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课程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勘察课程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质勘察课程设计

篇1

岩溶又名喀斯特,是可溶性岩层(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等)以被水溶解为主要的化学溶蚀作用,并伴随以机械作用而形成沟槽、裂隙、洞穴等一系列现象和作用的总称。我国的岩溶地区分布十分广泛,以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最为发育,其余如湖南、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山西等地均存在规模大小不同的岩溶地区。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和岩溶形态,破坏了岩石的完整性,大幅度地降低了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另外,岩溶的发育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而岩溶问题与许多工程有关,诸如水利水电工程、公路和铁路工程、桥梁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与环境保护工程、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工程等等。例如,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因库坝位址选择不当,岩溶洞穴导致水库渗漏,影响水库的效益和正常使用;在岩溶区修建隧道、地下洞库和开采矿产,一旦揭穿高压岩溶管道水时,就会造成大量突水,有时挟有泥沙喷射,给施工带来严重困难,甚至淹没坑道,造成机毁人亡等事故;在地下洞室施工中遇到巨大溶洞时,洞中高填或桥跨施工困难,造价昂贵,有时不得不另辟新道,因而延误工期;在覆盖型岩溶区,土洞的发育及地表塌陷对农田和各种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由此可见岩溶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岩溶地区首先掌握岩溶的形态特征、发育规律及分布状况,认识不同岩溶作用的特点,以便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对不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基础可靠地建立在岩溶体上,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1 研究的现状

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一性和复杂性,随着桩基础在岩溶地区的普遍应用,使勘察、设计、施工都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有不少工作者已经在这些方面总结出很多工程建设实践经验,一些学者也做了不少的研究工作。例如,对溶洞顶板稳定性的研究,有学者提出了视溶洞顶板为梁板(悬臂梁、简支梁、两端固定梁)、塌落拱、压力拱等的溶洞顶板稳定厚度计算方法;有学者根据弹性体内存在孔洞,在双向均匀应力场的作用下孔洞边界上的应力集中现象,按椭圆形水平坑道的计算公式求解溶洞周边的切向应力,以此来判断溶洞顶板的稳定性,有学者用平面问题的有限单元法对溶洞进行应力分析。有学者采用有限元—— 无界元耦合分析的方法,对岩溶临空面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有学者对覆盖型岩溶区的桩基础稳定性进行评价。本文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的合理方法。

从空间问题角度,在理论上为溶洞顶板稳定性的分析以及桩基嵌岩临界深度问题提供一条研究途径。

2 岩溶工程地质合理的勘察方法

不同地质时代的可溶性岩层,在漫长的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溶形态千差万别,错综复杂,如溶洞、溶沟、溶槽、地下暗河等。由于岩溶在空间上发育的不均一性,造成岩溶地区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因此在进行岩溶勘察时,仅靠传统的地质方法(如槽探、坑探)难以得到满意结果。因为对岩溶认识不足勘察方法不对路,工程处理不当,在一些城市(如济南、广州、南海等)发生了工程失误现象,造成极大的损失,因而了解岩溶地区的地质,查清地下岩溶的分布情况,为工程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是至关重要的。由此可见,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合理的勘察方法也就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广泛地收集工程资料和前人的研究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总结出适用于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如钻探、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勘探、静力触探等。现分述如图1。

2.1 钻探

钻探是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勘察的勘探手段。除地形条件对机具安置有影响外,几乎任何条件下均可使用钻探方法。钻探工作的目的是要了解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溶发育情况,尤其当地表无岩溶现象或有覆盖层时,要在地质调查和物探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程要求去指导钻孔布置。工程地质勘察中使用的钻探方法较多,因而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钻探方法,此外,为了利用钻孔更好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配合钻探,往往要进行钻孔压水试验或抽水试验等水文地质工作。条件允许时,还可采用物探测井、钻孔摄影、井下电视等技术手段,以配合了解钻孔周围的地质情况。

2.2 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辐射的理论,应用现代技术中的各种探测器,对远距离目标辐射来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接受,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加工处理成遥感资料(图象或数据)用来探测识别目标物的整个过程。它是建立在现代物理学、数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地学规律基础之上的。具有调查面积大,重复性好等特点,遥感图像能宏观而真实地反映地表特征和各种地质现象的空间关系,遥感影像视域广阔、信息量大,在识别岩溶地貌形态、岩溶层组划分及地质构造特征等方面,具有其它勘测方法所不及的优点,尤其更适用于我国南方裸露型岩溶地区。

地球资源卫星遥感(MSS.TM,SPOT)、

航空遥感、热红外遥感、侧视雷达遥感等,在20世纪70年代引进我国以后,被广泛应用于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遥感在新建铁路选线、水利水电工程区域稳定性评价、岩溶水库渗漏分析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红水河、清江流域规划和大瑶山铁路隧道选线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2.3 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理场的各种参数进行地质解译,是通过获得天然的或人工的物具有一定的“透视性”。它不仅可以在地面测量,而且可以在地下测量(例如在钻孔中、中或其间)以及地下(钻孔勘察所研究空间的岩溶分布、隧道等)与地面之间的测量隧道以洞穴进行探测。由于信息技术特别适用于对岩体中复杂的岩溶、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引进,使物探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适用于岩溶勘察的物探方法主要有电阻率法、微重力法、钻孔电磁波透视法、五极纵轴电测深法、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等。本文在总结资料的基础上,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勘察效果和适用条件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每一种方法的应用都有其应 用的前提,只有在满足前提条件下的勘察效果才会是好的。因此,在确定使用何种方法之前,正确地分析判断建筑场地的地质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根据大量实践的经验认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进行不同的勘察,采用综合物探,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从上述的总结可以看出,将物探应用到工程地质勘察中,能降低勘察成本,缩短勘察工期,提高勘察工作质量。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忽略钻探作为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勘察的勘探手段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柳州市银都大厦所处的位置是典型的岩溶发育区,因为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钻探是“一孔之见”,所以不相信钻探,于是出现了用物探替代设计要求的孔底作超前钻孔检测基岩情况的决策失误,结果导致做补充勘察和补强基础,造成工期延长,投资增大。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应取长补短,互为补充。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物探定性配合钻探定量,能更好地了解工程地质情况,为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

2.4 静力触探

静力触探手段在工程地质勘察中主要是用来确定软土、粘性土和砂类土的承载力。把静力触探用于覆盖型岩溶工程地质勘察,在长(春)大(连)铁路瓦房店路基塌陷病害整治工程提供了实践经验。在一定的地层条件下,静力触探手段解决了其他勘探手段未能解决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覆盖型岩溶工程地质勘察中,静力触探手段主要是查明第四系覆盖层中有无隐蔽土洞存在;土洞的规模及埋藏位置;疏松裂隙带的分布及其范围等。其方法是:在依据钻探物探资料进行了初步稳定性分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布置静力触探孔,结合具体情况,解释静力触探PS-h(PS:贯入阻力,h:探测深度),有是否出现异常值来推测有无土洞或裂隙带。静力触探方法得到的成果分析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勘探期间和紧接着的设计与施工中,都得到充分的证实。

覆盖型岩溶工程地质勘察,在钻探、物探手段受到技术上和经济上的限制以及场地的限制,无法满足要求时,为了探明覆盖层中潜蚀作用的分布范围和强度,可以采用静力触探方法。根据不同勘察设计阶段、不同工程性质及地层条件,在综合勘探中合理使用静力触探手段可以提高勘测质量、缩短勘测周期。通过静力触探与地质雷达相结合来探明土层中隐伏土洞与扰动土层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篇2

摘要: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高校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设计的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改善建议。具体以北戴河地球物理专业实践教学为例,进行重、磁和GNSSRTK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探索,对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

关键词:地球物理学;信息化测绘;北戴河实践教学

一、引言

地球物理学专业以人类生息的地球及其周围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地质学、测绘遥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现代高科技手段,从事探索地球内部结构、资源勘察、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的工作[1]。地球物理学作为地球科学的先导学科,在对地球物理性质的基本认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得到重视和发展[2]。目前全国共有24所大学开设有地球物理学专业,包括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著名高校,高校数量有逐年增加趋势。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探索性并重的学科专业,地球物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是本科生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3]。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本科实践教学为例,建立有专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包括秭归基础地质认识、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和北戴河地球物理观测实验教学三大基地。本文结合地球物理专业的特点,针对各高校地球物理学专业信息化测绘课程的现状,重点探索当前地球物理专业测绘课程的改革方向,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专业北戴河实践教学为例进行探索。

二、信息化测绘与地球物理学

测绘科学致力于提供空间和时间服务,在地球物理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为许多地球物理问题的解决提供边界约束[4]。利用空间卫星可以对地表、断层、块体的位移和运行提供精确的约束,代表技术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卫星重力测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等。空间观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近代测绘学科完成了由模拟测绘到数据化测绘的转变,并向信息化跨越,使人们的生活开始进入“智慧地球”和“大数据”阶段[5]。信息化测绘科学与地球物理学相交叉,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和学科,如构造大地测量学、空间物理大地测量学等等,在地震科学、地球动力学、浅层地质灾害分析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三、高校地球物理学专业信息化测绘课程设计现状及改进

虽然测绘遥感是地球物理学专业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国内各高校相关课程设置整体薄弱。在各高校的地球物理专业测绘相关课程中,北京大学开设有《重力学与大地测量》专业基础课,同济大学开设有《测量学》及实习并作为工程地球物理方向的建议选修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设有《测量学》及实习作为专业基础课,另有《大地测量学》为专业选修课,中国科学院大学该专业开设有《现代大地测量学基础》、《物理大地测量学》、《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武汉大学开设的相关课程最多,主要有《大地测量学基础》、《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遥感原理与应用》等。目前地球物理学专业的信息化测绘课程教学上以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较为完善,值得借鉴。目前国内高校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建设上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测绘课程偏少和老化,很多高校都只开设有《测量学》一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课程教学停留在经纬仪、水准仪和大平板绘图讲授,内容老旧,与现代信息测绘脱节;(2)测绘课程认识上的片面化和工具化,目前许多高校的地球物理教学和宣传只提“重、磁、电、震”,对测绘基础认识和应用能力缺乏,没有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综合分析传统地球物理观测结果;(3)专业背景师资不足,由于各学科历史发展的局限性,造成了测绘教学和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分割,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思想的偏颇。针对以上问题,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设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测绘基础类课程设置,让学生理解和认识各类参考框架、坐标系统、高程基准面、几何观测和物理观测的统一、测量数据精度评定等,具体可以选择《大地测量学》为基础课程;(2)引入现代空间测绘遥感课程,空间卫星技术改变了传统测绘的作业模式,也体现在部分地球物理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上,例如卫星重力测量、高频GNSS与地震波融合、InSAR(遥感)地表观测及动力学反演等;(3)综合设计实践教学,将现代空间测绘遥感技术的实践教学融入传统的“重、磁,、电、震”四类地球物理学教学方法中,进行数据联合反演处理分析地球物理学问题。

四、北戴河地球物理实践教学信息化测绘内容设计探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戴河地球物理实习是相关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为了深化信息化测绘下的教学改革探索,将GNSSRTK教学作为此次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磁实践教学一起进行整体设计,具体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实习站内GNSSRTK单方法的操作实践。主要在实习站内进行RTK的原理和操作讲解;安排学生分组进行GNSSRTK操作练习,掌握点测量、点放样和点检校的方法;了解RTK进行区域地物地籍图测量的方法,理解RTK在实际工作中的限制影响因素。二是野外重、磁和GNSSRTK方法组的综合教学,让学生掌握不同技术方法联合作业的特点及要求。由于磁法对坐标的精度要求低,可以用手持GPS获取施测点坐标,因此RTK配合重力测量是此次实践教学的重点内容。RTK在此次重力测量中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剖线坐标点放样,取代传统拉测绳、插筷子的模式;二是重力施测点高程坐标采集,用于取代低等水准测量的地形改正;三是RTK进行采矿区的体积测量计算,用于重力异常校正,测线终点处有多个巨型灰岩采矿坑相连,等效直径超500m,平均深度40-50m。

五、效果与体会

笔者结合自己专业研究背景和教学实践,具体探索了信息化测绘背景下北戴河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实践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好。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数据采集分析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扫除课堂学习的盲点。具体在实践操作中,学生直观感觉了不同坐标系下观测值的差异和适用情况,RTK测量过程中单点、浮动和固定解的影响因素,静态和动态观测的区别联系。

2.综合设计难度高,激发探索精神。改变以往单一实验方法教学模式,将重、磁、GNSS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结合地球物理学研究和应用实际,自主进行观测方案设计、人员安排、观测方案实施和后期模型反演分析。21世纪地球物理学向着系统化、信息化、协同化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利用不同观测手段的优势,共同解决地球物理反演多解问题。综合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综合管理组织能力。

3.增加专业技能,拓宽就业选择。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分为两种[6],一是地球物理勘探,主要在油矿勘察行业,近年来就业萎缩,同时行业性质导致女生就业更为困难;二是理论地球物理,主要从事地震相关行业研究工作。随着中国北斗技术的飞速发展,进行测绘相关课程改革后将有利于拓宽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在测绘类相关行业的就业面。总体而言,结合信息化测绘进行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符合本专业发展特点和时代前进方向,对学生创新精神、学科交叉能力和国际性视野的提高作用显著。本文对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结合具体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尝试,教学反馈效果好,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喜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07,(3):96-99.

[2]滕吉文.当代中国地球物理学向何处去[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2):327-339.

[3]贾正元,黄兆辉.浅谈地球物理专业实践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92-193.

[4]高星.对中国地球物理学发展的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2):124-132.

[5]许才军.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初探[J].测绘通报,2007,(11):74-77.

篇3

关键词:基础工程;教学改革;概念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0-0068-03

基础工程是研究基础或包含基础的地下结构设计、施工的一门应用科学,也叫做基础工程学[1-2]。基础工程是上部结构工程的一部分,也是下部地基基础工程的一部分。本质上讲,它是土力学理论的延续与应用,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这门课程涉及工程地质学、岩土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等专业课程,同时涉及了各种现行规范,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知识更新很快。以传统教学方法为基础,考虑授课内容、授课对象变化,以及兼顾时展特征,如何做好教学工作,值得深思。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且付诸实践,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一)教材存在的问题

原来土木工程专业招生分工民建、岩土、桥隧、防灾减灾等方向,各大高校按照学科特色,教学有所侧重。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现在教育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基础工程理论课教学由原来的48学时减少到32学时,但是实际教学内容并没有减少,加上知识更新,实际教学内容反而更多了。

笔者根据求学、教课、工程实践,发现基础工程教学内容存在下列问题:(1)教材知识面相对较窄,不能及时参阅主要现行规范进行修改及引入新的基础工程设计理论与技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入白热化阶段,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一批生命线工程诞生了大量新的理论与方法,但是课本中却很少见到这些内容。(2)教材编写出现两个极端,要么越编越厚,所有的规范、工程实例都罗列进去,冲淡了中心思想;要么越编越薄,一些经典公式只有结论,如弹性地基上梁的分析。(3)学时过少。由表1知,我国同济大学等高校授课45学时,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42学时,显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2学时偏少,出现了教学内容增多与课时减少之间的矛盾[3]。这种现象在全国高校中都比较普遍,应该引起相关高校的高度关注。新课改要求压缩学时,但像基础工程这样的主干课程学时不宜再减少,否则无法完成教学大纲要求。(4)部分课本为了节省纸张,字号太小,图纸与表格太少。有很多内容可以选用相应图纸或实物照片来表达,简单明了,文字叙述很麻烦,而且经常词不达意。(5)教材中经常需要罗列一些规范条目,建议每条另起一行,醒目且便于记忆,不要都放在一起。

表1 典型大学基础工程课程理论课时间对比表

(二)优选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根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针对上述问题,学校教研室选取教材的主要依据是:(1)教材内容具有系统性、连贯性,规定学时与教学学时近似一致。(2)融入最新主要规范。(3)原理阐述清楚,图文并茂,思考题与习题难易适中。通过反复比较,最终确定为赵明华的《基础工程》。

因为学时有限,教材中的内容还应该结合专业特色适当精简,突出重点。地基勘察、特殊土地基与特殊基础、地基处理等内容在土木工程地质、土力学、岩体力学等课程中有所介绍,所以此处略讲,重点是浅基础、桩基、基坑设计理论与施工方法。

二、教学方法改革

(一)倡导概念教学

一般而言,科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共同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们观察、实验与思考的结果,是一种抽象。大学生虽然具有了基本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但是往往由于极少参与生产实践,短时间内难以理解生产过程中一些简单概念。所以,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必须讲明白科学概念的定义、内涵和外延。因为一般人们的学习要经历4个过程:(1)领会:知道有这么回

事,大致了解;(2)运用:凭借基本理解,把所学的公式、术语、概念、定理等用于解决一些理论问题或者实际生产、生活问题;(3)完善:完全理解定义本身,内涵,并且理论联系实际在解决问题中懂得概念的外延;(4)拓展:灵活运用,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基础工程课程特点,笔者建议从3个方面实施概念教学:(1)增加实例,加强学生感性认识。人们头脑中能够形成一个概念,通常是感性认识的结果。大学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往往对若干事物存在前概念。其中一些基于生活直觉的前概念,往往会干扰人们接受新事物。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介绍自己的生产、生活经验,填补学生的感性认识盲区,使学生尽快进入课程学习环境中来。(2)加强观察实验。观察实验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渠道,讲师在演示实验时,要利用丰富的教学语言打动学生,使科学概念与实物联系起来,避免空对空。(3)引导学生多参与实践:任何理论或科学概念本身,必然来自于实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参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才能真正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才能把所学知识用活。

基础工程课程内容繁多,加之涉及大量的公式,学生们往往感觉无从下手。为了减轻学生负担,笔者尝试概念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连续基础内力计算、结构设计相对难学,在讲解柱下条形基础之前,要阐述明白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概念,以及Winkler地基模型、弹性半无限空间地基模型、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等基本地基模型。静定分析法与倒梁法不考虑共同作用,仅仅考虑静力平衡,而弹性地基梁法则考虑了地基―基础的相互作用。柱下十字交叉基础只不过是双向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只不过是基底面积增大的独立基础或条基。所以,以基本概念为出发点,逐层递进,依次类推,而不要把精力都放在繁琐的公式推导上,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介绍清楚基本概念,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而不要孤立地进行“满堂灌”或“填鸭式”教育。

(二)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学

传统教学方法是用板书,比较适合数理逻辑方面要求较高的课程,如高等数学中微积分公式的推演等。但是基础工程是一门专业课,更加强调实践应用,强调感性认识。目前,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很少,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图文并茂,同时刺激学生多种感觉器官,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精选一些案例,如教师本人参与的一些地基基础工程科研资料,做成电子课件。必要时,可以做一些动画过程,如地基基础的破坏,地基处理过程,或者放映一些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的录像,可以把漫长的现场施工过程浓缩在几十分钟之内,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便于学生消化吸收。另外,现在网络技术普及了,可以把一些课件、备课资料、视频等资料上传到校园网,把第一课堂做广义延伸,便于学生及时复习,巩固课堂知识。

不过,具体使用多媒体网络等工具,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板书极少。多媒体课件放映速度很快,比较适合具象的事物,如基础类型、材料、埋深,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地基处理等。板书比较适合抽象的事物,如基础设计的力学原理与数学公式的推演等。二者应该互相结合,互相补充。(2)教学语言与手势不够丰富。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备课,不能以多媒体、网络等工具代替教学语言与手势,照本宣科更不可取。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亲身项目经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让其能够主动求知求学。(3)PPT制作要简明扼要,传达清晰的思想,背景不要搞得花里胡哨,最好用单一颜色。字体和图形颜色最好不要超过两种。字号大小要适当,多用图表,少用文字。适当做一些动画,不要整篇都是动画,让人眼花缭乱,学生不容易把握主题。

(三)野外实习,重视实践教学

笔者曾经就岩土工程专业讨论过理论与实践的关系[4],清华大学李广信教授甚至提出,有志于从事岩土工程和岩土力学工作的青年学者们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研究道路,才能不浪费自己的才华和精力,从而在此学科中作出自己的贡献[5]。李老师的话是中肯的,也是非常严肃的。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基础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一些实践活动。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实践基地是流动的,杨凌远离大城市,基本建设强度中等偏下。两节课的实践教学往往就近处理,很难看到大型基坑开挖支护、大型桩基施工场景。目前的实践教学条件是有限的,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强。(2)实践教学时间很短,学校安排了两节课的认识实习,国内还有很多学校根本没有实习机会。(3)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教师学生态度上不重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在基础工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导致学生走马观花,没有达到实习目的。(4)部分教师缺乏现场工作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量扩招,本科生、硕士、博士招生规模逐年递增,但是培养质量有一定程度下降。尤其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很多研究生怕吃苦,不愿意下实验室,也不愿意上工地,更愿意坐在电脑前编制一些程序,结果书本上谈得头头是道,可是实际上却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建议这样的教师应该多实习,多补补课。

基础工程实际上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中的第三个序列,强调基础设计与施工,强调知识融合与实际应用,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幅员辽阔,岩土水种类很多,地质环境非常复杂,即使相同的上部结构,基础结构与形式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基础工程是一门半经验半科学的课程,必须掌握好基本原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之,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工程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对基础工程这门课程有一个全面、正确、合理的认识。

(四)课程设计,强调理论应用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工程素质与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6]。课程设计,实际上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也很好地巩固了理论知识。当前教育实行的是大土木教育,所以基础工程课本涵盖内容相对比较广泛:地基勘察,浅基础、连续基础、桩基础设计,基坑工程,地基处理,抗震基础等。但是实际上各大高校有所侧重,所以建议高校应该结合实际办学特色,选用某一章节作为课程设计内容。

目前,课程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1)只会对着书本照葫芦画瓢,硬性计算,不查阅规范,或者规范略微变动,不知公式含义。(2)不理解设计背景与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去对比分析经济、技术、环境指标。(3)不能把地质资料与设计资料结合起来分析。(4)基础设计不符合行业规范要求。(5)基础选型与构造配筋舍简求繁,图纸乱七八糟,错误百出。类似这些问题暴露出学生没有理解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复杂公式的字母含义,缺乏对主要现行规范的理解,以及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搞好课程设计,巩固理论知识,需要采取若干措施:(1)可以安排新教师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起合

作课程设计,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模范作用。(2)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寒暑假多到工地实习,提高自身能力。(3)课程设计宜安排在课程结束后1―2周,不要安排到第二学期或集中到大四,时间一长,学生都忘记了。(4)课程设计实际上是对理论课的系统回顾与应用,教师应该交代清楚设计涉及的理论知识,阐明基本原理。(5)对于学生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即时答疑。

(五)全程考核,夯实基础知识

基础工程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差别很大。这门课程不仅理论性很强,而且涉及实验、野外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等内容,综合性与实践性也很强。所以,应该进行全程考核。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基础工程这门课程,或缺乏实验仪器,或缺乏师资,往往只有理论课教学,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要严格要求学生,不送人情分。现在虽然进行了教学体制改革,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有些教师为了获得评教高分,对一些学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往往考试或课程设计不合格的学生也蒙混过关了。结果学生一参加工作,到了现场什么也不会干。这样做,其实不是帮学生,而是害学生。教师、学生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切实从我做起,从自身小事做起,各负其责,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基础工程教学要实行全程考核。期末总成绩包含平时成绩(考勤、实验、作业)与期末考试成绩;实践成绩包含考勤、野外实习表现、课程设计成绩。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必须重视过程,而不能简单地看结果了事。当前,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部分教师学生都很浮躁,功利主义在大学蔓延开来,背离了大学培养人才、追求真理、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本质与初衷。

三、结论

第一,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教材知识面相对较窄,建议引入主要的现行规范,融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阐述清楚基础工程涉及的基本原理、方法,适当增加学时,优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做到教学过程突出重点,便于学生掌握。

第二,基础工程是一门半理论半经验的学科,与土力学一脉相承,涉及概念很多,力学原理与数学计算相对繁琐,是学生学习感到困难最主要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建议倡导概念教学,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不要死记硬背;建议采取板书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学,各取所长,尤其要重视野外实习、课程设计等环节,做到全程考核,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景星,王洪瑾,虞石民等.基础工程[M].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1.

[2]赵明华,徐学燕.基础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3]王东元,毛毳,赵建军等.中美基础工程课程和教学方法

比较[J].高等建筑教育,2011,(5).

[4]侯天顺,杨秀娟,张宽地.土力学课堂教学若干问题的反

思[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9).

[5]李广信.关于土力学理论发展的一些看法[J].岩土工程

学报,1991,(5).

[6]代国忠,史贵才,吴晓枫.“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建设

篇4

关键词: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考试改革;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064-02 一、引言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与建筑给排水工程和水质工程学一起构成完整的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体系,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授课和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给水的输送分配和废水的收集排放等管道系统基本理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给排水管网系统规划、设计和计算及运行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备工程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鉴于城市供水工程和城市排水工程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2003年全国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将给水管道系统与排水管道系统整合,作为一门课程来讲授,并推荐了新的教材。针对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课程设计等方面对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和实践。

二、教学内容

1.简化内容,强调重点。教学中使用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严煦世、刘遂庆主编,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教材内容较多,涉及面广,而课程理论学时仅为48学时,总学时偏少。在授课过程中应了解给排水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突出重点。例如第1章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的部分内容,据学生反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和水质工程学的绪论课上也会有所涉及,故根据课表的课程安排选择详细介绍或简单讲解。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流体力学,第3章的给水管网水流特征、水头损失计算等内容在授课时均进行了简化。而对于给水排水管网模型、给水排水管网水力分析等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则要重点介绍。

2.丰富教学内容。作为工程技术人才需要及时了解专业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不断提高有效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给学生补充介绍管网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如新型给水排水管道材料、雨水综合管理理念、给水管网水力与水质分析软件、管网平差软件等。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使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动态。另外,补充介绍旧教材《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上)编写较好的内容,如常用的排水管网的附属构筑物等。在污水管道设计计算方面,新教材采用公式计算,计算工作量大,没有旧教材中用水力计算图和水力计算表计算方便,学生教易掌握和使用。

3.加强工程技术标准的教育。近些年,我国给排水行业发展迅速,随着相关专业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的更新,技术标准和规范也在不断更新。但一个论点、一个产品、一项技术从问世到编入教材有个过程,教材的编辑出版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滞后,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课程内容与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紧密结合。向学生介绍新的规范要求,强调新、旧规范内容的变化,以防理论脱离实践。例如,教材中最高日设计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定额与现行的《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不符,则要求学生以规范来进行计算和选择定额。

三、教学方法

1.合理使用多媒体。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上课效率,在学时数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授课信息量,拓展和扩大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制作相关课件,文字简要精练,合理编排图形素材。在使用多媒体时,要处理好多媒体操作和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互动等之间关系。课堂上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将数学推导或逻辑关系教复杂的内容采用多媒体形式授课,学生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理解接受能力下降等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对于给水管网环能量方程组求解、分区给水管网供水能量分析、管网优化等内容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通过板书形式引领学生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2.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工程为导引、以专业为背景一直是从事工科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养成工程分析能力、培养专业精神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多举工程实例,特别是教师参与的工程项目和科研内容,使学生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介绍盐城某县的给排水工程规划、南京雨污分流工程等。另外,在介绍给排水管网规划布置的相关内容后,要求学生对校园的某段道路进行给排水管线调研,观察雨水口的位置、检查井的设置等,绘制管线平面草图。鼓励学生到工地现场参观实习,了解常用的给排水管材种类、接口形式等,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四、教学考核

课程考核体系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态度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为做到考核尽量科学合理,评分标准应综合考虑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本课程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练习成绩以及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比例为1:2:7。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出勤率、听课情况等,练习成绩为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相关的调研情况。

由于期末考试是检查教学和学习效果的一种测量与评价手段,能督促教育目标的实现、改进教学工作,故对考试形式进行了改革。一直以来,给排水管网系统课程采用闭卷的形式,题型包括填空、名词解释、问答和计算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传统考试强调了对知识本身的记忆,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考试成绩的高低也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程设计中就经常发现成绩较高的学生对一些基本原理没有掌握,另外部分学生认为考试可以通过短期记忆来通过,平时不需努力,考前突击即可,造成这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现将闭卷改为开卷形式,学生在考试时可携带教材作为参考。题型为单选、多选、问答和计算题,难度有所增加,适当的加入注册考试专业题,灵活性更高,能够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开卷考试学生不需要记忆相关的公式、名词解释和问答等,所以可以把主要的学习精力放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此外,由于学生很难通过短期的突击获得好成绩,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听课、及时完成课后作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课程设计

课堂教学完成后,学生通过三周的课程设计训练,来巩固、充实、加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锻炼工程应用能力。要求学生结合设计规范、设计手册等资料,结合老师提供的小城镇的规划图和相关规划文本,独立完成给排水管道系统的初步设计和计算。课程设计成果包括计算说明书、管网平面布置图和雨污水主干管的剖面图等。通过课程设计,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初步具备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和绘图能力。为杜绝学生互相拷贝的现象,由一班一题改为一班多题,并要求学生先打印工作草图,在草图上布置给水、污水和雨水管线,在草稿上进行水力计算,草图和草稿随课程设计成果一并提交。

六、结语

通过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所得的一些体会和思考,笔者认为,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简化和补充,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课程设计,将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工程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春燕,张勤,刘智萍.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4):86-89.

[2]成先雄,张涛,朱易春.《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6):186-187.

[3]袁礼,张志辉.中国工程教育国际化问题刍议[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2):69-71,75.

[4]王春燕,张勤,刘智萍.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4):86-89.

[5]张珩,杨艺虹,万春杰,等.再论工科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中的理论课程与毕业设计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8,(6):27-30.

[6]陈松,陈志坚,张发明.“工程勘察”课程教学中工程精神培养与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9,(2):99-102.

[7]陈善勇,戴一帆,彭小强,等.“回归工程”背景下的《数字化制造技术》研究生课程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37-39,45.

篇5

关键词:高职;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改革;建筑工程技术;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042-02

课程改革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应依据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不需要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需注重其针对性和实用性。《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整合课程,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按照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将原有《土力学》、《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等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整合,并增加“四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管理模式)内容,使得课程开发紧紧围绕职业性和实用性并反映现代科技水平和职业岗位需求。

课程实现“工作过程”模块化教学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打破传统的先土力学基础知识、后地基基础施工的课程安排,围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岗位“施工员岗位”的能力需要,按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重新整合教学模块。

本课程的“模块化”教学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课程教学就以身边某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施工这一综合项目为主线展开,涵盖岩土的工程分类和鉴别、地基勘察、土方工程施工等7个项目,各项目下设具体的子项目,如土方工程量计算及土方调配、基坑降水方案设计、桩基检测与验收等。各个子项目的具体实施需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土方调配子项目需要学生分组确定挖、填方区土方的数量和调配方向,编制出土方调配表,从而实现土方机械和运输车辆效率的充分发挥,达到缩短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训练学生土方调配能力时,需要数学计算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绘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作为支撑,经过反复训练后,学生可以掌握各单项能力,再经串联、并联、融合后可以逐渐形成综合能力。

调整教学组织方式,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配合 打破传统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三个中心的教学模式,努力按 “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授课,突出学生的能力本位。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分实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三部分,在教学中以实验教学为先导,让学生先通过实验将认识由感性高度上升到理性高度,进而顺理成章引出理论部分;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紧随理论教学穿行,使学生及时训练、分步巩固、加强应用。

为学生构建立体化的学习环境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工程案例、工程场景、原理模型和实验的模拟动画;通过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训环境,并在课外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通过共享教学项目的视频、重难点解析、学生自测题等课程资源并安排课程指导教师在线答疑。使理论巩固与实践能力提升齐头并进,为学生学习构建一个课内课外结合的立体化学习环境。

工程案例导入 以学生为主体 原先本课程的土力学部分理论繁多、内容的连贯性相对较差,但理论知识多与解决实际问题有关。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采用工程案例导入教学主题、学生参与案例讨论、教师引入土力学理论、再转入理论应用的课堂模式。教学中强调基本原理、弱化公式推理,最后重心落在工程应用上,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工程计算和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例如,引入意大利“比萨斜塔”案例,让学生思考并讨论:(1)为什么斜塔会“斜”,分析可能的原因。(2)如果你是一名项目经理,将对斜塔进行怎样的地基处理?(3)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师,将对斜塔进行怎样的地基处理?在此过程中通过引入某基坑坍塌事故的照片、技术资料等让学生分析原因和提交解决办法。通过一个个工程案例导入有关地基与基础的问题,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引入理论,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加以应用,通过教学实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突出实验和实训的地位

本课程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原有实验项目进行了改革与调整,减少和压缩验证性的实验,增加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并将学生职业资格培训的相关内容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顺利获取施工员、材料员、监理员和质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实验项目 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下列实验项目:(1)采用环刀法测定土的密度;(2)采用烘干法测定含水率;(3)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液、塑限;(4)筛分实验;(5)采用直接剪切仪测定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快剪条件下);(6)采用固结仪测定固结度指标。完成上述实验项目是为了进行土的工程分类,让学生制作出简单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校内实训 为了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本课程安排4周时间实训,教师带领学生分组形成某简单框架结构或砖混结构的基础施工资料及完成相应的技术实操。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我们必须教授的事物”。设置的仿真式实训项目安排及训练成果如表1所示。只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充足的资料、耐心的指导,任何水平的学生都会有能力的提高。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是学生提高并巩固能力的良好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进入有关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建筑工程浅基础、深基础施工的实地调研学习;(2)邀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基础施工的专题讲座,便于交流教学;(3)将学生分组在学校的合作企业进行基础工程施工的专项实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报告。

课程改革无定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断尝试、探索、总结和提高。我们应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以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雷云涛.高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5(4):27-32.

[3]宁亚瑜,孟凡静.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9(5):9-10.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现场管理;施工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管理,为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提供坚实保障。做好各个环节的施工管理工作。在施工现场,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还是施工设备管理都需要在严格监控下进行,尽可能避免额外损失出现,确保施工活动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验收工作,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故此,应该加强建筑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工作,优化施工流程,提升施工质量。加强对其研究,可以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1建筑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作用

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涉及内容较广,其中包括工程决策、设计步骤、施工环节和竣工验收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的施工内容之间联系性较强。土建施工作为建筑施工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现场对于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应该予以高度重视,直接关乎到工程施工活动有序开展,影响到工程建设质量。施工技术现场管理主要是强调对施工工艺管理和组织的活动,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企业施工水平,能够运用更加前沿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按照事先的施工目标有序开展工作,确保施工活动可以有序开展,实现工程造价和工期的优化控制,提升工程质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1]。通过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有助于施工活动规范化开展,严格遵循施工制度和流程,在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培养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素养,积极参与其中,深层次剖析其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合理对策予以解决,这样可以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问题恶化威胁到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可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工程造价,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进而在后续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长远生存和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我国是一个地域较为广阔的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需要在设计工程方案前需要进行地质勘探,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软土地基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类型,承载力不足,可变性较大,如果未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可能导致后续工程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危及到工程建设质量。故此,需要对软土地及进行有效处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加固法、强夯法、换填法以及置换法等[2]。在具体处理中,需要充分结合实际地基类型来选择处理方法,避免地基出现不必要的变形,影响到工程建设稳定性和安全性。

2.2深层支护施工技术

深层支护施工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支护技术,较之传统施工现场中的支护技术而言,系统性更强。但是,土建施工中,对于技术方案的选择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应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如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和钢排桩试过你个技术,加之土钉墙施工技术等,促使施工活动逐渐朝着现代化发展。

2.3预应力施工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需要对混凝土结构优化分布,在满足特定强度要求时,张拉钢筋,长生一种同外荷载相反的等效荷载。这种荷载可以抵消部分外荷载,尽可能降低结构受到的荷载作用力,提升结构稳定性,如果截面尺寸和受到的外荷载相同,结构跨越度也将随之增加。

2.4防水建筑施工和技术

人们日常生活无法离开水资源的支持,作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源,在建筑工程设计中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如何在满足人们日常用水的同时,做好防水设计显得十分关键[3]。在建筑工程防水设计中,应该重点对洗手间、浴室和厨房进行防水设计,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提供保障,尽可能避免施工出现漏水问题,也可以选择合理的防水技术进行施工,这样可以为工程质量提供坚实保障,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3加强建筑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土建施工现场协调管理力度

在施工前期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规划,是保证后续施工活动有序开展的首要前提,在土建施工活动开始前,技术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技术勘察,结合具体的勘察结果,遵循技术方案来绘制工程图纸,进一步及爱情那个施工现场协调管理力度,确保施工活动的完整性。同时,企业应该不断吸收和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推动技术创新,实现对材料采购的严格管理和控制,遵循相关制度将工作落实到实处,提升材料的合理利用[4]。

3.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在建筑施工中,质量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因素,只有保证施工质量,才能确保施工活动有序开展,切实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管理中,应该对现有施工工艺进行优化,结合施工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明确技术要求,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方案。其次,施工材料管理,作为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材料质量高低直接关乎到工程整体建设质量,这就需要加强采购管理,选择质量较高的材料,并定期抽样检测,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降低设备故障问题,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3提升施工人员技术素质水平

在建筑施工现场,对于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同施工人员自身技术素质水平高低存在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加强管理和控制。但是,当前施工现场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偏低,施工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和质量缺陷。所以,应该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坚持人性化管理,定期组织培训工作,吸收和借鉴以往的工作经验,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促使施工人员能够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开展工作,提升施工质量。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和责任制度,如果施工人员由于自身违背规章制度导致事故或经济损失,应该予以严厉的惩处,并播放视频,帮助其他施工人员了解到违背施工要求造成的后果。这样,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得到有效的调动,施工活动规范化开展。

3.4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管运作机制

施工涉及内容较为繁杂,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较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其他客观因素影响,危及到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故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作业监管运行体系,通过完善的施工作业管理机制,有助于施工活动在全方位的指导和监管下开展,将监管工作落实到实处,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工程质量。故此,同施工监督机制,有助于施工活动规范化进行,管理和监督工作有机整合在一起,尽可能消除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活动可以安全有序进行。

3.5落实责任制度和奖罚机制

通过完善的奖罚机制和责任制度,有助于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能够严格遵循制度要求和施工标准进行,尽可能避免施工安全隐患出现,威胁到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在各个环节配备专人负责,责任层层落实,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现场,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促使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和材料均是在严格监控下进行,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尽可能避免资源损失现象出现,确保施工活动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验收工作,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嗣信.建国60年来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重大发展[J].建筑技术,2015,40(9):774~778.

[2]丁茂喜.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1(19):56~57.

[3]周世辉.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3,23(20):19~22.

篇7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计划”[1]。2011年10月,重庆交通大学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适应人才培养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转变,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均在积极探索全新的教育改革模式。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主要介绍了边坡、软土地基、桩基、城市地铁区间隧道盾构、基坑、地下隧洞矿山巷道等岩土工程现场监测和检测技术以及无损检测与声发射技术。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岩土工程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常用测试仪器工作原理、不同岩土工程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数据采集和整理等。该课程是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至关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和执行“卓越计划”的最佳课程之一。

本文以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课程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为例,进行了适应“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探讨。首先,分析现有“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其次,探讨该教学模式与“卓越计划”要求之间的差距;第三,针对现阶段教学模式的问题进行改革,探索一套与“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课程设置体系中,“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课程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是从基本理论过渡到工程实际的重要桥梁。本校开设了“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课程和“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实验课程。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工程现场教学、换位教学法、以施工图为中心的教学法及情境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措施悉数被应用于普通本科及高职院校的“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2]。多媒体教学在播放岩土工程勘察测试技术动画、视频与现场录像或现场参观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深了学生对测试技术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一定的创造欲和兴趣。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课程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不能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最终还是落入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配合板书的教学手段,取得的教学效果也相应不如人意。

因此,针对以上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结合课程内容未能体现前沿科技、重理论轻实践、实验项目与课程不符、考核方式死板等问题,对“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这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而言,不能满足其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课程内容未能体现前沿科技

本校采用任建喜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岩土工程测试技术》为主要教材,内容共分9章,介绍了岩土工程测试技术中常用的传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后,重点介绍岩土工程现场监测和检测技术,包括边坡工程、软土地基和路基、桩基工程、城市地铁区间隧道、基坑工程、隧道工程和地下洞室等,以及地下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和声发射技术等内容。

现行使用教材为第1版,书中难免有逻辑和编写上的错误;现行课程教学虽然在前期教学中有所积累和改进,但很大程度上都是传统课程内容的沿袭。现有教学内容体系虽然在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尚可,但对知识的进一步拓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知识点和前沿科技尚有待完善。

新技术历来都是岩土工程领域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岩土工程建设的重要支撑。随着近年来岩土工程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新型测试装备、创新性的技术被应用到岩土工程监测与检测工程中,如岩土体的室内测试技术、CT技术、离心模拟技术、遥感影像技术、多功能触探装置、多功能钻机以及各种新型智能化岩土工程测试仪器和技术等[3, 4]。

(二)重理论轻实践

本校为“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安排56学时的理论教学和16学时的实验教学,一共4学分,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较合理。但是,一方面,由于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教材作用,很难将工程实践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5];另一方面,施工单位鉴于安全和工期方面的压力,不愿接收大量学生到工程现场参观学习课堂;第三,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主要靠任课教师根据所参与的工程科技服务项目及经验积累,在课堂教学之外未曾安排施工现场观摩学习。因此,以上种种条件的制约,学生看到的只是某一阶段的状态,很难看到全过程,这就直接导致课堂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之间脱节现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协同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充分锻炼。

(三) 实验项目与课程不符

本校为“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安排的16学时的实验教学,对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如表1所示。鉴于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的不足,实验项目存在拼凑的嫌疑。一方面,实验教学内容一共有8个,其中5个演示实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发挥和体现;另一方面;“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课程安排内容主要涉及前4个实验项目,其他4个实验项目没有涉及;第三,实验项目存在和其他课程重复的现场,如材料疲劳强度测试实验应该是力学实验、岩石三轴实验为岩石力学实验、土体三轴实验为土力学实验等。

表1:“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教学内容

(四) 考核方式死板

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既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也是教师教学质量的体现,因此具有重要意义[2]。不同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及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关系。

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取笔试形式,兼顾学生实验成绩和平时考勤成绩,即课程成绩=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期末成绩×70%。试卷题目类型主要包括填空题、简答题与论述题。对于这种题型较单一和死板的卷面考核,学生主要还是根据考试范围死记硬背,印象不深刻,而最后落入应试教育,埋没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因此,对于“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言,无法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与“卓越计划”要求的差距

现行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尚有欠缺,对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基本为零。因此,为满足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需求,在“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教学改革方面应具有符合“卓越计划”要求的全新模式。

三、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一) 完善教学目标与任务

针对“卓越计划”的三大培养特点,在“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教学过程中应更加侧重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模式的改革、考核机制的完善,掌握岩土工程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常用测试仪器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达到岩土工程行业对检测员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新教学大纲安排的教学内容为主线,重视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掌握,嵌入对应的岩土工程监测工程实例、室内演示实验和综合实验、工程监测布置的实地观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 课程教学内容调整

根据“卓越计划”的目标与任务,结合“卓越计划”的三个培养特点,对现行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及优化。

优化教学内容。存在以下三方面优化项目:教学内容缺少常规以及新型检测仪器的使用和原理介绍,监测方法比较陈旧,某些工程实例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扩充教学内容,增加滑坡工程的监测内容,第三章边坡工程监测合并;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发展,更经济合理的新监测方法出现,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新测试仪器设备研发,因此,教学课程中应加入新型监测方法和仪器的使用方法介绍。

调整教学重点。重点讲解边坡与滑坡工程、软土地基和路基、桩基工程、隧道工程、基坑工程等现场监测和检测技术,其中监测仪器的使用和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项目、监测布置、监测方法)是重点。

精简教授内容。首先,如果前期相关课程如岩石力学、土力学、工程测量涉及的内容只做简要提及,并不详细介绍。其次,将和隧道工程有关的两章合成一章内容,避免重复讲述。

增加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方案制定。结合全院教师参与的各种岩土工程监测项目,让学生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根据所学基础知识和工程实例制作岩土工程检测技术方案,这不但培养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三) 教学实验内容调整

以“卓越计划”要求的各种“能力”培养为主线,完成教学实验内容调整。新实验教学内容保留了原实验教学大纲的四个项目,将另外四个项目替换为:常用传感器原理、使用与标定、桩基工程低应变动测法实验、隧道周边位移收敛量测和隧道围岩内部位移量测,具体见表2所示。由于本校的岩土工程侧重于隧道与地下工程,因此实验教学内容有较多项目涉及。调整后的新教学实验大纲,侧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创新性项目的开展。

表2:“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新实验教学内容

(四)考核方式调整与完善

考评是引导师生的指挥棒,大多数学生和教师总是在现行的评价体系引导下寻求“佳绩”[2]。以考核学生各项综合能力为目的,重点考评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课程考评改革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第一,基础理论卷面考核。保留通过闭卷考试形式进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考核的传统方式。考试题型增加单选题、判断题、多项选择题以及案例分析题,结合原有的填空题、简答题与论述题,一共有七道大题,实现了题型的多样化。题目的设计注意不要落入死记硬背的套路,着重考核的是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注意平时积累,参与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之中,达到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第二,增加“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课程设计,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根据本学院教师参与项目,变换各种设计参数、环境条件和目的要求,设计具有实际背景的岩土工程监测项目,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和团队协作能力,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方案。第三,实验成绩。依照实验大纲安排的实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验报告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处理能力综合评定成绩。第四,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考勤、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急性思维的活跃度计分。根据以上四部分所占本课程的比重,考评计分采用以下算法:课程成绩=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5%+课程设计成绩×15%+期末成绩×50%。

四、结语

根据“卓越计划”的目的和任务,结合“卓越计划”的三个培养特点,针对现行课程教学中存在未能体现前沿科技、重理论轻实践、实验项目与课程不符、考核方式死板等问题,对“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课程开展以下四方面的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目标与任务;课程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实验内容调整、考核方式调整与完善等。

此项教改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为目标,培养出复合型、高素质、满足“卓越计划”要求的优秀工程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2011,1,18.

[2]朱劲松.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桥梁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3):71-75.

[3]伍法权.我国岩土与工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大会学术总结[J].工程地质学报,2009,17(4):463-468.

[4]包承纲.岩土工程试验研究中的若干新进展[J].岩土力学,2011,32(增2):1-9.

[5]董倩,刘东燕,黄林青.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4):74-77.

篇8

关键词:野外生存;大学生;生活训练;海岛;实验基地;舟山群岛

目前,对“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设计、教学实验、技能、训练方法、价值取向等研究的比较多,而对“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实验基地的开发和建设研究的比较少,本课题组拟通过对浙江舟山各海岛的实地考察研究,分析了在舟山群岛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海岛实验基地的各种因素和条件,认为建立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海岛实验基地是可行的。

1 研究方法

1.1 实地考察法 对浙江舟山群岛(普陀的东极岛、西峰岛、葫芦岛;岱山的秀山岛、大西寨岛;嵊泅的徐公岛、南鼎星、北鼎星等岛屿)的考察勘探实践,收集了上述各岛的有关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源和野生海产品生殖情况等第一手材料。

1.2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及野外生存内容方面的著作和论文10余篇。

1.3 调查咨询法 调查咨询了海岛老渔民有关岛屿(特别是无人孤荒岛)的地形地貌、水源和野生海产品等有关具体情况,以及到东极岛、蚂蚁岛来体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来自上海、浙江个别大学的大学生和青年探险者对野外生存体验生活的相关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海岛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的意义和必要性

2.1.1 海岛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的意义 舟山群岛地处祖国的东海,长江三角洲,自然景色优美,岛上物产丰富、岛上植被覆盖较广、海礁岩石林立、滩涂沙滩广阔,是理想的开展野外生存训练实践场所。建立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不仅可以拓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内容与空间,而且、能为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提供一个海洋特色的训练环境。在海岛上进行生存生活训练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天文、地理知识,更要掌握潮涨、潮落的潮汐变化,以获取生存的资源。如利用退潮,到礁石中铲取贝壳、拾海螺,去滩涂拾海瓜子、捉海蟹和跳跳鱼;利用涨潮时机在近岸进行海钓,以获取更为丰盛的海鲜产品。

2.1.2 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的必要性 舟山群岛则有其地理优势独特,其特点为海岛四面围海,海岛荒僻而孤立,岛上地貌各异巨大的海礁与岩石在岸边随处可见,碧海绿岛、悬崖石壁、别有洞天、海滩岩石、明暗礁、滩涂、沙滩、阳光、海水、岛礁构成了独特的海岛自然风光。岛上有一定的植物资源,更有丰富的野生海产品各种海螺、佛手、淡菜等贝类众多,海湾内有虎头鱼、花雕鱼、石斑鱼、铜盆鱼等鱼类。海岛属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是理想的探险之处。因此,国家教育部计划在2007年7月高校推广纳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前,建立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对现有3个实验基地的补充与完善。

2.2 浙江舟山群岛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的有利条件 中国第一大群岛――舟山,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心,是著名的长江、钱塘江和甬江的出海口,更是我国惟一以群岛著称的海上城市。舟山市背靠中国最富沃及最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北与上海、南京;西与宁波等大中城市隔海相望;东接公海、面向浩瀚的太平洋,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海上门户和中外船舶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舟山群岛是港口海岛旅游城市、海洋渔业基地和海洋开发基地。海产丰富,港口优良,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大宗货物中转港和著名的海岛风光、佛教文化旅游胜地。

2.2.1 海岛独特的海洋性气候、地理环境的优势 舟山是中国唯一以群岛区划设立的地级市,下辖定海、普陀两区,岱山、嵊泗二县。舟山市域总面积22200km2,其中陆域面积1257km2,海域总面积20800km2,滩涂面积183.19km2。根据市政府[(1997)7号]文件公布的数据,舟山市大潮平均位以上面积大于或等于500m2平方米的大小岛屿有1390个,其中有人居住岛屿103个。无人岛的数量为1287个。人口98.6万人,人口密度683/km2。气候宜人,属北亚热带南缘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常年平均气温17.1℃左右,年平均降水量在927~1620mm之间。地理座标为东经121o30’~123o25’,北纬29o32’~31o04’。东西长182km,南北169km。地形地貌属海岛丘陵地貌,群岛海岸线总长2448km,其中基岩海岸1855km,占总长度的75.8%;人工海岸530km,占21.6%;砂砾海岸50km,占2.1%;泥质海岸13km,占0.5%。舟山本岛面积为502km2,仅次于台湾、海南、崇明岛,是我国第四大岛。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2.2 海岛基地体现“海洋体育文化”和“鱼文化”内涵的优势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中国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一倍多,仅浙江省就有水深200m以上的海域面积达22.27hm2・ha,海岸线总长6146km,位居全国第一。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海洋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海洋已被称为“未来的财富,人类共同继承的遗产”。

舟山群岛历史悠久,古称“海中洲”,海岛特有的景致赋予了这里无穷的迷人魅力,蓝天、碧海、绿岛、金沙、白浪是舟山生态旅游环境的主色调。以海、渔、城、岛、港、航、商为特色,集海岛风光、海洋文化、鱼文化和佛教文化于一体的海洋旅游资源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中独具风采。

在开发海洋深化教学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建立海岛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能让大学生充分领悟“海洋体育文化”和“鱼文化”内涵。

2.2.3 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可开展的项目分析 根据海岛的地形地貌和岛景资源,天、海、岛浑然一体;舟山群岛是具有海山风光和渔家风情最典型的岛屿,堪称绝佳的探险、旅游、避暑、度假胜地。海岛可开设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项目有:荒岛扎营、海上飞伞、攀爬岩、海边悬崖速降、孤岛泅渡、孤岛求生、识别海产品、登山观鸟、穿越滩涂、海上漂流、航行、潜水、游泳、海钓、拾海产、沙滩漫步、沙滩寻宝、

海上看日出、看水中的粼光、与鱼共游、触摸珊瑚、看鱼鹰、滑泥等。

2.3 浙江舟山群岛各岛屿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的条件分析 舟山市虽有无人岛的数量为1287个,但无人岛面积均较小,大都在1km2以下,1km2以上仅有普陀的西峰岛、岱山大西寨岛、嵊泗的徐公岛。面积不是问题,关键是岛屿的地形地貌和岛景资源是否适宜于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另外,有些有人居岛屿也可建立实验基地,如普陀的东极岛、岱山的秀山岛、大鱼山岛等。现将有关岛屿的情况分析如下。

2.3.1 普陀的东极岛、西峰岛、葫芦岛

2.3.1.1 东极岛 东极岛主要由庙子湖、青浜、东福山、黄兴、西福山五岛组成,是浙东沿海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人称“东海极地”。位于中街山列岛的东极岛,地理坐标为东经122.42和北纬30.12之间,东至俩兄弟岛域外公海,南至黄大洋接洋鞍渔场,西至岱巨洋,北至嵊山渔场。距沈家门约45.5lan。陆域面积为11.7km2,由28个大小岛屿和108处岛礁组成。其中,庙子湖、青浜、东福山为住人岛,镇政府驻庙子湖岛南岙。是我国东海最东端,离公海仅有12海里,当地人烟又比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和物种影响较少,所以这里仍保持着几近完好的原生状态。这种原始风貌对探险者来说无疑极具吸引力。

随着市政府“大岛建,小岛迁”政策的实施,岛上许多经济条件好的渔民陆续搬离小岛,素有东极“海上布达拉宫”之称的青浜岛,岛上渔民建筑沿势而造,层层叠叠,驾舟远望,呈现出似布达拉宫又似海市蜃楼的壮观景象;曾是乌贼之乡的青滨岛这个1.41km2的岛屿上最多时候曾居住6000多人口,近年来,目前生活在岛上的居民已经锐减到500多人,且多为老年人,而黄兴岛现已为无人岛,岛上居民搬迁后,很多石屋已无人居住。位于青滨岛1.2km处的西福山为无人岛,远远望去犹如一尊大佛横卧浮出海面;若干年前,东福山哨所的文书张焕臣作词的歌曲《战士第二故乡》,被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唱遍了大江南北。东福山号称“东海第一哨”,新世纪第一曙光照射点经英国格林尼治家天文台测定国中大陆人居岛为东极岛东福山岛最东侧,日出时间为2001年1月1日6h43'44",比苍山和石塘各早了1:12和1:7。沈家门乘航班客轮,海上航程约2h。

2.3.1.2 西峰岛 西峰岛位于著名风景旅游区朱家尖岛西南,大青山西侧,距青山1.6km,岸距约400m。西北――东南走向,岛形象一条正向东南游的金鱼,长2.24km,中间最窄处宽仅200m,面积约1.51km2,主峰梅花山海拔187.7m。因与朱家尖岛近在咫尺,从远处望去,犹似朱家尖岛西侧的一高峰,故曰“西峰”。又因岛东面有港可供船只避西风,故又有“西风岛”之称。全岛生态环境极佳将筹建为生态保护岛,岛四周遍布奇礁、怪石,更有“穿鼻洞”、涉海象洞等海蚀洞穴10多处,海螺布满礁滩。东面有良港,港湾内有长70m的小沙滩。现为无人岛。

2.3.1.3 葫芦岛 葫芦岛位于普陀山东北1.4km处,距沈家门港15km。面积0.93km2,最高点海拔87.5m,岛形狭长似葫芦,故名,中部最窄仅1OOm。周围海域盛产鱼虾,岛中部有岙湾港埠,余多陡崖海岸,南北两则近海各有礁岩群。

2.3.2 岱山的秀山岛、大西寨岛

2.3.2.1 秀山岛 秀山岛曾名兰秀山,秀山山青水秀,故名秀山。为岱山县主要岛屿之一,介于舟山岛与岱山岛之间,北距高亭镇8.4km,是秀山乡人民政府驻地。岛上有行政村13个,自然村55个,现有居民4000余户,10000余人。呈不规则半园形,南北走向,长7.6km,宽5.3km,陆域面积24km2,最高点梅山岗海拔207.5m,海岸线长40.20km,秀山岛总体呈梯形状,西侧岸线较平直,其余岸线曲折,多岬角、湾岙、滩涂。岬角前缘多为岩崖。被誉为“海上香格里拉”的秀山岛东部沿岸的九子、三礁、哞唬、后沙洋等地有一系列沙滩群,沙色金黄,沙质细腻,坡度平缓,贝壳繁多,夏秋季节海水碧绿,周围林木郁葱,是暑期旅游、探险胜地。

2.3.2.2 大西寨岛 大西寨岛隶属岱山县长涂镇,位于大长涂山东约6.Okm处,距县城高亭镇28km,岛长2.9km,最宽处1.3km,陆域面积为2.52km2,滩地面积4546m2,海岸线长11.55km。最高点海拔189m。地质地貌岛上岩石为上侏罗统茶湾组熔结凝灰岩、凝灰岩及九里坪组流纹斑岩。土壤为粗骨土类的棕石砂土和红壤类的棕黄泥砂土。植被总面积222.8公顷,覆盖率88.5%,宜林面积3800亩,种植面积1500亩。潮流、水文大西寨岛周围水深10~20m,最深处50m。潮汐属正规半日潮,平均潮差2.24m,最大为4.26m;潮流属不正规半日浅海潮流,以往复流形式为主。大西寨岛内淡水资源自给,自然植被保护良好,林茂草盛,有一定数量的野生动物分布,且四面环海,适宜进行荒岛探险等旅游开发基地,大西寨岛周围海域生物资源丰富,有浮游动植物400多种,滩间藻类70余种,主要鱼类资源有带鱼、鲳鱼、鲈鱼、龙头鱼等优势品种。

2.3.3 嵊泗的徐公岛、南鼎星、北鼎星

2.3.3.1 徐公岛 嵊泗的徐公岛距县城18.4km,离大陆最近点44.5km。原为住人岛,鼎盛时期,有居名153户,522人,现已全部搬迁。徐公岛岛形特别,呈“>”形,似由两个条块,分别从西北、西南伸展而来,在东西相会。中部形成一喇叭形港湾,口朝西,湾底为滩涂。全岛整体呈西南――东北走向,宽为50~800m,两端相距2km2,面积1.25km2,岸线总长8.6km,岛上峰峦相连,该岛土层较厚,植有成片黑林,全岛林地242亩,年平均气温15.8,年平均降水量1000mm,岛上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是荒岛探险等旅游开发基地理想场所。

2.3.3.2 南、北鼎星岛 南、北鼎星岛(无人岛)分别位于泗礁山的南、北端,与嵊泗县城隔港相望,面积约0.65~0.84km2,北与花鸟、绿华相对,西南濒临岱巨洋面,位于舟山群岛的北部距上海南汇芦潮港仅17海里。地宜水利、饵料丰富、适宜鱼虾栖息生长,礁石、海岸贝类丛生,岛上松木成荫,怪石嶙峋,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气候宜人。

2.4 浙江舟山群岛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应注意的问题

2.4.1 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时间选择 由于舟山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型气候。整个群岛季风显著,冬暖夏凉,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7.1℃左右,最热8月,平均气温25.8~28.0℃;最冷1月,平均气温5.2~5.90℃,常年降水量927~1620mm。年平均日照1941~2257h,太阳辐射总量为4126~4598焦尔/m2,无霜期251~303d。

由于受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夏秋之际(8~9月)易受热带风暴(台风)侵袭,冬季多大风,故到海岛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必须选择好时间,一般选择“5.1”、“10.1”和暑假的7月份为好。

2.4.2 海上交通工具的选择 由于到海岛(孤岛)必须要用船,特别是到孤岛(无人岛)无海上航班,其海上交通工具必须选择准备好,同时还需考察、勘察好上岸的地点与路线。

2.4.3 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安全在海岛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时有关内容需特别注意安全,如海上飞伞、攀爬岩、悬崖速降、孤岛泅渡、航行、潜水、游泳、钓鱼、拾海产、触摸珊瑚等,必须事先勘察好地点,并作好有关必要的安全准备工作。

3 结 论