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能源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厂能源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厂能源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烟草工业企业;节能降耗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2

一、前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切实保证。企业是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主体,在创建节约型社会中将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对于烟草企业来说,创建节约型企业是促进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二、辽宁烟草工业能源管理现状

1.生产系统划分为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

企业主要生产系统包括制丝生产和卷接包生产,制丝生产过程主要是片烟的按比例掺配、回潮、加料、切丝、掺配加香等,卷接包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将烟丝卷制成烟支,并包装成盒、成条并装箱。辅助生产系统各用能设备类型多属于公用工程通用设备,如锅炉系统、空压系统、空调系统、制冷系统等。附属生产系统中包含办公、照明、厂区内与生产有关的运输等,其用能设备多为电灯、办公设备、厂区内生产用运输车辆等。

2.生产用能特点

卷烟生产所需要的能源主要为电能和热能,与之对应企业外购能源种类包括电能、燃油。从购入情况来看,电能从国家电网购入,热能的获得是靠购入燃油通过锅炉燃烧将水气化产生蒸汽,制丝生产线的叶丝气流烘丝是靠燃油在燃烧炉中燃烧产生高温气流。

电能:生产设备机械运动的动力驱动;设备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的能源;空压机、真空泵、空调系统、生产运输设备(电瓶车)等能源转换系统的能源;照明能源。

蒸汽:提供生产设备所需要的热能;增温增湿设备及干燥设备所需要的加工介质;一些真空设备的动力来源;空调制冷设备的动力来源和调湿介质等。

煤、燃油、天然气:主要是用于锅炉产生蒸汽,供下游环节使用。部分燃油、天然气用于制丝生产设备配备的燃烧炉,通过燃烧换热产生高温气流。

3.企业能源消耗水平

从数据分析看,2009年,行业万支卷烟综合能耗水平为4.08kgce/万支,先进企业为1.95kgce/万支;2010年,行业万支卷烟综合能耗水平为3.61kgce/万支,先进企业为1.14kgce/万支。行业总体消耗指标呈现出大幅下降的走势,但由于气候特点、管理水平、工艺设备的不同,先进企业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也反映出行业内各企业消耗水平的参差不齐。

从数据分析看,企业一、二级能源计量相对完善,三级计量不足。主要是电表按照工段配置而不按照单机设备配置,蒸汽仪表只在耗汽量较大的设备配置,仪表配置的不足影响能源消耗的精确监控和管理。

5.用能管理状况分析

(1)岗位设置:在公司一级设置有经济运行部负责全公司的能源管理工作,经济运行部内设置有生产设备科,在课科内设置有设备管理员具体负责。在工厂一级设置有生产设备科负责本工厂的能源管理工作,在科内设置有专管员负责工厂的能源管理、统计等工作。在生产车间、能源动力车间设置有技术员负责车间内的能源管理。

(2)制度建设及考核:由经济运行部负责组织制定了公司层面的能源管理制度,两厂细化制度及工作流程,制定了本厂的制度。能源考核在公司总体考核体系中体现,由公司制定年度考核指标下发两厂,工厂进行指标分解,对各部门按照季度考核。

(3)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方面:企业统一制定了《监视测量装置管理规定》制度,规定了企业内部计量器具、测量设备的采购、使用、检定、报废等具体管理要求和工作流程。规定了对人员的培训、授权等管理内容。

(4)企业能源统计管理信息化建设:营口卷烟厂已经有能源管理系统,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电能、蒸汽、燃料油、新鲜水等在企业和车间层次的统计基本实现了在线数据的实时采集,并通过网络实时传递到能源管理部门,沈阳卷烟厂采用离线方式,由人工每日记录。

三、企业能源管理问题及节能降耗探索

1.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置、计量体系建设。从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置率看,一级、二级计量的设备配备相对较完整,能基本满足企业能源计量及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开展,三级计量仪表配备率不够。目前烟草行业已经在制订行业内的“能源计量器具配置”标准,企业应积极在技改或设备维护修理过程中一次性按照要求配置齐全计量器具。完备的计量器具配置还应辅以完善的计量体系,企业应按照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设置对各工序及车间各种能源消耗建立分类统计报表,保证整个计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2.能源管理制度建设及考核。企业虽然建立了基本的能源管理制度,但制度的周密性及可操作性体现的不强,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仍然偏低。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不仅要体现企业的战略和管理理念,具备一定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还应与国家的节能减排战略结合,体现出烟草行业在国家节能减排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2009年11月1日,我国已经正式实施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烟草工业企业应积极推动此项标准的贯标工作。在能源指标考核方面,应注重能耗指标考核的合理性、科学性问题。能源考核指标不仅应在行业内进行横向对标,也要与企业发展历程进行纵向对比。

3.卷烟生产活动组织。卷烟生产的组织方式对能耗影响也很大。由于生产中,更换牌别时需要清扫设备、生产间歇的非生产能耗以及辅助生产设施能耗都在发生,因此,需要企业进行研究,科学的组织生产,合理安排生产时间以及叶组顺序,减少设备的等待生产时间的能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比如,湛江卷烟厂提高批次叶组供应量,一次投产1万公斤以上进行连续生产,减少了停产间歇时间,就减少了非生产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4.企业节能技术应用与项目管理。在新技术改造企业,企业应利用改造时资金充裕、场地不受限的优势,加强新节能技术的应用,比如沈阳卷烟厂技术改造中应用地源热泵技术,可有效降低能耗。在厂房建设中也要注重各种保温材料、技术的应用。目前能源合同管理模式正处于方兴未艾的时期。与传统的能源管理和节能改造模式相比,能源合同管理是一种市场机制,达到项目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目标的同时,还能为合同双方带来经济效益,减少了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改造项目的风险。

5.企业能源品种选择。从目前能源利用水平上分析,使用商品化蒸汽最节能,其次是使用燃油,而使用天然气和燃煤时能耗较高;从经济性能来看,使用蒸汽和燃油时费用最高,其次是天然气,而燃煤的费用最低。因此条件具备的企业,应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石油的选用,或者企业直接购进商品化的蒸汽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沈阳厂的异地技术改造中,已经考虑在锅炉中使用天然气代替燃油,可节约成本30%以上。

6.企业能源转化消耗设备选型。企业电能转换和输送损失在1~11%,这是一个很大的节能空间,合理的有效荷载率将有效降低能源损耗,因此企业应利用社会资源。坚持每1-2年做一次三相平衡测试,并注重变频节电技术,电磁调控技术的应用。烟草企业的另一部分耗能重点是燃油燃气消耗,国内大部分锅炉热效率85%-95%,因此应选择热效率较高的锅炉,安装锅炉节能器的会比原先能提高5-10个百分点的热效率。这方面初始投资成本可能很大,但3年之内的综合效益确是可观的,也值得企业投资。

四、结束语

节能降耗是企业的一项长期课题,全面节约能源和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企业建立“在节约中发展、在发展中节约”的长效机制,加强设备管理、技术创新、人才培育,把节约意识渗透至生产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点点滴滴降成本,分分角角算效益”,以实际行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闻洪春.《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解读与应用分析[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1:1-2.

[2]熊月宏.六西格玛方法在节能项目管理中的运用[J].项目管理技术,2010,11.

[3]王其营.能源在企业设备管理中循环利用与代用的设想[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1.

[4]雷仲敏,等.能源技术经济分析[M].中国环境出版社,2006.

[5]钱伯章.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M].科学出版社,2008.

篇2

——第八冶炼厂2005年企管工作总结

2005年,在公司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第八冶炼厂实现了由建厂到一次性投产成功的辉煌跨越。企业管理工作从零起步,按照公司领导“建设现代化示范型工厂”的要求,围绕着建设“生产规模大、运行效益优、综合实力强、职工素质高、厂区环境美”的目标努力探索企业管理的新思路,新理论,用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初步开拓了八厂管理现代化的局面。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方面先行一步,并逐步推向纵深向严、细、精、实的效益化管理拓展,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为我们在即将来临的2006年全面推进八厂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总结一年的企业管理之路,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思想上重视,开展全员性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教育培训

早在八厂建厂之前的铅烟气治理工程建设期间,公司领导就指出:八厂要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树立起水口山管理现代化的示范和样板。遵照这些精神,八厂建厂之初即高度重视企业管理现代化理念的教育培训工作,组织了全员性的职工培训工作,将“遵章守纪、严格执行生产、技术、安全三大操作规程”作为重点内容向全体员工讲清讲透。使八厂员工这支来自不同单位的职工队伍从思想上做好了接受现代化企业严格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思想准备。

二、按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了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使企业管理走向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轨道

建厂之初,我们按照“建章立制,建设现代化八厂”的要求全面开展了企业管理制度的编制、审核工作。通过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立足于我们自己的管理目标和工艺特点制定了11大系列管理标准206项,重点突出生产管理、人事管理、现场管理、财务管理等,将“人、事、物、钱”等要素置于管理制度的约束之下。

与此同时,我们从建立岗位责任制着手突出员工的职责意识,使员工“想主人事,尽主人责”得以制度化、持久化。由厂行政办着手编制了全厂近200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并将岗位职责在本岗位醒目位置张贴、悬挂,使职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夯实了管理的思想基础。

建厂以来,我们的管理职能部门能各尽其责地做好管理工作。各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先后以文件形式下发各种管理制度24份,使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补充,解决了管理标准没有细化,不利于实际管理操作的问题。

三、扎扎实实地抓好现场管理,夯实了基础管理。

按照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和公司管理方针,八厂将现场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面子工程”摆在突出了位置。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职能部门长抓不懈,按照物料摆放有序,作业场所清洁,厂区环境优美等要求抓好现场管理“5S”要素的落实。将关系八厂生产安全、正常的厂区禁烟、现场定置等作为重点,全面整治“脏、乱、差”,坚决堵塞“跑、冒、滴、漏”。使八厂的现场管理工作与现代化的工艺设备一道成为公司的一张名片,给前来参观、考察的各级领导、同仁及新闻媒介以良好的形象。

抓好现场管理,我们着重突出了班组的现场管理,通过班组长现场管理教育培训,细化班组建设考核制度等夯实了管理的基础。立足于班组抓好了影响生产的“人、机、料、法、环、资、信”等要素的细节管理。今年以来,我们对现场管理采取了以整改促提高,用处罚维护制度严肃性的做法。通过组织现场管理月度大检查,职能管理人员每日巡查,先后对底吹炉车间等车间、科室下发现场管理整改通知单31份,对鼓风炉车间等4个单位处罚通知单7张。使岗位职工受到教育和触动,维护了现场管理制度的严肃性。

通过现场管理的细化,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劳动人事制度管理、质量管理、设备能源管理等各项工作有了较好的实施氛围,促进了各项管理的协同,共同保证了投产目标的一次性成功和生产任务的完成。

四、以物流管理为突破,探索成本管理的新举措,服从服务于达产达标任务。

八厂是一个环保、技改工程,也是一个“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只有通过发挥效益,这些目标才能实现。我们深刻领会了企业管理要为企业增效服务的精神,以物流管理为核心全面推进企业的成本管理。为此,我们专门就物质的采购、管理与发放,废旧物件回收利用、外售产品的生产管理等制定专门管理制度,对价格、质量、物流成本等从严控制。运用现代化信息设备,通过网上比价查询,信函要约比价、合同评审,招、投标等全方位地开辟了降成本、增效益的途径。经过几个月的运作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为进一步推行车间成本定额管理,实现目标成本预算制奠定了基础。

当然,正确认识我们取得的一些成绩,认识这些成绩的取得来源于公司的正确领导,来源于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同时我们必须看到2006年度我们企业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其中一些就是2005年我们工作中尚做得不足,急需加强的项目,总的说来有这样一些。

1、员工对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适应过程缓慢。表现在对规范化、制度化的严细管理有抵触、畏难心理,而没有意识到这是企业挖潜增效、兴业强企的必要。甚至个别基层干部也怕管理,懒管理,既不主动接受制度约束,也疏于管理部下。

2、一部分员工习惯性违章、违纪的陋习加重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压力。部分人员素质尚不够高,不仅不能遵守好厂规厂纪,对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执行情况也不如人意,需要外力的监督;

3、成本管理的难度依然较大。我厂投产的短时间内,工艺、设备、人员的磨合远未能达到最佳值,物质消耗高给成本管理带来较大压力;

篇3

推荐的通知

 

各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工信局,赣江新区经发局:

为贯彻落实《智能制造升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发挥行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升级,现开展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推荐工作,请你们认真组织,严格遴选。各设区市、赣江新区推荐项目不多于5个,省直管试点县(市)不多于1个,请于7月30日前,将2021年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推荐汇总表(附件2)、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申报书(附件1)各1份及电子版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附件的电子版可从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jxciit.gov.cn/)下载。

联 系 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处  吴斯

联系电话:07910-88916367(传真)

 

附件:1.江西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申报书

          2.2021年智能制标杆企业汇总表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6月9日

 

 

附件1

江西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申报书

 

 

 

 

 

 

申报单位:

推荐单位:

申报日期:20 年    月   日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制

 

一、企业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成立时间

 

 

单位性质

国有 民营 外资 其他

 

单位地址

 

 

法人代表

姓名

 

职务

 

 

联系人

姓名

 

职务

 

 

手机

 

E-mail

 

 

上一年营业收入

     万元

上一年利润

   万元

 

所属领域

有色 电子信息 汽车 航空 建材 纺织 食品 石化

生物医药 装备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 其他

 

企业简介

(发展历程、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市场等方面基本情况,限500字)

 

 

 

 

 

 

 

 

 

 

 

 

 

 

 

 

 

 

 

 

 

 

 

 

 

 

 

二、内容简介

(简要阐述企业近年来实施智能制造,建设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的主要内容,包括:总述、技术内容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等,限4000字。)

1、总述

2、技术内容

-----总体架构

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的整体架构,各部分模块主要功能,系统整体集成情况等。

-----主要技术路线

应描述合理清晰的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建设方案,技术方案、通信网络架构、系统集成方案;核心智能制造装备、软件及网络设备的应用情况。

-----技术难点与创新点

-----解决的重大问题与取得的成果

-----国内外同行业对比

3、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三、相关材料

    企业上一年度审计报告、围绕智能制造的相关专利、标准、软著等(产品专利和标准、软著不需要提供)。开展自评,如实填写自评表。

 

 

 

 

 

企业自评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选项及说明

企业自评

战略规划

是否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规划

未规划、部分规划、详细规划

 

企业内部是否有落实智能制造战略规划的考核指标体系

没有、部分考核指标、详细考核指标

 

智能制造是否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有无智能制造生产线(规划、建设、已投入运营) 

 

有无智能产品(研发、试制、已投入市场)

 

2018-2020年,平均每年智能制造相关投入占比

请提供百分比。

智能制造相关规划投入(包含购置设备、人员经费等)占企业总投入的比例

 

组织

企业决策层是否有智能制造领导者

是、否

 

企业是否设立专门的智能制造管理机构

是、否

 

雇员技能

是否识别了发展智能制造所需要的人员能力

是、否(有相关规划、设计、需求等文件)

 

企业是否设立专门的智能制造工作岗位

是、否(有相关规划、设计、需求等文件)

 

企业是否有智能制造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训机制

是、否(有相关规划、设计、需求等文件)

 

创新能力

2018-2020年,平均每年创新投入,制造企业研发人员、经费占比

1)企业创新研发人员人数/企业总人数

 

2)企业创新经费投入/企业制造业总投入

 

2018-2020年知识产权,制造企业专利、软著、标准数量

专利数量,单位个

 

软著数量,单位个

 

标准数量,单位个

 

协同创新能力,是否进行产学研合作

是、否

 

 

2020年全年平均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平均产量/人员工时

 

2020年运营成本

制造成本。主要是指为生产产品所使用的原辅物料、煤水电、机器折旧、工人工资、生产期间产生的废品损失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各种费用

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近3年平均产品研发周期

包括项目立项、启动、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上线迭代时间

近3年,新产品平均研发月数

 

2020年全年平均批次产品不良率

 

不良品率=(不良品数量/批次产品总量)×100%

 

2020年全年平均能源利用率

单位产值能耗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耗总量/生产总值

 

单位产品能耗

单位产品产量能源消耗量=生产该产品的能源消耗总量(当量)/合格产品产量

 

智能装备

产线自动化率

产线自动化率=产线主要设备中自动化设备数/产线主要设备×100%

 

是否采用智能制造核心技术装备的创新应用

包括: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

未采用、采用1~3种、大部分采用、完全采用

 

应用工业机器人台数

 

单位:台

 

应用智能装备总台数(含工业机器人)

 

单位:台

 

核心设备智能化程度,设备是否具有自感知、自控制、自诊断、自优化等智能功能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核心设备是否具备数据服务能力,包括远程监控、远程操作、远程诊断、设备数据分析等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是否具备人机协同功能,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间的实时交互与协同操作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核心设备和监测传感器是否具备联网能力,自动在线采集设备状态关键数据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是否基于实时的采集海量设备状态数据,提供设备故障监测和预警方法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是否提供、使用维护维修专家知识库,实现了设备状态自诊断、标准作业指导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网络基础设施

是否采用工业互联网系统与设备

包括:基于IPv6、4G/5G移动通信、窄带物联网、短距离无线和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新型技术的工业互联网设备与系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融合多种新技术的工业以太网;覆盖装备、在制产品、物料、人员、控制系统、信息系统的工厂无线网络等

未采用、采用1~3种、大部分采用、完全采用

 

企业生产设备实现数字化采集、联网数量

单位:台

 

车间设备互联互通比例,车间内生产设备联网数占设备总量的比例

车间设备互联互通率=车间内联网生产设备数量/设备总数×100%

 

核心装备数据接口开放度,可提供标准开放的数据接口,能够实现与制造商、用户之间的数据传送的情况

核心装备开放率=车间内数据开放的核心设备数量/设备总数×100%

 

是否建立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采用相关网络安全系统与设备

未采用、少部分采用、大部分采用、完全采用

 

数据管理

运行管理数据应用情况

数据管理包记录方式(手工、电子化、联网管理)

 

采用的智能制造支撑软件情况

包括:设计、工艺仿真软件;工业控制软件;数据管理软件;人工智能软件等

未采用、采用1~3种、大部分采用、完全采用

 

是否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数据的集成管理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应用工业互联网、VR、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的数字化车间数量

单位:个

 

车间计划与调度

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是否能实现均衡化混流生产;对于按单设计生产,能实现按瓶颈资源优化排产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设备有效利用率

请提供统计数据。

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车间计划和执行过程是否实现无纸化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企业ERP系统,应与其生产计划等模块相集成,实现车间生产计划的自动接收和反馈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技术准备时间更少,排产效率更高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计划、物流、车间班组等不同部门、人员之间协同工作效率更高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计划执行进度能是否实时跟踪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工艺执行管理

是否利用计算机辅助系统、仿真软件进行产品工艺规划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是否建立车间调度的信息系统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是否建立生产监控的信息系统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是否建立生产制造过程与现场物流管理的信息系统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是否建立质量检测与控制精细化的信息系统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是否建立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车间工艺执行管理的便捷性与灵活性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质量控制和追溯

全面采集生产过程质量数据和产品质检数据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提供可视化质量监控功能,能够对质量异常做出处理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对潜在的质量隐患发出预警、对生产过程能力做出评估与计算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具备质量正向跟踪和反向回溯的能力,形成全生产过程质量档案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建立质量判定与评价指标体系,对生产质量进行分析、对比与评价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建立质量改进经验库,跟踪质量改进过程,形成质量改进记录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生产物流管理

具有安全防护设施、人机交互系统、先进物流设备、物料编码感知设备、物流应用软件及数据库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关键数据统一编码,自动感知识别,进行传输、保存和利用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车间所有数字化设备采取统一时钟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精益物流方案使物流批量与工艺指令相匹配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库存管理方面,实施跟踪物料所在的位置、数量和状态,实现库存移动自动化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对物流管理人员操作过程设计防错(防呆)措施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智能决策

供应链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能够集成,根据订单与库存自动生成采购计划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能否实现计划排产、生产调度、生产运行等集成,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智能决策手段,优化、反馈、调整生产过程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是否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智能决策手段实现精准营销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智能设计

车间/工厂的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是否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规划、生产、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离散型)

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是否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生产流程数据可视化和生产工艺优化(流程型)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是否采用智能制造支撑工业软件

包括:设计、工艺仿真软件;工业控制软件;业务管理软件;数据管理软件;人工智能软件等

未采用、采用1~3种、大部分采用、完全采用。

 

是否实现产品设计的模型化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是否建立模型知识库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网络设施

是否具有工厂级数据中心,或是否有规划

没有建设规划、已有规划、在建中、建设完成并运行

 

是否采用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未采用、在规划、已采用、采用并推广

 

是否建立工厂级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采用配套网络安全系统与设备

未采用、少部分采用、大部分采用、完全采用

 

安全环保

建立企业安全和环保管理制度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建立安全培训、风险管理等知识库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实现全过程环保数据采集监控;建立应急指挥中心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可根据安全监测数据进行危险源动态识别和治理;建立环保监测数据分析模型,实现排放分析预测预警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安全数据综合分析实现生产安全一体化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能源管理

建立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开展能源的数据采集和计量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实现设备系统能耗的动态运行监控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具有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能源数据与其他系统数据结合,实现能源的动态预测和平衡,并指导生产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工厂内纵向集成

车间与ERP实现数据自动上传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ERP与车间实现数据自动下达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是否采用工业互联网系统与设备

包括:基于IPv6、4G/5G移动通信、窄带物联网、短距离无线和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新型技术的工业互联网设备与系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多种新技术的工业以太网;覆盖装备、在制产品、物料、人员、控制系统、信息系统的工厂无线网络;工业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安全系统与设备

未采用、采用1~3种、大部分采用、完全采用。

 

是否实现产品服务数据库、用户使用习惯数据库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数据库集成及数据应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工厂间互联互通

网络就绪情况(离散型)

企业内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全部生产设备数量

 

关键部位数据传输情况(流程型)

企业内可以实现数据传输的关键部位数量/全部关键部位数量

 

是否具有技术手段能确保网络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价值链集成

工厂是否实现与供应商信息系统集成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工厂是否实现与销售商信息系统集成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工厂是否实现与物流商信息系统集成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软硬件集成情况方面,是否基于协同开发/云制造平台实现上下游企业软硬件系统的集成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智能服务

是否提供生产产品的远程监控、远程操作、远程诊断、远程升级等服务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是否提供生产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生产产品的客户数据、市场数据能够改善生产过程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是否提供生产产品的预测性维护服务

未实现、部分实现、大部分实现、全部实现

 

填写说明:根据实际情况,按指标选项说明如实填写,如“未实现”、“大部分实现”或“是”、“否”,或按要求填写百分比、单位数量等。未采集或者未计算请填“无”。

 

 

我单位申报的所有材料,均真实、完整,如有不实,愿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推荐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二〇    年  月  日   

 

附件2

 

2021年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推荐汇总表

 

推荐单位:

 

序号

推荐企业

联系人

联系方式(手机)

1

 

 

 

2

 

 

 

3

 

 

 

4

 

 

 

5

 

 

 

篇4

【关键词】节电;技术;管理 ;措施;峰谷平

中图分类号: TD6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对企业来说,做好节电工作即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用电既降低了线损、改善了电能质量、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下面从科学管理和技术改造两方面着手,谈谈节电的一些措施。

一、企业供用电系统的科学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各级管理机构和制度,加大监管执行力度

1、没有良好的制度做基础,任何宏伟的蓝图必成虚幻。企业的能源应该进行统一管理,不仅要建立能源管理机构,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还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细化能耗定额管理。制定出各部门各生产环节合理先进的能耗定额,对能耗情况认真计量,严格考核,切实做到节能加奖、浪费受罚,在此基础上才可建立一个能调动广大员工节能积极性合理制定和监督执行经济可行的严谨的用电管理制度。

2、制定的制度不是挂在墙上就完事大吉,最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实施。制度往往很健全,但是缺乏合理的监督和执行还是等同于没有制度和管理。这就需要管理者动用制度和智慧,逐渐培养职工的节能节电意识,从点滴细微之处凝聚出长效高利。减少水、气、电、热等能源的跑、冒、滴、漏,也能直接节约电能。

3、企业中全员行动节约原材料、做好生产设备保养工作。

(二)、实行用电负荷调整,严格控制高峰负荷

1、合理安排生产调整负荷,实行计划均衡用电,安排大型用电高耗能设备在低谷时运行生产,各工序间统筹合理安排,在企业节电技术措施多元化的基础上,巧用峰谷平用电值,既提高了变压器的负荷系数和功率因数,又减少了变压器和电力系统的电能损耗。

例如:现各大企业公司的冬季供暖工作均由电采暖加热炉替代了原来的燃煤、燃油锅炉供暖,虽然环保但电能消耗量必然加大。此时实行高峰让电,分解峰谷平值电量,严格控制高峰电力负荷,填补负荷低谷。不仅可以提高供电能力,也是节约电能的有效措施。以某企业电采暖加热炉冬季供暖实例:某日的用电量日消耗量1524.8度电。峰值消耗14.4度,平值消耗24度,谷值消耗1486.4度电。每天加热用电量控制比率为:峰值1%,平值2%,谷值97%。即:采用电采暖的加热系统在谷的时段大量用电加温提升炉水的温度,实行低谷时将锅炉内用水用电加热达到理想高温,尽量避开峰时用电,减少高峰电力支出,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利用率。同时实时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精确控制各楼层区域温度的均衡性,提高电能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实行经济运行方式,全面降低电力系统的能耗

1、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或加强运行管理。对负荷率低于30%的变压器考虑更换退出运行。降低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2、选用智能型节电器对变压器的功率因数电压电流进行自动监测及时补偿。降低铜损、铁损、线损大马拉小车等情况。

3、经济运行,合理调整变压器运行台数。根据用电的负荷情况适当调整变压器运行台数及容量。对于负荷系数长期偏低的变压器,应考虑更换较小容量的变压器。如果运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三台变压器同时运行,可以在考虑在低负荷时,切除一台或两台变压器,便可降低变压器的空载损失,以消除低负荷时的空载负荷过大造成的电能损失现象。

(四)、对各单位部门采用计划供用电管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采用智能型电度表,定期监控检定电度表,及时更换计量不准确的电能表。使计量更加准确,减少电能计量误差。通过计量,严格考核,实行计划供用电合理使用和分配电能。

(五)、对供用电设备定期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同时加强运行、维护、保养

供用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和节电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及时更换带病运行的供用电设备,经常检查供用电设备及供电线路是否有氧化、过热、断股、打火等现象。

二、企业供用电系统的技术改造措施 : (一)、以新型代替旧型高耗能型低效的供用电设备,以提高效率

1、变压器的节电技术主要可分为设计制造和生产运行两方面。设计制造方面的节电技术,是制造厂家的课题。采用新型电磁材料、新型生产工艺开发研制出高效节能变压器,用以更新改造低效耗能的变压器在生产运行方面的弊端。生产运行节电技术则是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或加强用电运行管理,降低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2、建议尽量多使用新型节能高效能电动机,逐步淘汰旧型耗能的电动机。用Y系列(或YX等)电机代替各种高耗能电动机,可以提高平均效率降低噪声。

(二)电机的合理运行可以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1、电机与机械负载合理配套。

2、使用Y—节能转换装置。对于现有的定子绕组为形接法而长期轻载运行的感应电动机,可改为Y型接法运行。

3、用可塑性材料——(俗称CC材料)磁性槽泥改造旧电机。也可以将绕线式感应电机的转子绕组改成励磁绕组,同步化运行提高自然功率因数,节电效果同样显著。

4、对电动机采用先进的动态调节:如调压调速、改变极对数调速、转子回路串电阻调速、电磁调速、串级调速、液力耦合器调速、变频调速等措施,同样可以节能提效。 5、降低电机自身的损耗,提高电动机的机械效率,负荷率达40%以上。(三)、根据具体状况合理选择配电线路和供电范围及负荷,使变压器处于用电负荷的中心,避免供电线路过长。减少电压降,10KV供电半径应不超过15KM,避免供电半径过大。运行中配电变压器在三相四线制供电中,应注意三相平衡的原则,降低零线电流。末端电压降增大,线损增大则会增加电能损失。

(四)、及时的进行供电线路改造,降低线损。供电距离过大,线径过细的线路可能会因负荷的增加,而易发生隐患。需要进行更新改造的供电线路必须及时改造,同时采取末端电容补偿,改善电能质量,达到节电的目的。

(五)、大力加装推广智能型节电器和电容容无功补偿器对变压器的功率因数、电压、电流进行自动监测及时补偿装置,保持功率因数在0.9以上,确保电网安全、经济、可靠运行。 (六)、在企业园区应大力推广节能灯、太阳能LED光源的使用。

【结束语】

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利润最大化,能源管理工作的好坏则是成败的关键之举。降低能耗节电的集中系统全过程管理和控制是一点一滴细微之处不断日积月累持续不断的过程,如果企业依据科学管理和大胆技术创新中更加重视细节、放眼未来,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从发电、输电和用电各个环节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为企业的飞速发展和辉煌的进画上浓重的一笔色彩!

参考文献

篇5

记者:SPC软件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但对于中国的食品行业来说,SPC软件还处于起步的阶段,请您介绍SPC软件能为食品行业带来哪些好处?

Jim Petrusich:对于食品行业而言,SPC软件可以给食品企业及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效益提升等方面带来质的改变和实实在在的帮助。

SPC软件能够帮助企业及监管部门从抽检模式向过程控制模式转变,确保食品安全,同时改善企业运作流程。食品企业安全问题频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产品的管理与监控,过度依赖抽检方式。SPC软件通过对CCP(关键控制点)的监控和分析,帮助用户将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提升到新高度。

SPC软件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帮助食品扩大出口。HACCP和ISO22000是国际通行的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标准和体系,二者无一例外地强调了过程控制对食品安全及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除了通过相关的认证,SPC软件的使用,可以从行动上告诉国际化客户,企业已经将过程控制落到了实处。

除了安全和质量之外,SPC软件还可以帮助用户实现持续改进策略,如实现企业设备使用效率的监控与分析(OEE);对企业能源实施监控与分析,优化能源配置;提升制程中关键点的控制能力,如采用填充头控制以减少超充量等。而且,将SPC软件成功地运用于供应链的监控和管理,不仅能够帮助企业确保原材料的产品质量,还能通过帮助供应链中的企业实施持续改进措施,建立优良的合作关系,实现企业间的共同成长,达成双赢或多赢的局面。

记者:SPC软件在我国的使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请您介绍一下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中,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情况如何?

Jim Petrusich:对于欧美发达的食品制造业而言,SPC软件使用已经非常广泛,从离线分析,到实时监控、报警;从单一的质量分析,到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从专业的团队使用,到将应用扩展到全企业各个层面,操作员-质量控制员-车间生产主管-工厂管理人员-集团管理人员等,每个企业都在通过使用SPC系列软件,提升自身的内部管理水平,为企业挖潜增效。SPC软件使用及未来的发展,无疑还会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从深度上来说,SPC分析将会与其他的分析手段及方法有效集成,形成智能化的分析方法,为企业提供制造智能分析与信息智能化管理系统。从广度上,NWA的软件将在保持质量分析和管理优势的同时,将应用推广到企业的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等各方面,真正帮助用户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记者:据您介绍,与欧美国家相比,SPC软件在中国的应用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您认为SPC软件在我国发展滞后的原因是什么?

Jim Petrusich:我们自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每年都以100%的速度增长,中国市场还有巨大的挖掘空间。今年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仍有信心实现高速的增长。但是,基于SPC软件方案在中国仍属于培育期,国内企业对SPC软件的认知,也可以说是对专业化应用软件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成长、成熟的过程中。比如,一些企业抱有“小富即安”的心理,往往等到问题发生了,才会亡羊补牢,有的企业甚至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另外,国内工厂的自动化程度不及欧美高,所以在中国的食品行业中推广SPC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与欧美相比,监管制度、政府管理制度、企业管理方法及企业长远规划等各方面的差别,也是造成了目前SPC软件在中国推广有难度的重要因素。总之在中国市场上,推广SPC软件的最大障碍在于对软件的认识误区和认知程度,以及监管层对企业制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篇6

一、项目概况

一汽—大众天津工厂项目建成后年产乘用车30万辆,选址于天津开发区泰达宁河工业园内,主要建设有: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及原料库房、成品车停车场、试车跑道、车间生活间(食堂、休息)及技术中心等设施。生产单元包括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等。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08.1万m2,总建筑面积为103.94万m2。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采用钢结构厂房,联合站房、污水处理站采用框架结构。贯彻工厂建设“三同时”的方针,加强安全、环保、节能措施,提高生产安全,节能降耗,防治污染的水平,满足国家和地方法规要求。

二、规划方案阶段绿色技术应用

建设单位在前期多个整车厂建设绿色实践的基础上,利用本项目搭建企业绿色工业建筑标准化流程。在项目规划阶段明确绿色工业建筑的星级目标、总投资增量以及技术路线,并在选址、总图规划、可再生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重点考虑绿色技术的应用。2.1项目选址总体规划和厂址选择是节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交通运输也密切相关,一汽—大众天津工厂位于天津市未来科技城内,厂址选择主要考虑因素如下表。2.2总图规划项目选址及用地确定后,总图规划是绿色工业建筑节地技术应用的关键点。考虑后期为新能源汽车发展预留场地,项目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物流组织结合以往整车厂规划经验,基于精益理念、以物流配送为中心建设超大型联合厂房。此类总图布置方式是目前发展方向,较过去U型、或平行布置,节地、物流路线短捷优势明显。结合项目工艺流程,项目冲压车间、冲压件存放地、焊装车间联合布置,减少物料运输距离;项目焊装车间及涂装车间通过空中连廊连接,负责构件的传送,尽量缩短运输过程的物流消耗,并节约用地;总装车间、检测返修间、技术中心组成总装联合厂房。以往设计中SLP法常用于厂区整体布局,随着物流行业发展,EMplant等软件在厂区物流、生产线物流分析方面得到小规模应用,物流模拟分析对于精益生产、零库存等具有重大意义,合理的厂区物流布置是节地章节中为运行单位节约成本的最主要措施之一。2.3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光伏、光热、地热、空气能等,根据项目地质气候条件,确定项目可采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为太阳能。利用形式包括: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天津属于太阳能资源三类地区,并且并网接入条件优越,电量就地消纳能力强,拥有较好的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条件。综合考虑建筑外观的要求、屋顶面积利用率及发电量,利用焊装车间总装车间和技术中心等屋面区域,共布置功率为280W的太阳电池组件约4万块,总容量11MW。电站所发电量升压至10kV直接并入地区电力网10kV系统。太阳能热水用于生产部门人员洗浴,在联合站房内设集中生活热水系统,分别输送至各使用部门。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辅助高温热水加热。采用的太阳能集热器为Z-QB/0.06-WF-2.50/30-58型,全玻璃双真空玻璃管共30支组成。控制系统:控制器采用西门子可编程S7-200PLC(中文)控制器。具有时间、温度、水位、运行工况、能耗计量、故障报警、手机APP远程监控等参数显示功能;具有防雷、防漏电、防高温等功能。控制箱内预留网络接口。

三、设计阶段绿色技术应用

一汽—大众天津工厂在设计阶段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设计流程,初步设计文本、施工图中加入绿色工业建筑专篇,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咨询一体化。并详细计算绿色技术投资及回收期、评估绿色工业建筑总得分、优化施工图设计。3.1技术经济分析3.1.1涂装车间烘干炉余热利用为进一步降低涂装车间的能耗和热能排放损失,将烘干炉的废气热能进行重新回收利用,将该部分热能引入前处理工序预水洗或预脱脂工序,进一步释放能量,减少热能直接排放损失。根据计算结果,将烘炉废气的能量直接用于前处理预水洗工序进行日常生产时的热量供给,解决预水洗生产热损失约549.3kw的能量;按照生产线设计数据,则一年可节约的能耗为Q=6.3×109KJ,折合标煤为215吨。3.1.2太阳能利用洗浴热水由太阳能热水系统提供,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规范》GB50555-2010版,确定本项目用水定额为:公共浴室淋浴:35L/人.次;职工食堂:7L/人次。本建筑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为1575m2,全年产生热水量为20708.61m³,可再生能源提供热水量占总热水量34%。年节约费用为81.43万元。天津市年日照在2200小时左右,近年水平面平均年太阳辐射量5016MJ/m2。属我国第三类太阳能资源区域,适合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天津工厂太阳能光伏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形式,在焊装车间、总装车间和技术中心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屋面预留光伏荷载0.2kN/m2,计入静载,充分利用厂区建筑屋面空间,减少土地资源利用。太阳能光伏敷设面积初步估算为210000m2,装机容量为11Mw。经初步核算,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330.72t/a。项目年用电总量为1215.50万kwh/a。3.2施工图优化设计3.2.1模拟分析平时开启车间外门窗通风,通过模拟车间内速度场、矢量场、平均空气龄、流动迹线、静压等分布情况,对暖通设计新风口位置的选取、排风口位置的确定以及自然通风的方式提供参考,尤其在提升车间内环境空气品质、建筑系统节能、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内自然通风效果较好,通风情况相对均匀,空气流通顺畅,风速分布在0.2~1.3m/s之间,局部达到1.4m/s,风速较小,换气次数均大于2.00次/h。为合理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能耗,在保证围护结构节能要求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外窗的比例,并设置天窗,确保自然采光效果。项目在厂房车间设置天窗,天窗的设置可有效的改善厂区内的自然采光效果,降低室内照明运行能耗。屋面采光窗选用圆拱型电动采光排烟天窗,采光材料采用厚16mm三层双腔;颜色为半透明乳白色(透光率32%-35%),模克隆板,其技术指标符合《JG/T116-1999聚碳酸酯(PC)中空板》规定的指标。3.2.2景观植物选择优化设计中的绿化品种均适合大众工厂栽植,筛选出的品种具有抗风性、耐旱性、耐寒性、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同时也具有很好的净化空气的特性,对于降尘降霾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有些香氛植物也有缓解疲劳清醒大脑的功效。项目选用绿化物种充分考虑地区土壤性质及气候特点,选用耐盐碱、耐涝、抗SO2、耐寒性能中强性植物,部分苗木表如下表。

四、施工阶段绿色技术应用

施工阶段,绿色技术落实与材料收集是关键。项目开工后已完成施工招标绿色工业建筑专篇编制,施工前期影像资料收集,建设期材料清单编制与收集管理制度制定等工作。4.1开工前期资料收集(1)拍摄地貌图照片应反映建设前地貌、地势;(2)场地内如有名木古树应拍摄其迁移过程或保护措施;(3)场地内如有浅层或地表水系,应拍摄其所在位置并记录保护措施;(4)表层土壤如可利用,应拍摄表土分布情况,将表土堆放后期用于绿化应有记录影像;(5)临山、临水工业建筑的防护措施竣工图及相关影像资料。4.2建设期材料收集建设期保留项目重要节点影像资料。确定建设期材料收集联系人,开工后开始收集资料,监理配合收集工作。收集材料清单如下:(1)各公用设备能效值(产品说明书或铭牌,制冷机应保存说明说);(2)外门、外窗产品说明书;(3)外墙、屋面保温材料性能检验报告,外窗传热系数检验报告;(4)冷库、温室、烘房等的墙体和门的保温材料检验报告(必要时提供现场抽样检验报告);(5)外窗气密性检验报告、现场抽样检验报告;(6)减少设备和管网漏损所采取的措施实景影像资料(施工期间拍摄);(7)水处理设备产品说明(附能耗等级、效率、噪声值参数资料等);(8)土建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决算书;(9)涂料工程验收报告;(10)抗腐蚀或抗渗透混凝土进厂验收单;(11)混凝土抗腐蚀或抗渗透性检验报告;(12)废弃物为原料的建材产品说明书、出厂证明和进场记录;(13)混凝土、预制建筑构件和钢材的供货合同;(14)装修建材产品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15)装修建材进场报告;(16)玻璃幕墙主材的产品说明书及其反射比性能检测报告等。

五、总结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佛山、青岛等工厂建设的基础之上,以天津工厂为实践对象,逐步完善了绿色工业建筑建设标准体系,将绿色理念融入建设开发的各个环节,并形成汽车整车厂绿色工业建筑适用技术名录。项目在施工及后期运行中绿色工业建筑标准化流程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一汽—大众绿色工业建筑实践经验对汽车行业整车厂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福军.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M].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篇7

【关键词】热能;综合利用;应用

前言

能源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快慢,很大程度上要看能源问题解决得如何而定。热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分布广、可直接利用、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热能,特别是在世界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能否有效利用热能以扩大其应用范围,达到提质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十分重要和紧迫,还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试验和反复的探索。

一、热能综合利用分析

热能综合利用是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大致包含污水处理厂、热电厂、工业企业、居民区、商业办公区及水体在内的多主体的水、热、能综合利用网络。在网络中,不同的主体之间形成较固定的配合关系,如A主体的废水深度处理后供给B主体,A主体的废水余热回收后供给C主体等,以提升资源利用率和节能降耗。具体而言,热能综合利用有三个层面:一是在市镇的层面上,形成以工业区、商业办公区、居民区、热电厂和水体为多主体的资源与能源优化利用网络;二是在工业园区的层面上,形成以不同企业、园区水体和生活区为多主体的资源与能源优化利用网络;三是以重点行业的重要大型企业为对象,形成以企业内部各子公司为多主体的资源与能源优化利用网络。在多主体的复杂系统中,通过再生水回用、余热回收、能量的梯级利用,实现热能综合利用的最优化。而实现热能综合利用最优化的关键在于合理建模、网络优化以及相应的技术。概括地说,热能综合利用的途径主要有:

1.深度处理后进行回用 深度处理后再回用主要是用作工业循环冷却水、工业用水及市政杂用等。其中,工业冷却水的水质要求较高,一般根据设备的材质、结构而定,控制好含盐量、硬度、COD值等,需要进行复杂处理,如采用生物脱氮、化学氧化处理等。如果对水中硬度、含盐量要求非常高时,则需要进行深度处理,通常采用反渗透处理技术或采用新工艺提高水质。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根据不同的用途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

2.实现余热高回收 余热经处理后作为工业供热回收。实现高回收后,系统供热减排可达到一定量,且这时余热的处理成本很低,一般而言,比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前降低47%,每年节约成本几十万元。值得注意的是,电厂冷却水热回收后,可以不再安装降温设施,可节省这部分投资和运行费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3.实现有效热量转移 利用相应的技术,实现污水处理厂出水与电厂、车间冷却水之间有效热量转移,更好地为办公室和车间夏季供冷、冬季供热,更系统地为电厂用水预热提供生活热水,为污水处理厂、电厂等提供优质燃料,以达到节能目的。通过相应的技术实现供暖、制冷和生活热水供给,已成为目前较为理想的热能综合利用途径之一。

可以说,只要我们充分合理利用热能;回收余热,尽可能的节省热能;加强技术改造和管理维护,以避免热能的浪费,就能达到提质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热能综合利用为当前我国许多领域正面临巨大压力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模式,热能综合利用网络的建立更可实现一定的节能减排效果。经过不断的试验和探索,证明这种模式是有价值的,值得推广应用。

二、热能在我国的应用

我国很早就开始进行热能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在利用热能方面也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热能是可再生能源,具有应用的多样性。目前,热能在我国的发电、热水、工农业生产、建筑等方面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下面就简要地对热能在我国的应用进行阐述。

1.热能在工业上的应用 目前,我国已将热能大量用于造纸、印染、纺织、制品制革等工业,经过努力和试验,合理利用热能可以达到节约能源和节省燃料的效果。北京某染织厂将热能直接用于洗布、染布,节约了很多蒸汽,相当于节约了大量煤和食盐。又如,某制革厂用93摄氏度热水烤革,每年节约煤近千吨,可节约投资十几万元。可以说,在我国工业上其应用范围正日益扩大,可见在工业领域热能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热能在农副业上的应用 在我国,热能广泛应用于农副业生产,目前我国对其重要性也日益加深,某些大小城市也都在积极行动,估计每年可以节约能源很多,既节省了资金,又为经常性的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供了保证。我国凡是有热能资源的地区,其热能都可用于养殖和种植,以解决农副业生产中的一些问题。比如,用地热水灌溉农田,调节灌溉水温,用30-40摄氏度的地热水种植水稻,可以很好地解决春寒时的早稻烂秧问题。

3.热能在建筑供热上的应用 建筑供热是我国在热能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我国很多省市都有一定规模的建筑供热系统。从经济合理性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我国正大力发展建筑供热。利用热能向建筑物、温室等场所大量地提供热量。一些城市利用的热能供公共场所使用,每年可节约燃煤近万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可以说,在建筑行业中利用热能供热,极大地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为减少大气污染和保护环境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建议

为了更好地实现环保和节能的双重效果,更有效地提高热能综合利用水平,笔者提出了以下两条建议:

第一,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和健全严格的热能能源管理制度。根据热电厂、工业企业等主体的规模和特点,进行编制和核定热能消耗定额和节约能源的奖励条例等。并且着重审查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的节能措施和方案,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在认真调查热能综合利用的现状并找出能源浪费的现象与原因的基础上,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和制订热能综合利用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热能综合利用的科学研究,针对热电厂、污水处理厂、工业企业等主体的特点,研制节约能源的新设备、新工艺,并安排重点研究课题。

结束语

总之,针对热能的综合利用,只要我们拓宽思路,用新的思维方式解读中央提出的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观,就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宝,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热能是我国非常重视开发的能源,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热能在我国的更多行业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将更有效地实现节能减排,最终带来更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振东.木片制浆生产中热能的综合利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10).

篇8

什么是绿色供应链

绿色供应链的概念由供应链管理衍生而来。传统的供应链是一个从原料取得到加工成最终产品,然后配送到消费者的整合性制造流程。而在这一供应链中,环境因素是很少被考虑入内的。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政府、公众以及部分企业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在供应链中,对所有产品和供应链流程对整体环境影响的考虑越来越重要,绿色供应链概念应运而生。

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可以界定为企业考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时,不仅应考虑自身的流程,也应回溯到原料的取得、产品制成后的使用,甚至于产品废弃后的情况,即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对环境的影响,进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而影响绿色供应链的要素则包括驱动因素和障碍因素两个方面。从驱动因素方面看,绿色供应链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增加客户价值,提升企业绿色形象,还可规避绿色技术贸易壁垒。从障碍因素看,绿色供应链的实现需要相对完善的环境法律法规、绿色供应链管理政策、绿色供应链行业标准与绿色税费制度作为支撑。

我国绿色供应链发展现状

近年来,政府已逐步认识到发展绿色供应链的重要性,并不断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营造适合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的环境。与此同时,我国境内的部分跨国公司及大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已经意识到环境、资源在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并且开始进行初步探索。而除此之外的市场与公众则在绿色供应管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政府对绿色供应链的引导作用

总体上看,在我国,绿色供应链仍属于新兴事物,政府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未明确并有效发挥规制者、推进者和监督者三大角色的作用。但由于绿色供应链中的生产环节与环境管理、清洁生产密切相关,其回收体系与我国废物处理相关的法规具有切合度,最终消费体系又与现行的政府采购和公众绿色消费密切相关。为此,政府在我国绿色供应链萌芽阶段具有引导作用。

贸易绿色转型支持我国绿色供应链发展

国际贸易不仅推动绿色供应链跨越国界延伸发展,其更为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而在这中间,跨国公司和中资大中型企业是绿色供应链的实践先行者,跨国企业对我国绿色供应链起步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我国绿色消费市场促绿色供应链发展

2010年,南德意志集团(TüV SüD)亚太有限公司在中国、印度和新加坡进行了绿色市场调查,比较了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和服装鞋类三大行业的消费者和企业对于绿色产品、服务、政策和认证的态度。调查报告表明,中国对“绿色”产品的关注度和需求都是最高的。尽管在被调查的三大行业中,我国已有59%的企业生产或贸易“绿色”产品,但是多数企业并没有为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而制定相应的政策或准则,或者没有明确地传达他们制定的此类规范,正在自我丧失机遇。

公众环境意识提高,推动中国绿色供应链发展

我国消费者在经历过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一系列危害环境与人体健康的事件后,公众环境意识大幅提升。伴随着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觉醒,绿色供应链已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沃土。

积极发展我国绿色供应链

绿色供应链是我国绿色转型的必然实践,是能否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新”的重要生产力决定因素。虽然我国发展绿色供应链的基本条件已然具备,但由于存在缺乏政府引导,缺乏行业指导,企业与公众对我国绿色消费市场成熟度认识分歧仍较大;全民绿色消费理念尚处在培育阶段;贸易转型推动绿色供应链发展仍待时日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绿色供应链发展仍面临较大的挑战。为此,经过调查与分析,提出如下一些实用性建议:

建立绿色供应链制度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与规制作用,制定《绿色供应链管理规范》和《绿色供应链行业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供应链法律、政策与标准体系。

其次,通过经济政策与绿色供应链相结合,给予绿色供应链参与企业税收优惠、绿色信贷优惠,设立绿色供应链自愿项目,利用行业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环境核查,生态工业园区内的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同时完善行业环境技术标准。

再次,要发挥政府引领与表率作用,完善《政府采购法》、制定《政府绿色采购通用原则》、建立政府绿色采购权威信息数据系统,强化绿色公共采购政策。

第四,推行绿色贸易,提供绿色贸易公共服务,探索绿色贸易管理制度的绩效评价体系。

第五,开展区域试点,把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的探索落到实处。国家相关部门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监督,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推动企业实践,创建我国绿色供应链的经济体系

首先,通过绿色供应链示范,培育“中国绿色供应链明星企业”,带动绿色供应链整体发展。

其次,建设“绿色供应链网络平台”,加强行业间、企业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其他外部团体间的合作。

再次,开展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工作,在实践中校验相关法规与政策体系。建议开展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工作,并遵循“三可”原则,由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绿色供应链水平进行评价。

激活市场力量,加强市场的服务与评判功能

首先,成立“绿色供应链促进中心”,提升市场服务功能。绿色供应链促进中心的成立,目的是提供认证、平台运营服务和绿色供应链规划设计、运营、风险管理、合规、战略发展咨询服务和合同能源管理绿色供应链综合服务,带动各类专业服务企业发展。

其次,结合“绿色供应链促进中心”,建立“绿色供应链发展基金”,为企业实践绿色供应链提供经济激励措施。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共同出资的方式,建立我国“绿色供应链发展基金”,充分调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积极性,激励其使用更加先进的环境技术和环境管理理念,促使我国绿色供应链更加全面均衡的发展。

再次,发展绿色金融服务,为绿色供应链发展提供支撑。前期主要发展绿色融资和绿色保险,逐步向其他金融服务领域拓展。

重视市场绿色消费培育 提高公众绿色意识

首先,重视市场绿色消费培育,逐步消除推行绿色供应链的市场阻力。消费市场是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能否建立的核心。为此,应充分发挥公众消费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引导公众的绿色消费行为。同时,重视公众在绿色供应链运行过程中“信号灯”的作用,适时对各项绿色供应链政策进行调整。

篇9

关键词:水泥厂工控;网络安全;防护建设

近年来,水泥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发展迅速,抓住了智能制造发展的制高点,信息化是水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对企业管理,企业生产和节能降耗都产生了很大的效果。但是对于网络的运行控制和安全保障已成为水泥厂发展中的智能制造问题。为实现企业的转型,我公司介绍了建设和网络安全管理的方法和经验。

1运行控制与网络安全建设背景

1.1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初期,我公司的网络安全还不完善,在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方面,没有考虑网络管理和安全问题。但在施工过程中,网络安全越来越重要,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以下问题:比如OPC协议是目前以信息为基础的通信方式,是实现建筑信息智能传输的重要通信方式,当前正在解决信息隔离问题。公司能源管理系统数据和DCS系统监控数据应通过OPC通信进行隔离和控制,方便员工使用。在出差过程中快速监控直流生产和生产画面,为了监控数据和曲线,我公司采用智能集成工厂,并在手机上安装移动工厂应用程序。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对公司生产的图像进行监控,但是如何管理数据通过网络在手机上移动,基于前面应用实现的方便性,没有必要的安全设施,生产系统的安全是否得到保证。目前,智能物流广泛应用于水泥行业,销售系统和生产统计等其他系统以及数据通信量最大的系统具有最高的安全性。生产原材料多个生产和办公系统缺乏主机管理和控制软件及防病毒,导致控制自动化系统各设备的USB接口,缺乏有效的移动媒体控制状态。系统维护工程师必须定期复制数据,操作人员也可以秘密使用USB接口,存在较大的网络风险。因为发生网络安全事件会导致整个工厂系统瘫痪、服务器崩溃和数据损失等严重后果。我公司从2020年开始实施网络升级改造,优化和提高了管理网络和生产网络的安全性[1-3]。

1.2信息安全保护发展

新的应用没有等级保护标准,缺乏完整的风险评估和安全监测系统,因此很难适应互联网信息安全保护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技术和新的应用发展,满足各种系统等级保护的需求威海工业控制领域的云计算,信息系统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保证,以重要保证为基础,目前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护还不够,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的必要性分析工业控制系统需要使用的许多控制系统,包括,产业生产中监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分布式控制系统,如PLC等应用广泛,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他面临的威胁。

1.3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事件分析

2019年出现的第一个控制系统,打破离心分离器运行的产业控制器,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脚本技术和适应大规模应用的完美安全保护体系。祝贺很重要。2018年,黑客利用工业恶性软件攻击乌克兰的一个变电站,导致基辅等地区的供电中断,使用软件自动运行,导致机器控制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电力网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例如,2017年有100多个地区受到威胁软件感染的影响,中国的石油和交通受到影响,造成严重后果。

1.4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应用

目前这些系统由于需求不足,各种业务系统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比如远程访问保护要求,大多数工业控制和生产网络的远程维护都是由供应商提供的。渠道使用存在入侵风险。还有网络监控和审核要求,目前行业使用的各种监控软件和审计软件和基础设施还不完善,难以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控制其次是操作系统漏洞管理需求;工业生产控制系统对网络的要求很高,这就给系统漏洞升级带来了难题,一旦出现安全漏洞,就会威胁到系统运行的安全;恶意代码风险防范要求,在工控系统应用中实际发生恶意代码时,存在着安装杀毒软件和安全隐患等安全防护缺失等重大风险。在分析网络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安全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影响,为保证网络安全运行所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保护策略,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根据安全防护工作要求设置专门的部门和人员,由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网络安全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掌握具体工作,要求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并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实现岗位职责和资源的有效分工。配置足够的人力资源,确保网络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与安全供应商和企业的沟通,确保安全,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首先做好检查记录,编制安全检查报告,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其次,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体系能否有效启动,与组织机构组成、人员配置、工作要求、人力资源配置、协调指导密切相关。对实施网络安全管理等任务,建立有效的安全防护组织体系。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在安全施工管理方面,以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为中心实施安全管理措施,系统审核和控制安全等级等关键环节,加强安全运输和层次管理,结合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的原因和特点,实施安全评价和安全强化,对机舱环境、漏洞和网络、实施设施安全运行维护管理等安全管理,有效变更备份及修复管理和各种安全事件。

1.5安全技术系统建设

安全通信网络设计技术体系和安全通信网络设计的重点是网络结构。利用关键网络设备和电脑设备,以不必要的结构划分安全区域,实现安全隔离。通信传输。使用密码确保通信的完整性和机密性。可以信赖的验证。对于产业控制和网络安全建设的总体规划,应该保护事务网络和管理网络的界限,并且在划分网络层次结构的同时,根据各信息系统的功能,将与管理系统有密切关系的系统划分为控制层,将系统数据并连接外部网络时系统分为电源管理系统等生产管理层,软件系统与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流较少,企业管理中其他企业管理软件,如智能物流系统的数据交换较多的软件系统,在网络边界处配置入侵防御和防火墙安全产品,实时分析链接的传输数据,阻断链接隐藏的威胁。

1.6边界网络屏障设置

警戒保护并在相关控制系统中读取的所有数据通过网络屏障确保系统的安全。我公司拥有两个DCS系统,一个是加工品水泥生产线的DCS系统,另一个是起到外部控制作用的DCS系统,公司的两个工业控制系统的外部数据传输链接的出口端增加了产业防火墙。所有的管理系统都要通过防火墙来通讯外部数据。进行管理防止系统中未授权的程序和未知存储介质的运行,白色命名单系统由非系统管理者随意使用USB接口或随意复制或安装各种软件,对生产主机进行安全管理、提高设备运行能力,确保各生产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对于安全区域边界设计内容包括警戒保护和入侵预防等,恶意代码和安全审计。对于正在运行的工业无线网络,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由上述端口控制,例如在访问防火墙端口时,以工业防火墙为边界进行逻辑隔离,实现网络区域的有效隔离。从实施网络安全保护的角度分析了安全计算环境,安全计算环境的设计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是安全监控,由于工业控制系统的运行环境越来越复杂,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对环境保护计算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数据库协议的分析和控制技术,可以达到阻塞危险命令、控制访问行为等目的。保护数据库运行安全。由安全管理中心建立的安全管理中心具有以下功能,基于工控系统安全管理平台,对登录人员进行动态认证。并且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的授权,实行统一调配管理,其次,还要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确认相应人员的身份并监督其工作,如工作日志和门禁等进行安全管理,最后通过集中管理和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了解系统运行的安全状态,并采取设施安全防护措施。

2网络运行控制及具体实施

根据上述总体安全策略的要求,我们的办公网络和管理网络被划分为VLAN,VLAN将办公网络和管理网络隔离开来,我们还建造了办公室和机械宿舍,建筑细节如下,公司所使用的防火墙是可以将新的入侵防御系统与网络病毒过滤和杀灭相结合。根据实际管理和控制原则,各子网在网络区域内组织地址区域,避免广播风造成公司网络整体瘫痪,并确定网络故障点。从网络层面分为办公网络和工业控制网络,在两个网络隔离边界上设置网关,在网络隔离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交换。公司从管理网读取DCS系统数据,并增加双向控制体系。我们公司有两套DCS系统,一个是水泥生产线的DCS系统,另一个是为了余热发电的DCS系统。在配套系统中增加Moxa工业基地的交换机,对工业行为进行审查,通过镜像流动对整个网络进行流量审计和检查,建立专用作业控制运输管理区并通过产业防火墙隔离,设置主机白名单和漏洞扫描,确保网络安全和安全,除上述建设内容外,我公司将根据融合管理体系建立公司的机械住宅和网络布局完善是实现网络化和工业控制的必要手段,具体情况如下:公司已经建立了标准控制网络,并且要求机房独立连接接地网,在静电地板下用10毫米宽的铜箔设置屏蔽网格,确保整个机房连接良好,设置传感器系统,安装恒温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建立完整的同环检测平台,确保机房不断供电和火灾警报,公司的两个机房采用远程自动备份系统和自动备份服务器系统和软件数据,并可在网络空间发生灾难后迅速恢复,设置网络管理软件。主要是网络扫描,远程监控和警报管理。微信警告,支持网络管理多个资产许可证,便于网络管理,公司客房内多种通信专用线和联合线的双轨连接,确保公司网络实时正常运行,防止专用线路故障导致整个公司网络的瘫痪[4-5]。

3结束语

近年来,水泥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发展迅速,各企业纷纷实施信息化建设竞争,抓住了智能制造发展的制高点,信息化是水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对企业管理,企业生产和节能降耗都产生了很大的效果。但是对于网络的运行控制和安全保障已成为水泥厂发展中的智能制造问题。企业在改造后,公司网络系统运行稳定,网络不会出现由于间断而影响业务和生产,也不会发生系统或服务器中毒事件,各信息系统运行稳定。防火墙和防火墙形成的保护体系运行稳定,预防外部多次的网络入侵攻击和病毒。企业的网络系统结构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安全性,在企业实施不同的信息化项目时,可以更加便利鲜明地将新系统配置在网络结构中,提高系统的线上效率和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杨永恩,张国恒.水泥厂工控及网络安全防护建设[J].水泥工程,2019(03):56-59.

[2]金世尧,刘俊.工业互联网在局域网中的安全问题剖析[J].科技风,2021(13):95-96.

[3]李杺恬,郭翔宇,宁黄江,李世斌.区块链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及网络安全风险分析[J].工业技术创新,2021,08(02):37-42.

[4]樊佩茹,李俊,王冲华,张雪莹,郝志强.工业互联网供应链安全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1,23(02):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