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计划概念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计划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学计划概念

篇1

一、通过实验让学生形成概念

初三化学绪言部分的演示实验,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又是使学生形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好例子。如水的沸腾,引导学生观察水由静态转化为水蒸汽再冷凝成液态水,师生总结出变化特点,仅仅是物质状态上变化,无其他物质生成。演示“镁带燃烧”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发出耀眼白光及生成白色固体。这个变化特点是镁带转变为不同于镁的白色物质——氧化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水的沸腾,硫酸铜晶体的研磨等。“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如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再如“催化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等概念的形成,都可以由实验现象分析、引导、归纳得出其概念。

二、通过计算推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如在“原子量”概念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讲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其质量极小,运用起来很不方便,指出“原子量”使用的重要性。指导学生阅读原子量概念,然后提出问题,依据课本中定义进行推算。

(1)原子量的标准是什么?(学生计算):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1.993X10-26千克X1/12≈1.66X10-27千克(2)氧的原子量是如何求得的?

(学生计算):

氧原子绝对量(千克)

氧的原子量:-------------------

原子量标准

如果学生只注意背原子量概念,尽管多次记忆仍一知半解。通过这样计算,学生便能直观地准确地理解“原子量”的概念,而且还较容易地把握原子量只是一个比值,一个没有单位的相对量。

三、通过反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正面认识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反面或侧面去剖析,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然后提问,硫酸氢钠电离生成H十,它也是一种酸吗?学生容易看出其阳离子除H十外,还有Na十,所以它不是酸。这样,从侧面理解定义中“全部”的含义,更能准确地掌握酸的概念。

四、找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对概念进行对比在新课教学或阶段性复习的过程中,对有关概念进行有目的地比较,让学生辨别其区别与联系很有必要。例如分子和原子,元素与原子,还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溶解度与百分比浓度等。通过对比,既有益于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又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抽象思维活动。

五、多角度地对概念进行练习巩固

例如: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概念“用溶质的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表示的溶液的浓度叫做质量百分比浓度。”数量表达式为: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浓度=------------------------------X100%溶液质量(或溶剂质量+溶质质量)这个概念的引入和建立并不难,难的是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具体运用。所以在建立这个概念之后,通过下列练习,讨论:

(1)10克食盐溶解于90克水中,它的百分比浓度是多少?

(2)20克食盐溶解于80克水中,它的百分比浓度是多少?

(3)100克水溶解20克食盐,它的百分比浓度为20%,对不对,为什么?

(4)20%的食盐溶液100克,倒去50克食盐水后,剩下溶液的浓度变成10%,对不对,为什么?

(5)KNO3在20℃时溶解度为31.6克,则20℃KNO3的饱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为31.6%,对不对,为什么?

篇2

[关键词]管理定义;分析;启示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2-0074-03

一、管理的定义

自从管理一词进入人类的观念形态以来,中外几乎每一个思考管理问题的人,都会对管理现象作出一番描述和概括,管理的定义很多,下文择要简述。

(一)外国管理专家学者的定义

被称为“科学管理理论之父”的泰勒认为,管理是“确切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然后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去完成它”(1911)。

被称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的法约尔在其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给出的管理定义是,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1916)。

玛丽·帕克·福莱特把管理描述为“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1942)。

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就是决策(1960)。在西蒙看来,管理者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是在面对现实和未来、面对环境与工作时人们要不断地做出决策,从而使组织得以不断地运行下去,达到实现人们既定目标的要求。

小詹姆斯·H·唐纳利认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1978)。

费里蒙特·E·卡斯特提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过程(1979)。

哈罗德·孔茨指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1993)。

斯蒂芬·P·罗宾斯和玛丽·库尔塔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并切实有效地完成活动的过程。这一定义把管理视作过程,它既强调了人的因素,又强调了管理的双重目标;既要完成活动,又要讲究效率,即以最低的投入换取既定的产出(1996)。

沃伦·R·普伦基特和雷蒙德·F·阿特纳把管理者定义为,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在此基础上,他们把管理定义为,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和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定并达到目标的活动(1997)。

帕梅拉·S·路易斯、斯蒂芬·H·古德曼和帕特丽夏·M·范特对管理的定义是,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1998)。

理查德·L·达夫特和多萝西·马西克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management)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资源,以有效益和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009)。该定义中有两个要点:(1)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2)以有效益和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者运用多种多样的技能来履行这些职能。

(二)中国管理专家学者的定义

在杨文士和张雁主编的教材中,管理被定义为“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1994)。

在徐国华等编著的《管理学》教材中,管理被定义为,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这五个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1998)。

在芮明杰主编的《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中将管理定义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1999)。

周三多等学者认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1999)

林根祥在其主编的《管理学基础》中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通过协调组织内外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达到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006)。

姚丽娜在其主编的《管理学教程》中认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某些人,通过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运用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从而使他人与自己共同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007)。

陶学荣等认为,管理就是管理者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对组织的有限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进行有效的整合和配置,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2007)。

杨孝海主编的《管理学》中,认为管理是指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的过程(2008)。

李永平在其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中提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009)。

焦强、罗哲等认为,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通过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活动来集合和协调组织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的过程(2009)。

于本海在其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将管理定义为,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对组织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转换,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2009)。

在余仰涛、友主编的《管理学实务概论》中将管理定义为,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一个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促进其相互协调,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2009)。

在廖建桥主编的《管理学》书中认为,管理是对一个组织内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调配的过程(2010)。

二、管理定义的分析

(一)管理到底是什么

管理是什么,是一个过程、一项活动、一个艺术还是其他?这是管理定义的核心问题。通过收集到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管理所做的24个定义统计可见(见表1),中外专家学者越来越达成共识:管理是一个过程。在24个定义中有14个将其定义为“过程”,无论是国外专家学者还是国内专家学者将管理定义为“过程”都是最多的。这也与实情相符,我们说管理是一个过程,是指管理从起因到结果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蕴含了管理的规律,它提供了管理各职能间的逻辑关系,并把管理的内容、目的和方法演绎出来。

(二)管理定义包含的要素

一个定义应包括什么人在什么范围内运用什么职能达成什么目标等要素。据此统计中外管理学者对管理的定义(见表2),发现管理定义中包含最多的要素依次是职能、目标和资源。在国外管理定义中包含“范围”要素的最少;在中国管理定义中,包含“主体”要素的最少。有的定义包含五大全部要素[14],有的定义只包含1个因素,但是发展的趋势是管理的定义包含4~5个要素,甚至更多。

(三)对管理进行定义的方法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长期以来人们下定义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形象直观描述法,一种是采用“属概念+种差”的逻辑方法,即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他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例如帕梅拉·S·路易斯、斯蒂芬·H·古德曼和帕特丽夏·M·范特对管理的定义中,“过程”是邻近属概念。“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是管理和其他过程的本质差别,即种差。 第一种定义方法有助于人们直观地认识什么叫管理,但是却不能揭示管理这个概念的本质特征。因为人们对管理活动的具体内容的分类和归纳的方法不同,使得人们对管理应包括哪些内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分歧,也使人们对什么是管理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看法。而第二种定义方法即“属概念+种差”的方法,是逻辑学上给被定义概念下定义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揭示了管理这个概念的本质特征,把管理与人类的其他活动过程区分开来。据此统计,发现中外管理学者大都倾向于用“属概念+种差”的逻辑方法给管理下定义。

三、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管理定义受人的认知差别的影响,即使是管理学家,他们每一个人对管理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同时管理还受时代管理实践的制约,管理定义不能超越时代需要,脱离管理实践而进行。管理的定义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和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这个发展中“管理是一个过程”,对比中外管理专家学者基本达成一致。后来的管理学家从时代新发展出发,重点关注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其他一些重要管理职能,因此管理定义包含的因素会更加全面,会更多地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进行定义。总之,管理定义的多样化既反映了人们所处时代管理实践、认识水平、研究立场、方法和角度的不同,也反映了管理科学的不成熟性。这说明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是现实的结果,会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不断发展。但这种发展不是对前人管理定义的替代,而是继承与丰富。

[参考文献]

[1]小詹姆斯·H·唐纳利.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2]弗里蒙特·E·卡斯特.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M].傅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哈罗德·孔茨,海茵茨·韦里克.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理查德·L·达夫特,多萝西·马西克.管理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

[5]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

[6]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0.

[7]林根祥.管理学基础[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4-5.

[8]姚丽娜.管理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

[9]陶学荣.现代管理学[M].南昌:江西出版集团,2007:1-2.

[10]杨孝海.管理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1]李永平.管理信息系统[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4-25.

[12]焦强,罗哲.管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3-4.

[13]于本海.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4.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 管理学基础 教材建设

[作者简介]赵善庆(1961- ),男,山西襄汾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中心主任,教授、高级统计师,研究方向为高校财务管理与教育管理。(江苏 无锡 214153)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46-02

管理学基础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由于高校没有统一的管理学基础教材,大多只能根据各自的情况选用不同的版本,造成了教学迥异的效果。笔者认为,在影响管理学基础教学质量的因素中, 虽然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考核等环节十分重要,但更需要一个好的教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教材建设问题。

一、管理学基础教材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教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国内学者参考国外著名管理学家撰写的管理学教材而编著的。代表有周三多主编(2005年第二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管理学》。其特点一是教材体系全面。按照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过程展开全书的讨论,全面系统、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是教材内容新颖。充实了管理的内外环境、绩效考评、组织行为基础、群体和团队管理、控制方法和技术以及信息化与管理等内容,充分吸收了国内外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三是教材体例活泼。既有管理学理论的系统讨论,又有管理名家及其主要管理思想的介绍。四是通俗易懂。语言流畅,理论、实例相结合,充分关注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加深其对管理学概念和原理的认识。另一类是由单凤儒编著的《管理学基础》。该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高职高专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管理学基础的配套教材,先后被全国二百余所高职院校使用,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形成了以下特色:一是在内容上,探索研究重心下移。从传统的以整个企业(组织)为研究对象转为以中层部门或小单位为研究对象;从以高层管理者战略管理为研究重点转为以中基层管理者管理实务与技能为研究重点。二是在结构上,体现职能—技能导向。针对高职教学要求与管理学的学科特点,设计了以“管理职能+管理技能培养单元”的教材结构模式,即按照管理职能(管理者实施管理的程序与功能)设计宏观结构;按照管理技能培养单元(主要包括知识研修与技能训练两大模块)设计微观结构,实现了按照管理过程教学与注重技能培养的统一。将管理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置于实际管理情景中,在介绍知识前让学生先接触管理实际:每章从管理职责与实务开篇,使学生一开始就知道未来的岗位职责是什么;每个单元从初露锋芒开篇,让学生先处理棘手的管理矛盾,再学习所需的管理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练,既熟悉了管理的过程与实务,又提高了管理的技能。但仔细分析发现,管理学基础教材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教材版本泛滥。通过网上搜索可以发现,管理学基础教材版本很多。有李英与任莉于2009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张小红于2009年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蒋永忠与张颖于2007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王凯与陈超于2006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季辉与林维柏于2002年在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系列教材、叶萍于2007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单凤儒于2007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钟金霞等于2007年在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王福胜于201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面向应用型高职高专教学的管理学教材等。从表面看 ,管理学基础教材呈百花竞放之势 ,但不能否认很多教材在内容上的空泛与肤浅。

2.框架结构雷同。许多教材都冠以管理学基础精品课程的配套教材,表明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规律与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核心,本着适应性、实用性、前瞻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编写而成的,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适用教材。教材尽量淡化理论色彩,采用描述性的语言,以期达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目的。但教材编写框架体系基本相同:首先,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然后,按照管理的职能逐一编写, 教材内容基本一致。如蒋永忠与张颖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为主线进行阐述;李英与任莉按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五大职能展开;单凤儒首先介绍了管理学基础知识与现代管理学理论与思想,其次重点阐述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并针对基层管理者的实际需要,分两章介绍领导职能,最后讲述供企业管理和与企业管理相关专业选修学习。可见,目前我国管理学基础课程尤其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教材编写还处于探索中,存在相互借鉴、各立门户的重复现象。

3.教材偏重理论知识阐述。一直以来评价教材质量的准则都是理论体系是否完整,因此,编者试图通过一本教材将课程涉及的方方面面知识都涵盖其中,严格按照逻辑严谨等标准展开,不太重视管理能力的培养。如管理职能大多将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部分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编排的逻辑顺序,大多是概念与理论的堆砌,缺乏实例印证,导致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

4.课程内容陈旧。管理学基础教材虽然在选择与组织单元课程内容上有些改进, 如在每单元增加了案例导入,课后增加了案例阅读、实训项目,但由于案例或脱离实际、叙述累赘、缺乏创意,或过时、缺乏实际操作意义,还有部分案例和课程内容结合不紧密,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甚至令人费解。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本科教材的框架内容,陈旧过时,过分强调教学目标的计划性,约束了教师的自主发挥,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

5.教材质量把握不够。高职高专学生高考录取分数较低, 文化基础课底子较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欠缺,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 但其实际工作的动手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层次的学生。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尤其是对概念性、理论性内容学习兴趣不大。就目前的管理学基础教材而言,虽然在总量上概念性理论有所减少, 但课程原有的复杂程度并没有降低。相反,由于部分内容的删减, 使得课本内容前后不连贯,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更大。

6.忽视学生参与。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往往不愿意突破传统的管理学基础教材框架体系,仅把教材的可教性放在第一位,对于教材是否有利于学生管理能力开发、是否有利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次要考虑,没有确立和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管理学基础教材的主要特点

1.指导思想。管理学基础教材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时代特征。管理学基础教材不但要及时反映当代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管理者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而且要不断更新与教材配套的大小案例。

3.创新特色。不求面面俱到 ,但求特色明显。

4.理论总结。本土管理理论不但要反映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思想与理论,而且要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管理实践进行理论总结。

5.突出案例。案例教学是管理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具体体现,一个仿真或真实的案例应该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从不同的角度领悟其中的精华。

6.学习兴趣。好的管理学基础教材更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把学生阅读、理解及最终的接受放在首位。

7.编写框架。管理学流派纷呈,体系盘根错节,在一部教材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能一味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应借鉴国内外管理学家的基本共识,在管理学基础教材框架编写上不过分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做到以管理职能为主线基础、有利于管理能力提高即可。

三、管理学基础教材建设的思路

1.明确理论逻辑体系。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决定了管理学基础教材的理论逻辑体系。一是必须体现原理课程的性质。告诉学生管理的基本规律,从系统运筹、以人为本、履行职能、尊重科学、权变创新等逻辑体系进行教材建设。二是培养三种技能。整个课程体系应围绕技术技能、人文技能、思想技能设计,着力培养学生建立现代管理观念,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法。

2.合理的框架结构。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为逻辑线索,加入实用性强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团队沟通、跨文化管理等内容,从实践角度给学生以清晰的框架。每章内容可分成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两部分:基础知识内容,以够用为度,涉及的知识点务必讲解透彻;技能拓展提高的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可归结到技能提高部分。

3.突出的案例教材。案例是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是对一个组织在某一时段上发生的事件的历史重现。在编写相关案例时,要注意搜集事件当时各个方面的真实情况和数据,并将其充分融入案例中,让学生领悟其中的管理智慧。案例教材的开发要自编和引进相结合,在鼓励国内教师收集资料编写案例教材的同时,积极从国外引进经典的案例教材,中西交融,扬长避短。

4.显明的时代特征。要编写一本水平较高的教材,必须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并将管理领域中的新资料、新信息增补到新教材中,供师生学习、讨论。

5.科学的编写体例。教材建设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成长。因此,在教材每一章的开始就应明确地讲清本章的教学目的、要求以及重点难点,每一章末都要附有思考题和综合练习题,有利于学生自学。对一些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章节,要加入典型案例及相关思考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掌握学到的理论知识。

6.务实的应用模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满足“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教学要求。在每一章节后特别安排一些典型的管理应用分析案例,便于让学生把管理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帆,康洁.浅析高职高专管理学教材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3).

[2]蔡翔.《管理学》教材编写的问题与对策[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2).

[3]彭冬芝.管理学基础理论教材存在的问题与演化趋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

[4]罗时嘉,孙浩.论应用型大学经济管理类教材的策划[J].出版发行研究,2009(12).

[5]袁庆林.中外管理学教材建设比较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12).

[6]黄津孚.管理学的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和成绩考核[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5).

[7]李晓彦.《管理学》教材建设模式探讨[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7).

篇4

关键词: 管理学 案例教学 PDCA循环

“管理”本身是实践活动的过程,《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但《管理学》的教学对象是社会实践经验少、专业知识缺乏、对社会组织几乎全无了解的低年级本科新生。因此,《管理学》的教学在讲清楚基本概念,要求把握学科理论体系的同时,必须结合一定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管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实现课程教学目的。案例教学就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能否组织好其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将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成败。质量管理理论中的PDCA循环可以帮助我们做好案例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一、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1]。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1.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订;

2.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4.A(Action)——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PDCA循环共分四阶段、八步骤。P阶段即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实施过程包括:步骤一,选择课题;步骤二,设定目标;步骤三,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步骤四,制定对策。D阶段即按照预定的计划,在实施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实施步骤五,实施对策。C检查效果阶段即确认实施方案是否达到了目标。实施步骤六,效果检查。A处置阶段。实施步骤七,标准化;步骤八,问题总结。对于方案效果不显著的或者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为开展新一轮的PDCA循环提供依据。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管理模式,体现着科学认识论的一种管理手段和一套科学的工作程序。PDCA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我们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有很大的益处。它不仅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可以运用,同样也适合于其他各项管理工作。《管理学》案例教学就可以借鉴PDCA循环的思想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案例教学PDCA方法

1.P阶段

(1)案例的选择

管理案例可以从以下的途径获得:沿用一些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能突出反映教学内容的、现实而生动的案例;有计划地向在校生和毕业工作的学生搜集教学案例,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问、教学实习以及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等获取案例;学校所在地的一些有使用价值的案例,如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形形的问题等案例。实际的案例往往不能直接作为管理案例,它需要有合适的设问、疑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对现有的案例进行编写、整理,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把要让学生掌握的问题包含在案例之中。

(2)案例的难度

所谓案例的难度,是指学习、分析一个案例的难易程度。按照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米切尔·林德斯和詹姆士·厄斯金的意见,案例的难度可以从“分析”、“概念”和“陈述”三个维度来考察和量度,并据此提出了“分析一概念一陈述”三维立方体模型[2]。在这个模型中,林德斯和厄斯金又把每个维度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等级。这样把三个维度的不同难易程度加以综合,共有九种组合:111,112,…333。在九个组合中,“111”是难度最小的,“333”是难度最大的。在“111”这个组合中,分析、概念、陈述维度都是一级难度。这种案例一般篇幅较短,提供的资料少,表述清楚;涉及的概念(理论、技术)比较简单易懂;案例中已经对决策问题、备选方案以及所做的决策作出明确的阐明。分析这种案例,只需学习者对案例中所作出的决策和行动方案作出评价就可以了。而在“333”这个组合中,分析、概念、陈述维度都是三级难度。这种案例篇幅较长,提供了大量的资料,表述往往不是很清晰,甚至还会遗漏关键的信息;涉及的概念、理论、技术难度大,并且往往是各种概念的复杂组合。没有明确存在什么问题,而只是提供了背景情况。分析这种案例时,需要从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时需要作出某些假设,有时还需要对资料进行计算、推导。其他7种组合的难度介于“111”和“333”之间。虽然上述三维立方体模型对案例难度的度量比较粗糙,但在编写案例或为满足教学需要选择案例时,仍不失为一种有用的工具。

(3)达到的目标

准备阶段的教师应对学生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是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弄清楚案例资料中提供的背景、各种事实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的案例提供了图表、数据,则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分析、计算。弄清情况是进一步分析的基础。对篇幅较长、比较复杂的案例,只读一遍是不行的,至少要阅读两三遍,甚至更多。二是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矛盾,并结合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站在案例中决策者的立场上,提出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即作出决策。在分析、决策的过程中,特别要强调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运用。不运用管理基本理论、方法的案例分析,无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也违背了案例教学的初衷。三是要求写出分析提纲,为参加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2.D阶段

即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在实施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1)个人分析

课堂上所讨论的案例应该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必须在仔细阅读之后,写出书面的分析提纲以供讨论。教师在认为必要时,可提前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以确定是否进行此案例的分析。案例分析提纲一般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主要应包括以下各项内容。熟悉案例概况:列出案例主要人物及其所面临的境况(事件、原因、时间);确认讨论主题:列出案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和所引发的一般性问题,按重要性排列,确定所要讨论的主题及其顺序;原因分析:利用鱼刺图等分析工具,列出每一个讨论主题所存在的可能原因及有关信息;选择方案:根据上述原因,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方案评价:利用各种定性、定量方法,对各方案进行评价;提出可行方案: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可行方案及其可能结果;做出方案执行计划:确定方案的目标、任务、进度和执行人、时间、地点、方法、考核标准。

(2)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在案例学习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个人准备的充分与否,思路清晰与否可以得到验证,而且,由于小组人数一般较少,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因此,可以在小组内部进行充分的交流,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目的,提高学习的交往性。小组讨论人数以5——7人为宜,应指定一名认真负责的学生为组长,负责讨论召集工作。教师应深入小组参加讨论会。组织小组讨论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人人都要发言,都要对讨论分析作出自己的贡献;②提倡独立思考、各抒己见,使问题能得到充分展开;③由于每个人知识结构、工作经历的差异,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因此讨论中不必强求意见一致和统一;④每个讨论小组可指定一人做记录,以便组长归纳小组的不同分析意见和观点。各组在讨论结束后应推选1—2名学生作为本组代表在全班课堂讨论中发言。

小组讨论的目的除了进一步复习、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之外,也是对学生影响力、团队精神、学习技巧、沟通能力的体验和提高。

(3)班级讨论

班级案例讨论并无固定模式,完全由案例的性质、内容难度和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来决定。例如可以先由各小组代表各自作系统的分析,然后全班针对他们的发言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也可以按列举事实、阐明观点、诊断问题、分析原因、制订方案、作出决策及行动方案的实施等一般程序来层层分析、层层推进;还可以采用“角色辩论”的方式,由各组代表分别充当案例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辩论。课堂讨论结束时,需要教师作出小结。实际上,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获得收获,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参与——包括自己发言以及倾听别人的观点获得的,即收获来自于讨论过程之中。

在班级讨论结束之后,学生应将有一定创新的见解加以总结和归纳,并结合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尽可能地进一步拓宽思路。

3.C阶段

即确认实施方案是否达到了目标。讨论结束时要求学生将讨论的结果写成书面报告,教师则通过阅读报告来组织点评和讨论,集思广益,使每个学生受到启发,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由于多数案例没有标准或唯一的答案,因此考核时不能按一个标准搞“一刀切”,而应从学生分析步骤的恰当性、决策依据的充分性、结论推断过程的逻辑性、思维的创新性等方面检查评定其成绩。因此,在尽量使学生发言机会均等的情况下,鼓励开拓思维,勇于创新,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案例分析方案的提出,到案例分析手段的采用,到有创新的思维,给予积极的肯定与鼓励。在分数评判结构中,有新意的方案和别具一格的案例分析方法应占有较大的比例。

4.A阶段

即问题总结。对于案例教学方案效果不显著的或者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为开展新一轮的案例教学PDCA循环提供依据。如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如何避免冷场等问题需要考虑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案例分析即成功了一半。实践证明可以从个人激励、团队激励、成绩激励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个人激励最好的激励方式就是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结语

管理学PDCA循环案例教学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教学案例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PDCA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我们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有很大的益处。它不仅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可以运用,同样也适合于教学管理等其他各项管理工作。

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虽然有无可比拟的诸多优点,但系统性差却是其致命的弱点,基于PDCA循环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法正好弥补这一弱点。由于案例一般都是具体、零星的管理情景描述,在局部内容的教学上效果良好,但这往往属于个别性的经验领域,很难抽象上升成为一般性系统规律。而通过PDCA循环可以从管理的角度归纳共性的管理规律,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因此,基于PDCA循环管理学案例教学法应该作为管理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当然,案例教学方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考试评分的主观性较大,制作案例成本较高,教学时间较长等,都是案例教学的局限性所在。因此,在案例学习的过程中,对案例的这些缺点和不足应该有所了解,以便在学习中与其他学习手段相互配合、取长补短。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基于PDCA循环管理学案例教学法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37-02

药事管理学是生化制药技术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是根据药事管理学科体系的知识点和顺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虽然符合学科体系下知识认知的规律,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强,缺乏学习兴趣,所学内容与工作岗位脱节。笔者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引入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相关概念

课程教学设计中主要涉及两个概念,即“工作过程”和“学习情境”。

工作过程指的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时刻处于运动状态”是指在不同职业和同一职业的不同时段的工作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而“结构相对固定”是指思维的工作过程是固定的,即资讯一决策一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评价。工作过程是技能、知识和态度整合的载体,强调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学会工作和学习,学会与人共处。高职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强调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高职教育的需要设计工作过程,实现职业目标和教育目标的融合。

学习情境是工作过程的主题学习单元,是同一范畴的3个以上课程单元。以职业资格为基准选择课程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各学习情境之间呈现出平行、递进和包容的关系,通过比较学习逐渐熟能生巧,掌握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工作过程,获得完整的思维过程。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药事管理学作为药学类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药品研制、生产、经营等环节管理和监督的能力,并能运用药事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指导药学实践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这些能力目标,教师可对药事管理学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具体设计思路如下:第一步,进行药事管理人才社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确定药事管理的主要职业工作岗位。第二步,根据药事管理的主要职业工作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第三步,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即课程体系构建。第四步,根据职业特征及完整思维细化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第五步,根据分解出的学习任务实施课程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了9个学习情境(见表1),既遵循了从入门到熟练,从单一到综合,从新手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又遵循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学习规律。按照比较学习的原则,对药品、人员、生产、经营等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督,学生在同一个范畴的9个工作过程构成的课程单元——学习情境的学习中,通过重复步骤掌握药事管理的基本方法,又在不同药事管理内容的比较中,提升自己的药事管理和监督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实践

(一)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与传统的教学不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依据典型工作过程,分为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6个步骤,以小组(3~5人)为单位进行。以下以情境4“特殊药品的管理”为例分析具体的教学过程。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严谨求实的良好职业素养。

其次,实施教学。与传统的教学不同,学生参与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知识要点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中,教师是工作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第一,资讯。教师通过典型案例提出工作任务。观看盐酸曲马多在批发市场和药店可随意购买的视频,提出工作任务,即特殊药品的管理。第二,决策。分小组查阅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第三,计划。小组讨论,确定药事管理的具体内容、环节,分析典型案例。第四,实施。各小组按照讨论结果,分别从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相关企业(批发店、药店),药品使用单位(医院),新闻媒体等不同角色按照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对特殊药品盐酸曲马多进行管理。各小组派学生代表分别上台汇报各自的管理依据、办法。第五,检查。教师组织学生就本次任务的实施情况及结果提出问题和建议,最后教师给出结论,总结知识点。第六,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对问题的分析、总结归纳,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二)教学方法

各学习情境的教学中均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师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不同学习情境中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原理,而且提高了项目计划、实施能力,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即从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师生点评等方面来综合评定,强调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并进行课堂反思。

篇6

论文摘要:《管理学》理论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教学过程中应定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完善创新的实践考核体系,发挥其高职高专经济管理基础课的作用。

管理无处不在,任何一个部门、组织,要协同劳动,要经营要发展,都需要进行管理。《管理学》课程就是研究各种社会组织中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实践性极强。

一、实践能力型课程教学定位

《管理学》课程是高职高专所有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也是其他各类专业的选修基础课。《管理学原理》课程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124”教学内容体系。“124”是指“一条主线”、“两大基础”、“四大关键能力”。

1.一条主线。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这种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是指企事业单位基层部门主管等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性、一般性的管理技能。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以这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

2.两大基础。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等;二是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组织文化等。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这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与前提。

3.四大关键能力。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管理学》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决策与计划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管理的四大职能反映了各级管理者的共通作用与程序。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四大职能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主体与重心放在基层管理者所需的实用技能上。

鉴于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管理学》课程服务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具体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基本管理实践技能,同时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后续教育考试打下基础。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管理学》课程实践能力型的定位,适应管理职业的要求,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

1.头脑风暴法。针对讲授中、案例中、寓言故事中、学生身边生活中提出的管理问题,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放开思路,大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

2.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管理学》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的特色形式。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3.角色扮演法。给出一定的案例或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轮流扮演),设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4.实地走访法。在课上或课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条件时,直接访问企业家及其他各级组织管理者,组织学生与企业家等各级组织管理者的对话活动。

5.管理游戏法。游戏围绕着对技能的学习和使用而展开,它帮助参与者思考、反应、操作,更重要的是会有很多启迪,通过一个完整的游戏过程,让他们在非正式的、非紧迫的情境下学会一个技巧。

三、创新型的教学考核

针对《管理学》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管理技能培养的要求,同时又鉴于各专业教学大纲中以考查课的身份出现,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理论、概念,注重考核思维与技能。二是考核的答案是多元化、开放式的。特别是思维力与能力的考核,可以无标准答案,可以超出教材与课堂讲的范围。三是实行全程化考核,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等进行全面考核,记入成绩。

基于工作过程,在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教学中以实践性为中心的课程定位、教学手段方法和考核形式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学理论的拓展,必然还会出现新的价值认识、教学手段和方法,《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只有具备积极的、开放的心态才能适应这种发展变化,做到与时俱进。

篇7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18-03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管理学是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基本管理理论的基础性课程。该课程的应用范围广泛,在社会事务管理、企业管理等诸多领域,都有其用武之地。管理学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艺术性,不同的人对管理艺术和管理技巧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差异。从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看,一些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门课程实际教学效果的提高,这也对工商管理专业及其地方本科院校提出挑战。如何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管理人才,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急需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也正是结合这样的背景从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现状入手,详细分析探讨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基本改革思路。

一、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基本问题分析

(一)管理学课程在设置方面没有一定的专业针对性

从专业的培养目标看,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具有差异性,学校培养的人才很难做到统一的培养范式标准,这就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在不同专业的培养方面设置差异性的管理学课程。而后在课程的教学课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知识方面,也应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做出差异化安排。但是,当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对于本课程的教学,基本上都是按照标准统一的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进行教学,忽略了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化需求,而对于管理学的深入扩展,也没有做到位,种种现状表明管理学课程在设置方面没有一定的专业针对性。

(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不够合理

大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前身是高等专科学校,继承了其对课程及其教学的规范性、统一性、标准化方面的较高要求,这样的要求体现了教学的严谨。但是,过分强调这些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不少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过于单调,大多拘泥于教材中管理职能的框架,习惯按照管理、管理思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章节的基础顺利来进行授课讲解,以保证大部分内容的设计不脱离教材,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和顺序安排,使得原本生动有趣的管理学课程索然无趣。同时,过分强调按教材内容编写教案并讲授内容的特点势必造成照本宣科,从而缺乏形象生动的新鲜案例讨论,不利于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也无助于提高学生的管理学思维意识方法。

(三)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当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上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考试取得高分数为主要目标,这与管理学课程设置的初衷有着一定程度的相悖。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面,因循守旧,授课过程也是教师在讲台上面板书或念投影仪为主,教师个人讲授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很少,对于学生管理学理论的深入吸收应用考虑不到位,过于单调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索精神。

(四)在成绩考核方面,实践成绩所占比重偏低

不同于经济学其他专业学科,管理学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并且其科目教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基础的管理学理论和对基本理论的应用实践能力。因此对于管理学课程成绩的考核,其实践性成绩也应成为总成绩的重要部分。但在实际考核过程中,不少院校由于学生的管理学实践性成绩较难量化,在具体考核方面不便于操作,对于实践性成绩所占的比重考虑的较少,一般院校基本都控制在了30%以内,这种重理论书本知识的考核方式,不仅单调枯燥,而且不利于学生内化管理学的理论,也不利于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并掌握管理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看,这样的考核方式,是不利于学校培养应用型、实践型高素质管理人才的。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一)教育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

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明确透露,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且重点调整1999年扩招后新建的600多所“专升本”地方本科院校。这些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教育改革的核心在课改,这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课改势在必行,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改革也如此。管理学课程将更加倾向于对学生管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型和对管理技能的灵活运用及对管理艺术的培养与修炼。

(二)专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专业的发展受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非常大,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情况下,作为管理领域的基础课程,势必进行必要的改革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人才需求形势的变化。进而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其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其今后进行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理论研究和从事企业的内部管理奠定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

(三)教学理念改革的应有要求

在教育教学领域,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对现有的管理学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即随着“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深入发展,在管理学教学方法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必须尽快及时做出调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不断向学生灌输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优秀个性,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独立观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化、多元化学习和探讨研究问题。

(四)市场人才需求的客观推动

当前我国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与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的矛盾在不断加大。有关机构对全国100个城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的持续监测表明,技能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缺口明显加大,2010―2012年均比例已超过2∶1的水平。显然,对于现阶段管理学的教学方法而言,如不进行有效的改革,改革其人才的培养模式,将逐渐与市场人才的需求脱节。换言之,未来的管理型人才需求将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等。

三、关于当前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建议

(一)提高管理学课程设置的专业性

管理学课程在设置方面,应根据不同专业对课程管理学知识需求深度层次的不同,而加以有所差异化的设置,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以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这就需要在课程安排设置方面,对传统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进行重新修订,考虑各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有层次、有重点地安排课程的教学。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丰富性,提高实践性课程的课时比例,力求在实践环节,深化学生对基础管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化的课程设计,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授课效率,增加学生的探索实践课时,对专业知识架构进行重新梳理,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的逻辑性,进而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管理学理论体系架构。

(二)提高管理学课程内容的模块化教学程度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比较集中的知识教学手段,在管理学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站在实际管理者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整合相关的知识体系,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块,将内容相似、机构相差不大、逻辑顺序较为一致的章节重新整合,进而用模块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集中性。具体来说,按照这种模式下,管理学的教学体系,可以细分为如下三个基本教学模块:

1.管理理论知识模块――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在这一模块中,教师主要将管理学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整合,跨章节的概念进行有机整合迁移,实现基本管理学概念的集中讲授,同时还要扩大基本知识的延伸范围,对相关管理学经典案例、实际问题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讲解,提高学生对管理学基本知识体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在这一模块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管理学课程认识的基本轮廓,并通过经典的案例介绍,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为其今后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学习增强自信心。

2.管理思想模块――管理学核心思想的深入讲解。可以说管理学课程的灵魂,在于管理思想,为此,教师在这一模块,不仅要系统、有机地整合串联管理学的基本管理思想,还要根据实际授课经验和管理学思想的应用范围,突出重点的管理学核心思想,在管理思想的萌芽、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进行讲述的过程中,逐层深入,从复杂繁多的管理思想中,抽离出管理学的关键核心思想,并借助经典的案例,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讲解,在这一模块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深入领会管理学的经典核心思想,并学会管理学的思考模式。

3.管理能力模块――管理职能的讲解。在这一模块中,教师要重点讲授计划与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的具体使用方法以及四大职能之间的相互联系,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切入,让学生发挥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在课堂讨论中,加深对上述职能的理解和掌握。这一模块教学的最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职业管理者所必备的基本管理技能和管理艺术。

(三)实现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1.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重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管理学课程中的案例,其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在实际案例讨论分析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理论运用水平。通过管理学理论的灵活深入切入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案例阿里巴巴上市过程的分析时,对于香港股市和纽约股市IPO政策的详细分析,并引导学生指出其中存在的差异,由于香港股市对于阿里巴巴双层股权结构的不认可,导致阿里巴巴最终在纽约上市。在这种时代感强并且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案例分析过程中,让学生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实现融会贯通,拓展学生的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

2.将课堂时间向学生倾斜,发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能力。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教师在讲授完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后,在课堂上应该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沟通分析互动讨论时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双向互动的桥梁,提高学生质疑发问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管理学课程的学习热情。

3.引进适当的角色演练法。形象的说,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的角色,通过赋予不同角色的不同任务,内化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职能,比如对于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政府不同职能之间的协调关系,可以将不同的学生按照其相应的职位、角色进行演练,这种角色演练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准确性,最大的好处在于让学生亲自模拟扮演了相关角色,从管理者到执行者等不同角色之间的衔接和切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运用模拟练习和游戏练习方法。模拟练习方法是程度不等地模仿、再造出真实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学到知识和基本原理。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缩短学用转化过程。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个类似于在岗培训的最佳学习环境。游戏法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它还有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现代社会在管理学教学领域的创新不断,随着商业组织结构和企业盈利模式的不断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管理学人才培养模式会逐渐受到重视。可以说现阶段,在管理学课程中,开展模拟练习和游戏练习是比较符合课程教学发展趋势的。

(四)考核方式立体化

考核方式决定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考核方式注重课程教学的终结性评价,忽视课程教学的过程性评价”。致力于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在制定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时,要把注重考核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与注重平时学习过程的评价有机结合,以应用能力考核为导向取代传统的期中、期末一张卷的考试形式。应采用3∶2∶3∶2的考核方式,即平时课堂考核占30%,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角色扮演、问题等;课后作业考核占20%,包括案例分析、参考书阅读感想、专题调查报告等;实习实训占30%,与企业建立合作,安排学生课堂之余深入企业一线进行一定期限的实习实训,根据学生参与企业的市场调研、市场销售、管理咨询、人事管理等活动,并将实习实训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或运用所学管理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来对学生进行考评,达到实习实训过程促进教学效果的目的;期末考试占20%,主要包括知识性考核,试卷考题注重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尽量用理解性、开放式的试题取代死记硬背的试题,全面考核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管理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五)对管理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改革

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管理学课程需要引入实践教学,这也是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具体操作可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逐步提高其实践性教学和课外实习实训的课时比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学习、义务实习,在丰富学生社会经验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进入企业管理岗位,在实践实习中检验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当然,为了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型,还应安排管理学任课教师到企业兼职,深入参与企业的实际管理活动,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了解企业的管理工作,为课堂教学提供接地气的现实素材。

四、结语

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目标,对教学各个环节不断改革,在新的社会市场发展的催动作用下,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完善考核方式等,真正实现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发表演讲――教育改革突破口在现代职业教育[J].生活教育,2014,(5).

[2]李英,王晨筱.论基于能力培养的管理学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

篇8

关键词: 管理学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管理学课程教学是学生学习与实践管理学的必要途径。如何保证管理学课程教学,既重视理论传授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值得管理学课程教学工作者们深入思考与解决的问题。笔者从管理学课程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就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问题作探讨。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管理学课程教学活动开展受到预先安排的教学内容的限制;因此,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索改革现有课程教材中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进一步更新完善教学内容。第一,注意将近三年左右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保证学生及时了解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动态;第二,注意将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保证学生能够结合实践管理问题开展学习。

2.重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笔者依据多年教学实践认为,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开展,应当从管理者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管理过程的思路重新安排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

(1)基本知识讲授。管理学基本知识,如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职能、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管理方法,以及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可能承担的社会责任等,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学生对管理学形成最基本认识的基础。

(2)管理思想讲授。管理源于管理思想的产生,掌握必要的管理思想是管理顺利实施的基础,对管理思想的学习,主要是对管理思想的萌芽、古典与新古典管理理论及现代管理理论等进行讲授、学习与讨论,目的在于将管理理论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观点全面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3)管理职能的讲授。管理职能的讲授是管理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其主要涉及计划与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职能,需要对其基本概念、原理和具体方法有所了解,并清楚掌握各职能之间的关系,是培养学生成为成功职业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管理技能。

上述部分内容形式上是相互分离的,实则是一个有机整体,基础是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思想,核心则是管理职能。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迫切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师单向“灌输”、学生单纯“接收”的教学方法;新形势下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应该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重在培养学生的管理运用实践能力;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

1.案例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将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适当处理后引入到课堂中,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案例背景资料讨论、分析案例的成功与不足,在日后管理中予以运用和改进。教师要根据教材章节、内容需要,选择客观、真实、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开展教学,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2.双向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1)角色演练法。角色演练法的运用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管理内容让学生参与到管理活动中,从而成为“管理者”,在管理者角色中体会管理。

(2)模拟练习法。模拟练习法是通过不同程度的模仿、再造真实工作情景和工作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会知识、学到方法。该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时间,真正做到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善于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鼓励学生放飞思维、提出看法,形成自己的观点。运用该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讨论式教学方法则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和主动权,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创新思维能力相应得到了提高。

4.讲座、报告,给学生提供与成功人士交流的机会。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管理学科前沿成果和发展变化趋势,应该鼓励学校积极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讲座和做报告,通过讲座、报告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管理学知识、管理技能和管理学理论动态变化;聘请成功的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现身说法,以自身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从成功人士人身上体会职业管理者身上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与专家、学者面对面的交流,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5.商务演讲,提高学生管理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商务演讲,是指学生在对某一单位进入深入调查后,针对调查单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而做的演讲。对于商务演讲的实施,需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很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所选单位进行调研,收集相关资料;第二,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和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第三,对尚不清楚或不能确定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调研。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种方法对于管理学课程教学来说只是一些辅方法,应该以讲授为基础,保证上述方法实施占教学总时数的30%,最适宜;尝试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管理学

一、“管理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地位与要求

1.核心基础地位

我国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同时,学位授予单位按本目录中各学科、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在目录中,旅游管理是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最后拿到的是管理学学位。

旅游管理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学科,最早由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于1979年开设旅游专业,随后,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学校也相继开设相关专业。时至今日,几乎每个本科院校均开设了旅游学科的相关专业,旅游专业一度被看成热门专业。但是,直到上世纪的90年代初,旅游专业名称还不统一,全国各地出现了诸如:宾馆管理、风景旅游、森林旅游、旅游历史与文化等各种称谓,毕业生最后拿到的是经济学、文学、工学等学士学位,1998年以前毕业的旅游专业硕士拿到的是经济学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从1998年开始,把旅游学科统一划归到管理学门类,国内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开始重视“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与博士生入学考试几乎都把“管理学”列为考试课程,因此,“管理学”受到旅游专业师生广泛重视,而成为旅游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此外,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可以发现,四年制本科教育中开设的核心课程中属于管理类的还有:“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即管理类的课程占得比重很大,因此,“管理学”在旅游学科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学好“管理学”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2.开设目的与要求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多门核心专业课程都属于旅游企业管理类课程,因此,这些课程开设的前提是学生要有一定的管理学知识作为基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开设的“管理学”,又称为“管理学原理”,主要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应用这些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为将来进入社会、参加实际管理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又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之中,因此,要求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建立管理学基本框架和知识体系,培养管理思维,锻炼其应用管理学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旅游管理本科生学习“管理学”现状分析

1.“管理学”的多科性特点与学生的学习阶段不匹配

“管理学”的内容包括经过高度概括和抽象出的对各类管理活动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原理和方法。在方法上,“管理学”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从“管理学”与许多学科(经济学、数学、工程技术学、心理学、生理学、行为科学、运筹学等)的相互关系来看,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需要综合利用上述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因此,“管理学”具有多科性或综合性特点。

“管理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后续专业课的先导课程,因此,一般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这个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刚刚踏入大学校门一个学期,可能还沉浸于考上大学的沾沾自喜中,学习缺乏计划,自学能力不强,没有养成良好的大学学习习惯。然而,“管理学”涉及多种学科知识,刚上大学半年的大学生不可能掌握这些知识,因此,学生普遍反映其综合性强,不容易学。

2.“管理学”特点的一般性与学生的学习兴趣错位

“管理学”作为一般管理学,区别于“宏观管理学”和“微观管理学”,是研究所有管理活动中的共性原理的基础理论学科。因此,“管理学”是各门具体的管理学科的共同基础,具有一般性特点。由于“管理学”的内容以基础理论为主,案例分析为辅,因此,尽管学生们知道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注:老师一开始就告诉学生,“管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但是,由于基础理论部分占的比例较大,因此,不适合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法。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学生感觉管理学枯燥,难以理解。

3.“管理学”特点的实用性与学生管理实践不足的矛盾

“管理学”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主要讲述管理过程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方法,但是如果我们结合身边的客观现实去认真思考,则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处于某一个管理系统中,该管理系统是按照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建立起来的,只是我们缺乏管理思维而不善于发现而已。因此,管理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是,刚入大学半年的大学生不但缺少多种综合知识,而且缺少管理实践,所以,根本没有管理思维。此外,他们对自己所属的旅游管理专业仅接触了半年时间,专业方面的知识也非常有限,因此,“管理学”课程实践活动不宜在旅游企业中长期开展。但是,如果在其他的工商企业中开展实践活动,学生会说和旅游企业无关而没有兴趣。

三、教学改革思路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但是由于其开设的时间较早,学生缺少管理方面的感性认识和对旅游管理知识体系的整体理解,因此,一般在课程学习前期兴趣浓厚,后期则兴趣减弱,热情降低。作为任课教师,应在这门课程的整个教授过程都引导学生保持高涨的热情,比较深刻地理解管理学原理和规律,培养管理思维方式,避免出现不少旅管高年级学生后悔当初没有认真学,现在意识到重要想再跟着一年级学生重学一遍的情况。笔者结合自己10多年的“管理学”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1.耐心细致,适当补充相关学科知识

由于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较短,管理学又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心理学、市场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根本不具备这些知识。而且,他们对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也掌握得非常少,可能还没有养成课后自学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求教师循循善诱,耐心传递包括学习方法、相关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等在内的各种知识,弥补因该课程开设时间早给学生造成的综合性强、难度大方面的不足。

2.理论讲授为主,案例教学为辅

鉴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强,学习者是一年级学生,缺乏相关的各种知识与对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因此,课堂教学应以理论讲授为主。在课程学习早期,教师应放慢速度,深入浅出,多用通俗语言和学生熟悉的身边例子来讲解,让学生感觉管理学不难理解,使其尽快熟悉相关的管理原则与理论,形成管理思维习惯。在课程中后期,可适当加快速度,精讲难点重点,增加课堂讨论的时间。例如,对于组织部门化基本形式之间的比较这个教学重点,教师仅对职能部门化、矩阵型结构等精讲,然后,设计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种部门化的应用对象是什么?对应于现实社会哪些组织中的部门划分?一个组织能否独立使用某种形式进行部门划分?等等。这样,课堂教学就把单纯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学生为两个中心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其辩证思维能力。 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理论联系实际,在课程中后期适当引入案例教学。具体可通过分析知名成功企业与旅游企业管理方面的例子,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3.主次分明,增加学生的管理实践

“管理学”由于知识点较多,受学时所限,不可能一一深入学习,因此,作为任课教师,一定要深入分析教材,挖掘精髓,分清主次。例如:在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这一节中,需要学生掌握古典管理理论的两个重要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对于这两个学习重点,学生会感觉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难度较大,不易理解。因此,要求教师首先用贴近现实生活的最通俗的语言转换难点,使学生容易理解,如统一指挥原则,可用一个媳妇只能有一个婆婆,否则她将无所适从来打比方;然后,通过举例说明学生最熟悉的自己所在的班集体是通过设置班长、学习委员等管理角色正常运转的;最后,举旅游饭店中岗位设置的例子来说明在一个组织中要层层负责与汇报。这样,学生就会对这条管理原则有比较透彻的理解,能够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使管理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可通过教师设置问题、学生自学、教师总结的方式来培养其自学能力。

为了防止抽象的纯理论倾向,解决“管理学”的实用性特点与学生管理实践不足的矛盾,应该增加学生的管理实践活动。具体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1)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前期与中期利用课余观察生活,理论联系实际,透彻理解管理理论。(2)在课程的中后期,教师设计管理活动,指导学生模拟扮演各种管理角色去解决管理问题。(3)通过组织学生去比较知名的大中型企业如新飞集团实地参观、聆听、感受,学习其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流程。(4)在本校的旅游专业实习基地如旅游饭店、旅行社、景区开展短期实习,主要学习这些旅游企业各自的运作模式、部门划分、人力资源配置与激励、管理制度等。通过上述多种管理实践方式,使学生认识到管理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通过实践反复检验理论、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1]肖培耻.“管理学”课程教学使用模拟教学法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4):86-87.

篇10

关键词: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评析

一、 法约尔管理思想简介

亨利·法约尔(henryfayol,1841——1925),法国科学管理专家,西方管理理论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860年从国立矿业学院毕业后,在福尔尚布采矿冶金公司工作,先后担任工程师、矿长、经理、总经理。从1918年创立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开始,法约尔的晚年专门从事管理科学方面的研究。他一生发表了许多重要著作和论文,其中《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是其代表作。在这本书里,法约尔系统阐述了他的管理思想。

(一)管理的本质及五大要素

通过对经营和管理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法约尔揭示了管理的定义和本质。他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指导和引导一个组织去达到一个目标”,经营行为包括六种活动,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任何企业都存在着这六种活动。而管理活动则只是这六种活动中的一种,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备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宏观活动。什么叫管理?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计划是主要的管理活动之一,是指预测未来并制定行动方案。科学的管理首先必须对未来作出判断,并为未来的活动制定规则,而且计划必须保持统一、灵活、连续、精确和具有前瞻性等特点。组织是指建立企业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管理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建立一种最有效的组织架构,从而使企业的计划得以很好的制定和完成。法约尔特别强调,企业组织的社会人员结构应遵守等级系列原则,1个工头管15名工人,1个上级领导4个下级,从而形成金字塔型的人员等级系列。管理的第三要素是指挥。指挥是指领导机构或个人运用领导艺术和手段指使企业组织和人员实施企业计划,达成企业目标。各种组织的组织工作要由综合素质高、领导能力强的人来担任。负责指挥的管理机构或个人必须遵循8种原则才能达到指挥的正确性和高效性。协调是组织管理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是指让企业人员团结一致,使企业中的所有活动和努力和谐统一。企业组织越庞大,企业经营活动越复杂,协调的必要性也越大。同时,企业与外部系统发生关系,也必须通过协调和沟通才能有效完成。控制是指保证企业进行的活动符合制定的计划和所下达的命令,即对各项工作能否按计划进行随时作出反应。控制的目的在于检验管理中其他四要素在实际发挥作用时是否得当,企业行为发生偏差时及时得到调整。

(二)管理的14条原则

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里,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14条原则,这是其“一般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1、劳动分工。劳动分工是劳动专业化的客观要求,它不是仅仅只适用技术工作和基础岗位,而且应在管理和职能权限划分方面普遍采用。2、权利与责任。二者相辅相成,任何一个岗位都是权利与责任的统一。3、纪律。“纪律实际上是以企业与雇员之间协定为依据的服从、勤勉、积极、规矩和尊重的表示”。4、统一指挥。一个下属只能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和指挥。5、统一领导。实际上是指统一的管理思维和计划。领导可以是单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要注意克服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冲突情绪。7、人员的报酬。付酬的方式很多,人员的报酬应该合理,并有一定的激励机制。8、集权与分权。提高下属重要性的做法是分权,降低下属重要性的做法是集权。9、等级序列。要确定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层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10、秩序。每件东西和每个人都应有恰当而合理的位置。11、公平。在对待所属人员时管理者应该特别注意善意与公道的结合。12、人员的稳定。有秩序地安排人员和补充人力资源,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的经常变动对企业很不利。13、首创精神。领导和员工都应该同时具备这种精神。14、集体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在组织内部要形成团结和谐的氛围。

(三)倡导研究管理理论,开展管理教育

在法约尔之前已经存在着一些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如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和经济人观点,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欧文的人事管理试验,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等,这些管理思想虽然相当可贵,但总的说来还是比较简单,没有形成理论体系。而且在法约尔时代,各学校还没有开设管理方面的课程,企业领导者、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只能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从事管理工作。由于每个人的客观条件不一样,每个管理人员都按照自己的思想、原则和方法行事,没有一种科学统一的、能为公众普遍接受的理论和原则,因而“在工厂、军队、家庭和国家机构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在同一原则的名义下极为矛盾的做法”,这就非常有必要尽快建立一种系统的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理论。

不仅如此,法约尔还非常强调进行管理教育的必要性。他说在:“当人们有成效地尽最大努力推广和改进技术知识的时候,我们的工业学校在为未来的领导者提供商业、财务、管理和其他职能知识方面,却什么都没做”,“实际上,管理能力也应该像技术能力一样,首先在学校,然后在车间里得到”。学校教育,尤其是在大学或学院开设管理课程,是研究和传授管理理论的绝好方法,因为“管理是所有人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由于管理是普及各个领域的,所以管理的一般知识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益的,应该在各院校中传授”。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抽象和超越泰勒(frederik· w·taylor,1856——1915,美国)与法约尔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都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奠基者

泰勒是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他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科学管理理论:1、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管理学研究的核心。提高效率既包括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包括提高一线工人的生产效率。他认为,提高效率既可以降低成本使资本家获利更丰,也可以使工人增加工资。为此应进行试验和工时研究,确定工人合理的工作量,科学制定工作定额标准。2、标准化。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在标准化的环境下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3、培训一流的工人,使工人的能力与工作相配合。一流的工人就是有能力而且愿意干的工人。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根据工人效率高低来支付工资,刺激工人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

比较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可以看出,前者的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工作效率,探讨的是如何通过科学管理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关注的是微观的、具体生产环节的、具体的操作过程。比如泰勒为了总结工作定额的标准化,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曾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前者是通过对单个工人搬运生铁块的姿势、行走的速度、持握的位置以及休息时间的长短等来考核其对搬运量的影响;后者通过用不同形状与规格的铁锹搬运铁矿石、煤粉、焦碳等,来考核不同工种工人的日工作量。差别计件工资制、能力与岗位相匹配等,也是泰勒对工人的一些管理技巧。由此观之,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是微观的、具体的企业管理,或者可以叫企业管理术。

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向上延伸,他以大企业的整体运作作为研究对象,对管理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管理的职能和组织原则上,以更加概括的、系统的和理论化的形式从管理的组织和职能关系上揭示了管理的本质,归纳了管理的普遍原则,使管理理论更加宏观化、系统化和理论化。也就是说,他既看重泰勒所关注的劳动者劳动过程中的环节、工具、效率、标准化和积极性,更看重企业宏观经营活动中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权利与责任、首创精神等,他的管理思想从具体的环节中、技巧中抽象出来,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职能和原则,既适合于一般的企业管理,也对社会组织、政府和国家的管理具有普遍意义,因而是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抽象和超越。

三、法约尔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一起,对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他的一般管理的要素、原则自产生以来,不仅给实际管理人员以巨大的帮助,而且直到今天仍然使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很多人受益菲浅。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管理学家韦伯提出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管理学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穆尼和艾伦?赖莱提出的组织效率原理;美国管理学家、也是管理学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哈罗德?孔茨在其《管理学》中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说(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英国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提出管理理论系统化以及他与古利克提出的管理七职能说(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杰·艾伯特和埃弗雷特·伊·小亚当合写的《生产与经营管理》提出管理三大职能说(计划、组织、控制);美国当代著名管理学家斯蒂芬?p?洛宾斯的《管理学》将管理的职能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等等,都是在法约尔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不仅适用于工商企业,而且延伸到社会组织、政府和国家等诸多领域。他的管理14原则和管理5要素说在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已经作为普遍遵循的准则而存在,成为现代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政府就曾将他的理论在邮政部门运用并推而广之。美国著名行政学家伦纳德·d·怀特运用一般管理理论研究政府行政管理,而且美国政府也将一般管理理论提供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政府的行政管理,精简政府,调整机构,促进了政府的工作改革,提高了行政效率。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经过孔茨、纽曼等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门完整的学说。他的管理理论对于现代管理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行政管理都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他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教育思想为其后的管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所接受和发扬,现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和行政学院都要开设管理学这门课,我国很多大学所编写的管理学教材,其框架体系和主要内容仍然与法约尔的管理思想基本一致。

当然,由于法约尔所处的时代和他本人自身条件的局限性,使得他和泰罗一样,避免不了其理论上的缺憾和不足。比如其管理理论的体系不够完整,管理学内容比较肤浅、简单,管理方法过于直观和单一,尤其是把人当作机器,忽视人的心理特征和物质利益之外的各种复杂需求等,这都是他的管理理论的不足之处,这也为后来的管理学家对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即便如此,法约尔仍不失为世界管理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管理学理论至今仍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张文昌.现代管理学(原理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2]姜杰.管理学名著与案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3]张康之,齐明山.一般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