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体宿舍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集体宿舍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集体宿舍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广西高校 寝室 宿舍 舍友关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102-03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主要场所,在一定意义上,宿舍人际关系是处理好大学的学习、生活、交往等各方面问题的关键。2014年9月,我们组织了一次关于广西高校学生舍友关系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现,广西高校学生每日除吃饭、休息外,在宿舍超过4小时的占54%,不足2小时的只占8.8%。大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均在宿舍度过,和谐舍友关系能够营造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使大学生度过一个充实而快乐的大学生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及立志成才。

一、广西高校学生舍友关系现状

本研究以相关舍友关系研究内容为基础,依据当前广西高校学生舍友关系的实际情况,自编《广西高校大学生舍友关系研究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宿舍人际关系的基本状况、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宿舍文化建设状况等多方面内容。调查主要采取网络问卷调查、现场问卷抽样调查、访问等形式。调查对象为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涵盖理工类、文科类、工科类。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95份。其中,男生占50.8%,女生占49.2%;独生子女占29.5%,非独生子女占69.5%;大一学生占43.4%,大二学生占21%,大三学生占21.5%,大四学生占14.1%。

调查显示:70.5%的大学生认为“舍友关系和谐,亲如家人”,75.3%的宿舍没有分帮结派的情况,73.5%的大学生认为“宿舍很温暖,像个家一样”。但7.8%的大学生认为“舍友关系较差,冷漠隔阂,常有冲突”;24.7%的宿舍存在拉帮结派的情况,8.8%的大学生认为“宿舍冷冰冰的,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而已”,7.1%的大学生对宿舍没感觉。可见,广西高校舍友关系普遍良好,宿舍温馨和谐,舍友亲如家人,相互依赖,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但和谐与矛盾并存,部分宿舍舍友关系紧张,分帮结派,不容乐观,亟须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舍友关系,促进舍友关系和谐发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原因分析

根据对广西高校舍友关系的调查,发现舍友的和谐关系为主流,但也呈现出不和谐现象。舍友交流的频繁性、大学生的易冲动性及心理脆弱性使得舍友矛盾极易激发,导致不可设想的后果。导致舍友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既有高校管理制度与文化建设的问题,也有大学生自身人际交往能力欠佳的问题。

(一)高校的宿舍管理制度不完善,宿舍文化建设不健全

1.高校的宿舍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的自觉性较差。一些高校的宿舍管理制度不完善,并未对宿舍的纪律、内务、卫生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一些宿舍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大学生在宿舍的举止较差。在本次调查中,在清洁问题上,有12.5%的学生“自己负责自己的活动区域 ”,有18%的学生“看到脏才动手”,6.1%的学生对于清洁问题“置之不理或上级检查前才清理”。没有规章制度予以约束,而“90后”大学生的家庭条件优越,很少参与家庭劳动,对于宿舍的卫生清洁问题自觉性较差,往往只是遇到检查或文明宿舍的评比活动时,才会予以清理,而忽视对“家”的热爱与维护。

2.宿舍文化建设不到位,文化的隐形育人效果不明显。很多宿舍的文化建设不到位,宿舍文化建设没有起到应有的隐形育人效果,12.9%的宿舍文化属于“孤立冷淡型”,7.1%的宿舍文化属于“冲突敌对型”。专职辅导员在日常走访宿舍的过程中,发现低年级学生也只是在宿舍评比活动中才积极美化宿舍,约束个人的行为,而高年级学生往往不参与评比活动,对宿舍文化建设不热心。一个宿舍没有统一的文化特征,我行我素,缺乏向心力,影响团结,更限制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欠佳,个性张扬,团结意识较差

1.大学生生活习性存在差异,小团体思想,容易引发宿舍矛盾。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缺乏对方意识,而且他们在择友的过程中产生了极端的排斥与厌恶,形成分帮结派,小团体意识,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宿舍出现矛盾。调查显示,最影响舍友关系的因素,30.9%的大学生选择“个人卫生习惯差”,39.6%的大学生选择“作息不规律 ”,20.7 %的大学生认为“不愿承担寝室义务”,11.5%的大学生认为“不参加寝室集体活动”。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生活阅历及生活中的琐事,都可能使大家的休息时间不一致,当影响了其他人休息时,意识到或经提醒后,5%的学生选择“依然如故,我也有苦衷”,8.4%的大学生选择“觉得室友娇气 ”。此外,24.7%的宿舍存在拉帮结派情况,在宿舍内部搞小团体,导致宿舍关系紧张、不和谐。

2.低年级沉溺于虚拟世界,忽略现实交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拓展了生活空间,拉近了生活间距,将现实中的人带入了虚拟世界,部分大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而在现实世界中,大学生偶尔与舍友交流。调查显示,7.8%的大学生很少跟舍友聊天交,17.6%的大学生偶尔跟舍友聊天。低年级的同学,在宿舍时,女生往往通过QQ、微信、微博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交流,而男生进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玩游戏,而忽略了现实交往。电脑对于女生来说是电视机,对于男生来说是游戏机。此外,高年级的同学,尤其是大四的学生,由于就业压力大,忙于考研、找工作,无暇顾及与舍友交往,使得舍友关系变得冷淡。

3.解决矛盾方法欠佳,使得关系紧张。同在一个屋檐下,舍友之间出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面对矛盾如果能妥善解决,并不会影响舍友关系,若不能妥善解决,只能引起纷争,发生冲突。在本次调研中,当与舍友发生了冲突,21.4%的学生选择“使用QQ等网络媒介进行宣泄”的方式解决,30%的学生通过“向朋友倾诉”的方式解决。大学生相聚在同一宿舍,相处四年,要加强沟通交流,才能妥善解决彼此的矛盾,而不是对外宣泄予以逃避问题,这样势必会影响彼此的感情。此外,大学生有自己的择友观,但整个宿舍不可能每个人都是自己喜欢的类型,面对不喜欢的舍友,14.8%的学生选择“冷漠待之”,9.3%的学生选择“吵架及到处说其坏话”。

三、促进广西高校学生舍友关系和谐的路径

和谐舍友关系的构建,需要高校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高校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加强教育与引导,促进宿舍文化的建设。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协调舍友关系,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踊跃参与宿舍集体活动。

(一)高校应加强教育与引导

1.增设相关课程,加强教育与引导。各高校应从入学教育开始,转变角色定位,引导大学生重视舍友关系,将增设人际交往或社交礼仪为全校公共必修课,注重讲授人际交往的技巧,要结合大学生身边的案例,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育学生重视舍友交际。也可开设实践教育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社交处理方式与技巧。例如,发生矛盾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并能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将矛盾化解。如果矛盾不能妥善解决,可寻找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帮助,及时解决纠纷,挽回友情。

2.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构建温暖和谐的“加油站”。“努力使校园真正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文化的建设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和谐的宿舍文化能引导和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规范自身行为,使学生具有团队意识,促进宿舍和谐。高校可定期开展宿舍文明评比、宿舍风采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调动全宿舍学生的积极性,建设温暖和谐的“加油站”,增加学生交流与合作,增进友情。通过隐形的育人教育,使学生逐渐地由被动转为主动,加强舍友合作,增进交流,加强融合,促进舍友关系升温。

3.借助网络平台,加大虚拟世界的舍友关系教育力度。“接触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的媒体生活常态,网络也已成为目前最受大学生青睐的传播媒体”。大学生群体作为虚拟世界的主力军,将大量课余时间应用在虚拟交往中,沉迷于网络世界中,而忽略现实交往。针对这一现象,高校要借助易班、微博、微课等网络平台,开展舍友交往教育、播放视频、最佳舍友评比等方式,以强制性的方式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学时,提交作业,并要求在现实宿舍中予以兑现。

4.完善宿舍管理制度,约束个人行为。高校应不断完善宿舍管理制度,将宿舍卫生清洁、晚归晚睡、文明举止等列入管理制度中,各宿舍应在遵循校级宿舍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本宿舍的具体管理条例。高校应将学生在宿舍的表现纳入综合素质测评、评优等体系中,从制度上约束学生的个人行为,使其能够服从集体,适应集体生活,减少矛盾纠纷,促进宿舍和谐。例如,针对学生由于生活习性的问题而出现作息不规律现象进而导致宿舍矛盾的问题,学校可以统一作息时间,并通过学生骨干予以监督,要求学生严格地执行作息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减少纠纷。完善宿舍管理制度,约束个人行为,进而端正个人态度,共同维护自己的家园,热爱自己的家人。

(二)大学生应加强道德修养,重视宿舍友情

1.大学生应积极改变自身不良生活习性,主动接纳舍友。作为舍友,都是来自五湖四海,风俗习惯、家庭环境及成长背景均有所不同。有些学生是独生子,家庭环境比较优越,个性张扬,生活不规律,没有集体意识,我行我素;有些学生是贫困生,家庭环境较差,自我封闭,自卑,处处提防,不愿意打开心扉;有些学生小团体意识强;等等。调研显示,13.9%的大学生在上大学前没有住过集体宿舍,没有过集体生活的感受。这就要求大学生自觉改变生活中的不良习性,不晚归、不晚休,主动接纳舍友,勤内务,强自律,严格要求自我,自觉遵守宿舍规定,积极成为受欢迎之人。

2.强化自身道德修养,积极主动与舍友交往。强化自身道德修养是增强舍友关系的前提。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舍友,要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热心,学会换位思考。出现分歧与矛盾时,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要理解舍友的想法,要包容别人的缺点,不能斤斤计较。宿舍是温暖的小家庭,舍友之间亲如家人,遇到困难,要主动帮助对方,不能冷眼旁观,如果不能在物质上给予帮助,可在精神上给予支持,互帮互助,和谐相处,共同营建美好的家园。

3.处理好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积极组织及踊跃参与宿舍集体活动。大学生要处理好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尤其是在宿舍时,能够重视现实中的舍友,而不是将大量时间用在网聊、网络电视、网络游戏、微信、微博等虚拟世界中,将宿舍当作自己的家,认真经营,心系舍友,主动关心舍友,尤其是要关心关注经济贫困、精神贫困、学业困难、临时困难等特殊舍友。作为宿舍长,要定期不定期积极组织宿舍集体活动,增强宿舍的凝聚力。其他同学,要积极响应舍长号召,踊跃参与宿舍集体活动,熟悉每位舍友,建立良好的舍友关系,和谐相处,共同进步,互助成才。

总之,大学生舍友关系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与大学生共同努力,建造和谐的舍友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何饶依.90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3

[2]杜红芳.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4)

[3]朱建婷.大学生传媒选择现状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4)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辅导员专项基金项目(2013MSZ017)

篇2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 以人为本 育人 公寓管理

学生公寓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是宿舍管理的核心所在。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家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学生构成了公寓的人文环境,是学生情感和思想比较自然、真实流露的地方。可以说,大学生宿舍是一个各种社会思潮、思想、信息的交汇处。

坚持实施公寓人性化管理,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尊重学生、依靠学生、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是进行学生公寓有效管理的根本内容。[1]

一、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特点

1.存在重硬件改善、轻软件提高的“重建轻管”现象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在校生规模急剧扩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需求不断提高,高校宿舍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硬件设施日趋完善。相对而言,作为软件方面的管理工作比较落后,再加上管理体制不顺,力量薄弱,传统观念等诸因素影响,管理与建设脱节比较严重。

2.学生行为差异性突出

近几年来,高校的在校生规模急剧扩大,使各种思想层次、知识水平层次和学习目标层次的学生集聚校园。一方面他们成长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信息时代,思想多元化,兴趣爱好广泛,生理成熟较早;另一方面,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吃苦耐劳精神较欠缺,处理问题很大的依赖性;另外由于家庭物质条件等的差异,也会引起学生在心理上的反差,宿舍则成了学生渲泻情感和发泄不满的重要场所。[2]

3.公寓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出现公寓管理工作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脱节现象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向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对原有的校内学生宿舍均采用了新的管理模式,同时也加大了对学生宿舍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学生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观。但与此同时,高校的学生宿舍管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学生公寓管理部门无法承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公寓的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公寓管理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脱节的现象。[3]

4.宿舍成为学生上网主要阵地,管理难度增大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公寓内网络设施不断完善,宿舍成为学生上网的主要阵地。但是,宿舍上网在便利学生的同时,一些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如:宿舍成员集体打游戏、各别学生深夜上网、通宵打网络游戏,白天睡懒觉等。不仅对自己不利,更严重的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净化宿舍网络文明,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文明行为成为了宿舍管理的重点和难点。[4]

二、实施公寓人性化管理,发挥公寓育人功能的具体策略

1. 坚持“以学生为本”服务理念,提升公寓人性化管理的氛围

公寓是学生走出家门的“第二个家”,学生公寓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形成。这就要求公寓管理人员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于细微之处体现真情,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在实际工作中,突出以学生为本,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寻求其理解与支持。开展一些诸如管理人员与学生“心连心”的交流活动,促进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定期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使问题得到合理化解决。

2.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

高校辅导员和公寓管理员,构成了学生公寓管理的主要责任者。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与管理,是做好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在辅导员方面,要求他们进住公寓,利用公寓这块阵地,扎实有效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通过与学生在宿舍交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惑,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面对网络迅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对辅导员的要求不仅局限在业务知识方面,而且更要懂得网络技术,善于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提高管理水平。

在公寓管理人员方面,一要挑选文化层次高、责任心强的管理员充实到管理队伍里来。二要加强培训,提高公寓管理员的素质。

3.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学生不仅是公寓管理的对象,更是公寓管理的主体。学生公寓管理机构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大学生的需求,吸收部分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学生宿舍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宿管会”作为学生在公寓区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学生自治组织,在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负责公寓内的安全、卫生检查,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在公寓内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5]

4. 重视宿舍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

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所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宿舍文化建设,使公寓真正成为学生温馨的家园、育人的课堂,为学生教育、管理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5.加强公寓管理制度建设,努力创建学生公寓管理新模式

用制度规范、约束人的行为,是强化管理的有效手段。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中提出,要建立健全学生住宿管理规定、学生公寓文明建设管理规定、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这是加强学生公寓管理的有效保证。

在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我们还应当以自身的良好表现和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示范,以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在公寓管理中树立起“用心服务,用情工作,用法管理”的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把公寓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好,真正发挥公寓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文件(教思政厅[2007]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

[2] 张敬东.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新思路[j].现代物业,2008(12):94-95

[3] 赵启波.关于高职学生公寓的管理的思考[j].现代科技,2009(3)

篇3

关键词: 高校假期学生公寓管理建议

一、简介目前高校假期的学生公寓管理制度

学生公寓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而且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文化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必要区域,是学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阵地,是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衡量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在校大学生对自己要求的提高,假期并不再完全被学生利用来回家休息调整了,相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利用整个或部分假期在学校继续学习或者在学校周边做一些兼职。因此,高校假期公寓的开放体系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去留。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公寓在假期对学生是开放的,然而并不是针对全体学生,一般只是对大三大四的同学开放。

二、高校学生公寓假期开放的优点

1.有利于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学习或者增长社会阅历。

学校的公寓相比较校外租住的房屋要安全很多,并且学生公寓还有专门的宿管老师负责,更能够让同学们住得安心。除此之外,学生公寓距离学校的一些生活学习场所非常近,例如食堂及图书馆,这样就给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让他们在比较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家中的诱惑较多,学生不能静心学习,而学校就不同,它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与同学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有一种无形的动力,督促着自己不能懈怠,要刻苦努力,与同学一同进步,不能落后。

2.体现学校人性化的一面。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学校能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并且给予一定的帮助,对学校自身的品牌建设是很有帮助的。“人性化”教育教学管理最基本的出发点就在于研究和把握群体中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排他性。这就需要管理者在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家庭环境、个性特征、对知识的需要程度及认知程度等,从而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宏观管理策略。将人性化这一观点融入学校管理理念中,可以增进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在细微之处体会到学校切实的关心。

三、公寓开放带来的问题

由于国家教育部近几年不断规范高校的收费行为,各高校不再收取假期住宿费,学生假期在学校住宿的成本降低;利用假期在学校勤工助学、复习考研及从事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多。他们有的是通过利用假期从事家教或寻求短期工作,赚取学费和生活费;有的是留校准备复习考研抑或参加一些考研辅导班;还有的是因为不愿意回家受父母约束,留校享受相对自由的生活,还能整天跟恋人在一起,等等。因此,留校原因呈现多样化。

1.生活规律不一致,使公寓管理变得复杂。

由于假期学校不上课,学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安排每天的活动,所以在作息时间上很难达到一致,打乱了正常上课时的生活规律,学生起床、出寝、就餐、归寝等行为变得分散。每个人在假期的生活习惯也存在差异,有的喜欢起早,而有的则喜欢熬夜;有的整天都不在寝室,而有的则整天在寝室玩电脑游戏;绝大多数学生不吃早餐,晚上吃夜宵。打乱的生活节律,既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一定的影响,又使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2.校外就餐带来安全隐患。

假期在校生数目有限,学校食堂基本是选择性开放,而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每天出校参加各种勤工助学活动,在校就餐的同学少之又少。他们大多选择在校外就近用餐。吃饭地点不固定,使食品安全隐患增多,因吃了不洁食品,回宿舍生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3.违纪违规现象增多。

由于假期中校内管理人员较少,相较于平时在监管力度方面有很大的不足,导致在宿舍违章用火用电、吸烟、酗酒、留宿他人等违纪行为时有发生,给宿舍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有的学生因错过食堂的开饭时间或食堂菜饭口味不佳,在寝室内使用电饭锅或酒精炉煮饭做菜;有的在寝室内饮酒聚餐;还有的将外来人员领入宿舍。这些问题在假期宿舍管理中都屡见不鲜,而且由于学生在宿舍的时间不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不容易及时发现,很容易造成恶性安全事故。

4.假期外来人员增多易带来安全问题。

学生公寓假期的维修改造施工,也直接危及学生的安全。一般来讲,每逢假期,各宿舍都安排维修施工,特别是一些工程较大的项目,包括供水、供暖、网络系统的改造更新,内墙的粉刷,卫生间的改造,移动、电信、联通等电信营业商无线上网系统的改造升级,等等,这些都需花费很多管理方面的精力,宿管人员不仅要做好留校学生的管理,还要顾及施工人员的进出监管,稍有不慎,轻者发生学生现金、手机等贵重物品丢失事件,严重者可能发生学生受侵害案件。

四、关于改进公寓假期管理制度的相关建议

1.加强对留校学生的安全教育。

在学生入住之前对学生进行集体安全教育,要让他们明确寒暑假期间学生原则上应离校休假,经审批留校的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此外可通过对往年发生的一些案例的分析来让学生了解假期留校存在哪些安全问题,并教育学生增强防范意识。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进行一些遇警遇险的实况演习,让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际演练来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学会如何应对危险状况,实现自我保护。

2.发挥留校学生干部、党员作用,积极参与假期管理。

假期公寓的管理仅仅依靠宿管人员是远远不够的。一名宿管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处理公寓繁杂的事物时,无法面面俱到,必然会有一定的疏忽。可充分发挥留校学生干部、党员的作用,让他们来协助宿管人员。具体而言,可以根据批准留校的学生名单,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包楼层、包寝室,建立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责任区,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耳目参谋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发现和反馈学生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更有效地做好假期学生的管理工作。

3.加强对公寓的管理。

(1)借鉴小区物业管理的模式。

小区物业管理制度与高校公寓管理制度就其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而言,有很多相同或相近的地方,而目前,小区物业管理制度相较于高校公寓管理制度更为系统化、规范化,因此我们可以在一些方面借鉴小区物业的管理经验。

①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与服务。只有制度建设和执行得好,学生公寓的物业管理和育人工作才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项管理制度应及时公开,严格遵守。还要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参与民主管理监督的权力。《学生公寓管理办法》是规范学生公寓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住宿协议书》的签订,则要体现学生公寓管理部门和住宿学生权利的对等性。在制度执行方面,各级管理人员应熟悉各项规章制度,对公寓管理人员和学生要进行制度培训,用制度来规范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和学生的行为。

②加强科技创安,确保学生公寓的安全。为保证住宿学生的安全,学生公寓管理部门要加大投入,确保学生公寓科技创安工作的开展。如安装门禁系统,统一由保安24小时值班,自行车统一存放,在适宜的地点安装监控系统,等等。

(2)对假期住宿学生要尽量集中管理,严格执行出入证制度。

假期时,根据留校学生的男女生数量,分别将学生集中安排在某一宿舍,这是各校假期宿舍管理的普遍做法。在假期住宿安排上,要尽量将相同院系的学生安排在一起,由原来宿舍根据批准名单办理假期住宿证,住宿证要写明院系、班级、姓名和原宿舍房间号,贴上照片并盖章,再由假期安排宿舍楼长查验,填写新房间号和床位。住宿证要与学生证共同使用,防止学生冒名顶替和转借住宿证;假期安排留校学生的宿舍门卫要严格管理,认真核对每名出入学生的住宿证,防止外来人员混入。

4.更进一步做好学校后勤的管理服务工作,让留校学生满意。

假期尽管学校放假,但必须根据学生留校人数的多少,合理地安排相关后勤服务工作,包括食堂的用餐,开水的供应,学生文体活动及娱乐场所的开放,学生公寓用水用电保证,等等;还包括宿舍值班人员的配备,宿舍卫生的及时清扫,以及宿舍区的安全巡逻,等等,让学生满意。

五、结语

高校假期公寓的开放,一方面让学生的假期学习和工作更加便捷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对同学们利用暑假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的鼓励。但同时假期公寓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将其不足之处通过以上方式加以弥补,再加以规范化,定能较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宗敏.“人性化”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校长阅刊,2007,(4).

[2]刘志峰.学生公窝管理的几点想法.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

[3]刘国威.高度重视学生安全,做好学生公寓的假期管理.浙农林大后勤网,2011-03-11.

[4]宋汉卫.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与社会物业管理异同之我见[J].高校后勤研究,2007,(1).

篇4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宿舍管理 脱节 整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宿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两项重要内容,它们彼此联系,互相影响。认真研究两者的相互关系,合理有效地整合两项工作内容,可以提高大学生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应然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宿舍管理提供有效的思想先导。

宿舍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是引导和规范学生宿舍行为的重要途径,包括宿舍安全、卫生、纪律、人际关系、学风等方面的管理。由于学生宿舍是学生各种思想、习俗、性格、习惯等汇集地,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为宿舍管理提供有效的思想先导,为宿舍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在宿舍管理工作中,我们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日常生活状况,使学生充分了解宿舍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促进大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二)宿舍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优化的实施环境。

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应当具有的重要素质,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高校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整个教育环境之中。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将宿舍管理工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宿舍管理工作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优化的实施环境。宿舍是大学生最基本而又相对固定的“场所”。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这样一个空间,他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会几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且彼此间会相互影响。宿舍管理工作可以建立规范的学生宿舍制度,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化的实施环境。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脱节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为宿舍管理提供有效的思想先导,而宿舍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优化的实施环境,两者的应然联系于此可见一斑。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宿舍管理工作却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

(一)宿舍教育阵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

不论是在观念方面还是实践方面,宿舍这块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一定程度上都被冷落了。就观念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重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教育或针对学生个人进行单独教育,而没有将宿舍这个特殊的小集体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人们常认为宿舍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由后勤的宿舍管理人员去做。对现代教育思想的理解不够深刻,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就实践而言,学生工作教师即使有意识去宿舍做思想政治工作,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他们无法持续而入地开展此项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专注于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及相关的科学研究,所以就更难做到去宿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宿舍教育阵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宿舍育人功能的发挥,也不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效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在宿舍管理中淡化。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学生宿舍管理方式由学生工作部门管理改变为由后勤服务部门管理。虽然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宿舍硬件设施建设和管理效率,但是它在强化学校管理职能的同时却削弱了学校的教育职能。后勤管理部门开展宿舍管理工作时往往只重视宿舍安全、卫生和违章行为等方面的管理,使宿舍工作浮于表面,疏于教育。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在宿舍管理中被淡化了,宿舍管理的育人功能未得到正常发挥。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整合建议

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宿舍管理工作却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对两项工作进行整合,以提高大学生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制度改革――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整合开辟道路。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背景下,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有效整合,必须首先在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为两者的整合工作开辟道路。

具体而言,首先在学生宿舍管理制度方面要增加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将入到整个宿舍管理工作范畴之中,从制度上明确宿舍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为思政人员进入宿舍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其次,在学生工作管理制度方面,也应专门对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正式规定和明确要求,并将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独作为一个考查项目纳入学工教师工作考评和奖惩体系,提高学工教师对于宿舍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激励他们不断改进教育方式方法,自觉提高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二)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整合积聚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整合是一项需要多方面力量相互协调配合的系统工程。打造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有效整合积蓄力量。

在队伍建设方面,首先我们应该壮大学生工作队伍,不仅要确保有专门的学工教师负责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要吸引更多的人员加入到这个工作队伍中来。任课教师、班主任甚至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学生都是可以担任宿舍导师、宿舍辅导员。其次,应该加强对于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传授这方面工作的理论意义、特征、原则、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等,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再次,为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搭建工作交流平台。这里讲的交流平台,包括各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平台;他们与学校宿舍管理人员的沟通平台;他们与其他高校学校思政教育人员和宿舍管理人员的交流平台等。只有搭建广阔的交流平台,才能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广泛交流工作经验,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整合。

(三)手段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整合保质增效。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工作最终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不仅取决于相关制度的完善程度和专门工作人员的队伍状况,还取决于工作手段是否得当。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整合取得实效,我们需要积极创新工作手段。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手段创新。

第一,建立专门的师生互动网络平台,即通过互联网整合两项工作,运用同一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宿舍管理工作。这种工作方式适应网络时展潮流,深受学生欢迎,而且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第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宿舍管理人员进行合作,将包含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书刊、杂志等宣传片带进宿舍,借助纸质媒体间接地进行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带领学生走出宿舍,以宿舍为单位,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关于文明宿舍建设、思想政治学习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宿舍活动,这种方式能够拓展工作空间,寓教于乐,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整合。

参考文献:

篇5

今天,把各位校长、总务主任召集在这里,召开全市学校后勤工作会,就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总结经验与不足,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学校后勤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学校后勤工作,更好地为新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刚才两位校长做了很好的发言,局长对学校后勤工作做了很好的总结,会后还要对一中分校的后勤工作进行参观,希望各学校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的经验,认真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从整体上推进我市学校后勤工作健康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学校后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是保障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校工作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阵地。学校后勤建设、管理、服务质量的好坏,涉及到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影响到学校的总体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所以,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创建平安学校、构建和谐校园、实现服务育人,达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的高度来认识学校后勤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我们国家推进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更加关注民生、社会公平、均衡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知识经济来临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今天,人民群众更加重视教育,更加要求教育的公平,更加需求良好的教育资源。良好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就在于物质的丰富,在于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善,在于学校后勤工作的全面、科学和高效。

其次,以政府为教育投入法定主体,校长为学校法人代表的体制变化,也要求我们学校后勤工作在思想上、方法上、制度建设上来适应这种变化,特别是随着教育投入的加大、教学设施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学校后勤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也就显得愈发迫切。

三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城市一体化的发展,社会人口分布发生了新的变化。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的整合成为一种新的必然,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也随之成为时下重要的任务之一,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立强有力保障服务体系,确保学校安全和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学校后勤工作新的重要内容。依法执教、依法治校的全面推进。

面对新形势,我市学校后勤工作应当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新郑”这个主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服务宗旨和育人导向,努力改善学校后勤条件,加强规范管理,维护学校正常运转,为教育教学和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优质服务,为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二、突出重点,确保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学校后勤涉及师生衣、食、住、行、用、学等方方面面。学生食宿基本条件的改善、后勤物资采购、食堂饮食卫生、伙食营养及价格、校园安全保卫、学生公寓管理、绿化美化与保洁、设备设施管理与维修等,都是后勤工作的构成,面对繁杂的工作内容,学校的后勤部门、后勤工作者一定要明确职能和责任,要突出后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今后学校后勤工作的重点就是抓好五个方面的管理,建立五项制度,严把四大关口。即抓好学生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学生食堂伙食质量与成本核算管理、学生宿舍管理、校园绿化美化与养成教育管理、消费市场服务管理;建立后勤岗位责任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伙食质量与成本核算制度、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后勤物资采购制度;严格执行大宗粮油定点采购制度。严把餐饮食品卫生关、防火防盗安全关、物品采购质量关、成本核算监控关。

一是抓好学生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学生食堂是学生集体用餐的场所,是容易引发学校安全事故、特别是食物中毒事故的重要部位。近年来我市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高度重视,检查督导工作持续进行,但仍有少数学校存在着“四差”问题:学校领导的食品卫生意识差,学生食堂基本设施、设备差,食堂操作人员基本素质差,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落实差。食品卫生安全存在诸多隐患,令人担忧。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学校校长要从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要按照《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严格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通过建立和落实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食堂环境卫生关、饮具餐具消毒关、食品保管贮存关、食堂工作人员体检关,防止发生投毒事件,防止霉变、假劣食品流入学校食堂和商店小卖部,防止流行性病毒感染,有效消除食堂及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杜绝学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同时要抓好学生食堂伙食质量和成本核算管理。学校食堂是为师生生活服务的,要坚持“公益属性、服务至上、保本微利”的原则。伙食质量和价格是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是涉及到农民负担的大事,务必引起各学校的高度重视。

二是抓好学生宿舍(公寓)管理。学生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课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寄宿制学生学习、生活管理相对分离,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各学校要把学生宿舍管理作为后勤工作的一件大事抓好,建立健全学生宿舍各项管理制度。学生宿舍消防设施、安全通道、警示标志、门窗、锁具要齐全,用电用水、防火防盗等都要有章可循。要建立宿舍安全工作日查制度,发现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要建立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经常性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建立校长负责制,教师值班制,学生寝室长制和宿舍区封闭管理制等,把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通过开展示范性学生宿舍和文明学生寝室评选活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要不断完善学生宿舍的服务和管理。

三是要抓好校园绿化、美化、保洁和养成教育管理。校园是传播精神文明的窗口,抓好校园环境和学生的养成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抓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校园、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有利于促进校园文明风气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各地各校要将校园绿化、美化、保洁工作纳入学校建设和后勤管理工作的议事日程,科学规划,强化护养,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要积极创建“绿化示范学校”、“园林式学校”、“文明校园”等,促进学校绿化、美化和保洁工作。

四是抓好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工作。随着中小学校大量设施的配备,我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近两年各种图书、仪器、器材、桌柜、桌凳的更新、充实和实验室、体音美专业教室的投入使用,使得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强大的物质保障。管好、用好学校的固定资产,使其充分发挥效益,使其真正服务教育教学工作,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问题,每个学校都要完善有关物品的管理制度,确定具体的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广泛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尤其要发挥学校图书室、体音美器材和体音美专用教室的功能,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领导,努力开创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新局面

一是要加强领导。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牵涉面广,工作事务繁琐,市教体局和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领导,把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和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领导和服务职能,要确定一名局级领导和校级领导分管此项工作,教体局要有专门科室和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学校要有内设机构和人员专门负责,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后勤工作的指导、监督、管理职能。

各学校要加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人员素质高低,决定着我们的管理是否科学规范,决定着我们的服务是否优质、是否能让学生满意,决定着我们后勤工作是否能确保学校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我们要加强和坚持对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的培训,定期进行法律法规、规章规范、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安全、卫生等相关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是要规范管理。发展需要规范,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加强规范管理,才能健康发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一改过去行为不够规范的做法,加强后勤制度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的制定、修改、完善切合实情、易操作、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要对《学校财务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寝室管理制度》、《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门卫24小时值班制》等重点制度进行了反复的研究,使它们更加符合学校工作实际。在后勤管理上要落实校长负总责,后勤主任具体负责的管理体制。特别是校长的管理能够及时到位,各学校校长对后勤工作做到勤思考、勤观察、勤检查,能够时时知道各项工作的进展,谁在管理,落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管理指导到位。

篇6

【关键词】广西 高职院校 学生公寓安全隐患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18-02

学生公寓是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公寓的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公寓建设和管理的格局日趋多样化。伴随着学生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及各种电器设备进入宿舍的数量与日俱增,使学生公寓成为学校安全事故的易发地点,进而也成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考察广西高职学校学生公寓安全隐患现状,笔者随机抽取广西13所高职学校的师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其中国家示范学校和骨干院校4所,民办院校2所,其他公办院校6所,分布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贵港、百色、崇左等地,共发放教师调查问卷184份,学生调查问卷1005份。其中教师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3份(占99.5%)。从学校性质来看,156(85.2%)名被调查者是公办院校教师,27(14.8%)名被调查者为民办院校教师。学生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0%。从性别比例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男女生比例为55.9:44.1;从年级分布看,一年级学生占46.7%,二年级学生占43.8%,三年级学生占9.6%。

一、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公寓安全隐患现状

(一)消防安全隐患。在调查问卷中,有50%的学校没有“组织过公寓安全逃生演练”,有16.3%的学校组织过但流于形式。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安全逃生技巧训练,也从未组织过任何相关演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学生在宿舍使用的电器越来越多。虽然各高校对大功率电器明令禁止,但调查发现仍有18.1%的学生在宿舍使用过大功率电器。近几年因使用大功率电器引起的消防事件越来越多。在学生公寓突击检查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私拉乱接电源的现象,致使学生公寓的消防安全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在关于“对学校规定学生公寓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的看法”的调查中,不到一半(48.8%)的学生明确表示“应该禁止,用电不安全”;有24.7%的学生明确支持使用大功率电器,理由是“学生使用方便”;有10.4%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还有15%的学生反对使用大功率电器,理由是“节省用电”。这项调查表明学生对于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或是学校相关的教育不够。

学生对于“公寓内的消防设施放置的位置”,29%的学生表示“大概知道”;有5.3%的学生“不知道”。这项调查说明消防安全教育的力度有待加强。

(二)治安隐患。调查显示,有8.3%的学生没有“睡前或离开宿舍之前,锁好门窗”的意识,也没有养成这种行为习惯。此外,对于保管自己的贵重物品,有22.1%的学生“随身携带”,不相信宿舍的安全;有17.8%的学生选择“放在不明显的地方”;还有5.8%的学生“随意摆放,不会有问题”。而且,有20%的学生宿舍发生过失窃事件,而在处理失窃事件上,有10.5%的学生“自己调查”或压根不理睬,还有少数学生自己解决,这一调查表明还有少部分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并且在处理失窃等事件上的方法不得当。

由于现在大学生的个人观念较强,约50%的学生认为“宿舍矛盾会或可能上升到打架事件”。此外,对于“宿舍发生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方式,选择最多的是“离开宿舍”(占92.7%),其次是“自己劝架”(约占70%),再者是“报告学校保卫处”的占60%,“找管理员帮忙”和“报告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占50%左右。这项调查充分表明学生之间打架斗殴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因同学之间的一些琐事而大打出手,而大部分学生对待宿舍打架斗殴事件采取消极态度,从而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会触犯刑法,构成犯罪。

(三)卫生安全隐患。作为一个人群集中的地方,高校学生公寓的卫生安全同样重要。学生宿舍的卫生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在调查中,学生对宿舍的环境卫生问题不是很满意,也担心宿舍卫生会引发流行性疾病。调查显示,认为宿舍卫生“一般”的占56%,评价“好”的不到30%。由于独生子女学生的增多,大部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衣服很长时间都不洗,早晨起床后又不开窗通风,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在学生公寓很容易形成传染病。

学生宿舍的环境卫生不尽如人意,除学生本身的自觉性不高外,还与辅导员的检查监督力度不够有关。调查显示,要求辅导员每周到学生公寓检查宿舍安全、内务卫生、宿舍纪律至少一次的院校有56.1%,二次的有18.3%,三次的有20.6%,没有的为5.0%。

(四)学生公寓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调查显示,学生公寓制度建设基本健全的院校为51.1%,4.9%的院校不健全。26.3%的院校制定有宿舍管理制度,但不完善。43.8%的院校只能监控公寓门口进出人员,12.4%的院校没有安装监控设备。

关于院系领导和辅导员(班主任)到宿舍的调查,70%的学生表示辅导员(班主任)没有到位,约70%的学生表示院系领导“没有”或“偶尔”到宿舍看望学生。这一调查表明院系领导和教师尚需加强到宿舍看望、关心学生的生活。

在“学生公寓里哪一项保障措施最让您感到安全”的调查中,选择“摄像头”的学生最多,占36%;其次是“公寓管理员”和“消防设施”分别占22.1%和21.9%;学生最不信任的是“学校严格的出入制度”,只占16.8%。这项调查说明制度的执行力有待加强。

广西高职学校学生公寓管理人员以聘用为主(占62.0%),待遇较低(6.0%学生公寓聘用管理人员月收入与在职在编工勤岗位人员同等,29.9%的是1000元以下,56.0%的是1000~1500元,8.2%的是1500元以上),多数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人员的文化层次不高(大多数为高中文化程度的学校占10.9%,大多数为中专文化程度的学校占8.7%,大多数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学校占19.7%,而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都有的学校占60.7%),年龄结构以中老年占主要部分(53.8%的是40-50岁,6.5%的是50~60岁),由此导致学生对宿舍管理员的素质和服务理念、服务质量的评价偏低,不到20%的学生评价“好”,60%多学生评价“一般”。这项调查说明需要提高宿舍管理员的待遇,提高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服务理念及管理水平。

总体上看,广西高职学校学生公寓的安全现状仍存在各种安全隐患,需加强相关的教育与管理。

二、思考与建议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广西高职学校学生公寓的安全还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第一,学生的防范意识需加强。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逐年扩招,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为现在的大众教育,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90后”大学生大多从小生活条件优越,独立能力和生活能力较差,导致防范意识普遍较差,甚至没有,因此贵重物品丢失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第二,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新一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集体意识较差,为了贪图方便,乱拉电线电源,私用电饭锅和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等现象很普遍,有的甚至无视宿舍管理制度,私自留人住宿或是夜不归宿,还有的更是在外租房,完全脱离集体生活。因此。要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第三,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意识。学生是公寓的主人,其行为举止对公寓安全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公寓的能力,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如果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就能自如应对来自公寓内部和外部的隐患;如果学生拥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就会自觉抵制不良现象和不法侵害,最终达到保护公寓安全的目标。

篇7

简单地说,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以学校为主体,在社会以及家庭的配合下,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长期而反复的训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它既包括语言、思维习惯的培养,也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与训练。在越来越强调德育教育的今天,养成教育受到了较高的重视。笔者认为,通过对宿舍文化的正确引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养成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加强宿舍文化的建设很有必要。

二、宿舍文化养成教育功能分析

宿舍文化作为校园中一种特殊的群体文化,深刻地体现出学生群体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对每个学生的思想、行为都可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无可厚非,积极的宿舍文化是值得传承的,因为它具有养成教育的功能。具体来说,这种养成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价值导向功能

对学生群体而言,通过树立标竿可以传递宿舍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从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价值观起到导向作用。我们大多都有类似的经历,虽然宿舍是个小集体,但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共同生活与学习,终会形成一定的宿舍文化氛围。而这种氛围的形成必然引导者宿舍成员行为习惯的方向。

(二)思想教育功能

宿舍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这种思想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两方面来实现的,即宿舍物质文化和宿舍行为文化。一方面,通过宿舍附近宣传栏、黑板报等关于党的会议精神的宣传,能够时刻警醒和坚定学生的思想与信念。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宿舍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

(三)规范约束功能

宿舍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是通过宿舍制度的建立来实现的。我们知道,每个宿舍都制定了多种多样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对学生的日常作息、行为习惯等起到了规范与约束的积极作用,从而创设出一种良好的宿舍氛围,久而久之,这种制度就会得到多数学生的认同,使之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三、加快宿舍文化建设,发挥养成教育功能

(一)加强宿舍精神文明建设

宿舍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应当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宿舍文化活动,有效地将学生的养成教育与这些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朝着建设高层次精神文明宿舍文化的方向努力。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学生日常关心的热点问题,举办相关的教育讲座、知识辩论等,帮助他们了解个人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启发他们的成才欲。另外,还可以根据每个宿舍的兴趣爱好,举办发明类、绘画类、写作类等的各种展览会,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这些都可以间接地促进宿舍文化的建设。

(二)要发挥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作用

教育工作者在宿舍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起到很强的引导作用。首先,学校相关部门要立足长远,高瞻远瞩,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宿舍管理队伍,要求他们熟知宿管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对于宿舍的情况学生党、团组织应当最有发言权,引导他们在宿舍开展有利于宿舍文化建设的活动,学生最容易接受;最后,要发挥好校园文化骨干分子的作用,这部分人通常是宿舍文化活动的中心人物,在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声望,通过他们来强化行为习惯的榜样作用,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结束语

篇8

一、文化及宿舍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不少学者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英国知名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和习惯[1]。在我国《现代汉语辞海》中则把“文化”概念界定为:文化原指文法教化,后指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等[2]。但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综合多方面的观点,大家普遍认为,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高职院校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环境中,由高职院校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活动中形成的,以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为核心,体现学校特色、文化制度、精神形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一种特定的群体文化。

2007年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指出:继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学生宿舍和公寓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以按班级调整学生住宿为契机,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要充分发挥现有学生工作体系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宿舍和公寓为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3]。2010年7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4]。

二、高职院校学生现状与成因剖析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的生源状况每况愈下,一是招生形式多,除从普通高考生中录取外,还有技能高考渠道、单招录取渠道。2014年湖北省高职高专招生时的投档分数线仅为180分。2016年地市州高职高专招生投档分数线仅为150分。这个现象至少反映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要么缺少相应的学习方法,要么缺乏学习动力,要么没有一个比较端正的学习态度,要么根本不适应课堂学习。从高职高专这几年的在校生实际表现来看,部分同学信仰缺失,职业意识模糊,职业理想淡薄,职业态度消沉,职业礼仪失范,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意识不强烈,学习动力不足。自律意识差,有的整天沉迷于电脑游戏,不思进取;有的一进课堂就打瞌睡,整天浑浑噩噩。究其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校教育的缺失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因素。

认真反思这些现象,其实这些学生都是功利化教育的“受伤”者或“受害”者。多年来,很多教育工作者虽然也认识到了当下评价“好学生”的标准不够全面,不够科学,但在实际工作中又不得不秉持这一标准。在应试教育过程中,从小学到中学,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班上不仅受不到老师的关注,而且渐渐就被老师忽略了,任其“自由成长”。据对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服务学院2011级和2012级300名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只有37.5%的学生在上初中以前被老师关注过,29.5%的学生上高中时被老师关注过,10.5%的学生从未被老师关注过。还有一名同学自己讲,他在高中三年,只在校上过一年课,其余两年均由自己随意支配,根本不进教室。可见,学校教育的缺失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因素。

2.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因素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有的从小就远离外出打工的父母,有些学生长期随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老人往往仅能照顾其生活,无法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使这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上述调查中,有60.7%的学生来自农村,21%的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16.6%的学生上学目的不明确,喜欢学习的学生只有15.5%,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占13.7%,无所谓的占70.8%。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因素。

3.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发生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斑驳陆离的社会现象和人们多元化的价值观对这些学生的成长发生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同时,在高职院校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为了将来能够及时找到一份工作,往往只注重显性素养的培养,而忽视了隐形素养的培养。他们往往只注重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各种技能证书等,却忽视了职业意识的培养、职业道德的修炼和职业精神的塑造等等,以至于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全面加强学生教育管理,而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是深化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措施。据调查,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除在教室上课时间外,其它绝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宿舍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宅男”、“宅女”现象。宿舍里又是学生最自由、最活跃、思想暴露最充分的地方,搞好宿舍文化建设对于学生优良行为习惯的养成,价值观的形成和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要求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功能

宿舍文化的功能很多,但归纳起来,我认为可分为四个方面:即引领功能、陶冶功能、凝聚功能和传承功能。

宿舍文化的引领功能就是通过宿舍文化的建设,让学生们从内心里真正明白高职院校对学生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明白人,自觉地把自己作为宿舍里的一员,自觉地融入到宿舍大家庭中去,按照学校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自己的“三观”。引领功能发挥一个导向作用,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引领功能的发挥,要通过建立优良的宿舍环境和氛围,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培养一批学生骨干分子,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去落实。引领作用发挥地好,就容易激发出学生的正能量,容易形成凝聚力,在学生宿舍管理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宿舍文化的陶冶功能,是通过宿舍文化营造一种环境和氛围,使这种环境和氛围在同学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所有的同学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自觉地受到教育。这种环境的构成应包括优美的物质环境,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谐的人文氛围,共同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舆论氛围。陶冶功能主要通过长期的感化、教化去实现。通过感化、教化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养成健全的人格,形成规范意识,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让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提升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能力。

宿舍文化的凝聚功能,就是通过宿舍文化的熏陶把不同地域、不同风俗、不同性格、不同专业和不同价值观的同学凝聚在一起,促进蓬勃向上团队和集体的形成。这里的凝聚包括每一个寝室内部的凝聚,每一个班级内部的凝聚,每一个专业之间的凝聚及每一个年级之间的凝聚等。美国学者凯兹・卡恩认为, 在社会系统中, 将个体凝聚起来的主要是一种心理力量, 而非生物的力量。社会系统的基础, 是人类的态度、知觉、信念、动机、习惯及期望等[5]。宿舍文化就是要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沟通宿舍中学生的思想, 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包容,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宿舍学生在统一的规范要求下, 产生对宿舍规范的“认同感”。同时, 在宿舍优良环境和氛围的陶冶中, 使广大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 产生对学校的“自豪感”和 “归属感”,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对学校强烈的向心力。

宿舍文化的传承功能,是指通过宿舍的优良环境和氛围,规范的管理制度,学生的言行把优良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形成各个高职院校鲜明的宿舍文化特色。这种传承不是一个简单的继承,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宿舍文化的传承,既要注重物质方面的鞒校更要注重精神方面的传承,如优美的环境的一贯保持,规范制度的继承,优秀人物故事的积累等等。通过宿舍文化的传承,使宿舍文化内容不断厚重,教育功能更加强化,影响面更加宽广,认可度更高,也使特色更加鲜明。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和宿舍文化的特性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深化学生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才能落实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从而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泰勒著.原始文化.蔡江浓编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车方瀛,车群.现代汉语辞海.吉林: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1261.

[3]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zwgk/,2007-06-19.

篇9

关键词:高校;管理;班级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一、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大一上学期由一名辅导员担任班主任,该辅导员同时担任年级其他5个班的班主任。

2、上课情况:除实验课、英语、计算机以外,课程安排都是大班教学,该班开始有学生旷课。

3、班干部:该班共设8个班委职务,包括: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宣传委员、女生委员、文体委员、生活委员、心理委员,分别由8名同学担任上述职务,班干部是由个人自荐、竞选演讲和民主选举相结合的方式产生。

二、班级管理分析

通过对该班级基本情况的分析,学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总体上呈现健康、良好的面貌,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班风不正

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强大的感染力,不仅能约束班级成员的行为,还能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促进班级亲切、和睦和互助的关系形成。在个案中,该班班风不正,纪律比较涣散,部分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课,甚至有个别学生有早退和旷课现象;学习氛围不浓厚,学生课余时间多用于上网、娱乐等活动,但是该班同学表示有强烈上进的愿望。

(二)缺乏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一方面能调节集体和个人的行为,保证共同活动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也能维护个人在班级中的权益,使个人获得发展。该班虽然在开学初制定了班级的学习和活动的管理制度,但是班级大多数同学认为这些制度只是主要学生干部制定的,没有征求班级同学意见,并未体现班级民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形同虚设。

(三)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学生干部是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是沟通老师和学生的重要桥梁。据同学反映,该班部分班干部功利思想严重,言行不一,不注重工作方法,在工作面前说得多,做的少,在同学面前摆架子,合作意识淡薄。第一学期组织的两次班级活动的失败充分说明了这些问题,同时,也让班上同学对本届学生干部很失望。

三、班级管理具体的改进措施

针对该班的实际情况,笔者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干预和辅导:

(一)制定班级目标和规章制度,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经过和部分学生谈心了解,该班学生学习愿望比较强烈,笔者认为狠抓学风,积极构建学习型班级是该班的班级目标。通过个人自主学习和团队共同学习,努力实现共同目标,以实现个体能力的不断提升,为班级创造良好的氛围。在此目标指引下,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约束班级成员行为是关键。根据该班的实际情况,班委集体讨论并拟定了《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班级晨读计划》、《班级“一帮一”互助计划》、《阳光宿舍公约》等制度的讨论稿,在班会上民主表决。在班会上,同学们一致认为构建学习型班级符合班级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表示赞同。关于班级的相关的规章制度,同学们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在第二次班会上全票通过,并集体宣誓服从班级规章制度。通过班级目标和规章制度的制定,该班同学还设计了班服,确立了《相亲相爱一家人》作为班歌,“我们在一起”作为班级口号。

(二)开展学生干部系列培训,提高班干部的综合素质

班集体的有效管理、先进班集体的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离不开一支综合素质好、团队协作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不仅是辅导员处理学生事务的得力助手,更是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个案中,该班学生干部相对其他班级,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班委成员是在自我推荐、竞选演讲和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大一第二学期不宜更换学生干部。开展系列培训,提高班干部的综合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笔者针对该班开展了关于学生干部基本素质的培养、工作方法、公文写作、档案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同时开展了班干部的工作汇报活动,要求班干部轮流汇报班级工作情况和班级基本情况,每周一次,每次至少15分钟。通过汇报工作,既锻炼了学生干部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让辅导员也了解到最新班级动态。

(三)举行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活动是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是组织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在班级活动中,辅导员能更全面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学生也能在活动中寻找快乐,获取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在笔者的指导下,该班顺利组织开展了“雷锋月”的系列活动、年级专业基础知识大赛等活动。在活动中,除了要注重活动的目标的实现以外,还要注重班级成员的团结协作和挖掘个人的潜力。

(四)关爱学生,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辅导员要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在爱学生、严管理上下功夫,对学生不仅要严格管理和要求,更要关心、理解和支持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引路人。在实际工作中,笔者通过走访学生宿舍、和学生一起去图书馆学习、开展谈心活动、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等方式拉近和学生的距离;通过QQ群、飞信、心语信箱等途径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倾听学生的声音,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生活中的困难。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笔者和班级同学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关于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要构建一个和谐向上的班集体,使班级健康良好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前提

学生观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对学生的全面认识与客观评价的总和。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工作者要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观察大学生,认识到大学生问题的发展性和特殊性,客观评价当代大学生,其实大学生一代又一代的特点,他们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独立性强,个性突出,承受压力,适应性强。树立科学的学生观,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充分信任学生,对他们积极培养,热情关爱。

(二)抓好党、团组织和班委会建设是关键

在班级建设中,要处理好班委会和党支部团支部工作的关系。以党支部工作为核心,发挥党支部领导作用,认真抓好党员的培养、发展和管理工作,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引导,激发班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学生的组织素养和理论水平;以团支部工作为抓手,突出团支部服务和育人功能,开展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为班级学生提供才艺展示平台;以班委会工作为基础,提升班级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加强学风、文明宿舍建设等工作,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做好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工作,为班级学生提供健康成长成才的和谐环境。

(三)抓好阶段性的中心工作是重点

做好班级管理,需要有大局的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这样,就能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混乱局面。从大学四年整体来看,应努力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毕业前教育工作、社会实践工作、年度综合测评与评优评先工作、配合学校开展的中心工作、自主开展的中心工作等。

总之,高校班级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不断探索总结,这样才能顺应时展,打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和谐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篇10

【2017新学期学校安全工作计划一】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它的责任重于泰山,必须长抓不懈,时时警钟长鸣。本学期的安全工作,仍以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为主旨,以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为目标。

一、 目标要求:

本学期学校安全工作的目标要求是:认真贯彻省、市、和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有关文件,努力杜绝一切因学校工作失误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消除学校的安全隐患,使教师有一个安全祥和的工作环境,学生有一个安全文明的学习环境。

二、 工作要点:

1.教育教学安全:

⑴各科任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变化,加强心理辅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⑵由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各班都要周密考虑,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管理。各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来,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⑶加强对各班各室的用电管理,不准私拉电线,乱接开关,学生宿舍不得使用明火,师生宿舍均不得使用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⑷体育课及其它室外游戏,教师应全程监督学生的活动。活动量较大的要向学生讲清要求,问清学生能否参加,不得勉强。

2.交通安全:

⑴各班主任应把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作为每天晨会的必讲内容,在假期要教育步行、骑车的同学靠右行、靠边行。

⑵配合藁城市交警中队做好对学生放假前接送车的管理工作,要求离校500米范围内的学生步行上学,确需乘车的学生要加强等车及坐车时的安全教育。、

⑶值周教师要加强责任心,等学生全部离校后方可回家。

⑷各班要坚持排队放学制度,切实执行学校按时清校的规定。

⑸严禁学生骑车上学。

⑹加强门卫的工作责任,校门口不得乱停车辆,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校园,外来人员进校要办理登记手续。

3.饮食饮水卫生:

⑴按卫生部门的规定办好食堂,做到证照齐全。制定好各项卫生制度,严格按程序操作。食堂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⑵各种食品必须从正规渠道进货,严禁购买不洁、变质食品。

⑶切实做好食堂、宿舍的卫生保洁工作,除灭四害,创建文明食堂。⑷教育学生饮水时要防止烫伤。

4.校产校舍安全:

⑴定期组织校舍安全检查,一学期不少于两次,特殊天气随时检查,发现险情及时汇报排除。

⑵每个教师都应确立主人翁的思想,保持高度警惕,关心校产校舍及其它设施安全,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总务处。

⑶加强保卫工作,防盗防火。

5.教学设施安全:

⑴电器、教具使用前要进行安全检查,如有故障要及时排除。按规定接插线,插线前应检查电线绝缘皮是否完好,禁止乱拉电线。

⑵体育器械在使用前体育教师或活动课辅导教师要先认真检查一遍,确定完好后方可组织学生使用,使用时教师不得离开现场,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加强保护,防范事故的发生。

⑶加强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上下楼梯靠右轻走,严禁在楼道、走廊里奔跑追逐。

⑷加强对实验室、电脑房等特殊场所的管理,按规定操作。

⑸完善防火设施,加强操作培训,设置警示标志。

【2017新学期学校安全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围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目标,全面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深入贯彻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安全常规管理,建立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为广大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努力保障我校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队伍,完善工作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障水平;开展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校园稳定、确保师生安宁。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

1、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总结xx年学校安全工作,部署xx年安全工作任务。

2、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各学校按规定成立领导组织,健全管理机构,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学校安全工作队伍,逐步形成学校、班级、家长和社区齐抓共管的网络,通过完善管理网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全面覆盖的安全管理监督体系。

3、落实安全责任制。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中心学校、各中小学、班级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制。

4、及时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落实上级会议、文件精神,部署工作任务。

(二)加强安全工作制度建设

1、制定《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对学校安全工作提出全面要求。制定并明确《学校各类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按照一岗双责,明确安全工作职责。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各学校根据工作实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门卫制度,值班巡逻和领导带班制度,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住宿生安全管理制度,校内外大型活动审批制度,低年级学生、幼儿上下学接送交接制度,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制度,托幼机构与小学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日常安全工作记录制度,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安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事故责任追究制等,以制度促管理,以制度促规范,建立起学校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3、加强档案资料管理。对安全工作文件、计划总结、安全检查、隐患整改、月报通报及其他日常安全工作等及时归类建档,作为安全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等工作的依据。

4、完善安全报告制度。学校发生学生伤亡事故或群体性事件后,要在组织抢救和做好化解工作的同时,立即向中心学校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不报。

5、建立安全通报制度。对不重视安全工作,玩忽职守,影响学生健康甚至酿成安全责任事故的,将严肃查处,并对查处情况及时通报。

(三)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1、开足并上好安全教育课。认真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任课教师,开足上好安全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