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

篇1

有效教学的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夜西方的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战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约定俗成”的行为,认为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人们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黄宪,2006)。

现在我们都知道,评价一节课质量的好坏,要看“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要关注“以学评教”(徐世贵,2003)。从教学目标看,它必须定位准确,内容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从教学过程看,它所涉及的诸多方面,如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板书、练习、语言、师生情感交流、教师的教学艺术或风格、精神状态等都应该就有针对性、科学性和高效性;从教学效果看,它必须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何安平,2004)。所以,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既关注过程,又重视结果;有效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反思”意识,常问自己是否具有有效教学的各种行为,如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学习成功率等;有效教学可以测量和量化,要进行综合性质的多元评价;有效教学是一套策略,教师能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或方法。

二、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有效教学需要有有效设计作为前提,只有有效地课堂设计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学设计者必须以帮助每个学习者有效学习为己任,通过系统设计教学,保证没有学生处于教育的劣势之中,使每个学习者都能有机会利用自己的潜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1. 指导思想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课程性质和理念是:

《历史与社会》课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学生正确认

识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主动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公民应有的人文素质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设的目的在于把全体学生培养成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

责任感的公民。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作为一贯之的目标。为此,课程将十分重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同时鼓励学生有主见地正视各种社会问题,更自觉地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

2.设计方法

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设想和计划,它实际上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项工作的规划。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资源的利用与重组、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要落实新课程的实施就必须要抓教学设计这个关键环节,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必须突出新的教学观、教材观和学生观。虽然教无定法,但这并不等于教学没有方法;教学提倡个性,并不等于教学没有规律。教师只有掌握了一般的原理,通过举一反三,开拓思路,才能取长补短,灵活运用,才能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我们研究教学设计的方法,是一些共性的东西。一个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解读《课标》,研究教材,明确目的要求

《课标》是纲领性的教学文件,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领会《课标》精神,吃透教材

内容,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首要条件。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课标》为指导,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安排好教学的全过程。

2)研究学生实际,掌握真实情况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研究学生要做到:研究学生的

学习现状,掌握“学”的基础,明确“学”的差异,使教学具有针对性;研究学生的学法,处理好“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用”的关系。

3)研究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善学

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法。

根据教学要求,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选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而不乱,紧张有序地进行;使学生满怀信心,富有兴趣,活泼、主动地学习,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研究教案编写,优化板书设计,合理利用媒体

编写教案如同战前调兵遣将,板书设计如同战时下达的命令。“调遣”要在预见的前提

下进行周密部署,全面考虑,系统分析;“下令”要简洁明了,科学合理。好的板书设计,能使人通晓全课,了解全貌,控制全局。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能加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手段,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

总之,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应体现“五有”和“五备”:胸中有“纲”,脑中有“本”,

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备目标,备学生,备过程,备板书/媒体,备练习。

三、初中历史与社会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课标》将“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定为总目标。有效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必然能体现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身心、知识、能力、品德等全面发展为基础的“三维”目标。举例如下:

1.教学内容与目标

2.教学过程

3.课堂教学教师自我评价

4.课后反思:

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课标》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导,在分析学生实际水平和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分析,以此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取舍和调整,从而满足学生的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可以让学生知道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获得哪项技能,掌握何种策略,形成哪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也有利于师生共同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价。教学过程体现了是想教学目标的实施策略以及有效途径,也体现了“鼓励学生通过体验、时间、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的理念(教育部,2003)。达成目标是有效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学生取得进步的同时,教师本人也在不断进步。本设计包含了“三维”目标、理论根据和实施策略,所以它是有效的。但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或发展,也是低效或无效的教学。

四、结语

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对解决方法进行试行,评价试行结果,

并在此基础上补短修改、完善的过程。教学设计在指导教学实践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它的可操作性表现为对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或各个环节的分析和设计都提出了理论依据、操作内容、方法和程序(麦曦,1996)。《课标》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历史与社会课堂设计应围绕这一目标分析问题,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应对策略。课堂教学设计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成功的课堂教学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当然,站在教师的角度,教学设计应当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但

是课程标准所有的规定只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页不能生搬硬套,我们必须讲求灵活运用,把我们特有的理解和做法体现出来;设计要立足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要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所以,它不是对现有知识的系统重复,而是教师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在“设计图纸”上打下自己的思想烙印,设计有特色,教学才会尽显个人风格。

参考文献

[1] 麦曦 1996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2]徐世贵 2003 《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

篇2

关键词:地理新课程;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必须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所以,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其目标是与地理课程改革同步,以帮助地理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本文拟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改革进行一些探讨。

一、现阶段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及结构存在的问题

过去几年里,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结构一般由系统培训、课题研究、教学考察和野外考察三大部分组成。系统培训是指学员集中面授学习,内容以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的“地理课程设置”为依据。这三大部分内容在地理教师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的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及结构仍存在着以下不良情况,亟待改进。

1.课程观念陈旧,现代教育理念渗透不够

我国现阶段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仍然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课程观念陈旧,对现代教育理论及教育学、心理学课程重视不够。课程内容对“多元化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现代教育观念的渗透较少,其中有些教学内容,如“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教学策略已不适应地理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2.在课程选择上重必修课,轻选修课

在实际操作时,许多地方虽然根据《指南》的要求设置了相应的地理课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师资不足,教材匮乏,对受训地理教师了解不够等原因,出现了选修课由教育行政部门敲定,学员对其无自我选择的余地,“选修课”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必修课”等现象,以致“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满足学员兴趣爱好、个性发展”这一目标落空。

3.课程内容有一定的学术性,但其理论性太强

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目的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必定是综合性的课程;教学内容要与具体的教学环境相结合,而不是纯学问性的。但在现阶段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中,一些课程理论性太强,难以解决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能满足广大教师的迫切需求,教师最想学习的那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如“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地理教学论与教学实践”“地理典型课例分析”“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前沿热点、难点问题整合”等所占比例非常低。

4.研究性学习课程尚未列入课程设置之中

研究性学习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并作为必修课贯穿于小学至高中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1]但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学地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内容选择和设计,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操作、评价等知识还没有系统掌握,这些内容也未列入继续教育课程结构之中。

5.乡土地理等地方性课程仍显薄弱

在现行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虽然以《指南》为依据,设置了一些旨在提高地理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课程,但却忽视了《指南》在“使用说明”里鼓励地方“按需施教”,大胆开发地理课程这一重要导向,以致乡土地理等地方性课程在课程总体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如,甘肃省的一些地、市很少或根本就没有设置乡土地理课程。

综上所述,原有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都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因此,对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再研究迫在眉睫,重新合理研究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体系,使之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是当前地理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

当前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建设要着眼于未来教育对地理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和地理教师个人可持续发展与教学实践的需要,既要防止和克服照搬以往地理教育课程内容的倾向,又要遵循继续教育课程内容构建的基本原则:前瞻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培训相结合,统一标准与按需施教相结合,专业知识与教育科研相结合。[2]具体地说,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目前不少中学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由于长期以学科为主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只了解本学科的知识,而对其他学科的知识知之甚少,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学基础理论知识匮乏,教育理念陈旧,即使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也是如此。因此,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不能忽视基础,要重视现代教育理论、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的更新与拓展,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观念更新。地理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才是根本性的转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必须以理论和观念上的突破带动方法上的突破。

(二)创新性原则

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转变,不仅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还有可能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扼杀在萌芽状态。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而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对于这一点,过去我们重视不够,所以,改革后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上,坚持以创新性为原则,充分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培训内容应从过去的侧重于课堂教学研究转变为以课堂教学设计为主线的综合学习。培训方式应由讲座式转向参与互动、合作探究式,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强调受训教师经验的参与。

(三)主体性原则

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倡导运用建构主义的认识理论,确立以培训学员为主体的培训思想,强调发挥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培训者要树立培训对象本身就是重要的培训资源的观念,要认识到学员主体性的体现有助于提高培训的效益。为此,在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中要把受训教师当做培训的主体来对待,课程设计的目的既要注重地理教师的工作改进、专业成长,又要关注地理教师的人格进步。培训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地理教师的成长过程。培训者注重学员的参与意识,强化学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的主人翁意识。不仅在教学实践和考察、教育科学研究中要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而且在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中也要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

(四)专业性原则

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应该坚持专业性原则,一方面,培养地理教师的专业意识,从理论和科学的高度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重视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通过继续教育课程的培训,使地理教师向学者型和专家型教师发展。即教师既是地理学专家,也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既是授业者,也是学习者。不仅理解书本上、教材上的知识,而且要理解地理学科知识是如何创立、建构并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不仅掌握一般性的教材教法,而且还要懂得使用特殊的教育教学手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过程。[3]

(五)研究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课题为载体,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在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中,要加大对地理教师研究性学习课程系统知识的培训,补充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目标、特点、内容、实施步骤、评价、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使教师深刻理解创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意义,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使教师在研究中提高,在研究中发展。

(六)综合性和发展性原则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科学,交叉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体系,它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地理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所以,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也应体现综合性。要做到这一点,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就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的板块、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也不能只局限于某一门具体的课程。每一位授课教师都不能仅仅在自己素来所熟悉的知识领域内打转,而必须根据培训目标和培训方案的要求,根据学员的实际需要,重新学习,开阔视野,开拓创新,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使自己所授的课程成为内涵丰富、信息量大、震撼力强的课程。

现代教育理论和理念为地理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课改的实践将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经验来丰富、完善和发展理论,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要不断吸纳各地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使培训课程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既要使地理教师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研究能力有所发展,又要使地理教师的道德情感有所提升。

三、调整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结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着“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个性的发展”的理念,创造性地设计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新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丰富性和教材的多样性为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同时也要求中学地理教师增强应变能力。因此,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改革要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应包括以下方面。

(一)从推进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化进程着眼,增加现代教育理论类课程

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应当为推进地理教师的专业化进程服务,培训院校应增加现代教育理论类课程,开设一些有关地理教育新理论的专题研讨课,如新教育视野中,中学地理课程的性质与功能研究、建构主义与地理教学、多元智能理论与地理教学等,同时推荐一些现代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现代心理学、思维科学等方面的新著作让学员自学,使他们在系统的理论学习中,建构宽广的地理教育理论体系,提高地理教育的理论素养,了解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地理教育发展的需求,树立教育改革的责任意识,将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思想转化为个人的教育理念、专业精神。

(二)从培养和提高中学地理教师的创造能力着眼,增加创造性和综合实践类课程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学地理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应是课程的设计者,他们应该创造性地诠释课程,参与制定课程。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应重视培训学员的创造力,引导学员参与课程制定过程,树立以人为本、以学员为主体的新培训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调查、实践、参与以及敢于质疑的学风。此外,组建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研究专家组,专家们应在进行新旧教材的对比、掌握好新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精心进行创造性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开发和构建创造性课程体系时,应把知识教育转化为能力教育,促使中学地理教师进行创造性学习,加强对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处理好地理学科教育与综合教育、地理素养与人文素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继承与创新、同一性与多样性等多方面的关系。

(三)从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实践能力着眼,增加方法论或教育技术类课程

以往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注重理论知识,忽略对方法和策略的培训。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新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坚持面向中学实际,把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丰富理论辩证统一起来,使中学地理教师的理性认识和思想观念变得更加充实和丰富,富有活力。因此,在设计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时应注重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加强关于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实践的课程,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增加方法论或教育技术类课程,如地理教学设计方法、案例分析技术、运用信息技术和评价技术以及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等。

(四)从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着眼,增加研究类课程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的素质不仅包括知识、经验和教育教学技能,还包括教育研究或探究能力,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胜任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和创新的重任。因而,要使中学地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获得持续性发展,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引导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改进。因此,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应增加研究类课程,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4](1)组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帮助学员消除教育研究的神秘感,树立全新的教研意识,促使他们由教书匠向专家型、研究型教师转变。(2)探讨地理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指导学员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实验,提高学员的教育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整理与归纳信息,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验证假设的能力和表述成果的能力等。(3)指导学员选择地理研究课题,帮助学员从中学地理教学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选定课题,从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科研部门的课题规划、课题指南中确定课题。(4)指导学员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开展教师间的教育研究合作,促进教研相长,提高中学地理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地理教师自身具有研究能力,要求他们能够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活动,因此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应培养学员形成指导他人进行研究的能力。(6)对学员已经开展的研究课题进行科学的评估,在检验和评估中发现问题,以便对他们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目标进行一些指导和修正,使他们的教育研究具有解决中学地理教学实际问题的针对性和继续深入开展的持续性。

*本文是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科研究》子课题《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研究》(批准号:FFB01149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邹尚智.研究新学习指南[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11.

[2]邵宝祥,王金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上)[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150—152.

篇3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7-0004-03

记者:吴教授,您好。您多次提出要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专家库”,请问这个专家库的标准是什么?您强调这支培训专家队伍应该是一支高质量的队伍,如何理解“高质量”?

吴增强: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二十多年,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应强调实务,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这个角度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专家的标准最好从两个层面来界定:

第一,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专家。这可以从高校的专家学者中来。近十年,一些高校学者加入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来,而且有些高校设置了学校心理辅导或心理健康教育这个专业,还有的高校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硕士专业,从事这些专业培养的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和理论,他们的专业性、理论性都很强,这部分专家非常重要。

第二,应该是在一线工作过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实践过程,成长起了一批长期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这一批专家有很多的临床经验,而且长期从事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培训,在各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部分专家是必须依靠的专家。

谈到培训专家的“高质量”,我有两点体会:

第一,从理论角度看,专家要对学校心理学中的“学”有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应用性学科的特点是与国内外研究前沿紧密结合,这就要求专家们不仅要有敏锐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而且还要能深入基层进行实证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培训有一个总体把握。

第二,从实践经验看,专家自己要有丰富的临床个案经验,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研发,或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所以我认为,专家的“高质量”标准应该是既有精深的理论背景,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比较好。

记者:许多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在课程建设上下功夫。您认为,从全国角度看,课程建设应该分几步走,各阶段重点如何?如何解决省际间关于课程建设的差异问题?

吴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86年,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提出“心育”问题,1989年,林崇德出版《品德发展心理学》,强调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培养结合起来研究;1991年,班华发表了“心育刍议”论文,系统阐述了与心育有关的问题,并于1994年出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著――《心育论》。这些理论论著的发表,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部分学校逐渐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课堂,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现在全国各省市都在编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百花齐放,这个进展是可喜的。

但是,我们也发现,在这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有一些偏向,如有些教材单纯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些教材单纯设计一些心理辅导活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推广,首先要对课程的属性进行定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属性是指,它是一门促进个人成长的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的课程,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我认为应该抓住“属性”所涉及的学生本位和心理体验进行探讨。1995年,上海开发了《心理辅导活动指南》,这个课程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课程,基本上是经验型课程。以经验为主,不排斥社会需求的导向,社会本位,即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教育内容。因此,上海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程设计理念是:以经验性的心理体验为主,以学科知识的教学和以社会本位的需要为辅。这个理念是比较合理的。

从全国范围看,我们可以分地区、分阶段地推广。沿海发达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已有多年的丰富经验,在下一步应该是在提高课程质量上下功夫,提高其有效性、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地方课程,甚至校本课程。我不赞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统编教材,因为这个课程本身是围绕学生成长以及解决成长中的困惑的课程,其特点体现在: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会改变。

第二,不同地区情况会不一样。如果地方课程比较成熟,那么可以形成自己的地方课程,甚至是校本课程,它会有开放的一面,创造的一面。以上是对沿海发达地区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较高要求。那么,中西部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刚开始发展,他们可以开发自己的课程,也可以先引进别人已经开发的课程,从模仿做起,摸清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理念和工作套路。

从经验而论,心理教师上心理健康活动课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模仿他人,第二个阶段是自己设计,第三个阶段是发展、创新。由于中西部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还处于较低阶段,所以可以先参照其他省份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模式,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框架和理念,做到他山之石为我所用,采取“两步走”方针。在中西部地区,不妨开发一些地区性的、带有指导性的教材,给教师提供一些参照和借鉴。

记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下简称《纲要》)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性文件,您认为修订后要重点解决哪些问题?修订的专家队伍应如何组成,才能保证修订后的《纲要》能更好地发挥科学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吴增强:《纲要》的修订是非常有价值的,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自发地在开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教育部连续颁发了两个文件,表明政府正式介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指导。应该说《纲要》在当时还是比较全面、比较有弹性的,这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初期是必要的。现在过去了十年。这十年里,社会变化快,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学生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反思《纲要》,进行重新思考,这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现了中央反复强调的科学发展观。

《纲要》的修订一要体现人文关怀,二要体现可持续发展。从战略构架来说,我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即我们不能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教育部门内部的事情。

第一,一定要站在一个社会大背景下来看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要站在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未来公民健全人格的培养。我非常赞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政府、社会(包括社区)、家庭、学校,甚至是社会各界包括医学界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所以我说要从整个大的战略角度来考虑。

第二,要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定位、内容来考虑,要密切关注社会转型期儿童青少年突出的问题,要关注社会变迁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比如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有亿万的流动人口及其子女,他们的生存状态怎样,我们是否给予了必要的心理关怀。

第三,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和谐现象,比如突发事件增多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属于自然灾害,大家开始重视危机干预;2010年3月23日发生了福建南平市延平区的医生郑民生对小学生的砍杀事件;2010年5月12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圣水镇林场村幼儿园发生凶杀案致9名师生死亡,等等。这种校园危机、校园恐怖事件如何预防等问题凸显出来。《纲要》的修订要体现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提出新的应对策略。

第四,是怎么做的问题。2002年《纲要》中关于“怎么做”这样写道:“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要在具有较全面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进行心理辅导的专门技能以及提高自身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上有显著提高。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区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推进工作。”其中“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是很有意义的,但现在看来比较含糊不清,究竟怎样才是有条件,怎样才是无条件?在下一步的《纲要》中都需要作具体的规定。比如,学校是否要建立危机预警及干预系统,大众传媒、社会机构应该如何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等。这些新增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内容应补充、完善到《纲要》中去。再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性需要有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构架还需要重新进行梳理。目前,突出的矛盾是中小学生广大的心理需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在上海也很突出,学生的心理需求很多,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没有达到,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医学系统的心理干预资源也有限。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需要转介到医院,医院是否能提供相应的服务,这也是问题。学生转介到医院后,医院怎样跟学校建立连接,这个转介机制也需要解决。媒体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该如何为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不是只顾抢“眼球”新闻,不顾学生“心灵”成长。这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机构、社会心理服务的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打造专家队伍,加速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进程,在《纲要》的修订里应该重点考虑。不是说培训完了就结束了,培训后还需要有继续教育和督导成长的过程,就像教师的继续教育一样,心理辅导教师的继续教育也需要形成制度。

第五,心理健康教育条件保障问题也应该在下一步政策调整中重点体现出来。现在的情况是,哪个地方校长重视就投点儿钱,不重视就没有钱,哪些地方重视就拔点儿经费,不重视就没有经费,没有形成一种机制和制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有政策支持、政府支持,政府在财政上应该给予经费保障。上海市即将出台的《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规定,搭建危机干预快速通道;推动建立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与学校的合作机制,积极搭建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到校医院、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危机干预快速通道。此外,还特别强调从政府的政策、财政上保障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哪些专家参与《纲要》的修订,思路要打开。首先,要有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因为他们最了解现状;此外,还应有方方面面的专家,如社会学专家,教育学专家,从事教育政策研究的专家,法律专家、少年犯管教专家、特殊教育专家等。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孩子,包括工读学校的孩子、智障的孩子等处于边缘地区或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这样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心理服务。专家队伍中,还应包括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官员。因为《纲要》是政府指导的纲领性文件,主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官员、专家队伍、一线的校长和教师,可以代表方方面面的意见,达到一种理想的平衡和整合。

记者:您刚才提到要关注弱势群体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您认为“我国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与教育研究”课题应该重点研究哪些内容?

吴增强:关于流动儿童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健康调查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多次提到要关注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的生存状况、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规划不但要从政策导向的角度来思考,还应该从法律的角度来进行。《纲要》修订中还应从法制角度上进行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未成年孩子生存的权利、发展的权利、受保护的权利、参与的权利,让孩子们活得有尊严等,实际上就是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从立法的角度,《纲要》中要作一些指导,修订中可以请一些法律专家参与。

记者:请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提一些期望。

吴增强:贵刊从创办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年,专业性越来越强。我看到,杂志栏目有专访类、学术研究类、咨询辅导类、活动设计类、一线教师经验总结类,还有国外前沿理论和先进技术的介绍,以及国内各地动态的介绍,应该说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方面面,对广大教师们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我希望,贵刊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下去,继续走贴近读者的路子,进一步提高可读性和针对性。

篇4

十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增强中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各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水平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如校领导是否重视,办学理念及学校各项工作安排等因素导致开展水平的差距非常大。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顶峰,生理发育已成熟,而心理发育处于风起云涌的状态:对于独立与自由的渴望与管理严格的校园、父母的唠叨成鲜明对立,渴求友情、爱情,却时时处于高考的重压之下。人际关系问题、生涯决策问题、强迫性思维问题甚至抑郁症、焦虑症在现代学生中层出不穷,他们对心理、心理健康有着不同侧重的需求。而中学校园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却远远跟不上他们的需要。

教师开发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择,不仅能让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固定下来,而我们心理教师们也能不再被挪为他用,专业性得到保障。更能让学生接受系统而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心理需求,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长足发展。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一)关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设计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一般分为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称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显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是学校列入课程计划并通过显性课程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施加影响的一类课程。本项目研究所设计开发的课程均属此类课程范畴,故而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此不作叙述。

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常又可分为两种类型模式:

一是学科课程模式,即较为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一种课程形式,这种模式的课程具有知识性、基础性和问题逻辑性等性质,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

二是活动课程模式,即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的一种课程形式,具有活动性、主体性、互动性、体验性和感悟性等性质。

(二)关于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1.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设计的原则

国家教育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结合我校实际与学生心理需要,我们拟定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程的原则是:发展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 dylw.NET第一论文 网]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而不仅仅限于心理健康的一般要求。体验性原则是指以学生个体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使学生经过认知——体验——领悟三个环节,达到自我领悟的境界,并将部分刺激材料内化为自我心理结构的成分,从而科学定位课程体系,合理进行课程模式的设置,正确选择课程内容。多样性原则不仅指的是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某一门课程的课堂组织形式、课程目标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2.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设计的目标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可按照基础性目标、矫正性目标、发展性目标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基础性目标:通过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课程,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意义,理解和掌握必须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具备自我心理保健和调适的基本能力,从而预防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初级目标。

矫正性目标: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应面向特殊群体学生开设矫正性课程,从而对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群体学生实施危机干预,达到矫正的目标。此类课程对心理辅导老师的要求极高。

发展性目标:中学生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对自己的成长、潜能的开发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因此,我们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性目标,帮助学生加强对人生、学业的心理认知,从而积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最终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完善的人格,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这三个层次的目标,是一个从近期目标到远期目标的发展过程,也是从低级目标向高级目标发展的过程。只有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才最终实现。

(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的组织

1.改革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的教学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体验式活动课程。因此,必须建立起多样的、学生积极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以课程讲授为主要形式的单一教学方法,强化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选修课要积极运用情境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助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构心理健康选修课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载体和具体化。根据普高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各门课程的不同目标,我们逐步建构起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内容体系。

比如作为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目标,内容选择是一个健康、四个学会和三个感受,分别是:心理健康、学会适应、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感受青春、感受情绪、感受生命。

3.完善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的评价机制

由于心理是一种不可量化的主观现象,具有内隐性、个人化的特点,因此,普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体系是性质比较特殊的课程体系,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制定硬性、统一的考核标准。评价标准应突出其发展功能,激发学生发展动力,关注其发展过程。

三、研究成果

(一)满足中学生不同层面的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选修课的开设满足了学生基础性与发展性心理的需要,学生在各种心理活动与体验中,拓展视野,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二)构建起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程常态化的新平台

在心理健康类选 修课程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探索了各种增强学生心理品质的新方法。课程教学、专项作业、社会实践等形式,逐步积累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为深化、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积累了新经验,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常态化实施的新平台。

三、不足与建议

(一)评价体系不完善

课程体系目前仅有学校评课程和教师评学生,这种单向评价极不完善。心理健康类课程的评价标准应突出其发展功能,激发学生发展动力,关注其发展过程。在评价主体上,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将理[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 dylw.NET第一论文 网]论知识的掌握与技能学习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采取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做到以评导教,以评促教,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二)课程类型还较单一

实践研究中虽然已有三门选修课程,但依然无法满足高中生多样化的心理需求,尤其是矫治类的课程目标还是空白。这就需要心理老师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况,适时地开设有针对性心理课程。

(三)师资力量薄弱

完备的课程体系自然需要强大的师资力量,而当前学校一般只配备专业心理老师一名。建议今后加强教师心理知识的普及,让更多对心理学有热情的老师经过专业培训加入到兼职心理老师的队伍中来,从而完善心理健康的课程体系。

篇5

追问一:中学生心目中的励志教育是什么?

励志教育是以教育激励为手段的信念教育,励志教育之“励”,主要意思指激发和唤醒,“志”主要指志气、志向、意志。那么学生心目中的励志教育是什么样的?对于学校开设励志教育课又持什么样的态度呢?对此,我们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对励志教育有一定的认识,70%的学生认为励志教育是“让人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获得自信”,认为学校开设励志教育课是很有必要的;49%的学生选择励志教育“帮助解决心理困惑,减轻学习压力”,31%的学生认为励志教育是为了“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这说明学生对励志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狭隘,并没有认识到励志教育的核心。另外,有10%的学生认为励志教育是“专门为学习中迷失方向的人开设的”,有8%的学生对励志教育不了解,还有3%的学生认为励志教育是“无意义的说教”。这说明部分中学生对励志教育的理解存在偏见,甚至是误解,教师需要高度注意并加以正确引导。

追问二:中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励志教育?

学生想在励志教育课上“获得什么”,这是每一个心理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调查结果如表1。

从表1中分析可知,75%的学生想知道“如何鼓励自己、走向成功”,58%的学生希望获得“磨砺意志”的方法,41%的学生想了解“怎样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总之,学生们渴望通过励志教育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如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等方面,极少部分学生对励志教育课存在认知偏差、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其实,励志教育课不在于传授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心理教育工作者应综合考虑励志教育工作的性质和学生的期望,引导学生健全人格品质、改变生活态度、激发奋斗热情、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勤奋学习。

第一,激励学生内在的人生追求。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励志教育要以信念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激励。在励志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告别浑浑噩噩的生活现状,唤醒、激励学生内在的人生追求,建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志向。

第二,让学生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拿破仑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成就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励志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善于从积极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被困难所吓倒,乐观处世,从而激发学生奋斗的热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决定一个学生能否专心致志学习且学有所成的关键。

第三,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众所周知,学生的成长、成功往往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对于每一个障碍的克服,所依靠的是自己内心的力量。励志教育就是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苦难情境,以唤醒学生内心的力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力。当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永不言败的信念、坚持到底的勇气、改变不良习惯的信心,就一定能够逐步走向胜利。

追问三:学校应该给学生怎样的励志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很容易被激励和感动。励志教育不仅可以改变学生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而且能够焕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引领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作为一名心理教育工作者,必须经常反思学校励志教育应该做些什么?励志教育课堂应该给予学生什么?

1.科学构建励志教育校本育人模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

目前,国内很多中小学采用了励志教育“三大步育人模式”。主要做法是:以“集体朗读励志信”为主的“学生励志每日三大步”,以“批阅成长记录”为主的“导师每月三大步”,以“主题班会”为主的“班级课程体系”。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践摸索,我们试图从“认知调整、情感激励、方法导向”三个维度出发,从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和养成优良习惯入手,进行励志教育(如表2)。

2.强化励志课程的实践性和生活化,优化心理课程设计

励志教育课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安排并有实施的活动课程,是学校开展励志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笔者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来确定课程内容,并将励志教育课程目标具体化、目标化、连续化。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活动内容来激发学生励志动机,传授励志方略,提升励志能力,最后成功地塑造他们的个性。

3.提升专业教师胜任力,突出教育活动的“体验”和“内化”

篇6

 

一般说来,教育学独立成“学”跨入学术行列,是从赫尔巴特1806年发表《普通教育学》并推上大学讲台开始的。重要原因在于,赫尔巴特的教育学面向中小学,适应了当时德国中学教育的发展,他的教育性教育思想和道德教育体系符合了当时统治阶级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控制的要求。川虽然差不多同一时期的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等人在培养教师的实践成就方面并不在赫尔巴特之下,但他们的教育理论只是面向小学,为培养小学教师服务,盛行于师范学校而无缘进人大学的学术殿堂。在双轨制下,小学教师作为国家义务教育预定课程标准的传授和执行者,师范学校关注的是与此相应的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实习,往往是重“术”而轻“学”、重传递而轻研究。这使得小学教师虽然最早进人制度化的培养阶段,但一直处于匠技水平,专业化水平很低。

 

皮亚杰认为,中学教师接受大学的学术教育,教育学训练只是最少的一点点;小学教师与大学教育相隔离,“其结果使得中学教师根本不知道有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可能……小学教师成了一群一单独的具有内向性的知识阶层,受不到社会公正的承认。

 

19世纪末,发达国家陆续把义务教育由初等教育延长到初中阶段,中小学教育成为统一的国民教育体系。与此相应的是师范学校升格为师范学院,小学教师教育与中学教师教育并轨。这一方面使中学教师进人系统定向的师范教育阶段,并进一步确立了教育学科的课程地位;另一方面,小学教师开始接受专科程度的高等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科学的发展对于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起了推波助澜作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和梅伊曼、拉伊在冯特实验心理学基础上建立的实验教育学,突破了赫尔巴特充满思辨和理性主义的教育学传统。杜威于1896年创立“大学初等学校”(Uinversi-tyElementarysehool),进行初等教育课程、教材和教法的实验,他的名著《我们怎样思维》《民主主义与教育》就是他的芝加哥实验的直接成果。叫教育科学理论和体系的发展和创新,以及一系列新的教育制度和方式方法的创立,及时地反映到师范院校的教育思想和课程内容中来,使师范教育更加凸显师范性。进人20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尤其是以原子能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将义务教育进一步推进到高中阶段。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于教师的要求不再是数量和学历,而是教师的高度专业化。

 

与此同时,教育科学的发展既加强了中小学教师教育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也进一步表明两者在专业上的分化和差异性。科南特在《美国师范教育》中分别论述了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的培养。他提出,师范学院小学与中学教师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应有各自特定的要求。在普遍加强文理普通教育、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基础上,幼儿园和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教师应成为“包班制”的多面手,四至六年级的教师应成为有所专长的科任教师;中学教师则应当专攻一门科目。

 

同时,他极力反对取消教育学科的主张,同时批评教育课程空泛重复、脱离实际,认为应切实提高教育课程的科学水平,精简科目和内容。小学教师必修的教育课程应占整个教学计划的14/,中学教师则应占18/。川皮亚杰从发生认识论出发,对儿童早期发展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

 

他指出:“从吸收知识的难度与这种知识在客观上的重要性这个双重观点来看,事实许可我们主张:儿童愈小,对他们进行教学就愈难,而对于幼儿的教学未来的后果愈有影响。”〔6口因此,他主张小学教师的培养应摆脱知识传递者的狭隘职业训练,与中学教师在大学里一起接受训练,参与科学研究和实验,从而成为研究者。这对于小学教师必不可少的心理学训练来说,比中等教育更显重要。

 

自1957年起,赞可夫着手对小学儿童的教学与发展问题进行实验和研究,建立了“小学教学新体系”,形成了“一般发展”的教育思想,揭示了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许多最新实行的、非同平常的教学论规则、教学方法和方式。”〔7他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教育发展和教育科学的推动,师范院校开始归并于综合性大学,中小学教师的培养由系统定向的师范教育开始向教师教育方向发展。

 

进人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将教师教育提升到文理学士,以及培养硕士、博士层次的专家型教师,并开展终身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中小学教师教育在专业上的整合与分化总是交织并存,不可偏废,其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困如,美国的教师教育机构开设“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专业,培养本科以上规格的中学和小学教师。在教师教育的三类课程中,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科教育和教育科学课程要求差别很大。

 

其中,中等(初等)教育原理、方法和技能及实践课程突出了各自教育对象和专业的特质性,构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重要的学科基础。近年来。英国形成了“研究生教育证书(PGCE)的“3+1”和“教育学学士学位”(BED)的“4+o”两种主要的教师教育模式,前者主要培养中学教师(虽然也培养小学教师,但课程目标和设计不大相同),后者主要培养小学教师。小学教师教育从第三年开始,转人“学科研究”“专业研究”和教学实践,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形成初等教育的专业优势。

 

综合各国教师教育发展历程,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与教育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水平相因应的。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研究成果之上的“初等教育导论”(或初等教育原理)以及初等教育课程原理、教学策略、学校管理等所构成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群,已成为各国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重要的学科基础。1987年,我国台湾省升格的八所师院也普遍设立了初等教育学系,开设学校行政、学校辅导和体育三个专业组别;此外,设置语文教育学、社会教育学、数理教育学等系科,培养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专门人才,创办初等教育学刊、成立相关的研究组织,进行初等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

 

二、分化与定位:我国初等教育学建设和发展的现实期待

 

(一)初等教育发展和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国家标准,还是学位教育的《学科、专业目录》,在一级学科“教育学”之下,与幼儿(或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相平列的是普通教育学。换言之,普通教育学涵盖着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育成为同质、连贯的研究对象。然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第三次修订)确认,“初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此级教育的重点是向法定的入学年龄不低于5岁或不大于7岁的儿童提供教育,包括向学生提供读写算方面扎实基础的教育课程,同时使学生对其他科目也有一些基本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初等教育的开始也就是义务教育的开始。’,0[一方面,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有着越来越多的同质性和一贯性,为中等教育提供必要的基础,它与中等教育构成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但初等教育从学制地位以及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化等方面都有自身质的规定性和独特的价值。在推行义务教育、加强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各国通常是先集中力量办理初等教育,行有余力再来发展中等教育和幼儿教育。因而,初等教育是最受世界各国重视的一个教育阶段。

 

从历史和现实看,虽然各国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机构是多样化的,初等教育与学前教育、中等教育的衔接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初等教育在各国学制体系中的性质和地位是共同的。美国实施初等教育的主要机关是6年制小学。20世纪60年代起,考虑小学后期学生的身心特点,很多州把5、6、7、8四个年级组建成中间学校。英国现行学制中的初等教育学校有幼儿学校(5一7岁)、初级学校(7一11岁)和预备学校(n~13岁)。德国初等教育学校则是4年制的基础学校(少数州为6年)。法国1989年《初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将幼儿教育三年与小学五年合为一体,建立三年分段的新体制,即初步学习阶段(2~5岁)、基础学习阶段(5~8岁)、深入学习阶段(8一n岁)。印度现行的“10+2+3”学制,即10年的普通教育,2年的高中教育,3年的高等教育第一级学位教育。其中10年普通教育的前8年为初等教育,1一5年级为初级小学,6一866年级为高级小学。日本的初等教育和我国相近,主要是六年制小学。我国1951年的学制确立的初等教育包括儿童的和青年、成人的两种,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小学;对青年、成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工农速成初等学校等。毫无疑问,初等教育既不应与“小学教育”简单等同,也不能与中等教育作为同质的研究对象和范畴。我们应考虑国际标准和各国初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加强初等教育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教育科学学科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根据教育对象、教育类别的不同,将普通教育学分化建立初等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学,进而使之与研究教育一般问题和基本理论的“普通教育学”区别开来,确立初等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地位。三”〕教育部最新的学科和专业分类已在二级学科“普通教育学”之下设立了中等教育学和初等教育学两个三级学科。

 

(二)我国教师教育层次升级和专业建设的现实课题

 

与我国教育学学科和专业设置相应的是,高师公共课教育学和师范学校的教育学一直都是普通教育学范畴。但教育学在高师和中师的学科生存和发展状态却大不相同。高师院校设有教育学科专业的系科、研究所,进行教育学科各专业的学位教育,有专业的教学和研究队伍、学术组织和学术研究刊物。加之身处多学科共存、交流和竞争的生态环境之中,高师的教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问和教学科目跻身于大学的学术之林。但由于培养目标和职能分工,高师的教育学研究和教学主要指向中等教育,较少关注有着独特性质和功能的初等教育。因此,初等教育很少进入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的视野,更难进人大学的学术殿堂。相反,中师属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范畴,重视的是教育知识的基本掌握、教育行为的规范和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进而使小学教师成为合格的知识传递者、教学能手。中师教育学作为一门中等教育层次的专业学科,只有一支基本的教学队伍,缺少初等教育学研究必要的研究力量、学术资源和氛围。这必然造成同在普通教育学之下,初等教育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严重匾乏,既不能与中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的发展相比,也严重落后于小学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研究水平和现实需要。

 

1998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我国小学教师学历提升的目标和步骤。近年来,各地政府和师范院校积极推动教师教育的升级和结构整合,小学教师高等教育机构不断壮大,并逐步走向规范化、体系化。一批高师院校成立初等教育院、系,越来越多的师范学校合并或独立升格为培养小学教师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此同时,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在“中师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基础上,成立了“初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有关师范院校也联合成立了“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协作会”。不少高师院校相继成立了初等教育研究所,一批初等教育(小学教育)本、专科专业建设的课题被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研究成果相继涌现。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例如,在教育部师范司指导下,由首都师大初等教育学院和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教师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牵头,于2000年底开始正式启动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该套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目前已有二十余种教材面世。2。。3年l月15日,教育部在已颁布的《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的基础上,又向全国印发了《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等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仁’“〕随着小学教育专业的确立和发展壮大,初等教育学迫切需要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建立具有自身独特价值的学科体系。

 

(三)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学科基拙

 

舒尔曼认为,当代社会,一个专业至少有六个基本特点:理想的职业道德;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专业的技能和策略;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判断;从经验中学习;掌管专业质量、进行知识收集的“团体”。

 

其中,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是所有专业的中心。〔`3〕这昭示着,任何一种职业要发展成为“专业”,都需要一门高度发展的科学作为学科基础。虽然我国初步兴起的教师教育升级促进了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但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绝不只是学历提升及知识储量和程度的增加。有学者研究指出,目前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主要问题在于,整个课程体系的结构没有体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特点,依然是模仿高等师范教育的其他本科专业。仁’`〕这反映了很多高师教育工作者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性尤其是对初等教育的特殊规律认识不足。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认为:儿童的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可以确定为(正规或非正规的)启蒙教育。它是普遍提供一种适合所有人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社会的通行证”。f’5皿初等教育这种启蒙性、全民性、普通性,是它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最根本的区别。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正是要建基在初等教育这种特质性之上的。我们须在现行的普通教育学基础上进行初等教育学的专门研究和学科建设,理清初等教育的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哲学基础,准确把握初等教育的性质特点、职能意义、发展线索和任务目标。这是确立初等教育专业的特质、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促进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关键。

 

三、建构与提升: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开发

 

(一)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初等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的母体中分化剥离后,应建立自己的研究范式、形成自己的概念和范畴体系,对国内外初等教育的思想与制度、事实与价值、理论与实践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和提炼。

 

以学制系统中的初等教育及与之对应的小学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应当加强与学前教育的衔接,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及其教育。这是由初等教育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只有加强初等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源头上促进小学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一方面,“科学自身的规律决定学科的规律,科学发展决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科学是第一性的、决定的方面;学科则是第二性的、被决定的方面。’,l[6〕同时,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分化的产物,必须加大自身体系与其他学科的开放、交叉和整合的力度。为此,应加强与不同阶段和类别的教育学如学前教育学、中等教育学、家庭教育学等的联系,以凸显初等教育的特质和功能;加强与宏观教育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如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史、比较教育学等的联系,使初等教育学研究有更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加强与微观教育学如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教育技术学、教师学等学科的联系,以开辟初等教育广泛的研究领域和空间。还应当吸收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学术营养,开辟更有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如初等教育原理、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比较初等教育、初等教育思想史、初等教育制度研究、初等教育管理、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初等教育教师研究等。作为学科建设,还应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包括研究队伍的职业化、固定教席和培养计划的设置、学会组织和学术会议制度的建立、专业期刊的创办等。

 

(二)初等教育学的课程开发

 

课程的建设和开发是促进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直接载体。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教育是要促进教师内隐的“主观理论”

 

(或称内隐理论),即对教师教学行为有直接影响的教育知识、技能、信念、态度与价值体系的改变和发展。这一改变和发展存在两种不同的途径,并由此主导着教师教育的政策取向、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8刁传统上,教师教育试图通过所谓“交换途径”,即由专门机构由上而下集中进行,采用系统的科学理论替代和交换教师原先“有缺陷”的“主观理论”,教师处于被教导、被改变的对象,而非主动学习与自我创新的主体。20世纪70年代以来,“行动研究途径”开始实行起来。斯腾豪斯等人积极主张教师作为研究者,经由自己的反省思考与实践行动,从中澄清教学的问题、获得领悟,探索新教学方法技术,修正或改变个体原有的主观理论,并不断把新的理念、知识、信念、价值统整到自己的主观理论中去。这种模式将教68师置于专业素质建构和生成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的教育自觉和主动的专业化发展。基于此,初等教育学的课程开发应突破以学科为中心、以学科知识和体系建构为主线的单一的理论课程,确立以教育主体建构为中心,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的互动及师生主体间的教育交往等多种中介,实现教育理论与个体教育知识、技能、信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统整与提升。

 

1.进行理论课程的改革。

 

教育理论对于教育主体建构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和关系具有内在性、间接性,它通过增进教育实践者的教育认识、启蒙和唤醒教育实践者而起作用。”即“唤起教育实践主体内心的参与、价值的认同和精神的再生,引起实践者对教育的意义、教育的价值、理想等主题的深层思考。”〔`’〕因此,教育理论课程不应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的体系浓缩和理论搬移,或是提供一套技术性的实践操作规范,而应当加强与个体已有的教育知识、技能、信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统整,使教师通过反思、判断,对教育理论的合理性进行辩证,对自己个体化的教育知识、技能、信念、态度和价值体系进行澄清和改造,进而实现对教育主体的建构与提升(同化与顺应)。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我国台湾省新近出版的师范院校《初等教育—理论与实务》教材体系,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和借鉴。,)二该书包括10章:初等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儿童;认识小学;成为小学教师;小学的课程与教材;有效的教学;班级经营;帮助儿童成长;做好小学行政工作;初等教育的展望。每章的标题都隐含一个省略主语,从体系到具体内容都是以教育实践者为主体的。整个体系引领着实践主体对自己固有的教育知识、技能、信念、态度和价值体系进行反思、批判,从而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和教育主体的建构。

 

2.加强实践课程的开发。教育理论促进教育主体的建构和提升不是直接实现的,而是以个体的实践为中介。而且,教育实践是个体获得实践性知识和智慧的重要途径。应当说,教育实践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两者相互促进和结合才能真正形成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能,指导专业实践。而这种实践性知识总是隐含和潜在于教育实践之中,不是通过理论课程的传习所能直接获得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蓬勃兴起“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英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展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教育。法国的大学教师学院(IUFM)同样是将实践课程系统化、制度化,不仅在两年的学习中由浅人深进行熟悉性实习、陪同实践实习和责任实习,还专门设置了模块课程和习明纳(研讨班)。冲’l这些改革的重要目的正是通过建立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合作关系,促进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的变革,积极发展以教育行动研究为核心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初等教育学的实践课程一般包括教育案例库建设和案例教学,教育临床实践与指导,校本教师培训,教历或教学档案的建立与反思,行动研究,等等。总之,实践课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实习,而是建立大学与中小学实质性、制度化的合作机制。使未来教师在导师指导下,通过反思、质疑、探究和发现等行动研究过程,突破例行化实践和习惯性思维,拓展、改造、提炼和唤醒原有教育认识和经验,形成实践性知识和新的教育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教育主体的建构与提升。

篇7

体育艺术类课程主要指健美操、舞蹈、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形体训练、街舞、搏击操、有氧拉丁操、踏板操、啦啦操等体现人体健康美、运动美和造型美的,具有高度艺术性、观赏性和锻炼价值的体育课程。体育艺术类课程可以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起到体育、美育和艺术教育的三重功效。课程教学能力是教师实施课程行为、实现课程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和本质性力量。抓住了教师课程教学能力这个本质性的问题,也就抓住了课程改革的根本。教师课程教学能力是教师在课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力、自主力和创造力。任何成功的教师,都能在课程活动中显现出成熟的课程教学能力。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培养教师课程教学能力,构建教师课程教学能力结构,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辽宁省内沈阳、大连、本溪、鞍山、抚顺、丹东、辽阳和锦州8个城市的部分中学教师150人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及教师课程教学能力方面的研究文献,并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网上信息进行检索,为本课题研究、分析和论证提供理论依据。

2.2.2特尔菲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调查,设计了“中学体育艺术类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结构研究”的专家问卷,并进行了两轮专家问卷调查,根据专家问卷调查结果确定中学体育艺术类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因素。

2.2.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辽宁省内的部分中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1份,回收率为94%;其中有效问卷136份,有效率为97.1%。采用特尔菲法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对构成中学体育艺术类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因素的每个指标,按重要程度分为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5个等级。经过两轮筛选,最终将75%以上专家认为非常重要和重要的21个指标选入构成因素。教师问卷制定之后,就问卷的整体内容及结构请专家进行判定,专家一致认为该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采用重测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选取测试对象中的30名教师进行重测,间隔时间为15天。问卷中各因素的信度系数均在0.752~0.936之间,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2.2.4统计分析法

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构建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依据

3.1.1系统论原理是构建能力结构的科学依据

系统论认为结构直接决定着系统的质,即事物的性质直接取决于结构控制。依据系统论的观点,能力的各个层次及层次内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就是能力结构。不同类型的人才具有的能力在其结构中的比例关系是不同的,这样构成的能力结构具有其特有性质,是该类型人才区别于其他类型的主要特征。

3.1.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是构建课程教学能力结构的重要依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与焦点,国务院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纲要》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育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9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教师课程教学能力结构的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3.1.3专家对教师课程教学能力因素的确定是构建课程教学能力结构的主要依据

为研究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走访调查,设计了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调查表,经过两轮专家调查,确立了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因素。

3.1.4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特点是设置课程教学能力因素的重要参考

体育艺术类课程是体育与艺术课程的有机结合,是在体育教育中实现艺术美的熏陶,在艺术教育中体现健康教育,是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实践过程。因此,体育艺术类教师不仅要具备体育教师的基本能力,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整合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才能胜任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

3.2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构建

能力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则是与教师的课程活动紧密相连的。在对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将教师课程教学能力分为相互关联的6个方面,即课程设计能力、课程组织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课程整合能力、课程开发能力。

3.3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因素的分析

3.3.1对课程设计能力的分析

课程设计能力是指对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结构等各个范畴做出规划和安排的能力。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包括课程目标设计能力、课程内容设计能力、教学方法与媒体设计能力、课程结构设计能力。其中课程内容的设计能力是课程设计能力的核心。在体育与健康标准中明确规定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即根据各个学习领域的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4)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5)简单易行。课程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既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同时又是明确指向教学实践的。体育艺术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将打破传统模式影响下的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程序,课堂教学将无固定的现成模式,这对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选择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是对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一个检验,同时也为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

3.3.2对课程组织能力的分析

课程组织能力是指将各种课程要素合理地进行排列组合,妥善地组织成课程结构,使之在动态运行中产生合力,增进学习效果的累积学习功能,以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能力[1]。教师的课程组织能力包括理解课程目标的能力、编制课程计划的能力和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素质教育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如何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并依据该目标体系设计体育艺术类课程目标,编制体育艺术类课程计划,是体育艺术类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教学能力。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体育艺术课教材包括多种载体,除学生课本、教师用书以外还应包括挂图、图解、幻灯、音像资料、多媒体教材等。如何精选教材,使教材内容既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又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如何将这些文字和图像转化成可以为学生带来形体美、健康美、心灵美的教学内容,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3.3.3对课程实施能力的分析

课程实施能力是教师为实现所设计的课程规划,而在师生的实际相互作用中运用教学形式、媒体、方法和模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2]。课程实施能力包括设计课程方案的能力、课程行动的研究能力、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许多研究表明,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导致成功课程实施的决定性力量,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成为课程实施的核心。任何课程都要经过教师的理解与转化,才能在学生身上表现出课程改革带来的效果[3]。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的参与;(2)教师的课程决策;(3)教师的态度;(4)教师的能力;(5)教师间的合作。

3.3.4对课程评价能力的分析

课程评价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课程价值观或课程目标,运用一定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分析、整理,对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过程和结果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从而为课程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能力。课程评价能力包括评价课程目标的能力、评价课程实施的能力、评价课程结果的能力、确定评价方法与标准的能力。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确定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它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4]。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课程的激励和改造功能,强调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在对体育艺术类课程进行评价时,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不同层次课程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高课程评价能力,学会对各种课程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状况进行分析,对课程实施结果进行评定,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多种功能的作用。

3.3.5对课程整合能力的分析

2000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要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进行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这是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笔者根据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特点和教师的课程能力现状,将课程整合能力分为综合课程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审美表现能力。综合课程能力主要指教师将不同学科间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课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育教师要综合与学生健康有关的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科学、医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注重学生情意、审美、伦理的体验。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教师还要在此基础上,具有将体育、舞蹈、音乐和美学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处于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必须掌握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筛选利用、贮存更新等技术,并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且具有鲜明的时尚性,这也是学生喜欢这类课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如街舞、有氧拉丁操都是近几年国际流行的健身娱乐运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各种健身俱乐部蓬勃兴起,健身运动内容也在逐渐与国际接轨。而青少年是喜欢追求时尚、表现时尚、展示自我的一代新新人类,因此,体育艺术类教师不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善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而且要有获取信息和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审美表现能力。体育艺术类课程本身就是一项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因此,教师自身要具有优雅的气质、良好的形体和姿态;示范动作要优美准确并有表现力;服装要得体,最好能体现项目特色,同时应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另外,审美表现能力还包括编排动作内容美,选择音乐旋律美,组织队形美,器材摆放美,环境创造美等。

3.3.6对课程开发能力的分析

课程开发能力是指借助学校教育计划的实施与评价,以改进课程功能的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包括教材的开发能力、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和课程创新能力。其中教材的开发主要指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包括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如将艺术体操改编为大众艺术体操,在内容上改变传统的以波浪、转体、跳跃、平衡为主的练习,取而代之的是摆动、简单的波浪、小跳和舞步练习。在难度上降低要求,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在器械的使用上,由于专用的器械较贵,因此,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或价格较便宜的器械代替,如跳绳、呼啦圈、排球可以代替艺术体操的绳、圈、球,还可以使用沙巾、扇子、小旗、手鼓、花环等器械。在动作完成上,艺术体操要求有芭蕾舞的基本功,这是普通学生难以做到的,而大众艺术体操则不在动作的“开、绷、直”上过分要求,它侧重培养学生的姿态、节奏感、韵律感、表演力和审美体验。应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选用啦啦操、现代舞等新兴运动项目。教学资源的开发主要指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指在体育艺术类课程实施过程中,除了体育教师以外,还应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开发和利用音乐教师、有体育或舞蹈特长的教师等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此外,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有体育、舞蹈、音乐特长学生的骨干作用,例如请他们做示范、选音乐、担当辅导员等。在校外还可发挥健身俱乐部教练、相关专业的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作用,请他们对教师或学生进行辅导。在家庭,应充分发挥家长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进行督促、帮助的作用。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如可用排球做健身球;(2)制作简易器材,如多股橡皮筋组成拉力器,矿泉水瓶装水当作哑铃使用;(3)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4)合理使用场地器材。

3.4中学体育艺术类教师对课程教学能力的认知程度

3.4.1教师对课程教学能力构成因素重要程度的认知情况

教师对构成课程教学能力各因素重要程度的认识,是我们构建教师课程教学能力结构和加强课程教学能力培训的主要依据。为此,笔者对教师进行了课程教学能力构成因素的认知情况调查,并对调查所得数据,采用排序法对21个能力因素按重要程度赋分,排在第一位得5分,排在第二位得4分,排在第三位得3分,排在第四位得2分,排在第五位得1分。然后根据频数和分值计算各因素的总得分。在21个能力因素中,排在首位的是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可见该能力在课程能力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是联结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纽带。教师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何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排在第二位的是教学监控能力。该能力是指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设计、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5]。新课改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具体体现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使得体育教学更加开放和灵活,也使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这对教师的教学组织和监控能力提出了挑战。排在第三位的是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媒体,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研究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具备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排在第四位的是实施课程方案的能力。一个新的课程方案出台后,其表达形式是以书面的方式存在。只有当教师在教学中执行或实施了课程方案,这种书面上的计划才能转化为“知觉的课程”、教师“运作的课程”和学生“体验的课程”,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6]。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实际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情况,确定实施方案,制定实施策略,使课程实施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互动过程。排在第五位的是课程创新能力。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学生的创造品格、创新才能需要教师的创新性教学来培养。因此,课程创新能力在教师课程教学能力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研究发现,排在前五位的5个能力因素中,有3个能力因素属于课程实施能力,由此可见,教师比较看重的是课程的实施能力。而对于课程整合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还没有引起教师足够重视。多尔认为“后现代主义强调每个实践者都是课程创造者和开发者,而不仅仅是实施者。如果课程真正成为协作活动和转变的过程,那么‘创造者’和‘开发者’便比‘实施者’更适合讨论后现代教师的作用”[7]。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和W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两大主阵地,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学生心理素养发展的基础。而亲子关系被心理学家认为是家庭关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种关系。经调查研究发现,中职学生普遍认为家长对自己要求太高、不肯放手让自己去实践、与自己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方法。家长则普遍认为学生就读中职院校让自己抬不起头,不了解生活艰辛、不愿意与自己沟通、不理解父母的苦心,亲子矛盾日益突出。

2016年6月,我所在的湖州交通学校开展了一场名为“爱心手拉手”的大型亲子活动。有近150位老师、家长和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在活动现场,家长和学生在心理辅导师的协助下沟通内心、倾吐心语。很多平时内向的孩子纷纷站到场地中心,当众向家长和老师表达感激之情。在这次活动后,我进行了反思。中职学生真的不懂得感恩吗?真的不敢向家长大声说爱?我们的家长真的对学生缺少关心和耐心?真的不想和孩子好好沟通?不是。可是为什么中职生的亲子问题尤为突出?答案是因为缺少一个相互沟通、了解的平台。

心理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开设中职心理课,旨在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我、悦纳自我、协调人际关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若将中职心理课堂教学与学生亲子教育相结合,既可以为亲子沟通搭建平台,又可以将家长纳入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提升家长,用心理课堂促进亲子成长,根据亲子互动成果推动具有本校特色的心理课堂良性发展。

二、亲子心理课堂在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亲子心理课堂在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教育心理学起步较早,社会重视度高。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学校就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和心理素养的养成。在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中,心理教学服务于行业所需。以德国为例,职业教育中没有独立的心理学课程,在专业课程设计时会根据专业不同加入所需的心理学知识。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只需学习旅游心理学即可。亲子心理教学往往以家长到学校进行志愿服务的形式开展,且集中于低年级。若亲子问题十分严重,学生和家长会求助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解决。

(二)亲子心理课堂在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升学以成绩为导向,不太重视学生心理素养的养成。心理课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常常被忽视。只有到某位学生或某个群体的学生出现问题时,才派心理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到了高中阶段,很多中职生的心理问题集中爆发。据调查,中职生亲子问题主要表现在亲子冲突激烈、亲子沟通不足、亲子互动缺少正确的方式和恰当的技巧等方面。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开始重视亲子问题,也进行了多种尝试,方式多为家长亲子讲座、亲子家长会等。由于师资、场地、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将中职亲子心理课堂形成系统,作为一门课程进行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

三、中职亲子心理课堂的探索

(一)中职亲子心理课堂教育的要素

1.亲子心理课堂的界定

所谓亲子心理课堂,就是把家长请到学校的心理课堂中,通过各种亲子互动的形式将家庭教育指导、家庭心理辅导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达到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改善学生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和家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

2.亲子心理课堂教育教师及素养

亲子心理课堂教育教师需要具有专门资质的心理教师承担。要求心理教师的理论基础扎实,教育工作经验丰富,掌握一些有效的和操作性强的学生心理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具备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会根据不同的学生和家长组织不同的教学形式,同时还要能够时时和学生在一起,了解本校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心理情况。但是,仅靠一两个心理教师“单打独斗”,亲子心理课堂很难开展,要组成一个团队,由几位心理教师、班主任和部分科任教师积极参与配合,效果才会更好。

3.亲子心理课堂教育课程建设

亲子心理课堂教育课程建设要根据不同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还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类别的学生的心理情况设定不同的主题。

4.亲子心理课堂教育家长及素养

中职亲子心理课堂教育的开展程度和效果直接受家长影响。亲子心理课堂中,家长的参与度、文化水平、平日对子女的关注程度、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都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经实践证明,文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的家长更注重家庭中的融洽度,这类家长课堂参与度高、平日对子女的关注度也高,课堂成效也就越好。以性别论,女性家长往往比男性家长更擅长亲子沟通,但容易在沟通过程中将子女的问题泛化,不能针对性解决问题。男性家长喜欢就事论事,沟通前“功课”较少,方式以呵斥等强硬手段为主。这就需要心理教师在课前对家长进行沟通方式的指导。也需要家长在课后家庭亲子教育过程中注意沟通方式和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亲子沟通习惯。

(二)中职亲子心理课堂教育初探

1.亲子沟通

良好的亲子沟通是改善中职生亲子关系的突破口。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让家长和学生共同观看视频《变形记》,让家长产生共鸣,并敞开心扉谈谈视频里的孩子,再由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启发家长认识到自己和子女思想的不同,了解亲子沟通的重要性。游戏环节“背靠背测测你知道吗?”内容涉及生日、喜欢的颜色等问题。通过测试让家长和学生看清在沟通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更加了解对方。同时,游戏还设置了奖惩制度。奖励是对家庭良好沟通状况的肯定,处罚(让学生为父母敲背)能让家长享受到子女的贴心服务,让子女体会到感恩之心。游戏“盲人走路”是一个角色互换的游戏,让子女成为引导者,让家长成为“盲人”,意在把现实生活中家长和子女的角色进行互换。在活动中,双方通过口头交流和肢体语言进行更好地沟通互动。家长会感觉到子女的成长和责任心,子女会感受到父母教导自己的不易,从而体谅父母。“大声说爱”环节可以给家长和学生一个互相沟通、互说感谢的平台,打开亲子沟通困难的缺口,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

2.职业生涯规划

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阶段,也包括了整个从业阶段。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为中职学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据统计,绝大部分中职生进入中职学校后目标并不明确,大部分家长对子女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也知之甚少。在进行心理课堂亲子教学时,可以播放与本专业有关的《大国工匠》系列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进行讨论使家长和学生共同了解本行业需要哪些优秀品质(吃苦耐劳、工作细致认真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些品质。也可请从事本专业的家长或是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展示职业特点,说明行业要求,为全班学生和家长提供可参照的模本,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进行针对性地职业生涯规划。或让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在更好地了解学生自我特质的基础上,学生和家长共同有针对性地选择本行业中最适合学生的工种,明确行业方向。

3. 青春期性教育

青春期性教育在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中职生对性别角色的理解、对异性的态度和对恋爱、婚姻、家庭的理解大部分来自于原生态家庭的影响。但是很多原生态家庭缺少这块教育内容,甚至在中职生里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原生态家庭处于离异、父母缺失的状态,所以开设青春期性教育亲子课堂尤为重要。在开设有关性道德、性伦理教育的“幸福的基础是责任”一课时,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分享一些家庭幸福的经验,以及为人父母、为人儿女应该扮演的角色和责任。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成功案例,对家长的教育可能更直接、更生动,更易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学生今后对待爱情和未来组建自己家庭时会更为慎重。在开设有关性知识内容的心理课时,由于涉及内容较为隐私,可以根据性别分设不同的主题和教室进行教学,如面对男生可开设“我有秘密对爸爸说”,女生则为“我有秘密对妈妈说”。通过观看生理发展视频、心理教师讲解、讨论青春期性教育案例让学生和家长多方面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为家长在课内或课后对学生进行家庭性教育提供生理知识和心理依据。

四、中职亲子心理课堂的几点思考

(一)对教学环节的要求

1.课堂教学主题要实在

心理课堂的主题要根据本校中职生和家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角色、专业方向、学制特点、班级实际和学生家庭教育特点等。只有家长和学生都感兴趣的主题,他们才会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2.课前要对家长进行了解和指导,做好准备工作

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与家长间有些较为突出的亲子矛盾,这不利于亲子心理课堂教学的开展。所以在开课前,心理教师要帮助家长和学生拉近亲子距离。如指导家长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指导家长多鼓励学生,多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了更好地开展亲子心理教学,心理教师也要对家长的个人情况、特长、工作等进行了解,将这些教学资源纳入课堂教学环节中,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具说服力。

3.课堂教学要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中职生亲子矛盾非一日之寒,亲子课堂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破冰和互动。一节45分钟的课不能满足这些教学需求。在心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亲子交流往往带有私密性,需要独立的教学空间,给家长和学生一个更为安静、安全的分享空间。

4.家长参与教学总结和评价

中职学校的家长平时大多对学生缺少关注,缺少长期有效的沟通方法。亲子心理课堂结束后如果不进行及时总结和巩固,将会大大影响课堂教学成果。所以,在课后要对家长集中进行教学总结。教师说课,家长讨论,共同总结课堂上亲子心理互动的方法。这既是对课堂成果的巩固,也能帮助教师优化本次心理课的教学环节,为家长进一步进行家庭心理教育提供指导。

5.课后要进行效果追踪巩固

单从心理课堂本身看不能体现亲子教学的效果,必须结合课后的效果追踪巩固,让中职亲子心理课堂的成果真正落到实处。

(二)对心理教师的要求

1.要求心理教师团队合作课堂教学

中职亲子心理课堂面对众多家长,家长的个人素质也参差不齐。所以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心理教师们要团队作战,多方面、多渠道了解授课班级的学生和家长,准备多套教学方案,以应对课堂突况。由于课堂参与人员众多,光靠一位心理教师,很难把握住整个课堂。要形成一位心理教师教学、多位心理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才能充分调动整个心理课堂。

2.对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中职生亲子矛盾引发的原因多种多样,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这就要求心理教师运用心理知识寻找矛盾根源,运用专业技术加以解决,这对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课后的效果追踪巩固也需要心理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运用多种专业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整合。

(三)现实中的一些问题

1.工作量过大,无法全面铺开

每一次中职亲子心理课堂的开展,都需要课前调查、制定方案、(专业指导)、上课、n后反馈、课后追踪等环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2.家长难请

中职亲子关系冷漠很大原因是因为家长缺少对学生的关心,所以在邀请家长时,家长难请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三年制和提前批的班级里尤为突出。而这批难请的家长又是亲子问题最严重、最需解决的群体。家长难请使亲子心理课堂教育与指导的效果无法按计划达成。

篇9

论文摘要:鉴于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是师资培养培训的纲领性文件,又是中职师资培训包项目开发的基石,故我们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除了加强对有关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标准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更注重对相关企业、职业学校以及师资培训基地进行广泛、深入地调研。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十一五”期间,54所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按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开发70个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的师资培养培训方案、课程和教材,形成一系列具有应用价值和示范作用的培训包,为全国中职师资培训提供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指导,以切实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素质。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承担了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师资培养培训方案、课程、教材开发项目。根据项目开发的要求,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则是在整个项目当中处于首要的地位,故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开发这一标准,以促进整个培训包项目的开发与推进。

一、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的背景和指导思想

美术设计作为物质和文化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中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它在中国古代被称作“百工巧艺”,其显著的特点是美术设计与生产、设计与制作紧密结合。在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中,先人们创造了丰富的广为世界称誉的成果。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美术设计的外延远远超过了过去以手工工艺为核心的产业圈,而涵盖了从手工到电脑的所有技术产品。

作为培养美术设计相关产业的初、中级专业人才基地,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设计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美术设计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乃当务之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教师的素质也迫在眉睫。

制定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为指导,以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促进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素质为目标,广泛吸收其他师资基地、中等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等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构建一个以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导教师专业成长为引领,以项目为载体,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休的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标准程式。

二、相关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标准的文献资料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完全是一项首创性的工作,现今只有一些相近或相关的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标准的文献资料可供参考,对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较有参考意义的主要是:

(一)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004年12月。这是为贯彻落实((2003-2007年教育行动振兴计划》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网络联盟计划,组织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而开发的一个标准,教育部将以此为依据研究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这个“标准”把相关人员分为“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支持人员”三类,其中“教学人员”的能力区分为4项: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

(二)《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能力标准(试行)))[2]02007年7月的《中国一澳大利亚(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国家报告》称之为中国的首个专业教师能力标准,它借鉴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经验,从职业道德教育能力、行业联系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教学组织和实施能力、鉴定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9项能力领域,“能力领域、能力单元、能力要素、能力表现水平”等4个层面,对职业教育的教师能力提出具体要求。

(三)《教师能力标准》[3],这是一本介绍“IBSTPI教师能力标准”的书。2004年,国际培训、绩效、教学标准委员会(theInternationalBoard‘StandardsforTrainingPerformanceandInstruction,简称IB-STPI)了修订的教师能力标准,包括5个维度、18项能力以及98条具体绩效指标。这5个维度是专业基础、教学计划和准备、教学方法和策略、评估与评价和教学管理。这是一个迄今为止较为权威、最为全面的国际教师能力标准。

(四)《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项目的成果,2001年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颁发。它的内容包括美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专业设置标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等,是实施学历教育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教学文件。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指导方案从专业教师教学工作需要的角度制定了能力标准,即对专业教师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业务范围、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三、对美术设计行业企业、相关职业学校及师资培训机构的调研

为了给制定美术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提供客观依据,课题组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调研:一是美术设计类行业、企业,二是各地中职美术设计类专业学校,三是目前正在开展中职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国家级培训的基地学校。

(一)调研的内容

1.对行业企业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美术设计产业在我国的分布、发展趋势及其物质文化人力资源的配置,相关行业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规范、人才需求状况以及从业者的素质构成,上述用人单位对中职美术设计类毕业生职业技能、知识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评价,在制定培训美术设计职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的标准时,如何处理地域分布广泛、门类繁多所形成的美术设计职业技术人员培养中差异性与普适性的协调问题。

2.对职业学校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中职美术设计类专业在一些不同地区的大致分布情况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原因,中等职业学校现行美术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对培养美术设计从业者的适用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类专业毕业生学习动机、就业展望,美术设计专业师资素质的基本状况以及接受培训的意愿和具体要求。

3.对国家级培训基地学校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充分收集目前正在开展中职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国家级培训的有关信息,重点是借鉴他们所确立的培训目标。

(二)调研的基本结论

1.行业、企业的调研结论。“美术设计”涵盖了所有企业或商业活动中与美术有关的设计工作,这一庞大的行业从照应职业教育专业的角度来细分,可以大致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和数字艺术设计四类。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多样化需求的增长,美术设计行业已受到广泛重视和政策扶持,发展迅速,分布广泛。同时,与美术设计相关的观念、工具、技能等更新换代快,地域差异大,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业内人士对从业人员的观点大致如下:目前我国美术设计从业人员,特别是来源于中职学校的员工,大多数的基本职业能力较低,表现为专业化程度不高,实践技能不强,知识面不广,外语水平较差,而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素质(关键能力和跨专业能力、应变能力)更是巫待加强。

企业对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教师的评价是中职师资已经具备的大学本科以上的专业知识,是美术设计流程中的上游,他们缺乏的是处于动态中千差万别、不断更新的中下游的技能知识。重点要加强实践运用和技能培养.丰富行业的实践经验.培养美术设计专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以及美术设计专业教学与行业实际要求相联系的主动性等。他们在本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所接受的行业应用流程和技能训练愈多,其所培养的美术设计人员就愈能适应高度细分的行业市场。

2.中等职业学校的调研结论。资料显示,近20多年来,美术设计专业在我国发展很快。但是,美术设计专业的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仍难以满足迅速发展的国内美术设计行业的需求。我国的中职美术设计教育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未完全成熟;教材存在信息滞后、内容空疏化的问题;由于资金投人不足、企业参与不积极、实训基地缺失等诸多原因,该专业实训或实践课的安排仍不够理想。

从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师资的现状来看,总体数量尚有不足,美术设计专业教师课时任务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都巫需加强。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技术给作品的设计及作品信息的传播带来极大的便利,这些刘美术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各中职学校开始设置新兴专业方向。然而,美术设计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以及创作都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一些从事图形图像处理教学的美术设计教师无法胜任,即使是包装、广告、展示设计、模型制作、商业插画等传统美术设计专业课,教师的能力表现也因人而异。另外,相当一部分美术设计教师在组织教学方面不规范,在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美术设计专业教育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能够承担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开发工作的人才更是稀有。

目前,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教师从事相关实践的机会不多,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难以做到统一,反映到具体的教学中则表现为对美术设计这种面向市场的商业行为掌握不足,不具备应付多元多变要求的实际设计能力,也较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创业动机,难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承担中职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国家级培训的基地学校所确立培训目标的分析。2008年,中职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国家级培训任务由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吉林工程师范学院、河南技术师范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五所院校承担。综合分析其培训目标的要件,主要包括八个方面:了解职业教育的形势、任务和政策,掌握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方向,掌握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熟练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软件,掌握若干种类美术设计作品的创作技术,具备指导其他教师进行专业教学的能力,熟悉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情况与需求,进行高一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培训。

四、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的构思

篇10

[关键词]科学教育学;科学教育改革;科学教育研究

科学教育是与人文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教育领域,旨在形成人的科学素质,提高人的科学探究与应用能力,培养人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科学本质观。作为普通教育(Generaleducation)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一样都致力于“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在此意义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科学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科学教育仅指自然科学教育,即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球科学等分科学科在内的,同时也涵盖综合科学教学的学校科学教育。广义的科学教育则包括数学教育、技术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如美国“2061计划”的科学教育文献所表明的那样)。相应地,科学教育学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科学教育学,主要研究各级各类学校的自然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学习与评价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而在广义上,科学教育学也涉及数学教育、技术教育、乃至社会科学教育及校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世界范围来说,科学教育作为学校课程体制的一部分是从19世纪中叶以后开始进入中小学课程中;而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领域,则是从20世纪中叶以来的历次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与发展起来的。

在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兴起只是近年来的事,迄今尚未从学科建制层面上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部分。科学教育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它涉及从幼儿园、中小学至高等学校各个阶段的课程、教学与评价等方面的科学教育问题,同时也包括以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为目标的校外科技普及与科学传播教育。本文的论述主要限于高中以下阶段的学校科学教育改革,着重探讨科学教育学与科学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

一、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科学教育学

从20世纪初期开始,在英语国家,“教育”与“教育学”基本上都使用同一个词来表达,即Education。在欧洲国家,由于其教育学传统不同于英语国家,一般使用DidacticsofScience来表达“科学教育学”。而在我国,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在学科建制里尚未正式建立起来,尽管最近几年关于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已开始增多。

国际上,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或研究领域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2004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著名的科学教育学家彼特.范仙(Fensham,P.J.)教授出版了《科学教育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历程》一书,全面论述了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的诞生与发展历程。根据范仙教授的研究,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建立,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他提出了三类标准:结构性标准、研究内部标准和结果标准。其中,结构性标准作为最基本的标准共有6条:(1)获得学术承认,即大学里设立某一学科的教授职位,获得学术界的承认;(2)创办研究期刊,传播研究成果;(3)建立专业学会;(4)定期举行学术研究会议;(5)建立研究中心;(6)进行研究训练,培养研究人才。这6条标准是相互关联的,它们表明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或学科的形成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从这些标准看,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其他国家的科学教育学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里兹大学分别于60年代和70年代在其教育学院建立了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中心,并设立了“科学教育学”教席(ProfessorshipofScienceEducation)。到1985年英国已经有11所大学培养科学教育学博士生。德国于1966年在基尔大学(UniversityofKiel)建立了国家级的科学教育研究所,共有50余名科学教育研究人员。法国于1970年在国家教育研究所内建立科学教育研究部。澳大利亚1967年在新建立的莫纳什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科学教育学教席,聘请彼特.范仙为澳大利亚第一位科学教育学教授。80年代澳大利亚的科廷理工大学建立了科学与数学教育中心,现已后来居上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科学与数学教育博士生培养基地,目前共有400多名博士研究生。在亚洲国家中,日本、印度、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等国家也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在大学建立了科学教育学博士点,培养科学教育博士生。

从专业组织和学术期刊来看,美国的全国科学教学研究协会创办于1928年,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学教育研究专业学会,每年4月份召开一次国际性的科学教育年会,2006年的年会上,与会者多达1000多人。其会刊《科学教学研究学刊》每年出10期。英国的科学教育学会创建于1963年(其前身是男科学教师协会与女科学教师协会,最早追溯到20世纪初),定期于每年一月份召开一次年会,发行《科学教育》(EducationinScience)、《小学科学评论》(PrimaryScienceReview)、《学校科学评论》(SchoolScienceReview)和《科学教师教育》(ScienceTeacherEducation)等期刊。1995年成立的欧洲科学教育研究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并每隔一年举办一次专门针对欧洲国家科学教育博士研究生的暑期研究班。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科学教育学会出版《科学教育研究》(ResearchinScienceEducation)期刊,每年也举行一次科学教育学术年会。另外,还有一些不隶属于学会的著名期刊,如美国的《科学教育》》(ScienceEducation),创刊于1916年;英国里兹大学的《科学教育研究》(StudiesinScienceEducation)创刊于1974年;《国际科学教育学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ScienceEducation),创刊于1979年,在国际科学教育学界影响都很大。

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是分不开的。科学教育改革需要科学教育研究的学术支撑;反过来,科学教育研究也需要科学教育改革的推动。科学教育研究又分理论研究与基于实证的经验性研究。前者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视野出发进行包括建构主义在内的当代各种教学理论探讨,后者则从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视角开展定量研究、质性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这些研究都为各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政策制定和基础科学教育中科学课程、教学及评价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学术支持。如1989年美国出版的《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这本权威的科学教育政策文献中,在附录B中列出了26条关于科学教育或与科学教育有关的最重要的参考文献(专著、研究报告或专题论文),都是1980年至1988年期间出版的。可见,即使是一个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也要以大量的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为依据制定。又如1995年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每一章的后面都列出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可惜中文译本都把它们删除了)。再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科学教育研究中,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框架的经验性研究论文和专著数不胜数。由此可见,倘若没有这些基础性的科学教育理论研究和经验性研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水准。其他国家(如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新一轮的科学教育改革也无不得力于本国和国际的科学教育研究及其为科学教育改革所提供的充分的学术支持。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新的改革亟须科学教育研究的支持。无论是科学教育政策的制定,新的科学课程的开发,还是探究式科学教学的实施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运用,以及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都迫切需要科学教育学提供学术支撑。但总体上,我国科学教育学科建设还很落后,甚至尚未引起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学界及社会的足够重视和支持。

二、科学教育改革:国际经验与本土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经历了三次改革浪潮,差不多每隔10年就要进行一次科学教育改革。第一次改革浪潮从1978年开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特点是拨乱反正,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编写新的科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吸收了世界各国60年代以来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使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科学的课程内容实现了现代化。第二次科学教育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其特点在初等教育阶段开始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当时叫自然学科改革),在中等教育阶段则降低科学课程的难度,同时追求科学课程的本土化。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始于世纪之交,至今仍在进行之中。其特点是进一步与国际科学教育改革接轨,试图衔接小学与初中的科学教育,促使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一体化,面向全体学生,以科学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等等。

第一次科学教育改革基本上是从翻译国外中小学科学教材开始的,作为我国自己编写的新科学教材的素材,其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第二次科学教育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重视了小学科学教育,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刘默耕先生主持,引进了哈佛大学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的“探究一研讨”教学法,并系统地编写了小学1~6年级的自然(科学)教材;二是在中学阶段改进了统编教材,使原先引进的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和高难度的科学教材内容逐渐变成适合我国国情和学生需要的科学教材,这实际上是由20世纪80年代国际化到90年代本土化的一次转换。这次改革虽然不乏历史意义和贡献,但鲜有深化且缺少突破,只能说是修修补补而已。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不同于前两次。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随着我国成功地加入WTO进一步向前推进,为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社会需求和动力;另一方面,90年代以来新一轮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在发达国家方兴未艾,为我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国际背景。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美国科学院签订了科学教育合作备忘录,为两国科学教育合作提供了有利的合作机制,其重要成果之一是合作建立了科学教育网站,翻译出版了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文献,如《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9),等等。此后,国家教育部组织一批科学教育专家和教师编写出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科学(7~9年级)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由此拉开了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的序幕。此外,我国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还从法国引进了“做中学”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项目,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幼儿园和小学里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实验。

从科学教育改革的主体来看,第三次改革不同于以往历次科学教育改革。首先,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开始有一些科学家参与进来,如中国科协的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科学院的一些院士、大学(特别是师范大学)理科院系的一些教授都参与了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只是这些主体的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第二,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科教育研究逐渐兴起,其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理科成长起来一批学科教育专家,成为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参与者,为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做出了贡献,是我国第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科学教育研究者。第三,广大的中小学科学教师也成为中坚力量。特别在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中,一大批优秀的科学教师在改革中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但我们也发现,这三次科学教育改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每次科学教育改革在理论准备上都明显不足,原因在于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系统而深入的科学教育研究。迄今为止,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学校和教育理论界都尚未重视科学教育研究。虽然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研究人员成千上万,但专门进行科学教育研究的人员却寥寥无几,即使包括上文提到的理科各学科的科学教育专家也仍然为数不多。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是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总格局下进行的,只考虑采用教育的一般理论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没有也不可能采用科学教育学的学科领域的理论。

一个学科或学术领域的形成和发展,虽则首先要看社会对它是否需要,但也必须意识到这种社会需要是否为人们所认识。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缺乏科学教育理论研究,我国的科学教学与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和在职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受到极大的制肘。比如,1978年以后,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课程从内容上说是国际化和现代化了,但在课程设计、开发和实施方面,在科学教学和评价方面,都远远没有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证据之一是,我国幼儿园与中小学的科学课程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仍然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探究式教学方式并没有在课堂上得到实施。这种情况基本上至今为止依然如故。证据之二是,尽管我国近30年来,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比较高,小学、初中和高中普遍开设科学课程,但据近些年的公民科学素养监测发现,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仍然不高。从普及科学教育、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的意义上说,我国以往的科学教育不能说是成功的。证据之三是,我国在科技研究上和工农业生产中科技创新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在某些领域不及印度等亚洲发展中邻国。证据之四是,我国近代以来进行学校科学教育虽有百余年的历史,并且建立了系统的科学与技术体制,但公民的科学精神仍然比较缺乏。不但一般社会大众,就是科技人员中也有不少缺乏科学精神的。近年来,科技界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学界关于科学文化之争、关于中医存废之争,等等,其中的某些观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唯科学主义”在我国社会中仍然根深蒂固,而这实质上乃是缺乏科学精神和对科学本质理解片面的一种表征。

当前,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社会需要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政府早已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现在又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笔者认为,有效的基础科学教育改革是实现这个方针和这一目标的基础之基础。基础科学教育需要告别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方式,需要真正以自主、合作、探究、建构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生生动活泼地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和理解科学。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才可以在普及科学教育的基础上为高等学校输送真正爱科学、主动学科学、既敢于又善于进行科学创新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只有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我国的科学与技术才能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才可能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有效的科学教育改革不仅是当前改革的需要,也是今后我国科学教育改革长远的需要。国际国内的科学教育改革经验业已证明,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是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所以,无论是从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科学教育改革的当下和长远的需要出发,我国都必须尽快形成科学教育研究的学科建制,培养从事科学教育研究和管理的高级人才及科学教育教师。

从2001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先后分四批批准了共60所高校设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始为小学和初中培养能够承担综合科学课教学的科学教师。这是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催生的教师教育的新专业。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些新建立的科学教育专业目前在课程设置和师资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这些新设置的科学教育专业缺乏高水平的科学教师教育者。科学教师教育者是指既具有科学背景又具有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教师教育者。在国外,这样的人才一般都具有科学教育博士学位,是既能进行科学教育研究又能进行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高级人才。这样的人才哪里来?需要有条件的研究型大学培养科学教育博士研究生。实际上,不仅这60所设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需要科学教师教育者,其他所有进行理科教师培养的高校都需要科学教师教育者。没有这样的专门人才,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就难以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

不仅高等院校培养理科教师需要科学教育专家,我们的科学教育改革也需要在各级各类教育研究机构和教研机构配备科学教育专家。比如,各省、市、县的教科院所或教师进修学校需要科学教育研究人员,甚至中小学也需要一批具有科学教育博士或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这样算起来,我国科学教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的需要量是非常大的,至少需要5000人以上。(作为一个参照,美国科学教学研究会的会员是1700人,其中大多数是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