、体育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作为矛盾对立体,二者是相对独立的概念,没有主次之分,其地位应是平等的

所谓体育的经济效益是指人们在体育投资这一经济活动中,劳动的占有和消耗与所取得有用成果的比较,即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的实质是指在体育劳务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占有,获取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在这一点上,与一般产品的经济效益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它的上位概念大致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所谓体育的社会效益,是指体育产品大都是精神产品,其产品的主要功能是增强人民体质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其实质是体育产品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因此,它的上位概念大致属于社会文化娱乐范畴。

由于它们所属的范畴不同,做为相区别的一面,二者是没有主次之分的,其地位应是平等的。可长期以来,人们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把追求经济效益同“小人喻于利”,同“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联系在一起,把追求社会效益同“君子喻于义”,同“社会主义优越性”联系在一起,本能地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涂上了色彩,分出了等级。受其影响,体育被看成是纯粹的公益性、福利性事业,体育经费完全靠国家拨款,只讲投入不讲产出,形成了“居民低收入——政府投资——福利分配——投资萎缩”的经济流程。由于没有经济效益做基础,势必影响体育社会效益的实现。直到今天,在体育场馆实行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上,“有27.5%的人认为体委部分领导对场馆实行多种经营,创收盈利心存顾虑。”〔1〕因此,要正确处理体育产业发展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必须从思想认识上摆脱极“左”思想的束缚,还经济效益以本来面目。

二、体育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作为相互联系的一面,其关系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研究的领域不同而有不同的涵义

1.就微观而言,在体育产业的经营开发中,应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兼顾体育的社会效益。

在这里,体育的经济效益就是微观经济效益,即体育单个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同企业一样,应该把经济效益当作自己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利润视为企业的生命。这不是由个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运作的必然结果。

体育作为产业进行开发,走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化道路,这说明推向市场的体育产品是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必须遵循社会经济运行规律,即以利益为杠杆,通过公平竞争,等价交换,优胜劣汰,最终实现对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体育产业的高速运作。因此,各体育经营单位必然想方设法,在尽可能降低劳动占有和劳动消耗的条件下,争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与之相适应;经营者还必须兼顾体育的社会效益,要服务对路,增添花色,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档次,满足人们丰富多彩的体育需要,唯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更长远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是那些由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及其他国内大公司,个人投资兴办的一些商业性俱乐部、网球馆、高尔夫球场、体育健身娱乐中心等体育产业。这些投资主体的共同特征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营主体,他们经营体育的目的动机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占领市场,一些有远见的投资者似乎并不急功近利而是在提高体育的社会效益方面下功夫,像高薪聘请外藉球员、本国优秀运动员,以及培养二、三线梯队等,目的当然是服务于经济效益。

有人认为,体育劳务产品和其他产品不一样,是精神产品,具有公益性,即使是进入市场的部分也是坚持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相结合,以社会效益为主。不错,体育劳务产品是精神产品,具有公益性,但体育产品之所以能走向市场,成为商品,从某种角度而言,恰恰是因为它的公益性。广泛的社会性、权利性、公正性,才使得体育劳务产品具备了交换的价值。

综观当今体坛,高水平的运动竞赛已成为一种金光闪闪的商品。一些大商家、公司、企业纷涌而上,竞相为之大洒金钱。他们的目的和动机当然不是为了实现体育的公益性,而是把体育的公益性、社会性当做可利用的手段,通过现代传播媒介,让体育充当出色的广告载体,获取超额利润。像每年为体育投入3000万马克的奔驰公司的信条就是:对体育界投入的钱越多,获取的利润越多。

可以说,正因为有了体育劳条创造精神产品的这种广泛的社会性、公益性,才有了商家争先恐后的投入,带动了广阔的市场需求,才有了体育市场的开辟和繁荣,也使得体育商品的价格扶摇直上。就拿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而言,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售价2.78亿美元,1988年汉城奥运会为4亿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7亿美元,身价之高令人咋舌。

再拿发行体育彩票来说,当今许多国家都把发行体育彩票作为扶持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筹集大量的资金,靠的就是体育竞赛商品的价值,其使用价值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公益性,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并给体育带来滚滚财源。我国“自1994年3月起,截止到1996年底,已顺利发行了22亿元的体育彩票,除百分之五十直接用于返奖外,共筹集资金6.6亿元。”〔2〕主要用于落实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计划,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此可见,就微观而言,在体育产业的经营开放中,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社会效益,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必然结果。就目前而言,我们只有承认这个事实,才能充分显示“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体育改革精神,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关心体育,投资体育,促进体育商业化的发展,为最终实现体育的社会效益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从宏观而言,发展体育产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体育为人民服务,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宗旨,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服从服务于社会效益。

从宏观而言,体育产品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不能作为商品推向市场,诸如学校体育、职工体育,其基本任务是解决人口素质问题,福利性、义务性突出。像人们健身必备的基础设施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若按市场经济规律自由支配,其生产建设将无法进行。这就需要国家无偿投入,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渐增加投入的比重。这一点我国体育法第41条已做了明文规定,即“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这里充分显示了人民政府把体育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无疑是英明正确的举措。但笔者认为这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范畴。与微观领域的产业经营开发,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并不冲突。我们鼓励微观搞活,追求经济效益、赚取更多的利润,这并非坏事。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的办法从经营者手中提取丰厚的利润,再把它投资到体育的福利性方面去,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样既可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又可以加速体育商业化进程,使体育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三、体育社会效益能否实现,体育产业能否健康发展,并不取决于经济活动本身,而取决于法制的健全和完备,取决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

在有些人看来,如果在体育产业发展中,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势必会产生唯利是图、斤斤计较、金钱至上、腐朽堕落等不良风气,就会牺牲体育的社会效益,也不利于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而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上述问题似乎就可以避免。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众所周知,西方许多国家把追求利润当作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归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顾体育的社会效益。比如,在全民健身方面,我们推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美国推出《健康公民2000年》,加拿大推出《积极人生》,英国推出《90年代体育——迎接新的地平线》……他们颁布的时间似乎比我们更早。在计划的操作实施方面,我们有实施的步骤,他们更有完整的目标体系。以美国的《健康公民2000年》为例,该计划700多页,通篇都是对实施目标的陈述,其中包括3个总目标,22个子目标,47个次子目标和300个再次一级的目标。这些规定似乎并不亚于我们。

至于体育产业能否健康发展,也不取决于经济活动本身。我们国家坚持把体育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样产生了为名利服用兴奋剂,为了金钱而弄虚作假、招摇撞骗等问题,同样不可避免地滋生了拜金主义思潮。这都有力地说明了,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大潮面前,体育产业能否健康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是否就必然牺牲社会效益,并不取决于经济活动本身是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还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是取决于法制的健全完备。市场经济是利益的经济,同时又是法制的经济。在微观经营中,谁都可以为追逐利润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前提必须光明正大、遵纪守法。这就要求在微观搞活的同时,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即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去引导、规范人们的利益行为,再配之以有效的监督,就能妥善地处理宏观与微观领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联系。

总之,在看待和处理体育产业发展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时,一定要注意,从思想观念上摆脱“左”倾思想的束缚,从理论研究上分清宏观与微观不同的领域。

注释

篇8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关注度日益增加,它在各国发展经济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其他欠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法宝。

2区域经济与城市群

2.1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含义

所谓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通过资源的优化与科学整合,发挥不同城市各自地理或原材料等发展经济必要条件的优势,集中优势人才,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建立一个在经济方面拥有比较优势的区域集团。发展的关键:(1)中心城市的带动和战略支点作用;(2)充分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的选择,打破行政壁垒,实现中部区域经济的联动、协调发展;(3)充分利用产业集群所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特性,构筑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支撑平台。所谓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高密度的聚落;(2)一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枢纽;(3)拥有发达的网络结构;(4)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目前,一般认为世界上有五大城市群,分别是:(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城市群;(2)美国五大湖大城市群;(3)日本东海岸大城市群;(4)英国大城市群;(5)欧洲西北部大城市群。其中,以美国东北部的“波士华”城市群和日本东海岸城市群最为典型。从涵义上看,建立城市群是发展区域经济的一种有效手段,二者的共同的目的就是发展经济,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2长三角城市群基本概况

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地域范围涉及两省一市,包括1个直辖市:上海;3个副省级市:南京、杭州、宁波;11个地级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共16个城市。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人口757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9%。其中科技人员占区域总人口的3.8%。

3长三角发展区域经济建立城市群的优势

长三角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升势头特别明显。2008年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GDP总计2.8万亿元,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到近五分之一,成为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目前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投资环境优良、创新能力突出的地区之一。

对照国际上五大城市群,我们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构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面向海洋、依托长江、倚靠内陆发达交通联系世界各地的区位优势;(2)经济实力雄厚;(3)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4)交通网络发达;(5)以上海为中心的龙头城市;(6)专业批发市场的迅速发展。

4长江三角洲构建城市群的问题与劣势分析

4.1核心城市现代化功能不完善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核心城市,在现代化功能的发挥方面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第三产业比重不足与落后,上海金融中心虽已建立但还不成熟,在资金筹集、对外贸易领域,上海与一般大城市地位相似,国家级或跨区域的大银行、大集团数量较少。城市内部交通信息体系尚不发达,影响了城市功能的组织。

4.2行政区划分,各区矛盾日益尖锐

地区之间各自为政,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区域的经济合作。长江三角洲分属二省一市的16个城市,行政隶属关系非常复杂,地区之间的协调难度很大。再加上长期的条块分割管理,更助长了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不良风气。这种不良风气严重干扰了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4.3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城市间分工不明确

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地方收入,各地在发展经济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个税大利高的产业上,再加上长江三角洲地区内部自然禀赋比较相似,因而本区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十分严重。产业结构趋同使得各地区不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也使得投资和生产分散,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国家的整体经济效益;更为严重的是会形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导致生产能力闲置和资源的浪费。

4.4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本区域人口密度高,土地承载压力本来就很大。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更加恶化了生态环境,使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4.5城市建设用地较为紧张,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近年来,由于经济迅猛发展,长江三角洲一些地方在用地上出现不尽如意的现象。江苏省每年用地总量达几十万亩,且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用地增加迅速,但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粗放利用现象严重。一些地方土地大量转用、征用后又得不到及时充分利用,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在城市建设中,不顾实际搞“大马路”“大广场”,使原本十分紧张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5对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城市群的对策建议

5.1把龙头城市-上海建成世界级城市上海举办2011年世博会的成功,为上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既要以现代化世界级城市标准来建设上海,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又要不断强化上海对外的辐射功能,因此未来上海发展应围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一主线。除了充分发挥已有的自身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科技实力、管理水平、开放环境等优势,还要不断强化创新和服务功能,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三个中心”。

5.2各地加强合作,构建统一、开放、规范的市场体系,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单靠一个城市将显得力不从心,合作则可以取得双赢和多赢,倘若各城市能加大合作力度,我们得到的将不是“1+1=2”,而是一个发挥城市群的集合能量的过程。

5.3加强重点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基础设施是发展经济的硬件,应该在充分发挥长江内河航道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和管道运输,建成合理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发展创造高效、便捷、安全的综合运输条件。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开发长江深水航道和深水港。第二,加强一系列高速公路、铁路和大桥的建设。

5.4强化产业整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群落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们必须在全球层面即世界经济一体化上看待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整合。要根据各城市的资源禀赋特征,深化产业分工,分工和专业化的增进是现代生产方式变革的主要特征。

5.5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6积极推进政府职能改革,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政府职能改革是诸多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也是上述建议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首先,政府应弱化经济功能,强化社会服务功能。

篇9

论文关键词:武术;大学体育课程;优势;改革途径

一、武术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优势

(一)武术的文化特征

1、技击性。武术的核心是技击。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原则形成的各外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虽然各门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武术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重要原因。

2、健身性。武术训练不仅重视内在"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能够达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3、独特性。中国武术对于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家学说的精髓,突破了搏击中力量决定胜负的传统观念,突破了主要由四肢作为攻击手段极限的搏击术,蕴涵着一种东方古典的礼仪道德和修养,是一种阳刚阴柔完美结合的美学理念,它体现了一种武学中完美的艺术性,它从一个更高的境界上符合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

(二)大学武术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其优势

1、高校武术教学目标的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的特点以及国内外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改变了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育实数框架的新标准。它重新构建了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拓宽了课程学习的范围,将体育课程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学习领域。

2、武术教学的基本内容。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分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按照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两大类。在当代大学的实践教学中,套路运动教学占据内容。 转贴于  3、优势。一般的体育运动效果都仅仅是对外在表现的强健,然而武术确实一种壮内强外内外兼并的健身运动。武术强调的是内外俱练,身心双修。通过练习对外可以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特别是太极拳强调用意识引导动作,长期锻炼对调解人体的阴阳平衡,调气养血,改善人体机能和精神状态,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二、武术的改革途径

我国武术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策法规不健全,多头审批现象突出;内部机构设置不健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秩序不是太乐观;轻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文化课课程设置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办学物质条件较差,收费标准不一等。面对此种现象,结合当前武术教课情况,就这些问题本人提出一些微薄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武术课堂教学中,基本功的练习时间要适合学生体质状况,采用控制单个动作练习时间,多个基本功动作轮流练习的方式,并结合小组合套路的练习学习和复习基本功。同时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素质的训练,并提出相应的考核标准要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基本功的学习,并为学习套路做好体能准备。另外,在套路的学习上,除了加强对套路中每一个动作的攻防意义的讲解,还要注重精选适合大学生学练的套路,以增加课堂上同学们的活跃性,使大家更快更好地融入到武术这门艺术之中。

(二)加强师资力量

新的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的推出对高校各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高校武术教师教学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发出新的挑战。但是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师资现状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体育课程的改革创新及实施有密切的联系。

(三)完善教学手段

随着各高校因扩招而后带来的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的状态突显出来。因此,加大场地、器材建设的投入是摆在各高校面前刻不容缓的工作。场地、器材的增加滞后于高校扩招改革的步伐。应加大经费投入,以保证武术教学的正常开展。可喜的是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许多院校的场地、器材严重不足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四)注重武术文化的传播

篇10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总体趋势之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开始逐渐突出。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开始朝向环渤海地区住哪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虽然京津冀地区经济环境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而言,仍然处于初级水平,但是其当前具有的经济实力和整体结构特征,已经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

想要明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首先应当对其概念进行明晰。虽然当前对于区域一体化的概念缺乏统一的界定,但是仍然可以从实际工作中发现其诸多共性并且加以总结。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地缘毗邻的城市或地区通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和渠道,制定统一的区域政策制度、区域规划布局以及对接措施,在共同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之下,形成具有共生关系的发展目标,并且协调行动;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进行合理的地域分工;利用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地域的相邻性等特点,实现全区域内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借助于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促进地区间的产业整合与重组,实行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有效的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耗损,以提高区域经济总体效益的一个动态过程。从这样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重一体化区域内部的合作和分工合理化,并且着眼于实现区域环境共赢,注重可持续发展。

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主要是需要考虑促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动力,是建立起区域经济一体化环境的优势体现。对于动力机制而言,其自身决定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根源,因此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对于动力机制而言,首先应当注意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考虑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要实现区域内部多个组成部分的协同发展,因此展开了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环境中,更为微观的区域性政策将会被统一的政策所代替,这必然会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部环境中自由流动,推动其朝向更加具有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域集聚,从而实现对于地区环境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同时,这种增长与优化还能够带来扩散效应,形成区域朝向周边的带动。其次,规模经济同样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发展动力。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帮助经济的发展打破既有的行政区域格局,而转变向经济区域整合的方向,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资源的优化利用,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都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规模经济在更为宽泛的区域环境中,比相对窄的地理环境之下更容易形成。最后,低成本机制的形成,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动力。低成本并不仅仅局限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降低,而是来源于区域经济环境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人力资源成本、运输成本以及某些自然资源成本等,都需要考虑在内。由于突破了行政格局,因此区域范围内的资源能够在有效流动的基础上,遵从市场机制实现优化调配,从而实现成本机制。

二、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发展

京津冀地区在经济的发展方面各有所长,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特征,因此对于该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而言,毋庸置疑地有着积极价值。当前环境下,京津冀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得到加强,从2004年共同签署《廊坊共识》到2008年签署《北京市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合作的会谈纪要》和《天津市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等,这些都无意成为了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实现的诸多里程碑事件。

虽然从政策层面看,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一直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但是从实际的展开状况看,仍然存在诸多障碍。首先,不同区域合作主体对于经济合作的认识方面存在偏差,并且尤其是在京津冀区域环境中,仍然缺乏具有一定高度的市场意识。从合作态度方面看,北京仍然以自我中心的态度十分突出,要求津冀为北京提供对应服务,在产业转移、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此种态度均较为突出,天津同样想要依据港口优势进行自我建设。这种状况造成了河北难以获取和京津两地对等的发展机会,因此从观念的角度看,京津冀地区区域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整顿。

其次,^域内部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高层次区域合作、磋商与协调机制。近年来,虽然京津冀高层领导进行了双边互访和多边协商,但是总体说来这种机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而想要建立起深入的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更为深入和密切的磋商机制亟待形成。目前仅限于首长联席会、协调会和合作论坛明显无法满足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必须实现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磋商机制的建立,才能切实构建起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方针。

三、结论

针对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当前的展开现状,实际工作中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区域一体化实现的主导思想,深入把握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不发,并且切实加强不同层次之间主题的密切沟通和配合,建立起更为均衡的政府协作机制。除此以外,应当注意转变观念,打造京津冀发展协同观念,以互惠互利作为发展的根基,建立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推动区域内市场环境成熟,支持资源和生产要素更为自由的流动和分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