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0-02 16:5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治理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治理重要性

篇1

大规模的矿山开采为人类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引发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制定适宜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规划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吴忠市太阳山开发区舍尔山北麓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为例谈谈规划的重要性

1、项目区概况

太阳山开发区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舍尔山北麓先后有30多个采石矿点和近70家石料加工企业在此进行采石和加工。但由于多年无序开采和利用,造成了资源、植被、环境的极大破坏。开采活动形成的采石坑集中连片,其采石坑大小、深浅不一,最大的采石坑深近50m。在采石坑周边堆积有大量的废石堆,对地形地貌及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采坑边缘的岩体存在有地裂缝和崩塌地质灾害,存在安全隐患。石料加工形成的大量废石和废渣连片堆积,也加重了该区的土地沙化,每遇刮风,该地区便风卷灰渣漫天飞,严重影响了地方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地区生态环境,同时也严重影响着太阳山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和人们的生存空间。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规划

为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太阳山开发区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该地区被列入??夏矿山环境治理规划。

2.1治理规划的目的

通过合理的规划采取一定的治理及保护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矿山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有效遏制水土资源和地质地貌景观的破坏,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2治理规划的目标及任务

(1)经过环境治理,降低崩塌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使矿区内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治理;种草植树,提高项目内植被覆盖率,恢复自然生态; 改变舍尔山北麓满目疮痍的景象。(2)选择适当地段,利用地形建设文化休闲设施,美化居住环境。(3)通过治理新增大片工业建设用地,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开发区,带动经济发展。

3、治理措施的规划与设计

(1)崩塌地质灾害治理

崩塌地质灾害,治理的方法就是将松散的岩土体进行清理,降低崩塌发生的可能性。由于各采坑都比较深,岩土体稳定性极差,采用机械清理的方法存在安全隐患。故采取爆破清除的方法,将这部分松散的岩土体爆破炸碎至采坑内即可。

(2)采坑及废石、废料占地治理

舍尔山北麓存在的大小不一的采坑,开采面近乎直立,如果采取山体放坡措施治理,恢复地形地貌,其工程量大,对整个地区的地形地貌也会产生更大改变。考虑到北麓山坡堆积大量的采矿废石,石料加工厂内堆积有大量的废料、灰渣,将废石、废料、废渣一起回填采坑。这样治理方法简单,运距小、成本少、操作性强,既治理了采坑又治理了废石、废料,一举两得。同时在废石、废料回填时结合机械放坡,将直立的开采面放坡到较平缓的坡度,消除由于开采形成的陡坎。回填后覆土,方法简单易行,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少。

(3)绿化工程

项目区内气候干旱,年降雨量小,平均日照时间长,山体上土层较薄,土壤质量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

分析项目区地形、坡向及周边环境,考虑到地区天气及降水,结合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生存植物的种类,该地区的绿化树种最终选择一些比较耐旱的植物,乔木选择国槐、油松等,灌木选择柠条。生态恢复区内由于土层较薄,不适宜种树,可以适当播散草籽,自然恢复。山前平原地区采取灌草混交种植。

项目区内需要绿化用水采用管道滴灌技术。灌溉区域总体上西南较高,可以利用项目区西侧已经完成的太阳山水库工业供水管网。

(4)景观工程

为了提高居民生活和城市整体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内涵,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在项目区内建造部分景观工程,在供居民生活、休闲、娱乐的同时,让人们亲近自然,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情怀。

(1)在工业园南侧靠近公路的一边建设一面文化墙,墙高3m,长50m。文化墙展示项目区治理概况、历史文化、城市发展变迁、企业文化展示及个人画作书法作品等,提升文化品位。

(2)将改造后的道路作为登山观景道路,在登高望远的同时欣赏治理后绿草青青的舍尔山。在山前较平缓地带修建休闲长廊、三处凉亭,供居民休闲之用。

4、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效益分析

4.1环境效益

通过大面积的种草、植树,提高地区绿化率,使地质环境条件得到大幅改善。恢复舍尔山北麓地区的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通过建设观景道路、休闲长廊等设施,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地区文化内涵,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4.2社会效益

通过地质环境的治理可以有效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在项目区内活动的人员的安全。对废石、废料的清理能够改善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新增大量工业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土地节约利用。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太阳山开发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社会效益显著。

4.3经济效益

舍尔山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大大提升开发区的投资环境,更能够新增近3.79km2(约合5685亩)工业建设用地。按照太阳山地区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40000元/亩计算,5685亩用地的出让价款就达2.27亿元。这部分建设用地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开发区,进一步带动地区发展。

舍尔山北麓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可以对突出、明显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对宁夏区内其他类似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起到示范作用。

5、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规划的解析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一个多门学科紧密结合的系统工程。不同地质、水文环境条件,不同矿种,不同规模,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不同,治理保护的措施和方案也不同。

5.1该规划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将综合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缺少可指导的技术规范,且设计内容复杂。解决地质环境问题必需以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为基础,需通过对矿区地质环境、土地适宜性、植物适应性、环境变化进行调查研究方能制定治理技术方案。

5.2该规划将经济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治理工程的效益很大部分受控于治理工程的经济性,在选择规划方案时应尽量选择经济、科学、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案,治理工程应与周边环境和谐,并且发挥矿区土地的经济效益。

5.3该规划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治理工程的效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规划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投入少、效果好、收益高的规划方案,除了消除各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还应使矿区的土地发挥最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5.4该规划坚持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露采矿山中常伴有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规划方案灵活考虑了措施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篇2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 血液净化 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的化学药物中毒,其毒性大,口服吸收后作用强,可引起机体一系列毒性改变,甚至造成多脏器功能损害,危及生命。2007年12月~2010年12月对48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48例患者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18~80岁,均为口服有机磷农药,服用量80~500ml,发病时间在服药后0.5~3小时。服药种类:敌敌畏18例,乐果12例,甲胺磷6例,敌百虫6例,对硫磷3例,久效磷3例。发病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恶心、呕吐、流诞、出汗、肌束震颤、一部分患者呼吸困难。

治疗方法:①常规资料:立即给与大量等渗盐水或温水洗胃,直到洗出液澄清为止,清洗皮肤毛发,鼻饲导泻药物,灌肠促进毒物排泄,建立静脉通路,使用拟胆碱药,胆碱脂酶复能剂及全身支持治疗。4例呼吸衰竭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②血液净化治疗:48例均采用爱尔灌流器经床旁血液净化(活性炭吸附血液灌流)治疗,经股静脉或锁骨下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临时性体外循环血管通路,术中运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灌流血流量100~150ml/分,每次灌流持续时间2.5~6小时,使用灌流器1~2个,灌流结束后严密观察胃液及置管处有无出血,如出血可用鱼精蛋白注射以中和肝素。

结 果

38例血液净化3天后,查胆碱脂酶达到中度中毒,10例仍为重度中毒,加用换血治疗后4例转为中度后治愈,6例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护 理

血液净化前护理:旁边备好插管盘,吸引器等急救用物,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抽血标本检验凝血系统,向家属说明血液净化的目的,意义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在无菌操作下,采用股静脉或锁骨下建立临时性体外循环血管通路,妥善固定灌流设备,用肝素生理盐水2000ml(每500ml加入肝素10mg)预冲灌流器及管道,排尽空气。

血液净化中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48例患者均予常规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每15~30分钟记录生命体征1次。①血液灌流时,因血液流入体外循环会使血压下降,故减慢血液速度(<100ml/分),持续补充血容量。8例血压下降明显患者使用多巴胺至血压回复后,再调整血流量至100~150ml/分。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同时给予3~5L/分氧气吸入。密切观察呼吸的频率和节律,对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密切观察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③血液灌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治疗中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外渗,血肿,患者有无血尿,消化道出血等现象。本组有6例出现血小板轻度减少,有5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应用鱼精蛋白及止血药物对症治疗后好转。

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系统的护理:①警惕空气栓塞,密切注意各管道的连接部位,保持管道连接紧密,通畅,防止接头处松动脱落,牢固固定穿刺部位,对本组昏迷,躁动不安患者使用约束带约束,固定好肢体,以确保血液净化顺利进行。②防止血流量不足,和灌流器凝血。若发现动脉除泡器变硬膨胀,血液进入除泡器的测管,则提示动脉压过高,灌流器凝血,此时因加大肝素用量必要时更换灌流器本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1],使用灌流器1~2个,顺利完成灌流治疗。

血液净化的护理:①血液净化治疗后继续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每30分钟记录1次,以防病情反复。②股静脉及锁骨下置管待病情稳定后拔出,穿刺部位按压10分钟后加压包扎24小时,并注意观察指端温度及足背动脉波动情况,本组患者无1例发生出血、血栓等并发症。③患者神志清醒后,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同时要求家属做好患者的安慰及陪护工作,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讨 论

血液灌流是一种吸附型的血液净化技术,对脂溶性物质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2]。有机磷农药属有机磷酸脂类,亲脂性强,可通过活性炭吸附血液灌流清除,中毒早期进行疗效显著,本组48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中,取得较好的疗效。除6例年龄大服药后延迟治疗,出现呼吸衰竭死亡,其余42例均治愈出院。护理人员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温肾调经助孕汤;中药人工周期;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不孕症是世界性的医学和社会学问题,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约有10% 的妇女患有不孕症, 其中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约占女性不孕的15%~40%。排卵障碍当属祖国医学的“闭经”、“月经后期”、“崩漏”、“不孕症”等范畴, 排卵障碍主要归咎于肾虚。《圣济总录》载:“妇人所以无子, 由冲任不足, 肾气虚寒故也”, 临床所见的排卵障碍性疾病又以肾阳虚者较为多见。作者收集日照市中医医院120例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病案,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日照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诊断为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 共120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1岁, 最大为43岁, 平均33岁。患者病程最短为1年, 最长为9年。以上女性患者均符合排卵障碍的不孕症患者诊断标准, 同时符合中医肾阳虚患者的标准。

1. 2 研究方法 将收集本院妇科门诊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120例, 以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60例。对照组根据BBT 及B 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 指导患者适时同房等措施的基础上, 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克罗米芬)口服50 mg/d, 自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服药, 共5 d;第9天开始监测卵泡发育, 当患者的优势卵泡直径≥18 mm时, 检测晨尿LH 峰值, 若LH 峰≥50 mIU/ml 时, 指导夫妇当晚同房;如果LH 峰

1.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基础体温(BBT)监测;宫颈黏液检查;月经;B 超监测排卵;尿LH 峰值测定;E2、pH值;妊娠。

1. 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妊娠。有效:①B超监测有排卵征象。②基础体温呈双相。③宫颈粘液结晶检查有椭圆体出现。④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有周期性变化。符合①~④项中3项32例, 无效6例。经统计学比较,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60例患者中, 从开始治疗至观察结束的1年内,排卵率为56.67%,治愈患者34例,有效24例,无效2例; 对照组60例患者中,排卵率为36.67%,治愈患者22例,有效32例,无效6例。经统计学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 “女子七岁肾气盛, 齿更发长; 二七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可见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是女子孕育的基本条件。肾主生殖, 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 肾虚直接影响生殖功能[1]。卵泡期肾阴的充盛是卵泡发育的物质基础, 若肾之不足, 卵泡发育不良, 则不能排卵; 排卵期是发展充实的肾阴在肾阳的作用下进行转化, 是阴阳交替从阴转阳的重要阶段, 也即是排卵过程。若肾之阳气不足, 肾阴不能正常转化, 则卵泡闭锁, 排卵障碍。据有关资料报道, 补肾治疗可以对下丘脑-卵巢产生正反馈作用[2, 3]。本研究在中药温肾调经治疗的基础上, 结合女性月经周期气血阴阳变化, 采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在祖国医学“肾主生殖”的理论基础上, 结合现代医学卵巢周期性变化及对子宫功能的影响而创立的周期性用药疗法, 以达到调节女性生殖功能, 提高妊娠率[4]。月经周期的变化, 是女性生殖生理的反应, 月经出现异常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失调, 平衡状态被破坏的表现。大体治法如下:经后期, 血海空虚, 阴血不足, 阳气也相对不足, 此时气血阴阳俱虚, 而以阴血虚为主, “经本于肾”, “经水出诸肾”, 肾为经水之源, 肾阴为月经来潮的物质基础, 肾中真阴充实, 才能促使“的候”来临, 使“天癸至”而“月事以时下”。因此, 经后期采用滋补肾阴的方法, 使阴血渐盛;古人又称“真机期”, “的候”, 经过卵泡期的阴长, 此期阴长至极, 重阴必阳, 治以养血活血, 佐以理气, 适应阴阳消长, 由阴转阳突变的需要;经前期, 此期机体由阴转阳, 阳气渐长, 治疗以温阳为主, 肾为水火之宅, “静则藏, 动则泄”, 治应着重于阳, 但宜水中补火, 阴中求阳, 才能使阴阳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 故治以温肾补阳, 以调冲任;月经期气血阴阳俱盛, 故血海充盈, 因满而溢, 月经来潮, 阳长至极, 重阳必阴, 治宜活血化瘀, 因势利导, 促使月经畅行。结合现代药理研究, 补肾药有调节性腺轴, 促使卵泡发育, 提高黄体功能的作用, 而且没有卵巢过度刺激征的不良反应。通过本研究发现, 温肾调经助孕汤结合中药人工周期与克罗米芬治疗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 前者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 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 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谭彩群.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中国基础医药, 2005, 12(3):305-306.

[2] 庞丽香.中药调整人工月经周期治疗不孕症.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857-2858.

篇4

环境治理体系重构环境NGO企业公众参与

环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好坏。工业革命以来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紧随而来的却是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对环境问题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理已成为世界各国思考和讨论的主题。于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环境治理体系对于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了相互。

一、我国传统的环境治理体系及其弊端

(一)我国传统的环境治理体系

多年来,我国在环境问题的治理方面一直奉行着政府绝对主导的环境治理结构,政府在环境治理问题上“大包大揽”,而政府之外的非政府组织(NGO)、公众等在环境治理问题上的地位微乎其微。

(二)我国传统环境治理体系的弊端

近些年,单纯的依靠政府进行环境治理的模式已经不足以解决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传统的以政府为绝对主导的环境治理结构的弊端日益显现。

首先,虽然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政府也并非万能的。政府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决策信息不全面、不充分、不对称,利益集团利益诉求,决策判断失误,体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政府在环境问题治理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政府失灵”的问题。

其次,在我国政府之外的,企业、非政府性质的环保组织(环境NGO)、公众等参与环境治理的程度不高。这些主体作为环境问题的利害关系者,有权利更有义务参与到环境治理活动中去,作为非政府力量的代表,他们有着政府在治理环境问题中所不具有的优势地位,对于我国更好的治理环境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在我国环境治理中不能一味地依靠政府的作用,而应该极力的去探索和构造新型的环境治理的体系。

二、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重构

(一)政府依旧在环境治理中承担主要职责

即使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可能存在着“政府失灵”的风险,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认政府对环境治理的主要作用,政府依旧应当承担主要的治理责任。但是,政府的在环境治理体系中的主要作用绝不同于传统的政府绝对主导的地位,政府应当改变以往“权威性”的环境治理角色,应当只是环境治理的“领头羊”,其他主体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作为市场机制的企业,应当自觉参与环境治理,担负起其应负的义务

企业天生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参与环境的治理无形中会增加企业的运作成本,这便导致了企业在实际的环境治理中起到的作用不大,但是企业作为环境问题的最主要制造者,其理所当然的应当承担起环境保护的义务。除了依靠国家通过强行性的法规规定的如“谁污染谁治理”等规则强制企业承担环境治理责任之外,作为市场机制的企业也应当认识到其社会责任,主动地采取措施为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支持。

(三)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环境NGO)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补充

非政府组织(NGO),是指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国家建立的,通常独立于政府的有组织的群体。近些年,随着以环境保护为目的而成立的环境NGO的不断发展壮大,其作为社会力量的代表,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环境NGO作为一个非政府的组织与个体的“利己心”不同,可以实现“扩大化的自我利益”,并使人们认识到个人的自我利益可以通过他人利益的实现而最大化,最终实现“利他”。其次,环境NGO与政府权力的强制性相比更具有亲和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有效的搭建个人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协调个人与政府之间的冲突,促进政府环境政策的有效实施,避免“软政权”现象,从而实现环境治理效益的最大化。

从目前我国环境NGO参与环境治理的现状来看,效果不尽理想。不仅在数量上不能满足我国环境治理迫切性的需求,而且在其规模和实力上也相对薄弱,在其参与环境治理中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因此,我国应积极鼓励环境NGO广泛参与到环境治理的体系中,对环境NGO进行支持和引导,作为环境治理的有效补充。

(四)公众参与在环境治理体系中应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环境的公共利益属性,所以环境问题治理关系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些人的职责或义务。公众作为环境问题的直接的利害关系人,其有权利参与到环境治理中去。同时,每个人在生活中难免的或多或少的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公众也有义务参与到环境治理之中去。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众对环境立法、执法、司法、监督等多个环节的参与,主要包括听证、举报等方式;其次,公众对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开展的自救措施。

我国虽然规定了一些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方式,例如:来信、来访、举报、听证等,但是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现状并不理想。原因包括:首先,我国民众参与环境治理多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方式和手段的规定。拿环境听证制度来说,存在很多“听而不证”、“听而不取”、“假听证”等现象,同时公众参与听证的范围狭小。其次,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意识不强。

三、结语

总之,新形势下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环境治理形势,我们应当一改以往政府绝对主导的黄精治理体系,构建一个“政府为主、企业自觉;非政府组织补充,公众广泛参与”的自上而下的立体的新型环境治理体系。从而更好的解决环境问题,为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树义.环境法系列专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19.

[2]白瑞清.环境治理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0.

篇5

[关键词]环境监测 环境治理 关系 作用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263-01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然而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则日益严重,并逐渐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我们目前需要开展的最为紧要的工作就是进行环境治理。而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环境监测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其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先是对两者的关系开展了阐述,在此基础上细致明确了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作用,希望能够加深人们的认识,更好地进行环境保护。

1.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的关系分析

为了更好地明确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作用,就需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环境监测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对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加强环境执法监督的效力,就需要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其是环保部门的一项基本的工作职能,通过环境监测我们能够对污染物进行分类,了解污染物的分布情况,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预警方案,这样就能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可以说,环境监测是环境治理的基础,气需要利用环境监测的技术优势,掌握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主要的环境技术数据参数,进而提出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环境治理。环境治理往往需要相关的数据作为支撑,而环境监测就负责对数据的测定、解释、获取、运用,并对环境执法监督进行技术仲裁,还可以实现服务升级,更好地为环境治理服务,诸如帮助相关机构进行环境规划、排污费用测算、环境工程指导等。环境监测部门是整个环境治理部门的重要的环节,是执法技术监督部门,为了保障环境治理工作走上轨道,就需要充分利用环境监测工作取得的成果。

2.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作用

分析了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我们对环境监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为此,就可以更加明确的分析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 辅助环境监督管理工作

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的排污企业的存在,为了更好地降低污染浓度,保障环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对污染物处理效果的鉴定,就需要借助环境监测机构的作用,在现场的监督检查中,其需要对污染源或是排放口的污染物排放进行取样,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做出详细的检测报告,这个报告就是建立监督管理部门对排污单位进行治理的重要的依据。根据检测报告的实际内容,就能判定是否需要对单位进行停业改进或是限期更换等措施,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保障环境监督管理的科学性。

2.2 检查污染申报内容真伪

企业排放污染物需要具有排污许可证,为了能够获得这个许可证,需要提交相应的排污申报,将自身的实际排放总量、标准、排放方案、环保设备参数等进行技术检查,通过审查就能及时发现申报中存在的问题,并纠正其排放方案,对相应的设备配置进行指导,而执行机构就可以根据技术检查结果对排污单位进行具体的指导工作,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并保障监督的效力。

2.3 支撑环境评价的效果

环境评价是进行环境治理的重要的标准,环评体现出来的问题需要组织相关的人力、物力等来进行解决,无论是在环评的初期、建设期,还是运行期、后期,都需要环境监测来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可以说环境监测是进行测定环境影响的重要的基础。

2.4 提供纠纷仲裁的技术依据

污染事故时有发生,而要对这些事故进行调查,明确污染来源,进行冲裁处理的时候,就需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处理,明确污染的责任主体,尽快对人们的生活状况。

2.5 给予征收排污费用指导

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排污收费,这样不但是为了加强环境治理的效果,另一个方面也是为了对排污范围排放污染物的类型、浓度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一般来说,这些污染数据的得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物料衡算进行获取,另一种方法就是进行环境监测。

3.总结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然而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则日益严重,并逐渐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我们目前需要开展的最为紧要的工作就是进行环境治理。然而要进行治理就需要对环境进行检测,发挥检测机构的作用。环境检测是环保部门的一项基本的工作职能,通过环境监测我们能够对污染物进行分类,了解污染物的分布情况,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预警方案,这样就能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重要作用,旨在更好地促进环境治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郜宗智,郑梅.强化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技术监督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10).

[2] 徐广华,陈静.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09(05).

[3] 徐标,丁君.当前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06).

作者简介

王刚(1984.5―― ),汉族,山东济南天桥区,本科,助工;

篇6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治理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重,环境问题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制约,而且也影响着我国人们的身体健康。在这样背景下,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已经迫在眉睫,环境监测就是对通过对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合理的监测,以监测结果来对环境的治理进行确定。在进行环境监测时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主要包括:调查背景情况、现场取样、数据采集、优化布点等。

一、环境监测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这对环境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破坏。例如,在发展过程为了解决土地,开山毁林,这使绿化面积大幅度下降,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升高等,而要想对种种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就必须要对环境进行监测。

环境监测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行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也逐渐受到了人的重视。环境监测可对环境质量进行详细的监测,依据监测数据对现阶段的环境状况进行合理分析,然后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保护上较为落后,同时发展速度也相对较慢。目前我国的工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也变得更加严重[1]。因此,对现代工业进行监测,对工业的排放物进行监测,是必要的,只有监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后才可以进行排放,这样可以对我们的生活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还可以将检监测数据及时、准确的反馈给环境部门,这对环境治理有着重大意义。

二、环境监测技术

环境监测主要是通过地质学、生物学、化学利用土质、水质、气体等对环境中的介质进行检测。通过这些学科对环境中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并通过相关的技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便可得到污染物的具体成分和污染程度。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有着巨大作用。现阶段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质环境、气体环境、土质环境、噪声监测等,这些监测内容几乎覆盖了污染环境的全部因素,通过对原有数据和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后,再进行科学的分析。分析数据的人员在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因为这些学科的知识会经常在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被应用,而只有在获得到准确的数据后才能在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对比后才能了解环境的污染范围及污染程度[2]。

科技的发展使环境监测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多,环境监测技术也在日益成熟。在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化学是被应用最广泛的一门学科,其中在分析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色谱分析法、重量法等。在分析过程中使用合理的化学方法可以是样本得到更准确的分析,更精准的获取污染物的含量和污染物。生物传感器是现阶段环境监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监测技术,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观察氧化速度来分析污染物中成分,生物传感器具有准确性高、速率高、多次使用等特点,利用生物传感器可以更好的检测出环境中的有害物质[3]。

三、环境监测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在环境的治理过程中,环境监测在污染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使环境的治理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同时对环境治理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对环境监测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4]。

(一)环境监测使环境治理更加具有针对性

针对环境问题进行的环境监测的种类有很多,对于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在开展监测问题上要采用合理的监测形式,通过合理的监测形式环境监测可以提高在环境治理上的针对性,这也就间接的提高了环境治理效果,将所遇到的环境问题进行合理的分解,这样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使环境问题更加容易被解决。

(二)环境监测使环境治理的区域针对性更强

环境监测主要分为两种:1.区域环境监测。2.厂区环境监测。在不同地区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物体也都各不相同,因此在环境监测中应当采取区域性对待,这样机型区别监测就可以发现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然后依据分析结果进行区域性治理,从而是环境的治理更加具有区域性,提高每一个区域的环境质量,最终达到提升整体环境质量的目的。在采用区域性监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在环境监测中,监测人员要分清主次、分清重点,要对环境监测中存在的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点进行重点监测,提高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指导性[5]。

(三)环境监测使环境治理能够有序开展

一般来说,环境治理的开展需要有序进行,而环境监测正好提高环境治理进行的有序性。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环境监测前工作人员都会制定合理的监测步骤,监测的实施都会严格的依照制定的监测步骤进行。环境监测步骤的有序进行为了环境治理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从而确保了环境质量的有序进行。

在现代的环境监测中重点关注的内容是人为污染,人为污染主要指的是生活污水的排放、工业、农业等操作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受现在市场经济影响,现代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重的注重经济利益,从而忽视了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这也是一个意识问题,也很少有企业针对环境效益建立相应的治理机制。例如,目前我国很少有污水处理厂自身具有日检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污水处理厂对污水的处理。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盲目的使用化肥,任意排放家禽养殖产生的污水等都是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而在治理过程中由于对水污染的情况了解不清,也很难有序开展治理,而通过系统检测则可以让检测人员清楚的掌握水质的污染情况和污染源,环境治理部门依据监测数据制定合理的治理方式,指派专门的环境治理人员依据制定的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对受污染的环境展开治理,使环境治理变得更加有序,提高了环境治理效果。

结束语:

从目前我国情况来看,我国的环境问题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制约,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不论是为了可持续发展,还是为了人们可以更健康的生活,都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科学的治理。环境监测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有着促进作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环境治理同发达国家相比却较为落后,因此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环境治理问题的研究,而要想做好环境治理就必须要做好环境监测,因此我国需要对环境监测问题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贾卫,李蕊,陈春飞,王凯月.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分析[J].广州化工,2011,10(23):179-180.

[2]王秀娟.环境监测对环境监理的促进意义问题研究 [J]. 绿色科技,2012,10(10):23-25.

[3]赵精明.环境监测对环境监理工作的促进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11)113-115.

篇7

关键词:环境检测;环境治理;环境保护

1 环境检测类型

1.1 研究性环境检测

研究性环境检测的主要目的是科学研究,主要是为了研究某个科学项目所做的检测。例如某个地方需要确认是否适合某种生物制度生存,或者确认某个地方的环境气候对于动植物生长是否会产生影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就需要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对该地区进行环境检测,然后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以上问题的答案。研究性环境检测基本上都是环境科研单位进行,这些单位都会有国家认证资格,会出于自身的目的进行研究,还可能是受到了委托进行研究性环境检测。

1.2 监视性环境检测

监视性环境检测主要目的是为环境治理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因此监视性环境检测是定期和长期性质的。监视性环境检测通过对环境中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污染物进行检测分析,确定污染物的成分含量,从而推断污染物的增长趋势,并且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环境治理方案。监视性环境检测使环境污染治理更有针对性,通常由环境监测站进行。

1.3 带有特殊目的的环境检测

带有特殊目的的环境检测主要指的是环境检测的目的较为特殊,例如需要对污染事故进行及时治理,就需要立刻对污染现场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污染源和扩散范围,并且采取治理措施。这种环境检测不是长期的,也不是处于研究目的,因此环境检测的方式和技术等都比较特殊。环境检测之后,还需要根据事故严重性进行事故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责任划分,并且对个人和部门进行考核,政府部门也可以据此实施咨询。以上的评估、考核咨询等都是环境检测的特殊目的,针对这些目的采取的环境检测就属于特殊的环境检测。

2 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分析

2.1 智能化检测系统得到推广使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复杂,无论是污染物还是污染源以及污染的危害等情况都比较复杂,传统的环境检测方法已经逐渐不能适用于当前的环境污染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开发出智能化监测系统,这种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动态化以及即时性的环境监控,对于所在地区的水质、土壤以及空气等污染情况都能够进行监测。并且能够通过智能化系统将监测数据结果及时进行分享,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数据信息制定科学的环境治理方案[1]。

2.2 实施区域化环境治理

环境检测工作基本上都是具有区域性质,也就是都是针对某一区域的环境进行检测。针对某个区域采取一定时间的环境检测,能够对该区域环境污染的类型进行确认,并且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同时还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分析环境污染的源头。这种区域化的环境检测能够为该区域的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系统性和可行性的治理方案,并且还能够据此对后续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防治[2]。

2.3 提高环境治理的技术含量

环境治理实际上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如果治理技术落后基本上很难改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现代环境污染情况更加复杂,治理难度更高,传统的环境治理技术的治疗效果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通过环境检测确定污染源以及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通过分析污染物成分类型以及含量等信息,就能够判定何种治理技术能够对污染进行治理。如果传统的治理技术无法进行有效治理,就需要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和设备,这就提高了环境质量的技术含量。而且环境治理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也会使我国整体的环境治理水平得到提升。

2.4 为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治理工作离不开技术的投入与使用,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环境治理工作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才有可能实现环境保护。而以开展技术性检测为核心的环境检测,无疑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如监测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环境治理中,在为环境治理决策提供所需信息的同时,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为环境治理决策有效性、实用性的提高和检测精度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所起到了巨大的促进性作用[3]。

3 应用环境监测进一步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的对策探讨

3.1 提升环境监测的针对性

提升环境监测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提升环境治理效果的基础。在环境监测的过程当中,区域环境污染状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所使用的环境监测方法也不尽相同,必须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来科学合理的选择相应的监测方法以及环境治理方案,才能使环境监测及治理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

3.2 遵循区域对待性原则

众所周知,各个地区污染源不同,环境污染类型也不同。因此在开展环境监测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严格遵循区域对待性原则来展开各项工作。通过准确全面分析监测区域的实际污染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合理选择应用监测方法以及环境污染治理对策,促进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环境监测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监测人员必须要明确检测重点、难点以及主次检测内容等方面的工作,重点做好对严重污染区的监测工作,制定健全完善的环境治理方案和环保对策,有效控制污染源,避免环境污染。

3.3 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合理开展

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开展至关重要,能够加快环境治理进程。在环境监测之前,首先要对监测区域的污染状况形成一定的认知,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监测方案,并严格遵循该方案展开布置各项监测工作,在确保其合理有序开展的同时,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

3.4 针对人为污染进行重点监测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部分人缺乏一定的环保意识,导致在生活中存在乱排乱放行为,其中主要以工业、生活废物为主,这些废物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甚至会影响生态平衡。部分企业受到经济利益、资金以及污水处理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乱排乱放行为,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不仅如此,在农业发展中,很多农户过度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给水源及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环境监测部门要重点做好对人为污染行为的监测工作,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有效控制人为污染。通过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对所发现的乱排乱放企业进行严厉处罚,使更多企业及个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升环保水平。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对此,就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提高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通过采取合理的环境检测措施,为环境治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从而有效的遏制环境污染问题,也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贞宇,路伟,李静,严彦.浅谈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 (10 ):49.

篇8

关键词:环境;污染治理;经济效益;决定因素

目前企业进行决策的过程中,为了其长远发展,不得不将环境污染治理纳入成本分析的行列。经济的过快发展一方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符合现代人的观念;一方面,由于资源的稀缺及经济创造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污染物又为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可小觑的损失。平衡好企业经营效益与环境污染治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企业经营者所纠结的问题。对于环境污染治理,收益因素并不明显,然而成本因素却占据极大比重,同时,环境问题往往具有负面的外部效应,可能会间接的给其他企业带来风险。政府部门为了更好地协调好企业间的发展,就要考虑经济效益这一决定因素,以达到环境污染的最优化治理。

一、目前我国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抓紧环境污染治理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对于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政府部门所采取的措施从成本分析的角度看更具现实意义。但实际分析中,环境污染治理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1.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仍未突破传统模式

现今,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扩张,仍是以钢铁、电力、水泥、煤炭、电解铝等重工业为主,经济结构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尽管产品产量增加较快,但对环境的破坏力也相当严重。以2011年的工业污染源投资治理为例,其中,废水治理资金157.7亿元,比上年增加21.2%;废气治理资金211.7亿元,比上年增加12.1%。其中工业废气脱硫治理项目投资112.7亿元,工业废气脱硝治理项目投资12.7亿元;工业固体废物治理资金3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0%;噪声治理资金2.2亿元,比上年增加42.3%。所以,我国重工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警惕,要想在环境治理中取得新的突破,需要改变现今的产业结构。

2.环境成本受限于企业的生产规模及生产工艺

一般对环境污染、破坏越严重的行业,环境成本支出就越大。像化工、造纸、矿山等行业的环境成本就比其他的行业超出很多,此外,一些落后的生产工艺也会扩大环境成本,手工艺落后会使得一部分有害的副产品不能回收利用,能耗加大,环境破坏严重;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相应的管理制度却不配套,使得生产环节中的有害产品得不到处理。

3.环境污染收费制度不完善

为了更好地降低企业环境污染态势,政府部门在采取措施的同时,也要按照相应的法律制度进行排污收费,这样可以将环境治理问题从政府的责任转移到企业本身,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环境污染治理意识,经过多年的实践,也证明了排污收费不仅调动了企业的环保积极性,也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奠定了财政基础,使得政府获得的税收收入可以投资进行城市绿化建设。但由于我国相关排污法律的制定不完善,造成排污收费范围小、标准低,没有起到好的规范作用。

4.企业环境管理机构的资金投入去向不明

环境成本投入还包括对企业环境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经费支出及其他环境管理费用。一方面,随着环境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政府为提升自身形象,不断加大对环境的保护,政府投入的建设资金不断增多,相应的企业环境治理成本也在不断升高;一方面,一些环境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员却投机取巧,将治理环境污染的资金私吞,使得环境治理不达标,配套的治理设备不能及时更新。

二、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效益决定因素

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一部分人认为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其实建立在理想的静态假设的基础之上,前提是企业的技术、资源配置和消费需求都是固定的,环境治理在短期内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但长期会树立企业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象,收益将会增加。一部分人则认为二者成负相关,静态假设毕竟是不存在的,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必然会增加企业内部成本,降低企业的效益与竞争力。而在动态的经济模型中,环境治理的经济效益决定因素有:

1.企业的创新型发展

社会处于不断进步的动态变化中,企业的创新能力将会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弥补了企业在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不足,同时也节约了一大笔资金用于生产环节中有害物质的处理。这样,环境管理成本因创新行为而引起的生产效率提高得到了补偿,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2.企业的经济发展类型

不同类型的企业,其生产的产品和生产工艺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不同,从而对环境成本的支付也存在差异。如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工业、汽车制造业、化工等行业生产的产品对环境污染程度远高于轻工业,但衡量企业环境绩效的标准却是标准的,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环境管理成本的高低,进而影响企业创新收益对环境支出成本的补偿程度。所以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确定自己的发展类型,以获得合理的经济收益。

3.企业对环境规章措施的敏感度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政府对环境的保护不断加大,相应的规章措施也在不时的座谈会中制定。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保护措施,若企业经营者只是被动的接受政府制定的环境制度,企业对环境污染的付费必然导致企业环境遵循成本的增加,进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下降;相反,如果企业在政府的激励性制度下采取了创新,便会使企业的生产效益提高,弥补环境成本的支出。

4.企业排污权的标准化

目前的企业排污市场的交易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政府收取排污费是想通过增加成本的方式,激起企业经营者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的意识,但在排污权的争取中,一些企业采取特殊手段,违背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给政府制定统一的排污权规划造成了阻碍。出现了一些企业花钱买排污权,努力提高生产效益而不是减少污染,造成了污染物的持续增加,是一种隐性的污染转嫁,不符合现今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排污权的标准化、排污费的合理化、排污权交易的公平性将加大程度的改变排污权的交易市场环境,使企业管理人员意识到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效益最大化。

三、针对经济效益决定因素环境治理的改进措施

环境保护作为当今时代人们最关心的话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是每一个企业的立足的基础,而作为影响环境成本的决定性因素,经济效益是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做相关的环境治理决策时,要根据成本分析,及政府的相关制度措施,制定合理的经济模型。面对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经营的创新水平,将极大程度的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潜力。环境污染治理必定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力。所以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在生产工艺方面不断创新,缩短产品生产的周期,加快对生产中污染物的处理,将可以明显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环境成本进行补偿,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实现“环境、效益”的双赢。

2.加大政府对环境规制的预见性

政府的职能不仅是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命令企业部门执行,还要有一定的建设性,时刻留意国外环境的保护趋势,一味地提高环境的规制标准与国际脱节,可能会严重打击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在联系我国市场经济实际,制定出与国际环境规制相一致的原则,合理引导国内企业生产产品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以扩大我国环境友好产品的市场需求空间。

3.提高企业对政府环境规制的敏感度

绝大部分企业对于政府下达的指令,多是简单了解,真正认真执行的少之又少。同时,企业管理者总会对政府的环境治理补贴的优惠政策总会十分敏感,但对于相应的税收政策则是了解的很少,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干扰,使得企业获得信息的不对称性,造成大部分企业面对突发状况不能及时作出反应。即使政府的环境规制符合国际发展趋势,但无人遵循,就无法占领国际市场的先动优势。所以,要加大对企业的考查力度,使经营者意识到政府环境规制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遵循程度。

4.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组织能力

对于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人员,他们无法清楚的认识到环境治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从而会对领导下发的指示产生散漫的心理,更有一些人钻空子,私吞环境治理的投入资金,而领导层对于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这样极容易造成企业的财产损失。所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管理的业绩考核,制定高效的环境管理战略,相信将会为企业的环境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管理人员要考虑到经济效益这一决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争取将环境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为企业争取效益最大化,开创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从平:论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效益决定因素[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2).

篇9

近年来,**镇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方面狠抓村域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服装加工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围绕改善村容村貌,优化人居环境,狠抓基层基础设施改造,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据统计,2006年全镇共整修硬化村级道路13300平方米,清理修筑河道4800米,改造开放式垃圾箱22处,向杭州锦江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清运生活垃圾30154吨。2006年区镇、村两级卫生投入236.11万元,其中村级投入150.5万元,村级投入85.61万元,区补助16.27万元,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总体来说我镇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镇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治理的问题日益凸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道两侧乱搭建、乱堆放、乱倾倒的情况比较严重。以乔井路沿线五星村和葛家车村为例,部分沿街农户挤占村道随意搭建简易棚用于出租获利;部分建房户占用村道,随意堆放建筑,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同时,农户建房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缺乏统一的消纳场地,随意将建筑垃圾倾倒在河岸和路边,不仅影响到村容村貌的改观,同时也加大了政府对道路基础设施的反复投入。

2、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环境卫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脏、乱、差”。三角村、胜稼村和五星村是我镇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密集区域,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的出租房往往是人口居住密度大、空间小,人员环保意识淡薄,受传统生活陋习影响深,加上原有垃圾箱等基础设施的滞后,专职保洁员和清运设备的不足,众多因素的存在造成了出租房周边的“脏、乱、差”,直接制约了出租房周边环境卫生治理成效的提升。

3、河道水体污染严重。部分基础设施不到位的区块,部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被随意倾倒,在北沙河、和睦港和月牙河等河道、池塘的垃圾成堆,工业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了河道淤泥和水体污染。比较典型的象五星村,位于五星村的华东家禽交易市场,一方面给当地的家禽加工和生猪养殖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大量的动物内脏和粪水混合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八字港,加大了河道治理工作的难度。

4、农贸市场周边基础设施薄弱,垃圾箱设置不科学。在对五星村、良熟村和乔司镇三处农贸市场的调查中发现,农贸市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腐烂菜叶和白色垃圾,但是市场周边配套的垃圾箱数量严重不足,基本维持在2~4个,位置分布也不科学,加上每天垃圾清运的滞后直接造成市场经营环境差。

二、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缺口大。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中小企业主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依然存在,对环境治理工作缺乏长效管理。同时,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又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经济效益的相对较低和奖励机制的欠缺,直接造成治理资金投入的不足,制约了治理工作的开展。如去年整修乔井路村道的投入就达30余万元,资金缺口比较大。

2、基层组织实力不强,农村环境治理普遍存在人员、设备、资金、制度的欠缺,治理工作走上“边治理边污染”的恶性循环。目前除集镇范围由镇政府投资治理外,12个行政村环境治理的资金按照“以各村自主投入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模式,在基层组织经济实力不强的情况下,农村环境治理中人员、设备、资金、制度不到位的情况比较普遍。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镇12个行政村中配有5名专职保洁员的仅有5个村,配有4辆以上保洁车的仅有3个村,有长期保洁队伍且制定卫生保洁管理考核制度的仅永和村一个村(长期保洁员11人)。据调查,全镇环境治理投入没有向社会或村民收取一分卫生费,全部由镇、村两级财政全额投入。与此同时,由于资金投入上的严重,专职保洁员队伍和长效管理难以落实到位,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治理后又出现反弹,部分村道和居民生活区“脏、乱、差”的情况再次出现。

3、部分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极大的冲击了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部分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和传统陋习的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特点,由过去单一的生活垃圾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转变。

三、对农村环境治理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1、加强领导,建立长效保洁队伍,营造农村环境保护浓厚氛围。一方面,各村要高度环境治理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长效保洁队伍,确保村道、河道清理保洁日常化、制度化。由专职保洁队员加强村道、河道巡查,及时清理路面垃圾和打捞河道漂浮物;另一方面,推行基层干部任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基层领导环保责任意识。

2、坚持发展,加大投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针对目前农村基层组织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现状,要始终坚持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一方面要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环境保护治理专项基金,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努力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在全体村民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加快农居点体育、文化设施的配套建设,引导农民树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篇10

关键词:黑龙江省;生态问题;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76-02

引言

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黑龙江省的综合发展,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缓解黑龙江省当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实状况,实现资源节约代用、低碳经济发展以及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黑龙江省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生态治理体制不完善

黑龙江省环境治理机构的成立时间比较晚,直到1979年才成立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是主管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的省政府直属机构。2008年5月,黑龙江省政府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设立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黑龙江省的环境治理工作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环境治理体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城镇化建设规划城不够系统,政策的宏观调控力度不足,政策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各项生态治理政策缺乏有机配合。第二,政策的执行力低。环境执法的力度不够,未能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导致环境问题一直很难控制;同时,行政处罚不够规范,很多事件以罚款告终,但并未解决环境问题。第三,权责不明确。法律法规并未明确的规定环保部门的职能,也未明确责任,结果导致权利不清,责任不明。

(二)生态环境治理主体单一

生态环境治理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传统的管理学把政府定位为这项活动的主体,并且长久以来作为唯一主体。所以,黑龙江省的环境治理职责一直是由政府承担的,但现阶段环境治理问题日益严重,由于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所限,每年政府缩头入资金都在增加,但可投入的资金是有限的,治理结果不容乐观,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公民、社会团体、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等都应该参与到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行动中。当前的环境治理模式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环境治理,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行政手段的特点是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具体性、非经济利益性、封闭性,这些特点使得行政手段具有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但很多时候只是治标不治本,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三)生态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黑龙江省也不断提高环境治理资金的投入,但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资金投入量明显不足,表1是黑龙江2003―2011年环境治理资金投入情况。

二、黑龙江省生态治理对策

(一)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黑龙江省教育、文化方面比较落后,农村人口比重大,生态文明意识薄弱,为了解决生态问题,必须让民众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首先要对公民进行生态教育,让公民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关于环境保护的科学文化知识,以提高公民环境保护的意识。政府应承担宣传教育的工作,应采取多种手段面向全体公民进行宣传教育。比如,在基础教育中加入环境保护的内容,让孩子从小就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电视上播放环境保护的广告、讲座;利用网络进行推广教育等等。政府要充分利用当今发达的媒介,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其次,要树立新的生态观念,生态不再是单一的考虑环境问题,而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必须是环境、经济、社会三者协调发展的一种状态,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经济利益。将城镇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有效的结合起来,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超出其承载能力,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与环境共同发展。最后,要落实到行动上,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让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只有让公众切身的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才能说明公众成功的树立了生态文明意识。在生态文明意识树立过程中,政府也可以运用政策指导、法规支持等手段。

(二)优化产业结构

黑龙江省属于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主要是资源的初级加工,耗能高、经济效益低、污染严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劳动力分配不均衡、技术水平落后,这些无疑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形成制约,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优化展业结构可以采取一下几种措施:第一,加大力度发展农业,加强科技创新,用高科技引领农业的发展。要把农业和企业紧密的联系起来,以农副产品作为初级产品进行加工,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以此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路、铁路、电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优化提供有利条件。第三,加强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教育。2012年黑龙江省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是2.44%,必须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可以通过成人教育、定期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把人力资本作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四,用高科技引领经济发展。黑龙江省依靠资源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进入到瓶颈阶段,必须通过高新技术寻找替代产业,解决当前的资源危机。第五,利用生态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生态创新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减少当今高能耗、高污染、低收益的产业,有利于促进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新能源

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但这些传统能源的贮存量是有限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较,具有很多优势,首先新能源具有节约资源的作用,新能源是对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传统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新能源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储备量已经匮乏,而且资源分布不均衡,开采困难。其次,新能源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传统能源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2012年,黑龙江省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是521 896吨,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是783 753吨,粉尘的排放总量是655 869吨,工业废气的总排放量是10 377亿立方米。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会造成酸雨,不仅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还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当今的温室效应、雾霾等都与传统能源的使用有密切关系。2011年,黑龙江省对环境治理的投资总额是56.1亿元,环境污染治理资金占GDP的比重是1.21%。与传统能源相比较,新能源具有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的优势。每年大约有17.8亿千瓦的太阳能辐射到地球上,根据当前的技术水平利用太阳能可开发500―1 000亿度电。全球陆地部分3公里深度内、150℃以上高温地热能资源为140万吨标准煤。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必须在资金上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投入,在政策上对新能源开发应予以大力支持,必须着重发展新能源。

(四)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治理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黑龙江经济发展缓慢,基础建设资金投入不足。2013年,环境建设投入总额为26 755.94万元,其中节能环保13 377.97万元、环境保护管理事务757.09万元、环境监测与监察101.71万元、污染防治10 500.09万元、自然生态保护123.62万元、污染减排1 895.46万元,占2013年黑龙江省GDP(14 800亿元)的比重为0.018%,所占比重非常小,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应将环境保护投资计划列入到黑龙江省重点发展中,对污水处理、集中供热、城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中环境保护投资所占的比例。二是,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在上产过程中会产生对水、大气、土壤等造成污染的企业和个人,政府必须严格要求企业及个人对相应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处理,企业、个人必须具有完善的处理设施,政府需要建立严格的监督系统,确保环境不受污染。同时,完善法律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给予较高的的罚款。三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对政府来说是巨大的压力,政府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个人和企业为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力量,制定相关的政策,如税收、信贷等,奖励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好的企业,鼓励企业注重环保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