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

篇1

[关键词] 骆越文化;新媒体;视觉传播

[作者简介] 黎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院长,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艺术,广西南宁, 530003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4)05-0064-0003

一、骆越文化简述

岭南地区多丘陵地带,人们在丘陵上开垦田地种植庄稼,这种农田称为“骆”(壮话译音),“越”是“人”的意思。骆越,指古代活动于如今广西地区(主要聚居于广西左、右江流域、贵州西南部、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的人们。骆越后裔的族称,紧接骆越的第一个族称是东汉时的乌浒,然后是魏、晋、隋、唐时代的俚僚,宋代以后称为僮、、沙、侬,今天则称为壮族①。

骆越古国的范围北起广西红水河流域,西起云贵高原东南部,东至广东省西南部,南至海南岛和越南的红河流域②。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为创造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骆越文化,其中的稻作文化、太阳文化、航运文化、龙母文化、龙舟文化、铜鼓文化、花山壁画文化、巫文化、玉器文化、象形方块字等文化瑰宝对中华文明、东南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骆越文化是壮族文化的根,是广西文化的根,它不仅属于壮族、属于广西,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继承和发扬骆越优秀文化遗产,对少数民族及广西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骆越文化的传播现状

作为珍贵的民族文化,我国民族学、壮学、考古学、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对骆越文化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地政府也重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将打造文化品牌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尽力推进骆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骆越文化当前的主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民俗节日

民俗节日是骆越文化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承载着远古文明的宝贵信息。广西每年农历“三月三”,南宁、桂林、柳州、玉林、百色等壮乡地区都会举办盛大的“三月三”节庆活动,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庆祝这一传统民俗节日。在节日中多个地区举行的各具地域特色的祭祀仪式、歌圩活动,体现了骆越后裔民族对骆越祖先的尊敬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各地壮族地区,如武鸣的“四月四”祈丰节、马山农村的壮族大王节、隆安县壮族乡村的“四月八”农具节、六月六祭拜稻神“娅王”的稻神节等民俗节日都体现了质朴的骆越原生态民俗文化,也成为传扬稻作文化、龙母文化、太阳文化、铜鼓文化等骆越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

(二)旅游开发

广西多个壮族地区充分挖掘本地的民俗资源和文化内涵,打造以骆越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开发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旅游业。如隆安稻神山景区,以稻神山岜娅神像、骆越岜娅城古城、古老的稻作祭祀雕塑群等元素构成充满神秘色彩的景区文化,打造旅游、“稻作”民俗文化传承一体的旅游产业品牌;宁明花山景区的骆越文化宫项目建设用地约30亩,建筑面积17600m2,以骆越文化寻根探秘为主题,打造了一个集民俗文化教育宣传和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文化旅游景点;还有各地独特的以骆越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旅游节或文化旅游景区,均结合自身人文、自然优势,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充分挖掘民俗资源和区域文化内涵,形成了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和著名的文化品牌,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也传扬了民族文化。

(三)其他形式

主要有歌舞、专题片、研究专著,但是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传播时间没有连续性,受众面不广。古代传统骆越祭祀舞《骆越点兵舞》是骆越文化歌舞的代表。它将浓郁的远古民俗风情和质朴的艺术魅力结合起来,通过富有特色的民俗舞蹈、扣人心弦的民俗音乐、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气势恢宏的舞蹈场面,最大程度地再现了骆越原生态民俗文化,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观众深深感受到骆越文化的巨大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民族学、壮学、考古学、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了对骆越文化的考察与调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先后出版了《大明山龙母揭秘》、《骆越古国历史文化研究》等论著。

总而言之,目前骆越文化的文化传播方式与手段还是单一有限的,受众面不广,不为大众普遍认知,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骆越文化的文化传播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宣传不足。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宣传不够,没有形成持续性;(2)手段单一有限。只有民俗节日、旅游开发、研究专著等传统手段,信息时代的新传播形式使用有限;(3)传播方式需要改进。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选择符合时代的文化传播方式、载体、传承方式,才能使珍贵的民间文化广泛快速地被公众接受与认识。

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新媒体指的是当今信息时代高科技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手机媒体、互联网、IPTV网络电视、移动电视、博客等。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广播、报刊、户外四大媒体相比,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它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完全颠覆了传统媒体,同时还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它具备以下优点: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更新快、及时性、使用方便、成本低、视觉效果丰富等。它符合现代高节奏工作与生活下的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满足人们对信息互动与交流的需要,使人们选择与使用新媒体的主动性与意愿更强,它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容质疑的。

新媒体环境下造就的视觉传播样式日益丰富多样。与传统媒体相比,以网络电视、网络视频、多媒体广告等新媒体形式为载体的视觉传播形式在形态上由平面、静态快速向立体、动态转化,表现手段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使用手段从纸质平面传播转化到虚拟化形象的传播。视觉传播形式极大丰富。不仅在视觉上带给人们全新的感受,还导致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情感取向等意识状态发生改变。新媒体环境下造就丰富视觉传播样式的艺术形态称为新媒体艺术,它以数字技术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以与传统艺术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作,在工具上使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二维动画软件、三维动画软件、后期编辑软件等电脑辅助设计技术,在表现形式上注重以声、光、电、虚拟互动等媒介进行内容的表达与传播,全面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达到了形象生动的视觉效果,导致人们审美意识、心理状态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达到视觉传播的目的。所以,基于新媒体的优势及其环境下造就的视觉传播样式、新媒体艺术所产生的效果,新媒体视觉传播应该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四、骆越文化的新媒体视觉传播策略

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骆越文化的传播、发展、创新也应该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而改变途径,特别是在视觉传播方面寻求新的策略。

(一)运用声、光、电、信息等各种媒介进行数码艺术表现

新媒体运用声、光、电、信息等各种媒介进行数码艺术表现,它的作品“形态”可以是静态的,动态的、虚拟的与仿真的。数码艺术是最能表现这种现实的新媒体形式。运用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游戏等新媒体数码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进行视觉传播,效果方便、快捷,视觉冲击力强,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平面视觉数码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进行服饰、用具、民居、劳作、风俗、战争、祭祀、图腾等文化分类,对各个类别用数码艺术的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二维、三维的数码艺术作品制作,进行平面的数码艺术展示。 动态视觉数码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中的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文化分类,以每个类别的经典传奇故事为题材进行动画形式的艺术创作,每个文化类别制作1~2个故事短片,以二维动画片、三维动画片的方式对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进行阐述与展示。 立体视觉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中的民族元素进行提取,吸收与运用民族元素,进行可持续的设计与开发,应用在现代服饰、鞋、帽、文具、玩具、日常用品、现代手工艺品等方面的设计制作上。对“骆越文化”进行文化传承与发展。

(二)加强传统媒体的视觉传播

电视、报纸、户外、广播四大传统媒体的文化传播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在文化宣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拍摄展现骆越文化遗产的高质量纪录片,制作骆越文化专题节目,介绍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文化分类,介绍各历史时期的骆越服饰、用具、民居、劳作、风俗、战争、祭祀、图腾等文化元素,依托电视、报纸、广播、户外广告等传媒开设骆越精品文化专栏,打造骆越精品文化栏目,使节目保持常态化与连续性。与新媒体互相共享高质量的素材,互相充实传播内容,提高传播效果。

(三)尝试互动体验式视觉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越来越喜欢虚拟互动的媒体体验方式。首先,网络游戏(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互动娱乐的视频游戏)是人们越来越喜欢的娱乐形式,可以开发以骆越文化为主题的网络游戏,将骆越文化的传奇民间故事设计成游戏内容,玩家在通关游戏的过程中了解骆越文化的民族风俗习惯、典故、文化内涵等,使民族文化无形中得到了传扬。其次,在地方门户网站、旅游网站、博物馆推出电子地图或虚拟展示,将骆越民族地区的特色村寨、风景名胜等用静态画面、动态画面进行展示及说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展示屏等媒介进行虚拟游览,了解民族文化。

(四)推动骆越文化主动进入新媒体传播空间

当今时代,人们的娱乐方式、阅读习惯、交流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网络、博客、微信、QQ、论坛、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介的出现已经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人们更加乐于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学习、娱乐、交流。因此,让骆越文化主动进入新媒体空间,是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必要途径。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可以将宝贵的民族文化以符合现代人们审美、价值取向、心理状态的视觉形式体现出来,拉近民族文化与大众的距离,以大众能够广为接受的形式,使人们在轻松的视觉传播中对民族文化观赏、学习、讨论、传扬、创新,达到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目的。

五、结 语

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传承不是个体行为,也不能一蹴而就。新媒体传播路径的实现,需要集合政府、社会的力量,长期规划实施才会有所成效。要进行传播观念的更新和强化,政府加大宣传和投入,并给予政策支持,最后是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才能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峰,王静.新媒体时代的视觉奇观[J].美与时代,2010,(1).

[2]杨东篱.民俗文化的产业化与“伪民俗”[J].天府新论,2010,(1).

[3]王朝阳.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技术困境及对策[J].新闻前哨,2011,(3).

[4]阎敏.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新路径――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青年记者,2012,(20).

[5]王桂娜,张丽萍.内蒙古民族文化的视觉传播策略――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例[J].前沿,2013,(7).

[6]朱春阳.新媒体背景下的传媒创新特征[J].当代传播,2008,(6).

篇2

明代南京的都城墙于1366年兴建(图1为平面示意图),完工于1386年,迄今为止有700多年历史,全长约33700km,高度在20m以内,顶宽在10m以内,采用条石及特制的城砖造成,山水合一且规模极其宏大,已然成为我国古代在城垣建筑史上不可遗忘的杰作。南京作为我国古代的六朝古都,明城墙见证了六朝兴衰,同时也见证民族崛起的全过程,并且还会瞩目于未来的历史发展。其艺术价值不单具备了普通城墙的城池景观,而且其建造设计过程中充分注重了与自然景观山水的糅合,造成而今明城墙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其也反映了当时建筑的工艺水平、审美特点及艺术风格。当前南京的古城墙大部分已经得到政府的青睐和利用,先后透过财政拨款以及社会集资的形式,修复了从太平门到解放门等多处城墙段。开封古城墙是当前发现的规模仅小于南京古城墙的第二大城垣,全长14.4km,虽然在战乱时期屡次遭受了火攻和水患的灾难性毁灭,但是至今仍然被较好的保存着,经历1200多年的历史,城址也没有移动,成为了开封历史文化古城的重要标志,结合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历史精华,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以及文化价值。而开封古城墙最为有特色的是其城门的具置能够反映我国古都的传统格局,城内街道都是采用东西或是南北走向,呈现出井字形格局的交通线路。西安古城墙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明城墙,其历史及当前的结构内容可漫溯到隋朝时期,而后经唐长安城的修建,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使得左右得以平衡对称;明朝时期经朱元璋下令高筑城墙,修建护城河以环城,使得西安的明城墙仅次于同时代建造的南京和北京城墙。其中护城河沿岸进行过大规模的绿化,作为通济渠绿化的项目之一,其两岸都栽有柳树,形成环城状的绿带,使得西安周边环境得到美化,而且还可以利用城内的水域进行水产品的生产养殖,取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古城墙景观元素在城市构建之功能分析

2.1游走与驻留

游走代指步行,古城墙从以防御为主的功能慢慢逐步转化为景观功能存在,首要便是承担可通行的功能,步行存在的意义,体现在景观要素是集合体,其文化元素能够让人们的行走过程收获体会,借此创造不同人的价值空间,而南京古城墙所在地块人流拥挤,如此实现步行空间的设置便能较好的实现文化价值和功能两个层面的内容。此外与游走相对立的概念便是驻留,游人想要获得视觉感受及价值,就需要适当的驻留时间去创造主观价值享受,需要在景观意象自然吸引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留白”,而这个“留白”需要时间。

2.2休息与观赏

当前古城墙景观元素必定要融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层面,于是休息场所的定位便成为古城墙的特定功能,使其努力与自然景观贴近,使行人借以休憩。而开封古城墙结合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历史精华,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以及文化价值,使得行人能够在休憩之时也感受到这座城市沉淀下来的魅力。从休憩功能衍生出来的便是观赏功能,景观不但需要从“纵向”去挖掘历史的深度,更需要从“横向”方面根据其元素挖掘地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开封古城墙具有1200多年的历史,数不尽道不清的历史故事使其具备强烈的可赏性。

2.3娱乐与学习

西安作为一座历史沉淀丰厚的古城,诉说着历史的静穆和无言,但西安古城墙却能够提供给世人以娱乐的功能,不难看到古城墙作为现实公共空间中呈现出来的宁静安全,能够更好的使年轻人收获童真的喜悦,有不少年轻人在此玩滑轮,又有在古老城墙下听秦腔、吼秦腔的日常娱乐节目(如图2),已然成为城市的一道新靓丽风景线;城市景观的可学习场所,一般都是属于文化场域,如果糅合西安本土浓厚的文化底蕴设计出有吸引力的景观,便能创造出立体的全景式学习体系,产生无限价值。

3西安明城墙作为景观元素在城市设计中之运用

3.1城墙

作为防御的主体,西安的明城墙主要由宇墙、垛墙、角台、马道、敌台、瓮城、月城、城楼、箭楼、角楼等要件构成,透过对城墙上守军的灵活调动,对城河的敌军进行射杀,不管是从军事、建筑还是从审美角度来说,都是历代城墙当中最为完美的范例。而这些要件也会逐步影响城市设计中的元素功能考虑,譬如城楼或是瓮城的设计等。

3.2顺城巷区段

顺城巷区段是整个西安城墙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汇集着很多文物的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群及具备地方特色的民居楼,具备浓烈的历史价值,因此城市设计亦可借鉴此种区段的设置及设计。

3.3环城公园

环城公园包揽了明城墙、环城林带以及护城河在内的立体化公园,是全世界独一无二以古城墙及护城河为依托的环状公园,因此为西安城市设计增添不少色彩,是陕西内部独有的公园景观,建立在特定的历史层面上。而环城公园的设置却是当前城市设计中可借鉴的,其外部依靠护城河,内绕整座明城墙,同时依托着林带,将三者有机的糅合在一起,园中更有亭廊、雕塑及石碑等,还有可泛舟城河的小船,游人登城便可阅览城内外无尽美色。

3.4护城河

护城河又名城壕,本来是筑墙时就近取土留下的土壕,因注水而得河,作为阻碍敌人的第一道屏障。1983年西安市对城墙进行修复,同时也对护城河进行整治,图3为整治剖面示意图,同时还将环城北路打通,改造环城林带,形成多元化的游览方案。

3.5独具特色的明城墙景区

明城墙景区指的是糅合顺城巷、环城公园、林带、护城河、城墙以及环城路六位合一的城墙景区,这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景点、景区集中地,如图4所示,显示出西安市厚重的区域旅游资源。

4结语

篇3

论文摘要:简述了庆城县“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庆城县“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1 现状

从2000年开始,毗邻周祖陵的几户村民利用自家的院落窑洞,以简单的农家特色饭菜办起了“农家乐”小院,周祖陵游客的吃饭休息问题得到了解决。2006年,在庆城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该村依托地处城郊和紧靠周祖陵风景区的区位优势,积极兴建了周祖农耕文化饮食一条街,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几年来手工臊子面、土暖锅、炖土鸡、炒土鸡蛋等清淡素雅、风味独特的乡村小馔已成为周祖陵“农家乐”的品牌。游客们在体验“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学农家艺、享农家乐”的过程中放松身心,其乐融融。截止目前,周祖陵景区的“农家乐”已发展为13家,直接从事“农家乐”的农民已达150人,经营床位100多张,年收入达50多万元,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

2 存在的问题

由于强烈的致富愿望,广大农民对发展“农家乐”旅游认识超前,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许多农民主动开办家庭“农家乐”。但是,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周祖陵“农家乐”还存在着旅游资源整合不够,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比较突出,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农家乐”建筑和周围环境不相协调,卫生条件较差,设施简陋,可供游客购买的商品比较少等许多问题。另外,特色不突出,参与性、体验性的活动还不多等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周祖陵“农家乐”的健康快速发展。

2.1 经营理念上,业主只重视特色,忽视了人居环境、服务水平的重要性 部分业主在利用农家小院、治理美化环境、人员培训和服务质量上投入较少,在“农家乐”旅游开发建设上脱离了朴素、 自然 、协调的基本原则,使整个“农家乐”设施失去了原有农家生活的优势,严重地制约了“农家乐” 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

2.2 旅游产品质量低,类型单一,低层次重复开发 “农家乐”旅游配套设施不全,卫生状况较差。一些农家接待点厨房设备简陋,基本消毒设施缺乏;没有水厕,排污排水通道不畅;生食熟食混放,从业人员也缺乏必要的健康保证等,整体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此外,“农家乐”仍停留在单纯的餐饮服务上,对于挖掘民俗和利用农家生活开展的参与性项目还很少。

2.3 安全缺乏保障 在用电方面,由于开办“农家乐”旅游,导致农户家用电器增多,负荷加重,而一些 农村 电线电路长期得不到改造和检修,极易漏电走火;部分“农家乐”接待点房前屋后堆满各种杂物,消防设施缺乏,存在着极大的火灾隐患。农家接待点对如何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尚无必要的制度和规范。

2.4 规划布局不够合理 “农家乐”旅游的规划设计布局由于得到乡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总体情况良好,但由于“农家乐”旅游具有分散性、松散性等特点,很多规范管理是一种事后管理,事前较难控制,造成一些“农家乐”旅游在规划布局上缺乏必要的 科学 依据,乱建设、乱开发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2.5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农家乐”的业主大多环保意识淡漠,将大量残羹剩汤、纸袋酒瓶等生活垃圾随意到处倾倒。因此如何把脏、乱、差隔绝于农家乐之外,帮助“农家乐”走上健康环保的发展之路,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6 “农家乐”的内涵挖掘不够深入 周祖陵“农家乐”季节性较强,游客基本都集中在每年4~10月份,其他时间较少,主要原因是没有一年四季都有可玩赏的风景和可参与的节目。二是对周祖农耕文化、歧伯中医药文化、独特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黄土风情等旅游资源的培育开发不够。

3 规范的措施

为了促进庆城县“农家乐” 旅游 这个新兴事业更加快速、健康地 发展 ,根据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3.1 理顺“农家乐”旅游的管理体制 尽快理顺农业旅游的管理体制,这是全面激活“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关键。从“农家乐”旅游现状来看,“农家乐”旅游一般为农民自发开发建设,对“农家乐”的审批立项和规划建设,旅游部门基本上没法插手,不能对“农家乐”旅游进行很好的行业管理和对外宣传。因此,建议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旅游规划指导和规范管理方面参与备案审批,以真正形成行业对口管理,推动全县城郊乡村“农家乐”旅游的管理工作。

3.2 广开财路,加大资金投入 当前“农家乐”旅游开发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主要还是农民自发投入, 经济 实力普遍较差。因此,要广开资金投入门路,加大旅游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力度,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要政府投入、群众投入、社会投入相结合,以不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解决农业旅游发展面临的突出难题。同时,政府应针对“农家乐”这一现象专门出台真正具有操作性的优惠政策,扶持其快速发展。

3.3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  农村 旅游管理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缺乏高水平专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管理比较粗放、涣散,接待水平较低,这样继续下去势必会严重影响农业旅游的发展。各地要重视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与从业队伍,可采取集中培训和“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相结合等多种办法和方式,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并注意精心培育当地最佳窗口形象,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面的提高。

3.4 强化特色意识,进一步突出“农家乐”旅游的“农’,家特色 “农家乐”旅游之所以在短期内快速兴起,其中很大一个方面就是得益于其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所以强化特色意识,进一步突出“农家乐”旅游的“农”家特色,对于促进今后“农家乐”旅游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篇4

[关键词] 邯郸 历史文物旅游 开发

一、邯郸市历史文化简述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都城长达158年之久,此后邯郸又作为汉代赵国都城400余年。绵绵7000多年的历史铸造成了邯郸历史文化层次――――磁山文化、赵文化、石窟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据多年考古调查,邯郸历史文化遗存极为丰厚,有文物古迹多达1500余处。其中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即磁山文化遗址、赵邯郸故城、赵王陵、响堂山石窟寺、磁山窟(包括磁县漳河流域和矿区滏阳河流域),北朝墓群(128)邺城遗址、娲皇宫、129师司令部旧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7处:主要有丛台、黄粱梦吕仙祠、张庄桥墓群、清泉寺等。有市级文保单位近300位处,县保文物 150余处。这些文物涵盖古遗址(磁山)古墓葬(赵王陵)、古建筑(黄粱梦)、石窟寺(响堂山)、石刻、古文献、革命纪会旧址等多方面的内容。成为邯郸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二、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资金紧张,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有限;2.宣传力度不够,文化遗产价值未充分体现;3.旅游开发层次较低,缺乏文化内涵;4.旅游资源开发为单向开发;5.开发主体单一,以政府主导型为主。

三、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针对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开发时应考虑到长远利益,明确历史文物旅游资源首先是“文化遗产资源”,然后才是“旅游资源”,在开发的同时要注重保护,必须制止破坏性的商业行为, 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可持续利用。针对保护方面资金不足的最大难题,要从旅游收人中划出专项资金用于其维护工作。另外还要创造条件,争取将该历史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备选名录,这样既能使该资源获得全面的保护,还提高了知名度,使地区性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2.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对外知名度。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邯郸历史文化。如政府与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密切协作,利用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期刊杂志、宣传画册等等传播手段,印发有关体现当地磁山文化、赵文化、石窟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及民间文化传统,展现当地自然风光的旅游册;在国内主要城市设立办事处或代办点,积极参加国内各种旅游交易会,邀请国内外记者进行考察、拍摄专题片、进行专题报道;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如永年广府太极文化节、成语典故文化节、梦文化节、磁州窑文化节、响堂寺庙会等活动,不断扩大邯郸历史文化价值的影响力,提高旅游的知名度。

3.编制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把旅游地资源、客源市场、旅游服务与旅游设施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以三者同步规划为其指导思想,对旅游业发展作出战略构思。在市场定位上,根据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周边地区为发展重点,着重面向晋冀鲁豫四省地区以内的游客,采取阶段性发展的步骤,逐步扩大影响;在景区规划上,应以磁山文化遗址、赵邯郸故城、赵王陵、响堂山石窟寺、娲皇宫等国家重点文物资源为核心,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形成颇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旅游专线,打造旅游品牌。在项目开发上,充分利用优越自然环境,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使文化遗产游与自然风光游、民俗文化游等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相结合,针对过去历史文物古迹旅游知识性强而趣味性弱的情况,加强其参与性与娱乐性,把以观光为主的单向旅游开发逐步发展为观光、度假、疗养、娱乐等多种功能并存的双向旅游开发。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资源真正转化为旅游经济。

4.突出地区特色,加大开发力度。旅游的本质在于其吸引力因素,因此,应遵循特色原则,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突体现文化遗产一定时间和地城范围内的唯一性和垄断性价值,同周边的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如磁州窑文化旅游开发应收集磁州窑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建设磁州窑博物馆和陶瓷会展中心,利用手工制陶参与性、互动性强的特点,开展传统陶艺制作旅游项目等,为保护磁州窑文化遗产,弘扬磁州窑文化,发展陶瓷旅游提供了更好的载体;而响堂山石窟开发就应将其与周围的风月关、老爷山摩崖石刻、寺后坡、皇姑庵、水浴寺、小鬼道等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响堂山南北朝佛教文化旅游专线,并根据元宝山风景区与南响堂寺石窟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以滏阳河水为媒介,结合文化遗产与自然风光资源,建设成为集文化、山水、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提升其整体吸引力。

5.搞活发展机制,加大投资引资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文化遗产部门对历史文物保护的专项资金支持和旅游部门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旅游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鼓励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开发旅游资源和经营旅游业,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民营资本、区外资金投资文化遗产旅游的积极性,并与驻区大企业、区外旅游企业联合开发的旅游资源。还要加强教育和引导,调动全民创业的积极性,支持景区附近的群众投身旅游产业。如鼓励赵王城景区附近左西村、引豹村、张庄桥村、小屯等村的群众在景区周围发展旅游商贸、服务、游乐等项目,为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活力和后劲。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人才的培养。旅游的发展必须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予以支持,其中占重要地位的有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旅行社及导游素质等。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概况;保护;发展;结语

黔东南苗族民居多依山修建,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环境,在半山坡地建造,以吊脚楼为代表,建造历史悠久、结构独特、工艺精巧、别具地域特色,受到了当地苗族人民的喜爱,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和认可。然而,伴随地方经济的发展,黔东南地区苗族建筑受到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巨大冲击,加之地理环境、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与碰撞等因素,当地民族建筑的保护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1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概况

1.1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特征

(1)自然环境。黔东南,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位于苗岭山区,是中国乃至世界苗族最为集中的地方。平均海拔约1000米,植被覆盖率高,气候湿润,空气清新,有“素八山一水一分田”“天然氧吧”等美誉。这里气候宜人,土地宽广,地势险峻,有很多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是苗族这个世界著名的大迁徙民族最早发掘出来的宜居宝地。

(2)人文背景。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黔东南聚集了全世界一半的苗族人民。苗族是一个不断迁徙的古老民族,为了躲避战争,为了生存发展,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苗族人民不断迁徙。他们丢失了自己的文字,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古歌传唱自己的历史,形成了不同的分支。独特的历史原因使得苗族人民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差异,语言、服饰、文化、生存生活方式及习惯都各有不同,文化艺术更是异彩纷呈。

(3)布局特点。黔东南苗族大多居住在大山深处,住宅就地取材,依山修建。苗族人民的住宅布局主要是立体构建,采用当地优良的木材,在山坡上空架悬楼,第一层前面空出,也可作为储存室、牲口圈等,后半部分则将坡地铲平,作为第一层,主要布置生火做饭的厨房、客厅等。住宅的第三层通常是最重要的一层,这里可以布置卧室、书房、客厅等,顶部采用小青瓦封盖,这种住宅通风良好,冬暖夏凉,很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

1.2 建筑艺术

(1)生态文化内涵。苗族人民是古老的农耕文明的忠实代表和继承者。在黔东南,中国农耕文明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继承。苗族人民自古信奉自然神灵,崇拜自然,在住宅的选址上也有自己的方法和技巧,这就是风水。苗族住宅选址讲究通风、防水、采光。因为常年湿热多雨,空气潮湿,苗族人民非常智慧地利用天然气候、地理条件,把住宅建成开放的空间,建造亭台,形成独树一帜的休闲式建造。

(2)吊脚楼艺术。笔者小时候听一个同学说过一个笑话,问为什么苗族的猪槽要用绳子拴在柱子上。大家都回答怕被人偷了。答案是不拴好就滚下坡去了。一个小小笑话就表明了苗族民居――吊脚楼的平面布局特征。苗族民居基本上都是吊脚楼的样子,大多在一个坡面上布局,后半部分铲平,前半部分悬空,这就是所谓的吊脚楼。

2 黔东南苗族民居的保护

2.1 保护的必要性

作为中国民间木结构建筑的一门奇葩,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新方法的不断冲击,黔东南苗族民居建造技术受到极大影响。当有人高呼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时候,我们却伤感地看到,我们的建造、我们的民居、我们的建筑文化、我们的建造技术正在一天天被忽略、被遗忘,在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洋房、是专楼、是移动板房,还有仿古的新建造。保护民居建筑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

2.2 保护的措施

(1)制定相应的政府规范。笔者认为,首先政府部门要看到保护传统苗族民居的必要性,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让这些民族瑰宝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发展下去。

(2)坚持整体保护原则。木结构建筑,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进行维护和修整是必不可少的。但要做到整体保护,不仅要对建筑本身进行保护,还要保护好周边生态环境。

(3)建立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不同,如果能建立民族生态博物馆,把一些有价值的文化产物收藏起来,把集中的民族村寨作为一个整体集中保护起来。

(4)谨慎开发旅游。近些年,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得如火如荼,在黔东南逐渐被世界瞩目的时候,回头却发现我们的原生态已经变质了,我们的许多原始村寨早已经商业化,失去了原有的宁静与神秘。

(5)加强火灾防范。苗族民居建筑大多是木结构建筑,由于苗族喜欢聚族而居,建筑物连成一片,一旦失火,很容易造成同归于尽的后果。因此,增强苗寨民居的火灾防范意识,提高防火技能,有效防范火灾,是一项重要而急迫的工作任务。

3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的发展

3.1 做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是苗族人民文化、和生产生活技能和民族艺术的综合结晶。发展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文化和技艺,不能一味地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要继承和发扬黔东南苗族民居建造优良传统技艺,应当在遵循当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民间民俗文化、劳动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循序渐进地顺其自然地发展。

3.2 在民族特色建筑风格基础上发展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形成独特的风格,富含的是当地民族地区及传统民族文化,是人民生产生活活动及精神灵魂的真实再现。这里的建筑不仅独具特色,还有特殊的建筑文化符号、建造色彩和装饰体系。发展是必然的,保护是必须的,只有在有效地保存传统民居建筑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才能谈发展。这方面,我们可以适当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

3.3 在立足功能基础上发展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应用自然的通风、采光功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休息建造。黔东南苗族民居在建筑功能上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如防火。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在不破坏传统民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有效地结合实用性、艺术性、抗震能力以及使用者的心理需等因素,改善苗族人民的生活质量,或让其他民族感受到苗族同胞的建筑功能之美。

4 结语

伴随着国家西部开发的脚步和进程,黔东南城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是交通越来越方便,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通电。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交融使原生态民族文化受到巨大冲击,有的甚至面临生死存亡的决策。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以独特的建造风格被世人赞誉。然而,这种赞誉却更加无视并在无形中加快了文化艺术的消亡。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严肃而严峻的课题。由于个人才疏学浅,本课题研究只能是从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的概括、保护和发展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但笔者深深地认识到,这是一项重大的课题,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希望通过本文能唤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希望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能保持完整,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李智伟.贵州凯里地区苗族民居考察[J].民族论坛,2011(02).

[2] 周鸣鸣.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文化表达[J]..南方建筑,2013(02).

篇6

关键词:石宕;采石文化;景观开发

收稿日期:2011-06-24

作者简介:李辰(1984―),女,浙江温岭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176-04

1引言

石宕即古代采石场,是人类持续采石活动对土地、山体进行剧烈改造下的一种特殊区域。我国各地有不少具有千百年历史的古采石场遗址,浙江地区尤为常见。这些古采石场大多是古代人工采石凿刻所形成的,通常以简单生产需求出发,并未经过事先的景观性规划和设计,虽然造成地表景观的改变,区域生态稳定性的破坏,但也留下许多鬼斧神工的山石、矿洞。由于一些盲目性、低层次、粗放型的开发只从经济利益或短期利益出发,设计平庸乏味,更有甚者充斥低俗、迷信色彩,非但没有很好地展现石宕的独特景观魅力与历史沉淀,反而使之成为普通的山、岩、庙、堂景观,造成景观资源和文化的极大浪费。因而需要针对浙江地区石宕景观开发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如何挖掘其历史文化资源,保持或重建场地的文化特征,整理和重塑历史遗迹的空间结构和景观布局,使历史遗迹在新旧融合中得到再生,成为别具特色的新景观。

2浙江地区采石历史简述

浙江西南、西北部地区群山峻岭,中部、东南地区以丘陵和盆地为主,东北地区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省内石材资源极为丰富,采石历史悠久,分布在各地的古代采石宕遗址星罗棋布,目前遗留下来的废弃采石场共有8 000余处,尚在开采的采石场有5 000余座。浙西北区盛产以砂岩、灰岩和白云岩为原料的石材,浙东南区所产石材以花岗石类和火山岩为主,而板石类岩石资源则主要分布于浙北和浙西南地区。

这些采石场大多始凿于隋唐以后,开采类型以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类型都较为常见。露天开采是从地面开掘露天沟道,并开创出开采工作面,把块石荒料从工作面开采出来,绍兴柯岩、羊石山是此类采石的主要代表。地下开采主要以横向洞穴式、竖井式采石并举,一般在山体悬崖,或是在山体一侧凿成悬崖断面后再横向水平式向内凿进或向地下开采,而后开凿成洞中有洞,相互连通的洞窟。温岭长屿硐天、缙云仙岩、鄞县光溪宕等是此类开采的典型代表。从浙江各地的采石场来看,露天采石场出现时间较早,横穴式地下采石场始凿时间虽然较晚,但是较为盛行。

这些石材主要用于建造城池、桥梁、海塘、堰闸、道路、民居、生活器物等。千年的采石、用石使石头作为一种文化元素深深地渗透到浙江石乡的每一个角落,生活中石材产品众多,成为富含历史文化韵味的人工景观。

3浙江地区石宕遗迹资源

3.1景观资源

传统采石留下的各种残山剩水是石宕景区的重要室外景观主体。露天采石留下大片山石、峭壁,有的在经年雨水冲刷下形成斑驳“壁画”,有的在采石过程中经匠人巧妙安排危崖独立,形成如柯岩“云骨”之类的绝壁奇景。地下开采掏空山腹,往往形成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相互连通的石硐群,以及“悬桥”、“悬井”等奇特景观,是石宕景区的主要室内空间。石宕的河道水系作为历史上石材运输的主要通道连结着石宕与周边山体、村镇,采石所遗留的各种露天、半露天或地下矿坑由于雨水和地下水汇积,也形成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水潭、湖泊、溪流、瀑布以及地下河道。这些作为采石工作的第一现场,是采石工业的直接见证,记录着采石历史。

3.2文化资源

3.2.1采石历史

历代形成的石宕记录了浙江采石业的发展历程与采石技术,反应了当地社会历史和经济的发展。石宕中的物质遗存不仅再现了传统采石技术和石材、石雕生产的场景,同时为后人提供了古人居住、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社会历史信息。废弃石宕还承载着浙江的采石文明和石文化,标示着浙江采石技术发展的历程,见证着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印证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变化。

3.2.2采石工艺

浙江各地采石工艺历代传承,手工打楔法等传统采石技术保留完整,并结合各时期采石工具和材料的更新而不断地完善。不少石宕遗址中就完整地保留了各采石阶段的工作现场和工具,当地的采石匠人们更是采石历史的活记录。

产石区往往也是石作业兴盛区,尤其是在采石区周边村落,房屋建筑更有着浓郁的石乡特色,如历史悠久的摩崖石刻、造型各异的石亭、栩栩如生的石雕像、独具特色的石板房屋、以及花样繁复的石雕门窗等。

3.2.4石乡文化

在漫长采石过程中形成的石文化极其丰富,既包括完整的采石工艺、石雕技艺、石砌建筑和生活中其他石材的运用,也有丰富的民间石习俗、石诗文、石传说和石景观等,与浙江的历史人文紧密结合。

4浙江地区石宕景观的开发利用及存在的问题

4.1景观开发历史与现状

浙江地区石宕自汉代以来,一直沿用传统手工采石工艺,这种一斧一凿的手工采石方式,依靠人力辅以斧、凿、铁钎等工具,就地开凿宕口,层层取石,逐步深入。虽速度较为缓慢,但对山地地貌景规的破坏相对较小,这就为采石造景奠定了基础。

早在古代采石阶段,局部地区已有少量开发,如绍兴柯岩景区早在先民采石之际就依山傍势凿石为景,更有许多宗教寺观也选址建造在石宕周边环境清幽之处。在现代开发改造的初期,人们大多认为废弃的矿洞、构筑物等没有任何保留价值,对采石遗迹的态度通常是排斥、回避甚至否定,在进行景观改造时,通常将其掩藏或者移除。20世纪90年代左右,省内一些的古石宕开始了以传统园林手法修饰石宕遗迹,营造自然风光为主的景观开发。随着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大地艺术、后现代主义、后工业美学、生态美学等设计思潮的加入以及国内外工业废弃地改造项目的实践,人们对景观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采矿废弃地的开发形成了新的思路:尊重现有景观,通过理性的分析,挖掘景观特质,形成有鲜明地方特征的景观。同时改善周边地区的生态效益,带动周边地区各行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并重发展。景观设计师越来越关注对于场地精神的挖掘、对于场地遗留的处理、对于场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开发方式逐渐多样,开发手法渐趋成熟。

目前浙江各地的古石宕开发利用已有绍兴柯岩风景区、温岭长屿硐天景区、宁海伍山石窟、龙游石窟、缙云仙岩、仙居龙王山古采石场等诸多成功实例。

4.2景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4.2.1开发思路局限

浙江现有石宕景观开发思路较为单一局限,大多为传统造园式思维,在采石所遗留的山体、岩石上加以雕琢修饰,铺路筑亭来营造传统山水园林,没能对石宕遗迹进行个性化分析,开发形式较为固定。更有甚者对石宕资源采取了忽视的态度,任其荒芜或被当地居民、宗教人士无序占用。

4.2.2开发建设随意

部分景区开发建设中不乏盲目建设、无序建设和非法建设等随意开发现象。有些地区在破坏原有资源特色的基础上去“创造”一个新的“特色”,抹灭了场地原有的痕迹和特征;有些则过分人工造作,耗费大量资金随意添加娱乐设施,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景观的自身特色和功能作用;也有一些景区宗教开发无序扩张,侵占大量景区资源;更有个别地区一味追逐经济效益在景区内部修建别墅群,无视景区安全性与公众性,变公共景观为私人资源。这些行为不仅对景观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与破坏,也无法让游人享受到景区原有特色。

4.2.3开发管理无序

由于石宕遗迹的特殊身份,往往受到当地旅游、建设、文保、经济等多个部门和当地政府、民众、宗教组织等的多头管理,容易造成各项开发规划冲突、各方面利益冲突,多头开发、混乱开发等现象和多重管理或“三不管”现象,严重影响石宕遗迹的开发利用。

同时由于矿区优质丰富的石矿资源和采石历史背景,尽管风景区内大规模的采石加工已经严令禁止,但有些地区小规模的非法开采依旧屡禁不止,对生态环境和景观影响严重。

5浙江地区石宕的景观开发对策

5.1石宕景观开发的原则

5.1.1保护原则

石宕开发应尊重场所精神,严格保护其典型的自然地貌和采石遗迹,保持场地特征,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建设不能破坏风景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能损害风景资源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另外对场地周边的自然地势、植被等资源也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随意进行场地开拓、破坏,使之在开发中不失特色。

5.1.2可持续原则

各种采石方式往往对石宕周边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存在一定的生态问题与隐患,在开发建设中应重视绿化恢复设施,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场地生态环境和微气候。同时对场地现有构筑、材料、遗迹等可进行循环利用。开发利用强度不得超过风景区环境和风景资源的承载能力,从而保证风景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

5.1.3继承特色原则

石宕景区开发从场地的现状条件出发,挖掘富有特色的历史信息,展现场地特色,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的采石迹地类型提出不同的改造方案。同时注重人文特色的展现,在设计中巧妙展示采石文化及当地民俗文化。

5.1.4注重安全原则

传统采石遗留的矿洞存在崩塌、泥石流等安全隐患,在开发和后期管理中尤其应注意场地安全和游人安全。对于已经开发的石宕,应加强安全检测和天气预报工作,并做好灾害性突发事件紧急预案;对于将开发利用的石宕,应切实做好地质可研报告和防灾规划;对于不宜开发的石宕,应予以关闭并设立警示牌,避免游人误入而造成伤害。

5.2石宕景观开发的方式

在改造利用废弃宕口时,首先须对其做出全面的评价,逐步解读石宕口及其环境外在现行的结构特征以及内在隐性的文化内涵,而后确立景观主题与表现手法,因地制宜、因材施用,以达到提升并超越原环境的目的。在具体改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其原有环境的肌理特征,因势利导地对原构成要素进行局部加工、改造。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均要求新景观应与原有环境形态肌理特征保持一致,并相互融合。

5.2.1石宕景观开发与改造手法

石宕景区的风景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美学、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因而也具备观光、休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历史文化等多种功能。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以资源价值的全面展示为导向,积极发展观光游、文化游、宗教游、生态游、科普游、探险健身、休闲度假、学习教育等多种游览形式,大力推进特色优势项目。

在采石废弃地的景观改造中,可以运用中国古典园林所具有的独特的掇山理水、建筑经营、花木配置等创作技巧,将山水意境融入其中。同时西方现代景观营造中重视场地记忆、挖掘场地特质的设计理念,对场地元素和材料的充分利用、对场地的最小化人工干预、对自然空间的结构和重建手法都也值得吸收借鉴。在景观价值较高的地段应利用石宕原有空间形态,沿主题线索,组织系列空间,从宕口最重要的景观特质和文化核心出发,通过空间组织与序列的铺垫,深入挖掘场地人文内涵,对原环境进行重组与再创造,使游人从中感悟到宕口的悠远历史和深厚的人文氛围。

5.2.2石宕各景观要素的利用

石宕遗迹区是一个多景观要素相互联系的复杂整体,在景观改造中应将其作为一个包含山体、水文、植物、采石场遗址、采石历史、石乡文化等决定性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综合考虑,对每个要素进行设计和开发方法研究,突出展现石宕景区的独有特征。

(1)山体。不同的采石方法对自然山体的影响不同。地下采石法开采的石宕对山体破坏较小,山形、地貌都较为完整,在对石宕周边的局部碎石、遗留采石器械等进行清理,对原有采石路径、山林小径等进行修整后即可适当组织游览路线开展岩壁景观观光、攀岩越野等活动。

露天、半露天采石区则往往在开采后遗留下大量山石、黄土,山体形态和山上植被都破坏严重,场地周边还会有大量石渣和废弃的石料,景观异质性较强。这种类型的山体虽然在古石宕遗迹中所占比例较少,但对景观效果的破坏性较大。可以结合场地地形、土质、坡度等条件进行整治,清理场地上遗留的碎石,重塑场地地貌,消除山体滑坡、山石坠落等安全隐患,对裸岩和露土进行植被恢复,逐步修复场地生态环境。

(2)植物。景区内景观效果较好的石壁可作为峭壁景观、壁画景观等进行保留,对于景观效果较差的石壁,可通过植被修复改善或遮挡来改善不良环境。应根据采石场的岩性、石壁坡度和石壁表面粗糙程度等确定相应的措施,穴植法、喷播法、覆土法、生态混凝土网格法等都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石壁植被人工恢复方式。

矿坑绿化技术相对于石壁而言更为容易,其立地条件较石壁稍好,石渣、石粉占据地表上层并具有一定的厚度。绿化时多采用客土覆土法,在的迹地上回填客土或修筑种植穴,创造植物生长条件,栽植或撒播各种植物,促使自然植被的再生。

除露天开采破坏山体毁坏植被之外,传统地下采石往往对植被影响较小。这些植物不仅是山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有着维持生态平衡、保持水土,防止泥石流等山区易发的地质灾害的重要作用。开发中应尽量减少对这些原有植被的破坏,可根据景区整体规划要求采取适当合理的人工干预措施,在保证景区游览需求和景观效果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与稳定。景区也可选用一些已经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外来植物进行适当补充,提高群落的丰度,丰富景区植物景观,也使植物群落在竞争中演替更新,从而促进新的类型出现。

(3)水体。自然山体中的溪流、瀑布以及经人工修葺的与外界连通的运输河道都是景区室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历代采石所遗留的各种露天、半露天以及地下的矿坑在经年雨水、径流汇积下也形成了大小水潭、湖泊和地下河道,丰富了石洞内的景观构成。

这些水体既可作为景观水体供人观赏,还可结合各地立地条件组织亲水休闲、水面游览以及地下水廊游览等各种活动,增加游人的参与度,结合水生动植物的培育,也有利于景区的生态环境改善。

(4)石硐。各种采石所遗留的矿坑遗迹,尤其是地下采石形成的连通套叠的巨大石硐群,硐内空间广阔,是古石宕景区的主要游览空间,是天然的参观、活动、表演、展示场地,可以因地形特色开展多样的游览活动,既是展览馆,也是博物馆,还是舞台、音乐厅、影视基地等等。

(5)石作。各地石宕都有着浓厚的石乡文化,历史悠久的摩崖石刻、造型各异的石亭、千姿百态的石桥、栩栩如生的石雕像,以及景区周边的石建筑、房前屋后的石盆、石槽、石碾、石桌凳等石质生活器具都是石乡文化的体现。景观规划中可以充分地运用这些石作,或作小品,或作展品,或巧妙地以之划分场地、组织游览路线、构建特色活动景点,以丰富的形式表现石文化特色,也最大程度地使游人参与互动。

(6)建筑。古石宕遗迹往往气势浑然天成,无论是采石岩面、石雕、石刻还是周边的石材民居、石桥、石亭等建筑都与采石场整体氛围极为融洽,因此在现阶段景区开发建设中,人工添加的园林景观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体量、材料、风格等都应该是朴实自然,遵循当地特色,与周边环境能够自然融合的。对于已有的建筑,如宗教类建筑等,应加以规范,拆除、修整不适宜景区风貌的建筑。

当地的采石资料、采石器械、传统采石方法、民间传说、民间生活习俗、历史名人遗迹等都是景区的重要旅游资源,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现场工艺展示、影音展示、习俗表演等多种方式融合到景区规划中来,丰富和完善景区活动类型。

4.3石宕景观开发的统筹规划与管理

4.3.1完善开发规划体系

石宕景观开发应坚持规划先行,在开发前应有适当的资源评估体系对该处景观资源进行合理评估,总体布局与景观组织应注重突出石宕特色,旅游服务设施应能适应多方面的配套使用,并符合旅游心理学的要求。

4.3.2加强开发管理与引导

石宕景区由于其采石废弃地的特殊性质尤其应处理好景观开发与矿产采掘之间的关系,合理引导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景区开发应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尤其是景区的环境承载力,消除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

4.3.3完善评估反馈体系

在建设和管理中还应结合各种开发方式完善活动适宜性评估体系和教育性、科普性评价体系,对景区开发进行及时的总结评估与反馈,保障景区科学发展。要建立以政府、公众、媒体等共同监督的社会监督体系,促进石宕遗迹保护与开发活动。

参考文献:

[1] 俞为洁.浙江采石业历史概述[J].东方博物,2002(6):33~34.

[2] 方龙龙,金平斌.龙游石窟群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科技通报,1999(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