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内容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内容

篇1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事管理 理念创新

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人事管理工作。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完善人事管理理念,促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理念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已经难以适应事业单位的工作,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理念需要做出及时的调整。当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理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事管理理念未能与时俱进。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也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当前事业单位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并没有进行及时有效地管理,这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进行,人事管理工作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2.人事管理绩效考核理念不健全。人事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一定的考核制度,但是人事管理理念中对于考核制度的认识并不十分完善,这一制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方面,考核的内容不十分科学,一些考核内容不十分详细,考核的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考核制度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问题,大都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真正体现考核制度的作用。

3.人事管理激励制度不健全。人事管理中往往会设置一些激励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是激励理念作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十分健全,激励制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当前事业单位的激励制度虽然建立,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传统并没有被改变,仍然是按照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进行一定的奖励,一些规定的晋升制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理念的创新

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人事管理理念也需要做出一些调整,以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事业单位的改革对人事管理理念的要求逐渐增加,需要针对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现状以及当前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人事管理理念。

1.建立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仅是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当前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落实,一些工作人员由于缺少良好的工作环境导致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今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要是从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相对适宜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人员的工作作用,促进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发展。

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理念。在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理念,原有的绩效考评理念并不十分科学,并不能充分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应该进一步规范绩效考评体系,充分发挥绩效考评对于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反映当前事业单位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作用。事业单位是服务于社会的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最终需要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满意,在绩效考核中需要考虑人们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评价,是否能够做到从人们的利益出发,得到人们的认可。另外绩效考核并不能只是依靠这些主观化的内容,还需要制定一些比较客观的标准并进行有效地监管,要本着公平,公正和民主的原则进行考核,全面反映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

3.完善事业单位的激励理念。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对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并不十分完善。在今后的激励机制中,一方面,除了增加一定的薪酬奖励外还需要为员工提供一定的晋升机会,这对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是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事业单位需要充分重视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加事业单位的资本,提高整个事业单位工作水平的提高。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理念对于人事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行,对于人事管理的要求也随着增加,人事管理理念需要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理念需要结合当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理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健全并完善奖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理念的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3(2)

篇2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40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人事管理信息化成为事业单位取得人才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中尽可能最大化发挥人才优势,成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发展的重要导向。本文主要分析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以期提升其人才竞争力。

1 加强人事管理信息资源开发

作为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环节,人事资源的开发是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最为核心的内容。因此,在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推动人事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健全人事管理信息数据库。事业单位内部员工众多,每个员工的个人信息也不一样,如果依然使用传统的手工信息输入方式,毫无疑问会降低数据的实效性和准确性。建立人事管理信息数据库,可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提高人事信息管理的准确性。第二,不断完善数据库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手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需要事业单位管理者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紧跟时展潮流,不断更新人事信息数据库的管理方法,以强化人事信息管理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这也是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在事业单位中应用的重要媒介。第三,对人事信息资源进行动态化的收集。尽管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但政府对人事管理信息化政策还尚未形成固定模式。因此,事业单位在加强人事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环节上,应多注意人事信息的动态收集,并格外注意政府的相关动态,这是提高人事信息资源管理准确性和科学性的重要环节,也是发挥人事资源管理重要作用的基础。

2 加强人事管理信息化的硬件建设

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所借助的基础就是信息技术硬件的建设。进入21世纪后,网络信息技术已成为时展的主旋律。不论何种单位,实现管理信息化都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单位本身紧跟时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进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建立适合自身的人事管理工作平台。而加强硬件建设是人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建设单位内部的局域网。这是保证单位内部人员能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的基础条件。人事管理涉及到单位内部的所有工作人员,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建设单位内部局域网时,需将整个单位内部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综合运用各职能部门的力量。也就是说,事业单位内部所有涉及到人事信息资源管理的方面,如薪酬管理、职称管理、绩效管理及人事调动等,都能让所有员工共享,这对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加强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硬件建设。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事业单位的人才培养已成为其保持自身优势的关键措施。因此,事业单位招聘时,在注重应聘者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保证人事管理工作者的网络技术水平。过硬的网络技术是保证单位及时处理庞大人事信息的重要保证,是避免单位建设与时展要求脱轨的保障,也是单位实现优势竞争的需要。因此,在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事业单位必须重视自身的网络技术建设,真正发挥网络信息化的优势。

3 加强信息化应用开发平台建设

信息技术市场是一个不断变化、随时更新的市场,遵循传统的思想会成为阻碍事业单位继续发展的障碍。市场拥有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弊端,很容易误导事业单位的购买方向,且无法真正满足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使单位走向一条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事业单位不断加强开发与自身相适应的人事信息化应用平台。一方面,事业单位应保证人事信息代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实现区域合作提供便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信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引进信息化建设人才。每个事业单位都有自身的特点,都有着自己比较固定的发展模式,在进行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时,事业单位必须充分分析自身工作的特点。建立促进其发展的信息化平台。即便无法真正实现自身的信息化平台开发,也应自主研发信息化平台的核心模块,最大程度地满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个性需求。尤其是涉及单位信息安全的网络软件,一定要进行私密软件设置,以保证网络安全,这也是事业单位进行后续工作的基础。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动,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时代要求。相较于传统的人事信息资源管理,人事管理信息化能有效提高人事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也提高事业单位工作的实效性。而要真正做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首先要加强人事信息资源的开发;其次,要做好信息化硬件和应用平台的建设与开发工作;最后,事业单位还应加强人事管理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只有这样,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才能真正建立具有统一性、共享性和合作性的网络信息化应用平台,真正发挥人事管理信息化的效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小黎.事业单位人事信息化建设初探[J].地下水,2011(5):33-34.

篇3

关键词:创建;服务型;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思路总结

推动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改革,创建服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提升。严格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理念,从每一个细节入手,为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创设新的平台。确保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满足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和优化的需求。

一、国内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

遇到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关事业单位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还对于人们生活水平改善贡献出巨大力量。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长期的管理过程中积累的各种问题。要及时进行分析探究,结合经济发展特点制订出更加高效的管理方案。

(一)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缺失传统的机关单位人事管理和管制性政府职能相互匹配,对于人员思想和观念造成了严重的束缚。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过程中,部分人员因为自身的利益将会受到影响,所以对于制度改革存在排除的情绪。对于改革目的认识不清,造成了思想僵化的问题。传统的人事管理都是依照事情发展特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一味地强调了机关单位的管理职能,轻视甚至忽视了服务职能。没有激发人员的积极性,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改善以及吸引人才等方面认识不足,从而影响了人事管理的效率的提升。

(二)岗位设置不合理传统的机关单位人事管理是沿用了政府的管理模式,没有制定出科学的分类管理体系。事业单位自身工作范畴比较大,行政关系也是十分复杂。岗位设置不合理造成管理效率低下,人员超编等问题屡禁不止。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势在必行,事业单位内部的人事管理要向科学化、精细化层面不断发展。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效率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激励机制不健全当前国内事业单位的薪酬机制、考核体系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收入是依据职位等级进行统一管理。没有体现出多劳多得,严重地挫伤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考核体系具有静态、片面的特征,针对不同岗位人员的考核体系和标准不健全,人员出现了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的思想。考核内容十分模糊,对于岗位职能的针对性较差,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员工的实际工作状态。

二、创建服务型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措施

(一)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单位改革要以服务型为目的随着机关事业单位的体制的改革,服务型事业单位更加符合时展需求。机关事业单位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出认识管理的价值。积极地讨论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新的思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服务型为目的,积极履行自身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服务型的行政机关单位,要积极落实简政放权。避免出现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用人主体的过分干预,

(二)搭建完善机关事业单位用人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搭建完善的用人制度入手。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建出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首先要积极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程,通过岗位设置管理促进改革效率。努力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各种需求,凸显改革对于健全社会服务体系的作用。其次,要结合岗位职能进行科学的薪酬绩效考虑。将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实际的考核条件,充分发挥出奖惩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价值。同时,要不断地完善人员聘用制度。积极贯彻相关人员聘用规范,结合岗位职能、等级、类别进行考核。不断的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和用人行为,为工作效率的提升增添新的活力。

(三)逐步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措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搭建起完善的用人体系,凭借信息化管理系统支持后续工作的开展,积极搭建完善的人事管理体系。创新信息系统管理,为科学化管理是提供更多支撑。促进传统管理模式的优化,逐步完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网络化、规范化、科学化要求。制定出人事管理条例,为机关单位的体制改革提供法律层面的支撑。积极创建更加科学的人事管理法律法规体系,采用定时考核的方式来避免违规行为的出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创建服务型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思路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结合国内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单位改革要以服务型为目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搭建完善的机关事业单位用人体系,逐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参考资料:

[1]成思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26)78-79.

篇4

    除此之外,现阶段我国行政单位中人事考核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人事考核机制仅仅流于形式,年底考核大多能够合格,无论工作是否完成,无论是否完成的良好,都会得到合格的成绩。总体来讲,国内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人事考核制度并没有得到实际应用,奖惩力度不足,奖励多,惩罚少,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将工作放心上,觉得铁饭碗是不会丢的。这样的情况,不仅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积极性,同时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发挥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更加制约了国内人事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出”的问题目前国内就业压力较大,大学生都希望能够到事业单位中从事工作,但是根据调查了解到,近几年来,国内出现了许多大学生从行政事业单位中离职或跳槽的情况,尤其是一些专业技术强、综合能力高的人才,不断从行政事业单位中流入其他工作单位中,这对行政事业单位今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目前国内行政单位人事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要根据问题来想出解决对策,强化人事管理职能,提升国内人事管理水平。

    1、健全制度,规范环境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将国家事业单位中的各项制度来作为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自身单位的工作性质、人员配置、人员现状、岗位劳动量、人员科技含量等具体情况,例如政策空间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制定出符合国家制度标准,又满足自身发展要求的人事管理制度。例如,对于行政单位来讲,可以建立起人事劳资规章制度与劳资分配机制,合理安排劳资与人力,尽量使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也可以建立起科学的、合理的工资调整制度,奖惩结合,采用物质奖励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在各项制度的实际执行过程中,要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不讲人情,只讲道理,坚决杜绝以往的走后门、找关系现象。

    2、合理配置管理劳务资源将“以人为本”作为首要原则,本着“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原则来进行劳资管理。不论是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做好内部管理,必须要制定出稳定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并留住人才的相应策略。通过调整单位内部政策、机制等,来留住人才、合理配置实用人才。建议国内行政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应当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为主,通过对工作人员的关心、照顾、理解、帮助,来令工作人员感受到单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对单位产生一定的归属感与忠诚感。另外,也要制定出一些人才开发政策,通过政策来留住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开发机制,通过机制来稳定人才。

篇5

改革开放以来,事业单位经过多轮变革,但相配套的人事管理制度变革的效果不大,远未实现由传统“体制人”人事管理向现代“社会人”人事管理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招聘人员、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唯上级领导是从。

现在事业单位招聘人员、设置岗位以及各岗位人员的配置基本完全听从于上级领导的意志。这不仅严重违背了人事管理的一系列原则,而且容易滋生腐败。

2.职工晋升论资排辈,暗箱操作,违背民主原则。

一直以来,事业单位都是考虑资历辈分、工作年限、领导评价等综合因素进行职工的晋升工作。这看起来科学有效,保证稳而不乱,实际上按资历提拔干部往往年纪较大,思维守旧,管理方面自然难以革新突破,严重影响单位效益。同时整个选人过程违背民主原则。

3.职工教育对上级部门部署依赖过大,缺乏科学、实际的规划。

现在事业单位的职工教育,很多情况是根据上级部门的年度部署展开,很少并且很难根据本单位内部实际的人力、物力情况进行有效的职工教育。同时在职工教育过程中偏重政治理论方面而一定程度上忽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这就造成很多职工在受教育过程中本着完成任务和见面交流的心态。

4.平均主义严重,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

事业单位受过去传统平均分配的影响,平均主义依然严重,好多单位的一线员工和后勤打杂人员实际收入差距其实不大。同时有些部门实行平均奖,这让员工觉得“干与不干一个样”,严重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人员流动性太差,缺乏新鲜血液,养成职工懒惰心理。

过去我国事业单位人员实行编制管理,虽然经历多次变革,到现在依然是半编制半合同,即使“合同制”也是稳定性非常好的,好多部门的人员配置多年不变,好多职工的岗位也不变,这造成了单位人员流动性太差,缺乏活力,单位暮气沉沉,完全不符合我国人力资源从“体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变革观念。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进行人事管理的建议

为使事业单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服务,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后,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事业单位对人事管理也必须进行一些转变。针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希望对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实行招聘人员公开化,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科学化。

首先招聘职工要严格按照2014年5月24日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中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的原则展开,做到招聘工作公开化、公平化,所招人员专业化、实用化。其次在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方面上级领导减少干涉,由人事部门和所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和配置,最后向上级领导提交相关报告,由主管领导检查验收即可。

2.打破论资排辈,实行民主评选和业绩竞聘。

人事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才为单位创造价值,而不是照顾某些没有能力、业绩但工龄、年龄较大的人。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打破论资排辈,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营造各层次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在人才的考核、奖励、任用、晋升中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并且实行民主制度,保证聘任和晋升的领导确实是大家认可和信任的。如此才能保证单位上下一体同心,通力合作,最大化的发挥人才对单位的有效价值。

3.根据实际情况展开职工教育工作。

职工教育培训是人力资本增值和单位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过程,因此许多单位都把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但是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一定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而不是唯上级部门的指导是也。做到培训前调研、预算,培训中跟踪、分析,培训后报告、反馈。并要保持适当超前性的原则来确定培训内容,并对培训方法、参加人员、经费和时间等方面有一个科学、系统的规划和具体详细的安排。

4.打破平均主义,实行保障基本工资,强化业绩激励制度。

任何单位的月度、年度考核都是职工工资增减、职位升降和福利奖惩的依据,在人事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要打破平均主义,细化考核指标,注重职工实际业绩,在保障基本工资的情况下,强化业绩激励制度。

5.打破铁饭碗,实行应需而用,择优而用,淘汰制度。

事业单位要完全打破编制和“金合同”的框框,按照单位的实际需要招录员工,并且在工作中择优而用,工作完不成、业绩连续不达标者实行淘汰。这样才能保障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由“体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新时期;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

1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人事管理是指为达到管理人员的特定目标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如在相关部门范围内对员工进行选拔、培训、晋升、考核、奖惩、评估等。人事管理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尤为重要,新时代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故其中人事档案管理在人事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三点。

1.1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老旧

当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过时,缺乏创新,新时期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已经落后于社会发展。首先,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相关设备的升级缓慢,人事档案信息化进度缓慢。尽管新时期信息技术已经有效地应用于政府机关事业人事档案管理中,但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仍需提高,特别是提高在人事数据方面的管理技术仍有必要。在某些单位中,甚至在此时仍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导致信息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不完全,政府机关人事管理中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对人事数据管理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的管理方法相对落后。目前,一些政府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通常书写在纸上。一旦发生洪水或火灾之类的事故,纸张很容易受到破坏。在规模大的人事管理部门中,其拥有大量的员工,注定其档案要占用一定的空间来进行保存。人事档案文件的信息化可以节省大量文件存储空间,不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尽管一些国内机构已经意识到了创新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但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仍处于起步阶段,各个方面都不完善,仍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最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思想还不够先进,档案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大大降低了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不够全面。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通常只会收集组织中员工的信息,并进行保存和管理。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前的人事管理的内容已不能满足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对员工信息的获取和理解的需求,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人事档案管理机制不够先进

完整、合理的档案管理系统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和保证。从实际发展情况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具体管理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有些单位仍沿用以前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这种方法既简单又过时。采取合理的管理机制才能使人事档案管理长期存在,这使得其发展到如今必须更换的地步,使得人事档案的管理无法快速、有效地完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当前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显然不适合当前的经济体制,各种事业单位之间的人员频繁流动已成为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催生了其他新问题和新情况,例如如何完善和优化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条款,如何及时解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遗弃和失效档案的问题,这也已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阶段需要紧急解决的重要问题。

1.3相关工作人员信息化水平不足

在人事档案管理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进步,必须不断提高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当前,大多数机构都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了信息技术,并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方法,标准和内容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如果管理者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达标或不能适应当前业务部门的发展状况和时代技术,那么其个人能力势必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通常要遵循档案管理工作的形式,并要经过上级的检查,这会使部门的工作人员精神疲倦。当然,这也与该部门缺乏相关培训有关。其次,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单调、结构化程度高,促使工作人员思想固化,对于新方法、新思维一时间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使得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人员的专业水平难以处理复杂的任务。

2新时期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策略

在新时期,为了有效提高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必须对人事档案管理机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健全科学的工作形成专业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新时期,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状况在与时代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经济市场的变化结合下,必将不断创新和进步。

2.1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度

人事档案是人们存在于社会环境中的重要证明,且最初的人事档案制度改革也强调了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尽管我国政府机关人员已经初步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且部分员工已充分认识到充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后续工作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新进员工,对政府机关人事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仍存在一定分歧,特别是对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普遍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职工无关,只需要由档案管理部门独立完成,从而导致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缺少与职工的沟通,很可能造成档案信息缺失等问题。首先,政府机构领导必须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在政府机关单位重要性。因此必须使人事档案管理,人事工作和人事招聘之间形成密切的关系,以突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管理的功能。其次,机关基层工作人员必须明确个人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形成对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合理认识,让不同部门积极合作,共同发展个人资料管理。确保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运用效果得到改善。

2.2加大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

在新时代,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在发展人事档案管理方面投入的资金也明显不足。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相关管理设备尚未更新,使用的依然是比较旧的设备,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对电子档案及其防护软件的投资、对培训管理人员的投资以及对人事档案信息设备的投资不足。增加资金支持是人员档案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要对投入的资金进行监管,实现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另外,现在已经进入了资源联网和信息化的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高对人事管理效率和品质提高有积极影响的机关的人事管理的便利性。如果想要完善政府机关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人员档案信息的保管和检索。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科学化管理。因此,在我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时,要提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技术,引进各种先进的信息和计算机技术,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向信息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并建立电子化文件以确保人事文件的安全性和易用性,提高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质量。借助第三方的专业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化过程外包机制,促进档案信息化软件标准化、规范化、提高档案共享率、利用率。

2.3加强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素养

新时期,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必须积极重视和加强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定期的职业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信息管理、互联网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等方面的能力,还要不时进行经验交流。在专业知识和素质上,增强管理人员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技能水平,以更好地应用和发挥人事档案管理信息软件的优势和功能。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和整体素质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提高:第一,定期在单位内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邀请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讲师进行讲解,并对管理人员进行单位情况的培训和教育,使工作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单位的情况。并与工作实际进行结合,了解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和特点,使员工可以更好地整合单位资源,并根据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档案管理技术的检查与考核。第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在选拔档案管理人员时,应优先考虑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较强管理思想的职员,并积极招聘和聘用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优化人事档案管理团队的结构,提高管理团队的整体专业水平,创建具有丰富信息管理知识,高水平操作技能,较强专业素质的综合型复合专业管理团队。同时,这也减轻了人才培训的压力,并促进了直接操作和执行能力的提高。第三,政府机关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进行培训和指导,在充实人事管理队伍的同时,要让管理者在文件管理的各个方面发挥充分的对应能力。包括人事管理、信息收集、整理档案等,并对其保密能力、交流能力、综合能力、服务能力等进行积极培训,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漏洞和风险。在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基础上,使管理人员具备更全面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变化,适应现代人事档案管理技术的应用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薇,王琳,韩旭,等.浅析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卫生人才,2017,(05):80-87.

[2]白雪.浅析新形势下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J].人才资源开发,2017,(08):14-15.

[3]石毅.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0):277.

[4]王晓卫.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有益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4,(23):174.

篇7

关键词:事业单位;负激励;困境;措施

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应用负激励的必要性

所谓负激励,是指组织管理者对于员工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给予制止和惩罚,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负激励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正激励进行补充,引导、规范、警示、矫正工作人员的行为。此外,运用负激励方法,可以利用人们对意外损失的关注心理创造一种适当紧张的工作情境,使其化压力为动力,更好地激发工作人员的潜能。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数量多、分布广,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明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和处分制度,对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负激励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应用具有迫切性。

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负激励的主要内容

(一)风险薪酬制

风险薪酬制度,简单地说就是打破传统的固定薪资,将更多的考核指标纳入薪资体系中。过往的事业单位,员工拿到的薪资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做多做少都没有明显的薪资差异体现。但是在负激励中,薪酬是动态化的,而且有着明显的激励效果。比如薪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以及津贴补助等等。绩效工资里面会存在很多的定性定量指标,如果事业单位的人员没能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处理问题效率不高,那么绩效工资就很少。这样也是为了约束事业单位人员的行为,通过薪资来要求他们执行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末尾淘汰制

该项制度在当前的企业中是非常常见的。也就是员工的工作表象以及对企业贡献的价值一直处在团队最后,那么该员工就会被企业辞退。这也是非常有效的负激励方式。事业单位的员工安于现状,认为工作绩效再差都能保证铁饭碗。但是在这一负激励内容的执行之下,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找事情做,以此来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当前事业单位应用负激励存在的困境

(一)过于重视正激励

事业单位和普通企业单位一样,在激励机制方面,认为调整薪资,完善福利待遇等等,尽可能地满足员工的需求,就能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这种认知是存在片面性的。因为在事业单位中,员工并不是带来经济效益,而是更多的创造社会效益,这种无形价值很难用数字去衡量。所以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者就会过多地从正面去优化激励机制,而员工在长期变化不大的激励方案下,热情度会有所下降,在他们的意识中,自己做得少也只是钱拿得不多罢了,并不会有其他的惩罚,所以造成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普遍懈怠的情况。

(二)淘汰机制不完善

事业单位当前的考核机制非常模糊,并没有进行细化。比如考核结果就用优秀、合格与不合格来评定,这种评分方式容易出现相差无几的状况,与实际情况相脱节。正因为考核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淘汰制度不能很好地落地,也就阻碍了事业单位的改革与进步。

(三)负激励的监督薄弱

监督的存在,为的是制度能够更好地落地,而不是形同虚设。现阶段的事业单位负激励相关的监督手段较少,监督力量薄弱。从事业单位处分的权限来看,主要由事业单位或者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决定处分,尽管规定中明确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能触碰的“红线”,但监督主体模糊甚至缺位,部分工作人员违规违纪侥幸心理依然存在。这些薄弱之处都导致负激励效用大打折扣,威慑作用降低,还挫伤了遵规守纪员工的积极性。

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负激励应用的完善措施

(一)权衡正激励与负激励

正激励与负激励是具有同等的激励作用,正激励能够促进员工的更快发展,而负激励则是约束员工的习惯,要求员工按章办事。在事业单位内部,人事管理者应该权衡好这两种激励方式的比重,尤其是针对一些安于本分的工作人员,务必要通过负激励的方式来惩罚他们的消极思想和不当行为,做好施压的同时,再用正激励方式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此来形成正负激励双向互动机制。

(二)完善淘汰机制,并保证落地

事业单位当前的绩效考核指标过于笼统,仅仅用等级来分化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能力有失偏颇。为此,事业单位需要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同时明确不合格人员的处理方式。当然最重要的是执行工作必须到位,避免表面功夫,才能真正地发挥负激励的约束作用。

(三)加强监督

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存在着负激励机制的落地不到位情况,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不强,导致负激励作用无法发挥。为此,在实施负激励的过程中,必须要强化监督,一旦发现工作人员的失位行为,就需要立刻采取惩罚措施,避免不良行为的恶化与加剧。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监督,除了要加强内部监督之外,开辟网络舆论监督渠道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让民众参与到监督中,更能保证民意,也能有效的遏制工作人员的不良行为。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组织,工作内容更多的是偏向于民众问题的解决。但是由于传统管理方式过于重视正激励,考核体系不具体、淘汰机制不完善以及监督乏力,导致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为此,事业单位必须有效的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不断的健全内部的绩效制度与惩罚制度,并且加强内外监督,使得负激励方式得到高效的执行,以此来规范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舒茂兰.不妨搞点“负激励”[J].武钢政工,2018(2).

篇8

关键词:事业单位 绩效激励 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源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如何对单位人员进行绩效激励从而使得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体现其自身价值,关系到员工积极性的提高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当前形势下,要使得事业单位人员绩效激励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绩效激励前提:健康的人才配置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并没有完全投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用人制度中旧体制色彩非常浓厚,监督、控制的命令管理模式仍然大量存在。在现实中,管理艺术难以施展,依靠行政指令和编制限定取代管理现象非常常见。这种现象大大妨碍事业单位的人员绩效激励,导致了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僵化,对单位和个人都是极大的浪费。因此要实现绩效激励,首先必须在事业单位中建立健康的人才配置机制。要确保人才配置机制的健康发展,必须从完善人事制度方面入手。

人事制度是指机构按照国家有关人事政策法规的要求,受单位或者个人委托,以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有关的人事业务。人事制度的实行可以打破员工与单位之间一成不变的联系,使得人事关系管理与人员管理分离,给单位和员工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一方面,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绩效考核及时淘汰不合格员工,引进单位所需的优秀人才,通过岗位、职务、职称的调整变化及时给予员工激励,促进单位业务的健康开展。另一方面,员工可以摆脱过往一旦“进入”就高枕无忧的心态,具备忧患意识,在工作岗位上发愤图强,在没有得到额外的福利和报酬的情况下同样实现激励的目的。这种做法对员工和单位都是双赢的好事,对于绩效激励的顺利展开具有实效。

二、绩效激励主体:科学的岗位职务分析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处于静止状态,这主要表现在:岗位的设置与现实需求相差较大,造成了需求量大的岗位人员不足,身兼数职现象突出,待遇与劳动付出不成正比;而需求量较少的岗位人员冗余,过于清闲。除了岗位设置的弊端,岗位人员调动难,人员待遇变化审批程序繁琐也是静态管理的现象之一。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岗位是实现管理的主要手段,因而在绩效激励中,也应当以科学的岗位、职务分析为主体,从而达到激励的目标。在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岗位与职务分析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对岗位的设置和职务配备进行重新审核。对岗位的设置和职务配备合理性的重新审核是绩效激励的重要环节。岗位是绩效产出的关键场所,而职务的变更则是实现激励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中人浮于事的突出现象,对岗位的设置和职务配备应当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重新审核。贯彻“按需设岗”、“因岗用人”的原则,对于冗余岗位和人员实行减裁,对现实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适当增加岗位和职务配备数目。以某市园林局为例,该市旅游资源不足,游客较少,园林局主要业务在于维护城市绿化。然而与现实情况相悖的是,该事业单位门票班人员过多,绿化班人员过少,造成了绿化岗位工作任务繁重,人员待遇只是略高于门票班,积极性受到了较大的打击。这种现象的出现无疑是对绩效激励有害无利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岗位设置和职务配备的合理性对绩效激励的重要性。

2.完善相关的岗位、职务激励措施。完善的岗位、职务激励措施是绩效激励的关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应当树立唯才是用的人本思想,从员工和工作内容现实出发,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首先,人事管理应当摒弃职称与行政职务挂钩的观念,不迷信职称并根据职称高低而盲目给予相关待遇。职称在国际上通常的定义是“区别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的等级称号”,是授予专业技术人员的“衔”或“称号”,反映一个人的“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的等级”;职务则是指“职位规定应该担任的工作”,在人事管理中,通常是指在工作中所担任的职位,属于行政序列,不同职务只是代表职位的高低,不一定代表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在进行绩效激励的时候,过分倾向职务、职称容易忽略员工在岗位上所做的实际工作业绩和工作强度难度,造成激励与实际工作情况相背离的反向局面。

篇9

关键词:人事管理;岗位管理;聘用制度

重庆经济发展取得突出的进步,在具体管理中针对岗位设置和聘用制度的具体要求可知,只有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才能实现改革和创新。在人事管理中如何统一思想、提升认知度,明确管理目标是重点所在。要以实现人事管理科学化作为前提,让工作人员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工作,推动机关事业单位的有序管理。

1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制度内容

1.1岗位设置类别

单位岗位设置分为不同的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等,专业技术岗位指的是从事专业技术的工作,具备专业技术水平,对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工勤技术岗位指的是后续维护、后勤保证和服务等方面职责,在实践阶段要处理好岗位划分工作,以可评价职称作为基础,处理好行政工作人员和不可评研究体系。必要时要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从现有岗位入手,领导和非领导班子要确定兼职资格,对结构统筹处理后设立岗位[1]。

1.2岗位设置的结构

机关事业单位整体结构比的预设是重点,要进一步确定岗位内部结构比例,以专业等级作为基础,对规定比例和机构分析后,协调处理设置的统领。在后续处理阶段,各个相关部门和机关事业单位部门需要紧密结合岗位结构灵魂,按照刚性要求实施。如果存在设置不合理或者其他类型的问题,要深刻认识到改革力度要求,凸显出绩效考核的最大化作用,实现岗位合理控制。

1.3人事管理中聘用制度

岗位设置和聘用制度包括: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管理等方面,根据控制基本要求可知,在实施阶段要掌握基础和前提,把握具体内容。在界定处理过程中,深入分析结构比例的含义,科学制定岗位位置,根据聘用程序落实。

1.4岗位设置核准制度

岗位设置方案要上报上级部门审核,对资源结构和社会保障制度审核后,要根据人事单位划分要求和比例进行实时控制。重庆市人事管理部门对单位管理进行审核后,能实现宏观管理和的结合。在不同管理阶段,需要开展文件的学习工作,文件审核通过后,制定岗位预设体系,上报上级部门后审核批准实施,最后对岗位管理和聘用方案进行总结和验收。

2当前人事单位管理中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现状

重庆市人事单位管理中对各项制度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问题的问题,导致具体管理难度比较大。以下将对当前人事单位管理中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现状进行分析。

2.1岗位设置无法满足单位发展需求

聘用制度对单位整体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当前在具体设置阶段存在不符合发展需求的现象。符合评审要求的个人向专业部门递交申请后,可能会存在审核不通过的现象。在岗位竞争初期,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首先进行平稳过渡,然后进行职位和岗位选择,但是整体岗位设置无法满足具体要求,进而出现很多其他类型的问题[2]。

2.2岗位设置的实际意义不大

在基础管理上仅占用管理岗位的数量,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部分高学历和高志成的优秀人员仅聘到管理岗位,其工资待遇比较低。岗位设置的实际意义不明显,则势必导致岗位设置存在问题。在具体管理中考虑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具体作用可知,在岗位落实阶段,建议根据机关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适当缩短岗位比例,提升岗位设计优势。

2.3缺乏切实可行的量化指标

在岗位说明书中,对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等有严格的要求,但是由于整体上缺少部门合理化设计,指导性文件缺失,导致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等以条框类型为主,量化指标不完善。量化指标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岗位划分和具体要求可知,在政策划分阶段,要适当对比例调整,使其适应需求,更好的调动职工积极性[3]。

2.4考核体系可操作性差

在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对任职规则和比例等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如果缺少完善的指导性文件,或者没有参照经验,概括式的管理形式,无法达到理想的考核目的,上级领导部门需要提前对系统进行分析,结合机关事业单位自身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量化指标,坚持标准化考核,保证竞争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发展。

3人事管理中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的落实

机关事业单位在整体管理中取得了重要的作用,针对其特殊性,为了保证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必须按照现有管理方案要求实施,避免出现岗位管理无法落实的现象。以下将对人事管理中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的落实进行分析。

3.1确定合适的岗位管理方案

在方案处理阶段,以分类处理作为基础,要分别设置管理岗位,以专业技术作为基础,坚持规范优化的管理方式。考虑到动态指标和原则设计要求可知,形成岗位竞争机制,工作人员对方案进行审核后,适当调整待遇,能凸显出用人机制的完善性。根据本单位现有管理特点可知,人事管理中,必须对具体管理方案进行分析,从机关事业单位管理现状入手,对用人机制和用人制度等进行分析,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将其直接用于监督管理中。长期以来机关事业单位采用传统方式管理,存在管理方式行政化、用人机制不灵活等现象,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人事和分配制度。从现有聘用机制方面入手,对岗位布控进行分析后,了解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使其符合人事改革趋势[4]。

3.2落实人员聘用制度

岗位设置后,对人员聘用有了严格的要求,岗位预设过程中,如果存在未编制或者编制不合理的现象,导致组织难度增加。根据岗位数量和管理方案可知,结合各个区域的实际特点进行实施,符合条件的员工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能满足编制方案的具体要求。根据现有聘用方案要求可知,专业技术管理和普通人事管理存在差异,可适当对方案调整,以规定结构为基础,按照竞聘原则进行聘用。工作人员获得对应的任职资格后,可以享受该岗位的具体待遇。为了保证个人申报的合理性,在工作阶段可以采用个人申报、人事部门管理和后续审核等方面内容,按照拟定方案和要求落实。

3.3完善监督管理机构

根据国家现有规定可知,核准岗位总量、结构和比例中要突出公开和公正的原则,按照组织监督管理方案要求实施。在组织结构管理中,要强化监督管理。机关事业单位管理中建立明确的层级关系,全单位岗位聘用组织要适当进行监督和管理,指导人事部门将各项制度体系落实,保证机关事业单位聘用工作顺利实施。各个部门需要对现有结构类型掌握,不同部分要积极参与到其中,岗位聘用的具体工作,包括:岗位聘用、考核和解聘等都需要进行监督和管理。各个科室成立专业评价小组,积极参与到机关事业单位后续工作管理中[5]。

3.4处理好工资待遇的平稳过渡

聘用到管理岗位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工作人员需要做好预留处理工作,禁止出现分级现象。对于现有的岗位工作管理现状可知,等到职工职级发生改变后,要做好对应岗位工资调整工作,聘用至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人,受聘期间工人身份不变,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按工勤技能岗位标准执行,其他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解聘或退休后,仍按照工勤技能岗位兑现相应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机关事业单位涉及到的管理工作有很多,包括:岗位设置和聘用制度落实等,单位领导部门要对对应的项目负责,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岗位设置的方案和任职条件,以现有聘用管理案例作为基础,为了保证该项工作顺利进行,要立足于现有局势,确定职务结构比例和岗位结构比例,将眼光放长远,立足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

4结束语

人事管理中对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等有严格的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取得突出发展成就,在具体管理中从确定合适的岗位管理方案、落实人员聘用制度、完善监督管理机构、处理好工资待遇的平稳过渡的方面入手,立足于机关事业单位管理现状,按照管理方案和要求实施,进而保证人事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喆,叶志锋,吴树雄,余其俊.基于岗位分类管理模式下的多元化聘用制度探析[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4(02):44~49.

[2]吴超.岗位聘用制度条件下的考核工作[J].中国林业教育,2014(06):34~39.

[3]辛虹.实施岗位聘用制度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兼谈高校进入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新时期[J].北京教育(高教),2011(01):131~133.

[4]杨玉浩.人事制度改革中管理岗位面临的新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13(03):54~56.

[5]陈华勇.基于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价值工程,2013(30):144~145.

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建议

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设置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对相关的人才进行筛选与审查。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的不断变迁,国家对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建立与管理问题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相关的人事档案管理法律与法规不断出台与健全。根据我国当前大多数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情况来看,虽然已经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变革,然而,从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本质上来看,仍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不能够很好地顺应我国当前社会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更好地对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结构进行优化。从我国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来看,主要是由相关人才的具体信息以及学历、简历等具体内容构成。因此,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对各种人才进行录用与考核时,都会依据此类人事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审核与判定。但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我国事业单位内部人才录用的公平性与准确性,事业单位内部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仍然需要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在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过程中,使用这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可以方便对他们的档案资料进行了解编制,从而使基层管理过程更加简单化。除此之外,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要按照单位内部的人员职位变动进行具体调整,由于人事档案中存在某一人员的详细信息以及奖惩信息等具体内容,所以,对事业单位某一人员具体的职位升迁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与此同时,对于那些人事档案有消极内容的人员,事业单位以及相关的内部机构要及时对这些人员进行惩罚,以保证单位工作正常运转。

(二)可以有效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建设。我国当前大多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由财务管理、安排工作以及人员管理这三大内容相互作用,组合成一个庞大的体系,这些具体内容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对我国大多数单位内部各方面的正常运转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说某一事业单位是否能够发挥其自身所具备的社会职能,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事档案管理内部的人事管理方案是否足够完善与健全。另外,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建设主要包括对内部人员管理控制,如果事业单位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内部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进行健全或者加强,那么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员管理水平或者工作效率都会在极大程度上得到提高。由此可见,可以有效增强事业单位的控制能力建设,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

二、当前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是当前事业单位内部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首先,对人事档案管理忽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事业单位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忽视档案管理的作用。其次,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关于人事档案管理的各种科技化设备不够健全,没有与当前时展相接轨。在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保证事业单位内部人员材料安全就可以”的意识,并且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有歧视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相关人才进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的积极性。

三、当前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的技能培训。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素质方面并未符合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要求,所以,想要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水平,首先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工作技能。事业单位要不定期对相关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养,让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其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全面认识。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要不定期对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技能的培训.要不断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招录要求,招收那些具有高技巧性、工作能力强、思想意识端正的人才进入人事档案管理部门。通过这种手段对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人才体系进行健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才队伍建设。

(二)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具备高度的信息化水平,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我国基层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来看,使用过去那种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进行工作,已经严重不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并且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会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发生错误或者档案丢失。为此,需要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更新,其中需要做到:首先,事业单位要积极将科技化的手段融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来,配备与更新先进的信息化设备软件系统。其次,要学习其他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先进经验。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