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临时托管范文
时间:2023-10-02 16:5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孩子临时托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连市;儿童托管;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085-02
校外托管机构这个新兴的行业变得越来越壮大,它以接送和帮助家长照看孩子日常生活及辅导孩子学习为主要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那些因工作任务重而缺少足够的时间照看孩子家长的需要,而怎样协调好家长的工作时间和照看孩子的时间是众多家长亟须面对的重要事情。面对目前大连市众多的托管机构,该怎样去选择,如何加以解决,怎样才能便更好地提高大连市儿童托管机构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创造出一个健康、安全、规范的儿童托管环境,是大连市政府及相关托管机构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大连市儿童托管的主要问题
(一)托管机构的服务类型不够全面
孩子们放假的时候,往往是家长们最头疼的时候,多数家长开始为假期孩子们的去处苦恼不已,于是校外托管班走入了家长们的视野。目前市场上的托管班大致有三种基本类型:私人开办的托管机构,校外辅导托管机构、社区开办的托管机构。其中最基本的具体形式是“半天托”、“全天托”、“节假日托”以及“寒暑假托”。但是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局限性,缺少临时托管班。
(二)托管机构的安全和卫生没有保障
大连市内有很多“家庭式托管班”是民办的,所以孩子们的饮食卫生就成了一大问题。目前大连市为数不少的托管机构将托管班开设在普通的住宅区内,虽然都给孩子提供午饭,但是午饭大多是托管阿姨自己做的,没有专业的人员或厨师,做饭的阿姨没有健康证更没有厨师证,食品来源根本得不到审核。
多数托管机构开设在普通住宅或者社区里,甚至有的机构紧挨着大连市区内的主干道路,而且在托管机构周围没有设置任何提示标语,也没有设置围栏进行隔断。
(三)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1.政府和社区没有相关的监管政策
法律方面,我国实际上没有专门针对儿童托管的相关规定,因为托管机构既不算学校也不是教育机构,所以,它既不在民办教育范畴之内,也不在教育部门负责审批和管辖范围之内。在我国工商部门,对各种托管班的注册条件也没有明文规定。托管机构目前是处在法律监管的空白地带。
2.教育部门没有相关管理办法
大连市教育局中民办教育管理处的负责人对托管班混乱状况也表示忧虑。据调查了解,不仅仅是大连市,就整个国家而言,托管班的管理全部都处在一个真空的状态。我国的个别城市因为托管班有照看孩子这项最基本的功能,所以勉强将其归纳到家政保姆行业。因为托管班不是学校,所以在法律上没有设置准入标准,也没有规定托管班要依法注册。教育部门没有明确的管理权,也就不能依法进行管理。
(四)师资水平不足
1.托管班的专业人员不足
目前,大连市的托管班多数都没有严格的托管教师聘用制度,相关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良莠不齐,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只是抱着“替人家看看孩子,然后收钱就完事”的想法而工作。把孩子放在这样混乱的环境中,不仅仅是在浪费孩子们宝贵的课余时间,更且是在耽误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2.托管教师的人员流动速度快,没有固定性
由于大连市多数的托管班都是民办的,在聘用教师方面也没有硬性的规定,甚至没有签署相应的劳动合同,因此托管班的教师人员流动速度很快,哪里给的价钱高,就到哪里去工作,没有固定性,这就导致托管班没有一个良好的稳定的运营模式。
(五)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1.托管场所没有具体规定
在我们的理解中,学校就像是道路一样,需要通过各种设计来保证教师和学生们的安全。比如,宽敞的走廊、充足的光线,这些都可以减少孩子之间相撞的可能性;相反,如果走廊狭窄、光线昏暗,那么孩子之间的拥挤、碰撞就是无法避免的。但是经过走访发现,大连市很多校外托管班的地址都是在小学校附近的小区中,托管班的教学场地大多是居民楼,通常是在一套或者几套居民房里进行托管服务。
2.安全设备不健全
通过调查发现,大连市很多托管班的安全设备非常简陋,没有安全疏散通道,没有安全指示灯,有的甚至连最起码的消火栓都没有。如果有意外事情发生,孩子们的安全没有任何保障。
二、解决大连市目前儿童托管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健全托管班的服务类型
据调查了解,大连市目前公益性儿童课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还存在不足,最主要的表现是活动场所数量不够,分布不均衡。课外活动和校园教育联系不密切,此时,正规的校外托管班可以起到补充的作用,但前提是要注重与校园教育衔接好,跟学校配合好;要以开展各种科普教育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为发展方向,健全正规托管班的服务类型。
1.课外时间的托管形式
大连是一个二线城市,大部分家长都是上班族,下班时间和孩子的放学时间肯定会有所出入,所以这种课外时间开放的托管班主要是针对幼儿园至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开放的时间是孩子上学前、放学后、放假期间以及停课时。这种托管形式在满足家长时间需要的同时,也能够为儿童提供各种课外活动,从而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2.居家托管形式
大连市很多家长反映,“父母双方都在老家,出差时没人照看孩子,送到长期托管班,又怕孩子不适应。”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开设居家托管班呢?这种托管形式介于聘请家庭教师和雇佣保姆之间,在时间上比请家教更灵活,在知识水平上比雇佣保姆更高。
3.临时托管形式
临时托管班的开设可以满足只想找人临时照看孩子的家长,这种托管班有4种服务方式:定期的小时制服务;定期的学期制服务;随来随走的不定期服务;间断性的服务。临时托管班主要设立在商场旁,娱乐场所及社区旁。
(二)加强托管机构的安全及卫生建设
针对目前大连市托管机构的卫生问题,大连市市卫生局应该视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卫生管理制度。
其次应制定相关的安全规定,在托管机构门口处设置门卫,在有危险的地方设置安全标语,作为给孩子的提醒。另外托管班应该有专门活动场所,而不是用街道代替,活动场所内要有娱乐设施供孩子娱乐。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1.大连市政府加强对托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大连市的教育及工商等部门应共同商议,制定出关于托管机构运营的规则和规范,积极参与到托管班的“管理”中。对于那些没有工商营业执照及餐饮服务许可证,或者是伪造营业执照及许可证,却从事校外托管经营活动的机构,应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取消其经营权,并给予相应的惩罚。
若工商或教育监督管理部门违反规定,为没有经过审核的托管班发放营业执照或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应追究相关单位、人员的责任。
2.政府设立相应的门槛 ,符合标准后发放许可证
儿童托管机构在履行托管服务职能的同时,如果执行相应的教育职能,那么应当是适用民办教育法中的相关规定的,这种机构应该由本市相关部门发放相关的经营许可。另外,一些收取费用的托管机构,它们的这种行为属于商业经营行为,所以政府应当加强监管力度,只有具有工商机关颁发营业执照的机构才能正式成为校外托管班。
3.市政府加强托管班管理,让托管班良性发展
充分明确责任的主体,针对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的情况,大连市政府职能部门必须首先在规范机构中发挥主导及核心作用,将大连市现有的各个托管机构纳入相应的管理体系中去在办学的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标准,让托管班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4.学校可以承担起一定托管的责任――在校内建立课后托管班
各个学校在成立之初,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核,办学模式也经过了多年的摸索,在安全、卫生等方面已经不存在问题,因此,由学校办课后托管班也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托管方式。在授课方面也可以与校园教育相结合,进行互补。
(四)鼓励知识分子开办托管班
1.鼓励有教学经验的退休教师开设托管班
大连市政府还可以鼓励那些从事多年教育事业的,并且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的退休教师来开设托管班,与此同时,给予其一些优惠的政策扶持,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做出相应的补充。在最初资金和人力均不足的情况下,少投入,做好基本的工作,为将来扩展规模和走向正规打下基础。
2.鼓励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市政府可以鼓励那些刚毕业大学生将开办托管班作为一项创业项目,可以由政府统一提供开班所需的资金和场所,由大学生来进行经营和管理。
(五)完善硬件设施
1.规定托管场所的建立
校外托管机构应该有其独立的办学场所,不能简单地由居民楼改造而成,一定要与垃圾的处理场所、医院里带有病菌的废弃物的处理场所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的场所保持25米以上安全距离。托管机构的活动空间要与收纳的孩子数量相适应,不可以与家庭居住区混合使用。
2.完善托管场所内的安全设备
针对大连市很多托管班的安全设备简陋、没有安全疏散通道、没有安全指示灯的问题,政府应该做出明确规定,凡是要开设校外临时托管的,必须将安全设备准备齐全之后方可招收学生;并且对于必须配备的具体器材、设备,及内部装修条件都应做出规定。
参考文献:
[1] 曾泽霖.大学生创业之儿童托管服务案例研究[J].科刊,2010,(3):128-129.
篇2
关键词:留守托管儿童
教育管理策略
随着我国城镇化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有大批的青壮年夫妇远离家乡,到遥远城市和矿区经商、务工。他们的子女一部分随父母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但大部分由于条件限制,仍留在农村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管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据相关报道:我国农村留守托管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托管儿童约4000多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托管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托管儿童。
这些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分居、寄养,多数由爷爷奶奶、外婆外爷、亲戚或他人代养,其心理健康必然受到长期循环升级影响,面临着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护、情感失落、安全失保等问题突出。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一样年华的时候,而他们却失去了父母独有的温暖和呵护,便形成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群体将会越来越大。要使他们健康成长,就需要对他们多一点关爱,多倾注一点心血,多办一点实事,切实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爱、全力协作的教育网络体系,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良好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一、留守托管儿童存在的问题成因
1、留守托管儿童由于长期脱离父母,当他们遇到困惑和烦恼时,无法得到及时、正确的开导和帮助,他们处于隔代教育的环境中,面对的是非父母或单亲,总觉得很少有共同语言或缺少了点什么,有作客的心理或缺失心理,使他们有话无处随意说。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变得情感淡漠,情绪低迷,不善交往,抑郁自卑、不和群,脑海常常空白,象似在等待什么,易受诱惑和暗示等。
2、现任留守托管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老漯妇孺,文化水平低,方法欠妥当。无能力辅导孩子学习。他们常常糊涂认为管孩子吃好穿好就行了,无力顾及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使儿童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自觉性较差,纪律性不强,成绩不好。
3、留守托管儿童一般在家所受的是隔代抚养和教育。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隔辈的孩子们只有疼爱,不能严管,重养轻教。孩子明知他们的话没有分量,可听可不听,不可能有什么后果,有当“耳边风”的现象。这样,孩子们自己就按照快乐的原则,形成了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自控能力越来越差,贪玩、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4、留守托管儿童的监护人,一般自己都昏昏沉沉,比较糊涂,自然缺乏正确有效的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分不清好坏是非,不能正确的看待问题,看待他人,看待自己。容易受社会上反面事物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如:常说谎话,不服管教,吸烟喝酒,打架斗殴,自私任性,缺乏感恩心理等。
5、留守托管儿童的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受周围环境及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并亲眼看到父辈们没念过几年书,照样在打工、经商、当老板、赚大钱。认为读书不读书没啥区别,对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是一句空话,学习成绩好坏对他们来说也不怎么重要,学习成绩差也照样升级升学。也有的监护人自己首先认为”只要有吃有喝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不良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孩子不但不求进取,反而渐渐倒退。
6、留守托管儿童的父母自己觉得对孩子缺乏情感抚慰,“对不起孩子”!导致儿童产生心理偏差。一些常年在外经商、当老板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处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用钱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加之孩子缺乏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花钱大手大脚,生活追求享受,学习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留守托管儿童的问题特点
一是主动性、自主性严重缺失。这些留守托管儿童家庭中,留守在家的都是祖辈或亲戚。他们由于代沟所致,都非常心疼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部给予“关爱“,很少提出严格的要求和批评,处处视孩子为客人。做客的人,自然心理缺乏自主,常常叫干什么,孩子才干什么,处处小心翼翼,惟恐什么错了,少添麻烦。一切等靠安排;常常看大人的脸色,来判断自己的正确。久而久之,便没有了自主,不知自己应该干什么,职责是什么,显得十分懒惰,弥撒渗透在生活及学习的各个方面。
二是常常表现双重人格、两面性。孩子全靠学校教育,在学校,学生对老师的敬畏心理,常表现在课内乖巧,课外玩劣,人面前乖巧。背人玩劣;对于校外养成的不良习惯教师也看不见,即使看见,有时管教起来也力不从心。而祖辈或亲属由于礼节原因对他们的生活细节。行为习惯,他们往往不是系统的指导,严格要求去纠正,出现问题也往往是包庇、纵容。这样,这些留守托管儿童从小就养成了任性的习性,她们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都是为我服务的,怕困难,禁不起一点挫折。过早地接收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过早地学会了应对,以逃辟惩罚,他们早早地就烙上了“早熟”的印记,表现为双重人格、两面性。
三是感恩心、进取心、理想性差。留守儿童由于没有亲自看见和感受父母艰辛如苦的劳动,不懂得自己吃的、用的、玩的都是爸爸妈妈用汗水换来得,来得不容易,要珍惜,要感恩;不懂得如何回报,怎样才算尊重爸爸妈妈的劳动。一味的攀比,一味的索取,稍不顺心,就闹。就怨天尤人。对自己没有要求,没有上进心,整天生活在一个黑暗的、毫无意义的世界里,昏昏噩噩,吃喝玩乐。
四是行为习惯养成难、矫正难。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影响,良好行为习惯更是一项漫长的反复历练过程。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系统爱护与管理,缺少与自己可靠的安全的亲情思想交流和沟通,有了问题又不能及时地发现和纠正,久而久之,造成他们思想差、卫生差、纪律差等诸多不良习惯等问题。有的说谎打架,有的小偷小摸,有的花钱大手大脚,有的沉迷于录像、网吧游戏,不能及时纠正和引导,自然情绪消极,孤僻任性,自私冷漠。
五是容易走极端、任性。由于从小在不当的可护纵容、溺爱包庇下生活,没经历过吃苦、挫折和失败。他们印象中的生活就是要吃好的、喝好的、享受好的,听不得半点不顺耳话。别人都应服务于自己,以我为中心。对于人际交往缺乏礼数管教。一旦碰壁,他们都会选择争吵,甚至打架斗殴等极端手段解决,吃了亏,选择报复,做事不管不顾,不计后果是他们做事的特点。
三、教育和管理对策
(最近,我看到一则新闻说:来自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东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竟毫不知情。赵老先生这种”暗地里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也许,很多家长与老师已习惯了付出.不
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其实这是一种误区。这样做可能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处。因为知道别人的恩爱并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才会摈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才会要求自己进取勤奋。)
教育的策略:思路方法应是让儿童明白父母为什么要外出务工的道理――不断的亲自感受其辛苦――知道感恩学会做人――确立志向树立理想――历练意志增长能力――从小处、从眼前、从今天起步――给以特殊的经常性的系统关爱。
留守托管儿童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理应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解决农村留守托管儿童问题,不应认为只是农民工自身和农村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托管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的环境。
1、从家庭教育方面看,特别在独生子女家庭中,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最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如果条件不许可,也尽量留一人与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非父母都无法取代的。家长要正确地教育孩子,做到不溺爱,不袒护,不纵容,孩子有错及时管教,并注意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进行正确有效地管导和教育。要知道少年儿童正在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很容易接受心事物,儿童的心灵可以说是一块可以随意耕耘的沃土。种下自私,决不可能收获大方;种下失望,决不可能收获希望。
2、从学校方面讲,留守托管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应该引起学校和老师的特别关注,他们应该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怀和爱护。除了知识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还要给予他们心灵和生活的关怀和体贴。学校对留守托管儿童应多一点关爱,多倾注一点心血,多办一点实事。学校和学生父母保持经常性联系与沟通,互相交流,同力协作,形成共同教育管理留守托管儿童的教育网络体系。学校和老师在留守托管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方面应该做到:
(1)学校每学期都要建立留守托管儿童花名册、登记表,登记其全部信息,建立儿童历史档案,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留守托管儿童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状况和兴趣爱好,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管理和教育。
(2)经常性的对托管儿童进行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教育状况,学生在家表现情况及家长或I临时监护人对学校的要求,起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
(3)经常召开托管儿童座谈会,了解他们心理状况,让他们把老师当作自己的亲人,最想给老师说的是什么?需要学校、老师给予那些方面的关爱,喜爱学校开展那些方面的活动等等。
(4)学校可在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季节,召开托管儿童家长会,通报孩子在校的学习、品行、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呼吁家长:为人父母要切实负起责任,给孩子更多的关爱。经常用电话和书信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流,询问学习、生活状况,积极鼓励他们,使孩子感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心里还是牵挂他们,为了他们才这样,不断的亲自感受其父母辛苦,知道感恩学会做人。
(5)学校应充分发挥“家长学校”职能,对托管儿童的家长进行家长培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由于时代不同,老年人的知识和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往往只是有良好的愿望而未必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让孩子的祖辈们学一点现代育人常识。
(6)对托管儿童来说,教师要行使家长职能,在生活中和学习上,给托管儿童更多的关爱,经常和他们促膝谈心,和他们一起活动玩耍,把自己的手机号告诉他们,让孩子遇到“麻烦事”时,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要正确指导和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和处理所遇到的“麻烦事”。
(7)学校和老师要经常对留守托管儿童进行自律自强教育,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帮助爷爷、奶奶料理家务,做家里的小主人,不要做“小客人”更不要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确立志向,树立理想。历练意志、增长能力、从小处、从眼前、从今天起步。
(8)学校和班级开展各种活动,应关照留守托管儿童,让他们多参与,多给他们一些展示的机会,并在平时活动中,注意发现和培养他们的特长和爱好,给以特殊的经常性的系统关爱。消除他们情感淡漠、情绪低迷、抑郁自鄙、不舍群等不良性格和不良心理。使留守托管儿童感到学校有欢乐,老师像亲人,不在产生厌学心理。
(9)留守托管儿童这个群体是个动态的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进展及农民工家庭经济状况,这个群体的人数随时会增减,学校要随时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对新增的留守托管儿童及时造册登记,建立个人档案,实施关爱计划。
(10)对留守托管儿童家庭监护有困难的,或对留守托管儿童健康成长不利因素太大的,可以动员其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寄宿,让他们生活在较为封闭的学校,较多的时间在老师身边,老师随时对他们多加关照,以免家长担心、牵挂,达到孩子安心学习,健康成长的目的。
3、从社会方面讲,留守托管儿童不应该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应得到全社会的关爱,实现教育平等,当地干部和公安应时刻将留守托管儿童的安全挂在心上,严防社会不法分子侵害、打伤或拐骗留守托管儿童,尤其要保护留守托管女童,以防他们受到不法侵害。当地公安、干部、邻居,都要相互帮助,要经常到留守托管儿童家里走走、看看,及时了解情况,多帮助托管儿童家庭。
4、从政府方面讲,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留守托管儿童的好办法。多镇企业在本地,即利用了当地的资源优势,又吸纳了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即可照顾孩子又可为家庭增加经济来源。
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强社会支持,城市和矿区要提高农民工待遇,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农民工子女八学收费标准,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的问题。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逐步消除留守托管儿童教育、生活、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保证留守托管儿童柏健康成长。
篇3
幼儿园的暑托班,会是你的选择吗?
虽然如今不少幼儿园都会开设暑托班,帮助双职工家长解决后顾之忧。但幼儿园假期开班,因为人力配置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幼儿在园的活动、玩耍的质量大多要比平时差一些。而且暑期去幼儿园的小朋友少,可能不同年龄和班级的孩子会在一起活动,老师也是轮流上班。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见不到自己的同班好友和熟悉的老师,可能会有适应上的困难。这也成为了很多家长考虑不送暑托班,而选择自己另想办法的主要原因。
如果父母不想送孩子去幼儿园暑托班,又是双职工家庭,那只好自己盘算一下,到底是找一家适合孩子的幼托、教育机构,还是请一个人看管孩子?或者就只好向家里的长辈、亲戚求助了。
此外,在过去,很多单位都有自己的幼儿园或暑托班,但现在这种情况就很少见了。就我所知,在上海只有部分高科技公司、几家三甲医院才有这样令人羡慕的福利待遇。一般来说能够提供这种服务的单位,他们幼托部门的各项条件都是过硬的。父母们也会乐于将孩子送到单位的幼儿园去。唯一不便的是,可能某些家庭距离单位的路程比较遥远。其他家庭成员接送孩子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而科技企业和医务人员的工作又非常繁忙,孩子可能就需要跟随父母工作的节奏而早出晚归了。
托付给长辈照顾,要学会沟通
暑假时,如果长辈、亲戚能为年轻的双职工父母搭把手,必然能很大程度上减轻父母的压力。但是在孩子的教养问题上,往往父母们都有自己相当坚持的一些理念。尤其是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自学了很多亲子教养理念,同时又深陷子女教育成长焦虑的父母们。可能对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有自己的期许与目标。而对长辈来说,一来因为“隔代亲”,会比较宠溺孩子;二来,他们可能无法理解年轻父母的焦虑,也不太接受新的养育观念。他们更愿意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来照看孩子。所以很多在祖辈身边的孩子,他们过暑假的方式就是长时间的电视节目、电子游戏、大量的甜点零食和晚睡晚起的作息时间。
很多双职工父母就这样陷入了:既需要有人在暑假帮忙,又担心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没办法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被照料,也害怕得罪长辈和亲属,这样一个左右为难的境地之中。
对此,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明白,彼此的教育理念和养育方式存在差异,可能会触发不小的家庭矛盾。所以,如果将孩子交给长辈或亲属照顾。父母必须事先提出一些要求,比如说健康的喂养方式,孩子的习惯养成,一些学习和活动的任务计划等等,这比事后互相埋怨责怪要好得多。如果是自己爱人的亲属来照顾孩子,就更要和另一半事先沟通安排,避免引起双方家庭间的不愉快。事实上,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引发的家庭间的矛盾会给夫妻感情造成相当严重的伤害,因此而离婚的也并不少见。
异乡打拼,是否有必要将孩子送回老家?
对于在他乡打拼的父母,送孩子回老家,还是留在身边过暑假?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哪个环境对孩子、对家庭更有好处。如果老家那边能给孩子一个安全、舒心过暑假的环境。那对孩子来说,在一段时间里去一座不一样的城市,或者是在乡间田野度过一段亲近大自然的暑假时光,一定会是成长过程中非常美好的回忆。
年幼的孩子与父母间有很深的依恋,但依恋并不是说每一天孩子都必须和父母在一起。而是在他的内心,是不是培养了足够的安全感,是不是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怀。即使在一个暑假那么长的时间里,也能带着父母的爱意,在另一个温暖的地方生活。虽然分离的时候,父母和孩子会互相思念。但这种情感体验,也可以是很积极的。而且,现在通过手机看到对方也实在方便。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不在身边,父母需要主动从照料者那里,以及与孩子的联系中了解孩子在陌生环境中的适应情况。如果有明显的情绪低落,比如连着好几天都很容易哭泣、思念自己的父母,不愿和照料者亲近、不愿出去玩耍,睡眠和饮食也都不能适应的话,家长最好还是考虑将孩子接回自己身边。
正确看待“拼养”模式
现在有很多“高知父母”,他精通某项学科或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期望能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但怎奈“自己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往往都有力无处使。但其实,如果加入几个年龄相近的孩子,互相促进与交流,效果就会好很多。如今,采用这种“组团拼学、拼养”的亲子团体也越来越多。
这些家庭会把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组织起来,今天去听这个妈妈讲外语故事,明天由那家的爸爸教数学。这天集体去户外运动,那天可以一起去参观游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让某些家长来讲授自己所喜好与专长的内容,教育效果往往不错,孩子能开拓自己的眼界,也可以有个伴读和玩伴。从资源互补的角度上来说,这种新型拼养模式也符合知识共享的流行观念。对家长而言,他们不用为孩子的活动内容犯愁,自己又能难得轻松一会儿。
参与拼养的家庭,最好是认识较长时间,互相之间足够了解,关系比较稳定。也能够互相体谅的亲友。如果只是打发孩子的时间,或者只是觉得这种模式比较新奇,而加入一些缺乏了解的陌生家庭临时搭建的拼养群,相对来说风险就会比较大。如果团体关系和学习主题缺乏稳定与连贯性,对孩子发展也没有太大的帮助。
另外,对承担集体教养任务的家长来说,毕竟不是专业的幼教人士,不光要有耐心、爱心,也需要多学习一点和小孩子互动,引导他们学习的技巧。带领孩子运动时,更要预防发生意外伤害。即使再有当好“孩子王”的自信,每次开展活动也应有其他家长共同配合。
找托管,不是做甩手掌柜
一间优良的托管机构不光能帮父母在暑期照看好孩子,孩子也能在针对性的教育游乐中更好地发展,还能增强他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适应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肯定要比在家里无所事事,每天看电视要好很多。
但父母不是说找到一家机构,把孩子送进去就万事大吉。事先对托管机构的考察,与机构工作人员的沟通是必要的。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都可以先向老师们介绍一下。孩子去了托管机构后,父母也应该和孩子多聊聊,问问孩子在暑托班都干了些什么,有没有交到新朋友,和老师阿姨相处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一方面是更好地了解机构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给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和建设。让他强化暑托班中吸引他的地方,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陌生环境。
篇4
7月初,随着检查高峰结束,多数被关停的无证幼儿园偷偷自行开课。但8月25日,西红门镇31所打工子弟幼儿园接到通知,要求9月1日前关闭,否则将被强行关闭。
9月2日,《方圆》记者赶到位于大兴区旧宫镇星光社区的喜洋洋幼儿园。喜洋洋幼儿园就在被关闭的名单上,该幼儿园的大门已经被星光社区村委会强行锁住。如今,200多个孩子已经流失了一大半,家长如果来办退学,需要从一墙之隔的振华小学绕过。
9月3日,记者再次来到园区时,发现大门紧锁,墙上贴着一张写有“停课”的白纸。陆陆续续有家长透过门缝问里面的幼师:“幼儿园什么时候开?”
据悉,大兴区西红门面临取缔、整改的有31所幼儿园,均为违章建筑,属非法办园。西红门镇外来务工人员有幼儿1万多名,而正规幼儿园只有两家。
喜洋洋幼儿园潘园长告诉记者,把孩子送此托管的家庭大多在西红门镇的西村附近工作。这里是京开高速公路和南五环接口的地方,是来京务工人士的聚集地。在北京向周边迅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西红门这个距离天安门只有十几公里的小镇仍保留着城乡结合部的所有特征。房屋大多是三两层的上世纪90年代式样,也有些临时建筑,通常是二三十家人挤在一排院子,每个家庭一间屋子,自来水和厕所公用。
幼儿园被关闭,孩子怎么办?
对此,西红门镇副镇长称,黑幼儿园关停后,镇政府会有相应的安置措施,解决儿童入园问题。那么,事实情况如何?记者在幼儿园附近随机走访了十几家孩子的家庭。
这十几个家庭分住在一个“π”型的街道两旁。家长从事着各种职业,工作地点离住处都不远。从事二手出租房管理的何建华告诉记者,附近的居民不是当地的村民,都是来此务工的散户。他们都在家乡学会了手艺,比如裁缝、木工,带到北京这里,希望在这里赚到不错的收入。如果有可能,还希望举家在此长期居住。但这也许只是个奢望。
首先让这些年轻的家长头疼的是子女的教育问题。他们本身很多是70后、80后,家里就养育一个孩子。孩子的安危显然比赚钱更重要。幼儿园关闭以后,很多家长处于请假或者离职状态。
陈苏北的母亲是开电动三轮车拉客人的。这些天,五岁的陈苏北被母亲放置三轮车上。因为政府不允许小三轮车在公路上跑,陈的母亲只能在几条小巷里来回穿梭。“因为车上带着孩子,别人也不愿意坐了。”陈的母亲告诉记者。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孩子的人身安全。采访王浩锦家时,他爸爸把我们带到村里的卫生所里,四岁的王浩锦正在输液。这几天在家没人照看,后脑勺磕破一块。
周晓雨的母亲哭哭啼啼地对记者讲到,她都在家里待了一周,不敢出去工作。她的女儿,三岁半的周晓雨上周在门口玩耍时被一辆长安面包车撞到臭水沟里,所幸,孩子没有生命危险,只是额头和身体几个部位有擦伤。医生为晓雨拍了CT,并告诉母亲,孩子的心理受到了很大的惊吓,需要有人陪护。
类似这样孩子无人看护,家长无心工作的情况,在整个西村较为普遍。见我们是记者,一群家长和几个老年人围过来,对我们谈孩子没学上是个大问题。
另外,还有家长在采访时透露,如果附近的幼儿园再不开,就有迁回老家的准备。杨玉婷的父亲是一家家具手工作坊的木工。以前,每天七点半,还没来得及梳洗,他就把三岁的小杨带到喜洋洋幼儿园,然后回来工作,直到晚上6点把孩子接回。这几天,小杨一直被关在房子里,因为木工房里有很多电线和电锯,杨的父亲很怕孩子出来会出事。他告诉记者,如果幼儿园不开门,他可能带孩子回浙江妻子那里。
“将儿女送回乡下去,眼不见心不烦,明年父子母女再见面!”代表着一部分年轻来京务工父母的心声。但更多的家长还是坚信政府有一天会重开这些民办幼儿园。正规公办幼儿园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叫我们孩子去上公办幼儿园不现实。一来,赞助费用几千上万,我们难以负担。二来,距我们生活地方太远,不方便。”一个家长这样告诉记者。
杨小平爸爸所在的服装加工厂内,另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周阳正坐在妈妈的缝纫机旁注视着记者的镜头。她妈妈告诉记者,幼儿园关闭后,孩子天天在服装厂玩
付雪涵一家住在20多平方的一层平房内,房间内一张桌子,一个柜子,一台电视机。晚上睡觉一张床挤不下,需要把被褥铺在地面上,床上床下各睡两个人。付的父母亲前年从河南信阳来到北京,目前从事着收废品的生意
篇5
生物钟无限延后综合症
四五岁的孩子跟着父母深夜娱乐、访友、看电视直至十一二点,仍兴奋得毫无睡意;早上睡到九十点,午睡就自动取消了。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一开学,孩子不是迟到挨批,就是在睡梦中被强行拉起,老师还不停地告状:“你家小孩午睡时疯得像个孙悟空。”
消化不良及营养不均综合症
很多小孩直到假期结束,就没正经吃过两餐饭,糖果、坚果、巧克力、膨化食品就是他们的正餐;也有些孩子被亲友频频带出去吃洋快餐,从此不再愿意吃家中的米饭、蔬菜和煲汤。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孩子一会儿便秘一会儿拉肚子,体力精力不见长反见衰退。开学了,面对幼儿园营养师搭配的饭菜愁眉苦脸,难以下咽……
缺乏运动综合症
每日做操、跳舞、跑步……对假期里的小孩而言,已是十分生疏的事了,他们打发时间的方式是窝在沙发里一筒筒地吃薯片,看动画片。缺乏运动导致的后果不仅是发胖,还包括精神倦怠,对所有的事情失去兴趣,情绪消沉,开学后本该有的抖擞的精神面貌自然踪影全无。
假期溺爱综合症
稍有心机的孩子都会发现,只要放了假,尤其是再赶上有春节的寒假,他们的一切“不正当要求”都变得容易实现了。父母或是碍于亲友在场,或是碍于“放假了,让他自由几天吧”的一念之想,不知不觉地放弃了若干教养原则。到假期快结束时,“无原则”的后果就会慢慢表现出来。
放假放到这程度,就变成痛苦了。今年的假期要想有所不同,减少孩子在假期末尾的感伤与不适应,应该从放假之初就开始,这些努力包括:
■父母应保证至少在三分之二的假期内,孩子的起居要正常,以保障在幼儿园养成的好习惯能延续下去。父母应首先做到自己不是通宵麻将爱好者,不是乐不思眠的夜猫子。必要的聚餐应尽量放在中午,晚餐安排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确保孩子在睡前三小时除了水果什么也别吃。如果偶尔打乱了作息时间,则要在三天内把它捡回来,并告诉孩子: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将使宝宝长得又高又结实,少生病,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篇6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205-0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在农村出现,意味着这一新兴群体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因此,能否解决好留守儿童的问题,尤其是教育问题,将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长期地、持续地开展下去。当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领域,绝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都应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各地在政府部门的指引下通过不断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就是如何确保把经验上升为刚性制度?那就是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一、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形成以政府为主的领导协调机制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社会转型的众多问题,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政府要着力建立和形成留守儿童工作的协调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也要利用各种力量,形成调动各方积极性的社会帮扶机制。同时,还应发挥政府在制度创新和政策牵引方面的优势,着眼为外出务工人员离乡就业解除后顾之忧,农村基层政府应大力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加快发展地方工业,增加农民在家乡的就业机会;城市有关部门亦应制定合理的政策,给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待遇,提高他们的最低工资标准,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把对他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纳入当地公民教育之列,减少或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学校上学的借读费,改善民工子弟就学条件,使留守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与城市儿童共享城市文明。 二、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形成以社区为主的安全监护机制
乡镇政府应加强辖区内的治安管理工作,净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此外,乡镇政府还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跟踪体系,掌握本乡镇辖区内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应对。可以村民小组为中心,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托管中心。由村委会牵头,各村民小组组织身体健康、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人组建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托管中心,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生活安全保障。关于托管费用问题,可以采取留守儿童家长出一部分、政府出一部分的办法来解决。 三、加大改革力度,形成合理的入学制度等相关配套机制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虽表现在乡下,但其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却在城里。应尽快改革现行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实行适龄儿童按居住地原则接受义务教育制度。在基础教育方面应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就学纳入当地公办学校招生计划,在教育财政拨款时纳入预算。要建立健全进城民工子女就学的规范化制度。农民工集中的城市和地区的政府,应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政策,适当降低办学“门槛”,积极探索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新形式。 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管理机制
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拓宽育人途径上下功夫,各学校应专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卡,全面掌握其数量、家庭及监护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情况。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注重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要及时主动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学校要争取配备心理老师,或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设立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以便及时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孤独感、自卑感,促使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管理机制需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利用实施“农村学校寄宿教育工程”的契机,不断改善寄宿学校的条件,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控制和减少优秀教师的流失。加强对寄宿制小学的管理、指导,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机制和体系,把留守儿童辍学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五、依法维护权益,形成以家庭为主的亲情关怀机制
篇7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但他们自己却留在了家中,失去了父母的陪伴。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孩子,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关心和呵护,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由于监护不善、缺乏照顾,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都不容乐观,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尤其需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他们的进步关乎整个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直在强调“中国梦”,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留守儿童也都有自己的心愿、自己的梦想,他们的梦想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为了让留守儿童知道自己的心声有人倾听,心愿有人实现,困难有人帮助,在此,我们向全社会发出“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圆梦”的倡议:
一、争当“圆梦使者”。我们将在留守儿童中开展心愿征集活动,通过媒体心愿,报道心愿背后的故事。希望社会热心人士主动参与,力所能及地帮助留守儿童实现心愿。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们,他们不孤单,有很多人重视他们的想法,愿意陪着他们实现愿望。
二、争当“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爱心小伙伴”。“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您伸出关爱的双手,倾听他们的心声。按照“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形式,与留守儿童开展经常性的沟通,并与其老师、父母以及监护人进行交流,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
三、努力为“留守儿童”做好事、办实事。抽出一点时间,节约一点开支,奉献一片爱心, 我们要做的只不过是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买一本书、送一件礼物,让他们快乐时能与您分享,受委屈时能得到您的抚慰。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参加学校集体活动,融入集体生活,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让我们一起,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品德的教育人、成长的保护人,让所有远离父母的孩子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就让我们一起,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圆梦吧!
倡议人:
20xx.xx
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格式二当你和孩子牵手闲逛,当你和孩子嘻笑玩耍,当你畅享天伦之乐时,你是否注意到,在我们身边有一双双羡慕而失落的眼睛正注视着你?他们小小年纪,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缺失亲情;他们渴望家庭温暖,却只能忍受孤独的煎熬;他们稚嫩的双肩过早的承担起生活的无奈……他
们有一个特殊、酸涩的名字:留守儿童。
由于父母双双外出务工挣钱,他们大多是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普遍存在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感情缺失等问题。呵护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少年,是我们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弥补情感缺失、家庭教育缺位问题,使这些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我们向全体老师发出“关爱留守儿童”的倡议:
一、请伸出您关爱的双手,争当“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知心姐姐、知心哥哥”,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都能共享人间温情。
二、争当“留守儿童”教育的宣传员。由于家长和孩子长期分离,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亲情缺失、家教缺位。我们要当好宣传员,帮助引导留守儿童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及时向他们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先进的家教知识和方法,使他们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对待孩子的成长,加强亲子间的交流和沟通,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同时鼓励孩子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抒发和宣泄内心情感,促进心理健康成长,增进“留守儿童”与家长的联系,促使留守儿童身体、心理、品格得到健康成长和发展。
三、努力为“留守儿童”做好事、办实事。针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正确、适时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抽出一点时间,奉献一片爱心,给留守儿童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买一本书、送一件礼物,让他们快乐时可与您分享,受委屈时可得到你的抚慰;经常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谈心沟通,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参加学校集体活动,融入集体生活,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坚持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托管人联系沟通,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品德的教育人、成长的保护人,让所有远离父母的孩子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篇8
【关键词】教育梦想;找回;最初的样子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3-0077-04
【作者简介】成剑,南京市五老村小学(江苏南京,210002)校长。
这是一个绽放“梦想”的时候,一个追逐“梦想”的时节,一个超越“梦想”的时代!梦想,是生活的方向,是人生的信念,是生命的力量!
回想儿时,“当一名老师”是我们多少人的“梦想”,那时拿着粉笔假扮老师的情景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工作后,“当一名好老师”就是我们的梦想,一次次磨课,一回回研修,为了上好一节课而彻夜未眠的经历让我们受益终身。回到当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内心已经变得不再那么平静,我们的教育梦想已经变得不再那么清晰,我们的教育信念已经变得不再那么坚定!面对周围的一切,来自生活的清贫、工作的压力、家长的挑剔、学生的调皮……我们有过埋怨,有过责怪,甚至觉得教师职业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压力,已经没有了足够的吸引力。然而,重温儿时的梦想,回想我们“最初”的样子,寻觅“来时的路”,我愈发觉得,对于当下的我们,有一样东西是多么宝贵――保持一个执着而又纯洁的教育梦想。
到农村去,梦想在历练中滋养
1999年夏,大专即将毕业,当时我担任着班长和学校学生会主席。带着对恩师的感激和母校的不舍,我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未来的憧憬,响应着母校的号召――申请到农村去工作!开学前,我走进了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任教,并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从那时起,“当一名好老师”的梦想就在我心头萌芽。
然而,梦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刚开始工作时,我的工作环境不是很好。上班第一天,摆地摊的老奶奶与我有这么一段对话:
“大学毕业啦,听说你不是什么‘主席’吗?怎么到农村来啦?”
“是学生会主席,毕业了,我就来了,农村风景好呀。”
“来干什么哩?”
“当老师。”
“教中学?”
“不,教小学。”
“小学?教几年级?”
“一年级。”
“一年级?教一年级什么哩?”
“教美术。”
“就是教画画吧?!难怪说风景好呢!那能有多大个出息啊?”
……
被老奶奶这一问,我当时还真是懵了。走进学校才发现,学校连一个美术专职教师都没有,大家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也很模糊。请家长为学生准备一点画具,哪怕是五毛钱一盒的蜡笔,都显得十分困难。因为在家长眼中,美术就是“瞎玩”,不学正经。有时仅有的40分钟还要被“大学科”抢过去大半,美术学科很自然地被划入了“小学科”。面对“现实”与“梦想”的巨大落差,我开始追问:通往梦想的路在哪里?
面对现实,我努力以营造美术氛围为切入口,打开工作局面。平时,学校每一个景点的设计,每一处场景的布置,我都积极地提出建议,有时还动手制作,布置橱窗、制作展板、印制横幅、布置会场,为学校省了不少钱。暑假,我又带领学生到中心校下属村小为操场围墙,进行美饰。室外是40多度的高温,为了抓紧时间,我就把用井水浸湿的毛巾放进草帽里,然后戴在头上。一个暑假下来,中心校下辖十多个村小的操场围墙我基本美化完毕。不过,我着实褪了几层皮。那时,我还利用担任大队辅导员的优势,面向全体学生,举办“千人画展”;成立“小画家”协会,组织学生外出写生;开辟周三全员性美术选修课,同年级学生实行“跑班”,让民间艺术走进课堂。经过四年的努力,学校被南京市教育局命名为首批普及型“美术特色学校”(全市就两家)。
六年农村工作经历,我学到最多的就是老校长常对我说的“年轻人,要多吃苦,吃苦再吃苦”。回想那时,我其实并没有太多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只是觉得被孩子们喊声“老师”,心中就有那么一种崇高的感觉,觉得自己就要有个老师的样子,做一名大家喜欢的好老师。
坚守课堂,梦想在成长中丰盈
在石湫,那片肥沃的土地和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至今仍令我魂牵梦绕。在工作中,我一方面努力营造美术教育的大氛围,同时,也不放过自己专业成长的机会。我立足课堂,潜心教研。一年后,我参加全市美术赛课,荣获一等奖。两年后,因成绩突出而被破格评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由于南京市石鼓路小学美术特色发展需要,2005年我被市教育局调到该校任教,两年后被评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正值我在学科专业发展中拔节的时候,又被安排到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担任副校长。繁杂的行政工作限制了个人的专业成长,但为了心中最初的梦想,16年来,我始终坚守课堂,坚持思考。
坚守课堂,让我懂得,人人生而平等,但人人生而不同。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努力从孩子自身发展的立场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为每个孩子提供出彩的机会、成功的可能,使最易被忽视的“那一个”得到最大程度的关爱。我们的教育应该向着发现每一个、点亮每一个、推动每一个的方向,温暖前行!
坚守课堂,让我懂得,教师首先要为学生的德行奠基。为师的最高境界是善于“解惑”:解人生之“惑”、生命之“惑”,善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生的意义或生命的意义。传授知识和技能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使命,而只有具备了对人性的基本理解,才能积极而正确地塑造学生的人格,才算培养了完整的人、真正的人,才算切合了教育的要义。虽然教育难以使所有受教育者走向美好,但引导孩童仰视人格大厦,沐浴人性光辉,敬畏神性,追求哲思,学会判断和选择,其本身就是生命,就是美好。
怀揣着做一名好老师的梦想,翻看着自己一本本备课笔记、一本本工作笔记,回顾着一天天的工作经历,我发现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故事,都是幸福。
参加流动,梦想在追逐中绽放
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面推进,一所所名校教育集团纷纷成立,一个个名校之分校、托管校、联盟校纷纷挂牌,一个个校长、一个个老师也投身到流动大军中去了。
然而办学校,不是开美食店、咖啡馆,不是开“连锁”店,做教育不能搞复制。分校也好,托管也行,联盟也罢,都是促进教育均衡的一种外在推动力量,不能挂挂牌子、装装样子,关键是要找找路子、换换底子,这样老百姓才会给面子。
2013年8月,双塘小学与游府西街小学进行“一体化托管办学”试点,成为老白下区和老秦淮区合并后第一块教育试验田。作为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我参加了校长流动,委派到南京市双塘小学兼任校长。因为历史原因,南京市双塘小学经过多次布局调整,学区优秀生源流失,学科骨干教师流失,教育教学质量下滑。老百姓的“不认可”,使学校的学区生纷纷到其他学校就读,这个曾经拥有1200多名学生的学校,只剩下500多人,最少的一个年级只招收了81名学生。面对这样的现状,我又一次追问:通往梦想的路在哪里?
来到双塘小学,很多人问我,你能从游小带来什么?带来理念,带来名师,带来机会……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最重要的带来精神。名校是靠精神站立的,百年的沉淀与酝酿,成就了游小清亮而纯美的气质;百年的历程与艰辛,铸就了游小“只争朝夕”的校园精神。在游小,永远有一种向上、向上、再向上的力量,感染并影响着走进游小的每一个人。“弱校”之弱,可能不仅仅是缺乏理念和机会,更重要的是缺乏寻找理念和抢抓机会的那股精气神。没有人的精神支撑,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机会,都等于零。
路,别人可以帮你铺好,可是要想前进,还需要自己迈开腿。2013年8月,整个双塘小学还是一个“校安工程”的大工地,学校唯一能够落脚的地方就是一间“临时指挥部”。看到的只是校园里一间间空空的教室,围墙边一处处被周围居民堆放的杂物,还有一支先后由五所学校合并在一起的教师队伍……通过两年的努力,双小人通过“借力游小、内生发展”,寻找到一条健康的学校成长之路。这条路让周边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也让双小看到了希望。在此过程中,游小的“只争朝夕”的校园精神成功地移植到双小,双小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干不完的事,使不完的劲儿。而对于游小本身,校园精神又是拿不走的,减不淡的。
传承的是文化,寻找自己最美的句子。作为托管校,如何从母体校中汲取更多的营养,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统一理念、统一管理、统一特色?对此,双小的回答是:“不做第二个游小”。托管校和母体校存在师资、生源、学校传统等方面的差异,要获得更好的发展,重要的是要理解母体校发展中的经验和智慧,并在此基础上“找回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
在双塘小学,第一次行政会,有同事对我说:“校长,想想办法,我们把学校名字换了吧,有个‘塘’字太土了,索性改成‘游小南校区’,或者叫个‘游小分校’也比这个强”。多年的沉寂,让学校的集体自信逐渐淡去,实际上,这是一种集体记忆或者说是学校文化的淡去。
然而,我以为发展并不代表要改名换姓。“塘”是双小的名字,为双小植入了很多文化基因。“塘”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教育启示。塘是“静”的,宁静如校园,纯净如孩童;塘是“趣”的,灵动多趣,无羁无绊;塘是“和”的,汇聚梦想与憧憬,包容文化与思想;塘是“美”的,观“塘”可以让思想走向深刻纯净,听“塘”可以让生命愈加丰盈生动;塘是“彩”的,四季轮回,多彩变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归根到底,塘应该是“活”的。教育也是一样,需要静、趣、和、美、彩,需要做活教育。因此,我们开始追求让学校成为荡漾着“自由”之波、游弋着“快乐”之鱼、涌动着“创新”之泉、闪耀着“梦想”之光的“一方池塘”。进而,我们开始构建“塘”文化儿童课程创意园,开发了48门课程,让儿童的学习充满选择性。这一项目获批省级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立项,在全省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根据学校的文化特质,我们又提出一系列办学主张:“办一个没有提示牌的学校”――让教育润物无声;“办一所民校”――让教育惠及人民;“办一个充满问题的学校”――让师生学会提问;“把优点相加”――让校园充满正能量;“从特色项目、特色学校走向特色课程、特色文化”――让儿童的学习充满选择;“搭建环形舞台,‘我们’在中间”――支持每一个师生的成长……
来到双小,我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让一个82岁的老校,在教育均衡的背景下,找回应有的自信和勇气。实践证明,只有找回真正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才能赢得应有的尊重和期待。而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照搬名校的文化,而是需要借鉴名校文化建设的思路与经验。正是挖掘了“塘”的特色文化,才唤醒了一所老校。双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等媒体纷纷关注学校的发展变化,走进双小进行采编、报道。来自北京、广东等地的教育代表团,专门来到双塘小学考察“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办学水平迅速得到周围老百姓的充分认可。
不变的是理想,坚守教育道德与良知。事实上,我们往往只会记住一个城市中一、两所或者三、四所名校。然而,还有很多普通的学校,她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与名校同行,为教育献力。教育均衡,作为教育的一种平等,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不容置疑的基本要求。实际上,平等之爱、教育公平更是教育者的一种道德和良知。
南京的冬天格外阴冷,第一个零度到来之时,我们会早早来到学校熬生姜汤,和班主任一起为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递上一杯冒着热气的生姜茶;当酷热的六月来临,家长们开完家长会走出教室时,我们已经组织食堂师傅和老师们将西瓜一块块切好,给家长消暑解渴;清晨,只要不外出,我就会站在校门口迎接每位师生的到来,向孩子们问好,向老师们问早,聆听家长的心声……四季更迭,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离开游小,其实心中最割舍不下的就是那段对学校的感情。流动到双小的第一个月,最想走的人就是我,因为我觉得自己放不下那个曾经全身心投入过的地方――游小。一段时间过去了,我在双小收获着感动和幸福,和所有从游小来双小的同事一样,在双小,我们专业上在成长,境界上在提升。爱,如阳光,应该平等地洒向每一所学校;爱,如空气,应该让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呼吸。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应该成为每一个教育人不变的信念。
现实中,教育没有使每一个孩子都成功,教育也没有让每一所学校都成功;但是,教育应该为每一位孩子提供成功的可能,教育也应该为每一所学校提供成功的可能。我们探索这种可能,源于教育者的道德和良知,同时,也源于我们最初的梦想。
篇9
将孩子托付给“小饭桌”是某些家长的无奈选择。有托付就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然而,一些“小饭桌”却重利轻责任,在饭菜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大打折扣,甚至将劣质油、陈化粮端上餐桌。当遭遇见利忘义之侵害时,切莫忘记法律自有高压线!
使用“地沟油”,应承担3项法律责任
亮亮自读小学一年级开始,母亲就对学校附近几家个体小饭桌做了“调查”,最后选中了一家每月只收260元、价格便宜的小饭桌为他订了午饭。可亮亮在小饭桌吃午餐仅半个月就时常出现饭后恶心、吐酸水等胃部不适症状,不得不请假去医院诊治,因耽误学习事后还专门花钱补课。事后,问同在此小饭桌吃饭的其他小学生,都有同感。后经举报,工商部门查实,该小饭桌使用的油为“地沟油”。该小饭桌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点评:
该小饭桌主人的行为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将面临刑法处罚与罚金处罚,同时还得赔偿亮亮等就餐者的损害。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修改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该小饭桌主人在小学生食品中使用国家法律明令禁止的非食品原料“地沟油”,其行为已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双处罚。同时,还应承担赔偿亮亮看病花费,以及补课等费用损失。
陈米做饭,未有损失也可要求10倍赔偿
刘女士的女儿婷婷读小学五年级的下半学期时,见同班许多同学都是到附近一个临时简易棚小饭桌吃饭,价格低且菜花样多可口。婷婷也加入了这样小饭桌午餐队伍。母亲刘女士不放心,特意借交钱之机跟随到小饭桌主人贾某家中。一进屋就见到几袋大米摆放在地上,仔细一看包装袋上,写着“××特产有机水晶米”,执行标准是“GB1354―86”,“保质期常温下六个月,生产日期见封口处”。然而,封口处并无任何字迹。刘女士在某粮库工作,对大米的执行标准非常熟悉,目前执行的新国标为:“GB1354-2009”而“GB1354―86”早已为作废标准。刘女士立即向有食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后,经查该大米为过期劣质大米。贾某因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被监管部门处以5000元的罚款。可当刘女士等家长要求赔偿相应的损失时,贾某认为,食用米虽过期,但并未给学生造成损害,没有损害后果,就不应担责赔偿责任,何况自己的违法行为已受处罚。该说法对吗?
点评:
贾某的说法没有法律依据。商家以次充好,以过期劣质食品冒充合格食品,属于欺诈行为,应承担惩罚性损害赔偿金。《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结合本案,贾某使用陈米做饭给学生食用虽然未造成明显的损害后果,但依上述法律规定,受害学生可根据自己食用陈米的数量,要求贾某支付食用量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饭后磕掉牙,责任如何划分?
年仅9岁的妍妍读二年级的时候,跟随打工的父母亲来到北京市郊的一所小学读书。母亲将她交给学校附近曹某一家所开办的“小饭桌”托管。当时双方口头商定,午、晚餐及午休由曹某的小饭桌负责托管,晚7时由家人接回。今年11月11晚7时前5分钟时,妍妍的父亲到曹某家楼下按门铃后,妍妍从二楼下来时,楼梯间声控灯因年久失修未亮,妍妍于黑暗中不慎绊倒在楼梯处摔掉了两棵门牙。妍妍父亲认为楼梯灯未能照明,曹某有托管责任,应适当承担赔偿责任。曹某则认为,楼梯灯失明是物业的责任,自己没有过错,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点评:
物业管理者与曹某均存在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过错损害赔偿责任。《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物业存在安全隐患,危及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时,责任人应当及时维修养护。《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小区物业公司作为楼道间照明灯的管理者,未及时发现并维修照明灯致他人损害,应承担相应的过错赔偿责任。曹某家的楼梯通道是学生到小餐桌接受服务必经之道,曹某有责任保障楼道照明安全,依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曹某由于未尽到“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当然,曹某承担赔偿责任后可向物业主张赔偿的权利。
“小饭桌”后午休被伤,责任谁担?
阿辉系初中一年级学生。为解决午餐及午间休息问题,母亲在学校附近为他找到一家能提供午餐和午休的小饭桌,即解决了午餐又能保证午休,阿辉及母亲都很高兴。可没想到却发生了意外事情。上月初的一天中饭,阿辉吃完午饭,躺床休息时,同邻床的男孩小楠在床上玩耍的皮球滚到柜子底下,他取球时不慎将一个破旧不稳的柜子碰倒,柜面上的玻璃碎裂,碎片将阿辉的左眼划伤,经3周治疗,左眼皮处留下的淤血痕迹依然未全部消失不说,视力明显下降。当阿辉的母亲找到小楠的家长及小餐桌主人李某商量赔偿事宜时,小楠家长只同意赔偿一部分,而李某回答是:谁碰伤的找谁赔偿,我没责任。阿辉的损失应由谁来赔偿?
篇10
我国的灵活多样就业形式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因:一是当时传统的就业模式已无法解决就业问题,政府已无力单纯依靠国有和集体企业安置数以千万计的城市新成长劳动力和返城知青,“三结合”的就业方针应运而生,大批就业者走上自谋职业的道路;二是灵活多样就业形式的兴起也是产业结构变化、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变革、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就业观念变革的结果。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为应付瞬息万变的产品市场,随时调整自身的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企业也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灵活用工方式和组织管理方式;三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商业流通业、生活服务业、保险业的兴起,客观上需要采用不同于传统加工制造业的灵活的用工方式。此外,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也极大地促进了灵活多样就业形式的兴起和发展。我市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灵活多样的非正规就业群体。
灵活就业就是指在正规形式就业之外的其他就业形式,主要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而且,这一就业群体会随着全市企业改革步伐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实现正规就业的人员会大量从事到灵活就业队伍中来。据统计,20*年到20*年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分别为38.3万人、36.3万人和35.2万人;20*年到20*年全市私营个体等非正规就业人数分别为11.2万人、23.6万人和29.6万人。相比较可以看出,全市的就业形式已经出现城镇单位正规就业人员的比重在逐年降低,而个体私营企业中非正规灵活就业人员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数占城镇其他劳动力通过临时性、季节性、劳务性、承包性等灵活形式实现就业60988人的30.7%。最近,我们对主城区灵活就业人员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的就业状况是不稳定、不充分和没有完全参加社会保险的。其现状是:
1、无固定劳动关系。灵活就业的人员从事就业的范围广泛,但各类用人单位都不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自我经营就业的也没有领取营业执照。下岗职工还与原单位保留着劳动关系。
2、劳动报酬低于最低工资。在与灵活就业人员座谈时,他们一致反映劳动收入低,如给人卖服装、餐厅、家政服务等每月收入300元左右,有供养老人、抚养孩子上学的生活就很困难。
3、低收入家庭的灵活就业人员一般无力参加或接续社会保险关系。调查中,我们了解了部分双下岗、双失业或有病人、单亲等生活负担较重的家庭,他们靠打工维持生活,有的还得靠低保、靠下岗生活费来维持家庭生活,有的失业人员勉强缴纳养老保险费;有的无力缴纳养老保险费,只好中断缴费;想参加“医保”也没有能力。灵活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对自己今后的养老和医疗问题十分担忧。
4、从事灵活就业的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女职工在40岁左右,男职工在50岁左右)、文化偏低(基本上是期间的初高中生)、普遍技能单一,实现正规就业确实很困难。
5、灵活就业人员普遍感到心理压力大。他们反映:下岗时间长,再就业困难,收入低,社会地位低,家人不理解,生活压力大,希望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帮助。
6、相应的管理法律、法规滞后。对灵活性就业人员,目前只限于不规范的统计和新出台的对“4*0”就业困难对象的社保补贴,而对整个群体的管理、服务、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制约,是劳动之法的缺位。
调查显示,我市的灵活就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大中型企业中的灵活就业形式
目前我市大中型企业所采用的灵活就业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即临时工、季节工、劳务工、承包工、派遣工、小时工等。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国有企业、劳动部门或社区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将下岗失业人员有组织地派往这些企业—劳务派遣;另一类是企业直接面向社会招用的临时工、劳务工、季节工等,企业与受雇者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2)依托“劳动组织”的就业形式
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组织”安置下岗失业人员,是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下岗、失业人员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其特点是:自愿结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政府给予优惠政策扶持;二是公益性劳动组织或安置型劳动组织。这类组织是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由地方政府扶持开办,通过在社区开展保洁、保绿、保安、保养等公益性劳动,帮助从业人员获得基本的收入和社会保障;三是劳务派遣型的劳动组织。即通过这些劳动组织将下岗失业人员派遣到大中型企业或其他部门和单位就业。
(3)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就业
这类企业绝大多数是私营企业,由于工资待遇低,劳动条件差,而且也没有社会保险,在这些企业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流动性极大,在这类企业就业的劳动者,大多将此工作当作应急措施或打零工,处于边缘就业状态,一有机会就会“跳槽”。劳动关系极不稳定。
(4)自我经营就业
这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多数是年龄偏大,文化专业素质较低,在自己的居住地或早市、夜市摆摊等自我经营就业,收入极不稳定。
二、灵活就业面临的问题
众所周知,现在日益发展的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存在着用工不规范的问题,如用工不签劳动合同,不参加社会保险费统筹,不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公有制企业在临时用工方面也存在着随意性;劳动者个人自主就业,如靠做小生意、小修理、小饭桌、摆地摊和家政服务等形式实现灵活就业的。劳动保障部门的就业服务机构也只是对其中的失业人员提供个人档案托管和代办社会保险缴费服务工作,对这种形式就业的下岗职工只能任其存在,自由发展,这就是社会上存在的隐性就业。而我们却无章管理,长远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1、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难,公共就业服务工作被动。一是吸纳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由于用工不规范的原因,导致了国家出台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不了。如:从20*年国家开始对商贸、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执行的减免税费政策,就因为这类企业用工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而享受不了税费减免和社会保险费补贴政策,导致了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难;二是因为一些用人单位用工不申报,不规范也给下岗失业人员隐形就业留有了空间;三是用工单位的空岗信息和下岗失业人员求职登记不进入公共劳动力市场,也给公共就业服务造成工作被动。四是下岗失业人员个人在没有取得营业执照的情况下,从事了有收入的社会劳动(灵活就业)后,没有任何政策扶持而劳动保障部门除了主动进行就业情况统计外,没有管理办法。
2、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接续与否只能由自己承担。据统计,截至8月底,失业人员在市劳动力市场档案托管的有9457人,仅占下岗失业人员灵活性就业人员的50.6%,其中:个人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的有9165人,参加或接续医疗保险有5613人,分别占档案托管人员的96.9%和59.4%。这一统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受利益的驱使,一些用人单位不承担用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责任,职工无奈自己缴费;二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有的个人只好中断养老保险缴费关系,有的参加不起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另外下岗职工因与原企业保留着劳动关系,就不就业都等原企业给缴纳社会保险费。
3、对灵活就业人员缺乏扶持和管理。在20*年以前,我们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管理,只是通过20*年以来全市建立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事务站,将他们纳入了就业统计,而国家和省市没有相应的就业管理规定。建立的就业服务也只是对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个人档案托管和代缴社会保险费业务。主要原因:一是各类用人员单位不愿意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实现正规就业;二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职能刚开始向社区延伸,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滞后,社区就业管理缺乏工作经验,而且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都没有制度性保证,也影响了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对没有取得营业执照的自主灵活就业人员,因为政府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扶持,也导致了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无法对其进行就业管理。
三、解决灵活就业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政府加强和改进公共管理
既然灵活就业已发展成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就业形式之一,国家就应当确立灵活就业的法律地位,为劳动者灵活就业创造条件,更好地促进和稳定灵活就业形式的发展。为此,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规范劳动关系,提供政策扶持,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开辟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渠道,更好地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
1、尽快制定和出台旨在保护,扶持灵活性就业人员合格权益使其发展的法律、法规,使灵活性就业人员的管理、服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规范劳动关系,维护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用工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规范和维护劳动者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基础和前提,也是劳动关系双方履行责任、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契约。对此,因从两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是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各类用人单位依法用工意识和自觉性;二是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开展经常性的劳动保障执法检查活动,对非法用工行为依法纠正查处,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以增强灵活就业的稳定性和合法性。
3、加强社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劳务派遣工作,不断探索组织起来就业的路子。如社区卫生保洁、家政服务、小商品配送、托老托幼、水暖家电小修理等适合社区居民生活需要的各类就业组织,使零散就业组织化、隐性就业显性化、灵活就业稳定化。目前的工作,一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社区就业管理服务体系;二是要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促进各种灵活多样就业组织新机制;三是要加强街道社区就业服务网络化建设,增强就业服务功能,拓宽就业渠道。
4、大力发展社区经济,积极扶持创业带头人,促进社区就业。要结合城市社区建设,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鼓励社区各类服务业、加工业等大力发展,特别是要鼓励社区内有创业能的人,积极开展适合自己发展的创业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营造条件,解决困难,符合条件的一定要落实好小额贷款扶持政策,帮助鼓励他们直至创业成功。
5、政府应取消对灵活自主就业人员的一切行政收费,鼓励、支持和帮助他们自主就业,为他们从事小修理、小摊点、小服务等提供规范的指导。
6、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的扶持政策。为稳定灵活就业,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一是落实社会保险费补贴政策,扩大享受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补贴的范围;二是加大对各类用人单位的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保证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以维护;三是减免下岗失业灵活就业低收入贫困家庭的水电、物业、取暖、就医和子女上学等费用,并落实到人到户。
- 上一篇:交往礼仪最重要的原则
- 下一篇:专业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