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托管的理由范文

时间:2023-10-02 16:54: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参加托管的理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参加托管的理由

篇1

    《抚顺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企业分流下岗职工实施委托管理暂行办法》业经市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贯彻执行。

    抚顺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企业分流下岗职工实施委托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搞好企业优化资本结构,适应兼并破产、减人增效企业分流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经国家批准的优化资本结构试点企业。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三条  市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是我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企业分流下岗职工委托管理的领导机构。市组建再就业服务中心,行业(企业集团)组建再就业服务分中心,企业组建再就业服务站。企业再就业服务站,原则上按分流下岗职工总数1%的比例配备工作人员。

    第四条  市再就业服务中心负责制定全市分流下岗职工委托管理的政策、规划,审核分流下岗职工实施方案,核发托管经费,协调、指导行业(企业集团)、企业托管工作。

    第五条  行业(企业集团)再就业服务分中心负责制定本行业(企业集团)的分流下岗职工实施方案,审批所属企业再就业服务站的分流下岗职工实施方案,掌握所属企业再就业服务站的托管情况,做好本系统分流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

    第六条  企业再就业服务站负责制定本企业的分流下岗职工再就业实施方案,对被托管职工实施具体管理,掌握被托管职工基本情况,报送统计报表,办理养老和失业保险,发放基本生活等费用。开展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推荐介绍工作,组织被托管职工通过劳务协作、劳务承包、劳务输出等多种形式,开展生产自救,引导被托管职工通过市场实现就业。

    第三章  托管对象和期限

    第七条  托管对象为身体健康,能适应正常生产工作需要,有再就业愿望和能力的职工。

    残疾职工、工伤职工和长病假职工以及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下岗女工不能列为托管对象,受刑事、留厂察看处分尚未解除的人员也不得列为托管对象。

    第八条  托管期限最长不超过两年。

    第四章  托管经费筹集和使用

    第九条  托管经费的标准原则上由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和以此为基数测算的养老、失业保险费以及必要的基本医疗费等所构成。托管经费由企业承担50%,社会保险机构和财政承担50%;破产企业职工托管经费从破产企业土地使用权转让、资产变现所得中拨付。

    第十条  托管经费主要用于被托管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门诊费、就业培训费及为被托管职工再就业启动生产和开发新的生产经营项目所需费用等。

    第十一条  要根据筹措到的托管经费额度来确定接收托管职工人数。社会保险机构和财政筹措的托管经费,要及时足额地划拨到市再就业服务中心设立的专项资金账户,由市再就业服务中心负责管理。

    企业筹措的托管经费,要及时足额地划拨到该企业再就业服务站,对托管经费不落实的,市再就业服务中心匹配的托管经费不划拨。托管经费要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由财政、审计部门监督。

    第十二条  被托管职工的费用要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报表、支付和结算,企业再就业服务站按月制表,报市再就业服务中心审核发放。被托管职工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领取。企业再就业服务站支付完毕后,应将支付明细及费用余额按每月规定日期报市再就业服务中心核销。

    第十三条  市再就业服务中心要对托管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数额和项目支付,擅自挪作他用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有关部门追究其领导和有关人员责任。

    第五章  委托管理和介绍就业

    第十四条  对被托管的分流下岗职工,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随时掌握其动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择业意识等教育。

    第十五条  破产企业被托管职工,由行业(企业集团)再就业服务分中心与职工签订托管合同;被兼并企业的被托管职工,由再就业服务站与职工和兼并企业签订托管合同;减员增效企业的被托管职工,由再就业服务站与职工和企业签订托管合同。

    托管合同要明确托管期限和各方在托管关系存续期间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条  职工被托管后,原企业与被托管职工只保留名义上的劳动关系,不再负责其工资福利。被托管职工实现再就业后,即与再就业服务机构终止托管关系,并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对托管期满后,仍未能就业的被托管职工,应与其解除托管合同。解除托管合同的人员,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到当地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符合规定的,享受失业保险有关待遇。

    第十七条  被托管的职工,第一年每月发给150元基本生活费,第二年每月发给120元基本生活费。

    第十八条  被托管职工应参加各级再就业服务机构组织的定向培训。无能力自找单位或自谋职业的,应服从再就业服务机构推荐介绍。无正当理由两次拒绝参加培训,两次召集不到或两次介绍就业不去的,解除托管合同,并通知原企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对第一次介绍力所能及工作不去的,减发30%的基本生活费,第二次介绍力所能及工作不去的,视为放弃就业,解除托管合同和劳动合同,符合规定的,享受失业保险有关待遇。

    第十九条  鼓励各级再就业服务机构尽快使被托管职工实现再就业,对两年内介绍被托管职工实现就业的,可将该职工剩余部分的托管经费,由市再就业服务中心一次性划拨给企业再就业服务站。

    第二十条  行业(企业集团)再就业服务分中心和企业再就业服务站,对所有解除托管关系的被托管职工,要按规定予以注销并向市再就业服务中心报告。

    第六章  附则

篇2

我们通过监管和参与宿舍托管工作,加之与先前宿舍管理的比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对宿舍托管的新认识。

第一部分:宿舍托管为何成功

1.宿舍托管成功的主要因素

(1)学校改进宿舍管理的迫切需要。

学校多年来为宿舍管理所困扰。各部门和班主任的广泛参与,并没有有效遏制宿舍内伤害事故的发生,公物损坏、水电浪费情况也较为严重。

特别是宿舍管理成为班主任的沉重负担,严重牵扯了班主任过多精力。学校的安全管理、财产管理、班主任管理等各方面都要求宿舍的管理要有新的思路。在这种前提下,学校有引进宿舍托管的迫切需求,有提升宿舍管理水平的强烈愿望。并在引进宿舍托管后给予了资金和政策上的最大支持。学校宿舍管理享有较大的自是学校对宿舍托管寄予较大希望的表现。

(2)学校宿舍托管有较大的自利。

学校托管享有较大的自力是宿舍托管成功的重要因素。溧阳职业教育中心校有完备的托管机构,宿舍托管处有较为独立的人事,财务等其他权利。

①管理者在宿舍管理中有人事安排的权利。

托管机构中的所有人员由托管负责人聘用,聘用的军事教员、管理员、保洁员学校只要求身心健康。托管负责人对他们有完全的管理权,学校不参与其中。学校根据监管的情况,对是否要增加宿舍管理人员提出建议。宿管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宿管人员,对宿舍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及评价。

②管理者在宿舍管理中有财权。

宿管处每年在学校按住校生人数取得相应托管费用,学校不参与宿管处的二次分配,管理者有较独立的财务权利。在不违反国家法规的前提下宿管处发放宿管人员的工资,根据自己的考核对人员进行奖罚,支付宿舍的电费和水费。宿舍管理者独立的财权使其能利用经济杠杆及时解决较多问题。如对工作人员的激励、宿舍财产的维修、自然损坏及时维修、人为损坏宿管处先行维修,照校规向破坏者索赔。此外当住校学生有困难,或发生小的意外时,宿管处可以在经济上及时地给与人性化的关心。如在宿舍摔伤的学生宿管派人送往医院,并垫付医药费用。

(3)宿舍管理者在允许的范围内实施自己的管理制度。

宿管处在学校的支持下,实行了很多有效的管理制度。其中晚点名制度较有特色。通过晚自习后在操场上的集中点名,点评,而后带回宿舍的方法,较好的控制住校生的活动,减少学生外出的可能。在实施的过程中,在晚点名集中时利用学生演讲等方式丰富了晚点名的内容,方法较好。此外,学生回宿舍后的睡前点名制度也是对晚点名制度的有益补充。宿管处实施的进出宿舍相关规定也能有效的控制学生外出和在上课期间进入宿舍。宿管处有自己的卫生保洁制度,对学生每天有卫生打分制度,流动红旗评选等。学校将文明宿舍的评选权交宿管处实施也促进了宿管处的管理。

2.宿舍管理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

(1)宿舍监管的措施是否得力、到位。

托管不等于不管,学校对宿舍托管处的管理由学工处专人负责。及时沟通,增进相互的了解与理解,传达学校的要求。督促宿管处做好工作。

严格的监管可以及时发现托管工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时的整改,如及时调整宿管处对宿舍的供电时间问题,对发现住校生熄灯后在校园内及时追究宿管处责任等。

(2)学校与宿管处的协调是否有力。

宿管处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部分,很多工作需要个部门的配合。作为学校监管的部门,学工处协调工作优劣关系到宿舍托管的质量。如晚点名不到的学生,统计后,需要各班主任确认原因,及时处理纠正,并在第一时间反馈。学生在宿舍违纪后,宿管处没有处分学生的权利。需要学校配合处理。宿舍内发生很多失窃事、打架事件也需要保卫科配合调查解决。进出宿舍的管理需要班主任严格把关,不随便批请假条等。

此外学校也开展如宿舍文化评比、叠被子比赛等活动来配合宿舍管理工作的开展。

(3)宿舍托管人员是否优秀。

优秀的管理人员关系着宿舍托管后的管理质量高低。有经验、有工作责任心、优秀的管理者是宿管队伍的核心。学校托管负责人有丰富的宿舍托管经验。从事过多个行业包括宿舍托管等,有多年的管理工作经验,真正起到核心作用。首先,建立了完善的宿舍托管组织。聘用的管理人员经过认真考评,不但能较好的履行工作职责,也能做到团结协作。其次,负责人能做到赏罚分明,灵活的运用人性化管理及经济杠杆等多种方式做好员工的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第三、负责人能做好和学生的沟通,增进了解拉近心理距离,做学生的阿姨,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学生的心理引导。并带领管理人员关心学生贴近学生,做到对学生管理的人性化。第四、负责人能协调处理宿管处内部管理、学生之间、宿管和学生之间、宿管与学校之间的矛盾。第五、负责人具备较好的执行力,保证学校的管理任务高质量完成,临时工作任务按时间保质完成。第六、负责人能对宿管处工作有自己的思考,能不断总结宿舍管理的经验,不断的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和学校协调解决。

3.各方力量推动宿舍管理工作的进步

(1)托管处机构有提升宿管水平,提高宿管质量的愿望。经济利益和名誉的要求促使宿管处有做好工作的动力。优质的工作保证名利双收,内在动力较为明显。负责人能尽最大能力,从内心有做好工作的热情。在实际工作中也付出了较多的精力,尽了最大的努力。

(2)学工处作为学校宿舍管理部门同样有做好宿舍管理工作的热情,托管的实施较大程度上减轻了学工处的工作压力。减少了很多突发事件和违纪情况发生,提升了学校的形象。

(3)各班主任在宿舍托管后,极大的减轻了工作压力,是托管工作的受益者。他们拥护和支持宿舍托管工作,也能理解宿舍托管的困难,能够做好和宿管处的协调的配合工作。是宿舍托管的直接支持者,也是搞好托管工作的有力保证。

(4)学生家长通过学生能较直接的体会宿舍托管带来的好处。对学生严格、有效地管理与家长的目标一致,且没有增加住宿费用,所以学生家长对宿舍托管普通支持和好评。

(5)宿舍托管后,学校的住校学生外出上网,违纪情况已大为减少,社会的正面评价较高,实实在在的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形象,如托管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宿舍意外伤害事件,也没有在宿舍发生群体的伤害事件。

第二部分 宿舍托管

与常规宿舍管理比较

1.宿舍托管负责人对宿舍的管理负责,是宿舍管理的第一负责人,有较大的工作责任和压力,对宿舍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负责

常规管理是学工处、班主任管理学生,总务处管理宿舍财产及水电等,部门多且协调有难度。很多职责很难明确,如总务处负责财产维修,但不负责学生安全,宿舍中发现了涉及学生安全的物品维修,总务处没有学工处着急。而学生损坏公物的处理由学工处负责,学生的赔偿也有学工处、班主任负责,在先赔再修,还是先修再赔的问题上很难理清。而小的维修和无责任人的人为损坏更是容易发生堆委现象。托管后,宿舍内部的水电使用安全,其它涉及学生人身的安全隐患等宿管处高度重视且能及时处理,如发生问题宿管处负全部责任。宿管处有资金有能力可以及时简易的解决小维修。

2.托管处机构较专业,有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托管机构多年专业从事学校宿舍托管工作,有托管工作的丰富实践经验。在宿管处机构组建、管理上有较高的能力。特别是在人事权、财权集中的前提下,能做到机构内部的有效管理。此外工作任务的相对独立,使管理有时间和精力的保证。

学校的宿管部门多且管理人员非专业也非专职。学生工作和总务工作本身难度就大,对宿舍工作不能专心投入。只能阶段性的加强管理,没有长效机制。此外学校中层管理部门没有人事权和财权,对学校内参与宿舍管理的人员奖罚都缺乏力度,不能触及根本,难以令行禁止。

班主任水平高低不平且时间、精力难以保证对宿舍长效管理需要。总之,学校对宿舍管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促使宿舍托管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

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面前,认真做好宿舍托管是托管机构的强烈愿望和奋斗目标。托管机构尽了最大努力,努力做到学校、学生、班主任、家长各方面满意。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亲和力。在完成学校任务的前提下做到对学生管理的人性化。很好的做到了严而有度、严中有爱。

学校宿舍管理更多停留在“管理”的层面上,人性化通过班主任的工作水平体现,各人水平尽不相同。特别是中层部门和班主任做好宿舍管理工作的热情相对不高,也没有很大的压力和动力,经济上没有确切的联系,精神上学校也无具体鼓励措施。大家只是按学校要求,根据学校制度做事,积极性、主动性很难体现,更谈不上工作的热情。

4.有干好工作的决心做保证

做好宿舍托管是托管处的终极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负责人能在用人上严格要求,不怕得罪人,坚决清退不合格人员,处罚违规人员,并对工作过程严格管理,尽心尽责。用心使每一个宿管人员都人尽其用,发挥最大效益。

学校的宿舍管理聘用人员往往是教师家属和学校富于人员,中层机构很难对这些人严格管理,随时解聘。班主任更是不愿得罪管理员。管理人员没有干好工作的强大压力。责任心不强就显而易见了。靠一支松散的宿管队伍不可能造就高质量宿舍管理。

5.完备且具有创新的制度是做好宿管工作的坚强后盾

宿管处针对自己的管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所制定的完备制度是做好宿管工作强有力的后盾。并且宿舍管理者不断和学工处协调完善和创新工作制度,使宿舍的制度管理更上新台阶。如晚点名制度、周末留校登记制度等在宿管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宿舍管理中很难有针对性较强的制度,各部门结合学校的各项制度对宿舍进行管理,没有较大的力度。执行起来难免有漏洞。此外,执行力不强更是显而易见的缺陷。

第三部分 宿舍托管工作的

不足与改进

1.托管工作与学校各部门间的协调有问题

相对独立的宿舍托管机构和学校管理之间的工作协调存在许多问题,如我校学生有中专、综合高中、高职等层次和类别,他们的管理部门各不相同,作息时间、放假、补课、就餐等多会有一些差别,宿管处能否及时得到信息,对有效管理至关重要。学工处是我校宿管的监管协调部门,但协调各部门与宿管的联系有相当困难。不能保证信息畅通,万无一失。这项工作的推进有赖于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以及信息及时的网上。

2.学校内部存在“托而不管”的思想

宿舍托管减轻了很多部门的负担,但也发现了对宿舍管理不再管的现象。班主任去宿舍的次数明显减少。当宿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后反应不积极。宿管和学生发生矛盾后,班主任也不能及时介入调解。有一种学生在宿舍里不关我事的想法。学校了解这些情况后及时进行了教育和引导,帮助班主任和部分领导确立宿舍托管理念。托管是学校对住校学生管理的一种有益实践,是我校住校生管理的一种模式,是加强住校生管理的一种新力量,而不是唯一力量。

3.如何解决宿管与学生的的矛盾

宿管直接面对学生、管理学生。加之我校学生的基本素质不高的问题,学生与宿管发生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一般情况下,为缓和矛盾由校保卫科介入处理相关问题,不能完全解决的有学工处处理。

4.学校如何及时了解宿舍托管情况,如何对托管进行管理和考核

篇3

(一)我国证券者投资基金公司的性质

根据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指按照该办法筹集形成的、在防范和处置证券公司风险中用于保护证券投资者利益的资金。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以下简称“基金公司”),是指为负责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而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基金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并依法从事政策性经营,在经营中承担一定的政府或公共管理职能,属于特殊企业。其经营目的在于对投资保护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是国家投资者保护计划的重要保障,不同于普通企业以营利为目的。此外,作为国有独资公司,保护基金公司属于国有企业,这一法律属性在其设立、监管和运作过程中体现出极强的行政干预色彩,具有“准行政”的性质。

(二)我国证券者投资基金公司的特征

1.在风险处置程序中,基金公司一般会成为风险证券公司的最大的债权人。托管清算机构按照《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申请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使用保护基金收购个人债权、弥补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后,应当按照《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受偿债权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向保护基金公司转让债权。保护基金公司受让债权后取得对证券公司的债权,可以参与清算要求受偿。证券公司的大部分业务来自经纪业务,因此个人债权和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巨大,在受让此部分债权后,一般将成为证券公司的最大债权人。

2.基金公司是公共利益的代言人。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的债权是依法收购产生的非自然债权,它的收购对象是广大个人债权人,这部分债权人数量极大,目前,在沪深交易所开户数量已逾7000万,遍及社会的各阶层,对于他们债权的收购,不再是个别证券公司、个人的得与失问题,而是影响面巨大的公众投资者权益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发生,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客户保证金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弥补,将严重影响被处置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剥离,甚至给证券市场造成比较大的波动,影响证券市场的稳步发展。因此,保护基金公司背后是千百个债权人和公共利益,对这部分债权收购的同时,也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

二、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在行政处置程序中的角色

(一)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在当前行政处置程序中的尴尬处境

证券公司的行政处置程序始于2002年的鞍山证券,而基金公司组建于2005年。当时以及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采取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的方式来解决客户资金的收购问题。这种方式的不合理性在于,它把证券公司应当承担的责任风险转嫁到了中央银行,而中央银行的钱来自于税收,实质是把证券公司应当承担的责任转移到了全国人民。申请再贷款来处置证券公司风险的不合理性导致其饱受非议,后转设投资者保护基金和基金公司。这种方式下,基金的来源包括:证券交易所在风险基金分别达到规定的上限后的交易经手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证券公司按其营业收入比例缴纳、以及各方的捐赠等,统一由基金公司负责基金的收集和管理。在新老方式转换的过程中,在基金正常运转之前,由基金管理人取代清算组,作为再贷款的承贷人,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来收购个人债权,因此基金公司的角色举足轻重。但是,在具体的行政处置程序中,由于行政处置的强大惯性[1],基金公司并没有相应的法律地位。还有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行政处置程序是一种行政程序,行政处置组的组成应由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比如证监会、证监局,及各地政府的工作人员,而且基金公司不是行政机关,因此不应成为行政处置组的成员,应在行政处置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参与行政处置的必要性。

第一,成立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目的,是在证券公司被撤销、关闭、破产或被证监会实施行政接管、托管经营等强制性监管措施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个人债权人予以偿付。基金公司代证券公司对债权人予以清偿后,拥有原债权人对证券公司的债权,有权向证券公司主张债权。在行政处置程序中,证券公司个人债权的申报、登记、认定是复杂的工作,而个人债权如何认定直接关系到基金公司收购债权的多少,并且其收购的债权在破产程序中并不一定能得到足额清偿。从民法原理上讲,这个过程是债权转移的过程,债权受让方自然有权利对受让债权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核查。因此,基金公司参与行政处置程序中,对拟收购债权的审查确认十分必要。

第二,在行政处置程序中还要对证券公司的资产进行清查、清收,包括对证券类资产的处置。行政处置程序中对证券公司资产清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破产清算程序中破产财产的多少。基金公司在收购债权作为证券公司的最大债权人,有必要提前介入到行政处置程序,以监督、制约行政接管组,最大限度地保全公司财产,保护债权人的权益。

第三,基金公司直接参与到债权甄别等程序中,可以减少中间环节,节省行政处置费用,还可以对债权的甄别确认工作起到监督作用。

(三)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参与行政处置的可行性

第一,基金公司参与行政处置程序有法律依据。《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第7条第4项明确规定,基金公司的职责之一,是“组织、参与被撤销、关闭或破产证券公司的清算工作”。虽然该条款并未明确指出,基金公司可以组织、参与行政处置中的清算工作,但由于对证券公司的撤销、关闭都是行政处置程序中的一种方式,所以基金公司参与行政处置程序是有法律依据的。

第二,基金公司已有参与行政处置程序的实践经验。证监会已经先后委托基金公司对广东证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技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关村证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托管、行政处置工作,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第三,国外的相关制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美国的证券公司破产清算有两套程序:一种是SIPC程序,一种是破产法规定的程序。SIPC程序即是由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启动并主导的清算程序,它是针对风险证券公司特别设计的程序。在SIPC程序中,托管人及其律师由SIPC全权选出,然后由法院任命。在证券公司赔偿数额少于75万美元并且该证券公司的客户少于五百人的情况下,SIPC可以自己或由其一名雇员作为托管人。虽然,SIPC制度和我国的风险证券公司清理程序的法制背景和法律框架不同,具体的制度设计和操作程序有所不同,但是其法律原理是基本相同的,即投资者保护公司提前对证券公司客户进行清偿并代位其取得债权,之后在破产清算程序中参加分配。因此也可为我们提供经验借鉴。

(四)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在行政处置程序中的定位

根据《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在指定行政处置组时应当把基金公司纳入其中。但是考虑到行政处置程序不仅仅是清算工作,还包括托管、协调等多项工作,还需要由多个单位、部门的人员参加。在由人民银行、证监会、地方政府等强势行政机关组成的行政处置组中,基金公司在行政处置程序中的定位应当是参与而不是主导。

三、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在破产程序中的角色

根据新《破产法》第113条规定的债权清偿顺序,保护基金公司的破产债权属于普通破产债权,只有在前面顺位的破产债权完全得到清偿,保护基金公司才能得到受偿。然而,基金公司以普通债权人身份抑或作为管理人参与破产程序,还需深入探讨。

(一)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担任管理人的法律障碍及对策

由于金融机构具有的特殊性,新《破产法》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破产作出了特别规定,即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有破产原因的,由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向人民法院提出对该金融机构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本文研究主要限定在经过行政清理后证监会申请破产清算的情形,在法院裁定受理证券公司破产案件后,需要同时指定管理人,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指定管理人的规定》第22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在金融监督管理机构推荐的已编入管理人名册的社会中介机构中指定管理人;破产申请受理前,根据有关规定已经成立清算组的,人民法院也可以指定清算组为管理人。

从上述规定以及《企业破产法》的有关规定来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被指定为破产管理人存在两个方面的法律障碍:

就第一种途径而言,即经金融监管机构推荐而被指定为破产管理人,其前提条件是被推荐的人必须是已编入管理人名册的社会中介机构,由于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不属于社会中介机构,因此不能被编入管理人名册。

就第二种途径而言,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不属于因直接指定为清算组成员从而成为管理人的范围,但是,依据“人民银行及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按照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派人参加清算组”的规定,并不排除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经过证监会的指定或者委派参加清算组并从而成为管理人。

但是,根据《企业破产法》第24条第3款的规定,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可能因为与本案存在利害关系,而不能被指定为清算组成员并从而成为管理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指定管理人的规定》第23条第1款第1项规定,社会中介机构、清算组成员与债务人、债权人有未了结的债权债务关系,可能影响其忠实履行管理人职责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破产法》第24条第3款第3项规定的利害关系。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正是因为收购证券公司的个人债权而成为进入破产程序,从而与债务人存在未了结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存在成为管理人的障碍,但至少从现行立法看,这种障碍并非完全不可以克服,理由如下:

第一,按照法律规定,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并非是认定“与本案存在利害关系”的唯一条件,必须同时存在“可能影响其忠实履行管理人职员”,方能认定为存在利害关系。由于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具有特殊的公共性职能,因此其担任管理人并不会影响到其忠实履行管理职责。另一方面,在风险证券公司的行政清理程序中,由于存在“政府有关部门、编入管理人名册的社会中介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多种主体,彼此有效制约保护基金公司很难做出影响其忠实履行管理人职责的事情。

第二,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的组织结构、专业水平、资金能力在证券公司破产案件中具有相当优势。

即使保护基金公司不宜担任管理人,也可以通过推荐管理人,从而对管理人形成有效的制约,使其公正、高效履行其职责。

(二)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在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中的角色

即使不能担任管理人,基金公司还可以通过新《破产法》赋予普通债权人的权利来发挥职能作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通过参加债权人会议及其常设机构参与破产程序

根据新《破产法》的规定,保护基金公司作为普通债权人,有权参加债权人会议、通过债权人会议制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申请人民法院更换管理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指定管理人的规定》第31、33条的规定,行使《企业破产法》第22条第2款的权利,即债权人会议认为管理人不能依法、公正执行职务或者有其他不能胜任职务情形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更换的权利。其程序应由债权人会议作出决议并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人民法院在收到债权人会议的申请后,应当通知管理人在两日内作出书面说明。人民法院认为申请理由不成立的,应当自收到管理人书面说明之日起十日内作出驳回申请的决定。人民法院认为申请更换管理人的理由成立的,应当自收到管理人书面说明之日起十日内作出更换管理人的决定。[2]此举可以有效制约管理人,使其能够公正、高效履行职责,切实保护包括保护基金公司在内的债权人利益。

(2)审查管理人的费用和报酬的权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确定管理人报酬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确定管理人报酬方案之日起三日内,书面通知管理人。管理人应当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报告管理人报酬方案内容。管理人、债权人会议对管理人报酬方案有意见的,可以进行协商。双方就调整管理人报酬方案内容协商一致的,管理人应向人民法院书面提出具体的请求和理由,并附相应的债权人会议决议。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上述请求和理由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且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按照双方协商的结果调整管理人报酬方案。[3]债权人会议对管理人报酬有异议的,应当向人民法院书面提出具体的请求和理由。异议书应当附有相应的债权人会议决议。[4]

(3)对管理人的监督权

在追究管理人损害债权人利益行为的责任时,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本身并不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因此,拥有一定比例数额债权的债权人来行使这种监督权是较为妥当。因此,作为债权人会议中的最大或者较大债权人,保护基金公司是适格主体,在将来的破产法司法解释中,应当对此予以明确。

(4)选任和更换债权人委员会的权利

债权人委员会是债权人会议中的常设机构,司法实践中已经证明了其重要性、必要性,债权人委员会制度的设立,以及债权人会议对其成员的选任和更换权,对增强破产程序中债权人意思自治及监督管理人的重要作用。债权人委员会成员是在破产程序中实际监督管理人的人,保护基金公司要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破产债权,争取加入债权人委员会至关重要。

篇4

一、组织领导

成立人民政府机动车排气检测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组长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环保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质监局、市物价局、市规划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市机动车排气检测站建设的统一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环保局,负责指导各县(市)机动车排气检测站建设有关工作。

各县(市)人民政府成立相应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领导小组),负责各自辖区内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站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建设目标

根据《省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十二五”发展规划》,我市红花岗区、汇川区、新区和县已于2010年由省环保厅按照规划分别审批并委托资质1家检测站,4家检测站中红花岗区、汇川区、县已于2011年1月建成投运,新区检测站正在建设之中。其余11个县(市)按照规划将分别建设1家检测站,其中仁怀市、赤水市、余庆县、绥阳县、凤冈县、湄潭县规划于2011年建成,正安县、桐梓县、务川县、道真县、习水县规划于2012年建成。

三、实施步骤

(一)机动车排气检测站资格确定。

根据省环保厅《关于印发“省在用机动车定期检测机构委托管理制度”的通知》(黔环发[2009]3号)并结合辖区实际,我市机动车检测站资格确定分别按照县确定、市把关、省审批三个程序办理:

1.县确定: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社会第三方投资建设的模式要求,由各县(市)领导小组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排气污染检测站建设单位。

(1)各县(市)领导小组根据省环保厅《省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印发“省在用机动车定期检测机构委托管理制度”的通知》(黔环发[2009]3号)及本方案,制定本县(市)机动车排气检测站建设实施方案,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

(2)按照各县(市)机动车排气检测站建设实施方案并根据省环保厅《省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所明确的建站数量,各县(市)领导小组依照相关程序公开确定建设单位,并及时上报市环保局。

2.市把关:市环保局对各县(市)上报确定的建设单位,根据本文第四条要求,组织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技术审查并上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对经市人民政府审定同意的建设单位由市环保局报送省环保厅审批委托,对经审定不符合条件的退回原上报县(市)并说明理由。被退回的县(市),应对退回原因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按程序重新组织确定工作。

3.省审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省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关于印发“省在用机动车定期检测机构委托管理制度”的通知》(黔环发[2009]3号),省环保厅对上报的机动车建设单位进行最终审批,经审批合格的建设单位,由省环保厅按照相关要求下达审批文件并颁发《省在用机动车环保检测委托书》。

(二)机动车排气检测站建设。

经省环保厅依照规划审批并下达委托书的机动车排气检测站建设单位,须按照省环保厅规定要求开展建设并及时投入营运。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机动车检测站的建设以由各县(市、区)环保局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县(市)环保局要加强对辖区内检测站建设工作的监督管理,督促建设单位严格按照要求推进建设,并及时完成相关验收手续后投入运行。各县(市)环保局要加强同当地公安(交警)、交通、物价、质监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督促建设单位及时办理收费许可、计量认证等手续,并创造条件推进信息平台建设,促进辖区排气检测工作顺利推进。

(三)机动车排气检测站日常监管。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机动车排气检测站日常监管由各县(市)环保部门统一实施监督管理,公安交警、物价、质监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职责负责相关业务监督管理。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物价局、市质监局要积极协调省相关业务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监管职责,积极指导各县(市)业务管理部门抓好机动车排气检测站的监督管理,并对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督促整改。

四、申请单位资格要求

申请参加检测站资质竞争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二)办公和检测场所的有效土地租凭合同(租凭期10年以上)或所有权证明复印件;

(三)拟建站厂区平面规划图复印件;

(四)环评报告书(表)及其批复。

五、检测站建设要求

(一)符合省环保厅《省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

(二)有固定的机动车环保检测场地,场地面积应在6000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以上,有四条以上检测线(其中两条轻型汽油车检测线、一条重型汽油车检测线,一条柴油车检测线,并预留一条摩托车检测线场地);

(三)所选场地应符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及城市整体的规划要求,并靠近辖区内交通主干道,进出道路适合各类车辆通行,位置尽量考虑选择远离居民住宅区、应避免噪声与废气对居民和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

(四)所选场地应符合“便民原则”要求,方便广大车主前来办理排气检测业务。

六、委托资质管理

(一)《委托书》由省环保厅统一制发,有效期3年。

(二)委托资格的变更、注销,必须按照省环保厅《关于印发“省在用机动车定期检测机构委托管理制度”的通知》(黔环发[2009]3号)有关规定办理。

篇5

你的孩子也是这小小“上班族”中的一员吗?热闹的兴趣班到底为孩子为家长带来了什么呢?

PART 1网络调查

95.31%的家长给孩子报了兴趣班,因为:

1.希望孩子有特长 56.27%

2.孩子感兴趣 35.63%

3.别人都报了 2.95%

4.其他 3.13%

5.老师要求报 1.97%

4.69%的家长没有给孩子报兴趣班,因为:

1.不想给孩子增加负担 41.3%

2.孩子不感兴趣 33.04%

3.没时间接送他 13.86%

4.认为没必要 8.55%

5.其他 3.24%

各类兴趣班热门程度排行榜:

1.绘画类 55.88%;

2.舞蹈类 41.18%;

3.英语 38.97%;

4.乐器类29.9%;

5.数学 13.48%;

6.棋类 12.5%;

7.书法11.27%;

8.表演类10.29%;

9.武术类 8.09%;

10.识字7.35%;

11.球类3.68%;

12.科技类1.23%;

13.读经0.68%;

14.其他2.21%

选择兴趣班时考虑的因素:

1.孩子的兴趣 88.56%

2.师资力量28.71%

3.离家远近23.84%

4.该类兴趣班是否热门5.6%

5.其他1.22%

PART 2实地考察

如果要给孩子报兴趣班,上海市少年宫会是很多上海家长心目中的首选。近日,记者在一个周六的上午来到上海市少年宫进行了实地考察。

这天的最低气温为零下5度,这么冷的天,要钻出暖和的被窝是很需要一番挣扎的。寒风凛冽中,路上的行人无不瑟缩。走进少年宫的大门,却是一番热闹景象:从三四岁到十几岁年龄不等的孩子们,或由家长陪同或独自一人,穿梭在少年宫新近落成的大楼中。

这边,“影视表演”班正在招生面试,要求是“五官端正,反应灵敏,声音洪亮,口齿清楚,有表演能力”,参加面试的孩子可以当场自选儿歌表演。记者询问了一个从里面出来的4岁小姑娘考试怎么样,她笑嘻嘻地说,不像考试,挺好玩的。二楼那边,很多家长簇拥在一个柜台前,在为孩子报一个英语班;4楼的小剧场里正在举行手风琴汇报表演;14楼的一个教室里,孩子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学习模型制作。

据少年宫的老师介绍,少年宫里有近30个课程招收7岁以下幼儿。这几年整体的招生情况都很好,尽管2005年新楼落成,容纳能力大为增加,但仍然是供不应求的局面。其中,以舞蹈、影视表演、声乐和多元智能最为热门。

据记者了解,除市区各级少年宫、少科站以及像上海市舞蹈学校、刘海粟美术馆等类专业单位开设的兴趣班外,各级幼儿园也都普遍开办了兴趣班。因此,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大多数的家长和孩子们都被卷入了这浩浩荡荡的“兴趣班洪流”。

PART 3家长访谈

心动理由①可扬长 可补短

陈晔儿子4岁

儿子今年上幼儿园小班,幼儿园有画画和跳舞兴趣班,我给他两个班都报了。画画是他喜欢的,自己要求上,而跳舞是我要他上的。因为他是个男孩,但却不爱动,不爱跳,不爱跑,四肢协调能力比较差,我希望通过学习舞蹈,特别是和小朋友一起跳,能提起他的兴趣,让他动起来,也因此能开朗活泼些。但事与愿违,每次舞蹈课后他都对我说:"妈妈我不想上舞蹈课,我想上天天画画的兴趣班"。有几次我特意早到幼儿园看他上舞蹈课,都很失望。他上课心不在焉、东张西望的,动作总是比别人慢半拍,有时都懒得动就站在那里。后来我们只好放弃舞蹈课了。

心动理由② 为将来 为学习

郑利苹儿子5岁半

我的孩子现在读学前班,目前我为他报了美术班、珠心算班和游泳班。

我想现在的孩子怎么也要有一到两项特长,将来才能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同时,我也希望孩子能培养一定的情趣,并在持久的练习中培养坚强的毅力。

陆奕儿子5岁

儿子上小班后,我们给他报了幼儿园里办的兴趣班:杰立卡和绘画。“杰立卡”班训练孩子自己独立学习,自己动手和动脑,并能提高空间思维能力,是幼儿园特别提倡的一种教育;绘画我主要是想让调皮的儿子能有静下来的时候,而且可以从他的画中了解他的想法。

通过这2年多的兴趣班学习,儿子成长了好多,能自己独立学习,独立思考了,思维也很活跃,视野也很开阔,他还参加了绘画考级呢。

心动理由③ 也托管 也快乐

蒋艺 女儿

我一直认为,参加兴趣班,别指望孩子能够额外学到更多的知识,最主要的是延长了孩子们在一起的游戏时间,那才是一件快乐的事儿。

起先,应女儿的要求,我们报了两个班――舞蹈和美术。据我平时观察,女儿对这两方面也都有些兴趣。但是几个月下来,情况有些变化。女儿不喜欢美术课,倒是对舞蹈班情有独钟。经过几次的“考察”,我找到了一些原因。

美术班老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了技能上。课上,孩子必须跟着老师一笔一笔地画,基本没有乐趣可言。这也难怪,如果一堂课下来,家长看到孩子连一张完整的画也没画出来,又要觉得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但是舞蹈课不一样。舞蹈本身就是能够愉悦身心的活动。看着老师一遍遍地跳舞,听着好听的音乐,这对孩子来说首先就是一种艺术欣赏,再加上那么多的孩子一起“群魔乱舞”,孩子们的情绪当然非常的“high”。

所以我个人认为,兴趣班一方面有托管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或多或少地培养孩子的一些爱好,愉悦身心,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了。爸爸妈妈就各取所需吧。

李倩女儿4岁

女儿参加了幼儿园里开设的钢琴班,每天下午4点到5点上课,周六就到市少年宫参加美育奥尔夫音乐班和影视表演班。这些都是她喜欢的。

若说在兴趣班学到什么,其实女儿并没有明显的收获,只是多了个地方去玩。我们并不指望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培养兴趣更重要吧。女儿对什么都感兴趣,像绘画、剪纸,但没那么多时间去上这些兴趣班,就只能在家里自己玩玩了。

另一种声音:你的热闹我不懂

曹薇儿子3岁半

(记者在上海市少年宫采访时,遇到了曹女士,她是专门带孩子来这里的游艺设施“勇敢者道路”玩的。)

我的孩子从没在业余时间上过兴趣班。我反对孩子上兴趣班。但是幼儿园在上课时间内安排了芭蕾班和国际象棋班,规定每个孩子必须参加一个。我就给儿子报了国际象棋班。

平时我们的幼儿园里教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孩子玩的时间却太少。我经常去日本,每次去都很感慨,因为到处都能看到日本的小孩子在“纯粹”地玩――玩沙、玩水、荡秋千、在草地上捉虫,在小河浜里捉蟹……他们和大自然是那么的亲近,社会也给他们提供了亲近自然的场所。而我儿子当时只会站在旁边看,他嫌沙子脏,也不敢像那些日本孩子那样站在秋千上尽情地荡。

我希望儿子能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场所自由尽兴地玩耍,这才是童年里应该做的事。

二、取此舍彼,谁来做主?

顺应孩子的兴趣最重要

罗敏宏 女儿7岁

应该说,我在女儿上兴趣班的问题上是比较失败的。总结下来,主要是因为我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决定,孩子的抵触情绪比较大,影响了学习效果。

女儿5岁时我给她报了个语言表演班,我希望她在语言表达能力和胆识方面能有所提高,当时根本没有考虑女儿是否喜欢或感兴趣。她一直学得比较被动,一年下来效果一般。第二年我又给她报了舞蹈班,觉得这样可以培养她的气质,可女儿根本不配合,每次去就哭。没办法,最后半个学期我给她改报了绘画班。除此之外,我还先后给她报过幼儿园里的剑桥英语班、硬笔书法班和手工班,其中只有她主动要报的手工班学习效果好一些。女儿现在已经上学了,我本不想再给她报什么兴趣班了,可她自己却要求学围棋,我给她报了每星期五在她学校办的围棋班,她学得还真不错。

理性思考,清醒选择

肖鹏程儿子5岁

家长花钱花时间送孩子上兴趣班,肯定是有目的的,也是有选择的。我们为儿子选择兴趣班是这样考虑的:

画画班(同时报了少年宫和幼儿园两个班):与音乐相比,画画直观,很适合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培养孩子对色彩和物体主要特征的敏感性及表现能力,还能开发孩子的直觉力与观察力;

英语班(幼儿园,每周一到周五上、下午各上15分钟):老师的教学形式很活泼,以游戏和儿歌为主,单次学习的时间短。这样开始外语的学习,家长不会很功利,孩子也没压力,我觉得这是学习语言的最好形式了。

经典文化诵读班:《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思想内涵,而且读来琅琅上口。我希望孩子从小就能接触这一巨大的文化宝库,并通过背诵经典提升记忆力。

围棋班:目的是开发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进入围棋初级班后,每周六、日下午都要上课,再加上画画和读经班,儿子没有了玩的时间。为了留给儿子一些外出游玩的时间,所以目前暂时中断了围棋班的学习。不过,我也采取了补救措施,每周二、五晚上,我会和儿子下半个小时左右的棋。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些兴趣班儿子都愿意去。

三、当“兴趣”不在,放弃还是坚持?

积极引导,适时放弃

肖鹏程

首先要分析孩子对兴趣班失去兴趣的原因。如果不是老师或同学的原因,只要家长多花些时间,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孩子的兴趣是可以萌发或转移的。我的儿子就是这样,在我们的引导下他的兴趣很广泛,也比较执著。但如果是老师的问题,比如教学方法僵化,不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那就坚决退出吧。因为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被老师吸引,他就会养成爱做小动作等坏习惯。这样岂不是得不偿失?还不如让孩子开心地玩去。

裴晓茹

我给孩子报名参加过武术班、围棋班、绘画班、英语班。孩子如果对兴趣班失去了兴趣,一般我会选择放弃。但是对围棋班我还是主张继续学习,一开始孩子感兴趣是因为没有压力,回家后不需要摆棋谱,现在每次课后老师都会布置作业,回家要练习,家长也要辅导,所以孩子会觉得没劲儿。孩子总有一天会上学的,学校也会布置作业,现在就应该让孩子知道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要完成的,只有通过努力,本领才会更大。

仔细观察,分析原因

韩荔梅 儿子6岁

儿子3岁时,常闹着要上这个班那个班的。我想,小孩子兴趣转移快,还是多观察半年再做决定吧。在仔细分析了儿子的兴趣、性格和年龄特点后,我为他报了他向往已久的爵士鼓班和绘画班。令我诧异的是:对这两个同样感兴趣的科目,儿子表现出的态度却迥然不同。

上打鼓班的第一个月,儿子的兴致很高,可渐渐地他变得不愿提及打鼓,接着开始厌烦,最后竟然很惧怕打鼓。这期间我试图说服他再坚持一下,同时帮他找原因,也找授课老师多次交流,并询问了有关专家。但3个半月后我还是不得不给他停了打鼓课。没有了打鼓的压力,儿子开心得像出笼的小鸟。

再看与打鼓同时开始学的绘画:儿子先觉得新奇好玩,间或也因挨了批评有些失落,但仍能坚持,慢慢地他能画一些“成形”的画了,有时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时他的兴趣似乎被激发出来了,作品也有了进步。随着作品接连在各级少儿书画大赛中获奖,他的自信心也大大提高了。

后来儿子转学到新的幼儿园,嚷着还要学爵士鼓。我告诉他这次一定要坚持下来,否则以后不再给他报班了。他果真老老实实地跟从老师认真学鼓。我意识到,他初学打鼓时可能是老师过于严厉令他感到惧怕和抵触,其实他心里还是很喜欢爵士鼓的。现在的老师很善于调动起他的积极性,他也很崇拜老师。在家里我们督促他每天坚持练,他也能很好地配合。现在他已经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之一。在最近的圣诞节表演中得到了众多老师和家长的好评。跟绘画一样,体会到成功之后,儿子学习打鼓也更起劲了。

PART 4专家总结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在兴趣班播下学习兴趣的种子,是每个家长的期望。要达到这一效果,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对兴趣班要有一个理性的态度和做法。令人欣喜的是,网络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家长都比较理性,从报兴趣班的动机和出发点上,以希望孩子有特长和孩子感兴趣为主,而随大流或者附和老师的要求所占比例并不大;在选择兴趣班学习科目上,也是首先考虑孩子的兴趣和师资力量,而不是主要看这类兴趣班是否热门。选择兴趣班就应该综合考虑内外因素,内在因素要把家长的期望和孩子的自身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外在因素要确保有质量的师资,这样才能保证兴趣班“可扬长、可补短,为将来、为学习,也托管、也快乐”的综合效益。

其次,坚持以童心培养童趣。孩子的学习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要让他坚持到底,除了多多鼓励和表扬以外,兴趣的维护还要以童趣为支撑,即家长在自己成人之心中增添童心,多动脑筋让枯燥的练习变得稚趣盎然。

篇6

从“储蓄实名制”、“股票交易实名制”、“高校BBS实名制”、到“手机实名制”,甚至酝酿讨论之中的“火车票实名制”、“网游实名制”……“实名制”热掺杂着公众的不安及舆论的质疑声。博客的实名制也是一个过程,笔者认为,实行博客实名制是大势所趋。在美国,主要的网络博客,甚至包括交友网都必须是真名实姓。同时,美国已开始对一些博客进行审定,给合格者颁发官方许可证,以便对越来越庞大的博客队伍进行监管。在韩国,博客也实行了实名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博客实名无论对于规范网络制度还是创建网络文明都无疑是一个进步,但对于博客主、博客服务托管商和博客频道提供商来说,这个消息来得太快了,太突然了,以至于还没有思想上的准备,这一把火就已经烧过来了。关于将要实行的“博客实名制”,笔者有几点担忧。

1、博客实名不能盲从

在中国式的监管中,我们已经盲目迷信上了“实名制”。“实名制”仅仅是一个技术手段,它可以治标,却不能治本。以“储蓄实名制”为例,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阻击腐败、防止金融诈骗,完善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但由于无法鉴别储户证件真伪,以及大量的假冒身份证、借用身份证,“储蓄实名制”名难副实。如同股票交易实名制、手机实名制,以及所有的实名制,也许是股市治理、违法短信治理的一个“捷径”,但是终究逃避不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命运。

2、既要实名,也要隐私

“实名”就意味着没有隐私,这是“实名制”的硬伤。人是不能没有隐私的,既称隐私,自然是不可为人所知的,尤其是不能为熟人所知的。无论是BBS的实名也好,还是网游的实名也罢,以及购房投资的实名,当事人存在这样一种动机,即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有一种被人尊重的隐私需要,而过份的“实名制”正在透支这种需要,正在扼杀这种需要。“实名制”似乎成了透明、公开、有效管理的代名词,但不要总是对“实名制”抱有无限的期望。博客诞生以来,提供了一个言论自由的平台,但由于约束的缺失,一系列侵权、隐私、责任等纠纷屡见不鲜,“博客实名制”是一个解决办法,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虽然说实名制只需要后台的实名注册,也就是“实名制”的推行,应该在行业监管、社会需要和个人隐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说博客用户进行后台的实名登记,让注册的材料实名,但网上可以采用匿名,而没有必要在前台显示。博客实名制,在社会安定团结的前提下,必须保证不能扼杀网络虚拟的乐趣。如何来保证博客实名制后个人信息不会被滥用,在保证公安机关以及社会安定的前提下,博客托管服务商必须保证不得以任何理由泄露博客主的个人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和网名、证件信息,以及邮箱、电话等个人联系方式。个人用户信息,更不能如同邮箱注册一样,成为博客网站出卖个人信息的途径。

3、博客实名与博客流失

博客实名会流失多少博客用户?博克实名后,博客里还会不会像现在这么热闹?中国互联网协会的《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博客作者规模已达1750万,3400万博客空间。这其中有7成以上的是平均每月更新不到一次的“睡眠博客”。还有1500万活跃用户,实名的能有多少?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手机实名实施起来,要比博客实名方便得多,因为手机在现代社会是必需品了,博客写作还不是。博客实名登记,这可能导致一批规模小,或者管理能力弱小的BSP 死亡。笔者认为,如果协会强制关闭没有实名注册的博客用户,只有大约10%的博客会留下来,也就是150万用户会保留下来。

博客实名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博客实名制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杀鸡取卵,更不能急于求成。而应顺应规律,因势利导,一步一步施行起来,它需要政府搭建一个健康的台阶,让我国的博客实名从容过渡实现,笔者认为应该分步骤进行。

首先,专业博客匿名不得

中国当前社会问题中,“教育、医疗、就业”是“老、大、难”问题。2005年10月某记者采访一位回国参加学术会议的肿瘤教授时,问他 :“美国人看医疗健康网站宣传吗?”他说 :“只看有政府背景的网站,只听政府组织的专家讲座。因为事关医疗健康体系,随便误导别人的自诩的医学专家,是要负法律任的。”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传播专业内容必须严谨可信,而医疗事业事关百姓安危,所以医疗博客匿名不得。这一点是与法律相配套的。那种用匿名传播专业博客又不被BSP干扰的“去编辑的管理”、“零编辑”博客管理理论,是对社会不负责任,迟早会受到处罚。

其次,企业博客必须实名

企业博客是指让企业借助博客平台多元(样)化进行潜移默化的传播。笔者曾经看过一些自称是“企业博客”的平台,却发现它与企业公关稿相差无几。在近几个月来,千龙网也有数百个企业自建的博客,但是凡发现匿名声称是某企业写的博客内容,不提供真实资料的,笔者都建议将内容先进入待审状态,经过确认后才能视情况放开。个中理由与风险,显然是很明显的:如果不管,出现诈骗行为,BSP显然会被牵连。

最后,公共博客必须实名

公共博客的特点就是公共性与公开性,不少博客作者有专业背景,会对公共事务提出观点,也希望得到公众认可,因此他们必须实名,让共鸣者找到他们,找到沟通管道。

以上三大类人,他们的博客内容确实会作为大众、小众(自媒体)传播,因此必须实施实名建档。对作者、BSP、浏览者寻求进一步的信用合作。博客实名制的实行,手续不能过于繁琐;不能有太高的门槛;需要保证博客实名制后网民的信息不会泄露,依然可以使用昵称来建博客;博客实名制也不能成为各大BSP自己的事情,相关部门要尽可能地提供便利。否则把实名制变成了清剿,将失天下博客之心。

客观地说,当下部分国人的博客表达呈现出失范状态,如口无遮拦地大发一些缺乏理性的言论,等等,正是源于自由权利未受保障而非因为表达自由过多,是权利太少而不是太多,导致许多表达的不负责任。一方面,博客表达的兴盛,本身就是其他表达渠道不畅的反映,其他途径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时,只能依靠博客这种开放的技术手段 ;另一方面,言辞不文明、言论偏激、恶意起哄等不负责任的博客表达,很多时候也是表达权受压抑的产物。

兴一利往往生一弊。不可否认,匿名博客的兴起会带来一些博客用户侵犯他人著作权、隐私权、名誉权的问题;实名博客又相对限制了广大博友的相对隐私权。然而即使实行了实名制,博客中的侵权问题也无法彻底消灭,所以相关立法法规的完善出台就显得尤为重要。法律的精髓就在于权衡利弊,趋利避害。即使国家出于其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而一定需要立法,则必须充分考虑到国家、社会、公民的各种利益平衡,而不是只重视其一忽视其他。

参考文献:

①方兴东、王俊秀,《博客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共生、问题和对策》,《现代传播》,2004/2、

②金兼斌,《博客――个人网络出版的理想、现实与未来》,《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4

③刘津,《博客“私人日志”传播特征初探》,《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3

篇7

关键词:创业企业、期权激励、方案设计

我国将要设立的创业板市场旨在为创业企业提供一个新的、有力的股票融资支持,股票期权制度将率先在创业企业正式进行试验。创业企业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可以建立一种新的分配机制、新的财富分配方式,这会大大促进创业企业的发展,能够完善创业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对建立创业企业长久发展的稳定机制起重要作用。同时,创业企业之间将出现真正的市场行为并购,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收购与兼并培育出巨型企业,从而从外部给创业企业施加压力。

一、股票期权制度的发展

(一)股票期权制度的定义

近年来,欧美国家在对经营者进行激励时表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股票期权”方式。所谓“股票期权”就是由企业赋予经营者的一种权利,经营者在规定的年限内可以以某个固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企业股票。经营者在规定年限内的任何时间,按事先规定的价格买进企业股票,并在他们认为合适的价位上抛出。“股票期权”的最大作用是按企业发展成果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具有“长期性”,使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使经营者的经营行为长期化。

股票期权是公司给予高级管理人员的一种权利。持有这种权利的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在规定时期内以股票期权的行权价(Exercise  Price)购买本公司股票,这个购买的过程称为行权(Exercise)。在行权以前,股票期权持有人没有任何的现金收益;行权之后,个人利益为行权价与行权日市场价之间的差价。高级管理人员可以自行决定在任何时间出售行权所得的股票。

(二)股票期权制度的主要特征

股票期权制度的主要特征包括:

第一,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合一。股票期权制度名曰“激励机制”,但由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要获得实际利益必须以实现预定经营目标为前提,所以,这种激励是以约束为前提的。

第二,股票的可流通性。在实行股票期权制度中,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利益主要来自于股票买卖的差价。其中,行权价的确定、售股价的预期,均以股票市场价格为基本参照对象。如果股票是不可流通的且无法确定何时能够流通,则股票期权制度难以实行。

第三,股东大会决策。在实践中,股票期权是股东为激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实现预定经营目标而让渡给后者的一种利益,所以,该制度的决策权在股东大会,而不在公司的营运机构(如董事会、经理办公室等)或某一股东。

第四,激励对象主要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公司一般员工等不属于股票期权制度的激励范畴。

第五,购股选择权。在施行股票期权制度下,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在行权前拥有购股的选择权,即他们既可以实施购股权,也可以放弃购股权,股东不能强制他们购股。

(三)股票期权的类型

在美国,企业向其雇员提供的股票期权目前有六个基本品种[1]:

1、激励股票期权

激励股票期权必须符合国内税务法则的有关规定,其收益中符合规定的部分可以作为资本利得应税,同时可以从公司所得税税基中扣除。

2、指数化期权

这种期权的行权价是不固定的,每隔一定周期就要根据证券市场指数行情进行调整。

3、杠杆期权

每个雇员都可根据其持有的公司股票数量获得一定比例股票期权,且授予的期权数量随股价或其他财务指标而浮动。

4、非法定股票期权

非法定股票期权的实施条款不受国内税务法则限制,可以由公司自行规定,但是个人收益不能从公司所得税税基中扣除,个人收益必须作为普通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

5、业绩期权

受益人能否获得这种期权及其行权价的确定都视公司是否达到财务业绩目标而定,如杜邦公司1997年1月授予首席执行官约翰。科罗尔和另外74名高级管理人员一笔股票期权,行权价为每股105美元,条件是公司股价在2002年以前至少有5天要达到150美元。

6、换新期权

由Norwest公司在1988年发明。换新期权与常规期权的主要区别有两点:

第一,   常规期权由董事会定期(每一到两年)授予, 只能在规定的期限已满时兑现;而换新期权由董事会授予后,受益人可以在规定的时期内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任何时候兑现。第二,常规期权只能兑现一次,而换新期权受益人如果在原定期限未满时先行用原来持有的股票按当时市价换算为“现金”行使股票期权,则自动授予他与用去的原有股票同等数量的新期权,行权价为当时的股票市价,到原定期限时期满。

二、创业企业股票期权计划的技术设计

(一)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股票来源

实行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股票,以备期权持有者行权时使用。从美国的上市公司来看,股票期权行权所需股票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公司发行新股票;二是公司通过留存股票(Treasury Stock)账户回购股票。留存股票账户是指公司将自己发行的股票从市场购回部分股票,这些股票不再由股东持有,其性质为已发行但不流通在外。公司将回购的股票存入留存股票账户,根据股票期权的需要,将在未来某时再次出售。

对创业企业而言,股票期权方案中的股票来源问题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1、通过公司首次上市实施股票期权计划

这是一条对于创业企业比较合适的道路,股票来源的问题也相对比较容易解决,比如公司在首次上市时,利用超额配售权或者定向配售权取得公司的预留股份,该预留股份由公司委托中介托管机构进行购买和管理,并明确规定该部分股票的用途。股票期权价格可以直接选取首次公开发行所定的价格,这个价格是一个公平市场所形成的价格,能够为各方所认同。

本人认为此途径最有特色的地方在于公司为期权获受人提供融资服务,即股票期权行权时购买股票的资金由购买者与公司共同解决,即由管理者出一部分资金(例如占购买所需资金总额的30%),另一部分资金(如余下的获受人未付资金为70%)由公司贷款的方式来解决,从而形成获受人对公司的负债。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购买者资金不足的问题,调动和吸引管理者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能使期权购买人从心理上、行为上珍惜自己拥有的股票期权。

本方式的顺利实施,有赖于股票期权托管机构的引入,如公司外部的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专业托管机构等。采用外部中介机构托管的方式,可以全面解决职工人员过多、股权变化频繁、过户登记困难的问题,且外部托管机构的中立和有效工作能够恰当地保全获受人的利益(对比公司与获受人的力量,获受人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在期权获受人还清公司借款,股票出售限制期满之后,托管机构(如证券公司)应把股票的控制权交给期权获受人,上市公司无权干预获受人的交易活动。

2、通过增发新股获得行权股票来源

有理由相信,创业板上市企业获得增发新股的机会将大大多于主板市场的企业,其原因就在于创业板企业的扩张速度快于主板市场上那些较为成熟的企业。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本人认为增发新股是解决行权股票来源的有效途径,提出这种思路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认识和把握:

(1)股票发行正逐渐向由发行人和承销商占主导(即由市场决定)的型态过渡,由主承销商协助发行人制定,报中国证监会核准。利用新股增发的时机,对发行人股东会已经授权、董事会决议通过的股票期权计划所需要的行权股票予以专项配售,将成为股票增发中业务创新和市场化演进的重要内容。

(2)中国证监会对于主承销商和发行人利用增发时机进行业务创新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增发方案要求是“经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形式”,且“在配售中,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向机构投资者(包括战略投资者)和发行人股东说明新股申购及分配的方法”。因此,只要行权股票的专项配售符合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增发方案应该能够通过中国证监会的核准。

(3)目前主板市场新股增发的方式相当繁多,创新方案不断涌现且一直受到中国证监会的鼓励(能通过证监会的核准即是证明)。因此,既然主板市场存在众多的创新,那么在创业板市场上更需要强调创新。可以预料,对于符合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且不违反法规要求的发行方案,中国证监会将会坚定地支持,而通过增发解决期权股票的来源就是中国证监会应该支持的内容。

(4)对超额配售选择权的认识与利用。一般在发行中采取超额配售选择权主要是考虑到发行市道不太理想,发行失败的可能风险较大。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当发行人授予主承销商超额配售选择权时,实际上已表明公司通过新股发行保存了一定的预留股份,在发行不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对这部分预留股份进行特别处理和转化。比如通过主承销商将部分预留股份向发行人授予的股票期权获受人进行配售,或者直接将预留股份的一部分作为公司股票期权计划的主要来源,先由公司选择人长期管理,以备公司将来期权实施使用,也不失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方案。

因此,出于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的考虑和创业企业自身的实际需要,可以在创业板上市企业新股增发的方案中,精心设计和配合实施企业的股票期权计划。当然,从企业股票期权计划的设计和企业新股增发的时机和操作程序来看,两者之间也很容易达到吻合与协调。下面我们从操作层面来分析股票期权计划与新股增发同步进行的可行性:

A.企业股票期权计划的时间要求

股票期权计划需要掌握的时间环节主要有:

① 制定期权计划的时间,一般在公司上市后即开始制定;

② 期权的授予时机,一般在期权获受人受聘、升职以及规定的业绩评定期间授予,在期权计划的有效时间内(不超过十年)由董事会在合适的时机宣布;

③ 股票期权的行权期,在正常情况下分阶段实施,总的时间跨度由行权时间表决定,起止时间为由董事会宣布授予至期权计划结束时止,大约在公司上市后2-8年的时间范围内执行,但是,如果遇到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等期权计划中约定的特定情况时,股票期权的行权将可能立即实施。

B.新股增发在时间环节上可以与期权计划保持一致

一方面,创业企业增发新股的频繁度要大于主板企业。创业企业由于业务的迅速增长和扩张,在首次上市后1-3年内存在新股增发的要求,公司甚至可以在首次上市过程之中已经周密设计好了未来1-2年的融资安排,或者首次上市融资只是整个融资过程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上市前及上市后1-2年的经营,为保证公司人员和经营策略的稳定,已经存在给予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长期激励的强烈要求。公司成功上市后,公司将会尽快规划并实施股票期权计划,如通过董事会确立股票来源、期权获受人、授予数量、授予时机和行权时间表等,此时,期权计划正好可以与新股增发方案综合考虑与实施。

需要注意的是,新股增发不仅可以解决股票期权的来源,反过来股票期权的配售对新股增发也会产生重要的信心推动,因为这一配售行动可以表明公司追求管理的稳定和持久,无疑会增强社会公众投资者拥有和获得公司股票的信心。

C.新股的价格与数量也能够满足期权计划的要求

从增发新股的实践看,新股发行的定价机制正逐步向由市场确定的趋势转化,定价的实际结果也接近于股票的现实市场价格(一般略低于市场价格,存在很低的折扣)。如果董事会在新股竞价和定价完成后,宣布将新股的价格确定为股票期权的行权价,这种以公平市价的方式来确定期权价格,明显地体现出以现值有利法确定期权行权价的特点,同时也体现出公平性的原则。

从股票数量上来看,行权股票数量一般以不超过公司增发后总股本的10%为上限,并尽量选择在1%-10%之间。在新股增发过程中,如果新股增发的数量较少,可以适当提高比例上限,如达到8%;如果新股增发数量较多,可以适当降低比例上限,如设定上限为2%.进行浮动式设计的理由是,保证在新股增发中配售给股票期权的数量占新股增发总量的比例均处于较低的水平,避免公司假借人之手而预留过量股票。

D.避免出现股票回购的关键是明确人责任

不产生回购股票的行为与嫌疑是企业增发新股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关键点,为达此目的,创业板企业可以借助于人的独特地位与业务能力,保证所选择的人具备足够的经验和能力,能够代表发行人实施股票期权计划并处理相关事宜。

在增发计划设计中,人的责任和义务应当包括:

① 接受创业板企业的委托,以人名义购买企业的部分新增发股票(其额度等于企业已决定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

② 保管好股票,以股票所有者的身份收取股票红利,参与股票分红、配售等;

③ 锁定所股票的上市期限;

④ 按照期权行权时间表监督、管理期权获受人的行权行为;

⑤ 配合期权获受人进行股票过户登记;

⑥ 协助处理未行权的股票期权等。

人的适宜人选一般包括:主承销商(或处于保荐期的保荐人,一般为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专业信托服务公司、投资顾问公司、财务顾问公司等等。

E.企业的主承销商或保荐人是理想的人选

可以肯定,作为主承销商或保荐人的证券公司来担任人将表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

① 证券公司对资本市场相当了解,有恪守自律准则的专业精神,能有效担负起人责任,上市企业可以拿出部分资金提请证券公司提供服务内容指定的委托(或者直接将人作为机构投资者参加网下配售),从而有效实施期权计划;

② 证券公司与上市企业有良好合作的历史,双方已建立互信关系,能够相互理解与充分信任;

③ 证券公司具有充分的市场公信力,其和锁定股票的行为也容易受到证券交易所以及中国证监会的监管和控制;

④ 主承销商或保荐人可以将上市企业的股票期权计划与新股增发方案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做出细密的操作方案。

因此,创业企业在设计期权计划方案时,可以将主承销商或保荐人作为当然的人人选。

综上所述,可以对增发新股的期权股票来源方案作以下评价:

第一,通过新股增发实施股票期权计划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期权方案,适宜于已上市创业企业的期权设计;

第二,增发新股获得行权股票配售的途径必须假借人之手,既可避免回购的嫌疑,也可由人作为机构投资者直接参与认购竞价,只不过竞价时的报价可以高一些,以保证购买到一定数量的股票;

第三,设想在新股增发方式中,作为投资银行的创新业务之一,可以考虑仅仅为了满足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需要而进行新股专项增发的方案。这种增发形式目前还没有发生过,但是我们认为仍有认真对待的必要,因为随着核准制的有效实施,以及由发行人和承销商占主导地位的确立,一个宽松的支持发行创新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体系终将会迅速建立起来。

3.通过赠与转让取得行权股票来源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登记结算系统的规定,证券可以进行非交易过户登记,同时还明确了办理非交易过户的具体流程。上海证券交易所1998年10月版《会员业务指南》第97页明确指出:“有下列情形之一,股份转让方或股份受让方可向登记结算公司申请办理股份非交易过户登记:根据公证书所作的继承、赠与及其他形式的财产分割与转移;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可以进行非交易过户的其他情况。”

可见,非交易过户也可以成为股票期权计划所需股票来源的有效渠道之一。具体的操作思路是,根据期权计划,原股东与期权获受人之间签订在规定时间内的股票转让合约,原股东卖出,期权获受人买入。股票转让合约中必须坚持的宗旨是,买方所拥有的是权利而不是责任,卖方所拥有的是责任而不是权利,如果期权获受人分段行使自己的权利,均需通过证券交易所的登记结算系统履行非交易过户手续。

于是一个新问题产生了,上市公司股东众多,如何安排原有股东出让股票的比例?在这里我们提供一个简单化的方案:

①     公司董事会决定期权授予额度不超过A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B%(且B一般介于1和10之间),并确定期权获受人、行权时间表;

② 在获受人行权时间表规定的价格与数量额度范围内,如果某期权获受人在某一日提出明确的行权要求(如行权数量),那么在当日收市后,由公司排名前10位的大股东按比例以确定的价格予以分配转让;

③ 在确定了各个股东按比例售让的股票后,由公司董事会或公司保荐人报告交易所对原股东欲售让的股票予以锁定,并通过交易所登记结算系统以非交易过户的程序进行过户登记。

本方案中选择前10位(此数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大股东的理由是,大股东是公司经营成功的最大受益人,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尽管期权行权时发生大股东利益向获受人转移,但是这种转移的价值是很小的,一方面由企业共同分担这部分转移价值,另一方面行权股票的额度本来就不高,加上该方案中的额度是期权分阶段实施中个别获受人的个人额度,其对原有各股东价值转移的影响就更加微不足道了。

因此,对于创业板上市企业而言,通过赠与转让取得行权股票来源的期权方案操作上并无大的障碍,但是存在转让过程中过户登记手续比较复杂繁琐的不足。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赠与转让方案也可以用于非上市创业企业的期权设计,而且操作起来限制更少、更加方便灵活。

4.依靠外部人实施股票期权计划

本方案中的人作用与责任和前面已述的新股增发人具有同一性,只是本方案不是通过发行新股来解决行权股票来源,而是完全通过创业企业委托人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来解决股票来源的问题。这里有几个细节需提请注意:

篇8

第一条为了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管理,规范金融企业财务行为,促进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防范金融企业财务风险,保护金融企业及其相关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金融控股公司、担保公司,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以下简称金融企业)适用本规则。

其他金融企业参照本规则执行。

第三条金融企业应当根据本规则的规定,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设置财务管理职能部门,配备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运用规划、预测、计划、预算、控制、监督、考核、评价和分析等方法,筹集资金,营运资产,控制成本,分配收益,配置资源,反映经营状况,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实现持续经营和价值最大化。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简称财政部门)依法指导、管理和监督本级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应当在规定职责范围内依法履行指导、管理和监督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责。

金融企业在完成工商登记后30日内,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设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验资证明、章程等文件的复印件。

金融企业发生分立、合并、设立分支机构,以及主要工商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在依法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后30日内,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有关的变更文件复印件。

第五条金融企业应当依法纳税。金融企业财务处理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一致的,纳税时应当依法进行调整。

第二章职责、职权

第六条财政部门履行下列财务管理职责:

(一)监督金融企业执行本规则以及其他的财务管理规定,指导、督促金融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二)指导、督促金融企业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监测金融企业财务风险及其营运状况,监督金融企业的财务行为;

(三)加强金融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实施金融企业财务评价;

(四)监督金融企业接受社会审计和资产评估;

(五)制定并实施促进金融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财政、财务政策,组织金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六)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财务管理职责。

第七条金融企业的投资者(以下简称投资者)一般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治理机构行使下列财务管理职权:

(一)执行并督促经营者执行国家有关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规定;

(二)决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经营者的财务管理权限;

(三)决定财务管理职能部门的设置;

(四)决定财务计划和财务预算,决定筹资、投资、处置重大资产、依法提供除主营担保业务范围以外的担保、捐赠、重组、经营者报酬、利润分配等重大财务事项;

(五)对经营者实施财务监督和财务考核,决定聘任或者解聘财务负责人;

(六)决定聘用或者解聘承办社会审计和资产评估等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

(七)按照章程的规定,行使其他财务管理职权。

投资者可以通过制度规范、章程约定等方式,将投资者财务管理职权全部或者部分授予经营者。

金融企业按规定可以向其控股的企业委派或者推荐财务总监。

第八条金融企业的经营者(以下简称经营者)按照规定行使下列财务管理职权:

(一)执行国家有关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规定;

(二)拟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经投资者议定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并具体组织实施;

(三)组织财务预测,编制财务计划和财务预算草案,实施财务控制、分析和考核;

(四)组织实施筹资、投资、处置重大资产、担保、捐赠、重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管理方案;

(五)组织财务事项审批;

(六)组织缴纳税金、规费;

(七)执行国家有关职工劳动报酬和劳动保护的规定,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八)归集财务信息,依法组织编制和报送财务会计报告;

(九)提请聘任或者解聘财务负责人;

(十)配合有关机构依法实施的审计、评估和监督检查;

(十一)按照章程的规定,以及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的要求,行使其他财务管理职权。

第三章财务风险

第九条金融企业应当根据本规则的规定,以及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包括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内容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的权限、程序、应急方案和具体措施,以及财务风险形成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第十条金融企业应当建立规范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保持业务规模与资本规模相适应,在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等方面满足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企业,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从事保险业务的金融企业,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规定的数额;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净资本负债率应满足规定的数额要求。

第十一条金融企业应当按照保障相关各方利益、保证支付能力、实现持续经营的原则,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控制资产负债比例,足额提留用于清偿债务的资金。

从事银行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规定交存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金;从事保险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注册资本的20%提取资本保证金,存入指定银行,除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不得动用;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负债与净资产的比例应满足规定的数额要求。

第十二条金融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终对各类资产进行评价,并逐步实现动态评价,按照规定进行风险分类,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金融企业对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应当落实监管责任。对能够收回或者继续使用的,应当收回或者使用;对已经损失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核销;对已经核销的,应当实行账销案存管理。

第十三条金融企业应当及时分析市场利率、汇率波动情况,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减少利率、汇率风险损失。

第十四条金融企业发生关联交易,必须履行规定的程序,并按照规定控制总量和规模,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并及时结算资源、劳务或者义务的价款,不得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逃避税收。

第十五条金融企业委托其他机构理财或者从事其他业务,应当进行风险评估,依法签订书面合同,明确业务授权和具体操作程序,定期对账,制定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金融企业委托其他机构理财或者从事其他业务,投入的资金不得影响主营业务的开展,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账内核算。

第十六条金融企业依法受托发放贷款、经营衍生产品、进行证券期货交易、买卖黄金、管理资产以及开展其他业务,应当与自营业务分开管理,按照合同约定分配收益、承担责任,不得挪用客户资金,不得转嫁经营风险。

第十七条金融企业对外提供担保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被担保对象的资信及偿债能力,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设立备查账簿登记,及时跟踪监督。

金融企业提供除主营担保业务范围以外的担保,应当由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议;为金融企业投资者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应当由股东(大)会决议。

第十八条金融企业应当根据资本规模控制表外业务总量。

金融企业应当按照风险程度对表外业务进行授权,并严格按照授权执行,禁止违规操作。

金融企业应当及时、完整记录所有表外业务,跟踪检查表外业务变动情况,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披露。

第十九条金融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拨付与分支机构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营运资金,并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金融企业应当对分支机构实行统一核算,统一调度资金,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条件具备的,可以实行统一核算,统一调度资金,业务单元制管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金融企业应当加强对分支机构的财务监管,关注资金异常变动,监督并跟踪分析分支机构财务指标的情况,督促境外分支机构遵守所在国家(地区)关于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规定。

第四章资金筹集

第二十条金融企业筹集资本金,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资本金管理的规定,根据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拟定筹资方案,履行规定的程序。

金融企业在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接受货币出资,也可以接受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出资,或者采取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本金。

金融企业接受非货币财产出资,应当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约定的价值计价;采取发行股票方式筹集的资本金,按照股票面值计价。

金融企业筹集资本金,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办理工商登记后,应当向投资者出具出资证明书。

第二十一条金融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在持续经营期间,投资者除依法进行转让外,不得以任何方式抽走。

金融企业在筹集资本金活动中,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超出资本金的差额(包括发行股票的溢价净收入),计入资本公积。

经投资者决议后,资本公积用于转增资本金。

第二十二条金融企业以借款、吸收存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向人民银行再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明确筹资目的,考虑资金需求和债务风险,签订书面合同,不得擅自提高或者变相提高利率以及付费标准,并应适时合理调整负债结构,降低筹资成本。

第二十三条金融企业取得国家投资、财政补助等财政资金,区分以下情况处理:

(一)属于国家直接投资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国家资本金或者资本公积;

(二)属于投资补助的,增加资本公积或者资本金。国家拨款时对权属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全体投资者共同享有;

(三)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的,作为收益处理;

(四)属于弥补亏损、救助损失或者其他用途的,作为收益处理;

(五)属于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作为负债管理。

第五章资产营运

第二十四条金融企业应当统一管理资金账户,明确资金调度的条件、权限和程序。调度资金应当按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依据有效合同和合法凭证办理手续,不得私存私放资金。

向境外调度资金必须符合国家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并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第二十五条金融企业管理库存现金、库存金银、存放中央银行与同业的款项,以及其他形式的现金资产,应当满足流动性要求,并控制现金资产总量。

第二十六条金融企业应当按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合同进行财务审核,跟踪履约情况,明确债权,制定收账政策,及时清收应收款项。

第二十七条金融企业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经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议,可以用货币对外投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对外投资,但不得以国家授予的特许经营权对外投资。

用非货币财产对外投资的,应当聘请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按评估确认后的价值计价。

对外投资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投资权益,按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程序支付投资款项,所需资金纳入财务预算管理,不得在成本费用或者营业外支出中列支,并及时监控和考核投资项目的效益,落实项目决策者和实施者的责任。

向境外投资的,应当符合国家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外汇管理等相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金融企业收取、保管和处置抵债资产,应当按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工作程序办理。

收取抵债资产应当按照规定确定接收价格,核实产权。

保管抵债资产应当按照安全、完整、有效的原则,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定期检查、账实核对。

处置抵债资产应当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聘请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作价。一般采用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处置。采用其他方式的,应当引入竞争机制选择抵债资产买受人。

抵债资产不得转为自用。因客观条件需要转为自用的,应当履行规定的程序后,纳入相应的资产进行管理。

第二十九条金融企业应当按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定期清查核实各类固定资产,落实使用和管理责任。

购建重要固定资产、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应当进行可行性论证,并落实决策和执行责任。

固定资产折旧可以依据产业发展态势和技术进步的要求,结合固定资产经济寿命及其使用状况,确定折旧年限,选用折旧方法,按季(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一经选用,一般不得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经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议后执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披露变更理由的,应当及时披露。

已交付使用而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在建工程项目,应当比照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金融企业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之和占净资产的比重,从事银行业务的最高不得超过40%,从事保险及其他非银行业务的最高不得超过50%。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条金融企业通过自创、购买、接受投资等方式取得的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及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应当依法明确权属,落实经营和管理责任。

变更无形资产权属时应当进行评估,并签订书面合同。

第三十一条金融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包括信贷资产损失、坏账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损失等,应当及时核实,查清责任,追偿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金融企业以出售、出租、抵押、置换、报废等方式处置资产,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相应程序。

处置主营业务所用资产,涉及业务调整或者资产重组的,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制订业务调整或者资产重组方案,履行规定的程序后执行。

金融企业对外捐赠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捐赠的范围和条件,落实执行责任,严格办理捐赠资产的交接手续。

第六章成本、费用

第三十二条金融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成本费用预算约束,实行成本费用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

金融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纳入账内核算,不得违反规定进行调整。

第三十三条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经营有关的支出,包括各项利息支出(含贴息)扣除允许资本化的部分、手续费支出、佣金支出、业务给付支出、业务赔款支出、保护(保障、保险)基金支出、应计入损益的各种准备金和其他有关支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十四条金融企业的成本核算,应当严格区分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成本支出与营业外支出的界限、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金融企业的成本核算,应当以季(月)、年为计算期。同一计算期内,核算成本和营业收入的起止日期、计算范围和口径应当一致。

第三十五条金融企业应当注重费用支出与经济效益的配比,实行费用支出的归口、分级管理和预算控制,确定必要的费用支出范围、标准和报销审批程序。

除国家规定的专用账户外,金融企业每一独立核算单位分币种只能设立一个费用存款专户,除税金及附加、折旧、资产摊销、准备金和坏账损失以外的各项费用,应当从费用专户中开支。

金融企业应当强化费用支出约束,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通讯费、维修费、出国经费、董事会经费、捐赠等实行重点监控。

金融企业的业务宣传费、委托代办手续费、防预费、业务招待费一律按规定据实列支,不得预提。

第三十六条金融企业技术研发和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所需经费应当纳入财务预算,形成的资产应当纳入相应的资产进行管理。

第三十七条金融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核定和计发职工薪酬。

金融企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经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议,可以对经营者、核心技术人员和核心管理人员实行与其他职工不同的薪酬办法。

金融企业经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议,可以在工资计划中安排一定数额,对研发核心技术、促进安全营运、开拓市场等作出突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

第三十八条金融企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用,应当据实列入成本(费用)。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且按时足额缴费的金融企业,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制度,相关费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支。

第三十九条金融企业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以及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的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工会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拨交工会使用。

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用于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

第四十条金融企业应当依法缴纳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使用或者占用国有资源的费用等。

金融企业有权拒绝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或者超过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范围和标准的收费。

第四十一条金融企业根据经营情况支付必要的佣金、手续费等支出,应当签订合同,明确支出标准和执行责任。除对个人人外,不得以现金支付。

第七章收益、分配

第四十二条金融企业经营业务范围内的各项收入和其他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登记、核算,不得存放其他单位,或者以任何理由坐支。

投资者、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履行本单位职务所得收入,包括业务收入以及对方给予的佣金、手续费等,全部属于金融企业,应当纳入账内核算,不得隐匿、转移、私存私放、坐支或者擅自用于职工福利。

第四十三条金融企业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延续弥补期超过法定税前弥补期限的,可以用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弥补。

第四十四条金融企业本年实现净利润(减弥补亏损,下同),应当按照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一般(风险)准备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顺序进行分配。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本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

从事银行业务的,应当于每年年终根据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一般准备金,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从事其他业务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本年实现净利润中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补偿风险损失。

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并入本年实现净利润向投资者分配。其中,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一)支付优先股股利;

(二)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三)支付普通股股利;

(四)转作资本(股本)。

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充足率、净资本负债率未达到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标准的,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任意盈余公积金按照公司章程或者股东(大)会决议提取和使用。

经股东(大)会决议,金融企业可以用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或者转增资本。法定盈余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金融企业注册资本的25%。

第四十五条金融企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股东(大)会决议,可以对经营者和核心技术人员、核心管理人员实行股权激励。

经营者及其他职工以劳动、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分配办法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经股东(大)会决议后,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取得股权的,与其他投资者一同分配利润;

(二)没有取得股权的,在相关业务实现的利润限额和分配标准内,从当期费用中列支。

第八章重组、清算

第四十六条金融企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通过分立、合并等方式进行重组。

实施重组应当进行可行性论证,履行规定程序,组织开展财产清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组织与债权人协商,制订债务处置或者承继、股权设置、资本重组的实施方案。

第四十七条金融企业分立,应当按照资产相关性或者业务相关性原则分割财产、承担债务,并明确分立后的产权关系。

对不能分割的财产,在评估的基础上,经各方协商,由拥有财产的一方给予其他方经济补偿。

第四十八条金融企业合并,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金融企业或者新设的金融企业承继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并明确合并后的产权关系。

金融企业合并净资产超出注册资本的部分,作为资本公积;少于注册资本的部分,应当变更注册资本或者由投资者补足出资。

对资不抵债金融企业以承担债务方式合并的,合并方应当采取重整措施,按照合并方案履行偿债义务。

第四十九条金融企业实行托管经营,应当签订托管经营合同,明确被托管企业的财务状况、托管经营目标、托管财产处置权限以及收益分配办法等,并落实财务监管责任。

受托金融企业应当根据托管经营合同制定相关方案,重组托管金融企业的财产与债务、调整业务、安置职工。

托管经营合同没有约定且未经托管金融企业股东(大)会同意,受托金融企业不得擅自改组、改制、转让托管金融企业,不得非法转移托管金融企业的财产和业务,不得以托管金融企业名义或者以托管财产对外担保。

第五十条金融企业进行重组时,对已占用的国有划拨土地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估,履行相关手续后,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继续采取划拨方式的,可以不纳入资产管理,但应当明确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并按规定用途使用,设立备查账簿登记;

(二)采取作价入股方式的,将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转作国家资本,形成的国有股权由重组前的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或者财政部门确认的单位持有;

(三)采取出让方式的,由金融企业购买土地使用权,支付出让费用;

(四)采取租赁方式的,由金融企业租赁使用,租金水平参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确定,并在租赁合同中约定。

金融企业进行重组时,对已占用的特许经营权等国有资源,依法可以转让的,比照前款处理。

第五十一条金融企业重组过程中,对拖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欠缴的基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等,应当以金融企业现有资产优先清偿。

第五十二条金融企业被责令关闭、依法破产或者经营期限届满终止经营或者解散的,应当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金融企业章程的规定实施清算。

金融企业自愿清算的,由金融企业股东(大)会决议后执行。

金融企业依法进行清算,应当对非货币财产进行资产评估。

第五十三条金融企业的清算财产支付清算费用后,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顺序清偿债务。

第五十四条金融企业清算完毕,应当编制清算报告,聘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将清算报告和审计报告报投资者决议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后,向相关部门、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人通告。

第五十五条金融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除正常经营期间发生的列入当期费用以外,应当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重组中发生的,依次从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中支付;

(二)清算时发生的,以扣除清算费用后的清算财产优先清偿。

第九章财务信息

第五十六条金融企业应当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整合业务和信息流程,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逐步实现财务、业务相关信息一次性处理和实时共享。

第五十七条金融企业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财政部的统一要求编制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并通过内部审核,在规定期限内向财政部门以及其他与金融企业有关的使用者报送,不得拒绝、拖延财务信息的披露。

第五十八条金融企业报送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金融企业不得编制和对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信息。

金融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五十九条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金融企业财务评价制度,对金融企业资本充足状况、偿付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盈利状况和社会贡献等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制定有关金融企业财务管理政策和考核有关金融企业的依据。

金融企业应当按财务评价制度的要求,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和考核。

第六十条财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履行保密义务,谨慎、合法地保管、使用金融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不得利用未公开的财务信息牟取利益或者损害金融企业利益。

第十章罚则

第六十一条金融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予以通报批评:

(一)不按规定提交设立、变更文件的;

(二)财务风险控制未达到规定要求的;

(三)筹集和运用资金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四)不按规定开设和管理资金账户的;

(五)资产管理不符合规定,形成账外资产的;

(六)不按规定列支经营成本、费用的;

(七)不按规定确认经营收益的;

(八)不按规定计提减值准备、提留准备金、分配利润的;

(九)不按规定处理财政资金、国有资源的;

(十)不按规定顺序清偿债务、处理财产的;

(十一)不按规定处理职工社会保险费、经济补偿金的;

(十二)其他违反金融企业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的。

第六十二条金融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金融企业及其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

(一)不按照规定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

(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明显与国家法律、法规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相抵触,且不按财政部门要求修改的;

(三)不按照规定提供财务信息的;

(四)拒绝、阻扰依法实施的财务监督的。

第六十三条金融企业违反本规则,有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处理、处罚。

篇9

一、企业职工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国有企业破产、兼并、重组或转制,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新的经济组织,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职工就业的主体。然而,在国有企业破产转制和新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企业职工档案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不规范。经过破产转制的国有企业,企业职工档案疏于管理,有的职工档案去向不明。一些新经济组织不重视企业职工档案的建立和保管,不能及时更新、补充新产生的职工个人材料,使职工的档案不准确、不完整。二是企业职工档案被分散保管。一些民营、外资企业只保管本单位职工录用以后形成的档案,职工录用以前的档案有的在原企业保管,有的随破产企业档案一同由综合档案馆或企业主管部门保管,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企业职工档案处于割裂状态,导致职工个人经历断档,职工档案不能完整反映个人的历史。三是有些企业职工档案安全保管存在隐患。有的破产企业职工档案装在麻袋里堆放在仓库中,没有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保护措施,档案丢失现象屡有发生。四是转递手续不健全。职工个人随意带走档案,调转无回执。有些企业因不同意职工调转或其他理由,随意扣押职工档案,致使职工档案不随本人走,形成“弃档”或“死档”。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的缺失,直接导致企业职工在办理退休、医疗、养老保险等事宜时,无法提供完整的依据,使职工的切身利益受损。鉴于上述种种情况,辽宁省档案局提出加强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维护职工切身利益。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2004年以来,辽宁省档案局与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先后联合印发了《辽宁省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辽宁省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补充意见》(以下简称《补充意见》)及《辽宁省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机构资格备案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职工个人档案补办、劳动关系确认等提出具体解决方法,进一步规范了企业职工档案的管理等相关事宜,为确保职工档案安全保管、有效利用、维护企业职工的利益起到积极的作用。

1.明确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用人单位、劳动保障机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被确定为职工档案管理机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领导与指导,实行分级管理,同时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明确了用人单位、劳动保障机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职责。用人单位招聘职工,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职工档案由用人单位建立、保管,或由用人单位委托劳动保障机构保存档案;签订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下的,职工档案可不存放在单位,但用人单位应将其档案委托单位属地劳动保障机构集体保存。职工工作变动或解除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将职工个人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户口所在地的劳动保障机构进行保管,将转递职工档案的时限由原来30日缩短为15日,增加了追究法律责任的条款。规定职工“跳槽”单位不得扣押档案等。保证了职工档案管理的连续性,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自费出国等人员的档案归属问题。

2.加强对国有破产转制企业职工档案的监管。企业资产重组、撤销、兼并、破产时,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置职工档案,并向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报告职工档案的归属与流向,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及时撤销其管理职工档案的资格。凡经过资产重组、撤销、兼并、破产等改制企业,未向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报告职工档案的归属与流向情况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不予审核重组、撤销、兼并、破产等改制企业的职工安置方案。鞍山市铁西区成立退休职工托管中心,专门保管破产转制企业职工档案。该中心隶属于区发改局,属事业编制,负责对破产转制企业档案的管理,办理下岗、退休职工工资待遇等问题。该区破产转制企业职工档案得到妥善管理。

3.对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提出具体要求。企业职工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专人负责,确保职工档案的完整、真实和安全。在归档范围中,增加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失业证明、再就业、诚信等方面的材料,丰富了企业职工档案的内容,为企业职工办理社会保险、享受各种福利待遇提供了依据和凭证,为保障职工的基本权利提供了保证。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档案处为加强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印发了《员工档案管理办法》,将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情况纳入年度档案工作检查考评工作目标,形成企业职工档案的长效管理机制。在加强在职人员档案管理的前提下,要求企业离休、退休、居家、托管、长病等人员的零散材料在办理完毕后一个月内向职工档案管理部门移交。档案管理部门在接收后一个月内完成档案材料归档、编号、填写目录等整理工作。有效地规范了企业职工档案的管理。

4.丢失职工档案问题的处理。针对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时有发生的现象,《补充意见》明确了职工档案丢失补办办法。用人单位因整理、保管、利用、转递、事故、灾害、破产、转制以及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职工档案丢失,致使职工无法办理就业、退休、社会保险、子女参军等有关问题时,用人单位应及时补办档案。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企业充分利用馆(室)藏档案,为丢失档案人员提供依据,补办档案材料。暂时补办不了的,通过查阅相关档案,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劳动关系确认。例如确认某职工在某企业工作,与该企业的劳动关系,需出具与丢失档案职工同期工作过的2人以上的人员档案复制件,再由这些有档案的人为丢失档案人员出具书面证明,证实该丢失档案人员于某年在本企业工作,如果丢失档案人员能出具一些可以证明在本企业工作过的凭证,如奖状、证书、工作证等,就为确定劳动关系增加了有益证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当事人出具的相关材料进行劳动关系确认,这样,丢失档案的职工就可以持该劳动关系确认书办理各种相关事宜。2004年至今,辽宁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接待利用职工档案近10万人次、提供档案近19万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近400名职工确认了劳动关系,为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房产继

承、特殊工种、工龄认定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保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发挥的社会效益

企业职工档案,是维护企业职工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凭证。以“鞍钢”为例,2009年,鞍钢提供利用企业职工档案13647人次,94542卷次,用于办理退休、晋升技术职称(技能鉴定),干部考核,工伤鉴定,工龄认定,房产权利继承,纪委查办案件,独生子女奖励费用发放,回复职工上访,调整遗属抚恤金等,有效地解决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鞍钢部分退休人员上访,要求按照特殊工种调整退休待遇。2009年6月,鞍钢托管中心在职工档案中查找职工从事特殊工种相关信息,确认35名退休人员曾从事特殊工种,重新为他们改力、了退休手续,按照特殊工种调整退休待遇,解决了这部分退休职工多次上访问题。2009年4月,原鞍钢生活福利处马某因1962年政策,被精简下放到农村。通过查阅其个人档案,证实其1959年11月-1961年8月在鞍钢工作,经镇政府确认其符合国家精减下放人员政策,应享受生活补助。

辽宁有很多国企改制,改制企业后的破产档案如何处理,有些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大连皮子窝化工厂因为国企改制,将企业破产档案全部移交市档案馆保存。由于皮化厂多数岗位属于特殊工种,因此,从2004年开始部分职工为办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纷纷到档案馆查阅取证。据统计,在2004-2005年两年时间里,市档案馆共为皮化厂的800多人次提供了特殊工种的证明材料,调阅档案资料2000余卷,为保障职工的利益提供了帮助。

四、完善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的对策

为了建立与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职工档案管理体制,结合辽宁省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认为企业职工档案还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管理:

一是要建立健全职工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范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对职工档案的归档、保管、转递及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加以规定。

二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档案管理体制,成立社会职工档案保管中心,集中统一管理职工档案,使职工个人档案号码与本人身份证、劳动保险号码统一起来,由用人单位负责职工档案内容的定期增加和更新,送交职工档案保管中心统一保管。

三是在社会职工档案管理中心没建立以前,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可以独立管理职工档案;小型企业和民营、个体、外资、破产企业的职工档案由劳动保障机构或综合档案馆代为管理。由财政拨款设立职工档案保管基金,免费为下岗职工保管档案。

篇10

【关键词】比特币;虚拟;货币;安全;监管

1 引言

自2009年1月3日诞生以来,比特币经历了迅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1000万个比特币被挖出来,比特币的价格也一路走高。截至2013年11月29日,比特币在全球三大交易所之一Mt.Gox交易所的交易价格创下1242美元的历史新高,而同期黄金价格为一盎司1241.98美元,比特币价格首度超过黄金价格。

2 比特币的特点和职能

2.1 比特币的特点

综合来看,比特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虚拟性。比特币是一系列复杂算法生成的给定方程组的特解,是基于密码学原理通过开源软件创造出来的虚拟物品,它的表现形式是一连串的数字代码。二是稀缺性。比特币与其他虚拟物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量有上限,方程组特解的总数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三是去中心化属性。比特币的发行、交易和账户管理不依赖于特定的中央机构,它使用遍布整个P2P网络节点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交易。四是匿名性。比特币被设计为允许匿名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它既可以以计算机文件的形式(wallet)保存在个人电脑中,也可以储存在第三方托管服务器上。不管以何种形式保存,比特币都可以通过比特币地址发送给互联网上的任意一个人。

2.2 比特币的职能

比特币具有五个职能:一是价值尺度。比特币具有一般货币才拥有的购买力,可以发挥价格标签的作用。世界上第一笔比特币交易是一名用户发送10,000比特币,购买了一个披萨饼。二是流通手段。比特币可兑换成现实中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世界三大比特币交易所显示比特币即时交易行情。三是支付手段。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币购买游戏装备等虚拟物品,也可以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商品和服务。2012年10月,BitPay报告称,超过1000家商户通过他们的支付系统接收比特币的付款。当前越来越多的商户加入这一行列,开始接受比特币形式的支付。四是贮藏手段。比特币拥有类似黄金一样的特性:供给有限,可以分割,可以互换。许多人将比特币储存在硬盘和第三方托管服务器等介质中,将它们作为自己的财富积累。五是世界货币。由于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的特点,理论上只要拥有互联网智能终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比特币。

在货币银行学的教材中,货币被定义为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四大职能。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判断:比特币是货币。只不过比特币是以一种虚拟的形式展现出来的特殊的电子货币。2013年8月19日, 德国政府认可了比特币的法律和税收地位,成为全球第一个正式认可比特币合法身份的国家。

3 比特币的未来

关于比特币是否能够在未来发展成为一种主流货币,并替代当前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在笔者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主要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比特币总体数量有限,达到上限时只有2100万个,不能满足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很容易导致通货紧缩。如果通过“泛比特币”的方式增加供给,则任何人都无法控制发行总量,最终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第二、比特币的安全无法保证。比特币是通过P2P对等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虽然采用密码学的原理,在设计时考虑了发行系统的安全性,确保了比特币发行系统无法被政府、组织、或黑客监控、隔离或破坏,从而保障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匿名性,但是,比特币毕竟是由某个人或某个组织创造出来的,如果由于利益驱使,比特币产生的算法和模式改变了,对于持有者来说将面临很大的风险。另外,由于比特币是通过介质储存的,一旦介质数据丢失或者是介质遭到损坏,又或者是忘记密码,对于拥有者来说都是灾难性的。

第三、比特币的发行缺乏信用基础。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的典范的同时,一个问题是它永远无法忽略的,即它的发行缺乏信用基础。比特币本质是一种虚拟物品,它的真正价值是对于虚拟物品的购买能力。它能买到多少虚拟物品,完全取决于虚拟物品购买人的支付意愿。由于虚拟物品的支付并非只有比特币一种途径,换句话说,比特币并非是虚拟产品的唯一交换价格,那么比特币的价值就必然与其他虚拟货币脱离不了关系。愿意接受比特币支付的人越多,比特币的价值就越大,比特币的交易就会繁荣;相反,大家出于某种原因不愿意使用比特币了,依然可以用其他的虚拟货币完成支付,比特币的价值就会下降。比特币可以用来支付现实中的商品和服务,原因也在于它的虚拟物品交换价值。现实中的商家收到比特币,可以通过转让给需要购买虚拟物品的那部分人来套现。由此,可以这样认为:比特币价值的背后是虚拟物品购买者的支付意愿,比特币的发行也取决于这部分人的支付选择。比特币的虚假繁荣是一种经济泡沫,是由大部分持有人的投机行为造成的。价格无法长期背离价值,比特币也一样。它注定是一场庞氏骗局,最终决定它价值的还是虚拟物品购买者的支付意愿。

第四、比特币难以被监管。目前比特币的跨国流转难以控制,已经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比特币的这一属性从事洗钱、赌博、交易等非法活动。美联储理事会副主席Janet Yellen在参加上海国际货币会议时曾表示,新型网络货币令银行家们不安,可能成为扰乱金融秩序的工具。美国政府税收征管机构担心有人用比特币逃税。美国联邦调查局也担心比特币会被用来进行非法活动。泰国央行已经完全禁止了比特币的流通交易。2013年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也首次谈到比特币。他表示,从人民银行角度,近期不可能承认比特币的合法性。可以看到,比特币的去中心化与各国的监管要求是相悖的,比特币交易难于辨识所有者和使用者身份的特点更可能招致各国政府的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