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的基础课程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互设计的基础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护理教学 综合性实训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法(试行)》对综合性实训的开设提出了要求,并明确了解其所占比例。综合性实训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学习多门理论课程后,对其进行的一个综合性实际技能操作训练,其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实训项目的理解,进一步加强对所学习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动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实训》是本院护理学专业课改后新设置的一门实训课程。本系对2007级本科学生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实训》采取综合实训,具体作法如下。
1 教学方法
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实训》教学纲要所开出的19项操作中,选出卧位病人床上擦浴、口腔护理、测量生命体征、鼻导管给氧、密闭式静脉输液法等5项实验实施综合性教学,共计13学时。
1.1 教师统一备课,确定教学方案 实训课前,带教老师,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进度,明确综合性实训教学目的,结合学生所学知识,给出一个病例,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框架,以整体护理为主线,结合内、外、妇、儿科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护理。
1.2 学生课前认真准备,计划护理过程 在实训课前1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人,每组给1个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对病人实施护理。教师在给出病例时可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如在鼻导管给氧过程中发现氧流量与医嘱不符合,如何去调节流量;在进行床上擦浴时,护士应如何保护病人的隐私等问题。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制定具体的实训内容,以及实训操作步骤。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带教老师给予指导。
1.3 结合情景式教学模式,实施综合实训 先由教师示教纲要开出的实训项目,再由学生扮演病人,该病人具备一些比较典型的症状,如偏瘫、昏迷等,便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实施操作。比如该堂课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卧位病人床上擦浴,就要求学生先运用所学沟通技巧主动与“病人”沟通,了解病情,做好病情评估工作。结合给出的病例完成卧位病人的生命体征测量、床上擦浴、口腔护理、压疮的预防、肢体的功能训练及健康教育等内容,课后写出护理计划。具体方法为每组选1名学生扮演昏迷病人,由其他3名学生分别模拟护士为其测量生命体征及其他操作,同时要求学生提出对该“病人”的护理诊断和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
1.4 教师与学生结合,共同评价实训结果 每次课程结束后,由学生与教师共同给每一个参与表演的学生按照打分标准采取不记名投票的形式打分,学生的打分占30%,教师的打分占70%。打分标准的内容包括沟通能力、人文关怀、项目的熟练程度、物品的整理及作业等内容。
2 教学探讨
对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实训》采取综合集训,体现了如下优点。
2.1 突出了整体护理的主线 传统的实训教学以单项实训为主,学科之间相互分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2]。以往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实训》课中更多的是强调学生掌握单项操作。综合性实训强调人是由生理、心理、社会中生存的复合体,使学生真正运用整体护理的工作方法解决问题,体验到临床工作的场景,并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2.2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实训前的准备过程中,通过复习所学知识和查阅新资料,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既掌握了基础实训的技能,又使各相关学科知识得到巩固和整合。以往参与毕业临床实习的学生认为,到医院实习时都有手忙脚乱的感觉,不知如何对病人进行护理,说明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提高。病人角色的扮演,使“病人”表现出较复杂的病情,再要求学生根据“病情”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这样,学生不仅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培养了学生的沟通技巧 传统的实训中,学生面对的是护理模型,交流时模型不能与之有情感回应,所以,学生在进行沟通时的积极性不高。学生认为这种交流是念咒语,说天书,是比较可笑的,由抵触而出现只动手不动口,沟通技巧得不到锻炼。然而临床工作中很多的护患纠纷是由于护患沟通不良所致,如果护士懂得去沟通,用心去聆听,很多纠纷都是可以避免的[3]。因此在综合实训中,要求学生开口和扮演的“病人”沟通,且“病人”会故意刁难护士,学生如果能够给予满意的答复,就需要学生能运用沟通技巧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2.4 加强人文关怀的培养 学生以服务对象为出发点,侧重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关心病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素养和品格,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充分体现护理的人文关怀[4]。例如床上擦浴虽然是一项生活护理,很多医院都是由家属或护工来完成,但作者在教学中仍然坚持学生亲手操作,通过对一例偏瘫“病人”床上擦浴,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生活不能自理病人的护理需求。这不仅要求技术上过硬,还要从精神上给予病人更多的关怀。
【参考文献】
1 肖爱萍.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浅谈.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7):229.
2 王瑾瑜,徐海,赵亚莉,等.开设医学综合性实验初探.医学教育,2002,2:57.
篇2
【关键词】纸上原型 工作原理 抽象 计算机课程
【Abstract】Computer Courses always include contents about abstract principles. Only by teachers’ describing and explaining these principles, students are hard to learn them, and they often give feedback that the principles are too abstract to be understood. We have found that paper prototypes are useful tools to help students to learn the principles. Paper prototypes are system models which are made by painting on paper and by paper-cutting. Paper prototypes can connect abstract concepts with concrete products. Not only are paper prototypes have as much power of expression as diagrams, but they are able to show the working progress of systems dynamically. It is cheap, time-saving and handy to make paper prototypes, so every student can try paper prototyp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two examples of application of paper prototypes in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course and in the Foundation of Computer course, and points out other occasions to apply paper prototypes.
【Keywords】Paper Prototypes, Work Principles, Abstract, Computer Course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04-02
1.前言
相信每一位上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老师都曾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不论如何变着花样反复多次地向学生讲解某一工作原理,学生还是吃不透、抓不住。多数学生会反馈说,“太抽象,不好懂。”理解工作原理一般要理解若干新概念,熟悉系统的构成并形成关于系统工作过程的完整认知。对缺少知识背景的学生而言,以讲授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工作原理确实是一件难事。
“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工作原理存在于众多计算机课程中。下面列举一些。
①大学计算机基础可以说是一门大杂烩课程。计算机工作原理、内存访问过程、网络协议工作原理、Web工作原理、数据库系统工作过程和摆渡攻击等既是难点又是核心内容。
②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中,中断机制、页式存储机制、缺页中断处理、进程管理机制和文件系统工作原理等都是难点。
③网络原理课程中,OSI体系结构及其工作原理、TCP/IP工作原理、TCP连接过程、http协议工作原理、域名解析和网络路由机制等都是重点和难点。
④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图灵机工作原理、计算机工作过程、指令流水线工作原理、加法器工作过程和Cache工作原理等是难点。
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我们发现纸上原型是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抽象的工作原理的好工具。纸上原型能起到化虚为实的作用,也就是把抽象的概念映射成具象的纸制品。除了拥有绘图的表达力之余,纸上原型还能动态演示系统工作过程。纸上原型的其他优点是制作成本低、时间可控,门槛低,便于学生参与。
本文下一节介绍纸上原型的概念。接下来的两节描述纸上原型在人机交互课程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案例。相信读者能从两个案例中体会到纸上原型的价值,并能够举一反三地应用到其他场合。最后一节是结束语。
2.纸上原型
原型[1, 2]是系统的外观或内部结构的模型。纸上原型是通过在纸上绘图和剪纸制作而成的纸质实体模型[3, 4]。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采用的纸上原型大多用来刻画系统的内部结构。同时,串联若干幅纸上原型,能动态展示系统的工作过程。下一节给出的例子能清晰地表明这一点。
事实上,纸上原型不是一个新概念。人机交互课程上通常都会讲授纸上原型这一原型工具[1, 3, 5]。这一工具在人机交互设计(如软件或网站界面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交互设计中,纸上原型主要用于呈现软件或网站的外观和功能接口。通过串联多幅“屏幕(或叫页面、或叫窗口)”,纸上原型动态地演示了软件或网站的界面流程。尽管有众多的原型设计工具可供选择,但纸上原型始终是交互设计师偏爱的一个选择。这是因为它具有快速构建、轻松修改、关注流程、便于用户参与和抛弃成本低等优点[4]。
经过尝试,我们发现纸上原型适合用于帮助老师讲授抽象的工作原理,也适合用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的工作原理。如果安排学生参与构建纸上原型,学生将会有更多主动的思考,对抽象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将更加深刻。纸上原型这一工具值得推广应用到更多课程中。
3.在人机交互课程中的应用
人机交互课程讲授如何设计出好用的软件或网站界面,向用户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原型设计是人机交互设计前期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设计出来的原型是软件或网站界面的模拟物。人机交互设计中,原型用作探索、交流的媒介。由于具有快速构建、轻松修改、关注流程、便于用户参与和抛弃成本低等优点,纸上原型广受青睐。
纸上原型不但能够呈现软件或网站界面的布局和外观,还能够演示软件或网站界面的流程。图1~4是纸上原型的一个示例。它演示了一款名为“时钟”的手机应用程序的设置闹钟功能的界面流程。
如何用上述纸上原型动态地演示时钟程序的添加闹钟功能呢?表1列出界面跳转动作与纸上原型演示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表1 界面跳转动作与演示动作的关系
4.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难讲的课。学生的反馈中经常包含抽象、枯燥、不系统、散乱和不知所云等词语。讲解计算机工作过程是一个难点中的难点。
理解计算机工作过程涉及一系列抽象概念。CPU组成方面,控制器、运算器、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和通用寄(R0, R1, …)存器等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存模型方面,字节、内存地址和字长等概念和内存的作用需要吃透。程序方面,程序、机器指令、操作码、操作数等概念和程序的存储方法需要充分理解。总线方面,涉及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抽象概念。要学透如此之多的抽象概念,光靠阅读文字描述来熟悉他们确实是一道难题。
采用纸上原型来讲解计算机工作过程,能使局面发生改观。针对计算机工作过程的纸上原型的制作步骤说明如下。
①绘制CPU组成图,见图5-a。讲授计算机工作过程时,我们有意忽略大量与CPU组成相关的细节,目的是突出重点。
②绘制内存模型图,见图5-b。图中表格的每一单元格代表4个字节,表格左边的数字代表内存地址。
③绘制连接CPU和内存的总线,见图5-c。这里不展开总线的细节内容。若需要,可以分别制作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④在内存模型图中,手写“1加到10”汇编语言程序,见图5-b。为便于书写,我们假定每条指令的长度是32位(4个字节)。讲课时,告诉学生指令不见得是固定长度的。
⑤裁剪6条与图5-b中的单元格等高等宽的纸条,依次书写“1加到10”汇编语言程序的指令,如图6,称之为“指令纸条”。
⑥模拟程序执行的起始阶段。假设程序起始地址为800,在程序计数器方框内用铅笔书写800。
⑦模拟CPU取指令动作。用一张空白字条,抄写程序计数器上的内容(称之为指令地址纸条)经过总线移动到内存。定位指令地址纸条的地址值所对应的指令“MOV #0, R0”,把写有该指令的指令纸条经过总线移动到CPU的指令寄存器中。
⑧模拟程序计数器自动计算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下一指令的地址 = 当前指令的地址 + 指令的长度)。在程序计数器方框内用铅笔书写第二条指令的起始地址804,见图7。
⑨模拟执行指令。把指令“mov #0, R0”从指令寄存器IR移动到控制器,然后在通用寄存器R0格子内用铅笔书写0,见图7。
⑩依次地,照步骤7,8,9模拟第二条、第三条以及后续指令的取指令、计算下一指令地址和执行指令的步骤。
利用纸上原型,能动态演示程序的执行过程。表2列出程序执行动作与纸上原型演示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
对于以上步骤,可以由老师边讲解边演示,这样做时间开销最少。但学生不见得能深刻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如何让学生学到更多?下面是一些选择。
①教师提供纸上原型素材,学生讲解演示。这样学生自己在脑子里组织程序执行流程并讲述出来,而不是坐着听一听而已。
②学生自己制作纸上原型素材,并讲解演示。这一做法使学生动手,既有机会让学生了解CPU的组成、内存模型的构成和总线的作用;也有机会让学生熟悉计算机工作过程。
③使用另外一个汇编程序。这一做法是指教师以一个汇编程序作为示例,讲解演示计算机执行程序的过程;然后要求学生走通另一个汇编程序的执行流程。
5.结束语
在讲授抽象的工作原理的时候,仅仅依赖口头讲述,效果往往不佳。学生总是反馈“太抽象,不好懂。”此时,纸上原型是一个选择。事先经过精心设计和准备,邀请学生参与制作和演示纸上原型,学生将会把抽象的概念和过程与纸上原型实物和演示动作映射起来。这样会起到化虚为实的作用。
纸上原型既有图形的表达力,又能动态地演示系统运行流程,还有制作成本低、时间可控,门槛低等优点。纸上原型可以应用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原理、网络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数据库原理等课程。
参考文献:
[1]Carolyn Snyder. Paper Prototyping[M]. Morgan Kaufmann. 2003. Vol.55(8). P.26-28.
[2]Chandler, C. D., G. Lo, and A. K. Sinha. Multimodal theater: Extending low fidelity paper prototyping to multimodal applications[J]. 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02, 2002. P. 874-875.
[3]陈媛媛. 浅析交互设计中的纸上原型设计[J]. 设计技术研究. 2013. 第2卷. 第4期. P.41-44.
[4]阿里巴巴UED团队. 纸上原型设计方法说明及使用规范[R]. 2009.
[5]宁涛,霍利. 纸面原型设计方法在虚拟仿真系统开发的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8. 第29卷, 第20期.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精品课程 网络资源 多媒体
课 题: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编号:2013zcj067。
一、概述
技师院校因其特有的办学形式和教学规划而独具特色。在对机械工程系的基础课程机械制图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时,应该突出其专业的特色,按照教学大纲和学院对机械工程系的专业规划和定位,发挥课程直观的优势,凸显出其专业特点和课程特色。
二、精品课程建设要突出技师教育的特色
技师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较好地掌握专门技术就要求技师教育的专业按照具体岗位来设置,突出培养特定岗位的技能性、操作性,最终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因此,技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应符合如下原则:一是课程目标强调职业定向性;二是课程内容贴近应用技术性和实践性;三是课程组织灵活多变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四是实践课程的具体实施突出强调校企的结合。因此,技师院校机械制图精品课程的建设应当遵循以上课程特点和设置原则。
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建设,需要整合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手段、教材素材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并使其可在网络上共享,精品课程的所有资源可供其他教师借鉴参考或重组利用,或供学生学习参照。为了更好地使优秀的教学资源共享,使机械制图精品课程更好地体现精品课程的示范性,在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中,特提出以下策略。
1.设计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内容,充分体现课程特色
我国对精品课程的申报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和申报要求。根据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授课教案、电子课件、实习实训指导、主讲教师的微课视频等。机械制图精品课程的“精品”要体现在各种教学资源中。
2.机械制图精品课程资源应强化交互作用
交互设计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分别是师生交互、学生学生交互、学习者集体交互等多种形式的交互设计。因此突出强调交互设计是机械制图精品课程中学习情景设计的核心设计内容,是学习活动得以高效率进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创建在线答疑和在线自测系统,设计交互性学习研讨区和留言交流区,引导学生相互之间协作学习和师生之间交流互动。
3.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应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归根到底,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这要求专业教师熟练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魅力,这些都可以在机械制图精品课程中体现出来。机械制图精品课程作为网络教学资源,不仅仅是为了共享成品资源,更重要的应该是凸显名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
4.机械制图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网站的多媒体设计
多媒体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迅速发展起来。多媒体技术作为综合性电子信息技术在机械制图精品课程设计中应该得到充分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中设计图文并茂、影声俱全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都会起到明显的作用。
5.机械制图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网站的反馈评价及维护
在机械制图精品课程网络教学中,反馈评价作为一种考核手段是促进和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因此,机械制图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中应具备灵活多样的反馈评价方式和手段,形成良好的检验和督导机制。这样不仅可以结合反馈评价信息对课程网络资源进行实时的更新维护,更重要的可以实现资源利用价值的不断提高。
6.突出实践特色,提高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
篇4
【关键词】课程细化 技能提高 工作室制度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动画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虽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市场的冲击与洗礼,大量的动画公司面临转型。但是,这是一种良性的竞争与淘汰,相信不久,动画专业会逐步走上正轨。正是在这样的大的市场背景下,很多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了动画专业。
一、动画教育现状分析以及出现的问题
动画专业是一个与市场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通过对教学结果的调查,我们发现,传统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动画人才的需求。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在走上岗位之后不能直接上手做项目;第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待提高。
动画专业是所有艺术类专业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颇高的专业,这也为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问题。职业教育的课程讲究的是体系,要兼顾素质教育。按理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能力与素质兼顾,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在入校之初是零基础,在入校之后,需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基础能力的培养上,而这个问题不是在一两年之内就能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就不能完全是专业课程,要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基础课程上。也正是这个原因,动画专业较难培养出大量优秀的毕业生,每一届毕业生中,专业优势比较明显的只占到学生总数的20%左右。这个数据中,有10%的学生在进校初期基础就比较扎实,还有10%的学生是在学校学习阶段通过自己的努力进步的。
由此可以看到,学校的课程设置,既要符合教育部的规范,又要解决专业教学与市场脱节的困境,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那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坦白讲,要完全解决问题是不太现实的,只能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做到多方兼顾,尽力做到与市场接轨。
二、科学规范课程设置,努力与市场对接
课程设置的过程是市场调研与学校实际相互结合的过程。经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可以用以下的一些方法将课程进行市场化。
(一)结合市场需求,多方向设置课程,发展应用型计算机课程,加大就业渠道
发展多元化的课程设置,结合市场需求,拓展专业方向,可以对新的专业方向进行有力尝试,如游戏专业、数字影像、卡通漫画、UI交互设计等,都是目前的热门专业。
下面,笔者以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动画专业为例,可以设置如下方向的课程(*号为主要课程)(表1):
课程积极与市场衔接只是基础,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市场进行对接,利用真正的项目来补充教学内容,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对接。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与江苏省知名动画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一套校企合作在线教学资源平台。该平台中,企业将其制作的资源进行整理和录制,形成了数字艺术绘画的教学资源体系。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课程,将该资源体系植入到教学中,既有基础的教学资源,又有专业提升的资源,每个学生都能从这套资源体系中获得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料,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多元化设置专业方向,可以帮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能够更进一步地适应市场需求。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带有盲目性,他们对本专业将来到底是做什么工作并不了解。进入职业学校,通过一年的专业介绍之后,学生对整个专业有了相对全面的认识。与此同时,学生通过第一年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于是,设置多元化的专业方向,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进行学习。
细化专业方向,将可以解决学生与市场对接的问题。以往由于学生众多,无法实行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专业细化之后,由于每个专业方向学生人数并不多,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就变得可能,并且,不同专业方向之间不形成恶性竞争,有利于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此外,细化专业方向,可以帮助学生集中精力去学习其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以往的课程设置,只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走向,考虑学生会做什么,却没有想到学生应该做好什么。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虽然会做动画,但是并不专业,依然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动画专业和其他艺术设计专业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都很重视基础能力的提高,不同点在于动画专业更强调基本功的学习,以及对某一个领域的精通。因此,这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降低,反而提高了。通过细化专业方向,学生可以将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上。不但如此,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某一个专业方向的技能要求和知识点,达到专门化的培养目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的手绘能力很好,但是通过课程培养,往往还是产生不了好的作品。而通过细化专业方向,如果这个学生选择插画方向,就可以根据课程设置,将这个方向所有的课程都学习完整,并加上一定量的作业练习,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是非常迅速的。
(二)结合市场需求,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多招聘与市场热点相符合的专业教师
职业院校的动画专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在教师队伍结构上与前几年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虽然教师队伍比较年轻,但是在专业结构上是比较合理和科学的,每个人的专业方向都能够适应人才培养方案和市场需求而独挡一面。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才能够讨论动画专业的专业方向还能有哪些拓展和延伸。根据市场需求,目前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在专业方向上还可以往游戏美工、数字影像、卡通漫画、UI交互设计等方面进行拓展和延伸,这些专业方向都是目前市场上比较热门的岗位方向。
(三)在课程设置中,偏向于努力提高学生技能,这也是市场对动画专业人才最根本的要求
根据教师结构,也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采用专一教学制。根据现有教师专业结构,将专业方向进行重新整合和细化,在不改变原有课时总数的前提下,对各个年级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细化。例如,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动画专业原来是二维动画方向和三维动画方向两大方向的课程设置,后来经过细分,变成三个方向:游戏美工与交互设计(UI交互设计,游戏场景制作)、手绘与Flash制作(卡通漫画、插画、Flas)、数字影像制作(影视后期制作、3D动画制作)。这样,在专业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经过细化之后的专业方向,每名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总数相应减少,这将会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技能提高具有练习重复性的特点,一项技能只有在反复不断的训练下才能有所提高。现在的培养模式是有关的专业知识学生全要学习,学生不能在某一方面有所精通,甚至会耽误其专业特长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发挥特长,增加整体综合素质,在具体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以某几门课为主干课程,是学生必须重点学习的,然后增加一些辅助课程,动画专业的通识课程统一上大课。学生在提前完成自己专业方向的学习之后,可以调换专业方向,以增加知识的多样性。从教学效果上来讲,明显好于分层教学。
此外,学校应进一步明确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在不额外占用学校资源的情况下,在总课时和学生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重新分配每个教师的工作任务,使资源可以获得最大利用。
(四)建立市场化的工作室制度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补充
应该建立专业工作室,并将工作室制度与实际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进行结合。工作室必须是与市场对接的,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建,也可以是优秀教师自己创立,向优秀学生开放。在工作室中所承接的项目,必须是市场中的项目。这样,将普通课程设置与工作室课程设置相结合,就可以提高总体教学效果。
校企合作是建立市场化工作室制度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共建工作室,不只是引入企业项目进行制作,而是与企业合作,将企业优质的项目资源和管理经验引入到工作室。同时,科学设置工作室的教学体系,将课程与企业的方方面面进行合理的结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共建工作室。
结语
职业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在课程设置上只有超越传统,才能够高效率的帮助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学习效果也才能够得到保证。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符合市场需求,才能够真正被市场接纳。在培养过程中,既要认清市场形势,科学设置课程结构,又要从细处着手,细分专业方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还要创设与市场对接密切的校企合作制度,帮助学生顺利从学校走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动画人才为市场所用,振兴中国的动画产业。
参考文献:
[1]钟远波.中国动画产业与高校动画教育[J].美术大观,2006(5).
篇5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工业设计系,是国内高校最早设置工业设计专业的院系之一。历经三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在国内设计教育领域确立了地位,2000年开始招收艺术类设计学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3人,教授、副教授31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2012年工业设计专业成功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为该专业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搭建了强有力的平台。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学类专业2016年面向全国招收艺术类学生,热忱欢迎喜欢设计专业、有一定美术特长的广大考生报考。
一、招生计划
设计学类专业包含:产品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方向),面向全国招收艺术类学生共100人,文理兼收。
二、报名条件
按照教育部艺术类专业招生相关文件要求,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报名基本条件,获得当地省级艺术类统考合格证,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均可报名。
三、报名方式
我校今年分别在北京市、山东省、湖北省和四川省设立考点。每名考生只能报名考试1次,如重复考试,只记第一次考试成绩。相关时间、地点详见附件1。
1.北京市考点
考生可于2016年1月15日至2月18日登陆“报名系统”(请点击进入网上报名)按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并选择考试时间(北京考点不进行现场报名;考试时间为3月5日、6日,考生选考其中1天即可)。后续报名安排如下:
(1)招生办公室将对考生进行报名材料完整性审核。考生请于2月21日前登陆查看审核结果。审核未通过考生请于2月24日前完成材料补充上传,逾期视为自动放弃资格。
(2)我校组织专家对考生上传作品进行初审,其结果将于2月28日后在报名系统内公布。
(3)初审通过考生请于3月2日前完成网上缴费并打印准考证,逾期视为自动放弃资格。
(4)考生携带准考证及身份证明,按时参加考试。
2.山东省考点
考生须按照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相关要求进行网上报名。
3.湖北省考点
考生须按照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要求进行网上报名。
4.四川省考点
考生须本人到我校指定的艺术类考试报名点现场报名(报名时对本人进行数码照相,采集相关信息)。四川省考点考生现场确认、报名应携带:
(1)《北京理工大学艺术类招生报名表》(可现场领取,自制表格不受理)。
(2)省招办发放的2016年艺术类专业省统考报考证(或带有高考考生号信息的相关证件)。
(3)考生本人身份证。
(4)考生在报名时需提交自己独立完成的素描、速写或色彩作品1张。
(5)报名考试费:初试100元,复试80元(初试未通过者无需交纳报名考试费)。
(6)近期一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3张(背面注明姓名及中学名称)。
四、专业考试
1.考试时间、地点详见附件1。
2.考试科目:
(1)素描:重点测试人物肖像。主要测试考生对形态的认识和理解,把握塑造形态的能力。
(2)速写:造型基础能力测试。
(3)色彩:考静物。主要测试考生对色彩的感觉及表现能力。
3.考试用具:考试所用考卷由考点统一提供,均为8开纸张,其他画具自备。素描、速写考试限用铅笔、炭铅笔或炭精条;色彩考试限用水粉或水彩。
4.考生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参加考试。
5.考生须严守考试纪律。有作弊行为者,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并报生源所在地备案,由省级招办将违规事实记入考生高考电子档案。
6.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
7.考生可于4月8日后登陆我校本科招生网(admission.bit.edu.cn)查询专业考试结果。我校不再另行书面通知。
8.对专业合格人数较少的省份招生计划的下达,按照教育部艺术类专业招生文件执行。
五、录取原则
1.考生须同时获得北京理工大学艺术类专业考试合格证和生源地省级统考合格证。
2.考生文化课考试成绩须达到生源地省级招办划定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我校按照文化课成绩的40%与专业课成绩的60%之和,文理科统一排序,分省择优录取。对于报名人数过于集中的省份,我校将适当控制录取比例。
六、入学规定
新生凭录取通知书,按学校要求如期报到。学校根据教育部规定对新生进行全面复查,对不符合招生条件和弄虚作假者,取消入学资格。
我校根据国家关于艺术类学生收费标准制定收费额度,学费为每年10000元(如国家调整2016年艺术类本科收费标准,我校将相应变动)。学生入学后,学习用具、材料等费用一律自理。
七、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68913345,68949926
纪检监督电话:010-68912257
本科招生网址:admission.bit.edu.cn
电子邮箱:admission@bit.edu.cn
考生请注意浏览学校本科招生网,学校将在该网站相关通知和注意事项。
备注:设计学类各专业详细介绍见附件2。
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2016年1月15日
温馨提示:
1.学校及周边住宿紧张,我校提供部分住宿信息供考生参考:北京理工大学招待所(联系电话:010-68911191)、国际教育交流大厦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10-68945611)。
2.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乘车路线:
北京南站:乘地铁4号线,魏公村站下车。
北京西站:乘地铁9号线到国家图书馆站,换乘地铁4号线到魏公村站下车。
北京站:乘地铁2号线到西直门站,换乘地铁4号线到魏公村站下车。
首都机场:乘机场巴士公主坟线,到友谊宾馆站下车,西行至北京理工大学北门。
附件1
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艺术类招生报名、考试安排表 北京市考点
报名时间:
1月15日—2月18日
材料审核结果:
2月21日前
补充材料时间:
2月24日前
作品初审结果:
2月28日后
缴费、打准考证:
3月2日前
考试时间:
3月5日、6日
考试地点: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
考试科目:
08:30-11:00
素描
11:10-11:50
速写
14:00-16:30
色彩
山东省考点
报名时间:
1月18日—2月25日
报名地点:
网址(wsbm.sdzk.cn/select.jsp)
考试时间:
2月28日
考试地点:
青岛市招办在考生报名时指定
考试科目:
08:30-11:00
素描
11:10-11:50
速写
14:00-16:30
色彩
湖北省考点
报名时间:
2月23日—3月7日
报名地点:
网址(hbea.edu.cn)
考试时间:
3月11日
考试地点: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标准化考场
考试科目:
08:30-11:00
素描
11:10-11:50
速写
14:00-16:30
色彩
四川省考点
报名时间:
2月26日、27日08:30-16:30
报名地点: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
考试时间:
2月28日
考试地点: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
考试科目:
08:30-11:00
素描
11:10-11:50
速写
14:00-16:30
色彩
备注:山东、湖北和四川省考试时间、地点如有变动,请以当地省招办要求为准。
附件2
北京理工大学艺术类设计学专业简介
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意识、即懂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艺术造型修养;即掌握现代产品设计创意和表达能力,又有较强的设计的理论知识,适应社会需求的产品设计专业人才。
专业内容:本专业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专门从事研究产品开发设计的专业。具有技术和艺术的高度统一的鲜明特征,专业所包括的内容有产品的市场调研、设计创意与表达、功能分析、结构设计、形态设计,以及广告和展示设计,产品的交互设计等。强调培养学生的设计开发能力、实践能力、设计管理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能力。
专业课程及主要基础课程:主要基础课包括素描、色彩写生、美术史、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素描、设计表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主要专业课包括设计心理学、设计调研、产品开发与设计管理、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人因工程基础与设计、交互设计基础、产品设计工程基础、色彩设计、基础设计、产品专题设计、概念设计等。
毕业生适合的工作领域:可在专业设计公司、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和相关管理机构,从事工业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造型和交互设计,展示、包装、网页、企业形象等商业设计,以及相关设计管理工作。
学制:本专业学制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侧重培养专业基础扎实、有一定科学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专业内容:本专业涉及视觉传达设计,装饰设计及多媒体设计等方向,包括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广告创意与表现、包装装潢设计、展示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强调培养学生的设计开发能力、实践能力、设计管理能力、品牌策划、界面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能力。
专业课程及主要基础课:设计概论、美术史、市场调研、设计心理学、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图案、基础素描、基础色彩、专业色彩、计算机辅助设计、摄影实践、文字与符号设计、包装装潢设计、设计与印刷、CIS设计、广告创意与表现、展示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书籍装帧等。
毕业生适合的领域:可从事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广告创意设计、展示设计、包装、企业形象设计、网页设计、界面设计等工作。
学制:本专业学制四年。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有较高环境整体意识、具备创造性思维和一定实践能力,在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中的设计应用人才及设计研究人才。
专业内容:以建筑、室内、景观三个专业为框架基础,重视学科交叉和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完善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设计素质,强调思维与方法教学及综合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包括专业基础、专业设计、专业理论、实习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与论文五个环节。
专业课程及主要基础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美术史、立体构成、环境艺术设计概论(双语)、建筑写生、制图原理、建筑识图与制图、透视原理、表现技法、中外建筑史、人因工程学、建筑设计基础、绿化设计基础、室内设计概论、生活空间设计、工作空间设计、景观设计概论、庭院景观设计、专业实习、展示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材料与工艺、建筑设计基础、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环境照明设计、大型公共空间室内设计、住区景观设计等。
毕业生适合的工作领域:可从事室内空间设计、室外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及小型建筑设计等相关工作。
学制:本专业学制四年。
环境设计专业(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 文化遗产是历史、哲学、艺术、设计等诸多领域相融合的交叉学科。本专业方向旨在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事业方面培养专业的应用复合型人才。通过四年的本科教育,让学生全面掌握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成为文化遗产价值研究、保护与利用、展示规划设计方面等方面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专业内容:本专业包括的内容有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管理方法的学习,强调学生在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其价值的基础上,掌握历史文化遗产调查、保护、评估、管理的知识,使学生学会利用这些理论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基础课程及主要专业课程:素描、色彩写生、工艺美术史、文化遗产概论、文化遗产管理、文化遗产调查方法与实践、中国物质文化史、中国民间艺术概论、中外建筑史、民俗学、文化景观概论、中国传统民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北京历史地理、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等。
篇6
【关键词】机械设计 教学方法 探究
Abstract: Mechanical structure design as part of the found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design teaching, as a teacher, on the one hand to consider how existing mechanical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s based on the methods and theories of modern mechanical design, application of modern computer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twobroadened the mechanical design ideas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how to investigate computer-aided design throughout the teaching of mechanical design.
Key words: machinery design;teaching method;rearch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50-0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来改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机械设计教学学模式已成为必然趋势。机械结构设计作为传统机械设计教学中最基础的一部分,作为教师一方面考虑如何在现有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与现代的机械设计方法和理论,应用现代的计算机将两方面有效的结合起来,更加拓宽了机械设计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如何来贯穿于机械设计的教学中去。
1.传统机械设计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机械设计》是一门古老的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本课程的教学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仍占主要地位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机械设计》课程内容的广泛性与授课方式及学时的有限性之间有矛盾,影响了学生掌握更多有关机械设计的知识,限制了学生分析、构思和设计能力的培养,阻碍了教学改革进程。 (2)实践知识的匮乏。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近机专业类的,他们在平时的实践和实验课程中接触机械方面的机会比较少,就是观察到一些机械机构与原理方面的现象,也不会刻意去留意。这样的话,学习本课程,就更缺乏实践方面的知识,甚至连感性认识都没有。(3)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的出现。近些年来,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常用的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摩擦学设计、设计方法学设计、并行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虚拟现实、相似系列产品的设计、质量驱动设计、工程反求设计和分型设计等。一个新的机械设计体系正在发展和形成,现代设计方法将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这方面也是我们机械设计教学遇到的新的挑战。(4)缺乏实践手段,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边学习边实践才能实现提高设计能力、培养创造性素质的要求。但实际上由于学时所限,加之一般院校缺乏相关实验、实习操作手段,很难达到上述要求。由于学生缺乏对实际机械系统的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效果不太理想。(5)社会需求和要求的不断提高。
2.计算机辅助设计融入机械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
就《机械设计》教学在新的时代面前提出了这些迫切的要求,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探。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究。(1)机械设计教学中推广三维设计的方法。(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优化教学手段。(4)CAD的虚拟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技术,它涉及多方面的学科研究成果与专业技术。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以机械产品为对象,能使设计人员与多维的信息环境进行交互。同时,利用虚拟技术可以大大地减少实物模型和样件的制造。虚拟技术以CAD为基础,是一种新的制造系统,这种系统按应用情况又可分为增强的可视化系统和基于现实的CAD系统。①增强的可视化系统。利用现行的CAD系统进行建模,通过对数据格式进行适当的转换输出虚拟环境系统。利用三维的交互设备(如头盔式显示器、数据手套等),在一个虚拟真实的环境中,设计人员对虚拟模型进行各个角度的观察。目前投入使用的虚拟设计多采用增强的可视化系统,这主要是因为基于建模系统还不够完善,相比之下,目前CAD建模技术比较成熟,可以利用。②基于虚拟现实的CAD系统。利用这样的技术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设计活动。与纯粹的可视化系统相反,这种系统不再使用传统的二维交互手段进行建模,而直接进行三维设计。此外,它也支持如语言识别、手势及眼神跟踪等。这种虚拟设计系统在机械设计的教学中融会贯通,更加深入的了解现代机械设计的理念和思维。
3.总结
《机械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研究如何解决当前机械设计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和改进,另外还要培养在机械设计中融入现代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为今后进行相关机械设计工作打好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计算机图形学;三维动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69-02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与基本特征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 Graphic,简称CG)也在各种应用领域蓬勃发展起来。至90年代末,CG的应用已席卷三大领域:一是其在绝大多数设计行业和科学仿真中的运用,促进了无纸化设计流程的形成以及低成本的试验效果;二是其在游戏与影视娱乐业中的大规模运用,这一点从好莱坞的特效大片中可以清晰感受到;三是CG与互联网媒体的深入融合,人们由此习惯了数字化生活。2007年,乔布斯在Mac World上了第一代iPhone,将多点触摸的移动媒体终端引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后至今的这些年,计算机图形学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数字媒体艺术这一相对统一综合的专业名称也在这几年中逐渐确定下来。
数字媒体艺术是跟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一方面,人们逐步将其应用到绘画、设计、雕塑等传统艺术和设计领域;另一方面,也将各种技术与其相结合,运用到科学仿真、媒体交互等领域。不难看出,计算机技术是这一发展历程中极其重要的推动力和前提条件,其中计算机图形学又是最为重要的,其与图形的不解之缘,使其在传统视觉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应用上最为广泛。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以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为手段,将多样的媒体互动方式相结合,进行艺术创作与艺术设计的新型交叉性学科。
二、数字媒体艺术本科教育的特点
(一)专业交叉,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由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构成。当今国内多数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大学,对于技术的重视是比较少的,缺乏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深层次交叉结合。作为艺术生被招收入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在进行一些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工作,比如脚本编程、三维动画绑定时,往往力不从心,此时如果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参与进来,协同合作,对双方都大有益处。笔者认为,将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两个专业置于同一学院或系科下,是一种不错的办学方式。
(二)内容跨度大,就业方向多样化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断地融入新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服务的方向和行业也不断地扩展。因此,本专业形成了内容跨度大,就业方向多样化的特点。这为数字媒体艺术的本科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挑战。就目前各个院校开设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来看,大体可分为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影像制作、虚拟现实交互设计、网络媒体交互设计等几个大类教学内容,而每个大类又可划分出若干分支,比如数字影像制作可以分为三维动画、数字影视特效、数字影视合成剪辑等,虚拟现实交互设计可分为科学仿真模拟、传统设计的虚拟表达、数字化展示(博物馆、展览馆等)、游戏娱乐设计等。在本科教育的四年时间里,学生要全面学习所有这些领域,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些分支,其实每一个方向都具有自身的系统体系,需要学生专注地花费两三年去认真钻研学习。
(三)专业知识更新空前频繁,师资要求高
数字媒体艺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发展为依托的,所以其专业知识的更新可谓是日新月异,这对教授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师来说是相当大的挑战。以三维动画为例,其本身复杂的制作流程就决定了它是一个需要团队协作的专业方向,要胜任这个专业的教学任务,需要在每个流程环节上都培养专业的教师,因为每个流程环节都包含着相对独立而又极为专业的知识,如果不是潜心研究,就很难精通,更别说达到授业解惑的程度。并且,这些知识的更新极为频繁,从相关的商用软件的更新频率来看,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比如Autodesk公司的所有动画软件,更新周期基本是一年,每个版本会新增很多内容,这些新内容要完全掌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般从业者不需要急于掌握新功能,但对于专业教师来讲,不能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是不可接受的,是缺乏专业水准的。类似这样的现实情况,普遍存在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各个专业方向中。
三、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专业细分的必要性
面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这些特点,关于专业方向是否需要进行细分的争论在高校中由来已久。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认为细分专业方向会使得学生的知识面变窄,更偏向于技能的培养,不符合高校的育人精神。在反复的争论中,笔者也曾一度几乎要认可这样的偏见,然而,通过大量的分析思索,以及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笔者认为细分依然是必须的。以下为笔者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多样化的专业方向有必要做区分
前面分析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其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内容跨度大、专业方向多的特点。这其中,每一个专业方向都自成体系。比如三维动画,从其流程来说,就有剧本写作、人物设定、场景设定、故事板脚本、三维建模、纹理与材质、灯光设置、绑定装配、动画调节、特效制作、渲染输出、合成剪辑等众多环节;从其艺术表现手段和形式来说,需要学生掌握运动规律、镜头语言、影视编导、表演等。对于这样一个需要多人团队协作的体系,团队的每个成员不仅需要有一定年限的学习经历,还需要分工学习。
然而,我国当前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置在这方面不容乐观。在数字媒体发展的初期,由于对专业的总体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宏观的规划,各大院校在本专业的设置上普遍都犯了大而全,却缺乏深度、缺乏特色的错误。绝大多数学生都抱怨,在校四年,除去基础课程和毕业设计,在两三年时间里要学十几种甚至二十几种专业课程,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很难在某一方面进行深入学习,使得学生多数成了眼高手低的人,毕业后很难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即失业的现象相当严重。如果说一个高校专业为社会培养的都是这样一些人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二)师资专业水准的提高也要求专业细分
在专业发展初期,教师在专业广度上要有尽可能大的拓展热情;而当专业体系发展已趋向成熟和稳定时,其对教师的要求显然跟之前是不一样的。前面已经阐述过,每一个专业分支中包含着若干流程步骤,都需要有专业人才掌控。与之匹配的,自然需要教师在专业的深度上挖掘得更深。如果不做专业细分,教师就无法进行深入研究,也不可能做合理的分工,很可能还会不得已地兼任多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很难想象有教师能在这样大而全的专业体系下把教学真正往纵深做详翔的钻研,如此做法对高校育人的宗旨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三)专业细分并不限制学生视野
回到之前争论的焦点,专业细分是否真的会限制学生视野?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首先,学生视野的宽广并不能靠大而全和缺乏深度的专业设置来培养,而更多地在于学生是否能在课余按照自己个人的兴趣特点,从其他各个专业更广泛地吸取营养。大而全的专业设置必然使学生课业过于繁重,没有能够自主支配的业余时间,这对拓宽视野来说反而是一种伤害。同理,如果进行合理的专业细分,让学生从繁杂的课业中解放出来,既有利于其对自身专业的深入研究,又有助于其涉猎自身专业之外的知识。孰优孰劣,不用赘述了吧。
四、专业细分的建议
笔者认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专业方向细分和课程设置上应该充分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一)结合学校原有专业实力,有选择地开设专业方向,避免大而全,突出特色
有的学校有较强的设计学教育底蕴,那么在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时候,就应该以数字图像处理、传统设计的虚拟表达、数字化展示、网络媒体交互设计为主体,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原有专业在新专业发展中的辅助作用,也可以让数字媒体艺术更好地与原有专业相结合。有的学校在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有较强的实力,在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时,就可以把科学仿真模拟、游戏娱乐设计、虚拟现实等方向作为重点,这样可以最大化体现其数字媒体的研发能力。还有些院校有电影学和动画专业的传承,开设本专业时就可以把重点放在三维动画和影视特效方向上。
(二)课程设置上,注意专业方向的细分
面对内容如此庞大的专业,不对其进行合理的细分,在教学上是充满隐患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大一阶段必须完成对学生的专业引导工作;在进入大二后,应该对学生做一个更细的专业方向划分,以便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更专业、更有目的性,也使得他们在专业上能够真正做到精通;进入大三下半学期,可以考虑多设置本专业中不同专业方向的交叉课程,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将自己的所学充分展现出来,通过专题形式,提倡多专业协作进行创新型的课题研究,拓展学生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的整体宏观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既精通本专业知识,又善于跟其他人才沟通协作,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道格拉斯.技术的艺术(影视制作的美学途径)[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2] 廖祥忠.数字艺术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篇8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 Authorware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8-0099-02
电工电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应用非常广泛,现代一切新的科学技术无不与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电工电子技术是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教”,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讲授,忽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忽视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单纯的视觉学习或听力学习,三天后的遗忘率为50%~80%,而将视听结合起来学习,相同时段内的遗忘率仅为18%。[1]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有很多需要现场演示或需要试验的教学内容无法进行,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看到他所需要的东西,有很多抽象的器件内部粒子运动情况学生无法看到,教师与学生缺乏双向信息交流,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相关的图形图像生动直观地投影到屏幕上,学生可以从视觉、听觉多方面感受知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能积极引导思维方法,促进学生自主知识探求、问题的解答和效果测评,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在课件中引入的仿真实验、视频、Flash演示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对电路设计、芯片使用、综合布线等电子电路设计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习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达到既定目标;最大限度调动人的心理和生理潜能,强化人的智力和行为;调节、控制学习过程,克服前进中的阻力,使学习达到预定目标;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培养专业情感。
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多媒体课件的研究思路是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改变单向式教学的现状,建构新型的、开放性的“双向式”教学方式,并实现真正的“多向式”教学。
具体的研究方法如下:
第一,针对“多向式”的目标取向,运用“开放式框架”这一概念,即脚本结构将课程内容、素材与程序的结构分离,从一元变为多元,从静态变为动态,从封闭变为开放。开放式框架的意义在于,它真正实现了教学主体的转变,学生不仅仅是受教育者(taught),而是一种新型的自教自学者(self-taught)。而这种角色转变则标志着传统教学方式的彻底转变,将从根本上摆脱以往教学过程中的困境。
第二,在开放式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出友好且方便的人机交互界面。人机界面设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操作者的感受和系统的效率。在设计人机交互界面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即交互系统的友好性、灵活性、透明性、一致性、艺术性。设计课件的导航功能,便于讲解和内容查找,交互设计合理,能促进师生互动。
第三,在课件中穿插习题问答、概念检索等交互式的内容,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将实验过程视频文件、Multisim仿真软件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对电路设计、芯片使用、综合布线等电子电路设计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专业情感。
第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技术优势,着重突出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的同步与集成,结合课程内容指导学生。
第六,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预留交流的内容和时间。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适时地增减授课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第七,利用网络教学,便于学生自学和个别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中,电路基本定律、正弦交流电路中的谐振、电路的暂态分析积分与微分电路等可通过Multisim进行仿真,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方法;半导体器件内部粒子运动比较抽象,利用flash进行演示,使学生形象直观地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及非线性失真的产生在传统教学的讲授中也是不容易掌握的内容,在多媒体教学中采用flash演示结合Multisim仿真可以使学生很快的理解与掌握。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增大课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与实现
1.课件结构模块及其功能
课件主要分为三级目录结构,第一级为总目录,第二级为章节目录,第三级为每节具体内容,分层逐级链接。每一层都可以跳转到其它层次,查看相关知识点。设置导航菜单,具有简明的操作标识,在播放课件的同时,可以随时进入导航功能。
考虑课件的容错性,当出现不正确的操作时,课件的演示不会出错或“死机”。
在课件中穿插习题问答、概念检索等交互式的内容,将其与课堂提问的形式相结合,达到反馈教学信息的目的。还可以设计一定的智能作用,例如某问题答错了,自动演示相关的教学内容等。
2.课件的实现技术
采用Authorware软件实现多媒体互动课件制作。Authorware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图标导向式多媒体编辑制作软件,它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数据汇集在一起,通过对图标的调用来编辑一些控制程序的流程图,赋予其人机交互功能。
课件设计流程线可划分为三大部分:一是课件外观设计,包括课件页面颜色选取和搭配、背景图片、窗口尺寸和字体、字号、行距等的设置,力争做到版面设计合理,有利于内容呈现和教学目标实现;二是“开始按钮”与“多级菜单”,这一部分是课件导航交互的核心,完成章节目录内容等菜单的制作;三是“课件内容”,即课件每节内容的主体。课件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主要是为了使课件的结构更加清晰,使各部分的制作能够模块化,从而便于后期的调试扩充及各功能模块的移植。
在习题及概念检索等交互式的内容的制作中借助于数据库Access。Access支持ODBC数据管理及SQL语言,实现Authorware与习题库之间的数据传递;控制程序通过习题库来调用媒体素材及文字题目。
四、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构建一个教学资源的网络化、教学方式的立体化和教学管理的自动化的开放式网络教学环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课程网上教学平台建设,对课程网站内容(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材、授课录像、网络课件、作业习题、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实验指导、网上答疑、电工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等)进行了全面建设,使学生从多方位学习、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知识及应用。
五、结 语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黑板式教学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前者在信息表达与传递途径方面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技术优势,在信息表达方面,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多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以声音的配合,以及通过人机交互操作来完成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或训练过程。
篇9
关键词:互联网UI界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UI界面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与数字媒体专业相结合的新领域,专业院校需要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融入新的APP界面设计、网页界面设计、游戏视觉设计等新的课程,对传统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培养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一定UI界面设计基础的创新型、综合型设计人才。现阶段,国内的艺术设计专业院校在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始不断摸索适应社会发展的改革之路。例如广州美术学院在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中开设了针对网络和移动平台的UI界面设计课程;江南大学对工业设计及视觉传达设计两个专业进行创新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课程设置,增设了UI界面设计课程;燕京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将人才培养分为两个方向:新媒介艺术设计方向和品牌与传播设计方向,以此培养更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
1UI界面设计的创新影响力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当今手机互联网的三大主流系统:ios系统、Android系统、windows系统,都会相应进行各种应用程序和软件的设计推广。一种被称为UI界面设计的新的视觉传达设计表现形式开始在互联网中越来越多的提到。各种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数码产品,例如平板电脑、在线手游以及其它人机交互技术产品的盛行,都需要UI界面设计师这一新的职业对产品进行整体优化,因此UI界面设计的影响力不可小觑。针对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来说,UI界面设计则主要是指GUI,GUI即“GraphicalUserInterface”也就是“图形用户界面”,是对屏幕产品的视觉效果和互动操作进行设计,是一种结合美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并且结合市场需求,强调人、机、环境三者合并为一个系统进行总体设计。我们众所周知的苹果公司推出的智能电子产品iPhone、iPad,三星公司的Galaxy系列手机、GalaxyTab平板电脑,都赢得了巨大的受众群体,成为革命性科技产品的标杆。究其原因,不仅仅是体现在其优秀的软硬件产品设计上,美观且操作流畅的UI界面设计也是吸引众多消费者购买的原因。以美国苹果公司的iphone为例,App应用程序市场中有多达50万个不同种类的程序可供下载,每个程序都经过ios系统规范化的设计,通过卓越的UI界面设计,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而流畅的操作体验,是人机交互时代界面设计的优秀案例。国产品牌诸如小米、联想、华为以及近些年涌现的应用软件设计公司同样也在移动互联时代尝到了交互设计的甜头,积极拓展UI界面设计的业务,成立专业的UI设计部门。由此可以看出,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优秀的UI界面设计是产品和企业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的法宝。
2UI界面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的推广方案探索
2.1优化传统课程设计,融入UI界面设计的方法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重新构建、整合原有的传统课程体系,将UI界面设计巧妙地融入传统课程设计中。例如在传统的“标志设计”、“版式设计”主干专业课程中,增加适应互联网发展需求的数字设计课程,以此延展和优化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例如在“标志设计”课程中,融入icon图标设计的内容,icon图标设计是UI界面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标志设计的课程中加入先导性的课程,有利于后期学生对整体界面的设计把控。Icon图标是指的界面图标,是狭义上的图标概念,是在特定媒介上的图标设计。界面图标分为软件图标、网页图标、手机端图标三个大的类别。便于用户在多次使用过程中的记忆,并形成习惯。icon图标设计的趋势大可分为拟物化设计和扁平化设计,在标志设计的课程中,可以设置icon图标设计专项练习,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拓展原有的标志设计课程思路,打破原有标志设计课程的二维局限,例如校园主题icon图标创作,针对不同节日主题的icon图标创作等。在标志设计的课程中,可以设置icon图标设计专项练习,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拓展原有的标志设计课程思路,打破原有标志设计课程的二维局限。以下是在课堂上icon图标的专项练习成果:八个校园主题icon图标创作(内容包含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体育场,食堂,澡堂,银行,超市)。
2.2将真实的UI项目引入课堂
把真实的UI设计项目引入到课堂当中,借鉴UI设计公司的运作流程,建立针对UI界面设计课程的新的专业课程体系标准。在具体的项目实践过程中,将学生分为若干个设计团队,分别负责项目经理、客户经理、UI设计师、GUI设计师等不同成员职责,在具体的项目实践中进行立项、市场调研、头脑风暴、视觉设计方案制作等,使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营造同UI设计公司或其它互联网设计公司对等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学习能力,这也是成为一名优秀的UI设计师所必备的素质。2.3充分进行多学科交融创建以视觉传达专业为核心,利用其它专业的资源,尽可能多的进行其它相关课程的多样化融合,例如开设“摄影基础”、“影视后期合成”、“展示设计”、“flas”等课程,不但能够加强视觉传达专业的基础知识,也能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设计思路,为有意向从事视觉传达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拓展更广阔的就业机会,例如在当今数字媒体背景下非常热门的“电视节目包装设计”,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媒体应用能力。
2.4提升传统文化艺术修养
在数字媒体时代与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培养,将民族文化更加深刻地融入在现代教学体系中,将东方的和西方的、传统的和现代的、主流的和大众的等知识更加丰富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追求西方科学技术,而没有自我文化特色的艺术教育是失败的。为创建具有文化本源性的艺术设计教育方法、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设计人才,建议在必修课设计史的基础上,开设“中国画基础”、“民俗学”、“版画”、“书法”、“陶艺”等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修养,构建多元思维方式。
3UI界面设计课程教学总结
UI界面设计是一门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的课程,关联到设计艺术学、计算机技术、人机工程、心理学等众多学科,要求学生必须要有较强的综合学习能力、开阔的设计思维、熟练的软件操作、良好的视觉分析、全面的团队合作能力等,是一门要求较高的的新兴综合课程。要想开展好此类课程教学,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与时俱进,在原有传统课程基础上进行大胆改革,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观摩学习兄弟院校的经验,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在摸索中不断进步。
(1)将UI界面设计在企业中所需要掌握的能力细化为相关的专业课程,设置出新的相关课程体系,以便课程能够顺利进行,使课程体系能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2)UI界面设计大多数是针对屏幕的设计,对设计规范的要求较高,学生在做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这方面的要求,往往有好的创意却没有一定的规范约束。需要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课程中加强学习,例如CI设计、版式设计、字体设计等专业基础课,需要更加重视课程中基础规范的学习,也可以适当引入UI界面设计的相关知识规范作为先导内容。
(3)借鉴一线城市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案,加大校企合作,同时可以邀请水晶石、火星时代等数字媒体培训机构到学校中进行交流学习,开展短期workshop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架构和社会平台的无缝链接。
(4)如今借助网络平台呈现的设计资源众多,涌现出大量的设计抄袭现象,很多同学为了应付作业抄袭网上的作品草草了事,针对这一现象,应当加强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参观各类艺术展览、民俗文化艺术活动,加大对“艺术史”、“民俗学”等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设计视野。
参考文献
[1]李洪海.石爽.李霞.交互界面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张军.关于UI界面设计课程设置的构思与创想[J].艺术与设计,2011.7.
篇10
关键词:高职;运筹学;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应立足于当前经济,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备某种职业岗位能力(或综合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高职教育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作为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运筹学的教学,应根据为专业服务的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构建教学内容。那么,在高职教育中,《运筹学》课程到底如何教学才能达到“必需”、“够用”和“为专业服务”的目标呢?笔者认为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精选教学内容,编选
合适的高职《运筹学》教材
在《运筹学》使用的教材以及授课内容上应精心选择。《运筹学》的分支很多,各个分支自成体系,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每个分支解决的问题,建立的模型,解题的方法截然不同。面对这么多的内容,凭有限的课时是无法讲完的,应有所侧重地选取授课内容。现在的《运筹学》教材内容多而杂,且多为适应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很难找到专门适应高职生的教材,这就需要教师突出重点,精选内容和例题。若条件许可,可自编教材。
针对高职生的教学内容应包括线性规划、目标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分析等。线性规划是在任务已定的情况下,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完成任务;目标规划是在人力和物力资源条件已定的情况下合理筹划,调整生产计划,创造最高的利润;网络计划的理论基础是图论,其中“最短路问题”、“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应用比较广泛,网络计划能够直接反映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一项计划构成一个整体,从而为实现计划的定量分析奠定基础;动态规划是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数学方法和思想,可以用来解决最优路径、资源分配、生产调度、库存安排、生产排序、设备更新、生产过程的最优控制等,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的决策方法。
淡化理论推导过程,注重培养
学生对理论成果的应用能力
《运筹学》课程理论多,方法多,在建立模型和求解的过程中往往要用到一些数学方法和技巧。高职教育虽属高等教育,但不等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而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是另一种类型的教育。高职人才的培养应走“实用型”的路子,而不能以“学术型”、“理论型”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的培养目标应注重应用性和实效性。由于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弱,而且对学科性课程的适应性和接受能力也较弱,因此,高职《运筹学》的教学不在于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多高,对公式、定理的论证有多么完美,而在于使学生学到了什么,是否会应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淡化理论的推导过程,减少不必要的理论推导,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成果的应用能力,对不必要的、费时较多的定理推导、公式证明可自行删减。在某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多强调其逻辑的严密性和思维的严谨性,而应强调其应用性、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对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也无需搞得清清楚楚,应把用于证明定理、推导公式的时间用来让学生利用这些概念、公式反复做更多的练习,解决具体问题,提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运筹学》课程的基本特征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多学科的综合以及应用模型技术。其中在应用模型的技术中,制定决策是《运筹学》应用的核心,而建立模型则是运筹方法的精髓。因此,《运筹学》要掌握的最重要的技巧就是提高对《运筹学》数学模型的表达、运算和分析的能力。因此,高职《运筹学》的教学要抓核心,学精髓,掌握技巧。
适时、适当、适度地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CAI课件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手段,并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在《运筹学》课程的教学中,适时、适当、适度地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加快教学速度,减少教学难度,加深理解教材的深度。《运筹学》课程的讲授应当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黑板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多媒体教学拥有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信息量大、便捷等明显优势,但是学生对于高强度、长时间集中精力有一定困难,事实上传统教学模式的板书时间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段休息、思考准备的时间,学生可以将前一阶段的知识做一简略的回顾、总结,调整思维进入下一个知识概念的范畴,所以多媒体教学的实际效果及学生摄取的知识量未必同步增长,因此应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将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之间并无矛盾,在教学实践中应使两种教学方式各得其所,相辅相成,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综合运用媒体要素的优势,在编制课件时有意识地插入片头片尾音乐,在课间适当地放一些轻音乐,或者进行运筹学家的事迹介绍,从而调节学生麻木的视觉和大脑。在授课过程中,对于推导性论证以及概念上的差别等利用黑板教学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运筹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必须制作《运筹学》课程CAI课件。由于运筹学方法多,所以在CAI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方法的讲解需要配以大量的动画效果,目的在于掌握方法的步骤和技巧,这就需要使用制作工具,并能够使《运筹学》课程中方法的讲解变得简单易懂,符合一定交互性。交互性是CAI课件区别于其他教学形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交互设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交互方式,如按钮交互、菜单交互、点按触摸区交互、拖拉交互、文本交互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适应现代运筹学发展趋势,增加利用辅助软件进行计算的内容
由于运筹学涉及大量的计算,工作量非常大,学生在做《运筹学》课程的作业题尤其是线性规划部分的作业题时,由于决策变量的个数不只两个,所以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就不能统统利用图解法来求解,而要利用单纯形法求解,这必然造成表格多,计算量大。学生做作业题时,往往方法、计算步骤和原理都掌握了,但仅仅由于表格中的某一个数字计算错误造成计算结果错误,这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运筹学》课程的积极性,还使学生对于自己的计算能力产生了怀疑。另外,当决策变量的个数比较多时,数学模型的结构比较复杂,求解过程就变得特别长,更容易出错。如线性规划问题:
maxZ=5x1+3x2+2x3+4x4
- 上一篇:元宵节的文化习俗
- 下一篇: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