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02 16:5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竞技体育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竞技体育的概念

篇1

一、在体育运动中认识“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的时间的比值来定义.直接和学生这样来解释速度,未免显得单薄,课堂上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我们经常举一些例子.考虑到大多数体育运动都和速度有关,因此很容易围绕学生所熟悉的体育项目,构建出较为生动的概念认识情境.

例如,百米赛跑这一田径项目中,最终以比赛选手运动到终点的时间来表示他们的成绩好差,相同的位移,时间越短则表明速度更快;而实际比赛场面的观看过程中,观众又往往对比的是哪一位运动员冲在最前面,哪一位运动员落在最后,他们是通过相同时间里,发生位移的大小来评价成绩的好坏.这两种视角都是正确的.除了要引导学生建立“速度”这个概念外,在速度这一概念的学习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我们可以结合博尔特的百米记录――9.58 s来构建问题情境,让他们求解博尔特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并且提问,运动员在百米赛跑过程中每一瞬间的速度都是这么多吗?据此让学生结合短跑比赛的加速阶段、途中阶段、冲刺阶段,这三个不同阶段的运动特点来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当然,情境的建立未必需要请“奥运冠军”作为外援.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学校运动会上的场景,站在百米终点的裁判是怎么计时的呢,他们和运动员一样是听枪声的吗?学生会回想起,裁判是看到发令枪产生的白烟开始计时的.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学生可以通过讨论,结合光速为3×108 m/s,而声音的速度只有340 m/s,最终得到结论,看到白烟开始计时,是更为严格的把握住运动员起跑的瞬间.

二、体育运动中认识“弹性形变”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撤走后,物体又恢复原状,我们把这一形变称之弹性形变.弹性形变是产生弹力的前提.为了帮助学生具体了解弹性形变,笔者在教学情境构建时,经常会投影一些体育运动的图片.

例如:射箭项目中,运动员将弓拉开,弓和弦都发生了弹性形变,运动员松手将箭射出去的过程,正是弓和弓弦恢复原状的过程;撑杆跳高这一项目中,运动员手持撑杆,向前助跑,加速,到了合适位置时,压杆,使撑杆发生形变,在其恢复原状的过程中,给运动员弹力,让运动员越过某一高度.在这模型中,我们可以顺便给学生讲运动员进行撑杆跳高的过程,因为动作不规范,用力过猛,会导致撑杆被压断,从而发生危险,据此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弹性形变的发生必须是在弹性限度以内,超过这个限度,就变成塑性形变.

其实体育运动中的弹性形变还有很多,教师讲解几个例子之后,鼓励学生站起来交流自己相似地发现.例如拍皮球过程中,皮球就有明显的弹性形变;又比如蹦床项目是借助蹦床良好地弹性,将人弹到空中,让人在空中完成各种技巧性的动作.不难看出,上述例子的分析过程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弹性形变的存在,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到弹力的方向与弹性形变的关系,比如弓弦发生形变,它给箭的力方向向前,与它自身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此时,教师还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回忆[HJ1mm]拔河过程中,手中的绳子会在大家一起骤然发力时,突然变细,引导学生一起认识到这其实也是弹性形变,绳子产生弹力的原因就是因为发生了收缩,正因为如此,绳子的力才会沿其收缩的方向.

三、在体育运动中认识摩擦力

摩擦力是继弹力之后,高中阶段介绍的第二个接触力,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来看,相互接触并发生挤压的两个物体间因为具有相对滑动或是相对运动趋势,而发生的阻碍相互滑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学生在初中也有过相关认识,但是高中对这一部分的要求更高,而且学生对相关概念的认识难度也很大.如何克服该难点,需要教师在情境创设上狠下功夫.

体育运动中有关摩擦力的现象比比皆是,在不同的体育项目或体育器材中,摩擦力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径赛中运动员都会穿底部装有钉子的鞋,那些钉子长短不一:短跑项目中,选手的鞋钉要长一些,有利于增大静摩擦力,从而有利于加速度的获得,提升选手的成绩;长跑项目的选手所穿鞋子会装有较短的鞋钉,这主要考虑的是,长跑项目考验的是耐力,对摩擦力的大小要求不高,够用就行,而且短一些的钉子,鞋子穿上去更加舒适,更利于选手水平的发挥.而田赛项目中使用的铅球、标枪等,都要求有光滑的表面,类似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小其在空中飞行时与空气间的摩擦阻力,有利于选手成绩的提高.

再例如,经常看体操表演或是举重比赛的学生还会发现,选手在比赛之前,会在手上涂上一些白色的粉末,这种物质俗称“镁粉”,其化学成分是碳酸镁,它的密度很小,呈现为颗粒状,有很强的吸湿效果.运动员在比赛或表演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身体会产生大量的汗水,湿滑的手掌与器械接触时,容易打滑,从而导致动作的失误,严重时还会造成身体伤害.因此,比赛前运动员在手掌等位置涂上镁粉,有助于汗水吸收,而且还可以增大界面间的有益摩擦,有助于防止运动伤害,有助于竞技水平的发挥.

四、在体育运动中认识“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是高中力学里的一大难点,它的内容是,物体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该过程中所受到合外力的冲量.冲量可表示为力与时间的乘积,即P=Ft.由此出发,当物体的动量变化量是一个定值时,力的大小与其作用时间是反比的关系,即时间越长,物体的冲击力就越小;时间越短,物理的冲击力就越大.

篇2

现将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一九九八年度住房公积金核定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一九九八年度住房公积金核定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

京财建(1998)546号  一九九八年六月五日

市属各局(总公司)、各市属机构、区(县)财政局、地方税务局:

为使我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95)京房改办字第37号《关于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95)京房改办字第39号《关于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京财建(95)1494号《关于计提职工住房公积金工资总额基数的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中的有关规定,现将1998年度住房公积金核定审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1998年建立、交存住房公积金的有关问题

(一)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均应建立住房公积金;

(二)建立住房公积金的单位原则上以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的单位为准:

(三)公积金年度是指本自然年度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如1998公积金年度为1998年7月1日至1999年6月30日;

(四)1998公积金年度交存比例为8%。1995年以前建立住房公积金的单位,交存比例已高于规定比例的,不得再提高,高于规定比例的单位交存额部分不得列入成本或使用财政拨款。

二、关于住房公积金的列支问题

(一)建立住房公积金的行政事业单位,单位交存部分首先从单位住房基金中列支,不足部分凡同财政拨款的预算单位,经财政审核后酌情补助;

单位交存额中使用财政拨款部分应纳入正常预算管理;

(二)建立住房公积金的企业单位,单位交存部分首先从住房周转金中支付,不足部分在管理费用中列支;在管理费用中列支金额不得超过建立住房公积金职工的工资总额乘以年公积金交存比例;

(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比照企业执行

三、继续做好住房公积金的资格认定工作。

(一)按有关规定在新的公积金年度开始前,单位应对建立住房公积金的职工人数、住房公积金交存比例、职工工资总额重新确定,据此对住房公积金交存额(包括个人交存额和单位交存额)重新计算、交存;

(二)1993年底以前按标准价优惠购房的职工,按照(95)京房改办字第056号《关于购房职工调整住房等有关问题的试行规定的通知》补交售房款后,夫妇双方均可建立住房公积金;

(三)按有关规定1993年底以前按标准价优惠购房的职工及配偶均不得建立住房公积金。在1998年住房公积金核定工作中,各单位要认真做好每个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的资格认定工作,夫妇双方均未优惠购房的,可建立住房公积金。本单位职工配偶在外单位的,需由配偶所在单位开具未按优惠价购房或按有关规定已补交房款的证明;

(四)在资格认定工作中,对已建立住房公积金但不具备资格的职工(夫妇双方任何一方1993年底以前按标准价优惠购房并未按有关规定补交房款的,对该职工已建立的住房公积金要撤销,单位交存额及利息由单位收回,该职工个人交存额及利息退还本人。

四、关于1998年住房公积金的核定审批工作。1998公积金年度,市本级行政事业、企业单位须做好公积金测算、列支工作,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定,主管部门要将所属单位核定审批情况进行汇总,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集体企业公积金列入成本部分报地方税务局备案。

篇3

中国究竟有没有体育产业(sport industry)?

要谈体育产业,首先要从“体育”的基本概念说起。“体育”这个词,是从英文的sport翻译过来的。那么sport是什么呢?Sport一词来自古法语的desport,原意更接近于“休闲娱乐”,leisure。将sport翻译成中文,我们得到了“体育”这样一个词。

或许从最初的翻译开始,我们就曲解了sport的本意。用“体”和“育”两个字组合而成,概括这样一种社会生活形态,表现出典型的中国功用哲学观。

然而,sport从来都没有将精神与肉体区分的意思,相反,从雅典古奥林匹克遗址,到英国公校的sport传统,再到顾拜旦的奥林匹克价值观,都是通过参与肢体竞技,以实现精神和肉体的更高结合。而我们在接受这样一种完全西方化的文化概念时,一开始就将精神和肉体割裂了,甚至出现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样的歧视性语汇。

在中国,体育被等同于“更高更快更强”。“更高更快更强”确实是竞技体育的一种体现,但绝不是体育精神的全部。顾拜旦的奥林匹克五大价值观――自尊自律、尊重规则、尊重他人、公平竞争和通过参与运动获得的自身满足感,没有一条是“更高更快更强”的胜利主义追求,也无意通过sport来提升国与族的诉求。这五条只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sport关乎个体,关乎每一个个体在参与sport当中获得的自身提升。

因此,sport的真谛,不是成堆的金牌,而是关乎每个个体身心健康的行为方式。只有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不再完全区分对待,淡化金牌和功利主义、精英主义的诉求,体育才能恢复其原貌。

曲解了sport的原义,就很难界定和区分体育产业,更不可能为其发展开辟出真正的道路。

在中国,“体育产业”这个概念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于美国经济分析的热衷。因为美国是全世界最先把体育产业划分出来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体育经济最发达、市场最广博、系统最完善的国家。

中国是上世纪90年代才提出体育产业这个概念的。当得知早在1980年代美国的体育产业就占其GDP的1%时,国人恍然大悟,原来,国民经济中还有这样一个组成部分?原来,每天跑步打球游泳,也能纳入到宏伟壮丽的GDP中!

然而,经过很多年的探索,中国的体育产业还只停留在好高骛远的经济概念游戏上。中国有体育竞技、无体育传统;有众多的体育品牌,无深厚的体育文化;有潜力巨大的体育市场,无架构井然的体育产业。体育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一种隔靴搔痒的舶来文化。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在还没有真正全面、准确地接受sport这个概念时,就急不可待地将它工具化、政治化了。

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弄懂体育是什么,又盲目提出一个体育产业的概念,而且攀龙附凤地添上许多相关不相关的经济数值,得出的只能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庞然怪物。

因此,要推动体育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真正的原动力,应该是整个社会的广泛需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体育事业在中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从整体上说仍然秉持以取得金牌的竞技体育为导向,以精英体育诉求为目标。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体育产业只能舍本逐末。由此诞生出来的一些体育品牌,也都是围绕狭隘的竞技体育,也只能集中在几个极其有限的体育传播平台上。“这一刻,看中国”这句广告词,就高度概括了中国体育文化的缺失。

因此,体育产业在中国真正的发展,应该取决于整个社会的体育参与程度。当跑步的人更多了,打球的人更多了,看体育赛事和体育电视节目的人更多了,对各种体育产品以及服务的要求更高了的时候,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才会更大。

政府作为社会引导主体,应该从这样的方向入手,去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只有把体育还给社会、还给人民,才能真正带来体育产业的秩序化,带来体育产业的未来繁荣。

(作者为体坛周报社副社长)

篇4

【摘 要 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 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 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 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 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 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

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 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 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 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

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

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

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 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 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 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 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 张英波 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 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 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 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 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 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 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 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 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 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 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 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 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篇5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 运动素材 教材化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179-01

一 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校体育由于受到竞技体育的影响,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也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学生的体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肥胖人群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耐挫折能力差,自杀与犯罪的情况时有发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交往能力差;许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未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偏重于竞技运动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忽视了体育的娱乐性、趣味性。新课程标准为体育教学提出“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得到快乐,同时体育运动要生活化。新课标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但是,缺乏理论支撑,表述比较笼统,许多学校仍然照搬体育竞技项目,缺乏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加工与改造,表现在教学内容高、难、繁、杂,学生难以掌握,得不到快乐体验,掌握效果不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望而却步。对运动素材技术性的改造,可以使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能够得到快乐。生活中,体育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参与、娱乐和运动,同时,新的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二 概念界定

运动素材教材化,是指按照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原理,将属于体育运动范畴的运动项目,经过合理加工和改造,使之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教学内容,从确定教学目标到加工竞技运动素材,最后形成教学内容,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叫做“运动素材教材化”。

“运动素材”是可被选择的一切身体活动内容,具体来说,有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和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域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每个运动素材中都有人类创造的痕迹,都有不同的文化含量,都有劳动人民倾注的文化因素。

三 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对竞技运动的表现形式存在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奥运会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其他的运动项目划归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其中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域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另一种认为,具有统一规范的赛制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其他的划归为非竞技项目。

由此可见,尽管竞技运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在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就其概念的核心内容来讲,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竞技运动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核心目标的,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训练和比赛。运动个体充分发挥其生理性能力(体格体能、运动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运动个体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最大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

20世纪80年代后,苏联、美国等国家兴起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运动,学校体育部门对正规的排球、篮球、足球等竞技体育运动的器材、场地进行改革,很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目前,日本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正规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青少年健身运动的需要,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竞技项目的广泛措施,被改造的竞技项目可称作亚竞技运动。亚竞技运动包括半正规和非正规两个层次。半正规是修改正式的规则,非正规是自己制定规则。因此,亚竞技运动项目并没有改变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日本的这种做法,值得学习与借鉴。

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取教学内容,将复杂的正规竞技项目的动作技术战术体系和规则分解,向趣味化、娱乐化、游戏化方面发展,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向同学讲授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得到快乐,愉悦身心。至此学生才能热爱体育,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真正实现体育生活化。

四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体育教学内容的思路简述

民族体育项目在竞技性、观赏性、价值、娱乐性上与竞技体育项目相媲美。作为中华民族体育项目具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健身、养心的作用。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需要根据学校条件(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民族体育的知识技能等),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体育运动基础与经验等),教师(能力、教学经验、技能)而定,具体遵循五个原则:一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选择;二是技术含量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协调一致,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三是选取原则和引进条件全部满足;四是技术上简约化、竞赛上规范化、运动强度和密度上缩减化;五是原汁原味,去粗取精。

篇6

>> 高校电子竞技体育探究 体育不是电子竞技的出路 电子竞技 电子竞技来了 行走在路上 行走在阳光路上 行走在设计路上 行走在德育路上 我国体育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研究 体育明星也爱电子竞技 电子竞技引入高校体育的理论分析 电子竞技与体育教学之我见 为电子竞技而生 电子竞技场 电子竞技需要伯乐 电子竞技需要NFC 电子竞技亚文化 电子竞技概念考 电子竞技的位置 电子竞技,谁的竞技?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何慧娴.让数字演绎体育无限精彩[J].体育文化导刊,2004.8:3-7.

[3]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电子竞技运动项目组.为什么把电子竞技运动列为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J].中国体育报,2004-01-13.

[4] 电子竞技的双重未来v互联网周刊.2004-01-26.

[5] 黄璐,张玉眀,电子竞技运动若干理论问题商榷[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2):6-8.

[6] 周爱光.体育本质的逻辑学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19-21.

[7] 王同胜.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基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152.

[8] 周奕.“不必刻意区分网游竞技和电子竞技”[J].电子竞技,2011-04-08.

[9] 冯寅.体育不是电子竞技的出路[J].电子竞技,2010-10-09.

篇7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运动素材教材化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校体育由于受到军事体育竞技体育的影响,学校的体育工作出现了飞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学生的体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肥胖人群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耐挫折能力差,自杀与犯罪的学生时有发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交往能力差;许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未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体育教材内容过于竞技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偏重于竞技运动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忽视了体育的娱乐性、趣味性。新课标的提出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体育教学的不仅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得到快乐,同时体育运动生活化。新课标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但是,缺乏理论支撑,表述比较笼统,许多学校仍然照搬体育竞技项目,缺乏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加工与改造,表现在教学内容高、难、繁、杂,学生难于掌握,得不到快乐体验,学生的掌握效果不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望而却步,对运动素材技术性的改造,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得到快乐,并且生活中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参与、娱乐和运动,同时,新的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133229.CoM

2概念界定

“运动素材教材化”:所谓“运动素材教材化”就是按照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原理,将那些属于体育运动范畴的运动项目,经过合理的加工和改造,使之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到加工竞技运动素材最后形成教学内容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叫做“运动素材教材化”。

“运动素材”是可被选择的一切身体活动内容,具体来说有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和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域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每个运动素材中都有人类创造的痕迹,都有不同的文化含量,都有劳动人们倾注的文化因素。

3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对竞技运动的表现形式存在不同的观点:

(1)认为是奥运会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运动项目划归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这其中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域外”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2)认为具有统一的规范的赛制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划归为非竞技项目。

由此可见,尽管竞技运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在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就其概念的核心内容来讲,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①竞技运动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核心目标的;②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训练和比赛;③运动个体充分发挥其生理性能力(体格体能、运动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④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运动个体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⑤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

当前,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即使是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打上了竞技武术的烙印。竞技运动是人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项目。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对于在新课程标准下“健康第一”理念下,对竞技项目素材的转变的视角与方法,未能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机械地搞“一刀切”,表现在:l、运动技术的高难度与学生学习掌握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竞技运动的技术高、新、繁、杂、难的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认为是最先进的技术,必须传授给学生,但是那种高技术恰恰是少数人的“专利”违背了选取运动素材应遵循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的原则。在基础教育当中学生抱着大篮球投篮,有的学生连篮板都碰不到,试想学生如何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体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必须对竞技体育运动素材进行合理的改造。

80年代后,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兴起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运动,学校体育部门对正规的排球、篮球、足球等竞技体育运动的器材、场地进行改革,很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目前,日本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正规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青少年健身运动的需要,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竞技项目的厂泛措施,被改造的竞技项目可称作为亚竞技运动。亚竞技运动包括牛正规和非正规两个层次,半正规是修改正式的规则,而非正规是自己制定规则。因此,亚竞技运动项目并没有改变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日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取教学内容,将复杂的正规竞技项目的动作,技术,战术体系和规则分解化,向趣味化、娱乐化、游戏化方面发展,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向同学讲授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得到快乐,愉悦身心。这样学生才能热爱体育,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真正实现体育生活化。

4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体育教学内容的思路简述

民族体育项目在竞技性、观赏性、价值、娱乐性上与竞技体育项目相媲美。做为中华民族体育项目具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健身、养心的作用。

吸收民族文化:民族体育项目多、游戏化、娱乐休闲性、民族性、有的还有宗教色彩。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的概述:例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秋千、磨秋、跳跳板、踢毽予、放风筝、打陀螺、赛威呼、跳板、顶罐走、摔跤、打嘎儿等。

“域外”民族体育项目,英国的龙保龄球、法国的叭幢球、苏格兰的莎莎球手球、水球、网球、棒球等。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的需要根据学校条件(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民族体育的知识技能等),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体育运动基础与经验等),教师(能力、教学经验、技能)。

(1)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选择。

(2)技术含量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协调一致,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3)选取原则和引进条件全部满足。

(4)技术上简约化、竞赛上规范化、运动强度和密度的缩减化。

(5)原汁原味,去粗取精。

篇8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起源 特征 项目分类

一、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1994-2006年《中国学术期刊网》,图书馆和百度搜索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章,和搜集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资料进行研究。

二、研究结果

1.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

(1)现代运动方式大多来源于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因此多数的研究者认为其起源与体育的起源相类似,劳动生产、古代军事活动的演变、民族风俗习惯的演变、满足文体娱乐的需要、纪念祖先或民族英雄等几个方面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

(2)也有学者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与宗教是密不可分的。巫术与游戏,在人类原始欲求的诸因素中对民族传统体育起源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在中国的“体育学”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下面“武术理论与方法”特别注明“含气功”。研究气功不涉及巫术,无异于隔靴搔痒。巫术文化对体育的萌芽有重要影响,原始巫舞是体育起源的直接催化剂。这种不同的声音,在目前已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但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劳动的说法仍占据整个学术界的核心。由于目前学术界对体育的起源,仍在研究和探讨之中,所以,对体育的一个下位概念―民族传统体育,探讨其起源必然也会带来某些争论。

2.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

(1)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特征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总结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但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传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方面的认识大体上是一致的。

(2)众所周知,民族传统体育为某一民族或某些民族所有,而非各个民族的。因为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它们所创造的体育都受所属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从体育的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上都呈现显著的民族风格。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特性。因此,对“民族性”这一观点的总结学者们无反对意见。民族传统体育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传统性”,我们今天能看到如此丰富多彩、文化内涵各不相同的体育项目,就是很好的证明。而就“传统性”的成因问题,有人认为“地域性”这一特征恰恰是造成了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统性的一个因素。因为一定地域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长期生息、繁衍的条件,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所形成的固定的生产方式厂世代相传、沿袭,表现出明显的传统性。但多数的学者是将两者分开讨论的,认为“传统性”与“地域性”是两个独立的特征。

(3)对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性”这一特征的讨论却存在着相反的声音。有的学者经过对HS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统计分析,得出竞技类占68.6%,因此认为具有竞技性。但这118项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与目前我国调查整理的676项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此而得出的竞技性观点,不得不怀疑它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当然也有学者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认为人类自有了群体意识和自我意识,把我群与他群、自我与他人分开来,竞争意识也就随同诞生了。竞争意识在体育活动中则表现为竞技性的特点。因为我国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体育竞技的萌芽,竞赛活动是自黄帝以来报答神灵赐福的宗教庆典的重要内容。这里明显忽略了文化影响的因素,单纯地从生物性的角度总结出来的。不同的声音认为,翻开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在上千项的传统体育活动中,更多的则是依附于生产、生活、练兵、娱乐和礼教活动之中,没有形成具有独立形式和独立价值的体育形式,与奥林匹克竞技项目更是格格不入,缺乏建立在个人竞技基础的竞技性特征。

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

(1)1990年,国家体委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全国范围内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出版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搜集到55个少数民族的676项传统项目和301项汉族的民间体育项目。如何科学地分类也是摆在研究者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

(2)有的学者从传统体育的特殊性质入手,把中国传统体育分为五大类,竞技类(球类、射击类、技击类含摔跤、水上类含竞渡)、游戏类(智力游戏、活动性游戏如秋千)、养生类(节令气功、各类保健活动)、游乐类(节令类如踏青、登高等、少数民族歌舞及娱乐活动)、表演类(百戏、杂技、武术表演)。这种分法突出了中国传统体育的游乐性、表演性和保健特色,符合中国传统体育的特征,具有宏观认识的意义。但不足之处也不可避免,如在少数民族体育、武术等归类上的争议。尽管作者突出强调了传统体育的特色,但“游戏”和“游乐”之间的不同是什么,此种术语来分类的本身就存在着争议。也有学者从内容和形式上将民族传统体育分为竞技类(武术、龙舟、射击、球类、棋类)、养生类(导引气功、保健、其他)、表演类(舞狮或龙、百戏与杂技、其他)和游乐类(节令类、歌舞类、游戏类)。此种分类较前一种更为简单,同理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

(3)还有极少数的学者将民族传统体育分为民族体育和传统体育分别进行研究。笔者在前面的一部分中己经将民族体育、传统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界限进行了说明,三者之间,都有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因此,这种拆分的本身明显地存在着不合理之处。现阶段,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分法,是将民族传统体育分为:武术、养生导引气功、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和少数民族体育。此种分类基本是按照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中发展、成熟的过程为标准的,但存在着下列几个问题:第一,武术、养生导引气功与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少数民族体育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前两者应是一个下位的概念,一个具体的体育项目,而后两者是一个比较上位的概念,如何相提并论;第二,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也应包括少数民族体育中的一部分内容,那么就是说民间传统体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有重复;第三,既然民族传统体育分为少数民族体育,与其相对应的分法应是汉民族的传统体育,而在此分类中恰恰没有汉民族传统体育的表述。

三、小结

民族传统体育是国家体育中的一个符号和象征,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弘扬与发展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民族的必然之举,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之一。它不是对古代传统体育的简单回归,也不是对世界体育的单纯饭依,而是在螺旋上升中创新,成为现代体育发展的有机部分,为繁荣世界体育文化做贡献。各民族通过长期和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各自的传统体育活动中难以适应的部分将进行文物性的保存,有继承和发展价值的内容将使更多的人受益,在现代社会中充分实现其价值。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促进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良性互动,增进其交流的融合因素的积累,最终将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的有益成份为全人类所接受,走向现代化的坦途。

参考文献:

[1]叶国志,胡小明.体育人类学与民族体育的发展.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1,(1).

[2]徐本力.世界体育在东西方体育的形成、发展与相互迁移中发展.体育文史,1992,(6).

篇9

关键词:高校;竞技体育;内部冲突行为;冲突;调适

一、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内部冲突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其发生模式

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虽然通常由学校的相关部门基于特定的竞技体育需要而组成,但团体成员之间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契约关系。这种非正式关系使得团体成员间的关系外化于社会规范的制约,而不是或者至少要大大弱于一般社会团队的内部制约。因此成员个体的行动比一般群体组织成员要相对自由和随意。高校竞技体育实训队建立的基础是共同的竞技体育目的指向和对共有资源的系统利用而产生的对比赛成绩的追求,因此,该团体的维系时间短,比赛一结束,或者老成员(核心队员)一毕业,团体即宣告解体或者重组。这种松散性、暂时性和目的性,使团体中的内部冲突行为具有自己的特殊表征形态,其冲突发生模式和调适机制自然也有别于一般的冲突行为。

1.基本概念及其行为归因分析

(1)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内部冲突的概念解析。群体冲突可分为群体间冲突和群体内冲突2种形式,本文旨在考察高校竞技体育学生团体这个特殊群体内部所发生的冲突行为。本质上,冲突行为的发生会经历一个心理失衡的过程,而这又源自于行为主体外在权益的受损或称外在权益的失衡。在高校竞技体育学生团体中,成员的权益主要包括成绩取得和受尊重权等权益,这些权益的丧失或削弱都会引起成员的心理失衡。因此, 高校竞技体育学生团体内部冲突是同一团队内的学生成员因为其成绩取得、受尊重权等权益的散失或削弱而引致其心理失衡,并有可能引发行为主体的外在对抗行为的动态过程。

(2)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内部冲突行为的归因研究。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的内部成员有明确的任务观念,但其松散性和临时性决定了高校竞技体育学生团体成员的荣辱感远不如一般的社会群体,这又决定了高校竞技体育学生团体成员之间的团结力及其谦让调控力要弱于一般的正式群体。但高校竞技体育学生团体又强调活动的一致性和群聚性,任何成员个体的自主行为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团队,因此团队成员间有较高的依赖性。但是,相互依赖的程度越高,冲突的机会就越多可见,由高校竞技体育学生团体本身性质所决定的其对内部冲突行为的弱调控力和团队成员在行为上的高依赖度是高校竞技体育学生团体内部冲突行为发生的两大基本原因。

可能引发团队内冲突行为的引致因子主要包括:①利益受损。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的利益是指团队成员在学校体育管理部门老师指导下享有的所有权益的总和。这些利益要素应该包括待遇的公平度、训练的自由度和个性的张扬度等要素。②个性失衡。通常,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成员的来源具有广泛性,各行为个体的社会化程度不同,其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也不同,这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特质组合的人格类型。③情绪失调。行为主体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波动具有延续性,当主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失去应有控制,其内在情绪就会延续并波及到后续的行为活动中。因此,许多冲突行为是外在因素内化的结果。在高校竞技体育学生团体中,各种冲突因素也是交织在一起的,团体成员可能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情绪带到培训和比赛中来。④)角色失范。高校学生、训练成绩这两个自致性角色赋予高校竞技体育实训队成员一定的角色规范,但是, 并非每一个高校竞技体育实训队成员都符合这种角色期望,从能力、习惯、行为方式等多个角度都可能引发队员、主力队员和学校老师对非主力队员的异样态度,非主流队员受尊重权的丧失将打破他们的心理均衡,训练队内的心理冲突也就产生了。

2.内部冲突行为的发生模式

(1)即时型。在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中,如果行为主体存在直接的利益对抗,互动双方的调节能力又不够,就会引发即时型冲突,这种冲突模式包括4个基本的发展阶段,即:利益失衡阶段、心理失衡阶段、心理调节阶段和冲突行为爆发阶段。在即时型冲突行为中, 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成员因为自身权益的失衡引致心理紧张,并进而引起心理失衡。与此同时,人本身所固有的调节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一般而言,人在行为选择过程中会从认知上趋向或逃避某一结果,但如果没有一种选择性的准备和付出努力的期望或预期,行为个体将不会作出趋向或逃避某一活动的行为。

(2)演化型。与即时型冲突相比,演化型冲突的演变时间长,旅游者对互动方的刺激行为有一个认知评估过程,它延缓了互动双方紧张情绪的积累时间,从而使冲突最终发生经过多种冲突因子的刺激或同种冲突因子的多次刺激。因此, 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认知评估环节的存在与否是即时型冲突模式和演化型冲突模式的根本区别所在。①利益失衡。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队间一般没有直接的利益对抗,通常只是因为信仰、观念、习惯等方面的分歧而产生相应的排斥情绪,从而使行为主体的受尊重权被削弱或剥夺。②团体成员认知评估。当高校竞技体育实训队成员感知到自身权益受损后,他会对当前状态进行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外部评估是行为主体对作为互动方的旅游者进行的行为评价,以确定对方在自己利益失衡的状况中所施加的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内部评估是训练队成员对自己在自身利益失衡状况中所承担的责任的判断和了解。这种自我监控能力与旅游者的个人修养呈正相关关系,其个人修养越高,认知评估的正确率也就越高,反之亦然。③心理失衡/回复平衡。高校竞技体育实训队成员在经过认知评估后可以得出自身权益失衡的归因判断,如果判断结论是自身承担较大责任,会重新进行心理目标的定位,它所产生的自我抑制能量将抵消或部分抵消因为紧张而积聚起来的冲突能量。因此行为主体即使有不悦情绪,但依然能彼此克制,维持自身的心理平衡。但如果其归因判断的结论是作为互动方的成员承担较大责任,心理就会趋于失衡;④心理调节。当团体成员心理失衡的同时,行为主体固有的心理调节机制开始发挥作用, 其运行的机理和即时型冲突是一致的;⑤触发因子。触发因子的出现会加剧行为主体心理失衡的程度,在触发因子的一次或多次刺激之后,团体成员心中潜藏的冲突能量将最终冲破心理调节的抑制门阀,并以冲突的形式释放出来;⑥冲突行为。最终冲突行为的发生经历过一个较长的酝酿时期,彼此间的排斥行为往往断断续续的交错于行为主体的交往活动中。在触发因子的作用下,以前积蓄的排斥情绪连同新产生的矛盾一齐发作,其行为的激烈程度不会小于甚至要高于即时型冲突行为,并且它所产生的冲突结果往往是不可能自我调和的。

二、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内部冲突行为的缓冲调适机制

在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中,缓冲调适应该贯穿团队的整体过程,并应该与一般的团队服务融洽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应与成员的协同调节和冲突行为主体的自我调节进行有机的配合,三者的并向运行,是缓冲调适行为得以发挥作用的必然基础。根据高校竞技体育学生团体的性质,我们可以通过如下4种机制进行缓冲调适:

1.心理预测机制

心理预测是团队操作者根据团队成员的个人特征进行前期的心理认知,以求判断出团队成员在未来的培训、比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冲突行为的调节手段。心理预测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团队成员个人资料的翔实程度。

2.心理协同机制

心理协同是指通过成员间相似的观念、兴趣和其他要素来融合行为主体的个人感情、增进行为双方心理认同的调节方法。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的各个成员虽然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但他们对比赛项目和成绩都抱有共同的兴趣。因此,其基本的旨趣是相似的,团队操作者在随团过程中可以竭力的夸大成员间相同或相似的旨趣,并可通过随团讨论等各种不同的方式让成员相互感知。

3.亲合调适机制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沙赫特的研究表明:人类“亲合”的倾向,随着焦虑的增加而增加(Schachter,1959)。在训练、比赛过程中,当团体产生冲突情绪的时候,随着焦虑和紧张而愈发强烈的亲合动机会促使他倾向于寻找身边的好友或团队中关系较密切的人来解决潜在的冲突。学校管理者可以利用这种亲合动机,发动其身边好友对怀有冲突情绪的成员进行安慰和规劝。在这种境况之下,其好友的言行往往可以主导行为主体的后续行为,从而有利于消除各种冲突因子。

4.冲突转移机制

冲突转移是指让高校竞技体育学生团体通过倾诉或其他一些无害活动来发泄冲突情绪、舒缓压力,从而避免冲突的调节手段。团队操作者可安排适当的时机,倾听团体成员心中的不满情绪。

心理预测、心理协同、亲合调适和冲突转移都是互动式的行为调节方式,它需要行为双方的默契与配合。逻辑上,心理预测是后三者的行为基础,后三者的交错运行或持续递推还需以团队管理者的现场观察作为直接依据。因此,团队操作者的心理观察能力及其对调适机制的运用能力直接决定了调适行为成败。系统地运用这4种冲突调适机制将是减少团队内部冲突行为,提高团队操作员心理服务水平的必然举措。

作者单位: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宋书文等.心理学词典[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184-197.

[2] 白振汉,陈德耀.现代管理心理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208-217.

[3]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17-320.

篇10

摘 要 青少年球员的训练效果决定着其成年后的竞技能力,在落后训练理念指导下成长的青少年球员,成年后的比赛理念也必是一种落后的理念。今天中国足球的落后源于几十年来青少年训练的落后,源于中国足球训练理念的落后,使得中国足球的水平现状成为一种必然。从训练学的角度对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进行综合评述,试图理清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弊端,为人们进行有效的训练,提高中国足球水平抛砖引玉。

关键词 足球 青少年 训练理念 构建

一、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概念

康德说过:“一切知识都需要一个概念,哪怕这个概念是很不完备或者很不清楚的。但是,这个概念,从形式上看,永远是个普遍的、起规则作用的东西”。

我们对于“理念”的普遍认识是: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上位性、综合性结构的哲学概念,是主观(认知、观念)见之于客观(规律、存在)的科学反映,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观点的抽象概括,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简言之,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是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核心,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体能、心理、比赛能力指明了方向。正确的训练理念,保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各项能力随着训练不断地提高,并最终促使其成为优秀的职业球员;错误的训练理念,阻碍了青少年运动员的成才,甚至会导致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青少年运动员失去成才的机会,最终被埋没。

目前,国内对于“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等方面的研究不多;并且,相关文献都没有明确提出“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具体概念,对于其内涵的解释更是模棱两可。通过专家访谈、并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参考欧美足球强国对于“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描述,提出了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概念:中国的教练员在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体能、心理、比赛能力等进行训练时,应该秉持的,适合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身的发展特点的,先进的信条(观念)的综合。

二、青少年足球的实战性训练理念的构建与完善

训练理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竞技运动发展方向与成效。因此,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教练员要根据项目的本质,比赛特征和规律来指导运动训练,训练必须符合实战。对训练中长期存在的脱离实战问题应产生清醒的认识,为彻底告别传统训练理念而痛下决心,既敢于大胆否定自己,又要自觉全身心致力于现代足球训练理念的落实工作。

(一)注重结合实战的基本技术训练

中国足球历来重视青少年基本功训练,认为技术是第一位的,“狠抓基本功”,“勤学苦练基本功”是多年来青少年训练的指导思想;但是在中国的足球训练场上,大量的分解、分项训练形式却是青少年训练的主体。这种训练方式忽略了对抗性这一足球技术本身所固有特性,使得我国很多小球员的基本技术虽然练得如同杂技般熟练,但在比赛中却显得“ 技不如人”,“不会比赛”。因此在组织训练的过程中,青少年足球基本技术的训练我们更应强调对抗性、实战性,同时要简单、精确、实用。

(二)注重足球思维能力的训练

现代足球运动的趋势是快速、整体的对抗,而决定这种能力主要因素是我们的思维,是在高速中观察判断的能力,是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快速做出决策的能力,“肌肉是大脑的奴隶”,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我们应注意智力的开发。青少年训练要提倡尝试新动作,给予孩子创造性思维支持;而非机械的模仿,单调的重复,在“动作规范”的前提下,抹煞了孩子的个性,约束了他们的想象空间。足球比赛是在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足球运动员需要的是在高速、复杂情况下的决策能力,即应变能力,即使一个运动员有着很好的基本功但应变能力差,在比赛中也将毫无作为。这种能力依赖固定的套路是无法练就的,可以通过形式多变的局部对抗,让小队员体会在各种位置、各种接应队员队形、各种防守阵势的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三、结语

训练理念是人类进行训练实践的指南,没有正确、先进的训练理念,其训练实践便是一种低级、落后的重复活动。在人类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我国落后的竞技项目中,无数事例反复重申着这样一个命题:竞技成绩的落后必然伴有训练理念的落后。因此,剔除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中的落后成分,更新和完善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是竞技体育不断创新、发展、提高的前提,也是提高中国足球水平,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足球落后局面的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 刘丹.球类项目训练理念批判[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庆春.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3):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