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9: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实践

20世纪80年代教学设计传入我国,就以它优势,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挑战。从有关教学设计的理念中,可以概括出,教学设计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寻求解决方法,然后评价教学结果的过程。本文就依据历史新课标的要求,分析进行历史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具体的设计策略。

一、初中历史堂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以前历史教学设计的只是以知识目标为主,没有完全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大部分历史教学设计强调知识教学,忽视和冷落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这与新课程改革中重视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目标相背离。因此,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来进行教学设计是成为共识。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除了要依据历史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外,还要依据历史教科书和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案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目标的设计:

本课共有两个重要问题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为此我设计了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条件),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基本史实,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行为),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目标)。

(二)教学策略的设计

具体的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应包含教学顺序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案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贞观之治》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

按照本课的两个问题―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的先后顺序进行,然手播放电视剧《大明宫词》中一个和武则天有关的镜头,提出问题:镜头中这位女性是谁?在她称帝前,唐朝的政局是什么样的等。随后。结合上节的所讲的内容,对于“唐朝的建立”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学,先阅读课文,然后回答唐朝建立的情况。随后应到学生开始讨论,从唐太宗为人到贞观之治再到女皇武则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让学们自己总结这些问题的原因,对于他们不能得出的,只需加以补充即可。

(三)教学媒体的选择

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如在进行第7课的一个内容“光耀千古的诗坛”主要是介绍唐诗,而课本只提供李白、杜甫、白居易的相关图片和诗歌,教师传统的讲解比较抽象,介绍到李白的诗歌,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一方面展示四川地貌,一方面朗诵诗歌,学生通过视频和声音,就可以轻松地理解《蜀道难》的意境,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我们的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还要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案例〕第5课《“合同为一家”》的历史课堂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共包括: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影响、唐与吐蕃、回鹘等的民族关系。但是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笔者把第一个教学内容一一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影响调整到最后一个进行教学,因为通过具体史实再概括抽象到政策是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的。

(五)历史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从总体上来说,新授课教学过程设计一般包括这样几个环节:导入新课、呈现新的知识内容、设计板书、教学小结等。

1.导入新课的设计

导入新课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恰当的导入,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如: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的导入:如根据大家熟知的高考制度让同学们思考你知道在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这样的设计是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提出带有悬念问题,诱发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

2.教学内容的呈现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法主要有讲授和探究两种方法,讲授法是我们教师通常采取的一种方法,下面主要侧重对探究法的设计探讨。

3.设计板书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板书设计一定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学小结

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些小结方法:归纳法、发散法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笔者对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设计了发散法小结:今天我们一起重回隋唐,探寻了当时的日本、新罗和天竺与我国的友好交往,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唐朝时对外交往如此繁盛呢?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并将自己的答案进行了总结。

篇2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FPGA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7)24-0034-03

一、引言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电子技术类、通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目前我们对本科生开设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大多侧重在理论技术方面,注重理论推导而忽略具体实现技术的介绍。结果导致学生在学习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之后并不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識与实际的工程应用联系起来。如果将现有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与FPGA技术相结合,以已有的理论为基础,重点介绍数字信号处理实现平台和一些具体可用的实现算法,可促进教员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学员动手能力的加强和创新意识的养成[1-5]。

我校已设立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课程,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我们将FPGA引入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的实验教学中,精选和优化课程设计内容,使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更具科学性和实践性。以Xilinx公司提供的集成开发工具ISE软件和实验室自研的基于Spartan3系列的FPGA多功能实验箱,作为“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的软、硬件平台。在此平台上,学生最终能完成从基础实验、典型应用到综合设计的一系列教学实验。通过近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是《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其基本任务是着重提高学员在模/数转换、数/模转换、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分析与综合方面的实践技能和科学作风,培养学员综合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员根据所学数字信号处理知识独立设计完成基本任务,熟悉、掌握、熟练使用FPGA开发软件,掌握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采集与产生、数字滤波和频谱分析的基本原理,运用FPGA技术对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设计。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FPGA设计基础、FPGA典型应用案例、综合课程设计实验三大部分内容。

1.FPGA设计基础

第一部分FPGA设计基础介绍了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编程器件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电路表示方法,现代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一般设计流程;FPGA的典型应用场合;主流的FPGA芯片厂家(如Xilinx和Altera等)及其市面代表产品;硬件描述语言基础(VHDL和Verilog);Xilinx的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工具ISE软件,以及基于ISE的开发设计流程。

2.FPGA典型应用案例

选择合适的典型应用案例是做好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的关键所在。通过实际教学实践,使学生利用FPGA工具开发软件来掌握信号处理系统基本原理,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的设计方法。同时利用配套的仪器和设备,在FPGA多功能实验箱上完成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验证与调试。

本实验箱充分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想,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移植性。实验箱由底板、FPGA核心板、双路A/D模块、双路D/A模块、IO模块、面包括展板等组成。其中,FPGA核心板采用Xilinx公司的Spartan3系列FPGA芯片XC3S400-PQ208,门数容量为40万门;A/D模块搭载双通道65MHz高速12位ADC,满足高速高精度数据采集需求;D/A模块搭载双通道125MHz高速14位DAC,满足高速高精度波形输出需求;I/O模块板配备了丰富的I/O设备,其中有12个LED灯、4*4矩阵键盘、拨码开关、四位七段数码管、液晶模块(1602和12864)和蜂鸣器。

根据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在对多年教学实践分析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下列5个FPGA典型应用案例:①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②数字电压表设计;③数字频率计设计;④FIR滤波器设计;⑤简易数字频谱仪设计。这一部分内容是本门课程设计的重点,是在课堂上教师重点讲授的内容。首先对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在FPGA多功能实验箱上演示实验结果,再打开ISE实验例程进行程序讲解,最后安排学生自己实做练习,复现实验结果。

在以上典型应用案例中,不仅注重数字信号处理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强调知识的融汇贯通,重点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注重运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和数/模转换(D/A)的实现方法;数字电压表和数字频率计设计实验,注重运用模/数转换(A/D)和数字化测量幅度、频率的实现方法;FIR滤波器和简易数字频谱仪设计试验,注重运用FIR数字滤波和FFT进行实际信号频谱分析的实现方法。

3.综合课程设计实验

综合课程设计实验要求学生运用FPGA技术对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设计,完成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总结,以及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学习体会与收获、对FPGA开发设计经验总结、本次课程设计的认识与建议。

具体实施时,教师布置4个可选的综合设计实验:①数字储存示波器、②逻辑信号分析仪、③程控滤波器、④简易数字信号传输性能分析仪。学生可以任选其中一题作为综合课程设计实验题目,要求学生运用FPGA技术对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设计,并在FPGA多功能实验箱上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面是一组学生选择第3题(程控滤波器)进行综合课程设计的部分实验结果。其中设计了一个截止频率为10KHz高通滤波器,先用Matalbfdatool滤波器设计软件进行FIR线性滤波器的系数设计[6-7](如图1所示),然后导入到MATLAB工作空间进行相应的操作,并保存为FPGAIP核所需的.coe文件,再在ISE工程中将.coe文件导入到FIRIP核中,并编译下载至FPGA多功能实验箱上观察输出结果。截止频率10KHz高通滤波器输出结果(10KHz输入)如图2所示,截止频率10KHz高通滤波器输出结果(8KHz输入)如图3所示。

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选择

1.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教学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教学的基本模式是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部分精讲,伴以大量的自学、讨论和实践。在以启发式为基本方法的前提下,针对本课程的特点,采用了以下三種方法。一是对比分析法。不同FPGA在芯片结构、外围接口、程序开发以及功能上都有可比之处,通过对比教学,可以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果,让学员更好的理解所讲述的内容。二是系统分析法。一个完整的FPGA系统是一个完备的系统。在介绍各种不同系统结构的设计时,还必须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统一阐述,使学员明白为什么采用该型号芯片、为什么采用该软件结构等,从而更深入的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硬件实现的本质。三是典型分析法。FPGA系统多种多样,适当的选取几种典型的系统进行详细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员不但能熟练的掌握和分析各种FPGA系统,还能学会自己设计或构造具有特定意义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

2.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中一些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讲解清楚,某些规律学习者难以捕捉,同时有许多设计的概念需要通过实验验证来加以阐述,例如,在讲解滤波器设计过程时,虽然在理论上说明了设计过程的步骤和方法,但是,实际滤波的应用具体是怎样,需要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因此在教学中,可发挥多媒体的强大的辅助教学功能,使得抽象的或难以进行传统教学的内容能形象直观生动地再现出来,实现教学由难化易,由繁化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Matlab仿真和FPGA技术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可以使抽象的内容生动、直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半功倍;同时将视频、动画制作在课堂讲解中,利用动画与视频产生的动态效应,将深奥难懂的理论问题转换成直观、动态的视频或动画,这样不但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而且增加了知识的连贯性。对教师来说,能够通过动画与视频将知识点更好、更直观的表现出来,学生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抽象思维进行验证。

3.分组协作共同完成

具体实现来说,可以将学生分组(3~4人一组),每组重点准备一个可选的综合设计实验。教师引领学生对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剖析与本课程设计相关的内容。学生按照实验小组讨论方案设计、任务分解、搜集资料、项目制作、调试测试、撰写报告的一般项目研发过程进行综合性实验。整个综合性实验以一个项目研发的形式进行组织,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全组同学既要独立思考又要集体讨论,鼓励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方案。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增强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

4.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建立完善合理的考核制度无疑可以有效的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考核方式应该以考核学员能力为主要目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考核成绩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实际操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分。考核内容包括: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编程、调试和测试数据是否正确,设计指标是否完成,撰写报告是否格式规范和条理清楚等方面。按100分考核,最后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五、结束语

通过《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课程的学习,培养学员综合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解决模/数转换、数/模转换、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分析与综合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FPGA硬件实验平台,学生通过查阅参考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分组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最终完成设计课题,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逐渐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办法,为将来从事和逐步适应日新月异发展的系统科学提供一定的适应能力与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永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3):101-103. 

[2]罗倩.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中创新性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6(11):145-146. 

[3]刘翠响,王宝珠,王霞.信号处理综合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尝试[J].中国电力教育,2009,32(8):140-141. 

[4]朱金秀,张卓,朱昌平.《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27(5):96-97. 

[5]杨莉,施国勇.基于FPGA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4):77-78. 

[6]蒋小燕.《VHDL语言及FPGA设计》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验教学融合研究[J].软件导刊, 2015,14(7): 215-216. 

篇3

>>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探究 探究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 信息技术条件下“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浅谈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课程教学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网络交互教学 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方式的变革 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 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究 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数学“自主探究”模式探微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中学班主任工作探究 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初探 关于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语文自学指导设计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习方式变革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小组互动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生管理研究 信息技术条件下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资源库的教学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条件下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3-03-18.

[9]Charles M.Reigeluth and Robert J.Garfinkle,1992.Envisioning a New System of Educa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J].November,17-23.

[10]何风玲,邓小华.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5(6):70-71.

[11]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J].文学评论,2005(6):136-144.

篇4

(一)什么是课程教学设计

一个优质的课堂的前提应该是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将学习和教学的理论知识转换成课堂上的教学目标、难重点、教学流程、教学评价和反思等环节的具体计划上,进而创设出有效、高质的课堂。那么,一门学科的知识更应该有一个完善的课程教学设计思路。课程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是教学过程得以有序进行的保证,它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宗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可见,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环节很重要的一环,教学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而学科课程设计是否合理也直接决定着学生们的接受程度,因此,一定要注重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

(二)课程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第一,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三维教学目标位基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细致认真的观察学生情况,从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课程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对待。比如,同样学习双十二事件,初中和高中的侧重点就应该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统筹规划,从实处着笔。

第三,要仔细深入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重要知识体系,如在实际课堂上可以根据需要收集整合文字、图片等教学资源,通过教材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充分为实际教学服务。

第四,要让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有可操作性,要结合目前的教师课堂教学现状,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他们的优势,处理好课程内容,才能够及时弥补课程教学设计上的不足,进而形成独特的教学设计思路。

二、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研究

(一)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研究现状

近年来,历史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现今的历史课程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弊端,如课程目标过分的关注政治和思想教育方面,课程结构强调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知识偏陈旧,这样的课程设计使得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灌输教学现象明显,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学生正确历史观念的形成。

(二)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思路的研究

全国现行的历史教材有很多版本,但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教材,在新课标理念的影响下,进行教材课程设计时都不只是想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现就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做如下分析:

1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目标很明确

课程目标的制定方式可以很多样,但必须有利于目标的实现。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课堂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说明虽然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结构不同,但在课程理念上却是和谐统一的。

2.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内容标准可操作性强

在展现课程内容的同时,也体现了课程目标的相关情况,因此课程设计的“内容标准”是“课程目标”的直接体现。例如,初中历史课程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几个部分,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学习重点,并在每个部分之前用引言的形式简要介绍该部分历史的总体学习内容和目标。这也就配合了课程目标中关于“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相关设计。并且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使历史学科内容标准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现实。但这样的设计思路也相应的产生一些不足之处,划分版块学习就很容易割裂历史,学生难以做到完整把握历史的发展线索。例如,中国古代史中第三章的主题是“统一国家的建立”,主要是讲述汉武帝大一统的史事内容,第四章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主要是讲述三国鼎立形成的相关史事。而对其中经历的东汉时的史事却没有表述,这样会使学生认为西汉之后便是三国鼎立,所以应该增加一些内容上的连续性,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这样的设计,也会让学生因为主题过大,而产生难以建立因果关系的问题,如在世界古代史部分,关于学习中古亚欧文明这一内容时,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以及的主要事迹,但两个内容之间似乎没很么关联,这样让学生在学习时就只能生硬的接受和理解,过于抽象的记忆很快就会不记得了,对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成也会有很大影响。

3.中学历史课程设计中划分专题形式

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时做到了以历史学科的特点为依据,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把更多的目光关注到了历史学科的课程性上来。并且提倡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和探究性的学习,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形式,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专题,让学生多方探索,解决历史问题。

4.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构建了新的知识体系

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把每一个教学单元都围绕着一个主要的时代主题构建知识体系,突出时代感和相关的重点问题,做重点阐释。同时,也兼顾到了对课程内容的择优精选,避免出现繁杂的知识点,尽可能的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5.改进建议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学历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除了那些最重要的史事外,还应当增加一些相关的趣味性的内容。这样可以增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就更适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例如,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社会习俗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等史料,这些内容生动有趣,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与生活息息相关,和社会紧紧相连,这样的设计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标是一致的。将人类的社会生活史引入到中学历史课程设计中来,让学生通过特定历史时期生动的社会面貌去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活动,拓展他们对历史学科的认知范围。三、结束语历史学习是一个从积累历史资料到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学历史课程设计希望学习者通过自主的比较和概括,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帮助他们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培养正确建康的历史观。

篇5

一、历史观摩课设计的要点分析

1.做好教学重点的设计工作

当前的历史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点—线”的教学模式,其中“点”指的是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内容。正因如此,为了在观摩课中体现教师的教学特点以及对课程的了解,教师需要对课程重点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工作。例如: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与贡献”教学观摩课的设计中,教师需要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贡献”中的“统一文字、度量衡对中国文化发展的作用”作为教学重点,在观摩课中进行重点教学工作,体现出这一课程的教学重点,这对于观摩课的整体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2.注重教学中的趣味设计

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促进课堂活跃气氛与师生交流的开展,对于观摩课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观摩课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寻找知识点进行趣味设计,保持课堂气氛的活跃。如在介绍历史人物时,可以利用历史的趣闻或趣事,丰富历史人物的形象,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但是在观摩课设计中,这种趣味设计的内容不宜过多,适量即可,不能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和历史的严肃性。

3.保证整体课程流畅合理

在历史观摩课的设计过程中,确保课程整体的流畅合理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因素。实际的课程设计过程中,主要的考虑因素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合理地设置教学时间节点。在一堂优秀的观摩课中,我们需要合理地布置教学时间节点。如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总论、知识重点、过渡内容、总结等课堂节点时间,保证课堂设计的有序进行。二是预留互动时间。在观摩课设计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性互动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在这一环节预留足够的时间。一方面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合理解答,展现出教师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预留时间,对课程中出现的以意外用时进行补救性工作。三是做好应急预案准备。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可能出现的紧急问题预先做好应急准备。如提前安排的教学设备出现临时故障等问题,及时利用应急预案进行解决,保证课程的顺利完成。

4.融入多种教学元素

在历史观摩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全面展示教师的教学特点与工作能力,在课程设计中需要融入较多的教学元素,全面展示教师的教学特点。这些教学元素与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技术的引进。在观摩课中,为了提高教学展示的质量,我们可以通过新型教学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对于观摩课以及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二是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在历史观摩课的设计过程中,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也是保证观摩课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如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在进入历史情境的过程中,更快地掌握知识要点,同时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保证历史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历史观摩课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观摩课的设计过程中,除了利用以上的工作要点开展课程设计外,在实际的设计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课堂教学内容符合初中历史学习特点在实际的观摩课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属于基础性教学工作,其教学内容不宜过深。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与知识点掌握不宜要求过高。

篇6

首先,正确处理好教学目的与教学手段的关系,把教学目的放在首位,让多媒体技术为其服务。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教学是通过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要和科学素要,具备创新精神,合作和开放的视野。运用多媒体教学,主要是通过多媒体的方法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历史课程的教学目的,因此,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必须始终围绕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如果对实现教学目的的帮助不大或不太一致的方面,不管技术如何精湛,手段如何美妙,都要忍疼割爱,根据需要进行运用。

其次,正确处理教师讲授与多媒体演示的关系,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通过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的智能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有它独到之处,这既能培养学生的自立、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也有利于营造创新的氛围,对教师授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忘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生方式,必须把多媒体教学与教师的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机器为人服务。在教学过程中,之所以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通过教学活动,教师不仅可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会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个作用计算机及其多媒体手段是不能代替的;二是多媒体的运用本身离不开人的操作,无论是教学设计,软件制作或教学演示,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不能忘记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新课程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他的特点:辅、长期性、实用性、共享性。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相当多的优点,但是我们不应忘记他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和传统教学法不应该忽视,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条件,自身特点采用适当的多媒体技术,为教学锦上添花,而不能一味地追求课件地美观、新奇而忽略其实用性。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把教学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有的教师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目前,在多媒体教学初步开展起来的学校,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了一场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甚至请人代做,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了。这种做法绝对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诸多作用,而是成为教师装点门面的一种手段,不利于教师计算机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来完成课件制作;也可由教研组或备课组教师分工合作,各自制作一定量课件,而后资源共享;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多起来,学校可利用电教代办费适当购买一些,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了。对于现成的课件,教师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或者溶进执教者的意图,在充分考虑学生素质的基础上,重新组合与加工,才能达到真正有利于教与学。我们坚信,只要在多媒体的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大的灵活性,那么,不光是中学历史课,任何学科都将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获得益处。

篇7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学案设计 教学形式 “互动式”课堂 主体地位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历史课上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所改进。认真审视研究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要进一步对新课程有全面而深透的理解,并针对某些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反思一:精心设计学案,做到“三维目标”的达成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改革摒弃知识本位观,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及把学生当做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并不排斥知识本身。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掌握知识呢?那就是教师精心设计学生学习案。所谓学习案就是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把本课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问题的设计主要以基础知识和能力拓展为主。学生按照学案上的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建构知识系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自学中产生的问题,教给学生识记、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而不是把各个知识点逐一地讲给学生。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是人文学科的特点。如讲《中国工农》这一课时,教师将搜集的大量相关信息(图片、电影片段、音像材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提高感性认识,从而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反思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等课堂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剧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至于剧中表演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如“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样的问题,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启发学生思维,反而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因为追求表面形式,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反思三:创造“互动式”课堂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

新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历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老师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了,学生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者小组与自己毫无关系。我听过七年级有关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一课,其教学过程有三个小部分:(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2)数学研究的硕果;(3)医学、农学、地理学的成就。任课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采用了非常灵活的方法,提出:“你认为以上三个方面中讨论的哪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组合,持相同意见的同学到一个小组,阅读课文,补充资料,然后分组交流各自的看法。各小组的同学非常积极,从各个角度论证本组所选的成就的重大意义,老师作适当点拨。应该说,教师的教学设计是非常新颖的,改变了过去文化课教学中的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但是,在其中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学生不倾听、不补充、不否定,明显的错误发现不了,只是了解了本小组的研究内容,而对其他小组完成的那部分知识知之甚少。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增长自己的认识,同时学会理解、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劳动成果。

反思四: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能轻视教师的作用

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听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例如,有老师在讲经济发展时,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老师在课前把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本小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由于各小组准备充分,所有学生的热情很高,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受年龄、阅历及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完整,有些观点也有失偏颇,老师在小组总结时应该予以补充和纠正。可是在一节课里老师只是在各小组间穿行,而缺乏有效的指导。但是教师的作用不但不应削弱,反而应该加强,教师的指导、点拨和帮助必不可少。历史是人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从时间上看,上下五千年;从空间上看,涉及五湖四海;从内容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等包罗万象。初中生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有限的,辩证的思维能力不强,有些观点难免会出现偏差。诸如:在“你最崇拜的历史人物”的讨论中有的学生崇拜希特勒等,这个时候的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要把他们从偏执引向正轨。

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服务外,更应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同时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参考文献:

篇8

一、历史活动课的类型

《历史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开展历史活动课,应该根据本地本校特点、活动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依据活动内容对历史活动课类型划分如下:

研讨交流类。可以站在当代人的角度对历史人物、事件评头论足;也可以模拟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古代的场景,对当时的历史现象站在不同的阶层、民族或国家的立场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演讲表演类。在形式上可以采用让学生上台演讲、讲历史故事、进行某一个历史专题的讲座或表演历史小品、历史情景剧等。例如,以“新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為题举行演讲会。

竞赛闯关类。例如,设计“春秋战国历史典故大闯关”活动,师生将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设计為各类题目,学生分成几组,通过必答、抢答方式轮番闯关。这类活动能让学生运用并复习巩固课堂上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开阔历史知识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观摩鉴赏类。主要是利用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考察历史遗址和鉴赏历史文物,等等。这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访谈调研类。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家庭、社区乃至城市。如学生可调查自己的祖辈、父辈在与自己同龄时衣、食、住、行的情况,写出报告,从中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巨变,以及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等,培养学生对社会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编辑撰写类。包括编写历史小故事、历史小论文、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如编写二战期间的著名战役等。

模拟体验类。此类活动要求学生在一个特设的历史时空里,以假定的身份,去尝试着解决具体历史情景下的“实际”问题。如“假若你是一个汉代商人,从长安出发,西去做生意,你将如何在丝绸之路上做买卖?沿途会有哪些见闻?”。

制作展示类。主要是让学生动手仿制历史文物,如古代钱币、兵器等,或展示自己的一些收藏品,同时要求学生加以考证说明,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技能。

总之,历史活动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应该在“减负增效、科学有趣、量力而行、灵活机动”原则指导下,勤于探索与实践,使历史活动课教学不断得以优化。

二、历史活动课的设计原则

历史活动课是历史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弥补了历史学科课程功能的不足,使学生巩固、深化、验证了所学的学科知识,并将直接经验的获得和间接知识的学习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出以下几个原则:

历史性。活动课应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作用,形象生动地再现历史“镜头”,但也不能随意删减史实、增添不存在的历史,这就要求活动课方案的设计必须体现历史性。

自主性。—方面强调应是全员参与。另一方面强调在设计历史活动课方案时,要注重反映学生强烈的参与、自主选择与主动投入意识,着意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实践性。活动课有的时候需要教师讲授,但更多的是学生亲自进行实践,参加或接触学科实践、社会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在实际中直接或间接地汲取新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多样性。历史学科的内容上下几千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给历史活动课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题材和多样的形式。

开放性。一是活动课的时间与空间的开放,活动不限制在一节课或学校之内,而要向课外、校外开放;二是活动的内容开放,尽量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余地;三是活动过程的开放,每次活动之后的活动延伸就是新的活动的开始。

三、历史活动课的教学要求

历史是已经消失的过去,要让学生认识那些发生在遥远年代的人物和事件,需要一种跨越时空的想象和理解。让学生活动的本身就是促使学生去体验,在活动与体验中去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追根溯源,将过去的历史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活动课教学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要做到主题明确。活动课是众多教学组织形式中的一种,对它的使用需要重点考虑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只有主题明确,才能使历史课外活动具有感召力、吸引力,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要注意学生的参与性。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活动能力虽然有差别,但是活动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历史活动课必须选择“大众化”的题材和形式,在活动中尽可能创设人人都能参与活动的机会,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

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历史活动课不但要突出学生的活动,还需要折射出教师的科学设计、适时点拨、统揽全局,以及把活动不断引向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不可包办代替。

要做到多鼓励学生。教师要经常用鼓励和赞美来激发学生的热情,不要排斥学生的失败和错误,要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从而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共享教学民主的活动课堂。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学历史 失误

要点:1 片面追求教学情境,忽视教学目标。

很多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希望营造一种宽松、热烈、探索求知的教学情境。然而,有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创设一种好的教学情境与实现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他们一味追求在课堂开始阶段用多媒体课件放出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音频材料,渲染一种热闹的教学气氛,如果没有这一环节就感到无所适从。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情境创设往往就会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这样的课堂是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精神。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同时又要增强学习的针对性,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而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多种方式,适当的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辅助实现创设教学情境,而教师的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想象、生活实例列举等都可以创设情境。所以,只要有利于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历史教师应更多地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掌握适度的原则,重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学会正确选择和恰当运动多媒体信息技术,这样信息技术能够以它独特的魅力和作用为历史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

2 片面追求教学效率,忽视教学效果

部分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教学效率理解片面,认为教学效率就是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和“高速度”。特别是中学历史课程,高中阶段的课堂都是专题史,课本介绍简单,时间跨度很大,初中历史的课程设计虽然是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但是更加注重对重大事件的教学,忽略一般细节线索,这样,必然的课堂容量就会大。为增加历史知识传授密度,同时又要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所谓课堂效率,利用声光电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如果过于追求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形式而忽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结果是,教师、学生都被多媒体教学课件诱导,“牵着鼻子走”,学生学习囫囵吞枣,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师的课堂把握能力和学生的一般接受能力进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教学,不能片面的追求效率和庞大的信息量,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学习其实是学生作为个体的一个主动建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从自己的一般认知基础出发,依靠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知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以进的教学观念为指导,坚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与建议,坚持启发式、交互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学习效率,以收到良好的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3 片面追求奢华立异,忽视科学严谨

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能有效地弥补传统的历史教学的不足。但在许多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只停留于表面,盲目追求课堂展现的美感,在华而不实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容易产生知识性的错误,把学生搞得昏头胀脑,这样也是偏移历史课程教学价值的。由此可见,一味追求课堂上的“奢华”只会对对教学产生了严重的干扰。还有的历史教师将授课的特色,教学的闪光点简单的理解为没有原则的与众不同。甚至将一些歪曲的事实展示给学生,向学生传授一些片面性的甚至误导性的观点。历史课程的教学,就要基于事实性原则,正确是教学的底线,教学环节要注意是否科学严谨、连贯。

4 片面追求学生活动,忽视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

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课堂是属于学生的;现代教育将利用信息技术列为必要的手段,这也成为当下衡量一节课是否有效的两个要素。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试着将二者合而为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大量设置学生的活动:表演、辩论、唱歌、朗读、讨论等,整个一堂课就是一期曲苑杂坛,教师成了报幕员,而学生演的疲惫不堪,看的好似走马观花,根本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样的课堂教学实质是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新课程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认为如果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若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削弱学生作用。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正是发挥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地位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现代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永远无法替代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组织严谨有序的课堂,还要注意调节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及时的反馈纠正,这也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教师授课时的肢体语言、情感色彩对学生的感染力也是计算机永远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历史教师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5 片面追求信息素材的简单罗列,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

篇10

关键词: 比较式教学 历史学科能力 教学原则

历史教学中的比较式教学是指把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观点、历史特征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加以区别、进行辨析、独立思考、加深理解、提出质疑,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现行的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都提到了要对历史现象、历史事实进行比较。可以说,这一规定是将比较作为学生历史学习时应掌握的基本能力与方法。历史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及教学活动建议中,还具体列出了一些历史比较的题目,如“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列出中国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等。①在比较式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断增强。在比较式教学中,学生不再拘泥于教科书,也不再被动地接受“权威”的观点,而是拓展思路,从新视角分析和评价,历史课堂呈现出生命的活力,迸发出鲜活灵感。在实践中我尝试运用比较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效果颇佳。

一、比较式教学的案例及剖析

(一)对同一历史人物已有的不同评价进行比较,提高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

历史人物在学生的头脑中往往留下的是片面性或单一性的印象,并常常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和戏剧脸谱化的影响,使用的是非此即彼如好人还是坏人的简单化评价标准。然而,历史人物往往拥有多面性和复杂性。运用比较式,可以引导学生将历史人物置于所处的历史时代中加以评价,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让历史人物有血有肉,全面真实,而不是一张干巴巴的无味单调的标签。

【案例1】对曹操不同评价的比较

1.展示材料:

(1)材料一:“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武帝纪》

(2)材料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3)材料三:“种种奸谋,彰明昭著。世之三尺童子,未有不想杀尔之头,食尔之肉,割尔之心,碎尔之骨!”

——京剧《徐母骂曹》台词

(4)材料四:“曹操父见杀而兴兵报之,是也;阬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徧屠城邑,则惨毒不仁,恶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术也,非道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2.提出问题:对于曹操,有人说他是一个“奸臣”,杀人无数,奸诈歹毒;也有人说他是一个“英雄”,腹有良策,运筹帷幄,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运用以上四个史料,引发学生对曹操这一人物的思考,发表观点,通过思考辨析、观点碰撞提高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

(教学效果: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曹操作出了不同的评价。生生间观点碰撞,讨论激烈,畅所欲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有自主的思考,有初步的思辨,有论证的雏形,能力得到提高,对曹操的认识逐步全面客观。)

(二)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差异性比较,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

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历史事件,需要放置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或历史空间中,也需要与这一阶段的相连事件作比较。就事论事,往往难以看到其地位和作用,也难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不识庐山真面目”。进行比较,既能识别两者的相同处和不同点,进行辨别,又能发现历史过程中这一主题的演变过程,梳理历史过程中这一主题的基本线索,发现历史过程中这一主题的发展规律。进行比较,就是跳出事件看事件,进行俯瞰式的认识,进行宏观上的把握。

【案例2】对与的比较

1.表格呈现:(根据教材归纳)

2.问题提出:由上表可以看出,就其性质、领导团体、目的、主张和影响等因素来说,是一场完全不同于的事件,然而中国近代史专家徐泰来教授提出:“既是的继续,又是的发展。”②对此,你赞同吗?试从两者的思想、活动、人物、措施等方面阐述论证你的观点。(组织讨论探究)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完成和各要素的相同与不同点比较,让学生全面了解两者的基本要素,勾勒出较为完整的事件轮廓,形成对两者的清晰认识。其次,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把两者联系起来,形成思维点,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对两者放置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这一线索上,引导学生发现中国近代探索历程中的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

(教学效果:对两个重要历史事件不仅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知晓两者的基本要素,而且在此基础上,通过思考和探究,对两者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影响也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对两者的联系有了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提高了学生通过历史现象理解本质的能力。)

(三)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比较,提高对历史观点的辨析能力。

针对某一重要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古今中外,常有不同的观点和判断。其原因除了史料掌握得是否全面之外,更重要的是评判的角度和标准不同。历史教科书已经针对重要历史事件呈现“权威的定论”,这个定论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学家论证的。由于教科书呈现观点往往滞后于史学界的新成果,更重要的是由于其定论的权威性反而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兴趣和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简单地要求学生识记现成结论,会导致学生思维僵化,思考惰性。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适当呈现史学新观点新成果或不同于教科书的观点,从而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作独立思考,逐步提高对历史观点的辨析能力。

【案例3】对后果不同观点的比较

1.呈现不同观点:

观点一:的后果是使中国领土和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观点二:有人说:“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他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2.提出问题: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联系相关史实说明。

(设计意图:从不同史观或不同角度评价历史事件,往往得出不同的观点。以上两种观点分别是站在中国独立和中国近代化角度来阐述的,以此创设多角度思考的空间,激活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站在多维度的空间中对历史观点进行辨别、分析和论述,得到新的感悟,提高对历史观点的辨析能力,同时逐步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效果:观点一与观点二形成思维冲突,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更加多元化,符合学生不满足于对历史事件评价的唯一性的心理特点,突破单一的接受式的历史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问题解答中,学生的史论结合、以史证论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二、比较式教学的应用原则

(一)适合学生的知识背景与思维能力——可行性。

比较式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必须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一是涉及的材料、观点等内容需与学生的知识背景相贴近,也就是说学生可以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理解。二是提出的探究性思考性问题需与学生已有的思维能力相适应,也就是学生运用自身能力,经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能够加以分析和解决。因此,比较式教学设计的前提就是要研究学生的学情与学力,这是任何教学成功和有效的保证。如果比较式教学中所用的一切教学资源和教学问题与学生的学情学力脱离,就会导致学生迷惑不解或不感兴趣,比较式教学效果就无法显现。

(二)选择教学重点难点为主题——目标性。

不是一切都要用来比较,比较只是诸多教学方式中的一种。历史比较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但并不是不择要领,而是有重点地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通过探究史事中的共同和不同处,加深对史事的特点和性质的认识。比较的对象,也不是随意选择的,需选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作为比较式教学的主题。比较的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需要有可比性,选择相关联的人物、事件、制度等作比较。从培养学生学科能力方面讲,在运用比较式教学时,需明确培养和提高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设定什么目标再设计不同的比较式教学。明确目标后,再选择正确的比较角度或比较的切入口,深入探究。明确目标,才能体现比较式教学的价值。没有目标的比较,只是一种无用功。

(三)坚持用唯物史观指导——思想性。

在比较式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为了满足猎奇心理,也不能单纯为了引起无谓的争论。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比较式教学中尤其是涉及历史观点时,我们一定要坚持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中学历史教学总的指导思想,也是比较教学的行动指南。《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比较式教学中,需引导学生论从史出,引导学生全面客观看待历史现象,引导学生批判性地看待错误的历史观点,在剖析历史现象时,不能以偏概全,不能“盲人摸象”,否则会导致学生思维混乱,导致价值观产生偏差。如评价历史人物,一定需遵循其作为是否促进社会进步、是否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等标准,而不是以个人的喜恶来评判。

比较教学法在我国古已有之,朱熹曾说:“将精义诸家说比并,求其是,更定有合辨处。”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论相订,是非乃见。”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历史的纵横关系,认识到历史的联系、发展及变化,把握历史事物的特征和性质。“由比较而得其异同,由异同而求其会通之道,于是历史不再是以往的陈迹,而富有新鲜的意义”。③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选择的内容有很多,可以确立的主题有很多,“历史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正是说明比较式教学应用的范围是广阔的。应用比较法,教师补充材料,可以较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从狭隘的教材中走出来,看到历史知识的广阔天空;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主思考,可以从单纯地记忆历史变为感悟历史,感悟历史的背后含义和历史的发展规律;可以在比较中提高收集信息、运用知识、理解知识等各方面能力,更能在比较式学习思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比较式教学应在历史教学中更广泛地加以运用。

注释:

①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②徐泰来.与.史学集刊,1983(01).

③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徐泰来.与.史学集刊,19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