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司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02 16:5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公司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强公司文化建设

篇1

关键词:文化建设;服务水平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2

一、践行服务理念为重点,企业文化建设起步早、开端好,“起飞”顺利,在实践中初现成效

原材料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起步较早,自集团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以来,我们就积极开展了从视觉识别系统建立、文化理念系统宣贯、核心理念践行等一系列企业文化建设。2005年,公司提出了把材料公司建设成为现代物流公司的发展战略,围绕这一战略,突出服务特征,我们将践行服务理念作为公司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强势宣贯,强力推行,以此为龙头,带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起飞,几年来的工作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形式宣贯、全方位覆盖,公司文化理念被广大员工认知、认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以来,我们通过建立有形的视觉识别系统,继续学习培训、测试、交流、利用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形式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让核心理念触目可及、入脑入心,被广大员工所接受、理解、认同。特别是对“效率第一,用未来思考今天”的核心价值观和“让用户永远感念你”的服务理念在我公司已基本覆盖到各个层次、各个岗位、人人知晓、个个理解,打下了践行的良好基础。

2.维度推进,抓制度深化,为文化理念建立可循的标准、可学的榜样。自2005年以来,公司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每个管理人员一年读2本管理书籍,并写出心得体会开展交流,包括现在读的已学习了9本书,公司已将其中的6本员工读书心得结集汇编供大家互相交流。为了提高大家对服务理念的践行,2006年公司各基层单位和机关部门都结合工作实际制订了各自的服务标准,要求员工遵照执行,让抽象的理念变成可行的标准。公司还开展了每2年一次的评选“十大服务明星”活动,树立践行服务理念的先进典型,使大家学有榜样,深化了文化理念的推进。

3.载体践行,让服务理念体现在经营生产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近几年来,公司广大员工注意在日常工作中践行服务理念,满腔热情为用户服务。材料经营部员工在为九江、江阴等项目采购材料中,不仅做到及时、热情服务,还主动提合理化建议,帮助项目节约成本近百万元。门窗厂、轻钢厂(现划到达成公司)在上海和马钢工程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接手外单位不愿干的急、难、险任务,赢得项目部“关键时刻还是子弟兵靠得住”的赞誉。搅拌站在市中山花园小区供应砼中以优良的品质和优秀的服务,让业主在前后2家供应单位对比中选择了我们,并主动给其他单位推荐介绍。服务理念的践行提升了公司的形象和美誉度,促进了市场的开拓,使近年来公司市场开发一年一个新台阶,新签合同额逐年提高。

二、按照“效率第一,用未来思想今天”的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公司员工在践行服务理念上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公司员工对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仍在认识上、把握上、特别是自觉地身体力行上存在一些差距,践行“让用户永远感念你”的服务理念有的还停留在“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嘴上说说、悬在空中,没有真正落实,主要表现有:

在为用户服务的态度上,有的单位和员工口头上说“用户第一”,实际上往往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身处地站在用户的立场想问题、做事情不够,部门制订的《服务标准》、《文明服务用语》没有始终如一地得到遵守执行,领导抓的紧一点,执行的就好一点,反之则搁置一边,自觉地身体力行还有不小的差距。

在为用户服务的水平上,有的单位和员工还停留在传统思维和做法上,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用户的要求,近年来相继发生过一些材料、机具采购的质量问题、砼供应在质量和时效上的用户意见以及工程施工中的不尽如人意,暴露出我们的服务水平远远没有达到“让用户感念”的要求。

在为用户服务的技能上,突出存在着进步缓慢,一些单位和员工对服务技能不是精益求精、与时俱进,而是满足于能够应付、得过且过,表现产品、工程质量过得去而不是过得硬,对用户的要求马马虎虎对付,而不是百分之百满足更别说超前替用户考虑。

在为用户服务的内涵上,往往只想到外部的客户是用户,而内部单位与单位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之间,并没有按照用户来对待,以至一些扯皮、推诿、本位主义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效率,影响了工作。

如此等等,反映出“效率第一”的核心价值观和“让用户永远感念你”的服务理念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还远没有达到“‘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成为员工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科学发展发生负面影响。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打造服务文化,推进公司转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最近,建设公司将我公司更名为“新型建筑制品与物流公司”,进一步明确了我公司的转型发展方向,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国家振兴物流业产业政策、既积极应对当前困难、又着眼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现代物流,必须坚持树立“效率第一,用未来思想今天”的核心价值观,认真践行“让用户永远感念你”的服务理念。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聆听了康董事长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认识,我们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决心采取以下措施,打造服务文化,促进企业转型,努力实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落地”:

1.以公司更名和发展现代物流为契机,集中开展一次学价值观和服务理念的宣贯活动,让广大员工通过学习搞清楚践行服务理念和公司转型的关系、和发展现代物流的关系、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摒弃过去种种不合时宜的想法和做法,实现思想的解放、认识的提高、观念的升华。

2.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为目标,提升服务水平,开展服务技能、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差哪块补哪块的原则,对新的各类业务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当前尤其要重点抓好材料、设备采购质量控制把关能力的培训,杜绝各类质量事故的发生;抓紧新物流仓储设施建设,超前考虑研究,如何以新的理念做好开业前的培训、提供让用户满意的服务,迈好转型第一步。

3.以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调整、修订、提升服务标准,规范使用文明服务用语,让抽象的理念“固化于制”,并严格督促认真执行。结合管理提升活动,继续开展管理流程再造,抓紧制定出台公司层面的经营管理流程。进一步用制度、标准、流程来规范员工的服务行为。

篇2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建设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1)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创新内容。企业的广大政工人员,要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努力帮助企业和员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2)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内容。企业文化包含了企业活动过程中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全部内容,其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完全替代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要选择有效的切入点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部过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子,发挥其独特的作用。(3)围绕关心职工群众丰富内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解疑释惑、又排忧解难,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要努力做到通过为企业和职工办实事来完成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为职工办实事、为职工排忧解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建立和完善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工作机制。可以通过实行公示制度,让职工了解关系其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及单位未来发展的重大事项,增加工作透明度;完善职工个人与企业管理层的对话制度,鼓励职工对企业经营、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批评,不断激发广大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1)加强载体建设,打造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除板报、广播、电视等传统载体外,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互联网、局域网、企业网站建设和管理,搭建信息平台,提供释放心灵空间。还可以利用电话彩铃、手机短信等新手段,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2)遵循工作规律,丰富思想政治工作新手段。在典型引路法、目标激励法、感情感化等方式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个别谈话、集体教育、演讲报告、文体活动、专题采访、事迹展览等方式,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3)拓宽工作渠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活泼性。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想、性格、情绪、爱好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出现的这种新变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努力摒弃呆板的教育方式,让职工在观看、阅读中去思索,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篇3

关键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力在外部表现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荣誉感及企业的地位。企业的荣誉感主要来源于工作目标,必须设置较高的目标承诺,以较高的工作目标引领着企业前进的方向,激发企业员工对所在企业的荣誉感。同时,如果通过激发每一个企业员工都产生与企业目标相一致的工作积极性,并充分地调动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企业推力,从而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就可以增大企业的向心力,创造出1+1大于2的效应。

 

一、建立、发展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必然要求。

企业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就一般意义而言,它是指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精心培育的具有本企业个性特征的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目标、企业风尚、企业形象、企业价值观等诸要素的总和,它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是企业活力之源、动力之源、毅力之源和凝聚力之源。

企业文化伴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它不可避免地打上深刻的市场经济烙印。可以说,“市场经济乃企业文化之母”,市场经济观念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它在企业文化中起着主导和渗透作用。譬如,现代企业文化普遍强调创新意识就是市场经济决定的。因为市场需要是现代企业设计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市场不仅是创新意识的来源,而且也是评价创新成效高低的最终尺度。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氛围下,创新意识不可或缺。又如,现代企业文化强调竞争意识,这就更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对现代企业来说,产品竞争力是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衡量砝码的,其内部的竞争机制也要通过外部的市场竞争才能真正建立,因为企业成员在内部所达到的工作效绩,只有最终通过外部市场的检验、认可,才能真正的加以鉴别和评价。再如,现代企业文化讲究企业必须确立远大的企业目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也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企业通过内“聚”人心、外“拢”人心,在产品、服务、商标、信誉以及员工的行为举止等诸多方面完善,借助系统的企业形象的提升,达到增强企业产品整体竞争实力的目的。显而易见,现代企业文化强调的这些内涵,都是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的,它是现代企业高速成长、经久不衰的宝贵精神财富,企业文化的培育、塑造和弘扬,都要围绕市场经济观念这个灵魂,否则,偏离了这个灵魂,企业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企业文化是促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市场经济自然接轨的重要媒介。。当前,我们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通过明晰产权关系,落实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竞争实体。伴随这这种新的经营体制的建立,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内容到方法,以至整套的工作机制进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更加坚定地为企业的经济建设服务,与经济工作融为一体、密不可分,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保证作用,而促使二者自然接轨的最佳途径就是发展企业文化,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源于市场经济,但它又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手段上有诸多贯通之处,因此,把它作为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点,有利于促进企业物质文明建立和精神文明建立的有机统一和同步协调发展,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现代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现代企业文化的兴起和导入,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加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从总体上说,现代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可以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是企业软管理方式,同是为企业的经济建设服务,而且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企业文化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的企业精神塑造,企业道德教育也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内容。例如同煤集团开展的学习“学联精神”,必将在集团公司的发展中发挥持久的精神动力作用。

现阶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范畴不同。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具有羡慕的原则性和导向性,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而企业文化则主要是企业价值取向、道德风尚、管理制度、人文环境等的综合反映,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二是职能不同。由于二者范畴不同决定了二者在工作职能上的相异性。思想政治工作偏重理论教育,有其意识形态上的特殊性,而企业文化则偏重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它是为提高整个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

三是工作内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针对员工的政治思想问题,通过提高思想觉悟,调动人们生产和工作的积极性,而企业文化更注重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注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员工在企业经营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是工作方式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着眼于对员工的说服、教育、灌输,员工往往使被动的受教育者,而企业文化讲究的使全员自发、自觉地参与,它是贯穿在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中软性的管理措施。

由于以上诸多的不同,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效益,二者不可偏废,以企业文化替代思想政治工作,或者以思想政治工作替代企业文化都是不科学的。

发展企业文化要注意继承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如“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原则,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办厂)精神等都具有深远的生命力,因此,发展企业文化必须将这些优良传统作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中的合理的内核加以吸收,提炼和升华。

发展企业文化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文明成果,根据不同时期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经营方式,经营方针,创造性地制定适宜本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发展目标,从而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使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得到改善和加强。

三、建立和发展企业文化当前的任务是重在建设。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最新的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趋现代化、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这个理论的提出虽有10余年的时间,但在我国的理论研究和行为实践还尚居初始阶段,其发展也不均衡,有的带有浓厚的自发色彩,有的还简单地把企业文化归结为企业的文体活动之类。因此,我们要深刻分析企业文化在我国及本企业的发展现状,充分认识发展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企业文化重在建设的主导思想。以同煤集团为例,集团公司将企业的生产、改革、发展和企业文化紧紧结合起来,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将“青年文明号”活动以及各种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积极开展起来,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广大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中牢固树立了“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思想观念,受到大家的好评。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通过企业哲学,自觉地培育企业精神,企业风尚和企业道德,造就企业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企业形象,使企业的价值观为企业成员和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从而达到增强企业吸引力,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现阶段,企业文化健身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政治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原则。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值的同时,时刻不能忽略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二是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统一的原则。企业中最先进的力量应是那些掌握一定科技知识,具有高层次管理水平和宏大抱负的决策人员,他们肩负引导群众,使自身的价值取向成为企业全体人员共同价值取向的神圣使命。。同时,要搞好企业还必须吸收群众的智慧,通过“全员经营”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最广泛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三是普遍性与独创性相统一的原则。企业文化是属于企业个性特征的范畴,它要求企业在遵守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准则同时,发挥本企业个性化的独特的东西,从而特例独行,“独”领。四是竞争性与合作性相统一的原则。市场经济的宏观属性要求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必须以合作为前提,如果企业竞争为冷酷无情所吞噬,企业的既定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所以,企业文化在倡导竞争性的同时,还必须倡导合作性、亲和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史上的一次革命,它对现代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层次的要求。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改革开放的实际,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新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我认为,当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和努力:

一是注重观念引导。首先是企业决策层要制定企业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以远大的理想和宏大的目标吸引人心;其次是企业决策层要带头实践企业哲学和企业精神,通过这些“领头雁”的人格力量去凝聚人心。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企业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员工,只有企业全体成员在共同的企业价值观观照下,具有恒定的信念追求,才能向市场和用户提供更多适销对路、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为国家建设、地区繁荣、企业发展以及本企业全体员工的福利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二是搞好制度建设。要将企业风尚、企业道德和企业价值观量化分解,制定出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使之成为全体员工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在这方面,日本企业的经验值得借鉴。譬如,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就在他的《松下电器公司经营思想体系图》中规定了松下公司的信条、精神七则、社风等员工守则,对员工起到了较好的督导作用。

三是注重形象塑造。为使企业在社会大众中形成一种特定、持久、正向的心理定势,从而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导入企业形象塑造的CI设计是其中途径之一。CI设计(Corporate.Identity. System)又称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它是企业为强化企业形象,对外增强企业知名度、信任度,对内增强自信心、凝聚力而采取的一整套系统的管理方法和原则。当前,我们要加强对成功企业的CI 设计。

四是创造文化氛围。企业不单纯是经济组织,企业成员也不单是经济人,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必须发挥其文化的功效,即通过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活动的开展,在企业中创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达到提高员工文化素质、陶冶情操、开发心智的目的。

五是兴办活动载体,建设企业文化还必须从必备的基础设施抓起,这包括闭路电视系统、企业内部的刊物、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等一系列硬件载体。只有这些硬件载体具备了,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才有必要的保障。

篇4

一、正确把握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的好与差,不仅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也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与创新。

企业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文化在企业的具体化和个性化,是企业管理从着重生产过程和行政控制向着重对人的管理和行为控制转变的发展成果,是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并被全体职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风格,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管理思想,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既要服从于党的路线和社会制度的要求,又要通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生产的发展,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以实现。大力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有助于企业价值观的确立、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员工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一致,受众相同,内容相似,形式手段大体重合。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和渗透,又为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人了活力,提供了新的舞台。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同企业的改革、稳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独具特色的企业共同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才能使企业领导层与企业职工在企业经营目标上达成共识,通过文化建设活动这种有效载体把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每位职工,成为职工群众的共同追求和精神支柱,使企业的管理系统、环境系统和人际关系达到和谐协调,凝聚成一股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深刻认识企业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职工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建设具有符合时代要求和企业特色的文化,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企业文化既具有意识形态又具有物质形态的特性,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企业精神,不仅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而且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体、更实在、更丰富、更有生命力。同时,在培育企业群体意识、倡导企业道德、规范职工行为、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中,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广泛的活动舞台,使思想政治工作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便于与经济工作融合在一起去做,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转化为物质生产力,更好地服务企业创造财富、造福社会。

(二)企业文化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所倡导的企业精神,是企业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它把思想政治工作所注重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具体化了、企业化了。企业文化通过以文载道,以文化心,使员工自觉自愿地去追求一种价值观念,去共行一种行为规范,通过营造公平、公开、民主、和谐的氛围,建立平等交流多项沟通的机制,变教育为沟通,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开展行为文化,可以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文化,进行教育与自我教育,将企业的先进理念和先进行为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思想和行动中。

(三)与企业文化相结合,能够保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和谐发展之中。文化的魅力来自于文化的个性,和谐企业需要和谐精神来滋润,和谐发展需要和谐文化来引领。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坚持文化立企,弘扬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建设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和谐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推进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先进正确的企业文化建设方向,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确保保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三、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面对思想工作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和新要求,要坚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思路和途径,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把保证和促进企业改革、加强科学管理、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作为检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标准,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促进、形成合力。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企业管理逐步向以人为本过渡,企业发展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经济行政与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已相互揉和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要通过与基层干部职工的深入交流,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他们对企业改革的认识,加强他们对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认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同时,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向干部职工宣传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企业改革的思想认识,从容应对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挑战和困难,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企业的改革发展事业上来,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二)完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企业从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实践、企业行为文化的具体表现中提炼出来的一系列制度的总和,比如企业领导制度、企业组织机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的民主制度以及现场管理、生产服务标准、业务流程等,具有公认、权威和稳定等特点,对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起到了评判和制约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企业各方面工作长期总结的产物,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有能力包办的。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从保障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企业、员工三者和谐的角度,用敏锐的政治视角和大局意识对现行的规章制度的进行审视,对制度体系提出科学合理性的建议。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可通过行之有效的工作,为优化后制度的贯彻落实营造更好的内部环境。

(三)加强现代人才价值观的教育。随着社会转型,社会价值越来越多样化,价值观念的激烈冲突和深刻变革是当代人类文明进程的突出表现。很多企业职工的人生价值观也出现了微妙变化。对于企业职工产生的新的价值取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工作,坚持对现代人才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在教育引导过程中,要逐步建立一套价值冲突预警机制,紧跟时代脉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偏激思想主动进行调控,使现代人才的价值观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四)促进企业道德建设。企业道德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道德通过道德规范、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行为等来调节企业内外的各种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企业形成宝贵的无形资产。企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从各个方面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见成效。企业可以利用报告、培训、广播、座谈等典型的思想政治形式,对员工进行企业道德的基本原理、基本规范、基本内容的宣传教育,引导教育员工充分认识企业道德产生的必然性,充分认识企业道德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篇5

一、加强技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技工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技工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一名学生如果道德修养不够,不论具备多好的专业技术素质也是没有意义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营造健康积极的学习与舆论氛围,举办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在这样的校园中学习和生活,其组织协调能力和一些道德修养都会不断的得到锻炼和提高。总而言之,加强技工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学校提高办学实力和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在校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力量,它是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多数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是考试成绩较差,自制能力差,且玩性和叛逆性都较大。他们入学以后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卑感,甚至有些学生做事都比较容易冲动,法制和是非观念淡薄,在校期间学生打架斗殴、违法乱纪的事件频发。但是这些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很爱表现自己,具有可塑性。因此,技工院校更应该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为这些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园文化设施,举办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给他们展现自我,参与和锻炼的机会,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由此看出加强技工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有其必要性的。

二、加强技工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规范技工学校的办学理念

技工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技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校风校纪等的核心内容在学校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技工学校要始终继承和发扬本校的优良传统,不断的借鉴优秀的校园文化,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职业道德等的教育,为社会培养具备诚实,敬业,刻苦,具有团队意识的优秀人才。不仅如此,技工学校还要对在职教师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不断的改善教风,建设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专业教师队伍。技工学校只有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的工作力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规范办学理念,才能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的中级技术人才。

2.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是核心,而精神文化的实现离不开物质文化的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校园的文化设施设备,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完善的校园建筑和场所,为师生提供了育人、学习、娱乐的场地,为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优美的校园建筑和环境,有利于陶冶师生的高尚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在整洁明净的校园,谁能不改自己的不良习惯,在奋斗拼搏的教室,谁能不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建设绿色校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还要加强校园广播室和宣传栏等设施的建设,方便更好的宣传校园文化。

3.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都是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建设优良校风的必然要求。中职学校都应具有科学规范,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有序进行。校园的规章制度是每一个教师或学生都应该遵守的在校行为准则,也是顺利开展和落实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文化活动的保证。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仅要传承优良的传统校规,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不断更新校园制度,使其更有利于师生未来的发展。技工学校还需要加强校园文化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的建设,为落实校园文化提供重要的支撑。

4.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中,情操得以陶冶,组织能力得到锻炼。每一个校园活动都需要一个学生会团队来组织完成,也需要一些积极的学生来参与。学校可以举办的大型活动有文化艺术节、运动会、校庆等,并组织一些演讲、歌唱、模拟大赛、晚会、游览等子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领域,身心发展的规律等特点组成各种社团,如广播站,文学社,书法协会等,每个社团都可以申办自己独立的活动,一些学校学生会也可以根据本专业特点举办优秀毕业作品展览等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为学生展现自己提供了舞台,也锻炼了一些学生组织和策划能力,形成本校独特的文化。

5.传承校园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校园文化可以植入当地的特色文化,不但能够增强广大师生的学习兴趣和感受现实意义,而且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也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技工学校可以在设计和命名建筑物、设计校服,校徽和校训等标志,规范师生行为,举办各种庆典等时,都可以有意识的加入文化要素。另一方面通过师生之间沟通和交流,言语传达等方式,将文化要素融入到各种校园文化中,通过暗示,模仿,从众等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行文化的传递。技工院校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深入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将其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去开展,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

篇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供电企业要谋求更好的发展,除了比拼财力、物力、技术这些硬实力外,更要把职工文化建设作为一种软实力加以培育,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和实现跨越式发展。

职工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职工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重要手段,它包括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技能、文化休闲等多种领域,根植于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实践证明,加强职工文化建设,致力于繁荣先进企业文化,对于全面提升职工文化科技知识,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不断推进构建和谐企业进程,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工对文化需求层次和品位越来越高,与此不相适应的是职工文化建设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职工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相对滞后。一些人员较多的基层单位在逢年过节可能会开展一些诸如联欢会之类的活动,更多的职工文化活动仅局限于一些自娱自乐,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匮乏形成较为突出的矛盾,难以满足职工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当前职工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我们通过对职工文化建设的调查发现: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供电企业正在更加自觉地注重职工文化建设。但是,当前职工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一是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个别基层单位对职工文化建设的本质属性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把职工文化建设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提高员工素质能力有机联系起来,担心组织文化活动影响正常生产工作。二是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基层单位不够重视,存在职工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是硬指标,紧迫感和主动性不强,缺乏规划和部署,工作局限于党群和少数人员,没有形成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和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三是工作落实不够深入,表面化,形式主义的东西比较多。个别基层单位职工文化建设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活动杂乱无章且无特色,职工认可度不高。四是职工文化建设队伍与所肩负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还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担心众口难调,不搞活动会令所有人不满,搞活动又无人参与。此外,还存在组织实施人员配备不足,大多数工会干部乃兼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会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工会在职工文化建设中的优势与责任

职工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一样,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工会能否在支持企业进行职工文化建设中找准定位、发挥作用,是新时期工会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正视存在问题,在挑战中把握发展机遇,工会有着许多优势并承载着重要责任。

一是法律赋予工会的职能优势。我国法律规定,中国工会是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具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社会职能。作为国企工会,定要维护好职工的生存权、学习权和发展权。通过组织职工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和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履行建设职能;在维护履行参与职能中,广大职工通过参与单位的民主管理,不断提高民主决策的能力,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地位;同时,工会教育职工树立竞争意识、培训意识的本领,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工会组织的网络优势。工会有非常健全的组织网络系统,只要有职工的地方,就有工会组织,从上到下,隶属关系明确,网络贯通。这样的网络可以从组织上确保职工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措施进到班组、落到个人,吸引职工的广泛参与。

三是工会组织的阵地优势。各级工会都拥有文化、宣传、教育和参与管理的多个阵地,如学习型组织(班组)、职工俱乐部、图书馆(室)、职工之家,民主管理等。在职工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这些阵地的作用,围绕企业发展中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职工的主力军作用和主人翁精神,充分肯定广大职工的首创精神,充分听取广大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利用工会组织的各个阵地为职工文化出谋划策,既能让职工展示自我,又能促进企业有序发展。

四是工会组织的载体优势。工会组织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打造职工文化建设的各种载体,如劳动竞赛、金点子、合理化建议,还有工会自办的网络平台等,这些都是工会组织在平时工作中的活动载体,也是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些载体不断的活动和传播,使职工文化在各种载体上都显示它的效能,彰显出职工文化的生机和活力,使职工文化建设始终富有影响力和生命力。

五是工会组织的活动优势。有人说工会的活力在于活动。各级工会在组织企业职工活动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文化体育活动、俱乐部活动、风采展示活动以及各种创建活动等等。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活动,既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又陶冶了职工的情操,有利于凝聚职工形成团队精神,有利于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为职工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共同愿景的实现起到催化作用。

四、工会在加强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定位

——工会要成为文化铸魂的导向者。工会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在企业员工中进行传播和导向,培育员工企业精神、敬业意识、团队风貌和文化传媒,形成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和共同遵守的主体价值观念,引导职工与时代同步,与企业共进。

——工会要成为文化聚力的激励者。工会应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导向所包含的精神激励作用,作为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催生剂,促使员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发展观,在企业经济建设中有效集聚和放大团队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合力。要营造以人本关怀、权益保障、企业社会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感恩文化,促进企业与职工之间感恩反哺的良性互动。

——工会要成为文化育人的推动者。工会应把职工文化建设落实为引导广大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带动企业整体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建设培养人才的快车道,着力打造创新之势、创新之能、创新之效,为员工搭建成长成才的大舞台,激励更多的员工敢于向极限挑战,在工作中和岗位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为企业发展储备人力资源赢得主动权。

——工会要成为文化塑形的维护者。工会应把文化的无形张力建立在企业人文环境建设这样一个有形的表达载体上,形成独特的环境文化。工会在维护环境塑形的过程中,把职工文化融入和固化到员工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入厂门而知其教”,让每一个置身于企业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内涵和希望。

五、对进一步做好职工文化建设的思考

1、职工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精神文化素质。职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群体环境,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教育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作用,要利用报纸、内部网络媒体、展板巡展等形式,加强劳模先进事迹的宣传,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引导广大职工把他们的智慧凝聚到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建功立业上来。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职工思想道德境界,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可以效仿常州市用1030万元设立了“邓建军金蓝领人才奖”,着力推进“学习邓建军,打造金蓝领,建设新常州”活动的做法,以此努力加快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实现学习力向生产力的转化。

2、职工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提高职工队伍的职业技能素质。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职业技能素质,关系到增强企业竞争力,是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职工培训、职工技能竞赛、职工自主管理、职工自学成材和“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加快培养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引导职工学在岗位、练在岗位、奉献在岗位、成材在岗位,推动职工队伍知识化、技能化进程。

3、职工文化建设必须实现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结合。职工文化活动必须突出职工的广泛参与,不断扩大参与面,不断提高参与率,不断探索新领域,吸引更多的职工及家属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促进职工文化活动更加群众化。同时必须不断提高企业文化活动重点项目的水平和质量,形成特色,创造“品牌”。只有将普及与提高有机结合,才能使职工文化的基础更为扎实、活力更为强大、发展更具后劲。

篇7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1)加强载体建设,打造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除板报、文件等传统载体外,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互联网、局域网、企业网站建设和管理,搭建信息平台,还可以利用手机短信等新手段,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2)遵循工作规律,丰富思想政治工作新手段。在典型引路法、目标激励法、感情感化等方式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个别谈话、集体讨论、演讲报告、文体活动、专题采访、事迹展览等方式,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3)拓宽工作渠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活泼性。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想、性格、情绪、爱好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出现的这种新变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努力摒弃呆板的教育、引导方式,让职工在观看、阅读中去思索,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1)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创新内容。企业的政工人员,要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以不断发展壮大企业为目标,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新。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努力帮助企业和员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内容。企业文化包含了企业活动过程中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全部内容,其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完全替代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具体指:①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通过宣传教育,倡导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树立坚持为国防服务、为部队服务的理念,立足军供工作实践的发展变化,着力在忠诚、精业、责任、严纪、守节等方面,加强价值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并为全体员工所熟知、认同,并内化到行为上。②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要对已经实施的各项制度和业务流程进行认真梳理,用科学发展的思路充实完善。建立符合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制度,并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人,使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运作轨道,真正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管岗,从而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引下,形成依法治企、特色鲜明的“管理文化”,全面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③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和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要根据我站工作实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岗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展示军供人良好的行为作风和精神风貌。④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环境、条件、设施等物质要素的总和。要在库区、仓内、办公场所等处制作军供理念的牌匾等,使企业文化展现在各个方面,加强宣传板报、简报等文化载体和阵地建设,扩大军供影响力,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选择有效的切入点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部过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子,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3)围绕关心职工群众丰富内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解疑释惑、又排忧解难,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要努力做到通过为企业和职工办实事来完成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为职工办实事、为职工排忧解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建立和完善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工作机制。可以通过实行公示制度,让职工了解关系其切身利益的经营活动及单位未来发展的重大事项,增加工作透明度和知情权;鼓励职工对企业经营、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批评,不断激发广大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

(1)加强领导,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克敌制胜、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面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个别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明显淡化和弱化现象,这直接影响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发挥。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新审视明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定位,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健全组织,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目标明确、责权分明、关系协调、渠道畅通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专兼职政工人员相结合,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局面。

(3)强化措施,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政工干部队伍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德能正其身、才能任其职、笔能成其文、言能明其意的既善表达,又善实干的政工干部队伍,确保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也是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需要。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只有把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好了,才能够保证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8

企业集团中母子公司文化的关系亟待理顺

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连接纽带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其中母公司是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控股企业,子公司是母公司对其拥有全部股权或者控股权的企业法人。

企业集团中各成员单位的地位是不一样的,集团公司是企业集团的管理总部,是企业集团成员中的母公司,是企业集团的核心。

企业集团是法人的联合体,企业集团的成员均为独立的法人,因此多主体性成为集团文化的基本属性。

近年来中航工业、中国移动、中粮集团等一批企业集团,对集团文化建设进行系统规划和实施推进,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我国的集团文化建设目前发展很不平衡,集团文化建设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相对滞后于企业集团的改革和发展。有的企业集团因缺乏内在的文化管理而导致集而不团,形集神散;有的企业集团又太过强调统一而抑制了所属成员单位的活力。

在集团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常常面临诸多的困惑。如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拥有许多二级单位、三级单位,其中有些单位分散在全国甚至于全球范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成员单位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在集团文化建设时,母子公司文化的关系应该如何协调?集团文化是否需要完全统一?若不要求完全统一,则哪些内容需要统一,哪些内容成员单位可以保持多样性?如何在坚持集团文化统一性的同时,尊重、传承所属成员企业积淀的优良文化,张扬所属成员企业的个性文化?可见,当前我国企业集团中母子公司文化的关系亟待理顺。

企业集团中母子公司文化关系的剖析

母公司文化为主文化,子公司文化为亚文化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指现阶段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管理模式、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

企业文化具有范围性,总是相对于一定范围而言的。我们所指的企业文化通常是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的部分,称为公司主文化,即占主导地位的公司文化,它构成了公司文化的主流;如果只是某个子公司的员工普遍认同,那么它只能称为该子公司的文化。如果只是企业中某个部门的员工普遍认同,那么它只能称为该部门的文化。子公司文化、部门文化等可统称为公司亚文化。公司亚文化是相对于公司主文化而言的,是公司主文化的次级文化。

杰克琳·谢瑞顿和詹姆斯·斯特恩在《企业文化:排除企业成功的潜在障碍》一书中谈到,当我们提到企业文化,我们是把整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亚文化是较大组织中的一个子集合,或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各个不同的子(分)公司、部门都有着各自的亚文化。亚文化将受到总体企业文化的极大影响,在某些情形中,亚文化是受企业总体管理理念、组织机构和政策所控制的。然而,一家企业中众多的亚文化是永远不会彼此完全—致的,也不会与总体文化完全—致,每一种亚文化都有各自的特性。

在企业集团中,母公司文化为主文化,子公司文化为亚文化。现代企业集团往往是多重子公司、部门的复合体,这就必然形成企业集团内部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在集团文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也会造成集团内部文化的多元性。

母公司文化统领子公司文化

集团文化建设的主体不仅包括集团公司,即母公司,还包括企业集团所属各成员单位,即子公司。如果完全忽视集团文化建设对企业集团所属成员单位的要求,不考虑在各成员单位的文化建设中作出统一性的规定,各成员单位在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只追求百花齐放,不考虑企业集团应该有一个统一的“魂”,各成员单位展示的文化各不相同,那么,企业集团的统一形象就必然要受到影响,企业集团将会是“散”的,必然会出现所谓的“集”而不“团”的情况。

在企业集团中,母公司文化代表着集团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特殊形式,是建立在集团所属成员单位个性文化基础之上的共性文化,具有战略性、主导性和整合性,母公司文化统领着子公司文化,深刻影响集团各成员单位的文化建设。

母公司文化服从、服务于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对集团战略的实施具有强大的作用力;母公司文化对所属成员单位的文化建设具有主导性,其核心理念、集团形象必须高度统一并得到成员单位的认同和认真贯彻执行。母公司文化所表现出来的集团风格、集团形象和集团品牌,是决定集团公司市场形象的根本要素。企业集团作为整体形象在市场上出现的时候,需要以强势的文化姿态展现集团的企业形象,这就要求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的文化按照统一性的原则,朝着母公司文化所规定的方向发展;母公司文化的整合性就是把握集团内部成员单位之间的文化状况,扩大和提升各成员单位文化的共性。

子公司文化体现并丰富与发展母公司文化

在集团文化建设中,还需要充分发挥子公司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母公司文化的引领下,结合自身的工作性质和经营特点,有针对性、有特色地开展集团文化建设工作,并通过与自身经营管理的有效结合,来丰富集团文化的内涵,使集团文化得以贯彻实施。如果集团公司对成员单位的个性和特质(如产业类型的差别、地域的差别或领导者价值观偏好的不同)视而不见,忽视它们的内在要求,片面追求大一统,则很容易在集团内部出现僵化的情形,无法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作为独立的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积极性。集团表面上是团结在一起,但缺少内在的活力与和谐。

在集团文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子公司文化通常是母公司文化的体现,渗透着母公司文化的核心思想;另一方面,各具特色的子公司文化可能因其本身所代表的新文化趋势,作为某种潜在的、超前的集团文化的代表,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长为母公司文化。

综上所述,母公司文化寓于子公司文化之中,母公司文化不可能全部包含子公司文化,只是包含其共同本质的部分内容,而子公司的个性文化却丰富了母公司的共性文化。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集团文化建设的发展。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集团公司文化与所属成员单位文化之间的关系,要在大力强调集团文化共性的同时,不忽视所属成员单位的个性文化;在发展所属成员单位个性文化的同时,更要遵循、维护集团文化的共性。

集团文化管理模式的分类

集团文化是指覆盖企业集团所属各成员单位企业文化基础之上的共性文化,对各成员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统领、主导和规范的作用。加强集团文化建设是提升集团管理水平和提高集团内部控制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塑造集团整体形象的战略举措。

集团文化建设是包括多个层次(集团公司、集团各成员单位)、多个主体(集团公司、集团各成员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集团文化建设所涉及的范围,除了集团公司之外,企业集团所属成员单位,至少是集团公司全资、控股的成员企业应该参与进来。

纵观现阶段集团文化建设的状况,我们将集团文化的管理模式划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无主多元型集团文化管理模式

无主多元型集团文化管理模式,即集团公司文化尚未形成,集团所属各成员单位的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形态。我国企业集团形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行政划拨形成,母公司可能在子公司之后成立。二是通过自身成长,或兼并、收购等市场行为形成。一些企业集团在组建与成立初期尚未建立起覆盖各成员单位的集团文化,或企业集团依据自身集团管控模式的特点使集团文化的管理模式呈现出无主多元的形态。

一主统领型集团文化管理模式

一主统领型集团文化管理模式,即形成统一的集团文化,集团所属各成员单位严格执行,集团公司与所属成员单位的文化高度统一。如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拥有几十个全资、控股公司及单位,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规模大,管理链条长。公司为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企业集团,抓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统一的企业文化。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从公司改革发展全局着眼,大力建设以统一的价值理念、统一的发展战略、统一的企业标准、统一的行为规范、统一的公司品牌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为加快实现“两个转变”(转变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电网发展方式),促进集团化运作,推进公司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一主多元型集团文化管理模式

一主多元型集团文化管理模式,即在坚持建立共同的集团文化、保持内部主体文化一致性的前提下,集团所属各成员单位可以保留独特的理念、习惯和规范,发展自身丰富多彩的亚文化。如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将共性指导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坚持中核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指导,同时提倡成员单位建设独具个性的特色文化,以形成共性一致、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核工业企业文化。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在母、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出台了“关于规范集团公司母、子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集团所属各成员单位在核心文化上必须与集团公司保持高度统一。在此基础上,各成员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和需求,培育形成自身的特色文化。

大一统的集团文化通常很难适合各集团成员的实际要求。由于行业分布、地域分布、所处集团内部层级等方面的不同,企业集团所属各成员单位的文化必然存在差异性和独特性。企业集团内的文化多样性首先源于集团子公司的产品及服务的多样性。如我国军工集团企业既有生产单位,又有科研单位,还有三产和辅助单位,生产单位中有的从事军工产品生产,有的从事非军工产品生产。由于业务性质和服务对象不同,必然带来文化个性的差异。企业集团的文化多样性还会受到集团子公司所处地域的影响。集团子公司由于处于不同的地域,必然受到当地风俗、人情和习惯等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从而形成自身的文化个性。

在一主多元型集团文化管理模式下,集团文化建设不再要求形成大一统的企业文化,而是集中在几个关键的方面要求统一,其他的方面由各成员单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自主决定相应的内容。关于集团文化应统一的内容,我们认为通常可考虑能够覆盖全集团的核心理念,如集团使命、集团愿景、集团核心价值观、集团精神等;全集团共性适用的管理模式;全集团共性适用的管理制度;全集团共性适用的行为规范;以及全集团共性适用的视觉形象等。

根据集团所属成员单位的业务情况,集团文化的多元性通常又将呈现两种具体情形。第一,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的业务相同或相近,集团公司与所属成员单位的文化在主体上要求一致,同时所属成员单位可根据地域、经营环境等情况具有一定的变动空间,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第二,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的业务差异较大,集团公司与所属成员单位的文化在主体上要求一致,同时允许各成员单位文化有较大的差异,各成员单位根据所经营的业务以及地域环境等情况具有较大的变动空间,如中航工业等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企业集团。冀中能源在集团文化管理过程中,根据自身实际,一是规范统一了核心价值体系;二是规范统一了视觉识别系统;并提出了“一主多优、和而不同”的集团文化建设思路。力求既考虑到子公司文化和母公司文化的统一性、整体性,又兼顾到子公司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集团文化管理模式的选择

企业集团在选择集团文化的管理模式时,一方面要适应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具体阶段要求;另一方面还要与企业集团采用的管控模式相匹配。

集团文化管理模式应适应集团化发展的具体阶段要求

企业集团根据自身集团化运作的进展状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集团文化管理模式需要适应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具体阶段要求。

集团组建与成立初期

在集团组建与成立初期阶段,通常可考虑采用无主多元型的集团文化管理模式。在此阶段,企业集团往往需要首先着力进行组织机构的重组、业务的重组以及人员的重组等,需要尽快形成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因此集团文化建设工作通常可能被延后进行。在集团文化确立前,企业集团不对集团文化进行统一的要求,集团各成员单位可以自主进行文化建设,从而呈现多元化的形态。

集团化管理形成时期

在集团化管理形成时期,通常可考虑采用一主统领型的集团文化管理模式。在此阶段,企业集团为强化集团化运作,集团文化往往呈现出一主统领型的特点,即要求形成统一的集团文化,集团所属各成员单位严格贯彻执行。

集团化管理常态期

在集团化管理进入常态期后,通常可考虑采用一主多元型的集团文化管理模式。在此阶段,企业集团完成了强化集团化运作,进入集团化管理的常态期。在坚持集团统一性的基础上,为倡导集团成员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集团文化往往呈现出一主多元型的特点,即在保持内部主体文化一致性的前提下,鼓励集团所属成员单位发展自身丰富多彩的亚文化。

集团文化管理模式与企业集团化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如下表1所示:

集团文化管理模式要与集团采用的管控模式相匹配

企业集团的管控模式,是指集团母公司对集团子公司的管理模式。按照集团母公司的集分权程度不同通常可以划分为“财务控制型”“运营控制型”和“战略控制型”三种管控模式,不同的集团管控模式,体现了企业集团与其所属成员单位的联系紧密程度和业务相关程度,集团文化管理模式的选择与企业集团采用的管控模式相关。

集团采用财务控制型管控模式

采取财务控制型管控模式的企业集团,集团公司以追求资本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更多关注的是所投资企业的财务指标状况。对于实行财务控制型管控模式的业务,集团公司的定位是投资管理中心、资本运作中心、财务审计中心和协调领导中心。在这种集团管控模式下,集团公司通常可能不倾向于开展集团文化建设,而只是可能开展集团公司本身的企业文化建设,集团公司也不注重向其成员单位移植自己的文化,因此采用财务控制型管控模式的企业集团可相应选择无主多元型的集团文化管理模式。

集团采用运营控制型管控模式

采取运营控制型管控模式的企业集团,集团公司直接管理集团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于实行运营控制型管控模式的业务,集团公司的定位是战略规划中心、投资决策与管理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运营管理中心、财务结算中心、审计监察中心、公共宣传中心和协调领导中心,因此采用运营控制型管控模式的企业集团可相应选择一主统领型的集团文化管理模式。

集团采用战略控制型管控模式

篇9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措施

随着近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与其项目的飞速发展,这些高速公路企业也开始进行了战略转型,特点从原来的传统道路运营转向了现代综合服务,在这一特殊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对于高速公路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高速公路建设企业的特点,这对于创新高速公路企业的品牌形象,提高服务质量及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高速公路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高速公路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笔者对X高速公路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做了一次调研,采用与中高层管理者进行访谈、座谈的形式,向高速公路建设企业的基层员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调研内容包括了三部分,共有56个问题,涉及到了企业文化管理状况、企业文化现状调查、企业文化建设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此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有效问卷为420份。

1.企业文化管理状况

对X高速公路建设企业的调查结果如图1,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出:其中26%的员工认为公司目前开展文化宣传的效果好,而62%的员工认为一般,剩下各有6%的公司员工观点截然相反,认为不太好和很好。

图1开展的公司文化宣传效果图

2.企业文化现状调査

从表1可以看出,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宗旨的认知程度还有待发展,在收回的有效问卷当中显示,对于X公司宗旨了解度中,完全不同意的有0.42%,基本不同于的为35.56%,而基本同意或者完全同意的分别为7.76%和0.45%。员工了解自己职责方面只有16.66%的员工基本同意,大部分员工还只是随大流。X公司还经常会派员工参与学习和培训当中,但仅仅有3.303%的员工基本同意公司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交流,在沟通渠道畅通与否当中有45.13%的员工基本不同意,证明沟通渠道还有待改善。

3.企业文化建设

问卷调查显示,在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是否符合X高速公路建设单位文化手册的核心内容这一问题上,从收回的有效问卷显示63%的员工认为符合度是一般,有37%认为较符合,在另一问题即企业文化建设符合公司特点这一问题,有65%认为一般,35%的员工认为比较符合。

4.企业文化评价

本文采用奎因的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对企业文化的组织文化测评,调查问卷企业文化测评结果如图2(图中实线图表示现状,虚线表示期望)。

图2 X高速公路建设企业文化总体评价

从关注的工作内容来看,X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关注外部运营(68.34)较多,属于外部取向型文化,从采取的工作方式来看,X高速公路建设单位注重稳定性和秩序(71.67),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公司现状文化以层级文化导向为主,具有典型的国有企业垄断行业特征。在4个导向值中,创新文化(11.67)的得分最低,表明公司员工的创新意识较为薄弱,公司没有形成创新氛围,公司员工期望的文化是团队文化,对于参与管理和上下级之间沟通的愿望较为明显,紧随其后的就是创新文化,而且从图中可以看出,现有文化和期望文化背离较大,这就意味着公司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高速公路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

1.企业文化理论研究比较薄弱

国内企业文化建设多是参考的国外企业文化相关资料,因为高速公路建设企业在参考国外相关资料方面的先天不足,导致国内高速公路企业文化理论研究比较薄弱。而国内理论研究比较浮躁,侧重定性忽略定量,侧重文字忽略数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2.文化理念文化体系不够完整

因为高速公路企业文化理论研究比较薄弱,所以在高速公路建设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上构建的不够完整。尤其是在文化理念的表达方面,还是比较侧重于标示化的口号和听似时髦的词汇,缺乏与企业经营行为与价值观念的契合,没有形成完整的识别系统,影响了企业文化的落地。

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行业特色不太鲜明

企业文化需要是人们提到这个文化,就会想到你这个行业,就会想到你这个企业。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在这方面还比较弱势,现在已经提出的企业文化还相对比较模糊,缺乏创新,特色不太鲜明。

4.物质文化建设主题不够清晰

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反映公司自身特点,建设内容应有自身个性和特点。但是很多的交通行业却没有自己的特色。公司应该在所有员工的努力下,相互学习,相互督促,发现自身企业的文化建设特点,开发属于自身特性的企业文化。

三、加强高速公路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1.企业文化建设导入期

首先要建立企业文化部门,并设立主管领导。以调查问卷当中的X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为例,X高速公路建设单位首先要成立企业文化部门,调动各个部门的协同性,发动员工宣传企业文化,并建立本单位的文化建设规划,组织员工参加文化建设课程的培训,并有可能的话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参与到文化建设教材的编写等相关的工作当中来。

其次全面导入CI系统,在理念识别系统(MI系统)方面以整合后的公司精神文化为内容,借助公司内部交流与宣传,大量向管理者和员工灌输,具体做法如图3。

2.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期

(1)继续深入推广企业文化各项专题活动,并在形式与内容上加以深化。在形式上要熟练运用各种文化传播网络,形成立体传播、紧密配合的文化传播体系,做到形式多样,灵活运用,不断扩展。在传播内容上,要由导入期的基本理念的介绍和推广,变为有深度分析和阐述,将企业文化所倡导的各种理念与公司的具体工作相结合。

(2)行为激励改变和重塑员工行为。各部门、各管理处及各下属单位根据公司企业文化中行为规范的总体要求,制定更加细化和更具可操作的行为规范。

规范员工工作着装、仪表,推行文明礼貌用语,整顿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塑造与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相适应的员工形象。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和与行为准则相符情况纳入员工个人KPI,实施基于文化的考核,充分运用考核结果于评选先进、优先发展等。

3.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期

通过一定时期的倡导和培育后,企业文化部门要对企业精神进行提炼和总结以文字的形式对反应本公司的文化建设内容定义下来包括其名称、内涵和外延,然后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宣传,调动公司的员工从自己的工作做起,真正从思想上了解和接受,把企业的文化和精神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当中,实现企业精神人性化、具体化、形象化,最终体现公司员工的精神,体现公司的特色,使企业精神和员工行为“合二为一”。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建设实施,必须做好近期、中期、远期规划,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同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保证企业文化建设顺利进行。企业文化包罗万象,要想更好的发展企业文化,需要各大企业领导者、企业全体员工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施恩.公司文化:理论与实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黄河涛,田利民.公司文化概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3]吴清海.与时俱进,促进公司文化创新

篇10

一、天鸿企业文化建设计划实施的目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体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做公司的目的是企业基业长青,追求可持续增长;不断创造客户价值的,形成一个强组织、强执行力、法治管理,效益第一的团队。天鸿房地产作为中方房地产行业新秀,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目前公司所有员工对待工作较为积极主动,但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制定本企业文化建设计划,有利于公司有组织、有系统地建设公司文化,落实公司文化理念并进行持续提升。实施本企业文化建设计划是建设中方新秀天鸿房地产,使之成为中方受尊重的房地产开发商的保证之一。

在文化建设计划实施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行政部对各活动方案进行总结整理,形成完善的实施细则,作为公司长足发展重要依据。

二、天鸿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的原则

一)持续性原则

企业文化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不断强化、反复灌输、考核评估与动态完善的过程。因此,天鸿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改进、螺旋式上升的动态过程。

二)一致性原则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天鸿文化建设实施的主题是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组织行为与文化理念的一致性,从而确保文化理念在公司中生根。

三)系统性原则

天鸿文化建设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传播、评估、持续改进的系统,同时在建设手段上也是一个包含如培训、典型示范、文化活动、天鸿网站、天鸿月刊及外部媒体渠道的相互协调的多样化系统。

三、天鸿文化建设中不同员工的角色定位

一)高层领导

高层领导是天鸿文化理念的倡导者,文化实施的发起者、推动者和第一执行者。高层领导班子对天鸿价值理念的高度认同、强力推动和身体力行是天鸿文化充分发挥作用的根本动力。

二)中层管理

中层管理是天鸿文化的主要推动者,是本部门文化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承担起天鸿文化的日常宣传、培训、监督和管理的责任。

三) 基层员工

基层员工是天鸿文化的具体实践者,应主动学习和领会企业文化的内涵,认同天鸿文化,融入天鸿文化,通过自己的行为体现天鸿文化。

四、天鸿文化建设实施的阶段性目标

一)第一阶段(2013年4月至5月):

(一)行动计划

1、针对新进员工及现有员工,进行公司文化理念的宣传,强调倾听与超越、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理念。完成天鸿文化理念的学习与培训,使全体员工熟知天鸿的文化理念。

2、建立天鸿房地产网站,使之符合天鸿文化理念。

3、5月底前由营销部策划,行政部牵头组织公司全员进行“天鸿之星”评比活动(活动细则另行拟定)。

(二)行动计划注意事项:

通过天鸿房地产文化理念的宣讲,全员做学习心得,使天鸿房地产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以达到统一员工理念为目标。

(三)责任人:

第一责任人:行政部经理;协同责任人:行政部副经理、行政专员。

二)第二阶段(2013年6月至9月):

(一)行动计划:

1、建立健全公司各种文化管理制度及流程。

2、积累天鸿文化管理的培训、传播、考核、评估,提升系统和人才队伍。

3、结合公司实际运作需要,进一步梳理文化体系,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4、各项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为广大员工所认可,成为自觉的行为准则。

(二)责任人:

第一责任人:行政部经理;协同责任人:行政部副经理、行政专员。

三)第三阶段(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

(一)行动计划

1、行政部必须具备规范、有效的天鸿文化管理的组织和能力。

2、通过对公司企业文化宣传,使企业文化成为中高层管理者最主要的管理语言和管理手段。

(二)责任人:

第一责任人:行政部经理;协同责任人:行政部副经理、行政专员

五、文化传播

一)文化培训和交流

(一)新员工的文化培训

主要对象:新员工

主要内容:《公司员工手册》

主要方式:讲授(《公司员工手册》)、自学(《文化故事集萃》)

主要讲授人:行政专员

组织者:行政部

(二)主题交流活动

交流活动的主题,分为问题性和经验性两大类。

1、活动主题的确定

1)问题性活动:对公司反映较为集中的经营管理问题,要分析问题来龙去脉和性质,提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和原则,根据问题的典型性和重要性筛选出研讨主题。

2)经验性活动:对公司表现出的优秀经验,可以提炼为公司内部学习标杆,根据经验典型性和类别,以及公司管理活动的主题和热点,确定活动主题。

2、主题活动内容

1)问题性活动:汇综对问题现象的描述、交流不同部门对问题背景和原因的分析观点、研讨问题解决思路,逐步形成标准化地处理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验性活动:介绍标杆行为的内涵、成功经验,交流对其它部门或业务的借鉴意义,研讨推广经验的举措。

3、主要方式:讲授、研讨、现场会

主要讲授人:问题性活动: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经验性活动:标杆行为的优秀员工代表

4、参加活动人员

相关部门负责人、主管及核心员工

5、关键点

1、主题活动前要征集建议,必要时候组织调研,以确定对公司管理有典型意义的主题,并安排有关部门和人员做好交流准备;

2、主题交流由行政部专人进行后续工作跟踪与反馈,注重对研讨成果的落实。

(三)成果固化

由行政部将培训和交流内容整理成规范、简明的书面材料,交公司资料室统一管理存档。

(四)实施时间

1、新员工入职当天,由行政专员进行公司文化理念的培训,新员工写学习心得。

2、主题交流,每季度进行一次。

二)典型示范

(一)典型塑造的原则

典型体现公司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典型在特定方面具有突出性;典型的行为必须具有真实性;典型的行为必须具有感人性;典型的行为必须具有可模仿性。

(二)典型的主题

根据公司管理需要,选择若干主题树立典型,例如:“天鸿之星”全员参与。

(三)典型的推广

通过网站、月刊、会议、文化墙公示等宣传典型个人和典型团队的事迹。对典型个人的宣传要深入挖掘成功内因,应通过事迹和绩效,重在对精神和品德的宣传。对典型团队的宣传要淡化团队领导的影响,应通过对事迹过程的分析,重在对团队合作方法的推广。

(五)典型的奖励

“天鸿之星” 每季度获得此殊荣的一名员工,将得到董事长奖励价值300—500元的明星礼品一份和天鸿之星奖状一张,并给予月刊、网站介绍成绩和培训机会。

三)典礼仪式

(一)典礼和仪式的作用

营造喜庆气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增强员工自豪感;向社会展示公司形象。

(二)典礼和仪式的主要形式

1、新员工欢迎仪式——体现公司的以人为本和用人理念,使新员工在进入公司时就感受到公司文化的魅力。

2、年会——突出喜庆气氛,组织周密,运作高效,使大家体会到大家庭的欢乐,人际关系的协调。

3、开工、开盘仪式——使员工看到公司的不断发展,树立员工对公司未来前景的信心。

四)文化故事编辑

(一)故事更新的周期:每年一次。

(二)故事编辑:行政部。

(三)故事编辑的主要工作:设计故事撰写规范及事例,下发文化故事征集通知,收集故事并整理。

(四)选择若干故事在月刊发表,更新天鸿公司《文化故事集萃》。

五)文体活动

(一)文体活动的原则

1、针对公司员工的特长和爱好

2、严密组织,不要影响正常工作

3、做到广泛参与、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员工

4、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

(二)文体活动的类型

1、健身娱乐活动:爬山、郊游

2、大型集体活动:年终晚会、集体旅游、拓展训练等

(三)活动时间

以不影响业务工作为原则,每年四月中下旬和九月中下旬展开。

六)员工沟通

(一)董事长、总经理信箱

1、对象

董事长、总经理信箱面向公司的任何一位员工。

2、意义

鼓励大家勇于反映重大问题、积极提出重要建议,也便于董事长、总经理掌握员工最真切的工作体会与文化感受。

3、信箱管理

信箱由行政部指定专人管理。

4、信箱管理员的职责

1)每天收取信件。

2)信件分类整理。将信件按轻重缓急分类,建立目录,篇幅大的信件要做出摘要。

3)信件转发:每周转交一次

4)信件的反馈:信件必须在一周内给予反馈,由董事长、总经理直接反馈,或由行政经理反馈。反馈的方式以电子邮件为主,也可以面谈或电话。

5)负责监督信件处理意见的执行。

六、保证措施

一)认识到位

二十一世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文化对公司经营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创建企业文化形成的文化力如凝聚力、创造力等,是公司宝贵的无形资产。在新的世纪,拥有这种文化优势,也就拥有竞争优势。

二)制度到位

任何工作仅靠自觉是不够的。创建企业文化必须狠抓各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加强考核是企业文化建设由虚变实、由软变硬的重要手段。结合企业实际,制订实施细则,实行量化考核,周周有检查、月月有考核、年终有验收,考核结果纳入部门薪资体系,形成机构健全、责任明确、目标具体、层次清楚的格局。

三)教育到位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培育先进的企业精神,并在员工的工作中得到体现,培育的途径则是培训。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断总结提炼,形成的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员工日常行为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应注重引导和规范。首先,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准确把握公司总体情况和员工具体情况。其次,以典型标杆引导群体行为。通过营销评比、全员评比、文化活动、文化培训等形式将企业文化引向深入。

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