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功能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的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安徽;民俗;文化;功能
民俗,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它在社会生活与文化系统中对其他社会文化因素发挥的客观效用,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下面以安徽地区为例简要地分析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
在了解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功能与价值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什么是“民俗”和“文化”。钟敬文先生曾在《民俗学概论》中将民俗定义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在中国,“民俗”一词出现的很早,如《管子・正世》、《礼记・缁衣》中都曾有过记载。可见,古时人们对民俗产生的作用就十分重视。而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发展了学者泰勒的文化定义,于20世纪30年代著《文化论》一书。他认为文化可以调节一切社会科学。他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即所谓“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两种主要成分,把文化与人创造的客观世界和本有的主观世界联系到了一起。
作为南北文化的交汇之地,安徽南北地域差异较大,文化、生活方式也各有不同。不同的地域特征孕育了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而这些民俗文化本身的功能与价值也对这一地区生产生活等各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民俗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
“民俗文化是一种社会整合的力量,可以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到一起。”[2]民俗文化对于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都有约束的作用,也是社会在良性运转中的一种非正式的保障手段。
在安徽地区,民俗文化的规范整合功能表现的最为突出的当属安徽皖南地区的宗族、乡约、家法等制度。在徽州,宗族组织高度发达,在宋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徽州宗族几乎控制了整个徽州的基层社会,各大宗族都有其一整套治理宗族的族规家法,对其宗族成员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徽州宗族沿袭着“千年之冢,不动一;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 [3]的习俗惯制,通过族规家法维护封建等级名分制度,调整着宗族内部的财产关系,维护国法、惩戒梗顽,使社会秩序和基层社会保持着稳定。社屋、宗祠和其它寺观庵堂为外在表现的地缘、宗教关系,对徽州社区的稳定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辅助以及补充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的心理调适功能
文化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然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调剂生活。各种节日、游戏、民间工艺、宗教仪式,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在安徽,无论皖南、皖北,都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比如,滁州地区就有多种民间娱乐活动,民间舞蹈“狮子灯”、“秧歌灯”、“花鼓灯”等都极受老百姓的喜爱,丝竹管弦乐在这里也非常盛行。九华山地区及附近乡邻逢年或重大节日活动时,则喜以舞龙灯、狮子灯庆贺助兴,观者如潮,热闹非凡。徽州地区还有“赛琼碗”、目连戏、傩戏、采茶戏等颇具地方特色的游艺竞技活动。同时,安徽还有各种宗教活动,诸如“上九庙会”、“禹王庙会”、“琅琊山庙会”等等。这些都对人们的心理起到了重要的调适作用。
三、民俗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
民俗文化对人们的教化,是在人们一辈又一辈的传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的,对人们进行道德教化有着重大的作用。
人们按部就班的经历人生每一个阶段的人生仪礼,就是人们接受着外部世界的影响的最好证明。比如,诞生礼中的周岁仪礼,新生儿就会进行非常重要的“抓周”仪式,在长辈们会在桌子上摆上象征前途命运的东西,例如文具、书籍、纸币、尺子等,孩子抓到了哪样东西就预示着会有怎样的前途。“成年礼”则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仪礼,它标志着一个人进入了成熟阶段,是一种社会角色的转变。我国古代把男子的成年礼叫“冠礼”,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分别在男子二十岁、女子十六岁时行礼,男子行“冠礼”象征有了参加国事和家事的资格,女子行“笄礼”表示从此结束了少女时代,可以结婚生子了。还有一些民间的神话传说,同样也有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如合肥地区相传纪念包拯的包河中的“无丝(私)藕”,就是引导人们为人处事时摒弃私心等等。
四、民俗文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传统民俗文化中的许多禁忌观念无疑对维护生态平衡、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比如在徽州地区就有着对山水草木的堪舆信仰的传统,不仅作用于徽州村落的起源,在村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维护和改造上,也有着决定的作用。在徽州,山石草木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不可轻动。徽州许多家法族规中都有禁止私伐树木的条文,在徽州人的传统观念中,树木是可以保全一个村庄之“气”的。人们也会按照分水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治理,这些治理,大都是在水口上进行。水口是古徽州村落建设中一项重要设施,也是徽州古村落的门户,通常在水流的出入口或其近旁,同祠堂、庙宇一样对于徽州人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仅是整个村庄风水的咽喉;同时也是徽州村民认为兴旺发达与否的关键。在徽州百姓的观念中,水就是财富,因此需要在那里建造园林、建筑物等等,以锁住水口。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村落水源的保护,徽州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
五、民俗文化的经济开发利用功能
现如今,民俗文化活动多种多样,人们一方面对文化进行着保存和传承工作,同时也对其进行着开发与利用,使民俗文化具有了经济开发利用的功能。
在安徽的许多地区,很多民俗事象都得到了开发,比如自1992年起就开展的淮南豆腐文化节,有力的宣传了我国的豆腐文化,弥补了在以前宣传不足的情形下,许多西方国家都以为豆腐是日本发明的错误观念。这一活动还带来了十分丰厚的经济效益,重点举办的产品展销会、商品交易会和经贸洽谈会成功的落实了招商引资的发展战略,为豆腐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继认定,也很好的宣传了我们的民俗文化,使这些民俗事象广泛的受到大众传媒等传播渠道的重视和宣传,为其保护和传承又增添了一层保障。近两年,安徽还开始举办“安徽民俗文化节”,广泛的吸引了各方来客,充分地展现了江淮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皖风徽韵”的独特魅力亮相世界。
千姿百态的民俗事项,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点点滴滴,与人们的日常息息相关、不可分离,潜移默化地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在当今社会的良性运转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1
[2]吉国秀.民俗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J].辽宁:辽宁大学学报,2007(5):5
[3]卞利.安徽文化丛书安徽民俗[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07
篇2
关键词:优秀;民俗文化;当代功用
党的十召开以来,伴随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全社会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①而中国的文化繁荣离不开优秀民俗文化的发展。中国几千年的民俗文化传统,无疑是一座琳琅满目的文化宝库和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因此,充分了解并掌握优秀民俗文化的当代功用,不仅有助于当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奠定了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它独特的贡献。本文就民俗文化的当代功用作如下探讨,旨在为当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传统,在新形势下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启示。
1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
民俗文化是社会的、集体的创造,它扎根于民众生活之中,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对本民族的人民实行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优秀的民俗文化涵养着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培养健康伦理道德、提升民众道德品质、增强民族自信心文化自觉方面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国传统社会中所谓夜不闭户和路不拾遗的社会氛围,都离不开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环境的熏陶。人们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优秀成果也离不开优秀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的发挥。目前,国内许多重点高校都开设了民俗学主修或选修课程。龙梦晴认为,民俗文化教育是连接素质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必需的环节,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使后辈感受到前人的思想情感以及生活方式,有利于培养国人的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心。②优秀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不容忽视,充分发挥优秀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无论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还是依靠口头传承抑或是行为教导不断地积累、创造和继承,将优良的民俗文化传统精髓一代代地延承下去都是十分必要的。
2民俗文化的道德规范功能
民俗文化的道德规范功能,是指优良民俗影响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并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具有道德约束作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离不开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规范,例如社会禁忌和法律法规等。民俗文化发轫于民间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也是最早产生并对社会成员具有广泛约束作用的一种行为规范。尽管民俗文化对社会成员的约束不具有强制性,但却是一种最有力的道德控制。人们从吃穿住用行到人生的婚丧嫁娶、社会交往乃至精神信仰无不受到优秀民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民间信仰植根于中国乡土社会数千年,虽然其中有一些迷信成分,但它已成为民众的精神信仰和灵的寄托。在此过程中人们追求心灵的净化,这符合民众的信仰心理。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妈祖信俗、作为重振中华本土传统文化之根的孔子崇拜、作为民族国家统一象征的炎黄二帝祭典,已经成为典型的中华文化统一象征符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好向善的信仰对民众健康心理的引领具有积极影响,能够不断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
3民俗文化的稳定功能
民俗文化的稳定功能是综合发挥优秀民俗文化的功用,使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统一协调,从而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并使形成强大群体向心力的作用。人类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而文化也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内外部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作出调整。在文化变迁中,民俗不断地吸收和消化新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扬长避短、去粗取精之后形成民俗习惯。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有效地防止了文化的断裂,维系着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集体归属感。人们从精神到行为上对所属团体的认同就体现在相同的民俗习惯上。我国有数以千万计的华人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尽管他们与祖国相隔万里,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坚持说中文、吃中餐、过中国传统节日。当前,炎、黄二帝帝陵已经成为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同胞来内地寻根谒祖的文化圣地。人们一般会选择在清明节举行炎、黄祭典,就是要向普通民众强调“缅怀先祖,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内涵,提升海峡两岸及香港同胞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好向善的信仰对民众健康心理的引领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社会生活的稳定,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团结和凝聚。
4民俗文化的调节功能
民俗文化的调节功能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民俗娱乐活动,使人们从繁忙的社会生活中解脱出来,身心都得到调剂和放松的功能。传承于民间的大部分民俗活动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和宣泄的功能。在结束了一天繁忙的社会生活劳作之后,人们相聚在一起,或放松聊天,或载歌载舞,或品尝美食,在这种情况下,民俗活动的娱乐功能就得到了充分的扩展。如流传于中国民间的“牛郎织女”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故事,尽管各民族流传的版本大同小异,但都饱含着普通民众的美好祝愿,人们从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恩格斯曾说:“民间故事使一个农民做完艰苦的田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硗瘠的田地变为馥郁的花园。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寒促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健的情人形容成为美丽的公主。”③流传于我国云南等地少数民族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四川梁山彝族的“火把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盛会都是各个民族保存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是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文化传承。
5民俗文化的认同功能
民俗文化的出现表示的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人们都会对自己所属的族群有一种特别的认同感,这不仅仅是一种血缘上联系的缘故,更有对所属族群文化上认同的依附性。因此,民俗文化的认同功能是一种具有文化归属与依附意义的民俗形式与价值认同,是一种心理的皈依,是一种对于共同文化的完全归顺。民俗文化的这种认同首先表现在对自身族群存在的认同功能。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认同,其前提是生于斯长于斯,因而在血缘联系和文化获得上,都深深地烙下了本族群文化的印迹。优秀民俗文化凝结着个体的生命归属感,这也是民俗文化对所属族群的认同形式之一。其次,优秀民俗文化对地域和空间有一种认同功能。生活在相近或相同地区的人们,其生活和生产方式是最为相近的,频繁的文化交流使他们形成了稳定的特殊的地域情结。这种情结,不仅使民俗文化产生认同,而且能使其本身更趋相同或相近。第三,民俗文化的认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它更注重重复进行的生活方式的相同性。这种相同性,使族群的概念有时甚至可以缩小到只有一个家族或自然村落。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而这些民俗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在社会和生产过程中,继承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也就形成这一民族特有的文化。人们创造了自己的风俗,也就非常忠实地遵循这些民俗,并使得民俗成为家族和社会的行为规范。
6民俗文化的记录功能
由于民俗文化本身的特性及其传承方式,它与上层典籍文化在记录保存形式上有本质区别,而优秀民俗文化本身的记录功能便不被人重视,甚至被忽略。上层文化利用文字记载将其精华保存在典籍之中,而民俗文化则经常被忽视,因此,大部分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人们的行为模式或口头语言之中,随着个体的死亡和社会的变迁而消亡。当然,这并不等于民俗文化没有被记录和保存下来。只是民俗文化总是采取一种非文字的特殊的记录方式,一种用口头语言和人们行为语言再现的方式进行,人们只能用文化体验的方式去感觉这种文化的被记录和传承。这个过程我们称为传承,而关于它的结果,我们则称为记录。家族长辈通过口耳相传或行为教导,将这种记录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考古发现证明,距今有两万年历史的北京山顶洞人,就有挂项链类饰物的习惯,而今天我们的大部分女性,依然有佩戴项链类饰物的习惯,只是现代的饰物在材料和工艺制作方面更为先进,这就是传承记录的结果。优秀民俗文化的记录显然要比文字记录的经历更久,因此,更为客观真实的内容也以各种形式流传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民俗文化的记录传承相比文字的记录不仅更悠久,而且更真实。生活或生存都是真实的,而民俗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或生存方式。本文所总结的优秀民俗文化的功能只是民俗最主要的而非全部的功能。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我们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和好形势。在当前提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不断发掘优秀民俗文化的当代功能,从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提升本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促进民族自立自强,使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
②龙梦晴.民俗文化教育发展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学科学学报,2012(6):79-81.
③恩格斯.德国的民间故事书[A]//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四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01.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2]张士闪.中国民俗发展报告201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6-7.
[3]马琳.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28-129.
[4]邓琼飞.试论新时期的民俗功能[J].世纪桥,2006(11):72-74.
篇3
关键词:物联网系统 非物质设计 交互性 文化现代性
检 索:.cn
Abstract :Through research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non-material design theory act on the Tianjin folk culture, digging out the culture of modernity, economic value into a series of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non-material design services to the global, proposed the idea of building Tianjin folk culture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platform. Find a new way for the heritage of Tianjin folk culture.
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s, Non-material Design, Interactivity, Cultural Modernity
Internet :.cn
引言
早先在天津举办的“纪念妈祖旅游文化”研讨会上,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指出:21世纪将是全世界从经济高温的时代转向文化高热的崭新时代,我们应尽快把握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予以弘扬光大,以适应这个时代的潮流。[1]时至今日,乌丙安先生的推论已被天津乃至整个中国推动保护民俗文化的浪潮印证。对天津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更关乎天津城市建设与发展及构建天津品牌文化与地域性特色能否顺利进行等决策研究。
一、天津民俗文化的地域特征与发展趋势
天津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民间信仰广泛庞杂,特殊的自然经济、人文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造就了天津特有的津味儿文化。其民俗文化产品讲究“巧而得体,精而合宜”,强调物质因素与人文因素、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外观形式与内涵意蕴、装饰纹理与质地结构、人工意匠与天然情趣的结合[2],是对“以人为本”的中国式美学与哲学的诠释。
如此丰富的民俗艺术宝库,却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迅速被国际主义“再造同化”。虽然政府制定很多保护性的举措,但市场的缺失让那些治标不治本的“药方”回春乏力,民俗文化发展难掩颓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产品存亡皆由市场规律决定,任何政策措施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民俗文化资源运用不当的产品出路问题。民俗文化正由人们传统价值观的改变与民俗观念的淡化逐步丧失其原有市场,为天津民俗文化谋求适应时代步伐的发展之路迫在眉睫。
二、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天津民俗文化资源整合
(一)运用物联网系统实现天津民俗文化现代性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民俗文化的良性发展需要首先对“核心文化资源”有清晰地认识。林亭口高腿子高跷、汉沽飞镲、挂甲寺庆音法鼓等荣列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艺术瑰宝既然是“优质的”又为何陷入“曲高和寡、少人问津”的尴尬呢?引用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的话,人们需要被满足“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化需求”。实现文化现代性是关键。文化现代性是传承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存在价值认定的基本标准。人总会利用一切条件参与到各种文化圈层中,实现分享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的愿望。[3]现代人对文化传统有区别性对待,提升某些文化资源本身潜在的现代性价值,使其中许多民俗不再是“古化石”或“历史残留物”是实现文化现代性的重要意义。实现文化现代性,不能一味的单向传递“文化需要被保护”,更需要现代化科技知识、理论创新,能动性的辅佐、推进文化的现代性进程。
物联网技术主要解决物品到物品,人到物品,人到人之间的互连。利用计算技术监测和控制物理设备行为的嵌入式网络化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s)可以将完全分割的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结合,通过虚拟世界的信息交互,构成一个高效、智能化的物理世界。[4]物联网的特性决定了以此为技术支持的天津民俗文化经过设计转化而成的物品与非物质产品所具有的文化信息将能够实现与用户人群的顺利交互,最终完成对天津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物联网系统为天津民俗文化信息传递提出新设想
物联网系统不同于单纯的互联网,物联网有虚拟网络,同时也要有实体“物”作为信息载体。而完善的物联网系统,是对非物质设计在内容上的扩充。对载体物的关注,将能为天津民俗文化元素表达提供更多可能。用可触及的物承载一部分文化信息,这种可触可感使用户更愿意和更顺利的去接受非物质形式的信息,进而主动接受物联网系统提供的新型文化信息服务。如图1天津理工大学学生设计的“银鱼”天津旅游信息导航仪,运用天津四珍之一的银鱼造型结合杨柳青年画两大民俗符号整合而成的旅游信息导航仪,作为物联网的信息终端,承载部分民俗信息的载体使用户能更加直观的了解、认识天津民俗文化。
三、天津民俗文化的非物质设计理念
天津民俗文化很大一部分精髓是技艺者制作或表演的过程,这种文化的非物质特性决定其传承与发展将遇到更多困难。如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舞、戏曲,有许多原本只允许出现在特定的节日或场合,为了迎合市场需要,这些民俗文化最终沦为程式化的表演,被庸俗化和商品化,甚至出现将时间、空间跨度极大的民俗歌舞、戏曲、服饰等汇总于一个庞杂的“伪民俗村寨”,[5]传承文化成为娱乐大众的跳梁小丑。可见,缺少对文化本质的深刻认识;专业系统的策划与经营;宏观、可持续的发展策略方针的制定,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其经济价值合理性转化将难以成功。
非物质设计是以信息设计为主,基于服务的设计。它跳出了传统意义的对单一物的考虑,而是对由该物组成系统的全局性照应。非物质设计以其服务于全局的系统性理念特征,合理化运用于天津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能对天津民俗文化宏观格局制定出清晰、长远的发展战略。同时,结合物联网技术,将天津民俗文化融合进这种新时代的产品中,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量将会呈放射状传递给用户,并且这种信息传达更具有时代感、易于被用户接受甚至主动引导用户接受,对天津民俗文化的传承将做到能动、主动。网络信息平台将为天津民俗文化更加合理、可持续的挖掘出经济潜质,顺应时代与全球化市场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信息化、交互性、对各方信息反馈与策略制定、修改的高效性,结合物联网系统的非物质设计理念为天津民俗文化的传承与经济价值挖掘开启了崭新的大门。
四、天津民俗文化的非物质设计策略构想
(一)天津民俗文化的系统化非物质设计策略
天津民俗文化的表达,一种方式来自“物”,非物质设计的前提仍要有“物”作为载体,承载非物要传达的重要信息,如产品设计表达中应用文化元素,在产品的形态与意义中使人体会到文化的特色和魅力,达到传递文化信息的目的,如图2天津理工大学学生设计的“连年有余”茶具产品,运用天津杨柳青年画的造型理念,将传统文化中的绘画要素进行整合、创新,在能够突显杨柳青年画的文化底蕴的同时达到传递文化信息的目的。茶具成为传承天津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
另一种方式则可利用“非物质”的网络、服务等一系列形式满足人对文化的认知。利用具有“物质”载体的非物质设计方式实现文化传承。既考虑到对载体物形态、功能的开发,也将由载体物承载的非物质要素的设计系统化,提出完整的设计开发策略方法。在此基础上,发挥物联网的特色,将各个“物”与“非物质介质”系统、层次的联系、统一,实现设计单体的细致深入与设计系统整体的全面、多元化表达。
(二)天津民俗文化物联网信息平台
通过电脑、手机、公共设施的交互平台、旅游纪念品结合数字化技术等一系列电子终端,运用网络技术共同构建出天津民俗文化物联网信息平台,在结合非物质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将能够实现完全不同于传统民俗文化信息网页的功能飞跃。
首先,电子信息载体物的形式设计的多样性,使用户在视觉与使用感受上更加直观具体的加深对天津民俗文化的认识。提升载体物造型的美观度、易用性、增加时代感,将能够吸引潜在用户,扩大民俗文化的影响力,拓展其经济潜质,最终实现文化传承。如前文提到的银鱼导航仪,作为终端在形态与使用方式上都使用户感受到天津民间绘画艺术的特色,直观且深刻。
其次,物联网系统将更好的实现民俗文化信息的分众传播,也就是民俗文化信息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点有选择的进行传递。更好的实现用户、企业、市场、民艺家之间的信息交流,突显出物联网系统的交互性、高效性特征。
第三,非物质设计理念的运用使网络信息平台所具有的功能更全面、具体、人性化。源于其服务于全局的系统性理念特征,以实现天津民俗文化资源传播最大化为目的,非物质设计理念将会把网络信息平台如何实现易用性、交互性、高效性放至首位。细化到各个人机界面、功能分区、按键反馈、链接方式、用户操作方式等细节的设计中。
由物联网系统结合非物质设计理念,构成的天津民俗文化信息平台如同敏感的神经系统,各个神经节点上是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实体物”,非物质信息则通过各个神经节点不断来回往复穿插,传递各种民俗文化信息。天津民俗文化物联网信息平台的建立将能使以前人们对某一民俗文化的单一理解升华为由某一文化点引申、拓展出放射状的文化信息网,文化知识将能够触类旁通。文化传递的同时实现文化类产品的创新、创意产业链升级,最终实现文化类产品功能的超前性与能够通过物联网络不断升级的目标。
结语
篇4
(一)民俗文化的融入会使酒店更加具有特色。以我国云南省为例,我国最古老的音乐就是云南的纳西古乐,它也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之一。这类古乐在公园14世纪就有呈现,是云南最古老的音乐,是纳西族百姓在接受华夏文明的影响下所缔造出的奇特艺术。那么云南地区的酒店音乐基调就不要仅仅局限于流行音乐,而是要多采用更加的接地气、悠扬而又具有特色的纳西古乐,同时服务人员在身着统一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周围的建筑元素也都是有着强烈的民族元素感,那么,整个酒店就会有非常浓郁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色。除此之外,如果再将我国的传统民族色饮食文化融入到酒店的发展中,必然会形成星级酒店经营与发展的特色优势。
(二)星级酒店特色文化经营更符合顾客的要求。现如今,单一、快捷的酒店模式已经到了需要改变的情况,当在所有东西都标准化的同时,就缺少了那份特殊的魅力,所以说酒店需要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而不是完全的标准化。再有,酒店融入民俗文化能拉近与当地距离,更加让人感受到当地的氛围,同时,酒店融入当地的民俗文化也会使得当地居民有亲切感,使得他们容易接受酒店,接受起来也不会有陌生感。只有这种标准里透着特殊,制度里透着民俗,会使得酒店本身散发出一种不一样的气息,从而使酒店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更会使它建立起稳定的消费群。
二、星级酒店文化内涵与民俗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不同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中国地域幅员辽阔,各族人民的文化五花八门,为我国文化增添了不少魅力,但是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禁忌,在酒店建设和服务过程中如果没有去注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例如满族在饮食、住房、甚至在节日时期有很多禁忌。在饮食中,满族禁止剁母猪或其它雌性畜肉,他们认为母亲给了他们生命,剁雌性牲畜的肉会遭到复仇;禁止在属鸡的日子里吃新米,因为鸡的消化能力很强,吃新米意味着常年都会肚子饿。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给民俗文化带来神秘和独特感,但在民俗文化与酒店文化交融时,也可能会导致酒店在经营和管理方面与当地名俗文化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
(二)可能会对酒店的整体利益有损害。有些少数名族会有不同寻常的民俗习惯,而酒店是以利益为主,从而导致了某些方面民俗文化与酒店文化不融合,出现一些利益上的损害。如有些地方民族会对某种动物十分崇敬而不去吃它,再有有些地区民族会有很严格的男女之防,而酒店要从全方位无死角的去服务顾客,这里面的矛盾冲突是无法调节的,一旦酒店妥协就会丧失许多财务收入,而长久以来形成的民俗文化是更加不可能妥协的,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谁也都不妥协于谁,酒店无法去吸收当地的顾客源,而当地居民更不愿意酒店在此常驻,这种情况长期以来会造成酒店利益的严重损害,而且不仅仅体现于经济方面,还可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名誉上的损失。
(三)文化特色不明显,雷同现象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顾客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就导致了市场需求的差异性。而最大的差异性莫过于文化的差异性,如果通过文化表现出全方位的魅力进而引起顾客的共鸣,这样就可以给顾客留下美好而又深刻的回忆,可以大大增加酒店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与民族文化融合的酒店一般都会在具有丰富的民族风情的地域建立,当地的民族特征都会隐隐约约的被体现在酒店的设计与经营上,这就使得该地域以某一文化为主题的酒店在餐饮产品、装修艺术以及环境氛围的上会和其他酒店出现相似甚至雷同的部分。尤其是现如今跟风现象严重,民族风俗文化的酒店本身应该传递的是一个极具个性化的概念,但是在同一区域内非常容易发生模仿或者抄袭的现象,一系列雷同现象就会导致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和消费者的审美疲劳。
三、星级酒店文化内涵与民俗文化相融合的建议
(一)明确酒店文化与民俗文化融合概念。对酒店功能、布局、发展趋势的不完全把控是酒店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合过程中产生冲突和矛盾的主要原因。“中国酒店业教父”魏小安曾提出,酒店在设计中的基础性原则是功能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形式。所以,对于一个酒店来说首要的一点是功能,而后是结构最终才是形式。在实践中,我们应该从酒店的功能为出发点,功能是建立具有民俗文化的特色酒店的基础,而后从结构出发,进而在决定在这个过程中所应该采用的形式。如果仅以模仿这种方式创建一个民俗文化特色酒店,那绝对是在文化的形式或核心的步调上有了部分的理解差错。所以,具有民俗文化的酒店,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主题,然后确定结构,再从结构上确定采用何种文化形式。
(二)对民俗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酒店吸取民俗文化时,有许多民俗文化并不适用于酒店文化,这就依靠于决策者的判断力了。一个好的决策者是一个酒店发展和建设的舵手,而在酒店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交融时,一个好的方向尤其重要,该舍弃的地方必须舍弃,一切为了酒店利益出发,找到适中的折中点,这样既不会让当地居民对酒店保持一种抵触态度,又不会损害酒店的整体利益,将酒店文化和民俗文化完美融合。
(三)既要进行融合又要保持酒店的独立性。人们每天都会因为外界事物、事件的影响诱发不同的体验,而酒店就是旅行者对一个地区体验的第一站,现在许多地区酒店都存在主题过于笼统,缺乏差异性的问题,这样就很难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不能给游客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以我国山西平遥为例,平遥作为晋商的发祥地,有用悠久厚重的儒学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建筑文化,这些各种不同种类的文化体现了我国在明清期间的文化特色,那么在平遥建设发展的酒店可以选择其中某一文化例如宗教文化,从而开展体验营销,每个酒店都选择不同的文化主题,这样不仅能显现出酒店的民俗文化,更不会让顾客有重复感,从而带来新型的享受,这样就会从根本上避免了互相模仿,恶意竞争现象的出现。
篇5
作者:曾珠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84-01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通过查找文献、市场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容、代表性、价值性、优势和弊端进行了粗浅的研究。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考虑到学前儿童的真实需求,以学前孩子们最常接触到的感兴趣的优秀民俗文化为主,并且兼顾到其他值得研究的优秀民俗文化,顺应孩子们在学前教育中应获得的知识与体验的要求,在合理、恰当的选择下,把两者进行有机、有组织的融合再作用于孩子的教育。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具有自身的内部特征与外部特征,内部特征主要表现为生活性、传承性、融合性、共生性、开放性;外部特征表现为民族性、地方性、情境性、动态性、多样性。其中,生活性与传承性是内部本质特征,民族性与地方性是外部显著特征。
一、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性
主要是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在孩子自身来说,可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多接触民俗文化、现代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可以培养出孩子的全方位的价值观,充分的发展处孩子的包容意识、拓宽眼界、发展创造性的多样化思维、增强孩子的民族团聚精神、更加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魅力与生命的意义。在社会来说,孩子即是未来,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研究可以帮助发展价值,让民族精神得到弘扬与传承、发展,可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发扬中国文化、提高国际地位、达到可持续发展。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容
为了实现孩子在身心、智力、情感、意志、价值观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和谐发展,我们可以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层面来制定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口头语言、衣食住行、人际关系、游戏竞技、自然地理、音乐美术、节日庆典等七个方面的课程。在课程实施方面,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即是“仁”的思想,讲究的是“和而不同”、“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每个孩子的属性和特性、根据环境、人员因素的影响制定出不同的课程,遵循安全使用、和谐一致、共同参与、灵活运用的原则。可以全方位、多层次的逐渐深入孩子的生活,并不局限于教学,可以采取教学、游戏、生活三管齐下的方式设计活动。在课程评价方面,对实施的课程进行定期的评价,结果可以从孩子、家长、教师、社会等多方面产生。针对课程的信息导向功能、诊断鉴定功能、管理监督功能和教育发展功能进行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代表性
篇6
论文摘要: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趋势下,面对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文化潮流,传统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问题又回到现代文化的阵地里。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角度重新感悟民俗文化,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进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走进语文世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使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得以光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之一,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离不开语文。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探寻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渠道,深入研究民俗文化,丰富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得以光大。
一、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1.经典诗文背后氤氲着传统民俗文化的气息
通过阅读《江南》,可以了解江南水乡人们亲水采莲民俗风情,通过理解《敕勒歌》,可以明白塞北草原游牧民族骑马纵歌的生活习惯。我们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2.名家文本里面荟萃着传统民俗文化的精神
“语文的文本价值与学生独特体验的完美结合。”如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已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鸭蛋、精神层面的鸭蛋,它更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它承载着作者自我的精神,更承载着一个民族应有的精神。只有用文化视野和生命的历程去解读它,人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一刻,学生的情感在民俗的熏陶中得以升华。端午的鸭蛋,就是一卷精神的胶片,上面承载着作者对童心的复苏、故乡的缅怀和对民俗风情的追念。
3.山光水色中间流连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子
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山伟岸、水奔腾,草木有情,蜂蝶有意。利用好这些蕴含在文字、景色背后的人类几千年来赋予“物”的特殊含义,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
4.故事传说背后掩藏着民俗文化的精髓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更多经典的、优秀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进入到小学语文教材。这些不仅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且往往蕴藏在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它使孩子求真、向善、尚美,使孩子了解悠久灿烂的华夏文化。
二、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教授曾说:如何对待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一个关系民族的命运与走向的问题。当前,外来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多,在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的不断冲击下,传统民俗文化在学生的思想中日益淡化,作为语文教师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1.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
比如举行一些“元宵节——我和花灯有个约会”;“清明——追寻英烈的足迹”、“端午——走进屈原的世界”等活动,对于发掘和弘扬民俗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搜集身边的民俗风情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正是说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如参观名胜,收集对联。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诵读欣赏”中介绍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对联,教师可以在讲授了文本中对联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收集体现家乡文化特色的对联。这样,学生既能巩固文本知识,又加深了对家乡民俗文化的了解。家乡的西楚霸王项羽故里,泗水古国遗址、嶂山森林公园等名胜古迹,均有反映家乡历史、展现家乡文化的对联。
3.开发乡土资源
在用好文本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开发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乡土资源作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课堂带入大社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亲近家乡,培养深厚的乡土情结。开发乡土资源,当以活动为载体。在明确活动目的、细化活动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要放手由学生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民俗文化资源博大精深,是我们语文教学当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是大势所趋,弘扬民俗文化是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语文教学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应该坚记鲁迅先生所说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努力将民俗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进生活,走进语文世界,走进语文课堂,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开满民俗文化之花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篇7
作者简介:李云(1992―),女,福建泉州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在读;殷志华(1984―),男,江苏苏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市场。
摘 要:我国旅游业已经实现从经济型向文化型的转变,随着旅游者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其对旅游文化内涵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促进了民俗文化旅游的飞速发展。以南京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六合区“茉莉花”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六合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两种旅游开发模式。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实施人才战略、将民俗文化融于地方特色四大对策。
关键词:乡村民俗文化资源;南京六合区;“茉莉花”文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4203
1 引言
民俗文化,是民间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两大类。在中国的许多乡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但却因为地区偏远容易被忽略。随着研究与实践工作的不断深入,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也开始引起旅游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不仅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旅游研究与旅游开发价值。在将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使民俗文化发展与传承,但一旦开发不合理不恰当,就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南京六合区是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当地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目前六合区已经成为南京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中的代表,该区先后成功地推出了《茉莉花》文化旅游节与“六朵茉莉”两种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主流模式。本文尝试以六合区为研究对象,在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多侧面地对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进行研究。
2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2.1 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定义
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孔德元认为民俗文化就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物质、精神和制度的传统。关于民俗的分类,张紫晨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中采用平列式方法把中国民俗分为十类:(1)巫术民俗;(2)信仰民俗;(3)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4)建筑民俗;(5)制度民俗;(6)生产民俗;(7)岁时节令民俗;(8)生仪礼民俗;(9)商业贸易民俗;(10)游艺民俗。在民俗学与符号学的研究中,高乐田、邓长青提出民俗学与符号学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明显的符号功能,暗示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结合专家学者对民俗、民俗文化的定义和分类及文化符号学的理论基础,我们尝试对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作出定义:“茉莉花”文化是以民歌《茉莉花》为代表,是六合人民经过长期生产、生活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艺术、风俗习惯、食俗文化的统称,是六合的文化名片、文化符号。
2.2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茉莉花”文化是六合区民俗文化的名片和符号,伴随着《茉莉花》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和“六朵茉莉”的推出,六合区“茉莉花”文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六合区“茉莉花”文化具体分类见表1。
表1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代表性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资料来源:南京市六合区文化局
笔者实地调查了旅游者对六合“茉莉花”文化的认知度,通过调查发现,六合“茉莉花”文化在江苏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大部分旅游者知道六合是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对“茉莉花”文化的认知程度高,有超过一半的受调查者认为六合“茉莉花”文化具有较强的原真性,传承性好,具体数据如图1、图2、图3所示。
图1 旅游者对“茉莉花”文化的了解程度
图2 旅游者认为“茉莉花”文化的原真性
图3 旅游者认为“茉莉花”文化的传承性 六合区除了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的优势外,还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的优势。六合区是连接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交通十分便捷,这也是六合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优势。随着2014年南京市地铁11、14号线的开通,六合区的交通条件进一步完善,为六合区发展“茉莉花”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旅游开发过程中有优势的存在,自然也有劣势的存在。虽然六合区交通便捷,但在六合偏远地区,特别是一些特别的民俗文化传承地,交通通达度低,游客很难到达。此外,缺乏民俗文化保护的专业人才与旅游开发的人才也成为制约六合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瓶颈”。通过在六合区文化局的调查,笔者发现六合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还停留在收集资料、整理民俗文化名录的阶段,缺乏实质的保护措施。
2.3 六合区开发“茉莉花”文化旅游的竞争
2.3.1 六合区民俗文化资源与周边区(县)的竞争
同属于南京市的高淳区地理位置同样优越,因为地处吴头楚尾,历史悠久,所以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近两年来,高淳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旅游业,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在六合区推出“六朵茉莉”之前,南京市江宁区推出了“五朵金花”,后又推出“新五朵金花”,每朵“金花”中或多或少都有融入民俗与文化体验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五朵金花”中的“汤山七坊”深度挖掘“七坊”即七种民间工艺,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游,是六合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强劲竞争对手。
2.3.2 六合区民俗文化资源与周边市区的竞争
江苏省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全省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得较好的有苏州和无锡。苏州姑苏区已经连续两年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游客。无锡市依靠“惠山泥人”与“锡绣”发展民俗旅游业,也取得了具大的成功。
3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1 民俗文化缺乏保护,资源流失严重
随着民歌《茉莉花》的创作者何仿老先生的逝世,六合区又失去了一位重要民俗文化传承人。同样,随着老一辈人的相继离世,六合区一些传统民俗文化逐渐失传,六合当地人很多除了《茉莉花》以外已经忘了其他民歌、民谣的存在。传统的民俗美食如蟹黄汤包为了迎合市场的巨大需求量简化了制作步骤,失去了传统的味道。在六合当地的小学、中学也很少开设乡土课程和民俗文化课程,一些导游对六合的历史与民俗文化也一知半解,容易对游客造成误导。
3.2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缺乏深度的文化内涵与地方特色
文化是文化旅游的核心元素,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精神支柱。“茉莉花”文化是六合区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旅游的灵魂,忽视“茉莉花”文化内涵的挖掘,开发过程中同质化问题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六合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3.3 民俗文化旅游体验性低,民俗文化以静态展示为主
六合区目前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以静态观赏为主,游客可以亲身参与的项目很少,满足不了游客“求知、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民俗文化资源吸引力低。
4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的两种模式
4.1 模式一:以节庆旅游带动民俗文化发展
4.1.1 概述
节庆旅游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一种主题、一种灵魂”。多年来,节庆旅游已经发展成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吸引投资,增加当地旅游收入的重要手段。开发得成功的节庆旅游不仅可以促进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发展与增强文化传播,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4.1.2 典型案例――《茉莉花》文化旅游节
南京六合区于2002年创办第一届《茉莉花》文化旅游节,至2012年已成功举办十届。该节庆活动将六合地区的文化、美食、旅游融合为一体,形成了具有六合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有效地保护与开发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同时也促进了六合的旅游宣传和品牌建设,扩大了六合文化的影响力,六合旅游也因此走进大家的视线。六合许多优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渐渐的走出家门,被人们逐渐认识,熟知和喜爱。主要成功之处如下:
(1)充分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不断开发新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项目。六合还新开发出竹镇鲜果采摘、东沟乳鸽两个新活动,不断为游客带来新体验,进一步提升了六合地区的旅游吸引力。
(2)借助特色节庆活动,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节庆期间,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大型文艺演出让观众享受到一场绝美的视听盛宴,各个子活动也有自己相应的文艺演出活动,这些项目都极大的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3)打响六合城市名片,带动经济发展。六合以“茉莉花”文化节为媒介,为经济活动搭建舞台,成功举办六合招商会,六合国际创业峰会等进行招商引资,签约众多经济项目,有力的拉动了六合当地经济的发展。
经过十年的《茉莉花》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拥有优质旅游文化资源的六合,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品牌效益也开始逐步显现,对六合地区的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茉莉花》文化旅游节的筹办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为响应中央勤俭节约的号召,该节庆活动已于2013年停办。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举办十年来,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虽然已停办,但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的。总结如下:
(1)注重对外形象宣传,提升六合影响力。借助旅游节庆与各界媒体的宣传平台,将“茉莉花”文化、六合美食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进一步推向全国,扩大六合民俗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六合的知名度。
(2)注重群众参与性,提升节庆效应。举办旅游节庆活动不能脱离群众,唱独角戏,而是要依据“市民的节日”的要求来筹划和组织旅游节庆,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参与到旅游节庆的活动中来,共享文化盛宴,营造万民同乐的节庆气氛。
(3)市场化运作,促进多方共赢。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借助节庆打造地方名片,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吸引旅游者消费与资本投入,带动经济发展。六合借助《茉莉花》文化旅游节,成功地实现招商引资。
4.2 模式二:创建旅游示范点促进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
4.2.1 概述
近年来,在国家旅游局的倡导下,一大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相继建立。旅游示范点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挖掘区域特色,同时也满足了都市人群求新求异、爱好体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修身养性的需求,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4.2.2 典型案例――六合茉莉花园
2013年下半年起,六合区依据原有的“茉莉花”文化特色,打造六个“茉莉花园”。六个“茉莉花园”称为“六朵茉莉”,分别为赫家官塘、农民画乡、长江渔村、大泉人家、平山翠谷、绿航雨花。六合区将“六朵茉莉”定位为六合乡村文化旅游示范点,其内核为特色差异化、开发深度化的民俗性、体验性、休闲型乡村文化旅游精品工程。
“六朵茉莉”推出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初见成功的苗头,从“六朵茉莉”的开发模式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成功经验:
(1)深入挖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六合区政府注重整合六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注重乡村旅游与民俗旅游的融合,在乡村旅游中注重注入人文内涵,展现各旅游示范点的独特魅力。
(2)统一规划,先后开发。六合区在深入挖掘本区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每一个示范点的民俗文化资源特色,统一规划,先后开发。
5 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
5.1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模式
在民俗文化资源管理方面,必须明晰资源产权由政府主导规划市场经营,利用市场动力机制挖掘市场潜力,双管齐下避免陷入短期逐利的误区。对民俗文化进行开发保护,如果以当地的政府作为主体力量,那么可能会造成缺乏动力、盲目开发的情况出现;一定要以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加强宏观调控,充分调动社会各个领域内的积极性。具体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模式 5.2 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扶持
在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上,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政府层面的引导与扶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思想上的统一,调动包扩民俗传承人、村委保护文化与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二是建立旅游示范点,以点带面。三是政策引导。通过政策倾斜,引导民俗文化传承人、投资者关注旅游业。四是科学指导。民俗文化具有脆弱性,若重旅游开发而轻文化保护则容易造成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流失,因此政府要主动召集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指导,从而实现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一箭双雕。
5.3 实施人才战略,引进民俗文化保护的专门人才与旅游开发人才
将民俗与旅游相结合,发展民俗文化旅游,需要有专门的人才保障。现阶段基层文化管理与旅游管理部门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现象,民俗文化保护停留在民俗项目资料汇编阶段,旅游发展同质化问题严重。针对人才结构薄弱环节,政府要出台相关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助力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5.4 将民俗文化融于地方特色
民俗文化以当地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不同的地区孕育不同的民俗。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一定不能将其与城市发展建设割裂,而是要将民俗文化保护融入到地方建设与城市规划之中。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开发形式进行合理的创新,增加体验性旅游项目,吸引旅游者。
参考文献
[1]幸岭.基于民俗文化功能分化模型下的民俗旅游开发[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170172.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4.
[3]孔德元.胶东民俗文化与旅游评价[J].鲁东大学学报,2007,(2):125.
[4]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5]张洁,黄远水.我国节庆旅游研究综述[J].平原大学学报,2006,23(3):1013.
[6]丁宗胜.旅游节庆成功举办的要素分斩[J].商场现代化,2006,(6):217218.
[7]戴遐海.江苏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分析[J].经济论坛,2009,(23):107109.
篇8
几百年来,紫砂作品诸如“瓜形壶”、“莲子壶”、“束柴三友壶”等均具自然生趣,这些壶器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如果没有陶艺家渊厚的民俗文化修养、精心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不可能制作出如此美奂美仑的作品。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我国民俗文化的核心要素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增强民族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民俗工艺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制作文化等等,在紫砂壶艺里注入民俗文化,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认同,是符合老百姓心理需求的民俗象征文化。
(2)紫砂“金桔壶”的民俗文化特征
“金桔壶”在这里的创意是水果桔子的仿生器,桔子金黄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黄色本身就是一种艳丽的颜色,而那成熟的果实清甜甘酸的滋味就像南方人的情感含蓄而绵长。在这里,一把紫砂壶的仿生态也充分体现了紫砂“金桔壶”的唯美和润、简洁雅致。紫砂壶艺术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紫砂“金桔壶”除了形体之美,还蕴含着丰富的桔文化蕴意。中国南方,尤其是广东人在过新年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大门、阳台上至少要摆两盆以上金桔,这是因为在粤语等语系中,“桔”、“吉”同音,“金吉”者,桔为吉,金为财,金桔也就有了吉祥招财的含意。所以,一直以来金桔都是广东一带最好的贺岁物品,金桔树可以作为贺礼,拜年用的果篮里金桔也必不可少。久而久之,这种吉祥的文化蕴意也深入到了南方的民俗艺术中。因此,紫砂“金桔壶”蕴含着吉祥的民俗文化含义,是人们的一种美好心愿与祝福。
(3)结语
篇9
在中华古代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河洛文明是中原文明的代表,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占有重要的地缘位置。当代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依托河洛本土历史民俗文化资源,已形成以洛阳等城市为重点,辐射农村的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生产体系,知名文化园区建设成熟,打造的洛阳牡丹花会、洛阳龙门石窟、洛阳水席、关公信俗、少林寺等品牌民俗文化产业具有较高的国内外声誉,节庆假期旅游产业市场完善,为河洛地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在进行深入创新发展中,出现一些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城乡差距,产业结构与规模调整,完善生产业态和日常市场等。
(一)优势(Advantage)
1.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河洛地区位居黄河中下游区域,黄河与洛河在此汇流,以洛阳为主体,泛指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关于河洛地区的具体限定,目前学界的一种普遍看法认为:河洛地区以洛阳为轴心,包含区域东至郑州、开封,西至潼关、华阴,南至汝州、禹州,北至济源、晋南。这种地域划分,使河洛地区的涵盖范围更加广阔。河洛文化是产生发展于这一地区的中原地域文化,它孕育于史前时期,生成于夏商,完善于周,繁荣于汉魏唐宋,延续于今。作为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河洛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的文化底蕴不仅是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意义,还是千年文化的载体,是河洛先民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因此,河洛文化是具有原始生命力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对古今中外文化影响深广。2.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河洛先民长期生活于河洛地区,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流传于口头的民俗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俗语歇后语和民间歌谣,与河洛中原地区的农耕生活方式和风俗民情相适应,其中的农业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如农谚“枣芽发,种棉花”,“月亮光再亮,晒不干谷子”,“春天孩儿面,早吓天就变”;俗语歇后语“翻拙弄巧,袍子捣个大夹袄”,“噙着冰凌倒不出水”,“家有三担菜,不怕年景坏”等;商业民俗中的“会”、“场”具有商贸交易功能,是民众进行生产和消费互动活动的主要桥梁和渠道。与河洛民众生存状态和娱乐活动相一致,风俗民俗中的民间游戏,民间节日,人生礼仪,民间舞蹈和民间戏剧各自具有不同的河洛地域特色。如河洛民间青少年流传的摔跤、叼鸡、推筒箍、蝎子粘墙、踢方、踢毽子、荡秋千等有趣的健身游戏;民间庙会和节日习俗活动中的舞龙狮、踩高跷、划旱船、霸王鞭、三眼铳、河洛大鼓、吹唢呐、说快板、坠子书、锣鼓书、皮影戏、地方豫剧和民间马戏等。与河洛民众的审美情感和精神旨趣相协调,物质民俗中的民间美术、民间美食和民间建筑带有鲜明的河洛地域色彩。如剪纸、贴画、木板年画、面塑、泥塑、糖塑、雕刻、唐三彩、草编、香袋、宫灯等民间美术种类众多,手工艺品精美;洛阳水席和老城小吃名闻遐迩;二里头夏王朝遗址、汉魏故城、隋唐遗址、明清民居村落、白马寺、少林寺、龙门石窟、千唐志斋等建筑显示出河洛民众的建筑理念和人文思想。河洛民俗文化资源涵盖面广泛,反映了河洛地区劳动人民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节日习俗、庙会祭祀以及手工百业等层面的内容,为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价值资源。3.民俗文化市场空间广阔。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不断发展。伴随着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居民对于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空间也逐渐扩大。面临全球化时代趋势和地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背景,民俗文化产业在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持、传递、延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河洛文化作为拥有几千年中华文明史的根文化,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优势,而植根于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更是民族个性文化的一种体现。从时代趋势、经济发展、文化市场需求和大众消费等方面来看,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可挖掘的市场潜力巨大。4.先进文化战略理念支撑。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明确指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原经济区规划的五个发展战略定位之一。具体战略部署包括挖掘中原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升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影响力;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河洛文化在华夏历史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延续到当代的河洛文化更是中原文化的核心,而河洛民俗文化最能体现中原地域文化特色。这一文化战略定位把河洛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显示出来,同时也为河洛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方向导航。
(二)劣势(Weakness)
1.民俗文化产业结构需要完善。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角度看,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一方面体现在城乡空间结构分布差异明显,城市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利用的意识和力度要高于乡村;一方面体现在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与国内其他地域及世界民俗文化产业的结构互动。从文化产业结构发展本身来看,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中的休闲、娱乐、艺术演出、饮食、广告、文化产品等项目得到了开发利用,但是各个项目之间的发展比例不协调,较为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环境下网络传媒的高效运转,河洛特色文化产品的品牌产出种类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开发。2.民俗文化产业规模需要扩大。近几年,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已具备规模,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如民俗雕像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洛阳唐三彩和真不同水席,年节习俗中的关公信俗和洛阳牡丹花会等,但是这些传统文化产业的规模仍有可挖掘的巨大空间。另外,河洛地区中的其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多种民俗文化项目,如传统医药平乐郭氏正骨法和传统美术洛阳宫灯等,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规模。此外,从河洛地区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转化成的产业规模来看,有些民俗文化项目处于待开发转化状态,有些项目产业经营模式和参业人员比例较小。3.民俗文化市场要素需要提高。目前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市场生成空间和消费群体主要分布在核心城市洛阳,对于广大的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市场要素的培育力度不够。同时,在民俗文化产业市场运行过程中,生产者的市场营销理念需要更新,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需要保障,市场规范和文化产权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要进一步融入国内外文化产业市场,以凸显河洛区域文化产业特色和民族文化个性。4.民俗文化产业创意需要创新。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在当代社会的有效转化和深度使用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民俗旅游产业较为成熟,已经形成规模较大的产业园区和影响力。相比之下,民俗旅游之外的其他民俗产业发展链条不足,民俗文化产业推广的时间和地域有限。尤其是在新世纪高科技信息时代和知识文化经济背景下,全面协调均衡发展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和体系,都离不开文化产业创意发展思维和路径。
二、民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进路
“民俗文化产业化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认识、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的转变。”[2]针对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面对全球化冲击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挖掘促进民俗文化产业深度发展的创新途径,可以从河洛地区城市和地区所属农村两大模块着手。
(一)均衡城乡民俗文化产业生产投入和市场销售
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是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明显现象。因千年的历史际遇,以洛阳为核心的河洛民俗文化产业生产投入力度大,知名品牌的文化园区建设逐步趋于成熟,与其相联系的文化消费市场也主要集中于这些区域。据笔者调查,外地普通游客到河洛地区进行民俗旅游活动,一般首选时间是每年四月中旬洛阳牡丹花会期间,多去之处有洛阳龙门石窟、少林寺、白马寺以及市内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建筑等,多品民俗饮食是洛阳水席和老城区街区小吃,选购的民俗文化产品大多与这些活动项目产生互动,它们已经成为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打名片,构成河洛地区民俗旅游产业的龙头。相比之下,河洛地区农村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较小,政府投入资金较少,民俗文化产业链条薄弱,文化消费市场冷清,除了民俗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之外,外地人员主动问津者较少。显然,这种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城乡失衡现象与河洛地区存在的充沛民俗文化资源不相称,与全面协调发展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差距。“民俗文化的形成与传承机制,首先与乡土社会自身的文化逻辑有关。”[3]历史久远的乡村原生态民俗文化能够生生不息,大多源自于民间的自发沿袭,也最能代表底层先民长期生活经验的思想与智慧,传承乡村民俗文化并使之转化为现代先进民俗文化产业,是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为了平衡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城乡不均问题,在保障优化原有城市民俗文化产业生产投入和消费市场前提下,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扶植培育力度。除了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之外,当地部门要打通河洛地区城乡民俗文化产业生产示范基地的区域壁垒,把具有类和属性特征相似的民俗文化产业进行一条线生产经营,引导城乡民俗文化产品消费市场一体化,实现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共赢。如洛阳市民俗博物馆为给每年度的洛阳牡丹花会节庆助阵,在市内花会期间同时举行几天盛大的民俗文化庙会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到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市场。庙会活动中倍受观众喜爱的火爆艺术展演项目大多来自于县城或者农村,一旦几天的庙会活动结束,民间艺术演出团体便返回县城或农村,在较长时间内中断了与洛阳市民俗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衔接,洛阳市内居民或外地到洛游客也就无法再观看到这些民间艺术项目。如果洛阳市内和市外的县城农村同时设立规范的民间艺术展演示范基地,为民间艺人和艺术团体搭建便捷的演出渠道,使他们能够自由进行城乡巡回展演,不受节庆时间和城乡地域限制,那么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开发利用效率就会得到极大提升。与此相同,城市先进的民俗文化产业生产管理经验和企业模式可以运用于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建设,农村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可以融入城市民俗文化产业轨道,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实行本土区域互动和一体化发展,不局限于核心城市和个别文化名区民俗文化产业的生产开发和市场销售,消除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失衡,从而使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产业得到整体地域性纵深发展。
(二)开拓民俗文化产业生产多元业态模式
日益趋于成熟的民俗旅游是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生产的主要业态模式,城乡各级政府和部门已充分认识到其在文化产业经济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给予支持。如河洛地区的民俗旅游品牌意识较强,民俗节日中的洛阳牡丹花会,民俗雕像中的洛阳龙门石窟,民俗饮食中的洛阳水席,民俗信仰中的关公信俗和少林寺文化等,已成为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旅游名片,以此为契机的民俗旅游业态较为繁荣。与河洛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相比,除了民俗旅游之外,其他的多种民俗文化产业生产业态模式需要进一步开发利用,从而使本地区的民俗文化产业生产模式获得全面发展。“要想真正改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尴尬生存现状,当然需要我们在很多方面持续的探索努力,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必须认清形势,并坚定地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探索。”[4]为避免形成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生产业态的单调模式,在保障民俗旅游名牌地位之外,文化产业部门首先应该科学分析河洛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可开发利用点,发挥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其他文化产业生产业态,产生更多更好的民俗文化产业名牌,形成生机勃勃多元互补的民俗文化产业格局。其次还应该强化文化思维模式,挖掘民俗文化产业中的自身文化元素,注重产业生产业态模式在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文化转型中成长。如河洛地区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民俗影视剧的利用率偏低,除了20世纪70年代至今根据少林寺文化拍摄《少林寺》、《新少林寺》、《少林寺传奇》等影视剧取材较多之外,其他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改编拍摄成知名影视剧者偏少。因此,开辟河洛地区民俗文化影视品牌产业是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可以考虑从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资源切入进行开发利用。如河洛作家作品的影视剧改编方面,当代河洛作家李准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改编的同名影视剧,充分展示了河洛地区黄河岸边农村生活的风土人情,铸就了河洛中原人的精神文化形象。当代其他河洛作家阎连科、张宇等的文学作品同样蕴涵着浓郁地域民俗文化信息,是民俗文化资源转化成影视产业的有效载体。又如民间医学的影视剧制作方面,根据郭氏平乐正骨二百余年的行医史改编的影视剧《大国医》,反映出河洛地区传统正骨医术中的德高医精。这就证明了河洛民俗影视产业生产渠道潜藏有巨大的张力空间,需要借鉴不同民俗文化视角进行创新发展。河洛地区民间存在着非常丰富的口头民俗文化资源,这些民俗资源有谚语、俗语、歇后语、民歌、民谣等多种形式,是河洛先民生存民俗文化的结晶。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体系中对于这些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有些民间语言和歌谣甚至面临失传的危境。为此,当地部门需要组织专门人员收集、整理、编制河洛地区流传下来的口头民俗,并使之实行当代民俗文化产业体系转化,与企业生产链接,融入市场经济的商业轨道。如广告语、新媒体语、网络语、文学艺术创作语等文化产业领域都可以使用口头民俗,既扩大了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范围,又增加了商业运营的文化含量。河洛地区的民间青少年游戏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民俗文化,是民间最常见、最易操作的趣味性活动,对于青少年的体能和智能锻炼、身心娱乐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当代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时代冲击,民间游戏渐行渐远。鉴于这种现状,可以把民间青少年游戏纳入产业生产模式,城镇设立可供青少年日常消费的民间游戏市场,通过简单易行的传统民间游戏项目改造升级方式,满足青少年的审美心理和健身体验,调动普通青少年民众在民俗文化产业消费中的受众面。
(三)提高民俗文化产业对现代科技和传播媒介的使用率
“由于经济的需要与文化的刺激,弘扬和开发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动也蓬勃发展起来。整个中国民俗的体系,正在经历急剧地引进、斗争、分化、改组、融合等过程,向新的、现代化的、既以中国传统特色为主又兼有国际性的民俗体系蜕变。”[5]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是使民俗文化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社会文化衔接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充分提高现代科技的使用率,以高端技术手段对民俗文化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如使用先进设备仪器,高端纳米技术,动漫技术,网络科技,电子信息技术、现代高端光电技术等,生产出既符合历史传统的文化产业品牌,又符合当代大众审美需求的文化精品,还代表中华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并能够站在世界舞台,与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对话交流。如河洛地区富有特色的民俗饮食洛阳水席,从原料的选择到烹饪的完成,在遵循传统制作技术前提下,对水席菜肴的种类、调料、颜色、味道、工序等制作过程,加入了现代高端烹饪器具和技术的使用,使水席菜肴得到更新改进,实现了传统特色饮食文化资源的使用价值与当代文化产业转型,极大地促进河洛地区民俗饮食文化产业的利用率与知名度。当代文化产业创新,需要传播进行延续和发展。“在新世纪,通过传播认知文化、认知社会和人类自身,将成为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场变革。”[6]促动现代传播媒介的广泛使用是提高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另外一种途径。当代社会信息交流快捷便利,方式多样,媒介传播扮演着重要角色。围绕着报纸、杂志、广播、网络等传播渠道,微信、微博、QQ、论坛、网站、广告、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方式发达,报刊、手机、电脑等传播工具普及。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已运用到这些媒介传播路径,但是利用率和普及范围较低,尤其是普通民众使用频率较高的手机和电脑,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利用率和普及率并不成正比。民俗信息及时传播是推动河洛民俗文化产业消费市场活跃的一个重要元素,在民俗文化产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应该加强民俗信息传播媒介平台建设,完善常用传播媒介与普通大众的沟通,凸显民俗文化产业信息日常化交流方式,为民俗文化产业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提供宣传窗口,为普通大众日常消费民俗文化产品提供便利条件。如对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宣传,除了设立专门的网站网页外,还可以制作精美的电脑和手机墙纸供大众选用,为大众手机设置民俗文化产业信息短信提醒业务,制作不同种类民俗文化产品媒体广告,塑造特色各异民俗文化宣传街景,建立民俗文化产业信息日常宣传平台,让民俗文化产业信息走入大众生活,引导大众主动参与民俗文化产品互动活动,以浓重的民俗文化氛围带动河洛地区文化产业经济发展。
(四)建设民俗文化产业市场日常消费经营的多种渠道
民间节日和大型活动是拉动当前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市场消费的主要渠道。举河洛地区盛名的龙门石窟雕像文化来看,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龙门石窟雕像文化园区参观的游客大多集中在每年的四月中下旬洛阳牡丹花会期间,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期间,由此带来的民俗文化产品消费市场会出现暂时的繁荣。又如河洛地区种类多样的精湛民间艺术演出,大多局限于年节庆祝和大型活动,观众只能在特定时期欣赏到民间技艺文化的艺术魅力,产业市场消费运转期更加有限。再如河洛地区的面塑、泥塑、糖塑、唐三彩、草编、香袋、宫灯等民间工艺品,大多在指定的专门销售地点才能买到,市场消费渠道较为狭窄。无论是参观性的消费市场,还是购买性的消费渠道,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产业距离日常消费尚有距离,即使河洛地区本地城乡居民进行民俗文化产业方面的日常消费,也存在消费场所、消费时间和消费产品上的缺憾。“日常消费文化以人的生活领域为背景,由人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取向、消费内容、消费行为、消费结果所构成。”[7]民俗文化来自于民间生活,广大城乡居民的民俗日常消费市场应该是民俗文化产业的主要销售形式。“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行资产增值。”[8]不可否认,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在节日庆典和大型活动中的规模超出平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大。但是从整体发展角度衡量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市场,最富生机和活力的市场模式是民间的日常消费。“文化产业要获得比较好的效益,就必需在一个产业链条上获得回报。”[9]当地主管部门应该创新思维,注重民间市场的日常建设与完善,设立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民俗文化产业日常便民场所,改变现代普通民众只能在特定时间地点抱着好奇心理进行消费的局面,让民俗文化产业产品方便受惠于民间大众。如河洛地区的民间艺术演出,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很受老百姓的青睐,成为民俗文化产业的易销市场,然而其展演的时空局限明显。如果在城乡的普通休闲场所加入此类民间艺术演出,把它作为日常娱乐项目进行规范经营,那么既使普通大众可以随时获得审美享受,感悟传统民俗文化的表演技巧,又能够满足普通大众的民俗文化产品消费需求。再如河洛地区的各种精美民俗工艺品销售,需要经营者转变理念,变景区销售为日常销售,使购买者不仅在旅游景区可以买到,也可以在普通超市或日常购物点买到,为民俗文化产业消费者增加多种消费渠道。
三、结语
篇10
朔州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物态类、制度类和行为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物态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工艺品、风味饮食和土特产;制度类民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特色节日庆典和地方特色礼教制度;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舞蹈和民间音乐。
二、朔州市民俗文化旅游问卷调查
作者对来朔旅游的游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40份,其中有效问卷118份。参与调查的118位受访者中男、女比例分别为41.53%和58.47%;年龄19-35岁的占67.8%;专、本科的占71.19%;来自山西省内的占76.27%,省外的占23.73%;职业上,以学生和企事业单位职员为主,分别占47.46%和26.27%;月收入上,1000元以下的占36.44%,1000-3000元的占40.68%,3000元以上的占22.88%。由此可看出,来朔的游客多为山西省内、年龄为19-35岁的专、本科的学生或职员。
三、朔州市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呈点状分布、缺乏联动
朔州共六个区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各县区的村落之中,资源呈点状分布。例如在民间工艺品中,陶瓷主要发展于怀仁,以尉迟恭文化为主题的木雕、骨雕、炭雕等多集中于平鲁,以崇福寺为主题的工艺品开发主要集中于朔城区,各类旅游资源未实现联动发展。
(二)宣传力度不够
首先,在被调查的游客中,对朔州的民俗文化非常了解的占16.10%,有一些了解的占66.10%,从未听说过的占17.80%,说明朔州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知名度一般,有待继续宣传。其次,35.59%的人都是通过朋友、长辈的介绍来了解朔州的民俗文化的,通过电子媒体及旅游网站了解朔州民俗文化的分别只占了17.80%和16.95%,说明朔州民俗文化旅游的宣传方式有限,未能与时俱进。
(三)旅游纪念品缺乏特色,供需不平衡
首先,在游客对朔州民俗旅游纪念品的调查中,58.47%的人认为朔州的旅游纪念品当地特色一般,25.42%的人认为其当地特色不明显,只有16.10%的人认为其当地特色很明显,说明大部分人认为朔州的旅游纪念品是缺乏当地特色的。其次,一些制作精美、具有地域特色的纪念品大多价格昂贵,普通游客负担不起;相反一些价格低廉的、适合大众消费的纪念品却又太普通、与多数景区的旅游纪念品雷同,游客不愿意去购买。
(四)旅游接待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差
首先,朔州市未建立市级游客服务中心,并在一些大型庙会举办场所的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基本条件尚不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其次,游客对朔州市的餐饮、住宿、交通、游览的评价大多是一般和较好,对购物、娱乐、导游讲解的评价集中在一般和较差,说明游客对服务类要素评价较低,尤其是导游整体素质一般,服务意识不强,未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四、朔州市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加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
首先,在政府的支持下,各相关部门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聘请专业的规划策划团队,基于朔州市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制定适合朔州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政策。其次,建立一个能够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实现各方互利互赢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机制,整合多种经济资本进入民俗文化领域,从而使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实现有效对接与转化,最终实现多赢的局面。
(二)以古城为依托,建立民俗风情一条街
从2008年开始,朔城区开始了对朔州老城的保护性开发,以最大限度地展现辽金明清建筑符号和风格特点。同时,还建设了崇福寺广场,复建了文昌阁,修复了文庙,在广场中央搭建了大戏台,四周建有古玩城。基于这些资源,朔州市可以以古城为依托,将崇福寺至文昌阁这条步行街整治规划,建设一条集风味小吃、传统住宿、特色工艺品等于一体的民俗风情街。
(三)加强民俗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
首先,完善朔州市旅游政务网及朔州市旅游资讯网中关于朔州民俗的介绍,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专门的朔州民俗文化旅游网站。其次,利用报刊、广播、高铁以及影视作品进行宣传,并紧跟社会潮流,利用微信公众号、电视真人秀节目等手段宣传,以扩大朔州民俗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四)依托游客需求,丰富民俗文化旅游纪念品
首先,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着力开发融合朔州民俗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如民间舞蹈中踢鼓秧歌人物形象的旅游纪念品。其次,各工艺品开发公司要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设计开发不同档次、特色突出、便于携带、寓意美好的民俗旅游纪念品;同时要以大众游客的需求为主,兼顾其他游客的特殊需求,最终实现供需平衡。
(五)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培育民俗文化旅游人才
- 上一篇:中小企业考勤管理制度
- 下一篇:外来物种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